教学后记写作

2024-05-26

教学后记写作(精选十篇)

教学后记写作 篇1

以上是我们最近在检查教师们的业务材料时发现的一篇教学后记。看过后,我很感动,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重新学习,这种诚恳虚心严谨的教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的新教材在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培养等方面已有很大的突破,有很多新内容、新方向,我们有些教师倘若还是沿用以前的老经验、老方法,明显不适合新教材下的教学环境。教学后记写得准确、优秀,对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学研究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教材知识简化,关注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以初中历史新教材(川教版)(下同)为例,按“学习主题”来安排教学活动,各专题知识时间跨度大,知识简约。

上面那篇教学后记,我看后,与自己的教学作了对照和思考,洋务运动兴起了,这些清朝官僚认识到“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力”,却不能去实地考察学习,更不懂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的体制变革,而当时影响中国发展的就是封建专制统治,从这些完全可以预测到洋务运动的可能结局。因此,在组织学生辩论“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还是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我给学生作了点评,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

有的知识需要我们补充和串连,如讲到七年级上册第11至14课时,有两个概念“西汉”与“东汉”,教材上淡化了。书上讲“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时,没有提及“西汉”,直到第12课的“张骞通西域”时,才首次提及“西汉前期”;而在第13课的“汉与日本的交流”中,又提到公元5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与东汉王朝通好,并介绍了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因此,我先把西汉、东汉的相关史实介绍给学生,给学生清晰的朝代时间链条。

各个知识间的联系是密切的,我们只有把握了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学习起来才会轻松,兴趣也才会更浓厚。教学后记里要关注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侧重应用,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关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以前,老师们在教中国古代史中原始人群和原始农耕文化时,大体有这样几种方式:直叙式,按照教材的顺序讲述;故事式,用故事来带动;列表式,把这些原始人群按相应的内容来填写;填图式,让学生把相关的原始人群填在历史地图上。最近,我们采用一个新教法,带领学生一起绘制历史地图,师生一起填写相关的知识。

教学后记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告诉学生,动手画历史地图,不要怕画得不好看,只要自己动手了,就有意义。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画得真的不错,那黄河、长江、海岸线的比例,看起来“像”,再一看,我在黑板上画的,倒有些粗糙了,以后的课堂,我一定要认真打磨一下,否则对学生的影响就不好。这节课,学生跟着我画了图,并把历史知识要点全部填在历史地图上,理解史实,记忆更具体、牢靠,比单纯的背书要好得多。尤为可贵的是,学生对中国古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国古代人那么聪明呀,那么早就会种粮食呀。”虽然朴素,但学习的兴趣提升了,以后可以多用此法。

教育无小事,事事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捕捉亮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时加以指导

初二历史教材讲虎门销烟时,节选了一段“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教师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请学生模拟林则徐上书,结果引出了一些有趣的事,有教师在他的教学后记中有这样的记录:

孙宁说:“亲爱的道光帝:您好!”大家笑了,我一愣,但又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赶忙说:“不错,有现代人味,有真情。”王国友马上反驳说:“奏折能那样写吗?”“那依你该怎样写呢?”“这样的,启奏陛下,……”还做了一个影响视剧中模仿来的臣子奏书的动作,同学们是一阵大笑。我们在电视、电影中看到过一些,当学生在课堂上能形象生动地摹拟这些动作我没有料到学生会有那么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但他们用现代人写信的方式去套古人的奏折是错误的,以后,我还要多准备一些这方面的素材,给学生更多的锻炼和表演机会,这样,他们学起来就会更加轻松、容易。

我们在学习古人的诗句、文章时,只有把它放在原有的历史环境中和时代背景下,才能领会到文章所含的真实思想。从地理位置来看,秦国在西,其余六国在东,秦国人在关中看到的六国臣服的人,当然是“诸侯尽西来”,李白的这首诗,是讲六国破灭后,各诸侯臣服于秦国。这个“西”,是西方,不是西天。

有些问题,教师在备课中可能无法备到,需要教师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聪颖的思维智慧。新教材,为师生都提供了更为宽广开放的思考空间。

四、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横向联系

各学科知识有其系统独立性,但学科间的渗透和联系很多,尤其是现在的新课改教学,很重视知识间的联系、渗透,在教学中要多培养学生这方面知识迁移的能力。

初一历史在第九学习主题“建筑奇观”中讲到“大运河”,书上并配以“隋朝大运河图”、“元朝大运河图”。在讨论这一课的教学时,我们备课组积极应用课题研究的成果,充分挖掘“历史地图”的教学资源,大家一致主张,再配上现代大运河图,把三幅“大运河图”放在一起让学生来学习,然后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到附近(距40km)的大运河去实地考察,效果会更好。

我们看到,现在大运河上运煤、黄沙往南方去的船最多,而在隋朝、元朝呢?学生想象、讨论后,一致认为主要运粮食、木材等,船由南往北方去的多。为何出现这种明显的差异?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东部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今天的大运河,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都是学生在深入学习中自然而思考到的问题。

在教学后记中,我写道:今天,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眼界开阔了,学习兴趣也浓了、论辩的热情也高涨了,他们说,以后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是啊,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教学,我们当老师的怎么能不开心。

教育因反思而美丽,教学后记是我们自己的反思,这种反思,注重的是自身教学实践的积淀和拓展。每一次教学后记的反思,都能给我们一次新的启迪,感悟一回新教改的思想,如沐春风,增强对教改的探索和追求的信心。

哑剧表演与写作 教学后记和教案 篇2

哑剧表演与写作 教学后记和教案

教学后记:这是一堂预设和生成合二为一的课,也是上完后补充完善的课,自己的准备还不是特别的充分,目标性还不是很明确,究竟重心是完成动作描写的训练还是文学社的活动课,自己一直在徘徊,面对文学社的工作,面对来自不同年纪的学生,究竟是作文训练为主还是兴趣的培养为重心是自己非常迷茫和困惑。只能按着大家说的,不要再追求完美了,完美的意思也是先做完再去追求美呀!是的,先做完吧,或许自己把目标再减低一点,先让孩子们喜欢吧!毕竟在二十多个兴趣班里,文学社肯定是大家不太喜欢的,老师教,家长说,天天练,周周写,而且都是写一些老掉牙的东西,有啥意思。或许能在这个学期里让孩子们喜欢上文学社,喜欢上文学社里的活动课,就算是功德圆满了。从这个目标出发,这几次课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上次的剧本欣赏课和这次的哑剧表演,充分的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孩子的创作灵感,下了铃都响了,孩子们还不愿意离去,这恐怕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了。   附上本次哑剧表演与写作的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活动――哑剧表演,激发孩子创作的灵感,指导学生观察活动中的人物。 2.、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并为动作描写的.习作训练提供写作素材。 3、学习“抓人物”写具体和“分步写”写动作的方法,将活动过程写具体。 教学准备: 1、课前训练一名同学表演举重。 2、课前和一名学生沟通如何配合老师。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老师和一名学生合作表演一幕哑剧。 哑剧内容:大意为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检查学生的作业是否完成。一名学生拿着作业本上台让老师检查,刚开始,老师竖大拇指表扬,当检查一道难题时,老师来个意大利式的拥抱,学生欢呼;过一会儿,老师又批评,用手指点,怒气冲冲,学生低着头走上位。 刚才我们的表演,演员都没有台词,也没有旁白,全是靠演员的动作、表情来表达演员的意思,这样的表演叫    (板书:哑剧) 二、出示观察要求: 1、喜欢表演吗?喜欢哑剧表演吗?那就由同学表演吧。 (板书:“ 表演”) 什么表演呢?待会儿就知道了。 小黑板出示表演要求: 认真看:表演的同学的表情和动作。台下的同学的表情和动作。 细心听:场上有什么特别的声音? 用心体会:你当时想到什么?(感受) 不准说话:不准下位,可以鼓掌。 三、生表演:――洗澡 1、表演开始:重点突出动作:试水调温――洗头(散开头发、淋水、挤、洗发液……) 2、让学生猜是表演的是什么? 四、组织学生表演。 1、你们想表演什么?指名上台写。 2、挑举重的同学表演。 3、一个女孩子一出门,发现下雪了,天气冷极了。 4、自由发挥:时装秀。 5、二人表演抢劫者与被抢劫者(很精彩的一个情景,被抢劫者着急的表现以及拨打求救电话,有抢劫者发现钱少甩包而去,孩子的临场发挥真好。) 五、作文指导。 1、刚才我们的表演,演员都没有台词,也没有旁白,全是靠演员的动作、表情来表达演员的意思,这样的表演叫  (板书:哑剧) 2、你能用一段话将刚才同学所进行的举重表演写下来吗? 3、挑一名同学的朗诵,作示范作文。 将句子板书在黑板上。 指导学生按:看――听――说――想――感的顺序将表演写具体。 注意:①表演者与观众的交叉描写。 ②描写方法的灵活运用与取舍。 ③动作的分解:动作一:腆着肚子摇摇晃晃地走一来。 动作二、摇头、耸肩。 动作三:抹滑石粉 动作四:吸气、下蹲、提杠、鼓腮、喘气。 动作五:呐喊、举杠、摇晃。 动作六:响哨、丢杠、起跳、拥抱、欢呼。 4、学生按要求自行修改这一段。 指名谈体会。 六、提示作文要求: 1、自拟题目,要求新颖、贴切。 2、围绕题目确定写作重点。 3、将活动过程写完整、写具体。可以精选一两个场面写,也可以写三个场面。  

《道士塔》教学后记 篇3

下面就我曾上余秋雨《道士塔》所遇到的情形来谈谈以上提出的问题。

余秋雨的《道士塔》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大意很好把握,但文章很长,所以我在授课时只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自理思路、自寻答案:1、在处理敦煌文物的过程中,王道士都做了些什么?2、对于王道士,余秋雨是怎样评价的?(从课文中找原话)3、对于这样的王道士,你又是如何看待的?理由何在?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在赏读课文时很容易找到答案,也是按照我预想中进行的。可是在第三个问题上就出现了分歧。当然,大多数学生的基本意见是一致的,都认为余秋雨将主要矛头指向道士王圆箓是不公正的。但是在自由发言时有两位同学不由自主地辩论起来,甲同学认为殖民者最大的特点是侵略和贪心,为了得到这些宝物他们会不远万里、不择手段,如果得不到宁可毁掉也不会让他人得到,并举了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例来证明王道士的低价变卖实质上是保护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文物,所以他倒是做了一件好事;而乙同学则说当时敦煌莫高窟地处偏僻的大沙漠,如果王道士不发现这些宝物或者说如果他不抱着邀功请赏的念头将文物送给那些官员,也许这些宝物就不会落入一个外国人之手,也就不会引来大批的冒险家,所以祸根还是由王道士引起的,那么指责批评他也无可厚非。甲乙两方的辩论精彩地进行着,这时他们的辩论又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兴趣,一位同学也认为错不在王道士,但却反驳甲提出的侵略者会不远万里来敦煌的观点。很明显,讨论的指向出现偏差,这时我提醒大家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同时我也不失时机地将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推出。正当我为这堂课可以圆满结束而高兴时,另一位同学语破天惊地冒出一句:祖先的文化在现实中真有那么重要吗?我们为什么不用他们留下的文化去换取更先进的文明?将这些文物放在博物馆也许能得到一丝赞叹,可如果把它们换成钱财去投资教育、进行科技研究不是更实在……

说实话,在备课过程中我的确没想到会出现这个环节,而且乍一听他说的也有道理,并且很有代表性,现在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疑问,比如像兵马俑,我们说它是文物,但有人认为那样一堆泥巴留着有什么用,研究它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此时,怎样对他的问题作出评价?肯定?抑或是模棱两可?还是……很明显,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祖先留下的遗产,我们后人是没有权利去变卖它的,更何况,如果卖掉这些文物,而研究历史时我们还得依靠外国,这岂不是一种悲哀?但这个问题我们此时不可能在课堂上花时间解决,我事先也没充分准备,所以我当时告诉学生可以在这周的练笔本上各抒己见,有可能我们还会举行一场辩论赛来探讨这个问题……

反思:虽然我当时巧妙地避开了这个问题,但这堂课下来,我还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授课过程中,一个教师再怎么考虑全面都不可能想到四五十个学生可能会突然冒出的问题,面对学生突发性的提问,该怎么办?当学生思维出现误区时该怎么办?当学生转移问题时又该怎么办?而同时,一方面我们的课堂还必须承担着“引导人”、“塑造人”、“提升人”的责任,另一方面《国家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评价体系的改变,要从传统教学评价中过分偏重知识与技能,发展为一要评价知识与技能,二要评价过程与方法,三要评价情感与态度。尤其是要关注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合情、合理。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局面,教师该如何处理,既能让学生满意,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呢?……都说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可是面对这个常说常新的问题,面对学生那不可预估的大脑,教师又如何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境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备课到底应该备什么?什么才叫备课充分?……这些都成了我在那以后不断认识和考虑的问题。

学位论文的后记写作漫谈 篇4

误区一:内容简单浅薄。大多数人的后记都是对论文写作过程作轻描淡写的描述,然后提及一些相关人员,此外就少有更富吸引力的内容。固然,论文本身的内容是占绝对主体地位的,衡量一位研究者的学术水平也主要看其论文的质量。但后记作为学位论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读者了解作者及其论文的一个侧影,如此轻易为之,留下不必要的瑕疵,值吗?确有不少这样的情况:论文质量不错,可是后记却干瘪无味,让人在对论文的美好印象中抹上一丝阴影,这不也是一个缺憾吗?让我们再看看学术大家们对待后记的态度。他们的论文或是专著的质量之高自不待言,就是那一篇篇后记读来也琅琅上口,让人爱不释手。从后记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他们学术探索的足迹,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困惑和愉悦。后记与正文已完美地融合为一体,相得益彰。如果说正文为我们揭示了深奥的理性美的话,后记则为我们展示了可亲的感性美。这正是一种大家风范,让我们自始至终都沉浸在他们奉献出的美味的精神珍馐的享受中。这是不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呢?应不应该成为我们青年学子为之追求的目标呢?

误区二:形式模式化。笔者查阅过不少人的论文后记,绝大多数都犹如一个模子造出来的,即先引出对论文及相关情况的概述,再列举帮助过自己的师友,最后还要提及家人的支持。照此逻辑,后记写作真是轻而易举。只要随便拿来一篇范文,改动一些词句,变换几个人名,自己的后记就完成了。如果只看—个人的后记还罢,如果眼前摆着几十篇、上百篇这样的后记,那真要让人难以卒读,何止于此?简直要让人生厌!我想,这个“苦难”只有那些论文的评委们感受最深。其实,后记的形式完全可以不拘一格:可以是叙述性的,也可以是议论性的,还可以是抒情性的。后记中难免涉及论文思考、写作的经历,而每个人在此过程中的表现都是各异的,写出自己独特的一面不就为后记注入了更多活力吗?论文是长篇累牍的严肃的理性论证,在后记中轻松片刻为什么不可以?何况那是受人欢迎的。只要我们不作茧自缚,勇于打破固有的思想框子,自由地去创作,后记的形式也一定能活泼起来并变得丰富多彩。

误区三:感情虚伪不真。作者在后记中的确少不了对直接或间接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谢意。我们凭生活经验都清楚,只有真诚的感谢,人们才能真心领受。如果在后记中,感谢表达得过多、过泛,它也是会变味的。那样,让人看不到发自内心的谢意,让人难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它。看着左一个“感谢”、右一个“感谢”,读者不起鸡皮疙瘩才怪呢!怎能让人体会到作者的感恩情怀?我们要对论文写作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恰当的感谢,但不应把这当作一种赏赐,为了每个人都能分一点点,把所有人都拉过来“感谢”一番。这样反而冲淡了感谢的浓度,也消解了感谢的诚意。再说,感谢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表达感激,可以表达敬意,也可以当作榜样……而并非只能一唱三叹地“感谢”个没完。

后记的位置虽在最末,篇幅虽较短,其意义却不可小觑。如果把它看作论文的“尾巴”的话,那也是豹尾,而不宜有“狗尾续貂”之嫌。

那么,如何写好后记呢?笔者认为,首先,后记应写出个性。无论是后记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应是独特的,因为每个人的论文写作过程都不一样,把它真实地介绍出来就能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头脑,我们能够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样的后记才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毕竟写“人云亦云”式的后记要容易得多。为此,在写后记之前,作者就应冷静下来,仔细地回顾论文撰写的全过程,用心地体味其中的情感触发点,以高屋建瓴之势审视它,从而发掘出里边的情理价值,为写作准备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应精心剪裁、巧心设计,务必能最恰当、最有力地释放已有的写作积蓄。写作过程尤其应侧重于自己独特经历的抒写,努力创作出与之相匹配的有新意的表现形式。后记也要像论文那样力求新颖,这才不会辜负在论文写作中所付出的巨大艰辛,达到锦上添花的奇效。

其次,后记应写出真情实感。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论文从选题到完成一般得一年左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作者的经历将是丰富的,其感触也将颇多、颇深。后记就应力争把这些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合理地表达出来。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又融汇着自己的所思、所感,如果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品味并真诚地写作的话,后记一定能充溢着真情。有了这样的文章氛围,后记中的致谢也将变得更加亲切、感人。同时,作者需提防的是,不要受前一阶段论文写作的惯性的牵引,以免使后记失去应有的人情味。如果把论文比作一道大餐的话,后记就更像一碟点心,它将让读者在品尝之后感到惬意、舒心。

必修一教学后记 篇5

导入新课:从同学们所在村的姓氏宗祠导入新课。

一、夏商:

同学们初中学过夏禹,讲到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大禹杀掉迟到的部落首领的故事以说明公共权力的产生。

商:以图示法画出商与各方国的关系是并立和臣服并存的关系,因此商是一个方国联盟,并指出由于商崇尚祖先神,所以特别有号召力,战斗力强。

二、分封制

从《封神榜》引入,如此强大的周王朝,如果你是周王,如何统治,如何分封?分给哪些人?学生自学并讨论共约十二三分钟,之后是同学表述自己的看法,都能认识到分封的主体是同姓分封,能从《封神榜》的人物中找出哪些是功臣(如姜太公),哪些是自然神(如雷震子),能在地图中找到姜太公的封地,他们很兴奋。还有一个同学提出,象商朝时的了方、姜方、鬼方,西周是如何处置他们的,这一个问题很有见地。

三、宗法制

从做一回包青天引入新课,让同学判定一个遗产继承的案子,由此引出嫡长子继承制,辩明了什么叫“嫡”和“庶”;从看书中的那棵大宗小宗的“树”,说明了什么叫大宗小宗,并从礼乐制度说明了宗法制的等级性。

最后做了四个选题。

暂时上了11、12、8三个班,后面三个班有新的感想再继续写。

今天在7班上了一堂比较精彩的课:

引导学生们看书讨论“如果我是周王,该如何统治辽阔的国土?”,首先推选出第一讨论小组的小汪同学起来说:“进行分封,分封的目的是要巩固统治,不要让周王一个人管理那么大的国家,管不了的。”(看来有一点眉目了。)

接着第二组推举一个同学(站起来之前,四个人还商量了一番,最后他的同桌出主意:不要说得太全,只要说出自己的特色就好——真是高参啊!)生1:“如果我是周王,我首先要把兵力布置在我住的都城周围,有人进攻我的时候可以保卫我。我比较亲的亲属就封他在都城做大官,其他人就分到各地去做官” 师:其他人是哪些人?你还打算分给哪些人呢?

生1:就是不太亲的亲戚之类的,还有那些有功劳的人。

师:哦,你是打算分给亲戚和功臣,而且你是首先想到自己的安全,土地可以分下去,兵力要集中。但是,如果分下去的人分到边远的地方,不太听话,想叛乱怎么办? 生1:我就派兵去打他。

到这儿,马上就有人反驳了。

生2:你不是把兵力放到都城了吗?在边远叛乱,你怎么来的及? 生1辩:我可以快马加鞭啊!我可以飞鸽传书啊!(不知飞鸽如何平叛•#¥%„„—*)生3补充:可以要叛乱国周围的其他国先顶住几天。(大笑)生2:你不是没有兵力分给他们吗?

生4:可以先让周边国临时组织一些农民上阵啊。生2:这样有战斗力吗?

师:哦,要养兵千日才行,看来兵力不分下去还不行。

师:嗯,大家讨论出一些眉目了,要分给亲戚和功臣,要分土地,兵力也要分下去,也就是人口也要分下去。还有,原来商的遗民如何处理?商统治下的了方、土方、鬼方如何处理? 生:商的遗民在一起要作乱的,打他们分散开来。„„

(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归纳)。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后记:

上完三个班以后,觉得效果不太好,主要是设问没有吸引力,现在很多老师都认识到课堂提问是上好课的关键。基于课本又不能照搬课本,太高和太低都不行,对于学生回答问题中的引导也是非常讲究艺术的。于是把这一课自学思考的题改了一下,设如下问题: v1)皇帝制度的特征有哪些?

v2)秦始皇设三公九卿的目的是什么?

v3)统一之后是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有不同的意见,主张分封制的代表哪些人的利益?主张郡县制的代表哪些人的利益?(参看 “解析与探究”)

v4)秦实行中央集权制有哪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v5)秦统一15后即灭亡了,请结合秦始皇在位时的各种措施,说说秦灭亡的原因?

这一节课上起来基本没有引起大的争鸣,一方面可能是内容比较简单明了,书中给的材料也比较有定论,我也没有举出有争议性的例子,由此看来授课选材上还要下功夫,另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在初中对于秦朝的内容学得比较透彻。这一课感觉到与现实联系不紧密,有就史论史的味道,以后要改一改。在这一课内,我讲得比较多的是学法,说了说如何阅读——快速、有效,如何讨论等。最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评价秦始皇。

第3课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教学后记

本课重点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内容并不难。但教师若按传统的教学理念讲授,就会详细地叙述事件的过程,这样既不符合课标的要求,也不容易把握时间,容易造成拖堂,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本课中的刘邦巩固政权的措施,只须简要说明他分封同姓王的严重后果即可;“七国之乱”“安史之乱”不需要讲过程,可以一笔带过;汉武帝加强皇权的措施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则是本课的重点,需要讲清要点和意义影响。因本课的内容不难,所以探究的问题设计的不多,前面可讲快一些,留出时间可用来进行课后的合作探究题。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第1课时课后记:

今天上午一口气上了四个班,首先从《三国演义》的开头语讲到车臣分裂势力的人质事件,说明从秦以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存在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反复斗争,由此而出现了分分合合的历史局面,在这一历史局面中,王朝的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大趋势,从现实指出分裂势力对社会进步的阻碍,以说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古代中国是一种进步的政治趋势,而维护统一也是民族正义之所在。指导学生看书,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列出汉、唐、宋、元、明、清几朝在加强中央集权和强化皇权上面分别采取了措施,并承诺下节课给他们讲卫青如何从奴隶到将军、为什么公孙贺当了宰相还要大哭跪在地上不肯起来、杨家将当中的杨继业为什么老受潘仁美的控制、《水浒》里面林冲和高逑的职位以及《雍正王朝》里军机处是如何工作的。

一节课下来,只要认真看书的同学都能把任务完成,但有的同学分不清哪些措施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哪些措施是加强皇权的,把“三省”等同于今天的省份,列在地方政治制度一栏;对于宋代的“二府三司”不会归纳,只看了个“中书门下”,明清的加强皇权一段容易明了,比较复杂的集中在宋代。最近的学习中,有的同学就一些历史词语的理解提了问,如“局限性”“沿袭”“承袭”等,看来这语文功底还要加强,课后的古文似懂非懂的,也还能将就对付,但具体的不太会。这几天我要就这些内容好好恶补一下了。

第2课时课后记 这一课时基本以讲授为主,由于量太大,个别班级没有讲完。依据上节课自学的线索从汉到清地方政治制度与中央官制的变化串讲了一遍,中间举了相当多的人物例子,基本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这样一堂官职学习课,不能太枯燥,要不学起来就没有劲了。在授课中可以看出,学生们知道古代的人物基本以流行的电影、电视主角为多,如和坤、纪晓岚、施朗,还有以前课本里的魏征,四大古典小说很少有同学能看完,但主要人物略知一二。以朝代为线索串讲完之后,我分别归纳了地方机构的变化,说明宋到以后地方无力再威胁中央的原因;归纳了中央官职的变化,说明中央机构的不断完善,以及皇权的加强,理解宰相作为“大管家”被解职的原因和后果。在讲课过程有几个地方自己觉得处理得还不错,例如在讲魏征时,从初中的认识即唐太宗是一个善于纳言的明君,进一步认识到宰相当时的地位很高,皇帝不得不听取他们的意见,在讲清军机大臣和坤时,在描绘和坤阿谀奉承的嘴脸时,也说明了,清的军机大臣地位不如宰相,只能听命不能决策,这一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和坤的表现。

在引导学生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尤其是积极影响的总结学生的思维流畅,有如下对话:

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尤其是古代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生1:有利于统一

师:从统一又想到了什么? 生2:和平

师:好,从和平还能进一步想到什么?

生3:经济繁荣,社会发展

师:好,同学们已经把积极意义总结出来了,再想想看有何消极意义? 生4:分等级,下面的人没有权力

师:嗯,没有权力就没有责任感,就不容易出成绩,不容易出人才。所以龚自珍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喊„„„

之后对比了近代东西方发展的比较,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在古代是比较进步的制度,但到了近代,强调人的发展、人的创造性的时代,这种制度落后了,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后记:

从开学到现在,觉得第5课上得最艰难,不是材料不够丰富,也不是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古代希腊的神话传说,考古挖掘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神秘而传奇的。

难度在于如何落实课标中“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岳麓版在编写教材时,这一部分是一个引子,岳麓版的编者反对过度强调地缘对政治的影响,指出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生是多方面的结果,不能单从地理环境来作结论,这样我们在授课的时候就难以把握这一知识的深度了,我们甚至还会质疑“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到底有多大的影响?”。第二个难度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政治制度形成的影响,我原来的设计是从第5课的知识链接跳到第8课,因为这两个部分是有联系的,但实际解决起来,大部分同学在地理环境一部分就已经卡住,只能理解支离破碎的地理环境不利于形成统一国家,海运方便的希腊吸纳了东西方文化,没有办法进一步深入到人多地少的希腊很难形成地缘中心,自然环境对农业的限制缺乏庞大组织的天然条件。在仔细阅读第8课后,我发现对古代政治制度异同的东西方比较难度更大,要让学生从有限的文字中感受到东西方神话传说的不同、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的差异实在太难了。

本课重点讲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在处理这一重点时既不能过于强调地理环境对希腊政治的影响,以免使学生形成“地理环境决定论”,但又不能忽视这一点,所以怎样把握好这个深度,难度较大。学生对城邦的概念理解较困难,老师在此处要多花些时间和气力讲解,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运用材料使学生理解古希腊城邦各种政体的特征,能较好地突破这一重点。效果较好。本节课在处理上要注意时间的把握,要突出重点,所以有关爱琴文明一目就不要占用太多时间。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课后记

一、关于阅读课本:自从实行新课标以来,我总是坚持一个原则——新课本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本。我每堂课里都会有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新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很丰富,让他们有目标地读,在阅读中品味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哲理性,实践也证明高中学生丰富知识、提高思辩能力的愿望非常强烈,每次让他们看书,他们都非常认真。在阅读过程中我指导阅读的方法,一是快速阅读,二是有效阅读。

一、逐步让学生主宰课堂

上第6课时,首先让学生看书,有的班分段看,有的班整体看,自学“从君主制到民主制”“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看书自己解决思考题,然后提问明朗主题内容。这一课线索清楚,这一步难度不大。然后我让科代表上台按照课件给大家讲“雅典农民帕帕迪的政治生活”,并提问,我在旁边做“旁白”,这样的方式最后都达到一个目的——学生兴趣盎然,但是各班课堂气氛大不相同。在11班和10班两个班,科代表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其中的对话,到有问题的时候就让同学们回答,有举手的,也有点名的,亦有吱吱一遍的,当讲到审判苏格拉底时,我让科代表下去了,继续给学生讲苏格拉底之死。中间有如下对话:

科代表:„„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黑豆,„„

生1:真的是用豆子抽签?黄豆代表抽中了,要是有人作弊怎么办?自己带上黄豆? 生2:要是我一次抓上一把豆子怎么办? 生1:要是我抽了签再给别人,这算不算作弊?

师:看来大家对这些豆子很感兴趣。这些个作弊的办法也是挺容易做到的,那大家想想如何避免? 生3:要在豆子上作上特别的记号

生4:开一个很小的口,每个人拿了以后要当场检查,谁要作弊就永远取消资格。

生5:要象古代雅典开运动会一样,全是裸体,没办法作弊,反正没有女人在场(全班哗然,大笑。)生6:可能当时雅典根据就不产豆子,这些黑豆黄豆是从外国进口来的,非常珍贵,普通人根本弄不到„„看来,高中生感兴趣的还是一些细节的东西,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到了其他班如此讲法就效果不一了,有的班科代表没有威信,拖拖拉拉,问题没解决已经下课了,或者点名叫同学起来回答问题,要么答不出,要么曰太简单了。课后我都找了科代表谈话,表扬了他(她)的大胆、沉重和调控能力,说明以后要继续这样让同学们走上讲台。下课前,我向同学们宣布以后要努力实现“轮番而治”(同学大笑),推举下一位同学来讲罗马史,我准备资料,有的班报名踊跃,有的班则冷冷清清,最后交给科代表处理了。

对于学生走上讲台,结合这一次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1、设计的内容一定要有兴趣,这一次帕帕迪的故事还是很成功的。

2、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性,深浅适宜,这一次设计的题目还是太浅了,争鸣度不大。

3、如何把老师的备课与讲课学生的准备活动结合起来,让他有一定的主动性,课前准备的时间又不能太多,既能讲好,又是一种挑战,对其他同学又是一种示范,下次还继续有人愿意来讲。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课后记:

这一课上得很轻松,从“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开始引出罗马,请一位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内容来讲罗马史并组织同学讨论,最后由教师来讲罗马法。

最精彩和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学生来讲罗马史,由于各班选出的代表素质不同,有的是科代表,有的是自告奋勇上来讲的,效果也不一样,教师都提前一天把资料给了授课者,让他们作好准备。

这一课有如下体会:

1、由于各班授课学生素质不一,效果也大不相同,有的班因为授课者胆小,没有领导才能,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很不好,看来,以后类似的尝试还要更加慎重。

2、学生在引导下对大多数课本知识都能有所领悟和认识,例如他们能认识到《十二铜表法》对贵族和平民而言各有所得,能通过讨论认识到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因为平民团结和正义要求、对外战争和镇压奴隶的需要,贵族让步而平民胜利。但他们的课外知识贫乏,平时对国内外政治大事不太关心,尤其对世界史的知识更是只来自于影视皮毛,所以授课拓展比较困难,例如罗马政体与美国政体的比较,关于前三头同盟和后三头同盟等。

第8课 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课后记

在分析了教材之后,我觉得课本在没有介绍英国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就讲君主立宪制是如何确立的,不符合人的认知心理,于是,我把本课的授课思路确定为:是什么(人物、地点、时间)——为什么(原因,形成过程)——怎么样(意义、作用及做法),首先给学生介绍英国政治制度及机构的运作,如首相是如何选举产生的,一个重大议题需要经过哪些环节的批准,这中间就涉及了代议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名词了。弄清楚“是什么”后,从练习中英国女王没有实权引出新问题:“英王是不是一开始就没有实权?”,引入课本,讲述君主立宪制政体形成的过程。自认为本课的成功之处:

1、重新处理课本后,学生对英国政体有了清晰的认识。

2、与时政相结合,引用了大量的时事材料,如温家宝访英、英议会通过对伊战争、贝利买得爵位等,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教学为现实服务。

3、授课过程中比较恰当地插入了情感教育的成份,在讲到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将近八百年历史,引导学生不要妄自菲薄,新中国才成立五十五周年,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国家与他国的差异,并努力去改善;在分析君主立宪制政体的进步性时,与君主专制进行比较,指出这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授课中也发现学生的课外知识非常贫乏,大部分学生认识英女王,但也不知道她称谓,很多学生不认识布莱尔,这一点学校教育也是有责任的,全寄宿制的学校没有日报看,没有新闻看。学生在学习知识“是什么”时比较有兴趣,但对主动探索“为什么”,即君主立宪制如何形成——的兴趣不大,这说明认知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中生还停留在单一的线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

不足之处:在于对西方政体中的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内阁制与总统制、单一制和复合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介绍得不够清楚,其实这几种分法是交叉的,按不同标准来划分,课本中第9课与第10课都有涉及,夹杂不清,在下节课应该开宗明义再明确一下。代议制的具体概念交待不清,这也是个重要失误。

第9课 美国——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课后记:

这一堂课基本是满堂灌了,让我难受了6节课,但学生的兴趣反应还好。

这一课就三个节点:总统制民主共和制、联邦制、两党制,第一个是国家政体,即政府权力组成形式,第二个是国家的结构形式,第三个是政党制度,三者相结合才成为有美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不足之处:

1、对于英美政体形成的历史背景强调不够,学生对于二者的不同选择仍然有些机械地记忆,而不是理解。一个国家政体的选择与其历史背景密不可分,英国国王自古以来就不是绝对的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和王权妥协的产物,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得到了王权的保护,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没有历史渊源,十三个州的联合体组成邦联,各州权力较大,于是权力制衡容易实施。这个问题到法国的时候更明显,一定要注意结合历史背景。

2、对于各别专用名词学生理解不清,例如“多数党”一词在英国一课没有说解,到了英美比较时就更不明白了。

3、由于课本对两国政体的实施仍是不够具体,所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的时候困难大,权衡利弊时难有思想火花产生。在授课过程中还是感觉到先让学生认识“是什么”这一环节比较重要,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进步历史的溯源和比较探究。

俺决定第11课让学生自己学,自己议,满堂灌太累了:)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课后记:

这一课上得是十分艰难的,又一次觉得面对新教材诚惶诚恐。没有讲清楚法国大革命的来龙去脉,怎能理解法国共和制建立的艰难历程?不说清楚拿破仑上台的背景及大致情况,怎样评价拿破仑及其法典?拿一个枯燥的、与现行法国制度又不太吻合的1875年宪法,去与英国对比,而不结合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又何来比较孰优孰劣?各个班上得大不相同,各种讲法都尝试了,结果是没有一个满意的设计。

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课后记:

上到讲台,首先问学生:大家对德国这个国家知道哪些东西?接下来的回答各班都差不太多——希特勒、法西斯、二次大战、宝马汽车„„基本上没有学生提到马克思、爱因斯坦、黑格尔或歌德的。看来这堂课要从希特勒开始讲了,这也符合课本的思路,且看我们的教材,从德意志的统一讲到希特勒上台。下面继续提问:大家还想知道德国哪些事情?这下就吱吱喳喳一大片了:“为什么希特勒要屠杀犹太人?”“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发动的?”“为什么德国的坦克那么厉害?”“德国的政治制度与英法美这些国家有何不同?”这些问题一摆出来实际上就直指本课的教学内容,德国的统一、德国的政体、德国的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传统等,于是一堂针对学生需求的课就开始了。学生的学习依据还是课本,首先让他们看书,依据课本的思路提了几个问题:“德国为什么要统一?”“统一后的德国是怎样的政体?与法国有何不同?”“书本中有哪些内容可以解决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 最得意之处在于这节课设计了两个习题,一个是课本后面的,另一个是自己设计的,分别给几个班的同学做了,效果非常好,学生自己查资料,拓展了知识面,自己表达思想,有理有据。学生作业:解析与探究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不仅有马克思、恩格斯,还有黑格尔、歌德、贝多芬、西门子等,他们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中,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高度文明伴着极端凶残,构成了德意志对人类历史的双重影响。

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

第14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后记:

提问让学生讨论:

1、拜上帝教是否科学?

2、假如洪秀全领导到太平天国胜利了,他会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他会用哪一个文件来治理国家?(这个问题最激烈,也最精彩,在争论中学生各种成熟不成熟的想法全暴露出来了,勿须老师多言,在讨论中他们自己得出了结论,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提问。)

3、太平天国是打击还是加强了清王朝的军事力量?(这个问题很有诱惑力,他们很想知道,但又找不出证据,感觉到论证无力,这样的讨论无法深入下去,正好促使他们课后加强课外学习。)

4、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5、列强为什么不帮助太平天国灭亡清王朝?

6、中国人民的救国救民道路应该如何走下去?

7、把希特勒与洪秀全相比,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行动有何异同?(这是一个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我提出来在全班讨论,有的同学认为二者不具可比性,总之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状态。)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后记:

这一课中,对具体细节没有详讲,而是兴致勃勃地给学生讲了中日关系,提倡形成正确的 中日关系的态度,这一内容自然受到学生的追捧。阐述了以下观点:

1、民族仇恨是非常可怕的心理。举例车臣对俄罗斯人的仇恨,以巴关系等,中日关系最可怕的方向是象以巴关系那样。

2、要知道历史上三次日本侵华战争,以及最近以来的各种中日磨擦,不要忘记我们身边有一个“恶邻”,时刻提醒我们要奋发图强。

3、日本人比我们中国人要勤奋,要团结,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举例说明大和民族的优势,我们的对手是非常强大的,要增强自己对集体,对国家的责任感。

平时很难有机会能够讲这样一些课内课外的话题,我总在想新课标下,我一定要过把瘾,把平时想干而没办法干的事来试一下,至于成绩,哪位带高三再去挣了。(补记,后来有时间给几个班看了历史纪录短片《走近日本》,并请同学写了《我看中日关系》的小论文。)

第16课 辛亥革命教学后记

比较成功的方面:

1.讨论给学生比较大的思考和交流空间,能基本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并且收到了较好效果。比如,关于“在1912年,处在孙中山的位置,如果是你,你会把革命党人苦心斗争得来的政权给袁世凯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袁世凯夺取权力的原因问题的讨论,成效突出。体现在:1)学生参与热情积极性高,发言人数多,思路基本得到拓展。2)基本完成关于原因的探究。在讨论过程中,师生交流比较流畅,注意到引导学生通过史论结合的方法,多角度地思考历史问题。

2.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比较得当,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过程中,能遵循有效性和简约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使用恰当的录相和图片文字资料,多途径刺激学生思维,同时也不会造成视觉和听觉疲劳。3.关注到情感教育,比较充分地运用了资料认识革命党人的斗争精神及毅力和孙中山先生的高贵品质;关注到与乡土历史资源的结合,促使学生爱家乡情感的发展。在课后反馈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这样上课更有吸引力,也基本掌握基本知识点。

存在问题:

1.教学时间超时。在本节课,由于设置了三个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学生回答比较积极,思路比较广,但需要不断给予评价,所以,时间超过正常课时几分钟。这使我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讨论,实现教学目标。我认为解决途径:1)在问题设置的时候,注意到学生和课程要求的实际,不过分追求课堂上学生一定得最多时间的讨论,而是选择合适的数量和真正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进行讨论,向讨论要质量。不但学生能凭借所了解的知识积极参与,拓展思路,还应在讨论总结中注意方法的指导,深化情感。比如本节课可以去掉第一个问题的讨论,以相对传统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归纳。2)提高问题设置和掌控讨论过程的教学能力,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比如,现在讨论以鼓励为主,没有对重复的观点进行冷处理。以后,我认为应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的观点与已发言的同学是否重复,回答中主要是阐述不同的看法,以节省讨论时间,提高讨论的效率。3)提高对整个模块教学的驾御能力,争取能够高瞻远瞩,将能力方法过程目标分解在不同的单元和章节,采用讨论等各种教学方法,以整体提高上课的效率,尽力避免重复劳动,或目标任务过多,课堂压力过大情况的出现。

2.落实基础知识存在一定的欠缺。因为本节课结构处理与课本不同,所以怎样在这样大段时间的讨论后更好地落实基础知识,成为听课老师和我自己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自己可以努力的是,在讨论后,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落实双基要求。通过提醒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等方法在课本和课堂讨论问题间架起一个桥梁,尽力使学生认识到基础知识有所依托,在以后的回顾复习中能够自己解决基础知识问题。有必要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来总结编写知识结构进行交流。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后记

20世纪初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下民族、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巴黎和会中国人争取国家主权的斗争失败后,终于以青年人为先锋的中国人开始觉醒了,他们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嘹亮口号,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不仅是中国人争取主权的表现,更是中国人从沉睡中觉醒的表现,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宣传进步思想的运动,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崭新一页,而五四的精神也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讲完全课内容后,采取谈话法,师生共同梳理五四运动的主要知识点;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在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五四运动后,他们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第18课 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教学后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前准备、课中讲授和课后评价,都是由授课者控制的,授课者成了教学活动主体的中心;而运用网络教学,充分发挥其集成性、层次性、在现回复功能等特点,使情境创设、学习交流、反馈练习融为一体,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自主性、探究性,更好的体现综合探究课研究、综合、探究的特点。它不仅强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有机地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综合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真正使学生体验到运用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极大地增加了教学密度和容量。

教师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结构,揭示知识内在联系,发现和总结历史规律的重要环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把通过感知、理解教材而获得的新知识、学科的基本概念,经过联系、归类、整理、综合、概括等,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加以巩固,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了学习,巩固了知识,升华了思维。

高一学生刚刚处于初高中的过渡阶段,长期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开放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搜寻处理资料的能力不够。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潜能。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将来发展的原则,去开发新课程,上好新课程,锻造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网络环境下进行综合探究课教学设计很有必要性,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有所明了,对中国近代政治体制变革的背景已有所体会,这对于自主探究本课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网络环境下进行综合探究课教学设计很有针对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尽量提供给学生适宜他们自我建构知识的探究材料(课本或课外资料),给学生营造探索机会,让学生“疑”由心生,产生对学习、探索的浓厚兴趣,思想与情感得到升华。

第19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方案一:引入历史→体验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竭力将趣味性、通俗性、知识性、教育性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通过历史这个学科的学习才能获得的体验和启迪,引导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读懂历史,提升独特的学科智慧的发现与欣赏能力;(适合于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集体)

方案二:教师用有感染力的语言简扼介绍一些背景性材料,然后请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进行思考,提出问题,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收获启示,既让学生有静思默想“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过程,又充分利用了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开展时效性教学;(适合于学习自觉,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集体。)

方案三:课前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预习课本,产生疑问,自查资料,得出结论,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发现及学史心得,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一种探究与合作的课程文化;(适合于思维活跃,以城镇学生为主的学生集体)方案四:教师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搜寻资料,如数据、图片、录像、音乐等,然后引出思维→出示材料→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通过让学生阅读生动、翔实的材料,接触不同观点的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探索契机,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提高历史辨析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适合于学习上较被动,但长于思考的学生集体)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教学后记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使教学形式新颖、活泼、多样,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增强互动、合作探究的能力。围绕着俄国十月革命这一中心内容,通过师生的互动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达到了三维目标的要求,课堂气氛活跃。

从苏联的解体联系到苏联的成立,开始讲述俄国十月革命。这一课重点讲述的概念是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澄清这一重大历史概念对于今后的学习都是有好处的。

学生对诺大苏联一下子就解体了感到不可思议,很有兴趣了解,但由于受课堂限制也不可能一下子讲清楚,这堂课留下了遗憾。

第21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教学后记

这一课分三个课时来学。第一课时让学生自学,列大事年表,并尝试着划分历史阶段(新教材没有历史阶段之分)。第二课时的讲授主要是讲清新旧民主革命的概念、历史阶段的划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理论的初步学习。第三课时给学生介绍了陈独秀、蒋介石、汪精卫、周恩来、张学良这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鼓励学生在高中阶段看一本名人传记,指出对于中学生来说,历史的精彩之处在于细微——在于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最后指导他们做了习题,尤其是2001年上海高考题中的经典题,指出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把历史学习与时事结合起来。学生兴趣很高,基本接受我的观点,纷纷表示要看人物传记。

这一课的难点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虽然教师用书中着重指出这一点,但是满眼看书本,没有任何结论可与这一命题相吻合的,所以授课起来也只能是无水之源,只好与俄国比较一下,指出中国的国情决定我们自己的道路必需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本课设计的初衷在于打破传统教学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系列大事的细致入微的分析,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从宏观上进行把握,突破生硬的“革命”名字,在问题分析中让学生感受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必然,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及地位确立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同时在教学的宏观和微观处理中,探索“历史的精彩之外到底在于细节还是宏大的理论?”介绍了一系列近代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与时代的关系,从他们传奇般的经历中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与曲折见幽。

教学的实践证明,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历史细节的兴趣远大于那些已经“过时”的理论,可见历史教学没有细节作支撑将是无水之源。但在细节基础上,对学生理性认识的升华更是历史教学不可推卸而又任重道远的责任。

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课堂设计为三个环节:一是在大屏幕上打出导学提纲,学生根据提纲自学;二是学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三是当堂测试。

本校是重点中学,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文科基础扎实。本堂课的知识在初中的历史、政治课中都曾接触过,经过半个学期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及教学模式已比较熟悉,因而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历史视野,激活历史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这一课提出了几个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地位和作用前后有何变化?(这一问题是针对课本和习题而出,课本中几处谈到这个问题却又没有讲明白。)

2、什么是国体?什么是政体?(很多同学查字典知道了这一概念,看来学习的途径是多样的。)

3、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查完字典后,这一个问题迎刃而解)

4、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权力?(这一问题主要是考查他们的归纳能力,书中列出了全国人大职权十四条,让学生分类归纳为四种权力,并为后面的比较做准备。)

5、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国家权力分配,说说人民代表大会制与民主共和制有何不同?(学生能看到表面,如中国集权,美国三权分立,但由于没有具体材料作分析,所以分不出本质区别,需老师作一定的引导和讲解,这个问题备课准备得也不太充分,材料提供得不够,留下了遗憾。)

第23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材避免了与初中内容的重复,但学生对“文革”往往只留有“**”的整体印象。为了方便学生下一步对“文革”教训的探究,在本课的课件设计中应把音像、图片以及其它资料进行分类展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学生为探究思维铺好路。

为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前准备一些研究性题目,让学生自己行动去挖掘一些素材,诸如制作问卷、走出去访谈、请进来座谈等,历史事件直观化会更有利于引起兴趣、激发思维。同时,也充实了老师的课件内容。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历程,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同时经济、科技、文化、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实践证明:民主法制的政治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有力保证。

第24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式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师生互动,共同享受学习成果;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高中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喜欢究根问底。但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具体到本课,学生们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的回归和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分离状态都有所了解,但对于象“为什么香港、澳门能顺利回归?”、“台湾问题到底是怎么来的?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等问题比较感兴趣,并急于得到答案。

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

1、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成败的关键,而联系生活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宝。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

2、教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但是我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因此,因材施教还并未落到实处。

3、由于平时只顾历史兴趣的培养,所以对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和探索方面还显得不太够。可能是对学生迁就太多所致。

总结学生对课本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学生在归纳“冷战”背景的两大因素中可能会出现偏差;两组学生能否很好地把他们所找到的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和归纳;设计课后思考问题,试图让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热点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和探讨,拓展学习空间。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多而复杂,课堂极力避免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对新中国外交的整体脉络可能不甚清晰,对不同阶段的外交特点、方针、政策,都有可能理解不到位,把握不了。及时注意了学生情况的反馈,采取补救办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他们学习的难点,以明确教学的改进方向。

本课需要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一、二、三目内容,第二课时完成四、五目内容和进行课堂总结。课程内容离现实生活较近,学生较感兴趣,同时资料比较容易收集。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了网上资源,最大限度地了拓展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极大地丰富历史教学的手段,增强了历史教学的效果,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水平。

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成败的关键,而联系现实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宝。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小结(巩固与深化)将本课主题和现实问题相联系的设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注意力集中,萌发了一股探究的热情。

学生对新中国外交的整体脉络可能不甚清晰,对不同阶段的外交特点、方针、政策,都有可能理解不到位,把握不了。老师应及时注意学生情况反馈,采取补救办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了解他们学习的难点,以明确教学的改进方向。

比较满意的地方是有比较多的地方让同学参与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比如如何理解“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关系,两种外交观点的争鸣,都体现了这一点。

不足:内容设计上略显偏多,课堂教学显得比较紧。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教学后记 篇6

关键词:经验总结 成长 反思 记录 改进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079-01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除了要具备虚心好学的谦虚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还需要孜孜以求的好学态度。

向谁学?首先肯定是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学习他们用时光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让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其次,我认为,还要向自己学,向学生学。如何向自己学呢?自己是经验不足,技巧欠缺的“新人”啊!如何向学生学呢?学生懂的还没有自己多呢?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的“成长=经验+反思”的公式就非常能说明问题。

青年教师要成长,需要经验。我们可以向老教师学经验;青年教师要成长还需要反思,反思就是自我学习与积累经验教训了。

而这个反思,我认为就是所谓的“教学后记”。

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的“为了尽快和出色地掌握教育的艺术,每一节课后,都应当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同时要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弄清原因是在备课时造成的,还是在上课时直接造成的”。长期坚持写教学后记,可以使我们不断总结授课经验,对于我们的教学水平是一种促进。

那么究竟该如何写教学后记呢?到底要记些什么呢?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一般要承担7到8个班的教学,也就是说一节课我们要讲7至8遍,如果说每上完一遍都去寫后记,可能不太现实,很容易记成流水帐,所以要想发挥教学后记的最大价值,我认为上完第一遍以及最后一遍一定要有记录,因为第一遍是对自己课堂设计的第一次检验,很容易发现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第一遍一定要有所体现,而最后的一遍往往是我们根据前面几遍上课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之后的比较完善、可行性最强,也是对以后再讲这课时发挥最大借鉴作用的记录,因此,也要完整地记录下来。其余的中间几遍,不一定要每次都记,但应该在有重大发现或新问题出现时去记录。这样才会对以后的教学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教学后记究竟该记些什么呢?

我认为,首先记一节课里最精彩的部分。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在进行了精心的备课之后才去上课的,在备课时,我们都会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或几个自认为非常精彩的环节,要么是讨论,要么是活动。那么我们的设计是否真的精彩,是否真的如己所料?正式上课就能检验出来了。很可能我们设计的环节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一切情境完全如我们所料,甚至比我们想象的更热烈,更有效果,那么这个经验肯定是值得推广的。退一步说,即使我们专程设计的环节不够精彩,但我还是相信在一节课里,总是会有至少一个闪光点存在的。我们把这些闪光点记录下来,确定是切实可行的,那么在以后的几节课里,就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了。同时,把这些精彩的成功之处写在教学后记的第一位,对我们青年教师自身也是一个鼓励与激进啊!

其次,记一节课里出现最大问题的地方。

继续接着上面的话题讲,一方面可能我们的设计非常有效,非常精彩,但还有可能我们设计的问题完全是凭空想象,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成为最大的败笔。比如,我们设计了一个需要学生热烈讨论的问题,但实际上学生对问题本身缺乏兴趣或了解,导致讨论不起来,甚至冷场,这就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教学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一定存在着我们未知的缺憾。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说明我们在备课时的设计有问题,那么就该在后来的授课过程中进行调整与改进,所以为了能为以后的授课提供经验教训,我们把最失败的地方也记录下来。虽然看起来有些扫兴,但至少告诉我们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得另辟蹊径。这样利于我们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再次,记课堂中学生的表现。

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们之所以细心备课,精心设计问题,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留意学生的表现。虽然许多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对于课堂上老师讲的一切问题都是聆听的状态,但现在的学生却是极富个性的,他们都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对于老师所说的问题往往也有自己的看法。而由于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只从事物的正面去思考,去设计,所以对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是没有想到的,这时,学生的发问就能丰富我们的内容,也启发我们以后从多角度考虑问题。或许他们的问题很幼稚,有的甚至引发大家哄堂大笑,但至少说明他们思考了,说明他们有自己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我们都应当尊重,给予肯定,并诚心地接纳,为自己以后的教学做更充分的准备。

第四,记课后学生的反馈信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除了在课堂上接受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外,还要学会在课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这就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我们洋洋洒洒地讲完了一堂课,看到学生各个都做聆听状,都在颔首微笑,但是,到底学生吸取了多少知识呢?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这就要看学生课后对知识的运用了。不过,历史学科本身不如语文数学那些科目那么具有可检测性,所以,这种反思并不需要天天做的,只要在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能及时地记录下来,作为一个经验的积累,对于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记对以后教学的思考与想法。

每上完一节课,我们都有上述那么多可以记录的东西,或许我们的思绪会被搅得混乱,甚至被这些不停地改变弄到自己原来的设计完全面目全非了,犹如面对一堂新课一样,这时我们需要静心沉思,整理思路,对照上过的每一节课,思考:教法上与原来相比有哪些创新?课堂上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参与程度如何?对学生的启发与训练是否充分得当?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有选择地取舍,争取在下一次授课时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虽然看上去要写一个教学心得会比较烦琐,但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我们必须这样做。

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的“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

教学后记应记哪些方面 篇7

1. 记成功的做法。

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 例如充满吸引力的课堂导入、有趣的对话、典型的案例、逼真的演示、巧妙的设问、幽默的讲解、成功的临场发挥、独到而有特色的小实验、传神的体态、奇妙的方法、有益的启示以及精彩的教学设计和授课片断、恰如其分的媒体应用等等。成功的教学, 体现在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 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内容, 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去设计教学环节, 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达到预期效果和引起学生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 日积月累, 就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经验。

2. 记失败、失误之处。

任何人的教学总会有不足之处, 即便教师再熟悉教材、学生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也会在课堂上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 如表达含混、处理欠当、方法陈旧、演示失败、指导不力、知识性的错误以及教案与实际脱节等。如果教师把课堂中出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教学后记中, 然后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 仔细查找根源, 寻求对策, 亡羊补牢, 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前车之鉴。并能对促进今后的教学, 进行科学研究积累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3. 记课堂灵感。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确定教学方法, 而在课堂实施教学中, 随着教学的展开、师生思维的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 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 具有瞬时性, 有很高

■李国军

的参考性, 若不及时地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便会因为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令人遗憾。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时有突发事件发生, 教师机智灵活地应对, 恰当地处理, 也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借鉴。

4. 记对新理论新经验的认识。

在运用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而进行的各种小型的教学改革时, 改革的实效性、实用性如何, 是否适合本年级、本班级、本章节内容对某个知识点的处理, 主要优点有哪些, 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何, 有利于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哪些能力的培养等, 写下这些后记, 有助于对新理论、新思想的消化、吸收、应用, 使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策略不断更新, 始终处在教学改革的前沿, 促使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5. 记同行之共识。

通过各种听课、说课、参观、教研等活动,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借鉴其他教师独到的教学方法, 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 还可以记下听、评课中值得商榷、批驳或质疑的观点和做法, 并引以为戒。或者请听课教师如实指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哪些符合学生实际, 哪些不受学生欢迎, 哪些学法指导到位, 哪些学法指导还是空中楼阁, 并做好记录, 作为今后发展和改进方向的依据。只有时常听记同行的意见, 才能做到博采众长, 集思广益, 对教学有所帮助。

6. 记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生是初学者, 许多在教师看来是“易”的知识, 对学生来说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 抓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想办法改进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也就是突破了重点难点。如果教师从学生动手实践、自己探究、合作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 记录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接受状况, 包括对所授知识的接受程度、重点难点是否已经掌握和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日积月累, 既丰富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也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这些解决学生困惑的方法在课后利用教学后记记录下来, 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7. 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意。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 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有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独到的见解或新奇的问题, 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给课堂增添异彩, 有时对问题的分析理解, 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 对教师来说, 这是教学相长的机会 (也就是说采撷学生思维的“火花”, 有助于开阔教学思路, 做到教学相长) 。在教学中, 教师应十分注意学生的“问题回答”, 教师对学生就某一问题发表的独特见解, 应给予鼓励, 并及时记录下来, 以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

8. 记再教设想。

教完一节课后, 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 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上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这样可以做到精益求精,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勤写教学后记 提高教学能力 篇8

一、记成功经验

成功的教学, 往往体现在从不同的角度与深度去把握教材内容, 以恰当的方法去设计教学环节。那么, 如能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的、达到预期效果的和引起共鸣的做法及时记录下来, 这就是“成功录”。一次, 在教完一篇文章之后, 因为距离下课还有一点时间, 我就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keywords,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 结果学生情绪高涨, 有好几篇文章意境优美, 我修改后推荐给了学英语报社, 被录用了两篇,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此, 我详细地写下了教后记, 觉得通过keywords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 能够促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去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的目的。再如, 我在教现在进行时时, 曾出示一幅画有一位学生正在学习, 而旁边他的爸爸正在看报的简笔画。在示图时, 我先把这学生遮住一半, 然后问:What is the child doing when his father is reading a newspaper?这时学生纷纷进行guess, 并积极发言, 效果颇佳。我及时写下了教后记, 并针对这一做法, 总结出《简笔画在时态教学中的实践》, 获得了省二等奖。

二、记教学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时会突发奇想, 迸发灵感, 使得教学效果超出预期, 而这些灵感往往是特定状态下产生的, 并非备课时预设的, 它具有瞬时性, 稍纵即逝, 这就要求教师课后要及时记录, 否则时间久了, 很难回忆起来。同时, 作为教师, 一般来说每上一节课总会或多或少的有自己较满意的地方, 这就是“精彩”之笔。一次, 我在讲解look for与find, listen to与hear的区别时, 碰巧班里小李同学丢失了自己新买的钢笔,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我便马上把事先准备好的资料临时作了调整, 对学生们说:“One student in our class lost his new pen.I am sorry to hear it.He likes it very much.He has looked for it everywhere, but he can’t find it.He is sad.Now he is listening to me, but he may not hear me.”学生们一下子就心领神会了, 小李同学的思维也马上就集中过来了。于是, 我写下这样的“教后小记”:本节课在讲look for与find, listen to与hear的区别时, 没有按原定内容讲授, 而是根据临时得到的材料作了更改,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也受到了其他方面的教育。我认为, 课前备课固然重要, 但灵活驾驭课堂教学又显得更为重要。据此教学案例, 我写就的《教师应是一名智者》被《教书育人》刊发。

三、记败笔之处

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难点、重点, 安排不当的教学内容或教学疏漏之处记录下来, 使之成为以后我们教学应吸取的教训。即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 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作为教师, 我们会经常碰到学生向我们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多数时候, 我们对学生的提问不是采取启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 而是会马上直接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我认为这种方式最便捷, 也省时间, 就是说如果教师把知识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 这是最简便的, 好像也是最有效的, 因为学生学起来很快。但过了几天, 学生还是忘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对此写下了教后记以进行反思。我们任何一个人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就是学生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探究、发现, 最后找到语言的规律。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体验的方式, 去自我探究, 英文叫self discovery, 就是教师给一些指导, 但并不直接给出答案, 让学生去观察。例如, 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些句子, 在句子里有一个重点的句型反复出现, 学生通过朗读这些句子, 或者观察这些句子, 就能看到其中的重点语言现象, 然后他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如果这样, 那他们记忆肯定就更深刻了, 理解得可能也更好, 这样的学习方法可能花的时间更多, 但是效果会更好。可见, 如果我们在每堂课后都能仔细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 多积累“病因”、“病例”, 会收到“吃一堑, 长一智”的效果。

四、记学生见解

在学习过程中, 有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实践者, 是认识的主体, 教学的宗旨就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这应该是智力、能力、人格诸方面的综合发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总会有“闪烁的火花”在跳跃,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独到的见解, 课后及时把学生的这种见解、答语等记录下来, 这样不仅使学生好的方法、好的思维得以推广, 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 这些独特的见解也能补充与完善教师的教学, 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如在学习“No Smoking”时, 小王同学收集了常见的英语标志或符号, 并进行了展示, 使学生对Police, Polite等标语词印象深刻,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方面的满足和兴趣, 形成一种渴求知识的内在需要和动力。我课后及时将其记录下来, 可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正所谓“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学生难能可贵的见解将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 也可以拓宽教师自己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应及时地捕捉、记录下学生的独特见解, 以达到拓宽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能力的目的。

总之, 一点一滴的收获, 一丝一缕的感受, 都应记录下来, 做到有“感”必“发”, 有“发”必“录”, 有“录”必“思”, 有“思”必“改”, 并把这些作为“信息”储存起来, 等到适宜的时候, 活跃的思维便会把这些“信息”连接起来, 去指导教学, 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著名教师魏书生说得好:“教师要经常整理自己的思路, 整理素材, 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 再用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 就能从容不迫地做出成绩来。”实践为总结奠定基础, 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实践, 两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勇于实践, 善于总结, 这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宋乃庆.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2]吴本虎.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性质及其任务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4 (10) .

写好“教学后记”的有效方法 篇9

一、由点突破, 引发思考

由点突破, 即抓住教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加以研究;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加以分析;教师就教材处理上的用力点进行反思;从师生关系相互交流的特点上思考等。抓住“一点”的目的是要加以突破、引发思考, 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及教学观念的重新认识。因此, 撰写教学后记不能仅仅局限于记录教学中发生的情况或问题, 而要对这些情况或问题进行反思总结, 要有感而记, 有记必思;要通过教师自己的认真思考,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完成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教学后记往往集中于对教材处理的环节进行小结。如, 在一次内容为“足球的脚内侧传接球”的课堂中, 笔者进行了新的尝试, 打破备课、讲解示范、组织练习等直观式的教学方式, 而是把教材处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辅之以一些挂图与动作技术要点, 让学生在自学自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该次尝试, 笔者在后记中这样写到:“我们的常规教法是教师备课、备学生;设计教案, 安排教学步骤;教师上课。这种常规教学当然是切实可行的, 但是否非得如此沿用不可呢?未必。”事实上, 教师可以把相关学习内容交给学生 (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而这种方法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拨也能做到有针对性, 真正“点”中要害, “拨”到关键。此外, 后记的主体内容应该是就实践活动进行议论, 一味叙述过程是不可取的。

二、前后比较, 分析异同

“前后比较, 分析异同”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把教学前的教案设计和教学效果联系起来, 在课堂结束后, 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这样不仅能发现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而且能检验教学效果, 对备课与教学都有利;二是把同一教材内容在两个不同时间内的教学情形作比较, 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总结经验。这样, 教师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如, 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 笔者讲了一节“支撑跳跃”课, 当时的课后总结如下:组织教法与场地布局缺乏新意;没有体现新课程精神;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都没有充分发挥。对此, 笔者后来又重新设计教案、授课, 进行了“放开教学”, 其效果也远远好于公开课。对于第二次课取得的效果, 的确出乎笔者意料, 对此, 笔者进行了再次反思, 两次共写了一千多字的教学后记, 并进行了比较, 这一做法也让笔者的教学有了新的突破。而且, 该教学后记还在公开刊物上获得了发表。

三、综合归纳, 整体考察

“综合归纳, 整体考察”就是要抓住多个环节与多层关系加以总结, 所写的内容要广泛, 而且, 既可对某一个环节加以分析, 也可对一个教学活动中的多个环节加以分析, 甚至还可对课前、课中、课后以及师生关系等进行整体考察和分析。这样写出来的后记才有益于全面、具体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师生讨论, 交流心得

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所采取的教学措施等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而且写教学后记是完整教学活动的延伸, 也涉及到教师与学生的双边关系。因此, 在写教学后记时,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这一最为活跃的因素。那么, 怎样才能把学生纳入到写教学后记的工作中呢?笔者认为, 最具体、最实用的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教学、研究教学, 相互交流见解和心得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常常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角, 侧重考虑的是自己教的情况, 而从学生学的角度考虑的问题较少。因此, 教师很容易陷入“自我陶醉”中。对此, 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结束后更多地倾听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要求, 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 及时与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事实上, 有时学生的一个见解或办法, 可能会让教师茅塞顿开。而教师也可以把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写进教后记, 并认真分析, 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记得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前几个月, 就有学生在笔者和他们的谈话中提出了颇有价值的建议, 他们认为笔者的教学重点不够突出, 教学组织安排过多, 一堂课上完后觉得都学会了, 但却不能将学会的技术进行运用。这些意见对笔者此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如, 笔者开始注重对教学设计中重难点的把握, 开始注意删繁就简、提炼教学语言

五、理论透视, 力求创新

教学后记主要是对教学实践所作的小型总结, 一般是叙述事例并阐发感想, 进行议论。因此, 教师可以不求其理论深度, 不必把其当做教学论文一样来写, 但写的多了, 提高了档次, 自然就可以形成论文, 而且也有必要站在理论的高度去审视。因此, 在撰写教学后记的过程中, 教师要始终用教育科学理论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要将课堂教学实践的感性体会上升到教育科学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分析和总结, 把课堂实践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最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善用“课后记”进行反思教学 篇10

一、从做好“课后记”到对“课后记”的新认识

反思不仅在课前、课中, 课后更要进行思考总结, 写好“课后记”。“课后记”是对自己上过的课进行回顾, 认识自己上课的得失成败, 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 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使以后的教学能达到更佳效果。但我们认识到, 目前不少教师忽视“课后记”, 导致教案首页中的“课后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完全空白, 不做任何教学后记。 (2) 后记文字抽象、模糊。如, 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 (3) 将讲授过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陈述, 与“教学内容/设计”栏中的书写基本一致, 然后写“学生基本理解、掌握”。 (4) 每次课后记的内容、格式基本相同, 既看不出每次课、每个班的教学活动差异, 又看不出任何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措施。 (5) 一些“课后记”不是每次上完课后手写的, 而是备课时和前面的几项备课内容一起写好并打印出来的, 失去了设置“课后记”栏目的目的、意义。

教学过程是开放的, “课后记”既是上一个教学过程结束的思考、后记, 又是下一个教学过程开始的起点, 更是为下次同内容教学提供教学经验。因此, 教师首先应当克服以上几点问题, 重视、写好“课后记”, 做好每次课后的教学反思。其次, 教师还应善于利用“课后记”, 把过去的教学与现在的教学作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反思, 以实现反思性教学, 这利于改善教学行为, 解决教学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的合理性、有效性。

二、从教学反思到反思教学

“课后记”作为教学反思的重要形式, 是对一个教学活动是否符合教学规律, 是否能合理、有效地理性思考记录, 是对教学经验作出静态的教学反思。可是,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动态、开放的, 只有一次静态教学反思还远远不够, 而且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 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经过反复实践认识, 螺旋式上升后, 人们才最终达到对事物本质性的认识和把握。因此, 教学亦需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不仅要对已实施的教学实践反思, 而且要为未来的教学实践反思, 改善教学方法, 调整教学策略, 指导未来的教学活动, 这是“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包括“实践中反思”、“对实践反思”和“为实践反思” (1) 。它丰富、发展了教学反思, 体现为既有教学的反思, 又有反思的教学, 两者是有机的统一。反思教学是追求教学实践行为、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通过审视、探讨、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来实现教学改善和教师专业发展。

也就是说, 反思教学不仅对教学经验作出静态的反思, 更有反思后的积极整改、更趋合理性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是一种单纯的思维方式、教育智慧, 是实现系统地反思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反思教学是教学反思不断发生、发展的累积和延续,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实践方式。

三、善用“课后记”进行反思教学

(一) 通过“课后记”进行横向对比分析, 再反思“学生的学”。

德育课作为中职学校一门公共必修课, 是每一个专业班都要开设的, 因此, 一周内, 一次德育课会在同一年级的不同专业班中平行出现N次。在每班下课后, 都对当次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学生反应、学习/教学效果作一次简单回顾, 并简明扼要写好该班教学的小“课后记”, 一周后再汇总为该次课的大“课后记”。从每个班的小“课后记”中对比、发现:就同一教学目标 (或内容) , 同一教师实施的教学行为, 在不同专业班级授课, 学生反应, 学习/教学效果存在差异。例如:讲授“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我运用“经典”例子———“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来说明世间万物不断变化发展,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才是相对的,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2]的辩证统一, 同时认识“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相对主义的诡辩———世间万物瞬息即逝, 不可捉摸, 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否认事物的稳定性, 否认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虽然A班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学习, 有一定的抽象思维、思辨能力, 但对这晦涩的“经典”例子需要解释2—3次才有反应, 基本理解, 而B班学生则因为学习基础较差, 不喜欢抽象的事物, 甚至拒绝理解。通过A、B班小“课后记”的对比、再反思, 分析:同一课次的平行教学不能是原教学行为 (经验) 的简单重复再现, 要根据每个班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特点、生活经验, 每次课都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调控。经再反思后, 为指导并实现未来C班的合理、有效教学, 我积极调整教学行为, 因班施教———换用“借钱不还” (2) 例子, 来说明借钱人不承认事物相对静止, 否认事物稳定性的荒谬, 进而认识到世间万物,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二) 通过“课后记”进行纵向对比分析, 再反思“教师的教”。

不仅同一课次的教学需要在若干平行教学班的课后反思中进行横向对比、再反思, 以实现教学方法、手段有效调整, 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而且同一门德育课程的教学也需要在不同年级的课后反思中进行纵向对比、再反思, 再反思自己的教学轨迹和教学策略。这是因为每一门德育课是一年复一年, 周而复始地开设, 一位拥有二十年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 假如他仅满足于获得的教学经验而不对教学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再思考, 那么他也只是把一年的工作进行二十次机械性重复。实践证明, 从前后学期某同章/节教学“课后记”的对比、再反思中发现:有些教学事例是援用多年, 内容相当陈旧落后, 与时代脱节的, 完全是为了举例而讲例子, 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不强, 例子也就没有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引导和启示作用。例如:讲授“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我对先后多个年级的学生都讲述“鸡蛋与石头”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于学生来讲, 可能是第一次, 虽然显浅明了, 但是波澜不惊, 而对于多年教学的教师来讲, 已是归于平淡, 毫无教学亮点与教学激情。我发现这个教学问题后, 积极调整教学策略———结合现代企业[3]管理, 运用“鲶鱼效应” (3) 来生动说明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要充分重视外因的作用。这样前后纵向的比较、再反思, 发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效调整教学策略, 新瓶装旧酒, 指导实践好下次同章/节的教学活动。

(三) 再反思作出教学行为、策略的调整, 需要在新的教学实践中检验。

在C班的教学中,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认为“借钱不还”的人不还钱的“理由”是十分荒谬的, 这是“诡辩”, 进而从运动与静止关系中认识到借钱人是只看到事物运动变化, 不承认事物相对静止, 否认事物稳定性, 不懂世间万物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所得出的结论。我因势利导, 当债主气愤狠揍了借钱人一顿, 借钱人觉得吃亏向债主提出赔偿时, 顺势将故事下半部分交给学生, 并反问:“债主可否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片刻的停顿思考后, 随后不少学生大声喊:“当然可以啦!”“如何还其人之身?”有两三个学生急不可待地回应:“打你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 现在的我并没打你。”“要赔, 找过去的我。”……课堂充满笑声。再反思作出的教学行为调整是否有效, 在C班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

“鲶鱼效应”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引导、启发学生, 同样可以在新学期教学实践中获得检验。实践表明, “鲶鱼效应”故事确实比“鸡蛋与石头”故事更有悬念性, 首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其次, 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对于“渔民”来说, 是利用鲶鱼来作为激励手段, 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 以保证沙丁鱼鲜活, 获取更大经济收益。引申到现代企业管理中, 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目标, 同样需要引入鲶鱼型人才, 以此来改变企业相对于一潭死水的状况。对于“鲶鱼”来说, 在于自我价值实现。现代企业需要鲶鱼型人才, 鲶鱼型人才最根本的是自我价值实现。对于“沙丁鱼”来说, 开始因没有天敌存在, 缺乏危险忧患意识, 出现大量死亡, 后来鲶鱼出现, 不想窒息死亡, 就应该活动起来, 寻找新的出路。引申到现代企业员工生存法则, 是“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这时我因势利导, 启发提问学生:“现在金融危机下, 中职生如何看待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一学生回答:“老师, 我听别人讲, 知道危机、危机, 有‘危’才有‘机’, 即要学会在‘危险’中寻找‘机遇’。”另一学生回答:“金融危机下, 是高学历理论型人才难找工作, 但熟练技术人才是高薪难求。我们中职生学历虽偏低, 但学好一技之长, 有自己的优势, 一样能在危机中找到自己生存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的。”

四、在有效教学理念下, 不断反思、再反思教学, 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传统日常教学实质就是“经验教学”, 主要遵循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原则, 往往导致有些课堂教学效果不高, 这主要因为是教学理念陈旧———不少教师认为, 一个学期内只要按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讲完, 就算完成教学任务, 所以造成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存在惰性, 只想“拿来主义”, 教学缺乏反思, 更少有创新精神, 纯粹一名教书匠。另外, 教学关注点有偏差, 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关注学生“学会学习”, 但忽视教学另一主体———教师, 缺少关注教师也需要“学会教学”。因此, 要向课堂教学拿效果, 就要有新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有效教学”理念是“反思教学”的关键, 在“有效教学”指导下, 教师自觉进行反思教学行为。让“经验教学”向“反思教学”转型。所谓“有效”, 主要看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 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课本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 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收获什么。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 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学生学得很累, 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 反思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反思班级、学生个体差异, 把教学与学生认知、需要、自信心、能力等结合起来。2.反思学生过去的生活、学习经验, 让教学内容体现日常生活的道理。3.反思教学策略、教学手段能否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将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展现出来。同时, “反思教学”能克服教学关注点偏差, 既强调学习主体———学生“学会学习”, 更强调教学主体———教师“学会教学”。这样, 教师不断在反思、再反思中成长、成熟, 专业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最后, 教学是“思广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 思透则明”。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陈伯璋著.教学思想与教育研究.198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教学后记写作】相关文章:

教学后记范文05-16

任强教学后记04-14

作文教学后记05-19

教学后记分析论文04-16

家教学后记范文05-20

大学教学后记范文05-25

高校教学后记范文05-26

对外汉语教学后记06-27

教师教学后记模板04-12

教学后记通用版06-24

上一篇:轴承配合下一篇:中国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