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典诗歌教学

2024-06-04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精选十篇)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 篇1

但是, 由于古典诗歌的时代久远, 与学生的经历、生活相差甚大, 加之传统教学中, 对古诗重分析轻朗读, 重记忆轻感悟, 重结果轻过程, 重讲解轻自学, 使得诗歌的美感丧失殆尽, 让学生对一首首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敬而远之。

诗歌以其自身的抒情性, 语言凝练性、形象性和音韵性等, 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诗歌的规律和特点, 来解读鉴赏。

一、知人论世, 走近诗歌

所谓“知人”, 就是要走近作者, 了解其人生经历、思想性格、风格流派等;所谓“论世”, 就是要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二者密不可分。

古人云:“诗言志”。意思就是:诗词抒发的是诗人的真实情感, 传递的是诗人对人生、社会的独特感悟。由于他们自身所受教育、个人性格、自身际遇和时代背景的不同, 作品的风格也迥然不同;同一个作家在不同时期, 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也不尽相同。

如“诗仙”李白, 豪放不羁、任侠旷达, 身处盛唐, 深受道教思想的濡染, 形成了他“清新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诗圣”杜甫, 人生经历坎坷, 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 身处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 自然有了他“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风。北宋“豪放派”词人苏东坡, 由于受儒佛道思想的影响, 再加上多次被贬的为官经历、旷达的个性, 造就了苏词特有的乐观和旷达。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由于独特的从军经历, 从其词作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了文人的悲愤, 更多感受到的是金戈铁马的武将的慷慨之情。南宋“婉约派”词人李清照, 其风格因为国破家亡而大变———前期温柔欢快, 后期沉郁悲凉。所以说, “知人论世”对学生走近诗歌,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不无裨益。

二、品味语言, 走进诗歌

诗歌为了表达需要, 常有句法变换 (成分省略、句式倒装) 等语言现象出现。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依据内容, 我们可以发现, 下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吹拉弹奏”。再如杜甫《秋兴》:“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诗人有意颠倒主谓, 通过稻米的富足和桐叶的茂盛来反映开元盛世的承平气象。

诗人还常常变化词语的词性, 使语言更具活力。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粪土”, 名词用作动词, 意为“视万户侯如同粪土”, 表现了诗人的蔑视之情。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形容词用作动词, 抒发了诗人对春天再次来临的喜悦之情。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炼字”、“炼句”, 带领学生体悟诗情, 进入诗境。每篇诗歌均有“诗眼”、“警策”。“诗眼”即贯连全篇的字句, 如同“神光所聚”, 一字点缀便能使全诗灵化。“警策”也称之为“秀句”, 它是诗人思想感情高度浓缩的结晶, 能充分显示作品的灵性。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 意境全出;“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着一“皱”字, 妙不可言。这些在分析鉴赏时都应留心注意。

同时还要用深入内心去品味语言, 把握作者情感。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情者文之经, 辞者理之纬, 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 此立文之本源也。”可见情感在文章中的重要地位。

在教《行路难》时, 我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 想一想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 为何面对美味佳肴、玉液琼浆, 难展欢颜?为何又:“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通过交流讨论, 同学们恍然大悟:此时此刻, 李白想到了自己徒有报国之志, 却无报国无门, 仕途坎坷, 不免心情抑郁;但他还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得到朝廷重用, 却不知路在何方, 心里登时又沉重起来, 但他并没有彻底消沉, 结句:“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前途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颇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情怀。讨论至此, 学生感受到了李白那颗跳动的火热的心, 理出了李白喜怒哀乐、抑扬顿挫的情感轨迹。有了这样的体验, 他们对这首诗就有了深刻的领悟。

三、分析意象, 揣摩意境

诗是很讲究意境的。所谓意境, 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感和所描写的客观景物浑然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意境是由若干个意象共同组成的。所谓意象,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通常一个事物表达一个意象。因此, 要揣摩诗歌的意境须从解析诗歌的意象入手, 挖掘内蕴, 体会感情。

教师平时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 通过联想与想象, 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这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他们的语感, 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及写作水平。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篇2

我国的儒学大家孔子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学、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虽说我国的儒家教育与思想的传播大多数仍以诗歌教育为主,但是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河流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的古典诗歌仍是传播我国传统古典文化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之一。因此,现今的国文教育要想彻底的继承传统的古典诗歌教学,就必须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古典诗歌,借以最大限度的为我国的教学事业传承文化。

一、现今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探析

面对现今高速发展的教学思想而言,如若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不对自身诗歌的教学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势必会严重影响整个中学诗歌教学的未来发展现状。为此,笔者在这里对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指导思想仍处于不明确的发展阶段

自从我国在1976年文化革命结束之后,我国的中学教育就开始不断的中学的语文课本中不断引入中国的古典诗歌文学,借以来不断让中学生能够更为顺利的继承古典文化。但是由于其每年的中学大纲都会发生不同变化,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内容与课程一时陷入了僵局。再加上,我们的中学古典文学的大纲对诗歌的指导思想又不明确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一时陷入了僵局。例如:在2000年的教学大纲中对我国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求如下:“诵读古代诗歌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种模糊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的,使得我国中学古典四个教学陷入了僵局。

2.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教学定位问题

对于该问题而言,其主要的产生由于是由于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往往都是一些无据可依的文章,虽说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是由于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在教学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没有特有的思想文化背景与现实的历史年代的性,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势必会造就中学的古典诗歌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大成都府的随意性。这种存在的随意性,就会使得中学古典诗歌在教学的过程中国出现教学定位困难以及会产生教育误区的情况发生。例如:在中学我们学《论语》的过程中,只是在教学中简单的解释了论语的每一句意思之后,就学生进行背诵,这种降低古典文学素养的古典诗歌学习不仅仅不能为学生增加任何的思想提升,还会让学生对其产生深深的延误。这种教学目的与目标的简单化,使得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古文的目的只是简单性的增加一些文学底蕴,让学生只能感觉到现今的学习的古典诗歌教学只是为了应付当今的应试教育,天天背背诵诵就可以了,完全没有把诗歌的意境学到心中,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正意境,降低了诗歌的欣赏性。另外,再加上现今世人对古诗育人要求狭隘地理解为政治思想教育,更加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长期以来语文承担思想道德教育功能之一,这种单一性的传播方式,使得诗歌教学带上太多政治负荷,窒息学生美感体验。

3.现今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仍有欠心意

该问题主要是由于现今的教学方式仍是以老师言而身教为主,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方式过于陈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整个文学课堂私企沉沉,没有任何的的气氛。这种叫法单

一、死气沉沉以及学生没有任何主体性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方式了严重的分离,从而在本质上影响了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

二、提高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解决对策探析

面对如此的现状的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我国的教育管理者以及大纲的编写者势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让我的古典诗歌可易得到顺利的传承。因此,笔者在这里为提高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以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

1.国家政府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国中学教学的综合素质水平

对于现今中学的古典诗歌教学而言,中学教师必须具有优厚的古典教学底蕴,不能让没有交过古典教学的教师去传授古典诗歌的思想,从而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存在漏洞与不足。因此,教师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本身要对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学要有浓厚的兴趣,如若自身都没有任何的兴趣,势必会导致整个课堂会死气沉沉,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其次,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古典文学素养,借以来断降低教学中出现的不足错误的发生;再次,教师要具有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从而使得真个比较沉闷的教学课堂变得“灵活”起来;最后,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要与学生进行沟通,来不断的增加整个中学古典诗歌课堂的气氛。

2.教材大纲的不断完善

该措施主要是针对现今中学教学大纲的模糊不清而言,只有不断的完善了中学的教学教纲,才能在本质上彻底的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提供了真正的启明灯的作用,才能最大程度的让教师抓住教学的重点以及让学生能充分的了解古典诗歌的真正意义。

3.教师在上课古典教学课的时候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对于现今教学中教师的方法而言,其不仅仅是影响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以及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相对比较难于理解、比较沉闷的中学古典教学而言,一个优秀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可以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更好的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几中教学方法,来增加中学古典诗歌教学质量。

第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该方法而言,其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来增加课堂的氛围,从而让学生爱上古典诗歌课堂的方法之一。

第二,扩展课文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对于该方法而言,主要是利用课文的文章的历史背景,让枯燥乏味的古典课堂能够具有更高的故事性,从而来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期做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作用。

第三,注重迁移,立足于今。对于这个方法而言,其主要是通过现今的与古代互相联系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文章的意义,让学生觉得古典诗歌离我们并不是很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而言,只有不不断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做到真正的改革与变化,才能在中学的教育中彻底的改变现今教学现状,让中国的古典诗歌文学得以顺利的传承。另外,中学的语文教师也要不断的对课本中的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要让学生能够在诗中找到真正的古人思想意境,让学生可以在古典诗歌中学到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浅议 篇3

【摘要】古典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很少。加之当今时代片面强调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造成了诗歌教学中“重形而轻神”的错位。古典诗歌教学至少应该有这样三个层面的活动:(1)诵读;(2)联想;(3)品味挖掘,感悟诗情。

【关键词】古典诗歌教学 诗教传统 诵读 联想 感悟

诗歌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人们读诗,正是通过对瞬间的把握,以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或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体验到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以为诗歌教学至少应该有三个层面的活动。

(一)诵读海外学人刘铭绍先生认为,读诗“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同样一个意思如果用白话翻译过来就索然无味。如《静夜思》一诗用大白话讲,一会儿抬头看月亮,一会儿低头思念故乡,意思没变,意境全部破坏了。只有读,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到诗之妙。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当然这并不排斥讲,讲解也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讲出自己的体会,是“我”读诗的体会,而不是别人的理解。

(二)联想陆机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作家艺术家必须在感受客观外物的基础上,才能引出联想和想象,并且通过联想和想象而兴起“悲”、“喜”、“思纷”、“叹逝”之意,然后才能“措诸辞,属为句,敷之而成章”。可见,我们在文学作品欣赏过程中要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感情基调必须把握作者的联想。联想在古典诗词中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学生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去联想、想象,得出自己的审美体验。如果教师把一切都讲透了,学生没有联想的空间,也就是说没有审美主体的体验,这对学生的联想力及想象力是一种扼杀。

(三)品味挖掘,感悟诗情诗歌教学的方法来源于对诗歌本质的理解。“诗言志”,这是自孔子以来,对诗的内涵的本质的认识。而“立象以尽意”,也是孔子有关诗歌形式与内容关系的精辟见解。这都是中国历代诗家所遵循的宗旨,也是我们进行诗歌教学的出发点。古人强调读诗主要是品味诗中表达出来的一种意、一种情、一种韵,而不要落得太实。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更不能分析。讲诗一句一句落实,一个字一个字分析,实在是费力不讨好,更有甚者,还要用现代语法、现代修辞法去硬套,就更是南辕北辙了。教师应当启发学生从诗中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读出自己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

(1)反复品味,入乎其内。品味就是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进入作品的特定情境、特定角色之中,去感受生活、体验情感。这就是品尝语言的滋味,揣摩形象的意味。如同品茗、品酒一样,亲口品尝,亲身感受,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举一反三,挖掘、把握作品形象的深刻意蕴。通过自己的心灵,通过联想、想象,调动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想象中,对作家情感、作品情境进行再度体验,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共鸣,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

(2)挖掘领悟,创造新境。鉴赏诗歌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作品的形象,体验到作品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还能够激发读者的深长之思,由作品生发开去,感悟出社会人生的哲理、真谛。领悟便是文学鉴赏的更高境界,读者久久沉浸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对所展示的生活作出善恶、美丑、是非等评价的同时,从中洞悉宇宙奥秘,理解人生真谛,认识生活本身,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人生的品位。这就是文学潜能的释放、文学价值的实现,是文学审美中的最佳效应。唐代诗论家司空图说过,“辨于味而后可言诗”。所谓“辨于味”,就是要求读者不但要感受作品的形式的形象,而且要领会形象背后的深刻意蕴、形式对内容的艺术表现等等。这样就能挖掘出作品的内涵,使文学价(上接45页)值得以实现。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以Internet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化通信网络将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诗歌的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可以把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情景等,再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形、声、色的变化发展,直接去感知诗歌、把握诗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实施,为培养学生诗歌兴趣与鉴赏能力提供了契机。通过学习鉴赏古典诗歌,学生的想象的空间将更为拓宽,创新能力将大大增强,知和情将会得到极大丰富,这必将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初探 篇4

一、探寻美体, 建立美感, 达到“应目”

“美体”, 这里指的是审美的主体。它可以是景物、音韵、意象的, 也可以是意境、人情甚至是哲理的。诗歌教学中, 教师要深入挖掘各种“美体”, 把学生的审美注意力集中凝聚在“美体”上, 达到“应目”的审美体验。

(一) 景物美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所选的诗歌描写了好几种景物。有四趟赤水、重渡乌江、喜踏岷山、志闯草地、望断飞雁的红军长征图, 有感时花溅泪、为国戍轮台、丹心照汗青、灵旗空际看的忧国忧民图, 有海内存知己、吟鞭即天涯的离愁别绪图, 也有一览众山小、早莺争暖树、乱花迷人眼、鸡鸣见日升的江山多娇图。诗人的情感和许多不相关的景物协调统一, 形成完整的机体。

(二) 韵律美

古诗词大都可以歌唱, 可歌唱者, 必有节奏音韵。例如诗经中的《蒹葭》, 整首诗借景起兴, 描述追寻意中人的境况。以“蒹葭苍苍、蒹葭凄凄、蒹葭采采”和“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这样重章叠句的形式, 反复咏唱、委婉动人。首尾呼应的手法, 奠定了整首诗韵律的主调, 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感, 构成全诗回旋的韵律美。诗文字里行间匀称严谨、以ang和i韵在全诗旋转、跳跃, 寓变化于统一, 充分达到了节奏舒缓、声韵和谐的艺术效果。即使是现代诗, 也具有韵律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此诗共七节, 每节单、双行错落有致, 无论是排列还是字数上, 整齐划一, 给人以美感。

(三) 意象美

朱光潜先生曾指出, 艺术的任务是创造意象。意象具有象征功能, 是诗人“心像”的象征, 是诗人情感的物化形态, 是诗人审美活动的直接体现。余光中的《乡愁》, 诗人在诗中创造了一个“乡愁意象”。诗人用“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喻乡愁, 化无形为有形,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与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四) 意境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我们也常用诗的意境来形容美文, 诗的意境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 使春满人间的意境尽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用九个常见的物象构成萧瑟苍凉的秋之图———枯藤缠老树、昏鸦凄鸣瑟缩、古道西风瘦马、孤客漂泊天涯, 意境深沉高远, 言有尽而意无穷。

(五) 人情美

诗有绘景状物、抒情议理的, 也有叙说人情、描写人间变化、反映生活的乐趣与现实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 使读者感受安适与恬淡的同时, 又表达了生活的乐趣与美好。贺敬之的《回延安》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爬山调而作, 带有强烈的民歌色彩, 展示了延安淳朴的民风及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 都饱含着强烈的人世间情感, 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使人的情感与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六) 哲理美

古诗词语句优美, 仔细品味不但能领略到美妙的意境, 而且能从中看到哲理的光芒, 受到哲理的启迪和教益。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的“生”与“入”两字, 让人联想到:残夜将尽, 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 时令虽在旧年, 春意却闯入了江南。这自然将景物拟人化了, 表示时令的更替, 暗示时光的流逝, 蕴涵自然之理。

二、转化对象, 丰富美感, 达到“会心”

审美感知在诗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并随着学习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得到丰富和深化。因此, 我们不仅要探寻丰富的“美体”, 更要运用一切可行的手段, 转化审美对象, 使学生对诗歌内涵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 感染诗人的情绪色彩, 达到“会心”效应。

(一) 借助物像

物像是记忆的基础, 教师可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联系诗文内容讲解画面。如《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场面恢弘, 若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课件, 上课时配以生动的语言可让学生身临其境。

(二) 借助绘画

诗歌讲究画面感, 重视故事性。把绘画与诗歌中的说、写训练相结合, 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闻一多诗歌的“建筑美”、王维诗歌的“绘画美”, 教师均可利用图画, 激活学生的思维, 根据语段说话或描述故事, 或据此作画, “文”“画”并进, 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生的审美体验, 在说、写、画的实践中得到发展与完善。

(三) 借助音乐

古人云:“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教学《虞美人》《长征组歌》时, 可借助音乐让他们感受音乐美的同时, 领悟诗歌的丰厚内涵。

(四) 借助美读

所谓“美读”, 是指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情感饱满的意象, 是在一种格律里面的, 有一种押韵之美。《木兰诗》采用互文、比喻、排比等多种手法, 句式长短相间, 节奏明快, 若借助美读得方法, 学生将得到教育并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 借助移情

我们常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 是因为“移情作用”。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解释外界事物, 把无生命、无生气之物看作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的东西。在“移情”时, 达到物我高度统一, 主客之间相互融合。在教学李瑛的《我是一棵树》时, 让学生专注于“这一棵树”, 他们心中便有了“这一棵树”, 看到了“这一棵树”的高洁品质, 甚至产生成为“这一棵树”的强烈愿望。

三、发挥主体功能, 增强情绪体验, 达到“畅神”

作为最能体现语文教学审美艺术之一的诗歌教学, 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愉悦, 使学生在观察中质疑, 在质疑中欣赏, 在欣赏中体验, 最终达到“畅神”的目的。

(一) 主动审美

欣赏是学生学会审美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欣赏, 感受诗歌作品的魅力, 可从审美价值、审美意象、审美意境方面着手。

1. 审美价值分析

学生对诗歌审美, 往往偏重于感性层面, 而忽略了作品本身的“隐秘”审美价值。如柳宗元的《江雪》, 诗人描写了披蓑戴笠的渔翁孤钓, 这只是表层诗意, 而作品的“隐秘”价值却是表达他因政治革新失败后傲然不屈、深感孤寂的情绪。只有把审美价值深度挖掘, 学生才能对主旨有更高的认识。

2. 审美意象分析

对于“意象”, 学生比较陌生, 但却能通过诗词中的语言美、景色美, 拓宽想象空间, 从而领悟其中的意象美。如杜牧的《山行》:“远”说明山深;“上”说明山高;“寒”与“霜”呼应, 暗示红枫似火;“晚”说明诗人留连心态, 这是语言美。诗中如火的枫叶、盘旋的石径等, 这是景色美。“红于”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鼓舞力量, 这是审美价值中的“隐秘美”。借助熟悉与陌生两者的关系, 意象在学生心间无形中逐渐丰满。

3. 审美意境分析

意境不同于意象, 意象、意蕴封闭于诗歌自身, 而意境则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 无迹可寻。教学中, 如果教师善于携领学生根据意象, 超然于“象外之象”, 畅神于其中的“意外之意”, 将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岑参诗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孟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由简明的意象构成直接境象, 一“空”一“尽”拓宽了学生想像空间, 从而构成两诗异曲同工的意境:友人虽越走越远, 诗人仍不忍归去, 全诗充满着浓浓的深情厚谊。

(二) 积极创美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利用多种方式再度创造美。教学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可让学生放飞想像的翅膀, 画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图画;教学冰心的《纸船》, 可现场制作纸船, 再交流感言;教学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可结合诗眼写篇评论……主旨在创造中得以深化, 审美在创造中得以升华。

刍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 篇5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程中,诗歌占据着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由于诗歌时代已经过去,许多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兴趣不大,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也较为枯燥,导致诗歌教学成效不高的情况十分普遍。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通过分析诗歌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提高诗歌教学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诗歌教学

一、诗歌与诗歌教育

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声调和韵律要求,运用简单凝练的语言表达自身思想与社会现实的一种文学。诗歌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即抒情诗和叙事诗。诗教,即以诗为教,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来的,早期的诗歌的主要功能就是作为教材,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向人们灌输伦理道德观念,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自身的统治。如今诗歌的教学就是为了将诗歌中暗含的教育精神,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修养。诗歌作品通过对具体事物艺术化来揭示实际生活的本质,帮助人们了解生活,读者阅读诗歌后,往往能获得思想、审美、情操等方面的教育。生活影响着诗人的诗歌创作,诗歌作品能使阅读者获得启发,从而调整好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

二、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今,语文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由于教师的不重视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诗歌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价值取向偏差

当今时代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诗歌教学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偏差,过分地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却忽略了诗歌的审美与内涵。对于诗歌的教学,只是从字词句、篇章结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等方面分析,却将诗歌中饱满的情感抛之脑后,导致诗歌教学只是拆分后的部分教学,缺乏对诗歌整体性的把握,忽略了部分与整体的有机统一。诗歌鉴赏教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情智活动,却被教育格式化与标准化。

(二)诗歌素养缺乏

在语文诗歌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缺乏对诗歌作品的正确认识,他们的观点大多是跟不上时代的,基本停留在若干年前诗歌知识的认知层面上,而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诗歌理论也有了新的元素的注入,以前只注重诗歌内容而轻艺术技巧分析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合当今的诗歌教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教师对诗歌的阅读和写作不重视,导致其诗歌理解能力下降,在备课中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这也是导致了学生诗歌学习效果低下的原因。

(三)厚古薄今倾向

教材编写者在诗歌的选择上存在着厚古薄今的倾向,又加之当今社会环境下出现的新诗,缺乏深厚的内涵,学生对新诗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这些人为的偏向,不仅影响了诗歌教学,还对学生全面语文素质提高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现在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理论研究和探索,寻找诗歌的教学规律,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诗歌教学的现状,提高我国诗歌教学的效率。

三、语文诗歌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诗歌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诗歌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诗歌韵律性强的特点,开展“课前读一读”的活动,让学生在琅琅上口的诗歌诵读上潜移默化的喜欢上诗歌。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诗歌中的情感感染力,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送杜少府之蜀州》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离别的场景,选择学生分别扮演杜少府和送别的人,通过实际场景中切身的体会,让学生对诗歌内涵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最后,教师要善于利用诗歌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例如在学习《江南春》这一首诗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一个“画出你心目中的江南春景”的绘画活动,通过这样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此外,还可以建立诗歌兴趣小组,举办诗歌讲座,从而激起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

(二)改革诗歌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诗歌的主要场所,但在具体语文课堂中,诗歌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等使学生对诗歌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提高诗歌教学质量,要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

1.内容整合

诗歌教学内容具有灵活性与广泛性。诗歌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他们符合学生的需求,都可以运用到教学当中。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正确的选择适合学生的诗歌教材作为学习内容,并指导学生有创造性地使用课内外诗歌教材。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所处地方的特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从而是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当地的实际与学生的实际要求,从而提高学生诗歌阅读的能力。

2.诵读指导

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般的诗歌诵读方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其次,教师要进行正确的示范朗读,才能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诗歌,从而体会诗歌所蕴含的艺术美和音乐美,使学生受到诗意美与音乐美的熏陶。最后,教师可以运用各种符号,指导学生标注出诗歌中该运用的诵读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诵读的节奏,使得诵读展现出韵律美。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诗歌诵读的音频材料,以供学生进行模仿,从而规范自己的诵读。当学生的基础诵读能力得到完善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诵读能力。

(三)注重课外拓展阅读

课堂内外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方面,虽然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课外的教学。在诗歌教学中,拓展诗歌的课外阅读是学好诗歌的方法之一。对于教师来说,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歌的阅读,提供给学生课外诗歌阅读的渠道。大量的课外诗歌阅读,才能积攒更多的诗歌知识,巩固学生课内学习到的诗歌知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出课堂的诗歌阅读,还能拓展学生的诗歌视野,丰富学生的诗歌修养。但由于诗歌市场读物的良莠不齐,造成学生选择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一定课外诗歌作品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有内涵的诗歌作品,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和鉴赏水平。

四、结语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搞好诗歌教学,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诗歌修养,从而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还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浩然.浅谈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审美回归[D].江西师范大学.2014(06)

[2]徐丽婷.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课型的选择及应用探讨[J].才智.2015(03)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 篇6

一、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探析

对现今高速发展的教学思想而言,如若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不对自身诗歌的教学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势必会严重影响整个中学诗歌教学的未来发展现状。为此,我对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指导思想仍处于不明确的发展阶段。自文革结束之后,中学语文课本中不断引入中国的古典诗歌文学,借以让中学生能够更为顺利的继承古典文化。但是由于每年的中学大纲都会发生不同变化,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内容不明确。再加上我们的中学古典文学的大纲对诗歌的指导思想又不明确,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一时陷入了僵局。(2)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教学定位问题。对于该问题而言,其主要的产生由于是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往往都是一些无据可依的文章,虽说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是由于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在教学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没有特有的思想文化背景与现实的历史年代性,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势必会造就中学的古典诗歌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大成都府的随意性。这种存在的随意性,就会使得中学古典诗歌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教学定位困难以及会产生教育误区的情况发生。(3)现今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仍有欠新意。该问题主要是由于现今的教学方式仍是以老师言教为主,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方式过于陈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整个文学课堂死气沉沉,没有学习气氛。这种叫法单一的、死气沉沉的、学生没有任何主体性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方式了严重的分离,从而在本质上影响了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

二、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解决对策

面对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教育管理者以及大纲的编写者势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让我国的古典诗歌可以得到顺利的传承。因此,我对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以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中学古典诗歌教学。(1)国家政府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国中学教学的综合素质水平。(2)教材大纲的不断完善。(3)教师在上课古典教学课的时候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而言,只有不断地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做到真正的改革与变化,才能在中学的教育中彻底的改变教学现状,让中国的古典诗歌文学得以顺利的传承。

另外,中学的语文教师也要不断地对课本中的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要让学生能够在诗中找到真正的古人思想意境,让学生可以在古典诗歌中学到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 篇7

现在, 有许多积极探索人文教育的老师, 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 创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色的教学氛围, 钻研新课标, 掌握多媒体操作技巧, 使学生增强对语文的兴趣, 很好地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但是, 我们更应该看到, 高考的指挥棒作用, 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制约了语文人文性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

第一, 因为大部分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是无法在试卷上体现出来的, 有些教师抱着“不考就不教”的教学观念, 这无疑阻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第二, 一些教师教学古诗词的方法陈旧, 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长此以往, 部分学生便失去了对古典诗歌鉴赏品味的兴趣。但是, 现行的教学评价机制逼迫老师只能注重学生的成绩, 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因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成果都无法量化, 这势必会影响到老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许多老师会把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写进教学计划、教学目标, 但同时, 又不自觉地放松了对它的要求, 没有努力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第三, 教学方法的偏颇。在教学实际中, 因为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和个人习惯的驱使, 很多老师还是习惯于注重传授语文基础知识, 重视训练解题技巧, 搞题海战术, 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轻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这些做法都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 以至于语文课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 作为一种职业, 一个比较庞大的社会群体, 教师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用教育艺术改变他人, 源于改变自己。所以笔者以为教师应该具有以下素养:

1. 具有广博的知识, 较好的文化修养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 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比较陈旧的, 因为大家对诗歌的了解还是大学里得到的知识, 而且, 平时对诗歌的阅读也是不多的, 因此, 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就不够到位, 缺乏深入的文本解读, 备起课来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讲授时就只能照搬教参了, 以至于忽视了对学生心灵的关注和人格的熏陶。

其次, 还得具有语音、文字、训诂学方面的古汉语知识, 了解古代的政治、经济、民风、宗教、礼仪以及自然科学、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古人讲究义理、考据、辞章。义理要具有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 考据要具备历史、地理常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辞章需要语言科学和写作理论。否则, 孤陋寡闻、不学无术, 鉴赏古典诗歌就会无从下手。

2. 要具备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

古典诗歌是一座流光益彩的美的殿堂, 在这里, 能体会到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 感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士大夫立身原则, 体悟“胡未灭鬓先秋”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失望情绪, 感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 倾听到“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高歌, 聆听到“杨柳岸, 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鉴赏古典诗歌时, 语文教师要把古典诗歌独特的人文内涵挖掘出来并传达给学生, 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

首先是观察感受能力。诗人创作诗歌时善于以独特视角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捕捉瞬间的感受, 进而创造了动人的形象。教师也必须同样具备这些能力, 这样鉴赏作品时才能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体会诗歌的精妙之处。

其次是审美想象的能力。诗歌创作离不开想象, 诗歌鉴赏也同样离不开想象。因为要使静止的文字灵动起来, 意象丰满起来, 全凭读者的想象。当诗词中的意象刺激到读者的思维, 发散开去, 想象到另外一些事物, 形成各种意象, 这各种意象与作品中的事物互相生发, 从而形成丰富的复合意象, 这就是鉴赏中的想象。

3. 把握时代脉搏, 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的反思能力

在面向新世纪人才需要的今天, 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念, 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语文老师不但要做学生的“经师”, 更要做学生的“人师”, 语文教学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一方面把握住学校文化的导向, 另一方面身体力行, 做好表率。语文教学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最突出的就是太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 而轻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被社会戏称为“有知识无文化”。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手中的案例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尤其是民族荣辱观。比如崇尚自然, 悠然洒脱的陶渊明,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恶, 宁愿归隐过田园生活, 但归隐后的陶渊明, 在早出晚归的辛勤耕作中, 与劳动人民的关系更为密切, 更了解百姓疾苦, “夏日常抱饥, 寒夜无被眠” (《怨诗楚调示庞主薄邓治中》) , 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贫寒生活。虽然归隐田园, 但诗人心中并不平静, 他不可能把自己完全置于社会现实之外, 还是关心百姓疾苦。于谦为人廉洁耿直, 用“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来表明自己以江山社稷为己任, 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的决心。

怎样加强中学诗歌鉴赏教学 篇8

一、按照审美活动的规律分三步鉴赏诗歌

诗歌鉴赏教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 也遵循层层深入的原则。唐代诗人王昌龄认为诗歌可以分为物境、情境、意境三种境界, 三种境界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 体现了意象到意境的融合与升华。据此, 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可采取如下三个步骤:

1. 想象形象, 把握物境

诗歌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艺术。教学中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想象诗中形象:

比如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读后头脑中就应该想象出青草池塘、雨声、蛙声、夜半待客不至的诗人等这些形象, 它是想象诗歌形象画面的基础。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画境, 或是一幕戏景。它往往由几组群体形象组合而成。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通过选取秋日傍晚几种有典型特征的景物, 进行联缀、叠加, 组成不同的画面, 给我们展现出一幅萧索苍凉的秋日夕照图。

2. 体验情感, 把握情境

诗歌是主情的艺术, 我国古代即有“诗言志”之说。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体验诗中情感: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只字不提离别之情, 但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样一幅朋友离去而自己仍久立楼头翘首凝望的形象画面去体验诗人对朋友深深的眷念之情。

又如学习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则可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情感体验, 通过类比联想, 去深入体验诗中情感。如果他们也曾有过远离家乡、明月之夜辗转不眠的经历, 自然会很深切地体味到诗中游子旅居他方, 见月思乡的悠悠愁绪。

3. 品味意蕴, 把握意境

意境是诗歌追求的最高境界。它含蓄蕴藉, 须细嚼品味方可领悟。诗歌教学应着重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意境:比如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就可通过诗眼“绿”字去品味诗中意境:在春风的习习吹拂下, 江南大地是一派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美景。又如学习杜牧的《江南春》则可引导学生通过结句“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来品味出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和对晚唐统治者的讽喻。

二、从语言入手欣赏诗歌

高尔基曾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和青年作家谈话》) 诗歌尤其是语言的艺术, 是语言的精粹。因此, 诗歌欣赏须从语言入手。在诗歌鉴赏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细心品读, 揣摩体会诗歌形象可感的、意味丰厚的、韵味独特的语言美。

1. 欣赏诗歌语言的动态美

中国古代诗人特别讲究用炼字、炼句来增强诗句的动感。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中人格化的“闹”字比原来的“浓”更能表现出红杏挂满枝头, 争奇斗妍的盎然春意, 只有“闹”字, 才能表现出春意的生气和动态美, 才能表现出春意的热烈、繁荣气氛, 才能使人们调动各种感官的功能去感受春天的美好;“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中“敲”字响中寓静, 更显月夜之幽静, 使静谧中有生气, 比原来的“推”字更能表现静中有动、动静相生的不俗境界。

2. 欣赏诗歌语言的色彩美

诗, 作为现实世界的折光, 应该是多色调的。诗人, 总是苦心孤诣地去寻找那些富于色彩的语言, 以期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强有力地感染读者的情绪。一首好诗, 总应该是一幅出色的画。如被称为“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的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这首诗极富画面感, 读之, 犹如走进了一座月色朦胧的恬静清幽的山林, 在万籁俱寂的夜里, 闲步于春山中。桂花的幽香暗暗袭来, 一弯银月冉冉升起, 山鸟在春涧中鸣啭。这首诗几乎全由形象构成, 色彩清幽而又谐调。再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句中, 运用浓烈的表色彩的形容词“绿”“红”展示和渲染出绚丽多彩的审美境界。

3. 欣赏诗歌语言的立体美

诗歌语言的立体美表现在画面立体空间的拓展上。例如, 读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则在眼前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如下立体的画面来:前有桃花流水, 后有西塞山景, 小鸟在高处翩翩飞舞, 鱼儿在水中欢快嬉戏, 春意盎然, 生机勃勃, 给人身临其境的美感享受。

4. 欣赏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音乐美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 它主要表现在节奏的顿挫、韵脚的回环往复和声调音节的和谐搭配上。例如, 在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中, 所选择的语音、文字很具代表性, 特别是开篇的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更称千古绝唱。只要开口一读这满是唇齿音的三句, 在独特的音韵节奏中, 一种悲戚、辛酸、孤寂、凄凉之感便油然而生。作者在国破家亡、夫死的多重遭际下的愁苦神态, 便历历如在眼前了。

三、重视诗歌习诵的作用

多读, 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诗歌学习中的作用就更不用说了, 往往在一遍遍的习诵过程中, 诗的内涵和美感就出来了。加强诗歌的习诵, 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

1. 习诵诗歌能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记忆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记诵一些诗歌是一条有效途径。我所带的学生, 特别是男生, 很不喜欢背诵, 记忆力较差。我就要求学生每个早读背诵一首古诗, 定期抽查背诵情况, 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量。另外还通过诗歌朗诵, 讲古诗故事等活动, 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当然, 加强记忆并不是死记硬背, 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教学方法上:可以让学生自学, 翻阅资料, 加深理解;可以由学生讲解, 教师对关键问题进行点拨。背诵方法上:可以单独背, 集体背, 可以开展默写古诗等活动, 还可以举行配乐诗朗诵。

2. 习诵诗歌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如果每个语文早读课背诵一首诗, 一学期积累六十首, 三学年下来就能积累三百首。这是汇流成川的好方法。在学习古诗中, 学生了解了文人志士的高洁情操, 如屈原的“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史实、名句“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地激励着学生, 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这些知识被收藏到他们的记忆宝库里, 成为他们终生受益的精神食粮, 也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3. 习诵诗歌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我们能理解诗歌大致的内容, 但并不一定能体会它的内涵美。诗歌内蕴的美感需要在反复的习诵中去品味。如从习诵“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 体会悠哉田园生活的心境美;在诵读“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中, 体会恢宏雄奇的景观美。可以在诗歌习诵中引导学生去品味诗人的艺术风格, 诸如李白的雄奇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晓畅激越;李商隐的奇丽深婉……让学生在风格各异的诗句中, 体会其不同的美感, 增添审美意识, 激发审美情趣。

加强中学诗歌鉴赏教学,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 比如要学生多去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及时代背景;课内学习与课外补充相结合;了解一些诗歌格律、平仄、对仗、流派等方面的知识;运用比较阅读法;甚至尝试写点诗歌散文等方法。本文难以尽述。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 篇9

古希腊的哲学著作中最先提出图式二字, 只不过其含义与今日大不相同。深化图式理论的第一人是康德, 而将之运用到心理学领域是英国的巴特利特。瑞士的皮亚杰将图式理论用于认知心理学中, 美国的鲁美哈特创造性地把图式理论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联系起来。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是该理论的佼佼者, 他把图式理论当成是人类学习的生成模式的一种方式。他认为学习的生成过程就是学习者对外界信息主动选择加工的过程, 如果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与外界的信息建立起积极的联系, 那么学习便会取得良好的效果。[1]毫无疑问, 阅读、写作均存在一定的图式模式。有研究者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随当前阅读的内容不断主动地激活读者背景知识, 将当前的信息与先前的信息进行整合, 形成文章的情境模型的过程[2]。按照图式理论, 如果一个阅读者在阅读某个材料时, 无法将大脑中的图式与材料信息建立相应的关系, 则其信息的解读是无效的。据此而论, 当阅读者无法解读材料时, 如果帮助其建立阅读图式与外界信息的联系, 或者激活其阅读图式, 阅读者便能朝着更加正确的方向解读文本。而且如果图式能从不同角度引导阅读者对信息的理解、破译, 能产生举一反三, 为创造性阅读与个性化阅读提供条件。

二、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古典诗歌教学历来是教学的难点。首先, 古典诗歌的语言系统与今日迥异, 今人与古人处于不同的语言背景与文化背景中, 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其次, 古典诗歌, 特别是近体诗讲究声律、平仄、对偶, 语言高度凝练, 具有多义性, 而中学生的阅读素养不够扎实, 尚难把握诗歌之美。最后, 古典诗歌的意境十分抽象, 最难破解。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障碍。特别是中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十分有限, 不经巧妙点拨, 难以体会个中奥妙。而传统的教学法不尽如人意, 采用新的教学法也就十分必要了。当然, 难点也有突破点。如近体诗的平仄是固定的, 押韵的地方也是固定的, 教师便可总结其中相类似的诗句。又如古典诗歌的一些意象具有固定含义。如“东篱”、“黄花”、“柳丝”等诸多意象在诗歌中意义大体是不变的。又比如, 一些诗歌中的句子, 组合形式具有特殊性, 如有些诗句全部由名词组成, 如“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这些由纯名词意象组合而成的诗句, 意象密集, 画面感强, 颇似几幅山水画的集合, 其风格不尽相同, 但其所描绘的景物均有一种苍茫之感。如果我们再仔细阅读, 便会发现这些诗词作者有相近的感情倾向。有了这些共同点, 教师便可总结这种句式的图式, 引导学生加深印象。上述所论的共同点较难以掌握, 缘于其尚未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结构化的信息以基本规律、基本概念与主题思想为理论依据, 体系简易、中心突出, 易为学习者所心领神会的, 它可以使得记忆变得明晰化, 加深印象[3]。从这个角度说, 如果能通过图式理论促进诠释诗歌知识点的结构化, 便能极大促进对诗歌内涵的准确把握。那么, 如何促进呢?首先, 应从诗歌中寻找共同的规律, 从中寻找出一种共同的“范式”。所谓的范式就是诗歌表现出的一种共同的知识组织形式。例如歌颂春天的诗句, 可以从三方面归纳其图式范式。第一, 画面的色彩。第二, 表现诗人喜悦之情的词语。第三, 描写春天景色的意象。其次, 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建构诠释诗歌的知识点的图式范式。而且, 当旧的图式范式的内容不断发展与深化, 便会递进为高一级, 新的图式范式。以伤春为主题的诗句为例, 如伤春诗原因生成图式为 (思征人、报国无门、贬谪外地、仕途偃蹇、韶华消逝、人生感伤、爱情失落……) ;情感表现图式为 (愤愤不平、哀而不伤、郁郁寡欢、郁结于胸、抑塞磊落、黯然神伤……) 这几个诠释伤春诗歌的范式便可成为建构伤春诗歌的图式。这种图式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联想。最后, 探索图式下面的低层图式有助于实现诗歌知识点的结构化[4]。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 不断建立图式有助于对古典诗歌进行深入解读。比如在熟悉伤春诗的图式范式后, 还应让其了解低层的图式, 如创作背景、诗人生平经历等。

三、图式理论在几首“悲秋”词曲教学中的运用

在古典诗歌里, “悲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而且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传统。这类诗歌中, 意象的选择, 作者情感的特征, 诗歌的审美特征等方面呈现出一种范式。为了研究方便, 这里放宽了“悲秋”的概念, 我们将中学语文课本中, 李煜《相见欢》、柳永《雨霖铃》、马致远《秋思》、范仲淹《渔家傲》《苏幕遮》、王实甫《长亭送别》、李清照《声声慢》等归为悲秋作品。首先, 从上述作品中, 我们可以抽绎出主要的景物意象。西楼、弦月、梧桐、东流水 (《相见欢》) ;烟波、暮霭、酒、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秋思》) ;大雁、落日、孤城、浊酒、霜 (《渔家傲》) ;碧云、黄叶、寒烟、斜阳、明月、酒 (《苏幕遮》) ;碧云、黄花、西风、北雁 (《长亭送别》) ;淡酒、 (秋) 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 (《声声慢》) 。我们不妨从这些诗词中, 归纳出几个频率较高的意象, 分别为 (秋) 西风、 (残) 月、 (浊) 酒、大雁。通过对“悲秋”的词曲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以某一相近内容作为吟咏对象, 其往往会形成某种相似的范式。如“悲秋”词在意象的选择上, 首先偏向于选择色彩暗淡、质地凄清的词语。其次, 其所选择的高频意象西风、残月、浊酒、大雁, 说明了“悲秋”情感的表现有一种普遍性, 这种普遍性缘于词中抒发了某种相同的思乡之感。这种思乡之感, 教师可根据思乡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起图式范式。马致远《秋思》:“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表达了羁旅行役者的悲凉感受。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守边疆的将士对故乡的深刻思念, 表达了建功立业与思乡之苦的矛盾心态。范仲淹《苏幕遮》:“黯乡魂, 追旅思”表达了词人萦绕不去的思乡之情, 是对故乡昔日人事的追忆, 难以释怀, 不禁潸然泪下。杜甫《月夜忆从弟》:“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抒发了杜甫战乱中兄弟离散, 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 通过描写故乡的月亮, 倍增对家乡和弟弟的想念。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描写了诗人漂泊他乡孤寂凄清之感, 表现了眷念故乡之情, 但淡淡的乡愁含而不露。思乡是古诗永恒的主题, 但诗人的情感因为处境、身份等因素流露出不同的感受, 在讲述“悲秋”词中, 教师当举一反三, 总结归纳, 授人以渔。其次, 我们还应抓住反映词句情感特征的关键词句。《相见欢》为“寂寞”、“许多愁”;《雨霖铃》为“无绪”、“无语凝噎”、“伤离别”;《秋思》为“断肠人在天涯”;《渔家傲》为“归无计”、“人不寐”、“征夫泪”;《苏幕遮》为“黯乡魂”、“愁肠”、“相思泪”;《长亭送别》为“总是离人泪”;《声声慢》为“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悲秋”有不同原因, 词人或者伤离别, 或者思故乡, 或者忆往昔, 或者叹如无根浮萍, 其情感倾向十分鲜明, 可归结为“悲”与“愁”。教师可进一步延伸, 对其他类型诗歌作品进行总结。如“咏怀诗”、“闺怨诗”的情感倾向。最后为作品均显示出伤感的审美风格, 这种对“悲”的表达使得作品的节奏舒缓而徘徊, 难以消散。当然, 除了《声声慢》开头的句子, 其他词的节奏均为舒缓的。因而在朗读时, 要引领学生体会句尾押韵之处的凄清、悲伤之感。

摘要:文章阐述了图式理论的基本内涵, 并分析了图式理论对于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要作用, 认为应通过寻找诗歌的“范式”, 来促进诠释诗歌知识点的结构化。在文章后半部, 将图式理论引用到教学中, 从意象的选择、作者情感的特征、作品的审美特征三方面阐述了对几首“悲秋”词的教法。

关键词:图式理论,古典诗歌教学,“悲秋”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莫雷.阅读与学习心理的认知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

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的叙事视角 篇10

本文尝试从叙事的视角审视古典诗词, 挖掘诗歌内外的精彩故事, 并用之于诗歌教学, 使课堂不仅有美感, 有韵味, 也有生活, 有情趣, 让学生获得情感的立体体验,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的训练以及诗艺的探讨。

一、古典诗歌中叙事因素的存在及其对诗歌教学的意义

从文学表现的内涵、特质和基本手段看, 中国文学存在两大传统, 即抒情传统和叙事传统。中国古典诗词经常被作为抒情文学作品看待, 但“也完全能够放在文学史总的叙事传统中, 即用叙事视角来论述” ( 董乃斌《古典诗词研究中的叙事视角》, 《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中国文论中关于文学创作的动因, 有所谓“物感说”“事感说”, 指的都是外界的“物”或各种各样的“事”促发了文学的创作, 所谓“岁有其物, 物有其容; 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 ( 《文心雕龙·物色》) 、“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 ( 何休《公羊传解诂》)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 《汉书·艺文志》) , 就都是很典型的说法。

“既然诗歌乃至一切文学创作都与某种‘事’有关, 都不同程度地是‘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结果, 那么在这种创作活动的作品中这样那样地、程度不同地包含着‘事’, 岂不是很自然的吗?” ( 董乃斌《古典诗词研究中的叙事视角》, 《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这种对诗歌特点的新的认识, 为中学诗歌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入选中学课本的古典诗词 ( 包括课内与课外两部分) 多为名篇佳作, 艺术性、思想性兼备。以叙事的视角解读这些诗词时, 一首简短的只有几个词语或语言片段的诗词便可能蕴藏着一个或多个精彩的故事, 倾吐着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心曲, 甚至裹卷着一个时代的风云。以事导诗与传统意象、意境分析等相结合, 可以增强诗词的趣味性以及学生情感与思想体验、认识的深度, 同时与中学生喜情节故事、形象思维发达的心理与思维特点相适应, 能使古典诗歌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古典诗词叙事的三种类型

古典诗词中的叙事, 主要可概括为三种情况:一种是事在诗词之内, 另一种是事在诗词之外, 第三种情况则是诗词内外都有事。

以入选初中课本的诗歌为例, 第一种, 事在诗词之内。《木兰诗》《石壕吏》《羌村三首》是典型的叙事诗, 其中《木兰诗》被称为古代叙事诗“双璧”之一, 其情节的裁剪、详略, 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堪称经典。杜诗有“诗史”之称, 《石壕吏》讲述石壕吏乘夜捉人, 连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 既可与“三吏三别”中其他诗歌一起构成连串事件, 本身也犹如一幕冲突激烈的独幕剧, 在事件中反映深广的社会内容。《羌村三首》可看成是“组诗”, 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唐肃宗至德二年 ( 757) , 诗人因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回家探亲时的生活片段, 三首诗蝉联而下, 构成了诗人的“还乡三部曲”, 也构成了一幅“唐代乱离图”。这些叙事诗本身就是在讲述故事, 其故事性自不待言。

以上所举诸例均是典型的叙事诗, 至于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抒情诗, 其内部也蕴含着一定的叙事因素。譬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 茅草被群童哄抢以及一家遭受雨淋的痛苦经历; 《过故人庄》讲述诗人受邻人之邀前往农家做客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归园田居 ( 其三) 》讲述诗人辞官归乡后, 由朝至夕的田间劳作之情形与心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西北边塞壮丽景色为背景, 描写了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这些诗歌中也都有着明显的叙事线索及情节, 人物形象也较鲜明, 都可看做是事在诗歌之内的类型。

第二种, 事在诗歌之外。这一类多为一些抒情色彩较浓郁的诗歌, 其中最典型的如李商隐的《无题》诗, 其“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 首联、颔联或直接抒情, 或比喻暗示, 只有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具有有情人于两地各自思念的画面, 有了一定的叙事味道, 尾联亦可视为人物内心的独白。这类无题诗, 主题鲜明, 但主人公形象不鲜明, 叙事色彩较淡, 可以视为是“事在诗外”的类型, 当然从诗人一面来说, 是有其本事的, 只是在创作中将真事隐去, 或写出来的只是一鳞半爪、蛛丝马迹。也正因如此, 便有研究者以考据办法孜孜追索被隐晦的本事, 形成被称为索隐的研究方法。这类诗歌中的“隐事”可引导学生课下探究, 不必作为此类诗歌学习的重点。

另像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刘禹锡《秋词》、王安石《登飞来峰》等写景抒情或说理性较强的诗歌中, 虽也有画面描写, 如《卜算子·咏梅》对驿外断桥边梅花寂寞、零落的描写, 《登飞来峰》对飞来峰景色的描写, 但它们或侧重于抒情或侧重于说理, 事件倒在其次, 所以也可把这类诗歌当做“事在诗外”的类型, 不必硬要引出事来。

第三种, “诗歌内外皆有事”。这类诗歌较多, 如《观沧海》《江南逢李龟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武陵春》《泊秦淮》等, 这些诗词无论从诗题透露出的信息, 还是诗句中对事件细节的描绘或叙述, 都可以看出事件的穿行, 同时, 诗词之外也隐含了一定的事件。如《观沧海》写出了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事件和所见之景, 同时也隐含了其逐渐横扫群雄的历史事件和欲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江南逢李龟年》写出了诗人与旧时相识———著名音乐家李龟年相逢于落花飘零的江南的事件, 隐含了造成唐王朝衰落的安史之乱及其带来的社会巨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诗人追述了二十三年谪居于巴山楚水荒凉之地, 如今与白居易相逢于扬州席宴之上, 有感友人的鼓励而振奋精神之事, 暗含了诗人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而引起的仕途与人生沉浮以及诗人虽挫弥坚, 豁达、坚毅、昂扬的精神。《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更是诗内外皆有事的典范之作, 词内叙述词人深夜孤身登楼与所见之凄凉秋色, 抒发去国怀乡之离愁, 然而蕴藏在这“剪不断、理还乱,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离恨中的却是词人由一国之主沦为阶下囚后的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家国之痛。亡国的悲痛、屈辱, 巨大的生活落差, 全蕴含于这看似细微的生活片段的叙述描写之中。对这首词而言, 词内的故事只是影子, 词外的故事才是心灵, 这首词也正是因为蕴含了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以及深刻的人生感悟才充满了丰厚的内涵与无穷的艺术张力。

当然, 诗歌, 尤其是律绝与词, 其中的叙事不可能像小说、戏剧那样有着激烈的冲突、完整的情节, “它往往是通过截取一个或几个内涵丰富、富有动态性的画面 ( 场景) , 推出作品的主人公, 讲述与他 ( 她) 有关的故事片段, 勾勒与其有关的典型细节, 营造出一种隐含着某个更大更复杂故事的诗意氛围” ( 董乃斌《古典诗词研究中的叙事视角》, 《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 但这也说明诗词中确实可以梳理出叙事性因素, 从而使诗歌赏析走向生动活泼之路。

三、古典诗词教学中叙事视角运用的几种方法

从叙事视角来解读诗歌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 可根据诗词自身的特点灵活处理。本文主要介绍常用的两种方法。

1. 事件表演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事在诗歌之内”的类型。因为这一类型的诗歌, 其内部即包含了生动丰富的叙事因素, 故可通过学生的表演增强他们对诗歌的体会。

如学习课外诗歌中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 诗曰: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诗歌讲述了诗人与外弟意外相逢、相认的戏剧性故事。可以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将诗歌改写成小剧本, 然后协作表演诗歌里的故事。教师亦可展示自己的“剧本”供学生参考。下边是根据诗意改编的一个戏剧片段《戏剧性的相逢》:

弟: 敢问先生尊姓?

李: 小生姓李。先生贵姓?

弟: 在下姓卢。敢问先生是哪里人氏?

李: 小生姑臧人氏。不知先生哪里人氏?

弟: 在下乃凉州人氏。

李: 啊, 我有一表弟即凉州人氏, 亦与先生同姓, 看来今日与先生相聚也是缘分。

弟: 敢问令弟大名?

李: 愚弟姓卢名安。

弟: 卢安? 卢安?

李: 怎么, 先生认识愚弟?

弟: 敢问先生大名?

李: 小生李益。

弟: 李益, 啊, 啊, 兄长, 我就是卢安啊。

李: 什么? 你是卢安? 兄弟, 兄弟……

在整个写剧本和表演过程中, 学生热情高涨, 兴致盎然。最后教师问道: “这种戏剧性的场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用“事件表演法”, 深化了学生对乱离时代给人民造成的辛酸与苦痛的认识。

2. 故事拓展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那些“事在诗外”或“诗歌内外皆有事”的类型。诗歌总是在特定背景下创作的, 经常牵涉到特定的人物、事件, 又喜用典, 而这些内容关系甚至决定着对诗歌的理解。对诗歌外的故事, 教师可要求学生预习时搜集相关资料, 或课堂提供资料, 为学生搭建起从诗外之事走向诗内之境的桥梁, 从而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深层理解。

如《江南逢李龟年》一诗, 作者通过对李龟年今昔境遇的对比, 抒发了人生的深沉感慨, 并且将个人命运和时代命运联系起来, 唱出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哀歌。可以说, 对李龟年经历的了解直接关系到对这首诗主旨的理解。虽然诗中也有“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这样对于李龟年经历的描写, 但是远远不够, 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步骤引导学生走进李龟年的世界:

第一步, 抛出思考题: “在皇室贵胄、帝王宠臣家里经常见到李龟年, 这说明当年的李龟年是个怎样的人物? 当时的社会风尚、状况又如何?”引导学生围绕人物展开对当时社会风尚、状况的思考。学生自可推断出李龟年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大歌唱家, 否则他没有机会出入像岐王王府、崔九官邸这样尊贵、高雅的场所。进而推想出开元天宝年间的盛唐时期, 是一个崇尚文艺的时代, 是一个有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时代, 也是一个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时代。

第二步, 以精彩故事加深对诗歌人物及诗歌主题的理解。如设计问题“你知道李龟年的故事吗”, 引出学生对这一承载了诗歌主题的重要人物的探寻。教师在学生发言后可补充故事:

一个春日的清晨, 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沉香亭观赏牡丹花, 面对如花的杨贵妃, 玄宗命歌擅一时的李龟年献乐。但又不满赏名花、唱旧词, 于是宣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新辞。“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气纵横、狂放不羁的李白乘醉援笔赋诗, 写下了《清平调辞》三章。龟年当即为之谱曲, 在梨园弟子的丝竹声中唱出了他这一生中最嘹亮、最美丽的歌: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 参见唐人李濬的《松窗杂录》)

至此, 学生已经被诗歌内外精彩的故事所吸引, 眼前仿佛拉开了一屏巨大的历史帷幕。当他们感到李龟年昔日之煊赫和今日之潦倒所产生的巨大反差时, 对诗歌便有了深入的理解。

上一篇: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下一篇:我国主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