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改革

2024-05-06

竞技体育改革(精选十篇)

竞技体育改革 篇1

西方发达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虽然各有千秋, 但其共同点是已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 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以市场为中心, 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或实业团体发掘优秀运动员。根据中国国情, 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无疑有助于促进中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我国大多数竞技体育项目过去形成的业余体校—运动学校—体工队—国家队的“一条龙”式“金字塔形”培养体系, 在实践中取得过很大成绩。各省、市、区、县层层有体校, 大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分布于祖国各地。体校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长期落后, 小运动员学训矛盾突出, 文化教育缺失的弊端日益显现。体育后备人才从小进行专门的运动训练, 失去了接受正常文化教育的机会, 进入社会以后竞争力低。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不仅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择业前景, 而且会导致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缺乏继续发展的知识资本。大量体育后备人才退役后, 由于教育的缺失, 造成生存与发展困难。这几年类似“举重冠军当起搓澡工”、“长跑冠军摆地摊”、“体操冠军地铁卖艺”等新闻屡见不鲜, 就是这一“体质缺陷”的突出表现。2010年年初,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指出:“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 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 切实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 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把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提到了新的高度。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教育问题上, 国外教育系统带给我们非常成功的经验。在许多国家, 课余训练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 在制度上保证了学生运动员顺利完成学业。前英国体育大臣罗伯特·阿特金斯曾撰文指出:“最高层次体育成功的基础扎根于我们的学校, 中小学、大学对年轻人灌输积极的体育兴趣越多, 我国将来体育成功的前景越大。”

在美国, 竞技体育以学校为中心, 依靠学校的业余训练培养后备人才。中学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摇篮, 大学则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在各自的体育项目管理上, 学校享有很高的管理权限。其特点是强化了教育和体育结合, 突出了青少年体育的业余性质。美国的竞技体育运动以学校为中心, 依靠学校的业余训练培养后备人才。运动协会分别建立了地方级和地区级分会,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各自的体育项目, 在各自的体育项目管理上, 享有最高权限。由于美国的业余体育属于社会自我管理模式, 社会组织有很高的积极性, 因此, 政府一般不直接向业余体育拨款, 政府的干预能力较低。这些国家的学校教育与竞技运动训练已紧密结合, 学生运动员在接受文化学习的同时从事运动训练, 并且文化学习并未因为运动训练而受到过多影响。

在法国, 体育行政部门着眼于竞技体育体育人才退役后的社会职业性培养机制, 制定了一项针对高水平竞技人才的社会跟踪扶持政策, 确保他们得到符合能力和愿望的持续的就业能力培训。

财政方面, 受到法国总统关注的高水平竞技运动员退休金计划, 已由2012年年底生效。这项强大的国家承诺将涵盖2000位2012年1月1日以前在册 , 20岁以上的老运动员 , 他们的收入不会超过社会保险最高限额的75%。培训与考试政策方面, 高水平竞技运动员可以保留5次通过高中毕业考试和技术考核的机会;规定各教育单位应为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教育和研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设施, 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高水平竞技运动员在参加公用服务考试时享有年龄限制的特许权。

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方案 篇2

体育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形式。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依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及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在总结西华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求和我院师资、场馆、地域、学生特点等实际情况对公共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完善,旨在使每位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里既能锻炼身体,保持较好身体素质,又能愉悦身心、增长体育知识与技能,同时又能掌握几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基本目标

1、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同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熟练掌握一至两项健身运动基本技、战术、理论、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基层单项比赛的指导方法和组织方法。了解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关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具备健康的体质和心理素质。

二、体育课类型

大学第一学期为身体素质提高期,第二、第三、第四学期采用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每一学期1个学分;

三、四年级为体育选修课,修完一学期获得1个选修学分。

三、体育课基本内容

(一)学生分班原则 根据进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分为体育保健班和体育班;对于身体有残疾及有心脏病、哮喘或动过大型手术等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的学生将之统一编入体育保健班学习和锻炼,并采取与体育班不同的考试办法进行考核。身体健康的学生则统一进行体育班。对体育班学生根据其运动素质情况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一般的学生进入基础班学习、锻炼和考核,身体素质较好、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提高班学习、训练和考核。

(二)课程设置及结构

1、体育班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4个学期共计179学时(含8课时体质测试)的体育课程。第一学期为13周,每周2学时,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均为17周,每周3学时;学生达到大纲规定的出勤次数、通过体育素质考试标准及技术考试合格即可获得该学年体育学分。

2、体育保健班开设太极拳或瑜伽等健身项目,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4个学期共计128学时的体育课程。第一、学期分别为13周,每周2学时;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均为17周,每周2学时;学生保持每学期无故旷课三次以下的出勤率并通过保健班相应的考核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3、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和辅导锻炼,同时安排10%的理论知识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

(三)体育俱乐部管理及实施办法

1、一年级第—学期由学生所在院系按行政班(30人左右一个班)男女生分班上课,进行身体素质为主,男生武术,女生舞蹈为辅的教学形式;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全部由学生自由选项课。学生在此阶段必须选择一至二个以上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体育俱乐部学习和锻炼。

2、第二至第四学期,每周一至周四下午各分三个教学单元(14:30—15:30,15:40—16:40,16:50—17:50注:夏时制顺延。),周五下午两个教学单元(14:30—15:30,15:40—16:40),每个单元均开设不同项目的俱乐部,学生根据每学期公体部公布的体育项目、时间、地点及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体育俱乐部,按照每学期平均每周参加两次俱乐部的学习和锻炼要求,共完成48学时的学习和锻炼;各单元的学习及锻炼指导由体育学院指定的负责人安排相关专业老师组织进行。

3、学生若未取得每学期规定的体育类课程学分,不具备评选三好学生、奖学金及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4、学生获得体育课程全部学分毕业时视为体育合格,否则不能毕业。

5、学生在开学两周之内可以申请调转项目,经任课教师同意后可转入所选项目班 上课,学期中途不再办理转班手续。

(四)考核办法及组织

1、第一学期进行12分钟耐力素质测试及所学项目技术考试;耐力测试经体育学院与其他学院协商确定测试时间后在规定的统一时间里,由所有担任该学院体育教学教师及校医院相关同志共同完成测试工作;技术考试由任课教师组织考试评分。

2、俱乐部考试由该项目所有任课教师组织进行技术、专项素质及相应专项理论(作业或小论文)考试。

3、学生大学四年每一学年进行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4、体育保健班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所学教材的考试及评分,成绩评定在成绩后注明“保健”字样。5.学生获得体育课程全部学分毕业时视为体育合格,否则不能毕业。同时,学生若未取得每学期规定的体育类课程学分,不具备评选三好学生、奖学金及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体育教学改革顺利实施需要学校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教务处从宏观上指导,体育学院负责体育教学组织和管理,各学院协调安排好体育教学时间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做好监管和协助工作。

(二)师资保障。体育学院应确保各项目均有充足的专业教师,确保改革成效。

(三)修订体育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根据课程改革措施及要求,编制适合的教学大纲,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

(四)技术支持

教务处负责公共体育课选课工作。体育学院负责项目设置、班级划分等工作。

六、本方案自2012年9月开始实施。

注:本方案要涉及教学课时的增加: 以下以一个教学班为基数即(30人)

具体是:一学期教学内容变,学时不变。即13*2=26学时(教学班)二、三、四学期教学内容与学时数有变化。具体是: 以前的学时数为:18周*2学时*3学期=108学时(教学班)现在的学时数为:16周*3学时*3学期=144学时(教学班)总的情况是:

以前的总学时为:108+26=134学时(教学班)现在的学时数为:144+26=170学时(教学班)

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竞赛改革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大学竞技体育 竞赛 改革

一、区域性大赛,如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应充分借鉴国外大学体育竞赛的经验,将体育和教育结合起来,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专业竞技性,忽视对学生的教育

(一)美国竞技体育的成功经验

美国发展竞技体育的成功经验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其一就是体育与教育的结合,保证运动员在思想品德、学术水准和竞技水平方面全面发展。美国大学体育联合会宪章特别强调“不允许把运动员视为获胜的工具,必须保证运动员的学业,保证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运动员享有接受大学教育的任何权利、享有应有的待遇,参加体育运动、接受体育教育只是大学教育经历的一个组成部分”,该条款为发展大学的竞技体育奠定了法律依据。

(二)我国竞技体育与教育结合方式初见成效

为了探索教育与体育的有机结合,提高我国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1987年前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部分普通高校试办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通知》, 确立了51所试点学校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高水平运动员。1995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再次颁布了通知,将范围扩大至53所高等院校。十多年来,试办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竞技水平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部分地实现了由“教育部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目标”。

(三)要充分利用体育市场化的契机,积极进行大学竞技体育竞赛体制改革

组织各个层面的大学竞技体育竞赛,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大学竞赛体系。增加区域性的国内校际比赛,增加大学竞技体育的竞赛次数,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借鉴CUBA,李宁大学生中国足球联赛的成功运作经验,让更多的项目走向社会化和市场化。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提高竞技水平赛事的同时,不断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转变学校竞技体育竞赛的发展思路,树立“健康第一,增进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以竞技为主的大学竞技体育竞赛束缚了大部分学生的发展

长期以来,大学运动会一直以竞技体育活动为内容,是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竞技体育项目几乎占据了学生体育竞赛内容的全部,无法达到学生体育竞赛的目标,即增强体质、锻炼身心、最终实现“育人夺标”的价值。大学生运动会是学生体育竞赛的最高赛制,然而参赛队员中大多数为专业运动员,很少能有真正的普通大学生参加;各类学校体育竞赛的参加者多数是体育尖子生,普通学生根本无法参与,只是作为“看客”。大学体育竞赛变成了由少数人参加的、以争夺锦标为目标的比赛,失去了学生体育竞赛群众性参与、“育人夺标”的真正意义。

(二)举办学校的竞技体育竞赛要以育人为宗旨,突出教育特色

大学竞技体育赛事与各种大型赛事不同,不是以夺得金牌为唯一的目的,除了荣誉的争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育人,举办大学经济体育竞赛应该突出教育的特色,体现“团结、奋进、文明、育人”的精神。通过竞赛活跃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检验和提高学校课余训练水平,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

(三)在参赛方法及项目设置上应尽量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的需要

大部分的大学竞技体育赛事只片面强调体育的竞技而漠视群众性,强调功利性而漠视教育性,使得很多学生被剥夺了体验参与竞争的权利,扼杀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在参赛方法上,应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赛事中来。如果因为客观原因的限制,导致参赛学生有限,那没有竞技特长的学生也可以安排从事其他与赛事相关的活动:赛事组织、沟通、广播、宣传甚至是裁判和观众,使得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赛事带来的快乐。

竞技体育改革 篇4

1 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背景

1.1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形成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我们说,任何一种活动的背后都有某种意识或观念发挥作用,这些意识与观念就源自于客观现实的强化,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建国初期全国百废待举的情况之下为了振奋民族精神,我国采取了举全国之力办竞技体育的方法,集中人力和物力,最大限度调动国家及社会的积极性,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所传达的荣辱与共的精神与无畏不屈的传统意志,正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

竞技体育要求运动员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我国竞技体育的目标就在于能够在国际比赛中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争得荣誉,来振奋民族精神,同时也使得优秀运动员与教练员得到一定的经济收益与社会地位。尤其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国际重大赛事上的胜利会在社会上产生轰动效应,大大激发人们的民族的荣誉感、自豪感。体育比赛不仅仅是技战术上的较量,同样是运动员意志力、毅力、纪律和道德和精神风貌的比赛,同时还是国家、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投入等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

1.2 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发展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15枚金牌,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是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有学者认为:洛杉矶奥运会一定程度上指引了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奥运会结束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提出奥运战略并实施,发展竞技体育。自此,我国竞技体育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时期。

1995年国家体委发布了《奥运争光计划》,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竞技体育高效、快速、健康发展,夺取更大成绩,赢得更大荣誉,为实现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服务。正是因为有了举国体制,我国竞技体育得以快速全面走向世界,在国际竞技体育领域中逐渐有了一席之地并愈来愈重,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国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又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推力,也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平台。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改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中对体育资源垄断现象,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优势,是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2 我国体育中介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2.1 体育中介组织的性质

中介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有着重要地位,其拥有的丰富资源与信息在发展市场经济和解决供需矛盾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供需双方提供可靠的资源,能够有效的降低交易的成本,当前对于在市场中从事中介活动的中介组织、经纪人的概念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中介组织与经纪人在法律意义上是等同的,掌握经纪人的概念,可以说就可以掌握中介组织的概念。

经纪是指市场经纪活动中的组织和个人为实现产品的交易充当媒介而形成的居间,行纪或代理关系的总和。经纪人是指以收取佣金为目的,充当委托人与第三方之间签订合约的媒介或为委托人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体育经纪人是经纪人的下位概念,是指在体育市场中的体育组织或个人为实现体育产品或服务的交易行为冲到媒介而形成的居间、行纪或代理等活动的总称。可以说,体育竞赛表演等核心体育市场的发展衍生出体育中介市场,同时体育中介市场催化体育市场各个领域发展,也制约着核心市场的规模与规范发展。

2.2 我国体育中介组织的发展

体育中介业是体育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就目前我国体育中介组织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滞后,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职业运动员人数不断地增加使得劳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劳资双方都遇到了一些困难,于是专门为职业运动员提供法律咨询,安排各种活动,策划和筹备各种比赛,并从中提取佣金和劳务费的机构和个人出现在体育市场上,他们就是体育中介组织或体育经纪人,他们的活动行为已经显示出了体育中介组织的现代功能。

3 我国体育中介组织特点与功能

3.1 我国体育中介组织的特点

3.1.1 发展起步较晚,具有后发优势

与国外的体育中介组织不同,我国职业体育起步较晚,而且并不完全是以市场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约束,这也就同时制约了体育中介组织的中介活动。虽然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体育中介组织直至当前也没有得到系统的组织与管理,但借鉴国外成熟的中介业发展模式是我国体育中介组织发展的优势所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1)在体育中介组织的服务对象上,可以将眼光开放至大众体育这一方向,相对于竞技体育的首要目标是提高竞技水平、振奋民族精神大众体育的目标集中在强身健体、放松身心上。(2)我国体育中介业目前较为混乱的状态有很多成因,其中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法制规范是问题之一,美国体育中介业行业法规健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3.1.2 代理商模式以兼营的形式为主,项目管理部门参与运作

我国体育中介组织的产生得益于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对我国体育职业化的推行,体育开始产生收益,以体育为核心的体育产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个别项目的职业化,开始对我国体育中介业产生需求,很多广告公司、传媒公司或者投资公司等开始兼营体育中介业务,这些兼营体育中介业务的公司基本上都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水平较发达的地区。

3.1.3 经纪范围多以体育赛事经纪为主

体育组织是一个特定体育领域中具有一定权威的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积累了大量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体育组织经纪就是体育中介组织在体育组织的委托之下对体育组织的各类资产进行开发,使其效益最大化。体育组织经纪在我国在未能形成很大的规模,其中的体育行政机构、体育事业组织属于政府领导的管理部门,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性质,很少能够接受体育中介组织的代理。体育企业包括经营性质的体育场馆、体育健身娱乐企业、体育中介机构、体育事业单位兴办的第三产业等等,它们对体育中介组织也有一定的需求。体育社会团体是发展体育运动最基本的、实质性的体育组织,最著名的要数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了,我国体育社会团体也有很多,有中国奥委会、全国各单项体育协会等,是体育经纪服务的重点。

3.2 我国体育中介组织的功能

我国体育中介起步比较晚,存在的形式较为单一。直至目前体育中介组织对于我国竞技体育资源利用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依然比较有限,在许多方面还难以取代政府体育部门的职能。我国体育中介组织体现出的功能有以下几点。

3.2.1 促进体育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活动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体育市场的不断开放使得体育产品不断涌入市场,职业体育的发展又带动了体育人才的流动,使我国人、财、物还有信息等资源进入市场的速度加快。目前我国职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项目,如足球、篮球、乒乓球,在人才引进与转让方面基本都会依赖体育中介组织,通过委托中介组织完成交易。

3.2.2 降低运作成本,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我们知道,社会分工的深化使经济得到了发展,也带来的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但与此同时,交易成本却在不断上升。企业重视信息的收集及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体育企业或体育俱乐部却缺少体育资源的有效信息和对市场形势的专业化评估,市场主体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始选择依靠体育中介组织占有高质量信息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专业有效的咨询服务和建议,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提高了效率。

3.2.3 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保证每个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的前提条件,我国的体育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除了制定健全的法制和完善的市场管理制度之外,还需要体育中介组织作为第三方,在运动员转会价格的评估、体育市场中的各类交易所产生的法律诉讼等方面问题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3.2.4 诱发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正在不断的向前推进,改革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深入,依托社会走产业化、社会化的道路是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虽然在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存在制度创新的较高供给成本、制度创新中的有效性需求不足以及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程度等很多条件的拘束,但在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变革的动态过程中,依然会由于利益格局的调整而逐渐的向前演进。

4 结语

由“国家办体育”向“社会办体育”逐渐过渡,体育中介组织的存在,可以说在政府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条桥梁,能够使制度、社会、政府、个体都获益,对于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制度在不断的发展变迁中适应着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再是以行政手段配置体育资源,同时也并没有放弃对竞技体育高水平的追求目标;政府部门对体育资源的产权分离中在赢得经济利益;体育产品也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收获了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梁晓龙,鲍明晓,张林.举国体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8-21.

[2]曹剑光.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探析[J].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1-26.

[3]易剑东.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逻辑基点与价值取向[J].体育学刊,2011,18(1):14-25.

[4]谭建湘,马铁.体育经纪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

[5]马铁.体育经纪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6]万芳,丛湖平.关于我国体育市场研究的文献综述[J].浙江体育科学,2003,25(5):19-21.

[7]谭建湘,邹亮畴,张宏,等.我国体育中介市场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5):5-12.

[8]黄毅.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我国竞技体育中介组织功能与转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4):5-9.

中学体育改革初探 篇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对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时下中学体育课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完善教学评价体制,整合各种资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作 者:李平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22 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 英文刊名:NEW WEST 年,卷(期): ”“(12) 分类号:G80 关键词:中学   体育   新课程改革  

老体育教师如何应对体育新课程改革 篇6

关键词:体育改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为了适应体育改革的需要,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出适应个体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千变万化的体育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体育课程能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塑造者。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其基本理念与策略主要存在五个转变:

1.改变传统体育教育偏重于竞技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实行差异化、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教学内容繁重守旧等情况,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整合当前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开展兴趣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充分认识到体育可以放松身心,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健康发展的需求。

3.改变传统体育过于强调被动学习、机械训练等情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4.改变传统体育课程的评价过程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发挥课程评价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方面的作用。

5.改变传统体育课程管理集权的弊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体育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教育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课程目标的决策者。新课标只是从宏观上规范了全国各地、各校的体育教学,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课时比例、评价内容和方法均没有明确规定。

2.教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新课程下,教材不再只是教师主要传授的内容,而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不但要成为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传授者,还要主动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适应能力。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健康是新课程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但因为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是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从而使他们走向社会后能自主地进行锻炼。新课改下的体育教育,所授内容不再是课本内容,媒体也不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刨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识工具。

4.教师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传统学校体育教学过多地选择竞技性的运动项目,采用竞技性的训练手段,既不适合中小学生的興趣和爱好,也不利于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新体育课程以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它不再像传统体育课程那样是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或唯一课程内容资源,新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更多地需要学校和体育教师进行开发。

5.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研究者。体育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尽可能地表现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素质教育,预示着体育课教学的重点从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和机械训练,转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探索实践,逐步实现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发挥创造的表现机会。

面对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工作,体育教师不但要深化体育改革,关注个体差异,注重素质教育。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渗透。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和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竞技体育改革 篇7

为了提高高校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就应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系统改革, 从思维方式上摒弃旧观念, 以时代的发展为出发点,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和全民健身对高校体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开拓出新的思维和新的观念, 不断扩大信息交往, 及时了解国内外的体育动态, 博采众长, 使高校体育本着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多种能力的方向发展, 真正达到身心全面发展, 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形式, 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 是以发展学生体能, 增进身心健康为主的特殊教育性课程。既要求通过学科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态度和能力, 发展个性、提高爱好和乐趣, 又要通过学科增进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 提高体育认知水平, 重视体育的科学基础, 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为学科的提高创造理论基础。

一、体育课程中实践课的教学改革

首先, 教学项目、内容适当调整。目前, 各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大致相仿, 主要包括足、篮、排、武术、健美操等, 而这些项目有许多是在中学甚至小学都已经学过的, 这样重复学习既浪费时间又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综合培养。再者,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条件、习俗不同, 从项目的设定上就应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本着自己学校条件和周围环境选择一些与实际情况相适的项目。比如靠近山的学校可开设登山项目、定向越野等, 近河的学校可设置游泳项目, 北方寒冷地区可设置滑冰或滑雪课等。这样才能运用不同方法, 采取不同途径达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

其次, 教学形式、手段与方法的更新。目前, 我国各高校在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仍占较大比重, 它忽视了对学生自身能力的综合培养, 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与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导致学生对所学项目反感, 产生抵触情趣, 使教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例如, 让学生自己编排游戏进行准备活动, 采用俱乐部教学让学生自选时间、内容、教师等, 通过更新教学手段、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寓教于乐,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普通高校理论课的讲授与考核, 往往过多注重体育目的、意义、作用的讲授, 甚至还过多强调技术的细微结构, 对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这些只是空洞乏味的理论, 与自己的实际水平相差甚远。我们应重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将来走向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 在讲授体育技术、理论的同时, 讲一些有关体育保健、运动生理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不仅成为一名体育技术的学习者, 而且还能更好地为今后的娱乐健身、终身体育等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加强对课外体育锻炼的督导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 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锻炼的指导与监督, 督促学生积极进行课余体育锻炼。如挑选身体素质差或技术差的学生, 让体委、体育骨干或教师对他们进行辅导, 解决课上遗留问题或加强身体素质练习, 安排教师到学院或系里, 对学校或学院组织的活动进行指导, 从而推动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

四、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为了使体育课教学规范化, 提高教师素质是必备的条件。作为一名高校的体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 并能做到一专多能, 样样精通。所以, 对在职教师应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认识水平, 并能及时“送出去”进修学习和深造, 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对于体育界有一定名望的学者应“请进来”进行讲学、传授知识, 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科研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可靠的保障。

五、加大对场地、器材设施的经费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校体育也同样如此。场地不足、器材设施短缺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并且场地、器材的损坏会对教学产生潜在的人身危害, 不仅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而且容易造成伤亡事故。因此, 高校应加大经费投入, 对场地器材定时进行维修、保养或更换, 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竞技体育改革 篇8

目前,全国多数高职高专《大学体育》课程教学采用的是选项教学模式(即在可支配的时间内,自由选择项目),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身心要求,有助于学生达成目标。其次,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增加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性。

目前,包括我院在内的极少高职院校的《大学体育》课程实行的是传统的分班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和学生的需求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较长的时间里难以得到改变,致使教师多年来专业特长难以得到发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我们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把上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但拷贝其他院校的教学模式也不一定适合我院实际教学情况(资金短缺,教师配备不全)。

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围绕探索出一个能适应我院实际的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由原有的传统班级教学模式改革为分班和按兴趣选项教学的综合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既能充分利用现有教师力量,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课题的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我院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当前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框架

(1)将1年的体育必修课分2学期分别进行改革,第一学期实行分班教学,第2学期实行选项教学;(2)第一学期随机选择同一时间段上课的6名老师和所带的6个班级;(3)每位教师固定教授一个专项,每2周依次轮换班级。不能重复班级(表1);(4)第二学期学生从6个选择1项进行系统学习。教师固定教一个项目;(5)每位老师教一个项目,可供6~7个项目选择,人数不足30人则解散该项目重选。

3 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特点

(1)实行一学期的普修主要以介绍学习常规项目为主,学生通过普修对每个运动项目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避免出现盲目选项,像对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的不了解,导致很多学生在选择项目时出现盲目跟风现象。弥补其他院校改革中出现的失误;为今后的选项课打好基础。

(2)固定重复教学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激励教师不断开拓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彻底将教师从课堂中解放出来。每位教师专长得到利用,减少备课量,更多时间放科研上;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把上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4 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4 . 1 学生对我院体育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评价

尽管我院这种“流水线普修+选修”教学模式改革还不到1年的时间,但学生对于体育课改革给了很高的的评价。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对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持肯定态度,即持认同改革态度的学生,占到总数的94.8%。通过对不满意学生的跟踪访问,了解在高中就已经有完善的体育选课体系,对于我们这种可选项目少略有微词。

4 . 2 学生对模式改革后教师的评价

改革后,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有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觉得第一学期的流水线教学对教师是一个考验,6位教师就像6道菜,经过每一位学生品尝后给他们各自打分,对于执教老师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也是不小的压力;反过来,教师反复教授自己拿手的专项虽然简单,但要在短短2周时间让学生学好,给学生映像深刻就的在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下功夫了。各教师的互相较劲最后受益的是学生。

4 . 3 学生对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总体评价

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判断学校体育教学成果的成败之一,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是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在针对我院的“流水线普修+选修”模式调查显示:现行教学模式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能够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比例也分别达到68.9%和88.2%。这些数据表明,我院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和支持,已经初步取得成效。但是,有多数学生认为学校的场地和器材偏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

5 教学评价

(1)学生考核。主要由平时分和考试分2部分组成,平时分占40%,包括考勤、学习过程参与度、作业及尊师重道。考试分占60%,包括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2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又分别由技评和达标2项成绩组成。

(2)教师考核方法。第一学期所有学生给所有任课老师评教,第二学期通过学生网上评教加上同行专家听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6 结论

(1)通过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说明,“流水线普修+选修”改革方案符合我院目前实际情况,应全校推广。

(2)“流水线普修+选修”体育教学改革,使得学生有目的性地熟悉项目,喜欢项目,选择项目,学生更加热爱上体育课及更加尊重体育老师。

(3)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彻底将教师从课堂中解放出来。每位教师专长得到利用,减少备课量,更多时间放科研上;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探索 篇9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包括国家投入、体育行政管理、三级训练、运动员文化教育、竞赛等多种成分, 国家体育总局及各地体育部门以“体教结合”形式来改革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北京奥运光环下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在“后奥运年代”仍面临招生难、出路难、经费困难的生存危机, 体制改革要么局限于体育系统内部的保守改良, 要么否认举国体制优势, 主张效仿外国, 走完全“学校化”、“俱乐部化”等不切合中国国情的“激进”道路。因此, 对历经 30多年改革开放浪潮洗礼而又沿袭了半个多世纪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进行深入探讨便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

二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从“体训班”开始形成运动员专业化培养举国体制雏形; 60 年代通过政府行政干预并学习苏联, 成立了国家队、省队、地方业余训练队等三级训练体制; 70 年代后期, 按“思想一盘棋, 组织一条龙, 训练一贯制”要求, 形成了基层中小学运动队、业余体校、优秀运动队等层层衔接的训练网络; 80 年代以“奥运战略”为中心, 打破封闭的专业化模式, 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厂矿、行业、高校建立高水平的运动队, 形成“新三级”训练体制; 90 年代在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的指导并保证国家投资的前提下, 让部分运动项目走职业化道路, 以拓宽人才培养的社会投资来源渠道; 进入新世纪, 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 在鼓励高校继续办运动队的同时, 抓紧落实各省、市地方的“体教结合”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使然, 目前尽管我国的人均 GDP 只有美国的1 /25, 但我国奥运成绩却可以与经济实力高出十数倍的西方发达国家一争高下。我国有关体育法制体系不太健全, 虽然1995 年10 月1 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制度的保障, 但体育法之下尚缺少更多具体而强有力的法规、条例配套支持。如体育法“第十一条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 实施体育锻炼标准, 进行体质监测。”、“第十八条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 并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等。我国学校招生考试、企业单位招工、行政干部提拔中缺少有关体育锻炼标准的具体法规要求; 现行学校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 也未能达到与其他课程同等重视的程度; 对体育专长学生“文化素养差”的偏见, 剥夺了运动员文化学习和训练的保障; 有关体育经费的投入, 往往被作为政治需要而非民众的健康权利本位需求, 长官意志和个人兴趣的“人治”因素多于“法治”保障等。

三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思路构想

(一) 全面完善后备人才培养形成体系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是提升我国体育事业整体实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 我国的体育健儿们扬威奥运赛场, 离不开全国各省的底蕴深厚的“强基拓优”工程, 更离不开各类坚实的业余训练体系。自从我国一些省份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四强”工程的几年来, 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业余训练走出低谷, 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取得了新成效。

以湖南省为例, 自2011年开始实施强县、强校、强项、强人等“四强”工程, 在全省创建一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县, 在全省中学创建一批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学校, 在全省各市州体校创建一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并确定一批业余训练重点苗子进行重点跟踪、观测。体育后备人才“四强”工程的实施, 进一步完善了我省体育后备人才选拔、成长机制, 使得体育后备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实施“四强”工程后, 湖南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形成了4个层次, 即21所市州级体校、30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个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县和20所体育后备人才重点校, 撑起了省青少年业余训练的一片天地。市州级体校发挥了省业余训练的龙头作用, 后备人才基地发挥了核心作用, 重点校发挥了基础作用, 重点学校发挥了示范作用。据统计, 2011年至2012年, 省业余训练向省以上专业队输送122名运动员。2012年, 参加全省青少年儿童各项竞赛人数达7120人, 其中新注册者近5000人。全省各市州都非常重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青少年业余训练成为各级体育部门的“一把手”工程, 专项投入逐年加大。长沙市、衡阳市、湘潭市体校的年投入超过200万元。娄底市体校借承办十二届省运会的契机, 在硬件建设上一跃成为全省场馆最新、功能最全、条件最好的市州级体校。

(二) 有效贯彻“体教结合”实现双赢

改革避免了体育专长学生过早接受专业化定性的困扰, 即使是享受相关工资待遇的优秀运动员, 也可利用教育系统的便利条件通过在职学习等形式, 适当延长在校的文化学习时间, 弥补因运动训练造成的文化课缺失, 并获得相应的学历教育资质。这样, 不仅保障了为国家和地区取得荣誉,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及家长参与和支持专项体育训练的热情, 从根本上解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生源问题。

学校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 体教结合成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一大特色, 很多基地直接建在中小学校里。一些省市县的部分体校依托当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组建游泳、田径、摔跤、举重等后备人才基地。基地建在学校内, 日常训练和管理工作由学校具体负责;基地在当地中小学选拔的优秀苗子, 享受择优生同等待遇;基地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教练均为专职教练, 编制在学校, 工资进财政统发。

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学校的创建, 使得体教结合更加紧密, 激活了校园业余训练, 拓展了业余训练的发展思路, 作为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学校。国内一所中学甚至将13所初中和4所小学纳入他们的基地学校, 覆盖了市内几乎一半的乡镇。每年组织基地学校田径教学比赛, 参赛选手多达五六百人。该学校产生的“鲶鱼效应”, 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校园业余训练。

实现体教结合, 将文化教育和业余训练有机结合, 既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 又丰富了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面, 实现了学校体育教学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双赢。

(三) 拓宽出路, 解决后顾之忧

为了破解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技能单一、文化素质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顽疾, 全国各省各市州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与精神。体校等采取教体联办、就近入学的原则, 解决运动员训与读的矛盾和文化学习问题。各市州积极拓宽体育后备人才的出路, 解决运动员和家长的后顾之忧。一些体校与高等院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以解决运动员的安置问题。通过体育后备人才“四强”工程, 加强了体教结合, 形成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打通后备人才的出路, 全省业余训练之路将越走越宽。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各地体校一方面招生困难, 另一方面培养的后备人才受名额限制, 输送到各省专业队的有限, 流失现象。就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一些省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出现了两种现象:高校开展的体育项目在中小学生根发芽, 生机勃勃, 培养的优秀苗子输送到全国各大高校, 省专业队难以留住优秀后备人才;而高校不开展的项目如摔跤、柔道、举重、皮划艇等, 中小学一般也不会开展。这些项目的业余训练, 各地体校一方面招生困难, 另一方面培养的后备人才受名额限制, 输送到省专业队的很有限, 流失现象严重。

(四) 打通后备人才出路

经专家实践研究表明, 造成阻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于体育后备人才的出路没有理顺。, 运动员培养的淘汰率非常高, 就像一座金字塔, 参加业余训练的运动员们就是塔基, 最终能站上金字塔塔尖, 成为在世界大赛中争金夺银的优秀运动员毕竟是少数。当培养的后备人才只有输送到省专业队的一根独木桥时, 必然会制约后备人才培养和业余训练的发展。

因此, 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 不要盲目扩大业余训练规模, 要进一步提高业余训练的质量和效益, 扩大后备人才的出路和渠道。所以说, 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各省体校的龙头作用, 确保没能入选省专业队的学生能进入更高层次院校学习的思路。要将各省优秀后备人才汇集在省体校, 让更多的学生有出路, 除了高精尖人才入选省专业队外, 其他学生都能进入高校体育专业或体育高职院校读书, 获得大专及以上文凭。

然而, 作为衔接业余训练和省专业队的中间环节, 一些省份的体校目前存在着培养经费匮乏, 师资力量和训练场地有限的问题。有名无实, 省专业队很难从中选拔人才。就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受编制和名额限制, 对于一些优秀后备人才, 专业体训队提出了“先进校后入队”的折衷办法。但是这些“先进校”的后备人才并没有进入省体校学习, 而是跟随省专业队训练, 因为省体校没有力量培养他们。

那么如何打造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库, 让各省体校成为省内真正的业余训练龙头呢?

首先, 要大幅增加后备人才培训经费, 并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其次, 要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通过不同方式充实教练员队伍, 提高训练水平。再次, 还要改造、完善训练场地和设施, 确保各项训练的开展。同时, 要加强文化教育, 实现学生的业余训练和文化学习两条腿齐步走。

打铁还需自身硬。省体校只有具备了一流的训练设施、一流的教练员队伍、一流的训练水平, 以及科学的教学理念和管理, 才能够吸引全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成为我省体育人才储备库。为了扩大省体校的影响力, 一些省份的有关部门决定在未来的省运会将省体校列为单独参赛单位, 实行与输送单位双向计分、计牌办法。省体校运动员在省运会上获得的总分和奖牌, 同时计算在运动员的原输送单位身上, 将极大提高各市州向省体校输送优秀苗子的积极性。打通体育后备人才的出路, 除了进专业队外, 让更多的运动员们有更多的选择;让更多的优秀运动员跨进更高层次的校园, 完成自己的学业,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 我国的业余训练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业余体校才会成为后备人才储蓄库。

(五) 全面发挥体育行政部门的协调管理职能

体育行政部门从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中解脱出来, 更具精力潜心于国家体制的完善和相关政策措施的研究, 实现对国家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市场的协调管理。还可通过委派兼职的体校校长、制定和组织执行有关的赛事计划及运动员成绩等级补助标准、协调管理运动员注册和市场人才交流机制, 合理调节分配政府下拨的和社会筹集的专项资金等手段, 监督、支持、奖励有关人才培养的工作和有功单位和个人, 从而更全面地发挥体育行政部门的协调管理职能。

参考文献

[1]赵一平.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回顾与展望[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04

[2]樊花梅.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制度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05

竞技体育改革 篇10

一、“双师型”体育教师的界定

1998年, 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但是究竟什么是“双师型”教师, 研究者们的看法和表述不一。综合起来共有六种观点:一是“双证”说, 认为凡是持有“双证” (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 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说, 认为既具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又具有技师 (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 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叠加”说, 认为有“双证加双能”者是“双师型”教师;四是“双职称”说, 即要求“双师型”教师既具有教师的职称, 又具有工程师的职称;五是“双层次”说, 认为教师既要能讲授专业知识, 又要能开展专业实践;六是“特定”说, 该界定没有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给出具体的操作性定义, 只是指出“双师型”的提法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离开了特定的背景, “双师”的提法就没有意义。综合以上观点, “双师型”教师最根本的还是要有“双能”, 其他如“双证”、“双职称”等是对“双能”的不同形式的认证。

由此可以看出, “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双能型”人才。我们认为, 作为体育新课程的实施者, “双师型”体育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具备有效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其次必须具备进行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简而言之, “双师型”体育教师首先是“体育教师”, 其次是“健康教师”。但是, 这二者不能简单叠加, 应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到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去。

二、将体育教师打造为“双师型”人才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体育是为人的健康服务的。既掌握体育训练本领, 又能够开展健康教育, 并使二者有机结合, 这是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从课程性质角度看, 新时代的体育课程既是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课程, 又是进行健康教育的课程。在新的时期, 体育教师必须注意传授终身体育理念, 传授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发展其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使学生形成积极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成为生活的强者。

从课程理念角度看, 在新的基础教育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提及的课程理念中, “健康第一”理念居首要位置。在新时代的体育课程中, 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可以说“健康第一”理念, 是体育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践行这一理念, 必须注意将运动技能的专题教学与健康教育的专题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二者相互融合,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从课程目标的角度看, 新的课程标准从“增强体能, 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发扬体育精神, 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五个方面阐述课程总目标, 从“运动参与” (参与态度与参与程度) 、“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阐述领域目标, 显然“健康”是课程的最高宗旨, 甚至可以用“健康”这两个字来概括课程宗旨。在新的时期, 如果只能进行传统的体育教学, 不能进行健康教育, 就不能成为合格的体育教师。

从课程价值的角度看, 世卫组织指出:“一个人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很健全, 才是最完全健康的人。”此次课改将体育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定位为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使其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这一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 切合了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

三、“双师型”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从知识与能力的角度看, 新时代的体育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从事传统的体育教学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外, 还必须具备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和从事健康教育实践的能力。

体育教师大多是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的, 他们都学习过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体育学、体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专业课程, 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这些理论和知识可以为体育教师从事健康教育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但是仅具备上述条件是不够的, 体育教师还必须参加健康与健康教育的专题学习, 专门学习健康与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 掌握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要求, 在学习中打破体育与健康的学科界限, 并努力促进两种知识的有机结合。

另一方面, 在具备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基础上卓有成效地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首先, 体育教师应具有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体育与健康学习, 增强体能, 提高健康水平的能力。其次, 体育教师应通过相关活动的组织, 使学生获得关于身体、身体活动和身心健康的正确理念和有效体验, 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 逐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第三, 体育教师还应有较强的通过体育活动的组织, 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安排, 使学生体验到进步或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尊和自信心, 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使学生通过感受友谊、赞扬和多种形式的激励, 产生各种丰富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还要使学生接受挫折教育,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培养勇敢、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第四, 体育教师应具备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的能力。体育教师应使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学习, 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培养对自我、对群体、对社会的责任感, 增进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学会尊重他人, 关心集体, 团结伙伴, 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双师型”体育教师的培养

首先, 教师培训机构应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为在职教师提供职后培训服务的教师培训机构应加大健康教育的培训比重, 应尽可能根据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扩大在职培训规模, 丰富培训形式, 有针对性地安排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 组织观摩体育与健康教育实践, 多方面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以逐步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其次, 培养体育教师的高等院校应提高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高等师范院校的有关院系不仅是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主要阵地, 而且是提高一线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培训场所。由于各地课程改革的不均衡、教师培养与教师实际需求之间脱节等缘故, 许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并没有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及时调整。有的院校还未开设与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 有的虽开设了相关课程, 但是教学内容和时数偏少, 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与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关高等院校应加强体育教师专业课程的研究与调整, 提高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比重, 努力培养适合体育课程改革需要的“双师型”体育教师。

第三, 各类开设体育课程的学校应为体育教师的业务进修创造条件。体育教师任职的学校, 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基地, 一个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所在学校的良好环境。体育教师课时多、任务重, 在职学习与脱产进修的时间和学习机会少, 学习自觉性有待提高等现象普遍存在。体育教师所在学校应该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体育教师的学习与进修、业务知识和水平的提升, 提供制度和物质上的保障。此外, 学校可邀请校外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来校讲学, 也可安排体育教师与其他相关教师、校医等进行互动交流, 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共同为增进学生的健康而努力。

第四, 体育教师应主动积极地通过学习与研究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最根本的还是靠自身的努力。体育教师要确立学习意识, 提高学习能力, 除了正规的业务进修外, 还应抓住各种机会, 积极主动地与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专家联系, 向他们请教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此外要注意通过各种途径, 广泛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 了解、吸收健康教育的前沿理论和知识, 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健康教育能力, 尽快使自己成长为适合新课改需要的“双师型”体育教师,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完整性检测下一篇:模糊控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