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探究分析

2024-05-15

多媒体技术探究分析(精选十篇)

多媒体技术探究分析 篇1

一、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媒体形式的信息集成在一起,进行加工处理的交互性综合技术。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它使传递的信息更丰富、更直观。多媒体技术用于历史教学,可以通过在各个历史知识结构框架中加入诸如视频、动画、图片等具体内容使复杂而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线索更清晰,也更能突出重点难点;通过视频、图片等创设声像俱佳、图文并茂、形象逼真的情境,使学生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感知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同时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借助视频、图片等的剪辑及说明性的文字或录音再现部分历史,使学生突破时空束缚,身临其境地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往昔的情景,获得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和形象体验,从而形成清晰而准确的历史认识。

比如讲《美国独立战争》时,可以用计算机动画配上声音,模拟从莱克星顿战役到英国军队约克镇投降的过程,很好地解决了用语言和挂图难于表述大规模统一战争的问题。此外,用语言和板书很难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一步步加深的进程”,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利用课件在空白的中国地图上陆续加上《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割地的面积越来越大,赔款的数额越来越多,被迫开放的港口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到内陆,从而加深对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化过程的理解。再如在学习《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一课时,“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在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难点。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突破,多媒体技术发挥了较大作用。以“人民解放军为什么首战东北?”为切入口,课件作如下设计:(1)电脑显示“战略反攻后的解放区”(学生一目了然敌人已陷于人民解放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且敌人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地区);(2)如果首战华北,电脑虚拟演示“华北解放军将受到来自华北、东北敌军的两面夹击”;(3)如果首战华东,电脑虚拟演示“东北敌军撤退,实行战略收缩,增加战场压力、作战难度”;(4)如果首战东北,电脑显示“封锁敌军退路、形成瓮中捉鳖的形势”。在电脑动画演示的同时伴有背景拟音、字幕滚动的效果。学生从多媒体的动态中得出“首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六、时政导入法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师如能天天“事事关心”,多积累时政要闻,则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巧妙运用。如在导入语设计时,我就经常选择学生身边和备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导入材料,这些材料学生比较熟悉,比较感兴趣,能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主动性,使他们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如在讲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民族团结》这节课时,我先讲当时的新疆事件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妄图阻碍西藏和新疆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这时,我提问,这样战东北体现了党中央决策的英明”的结论。

二、整合需注意的问题

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课件应用的根本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更好掌握知识服务。因此,教师在创作课件过程中应始终把握好一个方向———“学生是中心”,一切创作的基本思想都应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好地培养能力。这就要求在知识点的引入、展开、分析、巩固等一系列过程中,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心理特点、知识程度、理解能力等出发,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2. 坚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

教学内容与多媒体课件之间的关系如同哲学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是内容外在表现,反映内容并为内容服务。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若一味强调形式的丰富多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同时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反而不易突出教学重点,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对知识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深入理解。因此,形式的丰富应把握好一定的度,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制作课件,避免冲淡主题。

3. 注重课件的容量,避免陷入“信息过量”的误区。

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丰富多彩”,其实这是对多媒体技术的误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只有教学信息适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过于丰富或过于贫乏的教学信息,都不利于教学。因此,课件页面要力求简洁,文本内容尽量压缩,不能一个页面上有几百字,否则学生看文字与听教师讲解二者不能兼顾;图片、音频、视频资料也要适量,不宜过多;此外,整个课件的页面也要控制,不能一个课件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页面。

4. 多媒体教学必须适量、适当。

多媒体教学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不要滥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只适合通过形象化、直观化能够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加深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许多教师之所以对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感到困惑,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适量、适当的多媒体信息。

5. 必须正确处理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永远是任何媒体(包括多媒体)的主人,而不能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教师应注意教育学、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视听心理学的学习,以提高驾驭多媒体的技能。

6. 加强同行间的课件交流。

使用方便修改的课件平台或提供源文件,方便其他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修改,这样能避免大量的重复劳动,提高教学效率。

的行为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事实相违背,那么,我国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呢?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又是什么呢?这样导入新课。

多媒体技术探究分析 篇2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一种普遍的技术手段,无论在小学、中学或大学,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在论述和分析多媒体教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试图探究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对其优劣之处探讨清晰有利于促进多媒体教学技术自身的改进与完善,同时也能让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技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恰当得应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目前,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应用于学校教育。为学校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但直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不断曝露出许多新的问题,即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劣势。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反应比比皆是,甚至有的资料反应多媒体教学打破了教学秩序,违反了教学规律,造成教学质量与效率的下降。所以,在人们对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狂热追捧中值得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这种先进的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是这种先进的教育技术不值得应用?还是在应用的过程中有失严谨?这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教学媒体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黑板、粉笔、书本等,当然,这种媒体在当今依然是最常见的教学媒体,任何新兴的媒体都没有完全将它替换;第二阶段是幻灯片、投影仪、广播、电视、电影等;第三阶段就是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走进教学,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笔者认为,教学媒体发展还应该有一个前过程,在这个前过程中教学媒体主要是以小木棍、泥土地以及最简单自然的工具为教学媒体,是教育技术最原始的表现形式。到后来出现了传统的教育技术,表现在教育媒介上就是出现各种材质的教科书,黑板、粉笔、挂图、版画、电影电视等,发展到今天,计算机参与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给教育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教学带来新的方式与方法。新的技术应用于课堂在教育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是正确的值得鼓励的做法。这一点从技术的发展过程上就已经表露无疑。教育技术是在进步的。先进的教育技术不值得应用显然是不理智的说法与没有头脑的偏见。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集计算机技术与声像技术于一体,使教学过程呈现智能化,教学信息易于存储而且容易做进一步与加工处理。而且信息的储存使教学信息反复多次重复播放,供学习者多次使用,不同的学习者也可跨越时空共享同一资源。对先进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肯定,并不是说多媒体技术没有缺憾,应用时不需要谨慎。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的优势之处与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显得尤为必要。

1、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优势

1.1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表象

对某一类事物表象的建立,是了解学会有关于这类事物知识的先决条件,建立在直观表象之上的学习是有基础的有机的学习。多媒体教学技术在为学生提供表象方面做的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够在瞬间为学生提供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画面与情境,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将教学内容融于图、文、声、像等的展示中,抽象的教学内容变的直观具体容易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学内容不再是静态的复现,向学生展的教学内容示充满生机与活力。为学生直观的,多角度的观察事物提供支持。

1.2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集声音、影像、图片、文字、动画于一体,能营造一个图文声并茂的教学环境,把学生带人一个多彩的立体课堂,吸引学生,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欲望。兴趣是对某事物产生强烈的期待与好奇,希望进一步了解与深人的心理状态。学生对所学事物感兴趣是能够将知识学会的前提条件,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古今中外的教学中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也是教师们关注的话题。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形象生动,绚烂多彩,可以对学生的听觉视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强烈的刺激,比传统教学媒体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更容易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学生的积极性上来,教学比较容易进行下去。

1.3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与传统教学媒体相比,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画面生动,色彩丰富,视频音频兼备,这样在多种角度上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心里触觉,唤醒学生的多种感官,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强烈的刺激,学生对某种信息的印象也就越深刻。比传统教学媒体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在头脑中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

1.4能够储存而且可以重复播放与利用

现代数字化的技术保证了各种教学信息以编码的形式储存在硬件及网络上,只要保留下来就永远不会造成信息的遗失,保留下来的优秀课件可以供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内播放重复享用,这是传统的教学媒体永远无法比拟的。储存在软盘或硬盘之上的教学信息可以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拿来使用,只要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播放,而且这个过程绝对可以做到信息的原汁原味,不会因为信息的衰减或走样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同一群体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重复回放教学内容,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帮助学生记忆,克服遗忘,牢固掌握所学知识。从学习的长远利益与更大的范围上讲,受教育者可以跨越时空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快速,便捷地获取世界最先进,最优秀的文化。

1.5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大量信息

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中编辑的文字、图表、示例、公式推导等直接投影予屏幕,教师不必花费大量时间用于黑板板书,而能够从容的对内容教学充分进行阐述说明,能增大教学容量,同时可以留出时间与学生交流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再者,多媒体技术信息的构成通过多种元素,视觉信息元素,听觉信息元素等,在瞬间爆发多种信息,学生在学习有关知识信息的过程中还接受了其他相关与不相关的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可课外知识的吸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种信息的发送,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1.6能够向学生展示前沿科技

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新科技成果的使用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高效率,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将学生置身于科技发达的新天地,处处充满新鲜的前沿信息,科技展示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目不暇接,新鲜的画面层出不穷,对高新科技的探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对科技的新发现产生强烈的憧憬。对前沿科技的领略中培养崇敬科技与积极探索求知的理念。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其优点有许许多多不能历数,但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事物的优点经过转化可以成为事物的缺点,这是矛盾轮回转化的特性所决定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也一样,其优点背后必然是有待克服或解决的不足之处。

2、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劣势

2.1对教师基本素养要求较高

教师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需要对先进科技的计算机的熟练掌握,要求教师具备应用现代科技的基本能力,对教师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能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搜索与整理,了解熟悉幻灯片的制作,各种图像,声音的添加,不同页面的链接等,在这个方面教师要具备基本的科技素养。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前期的工作比较“艰辛”,教师只有对先进的科技成果了如指掌才能够运用自如。

2.2成本较高

现代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成本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较高。第一,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费时费力,在时间上教师在上课前要将多媒体课件制作完毕,将教学内容制成word文本,转换成powerpoint,花费时间收集资料,添加图片,设置音效,在片与片之间做链接等,所以,教师备课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第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制作过程与播放过程无时无刻不依赖电力的供应,电力的供应是多媒体课件能够运用于课堂的必备条件。这一点上表现的不是很灵活而且消耗电能花费巨大,这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之处。

2.3操作运用比较机械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发生过程很多时候并不是按预设过程发生的,教师往往因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或者师生互动而突发新的有价值的教学灵感,而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有“意外”发生,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也表现于此,教师的教学机智也因此受到考验。教师要随着课堂教学形式的发展灵活应变,而多媒体课件是制作完毕的,在短时间的课堂教学内是固定不可变的,这时教师就需要脱离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师的临场发挥,而临场发挥的时候不可以没有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媒体的运用,而传统教学媒体此时表现的非常灵活,产生适时而生的效果,在这个方面多媒体表现出操作机械灵活性不足,不能根据课堂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等一些特点。

2.4使课堂教学固化缺乏情感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的信息发出与学生的信息接收相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仅进行知识信息的传递,教师和学生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进行着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师的作风,形象等也会作为潜移默化的因素影响学生。在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将自己的教学风格,个人特长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直接影响学生。如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漂亮的粉笔字、美观的板画、流畅潇洒的作图、通常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并能产生或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充满教师体温与热情的教育对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使学生建立对老师的仰慕之情,因为学生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欠缺,多媒体教学呈现固化特点,按照课件制作完毕的内容进行讲授,这个期间很不利于教师个人风格的展示,教师个人情感也没有机会进人课堂教学中,个人特长的全面展示受到限制,教师学生间情感上的互动不容易产生,活生生的教学变得生涩无味。

2.5缩小了学生想象空间

多媒体教学将大量信息在瞬间展示出来,表现的丰富多彩,往往在学生来不及设想之前,给学生视频的定格和先人为主的形象,向学生传递的信息太满太实,所以对信息的处理缺乏留白,从而阻塞学生对于各种教学事物的想象。再者,信息的传递缺乏展示的过程,不经思考就会看到结果,长此以往势必给学生造成思维和做事风格上的不良影响。

2.6重点不易突出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短短时间内呈现信息量过大,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往往不加取舍,或者学生只接受自己感兴趣或者想知道的信息,而教学重点则因为跟其它信息相比并无突出之处不容易受到重视,对多种信息同时进行学习显然使重点内容的印象模糊,弱化重点内容的信息的印象,对重点教学内容有弱化的影响,所以,对信息的取舍不当容易形成信息污染,影响教学效果。不少教学课件为了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大量运用了图片、图象、声音、音乐,甚至动画,这与传统的粉笔和黑板相比,的确给学生带来了更为美妙的视听感受,但教师的投人并非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具体、生动、直观的信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没有针对性,甚至会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干扰源。而且,过于注重形式,多种颜色的使用,多种动画的添加,声音的播放,容易发生喧宾夺主的现象,影响对教学内容信息本身的接受和消化。

3、结语

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激发探究过程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通用技术课堂;有效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以强大的优势改变着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听震撼,而且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究技术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因此如何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优化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已成为技术教师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结合教学,谈谈我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激发探究过程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怀疑的情感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技术知识的过程

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活中的案例,诱导学生激起疑问,激起学生有效探究欲望,通过比较,从具体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论概括,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因此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课件来激起学生怀疑的情感,带着怀疑的情感积极地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探究技术知识,饶有兴致地完成技术教学的任务。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好奇的心理有效地激发探究知识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是兴趣的先导,好奇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切科学的发现和创造都始于好奇。”“好奇能激起学生无休止地追求知识、无休止地探究的欲望,无止境追求知识的奥秘。”因此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对载人航天技术的兴趣、好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片等实例,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好奇,怀着好奇的心理,情绪满怀地有效地投入到探究技术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以灵感的动机有效地激发探究技术知识的过程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经验时回忆到相对论灵感来临时说像“突然黑暗里透出了光亮”。灵感需要感受的长期积累过程,需要经验的累积过程。这正如台湾女作家龙应台说过:“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灵感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高中生的灵感也需要感受的积淀过程。因此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课件,展示大量的图片、实物或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丰富信息刺激,以信息刺激来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有效地投入到探究技术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教学《结构强度》课,我播放赵州桥的设计到鸟巢设计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红”和我国古代黄鹤楼、岳阳楼等建筑视频来说明影响结构强度的三个因素:结构的形状、结构的材料、结构构件时。当我做完做一个实验来说明结构形状这个因素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来了个灵感,想起爱迪生小时候用灵感来孵小鸡的故事,说:“老师,爱迪生用身子压在鸡蛋上面,薄薄的小鸡蛋为什么不会压扁?薄薄的蛋壳又怎样来说明结构材料的坚固?”他以为这个问题难倒了我。“对,何不用鸡蛋做实验,用鸡蛋承重力来说明結构形状这个因素呢?”这个灵感在我头脑里闪现。于是,我再一次设计了一个鸡蛋承重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把三个鸡蛋放在三个瓶盖上,然后在鸡蛋上放一些重物,重物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这一下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他们都好奇地做实验。开始时他们以为鸡蛋很脆弱,所以就选了放几本书。但有几个调皮的学生选了一个自己坐的板凳拿过来,想给我出个丑,没想到我答应了他们,果真把板凳放了上去,结果鸡蛋完好无损,这一下学生都惊呆了。那几个调皮学生不死心,又抱来了一大摞书或几个重书包非把鸡蛋压碎不可,然而令他们惊奇的是鸡蛋仍然完好无损。这时候有几个学生怀疑我的鸡蛋是假的。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我及时在黑板上画出了鸡蛋的外形,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分析,终于使他们明白了结构形状——壳体结构有惊人强度的道理。学生被震撼了,个个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鸡蛋竟有这么大的技术含量,从而真正理解了结构形状、结构材料、结构构件是影响结构强度的三个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没有学生灵感的启发,我怎能想到用鸡蛋做实验来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技术知识的奥秘?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反思的情感有效地激发探究技术知识的过程

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没有反思,就没有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形成。”新课程强调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好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反思。因此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应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来引导学生有效反思,激发反思情感,反思技术知识应用过程的合理性或先进性,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技术知识的形成过程。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仅给学生在课堂上带来享受视听的盛宴,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怀疑、好奇、灵感、反思等情感,激起了学生探究技术知识的热情,使学生积极有效地投入到技术知识的探究中,去发现技术知识的神奇与奥妙。

参考文献:

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应用探究 篇4

当前,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自然地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对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中等职业院校的物理教学中更是如此。由于物理教学的特殊性,特别是教师在进行一些物理现象的讲解时,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更为依赖。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和生动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而可以为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也可以有效提高职专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职专物理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实现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就必须准确把握其意义所在,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进而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入手来实现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 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职专物理教学作为职专开设的基本教学课程之一,是学生学好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物理教学在职专整体教学中所处的的重要地位自不待言,但是我们在职专物理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现在,职专物理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不能很好地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有关。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要破解当前职专物理教学中的诸多难题,探讨如何实现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也可以有效提高职专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然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在这一趋势和潮流的推动下,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顺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信息化和网络化对教学方面的最大促进就在于教学手段方面一些科教手段的利用,亦即在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相关应用。在教学中娴熟、到位的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不仅会从根本上丰富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表现形式,而且可以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思维能力,能够增加课堂信息,扩大知识面,提高课堂效率。因而,从这个层面上讲,实现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实现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具有上面所说的如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目前我们的职专物理教学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许多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专物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职专物理教学的进一步创新。具体而言,职专物理教学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着如下的突出问题:

2.1 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还未真正深入教育者的内心

我们前面已经说了,信息化和网络化对于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相当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直接从事教育的人员就能很快在思想上接受和践行先进的科教理念。人们对于任何事物都有个慢慢接受的过程,在行动上如此,在思想上也是这样。而且,由于人们的思想不可直观的被其他人感受到,所以扭转思想理念方面的认识也就困难得多。这种认识上的落后直接影响到多媒体技术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而不能从思想上接受先进科教理念,也就更没有办法奢求教育者能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自觉自愿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离开多媒体技术,也就意味着教师在进行职专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渴求,因此也就达到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2 多媒体应用于物理教学还存在一些体制和机制的制约

当前,实现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还存在着一些体制和机制的制约。主要是职专物理教学的评估体制在很多方面限制了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在评估的过程中,虽然也有一些鼓励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鼓励性条文,但是这些远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很多老师对于这种条文类规定的理解依然是仅靠自身的力量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很难实现。还有就是在学校层面上,很多学校由于自身财力的不足,对相关多媒体设备的引进也并不热心,这也就造成了一些学校虽然改革教学方法、引进先进教学设备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是具体实际层面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

2.3 教育部门和学校对于教师及学校相关人员在应用多媒体方面的培训不足

教师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而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老的教师)在以前可能根本没有接触到先进的科教设备,因而也就无从谈起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熟练应用和操作多媒体技术。当前,我们的许多教育部门和学校虽然也在积极倡导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做得还很不够。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不能够创造条件对相关的教师进行针对性的科教培训,使其真正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和具体实施方法。而不能掌握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就无异于痴人说梦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还有赖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而现在的大部分职专在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还是十分的欠缺。这两方面,也就在总体上制约着职专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此外,大部分中等专科学校在科教设施方面还很不完备,投入不够,这也是制约多媒体技术有效应用的的一大限制性因素。

由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实现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存在许多的制约和限制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就要来进一步探讨如何实现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具体对策。

3 实现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具体对策

破解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足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的合力,共同推进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为此,就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3.1 教育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利于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一些引导性措施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在这方面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引导性措施。具体如,将职专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情况,列为其教学能力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此来引导教师关注和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积极创新职专物理教学的具体形式,组织一些形式多样、丰富多采的多媒体应用比赛活动来实现不同学校物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切磋,通过这些活动来有效地提升职专物理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使之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并由这些教师来带动整个职专物理教师队伍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积极支持和协助学校发展各种形式的物理多媒体教学活动,尽量为其提供开展活动所必须的各项帮助。

3.2 学校要大力创造一切条件鼓励和提高物理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

学校作为职专物理多媒体应用能力提高的真正舞台,必须创造一切条件使物理教师能够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方面有所作为。这主要包括:学校要完善自身的科教设备,包括投影仪、电脑、电视机等进行多媒体教学必须的电教器材,从硬件上满足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学校还要努力为物理教师进行相关的科教培训创造条件,使其可以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多媒体应用能力和水平;学校还要大力引进和培养一些精通多媒体设备使用与维修的技术人员,为物理教师乃至其他各科教师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保障。此外,在学校领导层面还要从思想和观念上真正关心和致力于学校物理教师多媒体应用能力的提高,不应付,不拖延,尽力满足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实际需要。

3.3 教师要努力提高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实现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最终还是要靠承担具体教学任务的教师来完成和实现。物理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端正态度,真正树立起科教创新的教学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思想理念上真正认识到进行物理科教活动以及创新的重要性,才能为进一步在具体教学中自觉自愿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要真正将多媒体技术贯穿在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职专物理教学中,既要保留以前好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又要积极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必要的创新。在这方面,物理教师要注意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全方位培养起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爱好并综合提升其进行物理学习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物理教师还要创新科教思维,积极探索有趣、有效地科教方式和内容,这方面就需要职专物理教师下大气力摸索物理科教教学的规律,探索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举例来讲,在物理教学中,为训练同学们的发散思维,可以出示一些与之相关的特殊物理图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投影仪或复合投影片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更为有效地引导和提示。通过诸如此类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热情,实现既达到教学目标又真正能使学生有所收获的目的。

总之,实现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只要这几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了,实现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也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蒙石弟.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职专物理教学的应用.东方企业文化,2011,(16).

[2]杨娟.多媒体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纺织教育,2011,(04).

多媒体技术探究分析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225-01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多媒体技术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认识。

1.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1.1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对其产生强烈的兴趣,才能有清晰的前进目标以及巨大的学习动力。强烈的好奇心是处在青春期阶段的高中生的个性特征之一,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着很大的好奇心和很强的求知欲,基于这一点,如果我们能够在传统的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中加入新鲜灵活的元素,创造立体空间感的课堂氛围和情境,会增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的趣味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数学“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一段短片:短片中可以利用卡通画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出何为柱,何为锥,何为台,何为球。通过有趣卡通短片的播放,激发了学生对这几种几何体的兴趣,同时学生对这几种几何体也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为后续知识的教授奠定了前提。

1.2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如何加工处理教材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性因素,重点在于如何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有些重难点很难突破,根源是高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太过狭隘,对事物的观察不够全面不够具体。所以,教师应当采取比较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而比较容易地使知识迁移。而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就是高中数学教师突出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内容的主要方式之一。

1.3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的多媒体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多媒体“动”这一特长,变静态的“解说”为动态的“表演”,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启迪学生的思维。将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具模型、投影片、黑板等实物展示的各类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加工成图形、文字、影像等表达形式,并予以一些创意性的处理,例如通过动画的形式表达教学内容,并将这些资料整合起来。在课堂的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动态的变化可以把形和数结合起来,将运动与变化清晰地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2.1多媒体的使用背离课堂有效教学的原则,喧宾夺主。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各种媒体的不同功能,当用则用,选择运用,讲究实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片面地唯多媒体是从,为多媒体是好,为使用多媒体,甚至已到了众“体”皆废,独尊于的媒体的地步。另一些教师把多媒体当成展示自己计算机水平高低的表演工具,把课堂摆弄得绚丽夺目,煞是“好看”。整节课热热闹闹,学生上课看的眼花缭乱,下课变得晕头转向,最终本末倒置。还有一些教师为追求形式,把多媒体当成演示教学内容的高级黑板、数学课堂的装饰品、课堂板演的捷径,使得媒体无形地成了“题海战术”的现代化工具,不仅没有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已造成学生的疲倦,达不到新课改要求。

2.2使用多媒体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交互性差。多媒体课堂教学不能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电脑提供的信息和指令,教学及课件制作应遵循和坚持“辅助”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然而,在目前的一些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中,教师的工作只是在电脑上点鼠标,敲键盘,甚至连板书也有电脑完全代替,教师成了放映员。在演示课件时,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给学生自由独立的思考时间,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用电脑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解、启发,用电脑的“人机交互”代替沟通师生之间情感的“人际对话”,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脱离实际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

2.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脱节,缺乏有机结合。多媒体确实拥有强大的功能,于是常见在公开课上纯粹以多媒体取代黑板、粉笔,有些科例甚至只有多媒体从头唱到尾。多媒体成了独媒体,其实多媒体固然有它的优越性,但是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传统常规媒体的独体功能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多媒体技术所不能取代的。

3.对多媒体教学的建议

3.1保证充足的思维时间。多媒体教学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效率高等优点。然而,若画面的切换过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像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大大地影响教学的效果。多媒体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内容。

3.2保证充足的思维空间。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注意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的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的形象展示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课件仅仅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和补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一切包办到底,否则会害了下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多媒体技术探究分析 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如果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局限了方法,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制分割、结合、移动等多角度相结合的课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运用的多样性,保持其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在数学第九册“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认为利用电脑动画导入新课比较新颖独特。我就研究设计了一个电脑动画程序脚本,先出现几何图形组成的头部为三角形的小人蹦蹦跳跳的游戏图。小人晃动到屏幕中间,观察这个小人是由哪些几何图形拼成的?(三角形、线段……)复习了旧知,接着画面中的小人笑逐颜开,对同学们说:“对了,我是三角形。你想知道我更多的知识吗?”同学们见此情景,立刻兴奋起来,都说“想!”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地学习愿望,很好地导入新知。这个脚本中的设计为这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后来这个软件程序的设计也为整节课的教学做好了准备:在如此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生掌握知识变得格外顺利。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使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交流讨论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给平行四边形配上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蓝天、白云、绿树、青草……然后利用计算机画把剪子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的任意一条直线剪下去,再用只小手把剪下来的一小块挪到另外一面,并准确拼好——“咦?怎么又变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了呢?而且还变成了一个长方形!”所有学生都用奇特的眼光看着不可思议的一切……。例如学习小数的简便运算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直接讲解简便的方法和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同时也掌握了制作幻灯片的技术。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也帮助学生在游戏当中学习了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一课,教师开始提出问题:圆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怎样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进行广泛的猜测后,接着教师利用课件中图形分、合、转、并、移、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的必要解说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同时利用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圆和长方形内在联系以及有关公式的推理模拟,不但能彻底的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小学数学的合作探究教学,有助于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探索,多渠道地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拼出美丽的图画”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合作探究小组,让每个组里的同学大胆地进行创造性地拼摆活动,然后由代表到视频展示仪上交流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体思维空前活跃,互相启发,创新意识得以增强,竟然有30多种拼法,有的像机器人、有的像小山、有的像汽车、有的像路标……。

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创设虚拟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

参考文献:

1.皮芒青.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J】.2009-5.

2.柳健.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的结合.【J】.2007-7.

3.李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2007-10.

4.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2007-10.

多媒体技术探究分析 篇7

一、运用多媒体声像功能创设教学情境

万事开头难, 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 应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因此, 教师的授课方式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 与该课程内容教学的成败有着很大的关系。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中, 最常用的的便是提问法, 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思考, 从而引出该课程教学的内容。但是随着提问次数频繁, 学生们渐渐地失去兴趣, 缺乏积极性, 所以这种方式比较老套陈旧。

如果课堂中换一种新方式, 让学生觉得有新意, 肯定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思考的动力, 这种方式便是多媒体技术导入。利用多媒体技术特有的声音、光线、色彩、动态、静态等功能, 很容易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将注意力完全放在课堂上, 随着数学教师的授课思路进行思考, 多媒体的声音与画面结合, 可以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从而快速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课堂上创造情境式教学,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 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二、运用动画功能解决教学重难点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往往会碰到重难点知识的教学, 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份轻松愉悦的环境, 并结合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与定理、结论等的推理过程,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 由简到难地进行讲解。多媒体的动态功能可以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转化为一种形象化的方式进行表达, 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例如, 在初中数学“轴对称”章节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轴对称的实例, 并利用的几何画板简单地制作出该实例的模型, 引导学生思考, 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并引申出生活中其他的轴对称实例。然后结合多媒体技术, 在屏幕上展示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 通过几何画板的动画以及隐藏功能, 将此概念进行一定的延伸, 让同学们欣赏到不同情况下的对称图形, 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出对称点、对称线段的概念, 让学生比较对称轴、对称线段、对称点之间的不同, 从而完全掌握三者之间的概念与区别。

采用这种直观的教学模式, 能够及时地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活动中, 参与数学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因此, 借助多媒体动画辅助教学, 对老师来讲能够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交互功能

现在多媒体应用逐渐走进课堂, 使得初中数学课堂表现出了交互性特点。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师掌控与调节授课进度, 对于学生学习重难点有一定帮助。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 初中数学课堂借助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手段。它不仅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也使得数学教学任务可以顺利实现。因此, 教学活动中运用交互功能, 可以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例如, 学习“几何图形的认识”的内容时, 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如何绘制平行四边形以及相应的知识要点, 让学生掌握其中的知识架构与规律。随后, 可以组织学生自行演练, 进而掌握平行四边形绘制方法, 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多样化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吸收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自行探索, 总结经验, 从而加深印象。

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中, 自主学习逐渐成为学生必备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在探索中发现的问题, 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 并与教师、同学讨论, 从而对所学知识更加感兴趣, 理解得更加透彻。

初中数学学科知识点的联系较为紧凑, 往往在某一知识点的学习之后会引申出其他的各个知识点, 这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来讲无疑是一个挑战。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某条定理和图形的来龙去脉以及变化规律, 让学生逐渐理解知识, 并随着知识点由浅入深进行延伸扩展, 进行自主式探讨学习, 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尽管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各项功能辅助教学, 但是多媒体技术也不是万能的, 不能代替教师进行所有的教学活动。因此,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该把握好度, 不能泛滥使用。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实现数学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 优化课堂教学, 达到教学所要求的效果。

多媒体技术探究分析 篇8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有机整合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模式主要有三种: (1) 运用多媒体技术作动画模拟。 (2) 运用多媒体技术作分层显示。 (3) 运用多媒体技术作直观演示。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做到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整合, 培养创新精神?

下面根据本人的理解与多年实践谈一些做法:

一、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具有很多优点,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正确合理地选用

1. 化抽象为直观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并茂的特点, 在图形认识初步的教学中, 我用信息技术工具在课堂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使学生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动态演示的图形且连续变化所形成的众多画面变换, 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图形空间变化的印象, 有助于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建立空间观念。如二次函数的图象教学中随着画面移动, 用几何画板能直观地把数与形的变化关系呈现出来, 且能反复再现, 逐步分解其变化过程, 使其变化规律凸现出来。如用课件“镜子改变了什么”, 动态展现出不同的图形在镜子中的变化, 让学生更加清楚镜子中图形的变化规律。

2. 提高课堂效率, 增加教学密度

运用多媒体技术“动”性强, 交互性强的优势, 提高了课堂训练和交流的容量。如“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教学, 用电子表格统计数据和画统计图表, 快捷、标准且美观, 并利于把教学重点放在统计思想和从事统计活动。如“幸运数字”的教学, 用多媒体模拟学生掷正六面体的不同次数的结果, 其动态画面真实感很强, 完全可以替代实际试验, 使学生短时间内理解所学内容。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发挥认知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用信息技术可方便地制作图形, 且让图形“动”起来, 有利于发现图形在动态的变化中不变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便于发现图形的性质。如“中点四边形”的探究, 用几何画板可在原四边形动态变化中发现中点四边形的特殊性质。如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 用计算机软件制成动态的圆, 让学生在圆的动态变化中发现它们之间不同的位置关系, 还可同时测出圆心距和两圆的半径, 去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在“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教学中, “π的估计”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方法进行模拟试验方便快捷, 在学生掌握模拟试验时,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针对一个现实问题, 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进行模拟试验的策略。这些直观的动画演示能加深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 培养创新意识。

二、把准多媒体技术的切入点

1. 激发兴趣时切入

在教学中设计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景, 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教圆这一课时, 从数学角度理解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用信息技术模拟各种形状的车轮行进的过程中, 显示中心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曲线, 让学生想象坐在车上的感受。讲解“轴对称”的概念时, 笔者用Flash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蝴蝶, 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 立刻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 学生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 受此启发, 并能举出很多轴对称的实例。这样知识便有了生命, 且贴近生活实际。

2. 突破难点时切入

数学教学的难点就在过程, 是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拓展、创新的过程, 而用多媒体教学能很好地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如中考题:“起重机的起重杆长20m, 仰角可在与水平成45°到60°的角度之间变化, 左右可以在120°范围内转动, 问它能起吊的最大高度是多少?它所工作的范围在地面上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区域?有多大面积?”学生很难理解。而用多媒体展示起重机, 并拖动鼠标使起重机可以左右120°转动, 并在平面上绘出图形, 学生马止就能把此题概括成解直角三角形和求扇形的面积。如“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 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现过程, 学生难理解, 用几何画板在屏幕上作出任意三角形ABC及其内角A的平分线, 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 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随意拖动点A, 三角形ABC的“三线”随之发生变化, 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D, 使得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三线重合。因此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 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3. 模拟操作, 深化理解时切入

如“探索函数性质”时要描点画图, 用计算机可方便快捷列表、描点, 且精确地画出函数的图象。在探索“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时, 用几何画板画出y=ax2+bx+c (分别画y=x2-2x-5和y=-x2-4x-5) 的图象, 拖动图象上的一点P, 让这点沿图象 (抛物线) 移动, 观察动点P的坐标的变化。易发现: (1) 图象最低点或最高点的坐标, 即当x取这点的横坐标时, y有最小值或最大值; (2) 当x小于这点的横坐标时,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增大) ;当x大于这点的横坐标时,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减小) , 同时能显示抛物线与x轴的公共点的坐标, 能得出相应方程的解。它的轴对称性, 可用动画演示它的图象沿对称轴对折。如探索“勾股定理”时, 用几何画板画一个可变化的直角三角形, 并同时度量三边的长, 分别显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与斜边的平方的值。

三、注意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密切结合

数学的教学正是一种以抽象的思维活动为中心的教学, 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主要活动之一。而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 以往需要板书的知识重点虽然在课件中有所体现, 但在放映过后, 基础差的学生也就没了印象, 不利于各层次学生的发展。而传统教学中, 板书是教师配合讲授和练习的需要。课堂知识的一些重点, 把它板书在黑板上的某个位置, 以便学生在整节课中有所参考, 即时性板书更能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 并且对学生还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如一些数学符号的书写、图形图象的画法等一些基本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使用多媒体代替。

四、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它只可巧用, 不能滥用

如在折叠问题中, 用实实在在的纸去动手折叠, 要比观察课件强多了。滥用色彩, 其效果适得其反, 我建议, 用黑色作为背景色, 它能衬托较多的其他色彩。运用动画技术还应注意动画的“技术层次”, 即从“连贯动作”逐步向“抽帧动作”发展, 以引导学生从“直观”逐步向“抽象”发展。尽可能少用, 或者不用音响效果。

五、多媒体课件向积件发展, 应短小简洁, 具有互动性、通用性

多媒体技术优化聋校语文教学探究 篇9

一、借助多媒体转化思维, 攻克难点

聋校学生由于听力存在较大障碍, 难以在有声语言中形成较好的交流, 教师也就难以借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引领学生对课文中相对抽象的语句进行深入的感知与理解。而多媒体技术的充分运用, 则可以巧妙促进学生对文本重难点的深化理解与感知,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葡萄沟》这篇课文时, 文中第三自然段介绍了葡萄干制作的过程及形成原因。这些内容即便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都相对陌生, 更不用说聋校的学生。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解, 学生难以真正感知课文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课文的内容借助视频、视觉资源动态化地展示在聋生眼前, 让聋生观看。聋生完整地观看葡萄干制作过程后, 教师继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议论、思考等方式, 将视频内容引入课文内容, 可以有效地化解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难点。在这一案例中, 教师并没有完全依仗自己的认知语言, 而是通过视觉资源激活了学生的认知渠道, 调整了聋生解读文本的渠道, 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多媒体激活感知, 生发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 任何文字都是作者自身内在情思的体验, 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元素。而语文教学绝对不能忽略这些内在的情愫。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 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聋校学生由于自身心理的缺陷, 心理特点会悄然发生一些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开掘相适切的情感元素, 继而通过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 让聋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与文本形成强烈的认知共鸣。如《春蚕》一文展现了母亲养蚕的艰辛, 凸显了母亲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文中母亲的伟大, 教师为学生播放了电影《漂亮妈妈》的片段, 将电影中妈妈脚蹬三轮、为孩子购买助听器的故事与文本中的母亲进行比照对应。影片中的画面与文本中的文字, 形成了相得益彰的表达效果, 看着画面、读着文字, 学生们的眼睛逐渐湿润了。

三、借助多媒体丰富路径, 拓展视野

聋校学生由于先天性听觉失聪, 吸收悦纳知识面的途径相对逼仄, 导致聋生知识更新速度相对较慢、获取途径相对狭窄。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 为聋生更好、更快地获取知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认知平台。尤其是多媒体将聋生的思维从课堂不断向课外、向生活牵引, 有效拓展了课文所涉及的范畴, 让聋生在课堂中能够将关注的视角伸向外面的大千世界, 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 丰富了学生的基本知识。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时, 教师就借助多媒体动画, 让学生充分了解了很多动物尾巴的功能:鹿的尾巴虽然短小, 但在关键时刻却能起到报警作用;老虎的尾巴粗壮, 在与敌人打斗时就是有力的武器;松鼠的尾巴蓬松柔和, 从树上跳下时能起到降落伞的作用, 如果睡觉还能起到御寒的作用。在观看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接受了文本内容的浸润, 更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视域, 丰富了学生的认知积累, 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借助多媒体补充信息, 丰富素材

生活即教育,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绝大部分聋校实行的都是寄宿管理制度, 他们的生活相对单一, 每天都是在教室、生活、食堂的三点一线中徘徊, 所接触的生活资源相对匮乏, 形成的内在积累相对较少。这造成了很多聋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在选择素材时显得捉襟见肘, 而始终无从下笔。要想攻克这一习作教学的难点, 就不能仅仅止步在对写作技巧的感知与传授上, 而要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要丰富学生的认知积累, 运用多媒体技术扩展学生的生活接触面, 弥补聋生的生活空白。例如一次描写“花圃”的习作时, 教师除了将学生领进校园中的花圃进行参观外, 还为学生用视频播放了花圃里花团锦簇的画面, 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范畴, 对实地参观的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和补充, 对于学生实践写作提供了有效支撑。在这一案例中, 教师没有完全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中选择内容, 而是借助多媒体补充信息, 促进了学生写作素材的不断丰富, 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 多媒体技术的充分运用已成为当下课堂教学的主要潮流。多媒体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全面优化了聋校语文教学。对于聋生而言,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更加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充分把握聋生的思维特点和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真正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扩大化。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可遵循以下一些原则和思路:借助多媒体转化思维, 攻克难点;借助多媒体激活感知, 生发情感;借助多媒体丰富路径, 拓展视野;借助多媒体补充信息, 丰富素材, 从而促进聋校语文教学的全面优化。

关键词:攻克难点,生发情感,拓展视野,丰富素材

参考文献

[1]于振华.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优势及其优化[J].教学与管理, 2012 (18) .

多媒体技术下学生美术探究力的培养 篇10

一、多媒体技术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多媒体是全面的综合性的信息资源,常指信息表示媒体的多样化,常见的形式有文字、资料、图形、影像、动画、视讯、声音、特殊效果,再经由电脑表现出来,它能用来达成信息传播中的任何媒体资源。[1]而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可以说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革命。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它们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则具有多维性、集成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

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是一种直接而稳定的学习动机,美术教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能帮助学生了解美术教育的意义并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改变旧有的传输—接受的学习方式,养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心理。

二、美术教师应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

为了适应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需要,教师必须有信息处理、课程开发及整合等新技能。过去,课程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过分依赖于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严重影响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而目前,知识传递速度急剧加快,学生的接触面相应扩展,这对各科知识综合应用性较强的美术教学提出了可支配因素增多的客观要求。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采取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而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会越来越低。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但会“教书”,而且也会“编书”,得到学生认可。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按照知识体系授课,又要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景入手选择内容,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提供新的、独特的教学形式,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这样对学生探究力的培养才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变化

1.教学实践的变化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是将一节课的知识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予以呈现,通过讲述、摹写,再现教师传统的知识和教材的内容。探究性教学则不然,以明暗表现绘画形象的主体感、空间感为例,探究性教学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提出问题。教师通过球形石膏体在画室中不同位置所产生的观察效果向学生提问,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顺光、侧光、逆光,这些现象对于相同物体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明暗调子有哪些不同。

第二,推理与预测。教师不讲明暗关系,而提出光线与物体的角度、光源的强弱及其与物面的远近、对象与写生的距离、对象不同的角度四个知识点,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推测相应的结果。通过推理与预测,找准学生掌握知识的差距。

第三,搜集事实依据。让学生分别在不同位置和光源条件下观察物体的明暗调子。

第四,得出结论与解释。

第五,反思评价。

总结物体在不同光源条件下,亮色调、中间色调、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的规律变化,提出在涂明暗调子的过程中始终要牢固树立形体结构观念。这种探究式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学生通过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2]

2.教师角色的变化

探究式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模式,要求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师生共同体。教学的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还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内容的过程。这一过程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角色从知识的权威过渡到平等参与学生的探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这种角色变化可以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求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例如在泥塑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三点:首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和实验,教师在旁观时通过听和看,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其次,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对课程内容要求的几何形浮雕,只要求学生掌握方法,不要求与教材完全一致,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研究精神更加高涨;最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围绕课程内容这一中心,有更多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交流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既可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并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

1.创设问题情境,展现设计思想

精心设计的情景,在带给学生惊奇、愉悦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迅速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展开积极思维。在由此而产生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会理所当然地形成对新的未知知识的渴求和探索。

2.多媒体教学,结合教材内容设置问题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置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如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

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普遍使用带来教育、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传统知识的传授基本都是用语言描述,虽然也可能重现客观世界,但很抽象,学生需要在脑中努力拼凑,去重现客观存在,这是相当困难的过程。然而,有了多媒体技术,就可直接把现实世界表现出来。例如,在美术教学中使用模拟仿真,使教学概念、事物结构都可以在学生面前变得非常直观、容易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之可以逐步表示图像、动画、声音、视频,使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可以模拟仿真,可以出现虚拟世界,学科中涉及的研究对象可以实际表示,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资源和网络技术进行设计和创作。

3.利用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情境

美术的发展史是美术家不断探索、创新的历史,美术学的每一步新进展,都闪烁着美术家的无穷智慧。利用影像资料展现美术发展的历史,创设学习情境,在教学中结合美术史教学的内容充分利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联系生活设置情境,创新教学模式

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充满着神奇色彩,蕴含丰富的美术素材。如自然景观、人文事物等,这些对学生来说无疑都是美丽的,极具诱惑力,所以,完全可以以它们为素材去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兴趣,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目的。还可以利用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性教学模式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其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所引发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一系列变革,有力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创新性教学模式要求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手段,重新规划教学过程,建构以创新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模式及相应的教学环境,以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积极开展探究活动,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积极开展探究活动,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模式,网络技术,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冠芳.运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技术创新基础英语课堂教学[J].光盘技术,2008(4):57.

上一篇:读书推广下一篇:提升学生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