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新媒体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应用展望

2022-09-12

无论传统媒体是否接受和承认,当前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正在逐渐被新媒体所替代。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自媒体获得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微信、微博上拥有巨量粉丝的个人和非媒体机构,都可以通过自己自媒体上的内容带来流量并获取广告收益。而与此同时,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今日头条等定制化新闻客户端来浏览新闻,而不是报纸和电视。智能手终端用户量的巨增,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颠覆性革命,如今大部分用户选择通过移动终端来获取资讯。

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会带来某一行业的巨变,这次是媒体。这一产业发生了颠覆性改变。曾经的印刷术,使得杂志、报纸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个人电脑的广泛普及和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形如习惯使用网站以及搜索引擎获得资讯,直到目前这还是大家获取信息方式。智能终端和社交网络的出现,更多的降低了内容产生和内容传播的难度,信息渠道的形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门户网站到搜索引擎再到自媒体的出现。自媒体的普及也已经对传统的杂志、报纸、PC端门户网站等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在移动互联的形式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

近几年新媒体崛起使得传统媒体讯行业不断受到各种挑战和冲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传统媒体的下降趋势。以往,由于渠道的垄断、信息的垄断,传统媒体成为巨无霸式的垄断巨头,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单向传播变成了去中心化的网状传播,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新媒体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本研究以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行业为例,探索新媒体在此行业的应用,为新媒体未来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电商新媒体近几年的发展趋势

电商新媒体是指区别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媒体,是近几年发展出来的新的媒体形态,较典型的微信自媒体、微博、今日头条等以“两微一端”为主体的媒体形式。我国电商新媒体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新媒体市场非常广阔,影响力逐渐凸显,成为资本市场青睐的对象,其营销价值也在与日俱增。

随着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新媒体更加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定制化用户个性内容;在盈利模式上,随着互联网金融愈加成熟,支付手段多样化,新媒体在内容上可直接获取用户付费;在新媒体的众多形式中,社交媒体是发展的焦点,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是全球新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业已形成相关的产业。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与展望

(一)行业概况

2017年9月9日,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工信部表示,我国已启动研究传统燃油车的退出时间表。这表明,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全面加速。《2017年全球汽车市场展望》(Alix Partners2017年7月27日发布)中指出,未来3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将保持35%到40%的年增长率;到2020年,销量将达150万辆。在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600—2000万台左右。到此阶段,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将真正变成了一个战略性的产业、支柱性的产业。

新能源车主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车80万左右,2020年150万左右,准车主是对新能源车感兴趣的车主,按新能源车每年35%到40%的增速,2017年底准车主是30万左右,2020年57万左右的准车主。按燃油车微信大号“玩车教授”粉丝800万,估值7亿,以及”有车以后“三个微信公众号,1600万粉,三轮融资共4000多万的市场看,新能源车新媒体矩阵若能有粉丝80万,就能拥有7000万的估值。增长趋势一但形成,增长速度会呈指数级。

车主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车80万左右,2020年150万左右,准车主是对新能源车感兴趣的车主,按新能源车每年35%到40%的增速,2017年底准车主是30万左右,2020年57万左右的准车主。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媒体概况

聚集于新媒体中最大的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通过调研得出如下结论。新能源汽车公众号相比较内容产出丰富的生活、娱乐类公众号,甚至是汽车类别的公众号,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类别公众号,无论是篇数、公众号数,少于这些成熟公众号体量的5%以下。新能源汽车类别公众号不到5千,而汽车类别公众号是5万多,这意味着,当传统燃油车逐渐转变为新能源车的时候,新能源新媒体的市场量级将会翻十倍以上。

市场趋势呈上升势态,而竞争较少,这是新能源汽车公众号的现状。新能源汽车类别公众号,没有一个进入新榜的500强公众号,这意味着并不存在一个行业大号,这是一个充满了机遇了垂直领域。汽车类公众号前50强里,找不到一个新能源车的公众号,只有一个跟电动有关的,排名第50,是“电动车头条”,但不是汽车,是电动摩托车。

市场趋势呈上升势态,而竞争较少,这是新能源汽车公众号的现状。新能源汽车类别公众号,没有一个进入新榜的500强公众号,这意味着并不存在一个行业大号,这是一个充满了机遇了垂直领域。汽车类公众号前50强里,找不到一个新能源车的公众号,只有一个跟电动有关的,排名第50,是“电动车头条”,但不是汽车,是电动摩托车。新能源汽车微信号里,粉丝超过10万的就两个号,机会非常大。

三、电商新媒体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

新媒体产品绩效目标第一阶段是流量,第二阶段是变现金额。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媒体目标对象是新能源车主和准车主,车主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车80万左右,2020年150万左右,准车主是对新能源车感兴趣的车主,按新能源车每年35%到40%的增速,2017年底准车主是30万左右,2020年57万左右的准车主。

按燃油车微信大号“玩车教授”粉丝800万,估值7亿,以及”有车以后“三个微信公众号,1600万粉,三轮融资共4000多万的市场看,新能源车新媒体矩阵若能有粉丝80万,就能拥有7000万的估值。趋势一但形成,增长会呈指数级。新能源汽车新媒体矩阵可服务于新能源车车主和准车主,后期变现依靠广告、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中的汽车电商、汽配用品。

(一)产品

在新媒体产品主要包括“两微一端”的新媒体矩阵。

两微:微信订阅号一个、服务号一个,微博号一个。

一端:以今日头条为主的新闻客户端。

其它:百家号、搜狐号、知乎、视频、音频平台。

此新能源汽车新媒体矩阵主要面向新能源车准车主和车主,提供新能源车测评、新闻热点、政策解读、用车知识等原创内容。撰写大量原创优质内容。将内容分发到各大主流媒体平台,并引流到微信公众号。运营公众号粉丝,通过广告和电商变现。

(二)竞争优势

这是一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和电子商务交叉的新媒体产品。新媒体行业公认的红利期已结束,进入深度运营的时代,泛生活类自媒体竞争白热化,而垂直行业的自媒体一片蓝海。新能源行业正在快速增长期,新能源自媒体的市场需求广阔,再加上垂直自媒体缺乏,这一新能源自媒体除填补垂直自媒体空白以外,还将随着新能源车逐步取代汽油车,而逐渐取代汽车垂直行业的自媒体号。

主打产品微信是自媒体矩阵最重要的领地,将会占至少50%的运营成本。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用户,而新兴的公众号平台拥有1000万个。微信2016年直接带动了信息消费1742.5亿元,相当于2016年中国信息消费总规模的4.54%,毫无疑问,微信是移动端流量第一平台。

(三)定位

从上面的分析中,将客户定位在新能源汽车的准车主+车主。从准车主引入,成为车主后继续增加黏性。

准车主是指准备购买新能源车的用户。他们对新车测评、横评等车评感兴趣。从汽车之家上回复数和阅读量最高的帖子可以看出,美女测车是最受欢迎的。车主是指已购新能源车的用户,用车中的问题较多,我们的微信号不能全部都包括,我们选择新闻资讯作为核心内容。

1. 做媒体

不同于“电动邦”以车辆经销为主,做新能源车电商平台,追求车辆销量。我们是传播媒介,以提供资讯为主,用户导向,为了内容和品牌,短期放弃商业利益。汽车产业链的复杂性,决定了汽车媒体介入交易的难度,我们前期不深入的参与汽车交易,而是致力于在选车、购车人群中形成良好的口碑,获取精准流量,影响到大规模有购新能源车意向的人。

2. 以微信为核心的移动端门户媒体

传统汽车门户在PC端的商业模式,无法平移到移动端,“汽车之家”“第一电动网”这些PC端的门户在移动端并没有优势,我们定位于移动端门户,填补市场空白。移动端最大流量入口是微信,布局“两微一端”,核心仍然是微信。

3. 新能源汽车行业垂直移动端门户媒体

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用户消费认知度和产业普及度偏低等问题,加之行业缺乏真正有影响力的平台为大众提供相关的资讯服务。我们首先切入资讯内容服务,围绕新能源汽车政策、消费新闻然后结合试驾、导购体验等几大板块构建原创资讯平台。

四、电商新媒体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展望

在现有的新能源车自媒体中存在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没有品牌,第二没有质量高的内容,未来需要继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升:

(一)品牌

短时间引流,打造新能源汽车垂直领域的头部大号,打造一个有趣有情怀的IP,建立品牌壁垒。新媒体的特性是流量在头部汇聚,做头部大号才能拥有最好的流量。

(二)内容

用优质的新闻资讯和车评内容,积累内容优势。现有的新能源自媒体号在新闻资讯上缺乏趣味性和用户视角,车评较少,200多款新能源车十分之一的车评都没做到,做出最全的新能源车测评,并且用个性有趣的方式。

(三)运营

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上精耕细作,用活动推动粉丝增长,用活动和内容黏住用户,并促进用户自增长,达到运营的最佳效果。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电商新媒体取而代之,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形式。本文以一个发展中的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讨论了新媒体的应用和前景,从理论与实践操作的角度,阐明了新媒体的特点、在一个行业中如何实现流量的汇聚、以及如何带来较大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电商,新媒体,新能源汽车

上一篇:读《刑法的基本立场》有感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燃气企业风险内控体系构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