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基本方法

2024-06-18

德育基本方法(精选9篇)

篇1:德育基本方法

德育导师基本职责

学校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德育处、年级组的领导下落实学校办学规划的各项具体要求,做到全员育人。德育导师应该认真履行下列工作职责。

一、根据学校、德育处和年级组工作安排,结合学生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工作总结。要研究新时期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和规律,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具体情况出发,因势利导,尤其是要做好转化工作,努力帮助学生进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要坚持正面教育,尊重学生人格,不要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对犯严重错误的学生,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促使学生向进步方向转化。

三、充分了解学生性格、兴趣、思想动态和生活、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制定品德发展、行为养成、学习及个人发展计划,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健全人格。指导受到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和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四、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树立榜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学生出现适应欠佳、行为偏差或其他特殊事件时,可约请有关人员实施辅导,并与其家长及时联系,必要时由德育处协助辅导。

五、经常与学生进行座谈沟通,及时解决学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困难。努力使学生的教育成长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争取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工作的支持。热情接待家长,正确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个别教育。

六、因实施辅导所获得的学生个人或家庭资料,非依法律规定或辅导需要,不得对外公开或泄露。

篇2:德育基本方法

1、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2、学生已有的思想品德基础同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3、主要的矛盾的斗争与统一,推动学生思想品德不断发展。

4、正确认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并促进其积极转化。

9.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本身的长期性决定的。

2、从乐观环境影响来看,社会生活是复杂多样的,各种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并存。

3、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青少年阶段生活阅历有限,知识经验相对贫乏,辨别力较差,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

4、要抓反复,反复抓,促进思想矛盾斗争的统一,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10.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1,知情意行是构成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1)知即道德认知(知识、观念),是人们对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认识和评价。(2)情即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爱恨好恶等内在的情感体验。(3)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自觉的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品质。(4)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实现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的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2,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四要素是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情起催化作用,意起定向作用。(3)知情意行在德育发展过程中具有多端性,要充分发挥它们的整体功能。德育的多端性是指德育过程有多种开端,不一定都从知开始,也可以从情、意、行开始。

篇3:韩国德育的基本路径研究

一、家庭德育

韩国家庭教育非常注重礼仪教育, 主要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四个方面的生活礼节, 无论是基础的走、坐、立等仪态还是对他人和社会的行礼, 逐步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德育的重要影响。他们还十分注重弘扬传统文化, 清明、佛诞 (一种宗教节日) 、端午、中秋是韩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其节日庆祝的仪式也颇隆重。这些都与韩国自古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密切相关, 儒家思想以“仁义忠孝”为核心, 重视个人修养和人际交往礼仪。因此, 韩国家庭德育里渗透了较多长幼有序、孝敬父母、尊重上级、待人友善等内容, 韩国受儒家思想的浓烈熏陶远胜于东亚其他国家。

二、学校德育

韩国学校德育是德育基本路径中最具系统性、组织性、全面性、科学性的方式,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

1.德育课程与各科课程相贯穿。在韩国中小学教育中, 最直接的德育课程是《道德》《国民伦理》等。其次, 国语课渗透了较大比例的德育内容。其他的地理、历史、国家制度、民主政治等相关课程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中小学生的国民精神等。德育课程与各科课程相贯穿, 也突出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特色。

2.课程设置具有阶段性、放射性。韩国小学和高中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 高中和大学开设了民族伦理课程。小学通过“正确生活”的课程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中学通过“公民道德”“军事训练”“伦理学与思想”等课程教育学生将道德规范内化于心, 外化与行, 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大学通过宗教与哲学教育、政治课程、外语课程等教育, 使学生拥有自己的道德判断力, 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 2014年, 韩国载着几百小学生的“岁月号”的失事中, 船长和船员不顾乘客死活抢先逃生的事实深刻反映了部分韩国人“无人性”的一面, 因此, 当年12月, 韩国国会通过《人性教育振兴法》。正式规定“人性教育”成为韩国中小学的必修课, 还成立了韩国人性教育委员会。

韩国学校的德育课程在具体内容上, 十分注重顺序性的原则, 各年级的教学内容既突出并不断强化重点, 又循序渐进, 不断增加新内容。并且, 韩国学校德育非常关注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 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各有侧重点, 从基本的道德习惯、品质教育到深刻的道德抉择、道德自律。

3.理论教育与活动训练相结合。理论教育与活动训练不失为一种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韩国先后开展了新生活运动、国语和本土文化活动, 旨在让大人们以身作则, 青少年们形成忠孝、宽容等美好品质, 并且塑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到现在, 韩国中小学已经有九十八种左右的活动训练, 譬如说爱国主义活动、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礼仪活动、自我调控活动等。

4.灵活多样的评估方式。一直以来, 评估是德育过程比较棘手的地方, 这一切都源于德育本身的抽象向和复杂性。评估一般既包括对教育者的评估, 也包括对受教育者的评估:其一, 韩国对德育老师有细致的教学要求和招聘要求。一方面, 德育老师要弘扬传统文化, 并与时代接轨, 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 1982年以后, 只有民族伦理规范系的毕业生才具备德育老师的资格, 而且他们还需要多张民族伦理学和道德教育的资格证书。其二, 韩国德育对学生的评估方法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笔试。韩国德育吸收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德育方法, 如道德两难讨论法、价值澄清法等。对学生的评估也新增了行为观察、面试等模式, 侧重于对学生的现实道德选择的评估。

三、社会德育

韩国政府对学校德育高度重视, 并在实施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韩国曾开展“秩序教育、亲切教育、清洁教育”, 用具体的不流于形式的要求约束整个社会, 并且让大人以身作则, 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韩国充分重视媒体的软控制作用, 韩国电视剧、电影以及韩国电视台都非常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在中国极具市场的韩国电视剧和电影中, 编剧精心设置了细腻动人的说服教育情节和对白中广泛出现的道德词汇 (如敬语) 等, 而且演员和画面都十分养眼, 使观众在轻松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篇4:浅析中小学生德育建设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生;道德建设;特点;建议

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独立生存。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受不同的氛围熏陶,个性品质必然不同。一个生活在批评之中的人,往往遇事多用谴责;而一个生活在鼓励之中的人,往往拥有自信;一个生活在讽刺之中的人,往往更加自卑;而一个生活在关怀之中的人,往往懂得感激;一个生活在恐惧之中的人,往往充满忧虑;而一个生活在认可之中的人,往往更加自爱。所以说,成长离不开环境,同时,每个人的行为也会对他人及整个社会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为了适当而自发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必要的约束,引导人的行为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这就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

作为一位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认清和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任务,遵循和把握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掌握道德建设特点及重要性,才能有的放矢地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一、中小学生道德建设的特点

道德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亦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永恒发展。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无法以某种标准为尺度,不能靠强制力量来实行,它要求人们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潜意识中的某种信念来自发地支配其行为。也正是这些特征又使道德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许多法律无法触及的领域却归属于道德范畴,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

道德生活不同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其特点是不计成本,只讲义务,不讲权利,是以目标的高尚与否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尺度。因此,道德有时看似是一种高于现实的理想,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种种示范作用,但它又由当前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受种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它往往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道德学习亦不同于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知识学习强调接受、理解和创造,技能学习强调训练、熟练和应用,道德学习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因此,与之相适应,道德教育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道德不是静态的标准,而是一种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社会上层建筑,它在受社会各种现实因素影响的同时也会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道德之行和道德之教往往有一种召唤、净化的功能,使学生具有一种与世俗相抗衡的力量,使他们的心灵有所寄托,作为人的价值得到实现。对于人类生活来说,这种召唤、净化直指他们的内心深处,是不同于外在约束力量的内在约束力量,以一种不同于外在约束的方式实现对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的社会制衡。

二、中小学生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教育历来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抓小学一、二年级德育教育工作,应以学习目的性教育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抓三、四年级德育教育工作,应以建立“防分化,促转化”的目标管理为主,为每个学生创造健康向上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而五、六年级是学生第一次面临升学的转折时期,德育教育工作应以人生观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为主,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中学生是个性逐步形成、逐步走向独立的时期,德育教育工作应以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在孩子逆反心理形成初期,提前抓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少走弯路。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各年级各有重点,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心理特点,坚持“层次化”原则,既能保证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又能使思想品德教育取得实效。

笔者根据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对如何从事中小学生德育建设有以下几点建议:

1.优化教师团队

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是教师必备的行为品质。中小学是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学生很容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学校应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正师德、铸师魂、练师能”活动,如:学习教师礼仪,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看全国优秀教师师德师风电视电影片;聆听教育专家做师德师风建设报告会;邀请专家同全校教师共同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孕育道德的精深与师德师风的密切关系;在校内组织德育骨干教师进行交流演讲;校领导与每位教师鉴定《师德师风责任书》等。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素养,优化教师团队。

2.建立健全团队和相应的组织

学校要规范地成立少年儿童工作委员会,成立团委和少先队组织,如果同年级在四个教学班以上,可按年级分别选拔、聘任年级大队辅导员和团支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展分层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新的历史条件下团队工作的根本任务和要求,切实把工作聚焦到对少年儿童的德育建设上来。

3.依托节日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进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提高道德素养,提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利用系列重大节庆纪念日,让学生在实践和学习中成长。如:“三八”节,可以开展关爱母亲、报答母爱活动;清明组织学生缅怀革命烈士,珍惜生命活动;“五四”组织学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六一”开展庆六一文艺演出、书画科技展或运动会;“七一”利用校园板报、广播、红歌赛庆祝党的生日;“八一”与社区联合,进行拥军爱军和国防教育;九月教师节各班利用主题班队会进行丰富多彩的感谢师恩教育;“十一”国庆节,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十一月利用消防安全宣传周,学校与消防队进行“紧急消防疏散演习”,提高学生自护自救的技能;12月4日法制日,各班通过举行法律讲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各种节日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成长,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4.重视班委、班级团支部的选举及培养

在学生眼里,班干部是好学生的象征,是孩子们奋斗的动力,班干部的选举、班委的成立都应充分考虑全班同学的意见,最好采取不记名投票的选举办法,职责和权力应落实到个人,充分调动班委和团支部的组织带动作用,明确班级工作计划并确保其贯彻落实。

5.认真开好班会课

抓住每周班会课的机会,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多开展有关政治、时事理论及形势教育、法制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动。如:开展时政辩论赛、时事有奖竞答等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保持清醒的头脑及对祖国应担当的责任,树立正确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6.抓好“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落实

德育办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出本校切实可行的“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评分标准,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严格执行并定时进行公布。以此促进学生的纪律、学习、卫生等各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同时,还要将“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作为入团入队、三好生选举的标准之一。

7.重视正面宣传作用

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宣传教育活动,如: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记者站、校报等宣传工具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利用勤工俭学、公益劳动、校园环保站、文学社、篮球协会、兴趣制造小组等活动,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思想品德形成。

8.重视学校德育文化建设的投入

让校园的墙壁、石头说话,环境育人。如:可在学校的操场周边围墙上绘出经典的成语典故,楼房的面墙上镶嵌世界、中国、地区地图。利用长廊展出学生的手功与字画,教室过道悬挂名人名言,教室内布置团队阵地等形式,形成一楼一主题、一层一内容的立体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提供获取成功的外部条件。

9.故事触情

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可以以故事为主。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也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做好准备,通过诱人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朴素的道德情感,使学生从故事中明白事理,坚定信念,提高理性认识。

10.增强与同学的交流

作为老师,首先要爱护和关心学生,和学生交朋友,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自然地将老师当做最信赖的人,他们能一吐为快,相信老师能指点迷津。

11.办好“家长学校”

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成才观。建立家长学校组织机构,成立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班级、年级、校级家长学校活动。举办家教讲座,交流家教经验,问卷调查,表彰优秀家长学员,特别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组织开放日活动,通过多种渠道,畅通家校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沟通合作的网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一是聘请校外的知名家教人士办讲座,二是开展“教子有方”的经验介绍,三是让家长与学生共同走上讲台,交流家庭教育问题的得与失。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只有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效果。学校还要充分利用“校讯通”网络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地与家长进行手机短信联系与交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优质资源的作用。

12.将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拓宽德育渠道

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通过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数学教师通过数学课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质疑—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英语老师要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

教育。

无论什么课,教师们都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学科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道德是催人奋进的指路明灯。它培养着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与品质,它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道德建设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触手可及,是一项经常性、长久性、系统性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认为,只要牢记自己的责任,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指导学校德育工作,努力地按客观规律探究学校的德育建设,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开始,就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篇5:德育基本方法

为了更好地反映世界德育改革的大趋势,体现德育新理念,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一、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的转变

以往的德育较多关注学生的认知或知识层面,而较少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精神成长,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情感体验,用既定的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发展性德育强调要以发展人为目的,以发展人为主体,以发展人为过程,通过发展人的德性,以使人的整体得到发展,并进而关心人的未来发展,帮助人对其一生发展进行筹划,使之成为和谐、自由发展的人。

二、实现由单向式德育向双向互动式德育的转变

单向灌输式德育存在的一个前提性假设是,教育者是道德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持有者,学生是道德的低能儿或违反道德的存在者。这种假设存在的合理性在以往的德育理论界和德育实践者那里已经很少受到怀疑了。但是社会发展至今,“反哺文化”的出现,已客观地打破了教育者原有的权威,教育者越来越遭受到来自青少年儿童的种种质问和反叛。“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在今天应是一个值得大力倡导的德育以至整个教育的新观念。这揭示了德育的过程实质是互动的过程,在双向互动中,也只有在互动中,才可能促进情感意识与尊重意识的成长,促进相互的理解与价值观的认同和包容。

三、实现由单一德育模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德育模式的转变

德育模式的建构,是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探索所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学校德育模式建构得如何,不仅从根本上反映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成熟度,而且也直接决定着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以往,在我国存在着把德育模式理解为一成不变的固定格式的观念,不仅学校德育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比较单一,而且在实践操作上把德育模式的应用程式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实践中创造出了丰富的经验,它们既符合世界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精神,又充分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取得了良好实效。理论工作者将此概括为情感教育模式、德育体验模式、活动德育模式、主体参与模式等四种基本德育模式。

四、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的转变

篇6:美术教学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在美术欣赏课中,结合欣赏革命历史名画适当介绍画家的故事,介绍他们为追回国宝而不惜重金倾囊借债的爱国行为,不为高官厚禄而移其志的民族精神,扎根生活、反映工农火热斗争的革命热情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人民艺术家的敬仰和爱戴,进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在有关美术欣赏课中,可供选择、介绍的艺术家主要有:任伯年、高奇峰、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丰子恺、华君武、廖冰兄、丁聪、古元、王式廓、董希文、罗中立、周思聪、关山月、傅抱石、叶浅予等。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渗透德育内容外,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召开故事会,搞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地、有计划地安排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内容,注意思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力求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启发性。

 

篇7:德育基本方法

宾县第四中学

我们宾县第四中学能够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认真作好德育工作,现将有关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不断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

充分发挥了以校长为主体的德育工作领导组织的职能作用,及时学习了有关文件和有关指示精神,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各位领导艺术水平。

积极全面地开展了“三讲教育”及“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三育人”的观点,坚持“思想教育”齐抓共管的管理方法,使每位教师切实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真正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每年对班主任培训多次,通过培训使班主任明确了具体的工作任务,掌握了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提高了班主任工作能力,为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健全了德育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每学期都对学校的多项制度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如: 《中学生在校一日常规》

《楼内管理制度》

《值周日检制度》

《校务公开制度》等等。

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全体教师和学生的言行,保证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于学期初对学困生进行了审定,并确定了帮教对象,坚持经常性地找学生谈心、家访等。使一大批学困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为上都有了明显的好转,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期中、期末分别召开了两次帮教工作会议,总结了前一段的情况,部署了下一段的工作任务,做到有计划、有纪录、有检查、有总结。

四、精神文明建设常抓不懈。

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及有关文件,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使全体教职工都能知法、懂法、用法、守法,自觉地在教育教学教程中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真正成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五、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每学期都举办了一些大型活动,如:

1.全校三个学年均学习了《中学生一日常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十不准》。

2、开展了“五讲五做”活动及“三文明”评比活动。

3.开展了《校园拒绝邪教》和《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主题班会。

4.开展了“

五、四”书画展。

5.秋季越野。

6.“爱国主义、理想教育”主题班会。

7.秋季运动会。

8.庆“

十、一”征文。及庆“七·一”演唱会(飞扬的青春)。

9、开展了“创建平安校园系列活动。

10、及庆“十·一”演唱会。

11、开展跳绳比赛。

12、拔河比赛。

13、纪念“一二、九”书画展等。

通过以上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同学都能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广播、板报、班团会、间操、节日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如:安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国情教育、法制教育等,充分发挥了宣传工具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安全防护、明辨是非的能力,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主人翁思想。

篇8:和谐:高校德育的基本价值

德育是主体把社会对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 通过一定的方式变成对象的品质和行为的活动。德育的本质是把社会的要求变成人的现实的品质和行为。 (1)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的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2) 价值是“物的对人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3) 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德育价值, 是指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德育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符合主体目的和满足主体存在与发展需要的意义、作用与功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正确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发展学生的品德“对象意识” (对他人、社会等的正确看法) 和品德“自我意识” (对自己的正确看法) ,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个体的生命活动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现了社会价值;同时也满足自身的身心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实现自我价值。长期以来, 我们的学校德育只是“心中有社会”, 却“目中无人”。似乎人生价值中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的生命价值与精神价值是根本对立而无法统一的。其实不然, 人的价值应全面符合于人的本质和规律, 体现人作为一个意识支配的生命物种的特殊价值:人的任何生命活动都应有利于整个人类本质的进步和发展, 有利于每个人类个体的肉体和精神功能的全面发展和完善, 缺失哪一点, 人的价值都不是完美的。

所谓“和谐”, 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德育就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 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二、和谐: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德育价值的题中之义

胡锦涛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4)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

1. 和谐社会要求高校德育以人为本。

一方面强调学校和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即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 根本的就是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以人为本内涵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 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就是把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 使高校德育的本质不再是管理、控制、约束, 而是对大学生人性的唤醒和尊严。因此, 高校德育的重点应从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现成结论转移到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 提高学生道德辨别力、选择力和创造力的教育上, 让学生学会自己面对人生, 创造生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 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合力。另一方面强调大学生坚持以人民为本, 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胡锦涛明确指出:“大学生是高层次人才和党政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来源。切实把大学生培养好, 我们就能够为党政干部队伍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人才。同时, 人民群众殷切期望大学能够把他们的子女培养成才, 培养成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有用之才。切实把大学生培养好, 是我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也是实现亿万家庭最大愿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要使所有大学生都明白, 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殷切期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去建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 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 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6)

2. 和谐社会要求高校德育全面协调。

首先, 高校德育目标体系要全面协调。这应是一个包括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结构性目标、先进性要求与群众性要求相统一的层次性目标、现实性要求与理想性要求相统一的阶段性目标所构成的目标体系。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7) 其次, 高校德育内容体系要全面协调。这个体系应当是与中学德育和职业思想政治教育相承接, 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相和谐, 马克思主义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相协调的综合内容体系。胡锦涛同志强调:“高校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引导广大学生既要学会做事, 又要学会做人;既要打开视野、丰富知识, 又要增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要发展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 又要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人格因素;既要增添学识才干, 又要增进身心健康。” (8) 再次, 高校德育工作体系要全面协调。这个体系应当是教师教书育人、干部管理育人、职工服务育人之统一的体系, 学生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和自我教育相和谐,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相协调的工作运行体系。

3. 和谐社会要求高校德育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也是构建和谐德育的重要要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的不断发展。要达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德育工作者必须对形势有超前的思考、超前的分析、超前的预测, 用发展的德育理论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使大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 能够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心理和谐:高校德育和谐价值之基础

心理和谐, 是指的德育主体自身的和谐。对于大学生来说, 无论是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 还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 以及崇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都必须以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心理和谐在高校德育中具有基础地位。它是教育者为了有效地保障、促进和发展学生心理健康和健全的人格, 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为主的多学科的教育理论和技术, 有计划、有目的地施加于学生心理领域的一种教育。育心是心理和谐的基本功能, 育德是心理和谐的派生功能。

育心, 即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是心理和谐的基本功能。我们把心理和谐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 预防心理疾病, 缓解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 使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尽早发现自己和身边同学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便于专业人员的提前干预;有些心理问题, 本来就是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健全和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 这些问题会相应地得到缓解乃至消除;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介入某些如考试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治疗。第二, 优化心理品质, 提高调节能力。主要体现在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即个体适应挫折、抵御和对付挫折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相对优越, 进入大学前生活大都一帆风顺, 进入大学以后, 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其低下的挫折承受力就成为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大学校园发生的种种极端事件都与挫折承受力息息相关。” (9) 第三, 充分开发潜能, 促进人格完善。潜能开发的两个关键性因素是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就学习能力而言, 其核心含义是会学习。心理和谐要求学生学会学习, 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 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潜能开发的另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创新。创新是创新意识与创造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心理和谐关注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更要关注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人的人格怎样, 其心理生活也就怎样。

育德是心理和谐的派生功能。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曾经打过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 如果把德育比作往水桶里装水, 那么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是桶底, 究竟能装多少水, 要看桶底的承受能力。大学生虽然不是“美德袋”, 但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也绝不可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空中楼阁, 而需要有一定的“接受基”。心理健康教育的“育德”功能正是为有效地实施德育提供了这样一个“接受基”。

四、学会合作:高校德育和谐价值之本质

学会合作是指主体之间的和谐。合作是人的本质规定性, 是人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合作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没有合作, 人类就无法生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变, 随着生产水平的日益集约化和现代化, 全球性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通力合作。所以强调合作、唤起人们的合作意识, 从而在实践活动中贯彻合作, 这是适时且必要的。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 (共同利益) 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 (包括言语和行为) 而实现共同目标 (共同利益) , 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21世纪中国的道德将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为此21世纪的道德在尊重每个人自我个性的同时, 将积极倡导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最重要、最基本、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学业的提高、智能的培养以及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将具有极大的裨益。我们坚持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等等的关系是合作的关系, 合作是学生与成年人从事共同的发展性活动的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这种共同活动依靠相互理解、深入了解对方的精神世界以及集体分析这种活动的进程和结果。要实现师生的合作关系, 最重要的是热爱学生, 尊重和信任学生, 真正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 摒弃一切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做法,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重、信任、关系、热爱、鼓励、平等地对待他们中的每一个人, 但平等、信任、尊重并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在生活经验、知识成熟性方面不存在差异, 而是这种差异存在于教师跟学生进行公开的、信任的交往中, 在交往中教师的个性、思想和内心体验不是掩藏在他的社会职务的后面, 而是公开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公开信任, 每一方都把另一方看作是“你”而非“他”, 彼此的关系是人与人相互承认和理解的社会性关系。

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同伴的互相合作活动, 为学生创造了互相认识、互相交流、互相理解的机会, 他们把自我融入群体之中, 一起学习, 一起活动, 从而感到难以离开这个集体。这样培养了他们的合群性, 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使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合作关系。

运用交往教育策略。所谓交往, 就是主体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与相互作用。交往的目标是导向某种认同, 而这种认同又归于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共享知识的主体间的相互依存, 可以说, 交往是人的一种生存和存在的方式。正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 人们才逐渐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认同他人, 从而走向成熟, 融入社会, 合理的交往最终形成完美的人格, 养成自我负责并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成为能对一切事物做出独立判断的人。

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 形成合作氛围。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一同活动的机会是很多的, 如一起上课、看书、玩耍、课外活动等, 教师都应想办法为他们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他们在实践中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 教师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学生合作的机会, 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 学会合作。创设崇尚合作精神的社会舆论, 形成崇尚合作精神的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大气候, 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重视合作, 崇尚合作精神, 学生们耳濡目染, 自然也容易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积极效果, 给予及时的鼓励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 这对学生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学生自身常常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当老师看到学生能与同伴一同友好地配合着玩耍, 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予帮助、或求助时, 应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合作的成果, 体验合作的愉快, 激发学生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 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 尤其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 更能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在合作结束后, 通过反馈或评价会议, 学生就能把班级作为一个小组, 每个人变成整体的一部分, 彼此依赖并获得共同的目标。

五、道德活动:高校德育和谐之途径

道德活动就是在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 由学生自主参与的, 以学生的兴趣和道德需要为基础的, 以促进个体道德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的的现实的社会交往活动。

活动是个体道德和谐的根源与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 对事物、现实、人, 只能从实践、从人的感性活动去理解, 而不能主观地、直观地去理解。事实上“如果离开人们的实践活动, 离开他们的多种多样的实际行动, 而孤立地研究道德意识的本质、特性、结构的话, 显然是不可能完全、充分地理解他们的。” (10) 首先, 学生通过活动加深了对道德规则的理解, 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基础。任何道德都以一定的规则、原则的方式客观地呈现着。它蕴含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应有关系、人在社会中应有之地位的基本要求, 而要真正认识和理解这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个人的欲求, 只有在活动中, 只有在体现这些要求的社会关系中并通过实际地处理这些关系才能实现。其次, 在协作和交往中, 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基于互利、互惠基础上的协作和交往是相互尊重、相互协调以及推己及人、由人及我的“移情”式理解能力发展的真正前提, 从而产生在交往中避免有损双方的利益, 趋向有益双方利益的心理要求。再次, 合作活动和交往还有助于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在交往和协作活动中, 每个活动的参与者不仅对活动中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的关系有较深的理解, 而且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有较充分的认识。这样, 他们对集体规章的遵守就不是被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

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从而为自我的道德教育提供基础的, 只能是学生本人的活动, 只能是学生间的交往。认识和评价自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主体必须走出自身, 把自我当作与主体“对立”的客体来加以认识。而这只能在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中, 在主体间的交往中才能实现。

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我们强调活动必须是学生自主或自由自觉的活动, 但不意味着否定教师指导。在教育上, 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鼓励学生的自由、自主活动, 而且要为这种自由活动提供适宜的道德环境或更多的选择可能性;不仅要为学生的自由活动提供场所, 而且要通过组织和亲自参与学生的合作活动、通过利用诸如讨论等各种认知策略帮助学生认识道德、道德发展的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转化为自己的规律。这里, 教师的角色已不是只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 也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 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 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给予、接受的关系, 而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关系。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高校德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现和谐的德育价值。心理和谐是德育主体自身的和谐, 是高校德育和谐价值的基础。学会合作是主体之间的和谐, 是高校德育和谐价值的本质。道德活动是实现高校德育和谐价值的途径。

关键词:和谐,价值,心理和谐,学会合作,活动

参考文献

[1]王立仁.德育价值实现中的思维视角转换.光明日报2004年4月5日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40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326.

[4]胡锦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N].人民日报, 2005-6-27 (1) .

[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2-20 (1) .

[6]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 2005-1-22 (1) .

[7]胡锦涛.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教育报, 2005-1-22 (1) .

[8]胡锦涛.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教育报, 2005-1-22 (1) .

[9]郑目昌.大学生心理卫生.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96.

篇9:倾听,德育工作者的基本功

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因此在这里,倾听主要指的是倾听我们的主要服务对象——学生的声音,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思想、观点、心理诉求的倾听。首先,倾听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教育理念的诠释。强调把教育主体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改善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实施教育习惯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思维。其次,倾听是走近学生、贴近学生的工作作风的倡导。把“倾听”两个字拆开来说,“倾”是俯下身段有亲和力的一种姿态,是全身心投入、体现尊重和平等示人的姿态,“听”是要把一个时段的说话权交给受教育者,让他有时间、有环境、有机会、有舞台把自己的思想、见解、诉求表达给教育者。再次,倾听是反思教育行为、改进教学工作的镜子。教师进行教育反思,可以从领导、专家、同事那儿听取意见和建议,但是由于孩子的天真无邪、童言无忌,往往能得到更加真实和独特的反馈信息,加之孩子又是教育效果的直接体现者,对教师的行为最有评价权,是教师教育行为的一面镜子。

“倾听”很重要,倾听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情感交流、碰撞的过程;是了解学生心理感悟、发现学生期许渴望的过程;是激发学生话语表达,使教育者离学生更近的过程。我们常说,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许就在倾听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我记得,九年前北京市召开的一次全市性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有这样一个情景,千余人的会场,学生走上主讲台,面对台下坐着的数以千计的成年人,演讲他们需要的学校德育,一下改变了学校德育工作主要是成年人研究的格局。据说,后来很多区县和学校参照了这一做法。去年,我在学校调研时发现的两个案例也很受启发,一件事发生在北京东城区的一所示范性高中,学校校长坚持只要在学校的时间,每周都会拿出两到三个中午邀请学生一起聊天,倾听学生的意见。另一件事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中学,坚持每学期用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感受,从中分析哪些活动是学生赞同、留下深刻印象的。这两个案例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只要把学生装在心中,我们的教育设计就有生根发芽的沃土。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直接的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学生座谈,倾听他们的声音,也可以邀请他们参与到一些重要工作的推进和重大决策的设计中来,以表达他们的意见、需求。我们还可以去品读学生的作品、感受学生的活动、体味学生的语言来倾听学生声音。

倾听要常态化,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研究,有内容可设计。目前,倾听还有很大的随意性,不乏盲目性。学校教育尚缺乏亲切感,想起来或工作需要的时候听一下,或者把倾听做在面子上或形式上,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还没有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工作习惯,列为制度化的工作方式。要把倾听常态化,既需要增强倾听的意识,随时走到学生中去,又需要探索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找到学生最需要倾听的时间节点,找到最需要工作的关键环节。比如,新生入学的时间应该倾听,捕捉理想、梦想萌芽的心态;青春期、成人期应该倾听,了解学生成长的需求,把握滋润心灵的节点;临考前更应该倾听,帮助学生找出心理困惑的症结。

倾听带来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教育和被教育者的距离拉近了。有人说,在某种意义上,倾听就是一种教育的言说,甚至就是一种教育。细想起来,许多时候,人的道德的接受和认同往往是在倾听中实现的。

上一篇:儒林外史读后感读书感悟800字下一篇:关于分手的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