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教学

2024-06-07

古典诗歌教学(精选十篇)

古典诗歌教学 篇1

第一, 充分重视诵读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 回归诗歌的本质, 帮助学生打破诗歌的神秘感, 拉近古典诗歌与现代学生的心理距离, 让学生充分体味古典诗歌的形式美、情韵美。一方面, 我们强调诵读的重要性, 规定, 诗歌教学课, 如果没有学生的诵读声, 教师的讲解就算再精辟, 都不能算是一成功的诗歌鉴赏课, 因为学生没有在课堂上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情韵之美;另一方面, 我们专门设置诵读时间, 规定星期二和星期五晚上6点至6点半为中国传统经典诵读时间,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放声朗读, 尽量多的接触中国传统诗歌, 汲取传统文化的养料, 形成高雅的文学品味;与此同时, 我们还有意恢复传统吟咏的方式, 让学生理解古人吟诗的习惯, 在吟咏中更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感性体悟, 比如以吟咏的方式学习屈原的诗歌, 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 沟通课内与课外, 努力将古典诗歌的学习由教学任务变成学生加强个人自身修养的一种需要。

一方面, 要求学生在高中三年除课本和读本规定的诗歌外, 还要完成至少一百首中国古典诗歌的背诵。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背诵, 有了量的累积, 才能使学生对传统诗歌有一定程度的感悟, 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传统诗歌趣味的养成。

另一方面, 校园文化建设也为诗歌教学提供良好了的教育平台。在校园内, 通过张贴古典诗歌的条幅, 或者在校园景观设计上渗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蕴, 这些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诗歌的熏陶。

另外, 每学期期中考试之后, 组织一次诗歌朗诵大赛, 在学生中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潮, 学生在比赛中既放松了身心, 交流了感情, 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再次,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组织诵读兴趣小组, 为有志于在这方面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第三, 读写结合, 变单维度的诵读品味为读写结合, 使学生能更深入地体会诗歌创作规律。

一是将诗歌教学和作文训练结合起来, 或通过对诗歌进行改写, 促使学生深入体味诗歌情境;或将诗歌教学与散文写作结合在一起, 通过定向设置, 使学生的散文体现出更多的诗情雅韵;或将诗歌教学与议论文写作结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在进行引论时通过恰当的引用诗句, 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提升文章的文学品味。

二是将诗歌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通过设置各种研究性学习专题,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诗歌, 写成研究报告。

三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传统诗歌。让学生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的诗歌知识, 构建情境, 表达情感。有学生用自己创作的古典诗歌写成诗剧, 表演情节。学生的创作热情真正让我们始料未及。

四是结合诗歌教学, 开展征文活动。如2006年, 我们就举行了“飞翔在唐诗宋词中”征文比赛, 这次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参与, 最后遴选出优秀的作品, 汇成一集子, 取名《飞翔在唐诗宋词之间》。

第四, 充分利用多媒体, 进行诗歌教学。在诗歌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 为学生播放诗歌专题片《唐之韵》, 多次举办与诗歌有关的活动。日常教学中, 也积极利用课件进行诗歌教学, 提高诗歌教学的直观性。

古典诗歌教学 篇2

中国是诗的国度。这里孕育诞生了屈原、李白等数不胜数的伟大的诗人;这里酝酿、创造了《诗经》、《离骚》等举不胜举的不朽作品。古典诗歌是一园芬芳馥郁的奇葩,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士。新教材古代诗歌比重增加,新课标对古代诗歌的要求提高。可是,诗歌难教,这是一线老师的共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之美?如何使学生在读诗中提高审美素质?语文教师都在思考与探索着。

我的想法是:诗歌教学宜采用从诵读入手,抓住意象,充分联想想象,扩展延伸课外内容进行比较等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⒈诵读,品味语言领悟情感

重视朗读,重视背诵,让琅琅书声回归课堂,回归校园。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以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口、眼、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学会享受朗读,用心吟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在诗歌教学中尤其有它的特殊意义。

第一、把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教师要把熟读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能正确地读、流利地读,名句名诗更应该背诵,教学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朗读。通常情况下有四个步骤。①范读。分学生、教师和录音三种。②初读。学生先通读全诗,疏通音义,品评语感,初步感知内容。③精读。即欣赏精华部分,教师不必多讲,而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味。避免浅尝辄止的“应景”朗读。④叫读。要避免生硬无趣而无创造的朗读。在朗读中配乐朗读效果教好,因为有了音乐就有了情绪,从而宿短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学生容易披文入情,携情入境。诵读《琵琶行》时,以此时无声胜有声小提琴配乐;诵读《雨霖霖》时,配以排箫,效果教好。

第二、反复朗读与熟悉理解内容相结合。朗读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方式,古人就很强调通过吟咏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其效果将更显著。疏通了词语含义,朗读容易流利畅达;了解了作家背景,知人论世,朗读容易把握情感;因此,教师在强调学生多读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地理解课文。

第三、带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歌的情感。朗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特别是好的朗读能再现文章的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唤起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古人称作诗曰“吟咏情性”(《诗·周南·关雎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同样,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设法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要“出乎其中”,要指导学生饱含激情地朗读,在朗读中领悟情感。教师教学也同样如此,如果冷冰冰地以旁观者的身份来朗读、分析,就会索然寡味。老师的一颦一笑,语言声调,无不牵动学生的心弦,教师深情地朗读反映祖国大好山河的诗篇,如王维的《山居秋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便会给学生以美的薰陶;深情地吟咏歌颂历史上仁人志士的豪情志向的名句,如体现屈原高洁品质的“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体现杜甫崇高境界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便会给学生以善的启迪。2、抓住意象,透过意象领悟内涵

所谓“意象”,是指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意象既可以是自然之物,也可以是是社会人事。读者唯有对意象的感知、领悟才能徜徉诗歌王国,汲取其精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李白《送友人》),其中“浮云”、“落日”就是两个重要的意象。读懂这两个意象,对理解诗歌就很有帮助。“浮云”行踪不定,让人联想到漂泊。“落日”徐徐而下,让人联想到对朋友的依恋。用眼前之景,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无穷之意。“日暮黄昏”,1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就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 李商隐),其中透出的是衰落凄凉之意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透出的是羁旅思家之痛;“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不思?”,透出的是男女相思之苦;“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透出则是思古之幽情。相同的意象,表现了不同诗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独特的感知。意象往往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意象,品味意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3、联想想像,填补“空白”

“诗外有诗方为好诗;词外有词,方为好此。古人意有所寓,发之于诗词,非徒吟赏风月以自蔽惑也”(清•陈廷焯)。中国古诗非常强调作品的“空白点”。这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根据伊塞尔的“接受美学”学说的阐述,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挖掘出来的,作品本身藏匿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的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英国诗人雪莱说:“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诗歌是高度凝炼含蓄的艺术,留有的空白更多,更典型,需要我们进行联想想像加以填补理解。一要填补诗歌内容连贯的“空白”。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需要靠想像把诗意串合起来。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其完整的意思为:在今晚酒醒以后,只见岸边的杨柳随着晓风飘浮,一弯残月,孤零零地挂在树梢头。另外,诗人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的“碎片”加工成诗,因而要再现诗歌形象,就要求补充丰富。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体味,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挖掘出来,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九个意象直接组合,造成了浓厚的主观色彩,孤立地看待其中的任何一个描写对象,可以发现仅只是情感的碎片,与整首诗蕴含的凄凉的羁旅思乡情绪关系也不甚密切。

二要填补诗歌言外之意的“空白”。对诗歌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的体味,就更要通过联想想象来获得。如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如”,诗人只问“知多少”,并没有展开回忆。这些给读者许多“空白”的诗句,教学中要学生就“春花秋月”展开联想:昔日的一国之君,今日的阶下之囚;昔日花月春风名花美酒佳人,何等风光,今日曲终人散,囚禁异国他乡,何等落魄。这些景象即为“象外之象”,要真正挖掘其内涵,还需要读者的历史积淀去呼应。在一些用典诗句中,这个特点体现更明显,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如果知其出处,意思就明白了:作者说自己虽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力,可是朝廷一味屈膝投降,早已没有起用他的念头了,表达作者无限的感慨。有的诗词,含义隐晦,难以一下子把握,这就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艺术再创造,揭示出这些空白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这样运用的妙处。

三要填补诗歌形象塑造的“空白”。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如形象浅露而不含蓄,就会成为一眼见底的浅水沙滩;优秀的诗歌塑造的形象有时意味含蓄隽永,总是留有形象的“空白”,会驰骋人们的想象,吸引人们在此描绘各自不同的美妙图画,涂上千差万别的绚丽色彩。有时存在着不确定性,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就是形象的多义性,这也是一种空白。学生由于性格、经历、出身等不同,对这些形象的理解也就各异,这是学生联想与想象的个性差异造成的。如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表现了苏轼的人生态度,对它的理解从古以来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观点。“想象就是创造力”,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以及作者意到而笔未到的 2 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这种填补,完全有理由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上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4、扩展延伸,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阅读一首,扩展延伸若干首,经过比较分析,归纳异同,可以发展迁移能力,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大量的比较阅读中,由此及彼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对诗歌的理解会更深更透,久而久之也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关键是确定好延伸的方向和比较的对象。

第一,向同类题材的其他诗歌扩展延伸,在比较中领会诗风诗情。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同一题材也往往风格有别,情趣各异。老教材中白居易的《琵琶行》和《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都描写了歌女的孤独凄凉、情感哀愁的生活,两者抒发的情感相似;细细体味,其不同点更多,特别是风格迥乎不同;不同的作者更是如此。同是以梅为题材,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就迥然不同。如果对照着鉴赏,学生收获更大。第二,向诗人的其他诗歌扩展延伸,在比较中理解诗人诗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反映了他辞官归隐后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超俗不羁的品质。如果把《归园田居》组诗中的其他几首对照着教学,领会便能更深刻。如再延伸学习《咏荆轲》《读山海经》,还能发现陶渊明也曾具有积极进取的个性,可见,对诗歌进行多方面的扩展延伸,也可避免学生认识上的局限。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浅析 篇3

一、古典诗歌是语言艺术

语言制约着诗歌内容的表达,也有助于诗歌内容的表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语言特别注重抑扬顿挫,表现出鲜明的节奏感。而表现节奏的要素也是多样的,诸如平仄、顿、韵脚、双声叠韵、句式的长短变化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鲜明的节奏,就不是一首好诗。因此,注重诗歌节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受能力。如,李白的《蜀道难》,为了更好地表现情感,在语言运用上采用了散文化句式,长短错落,加上“天”“然”“烟”“颠”等字的运用,使之在音韵上层层相叠,而且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旋律。因此,在错落有致的诗句中同样产生了节奏感,产生韵律美。正如古人评价此诗:“妙在起伏。”但是,语音美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才能获得审美享受。

二、炼字是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

炼字,就是炼出“诗眼”来。在诗中,“诗眼”是诗中最凝炼、最传神、最准确地传达主旨的字句。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中的“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小池”用一“爱”字,优美的境界全出。就用句而言,对偶句的使用,比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一对偶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纵横两个方面扩大空间,不但使诗歌的意境得到扩大,而且在极度夸张中,表明自己的收复之心的不灭。

三、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

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中,注重语言特点,可以感受到作者孕育其中的思想情感。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开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者在阅读中就已经感觉到凄冷及其忧郁的情感。这种感觉恰恰是词人通过这独特的语言形式(由叠字形式)传达给读者的。为此,读者会想,在这样清冷肃杀的季节里,词人寻寻觅觅什么·或许是瑟瑟秋风中的一缕温情,或许是一份来自远方的安慰,或许什么也没有寻觅到……这时,远离丈夫的李清照,现在找不到生存的依靠与希望。因此,诗歌最后写到:“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啊,孤独、寂寞、痛苦、伤感萦绕在词人的心头,确实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到此,词人的情感得到集中的表现,而读者从中也感悟到词人内心的愁苦。

四、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存在与诗人的想象联想分不开

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诗人在前三行全写景,但这些景全是诗人眼中的“景”,即意象,它们给我们许多想象和思考。诗中的藤是枯的,树是老的,乌鸦是黄昏时的,而自己骑的马却是瘦的,风是西风等等,这些都表现出一种凄凉的感受。这时,我们不能不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为什么还在流浪,为什么有家不能回·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注重意象感受,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悟诗歌蕴含的意蕴。

五、“形象、生动、富有韵味”是诗歌语言的主要特点

“红杏枝头春意闹”,“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等古诗句,所表达的是优美的景象,它们富有春的气息。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描绘大自然景物时,善于捕捉典型形象入诗,“随物赋形,敷色设彩。”在泱泱的诗海中,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如此等等,这些诗句中,形象鲜明,富有情韵。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其形象性十分鲜明,它不但表明春天来了,而且春风把大地“吹绿”了,江南的春天,天地葱茏,生机勃勃。一幅江南春景图展现在眼前,我们似乎呼吸到春的空气,感受到春天清爽,我们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的舒畅和惬意。这些形象不但给我们以感染,撞击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思考,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共鸣,而且达到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艺术效果。

六、主旨是诗歌的灵魂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话题是多样的,比如表现弃妇的,表现闺怨的,表现乡情的,表现忧国忧民的,表现边塞的战士的豪情或哀愁的等等。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些都告诉我们,诗歌是时代的反映,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表现。因此,知人论世是我们欣赏诗歌不可忽视的前提,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所以,文学鉴赏理论说,在诗文鉴赏中,认识作者,并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读解文本,可以从深度来分析,从而更深入进入文本,提高鉴赏者对文本的认识和审美感受。比如,读杜甫的诗歌,就要了解杜甫,理解杜甫“穷年忧黎元”的思想以及当时唐王朝处于由盛转衰的社会背景。这样,才能理解《三吏》、《三别》等反映杜甫忧国忧民、大济苍生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虽然自己处于极度困难的境地,但还表达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愿望。

古典诗歌教学 篇4

兴趣,是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根本动力。一直以来,古典诗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块鸡肋。他们认为古典诗歌过于枯燥,因此没有学习的欲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引入一些典故或者趣闻,对学生的古典诗歌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像在讲解《归园田居》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学习去了解陶渊明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出淡薄名利的人生哲学。教师可以将“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典故作为诗歌教学的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渊明到离家乡不远陶渊明的彭泽当县令。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稍有权势的督邮,经常在太守跟前说三道四。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最瞧不起这种人,但也要去见。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索性取出官印,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听到这样的故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有所提高,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古典诗歌的学习中去。

二、利用意象,改革古典诗歌教学

如果教师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捕捉到诗歌中的意象,诗歌的理解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解古典诗歌的创作背景,没有参考书的帮助,学生也能够大概理解诗歌的内容。所谓诗,言志,所谓歌,抒情。诗歌创作的目的在于言志传情,诗歌就是志与情的一种理性表达。对于世间万物,人们的认识是有规律的,把握好规律,就能猜到诗歌中的意象,正确理解诗歌。

比如,在讲解杜甫的《望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岱宗、齐鲁、曾云、归鸟、绝顶、众山”等词入手捕捉作者笔下的意象,在头脑中构建一幅泰山雄伟磅礴的画面。通过捕捉诗歌的意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学生就能够很容易地去体会作者的感受,理解作者的情感,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对泰山的喜欢与赞美之情。

三、重视表达,改革古典诗歌教学

古典诗歌,对于学生的情操具有陶冶作用。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古典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致用,让其写出来的东西更具有诗情画意。诗歌学习,会影响学生的表达习惯,在诗歌教学中重视表达,能够促进学生表达的含蓄化与深刻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比喻引入到自己的日常表达中去,让古典诗歌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行为产生指导。

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的名句中,有许多优化表达的地方。像“沉舟”指得是沉伦之人,“千帆”指得是众人竞争的场面,“病树”指精神不济,不思进取之人。引导学生借用古典诗歌中的语言去描述现代社会,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深入感悟,改革古典诗歌教学

古典诗歌的魅力,在于诗歌中的情感,文字中的寓意。做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情感感悟,让学生与诗歌文本、作者进行充分地互动,把握好诗歌中的情感脉络,才能促进学生诗歌学习效果的优化。教学时,多引导学生走入诗人的内心,理解诗人发此感的原因,才能通过诗歌学习了解一位诗人,了解一个时代。

比如,李白是初中学生再熟悉不过的诗人,李白诗歌风格潇洒自在,但也有情感激烈之作。像《行路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把握好诗歌中的情感波澜,当自己视为李白,想象宴会的场景与李白心情的变化,能够提高诗歌教学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进行现代化改革,需要结合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开发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加强表达,让古典诗歌学习内容学习致用,才能让石典诗歌得以传承。

摘要: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起,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歌教学再次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语文,是一门文学性学科,古典诗歌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品。作为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古典诗歌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开发丰富的古典诗歌教学方法,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化,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歌,兴趣,审美

参考文献

[1]白云飞.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析[J].科学咨询,2014,(08):134-135.

[2]潘小华.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研究[J].新西部,2014,(23):161+159.

[3]战锐,郑舒泳.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初中古典诗歌教学为例[J].南方论刊,2015,(02):105-106.

《古典诗歌的炼字技巧》教学反思. 篇5

语文组

王静

一、经验

在将诗歌鉴赏之炼字前,先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有关常识,了解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了解诗歌中的各种形象以及鉴赏诗歌的方法等等,有助于学生赏析字词的妙处。为使学生思路清晰,我从动词、形容词、数词和虚词四个方面 逐步深入,引导学生掌握不同词性的字词的相同和不同的妙出,同时,巧用比较鉴赏,这样既能够拓深拓宽课堂教学的内容,使课堂具有厚重感,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同时举一反三,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有利于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所谓师之道,重在教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让学生诵读、想象、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融入诗境,真正掌握诗歌炼字技巧。

二、不足

让古典诗歌教学充满情趣 篇6

一、借助音乐,激发情趣

古人云:“泛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借助音乐来体味诗意,学生一定会感到趣味无穷。如,学习岳飞的《满江红》,可以听一听杨洪基唱的《满江红》,在激昂雄壮的音乐中,感受岳飞壮怀激烈的爱国热情。如,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结合名曲《春江花月夜》进行朗读。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配以相应的音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在音乐营造的氛围中,感受诗歌所蕴涵的音韵美、意境美,进而充分体会诗歌中饱含的思想感情。

二、借助朗读,激发情趣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重分析轻感悟,重讲解轻朗读。有价值的语感教学,往往被诸多时髦的理论和教法所架空。洪宗礼先生曾说过:“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字义上,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义,这样才能真正读出书中之‘味”。古典诗歌,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才能读出其中之味,悟出其中之义。所以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根据作者的感情起伏和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朗读速度,充分把握诗歌的节奏感,让文中之意皆出于我之口,文中之情皆出于我之心。通过对诗歌的反复朗诵,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诗歌的鉴赏解读。

三、借助想象,激发情趣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想象是审美实现的关键,如果学生在对古典诗歌学习时不能借助想象,便不能很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更谈不上对作品进行审美体验了。如,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的开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象江东送客时的场景,枫叶、荻花、秋夜下的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构成了清晰如画、萧瑟苍凉的意境,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离愁别绪。

四、 借助问题,激发情趣

设置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 设计出高质量、富于技巧性的问题, 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极大地提高诗歌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教学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时,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读出主人公是谁了么?2.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一个词概括。3.昭君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国母,她应该是最幸福的那个女人,她怨什么?你是从哪些诗句中读到的?4.这首诗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经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教师的点拔,学生不仅掌握了这首诗的基本内容,还掌握了古典诗歌鉴赏的一些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原来死水一样的课堂变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

五、借助典故,激发情趣

用典,是古典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在增强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学生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由于许多诗歌的背后都蕴涵着一个有滋有味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知识面,还能提高他们对古典诗歌的理解能力。

六、借助改写,激发情趣

浅析中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 篇7

但是, 由于古典诗歌的时代久远, 与学生的经历、生活相差甚大, 加之传统教学中, 对古诗重分析轻朗读, 重记忆轻感悟, 重结果轻过程, 重讲解轻自学, 使得诗歌的美感丧失殆尽, 让学生对一首首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敬而远之。

诗歌以其自身的抒情性, 语言凝练性、形象性和音韵性等, 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诗歌的规律和特点, 来解读鉴赏。

一、知人论世, 走近诗歌

所谓“知人”, 就是要走近作者, 了解其人生经历、思想性格、风格流派等;所谓“论世”, 就是要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二者密不可分。

古人云:“诗言志”。意思就是:诗词抒发的是诗人的真实情感, 传递的是诗人对人生、社会的独特感悟。由于他们自身所受教育、个人性格、自身际遇和时代背景的不同, 作品的风格也迥然不同;同一个作家在不同时期, 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也不尽相同。

如“诗仙”李白, 豪放不羁、任侠旷达, 身处盛唐, 深受道教思想的濡染, 形成了他“清新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诗圣”杜甫, 人生经历坎坷, 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 身处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 自然有了他“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风。北宋“豪放派”词人苏东坡, 由于受儒佛道思想的影响, 再加上多次被贬的为官经历、旷达的个性, 造就了苏词特有的乐观和旷达。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由于独特的从军经历, 从其词作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了文人的悲愤, 更多感受到的是金戈铁马的武将的慷慨之情。南宋“婉约派”词人李清照, 其风格因为国破家亡而大变———前期温柔欢快, 后期沉郁悲凉。所以说, “知人论世”对学生走近诗歌,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不无裨益。

二、品味语言, 走进诗歌

诗歌为了表达需要, 常有句法变换 (成分省略、句式倒装) 等语言现象出现。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依据内容, 我们可以发现, 下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吹拉弹奏”。再如杜甫《秋兴》:“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诗人有意颠倒主谓, 通过稻米的富足和桐叶的茂盛来反映开元盛世的承平气象。

诗人还常常变化词语的词性, 使语言更具活力。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粪土”, 名词用作动词, 意为“视万户侯如同粪土”, 表现了诗人的蔑视之情。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形容词用作动词, 抒发了诗人对春天再次来临的喜悦之情。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炼字”、“炼句”, 带领学生体悟诗情, 进入诗境。每篇诗歌均有“诗眼”、“警策”。“诗眼”即贯连全篇的字句, 如同“神光所聚”, 一字点缀便能使全诗灵化。“警策”也称之为“秀句”, 它是诗人思想感情高度浓缩的结晶, 能充分显示作品的灵性。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 意境全出;“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着一“皱”字, 妙不可言。这些在分析鉴赏时都应留心注意。

同时还要用深入内心去品味语言, 把握作者情感。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情者文之经, 辞者理之纬, 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 此立文之本源也。”可见情感在文章中的重要地位。

在教《行路难》时, 我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 想一想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 为何面对美味佳肴、玉液琼浆, 难展欢颜?为何又:“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通过交流讨论, 同学们恍然大悟:此时此刻, 李白想到了自己徒有报国之志, 却无报国无门, 仕途坎坷, 不免心情抑郁;但他还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得到朝廷重用, 却不知路在何方, 心里登时又沉重起来, 但他并没有彻底消沉, 结句:“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前途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颇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情怀。讨论至此, 学生感受到了李白那颗跳动的火热的心, 理出了李白喜怒哀乐、抑扬顿挫的情感轨迹。有了这样的体验, 他们对这首诗就有了深刻的领悟。

三、分析意象, 揣摩意境

诗是很讲究意境的。所谓意境, 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感和所描写的客观景物浑然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意境是由若干个意象共同组成的。所谓意象,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通常一个事物表达一个意象。因此, 要揣摩诗歌的意境须从解析诗歌的意象入手, 挖掘内蕴, 体会感情。

教师平时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 通过联想与想象, 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这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他们的语感, 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及写作水平。

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教学初探 篇8

1.随着符号信息时代向音像信息时代加速转变, 音像信息的直观性、易容性、趣味性呈现出更多的优势, 学生们更喜欢音像信息, 特别是电视文化、漫画、卡通、电脑游戏等, 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去钻研古奥的文字、句子.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 沉重的学习负担, 使学生只想从阅读中得到调节身心疲惫、缓解学习压力的乐趣.

2.古典诗词离学生生活的时代久远, 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 学生学习的障碍比较多, 古典诗词文字含义存在不确定性.

3.古典诗词具有诗词意境的含蓄性, 学生不易理解.

4.应付考试是主要动机, 不是从内心真正的想要鉴赏诗词的美.

5.诗词教学观念上的保守与滞后, 教学方式的陈旧与过时.

因此, 在英语风盛行, 学生要拿出大量时间看外语单词的情况下, 教师更应注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下面谈一谈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做法.

一、兴趣引路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分析外在的和内在的原因, 找到症结所在, 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对症下药.想让学生产生并保持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 进而养成基本的欣赏能力, 在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 就要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者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既然同学们喜欢电视、流行歌曲, 我细致地做了搜集和整理, 通过考察发现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当代歌坛上一道特殊景观, 也为我们古诗词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我在教授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时, 为了让学生了解这首词, 并对这首词发生兴趣, 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李煜和大小周后的故事, 以及宋太祖开宝八年 (公元975年) , 宋兵攻克金陵, 李煜投降, 被送往汴京 (现在河南开封) .阶下囚的生活使他触景生情, 回想往日的南唐宫廷生活, 愁苦万分, 而且宋太宗命小周后进宫供其娱乐, 太平兴国三年 (978年) , 李煜内心压抑不住的痛苦终使提起笔作此词, 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 加上徐铉出卖, 太宗极为震怒, 用牵机药将他毒死, 时年41岁.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都不禁对这首词产生兴趣和期待,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词的主动性, 课堂效果显著增强.而且我利用视频播放了小周后被宣进宫的情景, 还播放了由费玉清演唱的这首词, 学生兴趣浓, 很快就能背诵, 对词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体会深刻, 而且一直不忘, 有时候还会吟唱两句.

二、创设意境法

所谓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境”是境界, “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否则, 谓之无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意”是诗人的感情.体会诗歌中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中的意象, 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通过意象的把玩, 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从而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 调动学生的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 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 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 提高审美情趣.

1. 意境再现法

古典诗歌有着优美的意境, 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再现诗歌的意境,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首先找出全诗的意象, “白草折”, “飞雪”.衰草连天, 雪花纷飞, 用了一个“即”字写出了这里与内地相比, 冬天来得格外早, 不免使人惊奇.凛冽的北风, 强劲而猛烈地扫荡着一切, 大雪纷飞, 边塞的苦寒可想而知.“梨花”一词, 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是用一比喻的修辞方法.我又进一步地启发: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学生想出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我问用梨花比喻雪花有什么好处?学生认为是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 可谓是水到渠成.

有位学生这样再现本诗的意境———冰雪覆盖茫茫大沙漠, 冰凌纵横交错;漫天浓重的阴云低垂, 红旗为白色的背景添上鲜红一点, 送客送出军门, 时已黄昏, 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 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 送客送到路口, 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 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 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 行人消失在雪地里, 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雪地留下一个个马蹄印……

多美的意境啊, 学生浸润其中, 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艺术享受.如果在教学中, 我们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了事, 那么这道精神大餐, 无疑就变成白开水一杯.

2. 意境再造法

一些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意象, 有着独特的意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深刻理解本诗意境的基础上, 利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合理的发挥, 再度创造优美的意境.

在教《约客》这首诗时, 在分析了诗歌的内容, 把握诗歌的意境, 学生对此诗掌握差不多的时候, 在课堂结尾, 我来了个“画蛇添足”: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彩笔以“青草池塘处处蛙”为题, 画一幅山水画, 请同学们要把握意境, 进行合理想象, 画出自己的“池塘蛙鸣”图来.这一下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课后他们交来很多作品:一池春水, 芦苇丛生, 一只只青蛙在青草躲藏着……

通过再造意境法, 学生对此诗感悟得非常深刻, 而且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 这无疑为他们提高欣赏水平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深入内心法

对于抒情性诗作, 教学时, 要引导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 体验诗人的情感, 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教学时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将心比心.要了解作者的当时所想, 在教辛弃疾的《破阵子》时, 我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深入到辛弃疾的内心深处, 把握作者的情感波澜, 学这首诗, 把辛弃疾此时的“情”渗透了, 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结合时代背景以及辛弃疾的经历, 我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辛弃疾, 感受作者写作此诗的情感态度, 理出本诗情感轨迹.本诗开始是写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 思潮汹涌, 无法入睡, 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 仍然不能平静, 便继之以“挑灯”, 又继之以“看剑”.接着翻来覆去, 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 方才所想的一切, 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 也没有明说, 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 写天已破晓, 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 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 多么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啊!而作者, 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 他一跃而起, 全副披挂, 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一下子作者的情绪昂扬起来, 他成了一名将军率领铁骑, 快马加鞭, 神速奔赴前线, 弓弦雷鸣, 万箭齐发, 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 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 乘胜追杀, 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高奏, 欢天喜地, 旌旗招展, 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功成名就.最后又回到了现实, 在镜子中的诗人已是白发丛生.岂不可怜?通过自己身临其境的幻想, 学生自然对作者的内心变化理解的很透彻.

四、类比迁移法

每一篇古典诗歌, 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 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总是孤立的教某一篇古诗, 要尽量进行类比迁移、纵横捭阖、加强比较, 通过比较, 寻找相似点、共通性;通过比较, 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1. 同类比较

在进行诗歌教学时, 我们可以把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诗作摆在一起, 通过比较, 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 从而归纳出一定的规律.

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时, 我把他的另外一首词《沁园春·长沙》拿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讨论, 学生了解这两首词的一些共同点:一是写法基本上相同, 都是上阕写景, 下阕抒情, 写景的时候, 都有一个领起的关键字:一个是“望”, 一个是“看”;二是思想内容也差不多, 都体现了毛泽东的广阔胸襟和伟大抱负;三是风格上也相似, 两首词都是豪放的.通过这样的比较教学, 学生对诗歌的认识, 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个体, 这样以点串线、由线到面, 学生就可以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2. 异类比较

相同风格的诗歌可以摆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 其实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诗作也可以摆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浅析 篇9

一、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

要想全面正确把握某首诗歌的主题和意境,需要理解作者的生平,如:作者生活的时代特征、家庭出身与成长经历、政治抱负与理想追求等,以及理解诗歌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是因何写这首诗歌的,这些对鉴赏古典诗歌很大的作用。

二、读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在古代诗歌是用来吟唱的,虽然如今大部分曲调已遗失,可是作为歌词,其节奏韵律还有所保留。因此,教学时可以通过诵读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情感美。此处说的诵读不是随意而为的读,也不是限于读准字音的机械重复,而是要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进而达到体悟感情读准节奏的目的。读准节奏的前提是教学生划分节奏,通过语速来感知诗情画意。节奏的划分,一般视作者的情感而定,即表现喜悦、高昂、欢快或愤怒、紧张、惊惧的情绪时,朗读的节奏较快;表现深思、痛苦、想念等情绪时,朗读的节奏就比较慢;一般的叙述、描写、交代,朗读时保持中等的速度。

三、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也就是意与像完美统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就为我们描绘出个漂流天涯,孤独、哀伤、凄凉的游子形象。这就要求我们记住在诗歌中常用的一些体现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景物,譬如松柏、翠竹、冬梅、菊花、白云等,多用于描写性情孤傲,与世异流的高洁隐士;杜鹃古道、落日、沙漠、边关等往往让人联想到思乡的愁绪。芭蕉、梧桐、秋雨等往往让人联想到凄风和苦雨;溪流、细雨、微草、燕子等常用来描写春天的美景。

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情调

典型的优秀的作品总是通过艺术的美的形象,表达作者的人生理想、思想感情。要么借景抒情,要么融情于景,我们要分析并感悟出来,让学生受到启迪,产生共鸣,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对其思想上的局限,也要加以鉴别,避免学生受到消极的影响。

古典诗歌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思想感情等,而这些与作者的生活时代、阶级地位、阶级立场、个人经历、道德情操等分不开的,因此作品的格调就有高雅与庸俗、豪迈与颓废之分。因此我们应引导和提倡学生阅读和欣赏那些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催人奋进的优秀作品。

五、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抒情方法

(1)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即以景生情,是作者面对有关的人物、事件和现象等所表露的、爱憎分明的态度,如杜甫的“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足”。

(2)间接抒情,又一分为二。一种是借景或借物抒情,即托物言志;另一种植寓情于景、寓情于物、情景相生。作者对某种现象或可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此情此景中,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2. 表现手法

(1)渲染衬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与主题相关的情景,以便使所要表达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2)用典。在诗歌中引援事实,这样既可以使诗歌语言精练,寓意深刻,说理透辟,增添作品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比邻”二字为用典,《周礼、大司徒》载:“五家为比。”《周礼、遂人》载:“五家为邻。”

(3)虚实结合。这也是古人诗歌写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好处是可以使作品结构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

(4)象征。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意义,使抽象的情理想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加含蓄和深刻。

(5)列锦。是指诗歌句子不用动词,都用含义隽永的名词罗列。

(6)换位。即换位思考,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亲人思念自己。如李白的《关上月》中的“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中的最后两句。

(7)比兴。“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吟之辞也”。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初中古典诗歌教学之浅见 篇10

一、背景资料的了解, 有助于把握作品的内涵

诗歌创作是作者本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 将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感诉诸文字的艺术结晶。在赏析作品时对写作背景的了解, 有助于准确地把握作品内涵, 一旦脱离写作背景或把握不准, 就势必会影响对作品的赏析, 更无从谈起对诗歌内涵的发掘。

如教学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 学生以自己的知识经验赏析这首词, 已经可以体味出此词“壮”的意境。“可怜白发生”虽戛然而止, 但让人回味无穷, 此句内涵丰富, 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身世分析其情感。辛弃疾是词人, 更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生长于金人占领区, 自幼就将收复失地作为毕生追求的最高理想。以功业自诩, 文武全才的辛弃疾南归后本来希望尽展雄才将略, 挥师北上;然而他抗战复国的政治主张与只求苟安一隅的政治环境相冲突, 不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此时, 他被弹劾罢官, 使得英雄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只有了解作者这些经历, 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可怜白发生”所饱含的作者壮志未酬的无限郁闷。由理想的梦境回到残酷的现实, 化“雄壮”为“悲壮”, 震荡着读者的心, 此时学生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它是失意英雄的悲叹, 悲中见壮、壮中含悲。

又如李煜词《相见欢》。这首词上片写庭院中的清幽景色, 下片写词人的“离愁”。教学中, 如果不了解词人的身世背景, 则学生又岂能理解所谓的“离愁”是怎样的“剪不断, 理还乱”;所谓的“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是怎样复杂的孤独哀愁。李煜原为南唐国主, 这位“生于深宫之中, 长于妇人之手” (王国维《人间词话》) 的词人在中年时遇到了人生中的骤变———由养尊处优、享尽富贵的一国之主变为任人刀俎、失尽尊严的阶下囚, 人生境遇真是天壤之别。此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深深地融入作者的情愫中, 这是作者在抒写自己孤独凄惨的囚徒生活和无可言状的亡国之愁, 哀之痛, 思之切。准确地把握了作者的情感, 理解了作品的内涵。

二、典故的理解, 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情感

“含蓄”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审美特征, 而以典入诗则更好地诠释了这种“含蓄”, 其凝练的文字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但与此同时, 也让现代中学生感到艰涩难懂、枯燥乏味, 很难体会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 这就给古典诗歌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对诗歌中出现的别具匠心的用典, 我们要认真研究, 指导学生不断积累文史知识, 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能力。

如教学李白诗《行路难》 (其一) 。“闲来垂钓碧溪上”, 用吕尚典, 相传吕尚80岁时在渭水的磻溪垂钓遇周文王, 后辅佐周文王灭商;“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伊尹典, 相传商朝的伊尹在被商汤委以重任时, 曾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边经过。联用两则典故借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 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重用, 一展宏图, 有为于当世的愿望。诗中用典贴切浅显,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在教学中, 对这两则典故的理解, 也让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水到渠成———诗人在政治上受到排挤打击、怀才不遇的困境中, 对未来仍抱有希望、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又如杜牧诗《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句, 东风指赤壁之战时, 周瑜借东风起火烧曹营之事;铜雀, 即铜雀台, 曹操所建, 上居姬妾歌伎, 是曹操暮年行乐处;二乔指东吴著名美女大乔和小乔, 吴主孙策娶大乔, 周瑜娶小乔。相传曹操久闻江东二乔, 建成铜雀台后, 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 置于铜雀台。“东风”二句, 作者从反面落笔, 假设东风不助周郎, 并遐想“二乔”入铜雀台的凄惨故事, 用典假写历史的另一种进程———东吴败亡。在教学中, 只有理解了此处典故, 才有助于我们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更感受到作者别具一格的艺术创造性。

三、想象的运用, 有助于进入作品的情境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常常借助于景物形象描写表现情感世界, 我们只有把自己融入作品的情境之中, 才能真正地领悟诗的内涵。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 启发引导, 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 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 心入其情、身入其境, 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相融合, 形成共鸣。

曹操诗《观沧海》中“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是全诗的高潮, 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 但思想却很含蓄, 寓情于景, 耐人寻味。作者通过写沧海, 表现了他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抒发了他一统中国, 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情感在诗句中没有直接表露, 而是蕴藏在对气势磅礴的大海描写之中, 这就给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情感带来了难度。那么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在给学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识作为感悟的基础上, 我是这样做的:

师:面对一望无垠、波涛汹涌的大海, 作者展开了丰富奇妙的想象, 把我们带进了一个雄壮的境界中。那曹操站在山顶面对大海会想些什么呢?

生1:大海的景色实在壮观极了!这运行不息的日月、星光灿烂的银河, 好像都包蕴在大海之中。

生2: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 真让人心情澎湃激昂, 思绪万千呀!

师:曹操征乌桓经过此地, 身为主帅的他, 大战之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 他的心情会平静吗?

生3:祖国的山河多么壮丽呀!可国内战乱不断, 我此次挥师北伐, 一定要平定乌桓, 大胜而归。

生4:我此次北伐成功后, 再挥师南下, 消灭吴蜀, 像秦皇、汉武那样建功立业, 一统天下。

就这样, 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走进作者的内心, 自然而然地体会出其丰富的情感, 把握作品的内涵。

又如《诗经·蒹葭》。作品文字简单, 内容单纯, 描写的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男女之情。全诗写得扑朔迷离, 带给我们一种缥缈的朦胧美:主人公是男是女都无从知晓, 所谓的“伊人”更是神秘, “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到底在何方?“宛在”更是难以确定。作品这种构式看似简单, 却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 这种朦胧之美更让我们无从下手, 却给我们留下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体味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提问启发学生的想象, 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头脑中再现。我是这样设计问题:

设计1:诗人拂晓时分来到河滨, 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寂的旷野, 面对茫茫秋水, 等人不见、寻人不着, 心情是怎样的?

设计2:秋水茫茫, 诗人在找寻“伊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可见不可求时, 心情又会怎样?

设计3:寻求之难, 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不知在何方, 那这位追求者将会如何呢?

设计4:在你的心目中, 这位“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呢?是怎样感觉出来的?

设计5:如果你就是主人公, 在一个深秋的早晨, 在芦苇河畔彷徨徘徊, 神魂颠倒地追求“伊人”, 你的心理活动会怎样呢?

这样, 通过问题的层层设计, 给予学生无限遐想的空间, 让学生进入诗的情境, 那么这位“伊人”的追求者, 在寻找

WENJIAOZILIAO

“伊人”过程中, 情真意切, 不畏艰难, 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形象就会在学生脑海中渐渐丰盈。

四、传神字眼的品味, 有助于提高鉴赏的能力

古人作诗讲究“语不惊人死不休”, 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有一些经过锤炼的字词, 通常会使作品增添不少神情雅韵, 其中精妙传神者更是千古传颂的佳句。在古诗教学中, 及时捕捉一些关键字眼, 联系作品细细品味, 就会加深对作品意蕴的领悟, 让人油然佩服作者遣词用句之造诣。

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品读, 感悟最生动传神的字眼, 体会其妙处。张养浩曲《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学生通过品读, 体会到“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地势极其险要, 写出了群山雄伟的气势, 化静为动;“怒”字形容黄河水奔腾澎湃, 写出了水势盛大。联系全曲表达的情感来看, “怒”字也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吊古伤今所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根据初中生现有的欣赏水平, 采取比较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妙处可以在教学中多加运用。李清照词《醉花阴》中“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通过对全词的品读, 学生领悟到“瘦”字写出了多愁善感的主人公情思难寄、容貌憔悴之态。“愁”是“瘦”的原因, “瘦”是“愁”的结果, “瘦”字把贯穿全词的愁绪推向了高峰, 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师接着问:有的版本把“人比黄花瘦”写成“人似黄花瘦”, 你认为哪句写得更好?可以让学生沉浸于诗的意境中, 运用自身的知识, 各抒己见, 学生会得到以下感悟:本词抒发了作者极度的哀怨情愁, “似”是好像的意思, “比”则有更甚于之意, 两句相比, “比”句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更强烈, 意蕴更深。经过这种比较, 学生就会因作者用字之精炼而啧啧称赞。

五、修辞手法的赏析, 有助于欣赏作品的艺术性

诗歌中经常用一些修辞手法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既使内容形象生动, 又增强了作品艺术感染力。在教学中通过赏析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可以让学生欣赏到独特的艺术性, 更能领悟作品的意境美。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岑参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作者将北风看作春风, 将雪花比作梨花, 漫天冰雪的塞北此时宛如梨花满树的春色江南, 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表现了出来, 同时也体现出内心的惊喜之情。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布衾多年冷似铁”, 作者睡在“多年”布衾中的感觉就像与冰冷的铁块为伍一样, “冷似铁”既是写物, 更是作者饱经沧桑的现实感受, 让人唏嘘不已。杜甫诗《春望》中“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对仗浑如天成, 凸显杜甫炼字之功底;花感时而落泪, 鸟恨别而惊心, 以花、鸟拟人, 借物之情, 写人之情, 表达了作者感伤时事、忧国思家的情怀。李贺诗《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 大军压境有如“黑云压城”一般, “城欲摧”极言兵临城下的危急情势, 奇特的夸张,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大战来临前紧张激烈的气氛。

上一篇: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下一篇:思维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