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道路发展状况

2024-06-10

我国道路发展状况(精选6篇)

篇1:我国道路发展状况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当代经济研究》 2008年第8期

作者:朱洪泽

内容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加强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加强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把机制创新作为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组织化程度,利益联结机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场深刻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制度变迁,是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它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所在。

一、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加快,农业和其它产业部门一样,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规模经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问题。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与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另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全球经济一体化正推动着农业国际化迅速发展。我国目前推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我国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国家能力等现实条件,引导广大农村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它综合地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诸多优势,为农业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使我国农业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为我国农业逐步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提供了现实选择。

创建和谐社会,可持续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保证之一。它既要满足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要保护企业和农户的经济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要平衡考虑,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拓展社会潜力,打造和谐社会,使社会蓬勃发展。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产业化从自身发展来看,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形成了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和延伸区域竞相发展的新格局。结构日趋合理,形式多样,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农业结构与产业化

组织结构逐步适应,结构日趋合理,作用愈加突出。利益连接方式有所突破,产业化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不断完善;最后,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看到,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水平低,产业链条短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面不到农户总数的1/3,农产品出售的初级产品多、简单加工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较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9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一般为3:1~4:1,而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40%~50%,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占20%。技术装备落后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低、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而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科技投入少,在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龙头企业的弱小直接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农户组织化程度低

分散众多的农户直接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没有联合起来的强有力组织保护,农户切身利益的维权呼声因势单力薄而被市场变化的浪涛吞没,组织化程度低使农民难以在新阶段得到生存和发展。规模经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些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无力影响市场供求和市场价格,难以预料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更无力承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化经济组织、中介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不能有效地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手段和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这使他们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难以与实力强大的对手相抗衡,影响了我国农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大了农民进入国际市场的阻力。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内在的动力。但我国多数地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农民致富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违背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目的。龙头企业扶持生产的机制没有健全,加工、运销企业不能自觉地扶持生产,不能自觉地为生产环节提供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不能自觉地让利于农同时公司和农户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利益单元,尽管通过合同关系可以把两者衔接起来,但由于诸多原因如文化技术素质、生产资料供应和质量等问题,经常出现有意或无意的违约、毁约现象。由于大多数公司无力监管农户的生产过程,企业和农户之间只是一种松散的衔接,有些完全是一种产品买断的关系,其结果是对企业和农户的经营产生了不良影响。企业的战略和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战略和结构,它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的国家环境。中如何创立、组织、管理公司。目

前我国的农业企业大多规模小,管理方式随意性强,竞争力弱。很多地方政府通常的做法是把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对接起来,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的紧密联合,这种做法是可以推行的,农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仅能够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还是中小企业的典范,其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重大影响。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思路加强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

通过招商引资、深化改革、制定政策、优化环境等,千方百计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特别是突破土地和资金两个瓶颈的制约,加快扶持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具有全方位服务功能、中长期投资能力、市场运作能力和较强自律性的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使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逐步将城市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扩散、转移到农产品主产区,使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形成种养加相互转化增值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流程;并重点围绕区域特色产品的系列开发和深度开发,实现区域突破,整体发展。

鉴于现有企业的改造和资产存量的优化重组,要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加强企业家队伍的培养,建立有效的用人机制。龙头企业及企业家可以组成协会,成为行业自律组织,逐步发展政府与企业和农户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保证,应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应提倡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技术推广单位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携手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组建农工科教集团,实行紧密型联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各个实体必须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因此,我们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时,要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建立一种能兼顾各方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要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着眼,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和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基地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要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订单规范产销双方权利和义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强化龙头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农业结构调整应立足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的劣势主要在于农产

品的品质差。对于我国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可以逐步减少生产和出口量,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取而代之,并拓展其国际市场。同时注重农产品品种、质量与效益的统一,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协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各地的名特优农产品应大力培育,并逐步建立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加工体系,使特色农业在各地健康成长。这样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然提高,我国农业的经济收益也将大幅度提高。创新机制,切实推进产业化发展

我们应把机制创新作为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动力。创新领导机制,加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指导,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搞好产业导向,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健全以初级市场为基础,以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以全国性批发市场为龙头的,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设施完备的商品市场网络;开辟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保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龙头企业与基地之间的物流畅通。

篇2:我国道路发展状况

(一)我国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含义: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法和手段。

2.我国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我国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__决定了我国奉行__________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__________。

(4)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做的贡献(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中国是______________ 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___________作用。

(二)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1、和平发展道路的含义(是什么)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同于以往西方列强通过侵略、征服、控制的途径,掠夺、攫取于国的财富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__________,采取___________,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2、和平发展道路的精髓

和平发展道路的精髓就是争取______________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____________。

3、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原因、意义)

(1)原因:其一,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中国历来具有__________的优良传统。其二,是由社会主义__________决定的。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其三,是由中国自身发展需要所决定的。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其四,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__________是当今时代主题,中国走和平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意义:中国的和平发展将对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越发展、越强大,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中国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

(1)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2)我们坚持在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_________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__________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_______________的团结合作。

(3)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4)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_______________的统一。(5)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6)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

二、巩固练习:

1.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

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的 B.我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决定的 C.当前国际社会的时代主题决定的 D.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2.新华网首尔2013年5月28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28日在首尔同韩国总统李明博会谈。双方就朝鲜半岛局势坦诚、深入地交换了看法。习近平强调,中方将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客观、公正地作出判断,决定立场。这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A.宗旨 B.基本目标 C.基本立场 D.基本准则 3.上海合作组织合作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

明,谋求共同发展。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我国()A.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的依据 B.对外政策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C.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4.下列能体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立场的是()

① 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② 处理国际问题根据是否符合我国利益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③ 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 ④ 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为解决朝鲜核问题,中国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斡旋,成功举办了朝鲜核问题的两轮会谈,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说明我国()

①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②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的贡献 ④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我国政府曾多次声明:“中国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不谋求自己的势力范围。现在不称霸,将来国力发展也不称霸。”这说明我国()

A.奉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B.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主张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7.下列关于外交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B.外交政策作为对内政策的基础,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C.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的依据 D.外交政策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

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列做法符合这一政策的是()①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处理一切国际事务②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③不同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别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④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9.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不发达的时候不称霸,中国即使发达了也不称霸,永远不称霸”,但“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即使是在中国很穷的时候,我们也是铮铮铁骨”。总理的话说明()①霸权主义在当今世界愈演愈烈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③消除霸权主义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④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11年4月1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和德国副总理兼外长韦斯特维勒在北京举行首轮部长级对话,并针对利比亚局势呼吁立即停火。中方上述立场体现了我国()①外交政策的宗旨②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我国政府坚持在探索外层空间、扩展对宇宙和地球认识的基础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造福全人类。这体现了()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B.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的基本国策 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首要外交目标 D.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基本目标

12.稳定和发展同大国和发达国家的关系,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外交成就表明()①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②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③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 ④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利益增多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意味着()①我国长期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②我国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③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同时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谋发展 ④我国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自1990年到2008年11月,中国共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2项,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2008年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有1900多人,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充分表明()①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 ⑨维和行动有利于实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④维和行动有利于扩大中国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的军事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2010年7月19曰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三次世界议长大会全体会议发言时强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立足中国国情,顺应了时代潮流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③体现了中国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统一④体现了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这表明()

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我国在国际社会居于主导地位③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我国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7.受国际金融海啸影响——巴基斯坦财政陷入困境。中国政府已经同意提供给巴基领坦五亿美元救急,将来还会增加援助金额,而且不时加任何政治条件。这一材料充分说明了()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③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④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进人21世纪以来,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核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作为有核国家,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亚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这表明()

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②中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③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胡锦涛主席曾多次指出,中国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体现了我国()

①积极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②积极参与当前的国际竞争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积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我国多次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这表明中国()

①决心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②主张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③奉行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政策 ①聚精全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下列

做法符合这一发展道路的有()

①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②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发展③坚持对外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④在世界和平发展环境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2.中国的和平崛起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这说明()

①世界和平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首要条件 ②和平崛起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 ③和平崛起是对世界和平的新贡献 ④和平崛起应该坚持自力更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

①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 ③我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④热爱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不渝谋求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政府这样做()①是由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②是由中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③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④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近年来,朝鲜核问题又成为全球一大焦点,中方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历来主张并积极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赞成半岛无核化,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朝鲜半岛的扩散。这不仅是本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需要,也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同时,我们认为,朝鲜的安全必须得到切实的保证。只有通过有关各方建设性的对话、磋商和真诚合作,才是最终解决朝核问题唯一正确和有效的途径。中国与国际社会一样十分关注近来围绕朝核问题出现的一些新情况,真诚地希望有关各方能保持克制,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谈判努力寻求以和平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政府的上述立场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

2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6月1日在东京接受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专访时指出,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唯一的目的是自卫,从来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无论从哪方面看、中国对任何国家都不会构成威胁,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DCCBD CABDD ADDAA

ABDDA

CCCB 25 答案: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我们赞成半岛无核化,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朝鲜半岛的扩散,这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③我们历来主张并积极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④我们主张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谈判努力寻求以和平外交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这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26 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2分)②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分)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当今时代的潮流。(2分)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体现和要求。(2分)⑤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2分)

DCCBD CABDD ADDAA

ABDDA

CCCB 25 答案: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我们赞成半岛无核化,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朝鲜半岛的扩散,这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③我们历来主张并积极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④我们主张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谈判努力寻求以和平外交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这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26 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2分)②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分)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当今时代的潮流。(2分)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体现和要求。(2分)⑤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2分)

DCCBD CABDD ADDAA

ABDDA

篇3:我国道路标线的发展和应用

1 道路标线涂料的发展

1.1 溶剂型道路标线涂料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道路涂料工业的发展是从常温溶剂型酯胶漆开始起步的[2]。溶剂型道路标线涂料含有30%以上的有机溶剂,划制的标线成膜厚度薄,湿膜厚度约0.3~0.5mm,所以使用寿命较短。人们又研究出有机溶剂含量小于20%的厚浆的溶剂型涂料,这种涂料热稳定性好,需预加热至70℃左右,然后用高压无气喷涂设备施工,涂层要厚一些,使用寿命也相应延长。溶剂型道路标线涂料正常情况下使用寿命为1~24个月。但是含有较多的有机溶剂(主要为甲苯),危害工人的身体,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同时还存在不粘胎时间长(影响交通)、涂层薄、寿命短等缺点。按城市的大小估算,全国四大直辖市(京、津、沪、渝),按每年用1000t计算,全国240余个省辖市平均每年用20t计算,全国城市用溶剂型涂料共计约0.88万t。

1.2 热熔型道路标线涂料的发展与现状

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研究热熔型涂料,并先后在沈阳、南京、北京、深圳等地进行了试涂。热熔型涂料的大量使用是9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的迅速发展,热熔型涂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涂层厚度为1.5~2.5mm,这种标线具有良好的夜间反光性能,使用寿命较长,一般可达2~3年。施工需要特殊的加热设备。对旧标线二次重涂时,要先铲除较厚的旧涂层才能施涂。

制造热熔型涂料的树脂有热聚型石油树脂、催化聚合型石油树脂、改性松香树脂等。合成树脂要求软化点为95℃~110℃。软化点过低,其涂料所形成的标线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易发软而形成轮迹和标线污染。由于树脂的分解不但会影响涂料的流动性、耐候性,而且会影响涂料的密度,从而使涂料的单位面积施工量变高,影响施工成本。当前我国产量最大、高速公路使用最多的热熔型涂料在水泥路面上附着力较差,满意率低[3]。

应该说,一般的标线涂料在两年后使用效果还是很差;再重新涂覆时,标线的清除工作很繁重,造成很大的浪费,虽然现在有很多的清除机械,但清除标线的质量很不理想,不但啃噬路面,且还能看到路面上白色的痕迹,给路面美观带来很大的遗憾。如京开高速路西红门收费站往北京市里方向有一段的路面几乎就是没有标线,仔细看还有原来的星星点点的白色斑点。

1.3 水性道路标线涂料的发展

郭接宁[4]发明一种水性长效反光道路交通标线涂料,其由如下的组份组成(以重量计):乳液聚合物230~390份、水33~81份、分散剂3~10份、消泡剂1~5份、颜料60~210份、辅助填料480~680份、凝聚剂13~18份,表面活性剂0.2~0.8份、增稠剂4.3~5.3份、溶剂21~32份、pH值调节剂28~38份、防腐剂0~1.8份、偶联剂0~18份。朱辰[5]发明一种水性道路标线涂料,包括水、填料、颜料和助剂,各组分重量份数为水100~300份,丙烯酸乳液200~500份,二氧化硅90~180份,云母粉30~60份,颜料180~300份,表面活性剂15~60份,粘合剂10~20份,触变剂20~30份,增稠剂10~15份等。郑家军[6]与戴飞[7]采用合成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环丙乳液配制的水性路面标线涂料,讨论了乳化剂、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功能单体的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和对涂料的干结时间、耐水性能及施工泛黄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许庆华[8]发明公开了一种凹凸棒路面标线涂料的生产方法,受到日光或灯光激发后,处在夜间和暗处能够长时间的自动发光,具有良好的指示和装饰美化效果。所述凹凸棒路面标线涂料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凹凸棒路面标线涂料半成品75%~95%和反光玻璃微珠5%~25%;所述凹凸棒路面标线涂料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提纯后的凹凸棒15%~45%、水性固体丙烯酸树脂10%~35%、铝酸锶10%~30%、聚乙烯醇超细粉末1%~15%、金红石型钛白粉0.1%~5%和固体有机硅消泡剂0.01%~5%。

孙道兴[9]将水性聚氨酯弹性树脂用硅烷偶联剂改性,并与纳米二氧化硅、功能多胺聚合物、颜填料和助剂等复配,制得了性能优异的自交联环保型道路标志涂料。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弹性树脂,在涂料中能明显改善涂料的干燥速度、附着力和耐水性。纳米二氧化硅、云母和玻璃粉等功能填料与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弹性树脂和多胺聚合物发挥协同作用能明显增强涂料的干燥速度、硬度、耐磨性和抗紫外线粉化性能,满足道路标线涂料的特殊性能要求。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实力较强的标线涂料厂家,投入了很大的力量研制并生产出水性道路标线涂料,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进行路用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量也越来越大。

1.4 其他新型道路标线涂料的发展

到了20世纪末又一种新型的道路反光标线涂料得到关注,即为新型全天候(雨夜)反光道路标线。美国统计资料表明,下雨天的事故率是非雨天的3倍,原因都是标线被雨水打湿覆盖后无法辨认,因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和不必要的交通阻塞,给国民生命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全天候雨夜标线主要用于高等级公路及多雨地区的城市道路。由于其出色的雨夜反光效果,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0,11]。

振荡型标线涂料是在热熔道路标线涂料的基础上对涂料加以改性,通过缩短其干结时间和提高抗压强度及软化点等,并采用特殊的专用施工工具画制出点形、条形等各种凸起的图样标线,这些凸起部分在冷却下来要有足够的抗压强度,以便能承受车辆的碾压[12,13,14]。与振荡型标线涂料相反,在路面应划标线的位置开出一道凹槽,将凹形标线涂料施工在凹槽里,并且施工后的标线平面应不高于或略低于路面,从而能使凹型标线在使用中长久保存[15]。

双组分道路标线涂料常见的有环氧、聚氨酯、聚脲和丙烯酸类树脂,通常以反应型树脂作为涂料组分的预粘接剂和溶剂,并配以颜填料作为一组分;另一组分为交联剂。在施工中采用双喷头按一定的比例将两种组分在喷头处混合,这种标线涂料虽为冷型,但固体分高达100%,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溶剂,固化后具有较强硬度和机械强度,对路面基材及玻璃珠具有较强粘接力,也属于一种环保和耐久性标线涂料[16]。

道路标线涂料的发展必将朝着环保、高固体分的耐久型方向发展。我国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开发一些环保、耐久型的道路标线涂料品种和先进的施工工艺,这对我国交通涂料行业乃至整个涂料工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道路预成型标线带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为改善道路涂料标线的缺陷,专家开始研发一种新型的道路交通标线带。先以工业方式生产预成型后送到施工道路现场进行简单敷设即可,能在很大程度提高其耐候、耐磨、抗紫外辐射等方面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并能大大减小施工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本质上解决涂料标线存在的缺陷问题。道路预成形标线带在国外发达国家已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制作图案、文字等形状复杂的道路交通标线时,标线带更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进入国内市场的标线带主要有美国、奥地利、日本等产品,但因价格相对昂贵,使用受到一定的局限。国产标线带也已陆续进入市场,而且与国外产品相比,种类较多,价格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陆和生[17,18]公开了一种道路交通标线带,具有由不同材料构成的多层结构,表面层为洒上玻璃微珠的水性胶,中间层为底片,下层为压敏胶。其中,水性胶可选择苯(硅)丙乳胶或环氧胶或地板胶等;压敏胶可选择聚氨酯型压敏胶或聚丙烯酸压敏胶或酚醛-丁烯腈胶;底片包括薄片和基布二层结构,薄片与基布压紧,薄片可选择塑料、橡胶、合成树脂、橡塑材料等,加上适当的填料及助剂压成薄片,基布可选择化纤布、无纺布、涤棉布等。随后,又公开了一种新型道路交通标线带,具有由不同材料构成的多层结构,表面层为洒上玻璃珠的已固化的涂料,中间层为合金铝箔,底层为压敏胶,其中,已固化的涂料可选择水性或油性的丙烯酸树脂涂料、聚氨酯类树脂涂料或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涂料,压敏胶可选择橡胶型压敏胶。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道路交通标线,因采用铝箔作底片,道路交通标线的抗折强度达60~80N,比橡塑底片的30~40N提高一倍。在2007年,陆和生[19]发明的道路交通标线带用压敏胶,按重量百分比该压敏胶由以下组分组成:橡胶材料含量为28%~33%,树脂产品含量为18%~23%,橡胶助剂含量为2%~4%,有机溶剂含量为40%~45%。

赵英[20]发明了新型道路交通标线带,具有多层结构并在长度上延伸的复合结构体,底层为混合有铁质材料粉末结构层,其上方混合有铁氧体磁性材料粉末的高分子柔软材料的片材结构层,顶层混合有颜色成分的高分子柔软材料的片材结构层,混合有铁氧体磁性材料粉末的高分子柔软材料的片材结构层与混合颜色成分的高分子柔软材料的片材结构层相互接合。

钱宏诚等[21]发明一种水溶性纳米反光涂料标线带及其制造方法,由基材、纳米反光涂料、纳米乳液、背胶、防粘纸、1.5以上折射率的玻璃珠、耐磨材料组成的预成形道路标线带。本发明的道路标线带具有超强的抗污染能力;易自洁,具有高强的反光效果,能即时粘于路面;改线时又能即时揭下不损坏路面。该预成形标线带寿命长,成本低、施工方便,文字,剪头比油漆划线美观,在阳光下它能分解尾气中的NOx,能净化空气,是绿色环保的道路使用的预成形标线带。

四川自贡市采用预成型标线,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预成型标线色彩鲜明、夜间反射性强、耐磨性强、易于清除,它既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和施工时间,又减少车辆通行的障碍和对路面的损坏[22]。四川省江油市豫蜀夜视利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预成型道路反光标线带”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并于2006年9月顺利通过验收,2008年再次获得创新基金立项。工程级预成型反光标线带主要成分为柔韧聚合物、颜料、玻璃微珠等,颜色可以是白、黄、红、黑、蓝等,色彩突出且立体感很强。夜间反射性好,基材本体含有玻璃微珠,即使表面玻璃微珠磨损掉仍能反光;粘接力好,在水泥路面以及优质的沥青路面都有很强的粘接能力。工程级预成型反光标线带具有不易污染的特性,可用于对表面颜色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室内、球场等;也适合于粉尘污染较大的城市的路面。预成型标线粘贴3个月后的还能揭下,不影响再次重新涂布标线材料。

北京市路全通交通设施有限公司采用柔韧聚合物、颜料、玻璃微珠等生产了工程级预成型反光标线带;此外,生产雨点式预成形反光标线带,用于各种路面标线和文字、图形、符号的标记,防滑,雨天反光,如图1;颜色以白色为主,也可改其它颜色[23]。

ATM超亮标线带为美国进口产品,自带压敏胶,施工时可直接粘贴在路面上,其品质十分可靠并获得美国多个洲公路局认可并得到大面积应用;ATM超亮标线带有多种颜色(白、黄、红等),如图2所示[24]。

粘贴式陶瓷组合标线是深圳市夜明珠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经过18年研制的一种用特种防滑陶瓷片与定向反光和慢反光接合的应用于路面的标线材料,其具有自洁性能高、防滑性能好、使用时间长及反光导向性能优越、施工安装方便、改道除线不伤路面、不会新旧线混淆的特点,克服了油漆标线易肮脏、污染、脱落的问题,对减少交通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产品得到了交通部的各项认证,也取得了国家专利和国际专利。可用于公路路面、停车场等路面[25]。

对我国道路上现有的各种标线材料进行了比较。根据材料类型,我国的标线材料基本性能比较见下表1。可以看出,预成型标线材料与现有其他几种材料相比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从施工和使用效果来看,这种材料适用于任何场合,如城市道路的交通标志、人行横道线、立体标志等,目前已经在深圳、珠海、上海、成都等城市得到了应用,成渝高速公路、南京机场路等高速公路上应用。

3 结 语

篇4:我国绿色产业健康发展道路探索

[关键词] 绿色产业 生态环境 环保意识

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日益加剧,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自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首届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环境与发展关系的问题越来越重视,绿色产业便应运而生。眼下其发展势头迅猛,效益可观,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我国的绿色产业起步较晚、技术实力薄弱,至今仍存在许多不足。绿色产业如何才能健康发展是我国长期以来孜孜探寻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增长潜力和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本文做以下探索

一、绿色产业必须保持其“绿色”特征

1.绿色产业必须使用绿色生产力

绿色产业的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都必须具备绿色品质。劳动者对绿色生产力的发展有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技巧,具有良好的健康标准和生活、工作习惯。劳动工具的绿色性是绿色产业重要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不能使用淘汰出局的非绿色机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必须有利于产品的绿色标准和生产过程的绿色标准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劳动对象在绿色产业的生产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生产绿色产品首先取决于劳动对象的绿色性,取决于其绿色性的质量和数量。

2.绿色产业的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必须具有绿色品质

生产过程本身要具有强烈的绿色品质,不能产生废气、废水、废渣和强烈的噪音、失控的电磁频率等,或者产生的三废要在本企业内部消化转化;生产经营管理是生產力的运筹性因素,对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性品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生产经营水平不高,绿色品质不强,生产力要素在质上不成匹配,在量上不成比例,其生产过程就不可能为绿色,其产品也就不可能为绿色产品。

3.绿色产业的自然环境必须是绿色的

绿色产业必须是在没有污染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生产或提供劳务。其生产力要素的来源必须取自没有污染的环境,如果本身来源于有污染的环境,就没有办法形成绿色生产力,就不可能生产出绿色产品和提供绿色劳务。

二、提高国民对“绿色产业”的关注程度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绿色意识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和政府领导的意识中绿色观念还极差。而绿色环保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宣传、教育。我们应加强绿色环保方面的宣传,特别是对国际环保公约、环境标准等的宣传,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绿色环保已不仅仅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通过提高各级领导、各个企业的绿色环保意识和对ISO14000系列标准的认识,把绿色环保导入企业的经营决策,树立危机感、紧迫感,从而自觉地建立科学的绿色管理体系。

2.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新时尚

大力开展和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报道,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单位进行曝光批评,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教育、在职教育和基础教育,不断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积极倡导文明健康、注重保健和崇尚自然的绿色消费新时尚。

三、 培养发展绿色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

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的科技人才和具有现代化管理知识与能力的管理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推动者。要把绿色产业的发展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在高等院校增设绿色产业有关的专业和课程,加快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同时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企业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

四、 构建绿色产业发展的宽松环境

我国的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绿色产业发展政策,即要制定税收、用地、补贴等各种优惠政策,扶持绿色产业与龙头企业壮大和发展;积极引导传统过剩型产业向绿色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内部企业兼并联合,尽快改变我国绿色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企业分散的局面。其次,要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资力度,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型投入和企业、个人投入相结合的投入体系,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再次,要营造绿色产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逐步建立起绿色产业的产品研究、生产、销售相结合的产业化模式,加大对产品生产和贸易中的技术指导,积极推进绿色产业和产品的ISO14000绿色管理及绿色产品标准的认证工作,增强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强化绿色立法、执法

应重新审视我国的绿色产品立法与执法,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应及时掌握国际环保法规信息,尽早采取对应措施,制定国内配套法规。在整个立法、执法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强化监督管理,要彻底改变我国绿色产业立法水平低、制裁措施过软和执法不严的状况,发挥绿色产品和绿色标志的示范作用,加强广大消费者的监督作用。要提高警惕,加强进口商品的管理、审查、检测,坚决杜绝危险、有毒洋垃圾的进入;在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同时,要着眼于长远利益,严格审批,禁止外资在我国兴建污染大、难治理的农药、化工、印染、电镀等企业,对于现有企业的污染问题要限期治理,必须达到我国现有的环境标准,不然令其关闭。

参考文献:

[1]朱永法宣裕方毛节琏:等. 试论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7,14(4):388~392

[2]刘长生简玉峰: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商业研究,2003,(22):82~84

篇5:我国道路发展状况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内容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总结新时代我国人权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成就,分析国际人权领域斗争形势,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孔子的“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孟子的“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荀子的人“最为天下贵”,墨子的“兼相爱”,都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古人还说:“万物之中,以人为贵。”“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理天下者,以人为本。”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等观点,强调人人生而平等,有不可剥夺的权利,推动了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历史进步意义给予肯定,同时也对其否定人权的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进行了彻底批判。马克思指出,“个体是社会存在物”,“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已经不再是人的奴隶,而变成了物的奴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起“争民主、争人权”的旗帜,鲜明宣示了救国救民、争取人权的主张。党的百年奋斗史,贯穿着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争取人权、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都牢牢把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其他各项基本权利保障不断向前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人权法治保障,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全面的民主权利。我们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大力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尊重群众宗教信仰,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我们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制定和实施四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主要大国。我们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推进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总结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经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人权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平等共享人权,坚持以系统性思维谋划人权建设,推进各类人权全面发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二是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性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最显著的特征。人权不是一部分人或少数人享有的特权,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的普惠性人权。我们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成为人权事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促进者、受益者,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是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

各国人权发展道路必须根据各自国情和本国人民愿望来决定。我们把人权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从我国国情和人民要求出发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确保人民依法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人权。

四是坚持以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的基本人权。

生存是享有一切人权的基础,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发展中使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五是坚持依法保障人权。

法治是人权最有效的保障。我们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保障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基本政治权利,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各方面权利,不断提升人权法治化保障水平。

六是坚持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

发展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各国都有权利自主选择人权发展道路,不同文明、不同国家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我们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包括人权在内的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6条,既是中国人权发展的主要特征,又是我们在推进我国人权事业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坚持好、发展好。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人权也不是装饰品,也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陷入政党恶斗、政府失信、社会失序、疫情失控的困境,政治极化、贫富分化、族群对立不断加剧,种族主义、民粹主义、排外主义大行其道,人权问题日益凸显。但是,他们还打着所谓“普世人权”、“人权高于主权”等旗号,在世界上强行推广西方民主人权观念和制度,利用人权问题大肆干涉他国内政,结果导致一些国家战乱频发、社会长期动荡、人民流离失所。

现在,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认识做好人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健康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我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不断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进程”。要坚持中国人权发展道路,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期待,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权利需求,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思想文化、公平正义、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建设,全面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全方位提升各项人权保障水平。

第二,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当前,我国人权法治保障还存在不少短板。要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健全人权法治保障机制,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覆盖,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坚决杜绝因司法不公而造成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的事情发生。对一切侵犯群众合法权利的行为,对一切在侵犯群众权益问题上漠然置之、不闻不问的现象,都必须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坚决追责。

第三,弘扬正确人权观。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场合广泛开展人权宣传和知识普及,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良好氛围。要在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人权知识教育,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当代中国人权观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特别是基层公务人员,如公安、法院、检察、民政、社保、卫健、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人员的人权知识培训。要发挥群团组织优势,促进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权益更有保障。要依托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提炼原创性概念,发展我国人权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加强人权智库和人权研究基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理论扎实、学术精湛、熟悉国际规则、会讲中国人权故事的高端人权专家。

第四,积极推动全球人权治理。“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我们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要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事务,广泛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要充分发挥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等的作用,增强对联合国等多边人权机构的影响力。

第五,积极开展国际人权斗争。人权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不能脱离不同国家的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空谈人权。评价一个国家是否有人权,不能以别的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更不能搞双重标准,甚至把人权当作干涉别国内政的政治工具。要把握战略主动。要着力讲好中国人权故事,运用形象化、具体化的表达方式,增强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要最大限度凝聚国际人权共识,占据人权道义制高点。要指导海外中国企业增强人权意识和自信,有效应对一些西方国家策划的人权滥诉。

篇6:我国道路发展状况

生态现代化理论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启示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姓名:徐晓华 学号:1022410123

广西大学发展社会学

论文摘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说,有两大矛盾:一是不发达的经济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人类能够利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底,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将现代化理论与生态化理论结合起来,相对于激进的环境论说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现实的迫切性, 它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且具有强的可操作性。生态现代化理论不仅能够在制度灵活的资本主义实现“资本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资本竞争中可以通过制度约束实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污染预防提高生态效率。因此, 该理论已经成为一种在先进的工业社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流理论, 成为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生态现代化理论 可持续发展 启示

引言: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各国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扩大,贫困、疾病、文盲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突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正文: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德国学者Joseph Huber 在1980年代首先提出的,相对于传统的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环境的改善是可以兼顾的, 这依赖于现代工业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生态效率的提高,因此现代工业社会只有经历一个生态转型过程, 人类才有可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它致力于构建经济和环境之间新的关系框架,以便改变以前两者之间的对抗性关系,它否定经济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势不两立的局面, 对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义,即维持环境健康发展是长远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并且现代工业社会的生态转型应以经济与市场动力的良性增长为基础要索,生态现代化理论坚持预防性原则, 明确提出了实现现代工业社会生态转型的具体途径, 即科技进步、市场动力、“ 反省式” 的制度安排等, 它的可操作性表明了解决现代工业社会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它要求人类发展应摒弃传统以来人们原有的现代化观念中一些不合理的内容, 如单纯追求工业化、城市化、G D P 崇拜与增加福利、利用技术工具征服自然等等, 应把“生态化”的内涵融人到“现代化” 概念中, 实现工业社会发展从现

广西大学发展社会学

代化到生态现代化之转变, 体现发展的生态理性,而不是经济理性。

Joseph Huber认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是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变是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进入高级阶段的象征, 也是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一个合乎逻辑的、必要且不可避免—“ 系统在修正自身由于忽视生态导致的结构错误”的阶段。这个阶段强调生态化和现代化的结合, 强调现代工业社会的生态转型—即生态现代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这为人类工业社会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环境问题的因素,认为科学技术是实现生态改革的关键因素。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生态效率来促进工业社会的生态转型, 实现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和环境改的双赢,要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轨道要改变方向,即技术发展的方向应是环境友好技术, 而不是先前的机械的、与自然对立的、导致环境破坏的现代工业技术。环境友好技术可提高人类使用资源和能源的生态效率,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的影响。

二.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有关讨论

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总是和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纠缠在一起:一个是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人口问题。从环境问题本身来看,它的产生似乎同人口增长没有什么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但是,自从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几乎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加上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给我们这个地球增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同样是摆在人类眼前的事实。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出口商,他们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产、生活垃圾和废物的处理不当造成的,人口增长在其中的影响微乎其微。与发达国家截然相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则是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增加,这使本来已经相当脆弱的生存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在这些国家中,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好似一对苦难的孪生兄弟,而这两者的关系又复杂。

“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是,为了确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致遭受根本性的破坏,人类的选择又显得十分有限。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有必要明确一点,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人类目前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有背于人类和地球的长远发展目标的。意识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人类已经开始努力改进以往的不利做法,并力图去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克服种种阻力,人口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发展中国家已经付出

广西大学发展社会学

了很大的努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妥善地处理人口、资源显得更为艰巨,也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单一倾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生态现代化理论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启示

在发展目标确定的情况下,“理论”指明目标方向, 可以使若干分散决策主体的行动具有共同的战略目标指向。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维。

现代化的工业大生产是城市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现代工业生产技术更多的是体现人类征服自然的胜利感, 而忽视了工业生产对自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导致了人类进人发展的困境。生态现代化坚持利用科技进步实现现代工业的生态转型,这也是我国城市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 国外在工业生产方面除了推广绿色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外, 实现物质流动模仿自然系统的循环机制, 形成封闭网络循环的生态工业园已成为工业发展的趋势;在城市建筑工业方面, 主张绿色社区和绿色建筑物的建设, 如柏林1993年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的更新改造目标, 对于建筑的生态更新则采取了一些环境友好技术和措施:节能技术: 在建筑立面和地板层使用优选的热绝缘材料, 减少建筑热能消耗; 使用太阳能加热水;楼梯照明和空调系统采用光电技术。节水技术: 使用来自屋顶的雨水灌溉花园、草皮和冲洗水厕; 安装节水设施:材料使用:尽可能减少塑料和铝材的使用;尽可能地采用当地的适宜材料, 减少交通和运输成本和造价;废物回收: 废物分离设备的使用。生态设计: 开展绿化工程和生态导向的院落空间更新设计, 减少社区消极空间等。结果这个项目获得了成功, 一举从先前的城市发展乏力变成了德国建筑和城市生态现代化建设关注的焦点—这也应是我国城市工业生产发展的方向, 是值得借鉴的。

我国城市应完善环境政策和规则, 通过生态化达到外在环境效果的内在成本化来促进生态现代化的实现。政府应通过实行环境质量认证、环境稽查、征收生态税等政策的控制和引导, 刺激经营者在环境友好行为方面的竞争, 从而创建生态市场, 促进城市生产、生活、建设活动等方面的生态现代化转型。城市的众多企业既是污染的制造者, 同时也是真正能够对环境保护采取措施的执行者, 因此, 我国城市环境重建的某些任务、责任的规定者和动机的产生来源也应从政府转向市场。如以资源大量消耗和产生废物为特征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是线性的, 各环节产生的废物进人自然环境, 生态效率很低。完善污染物排放规则可促使企业进行废物处理的生态市场的创建, 如有些企业对外排放的有害物质可变成其

广西大学发展社会学

它企业的生产原料, 通过构建企业之间的这种互补关系, 实现各种物质在企业间良性和循环流动既可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 也可变废为宝, 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市的生态现代化除了采用适宜技术和发挥市场机制提高城市系统生态效率外, 还应强调城市社会核心公共制度的改变,包括各个层次尺度的科学技术、生产和消费、政策和政治以及市场等,应构建“反省式”的制度,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固:政府在城市发展决策中应转变角色,转换政府的角色为分的、灵活的、互动的管理方式,而不是组织严密的、命令控制式的环境管理;社会资源的整合,包括社会网状关系构建和公众参与引导两个方面。即强调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计划决策过程中应有不同利益代表者,如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政治组织和市民等的参与,保证经济和生态发展目标的协调;应构建促进各层面的社会参与的网络平台,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以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公众参与设计制度的完善与重构,因为他们都是生态重构和改善的载体。城市每个领域和层次的公共政策整合。转变政府的中心作用,构建城市社会、政策等等的网状系统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并且这种网状系统不仅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是必要的, 而且在区域、国家、国际级也是很有必要的。

总结: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从以上总结可得出生态现代化理论对我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一定的启示,对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发展更是有莫大的影响,城市的生态现代化通过技术进步、市场动力和社会制度约束和调节三者的作用,构建基于生态理性的网络关系,预防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构成、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对自然的损害,达到实现城市和自然关系和谐相处的目的。当然,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交通结构、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的生态现代化也是必须的,所有这些有待于人们去探索和完善之。

参考文献:

【1】 险亨俊 《现代化和生态环境》 经济参考报 2002 【2】 Joseph Huber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翻译版

【3】 温家宝:走科学发展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全文)2005 【4】 《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5】 王东京 《城市改革与发展》

【6】 韩凌 《建立与环境和谐的新经济体制》 2001 【7】 李亚雄 《发展社会学》

上一篇:健康讲座申请下一篇:争做优秀生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