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古典诗歌的文化阐释

2024-06-19

第六章 古典诗歌的文化阐释(精选4篇)

篇1:第六章 古典诗歌的文化阐释

第六章

古典诗歌的文化阐释

1、授课班级:全校04、05、06级各专业

2、使用教材:(1)自编讲义

(2)曹保平主编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海拉尔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62版

(3)朱光潜 著 《诗论》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王力 著

《诗词格律》 北京

中华书局 2000年

3、授课时数:4课时

4、先修课程:大学语文

5、授课内容: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1)人生要尽心、尽力,尽才、尽气。

(2)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3)人心与人心的照面

(4)唐诗是天才情种的必读书

(5)打开唐诗奥秘的钥匙

6、课时分配:授课内容共5点,前3点各用1课时,后2点用1课时。

7、教学设想:此节所讲内容从文化的角度,运用宏观的视觉为学生来解读古典诗歌,就是要学生理解古典诗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对古典诗歌的鉴赏,不仅仅是对文学的理解,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站在一定的高度来阅读古典诗歌。

8、教学方法:因所讲内容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故而授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上引入文献资料,以古人的理论来印证讲课内容,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并辅之以作品的解析.。学生应课外阅读学者有关的古代文学理论的专著、论文,结合古典诗词原作,以便较为准确地理解此节内容。课外阅读书目见下:

[1] 徐复观 著 《中国文学精神》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年

[2] 刘士林 著 《中国诗学精神》 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06年

[3] 刘士林 著 《中国诗性文化》 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06年

[4] 傅道彬 陈永宏 著 《歌者的悲欢——唐代诗人的心路历程》 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年

思考练习题:

(1)唐诗是什么?

(2)什么是唐诗的文化精神?

(3)李白和杜甫在唐代诗人中分别代表了什么?

(4)为什么说“唐诗是早晨而不是下午茶”?

(5)为什么说唐诗表达了人们对“人心与人心照面”美梦?

(6)唐代诗人在其诗作中对女性的关怀,说明了什么?

9、教学步骤:

(1)导语: 回忆上次课的主要内容;

(2)导入此次授课内容;

(3)按照授课内容依次讲授。

10、教学目的:通过此四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唐诗里的中国文化精神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便能更准确地从文化层面来赏析古典诗词,从宏观的高度来赏析古典诗词。

11、教学要求: 应认真阅读有关古典诗词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文章,并能对具体的古典诗歌作品从文化层面进行鉴赏,从宏观角度进行鉴赏。课堂上作好笔记。

12、教学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准确理解古典诗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13、教学难点:能够站在宏观的角度,用较为开阔的视野来解读中国古典诗歌。

14、教学手段:本人以为,文学类课程的讲授,不宜多用多媒体,这不利于学生的积

极思考,故而本课程主要以教师的讲述和板书为主,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15、课堂提问:

(1)为什么说心灵性才是唐诗幽深处的文化精神?(2)唐诗背后有一个怎样的秘密?

(3)为什么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不能缺少英雄主义?(4)为什么说唐诗不是大男子主义?

16、作业布置:

思考练习题中的第3、5题。

崔颢《黄鹤楼》的悠悠愁思

崔颢《黄鹤楼》诗赏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是唐开元、天宝时代享有盛名的诗人。《旧唐书》将他与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同列,中唐人又把他同王维并称。他的七律《黄鹤楼》极受人们的推崇,南宋著名文论家严羽推为“七律第一”,就连大诗人李白也曾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这足以说明崔颢的诗作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但由于他“好蒲博,饮酒,”(《旧唐书·崔颢传》)加之“年少为诗,名陷轻薄,”(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及游京师,又数易其妻,有此数者,崔氏一生“名位不振”。史家的笔下。因其“才俊无行”,便连他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也不屑提及了。后人在研究中也只注重了其诗作的艺术性,而对其思想意义很少论及到。如对《黄鹤楼》一诗的评介,一般研究者便只强调了诗人凭吊古迹,抒发乡愁的情怀,而对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则挖掘不深。因此,有必要对《黄鹤楼》一诗作一番新的探索。

崔颢是开元进士,但在仕途中却很不得志。年少风流的才子崔颢刚入京时,为疏通应试渠道,曾上书权贵李邕,因首章“十五嫁王昌”而遭斥责。从此,崔颢便“名陷轻薄”,被视为有才无行之人,因而在登科进士后到天宝初的二十年中(公元723—744),一直作为军僚在外地漫游,足迹遍于大江南北,后至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由此推测《黄鹤楼》一诗写于这一漫游时期的后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古云︰“有愁不登楼”,而诗人正是于仕途失意,漂泊无依之际,满怀悠悠愁思登上黄鹤楼的。因此,起笔就表现出诗人吊古伤今的情怀,一个“去”,一个“空”,留下了诗人的无限惆怅。这是因为“贞观之治”已成为过去,还是“开元盛世”由极盛而衰?是因为朝政腐败,宦官专权,还是因为仕途失意,报国无门?是因为怀才不遇,还是因为苦闷的乡愁?虽未便指实,但可以想象,此时诗人的思绪是复杂的。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登斯楼对斯景,诗人从大半生的丰富阅历中形成的对宇宙、社会及人生的看法,终于藉此得到了宣泄。就人生而言,宇宙是永恒的,人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即便是跨鹤云游的仙人亦是“一去不复返”,永远地逝去了,更何况一般的凡夫俗子呢?就社会而言,面对无限的自然,也是过眼烟云,正所谓“五百年地老天荒,槛外之云烟不改;三四朝物换星移,楼中之甲子还长。”(明·何壁《黄鹤楼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有限与无限,短暂与永恒的辩证观,虽然出现在崔颢的笔下,却并非崔氏所特有;中国的文人学士,大都在这一无情的现实中,或抗争呼号,或感慨悲歌,或痛苦呻吟,或顿觉扬州梦醒„„此外,看破这一自然法则,确实使许多人消沉、颓废,但我们不便以此就认定崔氏颓唐。因为问题不在于看破这一无情的自然法则,而在于面对这一现实所持的态度。从崔颢为我们创设的昔人已去,黄鹤楼空,黄鹤不归,白云千载这一苍茫的时空意境中,我们所看到的,是诗人对生命的焦灼,对社会的忧虑。据此,我们认定︰崔颢的人生观,社会观是积极的、进取的。惟其如此,谈他“晚年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才能找到他人格发展的内证。黄鹤楼中有一幅佚名作者的楹联云︰“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立意显然是从崔颢诗而来,其人生态度较之崔颢如何?

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在其所著的《中国诗史》一书中说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唐人喜爱的是瞬间感情的燃烧。”这一评语用于崔颢亦很合适。盖因崔氏生于开元盛世,虽然他早已体验到了官场的腐败,朝政的衰微,但是,盛唐之豪气仍存留于他的心底,他奢望能在短暂的人生中火烈地燃烧,同时也希望唐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达到光辉的顶点。不过,无情的现实毕竟把他从幽远的梦中拽了出来。所以,崔颢在《黄鹤楼》中又平添了一种新的愁绪。“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此联紧承前四句,气势一贯而下,表面上写眼前之景——汉阳城中,树木历历可辨;鹦鹉洲上,芳草萋萋延蔓;大小远近,目力所及,尽收笔端。然而,诗人把东汉祢衡的典故暗藏其中,拉开了时空距离。如果说前四句是已宇宙为参照,表明了作者对国家的忧患,对生命的焦灼,那么此联则是作者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中思索自身的命运,大有“遐思祢衡才,令人怨黄祖”(李群玉《汉阳春晚》)的愤怒和对“黄祖不怜鹦鹉客,志公偏赏麒麟儿”(李峬《赴举别所知》)的统治者的讽刺。祢衡是一位很有才气的文学家,鹦鹉洲即因他曾在武昌作有《鹦鹉赋》而得名。但因其桀骜不驯,不愿屈就曹操,后被曹氏借江夏太守黄祖之手所杀,其尸埋于此地。诗人漂泊半生,天涯沦落,诚知用世之难,面对此情此景,哪能没有深深的感慨呢?有的论者认为此联在这种景情相生的境界中,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得到充分的抒发(见张碧波、邹尊兴 主编《新编唐诗三百首详释》)。其弊端就在于没有看破崔氏“用古事古论暗藏其中,若出诸已。”(高琦语)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向来最被误解,以为崔氏这里表达的仅仅是面对浩渺苍茫的江面而产生的一种乡愁。“乡愁”一词,语意双关,既指故乡,也寓指生命的归宿。本此,则“日暮”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便很明显了。“日暮乡关”与“烟波江上”两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情思幽远,境界阔大。家乡既不可望,何处又是此生的归宿呢?就象这烟霭沉沉,浩渺苍茫的凄迷景色一样,诗人此时的心中,也是一片迷茫。至此,崔颢的愁思更深一层,已到了连自己也说不清的地步了。

综之,《黄鹤楼》中所表现的悠悠愁思是无穷无尽的。有吊古伤今之愁,也有忧国伤时之愁;有怀才不遇、报国不得之愁,也有朝政衰败,国家危亡之愁;有羁旅漂泊,不见故乡的怅然之愁,也有人生短促,不甘沉沦而又把握不定自己命运的迷茫之愁。

篇2:第六章 古典诗歌的文化阐释

中唐诗歌

第一节

大历诗风

从代宗大历至德宗贞元的几十年间,唐王朝处于大乱过后的衰落时期,此时的诗歌呈现出了一种过渡状况,即从盛唐向中唐过渡。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封建中央集权的衰微,大历诗人无复盛唐诗人的壮怀,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p246 大历时期的诗人以韦应物、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为主。他们的诗歌词语,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多通过象征性或描述性意象,表达寂寞冷落的情思。p250

韦应物、刘长卿

韦应物诗歌气貌高古,清雅闲淡。田园诗自成一家,在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中,并称为王、孟、韦、柳。

刘长卿曾两遭贬谪,后官至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诗歌以表达身遭贬谪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为主要内容,为大历诗风主要代表,与钱起并称“钱刘”。刘长卿好为五言,以“五言长城”自许。

“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是唐代宗大历年间出现的一批诗人,“李端字正己,越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韦、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姚合《极玄集》)

大历十才子擅长近体诗,诗歌风格清空闲雅,韵律和谐流利。内容多为应酬唱和、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表现出一种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与隐逸风调。

顾况

李益

顾况的诗歌多古体,绝句次之,律诗最少。他善于学习民歌俚语,以俗为奇。诗歌通俗的一面影响了元白诗派,怪奇的一面影响了韩孟诗派。

李益的边塞诗最有成就,真实地表现了军旅生活的艰苦,往往萦绕着低沉感伤、凄怆悲凉的情调。

第二节 韩孟诗派

唐诗经过大历一段诗歌创作相对薄弱的时期,到唐德宗贞元至唐宪宗元和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又出现兴盛局面。其间名家辈出,流派分立,新理论新作品层出不穷,展示了唐诗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观。而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正是当时各具鲜明特色的两大诗人群体。

一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p256 理论主张:

提倡“不平则鸣”,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

提倡“笔补造化”。强调作诗要有创造性的诗思,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

韩孟诗派崇尚雄奇怪异之美,作诗追求力量的雄大、词语的险怪、造境的奇特。表现出一种全新的审美取向。

韩愈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诗歌特点: 诗风狠重奇险、雄强纵横。2 意象峥嵘奇特、壮伟瑰怪。3 “ 以文为诗 ”。审美上以俗、丑为美。

孟郊

孟郊诗歌常表现出苦寒的特点,许多作品刻意营造幽僻清冷的诗境,将愁苦表现得苦涩幽僻甚至触目惊心。

李贺

李贺诗歌常关注死亡、衰老等。善于将阴寒幽冷的气氛和香艳彩丽的辞藻叠加在一起,想象奇异瑰丽,创造出一种光怪陆离、怨郁凄恻的艺术境界,形成奇幽冷艳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

元白诗派 一

元白诗派

P276 中唐时期,元白诗派的审美追求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表现为重写实,尚通俗。他们远继《诗经》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近继杜诗的写实性和通俗化倾向,形成了诗歌通俗化的新思潮。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用平易浅显的语言形式反映民生状况。张、王、元、白等诗人积极向民歌学习,形成了通俗化审美的自觉追求。

张王乐府

中唐诗人张籍、王建互为同窗挚友,以创作乐府诗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张籍乐府诗最著名,乐府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有不少血泪的控诉。王建有《宫词百首》,影响深远,后世多有仿作。

元稹

元稹字微之,诗歌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有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与白居易《长恨歌》闻名天下。元稹诗中最有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他擅长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

白居易 1 生平

字乐天,贞元十六年进士及第,元和元年为翰林学士,拜左拾遗。元和十年被贬为江州司马。以后又相继出任忠州、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刑部尚书。世称“白少傅”,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与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诗歌主张

诗歌的功能: “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新乐府序》:“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与元九书》

诗歌作品

讽谕、闲适、感伤、杂律诗:

“自拾遗来,凡所遇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徳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绝句自百韵至两韵者四百余首,谓之杂律诗。”

讽谕诗是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具体实践,组诗《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可为代表,作品多取材于现实,反映民生疾苦,讽刺和批判现实政治中的各种弊政。

《长恨歌》和《琵琶行》被白居易归入“感伤”类,是白居易诗歌中传诵最广、影响最大的两首长篇叙事诗。

闲适诗和杂律诗。二类诗数量最多,或是抒写恬静闲适的生活情趣,或是写景抒情,或是赠答唱和之作。影响

刘禹锡、柳宗元

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后又中博学宏词科。永贞元年(805)他参加了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迁连州、夔州、和州刺史。晚年为太子宾客,故后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谊最深,并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诗歌唱和,并称“刘白”。

刘禹锡诗歌具有沉雄俊爽、豪迈昂扬的风格,被白居易誉为“诗豪”。

他的诗歌现存有800多首,其中成就较高的主要有三类:一是政治讽刺诗,二是咏史怀古诗,三是学习民歌的创作。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故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进士,后参与王叔文集团的革新活动。革新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被诏回京,旋又贬柳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卒于任上,后世又称柳柳州。

在山水诗方面,“王、孟、韦、柳”并称,但风格不同。柳宗元的山水诗与其山水游记小品相似,渗透了迁谪意识。柳诗的主导风格,是他贬谪后独特的境遇与他的气质个性相结合而形成的,即清幽孤寂、忧情哀怨。

第七章

晚唐诗歌

p336

从唐文宗大和、开成之后到唐亡的七八十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此时期唐王朝在宦官专权、朋党交争、藩镇势力日益强大的局面下日益衰微,诗歌普遍带有衰飒悲凉的气氛,浓厚的感伤色彩。

第一节

杜牧

杜牧字牧之,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大和二年进士及第,但仕途并不得意,在江西、宣歙、淮南诸使作幕僚多年。后出为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有诗文集《樊川文集》。

杜牧多才多艺,工诗文,能书画。他的诗歌明丽俊爽,尤以七言律绝见长。诗歌与李商

隐齐名,时号“小李杜”。

第二节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文宗开成二年进士及第。但后来被牛李党争牵连,一生困顿失意。李商隐与同时期的杜牧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亦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李商隐也以咏史诗著称,往往使用严整的七律,构思精巧,用事精当,对仗工整。

李商隐的诗歌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无题诗尤富特色,他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辞来描写迷离微妙的心境情感意绪,往往运用神话、典故、比兴、象征等手法,着力刻划、烘托渲染爱情相思的内在心理。从而形成了诗歌含蓄朦胧、凄艳缠绵的风格,为古典诗歌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对宋初西昆诗派以及婉约词影响甚深。

第三节

其他诗人 一

许浑

p340 二

苦吟诗人

p341 贾岛、姚合是晚唐苦吟诗人的代表。苦吟诗人 “以刻琢穷苦之言为工”,诗句于工整中见清新奇僻,成就了一种新的风尚,对后世诗歌产生的影响很大。

华艳诗风诗人

温庭筠,字飞卿。为人放荡不羁,故终身未中进士。他的诗在当时虽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但其实不及李商隐。主要成就在词。闺情诗风华美绮丽,婉媚香艳。四

反映时事诗人

p347 唐朝末年,社会**不安,百姓生活困顿穷苦,终于酿成黄巢农民大起义。诗人历经易代之际的种种劫难,对时代的丧乱有较多的反映。

阅读书目:

郭预衡 《中国散文史 》 王水照 《 唐宋散文精选 》

第八章

唐代散文的发展

隋唐五代文的文章创作分骈文和散文两个方面,其重点为骈体文向散体文的转变。p301 一

唐代散文的发展过程

1初唐骈文占据文坛的主导权,仅少数作家如陈子昂等提倡散文。

p302

2大概从玄宗天宝中期以后,相继出现一批祟儒复古、谋求革新的作家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等,提倡散文,反对骈文,从理论到实践都为后来的散文创作提供了经验。中唐后期,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使散体文达到全盛阶段,从贞元到元和年间,古文逐渐压倒了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韩柳之后,在古文领域没有了领袖人物逐渐走向衰落的过程中,晚唐小品却异军突起,大放异彩,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

P317 5 晚唐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擅长骈体文,其中李、温、段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其中,李商隐的骈文最具代表性。

倡导古文的社会背景与理论主张

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佛道盛行,韩愈等人试图通过提倡古文、复兴儒学来振兴唐王朝。因此,他们以复兴儒学为旗号而进行了文体文风的革新运动。韩愈的古文理论

p301 1 “文以明道” 2 “文道结合”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感情力量。

韩柳散文艺术成就

唐代散体文的创作高峰在中唐,最高成就的代表者是韩愈和柳宗元。

p306 韩柳的散文创作在散体文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有新的开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散文美学规范。其二,韩柳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把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学境地。

阅读书目:

程毅中

《唐代小说史话》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p321 一

唐传奇

唐人用文言文创作的小说作品,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为唐传奇。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二

唐代传奇小说的发展 1

初盛唐时期

这一时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王度《古镜记》

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 张鷟《游仙窟》 2

中唐时期

传奇的兴盛期。从唐代宗到唐宣宗的100多年间,唐传奇的名家名作迭出。陈玄祐《离魂记》;白行简《李娃传》 沈既济《枕中记》;《任氏传》 陈鸿《长恨歌传》;元稹《莺莺传》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 李朝威《柳毅传》;蒋防《霍小玉传》 3

晚唐时期 衰退期。

李复言《续玄怪录》 裴铏《传奇·昆仑奴》、《传奇·聂隐娘》 袁郊:《甘泽谣·红线》 杜光庭《虬髯客传》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构思新颖,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注重细节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展示。语言精练,采用散文古体,也吸收民间口语及骈文的技巧,并插入大量诗词,辞采斐然。

第二节

俗讲与变文

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学(注释7-10)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研究热潮,在世界范围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敦煌学。1 俗讲

俗讲是佛教僧徒依经文为俗众讲解佛家教义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讲经文取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以宣扬佛教的教义为主,其中一些作品通过生动的譬喻、曲折的故事情节,通俗生动的语言,将深奥的教义传播到社会民众当中,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2 变文

一般认为,用图画表现的佛教故事叫变相,用文字表现的佛教故事则叫变文。变文发现于敦煌,故又称敦煌变文。

敦煌变文的文体特点是诗文相间,讲唱结合,或有配画、语言通俗、接近口语,题材多选自佛经故事,也有一部分讲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阅读书目:

吴熊和

《唐宋词通论》 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

唐圭璋等选注《唐宋词选注》

第十章

晚唐五代词

词的兴起 1 词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新诗体。词即歌词,唐代当时称为“曲子”或“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词也有“乐府”、“诗余”、“歌曲”、“长短句”等称呼。2 词的特点

词是依谱填词的合乐的诗歌。

词的曲调丰富多样,曲调不同唱法也就不同。每调有一个名称,称词牌或词调。每调在句数、字数、用韵、平仄上都有严格规定,各不相同。大多为长短句式。3 词与音乐

配合词调的音乐是燕乐,燕乐是唐代俗乐的总称,也即是宴乐。4 词的发展

词起源于民间,初盛唐即已在民间和部分文人中开始创作,中唐词体基本建立,晚唐以至五代艺术趋于成熟。

敦煌曲子词:现存唐代最早的民间词,20世纪初发现于敦煌藏经洞。

中唐诗人之词

中唐前后,由于民间曲子的广泛流传,一些诗人开始了曲子词的写作,这就是唐代的文人词。

张志和《渔歌子》五首

韦应物《调笑令》 白居易《忆江南》《长相思》 刘禹锡《忆江南》

晚唐五代词 1 “温韦”

温庭筠,一作廷筠,又作庭云。本名歧,字飞卿。温庭筠从青年时代即以才思敏捷、才情绮丽着称,与当世诗人李商隐并称“温李”。温庭筠又精通音乐,是晚唐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被后来的花间词派奉为鼻祖。

韦庄,字端己。广明元年(880)韦庄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身陷乱军之中,两年后逃出,作长诗《秦妇吟》,人称“秦妇吟秀才”。天复元年(901),他入蜀投奔王建。天佑四年(907),王建称帝,建立前蜀政权,韦庄以功拜相。韦庄长于词,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韦”。

2《花间集》与花间词风 《花间集》

五代后蜀赵崇祚编定,共收晚唐五代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500首。是最早的一部文人词集。花间词派

因《花间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和韦庄。花间词的内容主要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歌舞宴乐之事。风格浓艳香软,辞藻华丽。

南唐词人

篇3: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2) ①虚实结合。前两句弥漫山巅云气直入枕中是实写,然而这却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这是虚写。在这里,千峰万壑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之境。

②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

2. (1) 作者用“浮云”从空间角度写二人漂泊不定、变化无常的感伤;用“流水”从时间角度写岁月如流、年华易逝的感伤。

(2) 首联回忆当初的交往,表现的是欢乐之情;颔联写十年的分别,表现的是伤感之情;颈联写别后重逢已是头发稀疏鬓角斑白,写喜悦之情,更写伤感之情;尾联写留恋秋山,喜悦中流露出一种恬淡之情。

3. (1) 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写快意之至,使人仿佛听到了“将进酒,杯莫停”那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看到了那痛饮狂歌的情景。

(2) 本诗通过写诗人恣情纵饮的神态,对朋友挥之则去、呼之则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刻画了一个恣情、率真、脱俗的诗人形象。

4. (1) 开始写杨柳渡头送别,行客已稀,境地凄清,充满伤感。继而写诗人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基调顿时明快起来。

(2) 一是用春色比喻相思,以美景写别绪,把别绪写得优美无比的好处;二是用大江南北盎然的春色点出了对朋友的友情无处不在。

5. (1) 用“一水”来概括“一江春水”,添“萦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烂漫,丰富了原句的内容,提取原诗的精华,调合得巧妙自然;“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显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

(2) 衬托;用典。

(3) 不正确。分析: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词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情;对仕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忽忆故人今总老”,衬托自己之已老;而此时贪爱闲居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做的“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

6. (1) “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2) 拟人。第一首例句:海棠脉脉要诗催。第二首例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3) 第一首诗通过写海棠的脉脉含情、灿烂妩媚,表达了诗人对海棠无限的喜爱和欣赏。第二首诗借海棠不惧春寒、独立风雨的傲然之态,寄托了诗人虽处家国离乱之中却仍不畏艰难困苦、忠贞爱国的情怀。

7. (1) 在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在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

(2) 这首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

8. (1) “浸”有浸染之意。一个“浸”字描绘出了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全渗入的景象,表现出了水天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语意相近即可)

(2) 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怅惘之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史、朝代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兴亡之感和担忧时政的怅惘之情;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

9. (1) ①动静结合,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雁横塞”这是动景,“人倚楼”这是静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情与景自然融合。③烘托,渲染。作者通过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等意象渲染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饶有情韵,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④引发联想,韵味清远。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让人联想起人生如晨星之易逝的慨叹,又因见归雁而生思乡里、怀远人的情思,那长笛一声引发无穷的联想,使闻者黯然神伤。

(2) 寄托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思想感情。理由:①寓情于景。篱菊的意象与诗中的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归隐的情绪。篱菊的意象,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寄托的是归隐三径之心。②尾联借用典以明主旨,写家乡鲈鱼正美,我不归去,却如囚徒般羁留长安,甚是无谓,表达的是归隐事不宜迟的决心,篱菊的意象与之相和谐。

10. (1) 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笼中莺对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

(2) “空”字意为“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

11. (1) 作者所“悲”包括:①因世事繁杂而双鬓苍老。②因享受高官厚禄而十分羞愧。③面对美好的秋景而无心欣赏。④归隐田园的心愿一时无法实现。

(2) 颔联将“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这几个名词联缀在一起,使用纯白描手法,不着一个动词,却写出了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动态景象。这两句以乐景写哀情,照应首联“节物岂不好”,从反面衬托突出了诗人心情的“黯然”。

12. (1) 黄昏时分,疏疏落落的细雨打湿了空挂着的秋千,一个“湿”字将暮春、黄昏、细雨连在一起,营造了一种空寂的意境(或氛围),表现出词人感伤、凄清的心境。

(2) 这首词描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千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并通过对暮春风光(例“江梅已过柳生绵”)和闺室景物(例“玉炉沉水袅残烟”)的描绘,以物写人,以景写情,把春日少女的姿态和惜春的情感写得活灵活现,有“无我之境的妙趣”。

13. (1) 采用拟人手法,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傍晚浮云落日映照金陵古城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沧桑凄凉之感。

(2) “一片伤心”是抽象的情感,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但是这六幅图通过老木寒云表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现实忧思,“画”出了伤心之情。

(3) 两首诗都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

14. (1) 首先直写愁卧不眠及原因,一因“离家”二因“未达”。再写秋夜闻蛩,更易唤起为生活和前途而离家的游子羁旅之中的思乡之愁、沦落之悲。蛩鸣本无人事,但情能化境,境能移情,在离家未达之人听来,未免产生愁思,愁上加愁了。

(2) 他劝告秋蛩不要向朱门苦吟,因为豪门权贵满耳笙歌,尽情享乐,不会听你的悲鸣。物我相合,蛩由作者所咏之物已化为作者的自我。向蛩告语其实就是自警自诫,写出了自己决不向朱门苦吟乞怜的情怀。

nlc202309041322

15. (1)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早行鲁山所见到的千山竞秀、山路幽深、野趣盎然的景象,抒写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欣赏之情,写出了作者从容、闲适的心境。

(2) 尾联以设问收束。以“一声鸡”表明白云生处有人家;回应作者“山行”见闻。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

16. (1) 写了南宋故宫被毁坏后的荒凉景象:曾经有武士严密防守的宫门,如今一片死寂;曾经是千官鹄立、花迎剑佩的地方,如今却台荒殿冷,落花满地。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感伤之情。

(2) 朱诗中描写两位宫女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但看见前头有鹦鹉,怕它学舌,因而不敢言说。作者通过“鹦鹉”含蓄写出了宫女心中的幽怨。谢诗通过燕子归来但连它的伙伴鹦鹉也找不着了,暗示南宋宫廷中从前人来人往,笑语声喧,引得鹦鹉频频学舌,而如今却是人去殿空,鹦鹉都无从寻觅。这写出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感慨及亡国之痛。

17. (1) 语言清新活泼,通俗易懂,而且还杂用了诸如“快活”、“胡来”等口语词汇,很适合民间传唱。

(2) 这首小令看似否定了屈原,表达了寄情山水的消极低沉的情绪,而实际上,却是迂回曲折地表达了一个饱经宦海浮沉、洞察世事春秋而又无处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的读书人的无可奈何而又悲愤怨恨的心情。

18. (1)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借古喻今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19. (1) 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2) “长”或“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20. (1) 侧面描写,从榴花给人的感觉来写榴花,用字生动传神。榴花能照耀人眼,而且使人眼睛一亮,那榴花的鲜艳美丽,就可想而知了。

(2) 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有才华但不被赏识重用的慨叹。

21. (1) “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22.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23. (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24. (1) 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 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5. (1) 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 ① 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 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 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26. (1) 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得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7. (1)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2) ① “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28. (1) 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2)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29. (1)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 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30. (1) 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31. (1) 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 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32 .(1) 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 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nlc202309041322

33. (1) 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2)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依依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34. (1) 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 “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漂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3) 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35. (1) 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

(2)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显得深沉含蓄。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36. (1) 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2)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作者当时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

37. (1) 友人相对无言,只是凝视着银烛青烟。

(2) 精于练字,巧用衬托。“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38. (1) 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2)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39. (1) “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2) 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

40. (1) 此词的上阕用旷达之语写暮春景色和伤春情绪。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反映了自然界的新陈代谢,给人几分悲凉之感;二三两句把视线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自然舒畅;四五句先一跌,后一扬,絮飞花落令人伤感,但结句旷达。

(2) 词的下阕运用“顶真格”使词意一气呵成。一二句的“墙外”与三四句的“笑”首尾相连。

篇4:第六章 古典诗歌的文化阐释

简单地讲,圣诗指服务于宗教信仰和礼仪活动的诗歌唱词,如祭祀歌词、咒词、祝祷之词、招魂曲词等等。圣诗起源较早,当与人类法术思想的成熟和语言的发生同步。各大文明初始时期被各种宗教奉为经的诗歌作品,如古印度的《吠陀》和《薄伽梵歌》、古伊朗的《阿维斯塔》、希伯来《圣经》中的《诗篇》、古埃及的《亡灵书》中的诗作、苏美尔和巴比伦文明中的颂神诗与创世史诗《艾努玛艾利什》、古希腊文明中大部分失传了的诗体启示录等等,便都是因及时见诸文字记载而保存至今的圣诗。俗诗是相对圣诗而言的,泛指一切与宗教信仰并无直接关联的民间歌谣、韵语唱词等。俗诗的起源从理论上讲,当与圣诗不相上下,同样以人类语言能力的发生为前提。但由于二者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大不相同,所以早期的俗诗大都因为无法及时记录为文字而湮没无闻了。《诗经》中的颂与风,大致上相当于这里所说的圣诗与俗诗,而雅则介乎二者之间。

圣诗与俗诗虽同样古老,但其内容和形式却各具特色,相互之间既有影响作用,又明显地属于不同的思维和文化的产物。圣诗的溯源研究实际上必然属于宗教文化的范畴。俗诗的根源则在于世俗文化,尤其是民间的文化。随着从原始到文明的演进,许多本来作为宗教信仰对象的圣诗逐渐向世俗化方向转变,也就是从固定于仪式场合演唱的歌诗向非信仰的、文学性的说唱诗转变。我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现存的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以创世神话和祖先事迹为主题的长叙事诗,似可看作由仪式性的圣诗脱胎而来的产物,但它们同世俗的抒情歌诗并不同源。安德鲁兰的看法是,应区分民歌与史诗的不同来源,他说:民歌有长时期和普遍的流传是可以证明的;这些歌,是从民众嘴里和心里出来的,同那些艺术诗,由于贵族为得到一种只有他们能有的那种史诗而生的,可以说是正相反。

按照这种看法,民歌出自民间,反映的是民众的世俗心声;史诗出自贵族,是个人性诗作的滥觞。如果参考当代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安德鲁兰所区分的两类源头实际上正是圣与俗的区别。

上一篇: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像山那样思考》下一篇:幼儿园教师评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