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研发

2024-06-18

工程技术研发(精选十篇)

工程技术研发 篇1

近日, 由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公司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取得最新进展, 成功研发出了“65纳米产品工艺”, 并开始批量生产, 芯片制造依赖进口已成为历史。

据介绍, “65纳米产品工艺”是目前集成电路制造的主流生产技术, 其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国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完全达到了国际主流先进生产技术水平, 可以为我国的移动通信、数字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数控机床、汽车电子等高端通用芯片产品的自主开发提供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制造服务。

技术研发工程个人简历 篇2

 简历模板  技术研发工程个人简历模板  个人简历模板
姓 名: 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性 别: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8年6月17日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 已婚
身 高: 170cm 体 重: 60kg
户 籍: 广东湛江 现所在地: 广东湛江
毕业学校: 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学 历: 中专
专业名称: 模具设计 毕业年份:  
工作年限: 三年以上 职 称: 中级职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技工

 

 

职位名称: 技术研发工程师 ;
工作地区: 湛江市霞山区 ; 湛江市麻章区 ; 湛江市赤坎区 ;
待遇要求: 2500元/月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普通话 标准
计算机能力: 良好 ;
综合技能: (本文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提供)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9月 - 206月 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中专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广州典致装饰公司
时间范围: 年3月 - 12月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 广告、公关、设计
担任职位: 室内平面设计
工作描述: 独立担任室内整套设计与各项立体施工图
离职原因: 为了学习更多行业的.知识
 
所在公司: 江门市中港宝田摩托车实业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10月 - 10月
公司性质: 合资企业
所属行业: 汽车、摩托车
担任职位: 结构设计开发工程师
工作描述: 现在担任摩托车整体外观与其各零部件设计开发以及对外协调,所用的软件有:CAD 、P/E、UG等等......
离职原因: 为了离家人近些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开朗自信的我始终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迎接挑战是我时刻准备
发展方向:  
其他要求:  
 
 联系方式  
   

聚焦SUV 加大技术研发 篇3

开胃菜很震撼

在正式参观长城汽车的硕果之前,我们一行记者参观了位于保定南部正在投建的哈弗技术中心。这个技术中心位于保定市南侧,园区占地面积25万m2,总建筑面积26万m2。

该中心立足于自主研发,采用德国专家设计方案,投巨资建设,可以完成产品企划、造型规划、工程设计、产品试制、整车试验等各项工作。据介绍,哈弗技术中心明年就要投入使用。届时,中心内工程技术人员将达万人,海内外专家千余人。

该中心围绕SUV产品开发,从组织规划和硬件设施为SUV整车产品开发和产品验证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2014年底建成,预计明年初投入使用。园区主要由两部分功能区域组成:一部分是集设计办公、就餐、停车、会议、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研发中心综合楼,主要为园区设计人员、产品开发人员提供办公场所。另一部分是上文中提到的以造型中心、试制中心、试验中心设计及产品验证为主的工程区域,主要开展产品开发过程的产品验证和工艺验证工作。

虽说中心工程还未完成,但是从已经建好的建筑可以感受到整个园区的规模相当庞大,几大中心的技术含量在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厂中名列前茅。其中,能够模拟多种情况的风洞实验室值得我们大家的期待,希望建成之后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一下。

技术一直强调“过度投入”

虽说长城汽车的科技节已经来到了第四届,但是由于工作安排问题,我第一次参加这个对于长城汽车意义非凡的节日。对,可以把这个活动称之为节日。因为在这期间,将会有省市领导、行业专家、媒体记者、员工家属、院校师生等4万多人齐聚长城。在科技节上长城汽车还将举办表彰大会,集中表彰在技术研发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

在隆重的开幕式结束之后,我们开始了此次重要的参观行程。在本次科技节上,长城汽车展示范围涵盖动·科技、新材料、装备、电气、生产工艺、底盘、新能源、内外饰、安全、可靠性、橡胶、车身、销售、整车等各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城汽车最夺人眼球的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在动·科技展区,长城汽车为我们展示了5款最新发动机,从汽油到柴油,从1.0L到3.0L,从涡轮增压到两级增压。包括:3.0L排量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2.0L排量直列四缸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1.0L小排量高性能三缸电控增压汽油机 、1.5L小排量电控增压柴油机、2.0L排量两级增压柴油机,均是下一步匹配上市的全新动力。

长城汽车除了在发动机技术方面不遗余力的研发之外,在生产工艺、底盘、新能源等方面也都是硕果累累。比如长城汽车在国内首创的高性能凸轮轴齿轮,目前正在进行可靠性试验,未来将进行商品化。这个齿轮使用的材料被称为PEEK,具备耐高低温特性、尺寸稳定特性和较好的自润滑特性。在提高静音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保持轻量化特点。另外,长城汽车还研发出适合自身发动机运作特点的缸孔喷涂材料,该技术在发动机行业处于科技领先水平,与采用传统镶铸铁缸套相比,整机重量、机油耗、燃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有降低,缸孔摩擦系数大幅下降。

为了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投入也是不断加大,最终确定了战略与环保兼顾的eAD(电驱动桥)技术平台,eAD技术是基于两驱车型进行电动化拓展,机舱仍保留着发动机+变速器常规动力模块,在后桥增加“电动机+减速器”的电动模块,实现适时和全时四驱,通过HCU智能分配前后驱动桥的扭矩,动力性和经济性达到完美平衡。电驱动后桥对于传统的横置前驱的SUV来说,省去了前桥分动器、传动轴,动力输出控制更加灵活,通过整车标定,可使车辆在各种工况下展现出不同的行驶特性。

作为以SUV产品为主的汽车企业,对于车辆的通过性和稳定性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为此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车辆全地形控制系统,属自主品牌首创。目前,该系统已装备哈弗H9车型。

该系统集成车辆动力驱动与底盘电子等五大电控系统,根据驾驶员所选模式并结合路面信息控制车辆,有效提高了车辆通过性、稳定性及越野能力。能够帮助没有越野经验的驾驶者应付复杂路况下的驾驶。

重点整车产品介绍:

哈弗H1

哈弗H1是哈弗品牌打造的一款新潮迷你SUV。该车采用全新哈弗家族前脸,配合晶钻冰蓝透镜大灯、铝合金套色轮毂、LED后组合尾灯等设计应用,使整体风格更为硬朗,彰显新潮时尚、运动气息;哈弗H1仪表板、四门采用高档皮质包覆,搭配时下流行的悬浮式显示屏,结合多种色彩内饰选择,全面提升产品的精致感、档次感;创新应用变道提醒、雾灯转向辅助照明等配置,且同价位中唯一全系标配胎压监测系统,此外还配备ESP、GPS+MP5+倒车影像、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定速巡航+蓝牙等众多配置,大幅提升了整车的安全和实用性。

哈弗H2

哈弗H2是哈弗品牌精心打造的一款城市SUV,作为国内首款“时尚百搭”车型,为追求个性时尚的城市新生代群体,提供车身、内饰等方面的多种颜色和风格备选方案。

该车外观简约时尚,内饰大面积采用软性材质,手感与用料皆属上乘。哈弗H2搭载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0kW,最大扭矩210Nm,全系标配无钥匙进入及一键启动系统、定速巡航、电动助力转向、换挡指示器等智能科技,让驾乘感受更舒适随心。

哈弗H6运动版

哈弗H6运动版是哈弗品牌旗下一款都市SUV。整车外观大气简洁,采用1.5T发动机,实现了强劲动力的同时,也满足良好的燃油经济性。配备多通道数字型探头防撞雷达,6安全气囊,帘式气囊贯穿前后排乘员位置;多功能方向盘 、新一代多媒体播放器、智能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双温区自动空调、电子防眩目后视镜等,大幅提升了产品品味。

哈弗H8

哈弗H8是一款越级豪华SUV,其在平台、技术、尺寸、配置方面已达到中高端SUV水平。该车为承载式车身,纵置后驱布置,搭载2.0L直喷增压动力+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装备SUV专用悬架及制动系统、NIVOMAT自适应平衡系统、博世9代ESP(标配防侧翻、上下坡辅助)、TOD智能四驱系统、胎压监测、无钥匙进入及一键启动、座椅按摩与记忆、后视镜及方向盘一体化记忆模块,空气净化、AFS智能灯光系统、infinity娱乐系统等众多高科技、人性化及豪华配备,实现稳健驾驭及安全、舒适享受。

哈弗H9

哈弗H9是哈弗品牌旗下一款全新旗舰SUV,是哈弗12年专注SUV研发、制造经验的价值体现,更是哈弗不断走向专业的象征。哈弗H9是20~30万区间唯一一款兼具“强功能、超豪华、7座”的中大型SUV,该车为非承载式车身,在动力上搭载2.0L直喷增压+6AT动力总成,集硬朗外形、众多高科技装备、强大的四驱、电子限滑差速锁及全地形反馈系统于一身,并可加装前绞盘与后拖车钩等越野装备,在各种路况条件下均有良好的性能表现,必将成为30万以内专业级SUV新标杆。

COUPE C

COUPE C展现了哈弗COUPE风格在紧凑型SUV上的设计思路,整车造型采用全新设计理念,更具视觉冲击。该车拥有极强的动力性能,搭载全面优化的2.0L直喷增压汽油发动机,动力强劲。匹配6速双离合变速器,操纵简单,换挡时间大大缩短。盲点侦测、EPB电子驻车系统、半自动泊车、电子驻车、全景天窗等前卫配置一应俱全,搭载的车联网技术,支持移动互联,使车主实时保持网络在线,让驾乘者充分体验科技感极强的驾驶感受。

台湾工业节能技术研发现状 篇4

在制程节能方面, 目前主要依靠查核计划, 建立耗能指标供岛内产业参考, 对产业的贡献将突显在协助耗能产业降低能源成本, 提高国际竞争力。此外, 区域能源整合也成为工业节能未来重点方向, 希望藉由区域能源整合来大幅降低岛内能源消耗, 并带动相关设备、工程、设计产业发展。

压缩空气干燥设备开发

压缩干空气为工厂4种基本动力源之一, 由于空气中含有湿气, 不符合工业生产压缩空气品质, 传统作法是采无热式双塔吸附干燥法, 即用颗粒填充式吸附干燥设备吸附剂吸附水气, 再以空压机所生产压缩空气来再生吸附剂, 而得以连续除湿再生使用。因颗粒填充式吸附床设备的系统阻抗高达2000mm Aq, 且吸附剂颗粒与压缩空气流动方向垂直, 吸附剂颗粒易风化造成含尘量高, 此压缩空气再生后无法使用而必需排至系统外。因此压缩空气系统能源效率往往偏低, 全球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都将其列为重点节能研究课题。

台湾企业的解决方法为开发吸附剂与压缩空气流动方向平行的金属基材合成吸附剂的高压除湿元件, 然后再通电直接加热金属基材可再生吸附剂, 与热风加热方法比较, 除了可减少热对流热传损失外, 也可降低传统吸附塔干燥设备系统阻抗约80%, 且吸附剂无风化问题, 再生后的压缩空气可回收再使用。发展目标拟设定系统节电30%以上。此创新技术可领先全球, 属于全球尚未发展前瞻技术。同时因压缩空气品质符合ISO8571-1Class 1 (含尘量0.1毫克/立方米、含水量0.003毫克/立方米) , 可符合先进32纳米以下制程压缩空气品质的需求条件。其技术特性除具有前瞻性外, 也能配合岛内高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实现节能减碳目标。

根据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的计划, 岛内压缩空气干燥设备相关技术发展指标与时程为:

短程目标 (至2015年) :开发压缩干空气系统用高压除湿元件。

中程目标 (至2020年) :开发压缩空气量零耗损的高效率压缩空气干燥设备。

长程目标 (至2025年) :压缩空气系统用高压除湿元件量试技术及压缩干空气设备商业化技术辅导。

表1是针对岛内5家电子公司的实厂测试能耗结果比较。从表中可以发现, 无热式双塔吸附干燥设备的系统耗电都在3.4~8.4千瓦/立方米/分钟, 可再生压缩空气耗损率约在30.6%~52%之间。而加热式双塔吸附干燥设备的系统耗电都在1.51~2.12千瓦/立方米/分钟, 可再生压缩空气耗损率在9.1%~13.1%之间。显而易见, 可再生压缩空气耗损率大小为干燥设备系统节能的技术关键。

有关压缩空气除湿的金属基材合成吸附剂高压除湿元件开发方面, 目前相关研究机构已完成高压除湿元件原型, 其通电直热金属元件本体温度在6分钟内即可由室温20℃升温至140℃, 升温速率可达20℃/分钟。此结果相较于传统以热风加热时需要1至2小时才能达到140℃, 显示在节能效果上, 通电直热高压除湿法已优于传统热风法。

高效率马达动力机械关键技术开发与推广

马达动力机械为台湾企业主要用电器具, 约占总用电量的46%, 应用范围涵盖泵浦、压缩机、风机、机床等。以使用生命周期来看, 马达设备用电成本约占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使用成本的80%以上。以25马力的马达为例, 用电成本占比达99%, 空气压缩机马达为86%、泵浦为85%。以高效率马达更换效率低马达有超过3%以上的节能空间, 马达系统最佳化则可降低电力需求30%。因此推动马达动力机械的节能已成为台当局工业主管部门推动工业领域节能工作的主要项目之一, 岛内现已陆续开展法规标准修订、建立能源效率验证实验室、协助厂商开发高效率马达机械、改善与推广工厂马达机械系统测量等, 现阶段主要推动工作项目包括高效率马达动力机械能源效率管理、产业节能、技术开发与政策推广等方面。

在高效率马达动力机械的能源效率管理方面, 为实现马达动力机械节能效益, 台工业主管部门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 提出的能源政策建议, 主要开展制定马达动力机械的最低能源效率标准 (MEPS) 及能源标示管理方法、发展其他马达及马达动力机械系统元件的国际测试程序、大规模宣传推动与奖励措施等工作, 有系统地制定一套实施计划, 推动各项节能措施的具体实施。岛内马达动力机械能源效率管理政策也参照国际能源总署建议的内容制定, 并逐年推动下列工作:

1.发展其他马达及马达动力机械系统元件的国际测试程序。台湾有关马达、泵浦、空气压缩机、风机等能效测试程序大多老旧, 目前正在依据IEC、ISO等国际标准进行标准更新修订, 以与国际接轨;机床能效测试标准也将配合国际发展同步更新。

2.制定马达动力机械的MEPS及能源标示管理方法。

3.针对市场中马达动力机械能源使用效率, 制定MEPS为目前推动马达动力机械节能最直接有效作法;MEPS也成为影响市场中高效率设备渗透率最关键的环境因素。现阶段首要目标是管制马达的能源效率并推展能源标示管理制度, 然后逐步涵盖至泵浦、风机、空气压缩机、机床等产品。三相感应马达是市场上用量较大且节能效益显著的产品,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如美加、欧盟、中国大陆、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已实施IE2以上的高效率强制性MEPS管制, 并预定2015年以后进一步提升至IE3优级效率管制, 台湾也已将三相感应马达标准中的效率值修订更新, 预定2015年起将现行能源效率标准由IE1+提高至IE2等级, 2017年起再提升至IE3等级, 届时不符合能源效率标准规定的设备或器具将不准进口或在岛内销售。同时, 为落实能源效率标准的管制, 台工业主管部门也在制定标示事项、方法、检查方式等市场管理规范, 确保企业生产的各型式马达持续符合能源效率标准的规定。

4.推动非法令规范性质的奖励措施。台工业主管部门除推动MEPS的直接作法外, 也辅以奖励补助诱因, 促使消费者端使用, 激励企业生产及进口高效率产品, 达到加速提升高效率产品研制能力及除旧换新目的。台工业主管部门自2013年7月起推动“高效率马达推广补助计划”, 鼓励企业生产及进口IE2、IE3以上等级马达, 同时考虑到制造商生产能力及技术配合情况, 该补助方案分两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为期一年, 补助IE2及IE3以上等级马达, 第二阶段为期2年, 补助IE3以上等级马达。补助时间系配合岛内MEPS推动时程, 以达到增加节能成果效益的目的。

固态热电发电技术

低温工业废热 (低于400℃) 是岛内节能领域中进展较缓慢之处。依据工研院对台湾主要金属、化工、纺织、陶玻、焚化炉、发电厂等产业的调查, 经过热回收后所排放的残余热能, 年产生能量换算成电力单位高达900亿度以上, 超过台电公司年发电量的40%以上。一般而言, 低温热回收主要作为预热或干燥用途, 即“热转热”模式;然而考虑到电力是使用弹性较大且价值较高的能源, 若能将低温废热转换成为电力, 对于台湾这类高度依赖进口能源地区而言, 具有相当重要的节能减碳与能源安全意义。

固态热电发电技术的实施是将热电材料封装成为模组, 再将各模组组装为系统而应用, 其中有机朗肯循环 (ORC) 等是少数能将低端热能转换为电力的技术。固态热电发电技术藉由环境温度差, 驱使热电材料内部电子移动, 在外接回路下供电, 具有静态、无动件、高稳定性、可任意模组化以因应不同发电量等特色, 适用于100℃以上各类型分散式低温热源, 可在当地产生电力来满足该区域的需求, 同时减少环境热污染。

在电力日趋紧迫情形下, 以工业废热做为电力来源, 符合台湾能源与环境的利益。为使固态热电技术早日开始商业化, 降低技术成本为发展此项目的主要方向。现阶段策略包括开发稳定性良好高性能低成本热电材料、热电模组自动化封装技术以及高热利用效率的发电系统, 并寻求各产业的示范验证机会, 以早日认证技术发展的效益, 加速产业化进展。

该项技术发展指标与时程为:

短程目标 (至2015年) :开发材料稳定量产制程、模组自动化封装技术与适用不同热源环境和条件的千瓦级以上热电发电系统, 并于各类型产业实施示范验证。

中程目标 (至2020年) :开发低成本热电材料, 提升热电模组与发电系统的取热性能和热稳定性。于岛内建立材料生产、模组自动化封装与系统整合的体系, 逐步拓大产业废热回收效益验证。

长程目标 (至2025年) :材料、模组和系统技术成本较目前降低50%以上;与可再生能源同被列为岛内能源安全推动的重点项目, 在台当局政策与资金支持及成本降低之下, 使技术普及于具有高废热量且高电力需求的产业。

由于固态热电发电原理主要藉由热电材料完成热能与电能间转换, 因此在发电机制运作上, 热电材料性能表现影响整体热能回收重要因素。评估热电材料热电转换效率, 可以利用热电优值 (ZT值) 表示, ZT值越高则表示热电材料拥有越高热电转换效率。热电材料在不同温度区间下可分为很多种, 各类型热电材料系统都拥有其最佳ZT值, 也可说是各热电材料系统适用温度区间也不同。现今商业应用上常使用热电材料可依其适用温度范围分为低温型 (25~300℃) 、中温型 (300~600℃) 以及高温型 (600℃以上) 热电材料。兹就岛内耗能产业废热温度多为400℃以下, 因此热电材料主要着眼于中低温型材料进行开发, 其开发现况与成果如表2所示。

针对200℃以下废热源, Bi2Te3系列合金是目前具有最高热电优值材料。随着纳米材料科技进步, Bi2Te3合金结构的纳米化使得合金在高导电性条件下仍能降低热传, 让过去维持数十年的ZT=1的瓶颈可以突破至1.5以上, 进而也将热电转换效率由3%以下有机会提升至10%。而200~400℃间的废热, 由于Bi2Te3合金性能快速降低, 因而在此温度范围必须使用Pb Te、Silicide、Zn4Sb3等中温型热电合金。此类合金由于工作温度较高, 材料结构组成稳定性以及低热传导性变为更加重要。复杂结构材料制程为中温材料目前主要制作方法, 材料结构复杂化有助于降低合金热传导性, 以提升热电优值, ZT值可达1.2以上。热电材料性能表现为整个热电模组发电关键核心, 也决定模组最高转换效能, 因此现在岛内企业也在积极投入低成本高性能的热电材料开发, 使热电转换效率能够达到10%以上, 提高固态热电发电应用潜力。

中低温废热回收发电技术

台湾岛内每年能源耗量达1000亿~1200亿升油当量, 工业部门能源耗量占比45%~55%, 达450亿~660亿升油当量, 其中30%~50%直接以中低温废热形式排放, 不仅浪费能源, 且造成热污染和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工业废热排放量持续且充沛, 然而低温废热能量密度低、可用能低, 回收再利用时, 其初始设备成本高, 且岛内尚未具备价格和技术竞争力低温热能发电设备, 必须依赖进口。一则造价昂贵, 不具经济诱因, 再则岛内无后勤维修服务能力, 产品故障时, 待料、待修旷日废时, 且维修费用不菲, 因此大多用户仍持观望态度, 目前皆采取直接排放方式。

为建立有机朗肯循环本土技术, 提供经济实惠的ORC低温废热全方位解决方案是目前岛内低温废热回收发电的主要发展目标。在技术面上, 台湾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从下列两个方面着手:

强化ORC系统整合与优化技术, 提供系统工程服务

用户端需求分析和ORC规格制订:就用户端冷热源条件, 视取热、排热困难度, 决定系统最大发电量或最大发电效率。依据现场条件, 优化系统配置, 制定ORC机组和系统界面规格。

ORC机组开发:依据用户端冷热源条件, 选用适合工作流体, 设计、开发最适发电容量ORC机组。

界面整合与ORC机组建造:整合冷热源供应次系统、机电/控制次系统、数据撷取与机组运转监控次系统, 完成ORC机组建造工程。

提升ORC关键元件效率

高等熵效率膨胀器:膨胀器影响ORC机组热效率权重占70%以上, 为ORC机组主要核心技术。发电量200千瓦时, 以螺杆膨胀机为热功转换核心, 并直接驱动发电机产生电力, 其等熵效率65%~75%。发电量200千瓦时, 以高速涡轮机为热功转换核心, 以减少体积和重量, 且其等熵效率达75%~85%, 但需配置减速机构以耦合发电机组 (或采用高速发电机) 。

高效能蒸发器:蒸发器沸腾工作流体, 产生蒸汽, 以推动膨胀器。沸腾热传属双相流技术领域, 因此建立蒸发热传增益壳管式蒸发器技术, 以提升系统热效率, 并降低热传面积需求、减少体积, 可降低蒸发器制造成本。

高效能冷凝器:冷凝器冷凝做功后 (流经膨胀器后) 的汽态工作流体为液态。冷凝热传属双相流技术领域, 因此建立冷凝热传增益壳管式蒸发器技术, 以提升系统热效率, 并降低热传面积需求、减少体积, 可降低冷凝器制造成本。

高等熵效率升压泵:升压泵加压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工作流体, 并送入蒸发器内。目前用于冷媒工作流体的升压泵等熵效率40%~50%, 仍有技术研发和突破空间。升压泵加压液态工作流体, 虽然其等熵效率低, 但耗损功率仅占机组热效率5%~10%。

在经济面上, 还需考虑岛内用户端低温废热规模、现行电价、经济效益和制造端获利能力。比较各国和地区小型ORC机组发电容量和售价, 并预估商品化ORC机组的发电容量将介于30~500千瓦, 售价为1000~1200美元/千瓦。以此ORC价格, 并依据ORC废热发电用户端热源条件 (烟气、制程冷凝水、废蒸汽等) 、取热困难度、排热条件和厂区工程等因素, 一般ORC用户端投资回收期在2~5年间。以装置容量为200千瓦的ORC机组运用于15℃热源为例, 假设机组售价1000美元/千瓦, 周边设施建设成本为1500美元/千瓦, 年运转时数为8000小时, 净发电量为总发电量70%, 总建设经费初估为新台币1500万元。机组寿期设定为20年, 年运维成本为机组成本的8%, 折现率为6%, 则年均化发电成本为1.25元/度, 回收年限为3.8年。

目前岛内已建立螺杆机ORC系统工程 (包括用户端需求分析、冷/热源可发电量分析、系统热力性能分析/优化、规格制定、机组配置、P&I规划、系统整合/调适) 、关键元件开发 (包括螺杆膨胀机、蒸发器、冷凝器等) 、机电控制等核心技术, 并在工研院中兴院区建造10~100千瓦和150~500千瓦两座ORC机组性能测试实验室, 可变动冷热源温度和流量, 提供ORC机组的热力性能测试和耐久测试。期间也结合岛内精密机械、机电和冷冻空调优势产业, 并与螺杆式压缩机大厂合作, 改型量产的螺杆式压缩机为螺杆式膨胀机, 成功开发10千瓦、50千瓦螺杆机ORC机组。至此, 岛内ORC机组自制率达百分之百, 且热力性能优于国际同级产品。

如今岛内低温废热回收发电技术尚在起步阶段, 其中螺杆机ORC发电技术已有成熟技术, 可建设10~300千瓦发电量的机组。涡轮ORC发电技术目前正在研发中, 适合200~1000千瓦的单一机组发电量, 预计在2016—2017年左右可出现正式商转机组, 进一步带动产业技术升级。

鉴于岛内工业部门低温热能条件和目前产业技术能力, 现阶段发展发电容量500千瓦的ORC产品。ORC机组热能转换引擎核心 (膨胀器) 采用螺杆膨胀机或涡轮机 (见图2) , 依发电容量、膨胀器热效率和经济效益划分产品型态和研发方向:

发电容量200千瓦时, 以螺杆膨胀机为ORC引擎核心:螺杆膨胀机属于容积式动力元件, 一般设计于低速运转 (转速3600转或3000转) , 其工作风量为100~1500立方米/小时;若有大风量应用需求, 转轴和螺杆尺寸线性增大, 造成机械和转子轴系设计困难, 且不符合经济效益, 则必须诉诸动力式离心式压缩机。螺杆膨胀机系由螺杆压缩机衍生而来, 工作风量100~150立方米/小时, 相对应的ORC机组发电容量为10~200千瓦。改型、调适岛内自行研发的螺杆压缩机产品为螺杆膨胀机, 可快速切入市场。

发电容量200千瓦时, 以涡轮机为ORC引擎核心:涡轮机属于动力式动力单元, 属于高速旋转机械 (一般转速>10, 000转) 。虽然涡轮机也可设计于小功率发电机组, 但其涡轮转子叶片高度小, 涡轮等熵效率因间隙损失增大而下降, 造成ORC机组发电效率低。机组发电容量增大时, 涡轮机的等熵效率因间隙损失降低而提升, 因此热力性能表现优于螺杆机ORC。而且, 高转速也大幅缩减涡轮机和转轴尺寸, 产品可以达到紧致设计要求。

由于岛内具备优势的机械、冷冻空调、电机和热交换器产业, 同时具有小型ORC机组产品系列研发能力, 若同时建立现场冷源、热源需求分析、发电量优化分析、机组建造和后勤维修等工程能力, 且研发具有价格优势的ORC产品, 则可解决上述国际小型ORC机组仅提供单一产品和局限冷源、热源使用情形。

工业节能管理技术开发

依据政策性需求及岛内产业现况, 以及参考国外能源通讯技术发展, 台工业主管部门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开发适用于工厂等耗能场所的节能管理技术, 以及智慧电表系统所需各项关键软硬件技术, 同时采用系统建设验证及产业的推广模式, 提供能源管理相关技术工具, 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协助台湾企业达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并促进岛内能源资通讯产业成长。以下为近年来的主要研发成果。

符合美规的智慧电表通讯模组与测试平台:已完成符合ANSI C12.22的通讯转译软件和ANSIC12通讯相容性测试工具与环境, 协助岛内企业快速完成符合ANSIC12规范的智慧电表, 并进入国际市场。另在2011年完成研发的DLMS/COSEM测试测试平台, 协助大同公司在两周内通过两件符合IEC62056的智慧电表产品认证, 有效缩短认证之间并降低成本投入, 以利厂商开发原型产品。

电表网络系统通讯效能评估与自愈管理技术:完成在无线通讯网络受干扰的环境下可自动侦测通讯效能降低, 并启动拓朴重建、通讯备援、警报等自愈功能, 避免出现电表信息无预警遗失状况;目前正在研发电力线网络层通讯管理技术, 包括网络路由器自动产生、路由器失效时的拓朴更新与节点故障侦测与修复。

电表网络安全的金钥管理技术:已完成自动化D L M S /COSEM-based金钥管理机制开发, 包括电表安装阶段的金钥初始化机制与电表运行阶段的金钥更新机制, 其中电表安装阶段的金钥初始化机制解决DLMS标准电表与集中器需事先输入配对金钥问题, 可大幅提高电表布建的速度, 并建立自动化PKI凭证管理机制, 可随时侦测集中器是否被窜改。

燃烧系统模型构建技术:以数据导向的应用完成燃烧系统内各元件的描述, 快速建立燃烧系统的模型, 用以了解制程参数间的关连性。并与台塑公司完成企业先期合作案, 以此建模软件搭配在线软件工具, 完成聚乙烯生产制程的MI虚拟仪表建设方案。

燃烧系统优化操作技术:通过燃烧空气量的微量调整, 在符合空污管制范围内, 有效提高汽电锅炉的燃烧效率, 减少0.5%~1%的燃料使用, 并减少燃料使用量与空气污染物 (NOx) 排放, 以实测石化头份厂的汽电共生炉 (60兆瓦) 为例, 每年约可节省新台币600万元的燃料费。

风机系统最适化控制技术:完成具风机性能分析、模组化设备管理与即时监测功能的图控软件及具备模糊决策控制的动态追随节能控制器模组, 可通过无线感测网络 (WSN) 进行各种类比/数字感测资料收集与控制功能, 满足管路压损、功耗最小化等限制条件的风机并联最适化运转控制技术, 节能效益可提升5%~10%以上, 该技术预计导入新竹科学园区笃行污水处理厂进行应用示范。

工程技术研发 篇5

打造中国饮料研发平台-(中国)饮料研发技术论坛圆满落幕

12月2日,由苏州高田香料有限公司主办,<中国食品工业>杂志支持的2007(中国)饮料研发技术论坛在风景如画的苏州圆满落幕.此次论坛是苏州高田香料有限公司针对我国饮料研发领域缺少横向的沟通交流,研发人员与同行业的人员接触匮乏,限制思维的活跃性,缺少产生灵感的源泉,同时对行业形势的了解和判断滞后,有时对新品的研发茫然这一状况而策划举办的,目的是为专业的.饮料研发交流搭建一个互动平台,并为饮料的研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中国食品工业>杂志作为此次论坛的官方合作媒体,全程参与了论坛的筹备与举办.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食品工业英文刊名:CHINA FOOD INDUSTRY年,卷(期):2007“”(12)分类号:关键词:

煤矿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效率探究 篇6

关键词:煤矿企业;科技投入;效率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逐渐演变为企业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创新能力及其运用,因而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资力度成为企业素质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70%以上,但使用率比较低,煤炭生产排污过多,生产成本较高,加上我国煤炭资源储存条件复杂,煤炭清洁生产档次低给环境带来的负担,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不满。

1 我国煤炭企业技术研发的现状

首先国家为了扶持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于2008年颁发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对照2007年颁发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及2008年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在满足条件的企业和法人单位实施技术创新减免税。从政策和产业导向上,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

其次,在煤矿生产建设方面,三维地震仪、3D可视技术、电磁波勘探技术、煤矿一次综掘成巷技术、锚网支护技术、高效成套综采设备的研发及煤矿配套辅助先进设备的研发,都为煤炭产业技术升级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最后,我国还在低损害绿色开采与生态复垦、煤矿信息化建设、安全高效开采、煤与煤层气协调开发、煤岩动力灾害预测及防治、煤炭加工提质、节能减排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

2 煤矿企业科技投入效率

效率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当二者之间的比值达到最大时,效率为最高。对于煤矿企业而言,企业对科技活动的投入力度,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拉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保障。

3 煤矿企业科技投入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煤矿企业科技投入效率评价涉及人力、财力使用的合理性、管理的有效性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选择评级方法上,应进行慎重选择,以获得可靠、科学的评价结果。就目前而言,用于科技投入效率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单因素指数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法。

4 构建煤矿企业科技投入效率评价体系

煤矿企业科技投入效率评价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从而准确发现煤矿企业科技投入效率的规律。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指标确定:数据可获得性、全面性以及可操作性。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制定如下的评价体系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科技投入效率评价体系指标

[投入指标\&人力投入\&生产管理人员数量(A-1)\&科学家、工程师占科技活动总数的比重(A-2)\&资金投入\&投入科研经费(A-3)\&产出指标\&知识产出\&科研项目数(B-1)\&经济产出\&净利润(B-2)\&煤炭产量(B-3)\&]

5 煤矿企业科技投入效率评价

以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部分部分煤矿企业为例进行研究,其具体投入产出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煤矿企业科技投入

产出指标数据(2013年)

[企业编号\&A-1/人\&A-2/%\&A-3千万元\&B-1/项\&B-2/千万元\&B-3/万吨\&①

⑤\&618

705

640

795

720\&10.3

12.1

14.2

12.9

15.0\&0.33

0.28

0.35

0.19

0.42\&13

10

12

15

13\&7.0

12.5

12.3

14.0

5.0\&395

320

340

400

330\&]

对比表2中数据,可得以下几点规律:

第一,煤炭产出量的多少不能直接反应技术投入效率高低。

如①和②数据中,②的煤炭总量仅为320万吨,相对于①的395

万吨而言,产量较低,但其净利润却高达12.5千万元,远远高于

①。

第二,整体来说,当科技活动总人数中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占据比重较大时,企业的净利润较高。由②、③、⑤数据可证明。

第三,科技投入效率高低不同,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拉动作用。①-⑤可证明。

6 社会环境方面

努力创设有助于科技投入可研发的社会环境,营造重视科技,尊重过科技人才的学术氛围;建立有效的技术转移市场机制,加快科学技术应用的步伐。

7 企业方面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是企业技术升级及提高企业现代化水平的唯一渠道。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的技术投入减免税政策,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充分认识技术投入的积极性。加强与行业及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培养提高本企业的科研水平,形成良好的科研体制。

8总结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而当前的生产状况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煤炭企业成本高、能耗大,加重了环境负担,如何提高煤炭资源的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是煤矿企业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煤矿企业大力加快科学技术研究及应用速度,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率,是解决企业发展面临困境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牛苗苗.中国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2]赵鑫.煤炭企业科技投入效率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

工程技术研发 篇7

产业共性技术 (Generic Technology) 是在产业中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并对产业产生深刻影响的技术, 且处于竞争前沿的技术, 例如, 对于我国制造业来说, 产业共性技术包括制造过程的多尺度建模与仿真、亚微米到纳米级的微细制造技术和生物制造技术及绿色制造技术 (包括3R技术) 。发达国家政府非常重视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 美国的“混合贸易与竞争法案”明确了美国先进技术 (ATP) 计划支持共性技术研发的性质, 该法案规定:ATP计划的目标是帮助美国企业创造和应用共性技术及其研究成果, 使重大的、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能迅速商业化, 并提升制造技术, ATP计划通过补贴和合作协议方式, 加速各种竞争前共性技术的开发, 以帮助美国企业提高其竞争地位 (马名杰, 2005) [1]。

对于当前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 (2007) [2]认为, 我国创新体系中间环节 (即产业共性技术) 出现缺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等主要是针对基础研究投入, 风险资本和企业投入则主要是针对产品开发, 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技术转移成为我国技术创新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如图1所示, 产业共性技术处于政府、非营利机构和以企业为代表的营利机构关注点的中间地带, 由于产业共性技术需要大量的研发费用并具有不确定性和外部性等特征, 很容易出现营利机构和非营利机构都不供给的局面, 即制度供给的“失灵” (张巧玲, 2007) [3]。

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作用, 吴贵生和李纪珍 (2003) [4]认为, 国家产业部门层次的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但这种产业科研院所的转制却会带来一类特殊的技术——产业共性技术“无人”供给的现象;唐五湘等 (2005) [5]建议设立国家重大共性和公益性技术推广应用计划;李纪珍 (2005) [6]探讨了政府在共性技术供给过程中要解决的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问题;薛捷和张振刚 (2006) [7]提出在共性技术开发上应该采用“官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形式;马名杰 (2006) [8]认为, 共性技术对国家技术进步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支撑作用, 政府资助方式和组织形式不同于一般产业技术, 加大对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 并不是简单的增加经费投入, 更重要的是采取有针对性、有效率和有利于共性技术扩散和应用的组织方式和政策。

当前,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合作研发方式来开发产业共性技术, 合作研发的特点包括:避免重复研发以节省成本, 共享资源和技术高度协同以突破关键技术, 研发资金规模投入以突破经费瓶颈 (Vonortas, 1997;Tao&Wu, 1997;Kline, 2000) [9][10][11]。例如:日本本田、美国通用和德国宝马三大汽车公司一起研发下一代氢燃料电池技术, 以降低燃料电池科技开发成本, 同时促进燃料喷嘴与氢供应系统的其他零件标准化;半导体领域互为竞争对手的日本东芝、日立、松下、NEC和瑞萨科技五大半导体制造商, 通过融合各自的芯片部门方式建立下一代处理器研发联盟, 以减少各自研发支出;半导体厂商英飞凌科技和南亚科技在动态随机存取内存 (DRAM) 技术方面开展合作, 以加强双方在DRAM市场竞争优势并共同分担高昂的研发费用。

许多国家政府普遍认为产业中骨干企业间的合作是一种有利于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有效方式, 欧盟于1998~2002年开展了框架计划 (Framework Program) , 旨在推动企业合作研究 (Co-operative Research) , 已在电子、化工和机械制造业协调和资助了多个企业合作研发组织;美国SEMATECH计划就是政府亲自牵头组建多个企业参加的合作研发组织;WTO允许政府对科研的补贴, 其相关条款规定政府对产业研究的补贴不超过合法成本的75%, 对竞争前的开发活动, 政府补助不得超过合法成本的50%, 所谓产业研究, 本质上就是产业共性技术研究。

由于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处于竞争前 (pre-competitive) 阶段, 这类技术跨越了应用研究和竞争前的试验发展两个阶段, 技术优势又往往集中在产业中极少数骨干企业中, 这些企业需要在共性技术这个“平台”上进行后续的商业开发, 最终形成企业专有的产品 (马名杰, 2005) [11], 企业既需要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 又不得不在最终产品市场进行面对面的竞争, 吸引极和排斥极特征直接影响企业合作研发, 政府的相关协调和资助政策在平衡吸引极和排斥极特征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因此, 有必要深入分析影响产业中骨干企业间合作研发的吸引极和排斥极的关键要素特征以及政府相关资助政策的定位, 以更有效地发挥政府资助效率, 加速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 提高我国产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优势。

2 分析模型

不失一般性, 假设某一产业存在双寡头企业A和B, 计划研发某一产业共性技术, 并在共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后续商业开发, 最终形成商业产品, 并根据各自的市场占有率获得相关收益, 设该新产品的市场年收益函数为M, 企业的研发能力决定其技术研发时间的长短, 并进而直接影响后续商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早晚。同时, 设企业研发能力为R (包括技术专家和实验设备等要素) , 研发能力强的企业抢先推出新产品, 该企业垄断市场收益时间就越长;设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为QT, QT为企业研发能力R的函数 (姜黎辉和张朋柱, 2003) [12]。

当二个企业在T=QTA, B, 同时独自开发出共性技术并成功推出后续商业产品, 企业A和B的收益为:

Ρi=SiΤ=QΤABΤ=ΤFΜdΤ-Ci (i=AB) (1)

其中SA和SB为企业A和B的市场占有率, 它们是由企业营销渠道和品牌等要素构成的营销能力决定;TF为该技术生命周期结束时刻;CA和CB为企业A和B的研发成本。

研发能力强的一方, 由于该企业技术沉淀厚实, 具备雄厚的专家资源, 解决问题思路敏捷, 少走弯路, 对于同样的研发项目, 其研发成本要比研发能力弱的一方要低, 因此:

当Ri>Rj, 则有Ci<Cj (i, j=A, B.i≠j) (2)

企业研发产业共性技术, 还需要有相应的研发资金相配套, 设企业可以用在开发共性技术的资金为Z, 企业进行独自研发的必要条件为:

Zi>Ci (i=A, B) (3)

Pi>Ci (i=A, B) (4)

对于产业共性技术, 企业策略空间包括不作为、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对于合作开发, 在研发项目结束时, 合作伙伴实质上皆掌握该项目的技术, 合作伙伴通常是对等投入研发资金;否则, 不对等投入情形下的合作研发谈判将会比较困难。

企业在产业共性技术方面的合作研发意愿度主要受到吸引极 (研发投资、研发风险和技术资源互补等特征) 和排斥极 (企业在营销渠道和品牌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先行者优势特征) , 为使分析模型简单化, 这里不考虑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风险和外部性等特征。

2.1 当骨干企业研发能力相同且皆具备自主研发的条件时, 企业合作研发的可行性分析

RA=RB意味着企业A和B在T=QTA, B时刻, 同时研发出新技术。

当企业A和B独立研发, 它们的收益为:

PiD=Si*P-Ci (i=A, B) (5)

当双方进行合作研发, 各自收益为:

PiG=Si*P-Ci/2 (i=A, B) (6)

由于PiG>PiD, 这时, 无论SA和SB是否相等, 双方都有激励参与合作研发;在这种情景下, 政府的作用不是去资助某个企业或资助合作研发组织, 而是积极协调这两家企业进行合作研发, 以节省各自研发成本, 最终使产业整体竞争优势更快地得到提高。

2.2 当骨干企业的研发能力不等且皆具备自主研发条件时, 企业合作研发的可行性分析

假设RA>RB, 企业A在T=QTA时研发新技术, 企业B研发能力不如企业A, 在T=QTB才能研发出新技术。

在这样的情况下, 当企业A和B独自研发, 其各自收益为:

PAD=P1+SA*P2-CA (7)

PBD=SB*P2-CB (8)

其中, P1为T=QTA和T=QTB阶段中的市场收益, P2为在T=QTB后的市场收益, P2由两家企业根据各自市场占有率来切分, 而对于P1来说, 它由企业A单独获得, 因而带有垄断性特征, 原因在于它来源于先行者优势, 市场先行者能够在市场中构建资源先取优势, 先行者可以比后来者获得更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包括技术知识、品牌和商标等, 先行者先驱资源表现在地理空间、技术空间和顾客感性空间 (Liberman& Montgomery, 1988) [13]。

在这种情形下, 当二个企业进行合作研发时, 其各自收益分别为:

PAG=SA*P-CA/2 (9)

PBG=SB*P-CA/2 (10)

如果合作研发是双方的占优策略, 要求:

PAG-PAD=CA/2-SB*P1>0 (11)

PBG-PBD=SB*P1+CB-CA/2>0 (12)

要使企业A有激励进行合作研发, 须CA/2-SB*P1>0, 在CA一定的情况下, 当SB越大时, 要求P1越小, 这意味着只有当企业B和企业A的研发能力极其接近时, 企业A才有激励和企业B进行合作研发;相反, 当SB较小时, P1也较小时, 企业A有激励进行合作研发, 这种激励随着企业B的营销能力变弱而增强。对于企业B, 由于RA>RB, 则CB>CA, (12) 式条件得到满足, 因此, 企业B始终有积极性和企业A进行合作研发。

在这种情形下, 政府可以采取以下两种策略:①当两家企业营销能力差距比较大, 研发能力比较接近时, 政府应积极协调企业进行合作研发;②当两家企业营销能力和研发能力差距都比较大, 政府只有出资对合作研发进行资助, 且资助金额M>SB*P1-CA/2时, 企业合作研发才有可能。

2.3 当一方无法自主研发而另一方具备自主研发条件时, 企业合作研发的可行性分析

假设PB<CB且RB<RA, 企业B进行自主研发时, 市场收益小于研发成本, 且它的研发能力也不如企业A。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A自主研发, 它将垄断全部市场收益:

PAD=P-CA (13)

要使企业A有激励进行合作研发, 须:

PAG>PAD (14)

即CA/2- (1-SA) *P>0, 这意味着产业共性技术所需大量的研发投入且企业A的营销能力很强, 只有在这种情形下, 企业A才有激励和企业B进行合作研发, 否则, 企业A没有兴趣和企业B进行合作。

在这种情形下, 政府仅通过协调方式促使两家企业合作的难度很大, 这时需要政府对合作研发组织进行资助, 且资助金额M> (1-SA) *P-CA/2, 企业才能有效地开展合作研发。

2.4 当研发成本极其高昂, 骨干企业依靠自身实力无法承担时, 企业合作研发的可行性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 ZA<CA, ZB<CB, 且ZA+ZB<C (C=min (CA, CB) ) , 两个企业都存在合作研发的激励, 但高昂的研发成本使企业无法依靠自身实力进行合作, 这时, 政府应通过立项等形式, 对合作研发组织进行大力资助, 且资助金额为:

M>max (C/2-SA*P, C/2-SB*P) (15)

归纳以上各种情形, 我们可以看出:

①当产业中骨干企业的研发能力相同且皆具备独自研发条件时, 企业合作研发的几率很大, 在这种情形下, 政府的作用不是去资助某个企业或合作研发组织, 而是积极协调骨干企业进行合作研发, 以节省各自研发成本, 尽早使产业整体竞争优势更快地得到提高。

②当产业中骨干企业研发能力不等且皆具备独自研发条件时, 企业合作研发决策主要受后续产品竞争时企业各自营销能力差异的影响, 政府的资助政策应根据产业整体竞争特征和骨干企业具体实力特征进行规划和实施。

③当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成本高昂, 产业中骨干企业无法依靠自身实力承担时, 政府仅做出协调工作是不够的, 政府在研发资金方面能否大力资助成为决定企业是否进行合作研发的关键因素。

3 讨 论

当前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体系还很不完善, 已有的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现实要求, 在共性技术的研发项目立题时, 缺乏市场导向, 政府的研发资助额度没有充分结合具体产业特征以及政府在鼓励企业间合作研发的相关政策不到位等。企业合作研发被各国政府认为是有利于共性技术开发的有效组织形式,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以四大紧急措施发展计算机等技术,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先集中后分散” (实质是先合作后竞争) , 取得明显成效, 这一历史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 (李国杰, 2007) [2]。

如图3所示, 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 产业中骨干企业的策略空间包括不作为、独自研发和合作研发, 企业采取何种策略取决于产业共性技术特征 (研发投资、技术外部性和技术不确定等特征) 以及企业自身和主要竞争对手竞争实力的差异, 同时, 也受到政府相关协调工作和资助金额的影响;为了鼓励企业合作研发, 政府的策略空间包括协调而无资助、低额度和高额度资助等方式, 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的政策定位应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特征、产业整体竞争态势和骨干企业实力特征, 企业研发能力越高, 企业研发资金越充裕, 企业之间合作研发激励越高, 政府资助额度就越小, 介入程度也越低;相反, 政府资助的额度就越大, 介入程度也越深。

欧盟推动“绿色”云计算技术研发 篇8

近日, 由欧盟资助的“欧洲云服务器研究项目”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进一步巩固了欧盟在“绿色”计算领域的“卓越”地位。

“欧洲云服务器研究项目”总投资540万欧元, 其中欧盟资助330万欧元, 为期3年。此次, 来自英国、比利时、瑞士、芬兰和塞浦路斯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特殊的3D微芯片, 可以极大地削减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的用电量和安装成本。测试结果显示, 与常规服务器相比, 使用该芯片的服务器可降低90%的能耗, 减少数据中心用户数十亿欧元的开支, 从而使更多的企业有能力投资建设数据中心。HK

研发技术路径十二·五猜想 篇9

科技部自“九·五”到“十一·五”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 投入了近20亿资金, 实施了“三纵三横三平台”战略, 取得了诸多成果, 为今后进一步研发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工信部2009年四月、六月相继出台了《规则》和相应的一些政策, 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作出了实质性的推动, 并实现了将科技部组织的研发转化为产品的新尝试。新能源汽车之技术创新由此进入了产品创新、商业应用创新的阶段。

万钢部长说“十二·五”新能源汽车研发将进一步加大投入, 加大研发力度和加快研发进度。这与建立创新型国家, 实施科技创新之希望是一致的。人们期待知道“十二·五”将研发哪些具体项目和内容, 以便早作准备。

当前“三纵三横三平台”战略已近收获阶段, 三大核心技术也基本定型。目前的关键在动力电池上, 由于动力电池的众多制约, 国内外的研发者在不同的程度上都受制于它, 只能进行样车的示范, 不能商用产业化。笔者认定这是当前新能源在技术上所面临的断层。因此, 找到突破口是眼下研发的重点。笔者以为, 科技部“十二·五”新能源汽车研发计划对此一定会作出决断, 以图突围。在“三纵三横三平台”搭个绷梯 (人字梯) , 以求站得高看得远。让我们站在这个“人字梯”上看清发展目标, 认定什么是真正的新能源新动力, 什么是新的发电方式和供电方式, 什么是最好的推进技术。这是首要任务, 是关键中的节点。

现在的混合动力、纯电动、甲醇、乙醇、生物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二甲醚等, 实质上是汽车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在节能减排的范畴内, 国家有专门的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投入, 现在归口工信部管理。据此相应的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及控制、公用充电设施等这些具体项目以后也应由工信部管理。工信部下属汽车、电池工业协会和相应相关其它协会、以及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研究院, 是上述这些项目研发、产业化的实施的主力军和具体责任负担者。今后是内燃机改良或是燃料品种转换, 能源替代等均由工信部及所管辖机构管理。他们肩负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步的责任, 也应有相应之权限、权利。因此, “十二·五”之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推进工作应由工信部及相关协会负责。而非科技部。

科技部是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主管部门。面临众多科学技术门类和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不小差距, 使命责任重大。而汽车或汽车新能源只是科技大局中的一个具体应用部门。若关注于它也应从能源动力转换、车辆推进及控制方面给予支持和下力气, 即在汽车能源动力、推进控制有关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组织和推动实施。既然汽车工业归工信部管理, 科技部不应在具体制造、产业方面介入, 这种吃力不讨好还引起误会、同时让企业无所适从。科技部“十二·五”工作重点是将业外新技术、新知识引入到汽车工业中。

中国在内燃机汽车方面落后于强国, 且已难以追上乃至超越。新能源汽车在世纪之交是被认为处于同一起跑线, 但今天到应用示范时, 发现我们又落后了。因此, 想要在汽车工业方面追上发达国家之水平, 唯独另辟蹊径。这就是“十二·五”所要做的研发, 这就是我们要站在架设于“三纵三横三平台”之上的人字梯上, 方能看清目标, 方能在原有研发基础上向更高、更好的层次努力。才有可能后来居上, 重整汽车。

未来汽车由电力驱动, 这是大家的共识。但用动力电池提供电能来驱动车辆, 来与内燃机汽车竞争显然难以做到。这电能应由移动无线供电来提供, 应由车载发电装置来提供。电机驱动车辆在低速区行驶是十分合理的, 但在100—120KM/h以上行驶就显得不合理。因此应研究新的推进技术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研发是少用乃至不用化石燃料, 不与人争粮食和水源, 否则名不符实, 战略意义不大。那么究竟哪一种能源是汽车新能源, 或哪一种新能源能有效应用于汽车, 是“十二·五”研发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和必须要找到的解决方案。否则冠以新能源汽车之名难以成立。

新能源汽车的新能源概念定义笔者认为要做到四个必须 (见《新能源汽车概念之我见》一文) 。同时还有四个不可。一、不可用资源换能源。二、不可以环境代价换能源。三、不可以一种稀缺资源替代另一种资源, 如金属制氢气。四、不可污染环境和存在不安全隐患。最后还是四个能够:一, 能够以液体形态在现有加油站上供应。并逐步提高能量密度和热值。二、能够既可用于内燃、外燃机组, 又可直接换能或经热能转换成电能。三、能够适宜于较大温差的工作范围, 并适宜于储存, 不蒸发、不汽化。四、能够以不高于石油制品的价格供应汽车, 且换能、动力装置能与之相宜、相匹配相适应。

21世纪到底是什么时代?我想应该是环境能源时代。是第N次工业革命和新的科技浪潮的本质。新能源汽车研发不能再在化石能源上打主意, 不能以资源换能源, 不能饿了人的肚子来填饱汽车肚子。同时节能减排、温室效应等压力也迫使我们在这里加大投入。因此新能源汽车研发必须以资源、环境出发来研究新能源。这是这一项目成立的出发点和必要性的依据, 它的价值就在于此。

科技部“十二·五”新能源汽车若研发继续进行, 这四新 (新的能源、新的推进、新的车载发电、新的电能供应) 是重中之重。而燃料电池若仍位列其中, 那其概念、原理、方法必须是全新的, 氢气来源、制取方法也必须是全新的。至于发展中的锂电池, 研发重点在基础原理、新的正负极材料、电解质、更长的寿命、更大的储电量, 最后是安全性。科技部不必去做企业做的事。科技部立项研发新能源汽车, 实质就是这些关键零部件之核心技术的研发。研制成功后再转移至产业部门去量产转化。这样梯次分工, 不会相互重叠。

一、新能源既非化石能源, 也非生物质能源。既不依赖于资源又不致使粮食紧缺或粮价攀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原创性技术已可以实用, 若用于汽车能源只需转换技术而已。

这种新能源其原料是废弃的东西, 是需要人们花钱去处理的东西。将它们转化成有用的可以燃烧的能源。转化成本不高, 而且与燃料的最终热值有直接联系, 即热值要求高成本相应就高, 反之热值要求较低, 处理成本相应低些。目前已应用于炉灶燃烧。将这种新能源用于汽车, 只需合适的转换方式和设备, 如专用发电机。这种废弃原料人们正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 将它们转化为新能源, 其社会意义、经济意义胜于当年发现油田和石油的开采提炼技术的发明。这种新能源的配送加注与汽油完全一样, 不需另建能源供应基础设施。这种新能源的100KM能耗费用低于目前的油价。

二、新的车载发电技术, 正接近于汽车动力级的规格, 接下来是根据整车底盘的特点制造合适的装置。

用前述新能源供车载发电机发电, 该发电技术的能源转换效率高于目前的内燃发电机。这种能源转换系统震动、噪声比较小, 适合用于汽车上, 而且无尾气污染。

三、无线移动馈电, 从特斯拉提出设想到几年前的同频共振原理的实用。未来用于汽车行驶中馈电、受电是值得为之研发的。目前原理和原型机已有初步成果。

四、新的电力推进技术有望从小功率往大功率上放大, 其优势已初露锋芒。而且调速控制比较简单且可靠。电力推进器效率高于电动机驱动车辆的效率, 其体积、重量都小于电动机。

上述“四新”可有多种组合, 成为“三新”、“二新”、“一新”汽车。这新项目研发者、投资人均在“重大专项”以外, “十二五”能否将他们纳入及整编, 主动权在科技部。当然自发自主也行, 只是路程长些, 时间慢些。

当几种互不相干的技术汇集到一个产品或一项工程上时, 颠覆性的技术突破就出现了, 这是规律。上述几个“新”就能产生这种效应。我们将尽快整合完成, 以快过目前的技术断层。

上述“四新”, 研发者将之视为身家性命, 也视为中国重整汽车之希望。

我们在盘点中国科技力量规模时令人骄傲不已, 在研发结果和应用方面则一直不尽如人意。世界研发已从封闭式向开放转变, 而我们仍以企业规模、研者学历等方面作为决策依据。在面临技术断层的形势下, 转变观念是关键。今天的汽车工业与上世纪五十年代之电子管、晶体管案例, 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信息革命案例面临同样的局面, 为什么传统产业之巨无霸被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乃至个体爱好者所淘汰。这是典型的蚂蚁拱翻巨兽的经典案例。我们中国要想在研发方面有所成功, 首先得有理想, 其次要有智慧, 再者是有魄力, 最后是尝试创化。跟踪、模仿、引进、消化、吸收与面临技术断层时寻求突破的要求不符。

用户对新能源、新动力汽车是感兴趣的。但要求是极高的, 即性能不低于现有燃油汽车, 价格及能耗费用不高于燃油汽车, 续行里程、速度不低于现有燃油汽车。这对于目前研发水平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要获得市场及用户认可, 则必须要达到上述这些指标, 而环保性能又必须达到国际标准。从产品、产业更新换代之历程而言, 却无一不是这样的。就看研发者的能耐了。

美军大数据技术研发现状分析 篇10

美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从国家层面推进大数据研发。从目前的研发活动看, 美国非常重视大数据在国家安全领域, 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 并采用政府牵引、军民一体的研发模式, 加大了对可视技术和云计算的发展力度。上述举措可能进一步确立美国在网络信息领域的主导地位, 提升美军信息化作战能力, 激发其他大国对大数据技术的研发热潮。

1 美军大数据技术研发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1.1 美军大数据技术研发现状分析

1.1.1 态度鲜明, 项目具体, 但举措尚不得力。美国联邦政府在发布《大数据研发倡议》前, 美国联邦政府已逐步开展大数据研发, 但工作力度与需求仍有差距。2011年, 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在一份建议中指出, 美国在国家层面对大数据投入不足。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称, 该倡议正是对此建议的回应。倡议中有关国防部的动作在奥巴马行政当局一月前提交的2013 财政年度预算申请中已有体现, 即国防部计划对大数据的投入是2~5亿美元/年[2]。

1.1.2 遵循规律, 准确评估, 做出基本战略判断。如前文所述, 大数据首先为全球各大信息技术企业所重视, 目前, 美国国防部又在大数据项目上下了“大赌注”。美国国防部遴选的10 个大数据项目中, 有9 个项目与数据分析技术直接相关, 其中“影像检索与分析工具”项目涉及视频搜索, “从数据到决策”项目涉及信息评估, 视频搜索和信息评估均处于技术触发期, 前者需5~10年, 后者需10年以上时间方可被主流接纳。但这两者意义重大, 价值非凡。视频搜索的核心是可视化, 只有实现可视化, 才能为快速决策提供最直观、最简洁的有价值数据保障, 信息评估的核心是受控数据共享。由于不同主体对同种条件下所获大数据的信息需求截然不同, 如指挥员需要要言不烦的全局态势, 一线作战分队需要详尽的当面敌情, 只有实现受控数据共享, 各取所需, 才能避免依然庞大的经过分析和处理的信息继续泛滥。因此, 优先级靠后的视频搜索和信息评估均进入国防部的重点项目。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 美国国防部在众多大数据技术中进行的有限选择, 既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 又审慎考虑了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在规划大数据战略时, 除考虑技术因素外又认识到全球军情、美国选情、财政悬崖等多种因素形成的不确定影响, 所以没有急切地出台相关正式文件, 也没有轻易地在战略层面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联系给予明确。

1.2 美军大数据研发的挑战与前景

1.2.1 摒弃泛大数据化观念

当传统数据挖掘技术遇上大数据, 解决问题的观念和思路必须发生质变, 才能真正适应大数据带来的影响, 并逐步形成应对之策。但观念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之功, 泛大数据化的观念由此而生, 并有相当市场。泛大数据化的表现主要有3 种:一是冠大数据之名, 无大数据之实。如认为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就是大数据技术;二是有大数据之实, 无大数据之道。如认为目前的算法理论足以构建大数据分析系统框架;三是行大数据之道, 无大数据之忧。如开源Hadoop (由阿帕奇软件基金会开发的分布式并行计算软件框架) 对大数据分析作了有益探索, 但对既有网络安全性给大数据带来的隐患考虑不多。目前, 互联网和物联网解决了数据产生问题, 云计算提供了实现新算法的云环境, 想要在关乎国家安全的大数据上抢占先机, 就要了解大数据的基本发展规律和必需相关技术, 形成系统解决大数据的认识, 摒弃泛大数据观念。

1.2.2 攻克关键技术难关

目前, 仍存在不少大数据关键技术难关,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据存储难关。本地服务器的磁盘或政府、企业和研究所搭建的大容量数据仓库仍难以解决数据存储问题, 而网络存储的安全性问题仍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二是数据分析难关。算法是数据分析的实质, 大数据算法必须依靠机器学习, 但语义网等机器学习技术仍在发展初期;三是受控数据共享难关。受控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依据现有的基于统计学的模型和算法不能实现这一目的;不同需求用户的共享则是应用层面的客观需求, 但针对同一数据源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信息的可视化模型和算法仍在起步阶段。

1.2.3 瞄准数据中心战目标

十多年前, 发端于美国的“网络中心战”一说曾甚嚣尘上, 但即便是在美国国防部依法呈送国会的报告中也没有对“网络中心战”一词给出语义学意义上的定义。如今看来, 与其说网络中心战是一种作战理论, 不如强调其推动网络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的引导作用。经过多年苦心经营, 美军已经建成宏大的物理网络环境。当美军提出“发现即摧毁”时, 有价值的信息逐渐成其为作战的优先关注和中心环节。无形信息需依附载体存续, 如果说物理网络是载体的“骨骼”, 那么数据就是载体的“血肉”。由于有价值的信息淹没在数据中, 载体的“大脑”——大数据随着“骨骼”的不断强健和“血肉”的不断丰满而快速发展, 为美军新近提出的“全球性一体化作战”概念提供坚实的基础, 愈发与当年“网络中心战”的引导作用媲美。可以想象, 大数据的发展将促使“物理网络服务”到“网络应用服务”的转型, 就此意义而言, 或可视其为“数据中心战”[3]。

1.3 “从数据到决策”的优先发展策略

在“大数据”背景下, 缩短从“传感器到射手”的时间, 加快战场信息流转, 实现“发现即摧毁”的作战目标, 成为信息系统建设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2011 年4 月19 日, 在为期两年的国防科技战略研究的基础上, 美国国防部长签署了备忘录《2013-2017 财年计划中优先发展的科技项目》, 其中提出了7项国防部战略投资优先发展项目。该备忘录是在大量规划的基础上提出的, 包括对所有国防任务的评估以及支持这些任务的体系结构评估。美国国防部2010 年成立科学技术执行委员会, 是为协调国防科技的战略性问题。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 征求多位资深专家意见, 最终做出这些结论性建议。7项战略投资优先发展项目分别是:从数据到决策、网络科技、电子战和电子防护、工程化弹性系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防御、自主系统和人机互动。考虑到国防部通过卫星、无人机等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获得海量待处理数据, 所以“从数据到决策”这一发展战略排在首位, 显示出解决数据量大, 提高数据分析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提供知识服务, 缩短决策周期等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数据到决策”这一策略对于美军来说并非新鲜事物, 如何将数据优势快速转换为决策优势是美军多年来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确立了“网络中心战 (NCW) ”的理论, 按照“以数据为中心”的架构开展整个国防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将“从数据到决策”确立为优先发展项目, 更加明确了美军应对信息过载问题的决心。

2 大数据在美军联合作战中的应用情况

美军认为, 未来的安全环境将会变得比今天更加无法预测, 更加复杂。未来联合部队也将面对一个更加复杂、更加不确定、更具竞争性、变化更快以及更加透明的战场环境。如何充分利用美军已掌握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 以其有限的资源来完成国家军事战略所赋予的任务, 是目前美军内部正在探索与思考的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2012 年9 月10 日, 美参联会颁布的《联合作战顶层概念:联合部队2020》提出了“联合作战”概念。该概念集“特种作战、网络 (CYBER) 、ISR”等新兴力量与作战方式、跨域合作为一体, 以应对更加不确定、复杂和骤变的战场环境, 以期取得更高的军事效能。这就要求美军全球部署的联合部队各下属单位在相互之间并与其他任务伙伴进行快速的组合, 以便形成跨领域、跨层级、跨战区和跨机构的一体化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将严重依赖于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作用[4]。

2.1 ISR能力既是“大数据”爆发的根源, 也是实现“联合作战”概念的基石

美国军方宣布每年斥资2.5亿美元用于开发利用“大数据”的基本原因在于因过去数年中大幅度加强ISR建设而部署的众多传感器、通讯和网络系统引发的“数据爆炸”。有数据显示, 自“9/11”事件以来, 仅源于无人机和其他监控技术的数据量就增长了1 600%;美军涉及的保密和非保密网络就达15 000个之多, 与之相匹配的更是超过700万台计算机和IT设备, 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还将翻一番。美军认为, 基于目前ISR如果不能进行非实时、预先性与交互式分析, 海量信息将超出军事分析人员思考的极限, 即使部署再多的无人机和战场传感器也是徒劳。美军海外作战ISR目前面临的大数据困境, 见图1。

情报-侦察-监视行动是绝大部分军事活动的逻辑起点, 作为先进大数据技术中作用至关重要的ISR技术和相关能力, 是美军未来实现“联合作战”概念的基石。ISR能力在美军作战行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情报之生成所需的全部数据和信息都来自侦察和监视的搜集, 反过来说, 监视和侦察的唯一目的就是搜集数据和信息, 以生成所需情报。为此, “联合作战”概念指出, “为了强调未来威胁环境特点中更加广泛的安全挑战, 联合部队应当发展分析能力, 并向决策者提供更广泛的情报, 包括对战争先兆、重大技术和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关注。

2.2 大数据是“联合作战”概念中在全球范围内的实现任务式指挥的技术基础

联合作战概念认为, “新一代的数字式协作技术使美国能以更强大的方式使任务式指挥得以实现。能取得-返回基于网络的业务的移动装置, 将允许分散化的指挥官和参谋人员就像在同一地点那样展开协作。”在这个新一代的数字式协作技术群中,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美军通用作战图 (COP) 很具有代表性。作为全球信息网格 (GIG) 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军通用作战图超越了各成员国条令、规程与战术的不同, 通过共享态势感知和知识, 可形成更符合战场实际的战场通用态势图, 从而为“联合作战”概念建立一个基于任务的合作信息环境。这种环境能提供一种无须将硬件系统分开, 具备多种安全级别的合作能力, 以促进美军与不同外部合作伙伴的一体化。以依赖大数据技术的美军通用作战图 (COP) 为基础, 未来联合部队将拥有更加先进的指挥与控制能力, 以及更强的对敌方实力、意图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大数据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大大提高了美军在全球范围内指挥控制体系的强健性 (鲁棒性) 、灵活性、适应性, 使指挥官及其他人员能有效利用图像和其他信息来完善、共享和调整作战态势图, 从而实现美军“不间断”的指挥与控制。“联合作战”概念中明确提出, 要“为指挥官和参谋人员研发便携式的云终端指挥与控制技术……这些技术使指挥官及其他人员能有效利用图像和其他情况信息来完善、共享和调整作战态势图。采用一种通用的系列化的指挥与控制设备作为云服务终端, 将进一步增强完成任务的效能。”

2.3 大数据是“联合作战”概念中网络空间作战的赋能器和发动机

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及应用催生出网络空间 (cyberspace) , 也引发了人类在这个新兴空间的对抗。“联合作战”概念认为, 未来网络空间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网络空间在军事力量投送中的作用将变得更为突出, 网络空间作战成为地面作战、海上作战和空中作战的先导, 同时也是这些作战行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这个新的作战空间 (域) 流动的是海量数据, 作战概念引领海量数据按作战需求产生 (作战需要哪些数据) ;大数据技术赋其以价值 (或使其价值得以实现) , 使海量数据按人类可接受的形式进行组织、提炼、形式化, 简言之, 是实现其价值的赋能器;大数据技术同时也是驱动可淹没指挥官的海量数据的滔天巨浪, 向对其有价值的、可接受的信息涓涓细流转化的发动机。

2.4 大数据是“联合作战”概念中实现全球即时打击的重要基础

全球即时打击能力是“联合作战”概念中重点强调的能力, 而它的实现是以实时的数据获取、存储、分析融合、分发技术为基础支撑的。战场数据的处理速度、目标态势获取时间、决策周期以及快速响应时间, 将决定着全球即时打击行动的成败。如果说全球即时打击系统可比做打人的手臂, 而大数据技术及其承载系统则是人的耳目和处理耳目提供信息的大脑。

“联合作战”概念提出, “未来安全环境增加的透明度, 那时数字设施无处不在, 提高了在任务可能情况下精确运用部队的必要性”。“当前, 军方能够将收集的大量数据转化为数字方式存储。在传输特定作战需求时, 我们需要开发一种更好的技术, 一种先进的机器学习、自动处理和基于机器的交互分析技术。”联合作战中强调的全球即时打击能力就是这种特定作战需求, 通过更加强调机器的学习、自动化的信息处理和基于机器的交互分析技术, 未来美军全球性即时打击将反应更快、精度更高、附带毁伤更小。

3 美军大数据研发对我军的启示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当代军队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美军通过大数据战略, 将突破一系列信息关键技术, 引领军事信息化竞争从软硬件、网络领域, 进一步向信息认知领域跃升。大数据将极大地提高军事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存储能力、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信息分发能力, 从而推进美军信息技术的整体跃升。我军要在新一轮的军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要以信息化条件下美军大数据发展经验为鉴, 迎头追赶, 进行我军大数据研发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

3.1 进一步明确我军大数据研发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出台我军大数据研发的战略目标, 明确主要建设任务, 即攻克大数据关键技术。制订国家和军队大数据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目录, 重点发展大规模数据仓库、关键数据识别、威胁特征侦判、音频视频检索分析、多样化数据处理、大数据加密等技术。

3.2 拓展大数据军事应用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态势感知、指挥控制、火力打击、战场防护、作战机动、毁伤评估和军事科研, 拓展大数据技术在军事斗争准备和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中的运用。

3.3 培养大数据相关人才

改革军队院校教育, 增设大数据技术相关课程, 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 利用一流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大数据专门技术人才, 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 加强大数据收集运用综合演练, 提高信息实战能力。

3.4 加大军民融合力度, 通过应用需求牵引和项目建设, 实现大数据相关技术的深度融合。

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大数据技术将逐渐出现在军队业务的各个领域, 加快推进大数据技术研究, 对我军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美军在大数据建设领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军队, 具有技术和经验优势, 因此, 跟踪研究美军在大数据研发方面取得的成就, 对我军大数据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 美国非常重视大数据在国家安全领域, 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 并采用政府牵引、军民一体的研发模式, 加大了对可视技术和云计算的发展力度。本文重点描述了美军大数据技术研发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以及大数据在美军联合作战中的应用情况;最后, 提出美军大数据研发对我军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美军,大数据,研发,应用

参考文献

[1]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2013财年总统预算提案[R].2013.

[2]肖铁峰, 俞江.大数据与国家安全[J].外国军事学术, 2012 (11) .

[3]丁卫华, 叶明胜.对美军大数据研发的冷思考[J].外国军事学术, 2012 (11) .

上一篇:道路桥梁施工控制管理下一篇:高等艺术院校器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