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2022-09-10

1 加强非计算机专业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

目前, 非计算机专业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已在全国所有职校得到普及, 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但是,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1) 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根基参差不齐, 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难度。由于地域性的原因, 有些学生从中学就开始上微机课, 还有一部分学生却是在职校的课堂上第一次接触计算机, 这就造成了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 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一节课讲的内容太多, 而另一部分学生又因为有些内容以前学过而精力不集中。教师也苦恼, 如果按授课计划讲解, 有的学生说无聊;如果扩展的课外内容太多, 有的学生又跟不上进度。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我认为比较好的解决方式是在开课之前对学生进行简单测试以便分出层次, 然后分别制定教学计划, 为基础差的学生增加一些学时。这样, 在一学期授课结束后, 就可以消除了学生之间的差距。

(2) 教材更新慢。很多学校用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材, 由于有一些利益存在, 就会有一批学生用没有卖完的旧教材。这不仅会影响整个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 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实验课时少, 设备更新慢。我们总是提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对“计算机基础”这种注重上机应用的课程来说, 教师的讲课过程不是最重要, 学生的上机实践才是最重要。使用投影进行的多媒体教学已经落后, 条件好的学校应该将计算机基础课安排在实验室讲解, 应用Newclass、联想多媒体教学系统或方正媒体教学系统等成熟的软件, 教师讲解一段, 学生实践一段, 这样才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需要指出的是, 目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中普遍采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 而有的学校由于设备陈旧, 硬件配置低, 只能安装Windows 95/98, 这样会造成所学知识的陈旧或学习的新知识得不到实践, 师生同抱怨, 学校应改进。

2 深化计算机教材内容的改革, 突出高职高专特色

由于专业要求不同、个人兴趣不同及就业方向不同等多种因素, 致使学生在学习计算基础课程时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希望能够有不同档次及类型的计算机课程, 以满足各自不同的需要。建议计算机基础课程可更广泛的涉及到计算机原理、信息技术、网络应用、编程语言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计算机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技能。首先, 该组课程应具有基础课的性质, 所以应包含某些重要概念和技术的讲解;其次, 该组课程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设计, 因此要体现课程内

容与其专业应用相衔接, 必须突出它的职业性、实践性、适应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教材建设应与当前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相适应, 与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对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相适应, 教材模式改革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本位, 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技能训练为特色的指导思想。可将原来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门课程进行重组, 构成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将计算机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技术反映到新教材中。教材内容主要包括:Windows 2000操作系统、Word 2000, Excel 2000, Power Pint2000的应用、网络技术基础和计算机信息安全等, 将原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56学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42学时重组调整为70学时, 理论讲授35学时, 实践训练35学时;其次,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 结合电力生产计算机应用情况, 重新编写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特色教材, 将原来的《C语言程序设计》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两门课程教材重新编写, (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中应增加电力系统中的常见计算编程举例, 每一个章节模块最好采用完整的案例入手引入知识和理论, 使学生带着实际问题, 从模块整体知识考虑, 将问题用模块的局部知识逐层分解处理, 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内容重构, 内容主要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微机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 (如微机保护、无人值班变电站中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发电厂中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学生可以根据专业方向或就业去向选择其中一门课程学习, 真正掌握计算机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技能。

3 逐步改革教学方式

随着各职校校园网的建成, 将为职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我们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的资源, 构建《职校计算机基础》的网络教学平台, 逐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 创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环境, 使学生利用网上资源, 能自觉主动地学好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将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向网络教学平台转变。

计算机基础的网络教学平台应包括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电子教案、网络授课、网上交流、师生答疑、作业的提交和网上批改、网上自学和学习辅导、习题和解答、网络考试、试卷批改和成绩登录等具有多种支持教学各个环节功能的综合性网络教学资源。要构建这一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 还需要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校园网管理中心及任课教师等多方面齐心协力, 共同努力来实现。一方面, 学校对校园网的建设和投入应将重心移到对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共享上来, 组织专人负责, 采用自制、购买或与其他院校交流等方式来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另一方面, 应鼓励计算机专任教师结合木课程的教学内容, 积极开发和制作大量的教学课件及教学辅助资源, 上传至校园网, 供课堂教学调用及学生平时上网学习。只有当网上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先进时, 才能使网络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职校计算机课程是职校阶段学生必修的学习项目, 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不仅随着整个职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步发展, 而且还必须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 着力于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培养, 着力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 计算机教学应从过去单纯操作技能的培训逐步过渡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作为专业工具的重要性, 熟悉使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过程、方法, 掌握获取专业信息的途径, 为将来发展成为全面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各专业必修课程, 当前社会对复合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计算机教学在职校教学中的地位也日渐凸现, 面对职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如何进行改革, 怎样接合具体专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职校计算机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 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职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并有见解地提出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职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福炎, 孙志挥.职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M].南京:南京职校出版社, 2005.

[2] 周建松.关于高职教育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20) .

上一篇:贵州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下一篇: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