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总结

2024-05-25

南海问题总结(精选8篇)

篇1:南海问题总结

南海问题仍须坚持和平解决方针

自从中菲黄岩岛对峙以来,国人的动武声音就一浪高过一浪地叫个不停,似乎只有一战才能让南海众小哑口噤声、停止挑衅。

也许乘势一战而收复黄岩岛,更能满足不少国人的胃口。然而,这种因怒而战的冲动却极可能把中国苦心经营起来的和平崛起战略给毁掉,从而正中那些域外大国的下怀。

5月17日,针对部分中国网民主张用军事手段解决黄岩岛问题,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方将致力于通过外交协商解决黄岩岛当前事态。

外交部对这种网络舆情动武声音的正式回应,再一次地申明了中国依然在坚持着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方针。

面对南海的复杂变局,中国政府在战略层面上的一个基本策略就是守而不战,以和图存,以为积蓄国力、和平崛起赢取更多的机遇和时间。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上升通道,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依然是一个需要我们优先锁定下来的目标。用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端,这不仅可以彰显中国这个域中大国的仁义,同时也还能堵住那些中国威胁论者的口舌。

南海争端关乎中国核心利益和主权尊严。主权在我、共同开发,这一底线谁也不能触碰。周边国家只有共同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共谋和平解决、合作共赢之道,才可能把这个争端之海共建成一个合作之海、友谊之海,南海、乃至整个亚太地区才可能彼此相安无事、和平交往起来。

在菲方闹腾得正欢,而国人喊打之声震耳欲聋的那些时日,笔者就断言过中菲的这种南海对峙危机将很快通过中美之间的第四轮战略与经济对话而降下温来,最终的结果依然是个和局。

在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开模式上,胡锦涛强调:“中美必须抛弃传统大国关系中的那种冷战、冲突逻辑,要更多地相互尊重,彼此关照核心利益。”这种定调无异于给美方敲了一记“尊重中方南海关切”的警钟。经过这样的敲打,美方果然在中菲对峙上谨言慎行起来。在通过军事、外交应对的同时,中国也还动用了自己的经济制裁,也即减少对菲旅游和芒果贸易,而使其外汇锐减、怨声载道。面对国民的这种抱怨,菲律宾的总统也很快就求和服软起来。先是派特使来华寻求对菲旅游与芒果贸易的恢复,后又紧急电话叫停其退役军官登岛插旗的挑衅。

透过这次中菲南海对峙危机的化解可以看出,对付这些争端小国的挑衅,不一定非要动用武力、大打出手。通过大国伐交与经济制裁,也同样能够不战而达成自己的目的。

政府在这场危机的处置上,能够坚守和平解决的方针,克制、坚忍菲方的狂躁与叫嚣,似乎早就做好了这种非军事斗争的准备,以静观其变、灵活应对。

在激愤言战的舆情越来越尖锐抱怨中国对外挑衅应对软弱的风口浪尖,解放军报发表的这篇社评——“有理有利有节 赢得更大战略主动”,就似乎很能体谅政府这种克制、坚忍的苦衷。

这个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温冰,通过自己的观察而

分析道:“黄岩岛事件折射出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综合性,凸显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与域外大国关系的错综复杂。在个别国家人为制造事端,有意激化矛盾的背后,挑衅者最想看到的是中国失去理智,因怒而战,进而由此引发中美之间一次激烈的碰撞,企图造成南海地区局势出现颠覆性突变,从而达到浑水摸鱼、乱中取利的险恶目的。„„中国政府的战略克制与有限行动,在外交上保留了继续采取行动的空间,把握了战略主动权。只要我们守住底线,只要我们不急不躁,只要我们刚柔相济,只要我们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就会在南海问题上赢得更大的战略主动。”

这篇文章的发表,不仅揭穿了那些挑衅者人为制造事端、有意激化矛盾的险恶用心,同时也还对政府的外交应对与问题处置进行了一种策略性的阐释,使国人的焦躁情绪得到了一次有效的缓解。

不仅如此,事件的演变与结局,也还再一次地证实了中国政府坚持这种“守而不战、和平解决”策略的正确性。事实上,坚持这种守而不战、和平解决的方针,不仅是中国对《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带头遵守,同时也是对自己坚守和平发展道路的最好践诺。坚守这种策略,不仅能够保持住中国以大事小的仁道,同时也还能够让更多的国家看到中国大而不霸的诚意。

守而不战、和平解决,这不是中国的软弱,而是它在这种利益交织的复杂变局中,与争端各方共建地区和平之必须。只要各方都能够秉持这种以和为贵的诚意,共同致力于和平解决,南海就一定能够共建成一个合作共赢之海。

守而不战、和平解决,这也不是中国怕战,而是它赢得更多和平崛起机遇与时间之必须。只要中国和平崛起了,它就能够更多地通过这种大国伐交、经济制裁与军事威慑这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而捍卫起自己更多的海外权益与主权尊严。

可以断言的是,只要中国能够排除各种噪音干扰、继续从战略层面上坚守住这种守而不战、和平解决的方针,以静制动、后发制人,那些意欲破坏中国和平崛起的挑衅者们就会更加焦躁不安、束手无策。到头来,就会像眼前的菲律宾那样而不得不屈从于中国的军事威慑与经济制裁。中国要想通过这种兵不血刃的方式捍卫起自己更多的权益和尊严,就必须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自己苦心经营起来的这种和平崛起战略。

当然,为了更好地守而不战、和平解决,通过那些高精尖武器的不断研制与展示,以加强自己的军事威慑与战略吓阻,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通过这种展示让那些域外大国看到了这种介入搅局的巨大风险,才可能使其规规矩矩地与我们相互尊重、彼此共和起来。

与其自我鼓噪起来,正中人家的下怀,还不如埋头于自己的和平崛起与体制变革,以更好地凝聚民心、积蓄国力。

总之,在南海问题的处置上,中国必须排除各种噪音的干扰,继续坚守住这种和平解决的方针。坚守住这样的方针,才可能维稳住自己的战略周边,并为自己的和平崛起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如果中国在这个基本面上迷失了自己,其三十多年来的韬光养晦与苦心经营就可能付之东流。

篇2:南海问题总结

南海法律问题研究南海问题的国际法考量 作者:汪筱苏 刘海裕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7期

【摘要】中国与菲律宾对黄岩岛的相关问题,已经对峙近两个月了,由此可见,此类争端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免还会发生。中国若想在今后的争端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将此事件放在中外海洋争端日益剧烈的大背景下,并且中国若想获得未来发展战略机遇期,就不能仅寄希望于如动武、制裁之类的口舌之快。因此,此刻我们应更多的站在历史、法理、经济、外交等多方面去冷静的思考,同时应积极的公开讨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创新型解决方案。正式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依据国际法层面,通过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对南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作者自身的观点。

【关键词】南海;国际法;考量

一、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及相关背景分析

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企图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截至2012年5月10日,中菲黄岩岛对峙已满一个月。

黄岩岛是我国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距中沙环礁大约160海里。马尼拉海沟是我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位于黄岩岛以东。黄岩岛礁盘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其礁盘浅水区面积广阔,开发建设十分方便,经过建设后可以进出大型舰艇,同时也是渔船的避风良港。对于中国而言,黄岩岛是中国南海的东边门户,对菲律宾而言,黄岩岛距离其首都马尼拉仅300多公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利益驱使,以菲律宾、越南为首的几个东南亚国家先后对我国南海的某些岛屿宣称拥有部分或全部主权,并派军舰或飞机巡逻。可以说,菲律宾拥有试图霸占黄岩岛的机会,是由于南海乱局的出现。

一方面,中国对黄岩岛享有领土的主权是无可厚非的,原因在于:我国是最早发现、命名并将此岛屿其列入版图、实施主权管辖的国家。①早在1935年1月,中国就将黄岩岛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此后,中国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注为中国领土,并不间断地将其归属管辖下。所以有关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公告及声明中都指出黄岩岛属于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计局、地震局、海洋局均多次对黄岩岛及附近水域进行科学考察。

另一方面,《巴黎协议》、《华盛顿协议》及《英美条约》等中都明确划定黄岩岛并不属于菲律宾的领土。菲律宾本国的1927年及1990年的官方地图中都没有标注其版图中含有黄岩岛。但菲律宾之所以找到所谓侵占菲律宾的理由是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规定。菲方紧紧抓住“200海里”这一概念,简单把距离远近作为其侵犯我国领土的依据。因此于2009年3月,不顾中国反对,颁布“领海基线法”,将中国的南沙部分岛礁及黄岩岛划入领土。

事实上,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勘探或开发自然资源的权利,但专属经济区内他国领土的法律地位不容质疑。菲律宾显然将开发利用与海洋管辖权混为一谈,其主张和行为显然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准则背道而驰。

二、有关解决黄岩岛等问题的方法及存在缺陷

(一)法律方法

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坚持用政治方法来解决国家间争端,但运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来解决诸如南沙岛礁领土争议这样的难题实属非常不易,因此,也可探讨利用法律方法解决此类争议。

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即在最终解决领土争议和缔结划界协议前,有关国家应遵守如:谈判磋商、努力缔结临时安排、禁止单方行为等义务。但国际社会对有关国家的上述义务应从何时开始,却存在以下几种不同观点:一种是,若同一海域的主张发生重叠时义务开始;第二种是,开始谈判临时安排时义务开始;第三种,临时安排成立时义务开始;第四种,最终划界起后义务才应开始。作者认为,应采取第一种解释即有关国家从海域划界主张重叠时起,遵循上述相关义务。因为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宗旨,若义务从谈判开始后遵循,则有可能导致某国在谈判开始前就会对争议海域的资源等实施单方开发活动。

(二)法律解决的前提与条件

因为国际法对管辖权缺乏强制力,所以若想使国际法院及仲裁机构拥有对问题的处理权,利用法律方法解决争端,就必须首先接受司法机关的管辖或缔结仲裁协议。针对此次争端问题,若想利用在相关国家间缔结仲裁协议,通过仲裁机关解决问题的机会很小。

对于国际法院来说,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6条第2款的规定,做出接受国际法院管辖的声明是争议双方将争议提交国际法院的前提条件,并且国际法院也只能受理法律争端的案件。其之所以将非法律争端排除在管辖权以外,主要是因为:国际法院没有强制管辖权,国际法内容常与现实缺乏协调性,因此国际法院即排除非利用国际法解决争端的事项,只接受和处理当事方均决定以法律方法解决争端的事项。

虽然相关国家要想将案件归于国际法院的管辖,必须事前接受国际法院管辖权的声明。但若一方当事国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时,就会导致应诉管辖(forum prorogatum)的出现。应诉管辖指的是,争端相关国家在不知道对方国家是否同意把案件管辖权归于国际法院时,首先将案件置于国际法院管辖内(即提起诉讼),然后再根据对方的意思表示,正式开始诉讼即将争端管辖权正式交予国际法院。然而,应诉管辖是使案件管辖权置于国际法院之下并开始诉讼程序的方法之一,但这种方法在《国际法院规约》内并没有明确规定,其仅仅得到了国际法院的案例确认。比如,1948年的“科孚海峡案”,该案是国际法院作出应诉管辖的典型案例。

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国家才能成为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或应诉的当事者。因此,《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以及联合国会员国都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如果并非是联合国会员国的国家想成为成为《国际法院规约》当事国就必须通过安理会的决议。同时,《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及59条规定了国际法院适用的裁判准则。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法和一般法律原则可作为国际法院的裁判的主要准则,其他则为辅助准则。

至于判决约束力问题,存在一般情况及例外情况。一般情况表现为:《国际法院规约》第59条明确规定,其判决仅对当事国具有约束力。例外情况表现在:该规约第63条第1款规定,若遇到协约解释问题,且有除诉讼当事国以外的国家为该协约的签字国的,当立即由书记长官通知参与国。第2款规定,受前款通知的国家有参加程序的权力,但若该国行使此项权利时,判决的解释对该国具有同样拘束力。

(三)国际层面法律方法的缺陷

首先,由上文可知,若想合理运用国际法(通过在国际层面上合理利用相关法律方法来解决相应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需要通过合理的运用国际法院对于国际争端的相关管辖原则与制度来进行调节,当然前提是需要得到相关方同意),即首先需要对《国际法院规约》中的第36条的规定进行相应的阐释。若相关方依据36条的规定,作出其选择性的声明,则对于国际法院所行使管辖权进行了认可。由此可知,菲律宾政府在1972年1月18日,向国际法院提出了有关管辖问题的接受声明,但是其对于与“海洋”和“陆地”有关争端问题的管辖权做出了保留。这表明了,菲律宾政府在针对有关的与“海洋”、“陆地”有关的管辖权争端问题上,国际法院因为其未予认可而不能对相关问题进行管辖。与此同时,马来西亚、越南等国与中国之间,也并没有任何就《国际法院规约》的第36条相关规定所作出的相关选择性的声明。所以,在南沙的相应岛礁与领土争议问题上,若需要适用《国际法院规约》第36条的规定,以谋划通过国际法院来行使有关与南沙岛礁相关的领土争议问题进行管辖,并作出相应的裁决,是不太可能且困难重重。

其次,中、越、菲等国均为《公约》的成员国,是否可以从利用国际海洋法法庭来解决南沙岛礁领土之间的争议问题,值得探讨。由于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包括“属人管辖”、“属事管辖”以及“管辖权的选择”三方面。其分别规定于《公约》的第287条第1款、第288条、第291条、第298条、第305条第1款以及《国际海洋法法庭规约》的第20条。

虽然我国于1996年就对《公约》进行了批准通过,但是我国政府却从来没有选择适用过与《公约》第287条的相关规定对相关争端问题进行解决。且我国政府于2006年8月25日,依据《公约》的298条相关规定,对涉及“领土争端”、“海洋划界”与“军事活动”等几方面问题所发生的争议,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相关的书面声明,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于《公约》第15部分第2节的有关国际司法与仲裁管辖的相关规定不接受,从而表明了我国政府就这些所涉及的问题排除了进行国际司法或仲裁管辖的可能性。对于上述的声明我国政府也没有做出撤回,则依照法律的规定处理南沙岛礁之间的领土争议问题,不具有可能性。

总之,通过国际层面利用法律方法解决黄岩岛领土争议问题存在一些无法消除或克服的障碍,因此,作者认为可以通过制定相关国内基本法解决争端。

三、完善法律方法的几点建议

随着整个国际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多边、双边或是整个国际社会,对于有关海洋问题的制度都不完善并且难以修正,因此,若想正确处理及积极应对有关海洋问题的争议,就必须要制定各国国家有关海洋发展的的战略以及完善海洋体制机制。对于我国而言,作者认为,制定海洋基本法是确保中国保障上述措施实现的重要路径。

事实上,我国于1996年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中,就对制定相关制度例如建立海洋法等基本法律提出了目标和要求。目前,国际社会一致认为,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对于中国制定海洋法,完善海洋发展战略及体制都极为有利。

作者认为,我国若制定一部完整的海洋基本法必须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首先,在本部法律中宣告我国海洋政策,即将我国建国以来针对海洋问题实施的政策予以汇总,并对外予以宣传与解释;其次,为了使海洋事务处于一个统一、高效的管理状态下,必须设置相关的管理机构;再次,为实现利用、管理及保护海洋资源的目的,必须公布国家开发海洋的重要领域,从而加强对管辖海域的管理及调查活动,强化国际海洋合作等。最后,此部海洋法的基本原则必须遵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一些列的原则及制度,包括,协调开发、利用与保护原则,确保海洋安全原则,促进海产业健康发展原则,海洋事务进行综合协调管理原则;积极参与并协调国际海洋事务原则等。

由于中国的海洋基本法有助于将中国有关海洋问题的政策予以宣传,因此,其对于别国来说,更有助于他们了解我国的立场及态度。并且中国的海洋政策具有连贯性的特点,是对以往政策的汇总及总结,其不会给他国造成不利影响。于此同时,海洋基本法的内容主要是对政策性的宣言,其可以很好地处理海洋基本法与现存海洋领域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以维护现存海洋法律体系的完整性。

四、结语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对中国来说极为重要,可以说这个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纵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这个时期又很可能成为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拐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机遇与挑战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中国必须处理好机遇与挑战的关系,因为机遇处理不好很可能变成挑战,同样挑战应对得当也可能转化成新的机遇。在黄岩岛事件等一系列南海争端中,中国仍需要保持和平姿态及政治善意,但作者认为,我国既不能委曲求全,也不能好勇斗狠,必须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即运用国际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尽快

制定我国国内海洋基本法相结合的方法,确保争端尽快解决以及最大程度的维护我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注释:

①据史料记载,早在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至少说明,在元代中国就已经发现了黄岩岛。

参考文献:

篇3:我国南海共同开发的法律问题分析

一、政策和相关国际法依据

早在上个世纪, 我国就制定了关于领土争端方面主张和平、共同开发的方针。此后在各种国际场合中, 我国对南海问题表达了“将争议暂且搁置一旁, 先进行共同开发”的立场, 并在日后积极推进关于争议海洋地区的开发[1] 。对此国际上也有许多相关案例, 可见国际上对此问题的观点与中国是一致的。

二、共同开发南海在法律问题上的分析

(一) 性质问题是关键

共同开发属于临时安排的性质。根据相关法律条例规定, 当事国家可以对此有所变通。而且法律也有规定临时安排并不影响日后的国界划分。国际法律规定, 临时安排所签订的条约不能阻碍日后的合作区划界, 也不能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利益, 更不允许在合作区域之内各自占有不该享有的主权权利。

(二) 对于当事国家的划分

只有主张重叠海权的国家才能称作事格主体, 区域之外的没有资格, 但根据国际法, 他们也可享有相应的合法权益。区域之外的国家也可参与开发工作, 但他们在法律上只属于合同当事人。如中国台湾, 就属于事格主体。

(三) 南海问题涉及的海域

就目前看, 东沙岛和其涉及海域都由台湾控制是没有争议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指出, 西沙群岛和从其领海基线算起12海里之内的海域都属于中国, 海权不容别国质疑。为了解决北部海湾湾口之外的海域划分问题, 促进该海域的共同开发, 所以中越双方均同意在该海域专属经济区域或大陆架进行共同开发。黄岩礁和周边海域都是由菲律宾控制, 但事实上应属于中国海域范围, 因此中菲双方也可进行共同开发。南沙岛礁由于被多个国家分别占用, 所以应该把共同开发的范围缩至有声明重叠的区域[2] 。在此可以采用若干分区将争端海域进行共同开发的划定, 让争端国家参与共同开发的范围缩小到其主张的权利海域之内。

(四) 相关合作的事项

相关国际公约对沿海国家的权利和义务都有规定, 当中对于共同开发也有要求。另外在国际会议中商定, 对于各国的合作区域特别是非敏感区域, 都应由中国对各国合作的开展进行联系与协调。但就目前而言, 油气勘探工作应作为重点项目, 其次就是渔业的开发和养护。此外, 共同开发也需要各种功能性合作的参与以及安全工作的保障。

(五) 成本收益的分配

在成本和收益方面, 当事国家一般都是以“平均分摊成本, 合理分配收益”为原则, 这点在法律上也有规定。实行这种制度主要有两大原因:①共同开发主要是为了满足当事国家对特别海域权利的要求, 按照各国主权平等这一原则, 各国的权力都是平等的。而且由于海域接线的不明确, 所以各国在该海域的权利也只能平等划分, 并不存在大小之别;②平等分配容易令各国达成协议, 避免争端以及不和谐的情况出现, 维护国际和平, 间接也促进了其他方面的合作。

(六) 法律规定的管辖权

关于法律所适用的管辖权限, 模式有以下几种:①对缔约国家的法律同样适用。这一模式所引起的适用冲突较多, 需当事国积极协调;②分区/分事适用法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般管辖权, 对双方的协定都比较适用;③进行国籍区分。这一方式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公平合理, 相关国家在相互协调方面的要求也较为简单。

(七) 关于争端的解决办法

在解释条约或使用争端的时候, 大体上都采用协商解决的方法, 也有规定假如协商的方法没能解决问题, 就要将争端提交, 进行临时仲裁。对于开发合同的解释以及正在实施的争端, 一般要先进行协商, 当协商不能解决问题时, 就将其提交进行商业仲裁[3] 。

三、总结

根据以上分析, 关于南海共同开发的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明确解决, 对中国的海洋权益以及南海的发展都是意义重大的。但由于目前国际上还有很多国家不接受共同开发的提议, 所以共同开发的成效并不显著, 并且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南海问题的国际争端。总的来说, 共同开发只是权宜之计, 应该加紧构建合理的开发机制。

参考文献

[1]俞海.论当前形势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措施[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0, (04) :16-19.

[2]李英, 瞿彬彬.关于南海主权问题的国际法思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1, (03) :15.

篇4:“中国南海问题”专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南海问题的产生源于现代地质学的进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地质考古发现中国南海区域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随后周边诸国开始蚕食、侵吞其中的一些岛礁。除了显而易见的海洋战略地位,能源成了南海问题最重要的诱因。

如今,南海形势非常严峻。南沙有500多个岛礁,中国只控制了其中4个,越南占了29个,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各占了三个以上。中国在南海没有一口油井,而其他国家却有一千多口,每年开采石油5000~1亿吨。现在这种开发还有加速之势。去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出席东盟会议时,曾明确声称围绕中国南海的纠纷事关美国利益,且美国反对任何国家使用武力解决纠纷。这个表态使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受到鼓励,菲、越加大了对南海的石油开发。至此,围绕中国南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争夺进入白热化。

作为对南海拥有主权主张的大国,中国派遣了最大的渔政船前往南海,对专属经济区巡航管理,同时中国多次在国际场合宣示南海主权,坚决反对局外势力介入,主张相关国家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促使南海各国继续遵守南海宣言。

下图为南海当前纠纷形势图:

例题 结合下面的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的重要性。

材料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基地,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鉴于我领海周边国家提出的不同领土要求,我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对日本所提冲之鸟礁划界案、越南和马来西亚所提南海划界案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同印尼等周边国家开展多项实质性合作项目,与马来西亚签署了政府间海洋科技合作协议。中国将继续推进同周边海上国家的和谐建设。

解析 上述材料主要讲到了两点:发展是第一要务,对中国领海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固有的权利;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中国愿意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材料体现了《经济生活》中的第四单元“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这一章节中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同时也强调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不可侵犯性。

答案 (1)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主权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如国家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经济利益如资源的利用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等。③海洋领土安全、海洋资源保护是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涉及到我国主权领土完整,关系到我国未来的海洋资源利用效益和经济活动的利益。④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有利于增强国民的国土意识、海洋资源保护意识,维护国家领土和经济安全。⑤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实力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面对当前我国海洋周边的不利环境,我们要提升我国经济、科技、国防、 民族凝聚力等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以提升应对当前形势的能力。

练习

1.材料中中国多次在国际场合宣示南海主权,坚决反对局外势力介入,主张相关国家通过双边谈判解决磨擦,促使南海各国继续遵守南海宣言。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中的( )

A. 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B. 和平共处五原则

C.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D.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的目标

2.材料还体现了( )

A.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 我国首先尊重和维护各国的利益

C. 和平共处五原则是各国共同遵守的对外关系准则

D. 国家力量决定了我国外交政策

3.美国有重返亚洲、遏制中国的需要,菲、越有石油资源的需要,这使他们能抱团对付中国,这说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 )

A. 国家力量 B. 国家性质

C. 国家利益 D. 国际关系基本形式

4.作为对南海拥有主权主张的大国,中国派遣了最大的渔政船前往南海,对专属经济区巡航管理和中国坚决反对局外势力介入分别体现了主权国的基本权利是( )

A. 自卫权和平等权

B. 自卫权和独立权

C. 管辖权和独立权

D. 管辖权和自卫权

5.10月11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来华访问,此正值中越关系因南海问题而频频告急的“多事之秋”,在中国的极力推动下,此访取得一项广为瞩目的成果,就是签署《关于指导解决中越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这次中越达成的解决南海问题的原则协议,意义将不仅限于中越之间,对于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也有示范和标本意义,因为它昭示了解决南海问题的大方向,即各方均应在原则上做出一定的妥协和退让,从各自坚持的极端走到中间线上来。请你运用有关知识,谈谈中越签订协议的政治意义?

参考答案

1~4.DACC

篇5:南海问题的感想

近年来南海主权问题日益成为国人的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个大学生,当然对于南海问题我有着属于自己国家主权问题的看法和感想。

南海问题的起因主要是因为在70年代时候发现的石油,于是周围各国都为利益而来介入本属于我们国家的领土。试想一下,为什么像菲律宾这样的军事小国,敢于向中国南海主权发出挑战,控制南海岛屿,可知必然有大国在背后撑腰,主要就是美国。美国想建立,维护他在太平洋的霸主地位就要遏制中国的崛起,因此以航海自由为借口介入中国领土争端问题。

我觉得中国首先要表明态度,我们虽然有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意愿,但不乏必要时用军事手段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意志,把这种意志结合在一块而就能遏止其他索国的妄想,并且要坚持制止以美国为首的第三方介入,多为中国与其他声索国在谈判提供机会,占领舆论制高点和法律制高点。

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候,东吴将领康泰《扶南传》中记载:“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清朝,《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等等,老师的文件有详细的年代。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南海在中国的经济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南海问题是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变量,其解决的好坏直接决定中国的未来的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只有很好的解决南海问题,中国才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作为一名大学生,希望的当然是在国家不违背自身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而且本着和平与发展道路,加快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因为落后就要挨打,要是我国是世界的霸主,我相信美国绝对不敢和我们较劲,这也间接的说明一个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就是我的感想。

2012政府工作报告感想

根据老师提供的文件和收集查阅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了解到今年的主题就是“稳重求进”,就是在稳定中秋发展,包括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要稳定经济的继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同时要稳定物价等等,而提到问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稳定群众,我们的国情又决定首先要稳定农民,因此《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规划2012年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福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并提出一系列惠民政策。

篇6:南海问题分析

肖凤女1111180927

【摘要】 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属于中国领土是毋庸置疑的,但近年来东南亚几国对南沙岛屿归属问题争议不断,这显然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一种侵犯。

【Abstract】There is no doubt that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elong to China.But in recent years,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are always arguing about the belonging of those islands, which is obviously a violation to China’s sovereign rights.【关键词】 领土主权南海东南亚

近年来,南海争端愈演愈烈。和其他大国相比,我国目前在武器装备等方面处于弱势,并且,中国对于南海问题不愠不火的态度和南海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促使东南亚各国和其他大国愈加打起了南海的主义。南海的情势已相当严峻。

一、南海现状及形成原因1、1南海现状

最近,南海冲突不断升级。菲律宾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划入本国范围;马来西亚总理前往南沙小岛“宣示主权”;越南政府抗议我国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并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美国调查船被围堵,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个月内,南海风起云涌,越来越多的国家插手其中,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那么,南海究竟是属于谁的领土呢?各国都有各自的说法。

我国历史记载,早在宋朝南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甲午中日战争使南沙群岛被日本控制,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从日本手里将南沙群岛接收,在南沙群岛处设立了九段虚线。因此,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领土。

而菲律宾的理由是,黄岩岛在菲律宾吕宋岛的海洋管辖范围内,所以黄岩岛属于菲律宾领土。其实菲律宾的逻辑是相当可笑的——如果真是这样的,那么我们进行一个假设:如果黄岩岛的海洋管辖范围内还有另外的岛屿,另外的岛屿的海洋管辖范围内还有另外的岛屿,以此类推,这片海不都是菲律宾的领土?有网友说,中国南海问题迟迟未解决的原因是政府懦弱无能,只会一次又一次“抗议”,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手段,每一次发生冲突都没有实质性的反击,每次都不了了之。

就我个人而言,南海目前的状况的确很让人郁闷。因为目前的状况是:当我们以软弱无力的外交辞令抗议时,别国军舰正在南海海域逮捕、甚至射杀我们的渔民。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拖到最后,开发都由别人完成了,中国捞不到半点好处。

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南沙群岛能够带来的效益。

1、2南沙群岛的价值

(1)经济发展和能源利用上:国际法规定,拥有一个小岛,既可掌握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经济开发区。南海有大面积的珊瑚礁,营养物质丰富,地处热带,是很有经济效益的海水养殖场。更重要的,南海有大量的油气资源,许多东南亚国家通过开发南海的油气资源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收益。而以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耗速度判断,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是解决中国未来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这两点,南海对中国就更为重要。

(2)交通运输和经济控制上:南海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亚洲与各大洲交往的海上枢纽。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也就是说,控制了南海,就相当于控制了中国大部分的海上运输线,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很大。而中国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可以称作众矢之的,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大家希望中国能快速发展,这也是美国、日本等国家屡次对中国实行打压的原因。如果南海被其他国家控制,那么中国绝对不会好过。

二、其他国家争夺南海的依仗

1、海军力量不足

我们的海军力量薄弱,由于中国总体来说还是个大陆国家,对海洋的控制力度不够,武器装备不精良,海上作战经验少,这就导致了中国在海军军事力量上就比其他抢夺南海国家的弱势。同时由于中国政府的和平发展政策,使其他国家争夺南海的过程更加肆无忌惮。

2、大国的干预

美国在南海争端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表面上,美国表示两不相帮,甚至有帮助调停的倾向,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美国对东南亚的态度值得细思。这一点,从菲美联合军演便可看出。美国暗自打着如意算盘:面对南海争端,如果中国反应激烈,菲方如要迎击,所需的军火数目定然不小,美国就可以从中获利,同时,接着调停的机会,美方也可插手南海事宜,从中寻机获取利益。如果中国按兵不动,那么形势于中国而言必会越来越糟,这也正合了美方的意图。

印度宣称“从阿拉伯海的北面到南中国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澳大利亚以及某些欧盟大国,也以“南海航行权”关系到其国家利益为由,插手其中,其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3、东盟的影响

东盟成员国一致对外,使我国解决南沙问题变得十分复杂。中国有句古话,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狼多,中国一旦采取措施不当,便很有可能引起整个

东南亚国家的反击,这就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了。当然,中国政府并不是什么都没做的,中国有着整个东亚和东南亚最多的廉价劳动力,同时,中国出口的产品在东南亚国家的商品市场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也是东南亚国家首要的商品出口国,中国政府便在经济上牵制那些国家,菲律宾香蕉便是很好地例子。

三、我国解决南海的主要对策

1、建立强大的海军。只有有了足够的军事力量,我们才有谈判的资格,拳头才是硬道理。对付那些投机取巧想要从南海分一杯羹的国家,单纯地抗议是不管用的,我们必须用强大的力量来进行震慑,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谈判——这和中国拥有原子弹是一般的道理——我们必须告诉对方,我们有实力,但我们想和平,如果打起来,我们也不吃亏,这样,我们才能在谈判过程中占得先机。

2、强化对南海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法律。从这次南海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出,事件起因就是东南亚国家钻了法律的空子,那么,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必须完善我们的法律制度,使我们在理论上无懈可击,这样,我们才能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

参考文献

篇7:中国南海问题研究

摘 要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责任。近年来,人们在谈论蓝色国土的时候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南海问题反映出海洋政治社会对海权、海洋资源的关注,海防、海洋军力和海洋安全问题,海洋政治社会中的大国博弈等等。

关键词 南海问题;海权;海洋政治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有人说我国的国土象一只雄鸡,但如果把我国的海洋算进去,我国的领土更像一把火炬。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责任。

近年来,人们在谈论蓝色国土的时候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争议。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1]南海问题作为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法律及敏感的现状,使其成为政治学、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南沙群岛地处广阔浩瀚的南海南端。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位于北纬4度到11度30分和东经109度30分到117度50分之间,有230多个岛屿、礁滩和沙洲,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富含海藻、海带等热带资源,以及非常可观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此外,南沙还蕴含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估计,南沙西南直到沙捞越的广大地区,是亚洲大陆架3个最大的贮油地区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沙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储量丰富,估计总储量将近二百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有一半以上储量分布在中国海域。

南海诸岛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其主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美国亨特号探测船在美国海洋研究所指挥下,曾于1969年6月至8月间,五度在中国南海地区进行探测。根据其探测报告显示,此一海域均以基盘为火成岩的海底山为主,山与山之间均有因沉积物形成的盆地,且盘地边缘均向上尖灭,形成地层封闭。海坪周围的地层封闭,有储积大量油气的可能性。虽然此次探测所用的仅为普通性质的闪电反射法震测,必须做出更详细的地球物理勘测才可确定,但是此项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第二的层面是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的能源之路。正因为如此,决定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

深入,各国对能源――石油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抗不见。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国防的命脉,没有哪个国家会对石油的来源和运输问题视而不见。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主要是因为南海被相信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世界大国美国和地区大国日本、印度等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则主要是因为担心并认为承认中国一直强调的南海地区的主权,中国就会完全控制南海,就会扼住美日的石油命脉;同时也使得他们遏制中国的战略彻底失败。因此,这些大国总是变着法的支持南海周边国家和中国对抗。

我国需要南海地区和平,并南海各国签订《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规定,在南海问题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救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不过《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只是一份政治宣言,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倒是各方领导人一言九鼎的承诺,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军事专家分析指出,按照这个宣言,有关国家今后将不允许再占据南沙群礁并在上面建碉堡、飞机跑道等军事设施。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避免冲突的爆发创造客观条件。南海问题在现阶段,只能依靠外交斡旋和外交技巧进行巧妙周旋,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国家的利益。[4]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我国在海洋上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国防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海上。当今的世界以苏东事变为转折,处于重新洗牌的维妙关口,后冷战时期的国际舞台上演的依然是大国博弈。面对多事之秋的南海,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中国是政治舞台上的大国,但还不是强国。而且大国政治中的中国总是遇到警惕的目光。还有,在东盟10+3中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小心有人希望南海地区成为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持消极沉默和无动于衷的态度。国际法中的“领土变更方式”涉及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征服以及民族自决、公民投票、收复失地、交换领土等。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先占”、“时效”和“收复失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一种友好的表现,“不以武力相威胁”也同样,但事实上的占有和占领即使是非法的,也有一个时效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成了一种沉默的默认,为避免“默认”和“时效”,要有积极和及时的应对,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坐失“先手”。

篇8:南海问题总结

一、当前国内外铝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从近几年的产量来看, 北美洲的产量一直稳居全球第一, 亚洲地区的铝产量自2003年以来为全球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作为亚洲地区主要增长动力的中国, 具有铝加工企业约1400家, 涵盖了熔铸、轧制、挤压、锻造、制粉、热处理、表面处理各个铝材生产环节, 南海大沥镇是“中国铝材第一镇”, 现有铝型材企业二百余家, 从业人员4万余人, 年生产能力65万吨, 约占全省60%、全国40%。

二、南海铝加工业的产业模式

产业模式是某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运行方式。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产业模式, 即使是同一个行业, 产业模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南海铝加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产业模式。

(一) 个体经营

作为一个产值接近2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集群, 南海铝型材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几家专业化、集团化、实力雄厚的大型铝型材加工企业, 他们引进了大型化、自动化的先进设备, 加大了科技和研发投入, 开始了向技术密集性的过度, 缩小了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但中小企业仍是南海产业集群的主要基石, 除了这几家大型企业以外, 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 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GDP结构组成, 中小企业仍然是南海铝型材产业集群的主体部分。

而在这些中小企业中, 除个别几家外, 都是清一色的民营企业, 从本质上说, 都是家族所有, 加上家族式管理的家族式企业。正如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民营企业领导人的名片上写有“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字样。在多数情况下, 家族式管理企业的外部特征往往是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家族中的一个人兼任, 或者是分别由家族中的两名成员担任, 总之, 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都在家族内部。

(二) 无原材料

南海是个完全没有铝资源的地方, 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向外购买。铝锭是铝型材企业最重要的原材料, 占了生产成本的百分之九十左右。随着国内外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影响, 铝锭价格不断上涨, 2009年第一季度广东有色铝锭平均价格已经达到12282元每吨, 铝锭价格暴涨对铝加工企业形成了很大压力, 特别对企业的流动资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 原材料价格暴涨的同时, 铝型材产品售价却没能随之“水涨船高”, 业内人士表示, 铝型材产品的售价很难与原材料价格同步上涨。

(三) 高能耗

南海的铝型材企业共建有300多个熔铸炉, 他们买回铝锭作为原材料, 自己加工成铝棒, 由于各自为阵没有形成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这个过程不仅浪费了大量能源, 而且还排放出大量废物。此外, 南海还有200多家小熔铸厂, 这些小熔铸厂主要是利用废铝熔炼为复锭或铸成五金胚件, 耗费的能源和造成的污染则更为严重。

(四) 回收率低

在工业用的金属中, 铝的可回收性最高, 再生效益也最大。废铝回收包括分类预处理、高效低耗熔铸和处理铝渣等过程。目前。全球再生铝的产量已达到全铝产量四分之一, 增长速度超过原铝产量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发达国家的铝消费中, 再生铝约占三分之一。中国废铝再生利用起步较晚, 在废铝回收体系、回收率、回收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例如, 目前我国废铝在熔铸过程中的烧损为4%-12%, 平均比国际水平高3.5%, 相当于每年多烧掉了4万吨铝, 资源浪费大, 而南海的铝回收率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为中国的现状。另外, 目前关于铝的回收利用率, 国外指标为98.5%-99%, 而国内指标为96%, 这个数据上的差距也可见南海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三、南海铝加工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1.生产效率低下

先进国家铝加工企业平均产能为5万吨每年, 而广东 (南海) 铝加工企业的平均产能约为0.5万吨每年。在熔炼、凝固和回收方面, 国外熔炼技术是低能耗、高效率和高自动化程度的清洁生产。熔体纯净化技术达到0.10毫升/100克铝的水平, 先进的熔铸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大量应用。如热顶铸造、气幕铸造、矮结晶器铸造。但就整体水平而言, 南海的熔铸技术仍然是自动化水平较低, 铝液净化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大, 缺乏对熔炼、凝固等应用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

2.开发投入少, 自主创新能力低

在合金及产品开发以及新加工技术应用方面, 南海远不及国外水平, 主要原因是南海的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能力缺乏, 更缺乏前瞻性的应用技术研究, 工业型材如高强韧耐蚀合金的开发与应用, 汽车用耐蚀合金板材的应用等基本属于空白。国外在强大的研发体系支持下, 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应用、挤压铸造技术的应用、宽幅型材挤压生产技术都已得到工业化应用, 相比之下, 南海在此领域下的技术差距尤为突出。其次, 缺乏原创性技术, 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的能力不够, 缺乏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动力。

3.家族管理, 弊端凸显

高度集权和近乎于封闭式的管理是“家族式管理”的特征之一,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 企业老板所作的决策多数时候没有参考依据也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 只是单纯依靠主观意识判断。这种管理模式直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另一方面, 许多家族式管理的企业仍然使用创业初期的理念治理企业, , 忽视以人为本的“软管理”, 一个只强调硬件管理, 公式化管理的工作环境, 不仅会减弱员工工作热情, 更会减弱企业对高尖人才的吸引力。而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面对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的现代企业, 许多家族企业首先失去了这个竞争优势。

四、提高南海铝加工业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一) 创建和巩固地区品牌

目前, 南海依靠传统优势, 已经树立了一定的行业地区品牌, 今后要以提高行业地区品牌的综合价值为目标, 加强地区品牌的建设。地区品牌的综合价值主要包括:促进行业企业集聚, 促进地方招商引资, 促进国内外采购者进入, 促进“铝材——南海制造”品牌核心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创建南海铝材的地区品牌, 第一, 要引进国内外铝材行业的名牌展会, 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使南海成为行业最新的材料、设备、技术、工艺、产品的发布中心;成为行业全国性的价格及行情的权威信息源头;成为行业巨头的活动中心;成为行业中外对接的首选平台。第二, 要通过品质管理规范市场秩序, 提高地方产品整体的质量水准, 塑造“南海铝材——高质量铝材代名词”的形象。一方面通过广东省铝型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加强行业品质管理, 奖优罚劣, 逐步规范行业经济秩序;另一方面, 积极争取成为我国与欧盟在铝型材国际互认质量检测领域合作项目中的首批国内定点, 通过这一质量认证平台, 帮助南海铝材企业打开国际市场, 促进南海铝材产业的国际化。第三要通过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和发展。以南海铝型材行业协会为平台, 加强行业自律, 更大程度地发挥南海铝材企业在行业标准制订中的作用,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提升在全国同行业的地位, 树立地区品牌。第四要发挥南海铝材著名企业和著名品牌众多的优势, 整合资源, 将企业品牌的发展同地区行业品牌的发展有机融合起来, 为地区行业品牌的建设提供动力。

(二) 铝加工产业链延长战略

加大技术支撑和支持力度, 营造产业新增长点。工业铝材、工艺铝材这些新兴门类产品, 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更大的附加值、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兴发铝材的集装箱铝材、电子产品散热铝材、航空航天铝材和地铁特种导电铝材等。目前南海铝材在这方面的发展势头良好, 具备成为行业新增长点的潜力。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扶持行业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合作促进行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另一方面可通过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中小型企业对行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消化吸收, 带动产业的改造升级。除此之外, 积极创造条件, 吸引行业大中型企业研发中心到南海落户, 努力将南海建设成为以“铝棒、铝板锭产销、熔铸配套”一体化的“华南产销基地”, 以生产、销售、供应铝棒为主要形式, 延伸中国铝业铝锭供应链条、改变传统的铝锭销售形态, 实现以铝棒代替铝锭的销售模式。

1.政府、中介、企业三方联动

政府应继续实施、深化“双轮驱动”战略, 推进“雄鹰计划”, 积极扶持龙头企业, 扶持知名品牌, 支持核心技术的研发, 鼓励龙头企业实现从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品牌经营和核心技术经营的方向发展, 鼓励中型企业依靠技术、管理优势向加工制造环节集中;鼓励小企业向零配件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 最终在行业内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配套分工合作体系, 进而提高企业对南海区域和南海铝材行业的依存度, 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

加强中介机构的引进力度, 提高地方的产业服务能力。引进行业性的外贸、认证等机构, 促进大中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引进咨询顾问服务机构, 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现代管理和营销体系在企业中的推广普及;引进工业设计、技术研发机构, 协助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等。

2.实施“南海中小企业知识创新工程”

整合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中心等科技教育资源, 实施“南海中小企业知识创新工程”。通过组织论坛、研讨、沙龙、讲座、培训、考察等多种形式的知识传播活动, 为广大企业主创建一个不断学习和进取的社会氛围, 促进企业观念创新、知识创新, 树立他们面对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新经验的开放心态;提高他们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学习运用先进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方法和经验等能力。培育一个不断进取、追求创新的学习型企业家群体, 为产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南海中小企业知识创新工程”最核心的部分, 要针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力资源流动比较活跃而且目前还比较无序, 部分企业家不愿意付出成本培养人才的实际情况, 特别推出行业性的培训资助计划, 提高南海地区铝材行业整体的人力资源素质和劳动力水平, 为南海铝材的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3.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从南海的情况出发, 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创新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方式, 积极引入或发展信用担保、互助担保、商业担保机构等。二是辅助中小企业加强自身建设, 如信用建设、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自身财务及资产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等;三是鼓励优质的中小企业争取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四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中介辅助体系, 如信用评估机构、投资融资信息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中小企业联合会等, 帮助企业提高金融运作能力。

五、结语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和国内外铝加工业的竞争加剧, 南海铝业要想坐稳中国铝材业的第一把交椅, 乃至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切任重道远。但随着外部宏观环境的改善, 南海铝加工业与世界接轨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时代呼唤的产业升级, 另一方面为行业的做强做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只要通过努力, 在不久的将来, 南海的铝加工业将成为有色加工的中心舞台, 成为了解世界铝业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

摘要:广东南海大沥镇是我国铝材企业最集中、产业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成熟的地区之一。本文针对广东南海铝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分析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南海的铝加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东南海,铝加工业,产业模式,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南海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2]施建.广东南海10家铝型材企业被迫停产[J].建材工业信息, 2004, (9) :32.

[3]佛山市南海区产业转移规划 (2008—2012) [Z].

[4]林燕疏.疏通造血功能提升研发能力-透视南海铝材业发展前景[J].中国有色金属, 2006, (2) :53.

上一篇:送给爱人道别的话语下一篇: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副支队长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