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育视角下语文教学论文

2022-04-22

编者按: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是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与鉴赏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明年本刊特邀吴功正先生在“理论”栏目开设文学美学系列讲座。本期“大家”,我们先请他就文学美学和语文教学的关系等问题作一些总体阐述,以期引导我们推开语文教学中那扇通向“美”的大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美学教育视角下语文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学教育视角下语文教学论文 篇1:

传统生活美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和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传统生活美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生活美学,这样做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用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进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生活美学;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寓意深邃,传统生活美学更是中国古代文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尝试将传统生活美学的精神融入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符合新时代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

一、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概念及教育意义

传统生活美学属于历史经验型生活美学的范畴,它被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历史化,另一种是地方化。历史化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的生活美学,如两汉时期的生活美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活美学、明清时期的生活美学等;地方化是指由于民族、阶层、地域、性别等诸多因素而产生的生活美学,如傣族的生活美学、文人的生活美学等。为了使范围更具体、明确,本文所讨论的传统生活美学具体是指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并且能够与中学语文学习相结合的传统文人式的生活美学精神。

(一)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个时期利用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的洗礼,仍然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语文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对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有着重大责任。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

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也指出:“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这都充分说明了语文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要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而传统文化中的生活美学是古人经过时间的检验而提炼出来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艺术。

(三)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传统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师根据教材和课件进行讲解,通常是先解決生字词,再来分析讲解课文,如此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也会觉得语文学习无非就是抄抄、写写、背背,视野无法得到开拓,长此以往,这会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将语文与传统的生活美学相结合,通过各种形式的审美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观察、感悟和思考,在做中学,在体验中学,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能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奥古斯特·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育不仅能够传播文化知识,也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体验。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生活美学,可以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是对自我探索的深入,这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会对自身及周围事物的美丑进行初步的判断,但是仍不够成熟,在探索美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起着引导性的作用,课堂内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拓展文字优美的课文,课堂外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审美活动,帮助学生打开多元化的视角,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同一事物,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传统生活美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传统美学中的“禅文化”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静”在传统文化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但是初中并没有一套专门的课程去教学生怎样专注、怎样静心,而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让自己专注和平静下来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三分钟时间,运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禅文化”,引导学生闭目静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调整自己的呼吸,收束内心的杂念,以一个良好的状态开始学习。利用传统美学中的“禅文化”,让学生养成静坐的习惯,培养他们随时随地都能静下来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充分开发传统生活美学资源

语文教学并不应该只存留于教材的文字本身,而是要采取更多样的形式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生活气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展开,对这些文字背后与传统生活美学相关的故事、历史及文化等进行拓展,使学生对这些文字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活美学体验活动

传统生活美学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也要不断渗透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使语文教学的课内与课外融为一体。要让传统生活美学真正进入每个学生的生活中,就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活美学体验活动。比如,可以利用综合性学习中的“古诗苑漫步”来进一步谈谈诗歌与生活的联系,收集具有正能量的古诗与学生讨论、交流,探讨当时的诗人是通过怎样的视角来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将古诗当成故事来演,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除此之外,每周可以开展一次生活美学的体验活动,活动的内容不局限于诗歌,还可以是书法、国画、围棋、茶文化等,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美,认识到传统文化中更深层次的东西,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生根发芽。

(四)将传统生活美学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将传统生活美学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结合,一方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使校园更有文化气息,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例如,教师可以先从班级文化入手,将传统生活美学体验活动中学生的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用木框装裱起来,挂在教室内外的墙面上。还可以将古代的琴、棋、书、画、茶等与古人生活较为贴切的文化生活故事放在一个专区中进行布置并供学生浏览阅读。学生也可以去观察和体验自身周边的“生活美”,将所观察和体验的东西拍成照片或写成文字陈列出来,做成一个专栏供师生交流探讨。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习环境更有文化气息,同时进一步拉近学生与生活美学的距离。

传统生活美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语文与生活、文化、审美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在静中参语文、在课中拓语文、在做中学语文、在道中悟语文。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可以在其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表达及专注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参考文献

[1]李应平.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9,(10):29.

[2]杨得成.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学周刊,2019,(10):30.

[3]薄纯坤.让语文走向生活——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19,(4).

[4]田军.论生活美学的三大类型及其意义[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9).

作者:熊峰

美学教育视角下语文教学论文 篇2:

文学美学与语文教育

编者按: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是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与鉴赏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明年本刊特邀吴功正先生在“理论”栏目开设文学美学系列讲座。本期“大家”,我们先请他就文学美学和语文教学的关系等问题作一些总体阐述,以期引导我们推开语文教学中那扇通向“美”的大门。

中学语文论坛(以下简称“中语”):吴老师,您好!能请您大致为我们先介绍一下文学美学这门学科吗?

吴功正(以下简称“吴”):好的。文学理论教程总要说到文学的三大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审美功能被相对弱化,这是一个缺失。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作家用审美视野观照和审美手段书写而成的,把文学丰富的审美表象集中起来系统化、学理化,就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有文艺美学意义的门类,叫作文学美学,就像书法美学、绘画美学一样。美的形成要素、作者的主体表现、美的存在形式以及它的实际运用等,都是文学美学所关注的问题。

比如,《史记》是记事的史著又是文学作品,它不仅承担历史文化的传承功用,本身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假如没有音乐美学的渗透和运用,绝不可能产生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等。我们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绘画是色彩的艺术,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它们都有各自独立的美学价值,无法替代,但相互影响和渗透。这其中文学美学与我们语文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更为直接。

中语:您是美学和美学史研究的大家,但我们知道您对中学语文教学也一直很关心,能给我们说说这其中的渊源吗?

吴:我曾经做过小学教师、中学(中师)教师、大学教师,确实,我和中学语文教学结缘很深。粉碎“四人帮”后,我在如皋师范当语文教师时,写了一批赏析文章,涉及古今中外的散文、诗词、小说、戏曲作品,基本上都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学经典篇目。这些文章在当时和后来,乃至今天都有广泛的社会反响。

同时,我的有些作品直接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二年级上册选了我的《阿里山纪行》。这篇文章选自我的散文集《走进台湾》,集子较完整地记录了我在应邀赴台湾讲学期间的见闻感受,后来获得了“紫金山文学奖”的散文奖,这是江苏文学类的最高奖。又例如《〈红楼梦〉的情节波澜》,是一篇用文学笔调写就的学术论说性文章,经节选后,收入粤教版高中语文二年级下册。

文学美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是广泛的。就拿高考试卷来说,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有一道现代文《乾坤草亭》的阅读题,问“不离草堂,不在草堂”是什么含义,这样的题目,考生没有点中国哲学和中国美学的知识就很难回答圆满。

中语:关于文学美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您能具体说说吗?

吴:中学语文教学如能运用文学美学的知识,则会进一步开拓审美视野,丰富审美素养,还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我的粗浅认识是这样的:

第一,按照文学的审美特性对待课文。

我们先从具体的例子谈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先涉及一个空间问题。这里的地点不是三国时赤壁大战的赤壁(今湖北蒲圻县西北),而是赤鼻矶(今湖北黄冈县城西)。解读这首词,关键是“怀古”。词人游的虽是假赤壁,但抒的是真性情。如果你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的话,就不用在这个空间、地点真实与否的问题上胶柱鼓瑟,吹毛求疵。它是文学创作,是一种感受的抒发,一种审美的体验。

还有一个时间问题。《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说“小乔初嫁了”,但据史料记载,实际上“小乔初嫁”是在建安三年,就是公元198年,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那不是“小乔初嫁”了,而是“小乔久嫁”了。这里的时间问题,同样需要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就好像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有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至今的京戏舞台上有一出“霸王别姬”的梅派名剧,都是用“英雄美人”的传统叙事方式,目的是要形成一种阴阳刚柔的烘染和衬托效果。

第二,运用文学美学知识解读课文。

比如《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名篇,它的本意是讲养生,但我们一转换视角就成了一篇绝妙的美学散文。因为它说到审美自由、审美境界的大问题—— 游刃有余。审美是自由的,犹如庖丁解牛一样,简单的解牛动作就像音乐,像舞蹈,进入了游刃有余的审美境界。这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美学命题“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个美学命题影响了整个的中国美学史,包括欧阳修、袁枚等人。可以看出,解读文本的时候,如果你具有相应的文学美学知识,其理解就会有所不同。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诸如运用玄学—美学论,解读王羲之《兰亭序》,特别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涵义;运用审美移情论和平淡美感论,解读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运用审美意象论,解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意中含象,象中显意;运用审美敏感论,解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春江水暖鸭先知)等。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杜牧的《阿房宫赋》,如果不了解赋体的文体美学特点,就无法准确解读;学习《杨修之死》,要揭示杨修的性格发展逻辑和曹操情感变化轨迹;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要突出“逼上梁山”的“逼”(这是《水浒》的主旨之一),如果局限于课文本身来解读就不够了,还要勾连烧香东岳庙、邂逅鲁智深、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等相关的前后情节,在情节的整体链索中加以考察。如果没有小说美学的知识,就很难找到解读的门径。

第三,采用文学美学的方法论开拓课文理解的扩散性思维。

将课文和作者的美学主张、所属流派的美学理论以及课文以外的作品等联系、对照起来阅读、品味。读姚鼐的《登泰山记》,就可以稍讲一讲桐城派的美学思想;杜牧的《江南春绝句》,我们的教材选了,但是宋代的寇准也有《江南春绝句》,这个教材没选,但是要突出显示唐代杜牧这首诗的特点,就可以附带地联系寇准的《江南春绝句》,加以比照。同题之作,审美的差异性却十分显著,显示出唐代和宋代时代审美理想和风貌的不同。

中语:您的《阿里山纪行》放到教材里很多年了,有没有听过老师教这篇课文?您认为老师如何教,才能将文章的味道、意境教出来呢?

吴:如果能有这样的机会是很好的。我感到,这是一种零距离沟通的语文教学研究的创新模式。无论采用什么具体的课堂教学形式都可以。我在与教师偶尔的交流中觉得,原作者和教者之间的互动是需要的。他们对此文的解读常常就围绕“移步换景”这一重点目标(这当然是对的),然而,“移步换景”是游记文写作共性的东西,不完全是这篇文章的个性所在。

《走进台湾》实际上我是用美学的笔触来写的,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我都是有意识地用形象化的笔墨说明一个美学的道理,体现一种美学的原则。不少书评文章的作者看到了我的写作用心。我写《阿里山纪行》仿效姚鼐的“桐城笔法”,同时,也受韩愈的影响,韩愈散文很有节奏感,有疏有密,有张有弛。对这种艺术辩证法,我努力在写作中去实践。笔墨重点在阿里山原始森林中写神木的那一段,其他的文字都是淡淡带过,注重了留白。

中语:是的,从语文的角度来看,文学提供的对美的想象空间其实更大。文字表述的东西,经过审美主体的主观内化后,每个人都不一样。虽说绘画的想象空间也大,也讲究留白,但它毕竟是有一个明显的可感的样子呈现出来,是你目力所及的画面。而文学作品是没有一个直观画面存在的。教师上课可以通过文字阅读形成无限想象的画面,有些老师却喜欢用多媒体实实在在将图像呈现出来,这是很可惜的。记得有一位老师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煞费苦心地请来一位有功底的美术老师,帮他给每一段文字都配了一幅画,然后学到哪段文字就把相应的画用多媒体呈现出来。朱自清的“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本应是五十个学生就有五十个想象,结果这个班五十个学生脑袋里就只有几幅画了。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有基本的美学意识,这样他在教学中所展现的风格就会不一样,品鉴的深度也会不一样。

吴:您讲得好!想象的世界是最美的。我们之间的交谈有美学共识。如果老师没有这样的审美意识,悟不出这样的意境,那教学的深度就会达不到,所以我觉得深入浅出地普及一些文学美学的常识对语文老师还是挺重要的。

中语:这正是我们明年刊载您的系列研究文章的初衷,期望能够为语文教学推开一扇窗。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本文由王乐毅根据采访录音整理,经吴功正先生审定)

作者:本刊编辑部

美学教育视角下语文教学论文 篇3:

如何实现素质教育 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华丽转身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职业素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师;观念

随着新课改对整个教育战线的攻城略地,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渐深入人心,随着各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推广,教师这个角色,抑或称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不得不面临一个越来越尖锐的问题:如何从传统的“传到授业解惑”的讲授者或者说是向主导者过渡而不甘心不完全甚至做不到真正的主导者的惶惑角色实现华丽转身,真真正正成为一个高效课堂的高效主导者。不加夸张地说,除去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交流展示课等等非个人化课,我们一线教师在每天的课堂教学中真正能够践行着高效教学模式的,恐怕只能谓之寥寥又了了了。但是,课改是必然趋势,我们不可刻意忽视甚至回避这种必然规律,而且语文一直处于课程改革的前端,只要教育界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首当其冲”的就是语文。因此,笔者就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浅谈一些认识及体会,以期与同行有一二启示与建议。

一、实现思想理念的根本转变

语文教师积极把握时代脉搏的跳动,紧紧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擦亮双眼,明辨利弊,不盲目趋从,亦不保守顽固。那就必须有开放的思想,接受教育教学新理论,必须有新的思想和价值观人生观,才能应对得了瞬息万变的新人类的新思想,否则,一句“老师,你out了”就将被学生遗弃。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样必须更新,语文课改不仅仅是更换一种全新的语文教科书,即使有了全新的语文教科书,也不一定会产生全新的教学方式。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当今语文课改中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内涵,并运用这些现代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使语文课改取得理想的成果。

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仅仅大谈特谈素质教育并不能掩盖日常学习中为应考学习,为应考教学的带有很强功利性的语文教学现状。因此,学生迫于高考压力,潜意识中对无形压力的逆反与反作用力悄悄形成,并久而久之渐渐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一种自以为学语文无多大用,效果不明显,提高慢,见效少等倦怠情绪滋生出来,十分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这样的问题。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悄然实现被动变主动的根本转变。比如,精彩导语巧设计,课堂点拨及时雨,评价发言宜幽默,板书设计出心思等等。

认真研究新的课程理念,切实致力于自身角色的由课程的传播者为课程的开发者的转变。活用新教材,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重新优化组合教材内容,秉持一种认识:凡是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教材都可以用于教学,如校园文化、图书室、网络、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与经验等均可成为课堂教学的范本。

二、致力提高自我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面临着新课程的挑战,这在相当程度上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高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发展,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这无疑要求教师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教师教育目标观的发展。因而,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如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实现教师自身要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要会用自己的探究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相关专业水平。我们当然还要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必须正视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应当尽快认识网络,熟悉网络环境,充分调动网络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应当以同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己任,以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指导为突破,切实地身体力行,教会学生高效地学习。更进一步说,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却不对经验深入研究,其价值也只能是经验的重复。要想成为优秀教师或者教育专家,需要的是研究探索精神,主动超前地意识到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出现的可能,走在课改的最前沿,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专家型的语文教师。而且,语文教师恰恰是最容易成长为学者专家的。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强调学生要大量阅读,量化阅读内容,以期以读促写,读写互补,形成良好阅读与写作的习惯。但是,于我们自己,这些真正应该满腹诗书的语文教师,却很难做到天天坚持阅读,或者说真正意义上保证自己有比学生多出一桶水,那怕一盆水来。语文教师想要教得好,创新意,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必须扩大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叶圣陶说:“惟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会读书善写作,是语文教师必备的、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素养。要让学生对课文深感兴趣,教师必须把学生引进教材的趣味境地,教师也必须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再说,时代进步相当迅速,新信息、新能源、新文化同样日新月异,不能保证以发展的学习阅读观及时保证自己的“源头活水”,那就很难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站稳脚跟,被学生认可。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发展语文教学能力,保持与时代同步,与课改同行。

三、展现自我语文美学范畴的人格魅力

学生是语文教师得以实现自己语文教学魅力的受众,同时更是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的欣赏者与评判者,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人格是反映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指个人的品质;指人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语文教师的人格作为教师主体素质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外化为教育内容、手段、方式方法等教育要素。有些人格特质成为教育过程的必要素质,如:声调、热情、大胆等品质,或者干脆同教育过程密不可分,成为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要素,如关爱学生等,所有这些人格品质,都是教育过程顺利实施的主观保证。在现代教育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的某些人格品质仍然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潘菽在批评程序教学的缺陷时所说:“再好的机器或程序课本都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只有从教师那里才能学到神采、才气、风度’,才能学到‘人的品德’。” 教育家加里宁认为:“学生们处处模仿教师。所以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这点往往是不自觉的。” 作为语文教师,更接近文学文化文明,更强调自己的底蕴,言行投足之间,更应该充盈一种流淌的诗文之气,若达到这些标准,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使人格特质更加高尚美好,才会产生亲和力,让学生在不知觉中响应教师人格在身教方面的感召,从而真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

一个心中洋溢着对学生的关爱、教态自然优美、具有非常感染力的个性,并通过抑扬有力的讲演和信赖的眼神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积极评价认可的语文教师,肯定比淡漠学生、讲课有气无力,对学生的反应视而不见甚至作出消极评价的语文教师,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这个角度说,教师人格评价性功能发挥的程度如何,是制约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

同样,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情境瞬息万变,教学情况错综复杂,从而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并予以妥善处理,实现精当点拨、适时启发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收到使学生茅塞顿开、恍然了悟的启迪效果。正如孔子,作为最伟大的教育家,最早注意到教育机智启迪作用。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认为施教者务必让受教者达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背景下启发才最有效。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一线语文教师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积累。

四、致力于由居高临下向平视对等的视角转变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人格与自尊。即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能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情感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不能因为优秀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较差成绩学生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要注意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从态度上转变语文教师的自我角色认知。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实现平等意识。我们的课堂,不是教师的高高在上,也不是学生的言听计从,而是教师与学生的智慧交流与平等交换。我们应该走下讲台,对视学生的思考视线,谦逊倾听学生内心真实的声音,哪怕只是很微不足道的一点浅浅的认知与思考。从一定程度上说,平等的不仅仅是姿态与高度,更应该是心灵与思想。这样一来,我们一直在呼唤的教师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就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新的语文时代已然来临,当我们这些语文人依然为自己不能从容应对革新的千般要求万般变化,不妨认真倾听真我的内心,拂去一切浮华,静下心来,作好学问,研究现状,潇潇洒洒地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华丽转身。

(作者单位:上海交大南洋附属(昆山)学校)

作者:戚艳春

上一篇: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管理论文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