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典文化的理解

2024-04-16

对古典文化的理解(共8篇)

篇1:对古典文化的理解

浅谈对中国古典舞动律圆的理解论文

摘要:中国古典舞动作多姿多彩,千变万化,但无论怎么变化都没有离开一个“圆”。从手臂形态到整体的舞姿造型,从动作形式到运动轨迹,都与“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渊源,中国古典舞“圆”的理论的学习以及舞台上的实践体会,谈谈对中国古典舞“圆”的理解,去领略中国古典舞那神奇的魅力。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圆动静态韵律魅力

中图分类号:J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一、“圆”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呈现

中国古典舞做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她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的提炼、加工、整理、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中国古典舞在舞姿造型,动势动态上始终遵循着“圆”和“终点回归起点”的走圆运动原则,充分体现了“圆”的运用在中国古典舞中的特殊意义,也表现出“圆”在中国古典舞蹈中的核心价值。要清楚的展现“圆”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首先必须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起源。

在欣赏舞蹈中也要求圆圆相扣,虽曲折不断,最终还是要求圆圆满满。因此中国舞蹈必须遵循这一规律,缔造出中国人喜欢的舞蹈艺的“圆”。何为中国古典舞的“圆”呢,舞蹈界人士是这样解释的。

二、中国古典舞“圆”的理论

中国舞蹈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以“圆”为主要审美特点的审美趋向,而“拧”是中国舞蹈身韵美的支柱。从造型,动律,运动线,舞蹈技巧都表现出“拧”的.特点。而“拧”的本质是曲线,曲线是圆的变形,这一切都源于中国文化对于圆的审美情趣,同时也有人认为太极图是中国古典舞的典型反映。无论从宗教祭祀舞蹈,还是宫廷宴乐,直到元,明,清的戏曲舞蹈都体现了圆的审美标准。

那在审美上自然仍以“拧、倾、圆、曲”为主要特点,但是由于戏曲舞蹈在元、明、清这样一个思想禁锢的时代中产生,自然在舞蹈的审美上也过于压抑与内敛,戏曲舞蹈并不能代表了中国古典舞的全部,尤其汉、唐两代舞蹈艺术奔放、外化是中国舞蹈艺术发展史上独具魅力的时代。在周、汉、唐、宋的舞蹈虽然不同于元、明、清,但是从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到至少在舞姿上也是以“圆”为主要的审美标准。

那么中国自古就缺少像西方一样的舞台概念,宫廷舞蹈的表演场地多是一个众人在四周的观看形式。民间乐舞的表演更是场所不定像“踏歌”之类的民间节庆联欢舞蹈更是随时随地。到了宋代民间艺人虽然有了固定的场所“瓦子”、“游棚”也是众人围而观之。直到元、明、清杂剧戏曲的出现逐渐有了表演的“戏台”。中国的“戏台”不同于西方的舞台,是一个平面。由左、右上下场,而是一个向前突出的矩形,上下场是由舞台最后墙的两扇向正前方开的门“出将”、“入相”进出。在这样的表演场合下,舞蹈表演不但要满足正面观众的需要,还要满足剩余观众的舞蹈审美要求,那舞蹈造型、动作走向无时都要让180度或360度的观众看上去都是美的。在这一点上与西方的芭蕾舞只是要满足正面的观众审美需要不同,这样舞蹈主要在一个平面展示。这要求了西方舞蹈者的“开、绷、直、立”而中国的舞者就舞姿上像“圆”一样,从各个角度都是完美的,在造型、舞姿、运动线上也都以“圆”为主要的美学依据。

邵洋老师创编的舞蹈《罗成叫关》就多次运用了“子午相”的舞姿展示手法来塑造人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剧目有几个动作的设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表演中,演员一手握拳,一手探撑,形如“山膀”跪地而立,时而运气,时而曲腰始终静止在一个点上用头,肩,腰,臂去划“圆”,表现了主人公罗成将军自感身遭陷害,无语面对苍天的复杂心情,也是“圆”的静态在此剧中的具体体现。

三、中国古典舞“圆”的魅力及展望

中国古典舞作品遵循“圆”的规律,从而体现出“圆”的魅力。舞蹈《罗成叫关》也就是一例,编创老师为制造“圆”专门设计了一根马鞭和一缕长发,这也是该剧目的亮点所在。舞蹈《夜奔》,编导也运用了多颗粒手法,将古代舞者头,肘,手,膝等部位充分调动,其舞蹈的造型到造型,舞姿到舞姿之间都严格遵循了古典舞中“欲动式”以及“三圆”的运动规律。奥运会开幕式中的舞蹈《画卷》也运用了圆的技法,将古典舞与中国书法文化,扇文化融为一体,把舞乐,书画融为一体,无一不贯穿着“圆”的韵律。

其实,“圆”也是取之于生活的,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不断地划着,中国古典舞也将利用自身的艺术优势,为人类世界划出更大更美的圆,正如清人张英所说,“天有不圆,圣人至圣德,古今之至文:法贴,乃至艺术,必极圆而后登峰造极。”圆是中国古典舞的突出特征,有着“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三“圆”运动轨迹,差异的对立的方面,互相结合,互济不足,从而构成了高度协调,平稳,一致的整体。这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就是圆。

中国古典舞作为一门高品位的艺术,必须要坚持以观众为中心的原则,在遵循规律的同时必须尊重观众的审美需求,不仅要把“圆”呈现给大家,而且还必须与观众的心理设想相吻合,这样才能引发观众的审美快感.因此在运用“圆”的舞台实践中,切忌圆规式划圆,形同机械,味如嚼蜡,不能调动观众对中国古典舞艺术的渴望,只有充分的理解“圆”,巧妙地运用“圆”才能真正使中国古典舞这一璀烂的明珠永远放射出她那夺目的光辉。

参考文献:

[1]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辩证思维对教师有什么作用

★ 对人际沟通的理解范文

★ 浅谈对Lambda表达式的理解

★ 我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

★ 对孤独的理解作文

★ 对《易经》的理解分析

★ 对一朵花微笑阅读理解答案

★ 我对军训的理解作文

★ 关于对偶像的理解作文随笔

★ 我对人文教育的理解

篇2:对古典文化的理解

如今,现代流行歌曲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正在主动或被动地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流行歌曲其实是一种文化,尽管更广泛地称之为通俗文化,但它和文学作品是殊途同归的,因为它包含着歌词创作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歌词创作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属于文化的范畴。因此许多成功的音乐创作人,就是直接从古典文化中挑选经典的古代诗词,谱上曲子,换一种角度来诠释千古佳句。流行歌曲多表现为一种通俗文化,而古典诗词的介入,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随着历史的淀积,古典诗词以及洗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越来越成为人们情感表达的载体,而进入现代音乐歌词创作领域,中国古典文化也成了流行歌词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并提升了其质量与层次创作素材。总的来说,现代歌曲对古典文化既有继承,也有创新。

一、继承:

(一)、直接借用古典作品中的词句 对许多现代歌曲词作家来说,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主题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给予流行歌曲另一表现空间,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已经不算什么稀罕的事了。因此,古典诗词成了流行歌词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并提升了其质量与层次。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台湾的琼瑶,她擅用古诗旧典来表现恋爱儿女的浪漫情怀。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与她一贯苦心经营的古典婉约女子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也非常配合她所创作出的各种形象,一派的诗情画意,高雅脱俗。大陆歌坛岭南派创作人中的领头人物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三部曲”也是如此。《涛声依旧》中他用到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白云深处》中他把杜牧的《山行》作了适当的改编,“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他是喜欢将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演绎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而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还有一些流行歌曲喜欢用唐诗宋词的标题或名句作为歌名,如王菲的《明月几时有》,伊能静的《念奴娇》,周杰伦的《兰亭序》、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等等,这些歌词创作只是借用唐诗宋词的名或其中某个著名词语,但却给人眼前一亮之感,立即产生兴趣。

(二)、化用文学意象,浓厚的文化意蕴

古典文化直接成为流行歌曲的表现主题与内容,丰富了流行歌曲的情感表现力流行歌曲展现千姿百态的生活,表达形形色色的情绪与心态。而曾作为时代的流行歌曲,它的功能与意义恰好在此。尽管处于不同的时代,经历的事物各有不同,由此衍生而出的情绪感受也会相去甚多,但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反应与情感,却并不受时代与地域的限制,因此,某些古人所经历的心理应变放在今日也同样可以适用,那么用以表现古人情感的古典文化中的文学意象同样也会是今人的心理映照。文学意象的化用往往使歌曲的层次得到提升,哼唱起来也更加动人。

中国古代传统诗歌辞赋中经常使用的意象有风、花、雪、月,梅、兰、竹、菊,琴、瑟、琵琶等,在中国风歌曲的歌词中为了体现传统文化意蕴,势必要用到这些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象群。例如“菊”就很常见:《中华民谣》 中“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里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周杰伦《菊花台》“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发黄”等。又如古人的文化修养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其中琴为首,作为中国丝竹管弦乐器,琴讲究虚实相生弦外之音,它融汇了百家精髓,尽展人心深处恬静安详潇洒之声,代表着古老神秘的东方思想。用在歌词中更是令人赞不绝口。如:“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悠悠我的等候你没听过”(周杰伦《东风破》);“远方有琴悄然空灵声声催天雨/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月影重重烟火几重烛花红/红尘旧梦梦断都成空”(许嵩《清明雨上》);“风儿吹花落随/今生爱你不悔/琴声萦绕道出我和你永世相随/我今夜的爱倒影在你的美”(袁耀发《花落随》)邓丽君更是直接将古典诗词拿来常。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柳永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等。加上邓丽君那婉约清丽的唱腔,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些足以说明古典文化与流行歌曲的渊源关系。

作为古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琴”“瑟”“琵琶”“弦”“丝竹”等在中国风歌曲中势必会频繁出现,传统戏曲的演唱方式也被加入其中,词作者将这些具有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的意象融入现代诗歌语词中,使歌曲带给人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像黄阅的《折子戏》中唱到的:“你演的不是自己/我却投入情绪/弦索胡琴不能免俗的是死别生离”。为纪念张国荣而创作的歌曲《折子戏》在惋惜追忆的同时,也唱出了张国荣如梦如戏的凄美一生,以京剧唱腔为引子,把流行音乐与中国国粹京剧结合起来,加入了“凤冠霞衣”、“折子戏”、“弦索胡琴”、“大红的幔布”、“油彩”等中国特色元素,通过黄阅的完美演唱形成了一种荡气回肠的动人情怀。流行歌曲这种通俗的文化形式,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下,恰到好处的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其艺术层次也得以较好的提升。

(三)、提供了一种好的思路与风格

现在很多的流行歌曲在写作形式上,仍从古典文化中汲取营养,既是大众文化水平的提升也是复古的一种流行,这是整个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这样既使得词作技巧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手法上的含蓄内敛,也创造了一种中国风的歌曲,丰富了现代歌坛,成为歌坛与词作领域一朵奇葩。如:周彦宏《醉我一千年》:“细雨微风凭栏/思绪如水蔓延/伊人独立窗前/淡妆浓抹容颜/远去的油纸伞/锁住深情的双眼/画中私语的浮萍/芬芳谁的诗篇/别再轻叹夕阳/又送走远山/断桥虽断/忠贞的爱依然在人间/鸿雁飞来升起心帆/吻皱西湖的思念/醉我一千年”歌词中用到了“细雨”“微风”“水”“浮萍”“夕阳”“远山”“鸿雁”“西湖”等自然景观意象,“栏”“窗”“断桥”等建筑景观意象,“帆”“油纸伞”等文化景观意象,众多意象共同构筑了这幅漫游于西湖断桥独自思念沉醉的深情画面。中国风歌曲歌词正是打破习惯性语言组合方式,用陌生化的语言营造意境,将意象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交融,构筑现代诗歌中的古典意蕴,让接受者获得如诗如画般的美感享受。

二、创新:

其实很多从古典文化中所吸取的内容与其原本的社会文化背景并无太大联,但却提示了现代流行歌曲与古典文化的那种丝丝缕缕的密切关系,就算是“旧词新唱”了。在继承的基础上现代歌词也有一些创新的地方。

(一)、超常搭配

20世纪结构主义符号学杰出人物罗曼· 雅可步逊曾说超常搭配是对普通语言有组织的违反。超常搭配这种有组织有准备的违反让语言风貌焕然一新,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美感。当今社会,是个性飞扬的时代,时尚、流行、通俗倍受人们的青睐,流行歌曲中的歌词作为一种时尚文化元素也越来越多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流行歌词的时代性,新鲜感,甚至超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发展的潮流并引导着潮流。现代歌词创作中超常搭配的的运用比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人只是为了押韵等偶尔运用,绝大部分还是使用一套的搭配。而如今这种超常搭配是随处可见。方文山的歌词更是如此,其中常常出现名量错位搭配、语言异化等现象。例如:

“荣耀的背后刻着一道孤独。”(《以父之名》)“一道”本是用来形容伤疤等条状物的,在这里与“孤独”搭配,使伤疤的意象与孤独的感情联系起来,使本来就具有哥特式风格的歌词更添加了阴郁颓败的味道,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又如“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东风破》)有人认为这一句语义完全不通。实际上,这是两种意思的合并,可以分为“一壶漂泊浪迹天涯”和“一壶漂泊难入喉”两句来解读。第一句结合了名量错位搭配和借代的手法,“一壶”本该与“酒”搭配,而有意与“漂泊”放在一起,听众将“酒”与“漂泊”的意象不知不觉地融合到一起,使其表达简练而含蓄。“一壶漂泊”在这里代指的是主人公,“浪迹天涯”是主人公的经历。在后一句中,“一壶漂泊”则可能的确指酒,主人公因为心情痛苦而使酒“难入喉”。

某些词汇在歌词这一特殊的语言序列中有了新的存在式,进而拥有了特殊的含义,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这在流行歌曲中不乏其例。(二)、句式

随着当代审美形式的变化,歌词在语言表现方面主张随意性、即兴性、散文化、自由化、调侃式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种手法和技巧的繁复,使流行歌词句式愈发自由与灵活。出现了整句与散句相融合、常式句与变式句穿插等变化。通过句式的变换,歌曲的声音和谐,气势贯通,从而表达了丰富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如整句:“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争鸣 /„„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兴亡谁人定 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过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 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 何计身后评/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散句:“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不要离开/不要伤害„„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 看到太阳出来/ 妈妈笑了/ 天亮了”(《天亮了》)

变换句式如:

“圈圈圆圆圈圈天天年年天天的我/ 深深看你的脸”(《江南》)

这种形式如果出现在其它语体中,恐较难为人们所接受。作为歌词,给人一种言语倒置的新鲜感,以一种清新的活力吸引听众,进而达到强调的目的。既能咏其义而长其言,也便于演唱。这些手法的运用,为歌曲增色了不少,在遣词用句,主题营造,意境铺陈等方面,为现代的创作者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

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古典文化永远都会对现代包括今后的流行歌词创作中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鉴与沿袭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它将会是现代歌词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主题,一种取用不尽的源泉,一个无法回避的诱惑。这些看似“语病”的歌词语言其实是艺术的创新,也是语言的创新,它丰富了年轻人的语言文化生活,构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篇3:对古典文化的理解

邓丽君歌曲富有浓郁的中国古典诗词意蕴, 柔美、婉约, 注重中国元素中国意象的摄入。其中有一部分直接选用中国古典诗词来谱曲传唱;另一部分是借用某首古典诗词的意境意象来化生新词, 极具中国古典韵味和中国传统风格。

今天我们来感受一下邓丽君歌声中传达出的中国古典诗词美。

直接选用中国古典诗词来谱曲传唱的, 比如《几多愁》《胭脂泪》《独上西楼》《欲说还休》《明月几时有》等。

《几多愁》是为南唐李煜的《虞美人》谱的曲, 歌中唱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曲调低沉、婉转, 凄凉、悲伤, 作为亡国之君的李煜不加掩饰地表达了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和孤苦凄惨、悲怆绝望的心境。

《胭脂泪》和《独上西楼》是摘取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 晚来风。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 水长东。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词牌名为《相见欢》, 咏的却是离别愁, 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全词深刻细腻地刻画出词人的矛盾心理和无法排遣的苦闷, 抒发了作者深切的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感情真实, 深沉自然。

《欲说还休》吟唱的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类歌曲影响最大、传唱最广的当属《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 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 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 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 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 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 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 感慨宇宙流转, 厌薄宦海浮沉, 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 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 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 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丽君谱曲的旋律清丽优美, 这首歌得到了人们极大的热爱和最大限度的传播。每逢中秋佳节, 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会唱起《明月几时有》轻柔舒缓的旋律, 怀念故乡亲人, 怀念家乡祖国, 也怀念着邓丽君!

借用某首古典诗词意象来化生新歌的, 丽君也多有运用。比如: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这首温柔清新的《在水一方》歌词化自《诗经·蒹葭》: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这首诗写深秋时节的凌晨, 芦苇叶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诗人来到河边, 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 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 呈出冷寂与落寞, 诗人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哪里呢?只知道在河水的另外一边。先以苍苍的蒹葭起兴, 再写男子追求意中人, 所追的人在何方?在茂密的蒹葭丛里, 似见非见, 时隐时现。这首诗用反复重章来表现悬念迭起。在这里, 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 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 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 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 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 使得全诗具有整体的人生象征意蕴。

《在水一方》借用了《诗经·蒹葭》的意象和意境, 改用现代汉语来表述, 曲调婉转轻柔, 朗朗上口。《恨不相逢未嫁时》《人面桃花》也是这类歌曲等。

邓丽君把中国人特有的古老情感融入到优美柔和旋律里, 在丽君的歌声里, 我们了解到台湾同胞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 浪迹天涯的辛酸, 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的情谊。她的歌曲, 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 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 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 洋溢着对祖国大陆的深情呼唤。歌词雍容华贵, 透着一种诗意和古典神韵, 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在邓丽君的歌声里, 我们还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仁、义、礼、智、信, 听到了传统的中华美德:恭、宽、信、敏、智、勇、忠、恕、孝、悌, 感受到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怀念之情, 热爱之心。

邓丽君就是这样一直用自己的歌声和言行传承、弘扬着中华民族文化, 她的声音宽阔清澈, 歌声圆润亮丽;她的歌声是一片净土, 是一片港湾, 是一轮明月;邓丽君已经是抹不去的一段历史, 每个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包括她的音乐旋律, 歌曲的艺术形态的渗透;她的浅吟低唱, 不只是一代人的流行音乐启蒙, 也是一代人的心灵慰藉, 邓丽君在全球华人社会影响力巨大, 赢得了“有中国人的地方, 就有邓丽君的歌声”的美誉, 这也正是众多歌迷喜爱、崇拜她的原因。旋律依旧, 记忆永存, 眷美的年华, 永恒的依恋, 她是一个时代的标记, 唱起她的歌, 就会引起人们的感情记忆, 音乐记忆。她是女神, 没有人可以取代她的地位, 对于喜欢她的歌迷来说, 她已不仅仅是一个歌者, 她是美的传播者, 甚至是美的化身, 是在我们心灵深处潜藏着的一份美好的向往。

邓丽君把美好的歌声留在人间, 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参考文献

[1]王鸿谅.漂泊者的荣耀与孤独[J].三联生活周刊, 2015 (17) .

[2]祝欣.邓丽君研究综述[J].东方艺术, 2014 (2) .

篇4:对古典文化的理解

文化误读、文学误读、人文误读、甚至文本误读,产生于集体或者个体无意识或有意识偏见的比附归化。笔者认为关于文化误读一词,我们可以将其拆分开解释。

文化,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汇,至今没有一个有普世价值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总的来说,文化是一种产生于社会的现象,是由人创造的产物,是社会和历史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由于它是一个长期的,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历史性的人类产物,那么个人或者某一民族甚至社会整体对于本民族或者外来文化的解读存在误读似乎也就顺理成章。因为人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对待同一事物必然具有差异性,而其构成的民族或社会可能也跟从主流思想对文化的理解造成误读。误读中既包括对本民族文学文本的误读,也存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误读,这两种误读中既有无意识的误读,也有有意识的误读,进而可以解释有些误读是有益文学发展的,而有些是误读是有悖于文学本貌的。

一、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误读

1、西方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形象的误读

当人们在接触异质文化时,由于自身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总是会将自己习惯性的思维和常识带入,而对信息进行选择、切割和解读,如此便容易出现误读。

举这样一个例子,我国古典名著中最经典的形象之一——孙悟空,他的事迹可谓人人耳熟能详,这样一个中国英雄形象的代表,外国人却是这样形容的:“别人种了九千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声招呼摘来便吃,还大打出手毁了人家的桃园。别人炼好的丹丸他拿来就吃,临走还毁了人家的制造车间,像这样一个野蛮顽劣的猴子竟描绘成英雄......”中国人心目中机智勇敢,敢于反抗天庭统治,追求自由的孙悟空,到了美国变成了“不守法”的公民形象。

事实上,这样的理解差异是由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造成的,他们无法理解在被压迫下的中国人民的经历,使得这个民族将孙悟空视为自己的偶像,人民敬佩的是他的勇气和胆识,实际上与暴力根本无关。

2、现代中国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误读

类似的文化误读不仅在外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出现,在本民族的文化理解中也是存在的。

比如说“父母在,不远游”一句。这句话出自《论语》,这六个字至今仍是许多人为孝道制定的标准,古代更是一度被奉为封建时代国人传统孝道的典范。

然而,在《论语》的原文中,完整的句子是“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原来,人们是断章取义地解读了孔子的意思。孔子的意思并不是说“当父母在世的时候,身为人子,不能远游。”而是说“当父母在世的时候,人子最好不要远游,如果实在要远游的话,要‘游必有方’”。

那么“方”该作何解?

我认为,依照孔子一贯的观点来对这一句话加以解释应该是这样的:其中“游必有方”的“方”,应当解释为“方圆之方”,也就是要有一定的规矩和限制的意思。那么用现代汉语解释起来,这里的“方”的意思很可能是指被当时社会所普遍认可的行为道德规范,也可能是在当时文化环境中,父母对子女尽孝道而提出的要求,还可能是在当时的道德文化环境中,为迎合社会的要求,出游子女对自己提出的限制。更有可能三种情形兼而有之。那么也就是说,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孔子带着年轻的弟子游学列国,但他也会教导弟子安顿好家中年长的父母,遵守孝道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造成误读的两种情况

1、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读

在某些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误读是译者有意选择的结果。原文学文本的文化背景可能与翻译主体文化环境有冲突,考虑到作品翻译效果与原文含义接近的需要,以及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就要强调原作品的某些含义,弱化另一些层面的含义。

同样的词在不同文化中可以表达的含义可能不同甚至相反,当原文本表达含义与目标语言含义不契合或者冲突时,译者为了要消除原语意象与译入语意象之间的文化冲突,甚至可以改变原文意象。

举个例子来说明: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代表着阳光、幸福等积极向上的含义,而在英语中更多是与暴力和流血相联系。在翻译《红楼梦》时,译者霍克斯就是有意采取了有意误读的做法,对原文进行了再创作式的翻译。例如原著中贾宝玉的“怡红院”,在翻译时霍克斯就通过误读的方式改译成了“Green Delights”。

2.文化传播中的偶然无意识误读

这种误读往往是文化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受对象对语源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或者是将本民族文化内涵自动带入的结果。

以“龙”为例。“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华夏文化、中华民族共同敬奉的的神秘图腾形象。但这样一个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智慧、力量、美善”的“龙”,在大多数的西方文化共识里却是“丑恶、作恶、愚钝”的象征。因此,西方人无法理解神秘东方的龙如何是神圣而勇猛的象征。这是长期文化浸染下形成的既定概念。

三、文化误读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在文化解读中,由于背景环境的差异性而造成的文化的误读或误解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结果也展示着文化误读的两个本质功能———有利或有害于文化的传播与接受。误读被视为文化交流中的误区,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误读时时存在于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无意识误读通常会造成的文化丢失,但在实际情况中这种误读有时也会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比如庞德在《神州集》中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诗,这无形中推动了印象派诗歌的成长发展。在这场跨文化推动文学发展的运动中,最有趣的是它的作用正是由于对异源文化的误读而产生的。对于意象诗人来说,打破传统的束缚是诗歌实现突破的唯一方式,而他们误读后的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则完全是由于意向的自由。因此,庞德以中国古诗为蓝本,提出意象派诗歌必须效法中国古诗;但是实际上,中国诗歌正式因为受到格律声韵等方面的约束和限制,才具备重要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因为庞德对中国古诗、文化的无意识误读,才发展出了一系列用以支持和发展英美诗歌的理论。

由此可见,“幸运的误读,往往是新生命的源泉。”

因此,对于文化误读这一现象我们应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允许其合理的存在,但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应看清问题的本质,并将其对文化扭曲理解与对文化本貌的破坏压缩到最小。

篇5: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时间流逝,从50年的重百大楼,到如今的重百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在经历几十个风风雨雨,重百商场以有80多家连锁商场,带着幸运和荣幸的心情我也成为了重百人。

企业的创业激情正在慢慢消退,如何才能让企业具有二次创业和持续发展的澎湃动力?形成文化提升的系列成果:在与企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企业文化提升的系列成果,包括文化管理、文化管理的宣导报告、文化推广实施方案、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文化故事集、企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新的商场成立和到来新的重百人,都在努力的工作着,我也曾在努力中对自己失去信心,但我名记我们的企业理练“绿叶不忘根的情”,作为一名重百的一员应坚持顾客就是上帝的宗旨,天天认真工作,以累为荣,以苦为乐,这一切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从此我意识到,工作的单调和艰苦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平凡的你、我、他也一样能创出一片精彩的天空。人就应该这样,无论工作多么平凡,肩上的担子多重,脚步多沉,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直到永远。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都是平坦大道,伴随我们的还有困难和挫折。流水因为受阻才形成美丽的浪花,人生因为受挫才显得更加壮丽多采。遇到困难我们就要这样,跌倒了再爬起来,用失败来记载自己走过的路程。对企业所有进入重百的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内涵的宣导,对企业中高层领导也进行了企业文化管理的培训,结合文化提升的成果,帮助企业建立或完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另外,针对企业文化管理所需要的理念和技能,提供了专业课程培训。

后来在不断的学习企业文化中我渐渐地认识到:我的岗位不仅仅是我履行自己责任的地方,更是对顾客奉献爱心的舞台。于是我天天给自己加油鼓劲:不管我受多大困难,绝不能让顾客受一点委屈;不管顾客用什么 1

脸孔对我,我对顾客永远都是一张微笑的脸孔。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对着它笑时,它也会对着你笑,当我看到顾客们对我的微笑时,当我的工作业绩得到领导的肯定时,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和自豪:我是在用这种方式向社会奉献爱。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要树立更高的目标------“做行业中最好的一员”!最好的就是拥有高尚品德、极富诚心、爱心和责任心,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和领先职业技能的业务精英!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承诺是金,坚持勤劳进取,坚持学习创新。我们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都是优秀的营业员,让我们以更先进的营销理念、更专业的营销技能、更完善的服务不断增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稳定、健康、持久的发展壮大,为社会、为公司创造财富和价值。

我深信,将以适当的管理机制、优秀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产品、全新的服务来勇敢自信地面对今后的挑战!我们的队伍也将以最专业、最高效、最真诚的服务面对千千万万的客户!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共筑“百年老店”!

篇6:我对班级文化的理解

-----高三2班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体会

我对班级文化的理解: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一个月以来,各班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开展了以“树优良学风、展班级风采”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各班主任老师都非常重视,花了很多心思去布置自己的教室,有的甚至放弃了周六周日休息的时间,携家人一起来学校布置班级、有的请科任教师的帮忙,群策群力,积极参与班级建设,从班级的卫生、环境布置、班刊布置等几方面各班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班级的布置,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既保证了统一和谐,又各有特色,各有亮点。我对班级原状的分析:

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场所,营造健康、和谐、优雅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级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场所,营造健康、和谐、优雅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级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让学生拥有“好学、向上、团结、活泼”的班集体。

班进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构建班级制度文化,采用新方法——把班级工作的管理权还给学生。班级制度的好坏、合理与否,是班级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同时也反映了班主任的文化素质与班级管理水平。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第一,必须与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致;第二,要符合教育教学客观规律、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班级实际;第三,要注意突出班级目标追求、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精

神、文化方面的因素。班级制度文化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时,不能仅满足于几条文字性公约的制订和强硬性规定的实施,而必须更新方法。要善于把班级有关公约、规定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观念和形态存在,以无形制度替代有形制度,将“制度”与“软文化”熔于一炉,使班级规章制度既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作用。

2.良好的人际关系除了在班级中给学生个人造成良好的心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班级人际关系的建设又分为四个板块:学生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板块、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板块、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板块、学生家长的人际关系板块,如何协调好四个板块,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另一方面。

我班进行研究的成效和反思:

1.重学生工作,轻合作配合班主任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科任老师、家长、学生都是;科任老师要注重和班主任配合,经常协商对特殊生的教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

2.教师要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育教学中,过激的话不讲,过激的事不做,要多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严格按师德规范要求自己。

现将近三年取得的活动成绩向大家作以汇报:

我班多次在校德育量化评比中名列前茅;

在学校组织的多次为贫困地区捐款中表现突出;

07年班徽评比中获一等奖;

09年长跑比赛中多名学生获奖;

09年获“大田杯”阅读比赛中获优秀辅导奖;

09年在“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篇7:关于对企业文化氛围的理解

——关于对企业文化氛围的理解

氛围,指特定环境中的气氛和情调,能够形成氛围,必定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特定环境中所体观的精神。具体的企业文化氛围就是一个企业中的特殊的文化气氛和情调,它是一定文化的具体体现,企业文化氛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被感觉得到。它通过强化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的日常管理、员工的价值理念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是企业环境氛围、企业精神氛围、企业制度氛围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企业环境氛围

企业环境氛围是指企业通过直观的外显的环境所反映出来的风格和情调。通过企业的厂区、车间和办公室的环境布置、装饰效果、宣传栏、标语口号以及员工的服饰、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表现出来。

(2)企业精神氛围

精神因素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指企业从高管到普通员工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包括员工对待日常工作的基本态度,员工之间进行交流的方式,企业对员工的满意度,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等。企业精神氛围是企业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因素。

(3)企业制度氛围

企业制度氛围是企业文化强制性的集中体现,它是指企业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及贯彻执行方式,它虽然体现了一定的强制性,但在企业文化的管理过程中,其强制程度随着员工价值理念的逐步强化而减弱。

企业环境氛围、企业精神氛围、企业制度氛围是企业文化氛围的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之中精神氛围占主导地位,其他二者通过影响人的精神间接地强化员工的价值理念,它们辅助精神氛围。三要素的有机结合和相互统一构成了企业的文化氛围。

在积极创造物质氛围和制度氛围的基础上,要把创造良好的企业感情氛围作为重点。企业创造良好的感情氛围,第一,要从思想上、事业上关心员工,如关心员工政治思想上的进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工作上给予支持和帮助等,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重视与尊重,感觉到事业上有发展前途,从而促使上下级之间感情的融合。

第二,应善于利用各种文化活动,沟通员工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感情,协调相互关系,增进情谊。第三,应从生活上关心员工,尽力为其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第四,要利用各种场合进行感情投资,建立企业领导者与员工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新型关系。

第五,要通过做思想政治工作、宣传企业目标、开展民主管理、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等办法加强对企业内部各类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使之在思想感情上与企业保持一致。

第六,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企业成员求知上进,使企业内形成浓厚的学习空气。

通过学习,我认为企业应从环境氛围、精神氛围、制度氛围等方面全面建设,通过和员工的交流,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沟通员工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感情,增进情谊。并且从生活上关心员工,让每一个员工了解企业文化,使每一个员工可以各安其职,并有鼓励员工不断学习职业技能,掌握先进的生产工艺,让每一个员工充满活力。并且要根据实际和惯例确定部门职能,做到有标准、有考核、有奖惩,使企业员工争先创优,并且多个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同努力,保证氛围营造工作件件有落实。从而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

篇8:鱼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研究

1.1 原始渔猎文化

作为我们祖先在原始环境下的生存本领之一, 渔猎这一活动延续至今。临水而居是先民们在远古时代选择生存环境的基本原则, 因此捕鱼便成为必然的谋生方式[1]。古文学对渔猎活动早有记载, 如“燧人之世, 天下多水, 故教民以渔”中所说的燧人氏教民众以捕鱼技巧, 就是对于临水而居的证实;《小雅·南有嘉鱼》中也有“南有嘉鱼, 烝然罩罩”一句。考古发现也证实了当时渔业的重要性, 距今20万年~170万年前, 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粗制木、石器从事渔猎。新石器时代 (约在前1万年) 以后, 捕鱼量因网渔和钓鱼等工具的产生而增加, 超过了正常食用量, 鱼的蓄养也因此自然形成。

1.2 鱼神崇拜

水是生命和财富的来源, 是被神化的象征, 从而也增添了在其中生长的鱼的神秘之感。鱼的图案大量出现在从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 并且其中不少都是人面鱼纹相结合, 体现出当时人们对鱼的神化和推崇。

有关鱼的神话大量出现于《山海经》当中, 所记载的鱼名多达四五十种, 反映了原始的鱼神崇拜。其中有《南山经》记载的鱄鱼和《西山经》中的蠃鱼等怪鱼, 能够体现出人们对其的恐惧心理:鱄鱼长有猪毛, 叫起来的声音像猪嚎, 人们视为大旱的征兆;鱼身鸟翼的蠃鱼, 平时不轻易出现, 一现身则大水至;还有表示吉祥的怪鱼, 如《西山经》中描写的文鳐鱼就是吉祥鱼, 它的出现预示着天下将五谷丰登。

鱼神主雨水, 因此古人向鱼神祭祀以求甘霖。《帝王世纪》:“黄帝出游洛水之上, 见大鱼, 杀五能牲以醮之, 天乃甚雨。”晋代葛洪《抱朴子·对俗》中有“鱼伯识水旱之气”, 鱼伯 (也称水君) 即是尊称鱼神化人。古人还把鱼与星辰联系起来, 说有鱼星主云雨。《星经》中就有“天鱼一星在尾后河中, 主云雨, 理阴阳。”鱼神还与丰收密切相关, 因为有鱼表明有水, 有水灌溉才有植物生长, 所以鱼又发展成作物生长、丰收富裕的象征, 并且在“鱼丽, 言太平、年丰、物多也” (《尔雅·释地》) 被简练的表现出来。

2 鱼文化审美思想的形成

2.1 孔子祭鱼———儒家审美思想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园林以自然要素为组成对象的主要原因。《论语》中, 孔子提到《诗经》的作用之一就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篇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中还记录了其对动植物的审美。鱼自然是其中的一部分, 甚至孔子之子就以代表吉祥的“鲤”字命名。园林中鱼类蓄养和观赏因为孔子的这种自然审美观念的影响, 而有了长足发展。这种审美观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 产生出“乐山乐水”情怀, 因而孔子对山中飞鸟、水中游鱼都能持一种节用态度, 这种观点能够从《孔子祭鱼》一文中直接体现出来。

“鱼相忘乎江湖, 人相忘乎道术”是《庄子》中记录的孔子的名言。无论真实与否, 这句话表明了人和鱼一样要有适宜的生存空间, 才能够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生活才能安怡自在。园林设计的最高层次和核心就是意境的体现, 而意境是园林艺术中最高级的审美形态, 其极致就是“物我两忘”, 这句话所体现的观念对中国的园林设计起到了绵远的影响。

2.2 濠梁之辩———道家美学观念

庄子对鱼的偏爱可以从其著作《庄子》中表现出来, 从文章的第一句话“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开始, 鱼便反复出现在文中, 我们甚至可以将其作为理解庄子道家思想的切入点。

鱼在文中的出现是庄子对其主张的展示。《庄子》中“鱼相造乎水, 人相造乎道”就借孔子之口表达了人与鱼的一致性, 二者都是有待而生, 展示出庄子心中所想的人际交往关系和社会生存方式[4]。而文中“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和鱼藏于渊的比喻, 也是教导人之藏身和处世, 鱼越深潜入水则越安全, 人越相忘则越逍遥, 这是庄子以鱼喻人得出的结论。庄子的交往原则和处世之道由鱼得来, 而他对生命的观点及其美学观念则在著名的“濠梁之辩”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那就是“鱼我同乐”的美学思想。

《庄子》中的经典就是《秋水》里的“濠梁之辩”。庄子和惠子观点的输赢对错, 世人看法历来不同。鱼与人不同类而无以通心, 从逻辑上说, 惠施是胜利者;但从审美上说, 人可以凭借移情 (把主体的情意投射到客体) 体会到其他物种的感受, 庄子是以一个美学家的视角看待“知鱼之乐”的问题。所以说惠子是逻辑的胜利者, 而庄子是美学的胜利者。

庄子所识之“鱼”, 已经达到了“物我合一”的身心境界, “鱼乐”就是“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鱼乐之辩”表现出了庄子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庄子追求人生的自由, 这与他羡慕游鱼的自由快乐有着相同本质。

2.3 鸢飞鱼跃、临渊羡鱼———古诗歌中借鱼抒怀

鱼以鱼文、鱼图、鱼俗的形式沉淀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而在《诗经》《乐府》以及后世各朝文人雅士的文学中, 便演绎为另具匠心的“鱼文化”, 那就是以鱼比兴, 借鱼抒怀, 以鱼言志。

古诗中常以“鱼”为比, 或以“鱼”起兴。如上文所说的《诗经》中的《鱼藻》就用比兴手法, 用鱼来表现周王生活安乐;《诗经·大雅·旱麓》中“鸢飞戾天, 鱼跃于渊”一句是说万物各得其所, 自得其乐[2]。石崇《思归引序》中也有“有观阁池沼, 多养鸟鱼”“清渠激, 鱼彷徨”等词句, 用来描述其别庐金谷园。隋朝岑德润现存的五言诗《咏鱼》一诗也是以小见大, 借物明志。

许多文人墨客都以鱼言志, 借鱼抒怀。中国古代文学中, 渔人多隐士, 或为追求自由, 或为寻求实现人生价值, 如“见说在天行雨苦, 为龙未必胜为鱼”说的就是为龙不比鱼逍遥自在;如“临渊羡鱼”一典, 出自于《淮南子·说林训》的“临河而羡鱼, 不若归家结网”一句。后人常化用此句表达个人的志向或想法。诗人咏鱼赞鱼, 鱼以诗扬名, 留下千古佳话。

3 鱼文化在古典园林中的表达

3.1 鱼类蓄养与囿圃的形成

中国的池塘养鱼大约始于商代, 考古发现当时的甲骨文保存了中国最早的渔猎记录。殷周时期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引用罗振玉所辑的殷墟卜辞中两条含“圃”的卜辞:“贞其雨, 在圃鱼”和“在圃鱼, 十一月”[3]。圃是殷王蓄养鱼鳖的地方, 可见当时已有鱼类的天然蓄养。《太平御览》云:“囿者, 蓄鱼鳖之处也。囿, 育也。”殷商时期祭祀盛行, 在园囿之中多放养天然捕捞鱼类, 随时供应所需。

周朝时期, 王室拥有专有官员主管专用“牧地”, 其中鱼类需求量巨大 (食用、祭祀、送礼等) , 于是专管养鱼官员和养殖捕捞人员应运而生, 《周礼·天官》中的“渔人”指的就是前者。春秋《左传》中也有关于放养走兽和大鱼的园圃 (囿) 的记载。囿除了狩猎活动之外, 还有“游”的功能, 《诗经·大雅·灵台》有一段文字描写:“王在灵沼, 於牣鱼跃。”说的是周文王在他的苑囿灵台内挖凿灵沼, 周文王游灵台时发现沼中所养之鱼在其中跳跃。此时, 囿的游览功能虽然并不主要, 但是已经具备了园林的原始雏形。

从周代到战国时期, 池塘养鱼业逐渐发展起来。《孟子》云:“有馈生鱼于子产, 子产使校人蓄之池。”而《太平御览》中的城门失火以水救, 池中空竭鱼皆死这一情况, 显示出当时养鱼普遍的事实。到了先秦时期, 鱼除了是自然环境的组成之外, 也已经与皇家苑囿等园林形式相结合, 成为了园林造景的重要元素, 增添了不少园林情趣。

3.2 鱼神崇拜在园林中的表达

鱼作为神化的象征在园林中多次出现。其中直观地表现出园林中对鱼神的崇拜的, 便是“刻石为鲸”。上林苑的“兰池宫”是为满足秦始皇接近神仙的愿望而建, 其中“刻石为鲸, 长二百丈”。石鲸在之后的众多园林相关记载中都有迹可循, 如《三辅黄图》卷四《池沼》和《西京杂记》中便提到汉代上林苑中增建的昆明池内“刻石为鲸鱼”。汉武帝时期的两条石鲸, 分别存放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出土于太液池遗址) 和西安碑林博物馆内 (出土于昆明池遗址) 。《洛阳珈蓝记》记载魏晋时期洛阳宫城外的西游园也有石鲸。

周文王时期建造的灵台、灵沼、灵囿在地理位置上三者毗邻, 有着通神、望气、游观等功能, 总体上构成规模甚大且略具雏形的贵族园林。《诗经》中的《大雅·灵台》是记述上较详的一篇, 其中有“王在灵囿, 麀鹿攸伏”“王在灵沼, 於牣鱼跃”的描述, 意指周文王克承天命, 故符瑞毕现。“牣鱼”在之后的园林景观中常有出现, 如中南海 (明朝前称太液池、西苑) 瀛台上有建于水中的牣鱼亭, 避暑山庄的文园狮子林里也建有同名之亭, 可见此典故影响颇深。

鱼是流传至今的龙凤图腾的原型。唐代元弼写有《鱼跃龙门赋》, 唐末《无能子》中也有“跃龙门”之说, 从耳熟能详的“鲤鱼跃龙门”能看出鱼化龙的传说影响至深。古人亦将鸟看成为鱼的化身, 《庄子·内篇·逍遥游》开篇即有:“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古无轻唇音, 鹏、凤音近同。在园林 (以皇家园林为首) 景观中出现的龙凤装饰元素中, 能够清楚的看到其中鱼鳞、鱼尾的存在, 如古代汉族宫殿建筑殿脊的兽头之形螭吻, 就是龙首鱼身的形象。

3.3“鱼乐”思想在景观中的体现

儒道两家的园林审美思想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如庄子的“濠濮间想”、理学的“鸢飞鱼跃”等, 经过文人墨客的不倦诠释, 融入到了园林之中, 形成独特的园林表现[1]。如《园冶》中的“或借濠濮之上, 入想观鱼”一句, 以及承德避暑山庄中的“濠濮间想”一景, 都是古人对这些思想的不断延伸, 而这些精神中最主要的精华可以用“鱼乐”来表示。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多设有金鱼池和观鱼场所, 除此之外, 以“鱼乐”为题和渔隐、渔翁自比的景点也随处可见。如清代西苑中的鱼乐亭、圆明园“坦坦荡荡”中的知鱼亭、颐和园的知鱼桥、鱼藻轩、杭州西湖的花港观鱼、嘉兴烟雨楼的鱼乐园、无锡寄畅园的知鱼槛、上海豫园的鱼乐榭等等, 也有“网师园”这样直接以园名表现渔隐的名园流传至今。不仅如此, 鱼舫、旱船等特有的园林建筑, 以及园林中各种楹联匾额中鱼的出现也可归于此。不论是现存的还是只能览于书间的园林, 但凡临水, 观鱼就是不可或缺的景致, “鱼乐”等审美思想就是不变的主题。

4 结语

早期园林 (苑囿) 的物质生产功能向游览观赏功能的转变, 使得鱼及衍生出的“鱼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中逐渐从原始思维向理性思维进行转化。如《诗经》中的灵沼, 既是周文王狩猎之所, 也是人工开凿的渔业生产基地, 还是帝王的游乐之处。至此之后, 古文中大量的相关描写, 以及儒道思想的审美观念, 逐渐拉开了“鱼乐”等相关艺术理念在古典园林中的序幕, 使鱼文化脱离了原有的物质功能, 演化成多样的艺术形式。由此可见, 鱼及鱼文化很早便与园林产生了深刻的联系, 在不同时期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对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飞.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鱼文化思维[D].天津:天津大学, 2008.

[2]敖永胜.以慈为宝、诸善之源[J].唯实, 2008 (5) :30-33.

[3]游修龄.关于池塘养鱼的最早记载和范蠡《养鱼经》的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3) :50-55.

上一篇:某国土所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