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读书心得800字

2024-06-18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读书心得800字(精选6篇)

篇1: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读书心得800字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择的权利……”“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择权。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快乐。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特别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努力学好本领。为了将来的快乐,今天必须用功读书。看来“用功读书”并不是我们中国孩子的“专利”,我们崇羡的西方人要用功读书。

不是每个母亲都能象龙应台这样成功、这样睿智地与孩子交流的。如果你仔细地读这本书,会发现在太多的时候,那位认真的母亲,正在努力与孩子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在《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不再有《孩子你慢慢来》中满溢的幸福和满足,更多的是在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所以,在我看来,龙应台的成功,就在她用一颗充满母爱的赤诚之心,坦诚地面对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走进孩子的生活、心灵和世界,为孩子的成长减少一分迷茫。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到严肃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在三十多封书信中,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内容和文化内容让我收获颇多。但更让我感动的龙云台的良苦用心。

篇2: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读书心得800字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中国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中国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

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中国,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平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篇3:《亲爱的安德烈》读书汇报

龙应台,1952年出生于台湾,是一位真正的文化批评家和优秀的文化建设者。她是第一位台湾地区“文化部长”。龙应台的前夫为德国人,是一位外交官。她育有两子,长子名为“安德烈”,也就是这本书的男主角。

我看这本书应该说跟我的班级有一定的关系。我在高一第二个学期的时候发现我们班级的男生几乎都和父母处于一种“无话可说”的状态。每次家长跟我描述的他们孩子的形象跟在学校里的完全不是同一个人。我很困惑,试图去找出原因。于是就找一些关于亲子关系的书来看。

在看《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之前,我先是看了龙应台的另一本书《孩子,你慢慢来》。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完全开放,给儿子满满的爱、自由并尊重他的选择,会蹲下来和他一起看世界的母亲形象。他们彼此尊重,一起成长!我特别羡慕“安安”拥有一位如此睿智、满腹才华的母亲。我想安安一定会在这样一位优秀母亲的引导下成长为一位优秀的青年。这对母子也一定会保持一种无话不谈、胜似亲密友人的亲子关系。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当安安长大后,几乎和她的母亲“无话可说”。龙应台在开篇“认识一个十八的人”中这样写到“假期会面中,他愿意将所有的时间给他的朋友,和我对坐于晚餐桌时,却默默无语,眼睛,盯着手机,手指,忙着传讯。”开始,我很困惑为什么像龙应台这样的养育方式还会造就他和安德烈现在的疏远关系。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我才看到答案,原来是龙应台在中间有好几年的时间离开安安在台湾生活,当她再回到安安身边时,他已由一个小男孩长成了有自己主见的大男生。这一段陪伴的空缺致使龙应台和安德烈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龙应台毕竟是一位极其聪明的母亲,她敏锐地觉察出了问题并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进行了修补。她说“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不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进。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龙应台和安德烈通过书信的方式向对方倾诉心中的困惑。通过36封家书,两代人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开始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些家书的话题和内容十分广泛,是两代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相遇。龙应台的回信最吸引我的一点是:她往往与儿子有着不同的观点时,不会对他进行摆道理的说教,而是似乎在娓娓道来地讲诉一个故事,却无形中把道理说进你的心里。

在看到其中的几封信之后,我也尝试着给我们班的同学写信。在他们有团日活动的时候;在他们犯错而又屡教不改的时候;在他们进步的时候;在团委要出主题墙报的时候都写。有时候写几句,有时候写几段。慢慢地,我发现文字有时候比口头的教育更有效果。我记得高二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打电话来问我什么开学。其实开学的有关事项,我都已经在成绩单上注明的。我让他们看成绩单,他们丢给我一句“早就丢了,谁还留着成绩单啊!”。上个学期的期末,我特地给他们以书信的方式给他们写了一篇长长的寒假寄语和成绩单订在一起。结果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没有人问我什么什么时候开学。开学的前几天,他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成绩单上的“温馨提示”。这回,他们把成绩单都保存下来。所以我想可能那封信是起了一点点作用的。我下定决心要把给他们写信这种方式坚持下去。于是,读后感就变成了写给他们的信。

对于不断地失恋的痛苦。龙应台没有给安德烈直接的安慰。而是给他讲了歌德和他第一次爱上的女孩夏绿蒂的故事。歌德不断地恋爱,不断地失恋,不断地创作。从《少年维特之烦恼》到老年的《浮士德》,都是歌德在人生的课表上打下的一个又一个勾。龙应台借伟人的故事告诉安德烈他的失恋经历,他的手足无措,他的失败感即使是像歌德这样伟大的人物也一样经历过。在信的最后她写道“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任何话,一定都是废话……对美的迷恋可以打败任何智者自以为是的心得报告。我只能让你跌到,看着你跌到,只希望在你会在你跌到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我当时看到这段话特别有感触。于是写了这样的读后感:我们总是在告诉孩子们那些他们没有经过的结果。总是忘记了这仅仅是我们自己的经历,而不是他们的。其实,我们在他们的这个年纪,也不曾被这些虚无缥缈的理论说服过。所以,我应该允许他们跌到,只能让他们跌到,看着他们跌到。只希望他在跌到的地方爬起来。只希望阳光照过来。只希望我可以陪伴他信步在追寻阳光的路上!只希望我能为他掀开遮挡,让阳光来得更猛烈些!之后,在期末的时候和本学期开学的时候我用这段话分别拓展成了两封信发给全班同学。这封“奔跑吧,13电2的兄弟!”应该是我写给他们的信中最长的一封,实际上也是我的读后感。其中一段是这样的:这是一封早已想写的信,却迟迟没有动笔。我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等待一个你们可以安静地倾听的时机!我知道这个年纪的你们讨厌一个空洞的说教者!我也经历过你们这个阶段,我明白你们的父母和师长总是试图告诉你们他们的经历,以此来说明你们在做出某项选择将面临的结果。我知道这些经历仅仅是我们的,而不是你们的眼看到的,你们的心体会到的。对你们来说,这些只是别人的故事!我理解!

请相信每一个对你“说教”的人都是真心爱你,全心全意希望你好的人!我不想对你说:“你如果……你就会…… ”我想说的是:如果高中生活之于你是一场历经三年的马拉松,那么我愿意做一个领跑者。陪你们挥泪,与你们一同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你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你最大的潜能,向着你的目标冲刺!

篇4: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800字

读《亲爱的安德烈》,我想,我知道了!

这是一位名为龙应台的母亲和她的十八岁儿子的故事……

有这样一次,安德烈问他的母亲“怎么面对‘老’?”“会希望我记住你吗?”这两句话给我的触动是深刻的。人会老去吗?我问自己,答案想必已经知道,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我看到这个问题有些愣,很可怕吧。我惊讶于安德烈的问题,但更惊讶于龙应台的回答:“老”就是放在药盒里那色彩缤纷的药片;“老”就是上楼到一半忘了自己是要上还是要下;“老”就是不说话时发出像咖啡机煮滚喷气的声音;“老”就是饿了吃不下累了睡不着,坐下去站不起来,记得的都已不存在,存在的都已不记得……

书中的安德烈已经长大了,成年了,可是龙应台这位母亲对他的爱却没有变,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她开始学着认识名为十八岁的儿子,书中里提到人生就像旅行,前半部分是平原,和朋友嬉戏打闹父母的陪伴下慢慢长大,后半部分是荆棘,需要一个人小心前行,在安德烈路途前半部分有龙应台的陪伴,但是以需要她耐心的等待,把焦急藏在身后,在后面不停地张望着安德烈,那越来越远的,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着那地平线有多远?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看到那坚实的身躯不畏艰险的在前,想要拥抱他,却不敢声张。

篇5: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600字

龙应台对儿子的尊重和儿子与母亲交谈的自由,颇让我们感动与羡慕。我们常说,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可是能做到的家长又有多少?龙应台女士在这36封家书中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记得书中这样叙述到,龙应台非常讨厌自己的儿子吸烟,每当他吸烟的时候,都想狠狠地训斥安德烈,但终于还是忍住了,理智告诉他,安德烈已是成年人,他有选择的权利。而我们做家长的和龙女士所区别的,就是我们面对这样的行为,常常忍不住训斥孩子,甚至对他们大打出手。因为我们恐惧,恐惧孩子走弯路,恐惧孩子走向我们所不希望的道路。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甚至亚洲的传统教育方法。《独立宣言》一文中写道:

一天,一些中国大陆记者来采访龙应台,她的二儿子菲利普恰好在跟前。朋友刚离开,菲利普便说道:“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女的华人朋友的特征?”

他说,“就是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从这可以看出,在我们中国,甚至亚洲传统思想中,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跟前都是孩子。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不尊重孩子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其次,龙应台女士对于孩子的尊重还表现在,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平庸”。作为中国的家长,我们常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形当中,便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孩子和安德烈一样,害怕自己的平庸,害怕自己所获得的成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这里,很喜欢龙应台女士给安德烈的这样一段话与家长们共勉: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篇6: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读书心得800字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多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些读者的来信。龙应台因为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提议两人通信,于是这本书便诞生了。

当时读这本书,我是被封面上介绍的,这本书让许多“亲子”由熟悉的陌生人变得能互相理解而触动。当时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我周围人与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明明都深爱对方,却无法表达,无处述说。结果都这样僵持着渡过,然后挥手,带着对彼此的误解,走进自己的人生。我想这是无数人都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过的事。我不想让这样的遗憾继续,我也想通过这本书读懂我的父母,读懂我们的关系。

没想到,我已打开这本书,得到的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在信里的交谈,那么陈恳。他们是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交谈,他们的通信中,也许有过争执,也许有过分歧,但他们始终愿意试着去理解彼此。我和书里的读者一样,真的很羡慕他们这种关系。

我也曾和父母亲密无间,但那只限于小时候,而且只是单向的——父母对我很了解,而我对他们的过去和内心的想法却一无所知。也许是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也许是因为母亲的正确引导,我没有出现青春期时的叛逆,反而倔强的脾气收敛了不少,也从没有偏离父母给我铺的那条人生道路,但直到我大学毕业后我才猛然察觉,原来母亲总是跟我说,我们总不能一直替你做决定,你要学会自己做选择,但既然选择了就要走下去,承担你自己选择的后果。但回顾过去的人生经历,才发现在我每次做重要决定的时候中,母亲总会在我身边,不断地给我意见,不断地给我洗脑,直到让我认识到我的那些幼稚的想法是多么的离谱,最后走上她认为的康庄大道,而事实证明母亲指引的那条确实是康庄大道,至少我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我与母亲总是在这样说服与被说服,我就像被她牵在手中的风筝,每当我要偏离方向的时候,她总是能够扯扯那根线,把我拉回正确的方向。

看过这本书后,我才猛然发现,通过电话和聊天,父母对我依然很了解,儿我对他们的理解,却没能加深。而现在看见别人做成功了曾经自己没做成功的事。我除了些许的嫉妒,便是由衷的感动。想想父母迟早会老去,自己迟早会长大。但我们却也许都再不能走进彼此的内心。我也许到老,都不会知道我的父母,他们年轻时有怎样的理想,他们是否也曾想去沙漠看看?他们又是如何把我们拉扯大,是否也曾灰心丧气?而他们又是如何接受自己正在老去的事实,会不会害怕?他们又是否会也在试图理解我们,试图走近我们的心?

上一篇:读《责任》有感下一篇:2022小寒防寒养生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