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生产

2024-05-31

现代工业生产(精选十篇)

现代工业生产 篇1

实施在机测量的随机量仪主要由接触式测头、信号接收器和输出电缆 (或接口装置) 组成。根据传送信号的性质, 又分为红外线和无线电两种。相比之下, 后一种信号传送能力更强些, 不但传送距离远, 而且在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也不受影响。但实际上, 在企业中用得更多的还是前一种。其工作过程为接触式测头的检测结果以红外信号方式发送到安装在加工中心内的接收器, 接收器通过输出电缆 (或经过接口装置) 再将信号传送到机床控制系统。而测头作为红外信号发送器可在360°范围内发送信号, 接口装置在对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后将其传送到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统。但在多数情况下, 检测程序还是由机床厂商按实际需求编制后, 根据输入的信号实现相应的功能。

在多数情况下, 测头就像刀具一样, 平时存放在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刀具库中, 然后依照不同的要求, 在一道加工工序之前或之后调出, 再按规定的程序执行自动检测, 从而实现某种功能。概括地说, 通过在机测量主要可以达到以下3个目的。

(1) 刀具状态的检测

有别于实现在机检测的其他功能时的测头存放在机床刀具库中, 此时测量装置 (测头) 一般是设置在机床的某一固定位置。对刀测量装置有接触式和非接触 (光学) 式两种, 图1是常用的接触式测头的两个示例。对于加工中心来讲, 测量装置均安装在工作台面上, 如图1a和图1b所示。从图1可见, 刀库中的某把刀具按事先设置的程序及设定的尺寸进行接触对刀测量, 据此评价刀具的状态。同时也能进行刀具破损或安装型号正确与否的识别。在这种应用场合, 检测信号是采用电缆传送方式输入接口装置, 或直接与机床数控系统连接。图1c是对刀测量在数控车床上的应用, 此时测量装置 (测头) 安装在一个固定于车床床头箱上的可卸式测量手臂的前端, 也是通过接触式测头进行对刀测量的。

(2) 确定加工状态:工件找正、参数设定和补偿

所谓“找正”是指为了保证工件的正确安装和定位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出现或存在“不正”的现象既有夹具方面的原因, 也有工件自身因素的影响。无疑加工状态的找正是确保工件加工质量的基础。另外, 由于受到温度变化和刀具磨损等渐变因素的作用, 加工状态的稳定性也会发生改变, 影响到制成品的质量, 故在必要时, 找正后也需要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所具备的检测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工件的自动检测

现代工业概论 篇2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学系09级 刘星 学号:2094051337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前进着。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发展汽车行业是必要的。汽车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交通工具,它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它以便捷、快速的优势逐步取代了人们以往的交通方式。从汽车诞生之日起,它注定会成为时流,会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等各个方面。它的发展也是历史必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然将以极高的姿态立足于这个世界。

关键词:中国汽车业; 发展; 挑战; 创新品牌; 市场

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国外大的汽车生厂商纷纷进入,形成了九州分天下的局面,根据2000年的资料显示,中国汽车市场份额中97%属于合资企业,而20多家国内企业仅仅占到了3%。竞争非常激烈,但同时,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无论是产量还是销量都是在快速的上升,今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辆,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据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国有企业汽车出口金额和出口数量占比分别为56.8%和47.7%;2005年为59.5%和59.4%。民营企业出口金额占比12.7%,出口数量占比12.6%,均比去年有所增加。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也认为,尽管目前中国汽车还不能和欧洲、美国汽车形成竞争,但这种竞争的形成只是个时间问题,中国汽车批量进入欧洲市场,将不会超过5年的时间。

一、汽车行业环境分析

从经济特性来看,汽车产业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要求形成很大的规模经济,以此进行标准化和差异化的生产。从行业吸引力来看,2009年1—9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961.27万辆和966.27万辆,同比增长32.01%和34.24%,已经超过2008年全年。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增长速度快,2006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增长幅度达44%,产量增长幅度为27.6%。首次实现了利润增幅超过产量增幅。汽车产业的成长潜力高,后劲足,市场需求大,这也带来了整个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产品更新速度快,更注重消费者对环保,设备,后续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受人们生活质量,教育水平的影响,整个社会更倾向于环保的经济型汽车,对企业在R&D方面的投入要求更高。

从行业的竞争结构分析,从进入者来看,我国的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规模经济,我国知名汽车企业以各种形式与世界汽车集团合作合资,行业的集中度高。2006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总额实现700亿元,其中14家骨干企业实现利润330亿元,占汽车行业总利润近50%的份额。此外,骨干汽车企业利润增长幅度达48%,高于全行业的平均增长幅度。统计资料显示,06年1-5月份中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销量249,17万辆,市场占有率是83,77%,同比增长0,59个百分点。汽车产业存在着资金壁垒,销售渠道壁垒高等问题,也要求完善的配套设施,所以说,在如今这个已经走向成熟的中国汽车产业不利于投资再进入。

从用户来看,各大生产厂商不断推陈出新,消费者选择幅度大,但在中国本土低端汽车仍然占有很大的市场,普通家庭买得起车,但是只是买低档车。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买车是一项相对大的消费,所以需求弹性会比较大,就是稍微高一点的价格会使得有较多的消费者选择不再购车。进口的汽车大都是高档车,对于这一部分的消费者来说,他们不在乎这辆车的价格,而是车子带来的社会地位。也就是说更高的价格,会有相对少的人来买,这样就会使得这一产品在生活中比较稀缺,使得消费者感到了更大的满足感。这是高档车所特有的虚荣效应。

从供应商来看,现如今的汽车行业,各大汽车生产商都与供应商形成了联盟,通过整合零部件供应商,实行模块化供货,实现风险共担,同时降低成本。

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与国外企业形成了竞争合作,融入世界的发展模式,通过合资合作,共享资源,国外企业以技术换市场,但我国企业由于却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整体实力依然偏弱,自主研发企业有只有奇瑞,吉利等少数企业,市场龙头依然是合资企业。国外企业,合资企业为争夺市场,纷纷采取低价促销的方式,本土的企业由于长期受到政府政策的保护,价格普遍昂贵,在如此的冲击下,要么落马,要么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二、国内外汽车发展趋势

进入本世纪后,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增长强劲,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这一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延续,但也不能忘记“井喷”之后2004年的迅速下滑。与美国市场换代消费特征不同,国内消费主导仍是新车消费,而新车消费的波动性往往更大,一轮新高之后,增长曲线是否会调头向下,是最值得关注的动向。事先,有必要分析一下近几年的增量变化。2003年全国产销汽车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0%%和34.21%%,其中轿车共销售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28%%;2004年产销507.05万辆和507.11万辆,分别增长14.11%%和15.50%%,其中轿车销售232.65万辆,增幅跌至15.17%%;2005年产销570.77万辆和575.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6%%和13.54%%。2006年产销增幅有望达25%%,突破700万辆。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2003年到了一个新高点后,2004年的轿车增长由75.28%%迅速滑落至15.50%%,2006年同样是一个新高点,是否也会出现反弹呢? 在不久前南京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年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认为,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有望突破800万辆,到2010年,中国汽车总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而北汽福田董事长安庆衡的预测相对保守一些,他认为2007年增速在13%%左右,将接近或达到780万辆,比2006年增加90万辆左右。

三、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A、中国汽车需要自主创新

1、自主创新是一种体系化的能力。(1)自主品牌的核心是对品牌的定位、发展,后续一系列的规划是否有自主权,而非名称的中式或西式。因为现在很多国外品牌的车也用中文的名字,而一些中国的品牌恰恰使用洋文的名字。(2)自主研发即技术创新,对汽车的底盘、动力等等是否能够掌握核心技术,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也是现在讨论最多的也是最遗憾的方面,正是在这方面的差距导致中国的汽车制造业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3)完整的自主生产或自主创造体系显得非常重要,没有好的配件体系、质量控制过程、制造工艺、员工素质,就无法生产出好的产品。

2、从“中国自造”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智造”。(1)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学习型创新——“三联合”。对自主汽车制造业来说,必须考虑研发链和产业链(可以统称为创新链),必须有整体谋略。汽车制造领域的技术研发涉及多领域、多学科,需要有效组织分散于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各类人才,实现人才的优势互补,通过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寻求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2)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走充分竞争的产学研合作之路。在“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变的过程中有很多途径,上海华普探索的是产、学、研联盟的这么一条路。他们和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紧密联盟,将高校和科研机构前沿技术的研究通过生产平台转化为一个有效的产品,开发适合国人的低成本混合动力环保车型、100%甲醇燃料汽车、柴油发动机车型以及高新车用电器技术,真正做到了技术领先和成本优势的平衡。B、对汽车产业结构调整

1、打破“近亲配套”体系。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零部件产品规模和水平的竞争,零部件质量和技术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品牌和销售。目前,广东省零部件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不高,处于只具备加工生产能力的层次,单家企业参与整车产品同步开发能力低。尽管汽车零部件的全球化采购战略是大势所趋,但大部分名牌外资汽车企业的配套体系“近亲化”十分明显,例如广州本田在国内的一级配套企业,全部是日本本田原配套企业在广州的合资、独资企业。由于日资整车厂原有配套网络中涉及复杂的股权控制和利益关系,一级配套企业又控制着二、三级上游企业,所以即使产品质量过关,国内一些零部件企业,仍然很难进入一级配套体系。

2、自主研发能力是关键。中国的汽车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就要从合作、合资开始,培养一批拥有自主创新、管理、品牌和生产能力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据了解,广州东凌集团与本田核心配套商日本旭株式会社、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戴卡旭铝合金轮毂有限公司,首期生产轮毂规模达150万只/年,整个项目投资完成后,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轮毂生产研发和销售基地。在国家一系列鼓励政策的基础上,广东省政府还将集中力量鼓励一些有资金积累的企业进行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研发,由龙头企业牵头、主要零部件企业参与成立技术攻关联合体,或设立多企业参股的技术开发中心。C、中国汽车业应借鉴德国经验

世界上汽车品牌主要集中在德国。据德国一位参加展会的业内人士介绍,2005年德国前20位最有价值的品牌中,戴姆勒-克莱斯勒、奔驰、宝马、大众、奥迪等汽车品牌都榜上有名。德国的一家研究所从十几年前开始对汽车品牌进行专门评估。主要评估依据是市场占有率、产品形象和企业经营状况等。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德国各大汽车厂商十分重视品牌价值,使得德国汽车在竞争激烈的全球高档车市场中占据7/10的份额。同样,德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也有自己的品牌,如博世、大陆、ZF、蒂森·克虏伯、西门子VDO、巴斯夫等。在过去六年里,德国汽配工业的销售增幅均超过整车工业,但市场主要被少数大型汽配企业占据。

D、汽车业需要政府援手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50多年的成长,2005年产销量已分列全球第四和第三,成为世界公认的汽车工业大国。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至今并未成为汽车工业强国。产业政策引导不力和支持不够是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汽车后市场的发展

汽车用品是汽车后市场三大板块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中国长期的短缺经济,使人们的目光过多地集中在制造业,而对汽车后市场重视不够。随着汽车需求增长的释放,汽车后市场随着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也日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汽车用品的市场规模达将到1900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力是推动中国汽车用品行业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就国内而言,在汽车行业上还有许多未开发的领域等待我们去开发,尽管会受到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的影响,但在总体上它还是呈上升的趋势。虽然不久前金融危机侵袭全球,但是在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却是向前的,汽车的销售出现了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好比此刻的中国汽车市场就如一个婴儿,它正在慢慢的成长,在未来它终将会有一个巨大的收获。对于汽车行业,它的发展我们是该抱以肯定的态度,我们应该坚信:它的前景是美好的,是令人憧憬的。我们一起期待,它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再观工业:工业摄影的现代视角 篇3

大展”)这样大规模、集中化地对工业摄影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与展示的却少有。作为国内最年轻的摄影节之一,中国工业摄影大展不仅带领我们回顾了中国老工业的时代面貌与发展变革,也在梳理工业摄影史与中西方交流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关注工业摄影

19世纪早期,源起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与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化时代真正到来,为刚诞生不久的摄影提供了新鲜的题材与血液。在我们所熟知的早期摄影大师中,有很多都拍摄过工业或工人相关题材的作品。如刘易斯·海因早期拍摄的童工与后期创作的有关工人的肖像摄影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工业化进程中暴露出的新的社会问题;尤金·史密斯曾投入全部心血与激情拍摄美国东部工业城市匹兹堡,让我们看到在工业变革时代中一个工业城市的众生相;汉弗莱·斯彭德用镜头客观地记录了英国北方工业城镇的生活;德国摄影家贝歇夫妇(伯恩·贝歇和希拉·贝歇)在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拍摄的类型学工业建筑照片,具有着极其珍贵的文献参考价值。中国的工业变革远远晚于西方国家,这也影响中国工业摄影的发展。但数十年来,中国的工业改革进程以惊人的速度前进,这其中所带来的一系列成就、问题甚至矛盾,也为中国摄影师拍摄工业题材作品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

在诸多摄影题材中,与工业有关的主题不但可呈现力量和技术之美,也大多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感受和社会热点话题有密切关系,能够直接表现社会的进步,也能直接暴露社会的矛盾,并大多具有史料文献价值。

中国工业摄影大展的诞生与成长,为我们提供了纵观国内外工业摄影体系及工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平台。2016年4月23日,第二届中国·沈阳(铁西)国际工业摄影大展在辽宁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拉开帷幕,以“文化·价值·创新”为主题,通过展览、研讨会等形式,从多个维度展示了世界工业发展面貌与当代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

工业题材愈加多元,视角趋向现代化

与第一届相比,本次参展作品的数量有所提升,大展共收到来自国内外参展作品1.5万余幅,经过评选,最终190名国内摄影师的2400余幅作品、15名国外摄影师的216幅作品入展。同时,参展作品的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不仅拍摄角度独特,视野开阔,景物的立体感、纵深感也有所加强,呈现出与以往观念不同的工业形象与工业发展的现代化特性。

据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赵迎新女士介绍,本次参展作品在创作题材上更具时代性,除了关注老工业形象外,还增加了许多新型工业题材,例如对能源、航母、造船以及高新科技等许多新兴工业项目的表现。而摄影师们也逐渐打破工业摄影的传统表现形式,将目光更多地投入到工业变革中新型企业的生产瞬间、工人的生活状态、工业周边的生态环境等。

在美国摄影师吉米·斯蒂林斯的作品中,我们通过对新兴能源产业的影像记录看到了自然与技术之间的冲突。《艾文帕太阳能电站的变迁》是斯蒂林斯长期项目《视角的变迁》的组成部分。2010年到2014年间,他记录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集中发电厂—艾文帕太阳能电站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莫哈维沙漠的建造过程。斯蒂林斯说,未来十年,他将继续拍摄世界各地的可再生能源重要项目。

阿根廷摄影师亚历山德罗·切丝基博格以浪漫主义的视角拍摄了南美洲东北部国家苏里南日渐衰落的蔗糖产业。他通过夜间长时曝光的手法赋予了作品独特的个性,使得他镜头中曾经的加工厂和机器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与光影效果。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凭借《海上文明的使者—2015年马尾造船厂纪实》再次获得中国工业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宋靖从历史出发,从遗址保护的角度出

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工业遗产保护影像志。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国内的摄影作品令观者印象深刻:摄影师高文秀运用对比的方式,阐释了40多年间输油管道翻天覆地的巨变及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摄影师李春龙所拍摄的《农民工》,通过黑白影像集中描绘了工棚生活的点滴甘苦;青年摄影师王文杰的作品《瓶中奢望》则通过多重曝光的拍摄手法表达出工业发展背景下人与环境的和谐与矛盾。

表现形式逐渐丰富 纪实与创意融合

令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在本次大展中,参展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与多元,摄影师不断尝试运用更具创新性的影像语言表达对工业发展的态度。如谢新的作品《墨迹矿山》,将辽宁抚顺西露天矿拍摄得极具水墨画意,用抽象的、极具艺术性的表达手法,呈现出工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摄影师马晓东的参展作品《沃霍尔的工

厂》,则运用了波普艺术的手法将工业题材表现得极具时代感。国外策展人带来的作品在艺术表达形式方面更是给予我们很多启发。据本次大展的策展人之一张国田先生介绍,本次大展邀请了来自澳大利亚、法国和德国的三位国外策展人,通过16位国外摄影师的作品“再观工业”,采用纪实、艺术、浪漫抒情等摄影手法与方式,对工业题材进行多元化的演绎。

来自德国的摄影师、策展人托马斯·凯尔纳的作品《城市之标》表现了德国和俄罗斯两个有相似发展历史的工业地区(德国锡根与俄罗斯最大的两座城市—叶卡捷琳堡和彼尔姆)的工业文化。凯尔纳在创作这个项目时采用了“立体主义”(“Cubism”,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通过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成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多种角度来描写对象,再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事物最完整的形象—编者注)的表现形式,直观地展现出工业环境中的每一个元素;摄影师劳伦斯·帕蒂考林斯则运用电影的表现手法展现机械的震撼与力量;特伦特·库亚斯和卢卡·扎尼尔的作品很好地表现出工业所特有的空间感。

科技的进步造就了工业的新发展、新形态,更多超大或超微的结构正等待我们去探索。正如托马斯·凯尔纳所说,我们期待的是可以创造一个新世界,在这里艺术与摄影不仅是技术的单调重复,而是受人尊敬的视觉艺术再创造,是我们构建美好未来的基础。

本届展览于5月22日结束后,组委会将挑选部分优秀作品在国内巡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工业摄影,感受中国工业的变迁与发展,感受中国精神和力量。我们也希望“中国·沈阳(铁西)国际工业摄影大展”能够成为一个延续性、可持续的摄影盛事,推进工业摄影发展,并反哺产业进步。

剖析现代工业生产中计算机的应用 篇4

关键词:现代工业生产,计算机技术,应用分析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步伐, 逐渐由传统工业向半自动化工业转变, 到现阶段向全自动化、智能化以及集成化工业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 很多重要的工业生产和工艺流程, 都需要计算机技术提供支持, 计算机技术已经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计算机在现代工业管理的应用

我国现代工业受计算机技术影响, 快速向工业生产自动化、以及现代化方向发展。现阶段, 计算机技术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环节中, 极大程度的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实现了各项流程的全面管理。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 以及实践生产流程中, 越发扮演关键性角色。

1.1 ERP生产管理系统

在众多的大中型企业中, 对ERP生产管理系统具有强烈广发的要求。企业采取ERP生产管理系统, 能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传递、交流、处理等流程, 同时能够实现企业办公的自动化, 全面提升企业工作效率, 无论是哪种企业, 最终目的都是追求经济利益, ERP系统实现了企业各项业务的综合管理, 改变了企业传统运行模式;ERP具有流程型生产以及离散型生产的特质, 企业在面对全球贸易时, ERP具有供应链上支持功能和主动功能, 可以在市场环境下, 对企业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管理, 从而使企业更加合理的开展各项业务, 以此满足市场所需。ERP生产管理系统不仅包含制造、供销、以及财务等功能, 同时还具有工厂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运输管理、项目管理、市场信息管理、设备维修管理、以及金融投资管理等等内容[1]。

1.2 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各大企业公司中, 满足了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自动化管理的需求。企业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能够实现人才招聘、员工信息、考勤记录、酬薪福利、绩效考核等多项功能, 极大程度方便了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和控制。最为关键的一点是, 企业采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可以实现团队学习培训、信息数据获取、以及流程的规划和执行等等内容的管理, 提高了内部人力资源的协调能力, 全面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计算机在现代工业生产的应用

不同时期的工业生产具有不同的生产指标, 如今时代, 要求现代工业生产必须具有大型化、网络化、智能化、集约化, 以及生产持续性等特点;同时能够有效处理生产流程、或者工艺工序设备之间的衔接关系。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能够实现对工业生产流程的科学管控, 精准计算出生产流水线上操作时间和工序反映时间, 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和劳动力, 同时生产效率也得到有效保证[2]。

2.1 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

自动化控制程度, 是衡量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依据。在当今现代企业进行工业生产时, 通常都会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 对实践生产进行全程自动化控制。

2.2 工业生产的化验与质检

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 生产工序过于繁琐复杂, 同时流程过长, 设备数量过多, 操作性不够连续, 影响产品生成质量和效率。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 能够对质量标准进行控制, 以此实现现代工业生产稳定而且可靠, 同时产品数量和质量也比较理想。因此, 现代工业生产必须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 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抓好质量关, 对工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和定量管理。

2.3 工业生产的系统仿真

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 对人力和物力的需求量比较大, 同时损耗情况也比较严重。随着现代工业近些年的高速发展, 早已开展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实验的工作程序, 进而明确是否可以进行此项工艺流程操作。仿真模拟实验是在计算机技术的配合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此展示工业生产过程;如果现代工业生产进行另外的实验, 只需利用计算机修改相关数据就能实现[3]。

2.4 现代工业的其他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发挥自身价值。不仅仅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管理控制作用, 在产品宣传上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如今现代工业企业广泛利用计算机进行产品宣传, 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宣传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 而且能够实现全天进行广告宣传, 回报效果相当理想, 有利于企业拓阔发展领域和市场空间。利用自身的计算机网络平台, 加速了工业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脚步, 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

3 结语

通过上述论述能够明显看出, 计算机技术极大程度的改变了现代工业的生产模式, 提供了生产效率, 促进了现代工业高速化、智能化发展。现代工业逐渐抛弃传统的手工业模式, 减少人力操作, 工业生产对自动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 现代工业管理人员和生产者, 必须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 能够在实践生产中熟练运用, 以此提升对现代工业生产的全面管控能力, 进而促进现代工业长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慧.计算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35) :299-299.

[2]李岷, 孙凤来.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 (11) :125-126.

现代工业企业课程总结 篇5

摘要:科学、技术和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管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关键因素,有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管理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它是作为“第三生产力”在社会上发挥作用。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社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一种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兵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刻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按照这一定义,企业可分为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两大类。工业企业乃是从事工业性生产的经济组织,他利用科学技术、机械设备,将远材料加工成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同时获得利润。商业企业则是指从事商业性服务的经济实体,他以盈利为目的,直接或间接向社会供应货物或劳务,以满足顾客的需要。

作为一个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素: 1.拥有一定的资源,即拥有一定数量、一定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和资金,又拥有一定技能、一定数量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2.拥有开展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活动的场所。3.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4.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获取利润,在经济上必须独立刻算、自负盈亏,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改造能力。5.法律上具有法人地位。有一定的义务和权力。任何企业都应具有这些基本要素,其中最本质的要素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获取利润。

二、企业管理观念创新

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体现为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在管理观念上不断创新。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1.“信息至上”观念。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管理已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不停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科学管理信息等;在企业内部还有一个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管理环节的信息。这些企业内外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使用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企业必须首先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以开放的头脑及时地把握各种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2.“能本管理”观念。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具备“以快应变”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集中体现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从物本管理过度到人本管理,进而深化为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更确切地说就是能本管理。在信息时代,知识、信息、智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技术的运用者,其智力资本的贡献率是人力资本贡献率的主导成分,并远远高于非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企业间竞争的实质就是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的企划主任伍德格告诉我们: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因而,企业的管理核心也应该演化为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侧重于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走向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

3.从重视经济性转向重视企业伦理。在工业经济社会,企业的惟一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而许多企业对社会财富贪得无厌地攫取,不惜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地掠夺自然资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损害所有者、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权益。而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念、生产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特别是大公司对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具有直接的影响,人们要求企业行为更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这使得企业必须从社会伦理准则来认识和规范自身行为,以重视社会责任的形象来赢得人们的赞赏。一是要把企业看成准公共机构,不仅追求利润,而且对保持社会公平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二是作为担负企业经营责任的经营者,除了追求个人私利,还应对出资者的财产负责,保证生产者收入增加、福利改善。三是个体私利的最大化要与整体的社会责任相一致。总之,必须把个人价值与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

三、企业形象管理创新

形象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主体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在无限的空间和区域内,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并传递自身的理念、标识、品牌、风气、制度、服务、环境等要素,在诚信方面实现与顾客或公众之间最大限度的“零距离”沟通,塑造并实现管理主体最佳形象的过程。塑造理想的企业形象,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有形形象的塑造。有形形象的塑造主要是指企业形象中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包括电视、报纸、杂志上的广告设计;包括路灯、路牌、灯箱等平面广告设计。包括环境的点缀、建筑物造型、色彩选用、装潢情调等方面的设计。这些可视要素让公众一看便知企业的形象要么高雅无华,要么富丽堂皇,要么洁净舒适,要么管理平庸等。

2.无形形象塑造。无形形象的塑造主要从非视觉方面,即从感觉、行为、意识、观念等角度来塑造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环境氛围。无形形象的塑造比有形形象的塑造更为复杂且重要。它将企业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等因素融入企业行为、员工行为和管理者行为之中。无形形象塑造实际上就是感觉形象的塑造。当前企业形象塑造主要是诚信形象、道德形象、管理者和员工形象的塑造。

现代工业生产 篇6

工业园区废水不合理处理的危害性

在现实生活中,工业废水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对周边的动植物、土壤乃至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一般而言,不含有毒物质的污水的不合理处理对周边环境危害较轻;而有毒污水的不合理处理对周边环境的危害较重,可能造成水体生物的死亡和周边土壤的严重污染与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人体中毒甚至死亡。日本的水俣病、骨痛病事件等都是由于工业污水污染饮用水而造成的恶果,如此工业废水的危害性应当被关注,并合理整治。

合理处理工业废水的策略和方案

通过对不合理处理工业废水的危害性的分析,加强工业园区排污工作管理力度,探讨工业污水排放过程中的有效策略、方案和管控点显得相当重要。本文将围绕工业园区的性质和污水特点的不同,对工业废水的排放提出有效策略。

针对不同性质的工业园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由于现代工业园的总体性质的不同,其产生污水的水体成分和对环境的污染度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所产生的污水的成分和含量的不同,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排污策略。本文仅以几种常见类型企业的污水特点和处理方式为代表说明这一理念。为了更清楚的展示和表现各种不同性质工业园区排污策略的差异,特制定了表格以輔助分析,具体企业类型、水质特点和排污策略见下表;

上表只是对不同类型工业园区采取不同排污处理策略的简单分类与分析,旨在说明实际的工业污水处理过程中,应根据企业的性质、工业园区的特征以及污水的具体特点,采用切合实际情况的排污措施和方案。

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废水处理实施不同的标准。同种性质的污染,由于有害物质的含量的不同,废水所造成的污染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合理处理工业园区的工业废水的过程中必须采用和实施不同的废水处理和排污标准,从而使得工业园区废水的危害性降至最低,保障周边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人类健康的生活。一方面,要参照我国环保部门制定的各类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规定,确定区域内总体的废水处理和排放标准;另一方面,在参照相关种类废水排放和处理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工业园区和具体工业企业废水性质和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综合周边环境的承受能力,制定出具体类型工业园区中的工业废水处理的标准,并按相关标准具体实施与监督。

园区内废水统一治理策略:“先处理,后排放”的污水排放整体思路的践行。在分析不同类型企业废水排放方式和策略的同时,我们应当关注与谨记工业园区污水排放工作的普遍理念,注意“先处理,后排放”的整体思路的有效运用与实践。一般而言,无论是食品加工制造企业,还是金属冶炼企业都会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水;而这些工业污水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不利于周边环境和人类安全的物质和成分,只是含量、性质等方面存在些许差异罢了。然而,含量与性质上的差异并不代表某些污水对环境和人类不存在伤害与危险隐患,只能说明不同性质不同含量的污水都会环境和人类的威胁存在着程度上的不同。因而,对于合理的处理工业园区的废水,必须坚守“先处理,后排放”的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处理废水的实践中去,从而保证具体的不同类型的废水处理工作建立在一个健康的前提之上。

基于园区工业特点的统一治理策略。一般而言,同一工业园区中的企业的性质都是比较一致的,其所产生的工业废水也是基本属于同一类型,但也存在某些工业园区中的企业性质不一致,产生的工业废水的类型存在一定差异。针对工业废水性质比较单一的工业园区而言,可以建立集中的类型单一的废水处理场所和系统,采取统一方式处理和排放工业废水,从而在合理有效处理工业废水的同时,实现废水处理资源的最优配置与利用,针对企业类型比较复杂或者废水成分性质存在明显差别的工业园区,应采取“整体分开,部分集中”的统一治理策略,即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废水处理分开进行,对园区内相同类型的工业废水处理采取统一集中处理的策略。从而,更加有效的保证了园区内废水处理的合理性,使得废水对周边的环境和居民的损害降至最低。

合理处理工业园区内废水的现实意义

在对运用合理的策略和方法,对工业园区内的废水进行有效治理的分析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合理处理工业废水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

合理处理工业废水对保护环境的现实意义.对工业废水的合理处理、排放和利用,最直接的价值和意义表现为对周边区域生态和环境的保护上。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综合运用生物、物理等废水处理方法,避免污水的直接排放,减少有毒有害物质流入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可能性;从而有效遏制工业废水的不合理排放对周边饮用水源、水生动植物和周边土壤土质的破坏,使得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与稳定发展,并进一步保证了区域内居民健康生活。

合理处理工业废水对工业企业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步入可持续发展阶段,而第二产业的发展也追求可持续型发展。对于工业的合理化处理,在维护生态健康和环境稳定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可再生资源的重复利用,符合建立节约型企业的理念。追求生态价值是建立生态型企业的表现,重视资源的重复利用是创建节约型企业的理念,而这两者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因此,合理处理工业废水对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文化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现代工业生产 篇7

十多年前我在均瑶牛奶做财务管理时, 当时用生产统计报表做上、中、下旬产能、消耗对比, 主要是分析每旬的单耗情况和产量情来分析成本是否异常, 当时我称之为前馈成本控制。

每月在月未当天我就已能清楚的做算月财务利润 (差异) 不会超过5%, 直到我接精益生产, 发现这只是事前的一个预算和事的成本计算, 加上对比分析, 他起到的是分析比作用, 但对是否已经是最合理的节约确不最清楚的。

精益生产从过程中控制了生产成本, 弥了财务上控制的不足, 产生真正意义的成本程控制。

首先他们产生了价值流程图, 何为价值程图?

就是按整个过程画出从按订单到出货全部子过程 (当然售后服务或安装调试也可形成控制过程) , 并按此过程确定其每步骤中合理, 在需要放物料和命令的地方放看板。

计算过程是用的人力, 物力, 挖掘其可节约的每一个动作和距离, 进行不断的完善改进, 在需要的地方设置看板管理, 同时用统分析来确认其节约或浪费, 由财务来对其进评估和确认。

看板管理对每次生产不是生产成本最化, 而是利润最大化。

看板管理以前我们以为是让大家能够视化管理, 一目了然, 但等你学习以后才知道他是一个控制生产和销售的联系板, 让库存小, 最大能力的满足客户需求, 需不是成本低, 库存最大, 利润消失在库存中, 造成极大后续浪费, 只有按订单生产, 库存最低化, 才真正的利润。

在我们还在生产库存时, 国外已经是零存了, 当然零库存不是绝对意义上的, 是相的, 准备说是现有库存是已有订单的, 安全库量是很小的。

我们是江森的供应商, 以前我们会按生计划去安排生产, 一量出现异常, 就会不能货;现在我们采用看板管理, 是客户需要什么们生产什么, 按需所产, 每一次按客户要求确了看板数量, 当月产值, 降了6万元, 销售配增强了, 增加了30万元。

因为我们用的是高精度生产设备卧式加工中心, 调整一次生产需要对8-16个小时, 每次更换品种都会有时间的浪费, 但小批量多品种的情况是, 如果配套差一个零件, 都会影响出货, 这种情况是要么增加库存, 要么按看板管理根据需要生产, 如果没有数据统计, 所有人都会认为按计划生产是最节约的, 但是我们按看板管理后发现, 如果我们按计划生产, 除了完成订单, 可能会增加的是库存, 利润会让库存吃掉, 因为库存有出不去的风险, 就算成本再低, 出不去你就是亏损。

我们目前的财务成本控制要改变了, 因为我们不再是在办公室里计算成本, 需是在过程中控制成本。

国外已经有了完善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 有了他们的黑带大师, 他们围绕成本管理, 动员每道工序的员工按精益生产的精神寻找问题, 并组织大家解决问题, 这是我们以前所提倡的全员成本控制, 当然也包含了技术改进、质量控制、减少浪费。

每个部门的改进都是围绕着自己的目标, 对于其增加或减少的成本核算不可能全面考虑, 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前财务介入, 公司的成本管理不再是计算, 而是全过程的控制, 不管是技术改进和优化, 提高产品质量的投入、改善员工的工作劳动强度、减少浪花费, 减少重复动作的投入等, 都应设置项目, 明确责任人, 并在过程中跟踪, 最终对过程进行控制, 达到成本的下降, 或用最小的成本改善公司的管理、减少员工的劳动等等。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下六个方面考虑:

a.我们要按:精益生产的要求设编制价格流程图 (也是成本流程图) 。

b.按生产部确定的生产节拍确定看板, 在看板上确认数据的, 确认最低库存量。

c.分析节拍的合理性, 对公司已采纳各个精益项目进行项目评估, 确定精益改进前后的节约点, 并按此确定统计方法, 并要求相关人员进行数据统计, 然后汇总进行统计分析。

d.组织相关人员对其所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估。

e.重新寻找进一步优化的可能。

f.最后实施公示奖励。当然, 要做到这此工作要求成本管理及控制的人员需要有以下基本要求:

a.精能财务杨计算。b.会数理统计分析。c.精通精益生管理 (至少要是绿带的水平) 。d.善于沟通, 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培训能力。e.对此项工作具有强烈的兴趣和责任心。

我们以前管理会计也有项目管理, 但都是预算、统计、分析;不是实际上按过程进进的细分, 不是全员的参与。

所我们应该完善成本管理, 应让我们的成本管理从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预测向成本过程精益生产转变, 让我们的目标在每一个子过程得到优化, 来提升企业竟争能力。

实际上精益生产由美国人的发明, 在日本企业全面推行, 现在500强企业都已采纳, 只是他们是从管理系统开始, 成本结束,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管理系统开始时就介入成本控制和评估, 从公司规划精益时就介入呢, 不再是预算部门。

如果这样未来成本管理不再是计算,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 成本控制会融进每个管理的子过程。

希望我们未来的成本管理可以将精益生产、统计分析、成本核算、全面融为一体, 我们将会从现在开始, 用一年的时间来实施这个方案, 为未来成本控制提供一个新的设想, 提高我们国家未来的成本管理水平, 与国外接轨并超越他们。

摘要:针对现代生产管理“精益生产”与成本控制进行了论述。

现代工业建筑探讨 篇8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和产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工业生产正以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这对工业建筑设计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个个造型活泼生动的、洁净优美的现代化工厂在祖国的工地上展现出来。业主为创造自己的品牌、树立企业的形象、加大对生产空间及生存空间的人性化投入, 在工业建筑设计中更加考虑了人的需求, 这不仅体现在人们对生活物质的需求, 更体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对美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进取,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工业建筑体现出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工业建筑设计从以往的以生产设备为中心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 人的因素在建筑中越来越重要, 工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要求建筑师摒弃只重生产工艺的需求, 轻人得行为和心理需求的倾向, 注重人对空间环境的体验和感受, 创造方便、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空间, 使工业建筑空间环境与人相融合, 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生活环境, 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1) 自然环境的引入与渗透。

在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中, 应重视开放空间的创建, 使内部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流和渗透。通过设置一些自然景点, 观景窗、观景台、内庭园以及落地窗等措施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此外。引进自然改善内部生产环境还可以借鉴我国传统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如:渗透、借景、对景等。

(2) 工业建筑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

在工业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 应结合环境要素和内在的生产工艺, 综合考虑建筑空间布置、群体组合、突出项目自身的功能空间及环境要素特质, 以统一的空间建构、色彩构成等处理手法来强化其自身风格的整体性, 增强工业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可识别性和亲和力。

工业建筑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工作空间场所的建筑物。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业建筑时应该根据实际任务书和工艺设计人员提供的生产工艺资料, 提炼出建筑专业的设计信息:平面形状、柱网尺寸、剖面形式、建筑体型, 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和围护结构的类型, 以及细部构造设计, 协调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工种, 认真贯彻“坚固适用, 经济合理, 技术先进”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2) 满足建筑的技术要求; (3) 满足建筑经济要求, 尽可能考虑缩小建筑体积, 充分利用建筑空间, 合理减少结构面积, 提高使用面积; (4) 满足卫生及安全要求, 保证厂房内工作面上的照度以及条件相适应的通风措施。

1 工业建筑外观的设计

工业厂房形象效果直接影响到厂区整体艺术质量, 现在工业建筑的发展已不再是过去人们印象中的纯生产容器, 只有机械、简单朴实的想象, 而是把建筑艺术中的风格、意义、内涵、形式融进设计中。

工业厂房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建筑原则, 建筑形体简洁、明快, 运用美学观点处理好工业建筑的大尺度、大比例、大色块、大空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建筑造型表现建筑的特性。

(1) 入口和门的处理:主入口部分进行适当的变化处理, 可突出入口位置而增强指示性, 改善墙面虚实关系, 并可丰富立面效果。

(2) 窗的组合:合理的进行窗组合可有效的协调墙面的虚实关系, 同时可增加厂房立面的建筑艺术效果。

(3) 墙面的划分:利用建筑构件、线脚、抹灰等手法, 将墙面采用水平或垂直或混合进行划分, 以达到简洁舒展、挺拔雄伟、和谐等艺术效果。

(4) 工业建筑的色彩处理应强调其整体性, 在统一种中求变化, 产生均衡、适度、和谐的韵律感、序列感和统一感。

工业建筑外观的艺术处理如果得当, 它不仅使整个厂区的色彩、造型都赏心悦目, 人在其中工作心旷神怡, 而且有特色的厂区、厂房造型、色彩等, 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提升企业的形象与品牌知名度大有好处。

2 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

(1) 工业建筑高科技趋势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材料、新理论的应用, 材料工业的发展和压型钢板生产工艺和能力的提高, 也使工业厂房向轻质高强、结构体系大跨度、大空间、多层甚至高层、多功能方向发展;技术及设备上的发展也更好的满足了生产与管理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化等要求;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环境监控等技术与工业建筑艺术融合在一起, 就使工业建筑出现了智能化的特点, 人们就能获得提高工作质量的环境。

(2) 工业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趋势, 人性化设计的本质是将人类工程学引入现代工业厂房中去, 人性化设计必将要求建筑师将建筑设计的中心从以往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 在建筑的内部及外部空间的设计中, 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环境, 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3) 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注重可持续发展。

①节能设计:节能是可持续发展工业建筑的一个最普遍、最明显的特征。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建筑营运的低能耗, 二是建造工业厂房过程本身的低能耗。这两点可以从一些工业厂房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及新产品的运用中体现出来。

②绿色设计:指从建筑的原材料、工艺手段、工业产品、设备到能源的利用, 从工业的营运到废物的二次利用等所有环节都不对环境构成威胁, 绿色设计应摒弃盲目追求高科技的做法, 强调高科技与适宜技术并举。

③洁净设计:洁净设计是强调在生产和使用工程中做到尽量坚守啊废弃物的排放并设置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系统。以实现无污染。这是工业建筑科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强调对建设用地、建筑材料、采暖空间的资源再生利用, 因此有效的利用资源、能源, 妈妈族技术的有效性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建造负责人的, 具有生态环境一时的工业建筑常成为必然。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人们的要求也不断发展, 对工艺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建筑设计应当是注入了认人的思想和理念的过程, 工业建筑业不单单是工业厂房, 那么简单, 它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建筑师只有将上述发展趋势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现代工业建筑的艺术美, 这是现代工业建筑的必由之路去, 才能创造出于时代相适应的工业建筑来, 让人们享受现代工业建筑的艺术美, 这是现代工业建筑的必由之路。

摘要:随着建筑观念的改变, 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建筑正面临着又一次大的发展和机遇。现代工业建筑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厂房, 新时期的工业建筑设计除了考虑功能的实用性, 还应以不同于以往的设计理念赋予建筑以高科技化、人性化、多元化的特性, 才能创造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工业建筑来, 让人们享受现代工业建筑的艺术美。

关键词:工业建筑,趋势,人性化,联系,体型立面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

[2]廖祖裔.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探讨 篇9

大:指的就是大空间、大体量和大跨度。在工业生产中, 有很多特殊行业, 如机械加工和机修装配等, 都有着相似的生产性质和十分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 这其中有很多影响只要稍加处理就可以消除的, 把原本分散在各处的厂房全部统一结合起来, 组成一个联合生产的厂房。这样的做法不但节约了土地的利用, 还可以将厂区道路和管线等大大的缩减。同时能看到大空间和大跨度的设计, 使得工厂内容空间更兼灵活和充足, 更能够适应现代化大型机械设备的更替, 提高了厂房的利用价值。

轻:指的是轻质材料和轻型结构以及轻巧的造型。传统的大型工业建筑都是采用混凝土和砖作为承重结构, 虽然造价便宜, 维护的费用可以节省, 但是缺点就是自重大, 受工艺限制, 不能进行吊装、运输等作业。因此, 越来越多的工业建筑开始采用轻型的结构骨架, 以及轻型的材料为主, 比如带保温隔热材料的钢板等等。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改革, 运输工具的不断革新, 生产设备的自动化进程不断加快, 厂房所能承受的负荷也大幅度减小。因此, 很多工厂采用了轻型钢结构代替厚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对加快施工速度和保证施工质量都有着重大的推动意义。同时, 由于轻型结构的厂房拆装方便, 也有利于厂房的改造和扩建。

2 现代工业建筑常采用单元化设计

单元化设计是指采用标准柱网设计成标准单元。单元化设计是为了适应建筑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设计方式, 它可以减少装配式构件类型和规格, 适应厂房的扩建, 增加其通用性。常见的单元化设计方式有两种:

2.1 一次性规划, 分期按单元建造

为了便于分期投资, 简化设计, 适应工业化生产构件和机械化快速施工的要求, 可采用一次性规划, 按单元分期建造的方式。这样不仅方便设计和施工, 而且扩建时, 对工厂原有的生产影响很小, 各期建筑也可以保持相对独立和完整。

2.2 由若干个定型单元组合成厂房

这种方式在缩短设计和施工周期, 满足工艺要求和使用灵活性等方面, 都有较突出的优点。这种单元是多功能单元, 在满足多种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应做到结构基本统一。

3 现代工业建筑更注重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

自从19世纪工业时代的车轮开始滚动, 人类社会便逐渐走向文明和富裕, 但这些却又是以土地被吞噬、能源被耗竭、环境被污染为代价的。经过短暂的时期, 已经使中世纪田园意境的社会变成了一幅浓烟滚滚的工业风景画。对工业发展做出贡献的许多工业建筑都必须对人类环境的破坏引咎自责。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才使人类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可能是无止境的,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必然要遭到自然的惩罚。因此, 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 满足技术的有效性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建造“负责任的”, 具有生态环境意识的工业建筑成为必然。

目前, 世界各国在工业建筑中, 从规划到单体, 从工艺到设备都特别注意工业生产可能造成的污染, 如烟、尘、渣、毒、热、湿、噪声、腐蚀等。人们都希望工业建筑既能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 又能为劳动者创造符合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 还不会使自然环境遭受侵害。即使是以前建成的工业建筑, 也要通过合理改造, 减少生产所造成的污染。如在厂房内增加吸声材料以降低噪声;在煤库上加顶盖以消除扬尘;增加厂区绿化面积以调节环境空气的质量等。这些发展趋势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除了熟练运用建筑知识外, 还应掌握一定的工艺及各辅助专业知识;掌握工程心理学、社会学、环境工程学等新兴学科, 并有统筹专业的能力, 使工业建筑作品能把人类、环境、发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4 现代工业建筑更注重自身的形象

工厂的环境包括室内生产环境和室外环境。在现代工业建筑中, 常把生产操作环境与人的作业空间分开, 加大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这样容易满足生产工艺和工作人员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既可节约生产面积, 减少能量的消耗, 又可确保工作环境的质量。将餐厅、办公室、休息场所、共事空间在平面上精心设计, 可以减少人们长时间工作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烦躁感, 消除简单、连续作业产生的疲劳;在车间插入内院、中庭、回廊, 可使人们有融入自然的感觉, 从而使工厂成为以人为主体的活动空间。工厂周边环境的营造, 既有功能的要求, 又有建筑艺术的活动空间。如为了预防公害、防止噪声, 可设置隔离带、种植树木、推砌土丘和设置坡地, 在土丘和坡地上种植常青草皮, 形成下沉式广场和景观。工厂的环境可用绿化来增加景观上的变化, 用环境设施来提高职工的福利及与环境的融合, 用舒适的环境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产品的精度。同时, 还能吸引人才, 以此达到提高企业形象的效果。在国外, 有的企业还专门设有对外来者或居民开放的游乐中心, 作为旅游景点。

参考文献

[1]周铁军, 袁渊.现代工业建筑高技术化设计趋势研究[J].工业建筑, 2006, (11) .

现代烟叶生产模式的更新 篇10

在现实生活中, 影响烟叶生产模式的因素是许多的, 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保证相关人才的应用, 比如烟叶种植队伍, 烟叶农艺种植技术等的应用, 来确保现代烟叶生产综合效益的提升, 以满足现代化的烟叶生产的需要。这对烟叶生产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有些公司必须要转变其传统的烟叶生产模式、无论是种植模式, 还是技术应用模式都要进行创新。

1 现代烟叶生产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进行, 烟叶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无论是生产水平还是管理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一般来说, 由于不同区域的气候及其技术水平, 烟叶的质量、产业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此我们应该进行烟叶生产体系的健全, 确保其生产竞争力的提升。当今社会飞速发展, 其一系列的经济条件也在发生着改变, 一些农民出去加工的机会不断增大, 一定程度破坏了烟农队伍建设的稳定性, 正是受到这些应用条件的影响, 烟叶生产模式必须要进行转型, 以有效解决烟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问题。解决农业生产资源紧缺和烟叶生产发展矛盾。优质烟叶生长需要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 可以优化种植布局和结构,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及生产要素, 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保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是调动烟农种烟积极性、提高烟农种烟效益。在传统的烟叶生产模式下, 主要靠烟农手工和简单的工具劳作, 用工多、投入大、比较效益低, 烟农种烟积极性低, 成为发展烟叶生产的主要瓶颈。构建现代烟叶生产模式,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 适度规模经营, 推广应用现代化的烟叶生产技术和经营手段。

在此应用过程中, 需要进行烟农种植技术水平的提升, 确保其劳动强度的控制, 保证其技术水平的提升, 从而实现烟叶生产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要针对烟叶的相关情况, 进行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 促进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更新, 这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的必然潮流, 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保证其农业生产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确保其烟草农业生产技术手段的多样化、经营手段的多元化、农艺种植手段的现代化发展。这需要金钱多种应用模式的应用, 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进行传统烟叶种植方式的优化, 保证现代化烟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全面规划, 系统设计。根据现有种烟的分布情况合理进行布局, 建设现代烟叶育苗工厂, 发展有经验、负责任的育苗专业户管理育苗工厂, 为烟农提供商品苗, 同时育苗专业户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收益。注重实用, 便于推广。有针对性、可行性、计划性地购进烟用设备, 做到注重实用、方便操作和灵活运用, 保证其能够充分发挥整体效益。突出重点, 促进规模。实施中要突出重点区域, 重点向种植大乡、大村、集中连片种植区域倾斜, 进行专业化机耕和专业化植保, 统一政策, 从严要求。统一实施标准, 统一检查验收, 统一补贴政策, 注重实施要求与效果。

2 现代烟叶生产模式的优化

为了满足现代化的烟叶生产种植的需要, 我们要针对烟叶生产过程中麻烦展开分析, 进行现代化烟草育苗工厂体系的健全, 促进其烟草育苗体系的健全。在传统的烟叶生产模式中, 烟农是进行手工育苗的, 这一定程度提升了劳动强度, 并且也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有些育苗环节受到自身技术水平的现实, 导致育苗的水平的地下, 不利于烟叶的正常生长, 从而影响了下序环节的稳定运行。在此应用过程中, 通过对现代化烟叶生产模式的更新, 可以确保育苗工厂化环节的运行, 确保其育苗的商品化, 专业化。这需要进行专业育苗队伍的建设, 保证其现代烟叶育苗生产体系的健全, 促进其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组建专业化机械生产服务队伍和植保队伍, 通过组建烟叶生产专业机械化生产服务队, 在烟叶生产冬耕、起垄、中耕等环节为烟农进行社会化生产服务, 使烟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摆脱出来, 达到减工增效的目的。专业化机械生产模式的全面推进, 将是加速现代烟叶生产模式构建的重要环节。烟草植保作为烟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在传统烟叶生产中, 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有时甚至是事倍功半。组建专业化植保队伍后, 对烟草病害进行统防统治, 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流行, 保障烟叶生产安全, 而且大大地节省了用工投入, 提高了效率, 增加了效益, 体现了现代烟草农业植保模式的发展方向。

在现实工作环节中, 进行专业化烘烤服务队伍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有利于促进烟叶烘烤质量效率的提升, 从而促进现代化的烟叶生产模式的更新, 确保其分工的专业化程度的提升。这对现代化的烘烤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而实现其社会化烘烤模式的更新。在现代化烘烤公司监事过程中, 通过对法人单位的独立权利的设置, 确保其自主经营性的提升, 实现其商业化的管理模式的更新。在烟叶成熟期内, 由专门的烟草公司技术人员进行烟草采摘体系的统一性规划。收购后交商业化烘烤公司。商业化烘烤公司挑选出技术过硬的烟农作为司炉手进行集中烘烤, 统一交售烟叶。成立烘烤专业队, 实行制度化统一管理。烘烤专业队制定烘烤计划, 使烤房的烘烤能力与采收面积相吻合。同时, 烘烤专业队与烟农签订代烤协议, 明确双方的分工和风险赔付规定, 烘烤专业队保证代烤烟叶质量, 烟农保证按约定价格交烤费。烟草公司组成烟叶烘烤质量评估小组, 对烟叶质量进行评估。发展种烟大户、烟叶农场, 在小范围内实行专业化烘烤。

在现代化烟叶生产模式中, 进行烟叶农场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也需要进行经营模式的更新应用, 确保其生产管理模式的更新, 确保其烘烤环节、生产管理环节等的更新, 确保其专业化的烘烤体系的健全, 实现其内部各个应用环节的协调。目前来说, 我国的烟叶生产模式依旧是不健全的, 其传统性的生产模式依然是主流, 这需要我们展开现代化的生产模式的应用, 突破其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限性, 实现现代化的烟叶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 促进其育苗的集约化生产, 进行供苗模式的专业化发展, 确保烟草病虫害防护体系的健全, 实现其内部各个应用环节的有效协调。推广专业化烘烤服务等, 实现烟叶生产专业化分工, 降低烟农劳动强度, 提高劳动效率, 增加烟叶生产效益。不断革新以往旧的烟叶生产方式, 研究推行新的烟叶生产模式, 全面建立和完善烟叶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将是烟叶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的烟叶生产模式建立后, 将革新以往复杂的环节技术措施, 力求通过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使烟农种烟达到“六不”, 即不育苗、不耕地、不起垄、不除草、不喷药、不抹杈, 加速烟草农业从传统的分散种植到现代化的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的实现, 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3 结束语

上一篇:健康饮食的八项注意下一篇:饮水安全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