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单元教材辅导

2024-04-19

二单元教材辅导(精选6篇)

篇1:二单元教材辅导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王玉叶

一、课标

(一)识字写字

学会19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新词,抄写指定段落。(二)阅读

1、继续练习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背诵文中喜欢的段落。

2、继续练习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其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而体会文中表达的爱国情感。

(三)习作

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写一篇演讲稿或读后感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口语交际

学生通过演讲、朗诵诗歌、讲故事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真挚感情。(五)综合性学习

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在汇报交流中提高总结及口语能力,在交流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材内容

1、编写特点:(1)单元导读、课例、口语交际、回顾拓展都紧紧围绕“祖国在我心中”安排,各部分内容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听、说、读、写各种活动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

(2)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优秀篇目《詹天佑》,还选取了感情真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的诗歌的《中华少年》。(3)加强导学功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思考。此外,“口语交际·习作”单列。加强对“口语交际·习作”的指导,教材中提示的文字,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在“回顾·拓展”中 “交流平台”栏目,引导学生交流收获、体会,特别侧重就阅读、习作、习惯养成的某一方面,进行交流小结,以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内容结构

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了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祖国在我心中,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课例中两篇精读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著名人士的爱国情怀。两篇略读课文《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则向我们介绍了边防战士和中华少年的爱国之情。

口语交际则让学生通过朗读诗歌、爱国英雄人物的故事表达爱国情怀。习作则学习演讲稿或读后感。

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对本组课文的重点进行小结:即体会爱国情怀。日积月累积累一些爱国名言。

三、知识与技能的整合 横向整合

本组教材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专题精心设计,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学习内容与训练内容、口语交际习作与回顾拓展彼此关联,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从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着、诠释着、实践着这个专题。

《詹天佑》本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怀念母亲》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 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不变的爱意。《彩色的翅膀》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中华少年》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纵向整合“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专题训练项目的落脚点是六下的第三组“深深地怀念”。爱祖国不但要展望未来,了解新成就,还不应该忘记历史,忘记英雄。本组课文的学习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革命人生观打基础。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够引发学习学习的热情,对祖国的感情也会油然而生,搜集爱国的资料,学生也能做到。在学习课文中,学生对感悟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有困难,教师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运用查阅的资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抓住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情感。难度较大的是学习写演讲稿,教师要出示例文,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写演讲稿。

五、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重点感悟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情感。在本组课文的学习及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难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在学习及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六、教学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请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

针对本组课文来说,课前搜集一些有关的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所饱含的爱国之情,提高课堂实效。另外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预习不应该只是读课文和自学生字词,更多的是要在资料的帮助下学会自己思考一些东西。

2、理解文章内容时,以读为主,注重课内外结合。

《詹天佑》是一篇老课文,“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是它不变的人文内涵,但在不同的单元编排里它承载着不同的读写训练任务。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又要训练学生抓住关键句段,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可以采用感情朗读法,在读中体会詹天佑为国争气、为中国工程师争气的坚定信心,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教学第五、六自然段时则可以采用读画结合法,研读课文,画示意图,进行交流修正,在这个过程中品味课文的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评价建议 教学离不开评价,为了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为了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要评价学生的:

1、课堂表现:包括听讲、讨论、发言。

这项内容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等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学生、组长、教师各有一张表,每周评一次,期末统计。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

2评价写作能力:包括日记、练笔和习作。

坚持鼓励为主,把学生的习作分为优上、优中、优下、良上四个等级。尤其重视学生习作中遣词造句是否应用了积累的语言素材。在平时的批改中根据学生使用佳词佳句的数量采取等级加分制,用一个好词加一分,用一个好句加二分,激励学生运用积累,推敲文字。要关注习作水平不高的学生,认真批阅他们的习作,努力发现他们使用的佳词。一个学生在练笔中用了第13课的“恳求”一词,我马上给他加二分,并当众大加赞赏。这样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激励,逐渐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样评价能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态度、表现,是全面、公正的评价,起到了很好的肯定、激励作用。(三)课程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

2、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3、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篇2:二单元教材辅导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是采用主题单元的方式组合教材的。本册教材共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每个主题中的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着童真童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第二单元共三篇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人类的“老师”》,属创新篇,是关于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力办法的教育。《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篇事理融合的课文。记叙了邻居家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新奇发现演示给“我”看的故事,“我”从中悟出:创造力,从小处说,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从大处说,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最佳路径》是一篇意蕴深远的课文,文章讲述了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设计法国迪斯尼乐园的路径大伤脑筋,后来受到卖葡萄的老奶奶“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的启发,产生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设计策略,最终所形成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的过程。故事给人以启示: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

《人类的老师》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介绍了人类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指出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起学生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全文围绕“人类的老师”开篇引路——举例说明——点题作结,结构完整,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运用了典型的事例来增强说服力,并且举例详略得当,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

造力办法的教育。

课时安排:

苹果里的五角星2课时

最佳路径2课时

人类的“老师”2课时

习作22课时

篇3:对语文教材主题单元组织的审视

我国几千年来的语文教育主要是结合“读经教育”进行的。经过宋以后朱熹、程端礼等教育家的研究,语文学习的教材内容以及阅读的先后程序基本确定下来:先读“三百千”进行启蒙识字;再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有些朝代读《孝经》等);然后读“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

1904年语文学科从读经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学习语言的专门课程。“五四”运动以后,语文教学从文言文教学进入到语体文教学,小学语文教材开始用白话文编写,标志着现代语文教育的开始。读经教育的教材主要是整本的儒家典籍,现代语文教材主要是由教材编写者自己撰写文章,或者是从文学作品中或报刊上选编,因而形成了文选型的教材编写格局,并延续近百年,成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惯例。按照朱绍禺先生的说法,“自本世纪初迄今为止的全部语文教科书,无不是文章的集锦,这似乎已经定型化了。”

文选型教材作为一种文章选集,其整体性、层次性和系统性都不明显,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是单篇教学,很容易造成教学目标的随意盲目。因而20世纪初,现代语文教育就开始对语体文教材的编写体例进行探索。现代语文学界对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一直有两种差异很大的不同认识,一派强调语文教育的美学价值,另一派推崇科学价值。推崇美学价值的主张语文课“以传统和经典作家作品为核心”,强调感受,重在审美。推崇科学价值的认为“语言课以语言应用知识体系为先导”,强调实践,重在实用。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指导下所编写的教材在其教材单元组合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编写路向:一种是以语文学习的知识体系或语言应用实践为指向确定单元主题,然后组合单元;一种是以文本内容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倾向确定单元主题,分出教材单元。

以文本内容主题组织单元的教材,在上世纪30年代就成为语文教材编写的一种结构体系。当时叶圣陶先生说:“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去了国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因此叶老等编的《国文百八课》,以文章读写为线索组成了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序列,创制了一种尽可能体现语文教学科学程序的教材编辑体例。上世纪50年代“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当时教材编写指向语法和文学知识教学体系。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小学语文课程提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强调读写基本功训练,以阅读与写作能力为主题编制语文教材。进入21世纪以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的课程性质,因此各地区语文教材大多转变为以文本内容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倾向确定单元主题,形成主题单元的教材编写结构。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人教版、北师大版、上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二、各版本教材单元主题分析

以文本内容为主题组织单元编写语文教材,就涉及到主题的选择和确定的问题。下面首先对当下各套教材所选择的单元主题作分析。我们随机选择了当前比较有影响的人教版、北师大版和上教版三套教材的三年级上下册所确定的单元主题(见下表)。北师大版教材有18个单元,为方便比较,只选了1~8单元。

从表中罗列的三套教材48个单元主题分析,主要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三套教材单元主题分类的差异很大。三套教材48个单元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儿童生活经验和人格形成为核心,从人文方面选择的单元主题,这类主题数量最多,差不多占80%;第二类是与儿童学习能力、方法有关的单元主题,如“细心观察”“科学的思想方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人教版),“幻想和想象”“观察与发现”(北师大版)等;第三类是与文章体裁有关的单元主题,如“神话故事、传说”(人教版),“名人的故事”“感人的古诗”(上教版)等。后两类主题单元数量不多,仅占约20%。人教版教材三类单元主题都有,而其他两种教材都只有两类单元主题。

第二,各套教材选择的单元主题重合率非常低。三套教材中,比较接近的共有的主题仅一个,即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主题。如果以人教版教材为参照标准,与北师大版教材接近的单元主题仅2个,与上教版接近的主题有4个,接近重合的比例分别为12.5%和25%。此外,三套教材重合的单元主题名称也各不相同,比如大自然四季变化的主题,分别是“心中的秋天”(人教版),“春天的脚步”(北师大版),“生机盎然的春天”(上教版)。名称不同,教材选择的课文内容当然会有差异。

(注:三套教材主题重合的单元用①—⑥的序号表示;与学习能力、方法有关的单元主题用●表示;与文章体裁有关的单元主题用△表示。)

第三,三套教材重合的单元主题在编排顺序上和出现的频次上也基本无规律可循。比如关于“儿童生活”,人教版教材三上三下各出现一次,上教版教材仅在三上出现一次,北师大版教材没有出现。比如关于“小动物”,北师大版教材出现在三下,上教版教材三上三下各出现一次,人教版教材没有出现。

综上所述,尽管三套教材都以文本内容确定单元主题,但是无论是单元主题大类的划分,还是单元主题的选择确定,进而到单元主题的顺序、频次编排等,都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这说明各套教材所选择的单元主题及其编排顺序并不反映语文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的内在规律,更不体现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的教学程序。

三、主题单元教材的优点和不足

2001年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思想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转变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无疑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深化。语文课程如何挖掘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语文课程的人文教化功能,成为2000年以后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主题单元”教材成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主流,与这样一种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主题单元教材最显著的优点就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语文课程人文教化功能。应该看到,目前各版本教材所确定的“单元主题”,已经跳出了单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局限,考虑更多的是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以人与环境(自然、生态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己(人类、生命、自我、人格、人情、人生等)为主题组织单元,这是新时期语文教材编写的可喜进步。这样编写教材,容易贴近儿童生活而又可以开阔儿童视野,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题单元教材另一个明显优点是能够围绕主题营造激发儿童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结合主题情境设计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使语文教学能够向课外延伸,向学生的生活、学校的活动、其他课程和社会延伸,有利于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比如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内容都是借“题”松散地组合在一起,教材中的各项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也都是借“题”发挥的。北师大版“单元主题”教材更是强调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每个主题单元由主体课文及“语文天地”两个部分构成,“语文天地”主要提供观察、想象、口语交际、表演、查资料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然而人们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也逐步感觉到,以儿童社会生活内容为核心,以提高儿童认识社会能力为指向编写的主题单元教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很容易无限制地放大语文课程人文教化任务,将“课文内容”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使得语文课程本身应该承担的语文知识教学、语文方法学习、语文能力培养等本体任务边缘化。就如叶老所指出的:“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当下语文教学中,这样一种“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的现象相当普遍。温儒敏教授曾对这种现象提出尖锐批评:21世纪新课程实验语文教材“主题单元”的设计思路,将上世纪流行的语文教科书组织单元的“知识、能力结构”变为以社会生活内容为核心的“主题结构”,只要是同一主题范围的,不论文言文、白话文,不论散文、诗歌,也不论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编在同一单元,这种伤筋动骨的结构改变,给教学思想和实践带来了混乱……按照主题类型安排教材,选文自然也主要从主题需要考虑,各单元之间本来应有的语文学习的逻辑递进关系,就难于照顾了。用主题来划分教学单元或板块,往往顾此失彼,很少考虑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难体现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这是迫切需要改进的。

四、增强课程意识,变“教课文”为“教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增强课程意识,实现从“教课文”向“教课程”的超越。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对“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这两个不同概念一直纠结不清。什么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就是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什么是“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就是指传递课程内容的凭借。简单地说,课程内容是指“教什么”,而教材内容是指“用什么来教”。当下很多老师在课堂中用大量时间讨论课文内容,把语文教材内容当成了语文课程内容,所以语文课上完,学生记住的多是教材内容,留下的是课文内容的痕迹,而不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痕迹,严重降低了语文课的教学效率。

语文课程内容应该从两个维度去认识。一是语文本体性课程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些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特有的,是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基础。这些知识或技能不仅要求理解,更重在运用,因此需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才能真正掌握。二是人文教化,即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课程内容。这类课程内容重在体验,重在感悟,应该渗透在语文知识和方法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在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按照“主题单元”编写的语文教材,人文教化方面的课程内容是由教材直接呈现,并且通过单元主题强化放大;而本体性课程内容,除生字词语外,其他的语文知识、方法或技能等究竟“教什么”,需教师自行选择,自己确定,这就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困难。我们都说语文课难上,语文教师难当,其实难就难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必须对本体性语文课程内容的结构体系有相当的认识。不少优秀教师语文课上得比较有效,除了教学方法得体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每个学段、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甚至每个阶段需要教给学生什么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因此教学一篇课文时往往能够准确地判断并选择到本体性语文课程内容。也有一些教师教学经验不那么丰富,尽管他们也知道语文课应该通过课文教语文,但是选择的课程内容不那么合适,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有一部分教师,误将课文内容当成了语文课程内容,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常识课、历史课。

篇4:二单元教材辅导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知识梳理】

第一节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为什么历经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影响。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中华传统美德有何特点?

中华传统美德代代传承,具有生生不息和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二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有何重要性?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何丰富和发展?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2)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4中学生应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3)青少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中考回眸】

例1(2009年福建省中考试题)感動中国组委会授予张艺谋奥运团队的颁奖词: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颁奖词体现了(

)

A中华文化一直领先世界

B中华文化取代了世界文化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解析:解答本题时可用排除法,A、B、D都是错误的,选c。

例2(2009年聊城市中考试题)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能体现这一伟大民族精神的有(

)

①我国航天工作者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将“神七”送上太空②汶川地震灾情发生后,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各地党员、干部群众迅速筑成抗震救灾的铜墙铁壁③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在奥运会、残奥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④我市作为第11届全国运动会承办城市之一,在志愿者招募活动中,市民及青年学生争做志愿者所表现出的高涨热情,令人振奋和感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所列题肢都符合民族精神的内涵,选A。

例3(2009年河南省中考试题)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年的日子。蓦然回首,我们骄傲地发现,在这场与人类罕见的大地震的斗争中,中华民族书写了“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发现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的人类抗灾救灾的伟大奇迹!

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想。(至少两个方面)

解析:汶川灾后重建有党的正确领导、制度的保障、经济基础的保障、民族精神的鼓舞,也与社会各界的支援分不开。答题时,可以结合九年级所学的相关知识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党和政府尊重和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社会支持帮助地震灾区共渡难关;奇迹的创造是因为我们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与挫折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创造这样的人间奇迹令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自豪;我们要拥护党的领导,坚决跟党走。

例4(2009年河南省中考试题)请你辨析。

解析:回答辨析题时,要对题中所提到的观点进行辨析。解题时,首先要合理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逐一进行论证。最后,还要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二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1)举行传统节日庆典,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2)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我国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或: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或:当前我们正面临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举行传统节日庆典要厉行节俭,不要铺张浪费。(3)我们举行传统节日庆典,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既要隆重热烈,又要厉行节俭。

【跟踪训练】

一、请你选择(下列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1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建造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数千年,是因为

(

)

A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国

B中华文明比其他文明更优秀,更先进

c中华文明没有遭受过外敌入侵和破坏

D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近年来,红色旅游区游人络绎不绝。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原因是

(

)

①红色景点凝聚了我们党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是激励我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②红色旅游寓教于游,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③红色旅游使我们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我们学会感恩④红色景点票价低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请你简答

32009年2月5日,央视一套播出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仪式,颁奖仪式打破常规,将年度特别奖授予了“全体中国人”。评奖组委会在颁奖词中提到: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

你对材料中的“民族力量”是如何认识的?

三、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

4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0¨D8年,中央文明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工作的决定》,明确每两年评选表彰一届全国道德模范,把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长期开展下去。

材料二在新中国60华诞来临之际,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的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组委会已于6月19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以及中国文明网等网站刊登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和简要事迹,进行社会公示,接受群众投票。

请回答:

(1)每一个道德模范候选人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请列举几项你所知道的中华传统美德。(不少于四项)

(2)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四、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

5材料一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剧种剧目众多,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材料二2008年10月26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曲艺节在平顶山市拉开大幕。开幕式演出可谓名家云集、佳作荟萃、群星灿烂。本届曲艺节为期5天,大批观众分享了这次曲艺盛宴。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至少三种你所熟悉的戏曲种类。

(2)目前,许多青少年并不喜欢传统戏曲。你是否喜欢传统戏曲?请说出你喜欢或不喜欢传统戏曲的原因。

(3)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使传统戏曲得以较好的传承,你有哪些好建议?(至少两个)

参考答案:

一、1D 2B

二、3“民族力量”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三、4(1)如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幼、拾金不昧、勤俭节约等。(2)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有利于深入持久地运用榜样的力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认同,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参与道德建设的热情,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同心同德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篇5:部编教材二年级二单元复习

曾经 蒙蒙细雨 泥泞 顺着 迈步 踏步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贡献 蛋糕 特别 干嘛 买卖 粉红 白糖 甘蔗汁 甜菜 熬粥 计算 销售 劳动 的确 应该 郊外 泛起波纹 葱绿 柔软 地毯 异常 恋恋不舍 要求 一株 拾起 骑马 跨步 工程师 魔术 建筑 演员 营业员 家务 裁判 饲养

我会写

雷锋 昨天 冒雨 留神 弯下 背着 洒水 温暖 能干 桌子 美味 买卖 文具店 甘甜 青菜 劳动 一匹 妹妹 波纹 景色 景象 好像 恋恋不舍 依恋 请求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我会仿写

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仿写:山林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响起一阵沙沙声。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仿写: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绵羊。大树,又粗又壮,就像一个强壮的士兵。我会背

篇6: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也是第一单元。虽然两组教材都以春天为主题,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我们都会发现这组教材与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有不同之处。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奥秘。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导语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区别了,一下第一单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春天。而本单元的导语是这样说的: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应该说本册“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

内容:导语,《春天在哪里》、《古诗两首》、《笋芽儿》、《有趣的作业》和《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认识27个生字,书写37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及诗句。

教学思路:

1,整体把握,合理组织

本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

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样整体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就更加的强烈和持久。比如,《找春天》之后,学习伙伴说:“咱们建议老师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吧!”《笋芽儿》之后,学习伙伴说:“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下来了。”这些内容的安排,实际上都在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学习活动作准备。“口语交际”要求介绍自己在春游活动中的发现,“写一写”要求学生在春游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将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展示台”要求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语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这种整合,体现这种整合,充分发挥教材整合后的整体功效,在教学相应课文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读中入境,读中生情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的李云龙老师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一文中强调道:“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和传达这种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本单元的几篇诗文都很美,像《春天在哪里》一文中作者用了四个排比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孩子们在春天里的发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笋芽儿》一文中也有许多描写春雨、春雷、春光的优美句子(例P8页第一段;P10页课文第六段;第七段),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读出感情。在反复的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做到朗读与感悟相交融,就感悟来说,对二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感悟不能要求过高,只要求孩子在朗读中有所体会,他们在阅读中能感悟多少是多少,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高低,感悟的程度也就有深浅。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也要认同感悟的差异的存在。还要做到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同时重视积累和实践。课文第一课课后提出了背诵的要求,第三课则提出积累句子的具体要求。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的机会。

3、学科兼容,课内外结合教学本单元时,要突破传统的课堂的概念,实现学科间的融合,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课内外的结合。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春天的大课堂,唱一唱春天的歌,画一画春天的美景,诵一诵春天的诗文……在广阔的天地中去寻找春的脚印,去探索,去想象,去发现。和春天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非常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和学生一起欣赏阅读。

4、识字教学要突出重点。进入二下年级,识字依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但识字教学和一年级要有所区别。进入二下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三册的学习,识字量按教材要求就达到1400字,加上孩子有一定的课外阅读习惯,大部分孩子的识字量达到了2000字左右。利用媒体播放春天的美丽景色,引出导语: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然后在谈话中畅述自己对春天的已有认识,回忆一下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文章等。然后我以“在今年的春天里,你想做些什么、学点什么吗?”的问话把学习目标的确定抛给学生自己。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得出:“搞一次春游活动,学几篇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唱一首春天的歌曲,举办一次春天的诗歌朗诵会。”等内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及时引导学生通读本组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

我们大家都知道,新课程的识字量是很大的。那么在学完了前面三册教材后,学生对字的偏旁结构、笔顺笔画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在识字中教学中就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提高识字效率。

5、寻找规律,落实写字教学。落实写字教学,从纵向来看,就是要落实每个字。新课程在多认少写的原则下,每节课要写的字不多,对这些字我们必须扎扎实实指导学生认真书写,从字的结构、书写规则等都要落到实处,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渗透汉字的形体美和结构美。从横向看,我们在落实每个字的教学中,必须把写字教学落实到每个孩子。在写字过程中,我们发现两极分化还是有的,好的小朋友字已经写得相当漂亮了,可是有些同学真的还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如书写的姿势、握笔的姿势、坐的姿势都不是很乐观。老师要舍得花精力和时间关注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身上。

6、整体感知

学习了这组课文后的收获是什么?我们可以让学生再说说,或者以春为题来写写“我眼中的春天”,学生有了前面的找、说、诗歌朗诵和一些实践活动,对春天的感受肯定很深,所以写起来一定是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把阅读和写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为过渡到中年级做好准备。

S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着“快乐”这个主题。设问句的单元导语和小朋友的表情、语言,激发学生读书欲望,把学生引进一个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单元。单元教材中安排了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百花园”。四篇课文是《雨后》、《假如》、《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和《猴子种树》。每篇课文及《语文百花园》中都配有漂亮、俏皮的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诗、文意境,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容易使学生与其产生共鸣。

本单元教材通过诗歌、童话等不同体裁的课文向学生传达出健康、快乐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心态,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去体验生活的快乐和助人为乐的快乐。

学习目标:

1.认识36个生字,会写32个字。学习2个偏旁。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表演。背诵《雨后》、《假如》两篇课文。

3.能够了解诗、文的内容,能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能从重点语句中体会人物情感。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正确掌握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读法。

5.巩固学生形声字、部件组合、偏旁组字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汉字间架结构的习惯,能按正确笔顺书写。

6.看懂图意,展开想象,按照一定顺序说清图意并写通顺的能力。

7.能够采集词语,把语句扩充具体。培养听、说、读、写各方面语文素养。

8.搜集资料,扩大视野,拓展学习空间,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关注他人;培养学生健康、快乐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习重点

1,认识36个生字,会写32个字。学习2个偏旁。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表演。背诵《雨后》、《假如》两篇课文。

3.能够了解诗、文的内容,能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能从重点语句中体会人物情感。

学习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表演。背诵《雨后》、《假如》两篇课文。

2,能够了解诗、文的内容,能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能从重点语句中体会人物情感。

教学思路:

对于本单元的主题——快乐,学生每天都能够感受到,文中的内容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多障碍。可能城市里的孩子对离他们生活较远的,“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这些农谚感到陌生,教师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他们理解此类问题。学生中的普遍问题可能会出现在分角色表演上。学生如何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惟妙惟肖、妙趣横生的表演?教师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人物的心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情

朗读后,既而引导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相应的动作,演出情趣,表演后一定要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达到表演与观看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对于本单元的生字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式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应重点引导、辅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合作精神;难字(形、义、音等方面)、易错字,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按照方法自主学习,并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自己编儿歌,辨析、记忆形近字、形声字。

S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着“科学、创新”这个主题。单元导语用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把学生引进了奇妙的科学大门。单元教材中安排了四篇课文、“识字二”和一个“语文百花园”。四篇课文是《激光的话》、《鲁班造伞》、《听诊器的由来》,和《能干的钟点工》。课文、识字、语文百花园中都配有可爱、有趣的插图,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的思维方式,降低阅读难度,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培养学生爱科学,想创造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材通过童话、传说、故事等向学生展示出科学对人类的贡献,发明创造令世界更加便利、精彩。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敢于挑战未知,进行发明创造。

学习目标:

1.会认77个生字,会写43个字。认识“斤字旁”,部首三框儿。

2.“学习并掌握同音字的辨认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3.能够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正确掌握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读法。

4.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与创造的热爱之情,探索未知的兴趣。

5.培养学生观察汉字间架结构的习惯,学习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初步了解与“斤字旁”、部首三框儿有关的字的特点。

6.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看懂画意,按照一定顺序完整叙述图意,并写通顺的能力。

7.课内外知识交流,拓展学习空间,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发明创造的伟大,收集科学、创新的信息、语言等,全方位地跟科学交朋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习重点

1,会认77个生字,会写43个字。认识“斤字旁”,部首三框儿。2,“学习并掌握同音字的辨认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3,能够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难点:

1,能够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正确掌握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读法。

2.,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与创造的热爱之情,探索未知的兴趣。的奥秘,发明创造的伟大,收集科学、创新的信息、语言等,全方位地跟科学交朋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思路

对于本单元的主题——科学、创造,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因此文中的内容学习起来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如今的孩子对“留声机”这种几十年前就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机器,肯定会感到陌生。贫困山区的学生一定对有关“激光”的知识感到茫然,对“吸尘器”、“下水道”这些东西,因为生活局限性问题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实地参观、图片解决此类问题。学生中的普遍问题可能会出现在课外知识延伸拓展上。生活经历与年龄的原因,使学生要依靠家长的帮助,才能获得丰富的课本以外的资料。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课外阅读,丰富积累,然后用口头、图文等方式为同学展示成果。

对于本单元的生字和“区别同音字”识字专课学习,教师仍然要大胆放手,适时点拨、引导、辅导学生,让他们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习,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协作精神,让学生快乐学习,培养其自信心。对于单元中出现的难字(形、义、音等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强调、指导。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做人的道理”安排了4篇课文。《小鹿的减法》以“做事要下定决心,坚持到底”为主题《爱发脾气的孩子》以“做人要有涵养,要懂得控制自己”为主题,《寓言两则》告诉人们要“眼界开阔、及时改过”等做人的道理。文章体裁多样,有古诗、童话、寓言、故事等,形式活泼,情节动人,语言浅显通俗,符合学生阅读水平。每篇课文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

“语文百花园五”编排了玩玩说说----给汉字分类、归类;连一连----动宾词语搭配;读句子----发现句子中的反义词;采集古人儿时的故事,读短文,说话写话,口语交际等内容。这些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识字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的积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感,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本单元的导语言简意赅指明单元主题,导语与生动有趣的情境图交相辉映。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1、随文认识46个生字、会写30个字;

2、继续培养朗读能力及默读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从小培养“自信、宽容、虚心、及时改过”的良好品格;

3、逐步形成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

学习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1、看图说话写话

2、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重点是继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写字、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古代英雄的形象,并且有辨别真善美得能力。教学时根据本单元课文故事性强,可读性强的特点,可采取单元整组教学,以单元开头的导语为切入点,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桌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大意。可以进行分课或分块学习。在引导学生逐篇学习课文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文的特点灵活的选择教学方

教学本单元《爱发脾气的孩子》时,先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读,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男孩说的话什么意思,这样较易突破重难点。在写字教学时,注重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写成卡片,在教学中让学生图贴上相应的词语,并充当小老师与同学互教、互读。这样,短短十多分钟就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了十几个字和几个词语。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结构

本单元有4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七。《我能行》《再来一次》《我是最弱小的吗》《掌声》,从自立、自尊、自信、关爱等不同角度反映了“成长”这个主题。课文中的故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每一课都配有生动、活泼的插图,有利于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语文百花园七安排了绕口令、辨析形近字、写词写句、读一读、写留言条、能说会道《夸夸自己》等语文学习活动。

二、学习目标

1、会认49字,会写32字,掌握要求会写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懂得在现代生活中要学会沟通和理解,学会合作和共处。在合作中茁壮成长,自我认识。

三、学习重点

1、认识49字、会写32生字。

2、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四、单元学习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在生活中要善于沟通和理解,相信自己,关爱他人。

五、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录音带、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思路

写字方面、主要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指导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结构。

朗读时,老师对重点词句做针对性的指导。理解感悟,通过仔细观察图画、理解重点词语,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感悟。阅读教学,仍要坚持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要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要注意教学的层次性,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再指导读出语气,读出适当的停顿,读出对句子的初步理解;最后才要求读出感情。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默读课文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识字教学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继承我国识字教学的优秀传统,吸收各种识字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能力和良好习惯。

上一篇:谈管制和会计产品论文下一篇:六年级语文下册词语盘点、日积月累、课后句子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