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之所见

2024-06-26

诗歌教学之所见(精选七篇)

诗歌教学之所见 篇1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

例如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我这样总结:“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学生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 ”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 ”课堂又一次活跃了,学生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

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获得精神的愉悦。

二、借助媒体激发兴趣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通过教材这个文本载体,将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 为学生开辟无拘无束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思维在其间任意驰骋,融入阅读实践中,“悟”出文本要表达的情感。

例如教学《观潮》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潮来时的壮观美景,同时配上潮声,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的海潮。学生被眼前壮观的景象、优美的音乐、诗化的语言所营造的氛围深深地吸引住,顿时进入学习情境,为感悟课文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学习中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要从自己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多渠道多角度地创设教学情境,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获取知识。

三、细读品味,以读为本

叶圣陶先生曾说:“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终身受用不尽。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语文课堂功效。课堂上,教师如何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带动学生通过读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展开与文本的对话。

例如在教学《平分生命》一课时,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的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深入体会他的内心活动;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边思边写,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下读书的感受。如学习男孩给妹妹输血前的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着“当医生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时”这个问题读书,在文中标出有关词句,细细品读,写出体会。学生在品味词句中感悟男孩当时的矛盾心理,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刻画人物的动作表达的, 让学生感知作者对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学习表达方法。

四、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 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实际上,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在训练中要多创造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时,在导入新课后,我问:“看到题目后, 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田忌和谁赛马?”“田忌是怎样赛马的?”“赛马的结果怎样?”这样从课题入手剖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融会贯通,为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埋下伏笔。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是指小学生在课外能主动地、有选择地行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 又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 坚持实现阅读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 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读书并有所收获。

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一是学生对时代背景不熟悉;二是场面学生没有亲自经历,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我校一位老师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而且能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好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 ,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 教师必须注重指导学生养成并保持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使学生在多次的反复、强化中逐步把课外阅读当做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而自觉地、主动地阅读。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让学生分小组阅读《格林童话》,并在一周后的班队课上组织了安徒生童话故事演讲比赛。学生兴趣高涨,在开展的“故事大王”等竞赛活动时,教室里书香弥漫,书声琅琅。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信息量不断増加,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师只有两者一起抓,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诗歌教学之所见 篇2

古诗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并且古诗文的教学效率也不高,而要提高古诗文的教学效率,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用比较法记忆古今异义词

学习古诗文最重要的是积累字词,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理解和记忆古诗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是指在古诗文中出现的词的词形与现代汉语的词形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比较法教学古今异义词,提高学生记忆古今异义词的效率。

以教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扁鹊见蔡桓公》为例,文中的句子“望桓侯而还走”的“走”是一个古今异义字,教师可以采取比较法进行教学。首先,请学生说出带有“走”字的词语。对此,学生能够说出行走如飞、走投无路等词。然后教师解释“走”字在这些词语中是“行走”的意思,而课文中的“走”是指“跑”的意思。运用学生熟悉的词语与古汉语文字的意思进行比较,学生对“走”字的理解会更深刻,在今后学习古诗文时遇到“走”字时,就能够快速地对其做出解释。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的关键是找准两个或几个词之间的关联点,通过关联点将它们联系起来,再通过比较异同,从而达到记古今异义词的目的。

二、辨析句式特点,快速翻译句子

从古诗文翻译来看,学生普遍认为翻译句子的难点在于判断句式,如对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句式的判断不够准确,难以把握句子的正常语序,无法快速地翻译句子。()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句子本身出发,分析句子的特点、结构、成分,用现代汉语的语序对古诗文句子进行调整,使其成为现代汉语的语序。

通过教师的解析和引导,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宾语前置句的特点,只要学生掌握了句式的特点,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调整句子的语序,就能很快地将句子翻译出来。

三、抓细节,领悟作者的情感

思想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有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只注重对字词的记忆,忽略了深入领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古诗文的写作手法、写作特点等方面剖析文章的用词、结构布局,深入领会作者的情感。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掌握了文章的细节描写,并且品味出了作者的情感,把握了文章主旨。领悟作者的情感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目标,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会分析和品味文章的细节,透过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从而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小学作文教学我之所见 篇3

提起作文是很多学生头疼的一件事,特别是中段学生,总觉得作文无从下笔,不知道去写什么,不知道该如何去写,在这里我略谈一下自己对作文教学的一些看法。

作文实际上就是通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一种记叙方法。由此可知作文实际上是说话较高的一个层次,人的说话也是要经过思想考虑和一定的语言组织,但是是通过口头表达出一定的意思。由此可见一个是口头表达,一个是书面表达,但为什么有的同学说起话来很流利却写起来作文很费劲儿呢?其实说到底小学生作文无非三类:写人、写事、写景。每一个类型我们都开展一次这样的针对性教学,那么我想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就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一、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接触社会

“生活是作文之本。”由于“作文来源于生活”,所以作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尝试着跳出当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传统格局。教师可以借鉴西方小学生的一些做法,让学生跨出教室、跨出校园,跨入社会,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这样做更能发挥写作的功能: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

有了那么多的实践经验,学生也就不会胡编乱造,生搬硬抄,而会把实践中的真实的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使作文为生活服务。这样,学生就会在作文中寻找到乐趣,就不会像 那样“为了作文而作文”了。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1)开展丰富多样的 交流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 觉得自己行。(2)我还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开学不到一个月,班级已有两位同学在《作文大王》上发表了自己的作文。当这两位学生拿着刊登着自己作文的书的时候,我大力地表扬了他们,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鼓励其他同学:他能发表,你们也能一定行!这不仅调动了发表优秀作文小作者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

三、体会生活,有感而发”用真打动人

作文课上老师习惯性的步骤是:第一步,老师分析本节课的作文。第二步,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这个过程中,老师单方面的强调了写作文和写作技巧的重要性,却忽视了作文是来源于生活而发自于内心的一种表达。生活中,有人、有事、有景亦有情,所以写人、叙事、写景、抒情成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写好这些文章最基本的出发点我个人认为应该要扣住这八个字——体会生活,有感而发。

好文章来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可见亲身参与的重要性。如写人这类文章,我在教学中没有先讲描写这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而是让学生回家观察父母的外貌、语言、动作特征,再引导学生回忆从小到现在同父母的生活中,哪些事情、哪些细节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记忆犹新呢?学生虽然与父母朝夕相处,但是因为从没关心所以不曾留意父母的特征和生活,在老师的强调和引导下,他们的主动性增强了,目标锁定了,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抓耳挠腮,生搬硬套,虚情假意了。再如叙事,应该抓住校内开展的集体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后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记得学校开展拔河比赛,我班学生踊跃参加,并获得第一名的殊荣,我在表扬他们的同时,让他们以《记一场拔河比赛》为题进行一次作文训练,在练习前,我认真讲了详略的写作技巧和直接、间接描写的作用,以及细节描写、倒叙的恰当运用,真实的经历,加上老师的点拨,学生的作文写得得心应手,大大的增强了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四、注重合作,提高学生的作文的质量

合作是新课标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合作也不妨用在作文教学上。合作有生与生间的合作、师与生间的合作、生与媒体的合作,并在写作合作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合作包括写作前的合作和写作后的合作。

每个人独立完成一篇作文,这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是天经地义的,而且不容学生越雷池半步,在新课标下的作文训练中应大胆突破这一框框。写作时,特别是写学生不太熟悉的题材时,教师可增加学生同伴交流的时间、空间,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同学的帮助。有些文题或故事,需要占有搜集较大量的材料,教师可组织小组完成。比如写环保、信息方面题材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我之所见——小学古诗教学方法 篇4

一、重视古诗“背景”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境

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诗境和感情。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

二、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齐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也便于学生熟记背诵。

三、嚼字品词,加深理解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历来受人赞叹的《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将“绿”换成另一个字,是否更好?在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再告诉学生作者曾试用“来”“到”“入”“过”“满”等字,使学生领悟到这些字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能动性,立刻可以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

四、多元教学,尊重个性化理解,大胆创造

(一)讲诗。

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讲话”的时间让学生交流、介绍课外所读的古诗,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查询等方式解读诗句内容,帮助自己“胸有成竹”,从而得以上台表达出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达到“自圆其说”。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古诗的自主性,而且延伸拓展,加大阅读量,真正把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深植于儿童的脑海,日积月累,聚沙成塔,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古诗教学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写作的能力。

(二)改诗。

小学阶段的古诗,大多是写景叙事之作,只要稍稍想象,都可以将其改写,或景物片段,或故事小品,如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可以让学生将彩云、江流、船行的变化以及猿猴在山上的生动情景加以描写,将一幅长江三峡的美景跃然纸上,《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都可以这样做,这实际上是由读到写的转换,这对习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现实意义。

(三)画诗。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画画特别有兴趣。我们在教学之后让学生把自己所想用具体的图画表现出来,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意境。如《登鹳雀楼》,让学生通过群山、大河、落日、高楼、色彩的对比在画面的铺陈,感受画面的壮阔雄浑,心旷神怡,这也比简单的读写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演诗。

古诗词语言凝练,其中故事情节强、人物形象丰富的古诗特别适合表演。如《悯农》,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农民耕种的情形,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容易加深了内心体验。

(五)写诗。

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而且是一种十分优美的语言,教师也可尝试让学生将古诗改写成意境优美的现代文。如《赠汪伦》,有个学生就是这样改写的: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在长江渡口将要远行。突然岸上传来了嘹亮的歌声,诗人走出船一看,原来是汪伦一路踏歌而来。他们四目相对,无限深情。船即将远行,船头的诗人怎么也不肯进舱,一次次抱拳施礼,岸边的送行人更是依依不舍,举起手臂不知挥动了多长时间。这样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

(六)用诗。

教学之后,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诗文中的绝妙佳句。创设恰当的语境,合理地运用诗句,化消极积累为积极积累。如:“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留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又如在春雨时,我们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冬雪时,我们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另外平常的生活当中教师也可组织合适当的诗词主题活动,带领学生更广泛的接触诗歌、积累诗歌。

总而言之,诗歌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文化品味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古诗的教学中,教师情真,才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意远,才能在学生面前开拓其思路。以上所述几点,不是完全独立的,都是交叉的,相互联系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多管齐下,真正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古诗文素养,才是真正实现诗歌的素质教育。

摘要: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一部分的份量。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它凝练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的喜爱。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探索出古诗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和尝试。

见与不见心之所见 篇5

一溪流云轻梳妆。微风岸,碧如簪。黑瓦白墙,一纸红尘淡。流水迢迢自吟唱,思忆长,梦江南。

铅笔在画纸上细细地描,那黑色的笔迹熟悉到很温暖。你淡然无波的表情几笔跃然纸上,和着岁月暧昧的依依不舍。

繁华尽处,寻一无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或站在一棵苍翠欲滴的树下,在晴朗的夜晚,抬头仰望星空,在满月丰盈的光华中企盼一颗流星的滑落,然后虔诚地许下执着的心愿;或倚靠在半掩的窗户下,在微风拂面的轻柔中,静静等待一场秋雨的降临,等待时光交替的瞬间窃喜,于心底种下夏末时节最温暖的守候;或停留在鸟语花香的山水间,赏烟雾缭绕,听夜莺歌唱,在淙淙的流水声中回归自然的宁静,感受禅意的人生,安放原本一颗躁动的内心。

幸福是比较级,但并非与别人比较,而是与自己以前的不幸福比较。一个人只要经历过坏透了的日子,就会真正懂得感激幸福。

机会就像一扇迅速旋转的门,当那个空当转到你面前时,你务必迅速地挤进去。只要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世界也会为你让路。

一个女生的成功之处,就是把自己的男生塑造得让更多女生喜爱。一个男生的成功之处,就是把自己的女生呵护得让更多异性称赞。

即使生活有一千个理由让你哭,你也要找到一个理由让自己笑,正因这就是人生,我们能做的只是让自己更加坚强。

生活,都是经不起等待的;誓言,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当我途径你的盛放,我却只想静静地听,一个行人在旅途写下的话。那话,那文,安静有安静的模样,婉约有婉约的风情,沉思有沉思的智慧。

“史之所存,美之所见。” 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美育元素;美育实施;美育修养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历史学科揭示的是人类能动地求生存、求发展的进程,同时也是人类能动的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过程。马克思说:“社会的迸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因此,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创造美的历史。同时,一部浩繁复杂的人类历史,从美学角度看就是美与丑相互斗争的历史,而最终以美战胜丑的历史。基于此,美育渗透于日常的历史教学,让美育与历史教学改革并行,已是广大历史老师的共识。

下面就历史教学中对美育的实施谈一点个人的体会和思考。

一、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美

众所皆知,我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宛如一道精美绝伦的艺术画廊———先秦的散文、唐宋的诗词、元朝的曲、明清的小说,既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东方文化的源泉和表征;横亘千载的长城、沃灌天府的都江堰、秦陵的兵马俑、敦煌的石窟均乃世界文化的重要遗产;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的发明和创造,更为人类文明的推进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样,正是在这让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历史舞台上,展示了多少古今中外志士仁人的伟大风采:从“有教无类”、创立儒学的孔子,到高扬新文化运动旗帜的鲁讯;从正道直行,“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到铁肩担道义,“高筑神州风雨楼”的李大钊;从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的陈胜,到期待“地下的火冲腾,把活棺材和自己一齐烧掉”的叶挺;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到“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无数中华优秀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鲜血和生命,书写下一部无比光辉的历史,真所谓“史之所存,美之所见”。这就是我们的教材。

二、把美育渗于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王朝闻说过,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不是一种加法,而是化合。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美育应有机地渗透于教学中的具体环节,姑不论教师课前的备课,就以课堂的进行而言,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把握:

1.以美的导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第一老师”,激发兴趣,撩引求知愿望,是老师们熟知的手段,而美的导课正是极佳的诱因。常言道“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作为历史教师,面对目前应试教育遗风犹存,“次科”的帽子一时尚难以摘除的现实,精心做好每一节课的导课工作,尤为必要。

2.用饱满的情感贯穿教学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好的情感产生热爱。新课程改革“情感、态度、世界观”的明确取向,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情感教学的重要性。而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它与人自身的活动和情感更为密切,教学中的情感性更为突出。在纷纷复杂、林林总总的史实里,无论是对美与正义的褒扬,抑或是对丑与邪恶的鞭挞,无不需以情感贯之,方志敏的清贫和坚贞教我们荡气回肠,而袁世凯的卖国、汪精卫的辱节自然让我们无比愤恨和憎恶。当我们触摸这些历史,情感由然而生,爱憎萦绕心宇。这种充盈人文精神的教育,效果显而易见。应该说明,这里所说的情感是双主体的,即师生双边共同投入,只有教师主导性的情感投入,才能很好的激引学生情感的发生,双边互动,在情感中学习,在情感中得到审美教育。

3.以美的语言点缀教学

如果说一节课是一支乐曲,那么乐曲需要美的旋律和华彩。我们历史课,需要老师在讲述和启导时,适当以精辟而隽美的语言加以点缀,以便起锦上添花、画龙点睛之功效。加以警示;品评文艺复兴时的光辉成果时,也可以点缀艺评家的论述:“科学与艺术的联姻,诗神在亲吻她的前额”,这些生动的语言,其感染力不言而喻,既调节了教学,也增强了记忆,教学效果自然不同于一般。

4.运用多种媒体,多样手法,实施想象、直观的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已渐普及,电脑课件、音像配制等辅助教学正日益为师生们所享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增大教学的容量,提高教学的效益。历史教学也应告别一张嘴讲天下的时代,即使是贫困落后的学校,也应努力创造条件,土法上马,自制一些辅助教具,活跃课堂教学,这活动应发动学生一道参与,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中获取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的感受。

5.走出课堂,采集乡土历史的人文美

拓展教学空间,开辟第二课堂,是课改的途径之一。为了让广大学生更加贴近生活,感受历史,了解自己乡土的历史,采集乡土历史中的人文美,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课堂教学固然是教学的主阵地,但只囿于45分钟的课堂学习,显然是不够的。历史是人类所共有的,每个乡土历史都是历史的细胞,人类历史的发展或多或少要在自己的乡土中体现。我们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尽可能在乡土史中找到相关的印迹和折射点,并适时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搜寻和采集资料,条件许可时,要让他们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使他们在了解乡土历史中的人、事、物的过程中,更加直接地品味历史,感悟人生,培养爱国爱乡的豪情,增强自身的历史责任感。

三、育人先育己,教师应加强自身美育的修养

美育在教育中的客观存在,是美育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可是,在相当长的的时间里,美育惨遭漠视和冷遇,甚至打入冷宫,人们不知美育是何物,这是教育的悲哀。今天我们进入教育改革的新时代,双手拥抱美育,心中无比欣慰。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赐与同挑战并存,新时期的教育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实施和驾驭美育,教师没有一定美育修养是不行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形象时刻在影响着身边的学生,要培养学生有美的人格,教师首先自己要有美的人格。

由于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隶属于美学的美育,尚处稚嫩阶段,亟待成长和发展,我们对美育的认识和掌握也需一个过程。历史学科中的美育,还需我们广大历史教学工作者长期不懈地摸索和实践。为此,不惴鄙陋,大胆赘言,以正于同仁。

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所见 篇7

关键词:经验 情感 体验 生命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190-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倡导自主学习,通过参与学习活动,给他们深刻的体验。”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忧虑。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加深对课程理念的认识,构建真实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呢?下面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1 指导“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1.1 把课堂还给学生

要实现有效教學,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学习不仅是对输入信息的被动记录,更应该是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特征的过程。学习者只有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对新信息进行编排,才能建构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才能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凡是学生能自己动手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

1.2 营造课堂氛围,关注学生情感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实际,才能有效地防止教学活动因脱离实际、学习内容过深而使学生难以接受,或教学内容过浅而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有效参与”。

2 创设问题情境,凸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长方体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观察教室,然后说一说教室的形状及点、面、线的特点。这样的问题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3 合理使用教材,增强数学文本的针对性

3.1 营造愉悦情境,激发体验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创设—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积极体验、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依赖学生,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思想开放,才能适时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愿意体验、敢于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体验的欲望,只有有强烈的体验欲望,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体验动机,释放创新激情,发挥创新才智,才能主动创新、乐于创新。

3.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胜心强、兴趣广泛,对未知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抱着试—试的欲望。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必须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机会,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创造的空间,在心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欲望。

如教学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个难点。一上课,我便出示了下面的问题情境:

小明带着2元钱高高兴兴地准备到文具店买3本数学练习簿。假如你是小明,你在买的时侯将思考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请同学们讨论(学生讨论热烈,积吸参与)。

接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每本作业本多少钱?有的说:买3本—共要给售货员多少钱?有的说:买3本应找回多少钱?学生思维活跃,我马上给予肯定—— 太棒了!你真会想。顺着学生的思维我接着问:你是怎样解决的?这时学生又纷纷举手发言。再经过例题的分析和教师的恰当点拨,很快就找出了中间问题,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这样,在这—课的教学活动中既揭示了知识的奥秘,探索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4 注重教学过程,提高生成资源的预见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多向互动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习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还是教学过程中所呈现信息的“重组者”。“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有许多不确定性,教师要珍视这些真实具体的课堂生成资源,促进知识的动态生成。为此,教师要及时捕捉反馈的信息,挖掘教学中蕴含的思维因素,渗透数学思想,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如教学“圆环面积”时我先让学生通过测量相关数据并列式计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并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让学生归纳出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教学中就能让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肘生成学习经验、情感体验,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现代奥运之父下一篇:业务运营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