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现状调查分析

2023-01-10

第一篇:矿山环境现状调查分析

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刘光华王一纯

(山东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山东 兖州 272100)

摘要: 本文从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入手,较为详细的分析了煤矿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以及治理工作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着谁开发,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真正使煤矿地质环境得到有效的治理。

关词健:煤矿;地质环境;现状;治理对策

煤炭资源开发常伴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等地质环境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国每采1万t煤炭就有近4亩的耕地被毁坏[lj;目前仅安徽两淮地区采煤塌陷面积已超400km,固体废弃物堆放占压土地47kmZ川。矿山地质环境恶化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危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我国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在工程实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一7〕。截至2005年底,我国年生产能力在30万t以下的小型煤矿有24055座,占煤矿总数的95%;其生产能力为n.04亿t,占全国煤矿总生产能力的48.8%川,小煤矿在国民经济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环境意识、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小煤矿在矿山地境保护和治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指出质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今后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2....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 2....1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小煤矿开采煤层大多在浅部,开采后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地表塌地裂缝、地表水渗漏等。小型煤矿开采资源多为大型煤矿的边角、独立块段或各种煤柱,这域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同时上部岩层已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形,从而造成对地表土及地下水的巨大破坏。部分小煤矿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实行掠夺式开采,采富弃贫,乱采滥挖,煤、等任意堆放,使得矿区及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2....2社会影响巨大社会影响巨大社会影响巨大社会影响巨大 小煤矿大多集中于老矿区,矿区人口相对密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常引发一系列社会问如采空塌陷造成土地损毁、民居损坏,使本就积贫少地的当地居民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研石等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大量有害物质在雨水淋滤等作用下溶出污染空气、土壤、水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矿区地质环境破坏已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个关系类存加质境恢复和治理工作,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矿区生产和生活用地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及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3....环境治理现状环境治理现状环境治理现状环境治理现状 3.1历史欠账较多历史欠账较多历史欠账较多历史欠账较多 小煤矿大多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大量需求的背景下建设的,受经济利益驱动,小煤“重开发、轻保护”的观念普遍存在,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对地质环境破坏的严重果认识不够。小煤矿数量众多,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矿区地表塌陷、水体污染、土壤植被等质环境破坏,根本不进行矿山环境恢复,现在许多小煤矿已经停产,遗留下来的矿山环境坏问题严重;同时由于资金投人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进展缓慢,遗留下来的矿山地质环欠账得不到有效偿还,新的矿山环境破坏现象又在加重,形成了恶性循环。目前我国小煤地表塌

陷复垦率仅10%左右。 3.2资金不足资金不足资金不足资金不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往往需要投人大量的资金。目前,小煤矿作为集体或股份制企业,强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投人看做企业负担,不愿也大量资金投人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而目前国家投人的有限资金主要放在国有大中型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上。这样就造成国家资金投不到,企业资金投人不足;加之小煤矿开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和污染具有点多、面广和量大的特点,导致治理速度缓慢,矿山环境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 3.3技术障碍较多技术障碍较多技术障碍较多技术障碍较多 目前,我国小煤矿普遍存在各项基础地质资料调查研究不够以及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匾等问题。多数小煤矿没有专门的地质环境专题调查和地质环境监测资料,使得治理工程计依据不够充分。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情况,地质遗迹赋存情况,地面塌陷情况等急需通过详细的、系统的调查,摸清底数,并通过认真分析评价,找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体方案和措施,为地质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小煤矿数量众多,地质条件复杂,采滥挖,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基本无规律可寻,这些都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带来不便。小煤矿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时还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如环境治理时,在土地复垦、植被修复等工程中无经验环境修复和治理效果差在矿山表土剥离时往往忽略了需要保存原有表层、亚层土壤问题,给后期的土地复垦带来技术和经济困难。 3.4责任不清责任不清责任不清责任不清 小煤矿大多建在国有大中型煤矿矿区范围内,矿区受大矿长期开采影响,地表产生了大面积塌陷和土地占压,小煤矿在此基础上开采,进一步加剧了塌陷范围和深度,因此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就存在责任如何分配的问题。小煤矿认为地质环境破坏主要是由大矿开采造成的,应由其承担主要治理任务,因而存在依赖心理,不愿承担地质环境治理任务。且在同一矿区范围内往往存在多家小型煤矿,虽然其开采范围、深度和开采煤层不同,但对同一范围内的地表塌陷、水体、植被和土壤等地质环境破坏重复影响,因此也存在责任不明确和相互推卸责任等问题。此外在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还发现,由于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区内土地所有权不归小煤矿所有,造成它们一方面不敢轻易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另一方面也担心治理后得不到收益,从而不愿投资。4....对策及建议对策及建议对策及建议对策及建议 4.1统一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思想、、、、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意识 目前小煤矿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得不理想,主要是由于矿山业主环保意识淡薄,思想重视不够。因此应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从思想上彻底转变过去重经济、轻保护的狭隘意识,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①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②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③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4.2完善保证金制度完善保证金制度完善保证金制度完善保证金制度、、、、拓宽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渠道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收缴制度。尤其是在目前煤炭行业经济效益较好的情况下,催缴矿山环境保证金时机已成熟;对于少数流动资金紧张的企业,可以实行有计划地分期交纳。这样就保证了煤矿生产及后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需要的大量资金有了保证,为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矿山地质环境特别是采空塌陷土地的恢复和综合治理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应建立多渠道资金投人机制,分门别类探索不同的投资方式。如:对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采矿权人灭失的,则以政府投资为主;现在仍在生产的国有或国家控股企业,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新建和正在生产的其他矿山企业,由企业单独承担治理责任;也可制定一系列鼓励投资治理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按比例享受收益分配,以解决资金投人这一难题。 4.3建立技术保障机制建立技术保障机制

建立技术保障机制建立技术保障机制 加强矿山基础地质调查和资源开采规划工作,查清矿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隐患情况,进一步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配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和必要的监测仪器及设备,健全 监测网络,随时监测,通过监测及时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规律,预测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针对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技术困难,可由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培训、交流,遇到典型情况,组织专家现场指导。同时应加强治理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地质环境治理效果。 4.4责任明确责任明确责任明确责任明确、、、、任务分担任务分担任务分担任务分担 “谁破坏、谁治理”这是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实施中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得不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责任不清。“三家抬”模式闭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主要特点是明确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责任分工,突出了矿山企业的主要责任,使其在规划和生产过程中就十分注重矿山环境保护,避免了重蹈先破坏、后治理”复辙,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为矿山环境恢复创造了条件;此外,明确了政府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中的责任,通过其在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协调作用使得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明确了政府本身在矿山环境恢复中的环保责任和具体指标。只有这样政府才乐得多方面通力合作,把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做好,从而利于国家,利于企业,利于人民。 5....结语结语结语结语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认清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性,摸清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资金、政策及技术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充分调动矿山业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社会及个人齐参与,才能促进小煤矿走“生态矿山”、“绿色矿山”建设之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赵德深,范学理,刘文生.采煤区覆岩与地表沉陷控制技术研究及展望[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8(3):51一54. 〔2〕徐良骥,严家平,高永梅.安徽省两淮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技术[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35(6):37一40. 〔3〕黄铭洪,骆永明.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J〕.土壤学报,2003,40(2):161二169. 〔4〕葛维琦.中国煤矿采空区塌陷灾害治理对策[J〕.中国能源,2004,26(10):27一30. 〔5〕昊和政,郑薇.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及生态恢复技术的现状[J〕.探矿工程,2008(7):46一48. 〔6〕匡文龙,邓义芳.采煤塌陷地区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116一120. 〔7〕梁凯,兰井志,郑伟.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J〕.环境经济,2007(11):19一22. 〔8〕黄学满.我国小煤矿灾害事故原因剖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35(6):76一79. 〔9〕刘承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三家抬”模式〔J〕.中国矿业,2007,16(9):45 一47.者简介:黄河(1976一),男,博士,主要从事环境岩土工程方面研究

第二篇: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许多人共有的东西总是被关心得最少的,因为所有人对自己东西的关心都大于与其他人共有的东西。”亚里士多德的话是可以用来解释今天环境危机的原因。许多人相信道德的力量,其实道德不过是功利主义的一层华丽的外衣。人们也许并不真心关心环境,只有一群衣食足又受到过教育的富贵闲人或专家学者在大声呼吁,然而,你如何告诉身处温饱边缘的人们保护金丝猴的意义;你又如何面对无数双饥饿乞求的眼睛,在这些眼睛里,森林就是面包、衣衫,就是生存。下面我就对重庆市的生态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一些分析。

一、生态环境现状 (一)土地

全市幅员总面积822.69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97.01%,水域面积2.99%。土地构成为:农用地292.94万公顷,林地297.39万公顷,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55.0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50.61万公顷,其中农用地、林地所占比例较大,未利用土地不足20%。根据市国土部门提供的动态数据显示,与1997年比较,2000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而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二)水环境状况

1、水资源 境内各类水资源合计4624.42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资源量3981.3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11.4亿立方米。

2、地表水水质 2000年,除黄草峡断面外,长江、嘉陵江水质都基本保持1995年水平。2001年2-3月,乌江220公里河段水质已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西部地区永川、大足等8区(市)县次级河流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已出现严重的水荒。

3、湿地 市域内湿地面积共计1006469 公顷,以人工湿地为主体,占湿地总面积83.25%。

(三) 生物多样性

1、物种 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2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5种,分别占全国同类植物62.5%、4.1%、23.1%。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南川、江津、巫溪、巫山,占全市珍稀植物种数的85.4%。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6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3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3种。受三峡水库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涉及120科、358属、550种。以数量计,影响最大的是禾本科、菊科、大戟科和蔷薇科植物。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人类活动区间沿淹没线上移,对土地的垦殖增加,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

2、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全市已建自然保护区31个,总面积606992.4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7.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有各类风景名胜区42个,总面积449290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的5.46%,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3个。森林公园49个,总面积60613公顷, 占全市幅员面积的0.74%。

二、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一)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河道淤塞

(二) 森林质量下降,林地分布不均,生态功能降低 (三) 次级河流污染严重,水的供需矛盾突出

(四) 野生动植物丰富区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三、生态破坏的后果

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养殖污染、矿山资源开发破坏等生态问题,导致全市遭受了洪涝干旱、滑坡崩塌、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1999年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39.43亿元,2000年上升至59.98亿元,分别占同年重庆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64%和3.77%。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计算未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等许多难以测算的间接经济损失,而直接经济损失仅仅是生态破坏中很小的一部分。据初步估计,我市的生态损失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相当(13.07%)。从掌握的调查资料来看,自五十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70年代以后水灾影响面积显著增大,旱灾和病虫害影响面积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同时,说明我们为抵抗自然灾害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也日益增大,严重的自然灾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破坏的原因分析

(一) 人口对生态环境形成沉重的压力

1999年全市人口密度374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位于西部地区12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首。从粮食水平来看,近15年来全市人均拥有粮食346-385公斤,低于粮食自给自足标准(人均400公斤),现有人口已超出土地承载力。由耕地的承载能力来看(其标准为最低耕地面积0.048公顷),由于耕地的质量较差,养活一个农村人口需要耕地面积0.13-0.17 公顷,耕地的实际人口承载量已超过其人口容量。

(二) 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1、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

2、重生态建设,轻生态保护

(三)政策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 在生态保护执法方面,普遍存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致使生态破坏的违法案件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和制裁。不少地方普遍存在以罚款代替执法的现象,影响了执法的效果和执法监督作用。其次,还表现在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手段落后,执法队伍素质不高,监测、取证、破案技术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要求,以及许多生态破坏案件因公诉人环境意识低而得不到合理处臵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行政严重干预生态保护执法的问题。

(四)投入不足

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等生态保护缺乏资金投入保障,是生态破坏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的关键。

五、 对策与建议

(一)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生态系统学的观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从思想上纠正边建设边破坏和克服重建设轻保护的倾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和"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政策,控制生态破坏程度和范围不再扩大,是遏制生态破坏趋势的关键。生态保护主要运用生态系统学的观点,以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为宗旨,而不能只依靠工程建设,不能单纯追求植被覆盖率。

(二)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建立环境保护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党政"一把手"要对本辖区内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将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奖惩。实行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然资源开发及生态建设等非污染性项目,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的同步设计,同步检查验收。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项目,应严格评审,坚决禁止。

(三)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生态环境监督管理

加强立法,尽快制定《重庆市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重庆市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重庆市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健全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以弥补现有自然资源法中生态保护的不足。

(四)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尽快作好全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统一编制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及其配套的专项规划。根据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环境良好地区三种不同类型区域的生态特点和保护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推进,指导自然资源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广泛开展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重视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生态环境警示教育,努力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真正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依靠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增强各级领导的使命感,围绕生态保护的重点,有针对性地作好各项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环境国情、国策教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培训。

(六)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 1.加强库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

2.加强库区生态经济补偿政策的研究。

3. 目前,重庆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有待于市级有关部门落实资金,给予支持。

第三篇:新农村环境现状分析之秸秆焚烧调查报告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题目:新农村环境现状分析之秸秆焚烧

系别:姓名:

学专业年级:造价(建筑)090107实践日期:2011年7月30日实践地点实践方式:□ 团队□ 个人

2011年8月5日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

动登记表

新农村环境现状分析之秸秆焚烧调查报告

21世纪是环保的社会,建设节约型环保社会是未来几年的重大课题,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是哪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全球性的问题。从环保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狭义的环保产业将随着人类环保意思的增强、环保投入的加大、环保技术及工艺的成熟、环境质量的提高、生态平衡的维持,而逐渐趋于稳定发展态势,而广义的环保产业则永无止境。

关键词:环境保护、秸秆焚烧 、危害、防治措施

一、调查背景

当前,各地都在大张旗鼓开展新农村建设,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大量生产生活垃圾直接威胁农民身体健康,应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环保需跟上,做到“两提高一减少”。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大农村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农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维护和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

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很多地方正在开展的清洁乡村工程值得全面推广,要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彻底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普及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推广生态施肥防治技术;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加快规模化畜禽养

殖企业污染治理。

减少工业企业污染。按照环境功能区划、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原则,合理规划村镇工业布局,实行污染集中控制与治理。严格农村工业企业环保审批,防止“新五小”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防止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二、关于此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时间:2011年7月30日至8月3日,为期5天。

2、调查方法:问卷法和访谈法。

(注:共发放400份问卷,实际收回360份,有效问卷338份)

3、 调查地点: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伍什家镇

三、调查分析

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我们实践队共发出400分调查问卷,收回380份,有效问卷350份。问题“你认为目前贵村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可以多选)”通过分析,做出如下统计表: 污染种类 秸秆焚烧 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 固体垃圾 其他

问卷份数 310 215 260 288 10

4比率 88.6% 61.4% 74.3% 82.3% 29.7%

由此不难看出,目前伍什家镇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集中在秸秆焚烧、固体垃圾、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针对以上环境问题,我们继续分析,并通过网络、书籍得出其危害。针对此运用所学知识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并对村民进行宣讲,希望引起领导的关注,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1、秸秆焚烧的危害

①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秸秆露天焚烧直接导致大气污染,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在春秋季节,尤其是在每年的收割季节,为了尽早完成肥料的工作以便来年的种植,农民将大量的废弃秸秆直接在农地里焚烧,导致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升高,焚烧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

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②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

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机场每逢农作物收割季节都深受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有时机场能见度低于400m,严重影响机场航班正常起飞和降落,一旦

导致事故,将造成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

③形成新的火灾隐患

近年来,秸秆露天焚烧导致火灾事故频频发生。据相关资料报道,我省每年因燃烧秸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在秋收期间,由焚烧秸秆引起的火灾占火灾起数的大部分。对农民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2、秸秆焚烧的防治

村民都意识到了焚烧秸秆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挨家挨户都互相监督,杜绝了秸秆焚烧的问题。针对于秸秆的处理我们也对村民进行了访问,村民们大多希望政府可以统一进行回收,再加工处理。这样

既可以避免能源的浪费,又可以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由于我们大多都是学生,所以对秸秆的处理问题就更加的关注,我们在调查之后回去在网上、图书馆广泛阅读资料。针对于秸秆的处理给出了以下的办法:

①秸秆发电通过在高温高压锅炉中直接燃烧经过预加工的秸秆产生热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

②秸秆饲料将秸秆切短做成干草或制成青贮饲料供给家禽食用。

③秸秆建材是秸秆加工利用的新兴领域,通过科学配方,产生化学反应,让秸秆成为填充料。该种建材的特点是重量轻、安装方便、防火、阻燃、防震、价格便宜。

④秸秆造纸和秸秆工艺品,秸秆沼气,秸秆还田等。

四、后记

建院学子不畏酷暑,坚持到市民中调研,探求环保真经,在社会实践当中不断地磨练与提高,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身心也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困难的能力,发扬了青年大学生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第四篇:家乡生态与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刘本元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09级信管,4#306,15077922677)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带动了乡村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生态方面的破坏,很多的原生态的景色由于旅客人数的增多而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现在对于我们每个来说保护家乡原生态的环境是刻不容缓的,我们现在应该充分考虑到社会、个人,环境等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我们现在应该合理的把家乡的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与家乡的经济建设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的贯彻国家所制订的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生态与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

一、家乡的地理位置介绍

巴东位于东经110°04′-110°32′,北纬30°13′-31°28′,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东连兴山、秭归、长阳,南接五峰、鹤峰,西郊建始、四川巫山,北靠神农架林区。总面积3219平方公里,人口48.54万,平均每平方公里公里150人。土家族占总人口43%。巴石、巴兴公路分别于县城与长江交汇,距三峡工程坝址64公里,沿江东下736公里抵武汉,溯江本进538公里至重庆,经巴石公路200公里达州府恩施。武陵山脉、巫山山脉、大巴山脉余脉盘踞县境,长江、清江分割县地,扼川鄂咽喉、据鄂西门户。

巴东位于长江三峡的中部,山川雄奇秀丽,古迹文物甚多,是长江沿线著名的国际旅游景区神农溪,又名沿渡河,发源于神家架南麓,全长60公里,自北而南在距巫峡2..5公里处的西攘口坡壁注入长江。

二、家乡的生态环境的基本介绍

我们大部分人在假期,“乡村游”也许渐渐成为不少城镇居民的首选。他们除了想欣赏新农村美景外,更主要的恐怕是以亲近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为目的。而作为含有众多旅游景点的巴东县就可能成为人们的选择。然而,一圈游下来,尽兴之余,不免心存一丝遗憾:农村白色污染并不鲜见,有的小河边污水横流,养殖场所周围臭气难闻„„周围的原生态的景色也因为在人们的开发中失去了原来的本来面貌。旅客们回归自然的本来用意又因为在人们势力的追逐中暗淡失色。

毋庸置疑,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在环境方面上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因为环境的好坏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如限制引进环评不达标的企业、拆除燃煤锅炉或煤改气、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安装在线监测装置等措施,都让我们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但据我所观察,在许多的大城市中,相关部门对城镇的环保看得较重,而农村环保问题往往在不经意间被忽视了。然而作为人们在假期度假的圣地却被忽略了,家乡的环境越来越严重的遭到破坏,不管是来自当地的百姓还是来自外来的客人,人们往往只是简简单单的考虑了眼前的基本利益,更本就不想想以后的发展。很多原始的生态环境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又一项来自网上的信息更加的令人担忧:环境保护部的统计表明,我国农村目前尚有3亿人喝不上干净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与此同时,在农村环保设施少得可怜。

我的家乡---巴东县是个广阔的天地,地广人稀、污染源少,成就了舒适的人居环境,退耕还林等措施又让山更绿、水更清。农村环境建设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原因大概也在于此。但是,眼下一些人正是瞄准这一点,使得农村成为污染物的排放所,一些污染企业视农村为“避风港”,逐渐加重了对农村的污染。旅游胜地开发完全不顾自然的承受能力,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效应,进一步加剧了环境的恶劣。

三、面对现状政府和人们应该采取的措施

现在面对环境的破坏政府人民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去解决这些措施。早在1994 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里,已明确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重要指导方针。巴东县作为三峡库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该搞好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效益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整个长江上游的经济发展,同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用水、农田灌溉、防洪以及南水北调工程都有着决定性作用,从而使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全国甚至世界的关注。根据库区生态环境的现状,依照库区的区情,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 统筹规划、综合决策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之一。在进行区域开发、资源开发以及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时,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生态建设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来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倡导“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2、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

结合工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采取控制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浓度的措施,加快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进度。通过取缔、关停重污染源,淘汰国家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推行清洁生产;禁止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入县城之内,以防新的污染。同时,还可实施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并定期公布各控制断面监测结果,严格其目标考核。其次,加强面源污染的治理。库区的面源污染主要源于农药、化肥和畜禽粪水污染占水体污染总量的40%。控制面源污染的关键在于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农药与化肥的产品质量及利用率,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等,提倡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建设不矛盾。

3、 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新县城

其一,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城市的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严重污染区,一定要布置在下风向,同时还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动规律和河流的自净能力,使城市规划与流域规划相结合,加强上下游全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其二,城市内部布局也应有利于保护环境。例如,单中心同心圆式,向外发散延伸的城市布局形态,使市中心与周围自然环境相隔越来越远,新鲜空气难以进入,污浊空气排放受阻,不利于空气的自然调节。而采取多中心组团带状结构,把城市分为若干个片区,区间用绿化带隔开,可对减轻城市大气、噪声、热污染等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应配套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合理分布城区公共绿地,建设具有山水特色的新城镇。

4、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巴东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首先,针对巴东县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优选适合环境要求和经济能力的污水处理工艺。县内各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坚持大中小微结合,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征、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其次,生活垃圾的治理也

应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规模适度、治理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合理选择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并对淹没区的建筑废弃物进行回收和综合利用。第三,生态建设也要不断增加科技含量,确保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一是要研究生态适应性,做到适地适树适草。各乡镇要依据当地林草植被地带分布规律和条件,研究林草植被建设的适宜类型、适宜规模与合理结构和布局,确定科学的林草植被结构及相应的技术支撑措施,并对荒芜区的生态重建进行科技攻关。第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体系。围绕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水土保持的重点领域,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综合性环境监测中心及网络系统。

5、实施制度创新,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外部性,可利用经济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把由于物质利益不一致造成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通过事后增加污染成本的方法来消减污染。从而既能有效地约束污染者的排污行为,确保“污染者负担”,又能为政府进行库区环境集中治理筹集资金,或将资金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库区环境污染之所以十分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未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比如企业的排污费标准太低,对城乡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及生活垃圾的排放也基本上不收费,污染者造成的经济外部性没有通过市场反映在生产成本中,直接加剧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所以,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是库区控制环境污染的根本思路。

6、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一是严格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地区有针对性的法规和技术规定。二是要建立健全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制度,比如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三是要严肃查处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总结

现在,我们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生态环境的建设,我们面对现在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要尽自己一份应有的力量。让我们所有的人一起努力去创造属于我们的和谐家园。

参考资料 :巴东县环保网----检测局 2009百度网

湖北科学出版社

第五篇:禾源大理石矿山环境治理现状与思考

禾源大理石矿山环境治理现状与思考 禾源中学九(5)班廖玉连

[摘要]在分析禾源矿山环境管理的现状基础上,对禾源矿山环境治理现状进行了总结。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矿山环境保护制度并提出了新时期加强禾源矿山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以及对禾源矿山环境保护制度的思考。

关键词:矿山开采、环境保护、矿山环境保护制度;

引言:

大理石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禾源经济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不少自然村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但与此同时,大理石矿产资源的开发也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引发各类地质灾害。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又将严重制约禾源经济的发展,甚至有的因此还抵消了经济发展成果。

一、禾源大理石矿山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禾源矿山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矿业开发在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可大致划分为以下五大种类。

1、占用和损毁土地

据禾源土地管理部门统计截至2014年底,禾源大理石矿业开发占用和损毁土地约2000多公顷,其中尾矿堆放占地约190多公顷,露天采坑占地约1000公顷,采矿塌陷占地约20多公顷,以及为采矿服务的厂房、矿区、交通设施(公路、铁路)等所占用的土地。

2、引发地质灾害

禾源矿山地质灾害类型较多,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矿山突水等。

3、破坏地下水资源

采矿使地下水均衡系统得到破坏,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地表水渗漏.引起地表严重缺水,影响农作物生长,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引发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

4 、三废(废石、废水、废气)问题严重

禾源大理石矿山企业每年产生的废石和尾矿量较大,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周边环境:大量末处理合格的矿山废液废水的排放,加剧了区域性、流域性水体污染;采矿产生大量废气、烟尘、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导致空气浊化,酸雨区扩大。

5、破坏地貌景观

禾源露天开采矿山点多面广。大量建筑石材露天开采.造成森林植被破坏,基岩裸露,使得昔日青山绿地成为荒山秃岭。尤其在交通干线露天矿山开采和圩镇周围生产加工,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二、禾源大理石矿山环境治理现状

由于禾源矿山数量众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大理石矿山环境治理是一项很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 性、艰巨性、复杂性等特点。从总体上看成绩显著,任务艰巨,问题突出,有喜有忧。

1、 主要成就 近几年来,禾源矿山环境问题已经引起遂川县政府和禾源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应对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矿山环境恶化的势头。

(1)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规章规划,注重从源头上治理和保护环境。

例如: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主要任务之一。由禾源镇乡镇企业办公室牵头,组织各矿山企业在各自矿山及加工厂建立污水处理池,确保污水不直接排入河中,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

(2)加强全镇范围的工作部署, 开展大规模全面系统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摸清了禾源矿山环境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评估为禾源下一步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3)加大对大理石矿山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镇政府和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实施矿山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收到了显著成效。

近些年镇政府联合矿山企业共同出资对大理石矿山尤其是大理石板材厂进行了环境专项治理,由镇乡企办负责组织落实遂川县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以来,在各有关自然村委会、企业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下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项目和资金投入的增幅明显。

(4)引入市场机制,采用多元化投资体制,吸引社会资金来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并把矿山环境治理与政府其他管理手段结合起来。由禾源镇政府牵头组织了禾源大理石矿山协会,办公地点设禾源圩镇沿河路13号。该协会经常组织开展一系列调查取证,协调企业与百姓劳动待遇等各种关系,同时开展篮球赛的系列娱乐活动,深受百姓的好评。

2、 主要不足

由于诸多社会历史原因的影响和当前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禾源矿山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薄弱。近些年禾源大理石矿山开采量大,大理石矿产资源迫切需要加大勘查力度,寻找其他大理石矿源成为未来几年的首要工作。目前高强度的开发导致矿山环境恶化,在矿产开发中,滥采乱挖,采富弃贫,浪费资源和破坏矿区环境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产生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治理资金缺乏,尽管最近几年禾源用于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的资金投入较大,但由于大理石矿山数量众多,需要治理的矿山环境问题太多,因此现有治理资金投入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2)制度缺失。大理石矿山环境管理制度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当前在制度建设方面,尚需改进和加强。从地方层面看,还缺少配套的地方性矿山环境管理规章、条例及实施细则,亟须从政策制订和执行两个方面加强矿山环境的制度建设。

(3)管理缺位。在矿山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当地政府政府和矿山企业负责人由于大局观念淡薄,受政绩和利益驱动,片面强调发展速度,降低经济建设的生态环保门槛。将环境评估报告制度流于形式。一些企业和矿主急功近利,进行粗放式甚至是掠夺式开采而当地政府部门又监管不力,加剧了矿产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守法的矿山企业和周边群众的矿山环境保护积极性。,

(4)技术落后。一是禾源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总体水平不高,工作起步晚,历史账多,矿山治理规范化、科学化不够。二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技术较单一,不少治理方案整体设计起点不高,致使生态环境面貌改善不大;三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科研工作跟不上,对造成矿山环境问题的主要技术因素、经

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如何减少这些因素造成危害的深层次问题,缺少对性的研究。

三、借鉴国内外经验,对禾源大理石矿山环境保护制度的思考

现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矿山环境的保护和防治,我们可以看到,比较完善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① 在开采矿产,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② 强调管理的程序化和制度化,协调不同部门的职责,注重各种环境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③ 注重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进行十分全面而细致的监管。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禾源的实践和现状,对禾源矿山环境保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完善禾源矿山环境保护制度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矿山主管部门和本地区政府严格的矿山环境保护责任制,绩效考核与问题责任追究制;要制定矿山环境保护规划、治理方案、保证费用;健全矿山环境保护的监管体制,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力度,以坚持从源头上防治破坏矿山环境和扭转矿山生态恶化的趋势。

(2)全面建立矿山环境保护准入制度

在严格审查矿山开采方案的同时,注重对大理石矿山环境影响报告、环境保护和恢复工程计划的审查;对未按规定如期足额缴纳保证金的不予登记发证;有效控制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确因审批不当,造成的矿山环境污染和破坏,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和恶劣影响的,追究有关人员及领导的民事、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3)理顺矿山环境管理体制

合理有效的矿山环境管理体制是矿山环境恢复的基础和保证,通过对国内外矿山环境管理模式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禾源大理石矿山的环境管理工

作模式、职能分工,以确保矿山环境保护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 (4)完善矿山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基于禾源矿山环境保护法律的不健全、零散、缺乏可操作性等缺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禾源目前的现实情况,明确、具体的规定以下矿山环境管理制度:①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规划制度;②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③矿山环境许可证制度;④矿山环境监测制度;⑤ “三同时制度”;⑥矿地复垦及环境要素恢复制度;⑦ 矿山环境监督检查制度;⑧矿山环境责任制度;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的标准制度等。对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中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的运用和实施制定具体的规定,增加其可操作性,发挥各项制度的最大效力。

(5)经济手段和激励措施并用 借鉴大多数国家的经验,在矿山环境管理中,应把矿山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与经济措施密切结合起来,矿业企业应尽快实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和土地复垦的保证金制度,并根据禾源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能够接受的能够保证环境恢复的保证金额度。禾源应加大资金投入,设立矿山环境防治专项基金,形成多渠道的资金筹集体系。对新建矿山实行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对老旧废矿山的治理可以应

用矿山环境治理基金,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矿地复垦和矿山周围环境要素恢复的问题上,贯彻“谁开发,谁恢复;谁治理,谁受益” 的原则,并对环境保护义务履行较好的企业给予税费上的优惠政策,以调动矿山企业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的积极性。

(6)促进建立企业自身的环境保护机制,增强矿山企业的社会责任

禾源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矿山企业的做法。建立“矿业公司环境管理系统”,由矿山企业管理层对矿山环境管理作出全面的承诺,并把对矿山环境管理的承诺落实到组织战略和日常规划的运作中,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在矿山企业内部建立环境目标评估程序和决策模式,鼓励企业发扬主人翁精神,对自身的环境保护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治理矿山环境,恢复矿山环境生态系统。

结语:总之,面对禾源矿山环境管理的诸多问题,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既要抓住追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又要紧紧抓住依法治矿和制度建设这个根本。以镇政府管理为主导,以矿山企业为主体,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刨新为动力,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为杠杆,以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的建立为核心,层层落实责任制,使政府、矿山企业切实承担起矿山环境保护的责任,实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促进禾源矿业町持续发展,提高禾源资源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沈渭寿,曹学章,等.矿区生态破坏与生态重建[M].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9.

【2】 刘凤民,刘海青,等.矿山公园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EJ].资源产业经济,2006,(7):16—18.

【3】 武强,刘伏昌,等.矿山环境研究理论与实践[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1: Ⅱ.

上一篇:科室业务学习年度总结下一篇:狂犬病宣传日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