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略

2022-09-11

数学在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 同时数学课程作为高中学生学习的一门很重要的学科, 对于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理性思维, 发展智力和其它理科课程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提出来“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但是数学知识本身逻辑性, 系统性, 思维性很强, 这样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策略是学生减少学匀数学的困难, 更容易的掌握数学知识, 提高数学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 提升数学素养的关键。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解决思想上的惰性。要有自控能力, 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不能松懈, 要从高一抓起, 打牢基础。要有坚韧不拔、战胜困难的勇气。其次, 对数学要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 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 达到乐在其中, 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 如果能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 就自然会立志学好数学, 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

2 改进数学学习方法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有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 特别是初中三年级, 通过大量的练习, 使自己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 更易于掌握, 通过反复练习, 提高了熟练程度, 从而提高了成绩。对于高中数学, 其理论性、抽象性强, 这就需要在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 要多思考, 多研究, 多积累数学思想方法并灵活运用。如果还沿袭原来的老方法, 就不易学好高中数学了。

3 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几个环节

3.1 做好课前预习

对于高中生来说, 应该有自学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预习就是要阅读教材。数学教科书的每一章节, 就是一篇逻辑严谨的说明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 理解概念和公式, 掌握大致内容, 认识教材中有关的数学术语, 理解领会数学语言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 , 促进了数学语言的内化。在此基础上, 还要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前后内容的逻辑关系, 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充分挖掘内涵。对不理解的仔细思考, 甚至查资料等帮助解决问题, 如果还有问题就把疑问带到课堂上和教师一起解决。这样听课的时候就有目的, 而且对老师的引申就会跃跃欲试、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并能独立或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这样下来, 学生课后就会感到轻松愉快, 也有利于培养自己对数学的兴趣。

3.2 提高课堂效率

有人提出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学生在学习期间, 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 课堂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主战场。所以听课的效率高低就直接关系学习效果的好坏。那么, 如何提高听课的效率呢?

3.2.1 作好课堂笔记

做好课堂笔记有利于减轻复习负担, 对提高学习效率大有好处。因此上课要做好笔记, 要把老师讲的解题技巧记下来, 把听过或看过的重要信息清晰地保存下来。记数学笔记时要特别注意对概念和数学规律的理解, 教师对一些专项问题的总结和补充更为重要。

3.2.2 全神贯注听课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原理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挖掘。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边听一边想, 要与教师的思维一致甚至超前, 分析教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深刻领会教师要表达的意思;还要大声的回答问题, 这样就能使自己始终保持精力高度集中;对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疑点更要加倍理解, 看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并把关键点记下来。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 它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提纲的作用, 它融汇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中, 其中有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它也是高考的重点。近年来, 高考压轴题都是函数题。据统计高考题中与函数思想方法有关的习题占整个试题的60%以上。因此听课时要把握好思维逻辑, 认真领悟其中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才能够举一反三, 灵活应用。因此, 应把握好课堂这个学习的主战场, 有意识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提高听课效率。

3.3 及时巩固复习

“学生不仅要带着问题进课堂, 还应带着更多的问题出课堂”, 这就需要同学们课后及时的去复习和反思。如果没有反思, 也就没有问题, 则听课是被动的、肤浅的。反思教师的讲解, 从中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会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见解。通过复习, 同学们要适时对数学知识作出归纳、概括。概括数学知识一般可分为两步进行, 一是揭示数学知识发展的规律, 即将数学对象所具有的属性或关系抽取出来, 二是明确数学知识问的联系, 建立起知识框架。这对我们掌握知识, 形成知识体系很有好处。另外还要注意章节复习, 写出章节小结, 包括知识网络、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自我体会等。

3.4 精学精练习题

有人提出“引是前提, 学是重点, 练是保证”, 我们要重视双基, 目的还要形成技能, 要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首先, 要做好课堂练习。练习题往往是对重点知识、易混淆知识的训练, 其目的是达到内化、熟练和灵活运用。一些好的练习甚至会做到穿针引线, 画龙点睛, 在堵塞处点拨, 于岔道口引导, 起到打通我们的思维关节、点拨推进的作用。其次, 要独立完成好课后作业。这些不同角度的题型会开阔学生思维, 提高思维品质, 提高数学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除了每天需要认认真真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及书上的一些习题外, 在平时还需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浏览若干课外习题, 这类题主要是用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开阔我们的思维, 让我们尽快形成技能。当然要注意不能盲目找题来做, 甚至认为题练得越多越好, 越难越好。做题要讲质量, 不能把精力都放在做偏、难、怪的题型上, 若平时将重心放在难题上, 基础知识难免会偏失, 所以平时适度地做一些中等难度的题即可, 关键是要学好基础知识, 循序渐进。

当然, 法无定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些具体情况, 况且, 数学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防止急躁心理, 不能贪多求快, 囫囵吞枣, 也不要一次或几次没考好就偃旗息鼓、灰心丧气, 甚至放弃数学。要有敢于面对失败的勇气, 下定学好数学的决心, 相信自己, 一定能学好数学。

摘要:高中数学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推广和引申, 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高中数学无论是抽象性、概括性还是系统性都比初中数学强得多, 而且在理解或解决一个问题时, 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 有些初中阶段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在高中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鉴于此, 本文拟从新课标的视角下对高中数学教与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教学方略

参考文献

[1] 常剑迤.高中数学应用问题教学策略[M].新课程 (教师版) , 2007 (11) .

[2] 李勇燕.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M].江苏教育研究, 2007 (8) .

上一篇:浅议高职院校几个常见的法律问题下一篇:“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