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典诗文教学

2024-05-06

小学古典诗文教学(精选五篇)

小学古典诗文教学 篇1

小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古诗, 在学习古诗前, 大多学生都已会背诵。在学习中, 学生们也能够通过查字典, 凭借课文的有关注释大致理解诗的意思。但都是囫囵吞枣式的, 对古诗的理解生搬硬套。对诗通过其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缺乏真切的感受, 无法产生“赏心悦目”的情意体验效应。而传统的古诗教学, 受应试指挥棒的左右, 教师不敢偏纲离本, 跨越雷池, 导致教学模式呆板, 教学方法单一。在古诗课堂教学上, 老师详详细细地讲, 不厌其烦地灌, 学生原封不动地记, 老老实实地背, 缺乏生气。久而久之, 学生也丧失了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所以, 我们要让学生学习、吟诵优秀诗歌, 让学生继承中华文化之遗产, 丰富语言积累,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提高文化底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增强审美鉴赏能力, 激发审美创造精神, 让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在接触学生时, 最关键的工作就是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业基础, 还必须召开家长座谈会, 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如何营造一种学习古诗的气氛, 从而激发起全社会都来学习古诗、诵读古诗, 同时给每位家长写一封信, 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

那么, 如何来实施这些措施呢?

一、强调诵读积累, 营造学习氛围

儿童“古诗文经典诵读”是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 也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教学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 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 自读自悟, 质疑问难, 细细品味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 先积累起来再说, 日后再来“反刍”。我们学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古诗诵读”活动, 采取“不求甚解”与“丰富积累”的方式, 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1. 形成古诗词学习的校园环境。

在校园墙壁醒目位置和教室内贴挂古诗文名言警句, 使师生一入校园、一进教室一抬头即可见到古诗名句, 受到良好的熏陶感染;坚持课前2分钟吟诵诗词, 让古诗词的吟诵充满校园, 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同时, 在此基础上, 利用每周班队课的时间, 挑选优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领读, 从而调动更多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2. 老师、家长和学生齐背。

我们常说“言传身教”, 那么要学生背出的古诗, 老师、家长要和学生一起背, 不能只当倾听者。在老师、家长的示范作用下, 学生的背诵时间会缩短, 但背诵成效会增大。

3. 多样强化诵读。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是学好古诗文最重要的一步, 作为教师, 要多为学生创设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给古诗归类;还可以把古诗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

二、美铺路, 情相牵, 情理交融, 诗情画意

如果说世界到处都充满着美, 那么文学中的古诗就是一个高度浓缩的万紫千红的美的世界, 它在文学审美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在教学实践上做了认真地探索。

1. 强化朗读, 品味语言美。

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 抓住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音素, 把诗韵、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 体会古诗的音乐美、节奏美, 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 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 领会其深远的意境。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 仔细品味, 而不以背诵为满足, 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2. 自由想象, 感受意境美。

声情并茂的古诗朗读配以格调一致的乐曲加以渲染, 则能很好地再现意境, 且能相得益彰, 相映成趣。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配以忧伤的《二泉映月》、《暮江吟》配以古筝《春江花月夜》、《江雪》配以幽怨的《二胡曲》……这将为领悟古诗意境带来很大的方便。总之, 为古诗教学制作音效或配乐, 一要格调一致, 二要逼真, 三要为主题服务, 切忌喧宾夺主。

三、悟情悟理, 融会贯通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 着力写出千古传颂的诗篇, 给人以意境美、情感美、情趣美、哲理美……教师要以情感为纽带, 竭力缩短学生与诗人的心距, 唤起情感的共鸣, 促使学生从诗中感知美。在教学中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 情与理。

哲理诗中的“情”与“理”, 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 情中有理, 理中含情。如李绅的《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辛, 抒发了诗人热爱和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 而且道出了一个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 都是劳动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 教师在教这首诗时, 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 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

2. 形与神。

诗中形与神的关系, 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 而艺术形象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 借形以寓, 因此, 教师应启发学生由形悟神, 探求诗中的意蕴, 理解诗中的哲理。如《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支红杏出墙来”一句, 教师在教学时, 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园子里美的景色, 又要引导学生理解蕴含于景色描写之中的“是金子总会发光”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深刻哲理。

3. 理与趣。

理与趣的关系, 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优秀的诗都具有“理趣”, 既富于哲理性, 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诗的艺术趣味, 使学生在教师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教学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四、读写结合, 学以致用

1. 运用古诗。教育学生适时适地运用古诗, 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受到文学的熏陶。

2. 古诗作业。传统的古诗作业无非是抄写、背诵古诗和译文。我决定改变古诗作业的类型, 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杨宏路.唐诗三百首[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 2004.

[2]陈白夜.小学生古诗词古文手册[M].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1.

[3]裴海安·吉春亚.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

[4]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月刊[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吴熊和.唐宋诗词探胜[M].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7.

[6]郑淑红.关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思考[J].教育月刊, 2003, (3) .

小学古典诗文阅读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篇2

【关键词】阅读教学;古典诗词;小学生语文

古典诗文之美陶铸了中国千年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奇葩。将古典诗文教学纳入到基础教育体系中来,对培养小学生语言美感,提升其审美能力,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生古典诗文学习的规定,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小学语文古典诗文阅读教学的实际,采用合适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确实发挥古典诗文教学的作用。

一、小学生古典诗文教学原则

所谓教学原则,是指“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必须以科学、客观的,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原则为指导,才能始终提高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1、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统一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但是上课的时间和教授的内容是十分有限的。为了保证学习的效果,就要把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该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统一起来。课内教学,教师应侧重于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指引分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典诗词之美,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创造出诗文的意境,一方面可以吸引直观思维的小学生上课的兴趣,一方面可以加深他们对诗文意境的体会。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利用好课外时间。可以根据学校周围的实际环境,选择一些比较优美意境简单的诗词,留个学生课后感悟,去大自然中寻找自己的体验,做到寓教于乐。

2、知识传授与全面陶冶相统一

小学生阶段是最容易学习和接受知识的阶段,也是思维能力比较弱但是直观思维比较发达的阶段。中国古典诗词有其特定的语言、语法特征,与现代文学相比,变化很大,需要老师的耐心讲解。比如,古代儿童诗文蒙学读物《声律启蒙》,对今天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极大,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讲解,用小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以传授知识为主。比如,古今字义差别,如“河”,现代汉语里指“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而在古代汉语里则专指称黄河。这种古今差别都需要老师细心的讲解。同时还要注意中国古代诗词具有“诗言志”的功能,任何诗文都是作者思想的集中表达,是还原历史情境,深入作者内心的门径。因此,在讲解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通过介绍作者的基本人生,作品的时代背景等方面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文中的意境,并对作品做出自己的评价,全面陶冶他们的情操。

3、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统一

小学生天真好奇,活泼好动,精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容易走神。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集体学习是比较有效的方法。“班级授课也称班级教学,是根据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通过这种班级教授形式,一方面可以是小学生处在一个同龄人较多有共同语言的集体中,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一方面,处在班级集体的他们又会彼此的竞争,会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个性彼此不同,因此除了老师统一讲授外,还要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理解学习古典诗文,并将学习心得与人交流,形成良性的学习互动。

二、小学生古典诗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科学的、客观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原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指导学生对古典诗文进行反复诵读

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阅读能力的高低也可以看作是衡量语文教学成果的标尺。古典诗文具有优美韵律和辞藻,朗读起来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小学生正处在直观思维阶段,抽象思维有限,因此,必须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够加深他们对诗文境界的理解和记忆。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此理。诵读也是有技巧的,教师可以在知识讲授和写作背景的交代下,通过自己的示范,带领小学生一起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将小学生带入到诗文的意境之美中去,比如《敕勒歌》,老师可以在讲解的时候给学生配以相关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亲身感受那种辽阔的草原之美。

2、指导学生以教材为本进行扩展阅读

我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而课本教材中所选择的是少之又少。因此,在学习好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补充很多课外诗词,扩展学生的阅读面。诗词的主题有很多类似的,但其中差别还是有的,应该按照主题进行比较补充。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补充扩展阅读必须循序渐进,切勿急功冒进。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必须选择简单的五言或七言。比如杜甫的《春望》,虽然是一个五言诗,但是因为其背景是安史之乱的唐朝长安由繁盛转向衰弱、由繁华走向荒芜的场景。小学生很难理解这种前后的反差和诗人心中的复杂心情,需要老师的耐心讲解,或者配以图片进行解读,或者不推荐此类诗词最好。

3、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深化古典诗文阅读效果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兴趣可以使人们高度集中注意力,并对人的认识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对活动比较感兴趣,可以设计出适合小学生心身特点的活动,通过活动深化古典诗词阅读的效果。比如,可以通过朗诵比赛激发小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可以鼓励孩子们画出古诗的内容,使其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

[2]《当代认知学习基本原理与教学策略文论选读》,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2006年版。

[3]《教育学导论》,李剑萍、魏薇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頁。

如何指导小学生读、背古典诗文 篇3

2~13岁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在孩子们一生学习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以最便捷的方式, 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与修养, 滋养心灵, 以增强人文底蕴, 提高综合素质, 这是我们指导孩子们背诵古诗文经典的宗旨。那么, 如何去指导呢?

1. 大力宣传, 营造氛围

我们努力让古诗文每天都能与学生见面。每周一早晨, 我们就把这周的必背《三字经》印发给学生,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 组织学生进行背诵, 如果在周五之前背诵成功, 就奖励一个大“苹果”, 集齐五个“苹果”就可以换一朵“小红花”, 挂到教室的“红花榜”中 (或者换取一份小礼物) 。学生在与《三字经》“朝夕相处”下“日久生情”, 使诵背《三字经》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学习行为。我们还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 把班级开展的这个诵读活动告诉家长们, 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很多家长都赞同我们的做法, 有的还说:“老师, 你放心, 我们一定和孩子一起学习, 一起诵读, 给我们自己也补补课。”每天早上, 孩子们都会自觉在老师身旁排队背诵《三字经》。

2. 化整为零, 循序渐进

我们将一学期的内容平均分配到每一周。原则上, 我们每周安排学生背诵《三字经》4~6句, 随每周学习要点打印在一张64开大小的纸上, 再印发给学生, 让学生把印好的古诗文贴在语文书上, 方便了学生携带和诵读。一学期的诵读内容大概有16张左右, 一般来说, 我们会提前一周将下一周的内容发给学生, 便于学生提前准备。实践证明, 这样做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孩子们觉得一本厚书不知不觉就变薄了, 感觉轻松了不少。课前诵读时不用在课桌上多摆一本书, 节约了时间, 节省了空间。最重要的是老师帮助他们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了一个个的小目标, 让孩子们欣喜地发现自己要征服这些目标并不是那么难的。

3. 诵读为本, 模糊解读, 增加积累

每周背诵古典诗文, 一周之内, 孩子可能诵读多少遍?他们能顺利背下来吗?一开始, 我们也心存疑惑。可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 学生的潜力不可低估, 零星时间利用的价值也不可小觑。不说别的时间, 单说每周8节语文课的课前诵读, 每节课课前的3分钟静息时间, 学生能将一张古诗文诵读4~5遍左右, 这样算下来, 一周至少能将本周的古诗文读上36遍, 事实上学生读的遍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诵读内容本来就有韵味, 朗朗上口, 再加上充分熟读, 背诵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我们学校在实践中就提出了“天天读古诗, 早中晚十分钟”的口号, 保证了诵读的“量”。

大量的吟诵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使他们吸收了古代语言的营养。尽管有些内容一时难以理解, 但也为学生今后的“反刍”、领悟提供了语言材料。

4. 导读为辅, 重在体验

《三字经》内容广博。首先, 它重视教与学的关系, 提倡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等中华传统美德。然后又用极为精炼的语言介绍四时、五行、六谷、七情、八音、九族等百科知识。此外, 还用较长篇幅讲述了历史。里面的内容大多为名言警句, 充满了古人的智慧, 学生在诵读这些内容时, 有一定难度。在诵读这部分内容时, 我们常常引导学生从诵读内容拓展开来, 生发开去。如有一个学生告诉我:“我学了《三字经》懂得了许多道理, 有一次我们兄弟争吃李子, 我不让弟弟, 一位同学刚好经过, 口中念念有词:‘融四岁, 能让梨。弟于长, 宜先知。首孝弟, 次见闻’, 我一听, 一切都明白了, 我马上不与弟弟争了。老师, 学古文真有意思。”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 在适当时候介绍一些有关资料, 讲其中的小故事, 学生就会收益不小。

5. 灵活多样, 复习巩固

在实践中, 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学生在背诵古诗文时, 背得快, 忘得也快。如何巩固以前背过的古诗文呢?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复习巩固, 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为此, 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趣味古诗文活动———背诵比赛。“三字经, 我会背, 虽然辛苦不怕累”, 在诵读的最初阶段, 我们将这样的口号写在“苹果”上, 奖给那些在背《三字经》时表现突出的孩子, 以此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争当背诵小老师。每周最先在老师处背完古诗文的5名同学, 在本周五放学前如果能顺利通过面向全班的背诵展示, 便能当选为下周的背诵小老师。另外我们精选了一些短小精辟、节奏感强的古诗文利用课间活动时间, 让学生们在跳皮筋、跳绳的同时, 拍手击掌、欢声吟唱, 如“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等。学生既复习了学过的古诗文, 又锻炼了身体, 难怪他们会乐此不疲。

6. 重视自主, 培养悟性

古诗文诵读中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应是学生个性化阅读实践行为的目的。古人写诗“贵在含蓄”, “言在意外”。我们学诗, 从读入手, 披文入情, 体会诗人含蓄之美、言外之意, 与诗人同喜同忧。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三首古诗, 都是情景交融的写景诗。在音韵和谐、行云流水般的描述中, 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表达了诗人对春的赞美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又如《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则在节奏明快、声音铿锵的诗句中, 自然流露出深厚而鲜明的爱国情感。教学这五首诗时, 第一, 应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 读出节奏和韵律;第二, 应引导学生抓住诗人写意上的重点词句, 指导其调动自己的思维, 展开联想, 欣赏其景趣、情真之美。第三, 应指导情感朗读。老师以适当的语言, 创设意境, 唤起学生的情感, 再配以古筝或琵琶曲, 把学生带入情境, 然后让学生反复吟咏, 逐渐拉近与诗人的情感距离。

感悟意境, 重在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从而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 体会诗句所表达的境界。尊重学生富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表达,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 这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关怀。

7.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

诵读古诗文既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又可以拓宽语文学习天地,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与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为了给学生有机会展现自我、表现自我, 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

(1) 开展诵读比赛。

(2) 以年级为单位, 在全校开展古诗默写比赛。

(3) 学校开展“弘扬民族文化, 诵读古诗文”的表演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演出,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涨。

(4) 收集经典诗文比赛。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诗文, 并利用班会课进行交流。把自己收集的诗文读给同学听, 并谈谈自己的收获体会。

读古典诗文 品启功书法 篇4

1、“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洛神赋》)有人将启先生之书比喻为美女,这固无不可,但这些美女绝不像不谙世事的小姑娘那样轻佻,也不像珠光宝气的诰命妇人那样矫情,更不像轻歌曼舞的技艺那样媚俗;她们“淡妆浓抹总相宜”,就像曹植笔下的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砜兮若流风之回雪”。具有一种联翩婉转的动态之美,一举手,一投足,都具有女神般的高雅之气,一微颦,一巧笑,都笼罩在云月风雪的诗情画意之中。特别是那些优美的小行书更具这样的美质。从中我们看到的不是美女的包相之美,修饰之美,而是内在之美,气质之美,只可倾慕而不可亵渎。屈了曰:“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正道出了这种境界。

2、“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论语》记载的、深受孔子赞赏的曾皙之语。承上所言,与其将启先生的书法比喻为顾影自怜的簪花美女,不如将其比喻成风度翩翩、风流倜傥的美少男。因为启先生的书法并不以单纯的、外在的柔美取胜,而是以外柔内刚见长,刚如殿前之武士,剑戟森严,甲胄鲜明,凛然呈威武之势;柔如殿内之队舞,长袖婉转,回环往复,曼妙焉不失整饬。正如曾皙所言,在百花盛开的暮春三月,启先生的书法吟诵出的不是黛玉葬花般的幽怨与低伤;而像是刚脱下沉重冬装的三五少年,轻衣缓带,或策马扬鞭、飞掠于柳岸花衢,或呼朋引类、穿越于田间阡陌,然后尽情畅游于沂水,再披襟当风,尽兴舞蹈于高台之上,仰天长啸,划破晴空。王维《少年行》有曰:“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义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可以佐证这种境界。总之,这种少年之美,充满朝气与活力,充满阳光与热情,一个个都抖擞着精、气、神,一个个都呈现出帅、健、美,别具一种潜气内转的律动和刚柔并济的内涵。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既然有人把启先生之书法比为美女,自然就有人把它比为鲜花,这亦无不可。但予以为,若以鲜花为喻,只有周敦颐笔下的、具有君子气质的莲花最为恰切,难怪启先生于花卉中最喜、也最善画荷花也。“出淤泥而不染”,正如先生之字出于常俗,却没有一点尘俗之气;“濯清涟而不妖”,正如先生之字美丽漂亮,却没有丝毫的媚艳;“中通外直”,谓先生之字章法整饬,却山断云连,蝉联而下,行气贯通;“不蔓不枝”,谓先生之书法明快流走,绝没有游离于作品之外的多余的修饰和生硬的赘笔。先生论画诗有云:“常见画废九牛二虎力,浮烟涨墨块块黑石头。吾病心胸气闷已经岁,那堪再压木炭千层楼。”(《题无款雪景牧牛图》)先生的字绝没有“浮烟涨墨”的喧嚣,亦绝没有“木炭千层楼”的压迫,此之谓“不蔓不枝”也。“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乃是“莲,花之君子者也”的灵魂,可喻先生之字别具一种“清丽”而“雅致”的气质,读罢能沁人心脾,令人爱慕,能与过于孤芳自赏者和过于侧艳媚俗者相区别,也才能更富于君子气。而这正与我们所说的先生之字深具文人气和书卷气相吻合。陆龟蒙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白风清欲堕时”(《白莲》),李商隐诗云:“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扫暖玉生烟”(《锦瑟》),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书怀》),亦可为此种境界之写照也。

4、“纸上神行手不知”,(启功《论诗绝句》之四十九)“譬之峨冠朝服相见于庙堂之上,不如轻裘缓带促膝于几榻之间为能性情相见也。”(同上之五十九)“临枣石翻摹之阁帖时,能领会晋纸上字,用笔不钝滞,如灯影中之李夫人,竟可破帷而出矣。”(同上之六十一)啟先生之书法除清丽雅致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自然天成,潇洒飘逸。上引的几段文字正是这种主张的美文妙论,也是其书法创作的生动写照。观先生之字,绝没有他反复批评的“板滞”、“按模脱墼”、“矫揉造作”之处,不论各种书体,无不自然流走,洒脱超逸,一派生机。其自然,有如黄山之云,随风势而蒸腾;如九寨之水,随山势而赋形;其高妙,如“纸上神行手不知”;如蚊子叮铁牛,不可名状;如庭前柏树子,秉性天成。有时看似随意,却如文人雅士,轻裘缓带,促膝于几榻之间,以性情相见;又如山林隐士,不衫不履,吟咏于松下溪畔,转见其风采。又如武林高手,于小酌之后,乘兴而舞,不求正式表演之周全,却顾盼生辉,虎虎有生气。有时看似平淡,然正如苏东坡所云:“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致也。”(《与侄儿书》)特别是那些书札、题跋,越是随手率意,越能将其自然飘逸的风格推向极致,“晋纸”上的“右军面目”真如“灯影中之李夫人,竟可破帷而出矣。”

潇洒飘逸还表现在敢于用险、善于用险上。先生尝引用杜诗形容书法行笔结字的奥妙:“行笔如‘乱水通人过’,结字如‘悬崖置屋牢’。”又称“(唐太宗字)结体每有不妥处,譬如文用僻字,诗押险韵,不衫不履,转见风采焉。”(《论诗绝句》之八)又赞王铎书法“譬如大将用兵,虽临敌万人,而旌旗不紊。”(《论诗绝句“之八十五》)这些都可视为夫子自道。先生之书善于用险常体现于细节之中:如笔走龙蛇却一丝不苟,笔笔不乱;如左昭右穆,谱系周全,文武列班,进退有序。即使行草多变,亦若欧阳修秋声之喻:“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秋声赋》)以用险见长的草书,亦如老杜笔下之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爆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nlc202309040937

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望湖楼醉书》)“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潆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启先生之字富于变化、且善于变化的特点正如東坡之诗所云。不论何种字体,何时所书,都独具风格,深具个性。其小字如“芥子纳须弥”,能吞吐大千之世界;如滴水透阳光,能折射七色之彩虹。其榜书如五岳之于五方,小众山而雄踞云岭;如江河之于大地,纳百川而东流大海。先生青年时的书法道劲雄浑,如鸿鹄翔天,鲲鹏击水,豪气逼人。又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英光四射,前贤为之避让,凡俗为之嗔目。先生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所书,被誉为“元白体”(“启体”),刚柔并济,清丽雅致,潇洒飘逸,风靡海内外。先生晚年时书法老辣古淡,能将大巧寓于大拙之中,达到了东坡所说的“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的境界。

6、“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凡有大成就者无不广泛师法,兼采众长,也只有在兼采众长的基础上才能成一家之风,启先生之书法亦如此。先生尝自云:“六岁入家塾,字课皆先祖自临(欧阳询)九成宫碑以为仿影。十一岁见(颜真卿)多宝塔碑,略识其笔趣。……廿余岁得赵书(赵孟顺)胆巴碑,大好之,习之略久,……(后)乃学董香光(董其昌),虽得行气,而骨力全无。继假得上虞罗氏经印宋拓九成宫碑,……乃逐字以蜡纸钩拓而影摹之,于是行笔虽顽钝,而结构略成,此余学书之筑基也。其后杂临碑帖与夫历代名家墨迹,以习智永千文墨迹为最久,功亦最勤。……又临玄秘塔碑若干通。”(《论诗绝句》之一百)观启先生之书法,王羲之之洒脱,智永之功力,欧阳询之遒劲,颜真卿之方正,柳公权之端庄,苏东坡之雄浑,赵孟頫之婉丽,董其昌之流畅,都依稀可见,但我们从不把它视为什么柳体或赵体,而一致认为它是启体。何哉?盖兼长诸家之后,已自成一家也,且又能与其擅长的绘画成就相结合,更多一层对自然美、形式美的综合观照,正所谓“内师传统,外师造化”也。辛稼轩《贺新郎》有云:“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未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又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前者可谓内师传统也,只不过启先生不会以“狂”者自居,他只是以二三古人为同调,力争在师承他们的同时,自成一家,与他们并立,并深信他们在千百年之后,见到像自己这样的知音,一定会会心一笑。后者可谓外师造化也,启先生能将书法的艺术之美与造化的自然之美完美结合在一起,不但有很多的貌似,还有很多的情似,充满了博大的美学内涵。

7、“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辛弃疾《沁园春》)总之,先生书法之神采气质、人文涵养、书卷韵味,恰如稼轩《沁园春》咏山之博喻。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一是“爽”。如上所言,启先生之字清丽雅致,潇洒飘逸,所以给人的第一观感就是爽——沁人心脾,充满愉悦。予在《书法赋》中曾云:“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能”,更何况有三数峰争先见面哉。二是“磊落”。且这一磊落乃如谢家子弟的衣冠——正如俗语所说:“三代为宦,方懂得穿衣吃饭”,只有这样的衣冠,才能积累起几代贵族子弟的涵养,充满着高雅磊落、深沉蕴藉的气象。这正是启先生书法美学的深层体现。三是“雍容”。且这一雍容乃如相如庭户的车骑一须知这样的车骑正象征着它们的主人——文人雅士的身份,都具有气度雍容、风流倜傥的气质。这是启先生书法美学的又一深层体现。四是“雄深雅健”。雄且深,雅而健,这正是先生刚柔并济、挺括秀丽书法风格的直接写照,沉浸在这种书风之中,恰如泛览于太史公的《史记》之中,谁都不能不被那种博大精深的气魄、那种浩瀚深邃的境界所折服。

噫!“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启先生书法的成就地位,如可穿越时空的隧道,由当今跨越清、明两代,直接宋元,堪称“间数世”之巨擘,“不世出”之大师,永垂于中国书法史矣。

2013年5月29日

小学古典诗文教学 篇5

在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中, 我们常常习惯于偏重从内容、立意的角度为优秀作文设计一整套既定的规则, 似乎想得好就能够写得好。这一观点也许无可厚非, 但它同时很容易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即:人言语的丰富性总是滞后于个性思考的丰富性。理论上,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 但实际上“理论总是灰蒙蒙的, 生活的金树长青”, 话语逻辑只是基于人对自己能够清晰描述的那些思想的预设;而人生的体验更多的不是非此即彼、营垒分明的观点对峙。模棱两可、稍纵即逝、言不及义、进退维谷, 倒往往构成了人感知这个既丰富多彩又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的常态。因此, 笔者认为, 学生在写作时面对的最大困惑往往并非来自对主题的探寻, 而是对言说的紧张;困难的, 不是素材上的“无米之炊”;而是形式上的“捉襟见肘”。

毕竟, 写作并非廉价的倾诉, 也厌恶肆意的宣泄。尺幅千里, 字字珠玑, 永远是写作者追求的至高境界。文笔的优劣与否, 往往与其所承载的情感密度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这一意义上看, 文笔的简洁凝炼似乎并不仅仅事关作品的风格, 更构成了灵动全篇的精神特质。而在这一点上, 中文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知道, 中文是典型的表意文字, 其意义与书写形式乃至发音方法都有着天然的联系。音形义之间互有形容, 彼此摹状, 使得中文几乎每一个音节单元都能够独立承载完整意义的构成。相比较于拼音文字, 这大大浓缩了意义表达的单位篇幅, 使得中文能够在较短的语义单位中熔铸更多的韵味与形象。我们可以想象, “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这样的语句如果用英文来转述, 或许需要一系列从句去完善其意, 篇幅自然要比这减省的中文复杂的多了。

当然, 凝炼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言语数量的降低。“言有尽而意无穷”才是凝炼追求的大宗旨。篇幅的收敛如果不能建立在意义充分释放的基础之上, 那么所谓凝炼, 则不过是放弃了思考的偷懒。基于这一观点, 文言文直陈的笔法堪称行文凝炼的典范, 值得我们予以创作上的关注。

几乎没有人否认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写作所应达到的最终情境, 但在实践中, 那纠缠着芜杂修饰词的描写与叠床架屋般的意义赋予, 却依然是我们的钟爱。也许, 情感的线团化与思维的复杂化日益混浊了我们原本清澈的思考, 岂不知, 正所谓“情至无文, 哀辞不韵”。铺张扬厉, 汪洋恣肆是技巧, 明心见性, 娓娓道来却是境界了。其实, 对于中文的魅力而言, 最美的表达不会陷入类似“姑娘”、“老人”的概念甄别之中, “红颜”、“白发”的形象直陈才是更为动人的呈现。言说方式即思维方式。中国人长于直觉体验, 乏于形上思辨;担水砍柴, 百姓日用皆是穷究事理, 参悟人生的诗意启迪。于是, 现象的透视勾连起意义的建构。比如, 以下这两段文字:

1君子不重伤, 不禽二毛。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有乘轩冕过门者, 宁读如故, 歆废书出看。 (《世说新语·德行》)

例1中的“二毛”指黑白相间的头发, 是老人的特征, 指代老人。头发颜色的变化见证着岁月对人年龄无情的剥蚀, 故行文以“二毛”直陈, 尽言老境到来时的沧桑感, 较之“老人”的概念化表述, 更能把那温良恭俭的谦谦君子之风跃然于纸上。而例2中的“轩冕”显然是官员的标记。管宁所厌恶华歆者, 正在于他那如蝇逐臭般的利欲熏心。着“轩冕”二字, 状写诱惑如在目前, 则二人的人生境界便在不同的选择之中判然有别了。直陈的建立, 借助于联想, 还原被描述对象的原生状态, 寓褒贬于宛然在目。这确实是古汉语留给今天写作者的深刻启示。优秀的文章总是拒绝主题先行一般的空洞宣示, 哪怕是愤激之语, 在中文语境中也很少辞气浮露, 笔无藏锋。且看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中写刘和珍等人遇难经过的文字:“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 从背部入, 斜穿心肺, 已是致命的创伤, 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 中了四弹, 其一是手枪, 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 也被击, 弹从左肩入, 穿胸偏右出, 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 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 于是死掉了。”这段文字不做任何修饰之语, 少有大段痛斥之声。但在这平静的叙述背后, 作者却带着我们直逼血淋淋的真相本身;为惨状立此存照, 还用得着那些故作深沉之言吗?真可谓铁画银钩, 力透纸背。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真正成功的写作, 无一不是最大限度地在发挥着语言的天然美感。写作的魅力源自思维的魅力, 思维的魅力又折射出文化的魅力。也许, 这才是今天的我们向文言文学习写作时, 所收获的最重要的启示。

摘要:向古典诗文学习写作, 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套用文言文的形式去约束现代意识, 而是要通过对古代诗文言说特色的梳理, 为考场作文的语言锤炼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因此, 学生在写作时面对的最大困惑往往并非来自对主题的探寻, 而是对言说的紧张, 困难的不是素材上的“无米之炊”, 而是形式上的“捉襟见肘”。从这一意义上说, 某些成熟而精致的文言写作观念对我们现代文的写作也许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启示。

上一篇:日本品牌下一篇:过电压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