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像山那样思考》

2024-06-19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像山那样思考》(共10篇)

篇1: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像山那样思考》

教学目标:

1.了解利奥波德及他的“土地道德”。

2.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把握文章的主旨,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明确“像山那样思考”的意义。

4.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加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文章的主旨,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明确“像山那样思考”的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加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图片,体会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二、作者介绍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理论家,长期从事林学和野生动物管理研究,被称为美国野生动物保护之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了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l949年出版的《沙乡年鉴》是其最重要的著作。书中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三、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查找生词。

2.借助工具书,理顺词义。

积累词语:

① 拾遗:①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如夜不闭户,道不拾遗。②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如拾遗补缺。

② 蜿蜒:①蛇类爬行的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③ 蠕动:像蚯蚓爬行的样子。

④ 饿殍:饿死的人。文中指饿死的鹿。

⑤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⑥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3.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四、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1-3)借助一声狼嗥而引起的反应,将深刻的生态伦理表达出来。

第二部分(4-9)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第三部分(10)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

2.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由是什么?

明确:是缘于人们对狼群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五、课文研读

1.文章开篇就是对狼嗥的特写,此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

2.面对这声狼嗥,留意它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明确:留意它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

“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

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3.对这些事物来说,狼嗥有怎样的意义。

明确:

鹿--死亡的警告

松林--混战与流血的预言

郊狼--得到残羹剩饭的允诺

牧牛人--银行赤字的坏兆头

猎人--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山--“客观地聆听”

4.这里运用了哪些修饰手法?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及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5.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明确:先是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

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触动。

6.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么?出现了什么情况?

明确:

(1)植被遭到破坏

(2)鹿群因缺少食物而大量饿死

(3)草原近期很难恢复

(4)水土流失严重,甚至们将失去未来

7.“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人类将不再有未来!

8.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

明确:

① 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② 呼唤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和谐相处。

③ 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

9.为什么说狼的嗥叫只有大山能明白?

明确:由于人类不善于思考,缺少客观的思考。

10.结合全文,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明确:要像山那样思考:客观、长久地、尊重自然法则。

六、拓展

观看视频《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加深体会。

七、作业

1.搜集人类破坏环保的事例,加深感悟,并写一篇“爱生活,爱环保”活动的宣传稿。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

利奥波德

狼嗥--痛苦、反抗

生态恶果--人类将不再有未来

像山那样思考

客观地聆听→尊重自然法则

雷真民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像山那样思考》]

篇2: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像山那样思考》

2.把握人物形象,归纳人物性格 3.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4.赏析文章精彩的场面描写,学习场面描写的写法。教学重点:

1.把握人物形象,归纳人物性格 2.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3.赏析文章精彩的场面描写,掌握点面结合的写法及其效果。教学难点:

赏析文章精彩的场面描写,掌握点面结合的写法及其效果。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逐鹿天下时,划分了楚河汉界,由此衍生了一种棋——象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家阿城的小说《棋王》。

阿城于1984年开始创作。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小说一发表,便震惊文坛。此后又有作品接连问世,并写有杂论《文化制约着人类》。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为“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出版,共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

三、复习小说文学常识

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2、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小说根据篇幅可分为: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

5、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些?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还有正面和侧面描写。

四、朗读课文

1.听范读,理顺字音,标注段落。2.默读,熟悉课文。

五、整体感知

1.按照小说的情节,本文的结构要如何划分? 明确:

开端:战前形势

发展、高潮:棋场鏖战 结局:战局结束 尾声:战后感悟

2.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明确:王一生没有参赛资格也坚持与比赛的赢家对弈;为下棋不惜同时与九人鏖战,并力克群雄。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棋王》原文的前两章。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交流阅读心得。

二、课文研读

1.从课文中找出直接或间接描写主人公王一生的语句,分析概括其特点。明确:

① 爱棋之人,棋艺高超。② “精神上自有追求”

③ 有棋品、讲棋道之人:拒绝参加比赛。④ 淡泊名利:与冠军老者和棋。2.文章是如何体现他这些特点的? 明确:主要通过场面描写体现。

3.阅读下面的场面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篇3: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像山那样思考》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和学习借事喻理、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3.掌握文中所讲为人治学的重要准则,学会时时处处内省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及他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和学习借事喻理、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文中所讲为人治学的重要准则,学会时时处处内省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及他人。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清代文学家钱大昕凭观棋所得的一番感悟写下了耐人寻味的散文《弈喻》,这种缘事悟理的写法,便于表达我们在生活中的思想收获,大家通过研读此文一定会在成长中得到难得的启示。

二、作者介绍

钱大昕,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生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逝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是18世纪中国的杰出学者,乾嘉时代的史学大师。青少年时代成长在文化氛围浓郁的江南地区,就学于苏州紫阳书院,与王鸣盛(钱之妻兄)、王昶(chǎng)、曹仁虎等同学,诗名甚著,号称“江左七子”。著有《潜研堂集》。

三、朗读课文

1.听范读。明确字音。

2.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3.齐读。

四、理顺文章大意

1.解题:

“弈”就是下棋,“弈喻”意思是用下棋来打比方。从题目可知这篇短文是用下棋来讲道理的。

2.结合注释,试译课文。

3.全班交流,扫除翻译难点。

参考:

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代替他下棋,认为他不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但是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不能够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只默默地坐着看。

现在的读书人读古人的书,常常诋毁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能够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客观地衡量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知道别人的过失却不能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闲暇,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下错了一步棋,人们都看得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五、整体感知

提问:文章分为两个部分,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

第一部分(1):叙述观棋下棋经历。

第二部分(2):借下棋喻理。

六、作业

1.识记书下重点实词。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弈喻

钱大昕

观棋下棋经历--借下棋喻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齐背课文第一段,考查背诵情况。

二、课文研读

1.本文是以下棋作比喻来阐明道理的,作者如何描述自己下棋的一番经历?叙述了自己怎样的经历?

明确:

文章十分简要地叙述了作者自己在友人寓所的一次下棋经过。

写了自己嗤笑别人不如自己,结果却吃了轻视他人的苦头,以致“不能出一言”。

2.作者在写完下棋的事以后,本已水到渠成,可以直接即事言理,点明题旨,但是,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却写起读书事来生发议论,一句也没有涉及与下棋有关的事,这是为什么?

明确:作者由下棋想到生活中诸多现象,揭示了“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这样使内容更加有意蕴、有深度,引发读者深思。

3.“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中“吾求吾失”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吾求吾失”是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永远处于不自满的境界。从这个角度说,自己的“失”一旦自觉发现乃是一大“得”,失与得的辩证关系,为下文预伏脉理。

4.本文借下棋为喻,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本文提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

(1)作者是以自己切身感受“现身说法”,叙述为后文说理议论服务,先讲故事,深入浅出,通俗,易为人接受。

(2)本文通过作者观棋、下棋的独特体验的叙述,并结合现实中那些喜称人过、爱吹毛求疵的人的行为,说明了观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警戒主观臆断、骄傲自大、强不知以为知的人,从而教人领会做人的正确道理。

三、学习写法

提问: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作者以自己下棋的切身体会设喻,现身说法,借做事来讲道理,不仅容易把道理说清楚,读者也会感到亲切而乐于接受。论述的范围由小到大,意思一层比一层深,呈现出层进式的论证结构。结尾“曾观弈者之不若已”又照应开头,使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四、归纳主旨

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比较公允地评价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

明确:人不可能总是正确的,也不能没有一点过失,因此,只要“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比较公允的评价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反之,就会导致无休止的争论,也就永远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2.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明确:在于警戒那些主观臆断、盲目自大、强不知以为知的人,从而教人领会做人的道理。

五、作业

1.你一定对生活的某一现象有自己的感悟,请写下你的思考或启示。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弈喻

钱大昕

现身说法

由事入理

雷真民

篇4: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像山那样思考》

(1)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

(3)渗透阅读中的对话意识,提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走进文章、读懂文章”的阅读方法

(2)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3)主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很高兴和我们高一(8)班的同学来共同学习《像山那样思考》

这一篇文章。

(二)解决字词

学生齐读 〈投影字词〉

嗥(háo)叫:号叫,大声叫(多指豺狼等)。

驯(xùn)服:顺从;使顺从。

拾遗(yí):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毛骨悚(sŏng)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不堪(kān)教育:堪,可,能。如:堪当重任。

湍(tuān)急:水势急。

饿殍(piăo):饿死的人。

艾(ài)蒿(hāo)

教师明确

(三)初读感知

1、同学们自己读了一遍文章,你们对本文初步的感受是什么?有什么第一印象?

2、一篇文章怎样才算读懂呢?怎样才算真正读进去呢?

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这是一种阅读态度,一种阅读体验,

读出自己——从文中读出自己熟悉的或相似的生活、情感,或读到引起自己共鸣或打动自己的一段话,一个词。

举个例子: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除了读出自己,我们还要读出问题:这就是研究,对于没有读进去的人,是提不出任何问题的。对文章,需要质疑,读出问题,是质疑,是追问,是研究。

〈投影〉 读出自己:相似的思想、情感;触动心灵的地方。

读出问题:不懂的地方,不同意的观点、自己的见解。

读出自己,是欣赏,是共鸣,是联想,是审美。

读出问题,是质疑,是追问,是研究,是批判。

好今天,我们就以这样的态度——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来共同学习《像山那样思考》。

(四)朗读文章,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朗读文章,拿笔做两件事。

把能打动你的某句,某词勾画,特别触动你的语句,可以勾画下来。

把你不理解的或者认为作者写得有问题的地方勾画出来。

(五)交流“读出自己”

交流“读出自己”:文章中哪些地方最打动你?

1、“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从前认为自然界是被人类明智而高效的利用的,是应为大多数人提供最大的善,这种“善”即是认为狼是坏的捕食者,吃掉了对人们有用的鹿,该杀。

用文中的话说:“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当时我很年轻,而且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期。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我们憎恶狼,是因为它伤过过人类,我们对此总是念念不忘,但我们反过来想想,我们人类伤了多少只狼呢,却不曾有人提起。我们总讲人类有情,有怜悯心怀,讲求“道德伦理”,但当十余种狼在地球上永远的消失,当T型台上的裘皮大衣满世界的招摇时,我们还有何面目向大自然说人类敬天惜物?

2、作者的观点是如何转变的?哪一刻,哪一场景触动了作者的心灵?

明确:“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3、作者猎杀狼的段落

温馨的场面,垂死时的绿光——对比

(六)读出问题。

欣赏之外,还要读出问题,学生提问,尽量让学生回答,

1、狼嗥叫的内涵:·对人类捕杀的抗、不满 ·对险恶环境的不屈服·痛苦、野性的呼唤 ·生命的存在和流逝 ·生态价值、生命的意义

2、为什么只有山能听懂狼的嗥叫?

客观的。山的思考是一种具有生态保护的思考。

3、像山那样思考?给我们的启示?怎样思考?

人怎样处理与自然、自然万物的关系。

4、如何理解梭罗的名言“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到了这一步作者又是怎样认识狼的呢?

提示:荒野中的万物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 荒野中的万物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无高低尊卑之分。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与万物应和谐相处,这应是我们从荒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这样我们便可明白作者对狼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对其生态价值的认识上,而是将其提高到这样的高度:它与人一样都是自然的一员,人与狼本质上是平等的。

行文至此水到渠成的把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的认识发展到万物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而我们也由此提高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即人类只是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的凌驾于其他万物之上的权力,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应和谐相处。

(七)师总结

1、忧与爱 从“狼的嗥叫”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狼、人)深深忧患和深沉的热爱。

联想:加拿大政府允许东部沿海猎杀海豹。几十万至上百万头血迹将大海染红,冰面上留下长长的血痕,为了获取巨大的商业利润。藏羚羊是我国独有的动物,1986年,3—5头/公里2,90年代初0.2头公里2,现在,几近灭绝,一批批残忍而贪婪的偷猎者猎杀藏羚羊获取它的羊绒。

2、危机 人类一直把自己当作高于一切的自然的主宰,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征服世界,征服自然,不断向自然索取,侵占土地、森林、污染天空、海洋,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沙尘暴、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海洋污染(赤潮)。用牺牲无可挽回的环境恶化为代价换取眼前安全,换取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投影图片>伤害自然也就是伤害自己。

3、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该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在面对自然万物时并不比一座山高明,学会像山那样的思考,平等的、客观的对待自然中的万物。珍爱自然就是珍爱自己。人属于大自然中的一份子。

<投影图片>然而,我们对就在我们身边的那些不断绝迹,不断消失的生命无动于衷。什么时候人类能尊重这同一片星空中的所有的生命和非生命,正视自然的价值,珍视天地生灵。我们也渴望有苍郁的群山,茂密的树森,湛蓝的天空,清流的水流的自然。

人是自然一切的主宰吗?——平等观

篇5: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像山那样思考》

1.理顺本文字音。

2.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整体内容。

3.了解刘备及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4.体会并学习本章节烘托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整体内容。

2.了解刘备及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并学习本章节烘托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进入情境。

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电视剧演的很精彩,但其实,《三国演义》的原著写的更精彩,尤其是对智诸葛亮的描写。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和诸葛亮出山有关的《三顾茅庐》。

二、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三国演义》介绍

1.“演义”即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演义”还是特定的文体。

2.《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1)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的历史。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回)

主要写汉末**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34-85回)

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回)

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2)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3.《三国演义》主题:

《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和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四、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查找生字新词。

2.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3.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熟悉课文。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识记并抄写生字,标音。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杜甫)

这首诗是写谁的呢?--诸葛亮

二、整体感知

1.小说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明确:刘备、诸葛亮、张飞

2.这篇小说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四个:

刘备拜访诸葛亮之前,司马徽赞诸葛亮。

刘备一顾诸葛亮未得,遇崔州平,论天下事。

刘备二顾诸葛亮未得,遇亮友、弟、岳父,留下书信。

刘备三顾诸葛亮,孔明隆中对策,感其诚,出山辅佐。

三、探究刘备的人物形象

1.圈画出文中与刘备相关的描写。

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刘备的形象特点。

明确:谦虚、礼贤下士、不耻下问、求贤若渴、气度宽宏

3.文中哪些事件或语句体现出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明确:

(1)三顾茅庐。

(2)三请之时,“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

(3)“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

(4)泣请孔明,“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5)斥责张飞

4.文中对张飞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衬托出刘备的谦虚、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特点。

5.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体现刘备的特点?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

四、拓展

1.关于刘备你知道哪些信息?

(1)时间表

160年,出生于涿县

184年,桃园三结义,同其弟征伐黄巾

194年,升任徐州牧

195年,吕布投靠刘备

1,投靠曹操

200年,投靠袁绍

2,投靠刘表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2,赤壁之战联合孙权大败曹操

2,任荊州牧,与孙权联姻

2,入成都,领益州牧

2,刘、孙分占荆州

2,进位汉中王

2,即帝位

222年,兴兵伐吴

223年,殁于白帝城

(2)字玄德,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刘胜玄孙,身高7尺5寸(汉尺),双手下垂可以超过自己的膝盖,眼睛能看见自己的大耳。

2.关于刘备有哪些主要情节?

桃源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刘备摔阿斗、白帝城托孤、葭萌关收马超、伐林送徐庶、计夺天荡山、伐吴殒命

3.刘备有哪些性格特点?

喜欢结交英雄豪杰,胸有大志而锋芒不露,机智善变,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宽仁爱民。

五、作业

阅读与刘备有关的重要情节。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施耐庵

刘备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交流阅读心得。

二、探究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1.圈画出文中与诸葛亮相关的描写。

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诸葛亮的形象特点。

明确:淡泊名利、高雅不群、超拔不凡、不出门便知晓天下事、足智多谋。

3.文中诗词对于表现诸葛亮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才华和人生追求。

4.司马徽所言“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一句话有什么深意?

明确:

一方面是肯定诸葛亮找到了他值得辅佐之人--刘备;

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卧龙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即使得到刘备这样的明君,但是生不逢时,纵使再怎么努力,都只能是“呕心血”,却不能改变天命,即不能如刘备所愿“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虽然是对诸葛亮的才华得以施展感到一丝慰藉,但更慨叹他多舛的命运。

5.课文中刘备的哪些带有比喻修辞的语言表现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明确:

(1)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2)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6.你认为使孔明最终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确:

(1)刘备的诚意感动了诸葛亮。

(2)诸葛亮既有安邦定国之才,亦有建功立业之志。躬耕南阳不过虽逢其时、未逢其主之权宜之计。

7.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体现诸葛亮的特点?

明确:语言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人物描写及环境描写)。

三、拓展

1.关于诸葛亮你知道哪些信息?

(1)时间表

181年,诞生于琅邪。

207年,出山辅刘备。

208年,说服孙权抵御曹操于赤壁。

214年,被封军师将军。

221年,被封蜀国丞相。

225年,讨伐南蛮,将其平定。

227年,上出师表,初出祈山。

228年,街亭失守,斩马谡。

232年,发明木牛流马。

234年,病逝五丈原。

(2)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

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瓢瓢然有神仙之概。

常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其手摇羽扇,运筹帷幄的潇洒形象,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心中“智慧”的代名词。

2.关于诸葛亮有哪些主要情节?

隆中对策、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巧布八阵图、七擒孟获、舌战群儒、智激孙权、智激周瑜、借东风、草船借箭、空城计、智算华容道、遗计杀魏延、骂死王朗、造木流牛马、五丈原禳星、死诸葛走生仲达、挥泪斩马谡

3.诸葛亮有哪些性格特点?

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才能过人。

忠心耿耿、感恩图报。

法纪严明、严于律己。

四、作业

1.阅读与诸葛亮有关的重要情节。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施耐庵

诸葛亮

语言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

雷真民

篇6: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像山那样思考》

1.了解时代背景,并通过本文简要了解当时西南联大。

2.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

3.品析本文平实而自然却饱含感染力的文字。

4.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体会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

5.学会运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

2.品析本文平实而自然却饱含感染力的文字。

3.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体会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现代作家汪曾祺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有一个老师,叫金岳霖。有一回金岳霖给一位姓陶的朋友打电话,陶家的保姆问:“您是哪位?”金岳霖竟忘记了自己的姓名,张口结舌答不上,又不好意思说忘了,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是了。”保姆说不行。金岳霖再三请求,还是不行。只好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谁知王喜也说不知道。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别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我听别人都叫你金博士。”金岳霖听了,高兴地说:“阿弥陀佛,原来我姓‘金’!”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

二、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O~)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金岳霖介绍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宗师,著名教育家,中国第一批中科院院士。金岳霖清华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19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又去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游学。1926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

金岳霖是最早把西方现代逻辑学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著有《逻辑》《论道》《知识论》。

四、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查找生字词。

2.明确字词读音。

3.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五、整体感知

提问:你认为金岳霖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有趣。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六、研读课文

(一)金岳霖先生的有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1.奇特:

明确:

(1)样子有点怪:

①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

②一副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

③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教授里穿夹克的只有金先生一人。

(2)行为举止怪:

走路奇怪。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

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

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3)独特的教学风格: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稀奇古怪的提问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

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

2.重情

明确:

(1)给逝去的林徽因过生日--重于情,深于情。

其情也特别深、特别纯、特别真挚、特别伟大。课文中说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这缘于他对林徽因的真挚深沉的感情!

(2)林国达之死--珍惜师生情。

其情弥深,整堂课都没有笑容。

3.对生活独特的热爱

明确: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七、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

有趣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西南联大校歌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二、研读课文

1.除了金岳霖先生,作者还写了哪些人和事?

明确:闻一多和朱自清的穿着,以及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的情景。

2.这与写金岳霖先生有什么关系?

明确:衬托的手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用联大其他教授的率真与正气来衬托金先生的品性。

3.从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明确:宽容个性、思想自由、学术气氛很浓。

补充:简介西南联大

4.作者还写了金岳霖的得意门生--王浩,并展开联想,写到王浩“现在成了洋人”,又进一步详细交代了与作者的来往。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衬托,以王浩的率真、随和、易于结交和成就来侧面展示了金先生成功的教育,和不凡的人格魅力。

三、感悟写法

1.作者成功地刻画了金岳霖先生的形象,让你感到最精彩的是哪种描写?

明确:细节描写。

2.从文章来看,细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细微、真实。

四、课堂练习

1.选取你熟悉的一个人,进行细节描写。

2.交流,评价。教师点拨。

五、作业

1.完成练习题。

2.修改片段练习。

板书设计:

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

金岳霖先生--闻一多、朱自清、王浩

衬托

细节描写

雷真民

篇7: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像山那样思考》

一、教材分析

作为“像山那样思考”专题中的一课,本篇课文意在告诉人们应如何看待自然以及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教学中不仅应让学生明白狼的生态意义,更应让学生懂得狼只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个代表而已,进而让其明白人类应平等地看待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而作为语文课学生这些认识的获得又必须来源于对文本的研习,决不能撇开文本谈所谓的道理,否则便会上成环保生态教育课,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特别重视对学生文本研习的指导,强化学生在对文本的研读中明白文章的旨意并进而提高思想认识的意识。针对本课文本特点,课堂上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的方法来解读文本,培养其解读文本的能力。总之,教学中力求体现语文课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思考

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应与大自然平等的和谐相处

四、学情分析

课文内容清晰易懂,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都能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本篇课文我们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特点,抓关键词、关键句来解读文本。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熟读课文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今天,我们进入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最后一课的学习,在这一专题中,实际上都是围绕着自然来做文章的。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呢?大家还记得郭小川在《致青年公民》中的一句话“不驯的长江,将因你们的奋斗,绝对服从”吗?我觉得这句话很能形象地说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在这里,我们显然是把长江亦即自然作为我们的对手来看待的,我们要让它驯服,为我所用。不难发现,这体现了我们这样的思想:我们人类是这地球上最高贵的,一切要服从我们人类的需要,自然要服从我们,我们要征服自然。这种想法在常人看来,仿佛是天经地义,正确性不容怀疑的。我们过去不是常会说人定胜天,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吗?这种想法果真就合理吗?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界的万物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这最后一课的学习吧。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

(一)引导学生列举一些含有“狼”字的词语并概括其共性

明确: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狼狈为奸 中山狼„„(都属贬义词)

(二)描述画面

要求:

1.观察要细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一只狼?它在干什么?)

2.描述要具体,要抓住细节

3.要带有个人的感情倾向

(三)图中的这只狼显然在引颈长嗥,要求学生给狼的叫声前加些定语

大多数同学在描述画面及为狼的叫声加定语时,均会不自觉地用到一些贬义词,流露出憎恶或恐惧的情感,显然传统的观念在影响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像山那样思考去重新认识狼吧。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于狼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探究二:研读第一节,1.如何理解狼的嗥叫是“不驯服的、对抗性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提示:可结合狼的遭遇去思考

2.为什么狼的嗥叫是“深沉的、骄傲的”?

对一般读者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说法,仅看第一节是很难弄明白的,我们不妨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向下阅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疑问

探究三:

研读第2、3节

自读 思考:

这一声狼的嗥叫,引起了哪些对象的注意?这些对象可分为几类?其区别在哪?提示:1.找标志性的词语(“只有山”)

2.找关键语句

明确:

一类:鹿、松树„„(普通)人

从自身利害考虑从狼的嗥叫中听出“希望和恐惧”

另一类:(“只有”)山

“客观地去听取”从狼的嗥叫中听出“更加深刻的含义”

山从狼的嗥叫中究竟听出了什么“更加深刻的含义”,且让我们继续向下阅读。设计意图:引出作者对狼情感的变化

探究四:对狼的认识经过了这么几个阶段

(一)觉得狼是有害的,欲除之而后快

原因(文中关键句):1.“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2.“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注意第一句中用的是“我们”,这表明这是当时的一种普遍的认识,而非个别人的看法,对这

样的一种心理,文中有生动的描述:“在一秒中之内,„„”“„„手痒痒”,让学生找出读一读,加深感受并借鉴这种形象化的写法。

(二)对其产生同情怜悯之心

文中关键句:“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

原因:见到狼的嬉戏及垂死的眼神

让学生读读写狼的嬉戏及垂死的眼神的文字

问:读了这样的文字,我们各位同学是否也稍稍地改变了对狼的固有的看法呢?

(三)认识到其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原因:见第7—9节

结合“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这句话,引导学谈谈生态遭破坏的现状

问:作者是在以平静的口吻叙述狼的被消灭而带来的危害吗?

齐读第7节,引导学生注意其中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本文的散文笔法,感受作者的痛惜和忏悔之情。

(四)认识到应与其平等相处

作者对狼的前三点认识,学生结合文本阅读,一般来说,是能够理解的,但真正要弄明白如何“像山那样思考”去听取狼的嗥叫,认识到应与其平等相处,还是比较困难的,教师需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最后一节。

探究五: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我们现在从事的一切其目的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目的?

提示:找出相关语句,揣摩关键词(如:“这一时代的”“似乎”“大概„„,不过„„”等)

明确:我们“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本身并无什么错误,而且也应该考虑这些,但问题是我们仅仅着眼于我们自身而不顾及其他,仅仅着眼于现在而不顾及长远,这样我们也便不难理解“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句话了。恩格斯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表达的也正是这样的意思吧。

②如何理解梭罗的名言“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到了这一步作者又是怎样认识狼的呢?

提示:荒野中的万物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荒野中的万物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无高低尊卑之分。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与万物应和谐相处,这应是我们从荒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这样我们便可明白作者对狼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对其生态价值的认识上,而是将其提高到这样的高度:它与人一样都是自然的一员,人与狼本质上是平等的。

行文至此水到渠成的把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的认识发展到万物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而我们也由此提高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即人类只是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的凌驾于其他万物之上的权力,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应和谐相处。

③解决研读第一节时留下的疑问:

狼的嗥叫隐藏着什么样的内涵?如何理解文章一开始说狼的嗥叫是“深沉的、骄傲的”?明确: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的分析,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人——狼群 消亡

鹿群 增长

鹿群 衰退生态崩溃

草原破坏

十、教学反思:

1.我们应如何像大山一样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明确:山,是永恒的,它沉稳、冷峻、阔大包容,是大自然智慧的化身,它纵览古今,深刻而冷静地见证着地球上的一切。我们像大山一样去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要客观地、从长

远出发去思考我们面对的世界,去思考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在,我们从上到下都在创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不是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呢?是不是还应包括点别的什么方面呢?大家不妨像山那样作点思考。

2.本文是从什么角度去表现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这样一个重大主题的?给我们写作以什么启示?

明确:选取个性化的角度,借对狼的嗥叫内涵的思考去表现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这样一个重大主题,以小见大。

3.通过我们先前的反复朗读,我们能否感觉到这篇文章在语言文字上有何特色呢?比如同样是介绍自然的,介绍生态伦理观念的,它与我们的地理课本的语言,与我们的一些生物学理论,在文字表达上有何区别呢?

明确:后者是一种科学语体,而利奥波德身为一位生态伦理学家,同时他的文学

篇8:《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3、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三、课程类型与教学模式、方法

课型:新授

教学模式、方法:诵读法,用原句解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讨论法,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想,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点评法,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四、教学用具与媒体

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1、导入

上课~~

一、导入新课:

我们看到的画面上是什么动物啊?(图片)你能说出有关这个动物的成语吗?参考: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子野心

狼狈不堪、引狼拒虎、狼前虎后、鬼哭狼嚎、声名狼藉、„„

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色彩上)贬义。即使我们提到的“与狼共舞”这个源自美国经典电影的讲述人与狼和谐关系的词语,传到中国便成了“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狼,成了“邪恶的化身”,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像山那样思考》。

2、作者介绍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被称为是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

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与《瓦尔登湖》并誉为自然人文写作的典范,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世纪之书”人文类十大必读好书。它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其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3、基础字词

1、嗥叫(háo)

2、驯服(xǜn):顺从,使顺从

3、蔑视(miâ)

4、迸发: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如:火山迸发。

5、毛骨悚然(sǒng):形容十分恐惧,悚然:害怕的样子。

6、湍急(tuān)

7、蜿蜒(wān yán):①蛇类爬行的样子

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8、嬉戏(xī)

9、蠕动(rǘ):①昆虫爬行;②泛指像虫类爬行一样地动。

10、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内心。

11、饿殍(piǎo):被饿死的动物或人的尸体。

12、艾蒿(ài hāo)

4、层次划分及题解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是不是会产生一个问题:谁,像山那样思考什么?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这篇文章。

明确:

五)10段。找文章的主题。“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如何理解这句话? 为什么说“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也就是说作者告诉我们这声狼的嗥叫背后隐藏的内涵是“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是荒野中的启示之一。

比如 鸣”? 明确: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的分析,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7、结尾

朗读下面三段话,进一步感受主题

1、“我不比侏儒高大,也不比巨人矮小”,对人类来说,我们只是平凡的。品味寂寞,品位自然,咀嚼生命的意义,需要人类自身先付出努力。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

2、“土地道德就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利奥波德

篇9: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教学目标:、理解文中狼嗥的含义。

2、感悟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

3、提高对大自然美景的哲理感悟力。

4、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由狼嗥引出的哲理思考,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词语积累

嗥叫

驯服

残羹

聆听

悚然

湍急

蠕动

饿殍

艾蒿

二、文本研习、快速地阅读全文。

思考: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起、缘由。

2、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他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3、除了这些事物,还有什么也有感受?是怎样的感受呢?

——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谁呢?

——是“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

6、“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一开始“我”是怎样的呢?

——先是和芸芸众生一样,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

7、是什么使他的认识发生了转变?

——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

8、让我们齐读第六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性认识、一时触动表述出来的。

——作者通过一段猎杀狼的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的触动。

9、有同学感受到了作者的感受,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捕捉到的?

——写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与狼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形成对比,反衬人的冷酷。

——“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让人顿生怜悯之心。

——“无动于衷”的岩石不如说是在指责人的无动于衷。

0、作者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又是如何上升为理性认识的?

——山失去了狼,鹿因数目过多而死去。

1、有了触动以后,作者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进一步得到验证:此时作者意识到要保护环境。作者的认识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发展到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剑拔弩张的矛盾关系,但人类的印迹似乎还很重。这里保护环境归根结底还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仍然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那么作者的最终认识是不是就仅限于此呢?下面我们就把的最后一段一起来读一遍,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思考作者在不断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

——此段中的一些语句很有哲理,比如“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更长远地来思考问题,不能只顾眼前暂时的利益。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应该说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作者悟出了人与自然应该平等相处。

2、到此就把作者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为中心的认识,发展为了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所有一切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3、“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现在我们来领会一下这声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含义?

——狼嗥是在警告人们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否则必将自食其果。

——狼嗥告诫人们:狼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员,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

——狼嗥是呼唤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和谐相处。

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是啊!万物之问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4、通过我们先前的反复朗读,我们能否感觉到这篇在形式上,特别是在语言文字上与一般介绍自然、介绍生态伦理观念的不同?不同在哪里?

——一般这类都是科学语体,而利奥波德身为一位生态伦理学家,他的文学素养也是很高的。他所使用的语言文学性较强,较多地用了排比句。

——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充溢着诗意美。这就与他的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融为一体,使全文熔诗意美与思辨色彩于一炉。

三、堂小结

自私的人类,在付出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通过这节的学习,开篇时图片留给我们的疑问,可以说已是不解自破。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学会“像山那样思考”,使这原本已很脆弱的伤痕累累的地球,不要再继续受到伤害。

四、作业

做几句仿句练习,体会一下排比对阅读带来的冲击力,尽量以大自然为仿写内容。、我不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也不是高悬夜空的月亮,而是漫漫银河中的一颗星星。

——我不是翱翔天空的雄鹰,也不是屈身笼中的金丝鸟,而是自由飞翔在天空中的一只麻雀。

——我不是威风凛凛的雄狮,也不是气吞万里的猛虎,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只驯鹿。

——我不是巍立峰顶的巨石,也不是饱经沧桑的钟乳,而是风霜雨露中的一粒卵石。

——我不是宽阔无垠的海洋,也不是汹涌澎湃的湖泊,而是灿烂阳光下的一滴露珠。

2、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树木是时间的通史,年轮是过去,树叶是现在,种子是未来。

——森林是树的家园,泥土是地毯,灌木是家具,动物、鸟儿是森林的成员。

——田野是作物的一篇乐章,田垄是五线,稻草人是高音谱号,小麦、玉米是田野的音符。

——山是自然的一幅图画,岩石是轮廓,绿树是调子,七彩的花和万千的生物是山的色彩。

——天是月的一座舞台。云彩是遮幕,太阳是灯光,虫鸟走兽是观众。

板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

狼嗥

鹿„„猎人

希望、恐惧

客观的思考

草原、高山植被

无可挽回地退化

“我”

大声疾呼

充满生态忧患意识

生态价值

篇10:《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环境破坏案例

食物链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1、1859年一个英国人在澳大利亚放养了13只兔子用以打猎,繁衍至今已产生了6亿只后代,这些兔子常常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导致其他种类野生动物面临饥饿,甚至有灭绝的危险。

2、美国曾经有个地方草场挺繁茂,他们养了许羊在那里放牧,可是总有一些虎狼常来这里吃他们的羊,当地人很生气,狠心要把这些食肉动物猎杀完它,后来这些虎狼终于被他们猎杀完了,他们都很高兴,他们的羊繁殖的非常快,可惜的是,草场慢慢地被食光了,羊没得吃了,也慢慢地都饿死了。

3、上个世纪,有人将小小的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于是全民总动员,一个彻底消灭麻雀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除了毒、抓、杀之外,还采取轰的办法。一见麻雀的影子,猛敲锣鼓,齐声吶喊,惊得雀儿绝无停歇立锥之地,只好不停地躲呀,飞呀,最后累得从半空跌落摔成肉饼。因为失去麻雀这个天敌,庄稼地里害虫丛生,虫灾泛滥,结果造成粮食歉收,接着,饥馑紧跟而来,人类终于饱尝了破坏生物链的苦果。

4、澳大利亚的青蛙又给人类上了生动的一课,澳洲以盛产甘蔗著称,每年都有大量蔗糖出口到世界各地,昆士兰州的麦凯市更有“糖城”之誉。然而寄生于甘蔗内的一种甲危害极大。它的繁殖导致了大片甘蔗林的死亡。于是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了甲虫的天敌——青蛙。这一人类的朋友“移民”澳大利亚后,立即大显身手,一举成为杀虫英雄。很快害虫被消灭了,甘蔗产量大大提高,麦凯蔗民无不手手称快。但是青蛙格外吃,失去甲虫后,纸团、烟头等垃圾都成了它的食物。由于吞食垃圾,青蛙排泄出一种毒液,不仅伤人,而且还会使牲畜毙命。更为可怕的是,这种青蛙繁殖能力超强,目前尚无法找到它们的天敌。

5、五月,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西甜瓜种植区发生罕见的虫害,专家认为大面积发生巨膜长蝽虫灾与连续多年的干旱和荒漠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蝎子抓完了,虫子就来了”当地的农民如此说。农民的这一观点,农民的理由很简单,巨膜长蝽与蝎子同生活在未开垦的荒漠草原及沙漠中的沙蒿、沙蓬、刺蓬之中,在生物链中蝎子是巨膜长蝽的天敌。近年来,抓蝎子卖钱是当地农民一个重要的增收渠道,如今蝎子被当地的农民抓完了,没了天敌的巨膜长蝽成灾顺理成章。

6、中国研究报告也显示,中国其它地区的水坝工程所拦截的上游淤泥和营养物质都直接影响到下游的水产资源和农田肥沃程度,三峡工程应该充份考虑到这些因素,对长江下游生态和入海口湿地采取足够的保护措施。

7、太湖和巢湖蓝藻大面积爆发,给环湖周边的城乡人民生活带来重大不利影响。这一事件从本质上说,是湖水水质的富营养化,而富营养化则又是污染造成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排过量,严重超出水体的自洁能力。

朋友变成了敌人,澳州的蛙害引人深思,这一事例再一次告诫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代价是多么惨痛。人与自然的辨辨证关系,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把适度的原则,让自然界达到平衡,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

一、导语:作者简介

最近30年,在美国,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的角度上说,有一本书显然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它表达了一种几乎是不朽的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其伦理观。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一本薄薄的在1949年出版的小册子。这本页数不多,文辞也简单、朴素的自然哲学随笔是奥尔多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其中蕴含了作者土地伦理思想的精髓。

书中的文章,通过他本人和土地之间关系的描述,在那些从未到过威斯康星的沙乡、不熟悉书中所描写的地方的读者中,找到了越来越多的乐于接受他的新思想的读者。这本书的美国版本的销售量已超过了100万册,他的土地伦理概念成为几个全国性环境保护组织和政府机构行动宗旨的基础。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像山那样思考》就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很多读过《沙乡年鉴》的读者,觉得在这本书中让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最忘不了的就是那只垂死的老狼。同时,它也是令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幡然醒悟、毕生难忘一只狼。为什么这只狼能有如此魔力,让这么多人难以忘怀?非常有幸我们今天要学的《像山那样思考》这篇文章,说的正是这只狼!

1.本文从狼的角度来导入。

①你能说出有关这个狼的成语吗?比有比,看谁说得多。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虎豹 狼子野心 声名狼藉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虎穴狼巢 引狼入室 狼吞虎咽 狼狈不堪 如狼似虎 狼狈为奸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②问: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色彩上)贬义。

即使我们提到的“与狼共舞”这个源自美国经典电影的讲述人与狼和谐关系的词语,《与狼共舞》电影简介:影片从一个为苏族印第安人翻案的观点,白人军官邓巴在南北战争之后自愿到西部前线驻守,跟苏族战士交上了朋友。后来前往当地的白人军队反而将他视为叛徒,对他暴力相向。邓巴从此以身为白人为耻,彻底投向苏族人的阵营,并坚持自己的名字叫“与狼共舞”。

“与狼共舞”传到中国便成了“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狼,成了“邪恶的化身”,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像山那样思考》。

(2)由人对自然的破坏而受到自然惩罚的事实引入,提出问题“人与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相处?”

比如由“人类破坏自然环境”入题。理解成语“休戚相关”、“唇亡齿寒”的涵义,领悟人与自然“不可或缺”、“息息相通”的关系。

2.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借助一声狼嗥而引起的反应,将深刻的生态伦理表达出来。

第二部分(4-9)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第三部分(10)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

1、请看课本插图,试想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群山寂静,只能隐隐听到风过树林,叶子的沙沙声,突然一声狼嗥撕破了这份宁静,嗥叫声从一个山崖传向另一个山崖,回荡在山谷中。这声狼嗥对于不同的生物,分别有着怎样的意义?看看文中是如何描述的?

明确:对于鹿,(它是死亡的警告);对于松林,(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一场撕杀即将上演;对于郊狼,(它是即将来临的拾遗的允诺)是彻底地清扫战场,绝不浪费;对牧牛人,是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对于猎人,(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打狼。作者进而指出,在浅层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深刻的、只有这座山能听懂的含义。

因为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客观地听取这声狼嗥。

2、这些反应大体上可以归为几类?

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眼前的,功利性的)

长久地存在,客观地听取(知道隐藏着深刻的含义)

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儵shū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两千年前庄子和惠子智辩的对话,看到水中的饿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你若能感觉到鱼的快乐,那么你是把自己想象成了那条在水中悠闲自得的鱼儿,以鱼的思维方式在思考问题,像鱼一样的思考;

4、这里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排比句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伦理,本是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5、快速浏览课文作者得到这一认识(大山能够听懂狼嗥的深层含义)的由来?

明确:一只狼的死去:发现狼、打死狼,狼眼中垂死时的绿光给“我”的启示;众多狼的死去——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

6、文中还有一个人也留意狼嗥了,是谁?作者。作者对狼嗥的反应是怎样的?(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回答,要有一个过程,我的引导过程如下:)①品读第四节,狼的原始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这是一只狼。另外还有六只显然是正在发育的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动着和互相碰撞着的狼。

点评:这些狼可爱得如同孩子一般,是鲜活鲜活的生命体。②找同学读第五节,思考加入人以后狼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兴奋地把枪弹上了膛。当我们的来复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点评:人无情的扣响了扳机,狼被杀。③读第六节,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

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在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明确】:作者一开始是不放过打死狼的机会。但在打死狼之后,作者内心有了触动,死亡带给他触动。

7、作者的认识后来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触动了他? 【明确】:狼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死亡带给他触动。这两题的设计目的是把作者的情感引入其中,以便于探究作者的情感。

8、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么?出现了什么情况?

明确:破坏的草原很难恢复。牧牛人猎杀牧场上的狼是取代狼用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作。

9、面对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利奥波德开始像山那样思考。他想到了什么?

明确:正是因为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山就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牧牛人猎杀牧场上的狼也不是好事;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在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这些平实的记叙之后,人们渐渐能够意识到,狼的嗥叫声中所饱含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的经验——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的人类,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

10、作者写到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我们题目是“像山一样思考”,这里有没有写到山思考了?阅读7-10小节,思考:山思考了什么?

(这一题采用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写到山思考的语句,分析山具体思考了什么。)【明确】:从第七节,第八节找一些浅层语句 ①并不是狼越多,鹿就越多;

②狼少了,山被鹿拖垮,山在恐惧中生活 ③鹿没有食物吃也在减少

④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 ⑤狼可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作

⑥当一只被狼拖去的公鹿在两年或三年就可以得到补偿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

再继续读,挖一些深层的东西:

②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圈套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

③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

总结:人只顾眼前利益,眼前生活得很好,不能够长远的看问题。这一题设计的目的是打开学生的思路。

11、面对人肆意的残杀狼,山以什么姿态来看待这些事?

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听取一只狼的嗥叫。

进入到那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明确】:山以静默的姿态,以智者的姿态看待这些事。

12、狼以什么姿态对待人类的屠杀?

(这一问题要联系前面的问题2,狼嗥的特点。)【明确】:“深沉的,苦难”可以看出这一声嗥叫是痛苦的嗥叫,是哀嗥;“骄傲的”可以看出狼并不卑微,不驯服,“对抗性的”可以看出狼的反抗。

13、山和狼有没有以它们自己的方式来警示人们?告诉人们什么? 【明确】:山以静默的姿态,狼以对抗性的嗥叫告诉人们,你们现在正在毁灭你们自己,大自然早晚要报复你们。

14、为什么山能够思考到这些问题,而人不能想到?

(这一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难以回答出的,我的引导过程如下:)①回到问题4,对狼嗥的反应分为几种?

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眼前的,功利性的)

长久地存在,客观地听取(知道隐藏着深刻的含义)②鹿、郊狼、猎人、牧牛人和狼是什么关系? 【明确】:敌对关系 ③山与狼是什么关系?

长久地存在,客观地听取一只狼的嗥叫 山对狼有一种秘密的看法 【明确】:平等的关系,朋友关系 【明确整个题目】:山与狼是平等关系,而人与狼是敌对的,人任意地打死狼,人把自己定位在高于狼的位置,处在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主宰,所以不能客观地去思考。

山并不追求眼前的利益但人是追求利益的。

此四题的设计目的通过山与人的对比,看出人在自然中没有清醒的认识,这正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15、山、狼都会给人以启示,什么启示?

(老师提示:荒野中的万物是一种什么关系?自由生长,平等和谐)【明确】:作者这里的意思是人是大自然的一员,狼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狼是由生命的,人无权剥夺。人没有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人应该尊重大自然,平等地对待自然中的万物。

16、“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和前面哪句话照应?

【明确】:“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才知道”

17、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狼嗥的内涵了吧? 【明确】: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都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人要亲近、尊重、善待自然。

这三题设计的目的是对文中哲理性话语含义的深层挖掘,通过理解这些哲理性的话语,然后才能理解作者的深意,得出结论。听一听那“绿火”——《像山一样思考》的思想美

李明隆

我们把透过现象发现的普遍存在的生活本质称之为“哲理”,把富有思辨性、深刻性的思想称为“思想美”或“哲理美”。利奥波德是一位善于深思的哲人,他从“一声深沉的、来自肺腑的嗥叫”中领悟到了山的思考,从一点“绿火”的熄灭中看到了生态的危机。《像山一样思考》一文,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深刻的思想美,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让人忽视的土地、生态、资源伦理问题。《像山一样思考》是这样启迪人们的:

1.反向思考。作者在描写自己亲自猎狼的经历后,有一段精彩的文字:“„„看见它眼中那令人难受而垂死时的绿光渐渐熄灭。„„那双眼睛里有某种我前所未见的东西——某种只有狼和山知道的东西。我当时年轻气盛,动不动就手痒,想扣扳机;我以为狼减少意味着鹿会增多,因此,狼的消失便意味着猎人的天堂。但是,在看了那绿光熄灭时的情景,我明白:无论是狼,还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这段反思很有思想性,它不仅反思了人类的残暴、自私和肤浅,而且以洞穿现象的忧虑启迪人们尊重生命的意识和维护生态的怜悯之心。反向的思考往往更能让人看清事物的本质,作者的反向思索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火花。

2.长远思考。“一只公鹿被狼吃掉,三年后又会有一只公鹿,而一座山被鹿群摧残,几十年都无法恢复。”这是多么深远的见解,多么朴实和浅显的道理!可我们没有发现。末尾的文字告诉人们:“我们都在努力追求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的生活,„„但是,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件事:这个时代的和平。„„而且或许是客观思考的必要条件。然而,就长远来看,太多的安全似乎只会带来危险。„„”追求美好无可厚非,可一定得从长远来思考:土地的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无不如此。作者长远的思虑,给了我们深刻的警示和生存的辩证法——“太多的安全似乎只会带来危险”。

上一篇: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下一篇:第六章 古典诗歌的文化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