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发中心介绍

2024-06-29

技术研发中心介绍(共9篇)

篇1:技术研发中心介绍

接到上海辉瑞研发中心的面试电话还是很意外的,叫今天面试,算算也只有3天的时间了,职位是data manager一职。当即上网去搜了很多这个职位的jd,由于这个职位主要是为辉瑞临床研究的项目提高数据支持,对临床的要求较高。而我,学的是药学,工作两年也一直从事跟药物质量有关的工作,临床方面完全没有涉及过,面试的兴奋感马上消失的干干净净。做最好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每天开始恶补临床方面的知识,差距肯定是很大的,对于一个自己从未从事过的领域,唯一能做的就是缩小差距。最近一直在看李开复老师的书-《做最好的你自己》和《世界因你而不同》,因此还是想去试试,给自己多一个机会和选择。

就说事情就这么凑巧,现在所在的公司本周由于审计,从上上周六开始就加班,这周晚上更是天天加班,回到家就已经是晚上10点的样子了,然后洗漱一下就开始准备工作,每天差不多2,3点才睡。除了准备专业方面的知识,还得准备英文面试,因为像这样的公司很多都是采取英文面试,所以每天都特别累。为了今天能请出假去面试,也为了现在的工作不出差池,昨天晚上更是加班加点,反正成败在此一举了。

下午1点,准时到达位于张江科苑路的德国中心辉瑞研发中心,与我一同参加今天面试的还有一位从在美国呆了很多年的,并获得执业药师资格的人,顿时压力从天而降。她是由于家庭关系才辞掉美国医院的工作并由美国辉瑞的朋友帮忙内部投简历的,中间也跟她聊了不少,收获也很大。由于她是执业药师,所以对临床方面的知识比我多。

一开始便是做题,时间是半个小时,题型分成两部分,一是英翻汉,涉及到的很多临床领域的名词;二是一份crf表,让分析;我反正的磕磕碰碰的将翻译搞完后时间也差不多了,而且没做过临床,对crf也不是很了解,这部分相当于是交白卷了,感觉开局就很糟糕。由于在我们之前还有个女生也是来面试这个职位的,我们的面试安排是在那个女生之后,在交完答卷后我们俩就在小的会客间聊天,跟她聊天还是很愉快的,虽然说是同个职位的竞争对手,但是和她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所以也就泰然了,当然也从跟她的聊天中学到不少。那个女生去面了很久,我也跟这个人聊了很久……

然后就是她去面试,会客间就只剩我一个人了,她大概进去面了20分钟的样子就轮到我了,面试间里有5个人,还好,不是英文面试,先是介绍自己现在的工作情况,为什么想要换工作,我也很坦诚跟他们说了我没有临床研究的背景,这样话题也没有怎么深入下去,当时我就觉得可能没戏了,其中一个又问了我一下职业规划,我就照网上看的大概说了一下。然后就说面试结束了,总共5分钟左右的时间……

他们说要商量一下,于是我又回到那个小会客间,跟那个海归聊天,她也很惊诧我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结束了,我跟她说可能是因为我没有临床经验,很多话题就没法进行下去了,其实那个海归到不是很care这个机会,但对于我来说就恰恰相反。

大概一刻钟过后,他们商量后就叫助理将我们3人一起带出去,我呢就可以打道回府了,而她们俩则进入到新一轮,我就这样被out掉了,想想为了那5分钟自己的付出,心里还是有点失落。虽然那个助理说过后会发邮件通知面试结果,但是我清楚其实我已经fail掉了,邮件只是一种正式的形式而已……走出德国中心,鼻子里面酸酸的感觉,有种突然看见了希望,但是希望一下就没有的感觉,简历是我在网上投的,网上这个职位对工作经验是没有要求的,如果有要求,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我简历的内容不安排我进行面试,事情有时候真的就是这么蹊跷,结果虽然已经料到了,但是我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的去等待明天的邮件,尽管我知道等来的不过只是一份拒绝而已,至少我今天晚上可以好好睡个觉了。

后记:面试完回到家便大睡了一觉,真的好累……

篇2:技术研发中心介绍

Taizhou Academy of High-tech Industr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武汉理工大学泰州高技术产业研究院是武汉理工大学和泰州市人民政府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合作共建设立的,是市区地方政府与武汉理工大学政产学研合作的标志性成果。是市区地方政府重要的引智项目------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科技服务平台。研究院依托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持和学校的学科特色与科研人才优势,政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对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促进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学校科研成果在地方的产业化。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共建,是一所在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著名学府,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5500余人,其中,教授675人,副教授125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3人,国家“千人计划”11人,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8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221人。

学校在新材料、硅酸盐建筑材料、光纤传感技术、新能源、交通物流、机电汽车、信息技术和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及2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客座和名誉教授。

2007年和2008年,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联合批准在学校建立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科学创新引智基地和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08年,科技部批准在学校建立先进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09年,学校与美国哈佛大学建立了纳米技术联合实验室(WUT-Harvard joint Nano Key Laboratory),国际纳米材料技术创始人、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M﹒Lieber任实验室主任;2010年,学校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立了新能源材料技术联合实验室;2011年,学校进入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产学研战略联盟。

研究院依托学校的人才科技优势及重点工程研究实验中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能源材料、生物医药、船舶海工、机电汽摩、港口物流、云计算物联网等学科的应用研究以及高技术开发和转化,提升泰州市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再创新的能力。

研究院设有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中心、绿色化学合成与新药研究研发中心、新能源材料与应用技术研发中心、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复合材料技术研发中心、船舶及动力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物流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等7个研究中心和综合办公室、科技服务部、卓越工程师实践教育部、远程与继续教育部、武汉理工大学江苏校友工作联络部等5个服务机构。

研究院地址:泰州市高港区扬子江中路高港区生态公园北侧 研究院网站:http://tzyjy.whut.edu.cn

研究院院长:刘国涛 ***

真诚合作

服务泰州 主要研发中心及领军人物介绍

一、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中心

1、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

2、汽车零部件设计与试验技术

3、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技术

4、材料塑性成型加工技术 负责人: 汽车学院院长 华 林

华林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合金加工学会理事、湖北省粉末冶金学会理事长、《塑性工程学报》和《锻压技术》编委、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教育部、湖北省等各类科技项目数十项,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40余篇被SCI、EI索引。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环件轧制理论和技术》专著。先后以排名第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GM中国科技成就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获教育部全国百名高校青年教师奖,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和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

二、绿色化学合成与新药研究开发中心 负责人: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郑 化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湖北省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保护研究所所长,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他的研究领域主要为药用中间体合成与工艺、药用高分子合成与生物学评价、现代药物剂型与制剂新技术等,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1、主要从事药物中间体及药物的绿色合成研究

2、主要从事催化技术和催化新材料研究

3、主要从事生物质的化学、生物转化研究

4、主要从事绿色反应介质、新型反应技术、绿色生产工艺、绿色过程分析和监测等研究

5、研究新的小分子或者大分子药用辅料,尤其是适用于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新制剂的辅料。

6、主要从事新药、新制剂及新的制药技术的研究与服务。

三、新能源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1、高效热电转换材料

2、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

3、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4、高效光催化材料

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 麦立强

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美国材料研究学会和美国化学学会会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Journal of Nanoscience Letters》副主编、编委等职。目前主要从事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纳电子生物界面与器件领域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课题等10余项。近年来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65篇。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其中14项已授权。

四、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复合材料技术研发中心

1、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理论与技术、2、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共混物研究

3、基于金属钨催化剂的非均相烯烃复分解的研究。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学科责任教授 熊传溪

武汉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科技论文60多篇,SCI收录12篇,EI收录15篇,有关论文20篇(次)被国内外同行引用。主持了武汉市晨光计划“超微细碳酸钙增韧增强聚乙烯及熔融碾磨技术的研究”、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卫生瓷高中压注浆泥浆多功能高分子添加剂的研究”、国家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金属/聚合物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高岭土/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以及973预研项目“先进高分子的合成及结构控制”等课题的研究。参加了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复合材料的老化与防老化的研究”和“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国家计委军工专项“低密度高强度天线复合材料的研究”和“电阻随长度变化导电杆”、国防科委预研基金“军用机敏复合材料的研究” 以及武汉工业大学“211”建设项目“生态化学建材”等课题的研究。其中三项得到省部级三等奖,两项鉴定为国际领先,多项研究成果被用在工业生产与军事装备上。

复合材料首席教授Francis Verpoort Francis Verpoort,1996年在Ghent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基于金属钨催化剂的非均相烯烃复分解。2004年,他创立了Ghent University ViaCatt 公司并在2004-2008年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将活性高度可控的新型钌类金属有机高效催化剂成功商业化。2008年,担任《应用金属有机化学》副主编。2011年,被聘用为武汉理工大学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任有机金属化合物和催化实验室主任,同时担任有序有机金属化合物和催化中心(COMOC)主任,日前又被任命为比利时国家科学研究基础国际合作委员会(CIS)专家。被任命为欧洲化学与分子协会的金属有机化学的比利时代表、荷兰催化剂和化学会议的董事会成员。Francis Verpoort教授发表了超过135篇科学论文,H-影响因子达到30,十多项全球专利被应用到工业中。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机制、均相及非均相的催化剂、MOFs、水裂解、烯烃置换及其应用、CO2转换、无机和有机聚合物等领域。

五、物流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港口物流装备研究开发与成果产业化;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大型装备制造设计咨询;大型港口机械装备及特种设备检测服务。

负责人:物流工程学院副院长 胡吉全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教育部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物流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港口机械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近年来先后主持参加了1项国家西部交通建设重点项目、1项国家交通战备军工重点项目、1项湖北省科技重点项目。主持开发设计了多台套港口门座起重机和各类港口机械系列产品,年均科研经费150万元。获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交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广西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港口物流装备的动态设计理论和方法、港口物流装备及系统自动化

六、船舶及动力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1、各类高性能船舶的开发、舰船自动化系统集成、舰船装饰工程设计施工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研究;

2、船舶结构安全性研究、船舶性能研究、船舶柴油机推进系统集成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船舶推进轴系设计、振动计算分析、校中计算;

3、船舶企业信息化应用研究。

4、船舶性能试验及检测。

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院长吴卫国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杨建国教授 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绪明

武汉理工大学华东船舶设计研究院院长刘益清

七、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

云计算技术开发与应用、物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 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薛胜军

篇3:技术研发中心介绍

2013年11月2日, “全国建筑热水技术研发中心”成立庆典暨热水学术研讨会在河北保定太行集团公司内召开。由中国建筑学会给排水研究分会和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成立的“全国建筑热水技术研发中心”在太行集团正式揭牌成立。保定市相关领导,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赵锂院长、中国给水排水协会会长华明九、太行集团董事长魏德义以及来自全国各大建筑设计单位给排水行业的20余位专家出席了揭牌庆典大会。

河北保定太行集团创建于1983年, 是浮动盘管换热器标准的制定者及第一台浮动盘管换热器的制造者, 也是隔膜式气压罐标准的制定者及第一台隔膜式气压罐的制造者, 现占地面积十三万平方米。公司配套体系完善, 具有A1、A2级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资质;按国家质检总局对特种设备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和ISO9001国际标准建立了双重质量保证体系;拥有河北省焊工考试机构。公司参与了多项给排水、暖通行业设计规范和制造标准的编制工作, 取得了一百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经过20余年的创业和发展, 太行集团已成为居中国建筑给排水暖通行业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 营销网络遍布全国, 产品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央组织部、人民大会堂、东方广场、国贸二期和三期、首都时代广场等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均采用了太行集团的产品。在1999年中国人民大会堂改造过程中, 太行集团的换热设备是被采用的唯一的国产设备。

此次会上, 保定市相关领导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赵锂院长分别作了会议致辞。他们充分肯定了太行集团在建筑热水换热领域取得的成就, 30年来, 太行集团成为全国建筑热水换热器的领军企业, 多年来为推动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建筑热水技术研发中心”在保定太行集团成立将有助于专家与企业双方优势的充分发挥, 进而促进全国建筑热水技术的进步, 必将为保定相关产业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太行集团董事长魏德义致辞感谢各界领导、专家多年来对太行集团的信任与支持, 表达研发中心落户太行的喜悦之情。

篇4:技术研发中心介绍

近年来,不少国际科技企业在华投资,建立各种研发中心,但其中失败案例不少。

对此,张晨认为失败在于没有融入核心技术。“成功的研发中心应享有最核心的技术和资源,所选择的研发项目应该与公司的总体战略规划相吻合。”据悉,北京研发中心所开展的项目涵盖了雅虎从产品到平台的多个核心业务。

事实上,在雅虎全球各地的研发中心已诞生许多成功项目。例如,目前炙手可热的Hadoop分布式计算架构,雅虎即是该开源项目最早、最大的贡献者,并将其应用于自身的搜索、广告、个性化等业务。“雅虎研发的理念就是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大数据的盛行意味着企业需要相应平台来承载,Hadoop因此而诞生。”Hadoop架构创始人Doug Cutting谈道。他在供职雅虎期间发明了Hadoop。

除了核心技术产品,互联网竞争还涉及到人才。“北京具有非常优秀的人才资源。”张晨透露,北京研发中心成立以来开展的研发项目,没有一个失败。“雅虎开放协作的环境,能让工程师们充分交流,开阔视野。”Doug认为,公司本身也将因此受益,从而更容易招募到优秀的工程师。

篇5:研发技术中心职责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在总经理领导下,主持技术中心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制定技术中心的研发计划。

2、负责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项目的立项,进行产业化生产。

3、负责聘用技术中心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根据对聘用或试用人员的考核情况,予以奖、惩、罚,对严重违反规定的,有权建议解除聘用合同,报总经理批准。对技术中心人员的使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量才使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落实、公正考核;对青年技术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技术指导、培养和提高,并从各方面对其进行教育、鼓励和关心,以使其感到本企业的温暖,看到自身价值和企业前途,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4、定期检查技术中心的工作进度,仪器设备的状态,试验室的整洁,危险品的保管及使用,开发技术的保密等事项。

5、制定及审核新产品企业标准,作好新产品的申报工作。

6、负责审查新产品小试结果。

7、指导与审核中试的全部设计工作。

8、指导调试:经连续四批稳定试生产后,与生产部进行交接工作。

9、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关系,协助生产部解决生产工艺、设备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及技术改造工作。

篇6:技术研发中心的组织结构

随着国际及国内技术竞争的加剧,企业或组织的兴亡成败越来越多地与技术的强弱有了紧密联系。在很多行业,无论是技工贸一体化的企业,还是纯技术型企业,都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个问题:以什么样的结构来组织技术研发中心,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

在技工贸一体化的企业中,营销中心及生产运营中心的组织结构,往往已经有了主流的公认答案。随便找一个职场人士,问他(她)生产运营中心的常见组织结构,多半会给出正确的回答:生产部、采购部、品质部、储运部(物流部)。但是,对于技术中心的组织结构,能够答得上来的职场人士却很少。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此作一些探讨。但是由于技术领域的广泛性,以及行业的广泛性,本文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可能的技术中心组织结构主要有四种:按照项目来分工;按照子系统来分工;按照技术领域来分工;按照职能来分工。1.按照项目来分工,往往有三种情况:

1.1.单一技术领域,例如软件行业(尽管还可以细分子领域)。在一些规模不是很大的软件公司里,由软件高工担任项目经理,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当然,软件高工有两种,一种是架构师,另一种是高级算法师;架构师有全局观,担任项目经理比较容易管好;而高级算法师更适合作为公司的核心资源在各个项目之间调剂;除非是某些以算法为主的项目,由高级算法师主持更合适。单一技术领域的行业还有很多,采用按项目划分的方式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1.2.一个技术领域要求较高,其它还有一至数个辅助技术领域。例如,开发电源电子产品,在电子方面的技术较深,而产品结构框架及外壳比较简单,内部的单片机嵌入软件规模较小。这种情况下,由电子高工担任项目经理,领导机械结构工程师及嵌入软件工程师,是个可行的安排,项目成功率较高。1.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领域要求较高。这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项目经理可能在一个领域水平较高,但是在别的领域较弱。例如,在某通讯公司,某软件高工担任项目经理,主持开发嵌入复杂软件的复杂芯片。他把软件架构做得很好,但是由于他在微电子方面比较弱,所以微电子架构存在很多问题,后来问题不断冒出来,进度屡屡延误。在此期间,他也曾向担任其他项目经理的几位微电子高工求助,但是由于项目经理之间是竞争关系,所以得到的答复总是“对不起,没有时间”。2.按照子系统来分工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研制设计师系统及行政指挥系统工作条例》规定:大型武器系统的研制由一位总设计师和一位总指挥联席主持工作。总设计师下设多位子系统主任设计师,每位主任设计师下设多位模块主管设计师,主管设计师下设多位设计员。同时,总指挥下设各级指挥员。

这种组织结构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对专业官与行政官的角色进行了清晰的区分;二是按照自顶向下的系统分层结构来部署组织结构。

在系统高度复杂的情况下,这种安排很可能是唯一的选择。但是,这种安排有一个缺点,就是组织结构与产品结构严格挂钩。当需要进行架构创新时,可能取消某个子系统,扩大某个子系统,精简某个子系统。这就必然会导致组织结构之间此消彼长,但是哪个负责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地盘减小甚至消失?因此政治阻力在所难免,技术问题与政治问题就会相互纠缠。好在军方项目把子系统及模块分配给各个承接单位,这种此消彼长只是跨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对容易协调。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的技术研发中心拟采用这种组织结构,就要慎重了!3.按照技术领域来分工 优点在于:

A.各部门之间的利益界面比较简单,容易协调。虽然一定程度上也有踢皮球或抢地盘的问题,例如某些控制功能,既可以用机械方法来实现,也可以用电路来实现,还可以用软件算法来实现;但是,这都不会导致哪个技术领域被全部取消,只要技术总监出面协调,就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

B.各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其自身的升、降、辞,从而激发了技术人员精益求精,不断钻研的动力,有利于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C.各个不同项目在同一个技术领域的任务会由同一个部门完成,容易积累经验及教训。既可以避免在不同的项目上犯相同的错误,又可以把一个项目上取得的创新移植到其它项目上。

D.便于实施专业审核与逐级杀头制。在前述按照项目分工的的情况下,项目经理可能是一个领域的高工,但下属中有其它领域的工程师;也可能会由纯管理人员(例如没有技术背景的MBA)担任项目经理。在这两种情况下,项目经理很可能在审核工程师编制的技术文件时,闭着眼睛签字;事后出了问题,就推托说,自己不是这个专业的,主要问题是公司给自己配备的工程师太差,而把好的工程师都配给其他项目经理了。在按照技术领域分工的情况下,机械高工(机械经理)如果没有审出机械工程师的模具图有问题,而导致模具报废损失惨重的话,理所当然要卷铺盖走人。缺点在于:

A.各个技术部门及各领域技术人员对项目的成败不够重视,只要老板对自己的水平满意就可以了。我们有的老兄甚至以各个项目合用人力资源为借口,推脱工作量,人为制造项目之间的矛盾冲突。

B.在这种组织结构下,增加一个项目不需要增加一个项目团队,不会导致直接可见的人力资源成本,所以有些好大喜功的老板往往会在无意中不断立项,项目越来越多。同时老板又不太愿意给各个部门增员,从而导致资源冲突,每个项目都进展缓慢。

上述两个缺点听起来很像微观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博弈。4.按照职能来分工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像生产运营中心了,那是最典型的按照职能来分工的。其实,技术研发中心的职能,也是可以好好地分工一下的: 4.1.研发质量部

产品的研发过程,是产品质量的源头。虽然在生产运营中心也有质量部,但是要让运营质量部兼顾研发质量,往往比较困难。原因在于:

A.传统的运营质量部熟悉的是ISO9000或类似的质量体系,这类质量体系在研发质量管理方面非常薄弱。

B.传统的运营质量部擅长统计分析,这类方法在研发质量管理方面用武之地较少。

C.传统的运营质量部擅长按照已经编好的标准来检验产品,却不善于编制标准。也就是说,擅长执法而不擅长立法。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要求执法者去立法,也不是很合理。

D.有些大公司,研发中心与运营中心隔得比较远,甚至可能不在同一个国家。

设立专业的研发质量部,有下述优点:

E.传统上,标准的编制,根据其重要性,往往由各个层级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这往往会导致自己设计自己立法的情况,缺乏公信力。而由专业的研发质量部来立法,比较合理。

F.配置版本管理,对于技术研发工作具有较高的重要性。但是其工作量又不是很大,难度也不是很高。在规模不大的研发中心,没有必要成立专门的配置管理部。由于配置管理是研发质量管理的重要支柱,由研发质量部经理来统筹这项工作,下面设立一个配置主管的岗位,是较好的安排。

G.有利于更好地推行专业的研发质量管理体系,例如CMMI等。H.研发质量部向技术总监或研发总监汇报,运营质量部向运营总监汇报,可以很好地避免多头领导的尴尬。

4.2.项目管理部

前面已经提到了,按照技术领域来分工的两个缺点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而专职的计划调度团队,可以使得工作量透明化,并协调各个项目之间的资源冲突,根据优先度排序。

另外,项目在进展过程中,需要与公司内部及外部的很多相关方进行沟通,这种沟通的工作量较大,但是难度往往不大,资深的技术人员往往不屑于做这种沟通。而专职的项目管理部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对外窗口,例如受理营销中心发来的立项建议书并启动立项程序,组织项目例会并作会议记录等。项目管理专家也不必为技术决策操心并承担责任,可以专注于计划调度、沟通协调、成本控制等;根据重要度的不同,技术决策由各个不同层级的技术人员作出并白纸黑字留下记录。

在按照项目分工的情况下,如果每个项目安排一个没有技术背景的纯管理人员担任项目经理,以便加快进度的话,一方面HR成本会太高;另一方面工程师会抱怨外行领导内行,影响工作积极性,高级工程师会拒绝参加项目,仅给多个项目充当顾问。而设立专业的项目管理部来加快进度,就解决了这一矛盾。同时,由于只需要一位资深的项目管理专家领导这个部门,其他的都是一些资历较浅的项目主管、项目协调员,所以项目管理的HR成本不会太高。4.3.知识产权部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及设立知识产权部的必要性,近年来有很多媒体作了充分的宣传,本文不再重复论述。4.4.前沿研究与工程开发的分离 有些高科技企业,其技术纵深度较大,既有开发工程师在从事工程产品的开发,同时又有研究科学家在从事前沿技术的研究。

将科学家与工程师分开,或者说将研究部与开发部分开,将有下列好处: A.在前沿技术研究成熟之后再启动产品开发,可以消除技术不确定性导致的项目投资风险及对进度计划的冲击。

B.可以让科学家们有一个更加安静的环境来思考,避免每天参加各种项目例会。

C.可以避免或至少延缓核心技术的扩散。等到研究部的相关科学家将核心技术移交给开发部时,专利申请文件早已提交了。

D.其它部门内部的类似于金字塔的组织结构,往往令科学家们反感。常规执行部门的经理领导主管、主管领导办事员,设计部门的主任设计师领导主管设计师、主管设计师领导设计员,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了。而大科学家却不一定愿意去领导小科学家、小科学家也不一定愿意被大科学家领导。所以,研究部与开发部分离以后,便于安排非金字塔的组织结构。

由上述分析可知,四种组织结构各有特色,很难说孰优孰劣。关键是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及不同的企业规模,选择最适合的组织结构。

篇7:1、技术研发中心管理制度

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家的潜能,科学、合理、高效地完成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工作。特制订本管理制度,本制度包括组织机构建设、总则、日常管理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技术秘密管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的划分及职责

1.1产品市场开发研究室:具体职能如下 1)国内外相关产品市场调研与分析

2)综合产品信息分析与研究

3)课题(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咨询论证

4)行业(产品应用)发展水平与趋势调研与分析,对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5)通过市场调查、分析,挖掘潜在的产品应用领域

6)收集来自产品应用单位的信息,提出新产品开发意见和建议 7)负责编制新产品的研发方案 8)负责新产品开发的标准化制定 1.2 产品研发行政事务研究室: 1)负责研发人事管理制度

2)对新产品试验进度安排及组织协调 3)协助包装、标签、编码、送样等具体事项 4)负责日常办公、试验物资的采购管理工作

5)负责新产品的注册报批相关事项,应用研究工作的组织联络、督促协调、质量监督、进度追踪等

1.3专利信息研究室:负责本公司的专利工作。包括专利信息、专

利说明书起草、申报等事项。

1)产品行业政策法规咨询 2)新产品咨询与评估 3)文献收集、检索与资料翻译

4)研发中心局域网的各种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等

5)提出专利工作思路、专利文书的撰写及专利申报工作 6)专利商标申报

7)专利、商标权的维持和转让事务 8)专利战略制定与组织实施 9)专利、商标侵权监视与诉讼 10)专利数据资料的管理与维护 11)图书资料和期刊管理与维护

1.4产品开发试验研究室:根据新产品开发方案,研究开发新产品的生产工艺;试验产品各项指标的符合性。

1.5产品应用试验研究室:根据新产品的应用领域,对新产品进行应用分析研究,试验产品的性能功效。

1.6 产品质量保障部:

1)负责产品生产质量指标的控制和监督管理工作 2)负责新产品的产品标准备案工作 3)负责新产品的生产许可事宜 4)负责产品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工作 5)负责产品生产标准化工作

二、工作总则

1、本着“互帮互学,资源共享”的宗旨开展新产品研究工作。本中心所有人员必须坚持“团队利益第一”,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力争在新

产品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2、追求“合作,创新,严谨,勤奋,高效”的工作方式。

3、发扬“先做人,后做事”、“敢于超越,自我否定”的企业精神,从严要求自己,做一个“积极上进、勇挑重担、谦虚好学、文明诚信”的人,还要敢于挑战自我,不屈不挠,在业务技术上追求创新,在知识水平上不断更新,紧跟科技先进水平,永不满足现有水平。

4、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达到“规范、安全、整洁、有序”的要求。实验记录的填写要求及时、规范、完整。

三、日常管理与月度考核制度

1、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考勤记录(如病事假、加班等)、月度绩效考核、内部人员调配、临时性工作安排等;

2、日常管理工作由各研究室及研究小组的主管负责;

3、科研人员职责

3.1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守时,守纪,守法。3.2严格执行国家新产品研究实验室规范。

3.3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地接受工作任务、并努力完成,不管能否完成都要及时复命(汇报工作进展及遇到的问题等情况),一般要求当天内复命。

3.4服从本部门(研究室或研究小组)主管的工作安排,不得顶撞、抱怨、推诿、敷衍。

3.5按计划完成课题进度,对课题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报。3.6在工作中做有心人,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3.7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4、研究室及研究小组的负责人职责

4.1本着对企业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公平、公正地开展日常管理、月度工作绩效考核、任务分解、联络协调等工作。

4.2承担课题任务,在技术上做带头人。

4.3对下属成员在课题上给予技术指导,协助成员按时完成中心下达的科研任务。

4.5日常工作中严于律己、勇挑重担,做好榜样。4.6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5、月度考核程序

5.1每月26日-31日由研究室主任或研究小组组长根据科研人员的职责对本部门人员进行月度考核评分,填写月度考核表,交研发中心负责人。研究室或研究小组的主管分值占总分值的40%。

5.2研发中心负责人根据其本人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分,分值占总分值的60%。

5.3月度得分汇总后报公司人力资源部,作为本人当月考核工资发放的依据。

四、课题的实施与管理 4.1课题的确定

公司科研人员根据公司的研究发展战略,或根据国内产品市场的需求提出课题,经过新产品开发审评委员会讨论、确定。提出人必须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提供详尽准确的材料,并提供该课题的可行性调研报告,其内容至少应包括:

1)该课题产生的背景

2)国内市场情况(市场容量、同类品种情况、市场潜力等)3)该课题产品与同类产品比较所具有的特点,有无重大改进 4)课题的技术难点 5)预期进度

6)费用预算 4.2课题小组的成立 4.2.1课题组的成立

课题确定后,由研究室或研究小组的主管根据课题的工作量、进度要求在全中心范围内选定小组人员,成立课题组。课题组成立后,小组成员应保持相对固定。

课题组成员为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人员,注册报批人员不列入课题组。

4.3课题目标考核责任书的签订

研究室或研究小组的主管必须和研发中心主管签订课题目标考核责任书,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

4.3.1进度目标及所占比重:一般包括通过产品应用审查(50%)、应用成果得到鉴定(10%)、获样品批量制备(20%)、通过省级生产审查(10%)、获新产品证书并指导生产(5%)、质量标准转正(5%)一共六个阶段,要求按目标完成,提前完成者加以奖励,延误时间者扣罚。

4.3.2质量目标:原始记录要体现真实性、完整性;工艺筛选、工艺研究、稳定性试验研究及质量标准制订时要充分考虑到大生产的实际情况,保证可操作性,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应根据情况扣罚。

4.3.3课题目标考核责任书一式二份,研究所和课题组各执一份。4.4实施过程管理

4.4.1研究室或研究小组的主管负责对课题实施过程中的管理。4.4.2研究室或研究小组的主管人员负责对课题进度和完成质量进行监督、考核、评分,填写课题阶段性进度明细表,并根据考核结果以新产品开发奖的形式进行奖惩兑现。

4.4.3课题总分下达到各课题组,研究室或研究小组的主管根据组内

成员对该课题的贡献、工作量、工作效率等情况进行评分(在课题总分范围内),结果报研发中心主管审核,个人汇总得分作为分配奖金的依据。

4.4.4课题开发经费由研发中心统一管理。

五、技术保密制度

为了加强研发中心的科研资料管理工作,保证保密资料的完整和安全,便于查阅,提高资料的利用率,特制订内部保密资料管理制度,并以保密协议的形式与员工签约。

5.1 保密资料的归档 5.1.1 保密资料的范围

5.1.1.1所有新产品申报资料,包括申报应用研究资料、申报新产品证书或申报生产资料、补充资料、补充申请资料等,包括实物资料及电子资料。

5.1.1.2原始记录、包括各种记录本(工艺、质量研究、检验记录等)、照片、胶卷、分析图谱以及电子资料。

5.1.1.3 各种与新产品申报有关的审批意见、通知及批件,包括审查意见、补充资料通知、生产批件、新产品证书等。

5.1.1.4 新产品质量标准及使用说明书、包装、标签等。5.1.1.5 供试样品、对照品及相关技术资料。

5.1.2所有内部资料由研发中心指定兼职或专职人员统一保管,各类资料均应登记在册,软盘、优盘、光盘等数据盘应单独、妥善存放。

5.1.3课题负责人对申报资料的归档负责。

5.1.4所有申报资料必须保持成套性、完整性,由交接双方在移交清单上签字。

5.1.5新产品申报资料必须在上报的同时存档,资料包括原件、复

印件各1套。

5.1.6完成申报资料1周内必须将原始记录存档,原始记录包括各种记录本(工艺、质量研究、检验记录等)、照片、胶卷、分析图谱、包括软盘等电子资料。

5.1.7完成新产品投产后,所有工艺资料、内控质量标准等资料应及时归档。

5.1.8取得新产品证书、生产批件后一周内,课题负责人必须将所有申报资料(原件)移交公司档案室。

5.2.申报资料的保管与借阅

5.2.1资料要求排列整齐有序,严禁借阅人自取自放。5.2.2资料至少一个月清点一次,做到帐物相符。

5.2.3借阅、查阅资料,须经研发中心领导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5.2.4投产前的申报资料、申报资料原件、原始记录一般不得借阅;仅供该课题负责人提取利用,但应及时归还。

5.2.5所有资料一般不得复印,确有必要复印其中部分内容时,由研发中心领导签字同意,在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复印,但必须在当天尽快归还。

5.2.6借阅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周,否则应由保管人员查验资料,确认完整后可办理续借手续。

5.2.7借阅者不得在所借资料上涂改、乱划、污损、撕页、折卷,更不得发生缺页或丢失事故,否则将按公司有关规定追究借阅者责任。

5.3.电脑的使用及电子档案的保密制度

5.3.1 所有电脑均应设定开机密码或屏幕保护密码,多用户的电脑使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

5.3.2电脑中的各课题申报资料不得一直处于“共享”状态,如果需

要共享时,必须设置密码,或设定用户权限,以限制用户;用毕,立即取消共享状态。

5.3.3所有申报资料电脑存盘实行“一软一硬”制度:即每套资料均要保存一个软盘、一个硬盘。不得多存,以防混淆和泄密。

5.3.4 以电子档案形式保存的资料(包括软盘、优盘、光盘等)必须专人专柜保管。

5.3.5 以服务器形式管理时,各科研人员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服务器,对所有的申报资料均保存在服务器上,自己的密码不得透露给他人,也不得打听他人的密码。

5.4 奖惩

5.4.1 对以任何形式泄露公司机密的行为均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公司将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者,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5.4.2保管人因保管不善,或课题负责人使用保密资料时没有尽到注意义务,无意或故意造成资料泄露,均被视为泄露公司机密行为,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公司将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者,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5.4.3 及时制止他人泄露技术秘密或举报他人泄密属实者,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内蒙古科盛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篇8:技术研发中心介绍

日前, 浙江飞云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被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立项拟建为2010年第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 正式挂牌命名为:飞云制药机械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据悉, 拟建的省级研发中心必须在如下几方面达到立项标准:研发人员数量, 专职人员学历及职称, 科研设备投入, 科研用房, 中心管理制度健全, 依托单位与大院名校合作共建, 主持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 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采取地方专家组初步考察, 省科技厅等联合评审, 最终厅事会商共同决定的方式。

飞云技术研发中心2004年成立, 近年先后完成了NJP全自动硬胶囊充填机和DYF药用高纯度制氮机的研发, 并取得18项专利技术, 其中发明3项, 得到了科技部、省科技厅的充分认可。

篇9:GE中国研发中心技术实用主义者

研究模型:和业务部门结合,根据竞争对手和市场需求,以三年为周期做远景规划。

研究方向:基础科学研究,能源互联网、水处理、材料科学等多达数十种类别。

研究成果:3D打印、手持CT设备、混合动力机车、1.5兆瓦风机。

就在去年年底,我们还在讨论第三次工业革命时,3D打印机甚至可以打印出一架飞机。今年5月,GE中国研发中心就宣布他们研发出了一种激光增材制造设备,它能用钛合金粉末打印出高达1米的复杂形状零件,用于飞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前缘部件制造,没有冗余部分,也更精准,能够降低飞机的重量,减少油耗。

3D打印只是GE中国研发中心一个正在攻关的项目。作为GE在全球的第四大研发中心,GE中国研发中心近些年为GE贡献了众多研究成果,手持CT、混合动力机车、1.5兆瓦风机……而你很难想象,十年之前,这还是一个只有20万美元、10个人的“草根组织”。

GE从爱迪生开始就是一家实用主义至上的企业,从LED到油气技术,从水处理到交通建设,业务繁多又必须务实高效,几乎没有GE不可以涉及的。而站在GE的角度看,全球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约60亿美元,这些钱是需要回报的。

那么,回报体现在哪儿?研发技术的产品化。

60亿美元研发资金中,10%会用于研究,90%用于产品设计和开发。GE中国研发中心也遵从上述原则,按1:9的比例进行资金和研发人员配置。

90%的钱用在产品和技术开发上,是为了最大化实现投入产出的循环变现力度;10%用于研发,也是为搭建从成果到产品的桥梁,比如自主知识产权,比如从科研机构发现可以利用的成果。

当然,钱也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GE的做法是将钱的来源分成三份,一份是每年的固定投入,另外两份则需要研发中心向业务部门要。

业务部门拿利润给研发中心做研究,一定是希望得到回报的,因此这种分配方法可以保证研发中心的工作对业务部门是有价值的。而保留三分之一的固定投入,则是因为有些前瞻性的技术对业务部门吸引力不够,但从公司层面,又需要保留一些3至5年的技术前沿预判。

除了从资金模式上保证研发的实用主义、产品主义,GE中国研发中心还有一些措施,则是从具体组织形式上保障研发中心的工作与产品紧密相连。

比如,GE中国研发中心与业务部门会以三年为周期做远景规划。双方一起探讨未来三年竞争对手会有什么样的走势,客户需求有什么样的变化,GE现有的产品和技术还有哪些薄弱环节,如何改进等。

每年春天,GE中国研发中心和业务集团还会以一个技术交流会的形式,从各自的角度提想法,进行思想碰撞。

比如,研发部门对技术更有话语权,会对业务部门说,有一项技术,将对你们的行业产生影响,我们做了一个方案,希望你们能给我们资金;业务部门对市场更敏感,他们也会说,我们的产品在今后几年需要某项技术的支撑,研发中心是否有这方面的技术和专家,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具体机制上的研发服务产品化。而在具体做法上,GE中国研发中心有三个比较常见的原则。

首先是无边界合作。研发中心各个项目组会有定期分享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从摇篮至坟墓”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的准则,从而保证从客户需求中来,满足客户需求而去。

再就是市场驱动。新产品开发中,有六项指标,首先分析是否具有一定的客户需求,完成研发后市场能销售多少,对手增长多少都要做详细的分析,从而更靠近市场需求。

最后是GE力推的“反向创新”。以前GE是做“全球本土化”,即先开发出适合美国消费水平的产品,然后根据全球各地市场的情况,对产品稍作改动再销往其他各国,现在则是在新兴市场开发低端产品,然后推向全球市场。比如,在GE中国研发中心,研发了一款手持式的CT设备,只需要1.5万美元,在中国医疗市场是个抢手货,那么推入欧美市场,是否也能抢手?对GE来说,这个方向被证明是可行的。

上一篇:新入职护士培训试题下一篇:呼吸科护士实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