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实践教学意义

2022-07-18

第一篇:物流实践教学意义

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建立物流专业实验室的意义.

摘要 :随着中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也有着大量的需求,为满足物流人才的供应 高校纷纷设立物流相关专业开展物流教育。 论文发表 为了解决中国物流教育的目前面临的各 种问题, 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要尽快建立物流专业实验室, 以完善物流教育体系, 为物 流业提供有较强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 :物流管理;物流实验室

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及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上个世纪 90年代以后,世界物流业持续 10年保持了每年 20%一 30%既的高速增长,从而一 举上升成为与高科技、 金融业并驾齐驱的三大朝阳产业之一。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 为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 物流产业的良性发展有力地支持着其他行业 的快速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润滑剂。 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了制造业、 商业、 运输业等 产业部门的健康发展, 极大删涤低了全社会的物流成本, 提高了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和企业 的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加人世贸组织以后, 我国现代物流也取得了较快发展, 由起步阶段开始迈向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现代物流业是深人到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巨大系统,是一个跨国界、跨地区、 跨行业、跨部 门的创新产业, 具有学科性、交叉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有扎实的 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熟悉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 手段、方法,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的高级现代物流人才。但由于 物流行业在国内起步时间不长, 所以物流管理人才非常缺乏据。 权威机构调查, 国内目前物 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 600余万, 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到 2010年需求为 34万人。 巨大的人 才供需差距使得物流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为社会上的热门专业, 物流人才也变得炙手可热。 但 是相对于社会对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 由于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 使得物 流专业人才短缺,这就构成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二、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概况及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概况

进入 21世纪,物流业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我国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标志,要 实现我国物流的现代化,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而物流人才的培养 . 实际上就是物流科学 的教育问题。

1993年,我国高校的本科专业目录中首次出现物流管理专业,至此开始了我国的物汉徽育。 此后的十年间, 很少学校开设专门的物流专业, 开设物流课程的院校也屈指可数, 物流专业 人才的教育、 物流研究都几乎是空白, 这就造成了一种物流人才培养与中国物流的发展速度 极不相符, 物流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 层次偏下的局面。 具有系统的专业的物流管理和技术 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拥有高等学历文凭或资格证书的更是奇缺, 物流人才总量与需求量形成 了很大的反差。

随着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物流人才出现了巨大缺口, 2003年开始我国的物流教育急据升 温。 这几年来, 我国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加大了物流教育的投人, 以培养不同层次的物流管 理、 物流工程及物流经济人才, 国家高等教育专业先后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工程专业。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高校中至少有两百所以上已经设置了物流相关专业 (物流管理和物流工 程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些高校虽然开设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但是物流教 育开设时间较短, 物流教育缺乏专长及特色, 教学与市场需求偏离, 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在数 量上,尤其在质量上都无法满足物流市场的真正需求。

2. 物流管理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很多 :如只重视物疏基础理论教育,物流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 课程设置与物流业的实际运作差距较大,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等。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种种问题, 归根结底都是忽略了物流行业的实践性和实操性。 解决以上问 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尽快的建立和实际相联系的实验课程框架体系, 以完善物流管理专 业教学体系。

目前,物流管理教育在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显得较为薄弱。 物流管理人才。 作为未来的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技能, 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 物流管理实践的实用性技能 ;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 . 以增强学生的岗做适应能 力。

为了使得物流教学实践不至于脱节, 我国的物流教育必须改进教学模式, 增加物流试验课和 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理论知识 ; 掌握实际技能。也就是说,必须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 实验基地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由于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 目前大多数高校还处在师资队伍、 专业教材和课程体系的建设, 而对于物流专业实验教学环节的建设, 目前大多数学校还是还处于探索阶段, 甚至是一片空 白。 极少数高校已经建立起物流实验教学实验室, 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只能部分的模拟物 流管理的相关环节, 直观地验证或模拟物流管理的部分业务 ; 远没有达到专业实验室的目标。

三、物流管理专业建立实验室的意义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建设专门的物流管理教学实验室正是顺应了这一特 点,物流管理的教学实验在于通过模拟物流活动的过程和观察实际物流活动来重复物流知 识,了解物流专业知识的具休运用, 体会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作用,同时, 物流管理教学实 验也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物流管理活动的机会, 论文发表 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物流管理活动 规律,促使学生运用物流管理知识完成物流管理活动。在我国物流教育相对落后的情况下, 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开展各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验, 以完善现有的物流教育体系, 就 显得十分的必要。

1. 建立物流专业实验室对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意义

首先,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教学是完善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客观需要。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关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应该做到 “通过多种群 体演练模拟实验系统, 对学生进行专业对口岗位培训,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应变能力与团 队精神” 教学实验室的建立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 其

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 验,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的业务流程、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其次,实验室教学将物流管理知识、物流技术手段、以及物流研究紧密结合。 物流管理是一个以经济理论、企业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工程和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不仅要可以实践课堂上的管理知识, 还可以了解并应用各种物流技术 手段, 包括仓储、运输和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等。物流实验室教学, 是建立在物流管理专业教 学型实验室基础之上的, 所使用的软件平台和硬件设备与科研、 展示型实验室有许多不同之 处,目的当然也是不相同的,它的建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仓 ! 断能力。

2. 建立物流专业教学实脸室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流理论的理解 ; 实验课程能够使学生直接接触实际案例。 学生置身其中, 必然会积极思考、 寻找、 发现问题, 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物流管理实践知识禾肢能,拓展他们的视野, 进而力西朵对理论教学中相关概念、理论的理解,延伸理论教学。

第二,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现阶段由于企业经营的竞争非常激烈, 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将企业的运作案例提供作为教学案 例。不仅如此,学生在企业讲行专业实习时,名为实习,实际上是“走马观花”,企业不愿 让学生参与其实际物流管理过程,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很难有真正收获。

实验课程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验教学环境下可以模拟企业的各种物流管理实 际, 使学生在模拟现场的物流管理工作中充当某一角色, 从而可以获得实际参与感, 使课堂 上所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以及专业基本技能得到全面地检验和运用, 提高综合运用的能 力和素质。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物流管理专业仓惭白圳阵点在于它的实践性。 只有通过不断地物流实践, 才有机会发现物流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实验室教学,将 学生置于一个充满创新的物流管理实践环境中,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充分就业。

现代化物流人才必须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能力 ; 既会思考,又会操作,这样才能适 应市场需要。 针对目前实验教学落后的情况, 只有强化吻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环节, 才能培 养真正具有竞争力的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

四、结束语

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物流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大量、 多样化的物流人才, 目前国内物流 人才匮乏、 物流教育体制滞后、 物流教育思想陈旧,已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 了向物流业提供大量的理论结合实践、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综合物流管理人才, 我国高等 院校增加物流专业实验室建设并开展实验课程, 以完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 培养出高质里的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面高的一个崭新课题。

参考文献

[1]王之泰 . 新编现代物流学 .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 [2]靳伟 . 最新物流讲座 .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第二篇: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物流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我国而言,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积极体制,必须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交通,与之相适应,必须要由社会化得现代物流体系作为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后勤服务、实物配送发展到今天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供应链一体化。现代物流含有的先进的组织管理方式和现代的科技智能、信息手段、专业人才等,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

2.有利于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发展现代物流已被工人为是企业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创造利润的第三个重要资源。国有企业在目前的发展阶段,面临着生产效率不高和效率低下的问题,物流无疑给企业的发展开辟了另一个全新、高效的途径。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将有利于提高生产和流通领域的集约化程度,改善粗放型的经营和管理方式,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3.有利于坚持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需要和世界的经济紧密融合。特别是中国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和挑战。物流的发展,一方面会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先进的管理观念和运作方式,另一方面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也将成为中国跨国生产和营销的服务保障。 4.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曾经十分突出,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生产比重高、流通比重低的格局目前也没有根本改观,流通制约生产的问题有时还发生。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调整我国以加工装配为主的产业结构具有积极作用。物流业是新型的产业门类,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很大,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三篇:物流服务的内涵及其意义

所谓物流服务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包括内部和外部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物流的本质是服务,它本身并不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而是产生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站在不同的经营实体上,物流服务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由于货主企业的物流需求是以商流为基础,伴随商流而发生变化,因此物流服务必须从属于货主企业物流系统,表现在流通货物的种类、流通时间、流通方式、提货配送方式都是由货主决定,物流业只是按照货主的需求,提高相应的物流服务。因而物流服务是属于非物质形态的劳动,它生产的不是有形的商品,而是一种伴随销售和消费同时发生的即时性服务。因为物流服务是以分布广泛、大多数不固定的客户为对象,所以,具有移动性以及面广、分散的特性,它的移动性和分散性会使产生局部的供需不平衡,也会给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它是以数量多而又不固定的客户为对象,它们的需求在方式上和数量上是多变的,有较强的波动性,为此容易造成供需失衡,成为在经营上劳动效率低、费用高的主要原因。由于一般企业都可能具有自营运输、保管等自营物流能力,使得物流服务从供给力方面来看富于替代性,这种自营物流的普遍性,使物流经营者数量和质量调整物流服务的供给变得相当困难。也正是物流服务特性对物流服务经营管理的影响,要求企业经营管理思维和决策必须以服务为导向,把物流服务作为一个产品,关注物流服务的质量。

客户服务是整个物流体系设计和运作的必要组成部分。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优势,差异化的客户服务能给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质量上的改进,如按时送货的改善、订单满足率的提高、准确的票据、订单提前期的缩短,以及整个物流系统生产率的提高等,在短期内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因此,加强物流管理、改进客户服务是创造持久竞争的有效手段。此外,客户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份额、物流总成本,进而影响到总体利润。

作为一项赢得竞争性优势的战略,工商企业(厂家与商家)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取决于为顾客创造和增加的价值。所有的业务过程都必须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需求。工商企业优秀的物流过程可以提高物流配送服务的质量,它往往就是客户服务中最具价值的方面,物流过程直接与顾客接触,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顾客的满意程度,首先物流过程通过产品配送提供顾客所要求的基本增值服务,时间效用与地点效用;其次物流直接影响其他业务过程中满足顾客的能力;再次配送和其他物流作业经常与顾客发生直接联系,影响客户对于产品以及相关服务的感受。对物流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并取得优秀表现,可以使企业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从而区别于其他供应商并创造价值和促进顾客满意,因此,物流是赢得竞争性优势的重要源泉。

客户服务是真正驱动供应链物流的动力。将恰当的产品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数量及无货损与货差地送达客户是物流系统的原理。其中客户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客户服务的另一面是越来越多的客户对价值与质量比例关系的认识以及现代消费者的特殊需求,例如对时间及灵活性的要求提高了。20世纪80与90年代是客户对特殊需求及相应的物流网络的支持提

出更高要求的年代。消费者既对质量提高了要求,也要求产品价格合理并具有最好的服务水平,适合于他们的时间习惯。成功的工商企业已采取了客户服务策略,并认识到快速反应、灵活性、顾客化和可靠性的重要意义。

物流中客户服务的因素

客户服务涉及公司的许多部门。从物流角度,客户服务有四个传统要素:时间、可靠性、沟通与方便。下面探讨这些要素对物流服务的买卖双方的影响。

从卖方的角度,时间因素通常以定单周期表示;而从买方的角度则是备货时间或补货时间。不管是从什么角度及采用什么术语,影响时间因素有几个基本变量。当今成功的物流作业具有对备货时间的基本变量高度控制的能力,包括订单处理、订单准备、货物发送,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有效管理,为了保证合适的定单周期及一致性,卖方公司对买方的客户服务水平进行了改进。

订单传送包括定单从客户到卖方传递所花费时间,少则用电话只需几秒钟,多则通过信函需时几天。卖方若能增加定单传送速度就可减少备货时伺,但可能会增加定单传送成本。计算机与因特网使定单传送发生了革命,通过买卖双方的计算机联结,卖方可以登录到买方的计算机,在实时系统中,买方可以知道有关产品的供货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装运日期等信息。买方也可以通计算机来挑选所需要的商品,并通过电子信息交换传送给卖方。EDI自动定货系统已广泛地用于卖买双方。

卖方需要时间来处理客户的定单,使定单准备就绪和发运。这一功能一般包括调查客户的信誉、把信息传送到销售部做记录、传送定单到存货区、准备发送的单证。这里的许多功能可以用电子数据处理同时进行。一般来说,卖方的作业成本节约比实施现代技术的资本投资要大,这是因为当今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成本已大大下降了。

订单准备时间包括定单的挑选和包装发运。不同种类的物料搬运系统以不同方式影响着定单准备工作,物料搬运系统可以从简单到靠人力操作的系统到复杂的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它们定单准备时间相差很大。

订单发送时间是从卖方把指定货物装上运输工具开始计算至买方卸下货物为止的时间。当卖方雇佣运输公司时,计算和控制定单发送时间是比较困难的。要减少定单发送时间,买方必须雇佣一个能提供快速运输的运输公司,或利用快速的运输方式,这时运输成本会上升。若对以上所有的4个组成部分进行改进来减少备货时间,其费用可能太高。为此,公司可以在某一项目上进行改进而其他项目仍保持不变。如投资自动化物料投运设备可能在财务上不合算,为弥补人工操作带来的较长的定单处理时间,公司可以采用以电话定货代替信函定货,及用公路运输代替铁路运输。这将可使公司减少备货时间而不用在自动物料搬运设备上投资。

对有些客户,可靠性比备货时间更重要。如果备货时间一定,客户可以使存货最小化。也就是说,若客户百分之百地保证备货时间是10天,则可把存货水平在10天中调整到相应的平均需求,并不需要用安全存货来防止由于备货时间而引起的波动所造成的缺货。

因为备货时间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客户存货水平和缺货成本,提供可靠的备货时间可以减少客户面临的这种不确定性。卖方若能提供可靠的备货时间,可使买方尽量减少存货与缺货成本,以及定单处理时间和优化生产计划。

可靠性不仅仅是备货时间上的一致性,还是关于规则的与一致的备货时间,以及在安全和质量的均一性等条件下送达客户所订购的货物。安全交货是所有物流系统的最终目的,如前所述,物流功能是销售功能的终点。如果货物到达时受损或丢失,客户就不能按期望使用,从而加重客户方面的成本负担:存货、生产和营销成本。如果所收到的货物是受损的货物,就会破坏客户的销售或生产计划,这会产生缺货成本,导致利润或生产损失。因此,不安全的交货会使买方发生较高的存货成本或利润和生产损失。这种状况对致力于实施一定程度的零库存计划以尽量减少存货的公司是不能接受的。

可靠性包括订单的正确性。正在焦急等待紧急货物的客户。可能发现卖方发错了货。没有收到想要的货物的客户可能面对潜在的销售或生产损失。不正确的定单使客户不得不重新订货,或客户会气愤地从此找另一供应商订货。如果客户是营销渠道的中间商,缺货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卖方。

对订货供应活动极其重要的两个活动是客户订购信息与定单供应和实际存货、拣货过程的沟通。在订货信息阶段,用EDI能减少定单信息传递到仓库接受时的错误,卖方应简化产品标识,如使用条型码,以减少定单挑拣人员的错误。然而,经常与客户保持接触与采用EDI同样重要。与客户的沟通对监控与可靠性相关的客户服务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与客户沟通与交流对物流服务水平的设计来说是基本的。交流渠道必须永远畅通,这只是主要的卖方对客户物流要求的外部限制条件。没有与客户的接触,物流经理就不能提供最有效和经济的服务,这就等于打球时物流经理并不知道它的比赛规则。然而,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卖方必须能够传达客户重要的物流服务信息。例如,供应商应很好地通知采购方潜在的服务水平下降,使采购方作出必要的操作调整。此外,许多客户要求得到货物的物流状态信息,例如有关发运时间、承运人或线路等问题,是常问及的问题。客户需要运输信息以便计划作业。方便是对物流服务水平必须灵活的另一个说法,方便或灵活性能人是客户的不同要求,并努力以经济的方式来满足这些要求物流中客户服务表现的量度从物流角度看,4个传统的客户服务因素:时间、可靠性、方便和信息的沟通是制定有效客户服务计划的基本考虑因素。这些客户服务因素也是在物流领域中建立客户服务表现标准的基础。客户服务的供应链环境已经导致更严密的量度标准的产生,现在,越来越认识到表现量度需要从客户角度来进行。

第四篇:贸易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分析

[摘 要]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管理是商业企业按物流管理目标对流通耗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制度。本文对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意义、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核算过程、物流成本核算的步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商业企业 经营管理 物流成本 财务核算

一、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意义

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与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未能意识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科学化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大影响,中间有许多原因,但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树立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观念,没有看到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全貌。因为按照国家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的成本核算,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被分散在许多费用项目成本之中。在商业企业和物资企业中,英国论文格式物流成本是和商流成本计在一起,被计入“商品流通费”或“物资流通费”项目中。在工业企业中,情况同样如此。采购原材料的外地运杂费是计算在原材料成本之中,而市内运杂费则计入“管理费用”之中,自行运输费和保管费被计入“销售、费用”、“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中,销售过程的物流费计入“销售费用”中;另外,与物流有关的利息、税金、租金和物资在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过程的损耗、物资储备过多的资金积压损失、物资供应不及时的停工待料损失等都分散于许多成本费用项目中。因此,从现行的账户记录和会计报表中,我们很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看清物流耗费的实际情况。对于我国企业而言,认识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降低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是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的新途径。通过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能够全面地揭示物流活动的全部耗费,提高人们对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达到改善物流管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二、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内容

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因此,成本核算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总是反复提出这个问题:哪些成本发生了;这些成本在什么地方发生的;这些成本是为谁发生的。从而引出以下三方面的核算内容:成本种类核算、成本位置核算、成本承担者核算。

1.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要回答的问题是:在某一核算期内,企业发生了哪些成本?各是多少?总量是多少?在成本种类核算中,企业运行过程中所有价值损耗的收集是核心工作。成本种类核算所需的数据来自财务会计的辅助核算部门。成本种类核算中成本种类和财务会计的账号是对应的,如成本核算部门要求增减或合并账号,财务会计部门应给予合作。

2.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位置核算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位置核算要回答的问题是:在某一核算期内,各个成本内容发生了哪些成本?各是多少?成本位置核算是在成本种类核算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企业核算矩阵可将成本种类核算的结果分摊到相应的位置上,从而获得成本位置核算结果。通过成本位置核算,还可将不能直接计入最终产品的成本分摊到最终产品上去。企业中的每个成本位置都表明一个编号和所包含的成本种类,这样可以很容易的核算出成本位置上的成本。一般而言,企业中的各个部门都可以看成是成本位置,部门领导要对其责任区内所发生的成本负责。

3.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承担者核算成本承担者核算要回答的问题是:在某一核算期内,企业发生了哪些成本?为谁发生的?各是多少?成本承担者具有双重任务,一是要对每个效益单位的成本进行评价,二是对核算期内总生产成本进行评价。前者称为单位产品成本核算,后者称为企业经济效益核算。一个企业可能有物流服务多种作业,每种都有自己的单位成本,通过与市价的比较,可能判断盈亏。但并不能反映整个企业的盈亏状况,因此还要进行企业经济效益核算,以便掌握在这一核算期内,企业是盈利、保本还是亏损。

三、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过程 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种类核算、成本位置核算和成本承担者核算在成本核算中构成了一个连续的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过程。成本种类核算是成本核算的第一步。它按成本种类,如工资、租金、折旧等对各个价值损耗进行收集和分类并根据与成本承担者的关系,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此外,对不能计入成本的所有价值损耗必须通过财务会计进行界定,以避免对成本的错算。接下来是对成本位置核算。成本位置核算须经三步才能完成。首先,将间接成本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分配到其所发生的成本位置上去;然后将所有与成本承担者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位置(预备成本位置)成本分摊到最终位置上;最后,为最终成本位置计算核算率,借助核算率可将间接成本核算到成本承担者上。企业核算矩阵是成本位置核算的基础。这一矩阵包括了企业的全部成本位置。最后是成本承担者核算,包括单位产品成本核算和企业经济效果核算。单位产品成本核算过程是核算每个效益单位的成本。它从成本种类核算中获得直接成本,从成本位置核算中核算率的形式获得间接成本,从而得出单位产品的完全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核算需借助于一定的核算图来完成。企业经济效果核算从成本种类核算中获得核算期间的成本总量并与这一核算期所获得的效益相对比,以计算企业经济效果。这里的效益是从财务会计中获取的,包括营业收入和物流业务量的变化。企业经济效益核算可采取阶梯式或账户式来进行。

四、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步骤

物流管理会计是以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作为管理对象,因为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作为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物流活动的倾向性表现,具有:客观真实的反映了物流活动的实态、能为不同的物流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评价尺度。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大小,取决于评价对象—物流活动范围和采用的评价方法等。评价范围和使用的评价方法不同,得出的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结果也各不相同。

以下为计算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基本步骤。 1.明确物流范围物流范围作为成本的计算领域,是指物流的起点和终点的长短。通常所说的物流范围一般包括原材料物流和企业内部物流,即从工厂到仓库的物流,从仓库到顾客的物流这样一个广泛的领域。明确物流范围是进行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前提,因为物流领域从哪里开始到哪里停止,作为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对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大小影响是不同的。

2.确定物流功能范围物流功能范围是指在物流诸种功能中,把哪些功能作为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物流功能可分为包装、运输、保管、装卸、流通加工、情报信息流通、物流管理等7种活动。作为会计计算项目,又可划分为运输开支、保管费开支等委托费和本企业物流活动中支付的内部物流费;内部物流费进而又可分为材料费、人工费、加工费、管理费和特许费。

3.确定计算科目的范围计算科目的范围是指在计算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时,把计算科目中的哪些项列入计算对象的问题。在计算科目中,既有运费开支、保管费开支等企业外部开支,也有人工费、折旧费、修理费、燃料费等企业内部开支。这些开支项目把哪些列入成本计算科目,对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大小是有影响的。企业在计算某一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时,既可以实行部分科目计算,英国论文格式也可以全部(总额)成本计算。另外,还可按费用发生的地点计算外部费用和内部费用,其中内部费用存在一个费用分解问题,即把物流费用从其他费用中分解出来。所以说,这三个方面的范围选择,决定着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大小。企业在计算物流费用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上述三个方面趋于一致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实计算物流费用。 参考文献: [1]何明珂著:《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

[2]刘明辉著:《物流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年 [3]丁立言著:《物流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4]黄炎波 张汉江:物流成本控制的系统方式,系统工程,2004.1 [5]丁庆余:第三方利润源:降低物流成本,企业管理,2005.

第五篇:论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和对策

摘要:基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既是企业应对竞争、开拓市场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就要从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流通加工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五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物流;我国企业;

面对国内飞速度发展的物流行业,迫切要求规范行业,绿色物流应运而生.

一、绿色物流概念的提出

现代物流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运输车辆的燃油消耗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包装所带来的废弃物污染,运输和流通加工所带来的噪音污染、资源浪费、城市交通堵塞等。基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绿色物流概念应运而生。所谓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同时,实现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其目标是将环境管理导入物流业的各个系统,加强物流业中保管、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个作业环节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有效遏止物流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具体说来,绿色物流的目标不同于一般的物流活动。一般的物流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物流企业的赢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这些目标最终均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而绿色物流除追求上述经济利益目标之外, 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目标。

二、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

1. 企业应对竞争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的同时,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后,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2005 年1 月1 日起已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我国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

2. 企业开拓市场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非常淡薄。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发展物流的同时,要尽快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绿色形象来达到市场开拓的目的。谁在这方面做得好,谁就能赢得顾客,谁就能把握市场先机。

3.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首先,我国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据73 个城市的调查,超过限额的城市已占70 %左右;其次, 目前我国水资源匮乏及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全国有300 多个城市缺水,每年因供水不足影响工业产值1 200 亿元以上;再次,我国城市道路噪声14 年来居高不下,全国有47 % 的城市区域受到噪声的污染;复次,垃圾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市每年的生活垃圾产量在1 亿吨以上。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并已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 必须在环保方面承担起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就是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将物流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使物流活动有利于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1.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解决我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企业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和绿色的品牌形象。绿色供应链管理采用全新的生态设计,既可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又可减少环境治理费用, 如排污费、废弃物处理成本等。企业应树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观念,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

2. 开展绿色运输 (1) 采取多式联运方式。多式联运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联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为此,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既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还可以实现一票到底,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组织合理化运输。 (2) 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为提高物流效率,在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时,由多个配送企业联合在一起进行的配送。它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主要有两种运作形式:一是由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即由一个配送企业综合某一地区内多个用户的要求,统筹安排配送时间、次数、路线和货物数量,全面进行配送。二是仅在送货环节上将多家用户待运送的货物混载于同一辆车上,然后按照用户的要求分别将货物运送到各个接货点,或者运送到多家用户联合设立的配送货物接收点上。这种配送有利于节省运力,提高运输车辆的货物满载率。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3. 采用绿色包装绿色包装就是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它要求商品包装无害于生态平衡,无害于人类健康。具体而言,绿色包装泛指包装用料节省资源,尽量减少包装废弃物,用后利于回收再利用和再生成为其他有用之材,填埋时少占地而易于降解。实现绿色包装的途径如下: (1) 充分利用可回收容器。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虽然人均资源不足,但是废弃物利用率却很低,例如纸的回收率仅为15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物流包装中应广泛采用可回收容器,可回收容器一直是物流系统的一部分。大多数可再利用的包装品为钢或塑料包装等,不过有一种趋势是,对于许多小物品及零件,也使用可回收保障材料运输于各厂之间以及仓库到零售商店之间。可回收包装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均有一个完整的标记系统以控制容器的流传。 (2) 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模数化包装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3) 包装大型化和集装化。这种途径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 (4) 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包装的发展趋势是包装物的高功能化,即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从我国的出口包装上看,存在的问题是材质差、衬垫不良、运输捆扎不合理、外观不清洁以及卫生标准不过关等。面对国际市场上的绿色包装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包装科技的开发。

4.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供需方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

5. 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 环保:物流管理新趋势[J ] . 中国经济信息,2002 , (15) . [2 ]乌英格. 对“绿色包装”问题的思考[J ] . 科学管理研究, 1999 , (1) . [3 ]林敬松,钟唯希. 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 ] . 物流,2002 , (8) . [4 ]刘志学. 现代物流手册[ M ] .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1. [5 ]王之泰. 现代物流学[M] .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6 ]舒辉. 论现代物流的资源整合[J ]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 , (4) .

上一篇:为了祖国教学设计下一篇:物流信息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