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运营支撑体系

2024-06-26

业务运营支撑体系(精选九篇)

业务运营支撑体系 篇1

在国内电信企业普遍采取集团统一的管理, 业务分省各自运营的运营模式, 对于如何保障各省建设的业务支撑的系统对业务支撑的能力一致性已提上日程。业务支撑系统的测评中心也应运而生。然而, 面对业务支撑系统依赖的平台庞大复杂性以及大规模的并行测试的任务, 显而易见, 一个有效的测评平台成为测评中心建设和运营的重心。

二、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将IT相关的能力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 允许用户在不了解提供服务的技术、没有相关知识以及设备操作能力的情况下, 通过Internet获取需要服务。云计算是一种计算的模式。在这种计算的模式中, 应用、信息和IT资源用服务的形式用网络提供给各种用户的使用。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IT的资源池, 用于创建动态高度虚拟化的资源供给客户的使用。云计算是系统的虚拟化最高的境界。

云是一个虚拟化的计算机资源池。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 担负多种不同工作负载, 包括处理作业和面向不同用户的交互式应用程序; (2) 通过快速部署虚拟机器或物理机器, 迅速部署系统并增加系统容量; (3) 支持冗余的、能够自我修复的并且可扩展的编程模型。以使工作负载能够从多种不同故障中进行恢复; (4) 实时资源监控使用情况, 在需要时重新平衡分配资源。

云计算和虚拟化为测评平台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向。测评平台需整合现有的虚拟化的技术, 以云计算模型向测试项日提供资源服务。由此看出云计算是以虚拟化的技术为基础, 以网络为载体, 提供基础构架、软件、平台等服务为形式, 整合大规模的可扩展的计算、储存、信息、应用等分布式的计算资源进行协同工作的一种超级的计算模式。

三、我国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架构

3.1层次架构

新一代测评平台的层次架构可分为虚拟池化层、物理基础层和服务管理层等三个层次。其中, IT的基础设施是物理基础层;虚拟池化层通过池化和虚拟化的技术将各种软件硬件资源进行虚拟的池化, 为服务管理层提供了统一接口, 屏蔽了物理基础层的异构性;而服务管理层主要为平台的用户提供了各种管理功能, 如图1所示。

3.2物理结构

在物理架构中, 将服务器规划成了不同的资源池, 主要原因是虚拟技术以及平台的差异性。测试项目在申请资源时, 选择不同的资源时, 也基本上确定了操作系统平台。新一代测评平台的物理架构如下图2所示。

软件映像库管理服务器是软件映像库的管理服务器, 负责不同软件不同版本的映像管理, 完成制作、入库、分发、部制、出库等基础功能。统一服务系统是测评平台的管理服务核心, 以PORTAL方式向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完成工作所必须的功能。

四、测评平台的功能与实现

测试平台基于生命周期管理为测试项目提供统一管理功能即为客户打造了集高效率、低成本等特性于一身, 充分发挥虚拟化的优势, 减少物理工作站的数量, 和降低客户的IT系统能耗、提高了空间使用效率的软件工作空间, 实现测试资源的虚拟池化、按需分配、动态调整、自动部署以及效能监控, 提高资源的运用率。

4.1服务器虚拟化

服务器的虚拟化是将服务器物理的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 让一台服务器变成多台相互隔离虚拟的服务器, 我们不再受制于物理的界限, 而是让CPU、磁盘、内存、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的管理的“资源池”, 从而提高资源的运用率, 简化系统的管理, 实现服务器的完美整合, 让IT对业务的变化更具适应力。服务器管理虚拟化主要通过虚拟化技术对各类服务器进行池化, 为用户提供统一的透明视图, 屏蔽服务器厂商虚拟化技术的差异性。

4.2自动化部署管理和软件映像库管理

自动化的部署将在软件映像库中的软件自动安装到目标的服务器上, 主要包括系统软件自动化的安装和OS自动化的安装两类。对于OS而言,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支持自动化的安装, 但需要原厂的开放接口。

软件映像库管理系统是将软件按照同版本、不同平台不甚至不同配置参数制成可自动安装的映像管理起来, 在需要的时候将软件映像分发到目标服务器上。

4.3资源的管理与实施

项目资源管理与实施是基于生命周期来实现测试环境的管理。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测试资源的不足情况, 这样就需要进行调整容量的流程。在项目环境的管理员提出调整容量批示后, 系统会根据物理资源的自动评估是否可以进行扩展。假如可行, 系统的集成工程师将利用虚拟化的动态的调整特性来实现资源动态的调整。我们需要指出的是, 目前大多数的虚拟化的技术只能动态调整CPU和内存的资源。此外, 在资源的调整时, 需要处理因为物理的资源限制导致资源不足的情况, 经常要进行人工的干预。

五、总结

本文在分析测评中心测试资源以及项目特征的基础上,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云汁算的新一代电信业务支撑系统测评平台。新一代测评平台的实现使得测评中心可以准确地管理各测试项目的运行环境, 具备快速部署的能力, 可以迅速创建测试环境满足各种测试需求,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节省了数据中心空间。

摘要:电信业务的支撑系统是实现电信信息资源共享及运营一体化战略的支持系统, 是全国各电信运营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获得成功的关键系统。云计算作为新一代计算技术, 以分布的计算、网格的计算、效用的计算多样技术为背景发展开来的, 它为解决大规模的资源管理提供了平台。其中, 在云计算资源的部署中, 为虚拟机提供合理的物理资源是很重要的过程。由于云计算环境下, 资源种类的繁多, 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现有的资源提供的策略不能充分的考虑到资源之间的各种不同, 不完全适合云计算下复杂的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异构环境。

关键词:云计算,电信业务支撑系统,测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健.云计算的概念和影响力解析[J].电信网技术, 2009 (1) :l5—18

[2]房秉毅, 张云勇, 程莹, 等.云计算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电信科学, 2010, 26 (8)

业务运营支撑体系 篇2

一、前言面对即将来临的3G时代,除了关注通信网络技术的变化外,还应该考虑3G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要全局考虑业务需求和业务发展趋势,兼容和保持原有业务的开展和完善。系统建设必须符合3G业务的特点,按照3G业务的发展要求,实现系统的平滑演进。BOSS(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融合了BSS与OSS,面向客户是统一的;面向运营商是一个综合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平台,也是真正融合了传统Ip数据业务与移动增值业务的综合管理平台。BOSS系统以客户服务、业务运营和管理为核心,以关键性事务操作(客户服务和计费为重点)作为系统的主要功能,为网络运营商提供一个综合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平台,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二、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现状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激烈竞争,现有的BOSS系统的建设已经在移动新业务的支撑能力和反应速度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现在BOSS系统很多采用“分布模式”,系统的封闭性比较强,开放性比较差。其不足表现在:平台建设过度分散,不利于资源的共享,不仅无形中增加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业务管理过度分散,不仅不利于企业经营思想的统一和经营策略的及时贯彻,而且,管理权力过分分散也不利于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数据资料过度分散,导致决策分析缺少真实、充分的数据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系统设计过度分散,计费、营业、客户服务、决策支持、客户关系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分开建设,没有统一的平台,缺乏统一规划。BOSS系统是面向个人客户的支撑系统。目前,电信业务支撑系统三大核心流程的帐单流、定单流和服务保障流还没有完整的实施方案和解决办法,从需求和发展的角度看亟待提升。客户服务和资源管理两方面的功能需要加强。目前,客户服务依然是BOSS的弱项,由于前期业务需求并不是十分成体系成套路,很难建立完整的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先进的BOSS系统,对于更有效地方便企业的管理,改善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经营决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3G运营支撑系统功能3G发展初期的业务模式不会有太大变化,2G与3G业务捆绑和组合营销应该是业务支撑系统首先需要支持的。虽然3G业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但3G业务的支撑体系仍主要包括:采集、计费、结算、帐务、营业和客户服务等部分,系统的体系架构和流程处理总的来说无根本性变化。3GBOSS相对与2GBOSS系统只是在计费、结算、帐务处理上需提供的功能更为强大,软件设置更为复杂。计费流程有一定变化,但并无本质性的差别。3GBOSS系统将具备复杂的价格体系、复杂的优惠打折体系、与内容提供商等多方的复杂结算体系。同时,在系统处理方面将更加快速等特点。各部分的功能如下:(1)数据采集:从各种业务的采集源读取服务使用记录;(2)计费:完成各种业务的计费处理,主要包括多种业务的服务使用记录的预处理、费用计算等;(3)结算:针对不同业务完成相关的漫游结算和网间结算,以及异地业务结算,同Sp之间的结算;(4)业务管理:根据业务管理需求,完成资源管理、资费管理、客户管理、业务统计等管理工作;(5)综合帐务:对客户的帐务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查询、统计分析等工作。

四、3G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原则3GBOSS系统要求“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各种客户化定制服务”。实现统一界面、统一平台、统一服务、统一标准和统一质量要求;具有较强的实时处理能力;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满足新业务、新服务的开展;具有统一的业务处理和管理流程、统一的接口、统一的协议,以及统一的数据格式。继续保持BOSS三层架构、统一平台和统一数据的架构体系。综合实现集团客户支撑、渠道管理和营销服务功能。继续提升系统的准确性、灵活性、实时性,保持快速业务开发的优势。实现系统数据模型、业务功能模块、对外接口的扩展和标准化,为业务支撑网络化和产品化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其他系统互动,优化市场营销、产品开发、客户服务的流程,实现市场拓展、主动营销、主动服务等商业职能。实现流程可配置和业务可配置,提高系统本身的智能化程度。提升对新业务、新需求支撑的响应速度,满足3G商业模式和业务的发展。

业务运营支撑体系 篇3

关键词:移动通信;运营系统;支撑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4-0143-02

1引言

本论文主要针对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在面向3G多媒体业务平台时所需要进行的转变及设计展开分析讨论,以期给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平台建设方案和技术指导,并与同行分享。

23G多媒体业务支撑平台要求分析

3G网络所支持的业务与2G网络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从基本的语音业务拓展到多媒体业务,新业务的特点对业务支撑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2.1业务捆绑

3G业务众多,针对用户的消费习惯细分客户群,推出各种捆绑业务和服务营销包,业务支撑系统需要支持业务捆绑打包销售。

2.2更灵活的计费方式

3G业务增加了对QoS的要求,除了要实现传统的实时计费和按内容计费模式外,业务支撑系统还需要将QoS作为计费要素之一。业务支撑系统还需要根据不同业务采用按时长、流量和使用次数等方式计费。3G的计费采集点众多,协议复杂。业务支撑系统应该能够统一而不失灵活性地计费。

3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设计及实现分析

3.1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业务支撑平台开发

3.1.1平台的软交换开发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在一个公共的分组网络中承载话音、数据、图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所认同。在这样的业务驱动和网络融合的趋势下,诞生了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模型,实现在分组网络中,采用分布式网。

网管中心软交换综合网管系统遵循TMN系列规范设计,分为网元管理层、网络管理层和业务管理层等功能层次。软交换体系各种设备都提供相应的管理器,实现设备的本地操作维护功能,同时在网管系统中可基于SNMP管理协议与TELNET实现对各设备的集中管理,包括相关参数的指配。

3.1.2多媒体业务的平台实现

在对3G多媒体业务平台的设计布置中,采用WCDMA3G平台协议,其中WCDMA系统设置了WAP网关、LCS定位服务平台、MMS、Java平台、短信中心和网关、流媒体服务器;CDMA2000系统设置了定位平台、Java平台、多媒体邮件平台、流媒体平台、WAP平台、可视电话平台、BREW平台以及短信中心和网关。其中的多数业务平台对于不同的3G技术是可以共用的,具体情况如下:

短信系统通过信令网与3{3网络相连。WCDMA中,短信系统可以与核心网MSC相连,也可以通过Gd接口与SGSN相连。CDMA2000中,短信系统只与核心网MSC相连,由于WCDMA与CDMA2000所支持的信令协议不同,2种技术应分别设置短信系统。

定位业务既可以通过信令网也可以通过IP网连接3G网络。由于WCDMA与CDMA2000网络所支持的协议不同,而且WCDMA、TD-SCDMA与CDMA2000在无线定位的实现方式上各不相同,3种技术应分别设置。

WAP、Java、彩信、流媒体等同属于口网上开展的业务,它们对不同技术的网络所支持的IP协议是通用的,只要承载在同一个IP平台上,3种技术能够实现业务平台共享。

3.2运营平台对多媒体业务的接入设计

3G时代相比于2G时代,移动多媒体业务成为了应用的主流,这也是3G的魅力所在。然而,要实现多媒体数据业务与平台的接入,在目前的3G网络平台中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为此,本论文主要讨论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多媒体数据的接入,从而实现3G平台的多媒体业务运营支撑。

HSDPA的基本原理是在R99的空中接口体系中,数据重传方式是由RNC来负责完成的,数据重传需要绕经Iub接口。数据重传的周期较长~NodeB仅仅起到一个根据RNC的指令完成物理层编码、传输的功能,NodeB本身基本不具有对物理资源的控制和调度能力,而在HSDPA中,为了在空中接口上实现更大的吞吐能力,对NodeB的功能进行了增强,在NodeB的层面引入了物理层重传和快速资源调度的概念,通过在更靠近空中接口的NodeB上引入这些原本只RNC才具有的功能,加快了重传以及对空中资源调度的效率。

为了实现HSDPA的功能特性,以及更好的完善移动多媒体数据在平台上的介入,需要在物理层规范中引入设计三种新的物理信道:

3.2.1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

在下行链路上,传输用户的业务数据。采用固定的扩频因子,由于需要给公共信道、HS-SCCH及相关的DCH预留可用的信道码,所以最大可用信道数为15。传输时间间隔定义为2 ms(3个时隙),远小于R99中规定的10 ms、20 ms等长度。从而大大缩短了数据重传时终端和NodeB之间的往返时延。

3.2.2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HS-SCCH)

在下行链路上,传送HSDPA的专用信令,如传输格式和系统资源指示等;采用固定的扩频因子SF=128,每个终端最多可以同时监测4个HS-SCCH。

3.2.3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

在上行链路上,发送反馈信道信息(如信道质量指示CQl)和传输块发送确认信息(承载HARQ进程需要的ACK/NACK信息)。用户终端通过测量CPICH得到CQl信息,cQI的上报周期和映射可由网络定义。NodeB通过用户从上行专用控制信道HS-DPCCH中反馈的信息得到用户的下行信道情况,然后NodeB根据所收集的所有用户的信道情况,通过一定的调度策略,为当前用户分配HSDPA的下行数据传输的物理资源(HS-DSCH、HS-SCCH),同时选择相应的最合适的AMc方案,以此来实现系统吞吐量最大化、用户吞吐量最大化、用户QoS保证等资源调度目标。

4结束语

梁友:安全网络支撑全业务运营 篇4

针对目前的安全问题,中国联通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安全等级防护体系,第二是安全组织体系,第三是安全技术体系,第四是安全运行应急体系。

网络安全防护的工作,包括了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和灾难备份,这些都是以事前防护和准备为主的相关工作。

梁友认为,网络安全防护应该遵循三个基本的原则:第一,规范性,即按照政府和相关的机构制定的规范来做相应的防范;第二,根据不同的网络、不同的安全做防护和等级的评定;第三,同步性原则,即在建设网络的同时,根据网络安全性的要求和系统安全性的要求,同步建设防护的措施和相应的手段。

梁友介绍,针对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中国联通设置了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这个组织架构是通过三级来实现的。首先是在集团公司成立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集团各通信网络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的领导、组织、决策和指挥。其次,集团公司会成立网络安全应急小组,负责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工作日常事物处理机应急响应期间的组织协调工作。最后,各省分公司会成立网络安全应急小组,负责省级分公司网络安全应急协调和组织实施。

“网络安全保障更多的是制度和体系的建立,这里面主要包括安全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以及后期处理三个部分。”梁友说。

安全预防和预警,是指建立一个预防的机制,进行对全网的网络安全进行预警的监测,根据预警的分级和发布采取预防预警行动,主要包括了监测的通告等其他预防措施。应急响应则是将应急响应事件划分级别,建立应急组织的流程。而后期的处置是对于安全漏洞的评估,一般指安全报告和经验的总结。

梁友表示,网络安全虽然是一个相对专业的东西,但是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网络安全的保障,必须与日常运营维护工作结合在一起。所以应当“以预防为主”,更多地是在日常的工作加强设备、帐号、密码的操作权管理,严格执行网络配置审核制度,加强重要系统的安全防护,定期做安全检查、审计评估,针对漏洞进行升级优化。

重组后,中国联通开展网络资源整合、优化网络结构,形成安全高效的运营网络,支撑以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为重点的全业务发展。

业务运营支撑体系 篇5

曾经隐匿于运营商背后的运营支撑系统, 在2010年大放异彩。面对全业务运营、3G发展以及物联网应用等一连串的新兴市场, 三家运营商不约而同地选择通过夯实运营支撑能力来增强自身的“软实力”。

比如中国移动完成NGBOSS3.0工程, 中国电信IT支撑系统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中国联通BSS4.0顺利推进。与此同时, 类似云计算、虚拟化等先进IT技术的试点项目也在三家运营商的系统后台陆续落地。

难怪亿阳信通总裁任志军曾将运营支撑能力比喻为运营商除网络能力、用户资源、管理效率以外的第四大竞争要素, 如今看来, 其重要性更是有增无减。

2011年, 可以预见, 全业务竞争势必更加激烈, 大量基于分组数据网的3G业务将可能出现井喷式增长。从传统的短信、彩信、WAP, 到时下正热的电子商务、移动钱包、在线阅读, 如何对这些新业务从订购、开通、运营到售后服务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支撑, 将成为2011年运营商在运营支撑领域的主攻方面。

NGBOSS二阶段建设PS域为主

按照中国移动对新一代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简称NGBOSS) 建设的既定时间表, 在2011年, NGBOSS将正式进入第二阶段。各省级移动公司已在2010年底完成了BOSS、CRM、BASS以及ESOP VGOP五大系统升级扩容项目的设计、编制等, 并将于今年1月底提交移动总部集团备案。

据相关移动人士介绍, 数据业务已经成为中国移动在未来市场竞争中, 获取更多利润的有力抓手。面对着三家运营商全面重合的业务范围、日趋管道化的网络覆盖, 体现差异化的重任自然落到了IT支撑系统的身上。由此, NGBOSS在从第一阶段转向第二阶段的过程中, 其重点也在不断调整。

“NGBOSS在第一阶段 (2008年~2010年) 以CS域系统改进为主, PS域系统试点为辅, 随着市场中心逐渐偏移, NGBOSS第二阶段 (2011年~2014年) , 将以PS域系统建设为主, CS域系统改进为辅。”前述移动人士表示。

同时记者也了解到, 由于中国移动目前在移动用户数量上较其他两家, 已具备了绝对性的优势, 因此其市场战略将从原来的“以营销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 在2011年的NGBOSS二阶段建设将形成以CRM、BOSS、BASS系统为核心载体, 面向个人、家庭、企业的三大用户群建立综合性运营支撑系统, 主要提升数据业务在线计费能力、融合业务能力支撑以及物联网产品等方面的支撑能力。

业务网横向整合深化

运营商业务网的竖井式布局由来已久, 随着业务类别的逐渐增长, 搭建单一性业务平台的建设思路已经不能够满足运营商对于全业务支撑以及绿色节能方面的需求。因此, 尽可能简化网络层次, 搭建综合性的业务管理平台就成为运营商在2011年乃至更加长远的工作重点。

中国联通研究院张云勇告诉记者:“3G业务商用以来, 中国联通就提出了六个统一战略—统一品牌、统一业务、统一包装、统一资费、统一终端政策和统一服务标准, 而支撑其实现的正是系统后台的数据集中和平台融合。”

据了解, 为了简化网络层次架构, 实现更快速的业务订购和接入, 中国联通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搭建起一级架构的系统平台, 2010年集团层面的IT基础设施已在建设当中。

同时, 中国电信在2011年也将对移动业务网的演进更深一步。中国电信相关技术人士表示:“下一步, 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网络将从纵向‘烟囱式’的业务系统转向横向的统一架构, 并最终实现三层控制、五个统一。”

按照中国电信移动业务网的演进架构, 各省级电信公司的移动业务网将概括为应用层、业务接入层和网络接入层三个层面, 将各业务子模块构建在同一平台上, 以此建立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实现统一门户、统一接入、统一鉴权、统一计费、统一管理的目的。

基地业务流程梳理势在必行

纵观2010年, 三家运营商针对数据业务领域的高歌猛进已是有目共睹, 遵循集中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 基地模式得到了运营商们的普遍认可, 比如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各自的八大业务基地。

尽管这种集约型的基地模式在发展思路上无可厚非, 但在实践中, 运营商却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部副总经理周益平就曾表示, 在2010年, 基地平台业务的大批量开通造成了订购关系数据管理的分散化。也就是说, 由于多业务管理平台间的独立运行, 如ISMP-B (商务领航) 、ISMP-W (宽带) 、ISMP-M (移动) , 使业务在订购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则要求和订单验证, 缺乏统一的增值产品目录, 难于实现融合业务的捆绑销售。

于是, 重新梳理基地数据业务, 建立完善的针对业务订购关系数据的管理系统成为了2010年下半年的当务之急。比如中国电信在2010年建设了VSOP, 实现增值业务订购关系数据的单点查询。据悉在2011年, 中国电信VSOP项目将会在不影响整体性能和稳定性的前提下, 进一步向目标架构演进。

link

中国移动NGBOSS第二阶段建设五大重点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BOSS)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CRM)

·经营分析系统 (BASS)

·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 (BOMC)

·运营平台系统, 包括集团客户业务综合

广电业务搭建运营支撑系统的思路 篇6

1 建设广电BOSS系统的重要性

有线电视在不断地发展,解决了当前信息孤岛以及信息系统的筹划问题,促进了运营商高效地使用该系统,提高了业务的处理效率。在有线网络的发展中,广电BOSS系统进一步发展了用户的群体,降低了运营的成本,提高了用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并且满足了用户具有特征的个性化服务。因此,加强BOSS系统的建立十分有必要,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强化管理与科学决策,保障用户资源以及业务整合,并且充分实现了信息的共享性、规范了业务的操作流程、提高了服务的运行效率。此外,该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地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改进,提高了整个有线网络的使用效率。

2 广电网络BOSS系统

2.1 广电网络BOSS系统的特点

广电网络在使用BOSS的过程中能够系统的涵盖,开展有线电视业务、数字电视业务以及数据业务等全方位的支持平台,并结合广电有线电视收费系统以及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所有功能。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统一、两个集中、三个综合。具体来说,“一个统一”是:BOSS系统在运行中能够统一客户的资料,掌握基本的信息;“两个集中”是:集中进行收费、集中认证并且将系统的收费以及认证中心融入到广电网络中,网络系统的运行中提高了运营商对下属区县的管理范畴,节省了系统的维护成本;“三个综合”是:综合的运营、综合的财务以及综合的客服,可以与客户在连接过程中实现“一单清”的效果,这样就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BOSS系统在运行中能够全面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整个系统的体系主要围绕客户进行详细的构架。

2.2 广电网络BOSS系统的体系架构

由于广电网络在运行和维护系统中需要为公司提供最好的业务流程以及处理程序。这就要求广电网络BOSS系统要采用复杂并且多层次的分布式结构,在运行中主要是根据广电网络公司的相关的信息进行实时的处理,其中选用的是JavaRMI技术,节省了运营商在中间环节的投资。JavaRMI技术在多层次体系中主要的分为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数据库接入层和数据库层等,其中用户界面层主要采用的是以用户为核心进行系统连接的方案;业务逻辑层主要是将各个子系统模块之间进行连接;而数据库主要是将关系数据库进行连接,它需要将用户以及业务数据进行存储。由此,使用JavaRMI技术可以将各个模块进行功能联合,共同促进广电网络BOSS系统的体系架构的形成。

3 广电网络BOSS系统的开发和实施

广电网络BOSS系统在开发中需要将多个领域的网络运营商进行综合分析。在现代广电领域中,软件开发主要集中在用户管理、计费财务系统、综合营业、统计分析以及各个接口管理上,并且能够具体的分配各个使用功能。在该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是可视化的系统分析以及设计,提供业务建模、需求分析、设计分类、测试以及最终实现和发布。每一个阶段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为客户提供高效可行的服务。

广电网络BOSS在实施的过程中,是根据广电网络运营商的用户实际情况进行的。该系统主要以运作流程为主线,并且借助相关的辅助工具,不断地扩展网络功能、扩大用户量、提高信息服务效率,并根据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客户模型进行统一处理,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率,加强有线电视网络在运营支撑系统上的使用。

4 总结

笔者重点阐述了搭建BOSS于广电网络的重要性,并对相关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促进新兴的电信级运营商提供了可行的建议。广电网络BOSS系统的建设,最终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体系架构中主要采用的是多层次分布式,助于其在使用中能够进行不断的扩展。当然,在广电业务BOSS系统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严格可行的管理计划,在合理的规划设计中制定可行的方案,才能不断地增加业务数量,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摘要:随着台网分离的实施以及广电业务的不断发展,广电网络当前已经成为一个电信级的网络运营商。本文主要介绍了广电网络建设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必要性,以及在建设的过程中该系统最终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最终提高了广电网络的市场竞争力。该系统构架在多层技术软件系统之上,并将该系统进行扩充,为用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广电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业务运营支撑体系 篇7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互联网正在进入全面融合的时代。在三网融合时代下, 广播电视业务形态和运营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广电运营商也将面临从单一业务提供商到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变。广电运营商虽然在公共服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但与电信运营商相比, 在基础网络、业务形态、业务支撑、用户服务、规范体系、技术储备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距。在此巨大挑战和机遇下, 广电运营商必须对现有的运营支撑体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 对业务形态、运营模式、用户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认清不足、找准方向、正视困难, 建成符合三网融合要求, 具有“设计清晰、融合支撑、架构扁平、控制集中”特征的新一代广电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1]~[3]。

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在数字化、互动化以及三网融合的进程中, 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是江苏有线信息化架构的基础。江苏有线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与原有的运营支撑系统相比, 不仅能够支撑数字电视、互动电视和宽带业务, 并且能够支撑基于江苏有线云媒体的可视电话、电视支付、卡拉OK、电视阅读、电视虚拟网、PPTV、电视互联网、电视商城、电视游戏、电视游戏等业务;支撑跨用户跨业务的融合套餐和产品管理;引入了时间量、使用量的新型收费方式, 并可按次、按时间量、按使用量、按时长、按栏目等多种计费方式;支撑外围29个系统300余个子系统接口接入, 并能够通过ESB快速进行接口的封装和接入;建立了单独的CP和SP的结算管理子系统, 此外还能够实现按业务的工单组合。目前已经实现了对融合业务套餐的支撑管理:支持跨用户的融合业务开展;支持共享资源的融合套餐销售;新增融合套餐新装、加装、重组、拆单功能;实现了有线电视与宽带业务统一客户管理, 为推进三网融合业务发展做好了铺垫。

1 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目标

根据三网融合业务要求和江苏有线IT支撑体系的整体规划, 江苏有线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目标建设为具有“设计清晰、融合支撑、架构扁平、控制集中”特征的新一代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可实现对数字电视、宽带、多媒体通信、增值业务和融合业务的支撑管理;实现网间结算、网内结算、CP/SP结算管理;支持时间量、使用量、余额等多种计费方式;拓展服务渠道, 完善网上、电视营业厅, 短信、电话自助服务等;实现外围业务系统的快速对接和新业务的快速上线部署。

2 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软件介绍及特点

江苏有线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基于J2EE体系架构的分布式企业应用, 采用B/S的方式, 使用户免于安装、更新客户端, 使用IE浏览器即可访问操作。成熟的J2EE技术为项目提供了性能、可维护性、安全等各个方面的有力保证。采用APPFrame应用开发平台作为实施J2EE架构的技术工具, 以达到代码开发的高效率及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订单处理、服务开通等流程性较强的模块中采用了Com Frame工作流开发管理平台作为流程开发与管理的工具, 从而达到对业务流程的灵活配置和管理监控。在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内子系统间的互联, 以及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与外系统的互联中使用AIService Weaver产品进行系统间的交互, AIService Weaver是一个具备安全机制、可全程监控、支持集群化高性能的企业服务平台, 是企业联系各种外部系统服务的总线;支持可二次开发扩展的通信接口协议、定制应用组件机制, 使用高性能的内部调度模式并兼容业界标准的BPEL规范。

江苏有线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综合帐务管理系统采用标准的多层结构体系, 前台界面采用WEB方式;中间件采用Open Broker, (Open Broker支持目前比较通用的Tuxedo、CORBA、CICS、SOCKET) ;后台服务采用C++语言实现。综合帐务管理系统从逻辑横向层面来看, 大致可以分为三层结构, 分别为接入层、业务层、数据层。从技术层面来看系统采用Browse/Application Server/Web Server多层结构设计, 支持前端浏览器访问方式。整个体系为B/S架构, 最前面一层是客户端 (即浏览器端) ;第二层为Web Server层, 采用Struts架构, 通过相应的协议调用OBD接口和后台应用服务之间通信;第三层为应用服务层, 采用C++实现, 和Web Server之间通过OBD接口实现, 应用服务层之间还存在互相调用的情况, 采用PMGR或MGR OBD接口实现两个App Server之间的互联。第四层为DB层。

江苏有线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采用MDB技术, MDB是整个系统的内存数据共享区, 由一个单独运行的服务程序来管理, 客户端通过SOCKET访问它, 它具有和数据库相似的访问特性, 但速度却和内存相当, 使用MDB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大数据量的处理能力。通过把分业务信控状态、信控队列、账本余额、信用额度等相关资料存放入MDB, 实现秒级的信控管理, 做到实时的欠费停机, 减少了系统坏账率。整个账务的计算处理完全在内存中进行, 使系统出账性能得到了较大提升。

全业务运营支持系统涉及客户关系管理、服务开通、账务管理等多个子系统, 为了实现多个子系统间的单点登录和工号、角色、权限的统一配置, 采用了Sec Frame。Sec Frame提供单点登录、统一管理和统一认证的功能。操作员只要登录一次, 即可使用多个子系统下的功能, 并且在统一权限平台下管理组织、操作员、角色、权限及赋权等功能, 不需要在不同系统下做重复的管理操作;子系统全部通过调用统一权限平台提供的分布式服务进行权限验证, 各业务系统本身不再保留权限模块。

3 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江苏有线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体系架构采用全省集中架构, 架构图如图1所示。

江苏有线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提供本地的业务支撑 (BSS) 、运营支撑 (OSS) 、管理支撑 (MSS) 、决策分析支持 (DSS) 、业务支撑网网管 (NMS) 等功能, 并在今后与国家级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对接, 实现数据和业务的共享。在全业务运营支撑体系的集中架构中为各地市提供所有业务受理、统一授权和认证鉴权、账务处理、费用收取等支持。DSS为市场和营销提供报表和客户兴趣走向的分析。NMS为系统的监控和健康和平稳运行提供保障。生产系统为正常进行业务运营的系统。另外还有容灾系统为备份系统, 为系统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后的系统全面恢复提供保障。

3.1 功能架构

江苏有线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功能划分为若干个逻辑上和功能上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子系统之间有明确、规范的接口划分。各个子系统有机结合, 协同工作, 共同完成完整的业务运营支撑功能。系统的应用体系结构从功能角度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账务管理子系统、账务处理子系统、综合结算子系统和统一授权子系统, 各个系统间通过单点登录实现界面集成。

3.2 技术架构

江苏有线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技术架构分为三层架构:接入层、业务层和数据层, 如图2所示。

1.接入层

接入层是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的平台, 提供各种输入输出, 实现对业务逻辑的共享。接入层可分为界面展现和接口服务。

2.业务层

业务层是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处理的逻辑平台, 它通过对数据服务子层的调用访问业务数据, 实现不同的功能模块, 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业务层由若干业务流程组成, 通过调用业务组件, 为接入层提供业务服务, 实现业务逻辑的共享, 完成相应的业务功能。

3.数据层

数据层分为数据存储子层和数据服务子层, 是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对业务数据进行统一组织、集中管理的平台, 它为业务层提供规范、高效的数据服务, 实现业务数据的充分共享, 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3.3 部署架构

江苏有线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部署架构图如图3所示。

4 系统建设方案

4.1 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 又简称为CRM系统, 包含了各项业务的受理和产品的销售等, 涵盖了业务受理、营业缴费、综合查询、客户投诉建议处理和应急营业终端等功能, 其功能架构如图4所示。

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的开发技术框架主要应用J2EE开发框架——APPFrame, 其技术架构图如图5所示。

4.2 账务管理子系统

账务管理子系统是对用户的资金信息、消费情况、积分信息以及信用度信息进行管理的系统, 同时账务系统对用户的消费状态进行监控, 一旦出现欠费或异常的消费现象, 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欠费提醒、欠费停机等) , 其功能架构如图6所示。

账务管理子系统采用标准的多层结构体系, 前台界面采用WEB方式;中间件采用Open Broker, (Open Broker支持目前比较通用的Tuxedo、CORBA、CICS、SOCKET) ;后台服务采用C++语言实现, 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账务管理子系统从逻辑横向层面来看, 大致可以分为三层结构, 分别为接入层、业务层、数据层。技术架构图如图7所示。

4.3 账务处理子系统

账务处理子系统是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重要计费环节, 主要是累计用户的使用费用和月租费等生成帐单, 进而为用户缴费或查询余额、经分系统、帐务管理销账等提供依据, 相关功能架构和技术架构如图8、图9所示。

4.4 综合结算子系统

综合结算子系统是将其他业务系统所提供的计费数据, 经过采集和按照一定规则的处理后进行相应的计费和计算。其总体功能如图10所示。

4.5 统一授权子系统

统一授权子系统主要为业务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授权激活管理。对于业务系统, 无需关心网元的相关信息, 通过调用统一的业务接口来实现网元的激活开通等控制。统一授权子系统主要包括配置管理、激活处理、信息查询、后台任务等功能模块。统一授权子系统的系统内部关系图如图11所示。

5 系统集成关系

江苏有线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子系统通过ESB、表接口、Web Service以及文件接口的方式实现系统间的集成, 其集成关系如图12所示。

6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江苏有线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现状、建设目标, 并从功能架构、技术架构和部署架构三方面介绍了系统的架构设计。对于系统中的五大子系统的功能和相关架构进行了详细说明。江苏有线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目前承载着江苏省11个省辖市, 57个县 (市、区) 及1个省外城市 (马鞍山) 的业务受理、服务开通、计费等支撑工作, 支撑全省2000万用户规模, 1000多个营业厅的日常业务, 年受理量达到亿级。

伴随着三网融合事业的不断深入, 建设一套技术先进、全面集成、动态管理的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同。江苏有线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是对广电业务流程和模式变革的一次探索, 为江苏有线三网融合业务的运营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乌家培.三网融合的历史与现实[J].中国信息界.2010, (12) .

[2]卢薇.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面临的挑战[J].通信企业管理, 2010 (07) .

业务运营支撑体系 篇8

1 有线电视广播的运营现状与业务分析

随着数字电视业务的逐步深入, 原来的业务系统正成为制约广播电视发展的瓶颈,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缺乏统一的客户资料。每个业务系统分散且完全独立, 形成了大量信息孤岛, 客户资料无法共享, 不能得到及时、客观、真实、准确的分析结果, 无法推出快速响应市场的高效优惠方案, 也无法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二是各种业务系统封闭分散。广播电视各业务系统各自为政、独立运行, 不仅不利于各种业务的开展和各种新产品的推出, 还不利于广电的内部管理和协调。三是无法实现统一管理。分散的系统造成管理的分散, 使得业务管理环节众多、不规范, 资料管理、客户管理、合作伙伴管理滞后, 增加了管理难度, 浪费了相关资源。

可见, 处在模拟电视、数字电视交替的过渡时代, 广电需要一个完善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稳定性、高灵活性、高可扩展性、高兼容性以及高可管理性的、面向未来的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B O S S系统) 来整合替代原来各个分散的系统。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和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迅猛发展, 为提高管理水平、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增强企业竞争核心力, 建设多业务综合运营支撑系统成为广电系统的首要问题。

2 面向未来的多业务综合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思路

2.1 以客户为中心,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B O S S系统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建设成“以客户为中心”的广播电视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社会化、信息化服务。首先, 要解决广电长期以来的客户资料残缺问题, 只有建立完整、准确的客户信息和用户资料, 才能把握市场。其次,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化营销模式, 资源被包装成视频和数据产品包, 由营销部门和分销商进行销售和服务。更为重要的是以客户的需求为要素来制定、包装产品和促销, 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客户销售、服务和管理。第三, 对客户进行分析, 通过BOSS系统对客户细化、分类、分解, 从而发现高端客户。不同等级的客户, 可以有不同的促销和优惠;可以有不同的服务方式和通道, 从整个网络范围内将客户数据收集并加以整合以获得客户的完整视图, 真正了解每一个客户, 识别带来最大利益的客户, 以保证平均每客户利润 (ARPU) 。

2.2 BOSS建设要以面向未来的综合业务系统为目标

除传统业务外, 可以支撑更广泛的增值业务, 成为满足未来业务发展需要和具备实时处理能力的综合性的业务处理平台。此外, 广电BOSS系统必须建立涵盖业务运营、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网络优化、信息共享、数据整合、决策支持等环节的一体管理流程, 将广电网络整合成为一个更加经济有效的新实体, 从而解决数字电视平移阶段过程中各种业务分散管理的状况, 最终实现统一管理, 拓展增值业务, 提高网络运营商的价值。广电数字化改造后, 传统业务利润有限, 为增加利润, 提升网络运营价值, 挖掘网络潜力, 开发新业务和拓展增值业务是网络运营商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为此, B O S S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将来增值业务的迅猛发展, 制定增值平台、服务的接入规范和运营规则, 统一增值业务的计费规则, 将增值业务纳入有序管理的环境中, 确保增值业务的健康发展。广电B O S S系统必须建立全面集成的业务流程, 以期在快速多变的市场当中紧贴客户的需求。

B O S S建设还必须充分考虑业务运营网络和分销渠道, 提供营业厅直接接入、各种分销渠道的简单业务连接以及Call Center、网站、多媒体自助终端、银行现金代收、实时划账等多种数据交互模式, 极大拓展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运营渠道和运营空间, 为多业务的发展准备好条件。此外, 建立完整的资源管理系统, 加强对各种资源的集中管理, 提高资源管理的效率、为各种资源组合打包、调整服务提供支持, 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

2.3 必须建立准确、可靠的计费和帐务体系

在模拟电视时期, 当用户欠费拖费时, 运营商只能采用剪断电缆线这种原始的方法进行控制, 而且用户数据不准确, 使得呆账坏账极为普遍, 用户欠费率非常高, 广电的损失非常大。广电数字化平移后, C A S可以很好地控制到每个用户, 因此, 建立灵活、准确和及时的计费和账务处理系统, 提高计费、出账、收款的效率和准确性成为B O S S系统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每个客户对应一个帐本, 可以拥有多个账户, 通过帐务系统, 对客户进行细化, 形成业务级帐户, 客户对不同产品的消费使用不同的账户, 加强业务管理。同时, 建立多渠道缴费体系, 方便客户灵活支付。为实现对多业务的融合处理, 模型设计思想通过一套统一流程来处理对多种业务的计费, 通过逻辑上统一的一个流程完成所有的帐务处理动作。通过帐务管理, 实现对帐单、缴费、欠费、查询的管理, 支持多种缴费形式, 同时提供各种帐务数据的统计报表。支持各种预存款、零头、退费的处理和转换, 通过催缴、停机、预拆、呆坏帐处理等手段来减少欠费。通过灵活、准确和及时的计费和账务处理系统提高计费、出账、收款的效率和准确性, 提高收视费的回收率, 减少坏账的产生几率, 能有效地防止欠费, 从而有效地改善广电长期以来的欠费拖费现象。

3 结语

多业务综合运营支撑系统将为广电未来开展多元化业务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带来真正意义上的业务运营;充分发挥双向网络的优势, 通过电视终端, 可实现多样化的双向互动业务。依靠B O S S这个全面集成的业务运营支撑平台, 不仅可以对已有业务进行灵活运营, 而且在新产品的推出上同样能够赢得主动。B O S S系统具有强大的产品定义及配置能力, 只要发现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只需在广电B O S S中进行配置, 就可以立即构建出相应的系统支持以实时配合市场推广和销售, 为广电业务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斌.试论广电网络企业信息化建设[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4, 3.

[2]王斌, 陈伟中, 王晓红, 等.广电网络BOSS系统建设维护的几点经验[J].电视技术, 2005, 6.

业务运营支撑体系 篇9

关键词:业务,支撑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设计

一、目前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关键技术

新一代BSS不再以满足单方面某一业务需求为目标, 而是通过BSS最终达到提升电信运营商整体运行效率的目的。新一代BSS的建设满足四个需求层次:第一是能完全管理网络上运行的服务;第二是管理这些服务提供给用户的过程;第三是管理售出服务的收入从数据采集到最后收款的过程;第四是当运营商从一个简单的语音运营商变成多服务提供商之后, 在服务、内容提供等方面需要很多合作伙伴提供配合, 因此应能提供支持与合作伙伴的管理沟通工作系统。电信管理论坛提出了TOM (Telecom Operation Map) 模型, 该模型把电信运营的所有活动归结于四个方面, 分别为:客户接入管理、策略、实施和产品管理、运营管理和企业管理。TOM模型较全面地反映了电信企业运营活动的所有层面, 其结构层次划分清晰, 各层面实现功能完备, 代表着电信企业管理运营方向。

作为TOM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ETOM (Enhanced Telecom Operation Map) 模型包括了客户、运营、策略、实施和产品、企业管理, 阐述了通信企业运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它把企业运营管理作了系统的描绘, 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 对于通信企业未来的管理体系及应用系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BSS系统采用了ETOM模型, 但所有的模型都是不断发展的, ETOM也不例外。对于BSS来说, 如何在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前提下, 采用新技术, 满足新需要, 方便快捷的系统维护升级是非常重要的, 在技术上引入企业应用集成 (EAI) 的技术思想, 建立一个应用软件承载平台。作为一个独立于任何系统的软件基础设施, 应用软件基础平台由工作流平台、信息交换总线和共享核心数据组成。通过标准的适配器, 将应用系统连接在一起, 应用系统向信息总线提交要发送的数据, 并接受自己订阅的信息。由于每个应用系统都不依赖于其他应用系统而独立工作, 所以信息交换总线可以大大降低应用系统接口的复杂性;核心数据是所有系统赖以生存的基础, 也是企业正常运作的命脉。通过建立一套规范, 这些核心数据就可以在企业内共享, 以便充分挖掘出其应有价值。

通过这个信息交换平台, 各系统或应用模块按照事先制定的接口标准进行交互, 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处理事务、消息、数据的转换工作。各个专业系统将不再是企业中孤立的信息小岛, 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标准接口的应用使得运营商一方面可以保证BSS能适应企业工作流程的变化, 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的核心技术不依赖于某个应用软件开发商。这样, BSS就能真正成为运营商参与商战的工具。

二、电信全业务支撑系统开发与实施步骤

因此业务支撑系统实施过程也分为五个阶段:实施前准备阶段、开发阶段、试运行阶段、割接上线阶段.、运行维护阶段, 各阶段具体工作如下。

1、实施前准备阶段

首先成立项目统筹规划组织 (电信业务支撑系统领导小组) , 负责制定项目全局规划、项目实施路线和阶段计划, 明确项目目标和实施办法。然后根据制定的项目规划, 开展总体沟通工作, 进行项目实施有关业务和需求调研工作, 掌握现有业务流程和模式, 与项目规划进行比较差异分析, 制定解决方案。组建项目实施团队, 明确项目实施组人员, 明确项目实施职责。另外完成硬件环境准备和数据库、应用软件安装工作。

2、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要完成系统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在第一阶段给出详细设计文档草版, 模块的具体解析, 各模块的接口定义等文档;第二阶段实现基本的框架, 基本功能, 提交详细设计文档修这个版;第三阶段进行代码开发阶段, 实现全部预定功能, 项目基本完成, 给出详细设计文档最终版, 并提供用户使用手册;第四阶段由测试人员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工作, 并根据测试反馈结果由开发人员进行修改完善系统功育旨。

3、试运行阶段

首先根据业务情况及公司实际状况选择试点单位, 明确试点相应任务和职责, 试点要达到的目的;然后对试点单位开展支撑系统功能、业务、操作等培训工作, 使使用人员理解系统设计目的, 掌握系统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试运行, 试运行期间实行日报制度, 开发团队根据试点反馈情况及时修改源程序, 完善系统功能。

4、割接上线阶段

根据试运行和用户测试情况综合进行评估系统是否具备上线运行的条件, 在评估条件具备后进行割接准备工作, 包括环境准备、割接方案制定、应急方案制定、相关数据准备、割接版本确定。其中重点是割接方案和应急方案的准备, 另外割接版本至关重要, 并完成割接版本发布工作。同时组织完成业务配合和操作培训工作, 从人员上具备系统上线条件;最后按照割接方案实施割接, 完成系统上线工作。系统割接完成后, 要对系统的运行进行严密的监控, 及时发现系统潜在的故障并处理。对于割接后的系统运行情况, 每天要进行综合的记录, 以用于系统割接工作的评估。

5、运行维护阶段

系统上线运行后, 即转入运行维护阶段, 首先完善系统维护制度, 制定需求管理办法和流程, 需求变更必须在严格的流程控制下执行, 并遵循版本管理流程进行。常规维护和新需求开发由相应的维护小组负责, 严格按照需求管理流程执行。

参考文献

[1]梁伟展.3G业务支撑系统体系演进的探讨[J].联通通信技术专栏, 2006, 1:12-18.

[2]戴和义.电信业务支撑系统软件质量管理初探[J].江苏通信技术, 2005 (21) :38-41.

上一篇:诗歌教学之所见下一篇:让学生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