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书感悟800字

2024-06-18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感悟800字(精选5篇)

篇1:亲爱的安德烈读书感悟800字

隐藏在简洁文字背后的款款深情,流荡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母爱,汇成了我所读的龙应台的第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这是母亲与儿子间的通信,读起来亲切有趣。儿子的成长、偶尔的随意放荡以及对母亲的不理解,化作一封封信寄到了母亲龙应台手里,但母亲在回信中却非直接斥骂儿子,而是不厌其烦地用理解来劝诫儿子,如母亲最不喜欢别人抽烟,面对儿子吸烟上瘾,母亲只是希望儿子能够成为一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错误承担后果的独立自主的成年人,母亲的耐心与温和彰显无疑!这本书,使我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开始阅读龙应台的其他作品,而《目送》则是最让我难忘的一本书。

一贯的简洁朴素的语言,却弥漫着淡淡的忧愁,关于亲情、关于自然、关于对人文的思考,她用她准确的语言记录着生活,用文字雕刻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而《目送》则记录着这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其中不乏描写自然景物的生活随笔。她仔细观察,并且极为细致地描写着一个个小生物,如:那哀而吻血、悲鸣着的杜鹃;那长长的、令作者“望而生畏”的马陆等。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把一只只小动物如图片一般呈现在我的眼前。而人文历史也是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作者热爱旅行,因此总能目睹各地的文化、风光。从衣衫褴褛、贫困潦倒的湄公河附近泰国人家,到曾被炮轰十几年的金门,再到那些至今仍埋藏着无数地雷、危险重重的国度,都不禁让我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但最让我感动落泪的仍是这本书中描写亲情的部分。作者年老的母亲、已过世的父亲,都是她寄托亲情的对象。那位母亲啊,年世已高,记忆力下降得厉害,谁也不记得了,但她的心中永远铭记的是儿女的名字,以及过去曾温馨美好的家!那位已故的父亲,则是她用大量笔墨描写的,作者回想起了那些历历在目的往事:父亲教她读诗、教导她为人、与孙儿们讲述家乡……但一切都已经如轻烟般飘散去了,仅剩下父亲的遗体被缓缓送往火葬场……

身为儿女,作者时常懊悔自己没有多关心关心父母,而当她身为母亲时,却对儿子多了一份母爱的宽容。正如她说的“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或许,这也是天下所有父亲母亲对子女的宽容和祝福:只要子女快乐,不管他身在何处,父母也都会感到幸福!

篇2:亲爱的安德烈读书感悟800字

站在学校和社会十字路口上的二十一岁,免不了迷惘,前方亦是迷雾,只有靠自己的双脚才能踩出自己的天地。关于学业、感情、工作,现实中残酷的一切,该来的总会来的,与其到时候不知所措睁着惶恐的眼尖叫不出声,不如直面到底。朋友今天说,美好永远是建立在现实的残酷之上的。我不赞同,却从千万个例子中举不出一两个来反对。

安德烈问MM,当我们开始谈事业、结婚、家庭时,怎么有人已经身在其中了?二十一岁,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灵上来说,都是彻彻底底的成年人。朋友说,“成年人”这三个字的意义对他来讲就是能光明正大地看毛片,玩笑之外,我看到的是更为成熟的、能承受压力的独立自主的态度。孩子会说大人总是忙忙碌碌的活着,干自己不喜欢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然后埋怨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我很心痛,人生不该是自己给自己画的一个“不得不做”的圈,然后乖乖的呆在里边对生活的妥协。其实没有什么是不得不做的,在被逼着做这样的妥协之前,我们应该为拥有“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的权利而努力。

最后,关于人生,的比喻很精彩,分享下:

篇3:《亲爱的安德烈》读书汇报

龙应台,1952年出生于台湾,是一位真正的文化批评家和优秀的文化建设者。她是第一位台湾地区“文化部长”。龙应台的前夫为德国人,是一位外交官。她育有两子,长子名为“安德烈”,也就是这本书的男主角。

我看这本书应该说跟我的班级有一定的关系。我在高一第二个学期的时候发现我们班级的男生几乎都和父母处于一种“无话可说”的状态。每次家长跟我描述的他们孩子的形象跟在学校里的完全不是同一个人。我很困惑,试图去找出原因。于是就找一些关于亲子关系的书来看。

在看《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之前,我先是看了龙应台的另一本书《孩子,你慢慢来》。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完全开放,给儿子满满的爱、自由并尊重他的选择,会蹲下来和他一起看世界的母亲形象。他们彼此尊重,一起成长!我特别羡慕“安安”拥有一位如此睿智、满腹才华的母亲。我想安安一定会在这样一位优秀母亲的引导下成长为一位优秀的青年。这对母子也一定会保持一种无话不谈、胜似亲密友人的亲子关系。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当安安长大后,几乎和她的母亲“无话可说”。龙应台在开篇“认识一个十八的人”中这样写到“假期会面中,他愿意将所有的时间给他的朋友,和我对坐于晚餐桌时,却默默无语,眼睛,盯着手机,手指,忙着传讯。”开始,我很困惑为什么像龙应台这样的养育方式还会造就他和安德烈现在的疏远关系。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我才看到答案,原来是龙应台在中间有好几年的时间离开安安在台湾生活,当她再回到安安身边时,他已由一个小男孩长成了有自己主见的大男生。这一段陪伴的空缺致使龙应台和安德烈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龙应台毕竟是一位极其聪明的母亲,她敏锐地觉察出了问题并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进行了修补。她说“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不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进。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龙应台和安德烈通过书信的方式向对方倾诉心中的困惑。通过36封家书,两代人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开始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些家书的话题和内容十分广泛,是两代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相遇。龙应台的回信最吸引我的一点是:她往往与儿子有着不同的观点时,不会对他进行摆道理的说教,而是似乎在娓娓道来地讲诉一个故事,却无形中把道理说进你的心里。

在看到其中的几封信之后,我也尝试着给我们班的同学写信。在他们有团日活动的时候;在他们犯错而又屡教不改的时候;在他们进步的时候;在团委要出主题墙报的时候都写。有时候写几句,有时候写几段。慢慢地,我发现文字有时候比口头的教育更有效果。我记得高二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打电话来问我什么开学。其实开学的有关事项,我都已经在成绩单上注明的。我让他们看成绩单,他们丢给我一句“早就丢了,谁还留着成绩单啊!”。上个学期的期末,我特地给他们以书信的方式给他们写了一篇长长的寒假寄语和成绩单订在一起。结果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没有人问我什么什么时候开学。开学的前几天,他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成绩单上的“温馨提示”。这回,他们把成绩单都保存下来。所以我想可能那封信是起了一点点作用的。我下定决心要把给他们写信这种方式坚持下去。于是,读后感就变成了写给他们的信。

对于不断地失恋的痛苦。龙应台没有给安德烈直接的安慰。而是给他讲了歌德和他第一次爱上的女孩夏绿蒂的故事。歌德不断地恋爱,不断地失恋,不断地创作。从《少年维特之烦恼》到老年的《浮士德》,都是歌德在人生的课表上打下的一个又一个勾。龙应台借伟人的故事告诉安德烈他的失恋经历,他的手足无措,他的失败感即使是像歌德这样伟大的人物也一样经历过。在信的最后她写道“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任何话,一定都是废话……对美的迷恋可以打败任何智者自以为是的心得报告。我只能让你跌到,看着你跌到,只希望在你会在你跌到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我当时看到这段话特别有感触。于是写了这样的读后感:我们总是在告诉孩子们那些他们没有经过的结果。总是忘记了这仅仅是我们自己的经历,而不是他们的。其实,我们在他们的这个年纪,也不曾被这些虚无缥缈的理论说服过。所以,我应该允许他们跌到,只能让他们跌到,看着他们跌到。只希望他在跌到的地方爬起来。只希望阳光照过来。只希望我可以陪伴他信步在追寻阳光的路上!只希望我能为他掀开遮挡,让阳光来得更猛烈些!之后,在期末的时候和本学期开学的时候我用这段话分别拓展成了两封信发给全班同学。这封“奔跑吧,13电2的兄弟!”应该是我写给他们的信中最长的一封,实际上也是我的读后感。其中一段是这样的:这是一封早已想写的信,却迟迟没有动笔。我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等待一个你们可以安静地倾听的时机!我知道这个年纪的你们讨厌一个空洞的说教者!我也经历过你们这个阶段,我明白你们的父母和师长总是试图告诉你们他们的经历,以此来说明你们在做出某项选择将面临的结果。我知道这些经历仅仅是我们的,而不是你们的眼看到的,你们的心体会到的。对你们来说,这些只是别人的故事!我理解!

请相信每一个对你“说教”的人都是真心爱你,全心全意希望你好的人!我不想对你说:“你如果……你就会…… ”我想说的是:如果高中生活之于你是一场历经三年的马拉松,那么我愿意做一个领跑者。陪你们挥泪,与你们一同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你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你最大的潜能,向着你的目标冲刺!

篇4:亲爱的安德烈读书感悟800字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中国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中国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

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中国,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平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篇5: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800字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独立宣言”——这是这本书中第三十五封信的标题。在这封信中,菲利普的一个结论引发了我的深思:”妈,我觉得,差别在于欧洲人是看年龄的,譬如在德国,你只要满十四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爸妈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所以,他才会用眼睛盯着你的爸或妈发问,由‘大人’代你回答。”看完这段话,我仔细想了想,好像每次见到爸妈的朋友,有关于我的问题,他们从来都是向爸妈发问,主语基本都是“她”或者“你家可丞”。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对我们小孩的不尊重呢?是不是造成中国小孩不独立,或者说大多数独立的比西方的孩子晚的原因呢?

但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前文我对自己,甚至是这一代人的称呼是“我们小孩”。没错,按照辈分看待人的方式已经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根深蒂固。或者说,这是我们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传承的“长幼尊卑有别”的理念。

现在有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在呼吁将孩子尽早独立,学习西方对待孩子成长的方式与教育理念。可已经在心中扎了根的理念,又如何能被轻易改变呢?我并不认为两种教育方式和理念哪一个全对,或者哪一个全错。在我看来,两种教育方式与理念其实是与两个地方的社会,及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我们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生活环境以及个人意愿的教育方式。

二.关于母亲

在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一个面对孩子追求独立而手足无措的母亲。在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对安德烈的关怀经常被安德烈吐槽,或者生硬地接受。我在龙应台的文字间,读出了一丝伤感与失落。我不禁深思:我们在追究独立的过程中,是否也伤害了自己的母亲呢?

正尝试着追求独立的我,有时对于妈妈的关怀,也是这般不理解与不耐烦。叛逆期的到来也让我有了反对父母意见的冲动。争吵已不可避免。

从龙应台的书中,我看见了一位母亲,面对自己孩子的反对与指责竟是这样无法应付。试着从妈妈的角度考虑,如果有一天原本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说话干脆,脾气暴躁,尝试追求独立,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自己,还不愿与自己沟通,心里应该很难过吧。可能她们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让我们在独立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少摔跤碰壁,而我们却对这些建议拒之不听,是否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好意的母亲呢?

合上书本,我对妈妈又多了一份理解。

上一篇:《鲁迅的柔情》原文阅读下一篇: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