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现代社会价值

2024-05-20

竞技体育现代社会价值(精选10篇)

篇1:竞技体育现代社会价值

孔子哲学及其现代社会价值

孔子哲学的全部体系是以“仁”为核心构建起来的,是“人学”或“人的哲学”.孔子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欲己”和“安人”.这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和观念的形成乃至对东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现代社会价值.

作 者:孔维藤 作者单位:山东曲阜市少年儿童竞技学校刊 名:现代语文(文学研究)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年,卷(期):“”(6)分类号:B2关键词:孔子哲学 人的哲学 现代社会价值

篇2:竞技体育现代社会价值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以及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现实为背景,立足价值认同理念所蕴含的理论和实践张力,在一元与多元、自我与他者、生成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初步探讨了建构现代中国社会价值认同的一般路径.

作 者:王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探索  PKU英文刊名:PROBE 年,卷(期): “”(1) 分类号:B018 关键词:现代性   价值认同   建构路径  

篇3:竞技体育现代社会价值

1 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价值

1.1 强身健体的原初价值

原初性价值是指最基础的、唯一的重要性价值体现, 一切价值都是在原初价值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传统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有氧运动, 其最初的价值就体现在强身健体方面,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其原初价值更加得以显现。尤其是随着电气化、信息化的发展, 各种高营养、低消耗的能量造成的体内物质积累及快节奏、大压力的生活造成的心理障碍, 直接导致了亚健康群体的出现[1], 而要有效解决亚群体的不良生活状况,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即参加体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重在养身, 区别于西方竞技性体育运动, 重在促进身体能量的消与恢复的代谢过程, 保证人的身体强壮, 因此虽然时代在变, 传统体育的原初价值一直定位于强身健体。

1.2 体现文化场域的惯习价值

每个民族都有独具自身特色的节庆活动, 而这些节庆活动也构成了民族独特的传统体育与文化的表达方式, 民族传统体育能够通过外在形式将本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与内涵表现出来, 从而促进自身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因此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及体育文化是本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于大部分民族来讲, 其文化内涵及场域主要表现为对宗教的信奉,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宗教及传统文化本身是一种价值信仰的体现,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因此宗教与传统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重要场域, 是内心惯习的一种重要体现, 表达着人们对社会、对本民族文化所持的态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论其表现形式还是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都体现了一种特定文化的表达。从原始社会中对神灵的信仰, 到祭祀仪式的形成与完善, 无一不体现了民族体育活动作为一种价值信仰与文化形式所起到的作用。

1.3 传统生活方式的建构价值

人类生活方式主要是指在一定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自身文化内涵特点的生活与活动的形式, 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方面的生活, 是一种生活模式的体现。生活方式与人的健康之间有最直接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传统体育项目对修身养性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前社会中人们被迫拥有的简单生活方式, 将身体与心理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积极作用的产生作为生活方式的基础, 促使人们在健康生活之余, 更加关注心灵与自我的发展, 从而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社会价值

2.1 文化符号的表达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观念、民族文化观念与体育观念的有效融合体, 尤其是与西方经济体育相比,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更为明显, 因此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本身是一种文化象征符号, 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有效表达。人类创造出文化, 又通过文化不断的对自身加以塑造,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文化也不断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民族就是在多元化的文化塑造作用下产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精神信仰与社会关系。同样各民族自身的民族传统体育也都被本民族的文化所熏染, 表达着本民族特有的文化, 比如中国的赛龙舟体现了一种龙图腾、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2]等都是一种文化内涵的象征, 不仅具有体育文化的特有属性, 还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意识需求。

2.2“价值中空”背景下修身养性的道德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传统文化、道德与宗教的结合体, 将特定的精神、文化与田园生活方式融合起来, 对身体、心理及道德标准的发展与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还发挥着教育与教化的价值, 鼓励人们完善自我, 正视追求。比如我国传统体育活动中的气功, 强调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 将气、意、体综合起来[3], 达到健身与颐养身心的作用, 通过涵养、心气等将传统体育思想及文化传承下来传播到受众心中, 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练习者道德观念及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另外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通过其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化, 也促进了人们对于厚德载物、豁达大度的品格的形成, 进而影响到人们的道德修养与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完善。

2.3 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市场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属于一种有效的产业资源, 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因此能够有效与市场经济结合, 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市场价值。民族传统体育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市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其观赏性价值体现, 包括对其观赏、竞技表演的市场开发等;其次是明显的健身效果提供的市场咨询与健身培训等;再次表现为以民族传统体育器械、服装等为主要内容的商业性服务也的产生;最后为民族文化内涵的表现, 包括民族特色文化、民族地区特色自然风光等为基础的旅游资源开发及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等。

3 现代社会有效促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3.1 民族传统体育的世界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都开始与国际接轨, 中国传统体育在保持本民族特色及内涵的基础上, 不可避免的也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与世界性发展模式重构, 而在这一重构的过程中, 民族传统体育必然会面临世界体育尤其是西方竞技性体育的冲击, 因此中国传统体育需要在保证自己本国体育主体性地位的同时, 不断对西方体育文化进行有必要的交流及融合, 以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世界范围内更大的社会价值。因此全球化的时代, 需要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世界体育统筹发展, 从世界范围内的体育文化视角研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将是民族传统体育持续发展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3.2 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由来已久, 在不断发展、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中, 创造并传承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发挥了体育作为一种运动项目及行为艺术的特殊价值与功能, 但就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产业化发展历程来讲, 还略显生疏。虽然近年来,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体育产业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在全国范围内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还表现出了地域与项目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中西部一些地区的体育产业化链条相对脆弱, 体育项目尤其是传统体育项目的支出较少, 体育社会化与产业化程度不高, 因此使得体育产业化发展出现了困境, 堕距文化开始出现。但是由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本身是一种大众性的运动项目, 从长期劳动中衍生而来, 因此有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及消费基础, 因此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是可以摸索并逐步实现的。

3.3 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化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劳动之中, 因此从其产生之初, 便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内涵。民族传统体育包含民族性、传统性及体育性于一身, 因此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还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塑造人格的重要责任。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内容及方式以及活动内部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与传统信仰对人们的行为、处世态度及世界观进行有效的干预, 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对参与者进行人格的塑造与价值观的重塑, 从而发挥传统体育运动的人文关怀, 并通过传统体育运动形式来对人类的情感、观念、欲望进行完整意义的诠释。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有效组成部分, 对民族精神与民族品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民族体育与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存共生、相互促进的关系, 民族文化作用于民族体育展现出了民族体育运动中的人文关怀, 而民族体育作用于民族文化又使得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品质。尤其是现阶段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多种价值观念发生冲突, 造成人们的“价值中空”与“信仰中空”, 因此多种功利主义价值趁虚而入, 而传统体育项目则通过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内涵将减轻、诚信、公平、和谐等观念通过活动本身作用于参加者身上, 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 彰显了民族精神的价值归属。民族传统体育通过民族内涵将人文关怀与价值理念渗透到转型期价值重构与整合的过程中, 从而使得民族传统文化与人文关怀理念得以延续。

4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产生与传统的人类劳动的过程, 在数千年的发展中, 经过历史的熏染与传统文化的积淀, 展现出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 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与现代社会价值, 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的过程中, 也促进了现代体育事业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文化模式的建构。面对现代化的社会尤其是现代化体育社会的发展方向及要求,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还需要继续加强对自身文化内涵的发挥, 以有效保持自身的特色, 在现代化体育项目中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同时还需要不断与其他国家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融合, 促使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历史价值的极大传承与现代价值的极大发挥。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与体育精神的融合, 承载着一种传统民族的价值取向与文化内涵, 文章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特征作为切入点,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价值与现代社会价值进行了分析与描述, 并针对目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状况, 提出了有效促使其进一步发展的观念及措施, 以恢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主体地位,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保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历史价值,现代社会价值,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赵进, 王健.从西俗东渐中青少年体育休闲方式的变迁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4 (1) :77-81.

[2]王广进.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与科学, 2010, 31 (1) :33-36.

[3]赵发田.创意经济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新契机[J].体育与科学, 2011, 32 (3) :84-87.

篇4:对竞技体育社会价值的分析

关键词:竞技体育;价值;主体

1竞技体育的价值

竞技体育是在进行体育活动的主体之间,采用公开的、同认可的方式和规范,以相互之间身体运动能力(包括智力)优劣比较的形式所进行的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社会性争活动。竞技体育的价值是指竞技体育这一主体的特殊活形式,以其自身的属性和功能,在使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过程中对于主体所产生的效应。竞技体育的价值体现了竞技体育这一客体以其本质属性和功能在满足主体需要的过中而获得的主体对其内在本质属性和功能的认定。根据价值关系中最基本的功能特性--目的和手段,可将竞技体育的价值分为以下两个层级。

1.1 竞技体育的目的价值

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样的,这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问题。竞技体育在实现主体自身价值的活动中具有自身的作用。主体在认识竞技体育本质性的基础上,以竞技体育活动作为满足终极需要--实现由价值的客体之一,通过竞技体育特殊的身体活动形式和较竞争的内在属性,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按照真、善、美的度,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变外在的必然为内在的必然,变他律为自律,从而使竞技体育具有了实现主体终极需要的价值。在竞技体育的价值层次结构中,自由价值是目的价值的核心,它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是生命价值,它是由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延续的价值和超越生命的价值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生命价值是人们实现和创造其他各种价值包括自由价值的前提和基础,而生命价值的实现,又通过其他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过程来体现,即人们是通过具体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创造来实现生命价值的。竞技体育以主体特殊的身体活动和主体间的比较,在实现生命价值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竞技体育的主体在几近达到身体运动能力极限的活动中,确保着生命存在的价值;在主体间相互比较的竞争中,表达着生命延续的价值;在满足精神需要的过程中,体验着超越生命的价值。其次是发展价值。发展是一种具有连续性特点的增长、提高或跃迁过程。在社会各个领域,发展有着不同的意义。从本质上看,发展是人的发展,是人的具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进步。在现代社会,人的发展要求培养人的主体自我意识,使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和尊严。由此,在竞技体育活动中,为了实现追寻自由价值的目的,主体从现实的生活出发,在完善生命价值的基础上寻求自身的发展价值,主体通过竞技体育活动这一客体来满足主体生存需要、强身需要、交往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从而体现主体不断追求的自由价值。

1.2竞技体育的工具价值。

竞技体育的工具价值是指价值主体以竞技体育活动这一客体作为工具,运用竞技体育的手段,满足主体在其他领域的活动需要,以实现其社会活动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使竞技体育具有了工具价值。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等是工具价值的具体体现。

2 竞技体育的价值特点

2.1 竞技体育价值的主体性

竞技体育的价值具有明确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竞技体育与主体所形成的价值关系中,竞技体育的属性和功能有无价值或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主体的需要。正是主体的需要对竞技体育的作用,才赋予竞技体育以属人的价值功能。因此,主体需要是制约竞技体育对于人所具有的价值的标准与内在尺度,也是制约竞技体育主客体价值关系的核心因素。诚然,竞技体育的属性和功能是对主体产生价值的重要客体因素,但是它们必须与主体发生价值关系即满足主体的需要,才能产生价值。其次,竞技体育作为价值客体,是主体在自己的价值活动中创造和改造的产物。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也是主体本质力量的集中表现。竞技体育是在主体需要的推动下,在游戏、祭礼、教育、竞争等活动中,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进行创造和改造的产物。所以,竞技体育的存在和发展,体现了主体的创造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等主体性特征。

2.2 竞技体育的价值的客观性

竞技体育的价值是具有其客观性基础的。竞技体育的价值客观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首先,竞技体育的属性和功能是实际存在的;其次,主体对于竞技体育的需要是实际存在的;再次,竞技体育的属性和功能对于主体需要的作用和影响也是实际存在的;另外,竞技体育以其可以为主体所感受而表现出客观性;最后,竞技体育的实践性证明了竞技体育的价值的客观性。

2.3 竞技体育的价值的社会性

竞技体育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竞技体育在满足主体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体现出其价值的社会性特点。竞技体育的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竞技体育价值活动和内容的社会性。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方式、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进行价值活动的。竞技体育从它一开始就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活动,通过人们之间身体运动能力的相互比较而渗透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无论竞技体育活动是满足个体的需要、群体的需要或是社会的需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某种条件下的利益追求。竞技体育的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影响及推动的过程,因此,任何一种社会因素都在影响和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作用。经济、科学技术、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环境等等都在影响着社会的历史发展。竞技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为上述因素所影响。正因为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竞技体育的价值才体现出社会性的特征。

2.4 竞技体育的价值的时效性

竞技体育价值的时效性表现为人们的社会价值水准不断地改变、更新、转移和提高。竞技体育价值的时效性取决于主体、人的不断发展和需要的不断变化;同时也取决于竞技体育的相应属性。竞技体育的价值时效有两种形式:一是即时性时效,二是持续性时效。竞技体育的价值时效的转移或更迭有两种方式:一是刷新式,如对有纪录竞技项目成绩的不断突破,新成绩的价值时效代替了旧成绩的价值时效;一是积淀式,竞技项目动作的发展创新大多具有积淀式效应,如技能难美类项群中的各个项目,基本上是以动作的积淀及组合来获得价值时效的转移的。体育是人类通过自身专门的身体活动,满足身体发展和精神需求的一种特殊的价值追求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竞技体育是体育大系统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体育的价值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时代意义和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王玉梁.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任海.精神价值是竞技体育的灵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

[4]李福海.主体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5]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竞技运动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篇5:传统小康社会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传统小康社会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传统小康社会思想源远流长,中国历代思想家又进一步发展了小康社会思想.传统小康社会思想为现代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作 者:冯帆 FENG Fan 作者单位: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山东,菏泽,274015刊 名: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78(2)分类号:G02关键词:小康 小康社会思想 现代价值

篇6: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不但能够健体强身、维持民族的`强壮与生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体育这一特殊的文化形态中发扬民族的精神情趣.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符合各民族人民感情的需要,又能够起到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完善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 者:刘远航 任作良 LIU Yuan-hang REN Zuo-liang  作者单位:刘远航,LIU Yuan-hang(湖南湘南学院,公共课部,湖南,郴州,423000)

任作良,REN Zuo-liang(武汉市七一中学,体育组,湖北,武汉,430010)

篇7:后现代社会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价值

本文从档案工作的历史价值、专业性、使用和提供、服务四个方面阐述其价值所在,以期为后现代社会档案和档案工作价值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 社会 工作 价值

档案是历史事件的真实描述,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国内外学者特别是史学家们对档案非常重视,这就充分证明了档案本身具备较高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档案存在的意义就是能够为公众提供历史、地理等事件或对事物描述的总体记忆上,这种理解在很多国家的档案立法文件中多有体现,其实档案体现的价值表现在其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当中。

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讲档案无非是历史与文化的保存。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过去就是将来的序言”其表述的正是“历史”。

如果普通大众对档案与历史的关系都能有清楚的认识,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讲更应该清楚自身与公众联系的纽带是原始材料。

说到“原始”这个概念,故名思议可以理解为未被挖掘和利用,另外,档案的收藏是“首要的”、“第一首的”、“最重要的”等这些形容词,都可看做是“原始的”的近义词。

这些档案材料可以被用于多种解释和用途。

例如,支持同一个观点的不同方面可以利用同一档案材料。

同一件物品今天可以证明一个人的公民身份,明天就能使用完善家谱,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天还可以被用作证明某件历史事件的重要物品。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档案就是历史的同义词。

档案扮演的角色极具追踪特点,特别是共和体制社会中。

档案中的.藏品,尤其是政府的档案材料,可做为追踪人民选举官员将其推向权力位置的依据。

不过档案的可追踪性只是其影响力较大的方面,除此之外,它还具备不容易被人理解的方面,即可以共同记忆的重要支撑,而这种记忆建立在社会、个人和团体的社会基础之上。

二、专业性

很显然任何行业都有其专业性的特点,那么档案工作的也不例外。

外表看来档案工作并未明显的表现出其职业水准,不过需要明确一点一种职业较为显著的特点应该建立在特定的技能层面上,它不像菜谱能较为直观的感受出来。

其实专业人员的知识和普通的人员的知识差别较为明显,专业知识建立在比较系统、完善的理论框架中,以致于能够使人们对特定程序和事实具有一致性的理解。

从某个层面上来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其价值内涵表现出来,如果需要还应对其内涵做相关的解释说明,另外,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还需要来自社会的理解和广泛支持,因为档案工作无法和工程师、医生等职业相提并论,不过从一些档案工作描述反映来看其对档案工作的评价非常认可,例如将档案工作描述为人文精神的展示和生活价值的肯定。

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和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紧密的联系起来,例如档案工作可以促进其他人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学习,从而在社会中体现自身价值。

三、使用和提供

利用是档案的最终目的,因此首先重视档案的利用价值,很明显档案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档案的完整性的同时,还应注意不能单纯的将档案资料积累在一起,而应该让其他人有利用这些资料的机会。

因此,档案工作应最大限度的提供给企业单位等团体的使用,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充分体现了“利用”是档案资料的最高价值。

不过档案工作并不是单纯的提供,而是还应确保提供的这些资料更为深刻和宽泛。

例如,档案工作人员应和图书管理员一样,在尊重版权知识的同时,取得使用者与版权拥有者之间的平衡,然而版权受到法律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工作人员对有关材料的提供,因此档案工作只能在自身职责范围内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

不过很多的档案工作人员将保存一些敏感材料当做自己的职责,因此严格限制提供材料的数量。

四、服务

档案工作者在服务自己机构的同时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只有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获得用户的肯定和赞扬,并从中体现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另外,不管是对档案资料进行评估还是直接给用户提供材料都应归为为用户服务的范畴。

档案工作应遵守对人不对事原则,即实际工作中应首先注重为用户提供服务,而不是过多的考虑收集来的档案资料。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档案工作提供的服务并不是面向全社会,而是档案工作的目标客户群,以此才能确保档案材料不被非法利用。

档案工作之所以限制提供服务的范围,在当今社会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由档案本身性质决定。

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档案工作者提供的材料对其自身工作来讲没有太大的意义,另一方面是维护档案机构秩序的需要。

如果将提供服务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因为一些用户并不是以查阅档案资料为目的,这样会大大降低档案材料的利用率,而且还有可能损坏档案资料,一定程度上影响档案机构发挥其正常的服务。

五、总结

档案工作的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其可追踪性为人们提供追溯历史的可能;其次,能够和社会价值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助于促进人们进行独立的思考;再次,保证了提供资料的完整性,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需求;最后,在优先服务自身机构的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保证档案工作正常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唐晶,彭鑫. 网络时代档案宣传工作的新思路[J]. 机构与行政. (03).

篇8: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之教育价值

1 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特点

1.1 竞技体育的发展

具有人类文明意义的竞技体育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希腊人产生了外向、好动的性格,敢于冒险、勇于竞争精神,从而使竞技运动成为了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频繁的城邦战争使人们渴望和平,用一种和平竞争的方式取代残酷的战争。因此,古代奥运会也就随之而产生了,具有人类文明意义的竞技体育从此便产生了。

真正含义的近代竞技体育,发源于英国的户外竞技活动,它是欧洲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资本主义在雇佣劳动和商品流通的同时,出现了市场经济,也产生了相应的竞争行为和观念。这样一种活动特征和价值观念迁移到业余文化生活中,便刺激了近现代竞技体育的勃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己经厌倦战争动乱,渴望加强国际间的友谊与合作,并把这样的希望寄托于竞技体育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对竞技体育政治功能的理解,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商业化发展,都从不同侧面推动了国际竞技体育。在近几十年,由于人们的鉴赏能力的变化和对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转变,竞技运动越来越成为一种满足社会精神需要的活动,其文化价值也因而日益增长。竞技体育对促进世界和平,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 竞技体育的特点

竞技体育是在进行体育活动的主体之间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范,以相互之间身体运动能力(包括智力)优劣比较的形式所进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社会性竞争活动。根据竞技体育的概念,可推断出竞技体育的特点,即,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观赏性、国际性。

竞争性。竞技体育中的竞争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要求参加竞争的各方要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技能、心理水平、战术意识、团体精神,以及把握机遇的能力。竞技运动的参加者总是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去战胜对手。

规范性。竞赛规则是保证竞技体育开展公平竞争的法律文件,它要求参加者共同遵守,从而约束参加者比赛的规范性,裁判的公正性。另外,竞技体育的规范性还表现在对技术、战术和各种训练的规范性,运动员必须具有高度完美的技艺才能取得比赛胜利。

公平性。竞技体育中的竞争基本上都是在高度公平的条件下进行的,它与普通的体育与运动和休闲娱乐活动有本质的区别。竞争的公平性是竞技体育的灵魂和生存发展的支柱。

观赏性。现代竞技体育因其激烈的竞争性、高度的技艺性、运动的娱乐性和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而极具观赏价值。广大群众可通过观赏竞技运动比赛,体验竞技体育所带来的不确定的刺激感、对高超技艺的鉴赏以及对美的享受,并从日常紧张的工作和生活的烦恼中解放出来,放松心情。

国际性。竞技体育运动是全人类的共同文化形式,是没有国界的,其科学知识以及运动技术等作为一种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各国通过竞技运动比赛,促进各国运动技术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使运动技术得以提高。同时在交流和学习过程中学增加了友谊,促进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 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之教育价值

在竞技体育活动中,主体是社会,以及身处社会的人,而客体是竞技体育活动。竞技体育社会价值的产生,是由于社会中的人对竞技体育以及符合人们意愿的成果的迫切需求。在人们进行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充分认识到竞技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对于主体的作用,与竞技体育形成一定的价值关系,这种价值关系作用于主体,构成了竞技体育丰富的内容和价值层次。根据性质可将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分为竞技体育的文化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伦理价值等。教育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因此,教育价值是竞技体育社会价值中最基础的价值。

2.1 教育价值的概念

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满足人与社会需要的一种有用性,在这里个人和社会构成了教育价值的主体,教育的属性是教育价值的客体。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教育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程度。教育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程度愈大,教育的价值就越大,反之就愈小。教育价值包括社会性、个体性、教育性三种价值,它们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2 . 2 竞技体育教育价值的内容

谈到体育的教育价值,人们一般都会想到学校体育。但事实上竞技体育所带来的教育价值则不仅于此。竞技体育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育是竞技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教育价值的概念,我们可以将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分为教育性、社会性和个体性三个特点。

2.2.1 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教育性特点

教育,顾名思义是有教有育,因教而育,通过“教”而达到“育”的效果。运动员通过竞技体育训练,掌握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能,达到了一种“育能”的效果;竞技体育的观赏性使得人们通过关注竞技体育比赛,了解了竞技体育的比赛规则和竞技体育项目的特征,感受到了力与美、身体与智慧的结合,起到了一种“育知”的效果;与此同时,竞技体育的规范性和公平性,让人们了解了兴奋剂对身体的危害和在竞争中应遵守公平和规范的原则,起到了一种“育德”的效果。因此,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中的教育性通过操练以及潜移默化的渗入,起到了“育能、育知”和“育德”的效果。

2.2.2 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社会性特点

教育的社会性价值主要表现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建设;引导价值观念,推动经济发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精神文明水平三个方面。

首先,开展竞技体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拥有共同的梦想,增强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坚强的意志品格;人们通过观看竞技体育比赛,深深融入“争光大环境”中。当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时,全世界华人为此骄傲而自豪的同时心中更涌起了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通过名人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拥有自豪感;我国竞技体育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在于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下从竞技技术训练中的三个要素:运动员掌握娴熟的技术、教练员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管理者需要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竞技体育对人的运动能力的教育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运动员模仿前辈们的技能、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且更为优秀的技术动作,最后,通过参与竞技比赛来验证训练的成果。而这个验证结果有可作为下一个创新过程的借鉴。这样使得竞技技术文化呈螺旋式上升传承与发展。

再次,竞技技术训练文化的传承,只是竞技体育文化传承中的其中之一,竞技体育的其他科学技术还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医学技术、建筑技术、制造技术、绿色科技等等;以及在筹办竞技体育比赛时的决策学、运筹学、管理学、预测学、经济学均被体育界大量运用。这些科技文化因竞技体育而深化、发展和延续,并对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借鉴和促进的作用。

最后,以上所提到的竞技体育的“育德”效果,对社会的稳定和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竞技体育比赛中,人们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使得比赛有条不紊的进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而其不断拼搏,公平竞争的精神,有利于引导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精神文明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2.3 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个体性特点

人既是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推手,又是竞技体育社会价值的主体之一,更是构成社会(竞技体育社会价值的另一主体)的最重要的成分,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对于人的作用的多少,体现了这一价值的重要性。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存、生长应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和良性发展,因此,在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对于人的社会化的促进作用。

竞技体育能促进人的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人的生理、心理和综合能力三个方面。以下将具体说明。

首先,在生理方面,竞技体育能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为社会生活打下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强健的身体状态是参与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障。竞技体育在其传播过程中,教育人们注重身体锻炼,培养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比如,NBA篮球赛,奥运会等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以及中国的全运会、大运会等比赛,都有效地增加了人们对于健康和锻炼的重视度和参与度,增强人民体质,为自身的社会化发展打下结实的基础。

其次,在心理方面,竞技体育可以培养人们顽强拼搏、自我奋斗的精神。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自然,不断追求新的成就及新的突破。人们通过观赏竞技体育比赛,在看到运动员取得优秀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运动员背后艰苦训练的影子。因此,竞技体育为人们提供了改变自身社会地位,争取个人事业成功的社会榜样。它给人们培养自我奋斗的精神、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启示和鼓励。

最后,在综合能力方面,竞技体育提倡人们公平竞争,提高人们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从中国2012年伦敦奥运会新闻媒体拍摄的视角不难看出,中国也正在改变“唯金独尊”的思想,更多地关注运动员的坚韧品质、团队的合作、感动瞬间,以及与观众的良好互动,更多地关注人性化的内容。竞技体育的竞技性培养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以及自我奋斗的精神。而竞技体育的公平竞争前提又不断向人们和社会敲打着公平的竞争警钟。

3 结语

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是人类意识与价值形成的手段。正确认识和挖掘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对社会和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主要分为三个特点,即,教育性特点、社会性特点以及个体性特点。教育性特点:具有“育能、育知”和“育德”的效果,可以促进体能的训练、知识的增强以及思想品德的提高;社会性特点:有利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带动社会科技、文化、经济等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道德规范以及社会精神文明。个体性特点:有利于促进群众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利于运动员增强奋斗精神、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竞争。可见,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不仅提升了人的自我内力,推进了人的社会化的发展,更促进了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当代竞技体育已成为一个国家文化和整个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文化发展的最高层次。竞技体育与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竞技体育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竞技体育已经从不同角度和程度影响着人们,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价值是竞技体育社会价值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人和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内容。该研究通过梳理竞技体育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涵和特点,明确竞技体育对人和社会的作用,从教育的教育性、社会性和个人性三个特点,具体阐明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对人和社会的作用。

篇9:现代社会教育价值取向探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教育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它所指的是人们对教育实践持有的教育应该希望什么和应该避免什么的规范性见解,是人们对教育实践的一种基本态度与诉求,它对教育实践活动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21世纪我们将面临社会价值观以及教育价值观的历史转折与时代调整是不可避免的。毫无疑问,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市场经济,推动教育现代化,也必将出现教育价值观的历史的变革、冲突及整合。

一、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及整合

就教育价值的主体形式来说,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与规定。一般而言,应当有个体形式的主体和社会形式的主体,所以教育价值也表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基本形式。应该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不同的性质、内容和形式。由于这一点,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关系体系,这一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内容和形式。在古代阶级社会,古代学校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特权的教育,尚不存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对立及冲突。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市场经济、大工业生产和发达的社会分工逐步造就出独立发展的个人;个人从社会群体中分离出来,开始有了独立的人格及个性,个人成为与社会主体相区别和分立的主体。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现代教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要手段,开始面临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对立及冲突,开始需要对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普遍的协调及整合。未来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中国教育改革,势将面临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对立及冲突,也将需要对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广泛的协调及整合。

二、教育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冲突及整合

价值的形成离不开人的需要,就主体对于客体的需要来说,可以概括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并不是没有现实根据的过程,它与人的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接受教育是为了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是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根据。因此,教育具有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物质价值,以及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精神价值。

应当指出,教育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在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中,有着复杂的关系和内容。从历史上看,不同的时代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不同的;不同的时代,教育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及内容也是不同的。在古代社会,以自然经济、手工业生产和不发达的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古代学校教育,远离社会物质生产过程,背离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相反,古代学校教育作为纯粹的社会精神文化过程,直接地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精神需要和文化需要,所以主要具有精神价值。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市场经济,大工业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现代学校教育进入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建立起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逐步普及化、大众化,日趋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谋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手段。所以,现代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物质价值。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市场经济机制强烈地驱动着人们去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价值,学习教育凸显的是功利意识,弘扬的是物质价值,而精神价值、人文价值被忽视和遭贬抑。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必然处于对立和冲突的状态。所以,协调和整合两者的矛盾关系就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

三、教育的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的冲突及整合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效率与公平是两个最基本的价值选择与目标追求。教育效率是以经济标准对教育发展的评价,是经济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表现,所揭示的是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公平是以社会尺度对教育发展的评价,是社会进步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表现,所揭示的是教育发展为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无论社会主体还是个人主体,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既有效率上的要求又有公平上的期待,教育既有效率价值又有公平价值,效率与公平也是人类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的和恒久的价值选择与目标追求。

现代教育兼有效率价值和公平价值,这是古代教育不曾有的。当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教育的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并不是自发的协调和统一的,相反却经常处于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中,所以人们必须时时研究两者的关系,寻找两者协调和统一的对策及措施。

中国进行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社会改革和教育改革,实践证明这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但是,必须看到,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教育改革,必然面临资本主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发展所遇到的效率与公平难题。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但是并没有给出现成的、并且是永久正确的政策、措施及方案。我们必须紧跟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教育的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矛盾关系的途径及方案。我们只有比较好地解决了教育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才能使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事业健康地发展下去。

上面所论及的教育价值冲突及整合,只是中国当代教育改革中价值观变革的一部分。它却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中国教育正在走进历史大变革的深处,迎接我们的将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飞跃。我们必须扬弃旧的教育的价值观体系。探索和建构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的价值观体系,从而为中国教育改革事业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2]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10:竞技体育现代社会价值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现代养生的理念,阐述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对竞技项目的形成与发展、竞技体育训练极限、竞技体育整体性调控等3方面的影响及产生的价值,有利于挖掘和创造性地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宝贵的文化财富。

[关键词]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体育养生;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讲求神行俱养、天人合一、主客相关和动静结合的运动方法,强调顺其自然的适度运动观念。在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熏陶下,制约了竞技体育对抗性和竞争性的发挥;使得竞技性项目转型于娱乐或表演性特征项目;现代竞技体育在训练技术方面传承了诸多传统体育养生理念。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原则。

经过人们长期的实践和不断地摸索,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总结和概括出了一些重要的特征和原则,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传统体育锻炼,并取得较好的养生效果。

(一)重养神。

清静是我国传统养生中最主要的方法,老子在《道德经》中倡导“清静为天下正”“少私寡欲”,在《养生论》和《黄帝内经》中都强调了心神安宁对于养生的重要性。从以上古代传统文献中的论述,无不说明心神清净是维持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原动力,只有内心平静,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聒噪,从而守住机体蕴藏的神气,否则会对人体神气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和消耗。同时,人们在平时还要降低嗜欲,减少私心,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内守,从而保持身心健康。

在前人静养的基础上,清代养生家曹庭栋提出了“静神”的新含义。“静神”主要是指精神专一,要摒弃一切杂念。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养生家所倡导的静神,是指神用不过、神静不用、神用专一,既脱胎于道家而又高于道家。

(二)通经络。

通经络主要是指要保持人体的经络之气畅通无阻,如果经络不通,就会使得气血不和,从而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灵枢·经脉篇》里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此,在传统体育养生中,练习者要重视保持经络的畅通,以避免灾难疾病的发生。

其中,“决生死”是说人体经脉的功能能否保持正常,是决定人生死的关键。人体中经脉纵横交错,内联五脏六腑,外联皮肤肌肉,人体的各器官、各组织都需要依靠经络来达到内外相通、阴阳交贯。而如果经络不通,气血不畅,人体的脏腑功能就会发生障碍,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处百病”主要表明了经络的顺畅运转对疾病的康复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疗效。中医认为“痛则不通,不通则痛”,这也是强调了经络的畅通运行可以改善人体的气血,维持气血的正常补偿,增强人体的抵抗和康复功能;“调虚实”是说人们在患病之后经常用虚症和实症来对病症的性质进行说明。中医认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其中实症是指病人病邪盛而导致的正气为虚,即正邪在激烈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症候,而虚症则是指病人正气虚衰,机能减退,身体抵抗力低下而表现出来的症候。因此,针对病人不同的病症,要注意采取不一样的手法,从而调整病人的虚实功能,达到治愈病痛的目的。

(三)调气机。

《黄帝内经》中有“百病生于气”的观点,这里所说的气是指气机,就是说人体产生的许多疾病,都与气机运行的紊乱有密切的关系。

气在人体运动中的主要形式就是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只有达到平衡调和,且无偏盛偏衰才能维持人正常的生命。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中指出:“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因此,只有调节好人体的气机升降,才能维持人体各组织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四)顺其自然。

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指出:“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就是说人和天气是相通的,人身上的阳气如果能像天气般清净光明,就能使情绪和平安静,顺应了这个道理,阳气就会充足,就能保护人体。这样,即便有贼风邪气,也无法伤害到人体,这是因为顺应了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和次序。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要领。

采用传统体育养生锻炼时要求身体姿态端正、呼吸匀长缓慢,精神意念贯注,主要是指在功法修炼时必须做到调身、调息和调心。有人称其为练功要旨,也有人称为三大要素。调身主要指体育养生者通过正确的练功姿势、动作和形态,形成良好的坐姿、站姿、走姿和卧姿等,从而为人体的各个器官、关节、肌肉、骨骼等的运转奠定良好的形体基础,促进气血和经络按着正确的轨道进行,利于神气和精神的通窍,调身讲究舒适、自然。调息也称作调整呼吸,调息是指有意识地对呼吸进行调节,使之与意气协调发展,呼吸的停顿时间根据自身情况而定,需要选择舒适的练习姿势,使身体和情绪得到充分放松,调气的效果需要长期的坚持,练习者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要素、原则和规律,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使呼吸趋于深、细、长、匀,达到活泼的境地。调息的目的是通过集中精神地对气息进行循环调节,吐故纳新,获得身体与真气的.焕发。调心法是通过精神意识与思维训练来达到练神调心的。古人认为万物生长依靠天地供给能量,而人是万物之灵,有生命、有意识、有精神,而意识精神又受思虑因素所扰,所以应练神调心。练神调心的方法有4种:意想放松法:主动以意识引导身体各部放松,并使思想相对集中,以解除身心紧张状态;注意默念法:默念字句、默念词句、化杂念为正念,这是集中思想常用的方法;意想数息法:默数自己呼吸的方法,有数息和随息两种;排除杂念法:排除各种思想杂念与干扰,集中注意力。

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类别繁多、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纵观传统养生诸法,常以调形、调息、调意分类。然而由于调意常贯于调形、调息之中,故多以调形、调息来分类;其次,还以动、静来进行分类,动静也只是相对而言。以调形为主诸法,形虽动,但意集中。总之传统健身运动诸法是动静结合、身心皆调的整体养生法。以调形为主的运动有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以调息为主的有放松功、内养功等。

三、传统养生思想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一)对竞技项目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中华民族在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下,受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影响,在道家、儒家、佛家等传统养生文化思想的熏陶下,形成了追求天人合一、身心协调、伦理与心理等和谐发展的思想,以及重情操、重道德的理想,因此具有中华特色体育养生的思想和身心统一的养生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对抗性特点、运动员素质和发展趋向具有较大的影响。此外,西方竞技性较强的激烈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和形态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首先,在传统养生思想的熏陶下,具有显着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在推广和发展过程中往往遭遇瓶颈,而温和性、娱乐性的非对抗性运动项目往往具有较好的普及程度。在具有竞争和对抗特点的运动项目中,人们也乐于选择更为平和稳重的项目,例如在球类运动项群中,我国运动员在乒乓球、羽毛球等无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上具有较高的造诣,而在对抗性较激烈的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群上却处于弱势,人们对类似于拳击这种体力对抗性运动项目更是存在较强烈的排斥心理。可见,在传统养生体育和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中庸、温和的运动项目的选择偏好已根深蒂固。

另外,中华传统养生思想阻碍了娱乐性体育运动项目向竞技性运动项目的过渡与转化。例如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竞技特征的挖掘潜力,由于伦理道德的养生思想,逐渐磨灭了武术的技击、对抗和竞争的特点,成为弘扬民族武德的标志产物,成为表演性、技巧性和文化性的主流发展趋向,武术对打的本质上存在较大的对抗性,但是传统养生思想主张技巧的表演性。

我国的足球运动来源于齐楚年代的“蹴鞠”,是一项广受人们喜爱的娱乐运动项目,曾盛极一时,随着花样、技艺的不断改善和趋于精巧,其对抗特点也逐渐被磨灭。汉朝时期,人们主要通过“蹴鞠”的运动方式提高士兵的身心素质,然而其竞技特征仍旧没得到发扬。古代的“人马合一”对抗体育项目“马球”,在李唐发展时期被大范围地普及,由于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因而广为流传,享有“马球势”的盛史。然而唐朝后期,在“骑兵优于步兵”的观念下,逐渐取代“蹴鞠”,成为锻炼士兵身心素质的主要手段,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逐渐销声匿迹。

(二)对竞技体育训练极限的影响。

竞技体育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注重对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其中包含运动员的耐受力、承受力和爆发力等力量训练,一个运动员的承受极限对整个比赛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现如今运动负荷极限已成为衡量竞技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总结中可知,我国竞技运动员的极限承受能力较发达国家运动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竞技技术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原因之外,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承受极限能力认识上不够全面和深入,尤其是保守观念的存在阻碍了训练水平的提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生存环境下,人们对养生的理解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在传统历史环境下,人们对养生的理解主要定义为“健康长寿”,因此尤为重视对健康活动的提倡,一切活动要以健康长寿为中心开展。在道家的传统养生思想下,强调一切顺其自然,即“顺天命”和“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老子和庄子是最具代表的人物,二者注重对生命的延续,一切顺应自然的规律,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在人生观上,认为功名不利于生命,提倡“无欲”“复初”.道家的传统文化弘扬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约束人们的道德和行为,同时也提倡了一种顺其自然发展规律的养生原则和方法。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养生观念的影响,人们的体育活动也多以温和、自然和适中的项目为主,运动承载力的安排也适可而止。华佗曾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得使极”,即人体需要不断的运动来获得健康,但却不能超出身体的承受范围,否则只会对身体带来损害,正是在这种传统的养生理念下,运动员无法承受严苛的训练过程,并对调控竞技状态、比赛中的身体接触对抗等训练手段存在排斥心理,认为这种训练手段是对身体健康的摧残和消耗。在社会舆论、心理抵触和传统养生观念的综合影响下,对竞技运动高强度、高负荷训练方法产生逆反的消极情绪,严重制约运动员潜能的挖掘和发展。

(三)对竞技体育整体性调控的影响。

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中所涉及的养生观念为竞技体育训练的整体调控提供了积极的主导和指引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神形相关论”.“神”指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精神和心理,“形”指躯体,古代养生观中将“意”作为核心内容,“心”“神”与“意”相通,甚至可以相互转换,“神形相关论”强调身体与精神的整体性,强调二者的和谐统一。这一养生观与现代的体能、心理、智力等素质的结合训练不谋而合

二是“人天相关论”.古代重视“天人相应,合于自然”的传统体育养生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息息相关,现代训练理念中愈加重视场外天气、环境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可见“人天相关论”与现代训练的整体调控存在内在的联系。

三是“主客观相关论”.古代强调养生主体对自我身体的保养和调理,养生的关键取决于养生的人对自我的约束,可见,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中所包含的主体性、自控性和自我性。在现代体育训练中,运动员的自我监测和调控对训练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现代训练技术中反复强调采用主体自控,结合教练员、管理人员的外控作用相统一的重要性。可见,传统“主客观相关论”养生观与现代的自控式训练理念如出一辙。

四是“动静相关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本质属性,在阴阳学说和《周易》中提出了动静互涵,练养兼具的理论,因此产生了“动静结合”的传统养生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带动了相关的体育养生方式,例如传统的气功和导引术等,二者将动静和谐统一,产生了较好的体育养生效果。在现代体育训练理念中被广泛吸收和借鉴,例如竞技比赛前的竞技状态调控、心理训练,以及比赛后的恢复性训练和康复性训练等方法。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的体育养生思想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体系,是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类健康创造的奇迹和贡献。传统体育养生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在文化环境、精神健康和民族认同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质。由此可见,研究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对现代体育产生的价值和影响,有利于挖掘和创造性地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2]王楠.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3]陈晓莺.武术运动中的传统养生思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6).

[4]吴俊琦,吴俊涛.中医养生和运动养生关系的哲学思考[J].辽宁中医大学学报,(4).

[5]刘喜山.我国体育概念演变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8).

上一篇:重阳节朗诵文下一篇:高中英文版自我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