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000字初中

2024-04-21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000字初中(精选13篇)

篇1: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000字初中

当翻到书的最后一页,竟有点恋恋不舍,忘了上次有这种感觉是什么时候。从翻开第一页开始,就喜欢上了它,所以只花了四天的业余时间,便读完了这36封家书。

龙应台离开欧洲出任台北市政府工作的四年间,儿子也从14岁长成18岁。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世界如同他筑起的坚固堡垒,父母很难进入,加上两代人之间生活环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世界观的不同,更让妈妈惶恐。做为一个合格的母亲,且不能坐视不理,更何况知名大学者龙应台,她以独特的方式——书信来走进儿子的世界,在儿子的成长路上陪伴他、引导他,也让儿子认识妈妈,成为无所不谈的朋友,更启发了无数的读者。这,除了归功于她的智慧和学识,最主要应该是那份自古以来最无私最伟大的母爱。

妈妈的学识众所周知,“龙生龙,凤生凤……”儿子安德烈从小受妈妈的熏陶,也有着深遂的思想和对事物独特的见解。所以他们的对话,有些很是让我云里雾里,比如对世界历史的回望、对时局的抨击和对政治的批判,只好回过头去再看一遍;也有些,一再触动心底那根最柔软的弦,比如妈妈对渐渐长大的孩子放手时的不舍和无奈,我也会反复看,去回味自己做为一个女儿已走过的足迹、去思索做为母亲将如何面对孩子的成长……

往返的36封家书,其实更是母子间一次次隐形的较量,我似乎看到叛逆的安德烈一次次向妈妈发起的“挑衅”,妈妈却都能用其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慈母的情怀一一化解,让儿子心服口服。

从安德烈那句“我是一个独立于你之外的‘别人’”的呐喊声中,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做为父母,总是想让孩子少走弯路,总是怕他们摔跤,所以不停在叮咛“你应该这样、你不要那样……”其实这无异于给一棵小树苗遮风挡雨,如此能避免日晒雨淋,可不经历狂风暴雨的小树苗究竟能长多高多壮?是否除了适当地引导,更应该早点放手,看着他们摔跤、经历各种挫折,体验他们自己的人生呢?

在书中妈妈从未特意夸过儿子,只在结尾篇《在时光里》分别写了和两个儿子单独相处的片断。不难看出,做为一个母亲,拥有这样的两个儿子,是她的骄傲。

片断一:和小儿子坐地铁,当她埋怨工作人员态度傲慢、办事效率极低的时候,儿子说:“你为什么不想想她可能烦恼非常多,可能为了生计大清早出门,可能连房租都付不起?”在拥挤的人群中,不忘提醒妈妈扒手多,要保护好背包。

片断二:和大儿子去餐厅用餐,在她抱怨等上菜太久,侍者还用几乎是扔的动作给他们餐具时,儿子慢条斯理地提醒她:“马克.吐温说,我评断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一本好书,不仅能使无法阻止其流逝的时光过得更有意义,更是一个很好的导师。

篇2: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000字初中

妈妈的学识众所周知,“龙生龙,凤生凤……”儿子安德烈从小受妈妈的熏陶,也有着深遂的思想和对事物独特的见解。所以他们的对话,有些很是让我云里雾里,比如对世界历史的回望、对时局的抨击和对政治的批判,只好回过头去再看一遍;也有些,一再触动心底那根最柔软的弦,比如妈妈对渐渐长大的孩子放手时的不舍和无奈,我也会反复看,去回味自己做为一个女儿已走过的足迹、去思索做为母亲将如何面对孩子的成长……

往返的36封家书,其实更是母子间一次次隐形的较量,我似乎看到叛逆的安德烈一次次向妈妈发起的“挑衅”,妈妈却都能用其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慈母的情怀一一化解,让儿子心服口服。

从安德烈那句“我是一个独立于你之外的‘别人’”的呐喊声中,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做为父母,总是想让孩子少走弯路,总是怕他们摔跤,所以不停在叮咛“你应该这样、你不要那样……”其实这无异于给一棵小树苗遮风挡雨,如此能避免日晒雨淋,可不经历狂风暴雨的小树苗究竟能长多高多壮?是否除了适当地引导,更应该早点放手,看着他们摔跤、经历各种挫折,体验他们自己的人生呢?

在书中妈妈从未特意夸过儿子,只在结尾篇《在时光里》分别写了和两个儿子单独相处的片断。不难看出,做为一个母亲,拥有这样的两个儿子,是她的骄傲。

片断一:和小儿子坐地铁,当她埋怨工作人员态度傲慢、办事效率极低的时候,儿子说:“你为什么不想想她可能烦恼非常多,可能为了生计大清早出门,可能连房租都付不起?”在拥挤的人群中,不忘提醒妈妈扒手多,要保护好背包。

片断二:和大儿子去餐厅用餐,在她抱怨等上菜太久,侍者还用几乎是扔的动作给他们餐具时,儿子慢条斯理地提醒她:“马克.吐温说,我评断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一本好书,不仅能使无法阻止其流逝的时光过得更有意义,更是一个很好的导师。

篇3: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000字初中

一热爱读者

——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个人的问题, 而是应该想想孩子们。

我国著名童书作家兼编辑杨红樱曾说过:“对作品的评价, 孩子的评价标准应该是最好的。孩子不接受, 也就没有意义。”作为一名童书编辑, 首先考虑的是孩子们, 而不是他们的家长。

可以说, 童书编辑扮演着如同教师一样的角色, 担负着帮助青少年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责任。作为一名童书编辑, 在策划一本书时最初的目的一定是要做孩子们喜欢看的书, 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揣摩他们希望获得怎样的阅读感受, 这是必须贯穿策划始终的原则。显然, 厄苏拉是这么想的, 也是这么做的。

厄苏拉是个喜欢写信的人, 她喜欢用这种方式和作者以及小读者们交流, 在马库斯准备编《亲爱的天才》这本书时, 发现厄苏拉在办公室打印的信件有十万份之多, 这还不包括她自己在家手写的信。这些海量的信件见证了一本又一本经典童书的诞生, 每一封风趣又不失亲切的信都饱含着她对自己编辑工作无上的热情, 这种热情既是对孩子们负责, 也是对作者们的激励。在1952年5月1日她给露丝·克劳斯 (《洞是用来挖的》和《胡萝卜的种子》的作者) 的信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这种热情。她写道:

不过, 毕竟我们该考虑的不是个人的问题, 而是应该想想孩子们。想想1949年出生的婴儿, 到1953年秋天时正好可以迷上你1953年出版的图书。上帝啊, 想想那些1952年5月1日此时此刻出生的婴儿!等到1956年他们也到了四处转悠、寻找克劳斯新书的年龄了。 (我打完这最后一句, 寻思着到底如何结束这不着边际但发自肺腑的段落时, 又有好几个婴儿呱呱落地了。)

无论厄苏拉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段话, 无法否认的是, 每个读到这段话的人都能感受得到她的真诚。即便不是露丝·克劳斯, 也会对“给孩子们写他们想看的书”这一事业而热血沸腾起来。有人说这是厄苏拉精通语言艺术和善于抓住作者心理的表现, 笔者却认为正是因为厄苏拉真心地热爱孩子们, 热爱童书编辑这份职业, 才会写出如此动人的肺腑之言。对于童书编辑来说, 孩子才是第一位的, 这是厄苏拉的原则, 笔者认为这也应该是当今每一个童书编辑的准则。

在当今这个时代, 各种层出不穷的信息让孩子们眼花缭乱, 注意力成了最稀缺的东西。现在的孩子绝不是单靠书本来认识世界, 过去的电视, 现在的网络、游戏等, 有太多的更加多样化的载体能够帮助他们更为直观地感受世界。但是, 无论任何一种新的方式, 都不能像图书一样教导孩子们耐心地探索未知领域, 也不能如同一本好童书一般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鼓励他们去独立思考, 这才是一部好的童书无可替代的魅力。童书编辑们所需要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以最终能完成这样一本好书为目标, 即使可能花的时间要久一些, 费的功夫要大一些, 都是值得的, 绝不应该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而放弃这一准则。

抱着这种信念, 一名童书编辑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为孩子着想, 这是编辑的责任, 我们不能指望着作者来越俎代庖。关于这一点, 厄苏拉在1963年致莫里斯·桑达克的信中写道:

我并不指望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们, 在为孩子作书时会一直想着孩子们。他们从不如此——真正了不起的艺术家就是这样——因为他们所做的都是为了他们自己。不过我必须为孩子们操心。我是说, 我们, 这里的这个部门。我们在为孩子们 (而非大人们) 出版童书, 我们永远永远永远也不会因“大人会不会厌烦, 我们会不会遭受嘲讽式的批评”这样的顾虑而束手束脚。

我想, 这段话已经将厄苏拉作为一个童书编辑的坚持表达得淋漓尽致, 那就是:天才们尽管放心大胆地去创作吧!让编辑们来把关什么适合孩子, 我们永远不害怕与众不同的书!

二尊重作者

——由编辑决定作者接下来干什么, 总是令人遗憾的。

除了永远为孩子着想这一基本原则外, 厄苏拉还是天才童书作者们的引路人。对于天才们, 厄苏拉是绝对尊重的, 她总是耐心而又亲切的, 像是一个可靠的大姐大, 引导每一个作者发挥出他们的天才之处。

在厄苏拉1954年2月9日致吉姆·布莱克 (哈珀出版社的销售员) 的信中, 她这样写道:

哦, 露丝已经为我们写了很多书, 作为编辑, 我看着她不断地成长、成长、再成长, 在这一领域不断地深入、深入、再深入, 对我来说这是一段最令人激动且收获颇丰的经历。我尊重她的直觉和她最终的判断, 当她确定对一本书真的再也没什么可做的了, 我必须尊重她的学识, 并信任她。因为她才是有天赋才能的人——而我只是赏识天才并热爱其创造力的人。

同样地, 她在给露丝·克劳斯的信中写道, “我对天才有一种真诚的敬畏, 我愿意为具备这种才能的人做任何事情”。名编辑和天才作者之间的关系永远不能用简单的“同事关系”一言代之, 这是人和人之间所拥有的一种独特的复杂的联系, 亦师亦友甚至如同家人一样的存在, 这种散发着人性魅力的交往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厄苏拉被称为“童书界的珀金斯”,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在对待作者的态度上和珀金斯惊人的一致, 她像家长一样地呵护每一位作者, 帮助他们, 指导他们, 鼓励他们, 出版他们的作品, 关心他们的健康, 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困难, 于是在获得了忠诚的友谊外, 厄苏拉还收获了永恒的经典。

厄苏拉曾经说过:“由编辑决定作者接下来干什么, 总是令人遗憾的。”编辑要做的不是告诉作者应该写什么, 而应该是“你能想出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你想说的吗?”童书编辑则更应如此, 怎么才能写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精彩的故事, 这种问题应该让作者自己思考。编辑需要做的仅是在天才们遇到瓶颈时给予鼓励, 在拿到书稿时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审读, 严谨地考虑到一切细枝末节, 最终做出一本优秀的童书, 这才是一个童书编辑的工作。如果一个童书编辑真的像上述一样真诚地和作者沟通, 努力引导天才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才华, 那么就不必担心无法获得一本受到孩子们认同的好书了。如同厄苏拉曾写道的, “大多数10岁以下的孩子, 都会对真正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的最好的图画书, 做出创造性的反应”。

三大胆创新

——我们并不害怕与众不同的书。

“我们并不害怕与众不同的书。”这是厄苏拉在1 9 5 1年8月2 2日写给露丝·克劳斯的一封信中的结束语, 这封信是厄苏拉对露丝设想的“参与书”提议的回应, 她建议将其改换成“书中书”的形式。实际上, 厄苏拉出了不少与众不同的书, 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 只要是好书, 她都不会拒绝。在厄苏拉所处的时期, 童书并不是写给孩子们读的故事, 图书管理员掌握着童书的评判权, 并且要求孩子们接受他们的评判标准。童书编辑也“沉浸于所谓基于两个层面写成的陈腐的成人小说中, 而仅仅从中探出头来半小时就自以为明白了‘孩子们的需要’”。虽然厄苏拉没有上过什么大学, 但是她却有作为一名编辑最重要的品质, 即独到的眼光和冒险精神。许多现今我们奉之为经典的童书在当时的美国却是“前卫”的异类, 《逃家小兔》《精灵鼠小弟》《晚安, 月亮》《夏洛的网》《野兽国》《爱心树》等在出版伊始都遭到了很大的争议。当时的专业人士——图书馆管理员们都是传统的卫道士, 他们更喜欢描写完美孩子的完美故事, 厄苏拉却觉得孩子们有权利知道真正的世界。她在出版每一本这样的“古怪的”书前, 总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她巧妙地应对图书销售商和图书馆馆员们, 向他们推荐新书, 亲自回复收到的投诉信, 及时应对随之而来的激烈竞争。厄苏拉懂得怎么让一本可能不那么受图书馆管理员青睐的书销售一空, 而且这本书的确是名副其实。

多少年来, 我们都在强调要做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得的好书, 厄苏拉用事实证明了做出双效兼得的好书并不是神话。

厄苏拉让我们懂得什么才是合适且独特的选题。选题策划是图书编辑工作的灵魂, 因此寻找一个合适且独特的选题是所有编辑活动的前提, 这也需要童书编辑自身对市场需求有明确的了解。厄苏拉就出版过“我能读”系列, 专门针对那些刚认识字想要证明自己“能够读”的孩子们, 也正因为这种精准的定位, “我能读”系列最终大获成功。在合适的基础上, 独特是一部童书成为经典的重要因素。纵观厄苏拉所出版的这些经典童书, 每一本都有自身独特的迷人之处, 它们通过不一样的方式——例如讲述会写字的蜘蛛的故事——让孩子们体会到温暖的感情。那么如何发现独特的故事, 并且这种独特还要控制在合理的程度内, 这就需要编辑达到像厄苏拉那样时刻准备着发现天才的专业素养了。

厄苏拉让我们懂得什么才是新颖且丰富的形式。厄苏拉喜欢作者提出一切富有新意的点子, 并且尽量做到完美的呈现, 因此她出版了能让孩子在上面涂涂画画的故事书, 还有用毛茸茸的兔皮做封面的书。一本书或者一个系列的童书应该采用什么样材质的封面, 选取何种形式的开本, 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呈现书中的插图等等, 各种细节的问题都需要编辑一一做出规划。在厄苏拉与作者们大量的通信中, 绝大部分都在讨论图书的这些细节问题, 例如她在和《夏洛的网》的作者E.B.怀特的通信中就谈到了作为主人公的蜘蛛夏洛应该怎么画的问题, 要怎么画得既像蜘蛛又让孩子们觉得可爱呢?厄苏拉和怀特甚至查找了《美国蜘蛛及其编制工艺》这样的专业书籍来确定夏洛的风格。

在有更多选择的今天, 童书编辑们更需要绞尽脑汁地开发出吸引孩子们的图书样式。如果我们不能吸引孩子们拿起一本书, 那我们就失败在起跑线上了。

当然, 我们在厄苏拉身上能学到的东西很多, 需要我们的童书编辑慢慢去体会、反思和实践。

四结语

时间飞逝, 即便当今新的技术使得出版业变得越发完备和复杂, 编辑人的专业精神却是我们永恒不变的楷模。在任何时代, 我们都需要像厄苏拉这样的“天才的编辑”, 像她一样发自内心地热爱自身的编辑工作, 真心实意地为孩子们着想, 始终如一地忠诚于自己的作者,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大胆的冒险精神, 且有着自己独特的编辑原则。这些真诚的品质是永远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而过时的, 也是厄苏拉作为美国童书黄金时代开创性的编辑留给世人最为宝贵的经验财富。

参考文献

[1]张鸿声.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都市小说[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2]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3]孟健军.中国の都市化はどこまで進んできたのか[J].ディスカッション·ペーパー, 2011

[4]张立群.文化互动与空间转向——论1990年代以来的“都市文学”[J].学术界, 2011 (10)

[5]胡良桂.当代都市文学的形态[J].小说评论, 1996 (5)

[6]胡良桂.都市文学的现代特性[J].当代作家评论, 1998 (2)

篇4: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初中

在安德烈的十八岁来临之际,龙应台认为自己失去了“小男孩安安”,用每月一封家书的方式重新认识了一个陌生的大男孩安德烈,安德烈也在互通家书的方式中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三年时间,36封家书,构成了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书中,既有母亲记录儿子成长的点滴,又有儿子看母亲的独特视角。书中,儿子对母亲“嘲笑有加”,如安德烈嘲笑母亲“买衣服从不加考虑,那些衣服像装马铃薯的麻布袋”;母亲对儿子“认真研究”,如龙应台为了了解安德烈去听嘻哈音乐。

在这本书里,我感觉最可贵的一点是安德烈与母亲对现实问题的探讨。在这方面,龙应台“坦率得近乎痛楚”。当儿子诉说自己的平庸时,她认为“对自己最重要的,不是成就,而是快乐。但快乐的工作是既能给人意义,又能给人时间。没有绝对的高贵与平庸。有时候,去做金融管理还不如去给河马刷牙。”有些家长的想法是正好相反的。也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快乐,却不知道什么是快乐,怎样真正的快乐。这就是龙应台的高明之处。其实,每一位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读书。龙应台当然希望安德烈学习用功,但他认为,学习为的不是出人头地,而是为的以后有选择,能选择那些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曾几何时,我也想过“我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赚大钱……”看了这段文字以后,我感觉以前的想法是多么愚蠢。像庄周厌恶仕途而辞官,像奥威尔为自己警察的身份感到罪恶而写出了《1984》,像马云辞掉教师工作而创建了阿里巴巴……这些人都是选择了让自己觉得快乐的工作,所以让后人记得。

龙应台的文笔以豪情万丈而闻名,又因为她的书卖得极快,掀起了文学界的“龙卷风”。但不管再大的风暴,风眼处总是出奇的平静,云淡风轻。龙应台的这36封家书,如同把孩子放入了最温柔的风眼,一边阐述,一边倾听,读后令人感到温暖与感动。这些,都与批判无关,与尖锐无关了。

篇5: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000字初中

龙山县人民检察院 李秋君

最初接触《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就被书封面上注明的“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所吸引,以“家书”方式成书的并非前无古人,《曾国藩家书》就是采用书信集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但是什么样的内容能够让两代人“共读”,且不显乏味,值得让人去一睹“芳容”。

《亲爱的安德烈》叙述的是作者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通过36份书信一起探讨民主、音乐、政治、恋爱观等内容,当时的龙应台已经回到台湾工作生活,而安德烈继续留在德国学习生活。文中母子两人探讨的主题以及发表的不同的观点是该书的主要内容。从她们的探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在血缘纽带下相互牵引的感情表达方式,以及两人在不同生活背景下对待民主、文化、音乐、足球、性等所表达的不同观点。

龙应台的文字总是带着女性独有的柔美,柔美中又夹有着一种深深的理性,读起来既赏心悦目,又发人深省。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她是一个温情而又不失优雅的母亲,如同所有的母亲,时刻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在信中叮嘱儿子不要喝太多啤酒、不要抽烟。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些许的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平了她的棱角。在文中第5封“对玫瑰花的反抗”一信中,龙应台在发现安德烈非常爱玩耍。此事如若从父辈的角度去看,大多数父母都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务正业,贪图享乐。此时父母与孩子就会产生较大分歧,但龙应台在回信中从安德烈父亲年轻时同样爱玩耍的故事说起,其父亲是为玩而玩,而与父亲同时代的自己理解的玩是“自强”、“爱国”。龙应台向安德烈呈现的是两个国别在文化背景、思想方式的不同情况下,如何看待“玩”,龙应台向安德烈承认不会玩是自己的缺点,从正面上肯定了安德烈父亲那一代的“玩”是小心翼翼的尝试,而安德烈的“玩”已经是一种自然生态。在肯定的“玩”的同时,龙应台告诉安德烈:“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济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这段文字既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玩的天性的赞美与认可,又体现出了母亲对儿子“玩”过后会带来的心态变化的担忧及丝丝告诫。此段语重心长的话语道出两个道理:

一、“少年轻狂”是人的自然天性;

二、十八岁的年纪,自己得为自己负责。

与母亲龙应台相比,读安德烈的信可以看出,安德烈是一个在德国自由主义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他大胆、勇敢、个性、独立、敢爱敢恨,他的文字总是透露着对龙应台提出的问题一种淡淡的“难以想象”、“不懈”的态度。但是这种不懈不是对上辈人的批评,而是作为在德国生活了十多年、受过德国正统教育的孩子对待六七十年代的台湾背景下母亲所经历的一种懵懂和无知展露出的不懈。而这种“不懈”是有因可寻的,龙应台的童年,文中描绘其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海边的渔村里,十八岁那年她还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垃圾是要处理的……。而安德烈的十八岁,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这两种文化差异下长大的人本身就有差异。比如在文中安德烈告诉母亲,自己是与“国家”保持距离的文化和教育中长大,在他们的这一代人身上,很少有像母亲那个年代爱国宣传、政客操弄的情形。所以自己难以想象母亲的童年,安德烈流露文字透露出来的是自然是“不懈”;又如在本文第27封信——21岁的世界观一文中,龙应台文安德烈如何看待男女平等问题,在龙应台的成长过程中,男女性别的差异极大,而在二十一世纪的德国,男女平等问题几乎是新一代年轻人在历史书本上知晓的问题。所以安德烈回答她“你的问题我懒得回答,这个问题有够落后”。

映射到当今的中国,其实中国父母与孩子之间文化的差异、成长环境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就是父母对孩子不努力的不解以及孩子对父母总是干涉自己生活的满满抱怨。两方的对峙总是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在自己的身边,总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努力,也总有许多孩子埋怨父母总是干涉自己的生活。如何化解这种矛盾,我想可以在龙应台与安德烈的对话中找到答案。沟通是人类建立友好关系的心灵桥梁,善于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其实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一种互相理解。龙应台通过书信找到了一种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书信,让安德烈愿意与自己沟通,通过一个月一封家书的形式持续掌握安德烈的动态以及他的思想变化,发现他的优点,了解足球对他的重要性,了解他的朋友们,了解他的生活习惯与方式,了解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在安德烈做得对的事情上积极鼓励,在安德烈在人生中可能出现碰壁的情形下及时提醒。而本文的主人公之一安德烈同样通过书信,即保持了与母亲的联系,加深了感情,又更全面的了解了母亲的成长过程。

从翻开《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开始,如同走进了两个世界,欣赏了两个世界的各自美景。在龙应台的世界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一束同时散发智慧与柔情之美的光芒,伴随着光芒细细窥探着一个人的世界,她对孩子的爱、关心、担忧、生活中的琐碎一一展现出来。她担忧不在孩子身边陪伴的自己会跟不上孩子的节奏,会渐渐变得不认识孩子。她说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实则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此她要改变她与安德烈爱的方式,所以她最终选择了用互信的方式跨越陆地与海洋,去触摸自己孩子的灵魂。在安德烈的世界,我看到了一个渐渐成长为大人并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的年轻人,他对母亲别样的撒娇方式、询问方式、探讨话题的方式以及独有的思考问题方式。其实每个子女都是渴望与自己父母能交谈融洽,能在某些问题上袒露心扉,只要具有合适的机会,父母与儿女可能出现的矛盾只需要通过合适的沟通即可得到解决。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积极寻找沟通的方式极其重要,如今的我们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迫不得已外出打工,一年能与儿女通话的时间非常少,因此,每月留出那么几个小时的时间互相了解,彼此关心问候,谈的话题不需要那么严肃,长话家常也是一种家庭和谐。

篇6: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他说:香港是超级大城市,德国的克伦堡是美丽小镇,这当然差别够大,可是我觉得最大的差别还是人的态度,差异实在太大了。我看的这里就感到奇怪,为什么香港和德国的态度差别很大呢?我就抱着期待的心情, 继续往下看。原来是这样的,菲力普说:你去过深水湾吗?那里常有人烤肉,整个下午,整个晚上,香港人在那里烤肉、谈笑,笑得很开心。可是安德烈却说香港没有咖啡馆,MM说她买了一堆书,到处都找不到咖啡馆,很少。跟台北和欧洲城市差很多。我想反问:那在德国怎么样下午四点去找餐厅吃饭,吃得到吗?大多数德国餐厅,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是不开门的。或者,你在德国晚上跟朋友去吃夜宵,包你自认倒霉,街上就像死了一样。

总体来说,菲力普喜欢香港,香港比较容易交朋友,香港人比德国人开朗。香港最珍贵的地方就在,他有完美的制度,而且个人价值被放在很尊贵的地位。

篇7: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刚回到家,耐不住的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页。封面上有一行字“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原来,这里面是家书啊。我暗自想到。一本好书,就像一种迷香,吸引你,不断诱惑你看下去。我就抱着这本书,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看了许久。

平常看书的习惯让我一气呵成读完了这本几百页的书。读完了书,似乎还意犹未尽。书中的安德烈18岁,与母亲在报纸的专栏上写家书,并一直坚持了3年。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小心翼翼地从书信中那些只言片语内和孩子交流,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而安德烈,与母亲讨论天南地北的事,在有不同见解时与母亲有理有据地争执。看到一些政治上的事我也很好奇地询问爸爸是怎么一回事,仿佛这样就更能读懂他们在讨论什么一样。他们谈论是事情在我眼中都是那么有意思,比如在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独立宣言》,我看到了一个好笑的场面。一位母亲询问自己二十几岁的女儿上不上厕所,龙应台正好也要去上厕所,也顺便问了一句菲利普,没想到菲利普非常质疑为什么自己的母亲要问他这个问题。这在我眼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当我想上厕所时,如果妈妈在我身边,我一定会问一句,你上不上厕所?可是在菲利普眼中,他却难以理解。他认为这种问题是对三岁小孩问的,并且这是一件很个人的事。也许是我还小吧,并不能体会,如果我的同学在我旁边,我仍然会这样问一句。当然,这同学一定要是女同学。也许这是因为东西方国家的差距吧,在西方国家的孩子更独立一些。在他们那里,只要满14岁,老师便要用“您”称呼自己的学生。而我如今也满14了,想想我的老师要是称呼我为“您”,不禁打了个冷战,真是想都不敢想。也许在中国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一个“孩子”,不管他们的年龄是否能算得上“孩子”。那么我想西方国家的孩子等成年之后,父母对待他们,应该就像对待一个与自己同辈的大人一样了吧。这就是他们的独立宣言。

看完一本书,我像是洗了一个热水澡一样舒服。36封家书,里面无不透露着孩子的自主以及母亲的尊重。也许我还未真正读懂这本书,毕竟有些事我仍然不是十分明白,不过,一本好书,是可以不断去翻阅,去品味的。爱就像流水一样柔柔地流进你的心房,即使书中并没有那么明显的流露,我但仍是能品味出那份亲人间的爱。

篇8: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8(1)饶光煊

日子过得太好

在这个世界上有富有的人,也有贫穷的人,有日子过得好的,也有过得差的。所以就有不公产生在的贫富差异中。有的在饥饿中挣扎,但有的人却吃着豪华大餐,并且还会剩下饭菜。有的人一个月工资还不够他生活,有的人一个月什么也不干,就可享受着一切最好的事物。可一些富人发现了这些现状,却仍只在享受着。

我觉得只要认识到就不错了,因为毕竟他们的贫穷也是他们一手造成,自已的富裕也是自已一手创造。不能因为自己富就一定要去克制自己不能干一些事,享受自己的财富也没错,关键是在精神上是否上升一个台阶,和不要一味地追求享受。

两种道德

道德分两种,消极和积极。消极道德是不做坏事,积极道德是做好事,我觉得我们学生其实做好消极道德已经很不错了,安份守己,不做违反纪律的事。但是学校总是将积极和消极道德混在一起教我们,弄得我们的压力山大,干脆什么道德都不做。当然在消极道德做好的基础上,也做积极道德,那是再好不过了。

篇9: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第一次看到《亲爱的安德烈》时还没有书,只是顺手翻阅第8期《读者》,读到龙应台和大儿子安德烈合著的《亲爱的安德烈》的节选,感动的涟漪便一圈圈地在心中荡漾开来,经久不能平静。如同一个好看且有意义的连续剧,我迫不及待地想看下去。安德烈走过的路、经历的事,也许有一天我也会遇到也会经历吧。“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感谢安德烈无私地把与母亲沟通的经历和我们分享。

当我由懵懂无知,凡事依赖父母的孩提,成为了叛逆,急于追求自我与独立却因不够成熟而不时令人头的疼青少年,或轰轰烈烈,或跌跌撞撞得走过,直到我第一次看到那本书。我自以为自己已经长大,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如鸿雁一般,在自己的天空中翱翔。我抗拒,尝试著逃跑。想跑离父母经验的网,跑离父母呵护的关怀。我坚持要往父母认知的远路甚至是错路走去,我强烈的逾越出父母所架设起的是非对错。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实在是过于冲动过于自负。

后来,我买下了这本书。第一次阅读时,那感动却在不经意间被一个问题所取代。为什么?为什么年龄相差近三十岁,又隔着两个不同文化的安德烈与他母亲能如朋友一般在信中畅谈?再往下读下去,我对这本书有了发自内心的心灵共鸣。书中那对于母子关系的描写让我觉得无比新奇,却又见解独到。安德烈的天真烂漫却又睿智幽默的性格让我印象深刻。母亲龙应台对安德烈的尊重与鼓舞令我感动。渐渐的,我仿佛看到安德烈与龙应台面对面的谈话,有时是互相寒暄,有时是互相鼓励,有时在激烈的争论着什么,但这些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那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淡淡的爱。对,是了,正是这其中的爱,再加上母子二人的互相理解才有了这温馨美好的画面。

再看看我呢,骄傲自负让我几乎完全听不进爸妈的劝告,有时和他们谈话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现在想来,多半是我的不对。

篇10: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母亲与自己儿子的不同的交往方式,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这种沟通方式使他们母子更好的了解彼此。在这本书中,大多数书信都是母子两人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从各自的十八岁的所见所闻,他们母子俩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同年代的他们有着不同的理念。

他们母子俩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代沟,他们彼此有不同的思想。龙应台给他的儿子足够的自由,他们可以在同一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没有对错,他们相互尊重对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龙应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亲,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个愿意聆听的朋友,在她眼里安德烈是一个自由的人,她无权强令他做什么,龙应台这样的态度是的她的儿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儿子的想法。安德烈在一封信中写到:“是不是所有毕业的人都会感到一种慢温温的留恋和不舍?我要离开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的小镇我的“家”。我开始想,我的“家”,究竟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是我的朋友。”龙应台不但没有怪他,反而很理解他,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她说:“我很欢喜你心中有一个小镇,在你驶向大海远走高飞之前。”这种宽容、这种 理解是的他彼此了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给了他正确的指引方向。中国式的教育通常都是封闭了孩子不与外界交流,然而孩子不懂父母,父母不了解孩子,孩子和父母之间应该多沟通,要知道:“一切平等的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篇11:心灵之旅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一封封电子家书,搭起了作家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的深情对话。这是两代人之间的对话,这是一种以书信的方式,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书中的龙应台一直在和儿子分享自己成长的地方—小渔村,为了让他学到要同情帮助弱者,要有怜悯之心。而我们也不难看出安德烈一直在捍卫自己为什么喜欢摇滚,电影。当然也可以看见这对母子怎么从为中国队德国队台湾队加油时所折射出的自己对国家的看法。她说:“我知道他爱我,但并不喜欢我”。所以她用了三年的时间来了解在她面前的这位大学生。

还记得第34封信中菲利普有过这样一个结论:欧洲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周岁的人,老师和父母都必须用”您”来称呼学生。这样小小的细节无形之中就给了孩子责任,尊严等这些重要意识。再看看中国的父母们,我们即使到了20岁在父母看来也只是个孩子而已,永远只能选择服从命令,得不到自己的尊严。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异吗?

书中的安德烈似乎充满了快乐,喝酒,唱歌,摇滚,开party,旅行。想想中国,台湾的孩子在干什么,上课,写作业,请家教补课,即使有时间放松一下也就那么几个小时相比于安德烈的生活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我似乎很希望有个像龙应台这样的母亲,至少她在我做错事时不是责骂而是安慰,在收获了成功时不是一句“下次继续努力“而是温馨的祝贺。她比谁都懂得怎么和孩子交流,用亲情融化那所谓的年龄代沟。。。这本被称为新时代的《傅雷家书》的散文集,书写了另一种人生。母亲告诉儿子,金钱与名声绝不是快乐的核心元素。一半人在赞美我的同时,总有另一半人在批判,我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如何宠辱不惊。母亲的言说像熨斗的强大热力,一下子烫平了儿子心中的焦躁和郁闷。天下间罕有这样仁慈而又聪慧的母亲。你的二十一岁的世界观将会是怎样的?她告诉儿子她怕他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读这本散文集,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该怎样从他们与我们相同的经历中找到相似的办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沟通与交流也许是减缓代沟的唯一途径吧。而我们也更能从书中找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样的共鸣,我一直与你们同在。这份心灵之旅,永生难忘!

篇12: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000字初中

安安四岁生日后,我开始强制自己亲子阅读。自己每天保证一小时读书时间,和安安共同读书半小时。起因很简单:我已不能满意回答安安的问题,所谓“满意”是指令自己满意。安安的问题很简单:“某某(小朋友的名字)不喜欢我怎么办?”“你没小鸡鸡怎么尿尿?”很多时候我如大多数父母一样蒙混过去,并不认真想就回答。可夜阑人静时,我看着安安熟睡的小脸,自己年幼时的烦恼又复活了。我同样因人际交往而不安、同样因性别差异而烦恼,而且困惑并不因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每每这时就生丝丝羞愧,自己都没答案又如何教孩子。感觉就像上学时交了一份自己都不满意的作业,只好把功课做起来,开始读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愿与安安共成长。

读书笔记1

台湾龙应台著作《亲爱的安德烈》,记述母亲与19岁儿子的36封家书。其中母爱的浓郁与青少年的烦恼是共性的,与它无异。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

1

生长的环境塑造视野与胸怀

安德烈生长在德国,具备中国青少年的一切烦恼:学业的压力、爱情的懵懂、制度的不满、未来的迷茫等。难能可贵的是安德烈的生活环境相对宽松,所以看事物更宽广、更公正;而国内的社会环境青年人很少有自己的思想,当然个别的会思考的学生是有的。中国的社会舆论并不公正,国际上的很多声音我们听不见,这些年随着网络的普及感觉已改善很多;国内的舆论管控过于严格,从封微博网站到广电总局的条条禁令例子不胜累举。早在宋朝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中魏征就向唐太宗旁征博引的论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封锁言论并不能消除矛盾,无视现象并不能解决问题。我非常喜欢看美剧,美国人面对问题首先是回应舆情,不无视、不闪躲。而中国人首先是封锁与逃避,近些年政府在应对舆情时又闹出了多少笑话呢。这种办法在封建社会或许行得通,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还封得住吗?

2

生活的从容来自内心的丰富

篇13: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000字初中

朱雨凡

不管他们是否扔给我,纯白的纸鹤,我都会感恩成长路上,有他们褪色的定义——题记

心中期盼已久的暑假,如期而至。我处在放飞和收敛之间,仿佛昨天才开始的暖心阅读,似清风一晃而过,当读完《亲爱的陌生人》最后一页时,不觉顿生感触。

故事里:妈妈怀孕了,主角今一却因此闷闷不乐,因为家里人把所有关注和爱都给了妈妈肚子里的“弟弟”,自己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她觉得以往甜蜜的时光不见了。

随着与有重男轻女倾向的奶奶争吵不断、矛盾加深,叶今一烦闷越积越深,不能排解,选择了离家出走。后来家人用尽所有办法,乃至到了墙上三步一张的寻人启事,找回了在外面流浪的今一。而今一却无所察觉,直到后来,听到了家人的对话,感受到了所有人对她的关心,才知道家人心里真正的想法,变得懂事乖巧,开始期待与弟弟的见面……

作者商晓娜写叶今一的成长事迹,目的是为了舒解少男少女的内心苦闷和成长艰难,以书籍励志教育所有青少年。在你翻页阅读或闭眼合卷时,抓住你内心的迷惘,用文字治愈和润泽你的心灵。

比如小说写到今一的奶奶迷信,靠肚型辨别男女,又重男轻女,不让今一吹冷气,怕他感冒感染了妈妈然后影响到宝宝;还怕电脑辐射对宝宝不好,在今一玩得正起兴时拔掉了电源。这样的情节让我同情女主的遭遇,觉得奶奶是一个思想封建,偏心,不了解孩子,在孩子的童年埋下雾霾的人。

可当我读到奶奶在发现今一离家出走后,惶恐不安、如坐针毡的样子时;读到她找回孩子了,却装作不闻不问漫不经心的样子;读到她身体明明不方便,而为了预防她再次做傻事,跟着她在外边走了一天的样子。我便发现奶奶并不是一个不明事理、思想固化的长辈,她是一个思想认识上有瑕疵却善良有爱的人。而这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方式告诉我们——爱虽令人激进热情,却也让人执着迷茫,人总因为爱的表现方式不同产生误解。的确,就如我,总觉得爸爸妈妈对弟弟妹妹的关心远远超过了我。在学习方面,他们总能随时随刻地询问;在生活方面,他们总能经常满足他们物质的需求;在情绪方面,他们总对我苛刻严格,几乎把所有包容都给他们。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你大了,这些东西就给他们了,不要了。”而就是这样一次一次类似的劝慰,我心里的失落感渐渐浮现。然而这都是不存在的,我们渴望做自由的白鸽,但让我们总感觉如麻雀般烦躁的,不是那些亲人朋友,而是心里的介意!因此与其埋怨,不如站在善意的角度去想。

自始至终有一句话影响着我——情绪挽回不了什么。

或许你可以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总不是一个长久而好的方式,因为时间久了,你就会心有不甘。所以你可以去寻找答案,用爱和包容度过心灵的彼岸,去倾听,倾听缭绕心里的靡靡之音。万不要像今一,去做那些不可行的举动。生活中最可笑的就是不放下挣扎,宁愿在自傲的包围下排佪,最后伤害了关心你的人。

趁他们青丝依然,我们为什么要把天真换笑话。

读这本书之前,如果有人问我:“成长是什么?”我应该会告诉她:“成长就是学会一样东西,指一个过程。”而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样答会更好:“生活不停,生命便不断进化,最后发现,对同一件事,做出了两个不一样的结果,这个过程就叫成长。”简而言之,就是摆脱稚嫩、任性的过程。

上一篇:致QQ空间好友优美散文下一篇:永胜乡基层组织建设年晋位升级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