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发展范文

2022-05-28

第一篇:竞技体育发展范文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观?

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获得了有史以来非本土作战的奥运会最佳战绩。多年来,中国集中优势资源,科学培养精英运动员,迅速提高运动员成绩,为争金夺银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没有群众体育也成就不了如此多的优秀运动员。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健儿在游泳、田径等基础项目上创造了历史,不仅在国内掀起了一股游泳热和田径热,也成为支撑中国竞技体育的脊梁,同时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并不矛盾,我们要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看待问题。对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问题,首先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事物的发展又存在着偶然性和必然性。一段时间以前我们的主要矛盾是竞技体育争金牌,竞技体育的辉煌必然能够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群众体育是次要矛盾。运动是事物的本质,我们不能以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竞技体育争金牌没有错,但争到了世界第

一、亚洲第一后,一方面是竞技体育辉煌到顶点,一方面是国民身体素质,尤其是青少年健康,持续滑坡。我们是否该回头看看我们走的脚印和路径是否发生过偏差?此时我们对主要矛盾是群众体育的发展,群众体育的发展能够发展更多的优秀运动员。 未来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促使整个社会对体育的价值观褪去功利色彩,从而恢复体育运动教育人、发展人的功能;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同时,增加对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社区体育等投入,新建体育场馆,全面开放已有场馆,让更多人参与全民健身计划。

第二篇:发展萍乡市竞技体育的对策和建议

安源区教体局——漆勇、宋发福

摘要:为尽快提高萍乡市竞技体育水平,改变在全省的落后面貌。本人就萍乡市竞技体育落后原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合理建议。

主题词:竞技体育、发展、萍乡市、问题、对策、建议

近年,萍乡市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群众体育开展的蓬蓬勃勃,多次评为江西省群众体育先进地市。但竞技体育一直徘徊在江西省的下游,与快速发展的萍乡城市建设格格不入,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体育部门担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尽快提高萍乡市竞技体育水平是广大萍乡人的梦想。要提高萍乡竞技体育水平就要抓好青少年训练和市体校的建设。但是,目前体育发展的基础环节——萍乡市体校在生存及发展上面临很大的困难,如不切实加以改变,必将影响到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输送和萍乡市竞技体育在全省的落后局面。

一、萍乡市体校生存面临的困难

(一)、选材难:

1、政府方面:因体育与教育部门协调不到位,各乡镇、校的年终考核未把输送体育人才纳入,所以各乡镇、校包括教育主管部门都不重视或重视不够;而且目前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是根据学生数下拨,造成选到了体育苗子学校不肯放人,甚至做家长的反面工作。

2、家长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风险高、吃苦多的专业运动训练,致使愿意从事竞技体育的人越来越少,运动员来源渠道越来越窄;客观上体校文化教学质量不如一般学校,而今天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日益重视,对子女未来职业的选择呈多元化趋势,不愿意放弃完整的义务教育而参加体育训练。

3、社会方面:由于日益严峻的社会就业压力,导致许多有培养前途的青少年运动员放弃专业训练,转入普通学校学习,业余体校招生困难很大,导致不少萍乡市的青少年业余训练项目萎缩,人数大量缩减,造成了体育人才资源的流失;从1998年以后市体育学校毕业的学生就没有工作安排,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及家长的积极性。

(二)教练缺:

人才是训练质量的保证,萍乡市体校应根据省、市文件要求,开齐相关的项目,拓宽输送渠道。这就要求有一批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精通专业技术、擅长业余训练的专职教练员。省、市、各级体育部门应定期组织对教练员的培训,使现有教练员的素质能不断提高,了解最新思路,拓宽视野。目前萍乡体校的现状是教练人才紧缺,特别是各县区体校没有一个教练员偏,都是体育教师兼搞业余训练。二是因人事制度等原因,有一定专业特长的教练员又进不来,使得一些项目很难开展,这就从根本上遏制了我市体校的竞争力,影响了萍乡市业余训练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费紧:

1、目前萍乡市地方财政部门都未能把体校作为特殊学校看待,公用经费仍和普通学校一样按学生数测算,而体校的学生数和普通学校的学生数无法相比,这样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导致日常工作很难开展;

2、因体校的特殊性考虑不足,日常运转都举步维艰,更不必说体育专项业务费的足额到位了,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萍乡市体校的发展;

3、训练场馆的维修、器材的添置经费得不到落实,致使有些项目无法训练,如体操、柔道、田径的田赛项目等。

二、思路与对策

青少年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工作的基石,萍乡市体校的状况好坏决定着体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认真排查问题,深刻分析原因,结合我市六个县区的现状,确立了以下工作思路和对策:

1、目前萍乡市只有萍乡市体校仍属体育部门直接管理,其他县区都属教育部门管理,因此我们可以打破体育、教育围墙,把优秀运动队办到有条件的学校中去,探索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新途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特色共建”,体教双方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共享的资源,既是体育场馆硬件的建设资源,也是人才资源的共享,既为素质教育目标服务,又要为竞技体育目标服务,以此达到互惠互利,走出一条新的体教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实行教练员委派制。由教育局、体育局共同发文,委派市体校教练员到普通中小学担任体育专项教练员,人事、工资等关系不变,享受学校的福利待遇,工作上接受双重领导。此举现实意义有三: 一可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二可扩大选材范围,发现、培养、输送体育苗子;三可加强体校教练员和各学校体育老师的相互学习交流。如果在实践中能加强管理,并在工作目标、管理办法、考核细则、奖惩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完全可以形成一种固定模式,总结出成功经验,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

3、实行人才计划培训制。抓好教练员队伍建设是做好体校工作、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教练员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和组织协调、思想教育的管理能力。因此,应通过各种培训活动,培养和锻造一支有创新精神、能力强、素质高、爱岗敬业的教练员队伍。

4、积极拓宽外部空间。萍乡市体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采取多种措施,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利用现有场馆,积极协助政府、工会等部门开展举办各种职工体育竞赛活动,加深其对体校工作的印象,引起领导的重视;对兄弟学校要常联系多沟通,加深友谊,巩固团结,优势互补,互相支持;对企事业单位提供体育活动的组织服务,诚心交往,充分利用体育平台的优势,互惠互利,求得双赢。

三、几点建议

(一)、从体制上入手,建议萍乡市体校在人、财、物等各方面全部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这样便于从各方面改善体校的办学条件、生源问题、师资配备等:

1、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全县各乡镇及中小学的《输送体育人才考核制度》以及相关的奖励政策,将输送体育人才纳入到乡镇和学校年终的工作考核中,引起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大力支持和各学校的全力配合,从源头上解决萍乡市体校选材难、招生难等问题;

2、省、市体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出解决目前萍乡市体校生存问题的相关文件,由地方政府为主要责任人推进实施;

3、市教育局、体育局应加大投入,改善体校的办学条件。目前萍乡市体校的教学设施和本市重点中学相比已有差距,和我省其他地市体校更是无法相比,为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应配备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等教学硬件设施;

4、配齐从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文化课老师,保证文化课的教学质量;萍乡市体校的任务是选拔、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这就要求从小、从基础抓起,而目前部分体校因师资不足等原因,只能开设初中部,选到的小学生只有安排在其他小学插班借读,这样小学生的文化成绩很难保证,训练、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大多数辛辛苦苦选来的小学生毕业后就离开了体校;所以配齐小学四年级以上的文化老师很有必要;

(二)、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

1、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应考虑到体校的特殊性,在经费预算上不能等同于普通学校,不能按学生数下达公用经费,要保证萍乡市体校的正常运转,否则体校将无法生存;

2、在县教体局的统一管理下,确保业余训练经费能足额使用到业余体校的发展中来,给体校以更大自主发展的空间;

3、建议在体彩公益金分配上,要确保一定比例的公益金用于业余训练。

(三)大胆尝试,探索新的模式:

1、在群众基础好、家长认可度高的项目上如游泳、乒乓球、跆拳道等,积极推行“一校两制”,即一所业余体校同时从事以提高为主和以普及为主两种训练模式,后者进行有偿训练,所获收入补贴业余训练的经费不足;

2、根据我省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萍乡市体校训练在项目设置、年龄结构、选材标准、训练内容和训练竞赛机制上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要求,使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青少年儿童体育训练体系相融合,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重复建设和浪费。既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又能使体育后备人才得到全面发展,既造就出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又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劳动者;

3、教育部门牵头、体育部门协助,共同举办各类省、市体育比赛。在成果共享的原则下,充分调动各级教育部门、各类学校参与竞赛的主动性,检验“体教结合”工作的成效,从而调动普通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的积极性;

(四)、政策扶持:对取得省运会冠军以上的优秀运动员,政府应出台相关的就业、安置政策,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体育之树长青,体育事业无涯。暂时的困难挡不住体育人坚定前行的脚步,只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迎来萍乡市竞技体育的春天。

第三篇:发展体育运动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中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巡礼

日期:2011-09-21 11:11:00

邢静柴华

8月8日是北京奥运会召开的日子,如今它被冠以一个新的名称:全民健身日。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体育节日。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如今“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中国的群众体育理论构成了一个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宏大体系。

群众体育也称大众体育,是满足人们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等需要的体育活动,是现代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权利。早在1919年,顾拜旦就说过“一切体育为群众”。萨马兰奇也曾说,群众体育是实现奥林匹克理想的有益手段。

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群众体育事业取得斐然成绩:城乡居民的健身意识普遍增强,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国民体质状况逐步改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建成。调查显示,2004年我国7-70岁人口中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1997年增长了5.7%,2007年全国已有占28.2%(含在校学生)的人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已经成为广大群众重要的生活内容。

在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民健身,更是从体育名词变身民生热词。运动关乎身心健康,健康关系生活幸福。群众健康已成为衡量幸福社会的标准之一。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体育事业观

体育不仅仅是破纪录、拿金牌,更是民生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始终将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作为发展体育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位于北京市体育馆路的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大楼楼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12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12个字,是毛泽东在1952年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所作的题词。

1953年底,全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党组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1954年初,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批准了这个报告。党中央在批转这个报告时指出,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在此方针指引下,新中国的群众体育蓬勃开展起来——

1951年11月24日,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这种徒手操不用机械,只要有限的场地就可以开展。这对于缺少场地和器械的中国百姓来说,是十分适宜的健身活动。据北京等13座城市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参加广播体操的人数达到104.8万,以工人和学生最为踊跃。

“当时有个口号„人人都锻炼,天天上操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每天喇叭一响,千百万人随着广播乐曲做操,这算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新鲜事”,回想起上世纪50年代的情景,首届全运会竞走冠军李福德老人兴奋地说。

1984年,党中央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提出了加快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1995年,一项宏大的体育工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启动实施。这份由国务院下发的关于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确定了用15年时间把全民健身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目标。

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战略思想下,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潮席卷神州大地。从城市到乡村,从山区到平原,人们或参与篮球、跑步、游泳等传统项目,或投身于瑜伽、跆拳道、健美操等现代时尚运动。对于越来越多的中国百姓而言,体育不仅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更成为追求幸福和谐的有效途径。

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将群众体育工作推向新的高度。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在此目标指引下,进入2009年,全民健身事业持续加速——国务院确立每年的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体育节日;我国第一部以全民健身为宗旨的行政性法规——《全民健身条例》自10月起实施;培养配置社会体育指导员,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国家体育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奥运会后的两年里,国家共投入资金12.4亿元,支持3万多个行政村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支持建设“雪炭工程”项目148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3000多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71个及全民健身户外活动营地、体育公园、全民健身广场53个。

健身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如今,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无论是在现代化的健身俱乐部内、社区的健身步道中,还是在乡间的简易篮球场上,到处都能看到挥汗如雨、积极锻炼的人群。对于很多人来说,参与健身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增强体质的途径和游戏方式,更是家人之间共度欢乐时光、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渠道,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夏日的北京闷热难耐,稍微运动就会汗流浃背。即使是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北京日坛中学分校小学的李优依然坚持在羽毛球馆练习,移动、跳起、挥拍,每一个动作都做得一丝不苟。

李优是从2008年9月开始在羽毛球俱乐部练球的,每天放学后她都会练习两个小时,寒暑假期间练球的时间就更长了。虽然“球龄”有限,但是小李优已经在朝阳区的一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广西来宾市地处偏远,但当地724个行政村却拥有936个灯光篮球场,成立了农民篮球队1245支。平日里,男人们干完农活,放下农具就往球场跑。农民篮球队队员张洪湖说,每逢重大节日村里都有篮球赛,有时一天会打两三场比赛,一场比赛最多要打上八节才过瘾。

在长春胜利公园,每天一早都会有很多市民前来晨练,这其中,魏长春比较特殊。他总是东走走西看看,检查一下健身器械,指导一下市民如何锻炼。他的身份是社区体育管理员,专职管理社区体育工作。在长春,他的同事多达188人。

……

这些只是蓬勃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几个片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城市社区晨晚练点近30万个,一些地区已经形成“家庭健身活动、各晨晚练点健身活动、社区单位体育赛事、社区体育单项赛事、社区大型综合运动会”五位一体的健身活动格局,营造了“天天去健身,月月有赛事,季季搞活动,年年掀高潮”的健身氛围。

在广大农村,在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和基层农民体育协会等组织的带领下,农村体育活动在不断推进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中,坚持与生产劳动、文化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健身活动,极大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体育健身意识,有力推动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同时,为了更加广泛地调动和组织各类人群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国家体育总局分别与其他有关组织,联合推出了“五个亿万人群”健身活动,即:亿万青少年儿童健身活动、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亿万职工健身活动、亿万老年人健身活动、亿万妇女健身活动。根据各类人群的特点,分别组织多样化的健身活动,特别是亿万人群的规模影响和社会效果,对促进人们更加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创新各类人群健身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整体上推进了中国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

抓住契机促进全民健身发展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在华夏大地掀起一股体育热潮,“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理念深入人心。200

7、2008两年,仅国家体育总局就推出近150项大型群体活动,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成为北京奥运周期内遍布全国的一道亮丽风景。北京市及其他协办城市更是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一系列以奥运为主题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最大化地发挥着奥运的影响和效益。 不只是北京奥运会,相关部门总是抓住类似有利契机,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发展。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各级政府在加强医疗防范工作的同时,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广大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空前高涨,全民健身蔚然成风,体育的防病健体功能进一步彰显。

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了“全民健身日”和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条例》,体育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大量富有影响的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围绕2009年全民健身日,全国各省(区、市)体育部门共组织活动8178次,约5000万人次参与。2010年全年,全国地方各级政府体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全民健身活动达202836次。在刚刚闭幕、为期两个月的北京市第八届全民健身体育节期间,北京市共举办了9项市级活动、180多项次区县级活动和千余项基层体育活动,吸引了300余万人次参与。

全国和各地也定期和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种大型的全民健身活动,以产生更好的宣传轰动效应和示范引导作用。比如,从1995年起,每年6月10日所在的周举办全国统一的“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2001年,这项活动改为“全民健身活动周”。各级政府和群众体育组织定期举办各种体育节、全民健身节、体育文化节、体育健身旅游节等活动,并普遍利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开展具有较大声势的假日专题健身活动。

每届全国运动会、城市运动会等大型运动会举办的同时,都要举行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群众参与的大型火炬接力长跑活动。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接力活动盛况空前,直接参加长跑接力的火炬手总数为21880名,再加上数十万观看和参与的各界群众,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旋律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我国还成功地举办了国际奥委会大众体育日、亚洲体育节、世界步行日、国际体育运动年等国际性群众体育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国全民健身的良好面貌。

多方破解体育设施不足难题

在上海市杨浦区工农三村,每天清晨,400米健身步道、小区“九子乐园”里,健身人群熙熙攘攘,工农新村小学每天清晨和双休日还为市民打开大门。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让这个现有居民1050户的社区,拥有了4195平米的健身场地。

不只是上海,今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那天,全国众多城市的体育馆和学校都免费向民众开放。

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物质条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居民身边的群众体育设施一度面临严重匮乏的局面。为此,近年来,各地政府一直将群众健身的场地设施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作为全民健身的重点环节和重要问题来解决,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12月底,全国范围内(除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占地面积为22.5亿平方米。以2003年底全国总人口129227万人(不含港澳台地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为148.15元。同截至1995年底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相比,全国体育场地占地面积增加了11.8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了5.5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0.38平方米,增长58.46%。

在不断增加的体育场地设施中,从1997年开始,各级政府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进行的“全民健身工程”是最主要的建设方式,出现了“全民健身路径”、“雪炭工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多样化的建设模式。而且,投资数量逐渐加大,建设速度日益加快。仅2006年一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区市共投资24328万元,相当于1997年投资5374万元的4.6倍。“十一五”期间,国家体育总局投入20多亿元支持各类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地方投入130亿元建设各类全民健身工程,全国共建设各类全民健身工程近50万个。

社会力量的加盟是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有限体育资源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

为解决体育场地设施不足,覆盖27个省市的531个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分为两批试点向社会开放。据调查,目前已向公众开放的学校约占具备开放条件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一。经过几年试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的长效机制正在进一步探索与形成中,今年进入破题之年。许多省市针对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管理”、“物耗”等问题采取各自不同的政策、财政支持。国家体育总局大力加强政策法规的研究,争取联合教育、财政、公安等多个部门共同签署、出台适应于全国的“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管理办法”,为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提供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支持。有关方面组织专家展开攻关调研,集中破解开放工作中的一些难题。

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各类健身俱乐部满足了大量高端运动者。调查显示,2008年全国健身俱乐部超过3000家,拥有会员1200多万,成为全民健身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年初商业健身先锋“青鸟”因资金压力和经营不善倒闭的消息以及不断传来的健身俱乐部关门的新闻,引发了一系列如何扶持民间资本进入全民健身事业的思考。令广大商业健身爱好者欣喜的是,政府已经决心关注这股力量,并在《全民健身计划》中要求“鼓励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

制度性推进全民健身计划

在群众体育事业方面,2009年有两个里程碑事件意义深远,一个是“全民健身日”的诞生,一个是“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和实施。

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体育节日。同年8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560号令,颁布《全民健身条例》,并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高度重视、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北京奥运会最好的纪念。”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他表示,这是全民健身工作日益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也为保障人民群众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对于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全民健身的5年目标和任务。

按照这个《计划》要求,到2015年,城乡居民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比2007年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16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的城市居民达到18%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以上,分别比2007年提高4.9和2.9个百分点。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计划》中要求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

到2015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按照《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基础建设和重大全民健身活动的经费投入,对公益性全民健身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人士介绍,经过几年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一套全民健身发展评价体系,近期将正式出台。今后,国家体育总局将依据这套评价体系,对各地群众体育工作进行年度评估,从机制上保证《计划》各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

第四篇:争创省级体育强镇 发展农村体育事业

——三门县亭旁镇创建省级体育强镇工作总结

亭旁镇是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位于三门县中西部,镇域总面积143平方公里,全镇辖106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93亿元,财政总收入1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近几年,国家重点项目甬台温铁路三门客站,投资4个亿的佃石水库相继建成使用,投资7亿元的74省道复线穿境而过,区位优势不断凸显。我镇被誉为“浙江省红旗第一飘”、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小康型老年体育乡镇。

近几年,我镇体育工作在上级有关职能部门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全体干部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坚持全面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开展创建省体育强镇为契机,以建设体育设施,繁荣农村体育为中心,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任务。全镇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体育组织网络不断完善加强,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场地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体育社会化进程逐步推进,体育事业得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

镇党委、政府决定在2011创建省体育强镇,并作为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来抓。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把体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写入历届党代会和人代会工作报告中,每年党政联席会议多次进行专题研究,从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支持。而且我镇还专门召开镇党委班子会议做专题研究,及时制定《亭旁镇创建体育强镇的实施方案》,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宣传委员具体抓落实,各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亭旁镇创建省体育强镇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创强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我镇还把体育工作列入干部目标考核管理内容,与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挂钩。体育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评比和总结,通过正常性的检查,积极地推动了全镇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创强”作为一项全民工程。我镇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远教平台、网络等各种有效手段,层层发动,广泛宣传,积极倡导全民健身全民参与,提高全镇人民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我镇开辟专题、专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和《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加强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各类文体活动宣传。在“全民健身月”活动中,我镇都专门制作宣传牌、刊出宣传栏、挂横幅标语。我们刊出宣传栏、悬挂横幅标语。每个健身苑(点)、体育辅导站、文体俱乐部等场所都为群众提供体育健身有关的报刊、杂志。积极开展体育骨干培训,我镇每年都积极组织力量参加省、市、县体育部门组织的体育培训班,今年年初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全省体育强县、强镇争创工作培训班,还参加了国民体质监测社会指导员培训班。镇里每年定期举办2期体育骨干培训班,到目前全镇各行政村共配有社会三级以上体育指导员70名。

三、增加投入,保障充分

我镇将体育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保证人均体育活动经费2元以上,并逐年增加。2009年实际体育支出经费15万元;2009年实际体育支出经费18万元;2010年实际体育支出经费22万元;今年6月举办了亭旁镇首届全民运动会,支出经费约20万元。此外,2011年是创强年,在往年的基础上,按实际需要进行核拨,并确保创强的各项经费落实到位。在镇政府预算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打紧开支,压缩其他办公经费,挤出经费专项用于健身活动经费,为搞好活动提供经费保障;通过与企业衔接,拉赞助经费,拓展经费来源;积极向县体育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申请体育器材设施、活动经费等项目落实。

四、健全组织,建设队伍

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体育工作,党政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由分管社会事务的宣传委员分管体育工作,制定了《分管体育工作领导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镇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创建省体育强镇领导小组、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体育工作的宣传委员为副组长,各片分管领导为成员。出台了《亭旁镇创建省级体育强镇实施方案》,建立了体育指导站,配备了站长和专职体育干事,各村成立了体育指导站,配备了健身指导员,初步形成了领导小组——指导站——村指导员三位一体的工作网络。同时,还注重体育制度建设,近年来,我乡共制订《镇体育指导站制度》、《镇体育指导站工作职责》、《镇体育档案人员工作职责》、《镇老年体协工作职责》、《镇体育档案归档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同时我们非常重视体育队伍建设,目前我镇共有邵上村、芹溪村、石头岙村、杨家村等十八个村成立了农村业余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配有台球室、乒乓球室、篮球场、棋类室、文体广场、全套健身活动器材等设施。全镇共成立了村级篮球队、排舞队、乒乓球队、腰鼓队、舞狮队、太极拳队等文体队伍共四十多支。每个活动场所都有专人负责,并聘请专业人士给予指导,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进行训练,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竞赛和参加重大节庆的展示活动。极大程度地提高并带动了其他群众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增强了技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提高了村民的身体素质。

五、积极推进体育设施建设

1、镇村体育健身设施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全镇新增篮球架65付,健身路径80套。高标准建成下叶村社区服务中心广场以及室内活动场地,为居民休闲健身提供了一流的设施和条件。

2、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管护得到加强。加强对镇、村体育设施的检查,建立了全民健身器材报修、维护平台,督促做好体育设施的维护,从而确保了镇、村二级全民健身器材的基本完好。

3、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得到提升。投入60多万元,对亭旁中学、中心小学的操场进行了改造,新建的操场均已投入使用。镇中小学都有标准田径场、篮球场,学校的场地设施坚持对社会开放,广受到群众的欢迎。

六、积极普及开展群体活动

1、加强体育骨干建设,做好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全镇70名(其中:二级25名,三级 4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一批体育健身骨干,经常活跃在各类体育活动中,开展科学健身宣传、指导,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不断普及。举办太极拳、健身气功、排舞等培训班3期,培训人数175名,参加各级各类演出展示活动6次。邀请专家举办健康讲座6次受教育570多人次,全社会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

2、加强对镇体质测试站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工作,高标准完成省、市下达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任务。

3、积极组织开展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体育健身活动,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不断增多。如亭旁镇组队参加“欢乐海洋”海洋趣味体育大赛,得奖九项,其中青蟹爬行、草福编制获第一名;组织开展亭旁镇首届全民运动会,共有32个代表队300余名运动员参加6个项目的角逐,声势浩大,群众运动氛围浓厚;亭旁镇老年体育运动会;亭旁镇中心广场每晚举办规模庞大,参与人员众多的排舞训练;下叶村、邵上村等村篮球参加三门县全县村级篮球赛;前楼等村参加三门县村级乒乓球比赛;石头岙村组织“五〃四”青年篮球友谊赛,象棋比赛,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系列体育活动。为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镇里动员和协助村、企开展乒乓球、象棋、篮球、拔河、健步走等比赛活动。与此同时,一批乒乓球、棋牌、健身舞等体育特色家庭也不断涌现。

4、学校体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开展,拳击、篮球、田径等学校传统体育项目成绩不断提高。其中,亭旁中学拳击队每年在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得各种奖项,也为高校输送了众多优秀体育特长生。

总之,我镇的群众体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得益于县体育部门的精心指导,得益于全乡上下干部群众的努力。对照浙江省体育强镇的标准,我镇自评分为119分。今后,我镇将以这次创建活动为契机,总结经验,加强领导,抓住机遇,鼓足干劲,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建设和谐亭旁添光献彩。

三门县亭旁镇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20日

第五篇:2001—2005东莞市体育事业发展情况东莞市体育事业发展情况总结

2001—2005东莞市体育事业发展情况

2001年至2005年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体育事业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第一次在金牌榜上超越俄罗斯,名列第二。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广州成功争取了2010年亚运会的举办权,为我国体育事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广东作为全国体育事业的排头兵,以建设体育强省为目标,竞技体育实力强劲、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产业也有所突破。广东代表团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十运会上,取得了46金、 42银、36铜,总分2736.5分,列全国第二的好成绩。在全国和广东体育事业发展一片欣欣向荣的形势下,东莞市体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成绩显著,2001-2004年获得国际赛事金牌5枚、亚洲赛事金牌4枚、全国赛事金牌47枚、省赛金牌48枚及各类比赛金牌60枚。黄江、常平镇获得“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莞城区罗沙社区、南城区办事处获得“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石排镇体育公园获得“全国全民健身活动示范点”,市滨江体育公园获得“全国优秀体育公园”荣誉称号。

一、五年来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体育系统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我局党组根据市委的要求,健全学习制度,有计划、有步骤

1 地组织好各种学习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两种形式相结合。几年来主要学习了党的十六大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等党的会议精神和文件、资料等,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思想觉悟得到了提高,明确了在新世纪历史赋予党员的新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增强了党性观念、群众观念和全局观念,增强建设东莞体育强市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年上半年,我局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全市体育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体育系统全体党员在学习活动中,思想有所提高、政治上有所进步,作风上有所改变,纪律上有所增强。全体干部端正态度,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达到提高业务素质、政治觉悟、树立党员先进性形象、推动各项工作更顺利开展的目的。

在加强体育系统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局党组更注重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首先,局机关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省的专项业务培训,如竞技体育科参加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系统的培训、广东省业训管理干部的培训,群众体育科参加国民体质监测的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育经济科参加省的体育产业法规研讨等等。另一方面,还积极推荐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等级晋升业务培训,每年我市都向省或国家选派业务水平优秀的教练员和裁判员参加高级的业务进修和学习。

(二)积极投入抗击非典斗争,倡导科学健身

200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疫情。面对突如 2 其来的非典疫情,我市根据中央和省的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市体育局结合我局实际提出了抗击非典的具体要求,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严防非典疫情,取得了抗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胜利。非典疫情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地危害,同时也使人民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种全新的理念“以健身促健康,以健康防疾病”在群众头脑中逐渐形成。为了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科学健身的知识。例如,我局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市民开展小型、分散的体育活动,指导市民多到户外的绿地、阳光下进行活动。在“五一”节长假期来临之前,我们邀请了省科研所的专家在我市三家媒体向市民讲授科学健身方法,指导群众科学健身。组织市民参加了“广东省百万群众健身行活动”,全市32个镇区共有近30万名干部群众参加。市几套班子的领导参加了健身行活动。为此,我局被广东省体育局授予“抗击非典”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为深入持久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十项民心工程中关于广泛开展医疗保健知识普及运动、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的要求,制定了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五年计划。

(三)围绕以“省运争金、奥会争光”为目标,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综合实力的体现。东莞作为一个地级市,省运会成绩是衡量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一直以来我市坚持举国体育体制,创新业余训练改革,通过不断调整项目布

3 局,增加新潜力项目,狠抓训练,保持竞技体育水平在全省相对列前的地位。在2002年广东省第十一届省运会上,我市代表团获得少年组金牌总数45.5枚、银牌39枚、铜牌74枚,总分2933.5分,金牌列全省第八,总分列全省第四的优异成绩。五年间,我市还为国家集训队输送运动员16人,为省队(部队)输送运动员30人。目前,我市开展业余训练项目21个,在原有业余体校基础上推动9个镇区先后建立承担我市省运项目的训练基地。其中,2002年省运会后新建的基地有黄江曲棍球训练基地、厚街击剑训练基地、厚街射箭训练基地、长安武术套路训练基地、长安跆拳道训练基地、南城足球、柔道训练基地。在建设训练基地的基础上还注重传统项目学校和网点学校建设,目前我市有国家级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级传统项目学校7所,市重点项目训练网点共26个,其中10个游泳训练网点、8个射击训练网点、8个田径训练网点。2004年全省青少年锦标赛中,我市通过项目调整、充实,共参加了15个项目的省青少年比赛,为我市参加06年省运会注入了14枚金牌,列全省第六名,总分455.5分,列全省第五名,比上届省运会同期同比增长近一倍,创我市历年省青少年锦标赛带入省运会积分之最,为备战省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4年最令人振奋的是我市大朗镇选手陈艳芳在全国射击总决赛女子气步枪项目上,战胜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杜丽,以504.9环的成绩破全国纪录,平世界纪录,被国家射击队相中;中堂镇蹼泳选手陈小平在2004年世界蹼泳锦标赛上三度打破世界纪录,获得世界冠军,为我市竞技体育历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2005年,我市东英台球俱乐部台球运动员丁俊晖在“2005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中

4 连胜多名世界台球高手,最终夺冠,这是中国台球运动的一个“零”的突破。我市成功承办了“第三届全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非职业)”,东莞市五星羽毛球俱乐部继2004年获得冠军后,2005年又成功卫冕。虎门划船队代表国家参加第五届世界国际龙舟赛,不负众望,战胜了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强手,一举摘取了公开组1000米、混合组500米两枚金牌和公开组500米银牌、公开组200米第三名、混合组200米第四名的骄人战绩。广东宏远篮球队蝉联全国男子篮球联赛冠军,为东莞篮球城市增光添彩。同时,新世纪篮球队经过努力拼搏也成功进入CBA联赛2005-2006赛季。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莞籍运动员代表广东参加比赛,夺得了2枚金牌、8枚银牌、3枚铜牌的好成绩,为我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我市争得荣誉。

(四)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五年来,我市群众体育继往开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连续第七次被评为“全国游泳之乡”;荣获“全国篮球城市”、“全国幼儿基本体操之乡”等多项殊荣。

1.群众体育健身设施、场地建设投入加大。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我市历来高度重视对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五年来,我市加大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截至2004年底,我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达572万平方米,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约3.53平方米;按总人口计算,人均面积约0.818平方米。2004年,由市政府投资的市滨江体育公园正式落成,这是我市首个大

5 型多功能体育公园,投资1.85亿元,用地面积近19万平方米。包括室外活动场地、综合训练馆、休闲绿地、水上活动区和江滨观光带。公园作为我市全民健身示范点,于今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优秀体育公园”。各镇区也相应加大了群众健身设施建设的投入,先后兴建了南城文化体育广场、南城体育公园、石排全民健身广场、谢岗全民健身广场、厚街体育中心、长安体育中心、凤岗体育馆、大朗体育馆、道滘体育馆、寮步体育馆、中堂体育馆、长安上沙体育馆、中堂潢涌体育馆等多个综合性的全民健身广场或体育场馆。近年来,市彩票公益金也投入购臵一批健身路径。2004年,全市投入300万元,其中市体育彩票公益金拨出250万元,购臵健身路径70套,分批安臵到各个社区、街道、公园、广场,全市32个镇区实现镇镇有健身路径,切实做到体育设施建在群众身边,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开展健身活动,切实体现了彩票公益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效果。

2.群众体育活动上规模、上档次、制度化。

每年新春,我市都组织开展全市性迎春长跑活动,多年来已成为惯例,成为我市群众健身活动的一个品牌,每年迎春长跑活动中市有关领导、广大群众、学生都有踊跃参加。各镇区也相应在此期间,开展群众参与性强的长跑活动,全面掀起我市每年群众体育活动的第一个高潮。从2002至2005年我市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石龙杯”龙舟赛。东莞市“石龙杯”龙舟比赛是全市性的大型群体活动,历届的比赛都办得热烈、隆重,而且龙舟竞渡精彩纷呈。2005年龙舟赛更是上规模和上档次,我市比赛还纳入全国龙舟月的竞赛活动,活动当天观众人数达30多万人。篮球作为

6 我市的品牌项目,在CBA联赛热潮的带动下,赛事不断,从2003年开始连续举办了3届全市篮球锦标赛,每年的篮球锦标赛32个镇区都踊跃组队参加,参赛人数和规模为市级单项比赛之首。各镇区、村和机关单位的篮球赛事更是层出不穷,群众参与性强,如:道滘连续3年举办了周末篮球赛,表现了篮球在我市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又如全市女子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中小学生运动会等已经形成制度。2005年举行的东莞市机关运动会,提供了全市各机关工作人员一个加强身体锻炼的好机会,把群众体育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此外,全市各镇区和各系统、各部门每年也自发举办各类型各层次体育节、综合性运动会等。各单位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三八”、“五一”、“五四”、“六一”、“国庆”等节假日,以体育为主题举办庆祝活动,形成浓厚的节日体育氛围,引导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目前,各镇区因地制宜举行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呈现种类多、数量多、规模大、上档次、参与面广五个特点。我市还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大型体育赛事——第九届全国运动会部分项目的比赛、“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广东省龙狮锦标赛”、“石龙杯”国际龙舟锦标赛、“龙泊东江杯中国国际摩托艇全明星对抗赛”、“粤韩羽毛球精英对抗赛”、“粤、港、澳青少年田径邀请赛暨广东省青少年田径公开赛”、“广东省武术套路青少年锦标赛”等。

3.群众体育组织和人员建设逐步加强。

目前,我市已有市级各类体育协会14个,镇级体育协会6个,各单项体育俱乐部10多个。我市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828名,其

7 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名、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71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0名。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育组织网络,成为我市举办群众体育竞赛活动的重要载体,积极承办各类单项体育赛事,为各类群体活动的开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4.群众体育健身效果凸显。

在连续3年举办的的“科技活动月”、“体育三下乡”活动中,先后到莞城、樟木头、道滘、高埗等镇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为群众免费做体质监测,开运动处方,积极鼓励群众参与体育运动。同时,大力推动青少年人群体育健身运动发展,目前,我市已创建了东莞市体育中心、厚街体育中心、长安实验中学、黄江中学、常平体育馆等五个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04年,我市组织开展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篮球、乒乓球友谊比赛,活跃了青少年暑期活动,增进了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全市中小学校积极探索体育课程改革,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高涨,体育优秀达标率得到提高。我市体育人口不断增加,体育锻炼日渐成为群众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五)体育产业市场蕴藏巨大的开发潜力

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东莞城市建设和人文环境的改善创造了前提条件,作为体育文化主要部分的群众体育活动也随之蓬勃发展,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不断扩大。加之,东莞拥有户籍人口160多万,流动人口480多万,总人口数达640多万的巨大市场,多层次人群的健身需求成为我市体育健身消费的导向。截至2004年,我市注册登记的经营性健身服务业

8 已有500多家,其中民营类约占90%,企业投资额约40亿元,总场地面积800多万平方米,体育经营企业从业人员1.2万人。传统项目的经营不断创新,许多新兴时尚经营项目层出不穷,如赛车、热气球、卡丁车、沙弧球等。目前,我市健身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健身服务业筹资多渠道、档次多元化、消费多层次的基本格局。但竞赛表演业有待进一步开发,体育赛事的组织、开发和策划水平需要不断提高。

(六)以市运会的竞赛为杠杆,推动我市体育事业新发展 四年一届的市运会,以各镇区为单位组团参加比赛,是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次大检阅,是展示各镇区体育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我市参加省运会前一次良好的实战演练。

首先,市运会项目设臵紧扣我市开展的省运会项目,为我市参加省运会选拔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也是对各镇区积极输送高水平运动员的积极鼓励。在2001年第五届市运上和2005年第六届市运会上取得前八名成绩的代表团,都是积极承担我市省运项目的镇区如虎门、石龙、厚街、南城、长安、黄江等,或者是为市队积极输送运动员的镇区如莞城、道滘、中堂等。从2002年第十一届省运会上也可以看出,为我市省运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也都是市运会成绩列前的镇区。

其次,通过举办市运会,积极争取各镇区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市运会的成绩是一个镇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集中体现,通过市运会竞赛杠杆,调动各镇区积极支持和投入体育事业。从2001年第五届市运会和2005年第六届市运会各代表团成绩的变化,可以明显看出长安、南城、黄江等镇区经过四年时间的努力和投入,

9 成绩进步明显。

另外,市运会的举办也是我市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组织能力的体现。市运会作为我市规格最高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从运动会的筹备,竞赛的组织到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的成功完成,是全市体育工作者倾情投入工作的结果,也是全市各部门通力合作、取得新成果的一次大展示。

(七)对外交流活动、宣传工作得到加强

我市体育工作在对外交流、宣传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有力推动了体育强市的建设工作。每年举办的“石龙杯”龙舟比赛,吸引了来自亚洲邻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队伍参加。石龙龙舟队代表国家应邀出访参加日本那霸龙舟赛并一举夺冠;中日健美操交流活动在南城区举行;我市游泳队应邀参加泰国法政大学国际性比赛,横沥乒乓球到香港参加比赛,载誉而归;香港、澳门游泳协会与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进行了多次交流;日本乒乓球队、香港乒乓球队到横沥镇训练,并举行友谊赛。韩国羽毛球队应广东羽毛球队邀请在我市举行了交流比赛。据2004年统计,有各级领导干部和兄弟城市体育工作者十多批上百人次到我市参观指导我市体育工作。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开阔了我市体育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此外,我市被评为“全国篮球城市”后,积极组队参加全国篮球城市篮球比赛,加强与其他篮球城市的交流。

为加强体育事业的宣传力度,我局与东莞日报合作创立了《东莞日报-体育周刊》,每周专门开辟两个专版作为东莞体育的宣传阵地,这是我省首个地级市开办的体育专刊,也为人民群众关注

10 体育事业、投身全民健身运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二、目前我市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体育尖子人才缺乏和国际国内大赛成绩相对落后是制约我市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

总得来说,目前东莞还是缺乏体育尖子人才、缺乏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大赛并取得好的运动成绩,这成为我市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和建设体育强市的瓶颈。在2000年9月—2004年广东省世界大赛成绩统计显示:广州355分、中山305分、汕头295分、佛山250分、湛江205分、珠海165分、梅州125分、深圳105分、肇庆95分、韶关95分、惠州60分、东莞50分名列全省第十二。由于我市大赛成绩缺乏,导致在本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过程中明显落后于其他地级市,是全省少数几个未参评的地级市之一,而广东通过认定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共23家单位,列全国榜首。另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市获得的省运奖励0.5枚金牌、10.25分,仅列全省第十六位。在2004年全省体育贡献奖的评比过程中东莞123.8分,名列全省第九,其中佛山1329.3分、广州968.2分、深圳419.8分、肇庆208.3分、汕头168分、湛江153.3分、珠海152.3分、中山127分。国际国内大赛的成绩我市明显相对落后于佛山、汕头、肇庆、湛江、珠海等兄弟市,为我市备战2006年省运会带来一定的压力。

由于东莞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给我们的运动选材带来了很大困难。具有本地户籍的家庭不愿让子女投入艰苦的业余体育训练,而参加省运会的运动员必须

11 有东莞户籍,况且我市在运动员引进上有所限制,势必导致我市运动选材困难,高水平的运动尖子缺乏,这将是我们竞技体育工作面临一个巨大挑战。从长远视角审视我市竞技体育的发展,积极向省、国家输送高水平运动尖子,着眼“06亚运”、“08奥运”、“10亚运”,争取有莞籍运动员参加比赛,并取得好的成绩,尽快改变目前我市国际国内大赛成绩缺乏的局面,突破制约建设体育强市的瓶颈,除了体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努力工外,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支持。

(二)立足建设健康城市、构建和谐东莞,我市群众体育工作任重道远

在市十一次党代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使运动成为群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构建便民利民体育服务体系,培育优秀体育人才,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发展体育产业,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刘志庚市长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健康城市的体育事业发展思路。关注全民身体健康,构建和谐东莞,将是我市全民健身工程深入推广的关键。现实与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达到理想的目标,我们还要克服面临的许多困难,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1.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尚待完善

目前,我市体育场地建设现状存在着场地设施区域分布不均衡和场地设施功能配套不够完善的问题。各镇区的经济发展有差异,导致了区域体育场地设施的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在全民健身广场的建设上,我市各镇都建有的文化广场、公园,但因功能单一,多以开展广场舞为主,辅以简单的健身路径,全民健身的功

12 能不够完善。另外,我市虽然建设不少体育场馆,但是场馆的使用率不够高,管理不够科学,如何提高场馆的使用率、完善管理成为目前场馆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随着我市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目前已有的体育场馆已不能满足举办国际高水平赛事的要求,兴建一座至少能容纳8000人以上的综合性大型体育场馆成为必需,才能真正反映东莞经济实力和城市形象。

2.关注社区体育工作和外来工身心健康将成为群体工作的焦点

社区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部分,社区体育工作也逐渐成为群众体育工作的主体。我市各镇区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群众健身效果凸显,但在社区体育工作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够的环节。社区体育发展缺乏的有效政策扶持,社区全民健身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有待加强,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缺乏指导。我市作为外来人口众多的城市,关注外来员工生活成为构建和谐东莞的关键,群众体育工作也必定不断注重外来员工的身心健康。 3.群众健身服务和体育赛事组织水平有待提高

我市的群众健身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各镇区体育组织力量薄弱,社会体育指导员力量不足,仍是影响我市群众体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缺乏专职专业人员,势必影响到为群众提供健身服务的水平。此外,大赛经验严重缺乏。我市经济社会水平已经发展到有能力、有需要承办国内国际大型赛事的程度,虽然我市从未停止过承办各种大型赛事的部分项目或一些单项赛事,但仍缺乏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富有大赛组织经验的骨干,有必要积极培训和储备一批业务骨干,为今后我市承办大型

13 赛事做好充分准备。

(三)体育市场管理职能需进一步加强

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正确的法规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产业的根本所在。如何多渠道、多层次挖掘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彩票、体育产品四个市场的经济潜力,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根据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体育必然逐渐完成一个从事业到产业的转轨过程。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相对还是比较滞后的,健身服务业初具规模,却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规范制度的制约,市场经营盲目性大,经营状况不景气,竞赛表演业薄弱,缺乏体育竞赛表演业运作的机制、人员和组织。随着我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按照省市的规定,我局撤销了审批《体育经营许可证》,如何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监管成为我市体育工作面临的一道重要考题。我市的体育市场正当起步,需要加大扶持力度,使之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一支新兴的力量。为使市场监管不缺位,维护市场秩序不乏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市体育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能,一方面做到在《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积极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市场管理办法和机制;另一方面,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力争开拓东莞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四)其他方面

由于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只设到县(处)级,而东莞市是不带县的地级市,市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对32个镇区进行业务指导。而各镇区是不设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绝大多数镇区是由党委

14 委员或宣教办公室兼管体育行政工作,部分镇区连兼职人员也没有。近十年来东莞的经济进一步加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运动健身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各镇区的群众体育活动方兴未艾,体育市场逐步发展,出现不少体育经营个体户。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市各个镇区组织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多达近100次,参与群众超200万人次。目前,各镇区的体育发展的规划、体育竞赛的组织、体育市场的管理、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等问题,需要由专门体育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及由有关人员进行落实。市体育局一直以来积极推动镇区体育编制问题的落实,目前,虎门镇已成立体育运动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希望市人大呼吁我市尽快成立镇区体育管理部门,落实有关人员的编制,从而加强各镇区体育工作发展。

镇区训练基地的硬件设施有待改善。部分镇区承担着我市训练基地,然而部分基地的设施条件仍有待改善,如虎门镇承担的划船项目,作为我市的重点项目,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训练场地受到周围环境污染的影响。由于周围工业发展,工业污水都排放到划船训练水道,严重影响平时训练。为了保证划船基地的正常训练、竞赛工作,训练场地的基本条件急待解决。

三、未来五年我市体育事业的工作思路

(一)构建完善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第一,建立健全全民健身组织机构,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广 泛参与、条块结合的健身组织网络。逐步建立各单项体育协会,负责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宣传体育文化,组建、培训体育骨干队伍,组织、开展体育赛事活动。各镇(区)、居委会(社

15 区)、村委会、企业也要根据实际成立体育协会。

第二,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建成一批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现代化的体育设施。体育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管理科学,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根据我市的实际,到2010年要建成2座市级、标志性体育设施(新体育馆和运动学校)。各镇区基本要建有一个具有5项以上体育项目的全民健身活动阵地(包括体育馆、体育公园、全民健身广场、文化公园等形式,内应具有游泳池、露天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门球场、健身路径器材等多个运动项目,有条件的可建设网球场、体育场等)。要求100%的村委会(社区)建有一个标准灯光篮球场、“三点一苑一室”(三个健身点、一个健身苑、一个健身室),实现村村有健身路径。争取到201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公用面积显著提高,同时最大限度实行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实行体育资源共享。

第三,促进群众体育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每年举办全市性、已形成品牌的体育赛事活动,并推动各镇区形成自己的体育品牌;争取承办2-3次国际性、全国性大型赛事,以举办大型赛事为契机,从而推动各镇区体育赛事、活动的举行,带动全市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到2010年全市体育人口达到总人口的50%以上,城市街道办事处全部达到省体育先进社区标准。

第四,建立科学规范的全民健身服务网络。随着群众体育意识普遍增强,全民健身服务网络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到2010年,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500人;市滨江体育公园作为我市全民健身活动示范点,将建立

16 市国民体育监测中心,配臵科学监测仪器,为群众身体状况、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数据和正确的指导方案。并联合教育部门,指导建立全市中小学体质监测制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条件的镇区、村委会(社区)、企业建有全民健身指导站(辅导站)、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等。

(二)深化业余训练改革,健全有效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效益,以可持续原则发展我市竞技体育,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深化业余训练改革,发展培养一批新的优秀体育苗子,争取向国家队、省专业队输送更多的运动员。

首先,争取领导重视和政府支持是开展业训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当前业余训练体制正面临着一个改革和转型的过程,只有争取政府和领导的重视,才能有效解决体制转变中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基层业余训练的基地和网点学校,必须依靠相关行政政策的优惠,提供业余训练工作者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才能维持不断扩大业余训练规模,提高业余训练质量。

其次,调整项目布局,突出重点,拓展省运“争金”项目。竞技体育项目的开展围绕奥运、全运和省运的项目设臵,结合东莞的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布局项目结构。巩固游泳、射击、举重、乒乓球、皮划艇等优势项目,大力发展田径、体操等重点项目,突破篮球、足球等受群众喜爱、影响大的球类项目。在优先投入重点项目的同时,兼顾个别其他地市开展少的项目,争取

17 在重点突出的情况下,有所新的突破和省运全面夺分,拓展省运会争金点。在全面分析各项目的运动特点和其他兄弟单位的实力情况,在巩固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省运的争金点,加强分类指导,提高东莞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第三,坚持体教结合,创新业余训练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出路。有效统筹管理全市的业余训练规划和项目布局,管理市体育运动学校,指导业余体校的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估。完善各镇级体校、传统学校和学校体育网点的建设和发展,抓好省级单项重点后备人才基地和单项重点项目班的建设,真正把各级学校和项目班建设成有人员、有经费、有训练、有场地器材的后备生产线。开拓新思路、新办法解决新时期业训工作面临的困境,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竞赛制度和运动员、教练员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效益最大化为工作目标,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体教结合工作,有效解决在训青少年的文化课学习和部分运动员的毕业出路问题,鼓励企业、个人办体育,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投入青少年业余训练。与教育部门合作,改革基层业余体校的办学体制,以镇级中小学为支点,对优秀运动员入学实行一定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学生从事业余训练。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集资“退役优秀运动员奖励基金”,为退役优秀运动员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鼓励运动员自身转型和提供更多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探索一套适合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训练模式,不断调动各类人员和社会各界力量,多渠道、多途径,努力开创东莞业训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加强训练队伍的管理,提高全市业余训练骨干的业务

18 素质。重视和加强训练队伍的管理教育、思想政治和管理干部自身建设等方面工作,加强体育道德作风建设,狠抓反兴奋剂工作,杜绝不正当的行为手段,维护公正、公平的竞技体育秩序。全面加强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业余训练组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体育项目的运动规则和发展趋势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教练员必须重视知识的更新,和自我发展,鼓励教练员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第五,合理引进人才,扩大选材范围。以“立足本地、发扬优势、突出重点、培养人才”的指导精神,结合东莞的实际,个别项目根据目前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遵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合理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部分重点项目考虑适当引进人员,要以达到可以填补没有夺冠实力运动员的空白。在全市形成良好的选材机制,扩大运动选材范围。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选才、训练、输送、竞赛、跟踪及安臵优秀运动员的体系,使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六,改善市、镇两级体校、训练基地的硬件设施和基层教练员的待遇。按照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训练基地和后备人才基地的标准,配套建设科学训练的硬件设施。加强对运动学校新建工作的指导,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功能设施,良好的训练的场地和学习生活环境。改善各镇级重点体校和训练基地的生活、文化教育条件,确保后勤保障工作与训练工作同步发展。进一步整合与训练相配套的训练硬件系统,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完善配套科医条件。重点办好体育运动学校和游泳中心,加强省单项人才后备基地和重点项目班的建设,抓好体育传统学校和各镇体校、网点

19 校的管理,形成有效的业余训练网络。努力改善基层教练员的待遇,提高教练的工作积极性和训练质量。训练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和科学化,训练设施、训练水平要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三)加快我市体育产业的发展,规范体育市场运作 借东莞建设制造业名城的契机,积极扶持我市体育的品牌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体育服务业,多种经营项目的体育健身娱乐业。建立公平竞争、成熟发展的体育市场体系。

第一,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和调整体育经营布局,完善体育经营的后续监督,建立有效登记、统计全市体育产业指标体系和制度,引导全市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登记、统计和整理分析制定符合东莞实际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调整体育产业经营项目布局,防止泡沫经济和重复建设。

第二,重点培育健身服务市场,积极开发竞赛表演市场。加强体育健身宣传,倡导健康、运动、休闲的现代生活方式。各镇(区)体育部门结合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发展各具特色的体育服务业,满足广大群众高质量、多层次的健身娱乐需求。积极引导体育消费特别是乡镇体育消费,推动健身娱乐市场发展。充分挖掘和整合竞赛资源,结合东莞本地的传统和优势,逐步形成品牌赛事的优化布局,开发、承接各类型的体育赛事。鼓励和支持企业与个人投资股份制职业俱乐部和专业化中介公司,实现竞赛主体的多元化。倡导各体育部门的合作,实现场馆资源、专业力量和市场资源共享。

第三,努力拓展体育彩票市场。通过宣传和鼓励政策,大力提高体育彩票销售量,规范销售行为,强化网点资金管理,提高

20 我市体育彩票的安全防患能力。与财政、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坚决取缔各种以有奖销售或抽奖方式变相发行彩票的行为,加大对民间私自发行彩票、代销境外“六合彩”等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正常的体育彩票市场秩序。

第四,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采取有力措施扶持鼓励我市体育用品生产的品牌企业,支持企业创著名商标、推进企业资本运作、企业管理、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产品质量等方面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利用东莞独特的地理位臵和经济基础,发展东莞体育用品市场,扩大体育消费需求,促进我市体育用品的大发展、大提高。

二OO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21

上一篇:奖金制度方案范文下一篇:价格认证中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