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新媒体市场营销论文

2022-04-30

摘要: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产品,能够有效缓解传统汽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以及汽车普及带来的石油短缺问题,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文章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关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的综合统计特征的一手收据,并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发现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的综合统计特征,并给出相关研究结论以及相关政策建议和汽车产业发展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能源汽车新媒体市场营销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能源汽车新媒体市场营销论文 篇1:

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策略探讨

摘要:当前能源紧张的大环境下,发展新能源汽车俨然已成必然趋势。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一直“政热市冷”,这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制约。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保护性能、售后服务质量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等方面存在担忧,导致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无法顺利地转化为为实际的购买行为。本文结合相关研究结果,探讨怎样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认同度,进一步促进市场推广,给出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市场推广;消费心理;购买决策

根据最新的国际能源机构(1EA)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交通领域当中,石油消耗约占全球总消耗的60%,参照当前的石油开采速度,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只能供应全世界使用约四十年时间。而我国目前作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大国,对外能源的依存度很高,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由此可预见,伴随着传统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传统能源动力汽车持有量的增加,石油资源的消耗将会持续加速。无论从环境保护还是资源安全的角度来看,发展新能源汽车、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就目前来说,常常作为新闻热点的新能源汽车很大程度上是“叫好不叫座”。尽管享受各类高额津贴,又不断有新话题带动热度,社会舆论对于新能源汽车也多持鼓励态度,然而当分析汽车的市场实际保有量时会发现,“汽车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提出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售规模的三年目标已经到期,但实际消费市场的表现却异常的清冷。当初的25个试点城市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总保有量仅有1万辆,而这其中的又绝大部分用于公共领域的示范推广,被私人购买使用的新能源汽车还不到1千辆,这个结果远没有达到当初设定的规划销售目标。

1传统能源汽车的优势地位锁定

虽然我国从“九五”计划时期就开始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研发工作,将其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大力扶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优惠补贴政策,但是相对于成熟稳定的传统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就像是一个刚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孩子,在从技术成熟度,销售市场的规模方面,都明显的处于弱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能源汽车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基本的代步工具,它被赋予太多诉求,例如安全感、成熟感、身份地位的象征、从众心理影响等。“一辆像样的汽车”早已成为了许多地区的习俗中新人结婚必备。虽然,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汽车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新方向,对于降低燃油供求矛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实际的应用与推广过程中,要打破传统能源汽车目前的垄断性优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传统能源汽车在在汽车产业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获得初始优势后,其主导地位逐步已得以强化并影响其后的技术和政策选择,这将会很难再被其它潜在的,甚至更优的路径所取代,正所谓强者愈强,新能源汽车想要突破传统汽车的优势地位,必须要有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与营销策略才有可能突破瓶颈。2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

据相关调研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决策的主要包括:安全性、售后服务、配套完善性、维修成本、政府政策、速度与能源补给、汽车厂商品牌、外观内饰影响这8大因素。

在这诸多影响因素当中,安全保护性能、售后服务质量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是影响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的主要因素。其中,约有86%的消费者把安全性能指标作为首要考察点,这其中,73%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保护性存在诸多顾虑,顾虑的依据主要是来自于各种媒体上报导的关于新能源汽车抗碰撞性不足、电池爆炸等事件。有大约77.2%的消费者看重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质量,其中66%的消费者担心购买后,就近的售后服务网点少,汽车的相关保养和维修不够便利,還有约57%的消费者担心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价格比普通类型汽车的零配件偏高,从而造成消费者维修成本的增加。另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停车设施、能源补充设施(比如电动汽车的充电场站、燃气动力汽车的加气站)等方面,约有13%的消费者担忧政府是否会出台相关的完善措施。

上述这些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决策方面,消费者较高程度的评价与实际消费市场冷清的反差局面,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保护性能、售后服务质量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等方面存在担忧。

3新能源汽车具有的能耗优势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价格比同类型的燃油汽车贵,但是在能耗经济性上却好过燃油汽车。相关数据表明,新能源汽车卖价比一般燃油车贵25-3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5-20万),但是,燃料成本却远低于传统燃油汽车大约1/2或更多。尤其在现在油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燃料成本俨然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从长远角度考虑,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应该比传统汽车要使用成本更为经济。

4市场营销应独辟蹊径

介于传统能源汽车在市场上无可撼动的优势地位,想要推广新能源汽车,单靠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对冲硬拼是不可行的。除了在技术上要进行不断改进,市场营销策略上也应当做到有针对性、有灵活性,避开传统能源汽车的绝对长项,抓准新能源汽车的独特优点,尽量瞄准与其不同的消费者群体。

1、以安全这个第一大购买决策影响因素来说,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技术是全新的动力总成,如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和Plug-in(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所采用动力模式都是电力驱动,传统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所存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相互矛盾问题,使得扭矩和功率都不如由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而这三类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相对于汽油内燃机汽车的系统较为复杂,稳定性不高,购置成本偏高,燃料补给方式繁琐,存在安全性隐患等问题。但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在安全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安全性的担忧本没必要如此之高。据调查,日本民众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首先考虑的依次是车辆价格、充电便利性、充电费用、质量可靠性、电池租赁及更换因素等。

调查结果中,安全因素排在首位,主要是由于我国消费者在新能源安全保护性能方面没有充足的认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还是在技术层面,汽车研发本身要非常注重安全性,消费者才能从根本上信服。其次在市场推广策略上也需要更加强调安全方面的改进,向消费者普及相关安全标准,组织参观与抽奖体验结合等手段,让消费者安心,或是采用汽车厂商品牌与有公信力的科学机构联名合作的形式,利用权威效应提高公众信任感。

由于电动汽车往往价格并不足够低廉,作为一项新兴事物,初始成本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时会有很大顾虑。汽车厂商可以用“先开后买”的营销策略,让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交付一笔押金和相关有效身份信息,就可以将新能源汽车先开回家试驾体验一段时间,切身感受一下实际使用情况是否满意,免除消费者后顾之忧。如果消费者在体验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使用感,也会增强他们的购买决心,尤其是在使用后放弃一件顺手的物品本身就是有一定心理阻力的。

将新能源汽车燃料成本较传统能源汽车低作为卖点,瞄准消费水平中等偏下的目标人群,这类人群在购买汽车等需要大量后期投入的物品时对持续使用产生的成本会有更多考虑。尤其是年轻群体,一方面受到传统观念束缚较少,勇于接受新事物,对“环保”命题的热情也较高;一方面由于收入水平不够高,对价格敏感,受到经济条件限制和快节奏的工作影响,他们对交通工具的要求更多是通勤代步,心理上的诉求相对不那么强烈。对于这类群体可以采用类似房屋销售的“首付+按揭”制度,辅以定期补贴激励,拉长付款周期,减小单次付款数额,降低购买门槛。

加紧充电桩研发和建设工作,目前充电不便、充电时间久还是一个严重制约电动汽车推广的因素,在这方面汽车厂商应和高校、科研机构展开紧密合作,同时要在大众媒体上常常更新研究近况,增大公众曝光度,形成话题。据了解,很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印象还停留在低马力、短里程、“买菜代步车”的时代。这也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不了解、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可以和一些知名驴友论坛合作,赞助举办新能源汽车自驾游等活动,当然这也需要厂商本身具有实力,本条开头提到的充电桩的研发普及到达一定的完成度是关键前提。

5结语

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说,政策扶持、产学研结合都是必然要求,研发建设工作紧抓安全性和充电便利性是基础。但仅有这些还不够,在此基础之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涉及相关知识普及、市场定位改进、销售策略优化等方方面面,缺一不可。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发展是一个前期投入很大、回报周期很长的工作,除去政府的资金支持,企业也需要有耐心、有决心,切不可躺在政府撑起的树荫里乘凉不思进取,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技术研究是大前提,否則空谈发展。

作者:齐英

新能源汽车新媒体市场营销论文 篇2:

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的综合统计特征研究

摘 要: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产品,能够有效缓解传统汽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以及汽车普及带来的石油短缺问题,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文章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关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的综合统计特征的一手收据,并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发现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的综合统计特征,并给出相关研究结论以及相关政策建议和汽车产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绿色消费者 人口统计特征 生活方式特征

新能源汽车是相对于传统燃料汽车而言的,是指使用了除汽油和柴油等石油能源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既包括了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如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也包括了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如混合动力电动车、乙醇汽油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由于使用了清洁能源,能够有效缓解传统汽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以及汽车普及带来的石油短缺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在汽车的传统技术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上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包袱要轻得多,基本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因此我國新能源汽车产业赶上发达国家的机会和可能性大得多,有望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振兴。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积极有序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如何,是否能被整个社会所接受。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主要取决于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因此本文展开了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的综合统计特征研究,以期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一、理论综述与述评

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新兴产业,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理论和实践探索方面。Joseph Romm (2004)认为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最早也只能在2030年开始普及,美国能源部应当把氢能源研究的重点放在开创性技术突破研究方面,以期实现氢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Volker Blandow与Ludwig Boelkow(2008)总结了欧洲氢能源交通示范项目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欧盟委员会支持的示范项目和欧盟成员国进行的示范项目,指出了氢能源汽车今后发展的方向。井志忠(2007)对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动因、政策扶持体系和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与应用格局。赵斌(2010)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是出于其清洁环保和经济、使用成本低的原因,潜在消费者希望新能源汽车购置费用约为同配置传统汽车的150%以内,年维护费用为售价的5%以内,而超过50%的消费者会选择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新能源汽车。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针对消费者综合统计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统计特征和生活方式特征的研究。现有研究涉及到的人口统计变量主要是教育程度、职业或工作状态、收入、性别、年龄、家庭中有无小孩、居住地和婚姻状况。有研究发现,绿色消费者年轻,教育程度高,来自收入较高的家庭,多为女性,有较高的职业地位(Shrum,John A.,Tina M.,1995)。而高明瑞(1992)认为,年龄较大者会从事绿色消费行为。Robers(1996)的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变量与绿色购买的关系相当混乱,很多研究结论相互矛盾。因此,绿色消费行为与性别、年龄、收入等人口统计特征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对绿色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研究得到了如下一些结论:他们是意见领导者,他们重视与他人之间的口头交流,他们愿意尝试新产品却不是冲动的消费者,他们消费比较理性, 对价格挺敏感(Burn,1991)。相比电视广播等媒体,他们更加接受杂志等书面媒体。他们更喜欢书面承诺,缺乏品牌忠诚度,对广告宣传持怀疑态度(何志毅,杨少琼,2004)。

二、研究假设

基于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的综合统计特征的研究述评,现有研究涉及到的人口统计变量主要是性别、年龄、收入、教育程度、职业或工作状态、家庭中有无小孩、居住地和婚姻状况。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述评表明,绿色消费者是引导消费潮流的意见领导者,他们重视与他人之间的口头交流,愿意尝试新产品却不是冲动消费者,相比电视广播等媒体,他们更加接受杂志等书面媒体,缺乏品牌忠诚度。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收入高的群体相对于收入低的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评价和消费意向更高。

H2:文化程度高的群体相对于教育程度低的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评价和消费意向更高。

H3:女性消费者相对于男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评价和消费意向更高。

H4:对新能源汽车持正向消费态度和消费意愿的消费者,大都是意见领导者,重视与他人之间的口头交流。

H5:对新能源汽车持正向消费态度和消费意愿的消费者,大都愿意尝试新产品却不是冲动的消费者。

H6:对新能源汽车持正向消费态度和消费意愿的消费者,更加接受杂志等书面媒体(相比电视广播等媒体)。

H7:对新能源汽车持正向消费态度和消费意愿的消费者,大都缺乏品牌忠诚度。

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我国还出于开发阶段,没有普及,现有的购买者极其有限,因此本研究范围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的潜在消费群体。研究对象主要是20-30岁的在读大学生及刚毕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阶层,期望通过对其详细的调研,并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研究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行为。本调查采用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问卷发放形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6份,剔除无效问卷29份,回收有效问卷257份,有效回收率为85.7%,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假设验证与讨论

在关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综合统计特征的研究假设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到一手数据,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等统计软件中的分析方法,来考察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的综合统计特征。为了研究收入不同的消费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评价和消费意向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性。本研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求证差异的显著性。表1列举了消费者态度和消费意向在因子变量(收入)上的方差分析结果。从方差分析结果看,消费者态度和消费意向均不具有显著差异性,假设H1不成立。

表2列举了消费者态度和消费意向在因子变量(文化程度)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从方差分析结果看,消费者态度和消费意向均不具有显著差异性,假设H2不成立。

表3列举了消费者态度和消费意向在因子变量(性别)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从方差分析结果看,消费者态度具有显著差异性,而消费意向差异性不明显。因此,需要对消费者态度与消费者性别做进一步分析。在分析不同性别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印象、喜好程度,以及新能源汽车对不同性别消费者的吸引力后发现,在印象更好、喜好程度更好、更有吸引力选项上,持赞成(非常赞成、基本赞成)态度的女性消费者多于男性消费者,而持不赞成(非常不赞成、不太赞成)态度的女性消费者少于男性消费者,男女消费者的总数基本相同,结合表3得出的结论男性和女性消费者的态度评价存在明显差异性,可以得出结论:女性消费者相对于男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评价更高。因此,假设H3部分成立。

为了研究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特征,我们需要对被调查者进行分群,并把消费者区分为两群:对新能源汽车持正向态度和消费意向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持负向态度和消费意向的消费者。根据前面的研究假设,我们研究了两类消费者在因子变量(引导消费潮流的意见领导者、重视与他人之间的口头交流、愿意尝试新产品、冲动消费者、更加接受杂志等书面媒体、缺乏品牌忠诚度)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从方差分析结果看,因子变量(更加接受杂志等书面媒体、缺乏品牌忠诚度)在两类消费群体中差异性不明显,假设H6、假设H7不成立。因子变量(引导消费潮流的意见领导者、重視与他人之间的口头交流、愿意尝试新产品、冲动消费者)在两类消费群体中有显著差异性。因此,需要对两类消费群体在这四个因子变量上做进一步分析。

表5分别列出了正向消费态度和消费意向的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特征的百分比。结果显示,在自己是否是“引导消费潮流的意见领导者”选项上,持赞成(非常赞成、基本赞成)态度的消费者占61.7%,而持不赞成(非常不赞成、不太赞成)态度的消费者仅占4.3%,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群体大都是引导消费潮流的意见领导者。在自己是否“重视与他人之间的口头交流”选项上,持赞成态度的消费者占87.4%,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群体大都重视与他人之间的口头交流。在自己是否“愿意尝试新产品”选项上,持赞成态度的消费者占84.4%,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群体大都愿意尝试新产品。在自己是否是“冲动购买者”选项上,持赞成态度的消费者占8.5%,持不赞成态度的消费者占67.0%,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群体大都不是冲动够买者。因此,假设H4、H5成立。

四、结论和启示

本文从消费者的人口统计特征、生活方式特征两个方面来研究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的综合统计特征,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女性消费者相对于男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评价更高。而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的其他人口统计特征(收入、文化程度)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对新能源汽车具有正向的态度评价和消费意向的消费者,他们大都是意见领导者,重视与他人之间的口头交流,愿意尝试新产品却不是冲动的消费者。

本研究证实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人口统计特征和生活方式特征。新能源汽车的细分市场应该定位在那些意见领导者,重视与他人之间的口头交流的消费者,愿意尝试新产品却不是冲动的消费者。产品营销要结合这类消费者的特点(如消费习惯、信息媒介选择),有针对性地制定市场营销方案。同时应加强对女性消费者的宣传和推广,以期其正向的消费态度转变成正向的消费意向。

参考文献:

1.Joseph Romm.Reviewing the Hydrogen Fuel and Freedom CAR Initiatives [M].New York:Island Press, 2004

2.Volker Blandow,Ludwig Boelkow.European Demonstration Projects on Hydrogen for Transport[J].Sustainable Energy Week,2008(1)

3.Shrum,L.J.,McCarty John A.,and Lowrey Tina M.. Buy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en Consumer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advertising Strategy[J].Journal of Advertising,1995(2)

4.Burn,S.M..Social Psychology and the Stimulation of Recycling Behavior:The Block Leader Approach[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91(21)

5.井志忠.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J].日本学论坛,2007(1)

6.赵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因素[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7.何志毅,杨少琼.对绿色消费者生活方式特征的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4(3)

8.高明瑞.环境政策的基本原则之探讨——以西德为实例并与台湾比较[J].台湾土地金融,1992(1)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上海 201800)

(责编:贾伟)

作者:张福经 孙绵绵 杨依雷

新能源汽车新媒体市场营销论文 篇3:

绿色、智能、安全,开启乡村出行新阶段

2020年10月30日,新能源汽车下乡四川(成都)站正式启动。

自2020年7月以来,按照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从7月至12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称中汽协)在全国多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从山东青岛、江苏南京、海南海口,到四川成都已经是活动的第4站。

本站活动由三部委指导,中汽协主办,并得到了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及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博览局、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的大力支持。同时,政府、企业、行业机构的多名重要嘉宾对此次活动表示高度关注并亲临现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副司长陈克龙、农业农村部科教司二级巡视员闫成;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主任科员张众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四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黄灵、四川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孙跃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陈开勇、成都市经信局汽车产业处处长文彬、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赵航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农电工作部)副主任唐文升、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云啸、四川野马汽车副总经理兼营销公司总经理唐晋明登台为本站拉开大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二级调研员白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处长刘珂、四川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副处长艾明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兴军、成都市博览局副局长马泽林、成都市商务局市场发展处处长张磊、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秘书长邓小亮等以及21个地市州的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也到场参与。

参加本次活动的汽车企业嘉宾还有: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事业部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磊、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江峰、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经理汪森,以及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安徽江淮汽车、奇瑞新能源、威马汽车、长城汽车、零跑汽车、吉利枫叶汽车等14家企业的负责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主持了启动大会。

作为我国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为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视频致辞时表示,当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管控,经济逐步恢复增长,脱贫攻坚即将达标,鄉村振兴方兴未艾。在此背景下,由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三部委主导,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行业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满足农村居民对绿色出行的美好向往,也对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通力合作,不断推出适合农村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车型。各地方政府,在给予农民购车优惠的同时,也要在营造和完善乡村新能源汽车环境上下功夫,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推广清洁能源发电,做好户用充电设施的接入和服务保障。积极鼓励资本多元化投入,支持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和产业链的下乡,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增加新动能,打造新样本。

“自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地方政府支持政策给力,汽车企业产品供给快速积极响应,经协会严格审核,目前发布了3批目录,共有24家车企的61款车型参与。”在新能源汽车下乡——四川(成都)站启动仪式上,工信部装备一司副司长陈克龙透露了一组重要数据:经初步统计,下乡近3个月的销量已超过7万辆,在多项政策引导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9月销量73.4万辆,其中7月销量9.8万辆,同比增长19.3%;8月销量达10.9万辆,同比增长25.8%;9月销量达13.8万辆,同比增长67.7%。

“新能源汽车下乡系列活动以‘绿色、智能、安全—一步跨入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于7月24日在青岛正式启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三站活动,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在致辞中说,“中汽协将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调企业、规范行业、正向宣传,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通过努力,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迈开了新的步伐,呈现出崭新的发展态势。2019年,全省生产新能源汽车3.2万辆,同比增长47%,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近15万辆,建成充电桩3.2万个,初步建立了包括整车、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推广应用等较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黄灵在致辞中提到,今年以来,为应对疫情给汽车产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四川已在4月至8月率先开展了汽车下乡活动,累计实现“汽车下乡”车辆达5.8万辆,全力推动扩大汽车消费,促进了汽车产业企稳回升。

据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兴军介绍,为打好“蓝天保卫战”,成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入选首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积极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供良好政策环境(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通行便利、停车优惠,给予地方配套补贴超过20亿元),目前已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4万辆。目前成都已拥有新能源汽车企业60余家(其中整车企业11户),整车年产能达15万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体系。

“新能源汽车在农村有广阔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中汽协在山东青岛、江苏南京、海南海口三站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效果良好,并带动了江苏省、海南省下面多个县市的新能源下乡巡展活动。希望在中央部委的指导下、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行业企业和媒体朋友的共同努力下,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市场的发展,拉动内需,助力中国经济繁荣稳定。

据许海东介绍,本次四川(成都)站活动是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第四站,长安、北汽、长城欧拉、野马、奇瑞、吉利枫叶、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等14家新能源汽车企业40多款车型参加本次活动,活动期间多款车型优惠幅度超1万元。

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的代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农电工作部)副主任唐文升表示,“国家电网公司主动作为,积极服务新能源汽车发展。形成了‘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覆盖171个城市,建成全国统一的车联网平台,服务300万辆电动汽车出行;提供充电设施‘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省’(省力、省时、省钱)接网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实施限时办结;推动我国充换电标准与美、欧、日并列成为世界4大标准体系。”

为响应政府新能源下乡号召,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应用,上汽通用五菱推出“四川人民专享新能源政策”——“百万补贴”计划,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四川省消费者购买宏光MINI EV、宝骏E100、宝骏E200、新宝骏E300/E300Plus任一车型,即享3重礼遇,包含:10,000公里电费补贴(按每公里使用成本0.05元计算)、赠送充电插座、价值200元专属熊猫车贴。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云啸表示,目前他们的新能源“人气王”——宏光MINI EV已在8月、9月连续两月登上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数榜首。

作为首批入选新能源汽车下乡目录的车型哪吒N01,累计销量已突破1.7万辆,连续两年满意度位居前二。据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江峰介绍,哪吒N01全系(不含a系)在新能源汽车下乡四川(成都)站,惠民补贴7000元,随车赠1000元交强险,金融贴息/享受置换补贴(二选一)3500元,综合优惠约11500元。首批哪吒加电智能快充站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为中心,逐渐覆盖全国。

“2020年为神龙汽车新能源元年,将密集投放5款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含4款B2C产品,两款B2B产品。新增产量预测近1万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经理汪森介绍,本站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东风富康ES500、e爱丽舍促销优惠10000元/辆。

作为四川本土车企代表,野马汽车副总经理兼营销公司总经理唐晋明透露:“2012年,野马汽车获得西南地区首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成为四川省唯一一家具备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整车全生产资质的汽车企业”,他表示,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动力交通工具生产企业,全力助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四川工业汽车“品牌名片”是野马汽车的企业愿景。

众多车企带来的优惠车型,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前往现场驾乘体验、选车购车。为便于消费者更多参与,四川站将持续3天,至11月1日结束。

据悉,下一站下乡活动将转场云南,于12月4-6日在昆明举办。

作者:王颖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论文下一篇:我国环境法的立法原则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