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八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大丈夫”精神闪耀时

2024-06-15

统编教材八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大丈夫”精神闪耀时(通用6篇)

篇1:统编教材八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大丈夫”精神闪耀时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 商公涵

【课题类型】文体导读课

【学习篇目】

《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和传记文学的特点。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3.领悟两篇文章中人物所蕴含的精神,提高自身修养。

【学习重点、难点】

了解文体特点,培养自读能力,领悟人物精神。

【课内探究】

活动一:了解文体特点。

(一)认识寓言

(二)了解《史记》

活动二:感知课文内容。

(一)自由朗读课文,概述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愚公移山》讲述的是愚公苦于北山的阻挡,率领儿孙挖山,其壮举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大力神之子背走了两座山的故事。

《周亚夫军细柳》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描写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特点。

(二)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语气及说话背后的心理。

《愚公移山》:愚公(坚定)、愚公之妻(献疑)、众人(献计)、智叟(嘲讽)

《周亚夫军细柳》文帝(赞叹)、文帝随从(倨傲)、军门都尉(严整)、文帝使节(请求)、壁门士吏(告诫)、周亚夫(忠于职守)

活动三:认识人物形象。

(一)问题设计:

1.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他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你从中看出愚公有哪些优秀品质?智叟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2.找出文帝对周亚夫的评价,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位“真将军”?课文是怎样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二)快速浏览课文后,小组交流。

【拓展延伸】

阅读丛书《周亚夫严明军纪》《汉武帝的大地遇到了司马迁的目光》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篇2:统编教材八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大丈夫”精神闪耀时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 商公涵

【学习篇目】

《富贵不能淫》《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培养语感。

2.抓关键语句,领会作者观点,理解“大丈夫”精神内涵。

【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抓住关键语句,领会作者观点。

【课内探究】

活动一:读文

行文简练是我国古代文章的一大特点,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故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反复诵读,熟读成诵,用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一)PPT出示不加标点的《富贵不能淫》,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准停连。

3.读准节奏。

4.读出气势。

朗读方法:采用个人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齐读、小组分读、男女比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在朗朗书声中体会文言文行文简洁的特点。

(二)PPT出示带有标点的《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小组比读,力争读出气势。

活动二:找句

读思结合:

1.《富贵不能淫》一文中,景春认为谁是“大丈夫”?理由是什么?孟子同意吗?他的“大丈夫”有哪些标准?

参考: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因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不同意,他认为只有那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是大丈夫。

2.《嗟来之食》中的“饿者”和《不为五斗米折腰》中的陶渊明是不是“大丈夫”?理由是什么?

明确: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认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三篇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大丈夫”的精神气概。

参考:(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扬其目视之。

(3)终不食而死。

(4)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4.你所知道的“大丈夫”还有谁?

富贵不能淫——文天祥、__。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闻一多、刘胡兰。

小结:所谓“大丈夫”,便是“居天下之广居”的仁德,是“立天下之正位”的礼节,是“行天下之大道”的义行,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操守,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天下”气节。具备这样品行的人,实乃无愧于天地的“大丈夫”;具备这样品行的人,又该是何等伟岸!

活动三:思义

时代前进,“大丈夫”的精神内涵也不断改变,有所侧重。唐代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建功立业;宋代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复国壮志;元代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那么,你认为今天的“大丈夫”精神又有哪些呢?说一说,写一写。

【拓展延伸】

1.丛书《不屈的精神》单元。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作者:潘继云

篇3:统编教材八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大丈夫”精神闪耀时

山东省临沂市21中 刘畅

【课题类型】《白杨礼赞》《文竹》《天山向日葵》整合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理解文章中象征的意义。

2. 品味文章蕴含情感的语句。

3.感悟作者寄予植物身上的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

1. 理解学习象征含蓄而深沉的表达特点。

2. 品味文章蕴含深意的语句。

【课内探究】

谈话导入: 象征是抒情散文惯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例如,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牡丹是富贵的标志,鸳鸯是爱情的象征等等。你还知道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活动一:研读·赏析

1.速读《白杨礼赞》《文竹》《天山向日葵》三篇文章,勾画最能表现的语句,并试着用下列句式表达。

这是一棵______的白杨/文竹/向日葵,因为___________。(结合语句分析)

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描写对象强烈的情感,寻找这些句子,并试着总结作者描写他们的原因。

3.《白杨礼赞》中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着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活动二:感悟·运用

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白杨、文竹和向日葵分别象征什么?

2.教师总结:象征体和本体之间是存在某种相似特点的,我们可以借助想象和联想把他们联系起来。选择其中一种植物,说说象征体和本体之间有何相似?

活动三:拓展·延伸

1.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描写一个片段。要求:语句连贯、顺畅,不少于200字。

提示:注意抓住景物提点进行描写。

2.在片段描写基础上,将写景或状物片段扩展成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字。(课下完成)

作者:潘继云

篇4:统编教材八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大丈夫”精神闪耀时

教学目标

(一)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 物。

(二)经典美文的赏析与学生习作的分析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喜欢灰色的你,知识渊博,做事干练,懂得巧妙的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善于平衡,控制局面。不会有大喜大悲这样极端的情绪出现,如同这低调的颜色一样,更愿意支持,衬托他人。表现很稳重。常常考虑很多问题,有时会陷入焦虑,低落的情绪。

教学资源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

《三峡》

《记承天寺夜游》

主题丛书三:

《西湖雨景》

《夏日草原》

教学过程

(一)一练一评一提升

1、学法指导

(1)多选角度,描绘立体图画 ;

(2)善用修辞,绘出景物的个性;

(3)寄寓深情,增强景物的魅力;

(4)动静结合,写出景物的生气。

2、练习评点

对于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3、教师批阅3-5份,其余小组成员互批。

4、突破提升

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要尽量写出景物的形状、颜色、姿态以及它们的变化;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绘出景物的个性;寄寓深情,增强景物的魅力;按照由远及近、由上到下或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描写。

(二)二练二评二提升

1、课例引领

《三峡》(郦道元)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 )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春冬之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出四种景物的特点:水“清”, 树“荣”, 山“峻”, 草“茂”。“(抓住特点、动静结合)

《西湖雨景》(王永利)

“撑开一把伞,走上苏堤。举目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湖,而是远山。雨中的南屏山,黑郁郁的,像水墨泼得浓了,基本上看不清,只见蜿蜒起伏的轮廓,成为雨雾如烟的西湖的背景。六和塔也隐没在一片墨青中,呈现着曲线玲珑的剪影。灵隐寺掩映在葱绿浓雾中,如果不是那苍郁的钟声撩拨人向往宁静和禅宗的心弦,没有人能注意到庙宇的存在。而堤旁的绿柳把千万丝条垂向那微波荡漾的水里,像是一个个长发美女纷纷凑在湖边俯身去洗秀发,又像有着柔密长发的狮子争着把头扎在水中去吮吸琼浆。无数小鸟就躲在柳树蓬下避雨,一边梳理羽毛,一边唧唧喳喳地交流着爱的讯息,以及商量着雨停后到哪里觅食。苏堤在细雨中变成一条细长线,一直伸向湖里,而远处的线似乎断了,本来分开的两个湖,仿佛在雨中连在了一起,形成一个茫茫的大湖,水天一色,分不清湖有多大,天有多大。”

这段文字由远及近描写了细雨中的远山、绿柳、小鸟、苏堤等景物,描绘出雨中西湖朦胧、浩淼、柔媚、生机盎然的特点。(写景顺序、视觉听觉描写)

2、练习评点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季》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首先,要抓住鲜明的景色特点进行描写;

其次,把自己的喜爱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3、突破提升

(1)小组互评,相互借鉴

(2)佳作展示,立标学模

二练二评二提升

1、课例引领

《三峡》(郦道元)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 )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春冬之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出四种景物的特点:水“清”, 树“荣”, 山“峻”, 草“茂”。“(抓住特点、动静结合)

《西湖雨景》(王永利)

“撑开一把伞,走上苏堤。举目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湖,而是远山。雨中的南屏山,黑郁郁的,像水墨泼得浓了,基本上看不清,只见蜿蜒起伏的轮廓,成为雨雾如烟的西湖的背景。六和塔也隐没在一片墨青中,呈现着曲线玲珑的剪影。灵隐寺掩映在葱绿浓雾中,如果不是那苍郁的钟声撩拨人向往宁静和禅宗的心弦,没有人能注意到庙宇的存在。而堤旁的绿柳把千万丝条垂向那微波荡漾的水里,像是一个个长发美女纷纷凑在湖边俯身去洗秀发,又像有着柔密长发的狮子争着把头扎在水中去吮吸琼浆。无数小鸟就躲在柳树蓬下避雨,一边梳理羽毛,一边唧唧喳喳地交流着爱的讯息,以及商量着雨停后到哪里觅食。苏堤在细雨中变成一条细长线,一直伸向湖里,而远处的线似乎断了,本来分开的两个湖,仿佛在雨中连在了一起,形成一个茫茫的大湖,水天一色,分不清湖有多大,天有多大。”

这段文字由远及近描写了细雨中的远山、绿柳、小鸟、苏堤等景物,描绘出雨中西湖朦胧、浩淼、柔媚、生机盎然的特点。(写景顺序、视觉听觉描写)

2、练习评点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季》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首先,要抓住鲜明的景色特点进行描写;

其次,把自己的喜爱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3、突破提升

(1)小组互评,相互借鉴

(2)佳作展示,立标学模

平和的绿色

三练三评三提升

1、【点评】从这两篇范文中你悟到哪些值得借鉴的东西?小组交流,课堂展示。

2、修改或重写《我爱 季》

作者:潘继云

篇5:统编教材八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大丈夫”精神闪耀时

《猪八戒义激猴王》+《悟空与镇元大仙斗法》+《孙大圣妖魔肚里显神威》

【教学目标】

1.品读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并以此为依据来分析人物的个性特征。

2.感受并学习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来丰满人物形象的写法。

3.在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完成写作。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情趣

(二)阅读课文,复述情节

1.静心且用心地阅读三篇文章,把握主要内容。

2.小组内每人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进行内容复述,不足之处其余同学进行补充。

(三)品析描写,赏读人物

1.请找出三篇文章中对孙悟空的细节描写,用“我喜欢关于孙悟空的这部分描写:,这属于描写,从中我读到了一个 的孙悟空。”的句式进行班级交流。

2.请找出三篇文章中关于其他人物的细节描写,用“我喜欢关于 (人物姓名)的这部分描写: ,这属于 描写,从中我读到了一个的 (人物姓名)。”的句式进行班级交流。

(四)展开想象,补写西游

西游人物之所以塑造得如此美妙,这与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是分不开的,请大家根据人物的个性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选取一篇文章中的某个情节进行补写,请至少运用两种以上的细节描写。

《猪八戒义激猴王》中可展开想象:在救出沙僧与唐僧后,八戒会如何向他二人描述自己义激悟空的经过呢?

《悟空与镇元大仙斗法》中可展开想象:孙悟空和镇元大仙斗法时,还会发生什么事呢?请补写一段二人的斗法场景。

《孙大圣妖魔肚里显神威》中可展开想象:孙悟空在妖怪肚里吃了酒后,除了作者的那番动作描写之外,你能否将他撒酒疯的情节写得再丰富些呢?

(除以上可补写的情节外,还要鼓励学生自选情节进行补写。)

(五)拓展西游,畅谈人物

在《西游记》中,除了孙悟空外,你最喜欢(或讨厌)的一个人物是谁?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喜欢(或讨厌)他(她)的理由。

(六)延伸阅读,自创西游

从小说中找几个故事,分析一下其情节结构模式,包括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妖精有何来历,唐僧师徒如何解决等。然后大胆发挥想象,自己创作一个取经路上的新故事。

作者:潘继云

篇6:统编教材八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大丈夫”精神闪耀时

吉林省抚松县 李秀梅

【教学内容】

《小溪流的歌》+《自私的巨人》+《野心的洋娃娃》

【教学目标】

1.不同形式地阅读文本,把握3篇文章主要内容;

2.理解并把握对比手法对突显人物形象的作用;

3.运用本课所学对比手法,发挥想象,补写文章内容,创作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二)朗读课文,分析形象

1.有感情地朗读《小溪流的歌》,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请找出文中对小溪流的细节描写,并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一条怎样的小溪流?

(三)深入分析,探究写法

文章除了对小溪流进行了细腻的描写之外,还写了许多看似不重要的人物,如枯树桩等,请把他们都找出来,并分析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物?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四)再读新文,学以致用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

1.组内默读《自私的巨人》,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找出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地方,分析这一手法对突显巨人的形象有什么作?

(五)应用写法,补写课文

小声地读《野心的洋娃娃》一文,请从文中找一处对比点,在文章最后补写一段劫后余生的杜莉是如何与小女孩友好相处的细节。

(六)回忆所学,总结写法

你所学过或读过的哪些文章中也曾用过对比手法,请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对比手法在写作中的巧妙应用,不仅可以使文章的情节跌宕起伏,还可以更好地突显人物的美丽之处,希望大家在写作中可以经常使用这种写法。

(七)布置作文,延伸写法

请同学们大胆运用想象及对比手法,自拟题目创作一篇童话故事。

作者:潘继云

上一篇:学生干部培训班讲话下一篇:法语串词修改决赛终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