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28

摘要: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文章对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做了必要的总结和归纳,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1: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大学计算機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其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尤其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作用更加凸显。本文就以能力培养为前提,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策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能力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教学手段、选择教学内容,以推进教学的整体发展。职业能力是当前人才培养的关键,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要以此为前提。

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是核心,其次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讲授与实践一直是计算机教学中的两个主要环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速有效地传授知识,是每个教师都在思索的问题。

1.1多种媒体的教学环境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进行的,调动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使得原本抽象枯燥的内容能够更直观地展现。教师演示、学生示范,开展教学内容讨论等活跃了学习气氛。

1.2讲练结合的双向教学模式

在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学生“感觉”的培养,这个感觉就是指学生的实践能力。讲练结合双向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了解了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方法之后,必定会有强烈的好奇心想动手尝试,我们在计算机机房授课恰好提供了这种环境。安装了“传奇”多媒体软件的教师机具有广播、监看、提问、讨论、示范等多项功能。通过讲练结合,边讲边练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尽快将了解到的新知识新方法消化吸收,并能及时提出问题,与教师之间展开良好的互动。

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对策

1核心课程确立

就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来说,核心课程就是围绕重点教学内容的中心点,又被我们平时称之为问题中心课程。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确立核心课程,也就是确定教学的重点,进行授课。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篇包括计算机的发展、信息技术概述、网页设计、程序设计等等内容。由于涉及教学内容相对较多,所以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核心课程的确立,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到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困惑。另外,在网页设计、程序设计等教学内容中有含有更加基础的教学内容,只有教师科学合理的确立核心课程,才能更好的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同时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2立体化教材开发

众所周知,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很多关于基础的内容教师都是采用纸质教材进行授课,而这样的授课方法往往并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无法更好的将只是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情况。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发立体化教材。

2.1纸质教材

虽然说信息化的今天,电子设备等层出不穷,纸质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但是纸质教材却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纸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编写人员一定要注重教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教师使用纸质教材进行授课,让学生充分了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点内容,掌握计算机基础的能力。每一节计算机基础课程都要具有新颖性、案例分析等,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对其课程产生兴趣,使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得以巩固。

2.2在线学习活动

在我国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资源共享和在线学习活动已经成为教学主流。在大学校园中学生的差异性明显,这里的差异性表现在性格、爱好、兴趣等方面,因此,在线学习活动更加符合大学生的情况,让每个大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能容,加深大学计算机基础内容的印象。

2.3学习辅助光盘

在任何阶段的教学中我们都经常看到辅助光盘的存在,其实并不是一个附加教学内容,只是辅助光盘和可以将课堂中教师讲述的内容在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查看,充分掌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2.4实验实践系统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首先重要的还是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创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实践系统,将实践活动等融入到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充分掌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并且通过实验及实践活动,在以后遇到计算机相关的基础问题时可以及时找到解决方法进行解决。

3课程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并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使其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乐趣。

3.1新型教学方法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目前很多教师都使用了新型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教师导学,辅助引导学生,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最后的计算机水平考试。这样新型的教学方法可以明显看出是遵循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站在教学的主导位置,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般教师会采用课堂导学10课程,在上机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辅导10课程,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创建教学平台,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掌握这些知识,最后进行计算机水平考试。而这个考试注重的并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找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找到问题的根本,从而师生共同面对并进行解决。

3.2多元化学习模式

多元化学习模式包括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资源的多样化等等。在选择多元化学习模式时,首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例如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等,将这些条件充分融入到教学中,才能更好的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多元化学习模式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能力。

3.3考核方式变革

众所周知,传统的考核方式大多都是本校教师自己命题进行考核,那么教师在知道考试内容的情况下就会在教学过程中将考试内容进行不断的降级,并让学生进行牢记甚至背诵,然而这样的做法只能让学生记住考试内容,却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考试的含义及考试内容的解答。因此,学校应该对考核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变化,将教学和考核进行分离,选择第三方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教师就可以在不知道考试内容的情况下转变教学观点,让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能力来面对考核测试,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结束语

通过能力导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根据所学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讨论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宋元甫,唐友,付家杰,王英玮.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农经,2017(15):147.

[2]诸晓毅.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0(05):59-61.

[3]孔颖.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0):130-131.

作者:程娴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2: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文章对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做了必要的总结和归纳,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分类号】G712;TP3-4

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已经由原来的专业教学转变为基础教学,且高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体现。为了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力和竞争力,应当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给予高度重视,无论是实践操作还是理论教学都应当随着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确保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能够紧跟社会发展水平,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并且根据高职院校的功能和特点,该课程的教学主要以提升学生计算机操作实践能力为主,兼顾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学习。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适应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在我国当前高等职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1.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入学的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及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学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和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有的学生能够经常接触计算机,计算机已成为其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也有的学生可能没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接触计算机。例如,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学生对于计算機基础知识都能略知一二,但是来自西部偏远贫困省份的学生甚至连电脑的开关机都不会。

2.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据调查,有71%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缺乏主动性,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课程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在影响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兴趣的诸多原因中,“教学方法单一”占最大比例。高职院校目前的教学中仍然普遍采用“讲解+习题”的形式,这种模式在计算机教学的探索阶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帮助计算机教学这一新兴学科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在高职教育中站稳脚跟,但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和教育对象的变化,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普遍不能适应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亟待进行改革。

3.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不同步。

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一日千里,各种新兴应用软件层出不穷,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相比之下,计算机教学就显得比较滞后。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相关软件的介绍之外,更应在网络环境提供的便利之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这样既能够不断弥补教材和教学内容的不足,同时也能使学生获得最先进的知识和潜移默化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在高职院校当前的教学中,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和网络教学已经普遍展开。但是课程授课内容也随之变得琐碎复杂,知识点和考点一再向精细化发展,如果教师在讲课中对重难点的把握不足,将直接影响学生上机训练和参与实践的机会和课时,最终将会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体效果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案

1.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院校的教学计划设计还是教师的教学都应当以服务学生为最终目标。因此,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当首先改变“以我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使他们形成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和自觉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对学生的职业性培养是其重要目标和内容,而职业性主要体现在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为此,可在教学中引入情景式教学,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总而言之,在教学改革中首先改革的是教育者的理念,只有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才有可能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

2.建立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模式的依据是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参差不齐。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设立不同的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教育。这样不但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具体而言,可以在新生入学之初进行一次摸底考试,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次和较高层次两个类别。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提前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进而提前结束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教育教学。在具体实施中,可打破原有的班级授课模式,根据计算机教学的需要将不同层级的学生编成新的授课班级,不同层级学生的课程设置也应当有所不同,这样才能更加合理地开展教学。

3.设立合理的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模块化教学。

实际上,我们只有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在遇到人工不便解决的问题时才会想到计算机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性,才会想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而计算机课程设置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接触那些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实际问题,对社会需求进行实地调查就成为计算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最基本前提。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计算机实际应用和各专业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构建不同的实验教学模块,并且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入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事例进行相关知识模块的综合教学。例如,在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学生在实习时可能要做各种文稿和各种统计表格,结合这些岗位要求,在计算机教学中就可以进行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教学。另外,会计电算化、平面设计等专业都有与本专业联系较为密切的应用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等,这些计算机软件知识的教学都可以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任职要求进行模块化整合。

三、结语

不断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水平是保证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就业的重要前提。由于当前计算机在各专业领域的普遍应用,决定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将成为其未来职业发展中的基础能力。同时又因为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不断地接触新知识新理念以保证自己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持续发展。为此,应当首先转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细致地研究学生的不同特点,建立分层式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以艰辛的探索和大胆的开拓不断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促使其始终保持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最前沿。

[参考文献]

[1]孙铁英.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2]刘畅,白廷国.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理论观察,2010(2).

[3]刘红娜.《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4).

作者:李宁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3:

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 简要阐述计算思维相关的内容组织、教学设计以及具体课程实施,希望相关教学工作者能从中有所启发,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促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关 键 词] 内容组织;计算思维;基础课程;课程实施

计算思维指的是人们借助计算机相关的概念、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计算思维最早由周以真教授提出,当时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反响,这一学术思想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它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开始逐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得到推广。

一、基于计算思维的内容组织

应用性特征是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典型特征,它体现了当下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内容融入了未来学生所需素质与技能的相关内容,因此它具备长远的发展前景。具体来说,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办公自动化、指挥管理、信息检索、科学计算以及模拟训练,大学教师需要灵活地将计算思维与各个方面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经过详细的比对我们发现当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可以通过下表清晰地了解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情况。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总共有四十个学时,计算机应用实践的学时数最多,总共有十二学时,引言只有两个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安全、计算机基本信息表示分别有四个学时,计算思维与计算机问题求解、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计算机系统分别有六个学时。经过比较会发现,改革之后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改革之前有较大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淡化软件应用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思维在各个环节中的渗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具体软件操作方法在教学中的地位明显下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心发生了转移,教学工作者逐渐淡化了软件应用教学内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学生运用工具能力的培养中。直接将计算思维增加到课程知识体系中。改革之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引言部分有了明显的变化,引言中简要介绍了计算思维的相关概念、作用以及现实意义,计算思维成为该学科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新的课程教学中还增加了计算思维和计算机问题求解这一章节,详细介绍了计算思维的一些典型思维方法以及相关的问题解决技术,计算思维内容的引入大大完善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体系。

(二)拓展基础理论的广度与深度

改革之后计算机基础理论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这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工作将重心放在了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相关原理的理解上,教学工作不再僵化地围绕考试大纲展开,而是在等级考试大纲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深入,这样的教学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还为学生能力的拓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设计

改革后,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学设计也围绕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采用了探究式设计方案,具体设计过程如下图。

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设计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描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方法、验证评判、改进、总结点评这几个环节,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有效推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促进了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三、基于计算思维的课程实施

课堂研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是基于计算思维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工作者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自主性以及积极性。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为学生营造更加活跃、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发展。課堂研讨的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讨论中去,将学生视为主体,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案例教学则指的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合适的案例并对案例中的相关理论、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从实际的案例中透彻地理解计算机的理论和技术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指的是以某个问题作为导向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学习,在问题中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

随着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也得到激发,学生基本的计算思维能力逐渐形成,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还需要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李廉.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 深化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3(4).

作者:姚丽敏

上一篇: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下一篇: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