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期财务风险管控

2024-05-30

基建期财务风险管控(精选四篇)

基建期财务风险管控 篇1

一、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内部审核制度不健全

在一些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当中,工程概预算管理、验工计价管理、资金拨付管理制度都不完善,体现在对于审批和复核的环节都是比较薄弱的,这也就是说财务管理人员并不能及时对该项工程的工程进度进行核实,也就造成了很多的虚列或虚报工程款的事情,在工程最后结算的时候容易发生超付款的情况。另外很多的财务人员对于基建期财务管理的各项专业知识都不是很了解,专业能力比较缺乏,在进行基建期财务管理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错误。总的来说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公司内部的财务审核制度不完善。

2、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随着基建工程的不断发展,对于资金的投入也再不断的增加,但是对于基建工程的资金支持却是十分有限的,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基建工程需要资金却得不到的情况,造成了财务资金的投入与需求不平衡的现状。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基建项目资金充足时盲目赶工,资金短缺时停建,项目资金投入与项目投产时间进展不成正比,造成部分只要建成就马上能产生效益的项目得不到资金的支持,而建成后一段时间无效益的项目盲目加快投资,使项目动态资金成本加大,造成资金效率低下,从而加大财务运转风险。

3、各个部门间没有形成协同效应

现在的公司内部基建、财务、审计以及资产管理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工作的能力,使得基建工程的管理效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公司日常的运转过程中,基建部门职能部分主要是在于工程过程中的施工管理,而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则是对施工质量、工程投资进行审计,资产管理部门则是对在建工程完工之后转为的固定资产进行相应的管理,其中的财务部门更是要在工程过程中做好与以上几个部门的联系,及时的进行信息交流。然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财务部门并没有做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各种信息的交流也都不及时,这就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很多的隔阂,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就会出现推诿责任的情况,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建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基建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4、基建财务管理职能弱化

在现在的公司制度当中,人们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很多公司都是将基建财务管理当成总的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抑制了基建财务管理的职能发挥。领导阶层认为基建财务只是公司总财务的一部分,并不需要专门投入财务力量到基建财务分析、控制、管理当中去。公司的高层并没有认识到基建投资的关键是要做好对基建部门的管理,使得基建部门的员工只是单纯的照章办事,并没有参与到工程过程管理和监测当中。另外,由于基建部门的员工没有完备的岗位职能,这也就使得对于一些不符合工程管理程序、随意挪用基建工程资金等不合理的行为没有办法实施严格的财务监督。

二、应对基建财务管理中问题的策略分析

1、提高对可行性研究的重视

在企业之中要培养足够的财务危机意识,不能对于投资的成功率估计的太为乐观,同时不能盲目地没有计划地实行前期工作。虽然这不能够彻底地解决前期投资费用无法落实的风险问题,但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能够很好的确定好项目立项的源头,加强对投资的管理,从而能够实现降低投资风险的目标。在基建项目立项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只有经过项目可行性研究并具备可行性的项目才能够立项进行下一步发展,对那些前期工作不完善,前期的资金无法落实、建设工程手续、条件不够完善的项目,应该不进行前期的投资,这样的项目具有很大的投资风险,所以不应该去投资,从而降低公司的投资风险。

2、关注企业现金流,做好资金储备,防范建设资金的短缺

公司在进行基建项目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做到施工进度和资金到位同步。在初期应尽可能地使用项目资本金和自有资金,减少资金成本的支出。如自有资金能满足建设需求时可不必通过金融机构融资,但应随时关注企业现金流量的动态变化,提前谋划项目资金储备。要根据项目进展提前收集项目相关审批资料,作好项目融资授信工作的准备。一般项目授信审批周期在半年左右,企业要根据现有资金情况和授信周期做好授信申报工作,同时要关注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和授信金融机构的资金额度保证,确保授信批复能取得贷款发放。其次要做好融资备选方案,使得基建项目进展不受资金影响。

3、加强对基建文书签订的重视

在进行基建工程之前,要注重基建工程的合同签订。对于基建工程合同,公司应该按照国家招投标法及内部招投标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落实管理,同时严格对合同进行审核,这需要有专业人才来进行,如果公司中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公司可以委托社会上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审评,确保合同签订的合理性,不要因为合同中的不合理条款造成公司的财务损失。对于合同中的各种可变因素都要进行分析和审核,确保公司不会因为这些条款而产生过失责任。

三、基建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分析

1、基建财务管理分析

基建财务管理是基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保证基本建设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管理手段。基建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基建工程款的拨入、支付和结算;基建财务报表的编制;基建项目预算、合同签订、控制、核算、验收及决算;基建财务制度体系的制定与实施;基建工程合同的执行与监督等。对于基建项目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2、基建财务风险控制分析

在基建项目资金的运转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给工程项目资金带来损失的风险叫做基建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主要有一下的几个方面。一是项目投资决策风险。基建工程在确定项目的时候都是根据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报告等相关的基础资料,在经过各个部门的审核通过之后才会进行立项投资。如果这些基础资料不真实、不准确很有可能会给部门的审核决策造成一定的干扰,影响最后的决策结果,从而引发投资决策的风险。二是项目概预算风险。企业在进行基建项目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项目的概预算超支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项目概算超过项目估算,一种是项目预算超过项目概算,最后一种是项目计价决算超过项目预算。造成概预算超支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在进行基建项目施工的时候没有严格的按照可行性报告进行施工,或者是在进行概预算审核的时候不严格,造成了概预算结果不合理,没有做出正确的调整。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实际的工程结算远远的超过前期的概预算。第三是项目合同管理风险。在我国的基建工程中大都是采用合同制的,合同制是我国基建项目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但是现在的基建工程合同中存在很多的合同文本格式不规范、合同内容不完备、对合同谈判过程没有进行激励、合同中关键条款语焉不详或者不明确。这都会造成合同中的责任分配不明确,无法正确的分配合同中的责任,对于违反合同的惩罚无法很好的限定。同时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还产生了人情工程,这会给公司造成很大的财务风险。

四、基建财务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分析

财务风险贯穿在基建项目中的每个环节,同时也蕴含在基建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只有有效地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才能够保证公司的基建项目科学地运行,实现资金的合理利用。企业应该加强对以下几个环节的风险控制。

1、对资金环节的控制

资金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是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资金环节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环节,所以应该提高企业对于资金风险的认识和防范。健全资金的授权审批工作,严格贯彻内部控制原则,加强公司资金的内部审计能够很好地提高企业对于资金风险的管理能力。

2、对工程物资管理环节的控制

工程物资指的是在工程运行过程中的专用的材料、设备等。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工程物资不会被随意的挪用甚至是盗用浪费,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工程物资的管理,加强对项目成本核算的控制。严格按照工程预算和合同对工程物料进行合理的采购。

3、对工程验工计价环节的控制

工程验工计价是对工程实际施工量的价值反映,是如实反映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的关键工作。工程验工计价首先要熟悉预算造价和施工合同;其次要协调设计、监理、施工方、技术专业主管工程师之间连动工作;第三要协调各方到现场进行实地查验、测量和记录;第四要严格执行工程变更程序,审核工程变更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第五要建立验工计价复核制度。

4、对工程财务决算环节的控制

基建工程的财务决算环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节,这个环节需要业主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审计单位的共同参与才能够完成,同时这个环节主要是对工程完工产值和工程物资进行清理,对工程决算报告进行最后的审核、审计、审批。为了保证这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我们应该加强这些单位之间的协作,一方面留足工程的质保金,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因为工程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的额外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就是要对各项工作进行仔细的疏理,确保公司所有资产安全完整。

总之,基建工程领域的范围十分广泛,项目非常广泛,涉及到的资金也非常庞大,为了更好地对基建时期的财务进行管理控制,本文分析了基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基建管理中的风险控制进行了概述。

摘要:基本建设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项目种类繁多,投资额巨大,所以说对于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就变得愈加重要了。在对基本建设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要实行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加强企业在基建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识别和防控意识。

供电企业基建档案管控方式探索 篇2

关键词:供电企业;基建档案;管控方式;探索

一、前言

基建档案工作的管控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基建档案记录着电网发展建设的各个环节。因此需要了解基建档案的内涵、收集、整理、分析、立卷、归档、档案管理以及应用等几个步骤。其为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应该把基建档案工作全过程的管控作为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进行仔细整理、细致分析以及规范管理,为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二、基建档案管理现状

1.基建档案的管理力度不强

许多供电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忽略了基建档案的重要性,在签订合同时并没有在合同中注明基建档案所要完成的具体内容和违约事项和责任,使得基建档案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有的合同中提到了基建档案的要求,但只是一笔带过,只是要求工程项目完成之后要提交相关的基建档案,但却没有注明基建档案的具体内容,档案标准和上交时间,在违约处罚方面也没有具体的标准,导致合同在基建档案方面对施工单位的约束力不高,因此无法保证基建档案的完整性和专业性。

2.基建档案的管控不到位

很多的供电企业在进行基建档案管理时,对其监督力度不强以及监管不到位,许多管理工作流于表面,管理松散。在進行电网工程项建设时由于许多建设人员数量不够、资料员安排工作过多,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施工时间的把握,导致施工时间过紧常常忽略了基建档案资料的收集与归档管理。而基建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处理许多工程文件而忽略对项目资料中间检查,基础资料是否收集完整,施工单位的不重视也引起档案管理人员的不负责任,管理过程较为松散,管控不到位,从而导致档案资料收集不完全,管理过程不负责任,基础管控不到位,管理工作流于表面,为基建档案各个环节的的不完善留下隐患[1]。

3.基建档案收集不完整

目前供电企业的基建项目由土建工程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两个方面组成,其中包含的消防设施、通信及自动化设备、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监控管理以及空调安装等配套工程,工程的过程由各个专业人员负责,各个设施也有专业的安装程序,单靠基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归档,由于专业不同,了解的情况有限,无法完整地时间资料,也有可能会遗留一些重要的文件资料没有收集,从而导致了基建档案的验收质量较差,影响了电网项目的后期运行与维护。

三、基建档案管控方式的优化

1.明确基建档案的具体要求

在进行电网建设工程施工时,在合同的条约上要将基建档案的整理要求、上交时间以及违约处罚都要罗列清晰,明确基建档案的具体要求,为基建档案收集与整理的有效实施的提供法律保障[2]。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在合同中制定了上述条约,才能明确违约责任并进行处罚,才能确保基建档案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得以顺利完成并约束施工单位基建档案的管理行为,为基建档案的管控和后期使用发挥重大的作用。

2.细化基建档案的过程

在进行电网建设施工时要确定规章制度细化明施工单位的基建档案的管理责任,并要求各个部门对基建档案工作进行配合,保证确保各个部门职责清晰、不缺不漏,确保基建档案收集的完整性。以供电企业基建部为主,负责基建档案的调查管控,工程档案的整理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反馈。基建部主要负责部门对基建档案管控标准进行制定,而档案管理人员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基建档案进行整理和利用,实现档案的价值发挥到最佳,促进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利润和社会效益。

3.完善基建档案的管理模式

为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供电企业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也要以企业为立足点,面向社会的需求,促进企业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在工作中不论是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分析、归档,都要以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执行使用科学化管控方式,促进基建档案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同时也要使用系统工程、目标管理、网络技术以及质量监测等资源,对基建档案进行有效管控,完善基建档案的管理模式,达到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的目的[3]。最后企业也要培养一些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较强的人员加入档案部门,充实档案部门,完善档案管理,促进基建档案的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供电企业要发展就必须社会需求为导向,因此进行对基建档案的改革势在必行。面对基建档案管控方式存在的基建档案的管理力度不强、基建档案的管控不到位以及基建档案收集不完整等问题,其解决方法为明确基建档案的具体要求、细化基建档案的管理过程以及完善基建档案的管理模式等等,使基建档案工作更加科学化和基建档案的管理更加合理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剑.试论高校基建档案的作用与完善[J].中国科技信息.2014(24):12-37

[2]许慧珍.浅析高校基建档案的收集工作[J].兰台世界.2013(06):67-89

[3]杨毫英.基建档案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12(06):181-190

作者简介:

基建期财务风险管控 篇3

为实现基建发电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目标的统一, 某发电公司重新定位基建管理与生产管理的关系, 开创了“基建为生产, 生产为经营”的基建生产一体化发电管理模式, 明确了“以工程管理为主线, 生产人员全面介入基建过程管控”的管理思路。发电公司以组织、人员、流程为保障, 以激励约束机制为支撑, 努力实现“基建与生产无缝联接, 企业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一、科学策划, 搭建新型组织架构

1. 跨部门成立专业小组。

在工程建设之初, 将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准备人员融合编制, 成立了土建、热机、化学及水工、电气及热控、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档案管理等7个专业小组, 对于基建过程中的问题, 从基建、生产两方面共同讨论决策。一是专业组成员构成。各专业组由工程技术人员 (在册员工) 、生产准备人员 (在册员工) 、业主工程师 (设计院人员) 、经验丰富的返聘专家组成。二是专业组主要职责。专业组主要负责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参与设备选型, 参与讨论各招标文件中技术部分相关内容, 参与设计审查。三是专业组的作用。专业组的成立, 已经从实质上打破了基建与生产的明显界限, 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准备人员同工程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 多方位、多角度地实现了对工程问题的技术支持和技术决策;充分发挥工程管理人员和生产准备人员的技术经验互补优势, 对本专业的问题能够进行深层次探讨;专业组多类型的人员构成, 有利于生产准备人员吸取老专家的丰富经验;生产准备人员深入到工程管理中, 了解工程建设每道工序的设计初衷, 收集技术信息, 为以后操控机组打下良好的基础。

2.集中技术精英组成总工办。

在设备安装高峰期, 为了使跨专业问题和重大疑难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协调和解决, 公司成立了临时性的技术指挥协调机构———总工办, 成员由副总工程师和生产技术部、设备部、发电部、工程部的主任工程师及与该级别相当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组成。总工办作为工程技术管理核心问题的组织、协调、攻关和技术决策机构, 建立在专业组之上, 对公司紧急而且重大的技术管理过程负责, 构建了一个基建工程、生产技术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决策技术管理平台。

3. 适时完善生产技术指挥系统。

主体工程开工之初, 成立生产准备部, 配备骨干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他们从生产角度参与工程管理, 及早介入设备选型、技术文件编制和图纸审查, 使基建生产一体化管理贯穿始终, 并为后期成为生产管理的核心架构创造条件。在主体设备安装前期成立生产技术部, 生产技术部在联系基建与生产过程中具有以下职能:对生产技术全过程把关;收集、汇总、分析、整理外单位及其他生产部门的技术问题和意见;向工程部传递生产系统提出的需求和改进意见;监督工程实施过程并对最终结果提出考核意见;参加对单项工程付款和设备货款支付前的签证, 审查生产系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的落实情况, 确保生产系统的要求得到落实, 并为机组交付质量把关。最后, 应将生产准备部分设为发电运行部和设备维修部, 按照运行与检修的职责分工, 使生产人员全过程参与到设备安装调试中, 并有针对性地增强现场技能。

二、交叉兼职, 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在基建生产一体化中的作用

1. 副总工级人员配置方面。

设一名副总工程师为总工办主任, 其他副总工程师为总工办成员, 统揽工程和生产方面的技术问题以及设备设计、监造、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总工办主任在职责范围内可以调动工程管理各种资源。副总工程师任总工办主任确保了生产与基建的技术交流在公司较高层面上管控。

2. 经理层人员配置方面。

设备部成立后, 聘任工程部经理助理兼任设备部经理助理, 着力疏通基建与生产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同时, 生产技术部经理兼任总工办副主任, 工程部主任工程师、设备部经理助理、发电部主任工程师均担任总工办成员, 以便于在技术管理方面更好地解决和协调基建与生产部门出现的各种沟通问题。

3. 工程管理人员配置方面。

按照“集中有限人力资源, 掌控核心技术”的原则, 工程部成立之初, 在主要专业和核心技术岗位, 配备一部分生产准备人员, 他们站在生产的角度考虑基建过程中的问题, 担当了既是工程管理人员也是设备主人的角色。

三、基建与生产“双向延伸”, 建立闭环管控流程

1. 向前延伸, 生产人员全程介入基建各阶段。

工程建设伊始, 生产人员就参与到基建活动之中, 由设备招投标、评标到设备监造、安装、DCS逻辑组态再到设备调试、传动、机组启动……生产人员全程跟踪, 全程参与。生产准备人员全程介入基建全过程有以下几点益处:一是有利于技术人员收集到最原始的基础数据, 为以后更好地操控设备、处理设备故障及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基础;二是对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过程进行把关, 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三是技术人员在深入参与工程管理的同时, 能够对设备的设计原理和内部构造更好地掌握, 有利于技能水平的提高。

2. 向后延伸, 基建人员为生产服务。

基建管理人员在工程管理过程中, 始终树立“为生产服务”的思想和长远的责任意识, 以投产后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为目标, 及时发现和解决在设计、设备、安装、调试中的问题, 主动消除基建过程中的各种隐患, 对于生产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认真对待, 并做到100%回复, 努力实现高标准达标投产。

3. 压力传递, 闭环管理, 发挥生产管控的龙头作用。

通过生产技术部对工程部落实问题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考核, 工程部将压力传递到电力研究院、设备厂家及监理、调试、施工等参建单位, 同时, 工程部监督实施情况并对参建单位提出考核意见, 并将考核意见交生产技术部组织验收封闭, 发挥了考核体系压力传递的链条作用, 加大了对生产问题的落实力度。无论是付给厂家的设备款还是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 最后一笔款项结算时都要有生产技术部审核签字, 生产技术部必须对结果进行验收后才能做出是否付款的决定。

四、预控与监督结合, 发挥长周期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的作用

长周期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是以工程基建开始为起点, 到机组稳定运行一年为终点的考核周期, 旨在避免员工在基建期工作中的短期行为, 使员工在参与设计、施工、招标、设备选型、安装、机组调试、试运等工作时, 充分考虑生产期的安全与效益, 将目标锁定在机组投入商业运营后直至长期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上。

长周期考核通过总经理与部门经理签订《长周期考核激励目标责任书》, 部门经理与员工签订《长周期考核激励目标责任书》的形式, 明确责任, 并将工程竣工奖励的30%与考核结果挂起钩来。

长周期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体现了发电公司“风险预控”的管理理念, 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建设中的安全与质量隐患, 预防机组投产后运行事故的发生, 确保机组投产后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基建期财务风险管控 篇4

(一) 铁路基建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体制改革, 铁路建设工作也随着体制改革逐渐开始引入民间资本, 然而, 我国目前的货运铁路基础建设制度还不够完善, 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督管理的标准, 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来规范铁路单位的日常行为, 因此, 就无法从外部对货运铁路基础建设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而是由项目管理单位根据自身的情况去指定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这样就局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利用范围, 同时, 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容易造成对货运铁路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控制不到位, 进而影响整个基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应用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实施的重要保障。然而, 当前的货运铁路基建期企业财务管理却存在着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薄弱的现象。主要表现如下:1.会计核算与工程的预算相脱节, 严重的制约了工程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2.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财务会计管理, 存在“走过场”的财务处理现象, 以致于在工程中偶尔会有账目纠纷的现象出现。3.铁路基建工程成本核算过程不合理, 导致部分工程资金的支出没有在成本核算中正确的反映。

(三) 建设资金管理不到位

由于货运铁路基建工程具有资金使用量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 使工程在前期融资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且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整体的宏观控制, 在融资制度上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 在工程的前期对预算处理过于简单, 导致施工过程中资金使用情况与预算情况相差甚大, 造成了预算超支的现象, 从而使工程造价失控。同时, 在目前的铁路基建财务管理中, 缺乏机会成本的概念, 财会人员无法使用机会成本正确的选择资金的使用途径, 导致了铁路基建工程出现乱投资的现象。

(四) 会计财务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目前虽然我国有相关文件规定了国有建设企业的会计制度, 但是在国有建设企业会计制度普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深入进行会计学习的财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老员工不愿接受新鲜的财会知识, 新员工又对货运铁路基建工程的财会业务不够熟练, 另外, 许多财会人员是从其他岗位调转过来的, 没有经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 这些情况都导致了铁路基建财务管理中缺乏足够专业的人员, 削弱了铁路基建中财务的日常监督工作。另外, 铁路基建的财务管理人员对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不熟悉, 会对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铁路基建投资与管理体制制约

如今, 铁路的建设项目日益增多, 因此, 地方政府、银行等对铁路建设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投资。但铁路基建投资管理体制却相对不融合, 政府作为投资方对修建铁路只是给予铁路基建企业资金支持, 并不实际负责铁路施工等工作, 而是委托建设单位出面负责具体施工。建设单位作为被委托的一方在修建铁路中并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样就导致投资管理体制的分散性, 无法对铁路修建项目承担应有的责任, 从而引发铁路施工质量低和资金过度浪费的问题。

(二) 风险防范欠缺与内外监控机制薄弱

由于铁路基建项目目前没有国家统一制定的风险、评估等监管体系, 因此监控基础相对薄弱, 一些资金管理和监控制度都是由铁路基建企业自己制定的, 没有得到国家的支持。因此, 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 容易导致财务人员管理资金水平有限, 对待工作态度消极, 领导意识淡薄, 内部监控资金体系也没有建立完善, 常常使资金管理工作处于高风险状态。

(三) 财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如今, 虽然大部分铁路基建项目在招聘财会人员时会安排培训学习, 但由于铁路基建项目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领导管理意识淡薄, 因而培训学习并没有得到大部分铁路基建企业的重视。目前很多铁路基建项目急缺财会人员, 因此财会人员往往没有经过深入学习和培训就上岗工作, 这样就容易导致财会人员管理资金水平不足, 素质相对低下, 在资金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资金划分不匹配等问题。

三、加强铁路基建期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 不断完善铁路基建投融资与管理体制

为了铁路的建设可以长久发展, 国家应不断完善铁路基建投融资体制, 并推进相应的法律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 对铁路建设中的社会资本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向做出扩大, 真正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约束机制。同时, 依据相应的管理法则和企业管理制度的模式, 对铁路基建的管理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 对铁路基建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的管理进行加强

我国《招投标法》实施以后, 在竞争机制中引入了建设任务的分配。招投标的项目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设备、材料的采购等, 这样, 建筑单位就可以通过这些对优良的设备和材料进行选择, 这样就可以合理控制工程的资金, 对于传统的

探索对合资铁路投资的管理模式及有效途径

◎文/王艳婷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事物——合资铁路, 这是资本运作模式的一种新的有益探索。这就对合资铁路公司的财务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探索了合资铁路建设期间及铁路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资金管理模式, 并以中铁建设开发中心所负责的合资铁路项目为实例, 介绍了他们在增强合资铁路投资管理过程中是怎样正确把握并处理相关问题的, 认为合资铁路若想实现自我滚动的目标, 就要把重点放在做好资金的管理工作上, 切实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希望能给相关联的企业提供便捷有利的探索和借鉴。

关键词:合资铁路;管理模式;投资

合资铁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事物, 它不仅充分调动了铁路建设各方面的积极性, 还拓宽了投资融资的渠道, 完善铁路网的布局, 加快铁路网建设, 缓解铁路运输供求的矛盾, 加速了铁路发展, 并为带动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中合资铁路的比例越来越高, 运输规模也在逐渐增大。合资铁路不仅成为了我国铁路路网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分担了铁路路网的部分运输量,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铁运输能力的不足, 由此沿线地区经济的

先动工后结账的方式进行了根本上的改变, 避免了工程投资的失控。因此, 我们要在铁路基建项目的招投标中, 对投标单位的资格和报价进行严格审查, 依法推动投标单位的竞争, 防止产生腐败和违法现象, 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三) 提升会计核算制度

在铁路基建期建立起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 可以为铁路基建项目的管理和实施提供具体的资金信息, 并根据财务信息为工程的建立提供合理的资金核算和账务处理。提升铁路基建期的会计核算制度, 加强财务评价工作, 完善财务体系, 对于铁路的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借款偿还期和企业内部收益等指标核算, 都起到了帮助作用。

(四) 加强铁路基建项目的审计评估

健全铁路基建的监管制度, 通过对财政投资评审和行政审计等的引入, 逐渐加强铁路的基建过程和竣工后的检查和审计, 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促进铁路整体规范投资行为。同时, 对基建期财务管理中审计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并对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完善。

(五)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

会计人员的素质低下导致铁路的财务管理出现问题, 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就一定要对会计进行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和道德素质的培训。会计人员只有从自身做起, 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才能帮助铁路的建设走上正轨, 才能满足基建期的财务管理需求。为此, 企业要经常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适时组织有经验的老员工对新员工做专业知识的讲解, 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并且在投资、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也有一定的突破, 合资铁路对于我国铁路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发展合资铁路是加快我国铁路建设步伐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我国铁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深化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随着运输能力的快速形成和提高, 合资铁路在全国铁路运输市场中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显著。

作为我国铁路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合资铁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取得了相对丰硕的成果。但是, 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合资铁路项目依然存在着经济效益不高、经营困难、投资回报较低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阻碍了合资铁路更深的发展。合资铁路能否进一步实现自我滚动的发展目标, 关键就在于处理好项目的投资管理工作进而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投资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繁杂性工作, 这项工作需要项目出资人或者出资人代表单位管理者学习现代企业制度的知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并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索, 遵循开拓创新、深化改革的理念, 切实贯彻项目法人责任制, 为合资铁路项目营造良好的发展机制, 要始终以提升投资效益为中心, 坚持投入产出的观念, 树立市场意识、风险约束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益意识、忧患意识, 对项目和公司实行科学管理。在实际投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 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并引导大家对工作中常出现的会计问题做出讨论, 才能真正的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财务会计人员才能真正为企业的资金管理运营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 财务管理在铁路基建企业中是一项既复杂但又必须重视的工作, 因此, 国家应针对铁路基建项目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 同时, 企业领导也应对资金管理工作高度重视, 并对财会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而财会人员也应提升自己对待资金管理的责任感, 通过努力学习来增加自身的职业素养。只有各方面共同配合, 铁路基建企业的资金管理才能够真真实实的发挥作用, 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流失和浪费。

摘要: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设施, 其不仅关系到我国的国民生活, 同样也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修建铁路要花费大量的资金, 因此, 在不断加强铁路建设的同时, 对于铁路基建期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也应加强重视。如今, 随着铁路基建项目任务日益繁重, 资金相对投入较多, 因此, 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不足。本文主要针对铁路基建期企业财务管理, 提出了目前财务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铁路基建,财务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吴立香.铁路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荟萃, 2009 (11) .

[2]王潇彧.浅谈如何加强铁路基建财务管理[J].经营管理, 2013 (04) .

[3]赵吉雄.加强铁路基建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J].企业导报, 2011 (08) .

[4]肖鹏.加强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铁路运输与经济, 2008 (01) .

上一篇:变频启动装置下一篇:医院感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