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

2024-06-02

引导(精选十篇)

引导 篇1

一、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

由于数学探究内容不像语文, 每课都有一个醒目的课题, 因此必须让学生一开始就非常清楚地明确这节课上要探究什么、怎样探究、探究后要达到什么程度等。如“简易方程”一课的导入———

1. 用天平称物体质量。

(1) 抽两名学生在讲台上演示用天平称物体质量, 学生在天平左盘里分别放上两个不同质量的砝码, 右盘里放上同左盘上两个砝码质量相同的一个砝码, 让天平平衡 (反复演示多次) 。其余学生根据讲台上两名学生的演示过程写出不同的等式, 教师也逐一板书等式:50+50=100 66+40=10070+30=100 80+20=100

(2) 两名学生继续演示:在天平左盘里分别放上一个标有质量的砝码和一个不知质量的物品, 右盘里放一个标有质量的砝码, 天平平衡 (反复演示多次) , 其余学生和教师写出等式:40+x=100 20+x=50 y+10=50 y+30=50。

2. 观察等式, 引出方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两组等式, 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组等式中不含字母, 第二组等式中含有字母。

师:对!在第二组中每个等式都含有字母x或y, 这样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 今天就学习方程。 (板书课题:方程)

3.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参与探究目标制订。

师:看到“方程”这个课题, 同学们现在最想知道什么?

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重要,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们。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 顺势而“承”, 提出本节课的探究目标。

二、尊重学生对探究方法的自主选择

条条大道通罗马。数学中有一些探究内容, 特别是一些开放式的,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究, 提倡用多样化的方式去学习所学内容。就拿笔者执教过的研讨课“解决问题的策略 (假设) ”来说, 其中有一道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共8只, 有22条腿, 鸡兔各有多少只?”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比较多, 学生有很多探究的方法。这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教师应给予肯定。

三、重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自我调控

比如, 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练习中, 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广场用边长4分米的水泥方砖铺地需要5400块, 如果改用边长为6分米的方砖铺地, 需要多少块? (用比例解) ”有很多学生误列为:“解:设需要x块。42︰62=5400︰x”, 解出x=12150。”这也在我的预料之内。当时我并没有直接判断学生的答案, 而是转问学生:“你能给老师和同学们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列式吗?”学生说出了他的思考过程。我看到其他同学也都赞成地点了点头。于是, 我向学生出示了一张大正方形纸和一张小正方形纸, 代替两种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地砖, 继续问学生:“用这两种正方形地砖去铺地, 你认为哪种地砖的块数比较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毫无异议地认为大正方形地砖的块数比较少。“那么……”我用手指了指错误答案, 一指激起千层浪, 学生开始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全班同学也都随着一起进行了数学思考。

四、关于引导学生探究的一些思考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对于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笔者认为———

1. 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学生探究。

探究内容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的规律, 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跳一跳, 能摘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过难或过易都会失去探究的价值。

2. 让学生探究不等于不需要老师。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哪些地方需要教师的讲解, 哪些内容可由学生自主探究, 哪些内容需要把自主探究和合作研讨有机结合, 都需要教师及时提示与引导。

3. 教师引导最终要回归到学生自主探究。

这种回归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扶到放的回归, 也是由课内向课外的回归。

总而言之, 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需要厚积薄发。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教师要通过适当的转、承、启、合……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尊重学生对探究方法的自主选择, 重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自我调控, 从而让学生不断凝炼探究的智慧, 学会探究, 在扶放间让学生提高探究数学的素养, 独立探究。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 尊重学生对探究方法的自主选择, 重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自我调控, 让学生不断凝炼探究的智慧, 在扶放间让学生展开真正的探究之旅。

引导 篇2

早在1998年,国际引导者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acilitators, IAF) 就发现,当时行业内并没有明确的方式让客户评估引导者的能力。然而,随着引导技术逐渐成为组织内强化生产力、策略整合力的关键工具时,客户急需一种可靠且精确的评估工具来评估引导者。鉴于此,IAF一直致力于研究引导者的核心能力,根据这些核心能力开发可靠的评估工具,建立系统的引导者评估体系,并制订了“国际引导者协会引导者认证计划”。

IAF专业认证引导师审核的核心能力包括:

·创造合作的客户关系

·规划合适的团队流程

·创造并且维系参与式的环境

·带领团队达成适当及有用的结果

·建立与追求专业的知识

·展现正面的专业态度

这些能力不仅对引导师在知识及技巧方面提出了要求,也在引导师的内在与态度方面提出了要求。

引导者为什么要参加IAF国际引导师认证计划?目前,全世界有超过800名认证引导师,包括加拿大在内的许多国家,在引导师的选聘上,均以其是否具备IAF认证引导师资格作为评选的基本标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组织及企业在引导专业的要求上,也将考虑引导者是否具有IAF认证引导师资格。

通过认证后您将会:

·收到一份证书,证明您具备“国际引导者协会认证的专业引导师”资格;

·您可以证明自己具备同业一致认定的专业引导职能;

·独立专业的认证审核员将针对您的引导技巧提供个人、保密的书面反馈;

·加入一个受到业界肯定并快速成长的专业引导者组织;

·加入IAF的“引导师认证”行列,并被公布在IAF官方网站上;

·可在许多组织及企业的聘用上证明您的专业引导能力。

跨越语言障碍的引导师认证活动

日本引导者协会(Facilitators Association of Japan)于2003年成立,至今已超过10年,目前约有1600位会员。日本引导专业通过各地的分享交流,发展出了具有当地组织文化特色的引导方法。这些引导方法不论在小区营造、组织变革,还是在流程改造上,都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IAF 2013年亚洲年会在日本东京举行,并且在年会开始之前举办了首次“同步翻译引导师认证活动”,为非英语系国家的候选人开通了新的认证通道。2013年共有12位日本引导师通过认证,其中3位是以参加同步翻译的方式通过认证的。“同步翻译引导师认证活动”在日本的成功,也为IAF打了一针强心针。未来IAF会在其他非英语系国家举行更多的“同步翻译引导师认证活动”,帮助更多当地的专业引导师取得认证资格。

IAF理事主席Kimberly Bain表示,该认证计划看的是候选人是否具备IAF要求的核心能力,但对于非英语系国家的候选人来说,往往因为语言的关系而形成许多专业认证的障碍。因此,在IAF尚未有足够的语言评审人员之前,提供同步翻译的引导认证活动,将可协助更多引导师及早踏上专业认证之路。

目前,“同步翻译引导师认证活动”在翻译费用上均需参加者分摊,具体费用视当地的实际同步翻译费用及参与人数而定。由于翻译人员的筛选及评审当天的流程安排与一般的评审日相比更加繁复,因此,候选人需要比英语认证流程再提早一个月进行准备。

引导 篇3

一、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中倡导学生通过探究实践来对知识进行建构, 让学生在积极的探究、谈论、交流、合作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刻体悟, 从而形成知识向技能的过渡.教师需要从“教授”、“权威”者的角色过渡到课堂的“主导者”, 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故在数学复习课中, 教师不能以自己对教材的梳理来取代学生参与复习的过程, 而应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形成和归纳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自主地阅读教材, 回顾、梳理知识, 让知识系统化, 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提升理解能力和培养问题能力.

以《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为例, 教师首先布置了复习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对在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中学习的知识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归纳, 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收获”.在课堂复习教学中, 教师让各小组对之前梳理的知识或本章知识点进行交流讨论.结果发现, 在学生自己的梳理过程中, 有的学生以表格形式进行了归纳, 而有的则采用树状图、框图等方式进行, 甚至有的学生还找出了本章的重难点、易错点.其中有的学生就写道:“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在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中, 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又有所区别, 他们之间是互逆关系, 乘法公式是把几个整式相乘, 化为多项式, 是积化和、差等恒等变形;而因式分解则是把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相乘, 是和、差化积的恒等变形.如 (a+b) 2=a2+2ab+b2就是乘法公式, 而把a2+2ab+b2化为 (a+b) 2则是因式分解.”

通过学生交流, 教师随机抽取其中具有典型性的几个小组进行展示, 在展示过程中进行点评, 围绕知识点 (什么是因式分解?和乘法运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进行分解?) 进行总结, 适当时再用典型的例子进行类比.复习课上出了新意, 学生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 效率自然提高.

二、引导学生自主诊断问题

复习课是知识的建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需要做到全面兼顾, 又需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复习中要以学生的薄弱环节为重点而进行查漏补缺, 以引导学生发现练习中的错题来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 提高解题技能.要达到这一目标, 就需要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来进行, 通常可以用易错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通过小组内的交流活动来发现问题, 并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的纠错能力得到提升.

以《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复习课为例, 教师首先设置了下面易错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1. 计算:

(1) (x-2) (x+2) - (x+1) 2; (2) (x+2y-3) (x-2y+3) .

2. 化简后求值:

(2 a-b) 2- (2a+b) · (2a-b) , 其中a=21, b=-2.

3. 判断下列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4x (x+2y) =4x2+8xy;

B.36x2y=3x·1 2xy;

C.bx+a=b (x+) ;

D.6ax-3ax2=3ax (2-x) .

4. 因式分解:

(1) a2b-2ab2+ab; (2) 4ax2-1 6ay2; (3) 4 (2x+y) 2-12 (2x+y) +9.

当学生练习后, 教师对其中有问题的题进行归纳, 再返回小组中进行分析、交流.其中错误主要表现在:

1.计算 (1) 错解为 (x-2) (x+2) - (x+1) 2=x2-4-x2+2x+1=2x-3;

(2) 错解为: (x+2y-3) (x-2y+3) = (x+2y) 2-9=x2+4xy+4y2-9;

2.化简求值错解为: (2a-b) 2- (2a+b) · (2a-b) =4a2-b2-4a2-b2=-2b2;当a=, b=-2时, 原式=-2b2=-2× (-2) 2=-8.

3.因式分解错解为:

(1) a2b-2ab2+ab=ab (a-2b) ;

(2) 4ax2-16ay2=4a (x2-4y2) ;

(3) 4 (2x+y) 2-12 (2x+y) +9=[2 (2x+y) -3]2.

当教师将错题进行归纳后, 不应以教师的讲解这种传统方式来取代学生的探索过程, 而应以“课标”中“关注学生的易错处引导”为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先在组内进行分析讨论出错的原因, 然后再将错误的原因进行归纳汇报, 最终在教师的统一引导下得到错误的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 (1) 平方差公式应用错误;因式分解中应找准对应的字母, 不应漏写完全平方公式中间项积的2倍; (2) 符号错误;特别是在括号前的负号, 要在注意在分解时不能漏掉……

复习不是简单的回顾, 更是一种知识的重新构建, 教师只有抓住了这一点, 效率才会提高, 学生的发展才有可能.

参考文献

[1]由爱峰.谈如何上好初中数学复习课[J].新校园.2010年第7期

[2]袁秀玲.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3期

引导 篇4

------洛阳北企集团子弟学校 何相英

尝试教学培养的三种精神是: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儿童最有效学习方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自我探索,学生才会不断地创新。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尝试中创新呢?下面是我在尝试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利用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在尝试探究中创新。

爱迪生说过:“我从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严格实验的结果。”直观教具教学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看得着,摸得着,能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容易理解等特点。通过直观教学,把某些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变成儿童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再用语言总结表达出来,知识才能很快得到掌握和巩固。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时,有这样一题:用一根1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想一想,试一试,你一共能围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长、宽取整厘米数,算出周长、面积,填表)

长(厘米)

宽(厘米)

周长(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如果学生不用学具,就不容易理解16厘米长的铁丝围出几种不同长方形的长和宽。我让一部分学生用16根火柴棒(一个代表1厘米长度),摆成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记好每一次的长和宽,算出周长、面积。一部分用16厘米的线绳(每1厘米处1个标记),围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测量长和宽,再计算周长和面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探索,首先得出数据填表,进而再引导小组观察、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最后共同得出:周长一样时,长、宽数值越接近,面积就越大;正方形的面积最大。通过学具,学生才能透彻理解16厘米与长、宽的关系,产生探索的欲望,尝试并有所创新;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再发现” ,提高了学生的开拓思维能力。

二、激疑引趣,引起创新欲望。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个问题,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感知现有的问题,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学生困惑不解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尝试和创新的兴趣。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问:同学们,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哪三类?随后,老师说:现在看我这里的A、B、C三个信封(三个信封里,A、B各露出一个直角、钝角,C里是各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三种三角形的纸片,露出三个重叠的锐角。依次出示,),问:①谁能很快说出三个信封里装的是什么三角形?学生在回答A、B信封内的三角形时,答案一致,正确。在回答C信封里的三角形时,有的从前面的经验出发,说:是直角三角形;有的说是钝角三角形;有的说是锐角三角形;答案有三种。我把C里的三种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贴在黑板上。当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异常活跃的境地时,接着问:②为什么看到一个直角或钝角就知道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而看到一个锐角却不能断定是锐角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两个什么角?(锐角)。从这里你发现什么?因为一个三角形都有两个锐角,看到一个锐角不能断定是锐角三角形。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探索:为什么一个三角形内没有两个直角或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这样巧设疑难悬念,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才能积极地尝试问题,提高了参与程度,提高了动手操作和探究能力,从而有所创新。

三、创设轻松教学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密切关系。民主、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反之,课堂气氛严肃,学生紧张,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思维,影响学生探索欲望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教学中,我比较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注意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创新。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引入一个事例。我拿了2个苹果,问:如果把这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几个?学生很快答道:1个。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几个?有的说:0.5,有的说:半个。经过激烈争论后,得出:半个就是1/2。这样民主愉悦的气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出分数,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在这种气氛下,引导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分别折出1/2、1/3/1/4、1/5、1/6等;而且学生还通过对折,再对折,找出了1/8、1/16、1/32等分数。在民主、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敢说,敢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合作探究,思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合作探究,能让学生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合作和讨论中,便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开启自己的新思路,点旺创新的火花。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

问:这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生答:这个长方形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我进一步解释:长2厘米,也就是长所含的厘米数是2,宽1厘米,也就是宽所含的厘米数是1。接着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图形变化,得到下面四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又问:如果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断地变化,可以得到多少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生答:无数个。)

通过这个长方形的变化,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呢?请你猜一猜?

生A:和长有关。

生B:和宽有关。

生C: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

然后提供学生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每组派代表领取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布置实验要求:测量时,由小组长负责,小组内两个两个分工合作,l号、3号、5号负责测量,2号、4号、6号记录结果。

各组测量,记录测量结果。汇报、观察表格,并对下面的思考题展开积极讨论:

⑴从上往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宽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⑵从左往右:

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和长方形的什么有关?

它们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各组汇报、讨论后的发现: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在尝试、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相互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五、教师引导,确定适宜的学生尝试空间。

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感知有很大的随意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时,明确内容和目标,确定学生的探索空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如果小,学生探索的意义不大;太大,又很盲目,走弯路,挫伤学生的尝试信心。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为让学生理解“体”这一概念的形成,通过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并引导: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就会想到,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每个面剪下来比较,找出相等的面。

总之,通过我的教学实践,运用尝试教学的理论,引导学生亲自探索、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讨论、掌握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尝试,实现创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生创新的能力。

三“引导”一“回顾” 篇5

关键词:科学; 前概念; 引导; 回顾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88-002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单元内容。本课是引导学生将自己身体的消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引领学生探究食物吃下去后在体内发生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的生长会有什么影响等。但是在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结构以及一部分的功能。这些认识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而这些认识和了解无论正确与否都被称为科学学习中的“前概念”。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

这是教师在执教小学四年级科学《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中的一幕:

师:小朋友手中的馒头进入口腔以后,会到哪里去呢?将会在身体里做一个怎样的旅行呢?

学生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平时的经验,来画一画小馒头的旅行图呢?

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消化图

学生部分消化图作品

一、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过程中“前概念”的表现特征

从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本课的人体消化知识之前,他们对于这方面知识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根据学生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前概念”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学生的前概念来源于生活

学生的前概念往往都是直接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都是凭借感官对现象进行一些直观的解释,还有的来自于广告等方面的宣传。这些解释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缺乏严格的推理和实验验证。有时他们还借用表面类似的现象对事物进行解释。例如:有的学生往往会认为食物在口腔内咀嚼过程中就已经充分消化了。

2.学生的理解易产生偏差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大都还处于“前运算”的阶段,他们的认识容易产生错误,有时会把一些片面的特点与事物的主要特征相混淆。在学生的认知中,他们凭借个人的经验还无法分清个别与主要、片面与核心。例如:学生往往在生活中,特别是一些药品广告中看到胃的蠕动,就会片面地认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仅仅停留在胃部。

3.学生的认识易夸张想象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征的影响,往往会在自己观察结果的基础上加以想象,有时加以夸张,偶尔还会出现添加童话般拟人的色彩。例如:在想象小馒头的消化过程的时候,很容易会把故事中的成分和自己的主观想象加入到科学的概念中。

4.学生的认识水平常因人而异

有时,对同一消化现象的认识,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解释。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不同解释缘自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例如:学生对于食物消化以后产生排泄物,不同的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等。

二、从学生前概念出发,引导教学的理论依据

基于学生带着前概念走进《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学课堂这一事实,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头脑中概念存在的状况,了解这些概念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对于人体消化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以学生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为核心,有序组织科学探究和教学活动,采用三“引导”一“回顾”,分步推动学生概念的转变。

理论支撑一:美国学者纳斯伯姆和诺威克曾提出了“矛盾事件”的方法。具体做法是:首先通过一定的方法暴露学生的前概念;然后使学生明确意识到他们和别的学生想法不同;接着让学生尝试解释一个矛盾事件,引起概念冲突;最后鼓励和引导进行认知调整,建立与科学概念相一致的新的概念模型。

理论支撑二:斯太威和伯克威茨还提出“认知冲突”的策略。具体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发现自己对某一现象的认知结构和真实的现象之间的矛盾;接着再让他们意识到对同一事实的两种不同的认知结构之间的冲突;最后逐渐调整认知结构使其与真实现象之间达到一致。

理论支撑三:陶行知先生指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转变学生前概念需要建立在学生课堂真实的探究活动基础上。已有教学经验表明,有效的认知冲突能更有效地实现概念的转变。

因此,基于这些理论的支撑,我们应该从学生前概念出发,通过三“引导”一“回顾”,来把握《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的教学。

三、三“引导”一“回顾”——从前概念入手,把握教学

1.把控预测环节、“引导”暴露前概念

在《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的导入环节,为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投入到概念转变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开门见山地确定课堂教学研究主题。通过在课堂上呈现直观的现象,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前概念的暴露及转化激发必要内在动力。在明确了探究问题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就研究的主题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展开假设或作出预测。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能充分引出学生原有的想法,暴露出他们的前概念。

案例:

1..1(教师出示课件人体轮廓图)。师: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小馒头在这个身体内部的旅行线路是怎样的呢?在旅行的途中先后会遇到哪些消化器官呢?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师:我们能不能根据平时的知识,把你所想的,在这个人体上画出来,并标出你画的这些消化器官的名称。大家一起来试试看,好吗?(学生两人一小组,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人的消化器官)

1.2请一位学生上台来,在课件的人体轮廓图内上作画。

1.3讨论,集体评价:你们觉得这个小朋友画得对不对?哪些地方和你画的不一样,你们能说一说吗?

1.4师:大家说得都很好。那么正确的答案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到底谁画得最接近事实呢?让我们一起进一步研究,好吗?

在此环节中,一般是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讨论、谈话,通过学生的绘画以及交流后的研讨来展现学生的前概念。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现场收集到的学生前概念状况与在课前调查了解的学生前概念状况进行一定的综合与比较,以更加精准地掌握学生前概念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调整教学组织安排,加强后续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科学概念形成的针对性。

2.做实探究环节,“引导”重组科学概念

此处所说的探究环节,主要指在实际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针对各自提出的科学假设、预测而作的自主观察、实验的活动,以确切的事实或数据来验证原先认识的真伪。

在《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的具体教学中,把握好前概念向科學概念的转变,可以着重把握两个教学节点:

①把握教学“消化器官的排序”。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科学认识来引发他们和原有“前概念”之间的矛盾碰撞是非常重要的。而呈现正确的消化器官的排序,也就是消化的先后顺序的方法是很多的,我们一般为学生提供比较直观的教学材料,采取比较直接的观察方法。如:利用媒体直接表现消化的过程;利用人体图片或者人体模型直接呈现人的消化器官的组成;利用一些辅助性的消化器官小卡片,组织“小游戏”让学生来将消化器官进行先后排序;也可以利用先进的“白板”技术演示消化器官的组合等等。

②把握教学“各消化器官的功能”。这部分主要以“推测——两个探究实验”的形式展开。首先教师可以引入人体消化器官模型,即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消化器官模型,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器官的形状、大小等特征来推测其功能。随后在推测的基础上组织探究实验。第一个实验是用一根装有几粒煮熟的米饭的塑料吸管来模拟我们的食道,并通过让学生思考怎样做才能使米饭进入下一个器官这个问题,总结出蠕动是推进食物前进的主要方式。第二个实验是用一个装有水、切成小块儿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的塑料袋来模拟胃,让学生通过挤捏口袋模仿胃蠕动过程中对食物的磨碎作用。

作为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的关键步骤,探究环节的活动中,学生有机会真切地觉察自己原有的想法与实际活动中得到的结果的不同,从而产生认知冲突,亦即前概念与科学概念间的冲突。当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活动(如观察、实验)来修正自己的原先想法,初步接受新的想法,即形成科学的概念。这与教师直接否定其原有前概念而告知科学概念的作用是不可比拟的。

3.利用巩固环节,引导应用新的概念

对于学生感性认识比较丰富的那些前概念,它们在学生的大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存在于一定的认知框架或体系中,所以改变学生的错误前概念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有的前概念非常顽固,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转变。而且学生即使在已经接受相关的科学学习后,对于相应的问题往往还是不能深刻理解。已有教学经验表明,当学生刚刚形成一个新的科学概念时,这个概念在其认知结构中往往是孤立的,很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学生经过有效的自主探究,主动转变错误的前概念,建立新的科学概念以后,教师要关注学生前概念转变情况,及时巩固、迁移新科学概念,并将新科学概念系统化。

案例:

3.1师出示课件人体轮廓或者出示人体模型框架。

3.2师:我们知道了这些消化器官的本领、他们的名称以及消化的先后顺序,现在,老师想把他们放进人体的身体里面?应该怎么放呢?

学生上台在课件上操作,将消化器官装进“人的体内”,或者将器官模型放入人体模型框架中。

3.3讨论:他安排的对不对呢?说说自己的看法。

3.4播放人体食物消化整个过程的视频,进行集体修正。

4.重视总结环节,回顾概念的转变

在《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的教学中,总结、回顾活动的主要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个人对课堂中所研究问题的认识过程,形成更为科学的价值观,同时也进一步加深对新科学概念的印象。

案例:

4.1师出示上课初学生画的消化图。学生小组也取出自己画的作品。

4.2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学习本课之前同学们的作品?你们觉得这些作品画得对吗?说说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你有什么新的认识?你觉得可以怎么修改?

4.3学生进行集体交流、讨论。

4.4学生根据新知,修正自己的作品。

在本課的回顾阶段,教师应努力做到前后呼应。通过与前面自己的画作比较,促使学生回顾自己原有想法的改变过程,明确想法改变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消化和消化器官的认识,修正前概念中的错误认识,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圆满完成了从前概念——科学概念转化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前概念对科学概念的建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要合理地因势利导,运用三“引导”一“回顾”,把握好教学,使科学探究有效进行,使学生科学概念正确建立,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提高。

当然,在其他教学内容的科学课教学中,教学环节可能并不局限于以上几个环节,还需视实际的探究问题进行灵活处理。另外,转变学生前概念的方法也并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的40分钟时间内,应延伸拓展至课前及课后,教师只有在组织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全程关注学生的前概念转变状况,才能真正有效地将学生的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切实地将学生引领至科学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教学新理念

引导 篇6

《引导层的创建和使用》是人民邮电出版社《FLASH8标准培训教材》第六章第2小节的内容。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已经理解了图层、库、帧、关键帧等一些概念并能利用它们来制作简单的动画,而且通过前一节课学习动作渐变直线运动动画,已经能制作一个圣诞老人沿直线飞行的动画,当时就有学生提出如何让圣诞老人沿着自己想要的路径飞行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讲解引导层的创建和使用,是对上一节课内容的延伸,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为下一节课讲解多个对象沿着引导线运动打好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讲解引导层动画制作方法和要点,重点介绍单个对象沿着引导线运动,结合初级计算机班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本堂课教学的难点是将对象吸附到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单元的学习,所以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的

1. 认知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合作、探索操作来完成对引导层、引导线的理解,掌握单个对象沿着引导线运动动画的制作要点。

2. 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动手操作、独立探究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品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在实践中感受动画制作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采用“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法,以学生感兴趣的圣诞老人动画引入,层层深入、互动交流,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制作引导层动画的方法,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形成勇于探索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打开学习网站,展示上一节课的拓展题,让学生比较两个动画,使沿直线运动的圣诞老人能沿着自己设计的曲线路线飞行。

两个动画,第一个是上一节课要求完成的任务内容,第二个动画对圣诞老人的飞行效果加以变化,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又在问题情景中渗透引导层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首先,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直观上的感知。让学生观察对比两个Flash界面,讨论一下:要实现曲线运动动画,需要做些什么。学生通过仔细对比,可以明显地看到界面中,曲线运动动画比直线运动动画多了一个图层,这层就是引导层;场景中多了一条弯曲的线,即引导线。接下来让学生观看事先准备好的制作演示录像。

接着让学生进行及时训练,自己动手试一试。打开学习网站,布置第一个闯关任务:在“圣诞老人沿直线运动.fla”的基础上制作出圣诞老人沿自己设计的路线飞行效果。此任务比较简单,学习网站提供了源文件、制作录相帮助,进行制作演示,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出来,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为闯下一关打好基础。

为使学生深化探索,再次让学生动起手来,布置第二个闯关任务:制作一个完整的“地球绕着太阳转”动画。学生按照在学习网站中提供的具体步骤和录像帮助,进行闯关练习。巡回指导,在巡视中发现部分学生绘制完引导线,测试时对象并不能沿引导线运动。马上引导学生讨论并通过生生互动解决问题,即请做得快的学生当小老师,演示创建引导层,绘制引导线,将对象吸附到引导线起点和终点的具体过程。这样演示的小老师充满了自豪感,在教会别人的同时自己的知识也得到了更强的巩固,其他同学通过小老师的帮助,也能快速地完成动画的制作。

第三个环节: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在这个环节,首先进行了分层指导,未做完两关练习的学生继续完善作品,引导已完成的学生思考如何美化动画。利用引导层可以做一些很有趣的小动画,展示一些动画实例:特技小人、杂耍小人、飞舞的蝴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正迁移。将曲线运动推广到生活其它事物之中,拓展他们的思维,给予他们更多的创作空间,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从而营造开放型课堂教学氛围。在学习网站中,还提供给学生一些拓展创新的素材,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自己尝试制作一些动画。接着展一些做得好的学生作品,在展示作品时,注意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促使学生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同时也发挥师评的赏识激励作用。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引导层动画的操作技能,又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然后,通过一些适当的作品,提出本节课的拓展问题:如何让树叶、雪花纷纷落下?为下一节课讲解多个对象沿引导线运动作好铺垫。

引导 篇7

作文差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悲观失望心理。这种心理是作文差生的最典型、最难彻底排除的心理障碍。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写作文的料”、“榆木疙瘩”、“花岗岩脑袋”等、因而作文时对自己毫无信心,也不再努力去做。

2.畏惧封闭心理。作文差生大多有作文“畏惧症”。作文课上因心里没底,害怕自己写不好,拿不出像样的“作品”‘作文评讲时,害怕老师以他们的作文作为反面例子,进行分析讲评,怕因此引起别人的嘲讽。有了这样的心理障碍,在整个作文过程中,从构思到写成作文,他们总是设法切断与外界交流的渠道,因而几乎是在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之中作文。

3.虚假掩饰心理。在教学中发现,个别差生写在作文本上的文章大多空洞无物、套话连篇,但写给亲朋的信或自己的日记,相比之下却显得文从字顺,不乏真情。究其原因,这些学生不愿意在作文中流露自己真实的想法,而是尽力掩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一是怕讲真话讲错了受到老师的批评;二是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丑。因此,他们总是把内心想说的话,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儿搁置一边,而去搬用空话、套话和假话,虚构一些不着边际的情节。

4.冷落自卑心理。有些作文差生虽然也知道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可能写出好文章来,但由于他们的写作史上从未有过成功的例子,受表扬的总是班上那几个作文尖子的文章,就误以为老师已把自己看“死”了,担心再努力也是白费,即便写出了较好的文章,也会因老师的“印象主义”、“不信任”而被视而不见。久而久之,作文差生便产生了冷落自卑的心理障碍。

针对作文差生的心理障碍采取哪些相应对策、如何排除呢?

一、感情引导,激发兴趣

我做了一次尝试。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出了《给老师谈谈心里话》的题目。我说:“我当你们班主任、教你们语文快一年了,你们也即将毕业了,我对你们感情很深,说心里话,很爱你们。但回顾我的工作,难免有失误或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批评态度不好,刺伤了你们的心……我很想知道你们对老师有哪些要求、意见、想法,我想听听你们的心里话!”短短几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了静静的湖水,顿时浪花飞溅、涟漪圈圈。接着我从正面启发:“这个题目的题眼在于‘真心话’,不管是对我还是对其他老师,想说什么都可以……”十分钟指导完毕后,在一片兴奋中,学生们唰唰地写起来。

一位作文差生写道:“我初一语文还可以,读初二时,有一次老师当着大家的面,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我一顿‘你就不是学语文的料’!这好像当头一棒,顿时我感到无地自容。我痛苦,我怨恨,从此我的语文成绩逐渐下降……秦老师,希望您今后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像我这样的差生,千万不要讽刺挖苦呀!”读完这篇文章,我又内疚又感动,多么真切的心里话呀!这不仅是篇好作文,也是篇诚恳的意见书。我把此文在班上评讲,对这位学生加以鼓励。通过这样的感情交流,极大地激发了作文差生的写作兴趣。

二、正面引导、鼓励为主

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的原则,就是教师要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尤其是作文差生,一视同仁。要热情地肯定他们作文中细微的优点和不同程度的进步,使他们尝到作文的甜头,产生将文章写好的愿望。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作文的信心。

我执教的上届初三学生中,有一位学生的作文成绩一直很差。有一次我叫他们以《台阶》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批改后这位差生竟“奇迹”般地得了一类文。我在批语中写道:“本文立意较新,事件也很感人,写出了自己的成长过程,流露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若能认真修改,不失为一篇佳作,望你在此基础上再上新台阶,争取有更大的进步。”这段批语给了这个学生很大的鼓舞。评讲时,又以他的作文为范文在班内分析评讲,更使他喜出望外。后来,他在写作方面果真进步很快,中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对作文差生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主要是说在作文批改时要有针对性。

引导 篇8

一、问题引导,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体现

《浮力》教学可分为六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教师都可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

环节一:初步认识浮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辽宁号”航母漂浮在海面上的壮观场景,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性认识,谈谈对浮力的认识。

问题(投影):“漂浮的物体(如航空母舰)在水面上受哪些力的作用,它们是否是一对平衡力?”

学生:(思考)漂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受向下的重力,那么水必然还给物体一个向上的力与之平衡,它就是浮力,因此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而且大小等于重力。

解析:从航母情景入手,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激发学生思维,然后通过问题把学生引入本堂课要探讨的课题———浮力。通过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个知识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浮力,了解浮力方向以及漂浮时求浮力的方法等。

环节二:探讨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

教师:(演示)把实心的铁块扔在水中,是下沉的,那么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会不会受到浮力呢?在其他液体中又会怎样呢?

学生:(动手操作)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问题(投影):“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后,示数有何变化,分别变化了多少,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示数变小了,而且变化多少不一样。

学生思考后认为:这说明物体在其他液体中也会受到浮力,而且浮力大小不相同……

解析:说明下沉的物体也是受浮力作用的,对浮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浮力的定义。同时通过动手实验教给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为下面将要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作了方法指导;也因弹簧测力计在水中和酒精中示数变化的不同,为下面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跟液体密度有关提供了事实依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质疑的能力。

环节三:探讨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师:(演示)用乒乓球堵住一个没有盖、倒立的矿泉水瓶口,往瓶中加水,水没过了乒乓球,球没浮上来,然而,当给瓶子加上盖子时,乒乓球却神奇地浮上来。

学生:(惊奇)

问题(投影):是什么力量把乒乓球托起来呢?(浮力)。如果是一个浸在液体中的立方体,它六个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有什么关系?产生的压力能抵消吗?哪些面之间受到的压力能抵消?哪些面之间受到的压力不能抵消?

学生:(积极思考)立方体的前后两个面的压力抵消,左右两个面的压力也抵消,但上下两个面的压力不能抵消,有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可能就是浮力……

解析:通过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动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六面体浸没在水中,对六个面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了浮力产生的原因。

环节四: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师:浮力有大小,那么浮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投影):“根据生活经验,猜想一下浮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讨论)浮力大小可能与……有关,因为……(任由学生发挥)

(如:有的学生猜想浮力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因为他们知道在死海里游泳,既使不会游泳,也不会下沉,淹死……)

解析:在这个问题上,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有关现象进行猜想,关键要能说出猜想的理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环节五: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的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设计实验。

问题(投影):“我们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跟很多因素有关系,通常探究这种多因素问题应用什么研究方法?需要什么测量工具?需要记录什么数据?先在组内讨论并设计好方案然后在全班交流。”

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

解析:在这个探究环节上,重点是教给学生方法,会设计实验,能从相对简单的实验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另外,要求学生在组内交流合作,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环节六:归纳总结本节的知识点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

问题(投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解析: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代替学生归纳总结,效果甚微,但如果把问题抛给学生,效果迥然不同;另外追问学生“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知道学无止境,要有不断探索新知的精神。

实践证明,这节课,通过这六个环节,对六组重要问题的探究,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也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实施问题教学时,教师应注意的几点

用问题引导教学可提高教学效率,那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呢?从以上这节课的教学可以看出,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问题设计上下工夫。(1)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紧扣教学内容,并且突出重、难点,能通过解答相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2)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恰到好处;(3)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不是用“是”或“不是”回答的,必须经过思考或动手操作才能完成。

2. 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交流时间。学生只有充分地参与课堂教学了,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具体的做法是把要问的问题印在“导学案”上,提前发给学生预习,让学生收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求把本组的所思所言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中展示预习成果。甚至可以在教室准备一些可能用到的实验器材,供学生提前预习时选用。

3.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由于在问题教学中,问题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除了在问题的设计上突显引导作用外,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则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结合《浮力》教学,做些分析探讨。

关键词:问题引导,课堂教学

注释

包装引导消费 篇9

包装是一种销售力。在商品极大丰富的今天, 消费者对每个产品的关注时间非常短暂, 必须抓住消费者的眼光从货架扫过的一瞬间。

俗话说的“人要衣装, 佛要金装”, 谈的就是包装。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包装成为商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包装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

首先, 包装使产品具有一定形态。很多情况下, 没有形态的产品是很难陈列或者展示的, 如饮料、卷烟等产品, 没有包装的陈列成本大且不说, 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次, 包装对产品质量有一定保护作用。如“洽洽”香瓜子的包装有不透气腹膜, 这样“洽洽”“百煮口口香”的独特销售主张才得以保全, 否则“香味”都变了, 消费者拿什么钟爱你?再次, 包装可以使产品区别于竞争对手。以薯片为例, “品客”的薯片由于采用纸桶包装, 便很容易与其它塑胶袋包装的薯片产生差异, 易于消费者产生识别;最后, 包装使产品具有了便携性。以饮料为例, 从散装到玻璃器皿装, 一直发展到如今的PTT瓶, 更主要的是考虑了消费的“移动性”。另外, 瓶装饮料和纸包饮料之所以在容量上产生差异, 也主要是考虑到了消费者的移动性。

对于产品包装的设计我认为主要的功能有三点, 首先, 保护性能设计。包括防潮、防霉、防蛀、防震、防漏、防碎、防挤压等。其次才是美化商品和传达某种信息, 美观性能设计。包括要视觉刺激、心理刺激和吸引。最后, 推销性能设计。即无需销售人员的介绍或示范, 顾客只凭包装画面文图的 (自我介绍) 就可以了解商品, 从而决定购买。不过对现代消费来讲, 后两种功能已经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好的包装设计除了解决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外还应该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才能在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在消费心理来看, 首先要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才能进而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我们需要的是可以打动消费者的包装, 那么, 应该靠什么来打动消费者呢?这就需要设计者有着层出不穷的灵感, 使消费者产生联想, 诱发各种情感, 使购买心理发生变化。在人们的视觉认知活动中, 不是被动接受客观刺激物的刺激作用, 而是在客观刺激物和人的主观内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行的。

a.引人注意是增强包装效果的首位因素。一件包装设计要想使消费者注意并能理解、领会、形成巩固的记忆, 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感觉器官的包装中的文字、色彩、图形以及声音等条件的新奇性特征分不开的。商品包装的文、图、色及造型形态对消费者来说, 都是一种视觉元素的刺激物。而这些刺激物必须具备一定的新奇形象特征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b.设计师对包装做到醒目并不太困难, 但要做到与众不同, 又能体现出商品文化内涵是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这就需要设计师的灵感所在了。

c.成功的商品包装不仅能引起消费者情感和联想, 而且还应当使消费者过目不忘。现代商品包装的最直接的目标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制定商品包装计划时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这一目标。其次, 即使消费者不准备购买此种商品, 也应促使他们对该产品的牌子, 包装和商标以及生产厂家产生好的印象。例如:苏格兰威士忌酒中的皇家礼炮21为例, 该酒用蓝、红、绿三种颜色精制瓷瓶盛装, 瓶身上刻有持剑跨马的圆桌骑士形象。品牌商标图案上有两架礼炮, 配有苏格兰威士忌协会颁发的21年酒龄的鉴定证明。整个包装显得典雅, 富贵, 以至于有的人喝完酒后将酒瓶细心地收藏起来, 这样的包装才是一个成功的包装。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重现, 记忆是心理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其中识记和保持是前提, 回忆和再认是结果。只有识记, 保持牢固, 回忆和再认才能实现。因此, 商品包装设计要想让消费者记住, 就必须体现商品鲜明个性特性, 简洁明了的文, 图, 形象。同时还要反映商品文化特色和现代消费时尚, 才能让消费者永久记忆。

d.需求的包装成本与环保:好的包装设计应该是具有灵性, 它自己本身就会说话;好的包装来源于生活, 它可能是某个生活细节的追溯。包装的灵性是指包装可以使产品的内涵呼之欲出, 最能反映出产品本身打动消费者的特质。除了灵感可以成就一款包装外, 包装的设计其实还是遵循某些原则的。包装设计的4C原则:包装和营销一样同样存在着4C组合, 首先, 客户的欲望和需求Customer need:作为一款好的包装, 设计者必须要搞清楚顾客对于产品的真实需求。例如礼品的话, 消费者可能更关心它的包装档次, 而对于包装的大小则会依据礼品的用途作出选择。送给情人的也许很精致同时忌讳体积过大, 而送一般的往来客人还是青睐包装体积稍大的。大瓶的雪碧汽水价格是不是比小瓶的更划算?散装的饼干与同一厂家出的纸盒装的相比较是不是也要便宜点?这就是省略了部分包装后使得环节费用降低, 而更能够引起理性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其次, 满足需求的成本Cost:如果是消费者长期需要的快速消费品, 则消费者不会希望为包装支付更多的购买成本。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希望包装简化, 因为某些包装消费者会认为扔掉可惜, 不扔掉又占空间, 最典型的要属茶叶的铁罐包装。

包装是用来体现产品价值, 而非弱化产品价值的一种手段, 过高档或者过低档的包装都会弱化产品价值, 因此必须弄清楚顾客对于产品所愿意承担的包装需求成本。

再次, 实现需求的便利性Convenience:一款包装的易打开程度, 包装携带的便利性等等, 都会影响消费者所作出的购买决定。消费者所期望的包装往往暗含消费便利性于其中, 以前的很多塑料包装要想打开必须借助牙齿或者剪刀, 而现在多数此类包装都有个小口, 轻轻一扯便可以打开消费, 这就是考虑到了需求的便利性。

最后, 实现需求所需的沟通Communication: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 如今的很多包装上不再只是简单的文字或图案, 往往一款容易打动顾客的包装总是图文并茂的。如“旺仔”牛奶的卡通图形以及罐身“再看, 再看就把我喝掉”的文字, 消费者看到了旺旺的卡通造型已经感到快乐, 再看到这句煽情的广告语, 怎能不随手拿一罐喝掉呢?

结语

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微妙的, 也是难以琢磨的。人们往往凭自己的印象购买商品, 商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心理测试表明, 美丽与丑陋, 高雅与粗俗, 关注与排斥, 这些心理上的情感, 不仅男女老少各不相同也因国家、地区和个人的偏爱而有很大的差异。所以, 作为一个设计师必须了解市场, 研究设计形式因素和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心理,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摸索到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 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行动。

摘要:随着产品的同质化, 什么更能吸引消费者?著名的杜邦定律指出, 大约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进行购买决策的, 正是因为这样, 现在的市场经济被称为眼球经济, 只有吸引到消费者的注意, 品牌才能被消费者接受, 产品才能被消费者购买。包装已经决定着消费者购买于否的消费行为, 一个老练的经销商拿起新产品看看包装就能判断出其前期的市场表现如何, 因此, 企业必须利用包装的影响才能完成自己的产品推广和品牌树立。

凸现主体 引导发展 篇10

关键词:幼儿; 科学探索活动; 主体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094-001

幼儿是科学探索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引路人。

一、尊重解放幼儿,还给幼儿一个儿童的生活、儿童的世界

孩子对学习是有一种渴望的,他对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他对世界有太多的困惑,他幻想着老师会满足他的一切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作为教师,尊重儿童就是要倾听孩子的心声,要真正理解孩子,设身处地的为孩子考虑,理解孩子的需要,还给幼儿一个儿童的生活、儿童的世界,让他们能够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自由地去想、自由地去做,让他们有更多的户外活动,可以和同伴一起游戏。

如一天户外活动大家玩过大型玩具后,我安排孩子们自选活动,孩子们一声“耶!”分头行动:有的孩子玩起了“办家家”游戏,他们捡来许多小树枝堆在一起准备煮饭,用树叶做碗,找些烂泥巴搓起了小圆子,还摘了一些像葱一样的叶子切断了做菜,几个孩子嘴里叽里咕噜说个不停,长廊里的孩子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有的站在长凳上,有的爬到围墙栏杆上,有的跟在别人旁边翘首相望,原来这些孩子们发现紫藤上有许多好看的瓢虫,戴泽平喊来老师帮她捉树叶上的虫子,我很快帮她捉到了虫子,平平当宝贝似的和小虫子玩去了,只见沙钊杰小朋友也发现了一只瓢虫,他爬上围墙栏杆,小心翼翼地拖下树枝扑上去捉住了它,这下,几个孩子都围着它,争着要看小瓢虫,沙钊杰小心地张开手,只见瓢虫在孩子手心上爬来爬去,突然一下飞走了,急得沙钊杰直跺脚,何思勰说:“我们再去捉!”他们又围过去仔细地找,发现瓢虫就捉住,够不着的地方孩子们主动喊老师去帮忙。在老师的帮助下,许多孩子都捉到了许多小瓢虫。我乘机告诉孩子们这是瓢虫,专门吃小虫子。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作为教师,我有这种意识:活动能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进行的,我决不放过这种机会,尽量让幼儿直接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

二、抓住幼儿探索的火花,鼓励幼儿去尝试

儿童学科学既是出自内在的心理需要,同时也需要外在的强化,他们非常重视老师的态度,容易受到老师的暗示和影响,也希望得到老师的支持。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总是要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支持,而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不仅是对他们已有发现的接受,更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如在科学活动“玩电珠”中,开始我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节电池、电线、棉线、小灯泡、铅丝等,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小灯泡发光的过程,幼儿兴趣很浓。当有的幼儿将电池、电线和小灯泡连接在一起,电珠发亮时,他们兴奋极了,跑来告诉老师,我及时表扬了他们的发现,并鼓励他们去教其他孩子,看看能不能让小灯泡变得更亮。孩子们开始去看别的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和别人交流,别的孩子听了他们的方法,就开始自己尝试起来,有的幼儿一下子就将小灯泡弄亮了起来,几个孩子高兴地抱成一团,有的幼儿尝试后觉得还不行,其他幼儿就会帮助他们,直到小灯珠发亮为止。还有一些幼儿的小灯珠发光后,就几个人一起玩,将小灯珠、电线、电池连在一起,他们发现自己的小灯珠特别亮,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探索过程中,老师始终鼓励幼儿去试试,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再试试,看还会发现什么,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不停地去尝试、探索,就这样,孩子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再探索。在自己的感知过程中,既提高了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又不断认识了新事物。鼓励性的语言能树立自信心,激发幼儿活动的欲望。在生活中,幼儿对许多事物的好奇心是稍纵即逝的,他们在摆弄或操作中也发现了问题,但由于没有成人的鼓励与指导性的语言的帮助,很有可能中止其活动,这时就需要老师抓住孩子们的这些举动,用语言和材料去启发或引导,鼓励他们继续完成活动。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而有趣的材料,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而活动材料是幼儿思维的基石。材料可以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帮助幼儿完成探索的过程。经过观察、尝试,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材料投放对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在投放材料时也注意了材料能否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环保教育活动“乐音和噪音”的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打击乐器,让幼儿自己尝试怎样发出有趣的声音。刚开始的时候,小朋友玩得很带劲,使劲敲呀,玩呀,教室里响成一片,孩子们感觉吵死了,耳朵都快聋了,体验噪音的危害;我又让幼儿尝试怎样发出好听的声音,能否用力小一些,节奏明快些,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进行伴奏,在动听的打击乐活动中,幼儿心情愉快,惊叹小小打击乐竟会发出美妙的声音。通过幼儿的亲自探索和体验,幼儿理解了乐音和噪音。

由此可见,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它们不断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教师要关注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要有意识地通过材料来引导幼儿探索,要在材料设计上花功夫,使每一个活动的展开更加顺利、成功,也使孩子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不断提高幼儿尝试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探索活动本身比通过活动获得知识更为重要。

在贯彻落实新《纲要》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作为教师,与其把知识机械地传给孩子,不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去获得知识和经验;与其让幼儿被动地接受学习任务,不如让他们按自己的愿望和兴趣去做选择;与其着眼于幼儿的不足之处,不如为他们提供活动的材料和场所,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其让幼儿单独学习,不如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一起与他们分享成功的快乐……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凸现孩子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尊重主体,不断鼓励和适当引导,让孩子在科学的世界里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引导】相关文章:

重在引导04-21

个性引导05-08

作文引导05-11

钢丝引导05-16

受众引导05-17

自我引导05-18

监控引导05-24

市场引导05-29

感情引导06-09

支架引导06-16

上一篇: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下一篇:远方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