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典型事例材料

2022-07-05

第一篇:家访典型事例材料

班主任家访典型事例材料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16个年头。16年中,一批一批学生成为合格人才,进入中学,令我激动,让我欣慰。16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的辛苦和甘甜;16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家访的目的在于与家长的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式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得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的目的。今年,一个表现一直很好的学生却出现了成绩滑坡,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成效。

第二篇:家访典型事例

漆凤仪

在期末考试结束后,为了促进家校联合,更多的了解学生,我校开展了家访活动,在1月28日我和学校几位老师同行,一起去学生家里家访,心理想的是自己要注意与家长交流时的言词,注意沟通。

先去的一家,孩子在校表现不算太“特别”,主要是学习习惯不自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同时我说了说孩子在校表现好的和还需要加油的方面,周老师则更加专业地指导家长如何配合学校进行引导教育,当家长不住点头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到底还是经验不足,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家访过后真实地感觉到了老师其实很简单,看到学生家庭不错,教育不错,我们就觉得幸福,于是我们一路说说笑笑着。

快到第二家的时候,我告诉各位老师,这个孩子的语文成绩比较好,写作能力也是班上较好的,只是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说完我们就到了第二个学生的家里。开门的是一位老奶奶,家里就只有两位老人在家,学生的父母在外务工还未回家,但家里环境看起来干净整洁,可以看出这家人的生活习惯比较好,两位老人家也是非常热情的招呼我们,也很感谢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并给我们简单说了说孩子在家的学习习惯,虽然父母不在家,但是她很爱看课外书籍,学习也很认真,很懂事,我也说了说该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周老师则从另一个方面说了,有这样好习惯的家长才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家长的言传身教也非常重要。后来,我们还和家长谈了一下家庭教育,并且告诉她一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养成阶段,希望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多陪陪孩子,多指导孩子的学习。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禁想到: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通过本次集中家访活动,我们深入每一个同学的家庭,通过与家长们全面的坦诚的交流与对话,一方面进一步了解了每一个同学的方方面面,为制定进一步的富于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策略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宣传了我校的办学思想与办学成绩,进一步加强了家校联系,增进了家长们对我校的理解、信任与支持。

第三篇:典型事例材料

事例材料:

1、2012年5月8日,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们,而在生死关头,第四中学的女教师张丽莉奋力将身边的学生推向一旁,而她自己却被车撞倒碾压,造成双腿粉碎性骨折,最终被迫双腿截肢。她的事迹传出后,人们尊称她为“最美女教师”。

2、2011年7月2日,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杭州市的一个住宅小区10楼坠落下来,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的用自己的双手接住从天而降的孩子,孩子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却被这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这一事迹感动了无数人,网民称其为“最美妈妈”。

3、2011年10月13日,监控摄像头拍下了广东省佛山市年仅2岁的女童“小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后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辆小货车碾过,而经过此地的18名路人却无一施以援手,第19个路人拾荒阿婆陈贤妹将其抱扶并找其母亲。小悦悦因抢救无效死亡。这一事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18名路人被谴责的同时,陈贤妹被人们尊称为“最美阿婆”。

4、2012年5月29日,杭州市长运客运二公司快客司机吴斌驾驶大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途中,一块数斤重的铁快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后砸中吴斌腹部和手臂,导致其三根肋骨被撞断,肝脏被击碎。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镇定地完成换档、刹车等一系列安全操作,将车缓缓靠边停好,开启双闪灯,打开车门,保住车上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却因伤势过重献出了生命。消息传开后,他被人们尊称为“最美司机”。

5、2012年4月25日晚自修课结束后,广东湛江市湖光一中前往洗澡的初二(5)班女生彭某英与初二(7)班女班长陈某蝶在走廊里不小心擦肩相撞,引发相互对骂。陈某蝶被对方率同学殴打后,一刀要了彭某英的命。小小年纪的女学生缘何变得如此暴力?

6、4.2万元落在车上,好心的哥“完璧归赵”

2012年4月28日,在惠安打工的彭先生一行三人在泉州客运中心站下车时,将装有

4.2万元现金和衣服的条纹塑料袋落在出租车上,好心的哥叶崇青师傅发现后马上返回车站寻找失主,无果后第一时间向公司汇报。事后将钱物交还给失主。

7、陈欠水:7年行8万公里助残

一辆老式自行车,一个旧水壶和一只用塑料袋包着的旧皮包,陈欠水就是带着这三样宝贝走遍惠安县的所有行政村,帮助残疾人和困难群众解决现实问题。2005年退休后,他依然一心扑在助残事业上。7年里,他走访了全县残疾人2363人,累计行程8万多公里;筹资461200多元,为全县1026名残疾人办实事,其中他个人捐资10700多元,资助67名残疾人。

8、陈忠晟:12年志愿服务超3500小时

虽然年仅35岁,但陈忠晟已从事志愿者工作近12年。12年的时间里,他志愿帮扶7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就有50多名,资助100多位贫困孩子,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3500个小时,个人无偿赠予帮扶对象物资近10万元。

9、连美华:27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

1986的9月,连美华的丈夫在一次施工中身负重伤,高位截瘫。20多年来,她每2小时就要为瘫痪的丈夫翻身,做双腿按摩,每3到4小时就要给丈夫压尿,每隔两天为丈夫排便。

为不让丈夫精神上感到空虚,她省吃俭用,为丈夫订报、买电视,推着轮椅陪丈夫上党课,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

第四篇:驻村工作典型事例材料

2014年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

个人典型事例材料

-- XXX村组员XXX

XXX,男,XXXX年生,中共党员,现任XXXXX科员。2014年被选派到XXXX村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一年驻村时间飞纵即逝,回顾驻村的日子,兢兢业业,遵章守制,严格按照省、市、县要求,突出“以净为先、以绿为美”的工作理念,尽心竭力办实事,俯下身子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开展工作,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汇报如下:

一、认真调查,掌握民情。驻村后,他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XXXXX村的基本情况,掌握矛盾产生的根源,积极和工作组成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一是“请进来”。分别将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请到村委会,召开村两委班子扩大会议,详细听取了党员干部、群众对村班子评价,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经济发展情况、村发展计划、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使工作组初步掌握了该村的基本情况。二是“走出去”。为进一步了解村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群众对发展本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有选择性地重点访问了本村个体老板、种养能手、老党员、困难户等不同层次的村民代表。了解群众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他们解决哪些问题,真实地了解到农民的现状和实情。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整理出当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掌握了村情民意,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晰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二、积极跑办,夯实基础。面对XXXX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的实际情况,与村“两委”班子协商后,以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踏着科学发展这一节拍,用激情追逐梦想家园,用汗水浇铸幸福坐标。制定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实施计划、积极跑办项目、协调资金、组织施工,狠抓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容村貌水平,夯实村庄发展“硬件”,极大的促进了该村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与进步,带动了新农村的快速发展,村庄处处洋溢着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派。

三、民风改进,生活丰富。为促进乡风文明,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对村委会办公室、村民活动室、村卫生室、警务室等进行整合,在村部内修建农村幸福院和流浪者收容站,建设综合性服务平台,改善了相关设施,解决村内无文化活动和娱乐场所问题。制定了图书借阅等相关管理制度,科普图书高效流转,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村民提供了长期的学习、活动之“家”。村民文化意识日益浓厚,建成以和谐文化为主轴,以传统文化、科学文化、道德文化、群众文化和法制文化为覆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四、打造特色,提高生活。立足于打造“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示范村”的定位,按照“洁、绿、亮、美、畅”的标准,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全力构建一个整洁、有序、繁荣、文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农村。漫步在辛家庄村,满目青翠,新改造的道路宽阔笔直,路旁民居整洁有序,明亮的路灯流光溢彩,如今的辛家庄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迈进。

回顾一年来的驻村工作,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也得到了加强。但以后依然要心系农村建设痴情不改,而且把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深深地植入广大农民兄弟的心坎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五篇:家访典型材料

关于家访六年级(1)班杨仕龙同学的

典型材料

杨仕龙,男,苗族,坪上小学六年级(1)班学生,该生成绩一般,在校表现不错,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但学习不够自觉,不努力,时有不完成作业现象。

一、家访原因

本学期开学以来,该生请过三次病假:有两次是家长打电话请假,有一次是老师询问未到校原因,家长说生病。无故旷课二次:第一次旷课一天,第二次是在生病好了之后,仍然不来校上课,也不请假,旷课时间长达十天之久。在这十天之中,老师天天打电话询问情况,家长总是说,孩子说他不想读了,我在电话商业跟家长说了好多道理,希望家长能劝孩子继续上学,毕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义务教育;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你们不能知法犯法。家长也答应劝其孩子继续读书。可是第二天,仍然未见杨仕龙踪影。我就把情况向学校领导反映,领导让我亲自去他家一趟,了解一下孩子和家长的真是想法。

二、家访过程

2014年5月5号,我和杨永龙老师来到蜂子岩杨仕龙家,他父母出去做工了,只有他哥哥嫂嫂在家,说明来以后,他哥哥表示,每天都劝他尽快返校读书,可他始终不愿意。我亲自问杨仕龙,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现在不读书,很简单,你只需要在辍学学生调查表上签个字就行。说着我便拿出我事先准备的辍学学生调查表,并且告诉他哥嫂,我们将把这个表送交村委,村委还会送交镇里面,到那个时候,所以惠农政策你家就不能再享受,这些都是小事,关键是杨仕龙你自己毁了自己的前程。说着我又看了看杨仕龙。并问他:“你愿意这样吗?”杨仕龙默不作声,他哥嫂赶快劝他说,你还是要去读书,老师都到家来了,你不能辜

负老师的一片好心。杨老师在旁边补充道:是啊,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你们读书不交书本费,还有营养餐享受,这些都是对你们好啊,你要懂得珍惜,好好读书,将来不说对国家有多大贡献,至少你要对得起自己。你要好好想一想,我们劝你读书是为了谁。

三、家访结果

后来,经过他哥嫂和我们的不断劝说,他终于想明白了并答应我们明天到校上课。5月6日,该生重返校园,继续接受教育。

四、家访后的反思

经过这次家访,我明白了现在的学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国家政策这么好,读书不交书本费,还有营养餐享受,住校生有铺盖,不需交生活费,一日三餐,餐餐有肉,这些优惠好处他们认为理所当然,居然还有不愿意读书的人,真是悲哀。但是转念一想,学生毕竟是学生,思想上有时出现一定偏差很正常,这个时候,就需要为师者认真为其分析愿因,帮助解决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及时为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控挫保学工作,才能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都进入校园接受义务教育。

上一篇:解放思想整改措施下一篇:秸秆机械粉碎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