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

2024-06-29

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精选八篇)

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 篇1

一、画中有诗

黑格尔认为, “思考能引起快感”。学生只有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 才能感受到其魅力。绘画与诗歌具有共通之处, 两者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意境则是绘画与诗歌能打动和唤起欣赏者对作品形象展开积极想象的源泉。中国古代大多数画家和诗人都有画中题诗, 托物言志的习惯:既追求对景物的再现和认识, 也注重通过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反映自身的思想感情和追求。如, 在鉴赏《板桥竹》时, 首先, 利用多媒体单独展示画中所题写的诗句并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其次, 在学生对该诗意境有所体验的基础上, 教师进行提问:诗中所描写的竹子非常特别, 你能够从诗中的哪些字句中看出来?有学生回答:竹子是不会“咬”的, “咬定青山”显然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也有学生说:“千磨万击还坚劲”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品格。再次, 充分运用诗歌创造的意象为学生提供想象对象, 把学生对诗歌的感觉迁移到对绘画作品的认识上来:大家能否想象一下, 有这样一首题诗的画所表现的形象应是怎样的?鼓励学生通过动手画、动手写或借助语言来描绘形象, 让他们通过鉴赏来印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 再借用“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诗句来引导学生猜想该作品是何人所画。这样做, 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促进了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

二、诗中有画

纵观中国文坛画史, 不仅有一些画家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而且有一些诗人在绘画方面也表现得卓尔不凡。这些诗人将气韵是否生动、立意是否深远作为评价绘画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并将这一评价标准用于诗歌创作, 进而创作出了很多描摹景物、立意深远、情景交融的诗歌作品。如,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只有八句四十个字。诗歌的篇幅虽然短小, 但诗人因选择了富于表现力的自然景色和山村风光作为描写的对象, 并充分利用了律诗对仗的艺术功能, 从而简洁而又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山村晚景图。“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表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则表现了动态的山村风光。“明月松间照”, 是写诗人所见, 是静态;“清泉石上流”, 除写所见之外, 更着重写听, 是动态, 一见一听, 一静一动, 错落有致而又朴素自然。“竹喧归浣女”是写所听到的声音, “莲动下渔舟”是写看到的景象, 也是一听一见, 但侧重于动态描写, 两联形成了静和动的对照。诗人眼耳并用, 把视觉和听觉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于笔下, 既有优美的景色, 又有动人的音响。看明月高照, 松林一片, 清泉汩汩, 流于石上;竹林丛中嬉笑的姑娘们在走动, 荷花晃动处渔船在穿行。这不是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水画吗?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教师一边让学生观画, 一边让学生读诗, 使学生感受“诗中有画”的意境, 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诗画合一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 有着自身独立而完善的语言系统。其中, 艺术形象与艺术表达形式占据着主导地位。美术作品的魅力一方面取决于画面给人造成的视觉冲击, 即由光和色直接引起的感官快感, 其被称之为“感性因素”, 另一方面, 则取决于由艺术表达形式所引起的理性快感, 其被称之为“形式因素”。虽然大多数美术作品与古典诗歌艺术无关, 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借助古典诗歌来增强视觉审美体验, 即由古典诗歌联想到美术作品表达的内涵或与美术作品相关的其他事物, 进而获得审美享受, 其通常被称之为“联想因素”。画圣顾恺之认为:“手挥五弦易, 目送飞鸿难。”人物绘画的难点在于所描绘的人物要传神。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教师合理运用古典诗歌这种艺术表达形式,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陶冶学生的情操, 而且易于让学生接受, 且能够帮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精神内涵。如, 在鉴赏水墨写意人物画《李白行吟图》时, 首先, 我播放了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黄河之水汹涌奔腾的画面之上缓缓显示出以下文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那种狂放不羁的形象则迅速映入学生的脑海。然后, 引导学生吟诵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以调动学生的情绪, 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 加深对诗仙李白形象的认识。最后, 让学生鉴赏梁楷创作的水墨画作品《李白行吟图》。此画用墨适宜, 用笔精到, 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传神, 把李白那种狂放不羁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让学生结合李白的诗歌来鉴赏这幅作品, 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鉴赏效果。

总之,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教师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诗歌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深刻地感受古典诗歌所具有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促使学生利用通感把自身的感受、体验迁移到美术鉴赏之中, 引发学生联想, 调动学生的感官, 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搭起通向美术鉴赏世界的桥梁,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提高美术鉴赏教学效率, 使鉴赏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教案 篇2

第一章 考纲解读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试要点: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解读】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中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作用)。

3.赏析作品的表达技巧,包括作品整体或具体语句的修辞手法、写作技法、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特点。其中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比、对仗、用典、夸张、衬托、借代、通感、互文、双关、反语、反复等。常见的写作技法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记叙方面重点在赋(铺叙)、兴(先言他物),描写方面重点在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视听(声色)结合、虚实结合、工笔与白描、渲染与烘托,议论方面重点在先抑(扬)后扬(抑)、卒章显志,抒情方面重点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古抒怀、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象征、铺垫、映衬、烘托、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乐(哀)景写哀(乐)情等。

常见的篇章结构特点有音韵与节奏、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分析作品的主旨、形象及其社会意义,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社会价值、人生观。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或认识的局限性。

第二章

高考考点分类解析 第一节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考纲解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形象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生动地抒写出作者的情感,深刻地反映出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时首先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出词义或语义,其次要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表情达意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与用意。要特别注意诗中有修辞格和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

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诗歌中有关词语或句子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理解诗歌中关键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分析诗歌整体的语言特色和风格,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等方面的艺术效果。

举例1: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来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举例2:王驾《晴景》:“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二、【古代诗歌“赏析字词语言”常见的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最具表现力)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某字是全诗的关键,其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妙)在哪里?

4、某词富有深意,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5、请分析某字或某句在哪一方面的表达效果。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三、【古代诗歌“赏析字词语言”通用的答题思路】

(1)陈述对象或态度:直接指出关键字词,或表明观点态度。

(2)解释含义:解释该字在诗句中乃至在全诗中的含义,包括其表层意义、潜在意义、比喻意义、双关意义等。

(3)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描述该字所在句的景象。

(4)指出用法:指出该词在诗句中的活用现象或修辞手法。

(5)点明作用:点明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突出了什么样的主旨,或在结构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等。

【古代诗歌“赏析字词语言”通用的答题思路示例】

高考题【全国卷Ⅰ】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1)陈述对象或态度:是“拳”和“退

(2)解释含义:“拳”是“蜷缩”的意思,这里是栖息意; “退”是“越飞越远”的意思。

(3)描述景象:鹭鸟在沙滩上蜷缩着栖息,鸿鸟在天空中越飞越远

(4)指出用法:形象别致生动而又准确的动词

(5)点明作用: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赏析字词语言”复习建议】

1、重视积累,对平时练习时把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词类和语言风格尽可能逐个积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见多自然就可以识广了。

2、重视解题思路和步骤的训练,平时训练时要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拒绝“越级”做题。举一反

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3、解答题目时一方面要“宁多勿少”、“宁滥勿缺”、“宁详勿简”,多答多写总是没有害处;另一方面要“点到”、“面到”,尽可能答到“点”子上,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方面。

4、适当了解一些诗歌鉴赏“专门术语”,在本节尤其要注重一些关于语言风格方面的“术语”积累;例如雄浑、豪放、沉郁、清新、自然、俊朗、清幽、淡雅、冷峻、婉约、朴实、华美、洗练„„

第二节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诗歌形象:也就是诗歌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形象(意象)有机融合就形成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对意境的分析则包括对诗歌形象、内容、情感的全部把握和鉴赏。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领会浸润于形象之中的诗歌内容,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情感。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主要指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景物形象:指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形成的一种形象,它是诗人感情的载体,往往浸染了作者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因素。

事物形象:指诗中所刻画的某一物件(如:松、竹、梅等)所赋予读者的印象,这种印象往往灌注着作者的情感、人格、评价倾向,读者从中得到某中生活启示或人生感悟。

【分析古代诗歌形象意境常见的提问模式】

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或: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②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象)?有什么寓意?

③诗中塑造了什么形象(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诗中所写形象(意象)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形象(即意象)与诗人的情感综合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分析古代诗歌形象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

②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分析古代诗歌形象意境答题思路示例】

高考题(2009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题思路与步骤】

①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

②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 山环水绕,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

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清幽恬静。

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闲适自得。

【答案提纲】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表现了作者闲适自得的雅致情怀。

(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 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附录)【古代诗歌中常见形象(物象)类举】 【古代诗歌的常见意境类举】

1、雄浑、开阔

2、高远、纯清

3、庄严、肃穆

4、清幽、明丽

5、深隐、旷达

6、静谧、悠闲

7、空灵、秀美

8、慷慨、豪迈

9、和谐、融洽

10、激越、狂野

a、缠绵、悱恻

b、萧瑟、落寞

c、苍凉、悲壮

d、凄婉、冷落

e、荒凉、衰败

f、凄苦、悲凉

g、痛苦、悲愤

h、低沉、怨婉

i、幽暗、忧惧

j、悲怆、幽怨

第三节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这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表达技巧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我们主要要掌握:表达方式(写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四大类。

【表达技巧之一——表达方式(写法)】

1、记叙: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倒叙”和“铺叙”(铺陈叙事)。

2、议论: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卒章显志”。

3、描写: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视听(声色)结合、虚实结合(描写的角度);“工笔与白描”(描写的详略)、“渲染与烘托”(描写的用意)。

4、抒情: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借古抒怀”“寓情于景(物)”、“托物言志”四种抒情方式。

【表达技巧之二——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象征、铺垫、映衬、烘托、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乐(哀)景写哀(乐)情等。

【表达技巧之三——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中运用的常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对偶、对比、衬托(反衬)、夸张、借代、比拟、双关、用典、设问、反问、互文等手法。

【表达技巧之四——篇章与结构】

常见的篇章结构特点有音韵与节奏、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

(附录)【古代诗歌常见表达技巧概念解读】

【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常见的提问模式】

⒈这首诗的某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⒉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这幅画面的。

⒊试从动和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⒋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一意象的?

【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注意两点:A、题目提问的指向:是问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还是篇章结构?抑或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如:艺术手法、表达技巧等)?B、要落实到具体的点上。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分析要清楚、细致,要联系诗句中具体的字词或语句做一个详细的解说。如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或者以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或者某句是实写、某句为虚写„„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包括该表达技巧在语言锤炼、描绘景物、抒发情感、表达主旨等方面的效果。

【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答题思路示例】

高考题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III)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动”和“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题思路(1)】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以“淡磨明镜” 来比喻“平静的水面”,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来反衬“东风忽起”之前的水面的平静。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题目不作要求,可略。

【答题思路(2)】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本诗从“动静结合”的的角度刻画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全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答案提纲】

(1)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以“淡磨明镜” 来比喻“平静的水面”,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来反衬“东风忽起”之前的水面的平静。(2)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第四节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考纲解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包括概括分析作品的主旨、形象的社会意义;评价作者赋予作品的感情、价值观、人生观;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或认识 的局限性等。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常见的提问模式】 1.请结合全诗赏析某一(几)句的意思或内容。

2.为什么说这首诗是什么诗或表现了什么情意,结合全诗加以分析。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写了什么样的内容)。4.某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你认为怎样?

5.这手诗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或内容,请具体说明。6.本诗某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涉及面较为宽泛,而要做到全面理解作者写作此诗时的内心感受和写作意图、揣摩出作者赋予诗歌语言之中的思想以及准确把握全篇的感情基调,我们就有必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时代的变化以及写作的背景,从而推测到作者当时的心境,结合诗歌本身去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要凭借的几个点】

1、借助题目的信息推测诗歌内容的大概范畴。

2、借助对诗人生活经历及思想感情的一般性特征的全面了解把握诗歌的总的大致的思想内容。如:杜甫与安史之乱、辛弃疾与北伐中原、陆游与抗金、李煜与亡国、苏轼与被贬、李清照与亡国破家、李白与政治失意等,每个人的思想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都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我们可以从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特点。但切忌生搬硬套。

3、借助序言和注解的信息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4、依据诗歌整体意境评价其思想内容【这是根本】。

5、借助抒情或议论性语句揣摩其思想内容。【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通用的答题思路】

1、用自己的话呈现诗歌描绘的画面。

2、用精练的词语概括画面内容(不是氛围)。

3、诗歌反映出作者当时的思想或心情。

4、诗歌体现思想内容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答题思路示例】

高考题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江苏卷)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 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答题要点】

1、用自己的话呈现诗歌描绘的画面。

2、用精练的词语概括画面内容(不是氛围)。

3、诗歌反映出作者当时的思想或心情。

4、诗歌体现思想内容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答案提纲】诗歌开头“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山前珠翠绕”“殿里笙歌作”,描绘了中原昔日繁盛境况,而如今“荒烟外,许多城郭”“铁骑满郊畿,风尘恶”,一片狼烟,满目风尘;昔盛今衰的悲慨中表达出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而结尾“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则表达了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则是想象“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复习建议】

1、加强诗歌鉴赏综合训练,注意题型的“高考标准化”,注意答题思路、步骤、要求标准化。

2、重视解题思路和步骤的训练,平时训练时要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拒绝“越级”做题。举一反

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 篇3

关键词:诗歌鉴赏;文学素养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它言简意丰,用极为有效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古诗文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能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引导学生感受美的陶冶。

教师要从对下一代负责的高度出发,抓好学生对优秀诗文的背诵积累,不要让学生错过了积累的黄金时段。我们的孩子自小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朗诵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朗读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朗读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血液,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那么,课内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呢?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1、文体知识。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2、詩歌内容。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①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②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③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④咏怀诗: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⑤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总之,强化学生语文诗歌鉴赏能力,提高诗歌鉴赏的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注意的教学问题,诗歌鉴赏能力能够提高不仅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而且对学生语文人文性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受到教育界足够的关注。

中国古典园林审美鉴赏 篇4

一、局部鉴赏

中国园林常被称之为“写意园林”,而“写意”原本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相对于“工笔”在宋代被逐渐广泛运用的一种绘画技法,即,略去“工笔”用墨线勾勒物象轮廓, 再填充色彩的过程,而直接用毛笔一笔“写”出物象的整个形象来,而体现在中国园林艺术中,就是在园林艺术中恰当地布置那些虽体量有限,占用材料较少,却又具有象征、暗喻,能够触发人们想象的景观,以它们为媒介而引领欣赏者突破眼前景观的时空限制,将审美意向升华到一个层次更高、文化和艺术内涵更为深广的境界之中。这种深厚、韵致的园林意境,往往是通过局部景观的“写意”手法获致的, 因此,对园林局部景观的鉴赏就显得不可或缺。

如,苏州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据说为了纪念祖先制扇起家的历史,清末苏州吴县的富商张履谦特斥资修建了这一扇形轩,此轩为苏州拙政园重要景点之一,倚山临水而建,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 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其中,又以“与谁同坐” 之题额,最为闻名且耐人寻味,赋予了小轩以别具一格的文化和精神魅力。该题额取意自宋苏轼《点绛唇 • 闲倚胡床》 词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置身轩中,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不禁使欣赏者顿生与明月清风共舞,与自然山水共响之超脱境界。除此之外, 与谁同坐,亦或又是三五故友知音,而使之陷入无限遐思。 辅之漏窗两侧一对楹联,“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俨然一幅质朴而生机的自然图画跃然于白墙之上,却又不局限于有限的自然花柳景象之内,反赋予整个景观以充分生命意态和文化品格的审美方式,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相契合。 此类写意手法,在造园艺术中,虽说调用的空间和物质材料都非常有限,但却创造和体现出了丰富而深远的文化和审美境界。

再如,苏州留园“揖峰轩”。从此轩的品题,就可模糊感受到园居者对于自然山石的尊崇。有这样一个说法,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在安徽濡须为官时,听闻当地有一块怪石, 于是差人将该石移至治所,并设席拜石于庭中,还说 :“我盼望拜山石兄已经二十年了”,从此,以品貌特异的山石体现一种崇高生命状态和人格精神就成为中国造园中的一个经典方法。而“揖峰轩”就是园居者通过对小院中山石花木人格意义的尊崇,借以抒发自己对于园林审美更深致的追求。实则后世文人造园亦经常建有“拜石轩”、“石丈轩”来表达对与其相似的审美方式的追慕。如宋代哲学家张载所说 “通万物而为之道,体万物而为之性”,有此种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决定,中国古典艺术常赋予山水花木等审美对象以平等的生命气息和人格意义,并且把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这种人格和精神气质上的感应和交流作为园林艺术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一。

从以上对于园林局部景观的鉴赏,可以见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家对园林局部景观的精心设计和更高审美境界的追求,在整个园林中所起的点睛作用,使全园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更加凸显出来。这其中,“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明代书画家陈继儒为友人“清廉山房”所作的园记中有这样一句赞语 :“主人无俗态,作圃见文心”,以概括园林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园林景色的诗情画意,也是对中国古典园林以诗文造园特色的总结,也正是以诗文造园,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具诗情画意、神韵独高、耐人寻味的园林境界,这从以上局部“写意”景观的鉴赏中也不难看出。

二、场景鉴赏

场景,作为一个电影词汇,指戏剧、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场面,而在生活中,则指那些特定的情景。所以,场景是一个时空场域,且在当时的时空状态下,是一个动态的演绎过程,而人总是场内或场外,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其中,换言之,场景,只有相对于人才有意义,才真正意义上存在,而这个“人”,是场内的演绎着也罢,场外的静观者也罢。在园林中,场景无处不在,却又往往需要依靠审美主体的联想或想象去发现和创造。它可以是身临其境,作为一个体验主体,“神与物游”的场景,亦可以是,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 作为一个欣赏主体,“情以物迁”的场景。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所拓开的审美空间,仿佛一幅画,从两个角度去看,会展现出两个画面,“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楼山看风景的人”,“你”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笔者认为,在园林中,似此种效果的场景较多,但尤以“雨境”为最佳。

雨境是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造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园林何处无烟雨。在园林中便有较多关于雨境的景致,如 :

卧石听涛,满衫松色

开门看雨,一片芭蕉

——苏州耦园城曲草堂对联

博雅腾声数杰,烟波浩淼,浴鸥晴辉,三万顷湖裁一角艺圃蜚誉全吴,霁雨空蒙,乳鱼朝爽,七十二峰剪片山 ——苏州艺圃博雅堂对联之一

再如拙政园两处著名的雨境景观“听雨轩”和“留听阁”。 因而,要真正体味园林雨境之美,须从两个方面着手 :

一是观其姿。近观或远望皆宜。“细雨垂杨、疏雨戏鱼、 斜雨落花、骤雨垂帘……雨,使风景中的平常物体有了动静之韵、虚实之韵、曲直之韵、藏露之韵,与人的情趣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美妙的境界。”[1](p.203)

二是闻其声。如明代诗人李东阳《听雨亭记》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之描述 :

“静观子既辟北轩作亭……亭之前杂植群卉,而性独爱荷,置二盆池,种者常满。尤爱雨,雨至众叶交错有声,浪浪然,徐疾疏密,若中节会。静观子闲居独坐,或酒醒梦觉, 凭几而听之,其心冥然以思,萧然以游,若居舟中,若临水涯, 不知天壤间尘鞅之累为何物也!”

拙政园的“听雨轩”和“留听阁”便取自雨境之声响。 听雨轩是四面开窗的一个建筑,为相对独立的院落,前后种植芭蕉,轩前一小池。每逢雨天,“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研”(杨万里《芭蕉雨》)。聆听雨打芭蕉,乃园林之一典型生境,胜境。留听阁为体型轻巧的单层阁建筑,亦是四面开窗,以便于观景。阁东有一水池,盛夏时荷花开满池塘,一阵骤雨来袭,拍打在静静地躺着的荷叶和花之上, 动静相宜,不禁令观赏之人为之感动。

这样看来,无论是诉诸于视觉还是听觉,欣赏雨境,贵在审美主体之联想、想象和情感的激发和升华,然后方能体味其中的诗情画意,获得“清冷之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之审美愉悦。

三、整体回味

园林的鉴赏,需要审美主体置身其中的欣赏和感受,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需要有适当的审美距离的整体把握, 否则难免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 陈望道先生曾说 :“园林的灵魂,具有音乐的意味却又超越音乐”,这种境界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化境”。而要有这种类似于音乐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审美韵味,就需要审美主体进行整体的回味。笔者在这里主要从形式层的园林整体空间结构和意蕴层的园林中的虚与实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如明代李渔的半亩园以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为意境一般,中国江南的私家园林,体虽小, 却有山、有水、有花、有树、有建筑,空间大小、明暗、色彩、 开合、高低对比,富于节奏和层次,整个园子迂回曲折, 深邃幽远。好似入留园要先经过一段狭窄的曲廊、小院, 视觉收敛后再到达古木交柯一带,略是扩大,南面以小院采光,布置小景两三处,背面透过漏窗隐约可见园中山池亭阁,在通过此段小空间的“序幕”之后,绕至绿荫而豁然开朗,整个空间序列安排大小对比、抑扬顿挫、参差错落、曲折多变,宛如一首乐曲一般,从前奏、高潮到尾声, 依次展开,收放自如。这也便是园林与绘画等静态造型艺术不同之处,园林的空间美,就体现在观赏者动态的游赏过程之中,观赏者的视角始终移动的,所以才有“移步换景”之说法,正是因为眼前景致在不断位移和变化中所呈现出来的不间断性和无穷更新的美感,才使园林充满了“可游可赏”动静相宜之趣。

另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空间与中国古典哲学中关于虚实、有无的空间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虚”景与“实” 景关系的处理,如同中国书法与绘画中的“留白”一般,直接影响着园林意境美表达,是古典园林含蓄、韵味不可或缺的条件和手法。如对分割空间起到重要作用的山石花木本无定型,被分隔的空间也是相互连绵、延伸、渗透,即使遮挡视线,起到障景作用,同时也使景观藏而不露、含蓄幽远, 使人对有限空间产生无限之感。又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无论是门窗墙榭,或是亭台楼阁,或分隔空间,或借景他处,但又能使空间似隔似离,景物若隐若现,使人目不暇接而又不致一览无余,起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隔而不断的艺术效果。这种突破亭台楼阁内小空间的局限,超越园林四周围墙的有限界域,取消狭小天地中形成的思维空间和精神藩篱,虚而待物,面向无限的宇宙,让视觉感受与审美想象获得充分的自由。

此种美感类似于矗立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畔,看暮色中 “借来”的西山景色,内心所产生的崇高感。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之下,由西山的山峰和玉泉山的宝塔勾勒出的天际线朦胧而沉静,而曾经在丽日照耀下楚楚动人的“西堤六桥”则完全隐没在远处一片苍茫之中,夕阳下的湖面没有了白日里的喧嚣和嘈杂,显得格外含蓄韵致。置身于这样的园景气象和氛围之中,相信每一个有心的观赏者,都会远望而凝思, 暂时忘却所处的眼前具体之景,而不自主对个体生命在茫茫时空长河的位置,对人类生命与无尽的宇宙等终极性的问题,有一些哲学性的思考和遐思。

摘要:本文试图从局部鉴赏、场景鉴赏、整体回味三个角度出发,运用美学相关理论,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鉴赏,以期呈现、发掘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丰富、充实、幽深、绵远之审美韵味。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 篇5

不必为了知识而考古。你和我

走在城墙下,东郊,一间凉亭,

几只鸟,分享了这个重逢的下午。

轩窗外的塔,怀抱箜篌的女人,

秦淮河的泊船隐入六朝的浮华。

从九十九间半房的一个窗口,

太阳的火焰苍白地驰过。

微雨,行人,我注视泥泞的街,

自行车流上空燕子婉转的口技,

雾的红马,踏着屋顶的蓝瓦,

我沉吟用紫金命名了一座山的`人。

湖,倒影波动的形态难以描述,

诗歌一样赤裸,接近于零。

对面的事物互为镜子,交谈的饮者,

伸手触摸的是滚烫的山河。

我用全部的感官呼吸二月,

我品尝南京就像品尝一枚橘子。

回来,风吹衣裳,在日暮的城墙下,

对高三诗歌鉴赏复习的几点建议 篇6

一、让学生回归教材,将课本知识内化为鉴赏诗歌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诗歌鉴赏题越来越紧密地和课文联系上了,和教材接轨了。通过对试题罗列与分析,我们可以看清楚一个事实:今后的高考命题,会越来越重视对教材的学习和考查(直接、间接的考查)。这无疑为我们今后的复习指明了方向——注重课本。

课本中有很多极其经典而又鲜活的诗歌素材,以课本复习为切入点,以教材中的典型诗句为例子,重视课本中的练习,能较好地实现知识积累和能力迁移。

二、让学生记住类型,在解题时可以对号入座

细数常见常考的古典诗词,按照情感主题内容划分,一般有以下一些类型:

(一)吊古伤今类 诗人多借古事生发议论,隐寓讽世之意。其中有顾影自怜,感慨自身的;也有只是抒发对某事的看法的。

(二)山水田园类 作者多寄情山水,醉意田园,表达对山水景物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常常流露出归隐林泉的愿望。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险恶,整体上其意境显得冲淡平和。

(三)忧国伤时类 诗人多有一腔炽热的爱国情怀,他们忧愁国事,感伤时局,鞭挞黑暗,呼唤光明,同情弱者,抨击奸邪,带有非常明显的批判现实味道。

(四)思乡怀人类 “思乡”是指客居异地他乡的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怀人”是指怀念异地的亲朋好友。除此之外,还包括思妇思念丈夫的闺怨诗。李白的思乡之作《春夜洛城闻笛》和赵师秀的怀人之作《约客》都曾经作为高考试题。

(五)托物明志类 这里的“志”指志向、情感、想法等等。作者偶有所感,心与物合,遂假托于物,发而为诗,表明心志。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骆宾王的《咏蝉》、元稹的《菊花》等都属于此类作品,其中元稹的《菊花》1994年被选入高考。

(六)伤春悲秋类 这类诗多以自然之春隐喻人生之春,借自然界春去秋来,抒发自己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苦闷;也有的以美好的春天象征人生中其他美好的事物,借春的凋零抒发好景不再的惆怅痛惜之情。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就曾经考到过。

(七)边塞类 一般抒发戍卒思归之苦,或思妇忧亲之情,或边关将士立功边陲之志。其风格有的悲壮,有的凄苦,还有的则显得豪迈。高适、岑参、王昌龄等是这类诗的代表作者。

(八)送别类 多抒写离情别绪,抒发别离的孤苦,表达对朋友或亲人或爱人的依恋,对人间种种美好情感的珍惜。也有的同病相怜,互相勉励;有的还借机表明心志。

(九)反战类 诗人目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反对战争,向往和平。有些诗作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统治阶级为争权夺利、根本不顾老百姓死活的残暴本质,有警世醒人意义。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这类作品。

(十)讽喻类 多通过比喻、拟人、象征、隐喻等方式来反映现实,讽刺统治阶级、赞美劳动人民、表达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曹邺的《官仓鼠》就是通过讽喻的手法把贪官污吏比做大老鼠,抨击他们损公肥私、祸国殃民,而且有恃无恐、肆无忌惮的丑陋本质,从而表达作者的厌恶之情。

(十一)爱情类 一般抒发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想见伊人之苦、或者悼念亡人等等。但是有一类诗作,表面是写男女之情,而实则另有所指,要特别引起注意。

(十二)抑郁类 中国的知识分子读书求仕,多怀救世济时之愿,但理想与现实往往相悖,他们或愤激、或悲苦、或嗟叹、或哀号,这就催生出又一类诗作: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作。我们要披情入文,体会诗人博大而痛苦的内心世界。

记住了诗歌常见常考的这十二种类型,在答题的时候,学生只须细细阅读,认真比对,找出所考诗作的类别,对号入座即可。

三 让学生熟练掌握诗歌的“答题三步曲”

所谓“答题三步曲”就是指诗歌答题时组织语言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答“是什么”。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准确指出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或者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等。为了节省复习时间,提升复习效率,笔者特将常见常考的专业术语简单地罗列如下:1.修辞类术语—夸张、拟人、比喻、排比、反问、设问、对偶、借代、互文、反复、引用等。2.抒情方式类术语—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叙事抒情、借古讽今等。3.表现方法类术语—对比反衬、虚实、象征、动静、渲染烘托、以乐衬哀、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由远及近等。4.风格类术语—含蓄、直接,豪放、婉约、华丽、淡雅、幽默、飘逸等。5.情感类术语—喜悦、甜蜜、愉悦、淡泊、忧郁、激昂、恬淡、闲逸等。6.意境类术语—辽阔、深邃、绵长等

第二步,答“为什么”。就是结合具体诗作的内容,用白话语言答出你是凭什么得出第一步的结论的。

第三步,答“怎么样”。就是答出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在表达上收到了怎样的艺术节效果,表达式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主要包含在前面所说的十二类中)等等。

教学有法,但法无定法。在诗歌鉴赏教学的领域,广大同仁一定有比这更好更管用的良谋佳策,笔者的拙见就权当是抛砖引玉吧!

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 篇7

一、高校开设《中国戏曲鉴赏》课程的意义

(一) 对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在德育方面, 优秀传统剧目包孕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扬善惩恶、重义轻利的仁爱精神, 蕴含着中华民族世代弘扬的价值观念与传统美德, 对于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引导作用;在智育方面, 由于中国戏曲在艺术本质上以虚拟的想象性为传统, 表现了中华民族极其自由、极具想象力的浪漫主义精神, 其虚拟性、写意性的艺术精髓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在美育方面, 中国戏曲以对美的追求为最高宗旨, 无论是张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主题倾向, 还是音乐、服饰、化妆、布景等艺术形式的呈现, 都无不以美为最高原则。因此, 引导大学生欣赏戏曲艺术, 可以培育他们高雅的艺术审美趣味, 提升文化品位, 矫正目前流行文化带来的浅薄化、低俗化的审美倾向,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二) 对中国戏曲传承的意义

对大学生进行戏曲艺术教育, 就是为古老的戏曲艺术培养观众群, 培养戏曲艺术的爱好者与传承者。对于中国戏曲的传承, 越来越多戏曲界的老艺术家都十分重视对高校学生戏曲艺术兴趣的培养, 中国戏曲学院的院长认为, 中国戏曲的传承不能够将眼光只放在专业的戏曲学院以及戏曲院团上面, 还需要拓展中国戏曲的教育视野, 将其传承式的教育更好地放在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上面, 我国著名的越剧演员茅威涛也曾经说过, 保护和传承中国戏曲的方式有很多种, 而最有有效、也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让中国戏曲变得更加教育化, 将中国戏曲更多地纳入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来, 以众多的高校学生作为艺术的依托, 使中国戏曲能获得新生, 让更多的高校学生喜爱中国戏曲, 这其实就是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

二、高校《中国戏曲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 以学生熟悉的戏剧作品入手

对于戏曲课程的教学, 必须要有一定的教学方法, 兼顾到学生所处的时代, 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戏剧讲解时, 可以以学生的现阶段较为熟悉的乐曲、作品进行切入, 以此让学生接受中国戏曲, 例如:可以将以前较为流传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以及《新说唱脸谱》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开篇, 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倾听中对京戏产生潜在的兴趣, 此外, 也可以从学生的偶像着手, 例如王力宏的《在梅边》也曾运用了昆腔, 以此来引出《牡丹亭》的学习是最适宜不过的, 除此之外, 还有很多的流行乐曲以及影视作品都曾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戏曲, 如前几年的《天仙配》《赵氏孤儿》等等, 这些是影视中戏曲的融合, 在歌剧及舞蹈中也对中国戏曲的融合, 如《蝴蝶夫人》《惊梦》等等, 这些都能够作为学生在进行戏曲艺术鉴赏过程中的应用材料。

(二) 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主要出发点

学生的兴趣是提升学习能力的主要原因, 因此, 在对学生进行戏曲鉴赏教学的过程中, 要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让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视频, 也可以通过唱腔竞赛的方式来增加学生对中国戏剧学习的兴趣, 以提升学生对中国戏曲学习兴趣的方式让中国戏曲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例如:让学生观看的视频可以选择单雯版的昆曲《游园惊梦》, 也可以是丁晓君版的京戏《天女散花》, 这两部戏剧的演员都较为年轻, 并且演技精湛, 能够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戏剧的唱腔、舞蹈以及杂技等方面的知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在进行艺术的赏析时, 要对艺术中的一些时空的虚拟进行讲解, 让学生能够从演员行为中体味到戏剧的魅力。

(三) 以中国古典戏曲中的名著作为主要的教学剧本

教师除了以视频文件的形式进行戏曲的教学工作, 还可以通过戏曲名著鉴赏的方式来完成教学, 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名著的品读, 在课上时, 选择一部分学生来进行戏剧的角色扮演,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阅读和分析《牡丹亭》《西厢记》等经典著作, 在戏曲的课堂中时, 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段落来让学生进行表演, 以诠释学生所能够理解的含义, 然后教师再播放一些艺术大家的作品, 以对比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理解力, 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学习兴趣, 让中国戏曲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

三、结语

在高校中开设《中国戏曲鉴赏》课程, 能够让更多的高校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戏曲文化, 能够让高校的学生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空, 能够让高校学生将原有快节奏生活所带来的浮躁消退, 更好地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进而更好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这是将中国戏曲代入高校课堂中的好处之一, 此外, 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传统道德意识以及良好的精神素养, 由于改革开放的因素, 使得大量的西方文化以及精神主义流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中, 由于两者之间的国情不同, 使得我国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有着一定程度的不合时宜, 自私行为以及拿来主义的增加, 让我国的社会风气骤然降低, 在这种环境中, 就更需要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以及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以戏曲鉴赏的方式, 以戏曲中人物的行为, 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在学习和观看的过程中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 进而更好地促进社会风气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劭荣.“后戏剧时代”戏曲鉴赏课程改革刍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125—128.

[2]陈也喆, 尚彬彬, 闫文奇.中国传统戏曲在高等教育中的普及研究[J].大众文艺, 2012, (08) :261—262.

[3]张笑野.浅谈高中地方戏曲鉴赏教学[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2, (Z5) :171—172.

[4]骆兵, 王中云, 赵骞, 骆嘉.国学视阈下《戏曲鉴赏》教学创新初探[J].中州大学学报, 2010, (05) :71—74.

[5]李晓燕.戏曲鉴赏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03) :164.

[6]田彩仙.传承“非遗”背景下的高校戏曲史课程教学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5, (01) :76—78.

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 篇8

我们知道,“情”既联系作者又联系读者。这正如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因情而发为文辞,读者观文辞而动情。在客观事物的激发下,作者触景生情,诉诸文字,使情感转化为抽象的、有限的文字;而读者是要在那有限中见无限,在抽象的文字中生发出活生生的情感,在基本把握作者情感脉搏的基础上产生情感的共鸣。

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那么,读者在进行鉴赏时,就要善于“体情”,发掘文中蕴含的情,而不能仅仅限于把握诗的道理文义、作法技巧。这正如宋人杨时所说:“不知是情,则虽精穷文义,谓之不知诗可也。”因此,在解读诗歌时就必须从“披文”出发,通过抽象有限的文字,更好地把握住艺术形象中的情感内涵。

当然,要想做到“披文入情”决非易事。鉴赏者要想培育出成熟的审美情感,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让情感在深厚的社会生活土壤中得到滋生和发展。

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置身于生活的风雨中,饱尝生活的艰辛和曲折,他才有发自肺腑的痛苦、哀愁和欢乐;对生活置之度外,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是难以“披文入情”的。我们要领会屈原、杜甫的情感,就要像他们一样,有崇高的理想抱负和生活责任感,有济世安民的热忱,这样才能与他们伟大的情感世界相沟通。即使那些笑傲山林、寄情风月的所谓隐者,大多数也并未完全忘情于社会,而是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表明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如陶渊明虽然过着“心远地自偏”的隐逸生活,但他还有《咏荆轲》这样“金刚怒目”式的诗篇,透露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外,鉴赏者还要善于观察生活,注意积累社会生活情感的素材,这样,使自己的情感世界逐渐地充实、扩大,从而为文学欣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处理好情与理之间的关系,建立富于审美情感的心理结构。

我们知道,在文学欣赏中,不乏理性的解析,然而从审美鉴赏的角度来说,读者应该以自己的审美情感与审美知觉去体贴、观照诗歌的意象,而不是离开这一切去做纯思辨的批评。如我们欣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那深重的、无可名状的忧愁,那彷徨无主的寂寞心态,随着“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旋律,随着“点点滴滴”的梧桐细雨,渗入了我们的心田,使我们的灵魂为之颤栗,使我们的忧伤之情渐次加深。但若这时,我们产生一些思辨的心理活动,如从“满地黄花堆积”联想到欧阳修嘲笑王安石“残菊飘零满地金”的典故,于是整个思想都集中在这样的问题上:秋菊究竟是落花还是不落花呢?那么,情感的感受性就会下降,情感兴奋的优势就会让位于思索活动,从而“入情”也就难以深入。可以说,一个缺乏情感和审美趣味,只能进行理性思考的人,对于诗歌就难以获得正确的审美判断。因此,努力培育自己的审美情感,让情感参与到诗歌鉴赏之中,用富有情感的心灵去感受,去体味,去哭泣或是欢笑,理智与情感融洽一致、协调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古典诗歌的美学价值,取得更好的鉴赏效果。

三、要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对话,就必须采取一种平等的态度去走近诗人及其作品, 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共鸣。

在我们欣赏的许多作品中,“虽然觉得他们高出我们不知若干倍,同时也觉得他们诚恳亲切,听得见他们的声音,窥得透他们的心曲,使我们很快乐地发现我们地渺小心灵和伟大地心灵也有共通之处”。(《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也就是说,只有像朋友一样倾听他们的心声,以平视的态度与他们共哀乐,同命运,才能真切地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

如脂砚斋从《红楼梦》第四回开始总批说:“请君着眼护官府符,把笔悲伤说仕途。作者泪痕同我泪,燕山仍旧窦公无。”读者对作者抱同情心理,故而他们的审美情感就能相互交融,同声落泪。因此,对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我们不能连篇累牍地对词语作精细解释,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从纯粹的艺术角度来分析它的技巧,而是应极力从情感上贴近作者,将作者的创作心理历历分明地还原出来,给人以生动亲切的感受。

四、体察入微,于细微之处见情感。

诗歌是经过诗人高度提炼、升华的艺术品,它源于生活,但它的情感比日常的生活情感表现得更典型,更集中,也更含蓄。所以,要“批文入情”,读者的心理结构还要具有相当的细腻性和敏锐性,粗枝大叶、浮泛浅滑的欣赏心理是难以获得情感世界的微妙之处的。下面以杜甫诗《得舍弟观书》为例:

尔到江陵府,何时到峡州?

乱离生有别,聚集病应瘳。

飒飒开啼眼,朝朝上水楼。

老身须府付托,白骨更何忧?

作此诗时诗人已流落他乡,贫病孤独,十分希望能与亲人团聚。他接到弟弟的来信后,即以此诗表达自己悲喜相兼、迫切期望团圆的心情。然而,我们如何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呢?我们来看一下金圣叹在《唱经堂杜诗解》中是如何细品之的:

起句着二“到”字,更无字可代,亦不可省却一字,只信口直叙,妙绝。乱离之世,生尚有别,然则别之有死,乃分内事,而今忽然聚集,此乐何级,尚有不瘳之病哉?十字中便有无数层折,细细吟之自见。

金圣叹的这段话,不仅有助于我们欣赏此诗,而且提示了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想领略诗的深厚内涵,就应以一种精细的态度去体贴诗句,正如他在评价王维诗时指出:“今世之人,不能看书心细如发,就不能得诗之密旨深衷。”

上一篇:法理学下一篇:一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