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单元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对单篇阅读教学形式的有益补充,“相同议题”“某一段时间”“多文本”“教与学”是核心四要素,在培养学生核心语文素养方面有独特的价值。19年暑假后全国统一使用的部编教材,采用双线组织结构,每一单元有一个相对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教材单元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单元教学管理论文 篇1:

物证技术实验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与系统结构

[摘要] 本文从物证技术实验中心信息管理需求出发,设计了物证技术实验中心LIMS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阐述系统平台的运行环境及数据信息运行的结构层次,根据管理任务的不同把LIMS系统结构分为基础管理信息单元、实验教学管理单元、物证鉴定信息单元、物证库信息单元。

[关键词] LIMS系统 功能设计 系统结构

物证技术实验中心是公安政法类院校重要的实验教学基地,其核心组成有刑事图像技术实验室、文书物证检验实验室、痕迹物证检验实验室、法医物证实验室、模拟犯罪现场勘查实验室、心理测试室等专业实验室。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就是指通过局域网对实验室的相关信息进行量化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总称,其功能与结构的设计依赖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以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将不同物证技术专业实验室中各类检验仪器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结起来,实现以物证分析检验为核心的整体环境的全方位管理,其目的在于强化实验室的管理、优化实验室的工作流程、提升检验仪器的利用率、保证实验室数据的安全、实现物证检验质量的标准化。

物证技术实验中心LIMS系统的功能设计

物证技术实验中心LIMS系统设计应实现以下功能:

1.链接式网络服务管理功能

在物证技术实验中心LIMS系统的构建中,相关物证技术专业实验室的人员管理数据、仪器管理数据、样品管理数据、痕迹物证信息管理数据、网络安全管理数据和质量管理数据等都要通过计算机服务管理网络链接起来。

2.集成式数据库服务功能

数据库管理平台是物证技术实验中心LIMS系统构建中的中心环节,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由于各专业实验室汇总到管理中心的信息类型具有数据来源和格式的多样性:文字处理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档、图片、影音文档、数据流等,因此,集成的信息管理系统要能同时管理不同媒体、不同格式的数据对象。LIMS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应当是自动化、动态化的整合型管理模式,通过实验管理中心控制平台的数据库对所有的功能模块、目标应用、管理工具、信息存储、信息发布、信息传输、安全服务进行数据监控、管理、优化和分析预测。

3.分布式信息档案管理功能

物证技术实验中心LIMS系统的信息档案的存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分布管理。如根据实验操作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学生实验管理信息、科研课题管理信息、司法物证鉴定管理信息;根据实验室物证检验专业不同,分为指纹检验信息、足迹检验信息、工具痕迹检验信息、枪弹痕迹检验信息、文件检验信息、理化检验信息、法医物证检验信息、图像资料检验信息、计算机犯罪信息等;根据信息数据来源,分为文字信息、图形信息、影像信息、语音信息、痕迹信息等;根据信息流程的逻辑结构,分为采集源信息、加工性信息、共享性信息、反馈性信息等;根据用户的权限和密码,规定四级即实验操作员、专业实验室负责人、实验中心管理人员以及实验中心负责人的权限,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可靠。

4.级别化查询检索功能

信息查询是信息系统必需的功能,信息查询的性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整体性能,查询模块提供了对系统内所有信息的查询,并且按照各类信息的特点进行了分类,每一类形成一个独立的模块,便于迅速从系统中找到所需信息,避免多余信息的出现,同时还提供一个查询模块,方便用户进行特定的、自定义查找。

5.自动化工作统计分析功能

统计分析功能主要作为物证技术实验中心LIMS系统内部管理的需要,实现管理工作的自动化。通过LIMS系统的子系统在相应的检查点上形成相应的统计分析报告表单,依据数据库操作对人员、设备、耗材、程序、内容等自动形成管理方面所需要的信息。如实验中心及各专业实验室开通实验流量统计与查询、任务分配管理统计、学生实验考核评价统计分析、科研课题申报与运行状态统计、鉴定工作总量的统计、鉴定人员的工作量统计与查询、物证状态鉴定查询、鉴定时间预警提示、大型仪器运转状态报告、配套实验设备及耗材运转状态报告、综合分析检查校验评审工作流量统计等。

6.高密度系统安全监控功能

系统数据信息的安全监控,是物证技术实验中心LIMS系统有效运行的保障。通过用户验证、地址管理、数据加密、数据备份、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加密密钥更新、固定协议传输控制、系统内部访问和公众数据网物理上隔离,远程访问账户和网络操作系统用户C2安全级绑定,建立多用户的数据读写安全机制、分布式数据余技术、数据容错技术、计算机病毒查防技术,使系统数据库在高密度安全监控下发挥服务器的共享和并发机制作用。

物证技术实验中心LIMS系统的运行

LIMS系统运行主要解决校级物证技术实验中心的动态综合管理问题,就是要把设备流信息、人流信息、资金流信息、物证流信息和动态的运行信息整合起来,建设一个既符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又能与公安物证信息管理部门有标准接口的综合实验室管理系统。系统平台的运行环境建立于校局域网络上,以各专业实验室为网络链接基本单位,通过实验教学信息数据库、基础管理数据库、物证数据库、物证鉴定数据库的分布数据信息服务交换,以基本TCP/IP网络协议为标准通信协议与公安网搭载,实现域内外信息的传递。

针对物证技术实验中心建设和鉴定工作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要求,物证技术实验中心LIMS系统在数据信息运行结构上分为7个层次:信息资源层、源数据库层、目标数据库层、功能模块层、数据工具层、信息接口层、实体层。将各层按业务实体部门的功能需求和按数据所需,依靠模块化的组合完成相关单位对物证实验信息的计划、采集、处理、统计、交换、协作等工作流程,成为实验中心LIMS系统管理工作的应用平台。资源信息层是能为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来源的各个信息终端和数据库,主要来源于各专业实验室基础工作、实验教学管理、物证检验等信息管理工作;源数据库层是由实验教学信息数据库、基础管理数据库、物证流数据库、物证鉴定数据库共同组成的,此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物证实验教学信息与公安实战信息管理的一致性,为物证技术实验中心LIMS系统的集中存储提供集散源,减轻跨网络数据传输对数据抽取的影响,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目标数据库层是通过数据建模工具、信息加载和转换工具以及数据库管理工具实现对源数据库的抽取和转换,完成LIMS系统目标数据库的建立;功能模块层是LIMS系统使用用户对目标数据库进行数据查询、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的操作服务平台;信息接口层是实现采集信息、分析信息、交流信息等信息数据传输的网络链接口,主要通过实验室网、校园网、公安网实现物证实验信息的内外交互与共享;实体层是应用LIMS系统实现物证实验任务的组织机构管理。

物证技术实验中心LIMS系统的系统结构

物证技术实验中心LIMS系统根据管理任务的不同分为4个信息单元:基础管理信息单元、实验教学管理单元、物证鉴定信息单元、物证库信息单元。

1.基础管理信息单元

基础管理信息单元由制度管理、队伍管理、设备管理、耗材管理、用户管理等子系統组成。制度管理子系统存储实验室管理规定、行业管理规定、仪器设备管理规定、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等信息;队伍管理子系统存储物证实验中心人员信息、学校物证技术专业教师信息、大型仪器主责教师信息、校内外物证专家信息;设备管理子系统存储设备基础数据、使用动态管理、维修状况管理;耗材管理子系统存储负责对实验室购进的实验耗材及物证样本进行入库、出库管理,通过耗材库存状况变化信息统计,结合实验教学任务的管理系统生成耗材使用方案,及时向管理者发出预警信息;用户管理可以通过基础管理信息单元系统完成查询、链接、发布、编辑、打印等工作。

2.实验教学管理单元

实验教学管理单元由实验用户管理、实验任务管理、实验配套管理、实验评价管理、统计分析管理等子系统组成。实验任务管理子系统负责管理各专业实验室承担的实验任务。实验配套管理子系统包括实验教材管理、经典案例、主要实验设备和耗材信息、实验所需检材和样本信息、参考信息。实验评价管理子系统包括学生信息管理、学生出勤管理、成绩管理等。统计分析管理子系统主要对实验室开通率、各专业实验室分组运行数量、实验人数进行统计分析,提示实验室最大开通容量预警,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高效和统一。

3.物证鉴定信息单元

物证鉴定信息单元主要由收案信息管理、检验流程信息管理、检验物证信息管理、查询统计管理等分系统组成。收案信息管理:实现统一收案,以物证属性作为类别单位,采集送检人、单位名称、联系电话、送检日期、鉴定要求、送检材料等信息,生成收案号、物证编号等信息。检验流程信息管理:实现对送检案件的物证进行分拣,确定鉴定专业实验室及鉴定流程,对检验过程实行全程状态管理,生成检验点编号、物证类别、检验手段、检验应用设备、应用时间、初检结论、复检结论、检验结论、鉴定报告等信息。检验物证信息管理:物证在检验过程中,物证所处的状态(收案状态、检验中、检验完成)通过条码接收进行实时显示其信息状态。统计查询管理:包括案件统计查询、检验状态统计查询(收案统计查询、检验统计查询)、物证状态查询、鉴定结论统计查询等。

4.物证库信息单元

此单元作为物证实验教学、物证鉴定、案件侦破工作的连接单元,实现物证数据从逻辑上直接进入专业数据库进行查询、比对等一系列的检验工作,提高学生实验教学实战性及为一线办案提供案件的物证综合检验、鉴定。

参考文献:

[1]傅学胜.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进展与发展趋势[J].上海计量测试,2003,3.

[2]蔡明山,彭楚武.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长沙大学学报,2004,4.

[3]武磊,刁文华.公安院校物证实验室LIMS系统的构建[J].刑事科学技术研究论丛(第一卷),2006.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 陕西西安

作者:台治强

教材单元教学管理论文 篇2:

在小学部编教材单元教学中探寻群文阅读教学的新路径

摘 要: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对单篇阅读教学形式的有益补充,“相同议题”“某一段时间”“多文本”“教与学”是核心四要素,在培养学生核心语文素养方面有独特的价值。19年暑假后全国统一使用的部编教材,采用双线组织结构,每一单元有一个相对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部编教材的教学理念与群文阅读教学理念颇多相同之处,使群文阅读教学理念在部编教材单元教学实施中落地生根成为可能。

关键词: 群文阅读教学;部编教材;单元教学;新路径

一、 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再认识

(一) 群文阅读教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时代的发展,对每个社会公民的阅读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国民阅读素养的高低制约着综合国力的高低。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阅读教学。

单篇阅读、整本书阅读、多文本阅读,是三种基本的阅读形式。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是单篇阅读教学。这种阅读教学模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很多缺点也显而易见,并被屡遭诟病。人们开始探索新的阅读教学形式,逐渐将目光关注到整本书阅读和多文本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就是近些年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多文本阅读教学形式,一种富有创新性的阅读教学模式。

(二) 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和基本路径

“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师生围绕具有相同议题的多个文本,进行阅读、感悟、交流、评价的教与学的过程。这其中,“相同议题”“某一段时间”“多文本”“教与学”是核心四要素,缺一不可。

这一教学形式的实施路径,大致有这样几种:1. 课内一篇带课外多篇。课内的一篇精读,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课外多篇略读,进行阅读实践,运用方法。2. 课内多篇。可以精读其中1到2篇不等,其余略读。3. 课外多篇。可以精读加略读,也可以全部略读,放手学生先独立阅读,再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最后集体交流。不求一定达成共识,重点在让学生经历阅读、交流的过程,增加阅读量,拓宽视野,积累语感,培养阅读兴趣。

(三) 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

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阅读教学相比,有显著的优势:

1. 增加阅读量,更有可能完成课程标准对阅读量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量提出明确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要求小学低、中、高段的课外阅读量分别不得少于5万、40万、100万。群文阅读教学将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料引入课堂,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多文本阅读,既能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量”,也能较好地保证课外阅读的“质”。

2. 更能培养适合当今时代需要的阅读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不仅需要精读,更需要快速浏览、搜集、提取、凝练信息,很显然,这些能力的培养都依靠单篇阅读教学难度很大,但却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

3. 更能改变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阅读能力是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但是长期以来的单篇阅读教学,使很多老师陷入了琐碎分析的泥淖不能自拔,在带领学生斟字酌句、分析结构、挖掘人文主题等环节上,费时费力;学生常常被动学习,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自主性和个性得不到张扬,课堂阅读效率不高。在群文阅读教学课堂上,面临着多篇阅读教学的任务,迫使老师少讲、精讲,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合作交流。

4.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将具有相同议题的一组文章提供给学生,它们美的内涵和美的形式必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自然提升。

(四) 群文阅读教学在实施中也遇到了许多不易克服的困难:

1. 广大教师很难打破以教材为纲,以教材的编排顺序为序的教学习惯。现成的、相同的教材在学生和老师的手里,使用起来方便。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金钱去另外购买阅读教材或补充、删减、重组教材。很多老师的课程观还比较落后、狭隘,甚至把语文教材视为圣旨般神圣不可改变,把教材看成是语文课程的全部,把一成不变地教教材看成是自己工作的全部,从没有想过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了可供使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改变教材的内容和教授顺序,可以开发教材。习惯的力量和观念的滞后,导致群文阅读教学难以大面积推广。

2. 语文老师往往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管理任务,没有足够的精力、时间进行广泛阅读、挑选群文、选定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3. 增加的课外阅读文章,老师还要交给学校负责打印的师傅,等师傅打印好之后还要去拿,分发到学生手里,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增加了实施的难度。

二、 对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新认识

(一) 用心研究部编教材,就可以发现它的很多特点:

1. 双线组织结构,即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

2. 阅读与表达并重,同时推进。加大了书面表达的比重。阅读与表达相辅相成

3. 语文训练的要素在每一单元各有侧重,并贯穿于整个单元。从三年级开始,在每個单元导语中,一般围绕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揭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现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文章后面的思考练习题围绕着单元的训练要素出题。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语文要素的重点学习方法进行回顾、总结。

4. 语文要素训练形成体系化。这体现在识字写字、语言积累、阅读理解、表达、综合性学习各方面。例如在识字写字方面,从低年级的识大于写,逐步过渡到高年级的识字量与写字量相同,再过渡到不识只写。在写字方面,从着重指导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到汉字结构,再到单字的书写,再到句子、段落的书写,再到古诗、短文等篇章的书写,逐步推进,形成系列。

5. 练习系统具有导向性与实践性。单元练习题的题型丰富多样,呼应了单元学习要素,体现了语言文字训练的系统性、发展性,是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的凭借,是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抓手。正像陈先云老师所说“阅读教学应是以课后的思考和练习题为轴心和目标的教学”,教师要把握练习设计意图,依据教材思考练习的编排展开教学,用对用好练习的导学功能和学习支架功能。

(二) 部编教材更有利于实施群文阅读教学

和苏教版教材相比,部编教材的选文既有广度、深度、开放度,又具有经典性、多样性、文学性。单元主题更鲜明,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目标更集中,更贯穿单元的始末。部编教材在导语部分就明确了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明确语文要素的达能目标,这不就是将本单元数篇文章组合在一个单元的议题吗?这数篇文章不就是具有相同议题的“群文”吗?当然,“议题”的产生还需要老师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加以提炼,一单元内的数篇文章,老师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减。所以,部编教材在某些理念上与群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有许多相同之处,在部编教材单元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 在部编教材单元教学的基础上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路径

(一) 确定议题

议题是一组选文中共同蕴含的可以推动学生阅读、讨论交流的内涵丰富的话题。议题是多文本组成一体的纽带,是群文阅读活动的出发点、归宿和逻辑支撑。议题可以是文本主要内容、主旨、形式、言语特征等,务必要集中、明确,符合学段语文学习目标要求,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基于部编教材的特点,议题就可以从单元导语部分提炼出来。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文主题的导语是这样的:“一花一鸟总关情”。语文要素的导语是这样的:“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结合这两方面的表述就可以明确这一单元要训练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基于此,就可以提炼出这一单元4篇文章的议题为:“学习本单元,想想4篇文章在抒发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二) 设计教学流程

1. 精读第一课,2课时完成。

2. 精读第二课,2课时完成。

3. 略读第三、四课以及2篇课外补充文章。1课时。

4.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1课时

5. 习作,2课时。

6. 语文园地,1课时。

(三) 设计阅读导学单

在本单元4篇文章的基础上,还可以再增加2篇具有相同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课外文章作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受交流,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挑战。如何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地读进去,跳出来,导学单犹如一把拐杖,一台脚手架。基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导学单如下:

(四) 按计划实施教学(略)

总之,任何一种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如果不能和现有的教材相融合,都难以进行下去。在部编教材的基础上,将单篇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有机融合,使这两种教学形式相得益彰,让课堂阅读教学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何立新,王雁玲.基于问题解决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尝试[J].语文建设,2017(4):27-30.

[2]李爽,王朔.略論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十大关系[J].教学与管理,2016(5):23-25.

[3]刘大伟,蒋军晶.群文阅读教学:概念、价值及实践路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32(1):33-37+123.

作者简介:

刘新芳,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省徐州市史庄小学。

作者:刘新芳

教材单元教学管理论文 篇3: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使高校教学管理跟随时代的步伐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如何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教育教学水平,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学管理;教育改革

高校的教学管理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进行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完成教育使命的有力保证。计算机科学技术是众多制约和影响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现实因素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如何使高校教学管理跟随时代的步伐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如何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教育教学水平,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教务管理

近年,由于高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高校学生培养机制和教学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调整,高校教务部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工作也越来越繁杂。因此,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已逐渐无法适应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需要和发展,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大规模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已经成为极为迫切且有效的方法。有效制定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模式,便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必然要求。

高校教学管理是对高校教学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综合管理,用以维护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教学管理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和数据,是教务人员制定教学管理决策、分析高校教学状态、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必须进行科学全面的加工处理。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已无法处理如此纷繁复杂的管理信息,由此,将计算机科学技术有效地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及教师管理系统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务管理涉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一个完善的教务管理系统应当包括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成绩管理、教材管理、实验管理、毕业设计安排、毕业资格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各个环节。一般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客户端/服务器(C/S)混合的应用体系结构,使教务管理真正实现远程办公、异地办公,满足学校对信息资源采集、存储、处理、组织、管理和利用的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与共享。

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包括学籍管理、班级管理、档案管理、课程编排等子系统。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学籍管理,主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各科学习成绩的登录、统计,各种成绩表册及成绩报告单打印和传送,提供各种查询功能以便及时了解各科教学和各年级学习质量;班级管理主要是分析处理学生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等情况后,按某些既定原则将学生分配班级的系统;档案管理包括对各年级各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成绩统计及各类文件的存储、登录、查找与处理;课程编排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高校对所有教师和学生在时间、空间上的调度。

三、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包括教师的个人信息系统、教师教学信息系统及教师评比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教师个人信息、教学信息及评比机制的登录、分类、检索查询和输出。教师个人信息包括教师本人基本情况及其家庭状况;教学信息包括教师的所教学科、专业、班级等;教师评比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和业务进修情况等。

四、课件制作

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效用,合理设计和制作CAI 课件尤为重要。一般有以下几个过程:

1.选定主题。正确选择CAI课件的主题非常重要,“把握重点,勇于创新”是原则。在目标主题确定的前提下,发展创新式思维,制作新颖有趣的课件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2.编制流程。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流程的编制。它是面向教师——计算机——学生的一个过渡阶段,流程的编制效果在整个课件设计环节中起重要作用。

3.编辑课件。课件的编辑需教师亲自执行。首先应根据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划分,再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结构,设计各单元之间的链接,从而设计完整的课件脚本。根据设计好的脚本及教学目标,将各类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编辑成内容可写、新颖有趣、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编辑时可选择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Actional、Tool Book、几何画板、方正奥思、宏图等制作平台。

总之,计算机科学技术通过对高校教学及管理中各方面信息的综合运用,不仅能够提高高校教学工作的加速运行,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更能让学生通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思震.浅论计算机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5).

[2]张海东.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6).

责编:赵 东

作者:贵琦

上一篇:刘质平的音乐教育论文下一篇: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