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视角下平面设计论文

2022-04-28

摘要:本文从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构建创新教学实践平台、5G技术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新时代、新技术、新媒介在平面设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并应对新技术于教师的新要求,以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推动新一代网络环境下平面设计教育教学的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课堂教学视角下平面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课堂教学视角下平面设计论文 篇1:

平面设计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

摘 要:平面设计考验的是学生对于版面、素材、主题等内容的综合运用,对于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有着较高的条件要求,因此,我们应当在平面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培养提高学生对于课内、课外事物感知以及设计技巧的运用,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充分的提高。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创造性思维

伴随着社会城市化规划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与社会变革的不断发展对于掌握了具有专业操作技术技能的人才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一方面,对于专业操作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要进一步加强并巩固为其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平台;一方面,在进行传统作业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状况,运用自身技能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为传统作业技术能够得到变革提供不竭的动力,特别是针对平面设计教学,如何能够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开发并利用创造性思维,使其能够在平面设计中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设计方案,促进自身专业操作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提升,是今后平面设计教学所努力的重点方向。

一、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总体来说,平面设计是对于策划所形成的方案以平面图形的方式所展现出来的一种过程,它是将现有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终端信息处理技术、美学、艺术创作等多方面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对所涉及并获取到的信息在电子终端中进行分析处理并以最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为主要内容,是对专业技术操作人员视觉、感官、构思、技巧运用等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方式,是集创造力、专业知识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技能。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系统性,平面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图文处理工作,是将电子信息科技、艺术领域以及对周边生活的感知能力进行有效综合运用的系统运作,使其对现有的素材及资源进行合理最大最优化的配置,各环节衔接紧密,步步紧扣,形成了对信息处理的统一整体;

其次是技术专业性,对于实施有效的平面设计就需要具有相对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各环节、各部门当中进行专业化的技术操作,通过有效地对信息进行电子终端处理以及平面设计主题构思创作等手法,使平面设计所得出的作品更具专业化,更具有适用性能;第三是作品的创造性,在进行平面设计的作业过程中,将以获得的素材及相关资源运用技术人员对于设计主题的理解深入进行创造性创作,使其平面作品在遵循原有设计主题的当中能够具有一定的创造,其设计作品具有时代性和较高的审美视觉感官,适用程度更高。

二、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更新教师及学生的传统观念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其教学观念决定了其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结果。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应保持学习,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更新对平面设计课程的认识,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平面设计课程产生新的观念,要积极主动地创设新的方法和新思维。教师要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情况,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养成不断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结合平面设计课程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以多媒体为辅助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资源的优势,巧妙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技术教学,使教学过程与方式更加新颖,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还可结合教学内容采取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比如观察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此外,针对学生自身特点,还可采用鼓励教学法,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鼓励学生自我体验,激发其参与意识,鼓励学生的艺术表现,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此外,还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兴趣教学法,从兴趣层面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进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建立学生平面设计创造性思维的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是优化教学的关键。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建立真正适合平面设计教学的创造性思维的评价体系。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评价功能,建立灵活、动态的平面设计活动考核方式,要正确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教学评价的标准要符合平面设计专业学科特色,应提倡个体差异评价法。评价的目的既要培养少数平面设计创造性人才,又要普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评价中,要突出对学生探索意识、创新意识的鼓励,尽量通过鼓励评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多视角扩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平面设计教学既包括课堂教学环节,有包括课外学习环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多视角扩展学生创造性。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通过不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将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付诸行动。教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铺设特色课程平台,让学生随机应变。比如在图形创意中,教会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不断发扬个性。在课外学习环节,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寻找、发现和创造,让学生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认真、深入地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这样才能够设计出具有特色,又贴近生活的平面设计作品。

三、探索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路径

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平面设计过程当中能够进一步激发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创造力在平面设计教育实践过程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平面设计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最终达到学生能够凭借出色的创造性思维开展的平面设计作业得到良好的就业机会这个最终目标,我们应当通过学校教育实践参与者与学生两者共同努力,在平面设计教学实践中提高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设计技巧创造出具有创新思想的设计作品,同时进一步丰富了教育实践活动内容,具体表现如下:从学校教育参与者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应当为平面设计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使其能够在良好的发展氛围当中得到充分发展,一方面應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并持续完善学校的建设规划以及管理监管制度,使其朝着正确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加大对院校软件及硬件的投入力度,改善其教学环境,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及时培养并提高教师团队职业能力,特别是平面设计,要针对其教学形式广泛、结构形式多样、作品评定专业等特征,寻找到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侧重点,在教学实践中突破重点难点,为学生提高创新性思维构建良好的平台。

结语:

创造性思维在平面设计中非常重要,因此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在教学实践中付诸实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而培育更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凌龙. 平面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 黑龙江科学,2017,8(15):128-129.

[2]张璟雷. 平面设计的课程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17,1(10):192-193.

作者简介:

赵婧妍(1980.12— ),佳木斯职业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作者:赵婧妍

课堂教学视角下平面设计论文 篇2:

基于信息技术的平面设计课程创新与思考

摘 要:本文从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构建创新教学实践平台、5G技术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新时代、新技术、新媒介在平面设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并应对新技术于教师的新要求,以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推动新一代网络环境下平面设计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平面设计; 智慧教育

平面设计专业致力于培养从事各类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包装装潢设计及网页设计的高级技术人才,其更讲究实用性,更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实践。那么以问题为导向,如何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好地利用好、实现好互联网时代下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也成为亟待思考、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学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不同的方式融入传统教学中。不同类型的慕课、网络学堂、网络教学平台在各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与认可[1]。但与信息化教学带来的便捷相伴随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产生一些现象。比如教与学比例失衡,学生缺乏主体意识;教学活动信息滞后,教学形式千人一面;教育目的功利性过强,片面失衡发展;反馈评价体系过于简单,教学评价流于形式等等。对此,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国信息化评选,教学机构也陆续开展了相关探索。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如何更好地使信息技術服务于教学,更全面地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首先,信息化技术与平面设计理论化教学。在课堂上,平面设计专业在长期的专业发展过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而“互联网+”时代提供的网络信息平台为传统理论教学营造更全面的信息环境。平面设计的理论教学,传统上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模糊。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可以变“生教后学”为“以学定教”,通过建设可达式教学目标的数字来代表教学资源,形成实现“云端”教与学的应用,建立全过程动态学习分析。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尝试在理论化教学过程中实现老师“智慧”地教,学生“智慧”地学。通过PPT的设计与美化、引导学生使用专业的屏幕录像和编辑软件,通过教学安装、录制、编辑、保存等使用流程,使学生熟练运用逐步熟悉了解掌握平面设计、屏幕录像、视频剪辑和编辑、视频菜单制作、视频剧场、视频提取等信息化软件,辅之教学引领、课程分析、教学第略、教学过程、效果反思等环节流程使学生熟悉教学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从整体上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融合,为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信息化技术与构建互动的教学模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多层次的互动教学模式,能够让老师和学生、学生和企业、师生和企业进行多维互动合作,优势明显。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3]。平面设计专业以视觉效果为主要的表达形式,通过视觉系统进行信息传达。而通过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构建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加强实际操作,熟练掌握相应的软件,合理地运用并创造色彩、空间、结构、形态等视觉元素,创造性地把抽象的理论演变为现实。在实践教学中,课堂的价值主体是学生,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做课件,做微课,不仅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水平,也迎合学生的兴趣与喜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习的过程更加轻松、生动。

再次,信息化技术与项目驱动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是在教学环节中,教师把教学涉及的主要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实际项目来完成,通过对一些难度小、专业性强的项目进行实操,让学生对环艺设计的整个流程、施工工艺、工程法规熟悉了解。平面设计专业从实践教学环节,采用项目驱动教学,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借助信息教学平台,以项目任务驱动贯穿始终。可以把每节课、每个软件的应用教学设计成任务的形式,由易到难逐渐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为完成每个任务主动思索、寻求答案,使学生在积极学习状态下达成目标,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信息化手段与思维方式,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构建创新教学实践平台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也随之变化,不管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手段都需要跟着时代创新,产生新的模式。平面设计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就必定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推陈出新,促进全新的模式,追求更好的发展[4]。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平面设计专业提供了新型的教学与实践平台。大数据产业的繁盛、云计算的兴起、VR(AR)新技术的应用为计算机应用和以在线大规模方式进行的数字化教学提供学习、实践、创新的基础。云计算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相关工具,根据平面设计专业的学习需求,按需在教学场地和实验室部署计算资源;并通过提供各种在线应用程序,用于支持平面设计专业的学习场景,将孤立的教育资源上传并存储于云端服务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统一管理。VR等模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或体验的场景,进行各类模拟实验,进行大量反复、尝试体验或纠错,既可以加强学习,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展示了其实际应用的一面;AR将情境化学习更为日常化,通过移动云教室等平台,实现新的学习方式和团队合作。同时,借助慕课或者精品课程平台等教学平台的建立,学生也可以不受制于本学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局限,在更为广阔的互联网空间学习、实践、创新,从而发展新的平面设计技术方式,促进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平面设计专业构建了新型的产教融合平台。随着平面媒体的普及,平面设计专业陆续扩展到美术设计、广告制作、互联网自媒体、动漫动画、淘宝网店等多个领域,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平面设计专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基于信息化发展基础的比赛与教学一体化的竞赛平台,从着眼于培养平面设计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定位出发,尝试引导、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生的实践与锻炼能力、视觉营销能力、网络推广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交流能力。借助信息化的手段,通过对接产业前沿技术,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推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而借助平台的建立,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试错机制”,以测带练,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融合,在大赛平台测试中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突出实用性、指导性,在实践中考查学生学习的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业水平。

三、5G技术与教育应用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来实现与其他新技术相结合,打造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多个应用场景也变成了现实。5G技术的特点是追求高数据速率、减少迟延、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可以改变平面设计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影响,打造基于新技术、新理论、新实践的教学新模式。

5G与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的实现。沉浸理论是指“当人们全身心投入某种活动中,就会忽略掉其他干扰,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5而沉浸式学习则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借助虚拟学习环境,学习者通过高度参与互动、演练而提升技能。通过5G与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的实现,可以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展开具体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基础的正确而全面的把握,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更好地迁移和应用,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性提升[6]。5G的发展技术特性符合结合虚拟现实存在的沉浸式教学需求,既满足教师教育教法的需要,也迎合学生的需求,从确保超大内容分发到低时延互动虚拟现实教育云平台,从5G基站到虚拟仿真职业、虚拟现实科学研究。5G技术从着眼于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定位出发,为未来平面设计人才的培养、运用与推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5G网络以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实现着教育教学的空间转换。平面设计的教学不单单是传统中“教”与“学”的关系,局限于理论的传授与实践的演练;相反更需要运用并通过不同的时空情境,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新媒介来提供支持新型的智慧课堂体验。事实证明:教育研究需要打破长期的线性方式,不能将丰富内涵事件时空体简化成历史过程的复述,需要引入空间理论,运用相应的空间分析框架、空间视角、空间话语,还原教育活动的具象时空情境[7]。而作为新时代的数据网络通信系统,5G能提供满足全息远程互动教学需要的超高带宽,“5G+全息互动教学”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远程共享,在同一时间、不同区域也可达到同上一节课的目的。对于平面设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而言,依据5G的传输速度特性,也可以把相距遥远的两个课堂实时连接起来进行师生可视化实时互动交流,还可以把课堂之外的实景通过移动终端直接嵌入到课堂教学的任何环节,物与物之间的连接将会使得课程的交互与空间转换更加智能化、规模化和便捷化。通过运用更富有层次的画面感使平面设计成果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立体。这也是信息技术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新运用、新方法、新实践。以更贴合学生的教学理论、方法来服务教学,收效更为广泛。

目前,国家《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提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8]。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职业教育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职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思路与观念、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水平、丰富课堂内容,教学相长,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化、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陶昌平.《互联网+艺术设计软件的教学探究》,《艺术科技》,2019年第8期

[2]于晶.《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文教资料》,2019年第24期

[3]苗芳.《当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和教学实践研究》,《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年第8期

[4]王栋.《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设计》,《鄂州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5]王红.《沉浸式教学法課堂研究》,《中国市场》,2017年第3期

[6]胡斌.《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艺术创新性教育探讨》,《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2期

[7]赵瑞军.《空间转向中的场所感,面向未来的学习空间研究新视角》,《远程教育杂志》,2019年第5期

[8]《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年2月印发

作者:马赛男

课堂教学视角下平面设计论文 篇3:

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

摘 要:创新意识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提升其平面设计水平的关键。本文针对当前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索,使学生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创新启示,进而为其专业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平面设计 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是基于已知而进行的创造性和预见性的活动,提出全新设想和意见,并进行独特的、全局的构造,进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创造性思维具有一般思维的共性,同时具有其独特的个性,比如联想性、求异性、发散性、综合性、逆向性、独创性等特征。行为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根据其发展与创造过程可分为辐合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一、中职平面设计课程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中职生特点

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基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过程,需要对中职生自身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从中职生自身特点出发构建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优点,避开他们的缺点。对中职生进行综合分析可知,中职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文化基础较差,而且普遍存在厌学、自卑、自信心差等心理;中职生源中农村学生居多,他们的知识面不够广,学习知识不够灵活,创造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不足;多数中职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问题较多,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多数中职生向往别人的关注,他们更善于交际,重视友谊,性格较为活跃;多数中职生在学习中缺乏责任感与自信心,意志力薄弱,需要教师多加打磨。

2.中职生平面设计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从平面设计教学这一层面来看,中职生在创造性思维方面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积极特点,比如思维活跃、有创造性,处于发展期、可塑性强,拥有较强的兴趣、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成功信念;另一是消极特点,比如个体思维定式明显,害怕失败,存在个体弊导思维等。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平面设计课程本身表现出了较显著的创造性思维特点,比如新颖独特性、自由开放性、多向视角性等。

二、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中职生创造性思维

1.更新教师及学生的传统观念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其教学观念决定了其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结果。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应保持学习,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更新对中职平面设计课程的认识,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平面设计课程产生新的观念,要积极主动地创设新的方法和新思维。教师要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情况,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养成不断思考的学习习惯。

2.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结合中职平面设计课程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以多媒体为辅助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资源的优势,巧妙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技术教学,使教学过程与方式更加新颖,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还可结合教学内容采取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比如观察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此外,针对中职生自身特点,还可采用鼓励教学法,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鼓励学生自我体验,激发其参与意识,鼓励学生的艺术表现,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此外,还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兴趣教学法,从兴趣层面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进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3.建立学生平面设计创造性思维的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是优化教学的关键。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建立真正适合中职生、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创造性思维的评价体系。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评价功能,建立灵活、动态的平面设计活动考核方式,要正确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教学评价的标准要符合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科特色,应提倡个体差异评价法。评价的目的既要培养少数平面设计创造性人才,又要普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评价中,要突出对学生探索意识、创新意识的鼓励,尽量通过鼓励评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多视角扩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平面设计教学既包括课堂教学环节,有包括课外学习环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多视角扩展学生创造性。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通过不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将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付诸行动。教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铺设特色课程平台,让学生随机应变。比如在图形创意中,教会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不断发扬个性。在课外学习环节,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寻找、发现和创造,让学生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认真、深入地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这样才能够设计出具有特色,又贴近生活的平面设计作品。

三、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结合中职生自身特点,通过实践教学中培养其联想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学时间设为2个课时,教学内容为联想思维的表达形式,教学目标为通过形象联想与意向联想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拥有独特的思考和创造力。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范例法、演示法与讨论法。采用多媒体辅助,多分析、多联想,完成课堂教学,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对上一阶段学习过的课程内容进行复习,之后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联想的表达形式有哪些?

第二,新课内容。取出一张抽象图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并将自己想到的记录和表达出来。联想不受限制,可自由想象。教师将学生的联想结果进行总结与归类,分为三类:形象联想、意向联想与连带联想。形象联想是最直观、最直接的,比如看到方形联想到电视、窗户等;意向联想是抛开外形而在本质共性上引发的联想,比如看到方形会联想到正义、公平、方正等;连带联想是由单一元素而引发逻辑性的联想,比如看到方形联想到买彩票→中大奖→买房子→室内装修设计→开装修公司→进行市场推广……

对于每种联想方式,需要教师设定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每种联想训练时长5分钟。

第三,巩固性练习,对学生进行分组,开展综合性的小组联想训练,要求将联想结果用文字表达出来,然后结合平面设计知识尽可能地设计出来。教师对设计出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引导,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布置作业进行课后练习。

创造性思维在平面设计中非常重要,因此在中职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在教学实践中付诸实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而培育更为优秀的人才。

參考文献:

[1]许建铭,卞爱莲.中职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初探[J].职业,2013(7).

[2]周启兰.中职平面设计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艺术科技,2017(2).

[3]潘仪.基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程文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3).

(作者单位:深圳市携创技工学校)

作者:陈晓群

上一篇:中医教育实践中循证医学论文下一篇:旅游品牌建设与整合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