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比意义》教学反思

2024-05-11

小学数学《比意义》教学反思(共15篇)

篇1:小学数学《比意义》教学反思

《比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分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教材还介绍了每个比中两项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举例说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着重说明两点:

(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的是用整数表示。

(2)比的后项不能是0。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教学难点是理解比的意义。

在学习比的意义的时候,我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生的已知经验里对比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官认识,体育比赛中的几比几学生经常看到,在配制安利的洗涤剂的瓶子上按照几比几来配制,学生也能够接触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一开课,我直接出示,让学生按照2:1来摸红色和黄色的球,学生很轻松的说出红球2个黄球1个,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其他的情况。进而,让学生总结出只要满足红球是黄球的2倍就满足红球和黄球的比是2:1,再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这一环节,就是比的意义第一个层次: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然后教师反过来问道,那黄球和红球的比是几比几呢?黄球是红球的几分之几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这一环节就巩固了比的意义第二个层次: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分数关系。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教学学生对于比的意义理解的非常深刻,也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数关系的时候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意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讲授,让学生借助多媒体、板书、形体语言的有机结合,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自主学习。

一堂课下来,感觉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有些细节地方处理得不是很到位。像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对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强调的还不够,使学生的对两个数相除也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的感悟不深刻;在教学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时,这一部分感觉有点囫囵吞枣,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之间的联系和不同,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一些。还有因为时间原因,练习内容包括课堂总结和延伸处理得比较粗糙,应该让学生说出自己能得到哪些信息。

总之,这节课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和改进。

篇2:小学数学《比意义》教学反思

2、通过学生折、涂动手操作的方法学习分数比大小,强调了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3、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生动有趣,课堂气氛好。

4、最后的小结,使整个课完整,并且学生回答的非常完整。

设计、方法缺点:

1、分数比大小练习密度不高,涂颜色拖的时间太久,练习得太少。应该在借助图形比较抽象到理论后马上出示一些练习进行强答,巩固新知,熟练掌握。

2、在比较1/4和3/4时,可以把分数的意义渗透到教学中,如3/4是3个1/4,3个1/4当然比1个1/4要大。1/4是一个分数单位,虽然在三年级中不要求掌握,但在教学中可以逐渐渗透这些知识。

3、看图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要强调两张纸即两个单位“1”是一样大小的。

4、分苹果教学中再次强调8个苹果是一个整体。让单位1的概念渗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

5、学生涂色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涂色方法,不至于浪费过多的时间。

6、分子是1的情况下,联系生活实际意义理解,更能让孩子们接受。如分西瓜,同一个西瓜分给2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到的多,还是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到的西瓜多?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篇3:论数学教学中教学反思的意义

一、教学与数学教学反思的相关概念

1.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主要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入手, 对自己本身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结果进行自我分析、评定。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自我解剖, 来不断发现并解决教与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实现更好地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促进自我发展等目的。

2. 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顾名思义就是数学教学的反思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 数学教学的目的都将得到更为全面和认可的认知。具体来看数学教学反思, 可以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含义。

(1) 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学反思主要以发现和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以追求最为合理的数学教学活动为目的。

(2) 数学教学的反思需要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是数学学科教师对数学学科本身及具体的教学活动的一种元认知。

(3) 对于数学教师而言, 自身的教学反思也是其学会教学以及优化自身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过程。

二、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

1. 促进数学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的统一

这里指的理论上的统一, 主要的是包括数学教师其“所倡导的理论” (Espoused Theories) 和其“所采用的理论” (Theories-in-use) 之间的有机融合和统一[2]。其中“所采用的理论”属于内隐其支配着教师实际的教学实践,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其常常和数学教学大纲中所倡导的理论出现不一致。而通过实际教学活动后的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在结合实际数学知识、学生特点的情况下改变自己原有的数学教学思维, 促进自己内隐理论的外化。通过反思相互讨论、交流, 认识到这种理论的不一致、不统一, 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采取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使得数学教学中“所倡导的理论”与“所采用的理论”趋于一致。

2. 引导数学教学从“经验型”走向“合理型”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经验型的教师往往是凭借自己经验进行简单重复的教学实践, 其实践的过程是依靠直觉的, 很多的教师其决策是非反思的、非理性的。这点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负面影响比较大, 数学讲究的是严谨和科学, 理性的思维能力是教师需要渗透给学生的, 而教师的这种直觉性的思维模式实际上不利于理性思维在教学知识中的传递。

通过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学反思的实施, 数学教师可以以一种更为理性的态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 将数学教学实践建立在对数学教育教学理论客观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性的分析改进自己的教学, 促进教学实践的合理化。

3. 有利于数学教师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属于研究工作方式的一种, 其主要强调的是由实践者在实际的情境中研究, 在这样的研究、探究的基础上将研究结果在同一情境中加以应用, 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合理性。帮助数学教师从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需要注意的是, 数学中的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性地对数学教学情况进行回顾, 重要的是需要深究数学教学的决策和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内容, 发现教学主体、教学目的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就是说, 作为一种科学性和研究型都比较强的学科——数学, 其教学反思也要充满科学性和研究性, 而反思中的行动研究就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式和途径[3]。

三、结语

在实际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 反思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究, 如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反思意识与能力该如何培养, 反思的氛围该如何营造, 反思的标准如何制订等[4]。为了更为深入地研究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 做到数学课程教学的最优化, 就需要更多的数学教学反思案例来作为参考, 这个过程需要更多的数学教师参与, 而在参与中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地着手去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瞿国林.教学反思的正面效应琐谈[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2 (21) :77.

[2]王敏.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3]李鹏.数学教学价值取向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9.

篇4:数学教学反思环节意义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    反思    意义

教学反思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有利于我们发现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且可以改进我们今后的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并对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与进步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或因重视不够,或因时间紧迫,或因教学倦怠等,反思很容易被教师忽视,使得这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没有能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作为一名在中学教学一线工作多年的数学教师,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教学反思环节的积极意义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望与各位同仁共同切磋。

一、教学反思有利于发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教学反思环节往往最容易被教师遗忘,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久了之后,很容易让人产生职业倦怠。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教了多年的书,怎样上好一节课已经了然于胸,没必要再多此一举。正因如此,很多人也就忽视了这一环节。然而,教学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哪怕是经验最丰富、教学能力超强的教师,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总会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而教学反思,就是发现这些问题的火眼金睛。因此,要想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反思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去反思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呢?根据我的经验,就是两个字:一个是细,一个是全。概括地说就是要细致全面。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我们反思一堂数学课的成败得失,不仅要考量课堂的方方面面,更是要延展到课前课后甚至更广的空间,质问自己在上这一堂数学课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了解,对教学内容是否熟悉,对教学方法的采用是否合理。反思自己在上课时,仪表是否端正大方,行为举止是否得体,教态是否亲切自然,在上课时是否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在教学语言上,自己的普通话是否标准流利,教学用语是否准确、规范、生动,声音是否抑扬顿挫,板书是否条理清晰,书写是否规范美观;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上,是否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统一的理念追求,目标是否明确清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学习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在数学教学方法上,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了讲练结合,善于设立情境,以科学思考、探究为途径,是否注重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符合学科特点,并是否恰当地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了教学创新。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善于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是否掌握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了既讲效率,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渗透学法指导,运用发展性评价使学生现有知识和观点发生积极地转变和发展。在数学课堂上,自己是否妥善处理了课堂突发事件,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了有效的评价和指导。对教学时间的分配是否科学合理,进度适宜;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了自己的教学活动,并对教学内容带有好奇心,充满求知欲。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是否主动、积极配合、参与探究学习,是否积极动手、动脑、动口。自己的数学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有序,在课堂上学生是否学习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一节数学课下来,是否按计划如期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自己的教学,学生的知识、技能及主动性学习是否得到明显提高。学生是否初步掌握了本节课学习的基本知识,能力得到培养并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等。以上都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内容,我们的反思越细致全面,就越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数学教师改进以后的教学并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和进步

我们通过教学反思,发现了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寻找原因,并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积累经验。这对我们改进教学工作,并促进数学教师的自我成长和进步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记得我刚毕业走上讲台时,因为缺少经验和方法,在教学上存在着“对教学内容不熟悉、对学生情况不了解、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掌控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确实困惑消沉了一段时间,有时甚至不知所措。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我慢慢找到了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又把这些问题整理出来,一条条地列出。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放下架子,弯下身子,虚心去向老教师请教,询问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学习他们以往的成功经验。几年下来,我不仅解决了自己在数学教学各个环节当中的一系列问题,还学到了很多看似简单但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不管是在数学教学上,还是在课堂管理上,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我的教学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自参加工作走上讲台,经过多年地坚持和努力,现在的我已经完全养成了对自己教学工作开展反思的习惯。正因这种坚持和执着,使我赢得了学生的爱戴,获得了家长的信任,得到了学校的肯定。生命不息,进步不止,只要我站在讲台一天,我将继续反思自己数学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争取每一次教学都不给自己和学生留下遗憾。

【参考文献】

[1] 云南教育委员会编.现代教育理论[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

[2] 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于正军.经历过程“不是”一走而过——谈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12).

篇5:小学数学《比意义》教学反思

《比多少》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数一数”,对数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知,并且在入学前已经积累了一些相关的感性经验之后进行学习的。学生虽然对“同样多”“多”“少”并不是很陌生,但对比较的方法却不是很清楚,并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本节课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多”“少”的含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时,才会集中注意力地去把数学学好。因此我把课本中小猪、小兔盖房子的主题图做成动画片来播放,这样极富儿童情趣的故事情节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能直观的看到:一只小兔搬一块砖,兔子和砖都没有剩余,那么就说小兔和砖同样多。一只小猪扛一根木头,还剩下一根木头,那就说明木头多,小猪少。学生在满怀兴致地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这一知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理解和掌握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经验。在教学中,我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共同合作摆学具卡片,并让学生说出,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篇6: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伊始,在轻松的聊天环境中,引入分数,勾起学生的分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举例中,始终都在强调“在生活中”可以把什么平均分,“在生活中”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将抽象的分数具体化。

2、创设自主学习环境,促进有效学习。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一些物体可以看做单位“1”进行平均分得到分数后,创设环境让学生自己通过手中的事物进行平均分,从中得到分数。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经历了猜测、试验、推理、证明等环节,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中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对于数学知识的最终结论,不仅仅停留在知道了,而是让学生亲手操作,在具体的试验中,真正做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3、以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为基础。

《课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本节课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数学开放,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的纳入到学生的直接体验中。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还有一些不足值得改进,自己在课堂上对时间的掌控能力还有待提高,以至于不能很好的整体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显得前松后紧。还有在学生进行汇报时,教师有些操之过急,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没能顺利的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是教师替为代之。从以上看出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还很匮乏,需要不断地锻炼,提高。

篇7:《分数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一位前辈曾经说过,操场上有一块小石头,一个人捡起来很轻松的扔到一边,这叫自主解决问题;操场上有一块石头,半截还埋在土坑里,这时候需要松一松石头周围的土,然后稍微用点力,这叫探究式学习;操场上有一块大石头,一个人难以挪动,这时候就需要集体的力量,这叫合作学习。所以在合适的时候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才能更进一步的促进教学。

这节课刚开始的时候,我抛出的问题是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表示1/4。教材对分数的意义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呈螺旋上升的方式安排的,分两次完成对分数的认识。由于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接触了分数,所以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我采用的是直接让学生独立思考、操作,用所给的正方形、圆、线段、四个苹果图表示1/4。在孩子们领会其实际意义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由“1”代表一个物体过渡到“1”也可以代表多个物体,较快地切入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学生对1/4的理解,连接旧课和新课。

当我抛出第二个问题“理解体会2/3的意义”时,2/3相对于1/4就稍微难理解一些,于是我就组织学生同桌两人一组,根据所给材料,先交流讨论,再表示2/3,教学反思《王 敏《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这样逐步前行,让学生慢慢适应我的课堂。

通过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训练,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于是我趁机抛出第三个稍有开放性的问题:“利用所给的12个五角星图案,深化理解1/□”。在抛出第三个问题之前,我问学生:“你们还想研究其他的分数吗?”由于在解决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逐步体验了分数的魅力,所以这时候他们的兴致还是非常高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四人一组,先思考、讨论他们组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示1/□。孩子们积极的投入到小组讨论中,然后进行操作交流,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增无减。

学生们在经历了个人独立自主学习、同桌互助探究学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逐步理解了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于是我向学生展示了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大问题:“理解□/□”,这个问题更具开放性,学生们看清做题要求之后,组内确定一个分数,然后通过“分一分――画一画――说一说”来完成对分数的进一步理解,最后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像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建立了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理解分数,从而学会运用分数。

整节课中,我以自主学习为根基,以探究学习为跳板,在学生最需要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的时候组织他们进行合作学习,逐步上升,螺旋式前进,把合作学习有效的应用于课堂,不但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更是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发展数学思维,体验数学的魅力。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时间安排上前松后紧,关于“分数单位”对学生渗透不够,导致最后的游戏结束课堂时很多孩子不理解有关分数单位的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听取同行们的建议,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8:小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

一、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教师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 通过与教育目标的对比, 努力追求其实践的合理性, 可以是教师从盲动的或例行的行动中解放出来, 以审慎的方式行动,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二、反思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专业素质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教师通过教学反思, 实现自身的理论体系, 并向教育智慧迈进。反思, 是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 是沟通教师“所倡导的理论”与“所采用的理论”的桥梁。反思是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使教学更有效率。

三、反思使教师获得专业自主性

通过反思, 有利于教师对教学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有利于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有利于教师提升理论水平和拓展知识面, 反思能使教师发现自身信念和行为的不合理性。勇于反思, 善于反思的人, 也敢于向别人解释和说明自己的不合理性。同时, 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 是教师能为她的决策和行为辩论, 独立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进而提高专业的自主性。

四、反思促进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取得教育教学成功的核心。他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究、创造的结果。反思的本质是自我体悟、自我判断、自我认同, 最后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因此, 反思是将知识、技能、经验、认知经过自我加工以及自我认同, 最后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因此, 反思是技能、经验、认知过程经过自我加工以及自我意识到调控, 凝结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中, 从而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

五、反思使教师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

反思涉及直觉、情绪和激情, 在反思性行为中, 虚心、责任感和执著的品质是反思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增强责任感, 教师才能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自觉反思, 才能把反思与履行好自己的义务联系在一起, 才能把个人专业发展与教育的终极目标联系在一起,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形成爱岗敬业、虚心办学、追求完善等优良的职业品质。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新的问题, 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 书海寻宝。教学反思的过程, 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进步的过程, 教学反思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 探索教科书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 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可以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

综上所述, “教学反思”赋予了教师自我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倡导教师要成为自己的创造者和自己生存意义的守护者, 自觉地形成自我发展意识, 对自身的生存价值和意义予以认真地思索和筹划, 努力克服外部各种有碍于实践合理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的障碍, 获得成功, 积极地自我发展, 在教学中研究, 在研究中教学, 促进教师向实践型、专家型和学者型的教师转变。

篇9:小学体育教学反思的意义探讨

一、强化“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调查发现,很多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虽能做到重视备课、认真上课,但对于课后的教学反思,却是马马虎虎,有的甚至不写。即使写也是敷衍了事,很简单的写出“好”、“一般”,根本不考虑好在哪里?为什么会好?爱迪生曾经说过:“很多生活中的失败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当他们放弃努力时,距离成功又是多么的近。”实践表明,通过反思教学实践中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检查和记录备课中的疏漏,能使以后的教学更具有合理性和针对性。同时,及时的总结经验与教训,有助于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最终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促使教学向最优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强化“教学反思”有助于教者教学经验的积累

在平时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令我们感到满意的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闪光成功的教学举措,如自然有趣的开场白、直观生动的示范、适时巧妙的设问、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与众不同的场地器材布置、师生交流的精彩发言、练习过程中学生独创的学习方法、练习环节中的学生情感表现等等,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因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突如其来的灵感”、“智慧的火花”,总会突然而至,悄无声息,若不及时反思捕捉,便会烟消云散,难以恢复。因此,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当堂记录,课后及时反思,日后再进行整理归纳。时间长了,所积累的经验就会越来越多,教法也会越来越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会实现较大的飞跃。

例:一位教师教学“跨越式跳高”一节内容时,由于事先不了解学生的体育基础,就简单讲解了一下动作要领,做了一次完整示范后,就让同学们开始练习,当时因横竿的高度设置的不尽合理,致使好多同学动作掌握的不尽如人意。课后仔细反思,如果在课中设置四个不同高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跳跃的高度进行自主练习,这样既能给学生增加了选择空间,又能使他们在自己能力和技术所及的高度上进行练习,不断体验其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自己的跳高技术和学习的自信心,克服对跳高横竿的畏惧心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三、强化“教学反思”能够推进学校科研水平的发展

小学体育教师的教科研选题大多数都来自于教学实践,只要我们能对日常的教学进行密切关注,就能很轻松地获得研究的素材。实践表明,学校体育科研水平的发展建筑在每一位体育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之上。通过教学反思,体育教师所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我们进行科研论文撰写的原始材料,也为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具体做法:(1)整理。即要求教师定期把课后小结按“得”“失”“感”“悟”四个模块进行分类,并把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统一摘抄、装订。(2)应用。即将课后小结中发现的问题、收获的感悟、成功的举措,及时充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去,通过教学活动加以验证,而不应高高挂起。(3)勤动笔。体育教师在实践运用的基础之上,加上自己的理论反思,这时就可以动笔进行体育论文的创作。论文中可着力畅谈自己的教学收获,阐述清楚自己的观点,总结提炼教学体会,要注重一事一议,切忌假、大、空。笔者相信,只要我们能坚持勤思考,多动笔,用不了多长时间,一篇篇教学案例,一篇篇教学论文,将能从我们的笔下创生,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和教科研能力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四、强化“教学反思”更有利于体育课程资源的深入开发

教学实践表明,要深入开发课程资源中的诸如人力、物力等资源,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后能进行及时详细的深入反思。如,笔者教学广播操时,虽然自己辛苦地讲解动作要领,但总是有那么一部分的学生学不会。苦恼之时,忽然想到了学生资源的利用。于是就让学生之间互相教练,让他们作示范、当小老师,没想到他们完成的效果特别好。通过这一教学举措,我深深地明白了在我们的体育课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有体育特长学生的骨干作用,如此才能极大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总之,没有反思,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就没有飞跃。老师们常说:“一个人或许工作20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更新,才能不断地改良教学策略,最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周绍清.课后小结有感[J].中国学校体育.1984年05期

篇10:小学数学《比意义》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的意义》教学片断的反思

[背景与导读] 《小数乘法的意义》一课是义务教育新课标教材中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并能结合意义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丰富的生活背景素材,为学生主动从事观察、提问、计算、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置学生于开放的情景活动之中,让其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创设购物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 生:(兴奋地)喜欢!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大家熟悉的北山超市去看一看。(出示情境图)

师:从这个货架上,你看到了什么?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每根棒棒糖0.20元,3根棒棒糖多少元? 生2:每包饼干1.2元,买4包饼干多少元? 生3:每包方便面0.80元,买2包方便面多少元? 生4:每千克苹果3.00元,买1.50千克苹果多少元? 生5:每千克橘子4.00元,买2.5千克橘子多少元?

师:太棒了!一点点时间,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我们就把它们作为今天研究的问题,好不好?

生:(异口同声)好!

反思: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连,创设购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生动、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不仅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片断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立数学模型

师:你们看,这几个问题是老师一个一个地讲给你们听呢,还是你们自己来研究?

生:(齐声)自己研究。

师:那这几个问题,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来研究,也可以一个一个地来研究,好吗? 生:好。(生独立思考、探索研究)

师: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见解,想不想把你们想法跟别人交流交流? 生:想!

师:好,让我们各抒己见吧!

生1:我研究的是第一个问题,算式是0.2×3,因为每根棒棒糖0.20元,3根棒棒糖就是3个0.2,这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0.2×3等于多少呢?你会计算吗?

生1:会,我用3个0.2相加,0.2+0.2+0.2=0.6元。生2:我是这样想的,0.2=2角,2×3角=6(角)=0.6元。

生3:我用的是画图的方法:一个正方形代表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1元,每根棒棒糖0.2元,就涂2份,3根就涂6份,也就是0.6元。

生4:从他们的计算结果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可以直接用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一位小数,积就有一位小数。

师:厉害!你们竟然有这么多的好方法,真令老师佩服,特别是这位同学还发现了计算的规律,这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生5:我选择的是第四个问题,我想每千克苹果3.00元,这是苹果单价,1.5千克是苹果的数量,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列式为3×1.5。师:那么怎样算出它的得数呢?

生5:1千克苹果是3元,0.5千克就是1.5元,合起来就是4.5元。生6:也可以用1.5+1.5+1.5=4.5(元)生7:先用3×15=45,再看因数中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也有一位小数,即4.5元 „„

反思:教师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由地思考,探究计算方法,对于0.2×3=0.6,3×1.5=4.5,同学们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地去尝试,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想法解决问题,可谓殊途同归。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已从他人的思想方法中得到启发,他们都能利用连加的方法,单位换算成整数计算的方法,以及用几何模型涂一涂的方法来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结果,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并鼓励学生大胆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只有学生亲自经历探索过程而发现数学知识,才会印象深刻,掌握牢固,运用自如,同时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体验到经过努力获得知识的成功的喜悦。

片断三:运用新知识,深化理解,拓展延伸

师:(出示课本第4页第2题)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几道小数乘法算式的意义吗? 生1:0.3×4表示4个0.3是多少? 生2:5×0.3表示5个0.3是多少? „„

师:谁能说明每幅图所表示的意思?

生:每个正方形代表“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平均分成100份,每小格代表0.01。师:现在让咱们动手涂一涂。(学生独立涂一涂,填写得数)师:根据涂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全班反馈)

师:我们知道了0.01×10=0.1,0.01×100=1,那么0.01×1000=? 生:0.01×100=1,那么0.01×1000,结果扩大10倍得10。师:你能计算6×2.5吗?请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生1:2.5+2.5+2.5+2.5+2.5+2.5=15 生2:6×2=12,6×0.5=3,12+3=15 „„

师:小数乘法的用处可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数乘法,请同学们课后也去找一找这样的例子,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把你找到的结果写到数学日记里。

反思:教学既要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所以必须及时有效地搞好课堂训练。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多层次练习,从多种角度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涂一涂,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同时体现了数和形的结合。鼓励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寻找能用小数乘法解决的问题,写下有意义的数学日记,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点评与拓展〕

将教学内容放置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和进行探索的空间,是这个教学案例的突出特点。借助“购物”情境,让学生提出小数乘法的计算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组织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小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使一个“枯燥”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在探索中,鼓励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真正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提供了空间。

由此可见,实施新课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开放的课堂,只有我们的教学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走进新课程,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接班人。

教学案例反思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有人提出了以下三种反思: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想法、做法进行反思;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二、案例的基本特征

案例是事件,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一个的故事,叙述的是故事产生、发展的历程,是对事物或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换句话说,事件还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成为案例,能够成之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在内,并且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案例是典型性的事件。除了“问题或疑难情境”这样一个基本要素,作为案例的事件还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要能够从这个事件的解决当中说明、诠释类似事件,要能够给读者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体会。案例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案例虽然展示的是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要与故事一样生动有趣,但案例与故事也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的,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事件的真实再现。

三、案例的组成要素

(一)主题与背景——每个案例都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

(二)情境描述——案例描述可以是一个片段,也可以是完整的过程,但决不是课堂实录。案例的主题无论是多么深刻、故事是多么复杂,它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案例描述不能杜撰,它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经验(情境故事,教学事件)、面对的问题;当然,具体情节要经适当调整与改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紧紧环绕主题并凸显了讨论的焦点。

(三)问题讨论——提出建议讨论的问题,如学科知识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和情境问题、扩展问题。

(四)诠释与研究——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可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教师的课后反思、观点以及启示等。案例研究所得结论可在这一部分展开,而重点应该在这一部分。

(五)案例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多个的。例如横向的差别比较,纵向的改变和进步,各有不同的作用。

四、案例的创作途径 教学案例的创作有三种情形。

一种是精心研制:先确定研究的主题,再进行教学设计,把相关理论或教学策略自觉地镶嵌在教学设计之中,并实施之;然后根据课堂现实进行案例研究与创作。这一类案例,教师的课后反思,着重围绕研究主题,针对教学设计(理想)与课堂现实(实际)之间的落差(或超越了预设的目标,或没达成预设的目标),以及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得失,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寻找对策,或提出新的问题与困惑。一种是“无心栽花”。事先没有确定的研究主题,甚至也没想创作什么案例,但所上的某一堂课感动了教师自己,因此课后就他把课堂发生的真实感人的故事写了下来。这类案例,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师生精彩互动,看到教师的教育智慧。这样的案例看似偶然,有不可预见性,但偶然中有必然,也有一些规律,可以通过案例的形式总结经验,应用有关的理论进行诠释。

篇11:小学数学《比意义》教学反思

1、原汁原味、味浓汁香的“数学”课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情境,现实生活中也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本节课中,教者不仅注重了让学生体验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是注重了“数学化”和“生活化”的结合,整节课处处透出浓浓的数学味。我们知道,数学教学的实质是如何教会学生思维。而这节概念课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和再现,恰恰是通过教师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了“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总结得出比例的意义,并且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认识概念,教者较好地发挥了引导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概括出了较为简洁的数学概念。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时,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多方验证,大家的思维从先前的不知所向到最后的豁然明朗,个个实实在在地当了一名小小“数学家”,经历了这个愉快的探究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于比例的这一基本性质教学,教者也没有满足于原命题的成立即止,而是在练习中让学生适当地体会到: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也成立。听课教师无不感叹:真是一节不可多得的原汁原味、味浓汁香的“数学”课。

2、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篇12:数学比高矮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学着比较高矮;能正确运用高、比较矮、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的有序排列。本次活动难点是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高到矮的有序排列。

在活动开始时,我首先在平平的桌上放两棵树(教具),请小朋友观察比较,哪棵树高,哪棵树矮,两棵树相比,哪棵比哪棵高,哪棵比哪棵矮。接着再放一棵中等高矮的树在两棵树的中间,请小朋友反复观察,并能够完整的说出这棵树比高的树要矮,比矮的树要高。这一环节结束后,我选择三位高矮有明显差异的幼儿上台按高矮顺序站好,这一直观现象引来幼儿的兴趣,并能准确说出谁高、谁矮、谁最矮,谁比谁要高,谁比谁要矮等短语。最后一环节就是请小朋友完《幼儿用书》里小动物高矮排序的贴纸作业。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比较好的是请幼儿上台做高矮比较这一环节。在这个活动前期,我本想在中间部分运用图片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按高矮排序,但从以前的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对观察图片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是很长,很容易分散,尤其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可能是离老师比较远吧,更有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于是,经过考虑,我尝试让幼儿来做教具的方法,即请个别幼儿上来,请大家比一比,谁高,谁比较矮,谁最矮。这一方法,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且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结束后,我认为幼儿都能正确分辨物体的高矮;能找出一组物体中最高和最矮的物体;能将物体按高矮排序。但在第一环节,对树进行比较时应该让幼儿再多一些观察,多一些讨论,来加强幼儿对高矮的概念理解。再次是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对数学语言使用的不太规范,使得整个活动多了几块瑕疵。

篇13:小学数学《比意义》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须充满趣味

没有幽默的生活是单调而乏味的, 没有幽默的数学课堂教学同样是枯燥无味的。 美国的保罗希地博士曾经对9万多名学生进行过调查, 得出了一个结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是具有幽默感的老师。 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的老师如果能够巧妙而灵活地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启发和诱导学生, 就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轻松、更愉快、更有趣。 现行的数学课教学内容单调、枯燥, 如果我们按书上的数学程序来讲解, 就很可能使自己的教学变成一支催眠曲。 而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教学艺术处理数学教材, 增强课堂数学的趣味性, 化枯燥为生动, 变深刻为浅显, 化单调为丰富, 变沉闷为活跃, 化平淡为神奇, 变抽象为具体, 就可以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真、假分数时, 有一部分学生老是记不住概念, 我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想一想, 一位母亲和她的亲生儿子, 谁的年龄大? ”学生回答:“当然是母亲的年龄大。 ”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郑重其事地说:“母大于子是真的, 否则就是假的。 ”学生听后在笑声中记住了真假分数。

二、课堂教学须饱含“活”味

传统的课堂教学, 被“老师讲, 学生听;老师问, 学生答;老师写, 学生记”的教学模式所禁锢, 那些生性活泼、想象满怀、好奇爱动的学生, 在教师的教学专制下, 主体性被扼杀了, 被老师牵着鼻子痛苦地在知识的沙漠里艰难跋涉。 究其原因, 一方面固然与教师“一言堂”、“传话筒”、“搬运工”的陈旧教法有关, 另一方面是教师缺乏“童心”和“童趣”。 “爱动”是儿童的天性, 如果教师以成人的心态组织课堂教学, 学生无疑会失去“动”的本能, 这样的教学没有不失败的。 我们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必须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起来, 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动”的积极因素, 使师生共同围绕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学习、探讨。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活”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基础学科, 研究不同的问题, 就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方可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开展不同课型的教学, 如实验课、讨论课、实践课、自学课、活动课等。 学生在不同的课型中能拓宽视野、发展思维、积极探索, 自主学习的波涛会在愉悦的享受中一浪高过一浪, 永不止歇。

2.“活”的课堂教学训练方式。 长期以来的 “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了等知识、要知识的习惯。 框架式的教学又会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即使是最好的知识, 他们也没有兴趣去学。 其实, 他们把自己当成了装容器, 是等着老师往里灌。 我们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首先教师要改变“灌”的教法, 训练学生养成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动笔寻找知识、学习知识的习惯。 如讲面积公式时, 我让他们动手操作, 通过数、拼、割、补等方法推导出了公式;讲应用题时, 我让学生从读、划、画、写、列中进行审题、分析、解答;讲计算题时, 我让他们用学过的知识试着解, 从中得出方法……不同的训练方式, 不但能使学生学会知识, 而且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3.“ 活” 的教学素材。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方面, 现实的有意义的内容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另一方面,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 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现实”或许更多地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套教材, 一改往日的死板, 改变了以往老师费劲教、学生费劲学的局面, 每一章的内容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让同学们都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 先让学生说一说乘坐公交车时的情景, 学生自然会说到每到一站都有人上下车, 但总有一些人蜂拥而上, 不讲秩序。 这时老师提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很自然地会提出:“下了多少人, 又上了多少人, 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从而在不知不觉的交流中引入了新课, 而且会让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因为一群人蜂拥而上, 就不会清楚上了多少人, 下了多少人, 因此要遵守秩序“先下后上, 前门上, 后门下”。 这样就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 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内驱力, 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须富于韵味

篇14:小学数学操作教学的意义初探

关键词:小学数学;操作教学;意义

小学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承担着诸如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基础能力等多种影响人一生的学习环节,如何夯实基础,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性、持续的学习热情和扎实的数学功底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这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的学习是有局限性的,不能满足当下教学的要求。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健全,学习有自己的特点,在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有限,主要依靠形象思维来进行学习。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采取更直观、更形象、更互动的学习方式。本文意在讨论操作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

所谓的操作教学是指通过数、量、摆、剪、拼、拆、画等各种动手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形象化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学习规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不仅仅局限于数学定理的理解和识记。教师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来具有的知识和能力背景来设计教学,为小学生提供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调动学生眼、手、脑、口等各种感官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形象化感官感知的过程中建立对数学定理的印象和理解,最终形成自己的数学宝库。

一、操作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以感性认识为前提的。在学习的最初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往往脱节。理性认识要远远滞后于感性认识,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在学习数数的时候口里数的是一套,而实际所指的又是一套,而最终很难指出具体数目的原因。他们所看到的和大脑反应出来的和嘴巴表达出来的不能统一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逐渐协调,这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也需要教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采用操作教学,就可以通过手、脑、眼的配合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的内容,在手和脑的协调动作中下意识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各种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

不仅如此,操作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数学是思维的舞蹈,凭借抽象思维能力来进行各种想象和推演,而小学生更多地凭借感性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依靠感性认识的积累形成抽象的思维,他们需要更多的实物演示、动手实践来获得事物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形成感性认识的积累,为实现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做好基础和前奏。如初接触数字的孩子就是在不断地对珠子、小球、糖果等个数的认识中形成了数字的概念和认识的。

另外,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远远的不够,不能形成对定理公式的理性认识,只有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在不断积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数学定理和公式的基本逻辑推演能力。教材中涉及到的大多数运算定理和公式都是用不完全归纳法推理出来的,让小学生动手操作,能重现这些定理的推理过程,这能帮助他们提高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二、操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布鲁斯曾经说过,知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对于数学来说更是如此,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并不是要记住数学知识,而是要模仿定理和公式的获得过程。重复这一过程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并从本源上理解数学定理的获得。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主动地去获得新知,这样,学生就不仅获得了一个概念,还获得了求知的方法和习惯,锻炼了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其计算能力。动手操作是直观的思维,是小学生思维的形象化表现,学生可以通过外部的、形象的、感性的操作活动将感性认识内化为思维的抽象认知,有利于小学生形成对数字的抽象认识。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局限于眼前的形象,对于文字表述的还缺乏相应的想象能力,所以,他们在解决那些由文字描述的应用题时经常手足无措。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更直观的感性教材和动手模拟来再现题目的要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题目的要求。

三、操作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多方面发展

篇15: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

关于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1

小于、等于、大于是一组数学符号,主要用来表示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在学习《小于、等于、大于》前,已经学过了比较。能够很好的掌握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比较。而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这些都是学习新本领的基础。《小于、等于、大于》就是把直观的比较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达出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并会区分“>”、“<”,要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课堂中我想了一种形象的比喻,如“>”象张着大嘴巴的大鱼,所以叫大于,而“<”是闭着嘴巴的小鱼,因为害怕大鱼吃它们所以紧紧的闭着嘴巴,所以叫小于。孩子们通过我的比喻能够分清楚了“>”和“<”。紧接着我又让孩子们动手摆这三种符号,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下来对这三种符号认识的非常好。以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符号,在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比较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明白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时候作用“<”,孩子们通过算式自己总结出了“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的顺口溜。

不足的是,在教学中我没有亲自总结出一些方法,比如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还有,上课组织教学花了太多时间,效果也不太理想。另外在后半部分学生动手操作中有些乱,孩子们还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在摆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跟上老师走,自己玩自己的,还有学生不注意听老师要求什么,而只顾自己摆自己的。如何更快地熟悉学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确实还需要思考。

关于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2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比多少并不难,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初步的认识,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凭直觉或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为了使学生有兴趣,首先,课的一开始,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采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形式,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老师直接提问: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多”“少”“同样多”,。在学生学会“一一对应”方法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有目的的操作,尝试各种比较的方法,在学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础,通过图片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学会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以及倾听的能力。在教完知识点后,让学生自己找图中还有哪些是同样多的,谁多谁少,并让学生操作,加深理解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本节课中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在看头和尾对齐的图形时,容易错判断为“同样多”因此在教学时我就把这类题目出在了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突出了“一一对应”的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整个教学过程环节设计还不错,但学生在倾听方面做的不是很好,还有在操作的过程中有学生玩学具,争取下次在常规方面多下功夫。

关于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3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从已经掌握的比较物体多少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吃水果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学时,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认识了这三种符号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三个符号?怎么来区别“”?有的学生说:“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有的说:“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有的说:“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有的说“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学生将符号“”的形状内化后用语言描绘出来,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关于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4

“比大小”是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

教材呈现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是通过图形表示分数,让学生通过具体、直观的思维操作去理解和掌握,这样编排,可以进一步加强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刚备课时,我认为这节课没什么好研究的,分数的意义学生已经认识了,比较的又是简单分数的大小,没什么难度,课上学生积极的反应液证明了我的想法。可是,经验丰富的老师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学生会在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上出错,这引起了我的反思:是不是我在教学中存在盲点,我们的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是否深刻?

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我发现可能有以下2点原因:一是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还不深刻,二是学生受到整数大小的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负迁移了。

于是我修改了我的教学设计,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增加了2个情感体验,通过“面积的大小”、“数量的多少”、“线段的长短”3个活动,为学生的体验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会心体会到分数大小是如何比较的,从而更好地应用方法迁移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整节课中学生的积极性是挺高的,也很主动,有个别能举一反三,只要老师稍加提醒、点拔就能说出个中原由,这表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求新知比较强烈。

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探究:故事一开头,我设计了一个故事导入,自然引出不同整体所表示的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比较分数时,要在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课后和年段老师探讨后发现,对于这一知识点,学生已经有所感悟不同整体间分数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必要放在开头给学生强调,这样反而会让班上部分同学显得很迷茫。可以在学生说出来后,及时引导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特意花时间去教授。

通过一次课的设计,一次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我对教学研究有了一次更高的认识,也激励我应遵循探究的思路来行走以后的教学道路。

关于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5

太多的收获令我感动,课堂上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激情和热情着实令我动容,整个教学活动中,可以说我将自己完全置于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教学伊始,我就直接切入主题,创设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图,引发具有思考行极强的问题“仔细观察,哪盘鸡蛋多?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问题一经抛出,即刻触动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听听孩子们的回答“只需要比最后一排就可以了,因为前几行都一样多”,“老师,第一个盘子的只空了两个格,第二个盘子空了四个格,所以第一个盘子的鸡蛋多”“老师,我能很快的数出每盘鸡蛋的个数,我5个5个地数,很快”就在这七嘴八舌中,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使其立刻变得鲜活而灵动。同时更从侧面充分体现了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主动性,学生的语言可能稚嫩,可能不够缜密,但孩子的潜力着实令我称道,我欣慰于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够灵动的展现自我,更称道于学生能够赋予课堂新的生命,我怎么不为之动容。学生能够自然,轻松、愉快地走进课堂,这不正是我一直苦苦追求的目标吗,静下心细细想来,其实它很简单,其实有时甚至是触手可及,但有时却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二、在自主活动中个性得到张扬。

可以说本节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要想达到教学目标并不难,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让这样一节看似普通而平凡的教学内容,富有新意与创意,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干巴巴的大小比较方法之后更能体现出课堂的有效性,我将本节课定位在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层面,宗旨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个性得到张扬。我充分利用了课前发给学生的卡片(100以内的数)巧妙地利用这张小小的卡片,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始终,在学会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后,设计了同桌两人比,四人小组比,随意找同学比,和老师比,甚至全班同学比,难度在不断地提高,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说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比较中,学生巩固的不仅仅是比较方法的运用,更激发了学生挑战的欲望,同时也收获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三、教师要不断完善与提高。

上一篇:我最喜爱的字作文500字下一篇:高考作文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