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的意义与历程

2024-06-18

国企改革的意义与历程(精选6篇)

篇1:国企改革的意义与历程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历程与经验

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经验,对于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改革历程

30年来,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深入、制度创新几个发展阶段,经历了由单项到综合、由点到面的逐步深化过程。

初步探索阶段(从1978年到1987年)。这一阶段主要是顺应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恢复职称评审、扩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自主权,对聘用制进行初步探索。为满足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一些事业单位开始探索聘用合同制,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事业单位急需人才的矛盾,调动了一部分优秀人才的积极性。

深入发展阶段(从1988年到1992年)。这个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下放权力,扩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自主权,聘用制实施范围逐步扩大。实行聘用制的不单纯局限于新补充干部,而是扩大到事业单位的各类人员。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都试行了各种形式的聘用制度,一些改革力度比较大的地区,还对事业单位的全体人员进行了聘用合同制的试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阶段(从1993年到1998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特点,建立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1995年原国家人事部和中编办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会议--郑州会议,启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总结前一阶段事业单位聘用制经验的基础上,把聘用制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制定出台事业单位聘用制管理办法。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上海、江苏、安徽、文化部、北京市科委系统和文化系统、中科院等十几个地方和部门出台聘用制管理规定,大部分地区的事业单位都不同程度实行聘用制度。

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的新阶段(从1999年至今)。这个阶段国家全面研究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建立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问题,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1999年,原国家人事部在天津召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会议,初步确定了改革的目标任务。200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出台,明确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向和总体要求。随后,中组部、人事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改革进行了具体部署。200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为事业单位试行聘用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针对各地各部门在试行聘用制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制定了试行聘用制度的政策解释和与之相配套的工资待遇处理意见。2003年底,中央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2004年3月,原国家人事部选择确定了地域上各具代表性、行业上具有典型性、改革内容上各具特点的15个试点联系点。2006年10月,原国家人事部出台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2008年3月,国务院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并在5个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成就

回顾30年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奋斗历程,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变大一统的干部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适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新模式。通过改革,基本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配套措施完善的科学分类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符合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岗位人才成长规律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2002年,《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出台,标志着一种新型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开始建立,标志着我国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的人事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形成。截至2007年10月,全国已有75.6万个事业单位(占总数的60%)和2045万名工作人员(占总数的70%)实现了分类管理和聘用制。

改变人事管理缺乏政策法规的状况,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体系。30年来围绕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从国家到地方,都先后制定出台了梯次配套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规定。党中央、国务院及原国家人事部等制定出台了与《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相配套的10余个文件。内容涵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合同管理、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工资分配、考核奖惩、辞职辞退、养老保险等方面,使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各个主要环节有章可循。

改变人事管理活力不足的状态,初步建立了科学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从设计、实施到完善,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身份管理终身制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制度的内在机制通过改革的实施和制度的落实已逐步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在:在人员“进口”上,公开招聘成为事业单位进人的主渠道。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目前,全国大多省、市均实行了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在队伍的“楼梯口”,竞争上岗全面推行,引入了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充分体现平等竞争。在工资分配上,实行绩效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到按岗定酬、薪随岗变,改变以往分配“大锅饭”的局面。在平常管理环节上,考核作为激励机制的重要方式得到很好坚持和应用。此外,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建立完善,维护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改革经验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在解放思想中形成的认识成果,为开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新局面、实现新突破奠定了思想基础。

必须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相适应。必须站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去谋划布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相配套,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相协调。只有这样,改革才能有发展,改革才能有生命力。

必须吸收和借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和经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要善于引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和经验。

必须坚持继承创新、与时俱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对原有制度中合理正确的内容,如党管干部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必须继承发扬,不断加以改进完善;对那些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如单一的管理模式等,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涉及很多人的利益。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做到总体目标与分步实施相统一,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改革的力度与职工的承受度相协调,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篇2:国企改革的意义与历程

摘要:党的委员会是由党的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决议执行机构。党的委员会制度是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基本制度。健全和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使这一制度的功能得以切实有效地落实,始终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任务。健全和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关键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党的全委会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党委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和完善党委票决制。

关键词:党委会制度;发展历程;改革思路

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中,党的委员会制度(以下简称党委会制度)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基本制度。考察党委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健全和完善党委会制度的思路,对于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委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建党以来,党委会制度从创建到发展,历经曲折而不断走向完善。这一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1.从1921年到1949年:党委会制度的形成时期

1921年党的一大党纲第7条规定:“凡是有党员五人以上的地方,应成立委员会。”第9条规定:“凡是党员不超过十人的地方委员会,应设书记一人;超过十人的应设财务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各一人;超过三十人的,应由委员会的委员中选出一个执行委员会。”[1]这表明,党的一大党纲就已经初步规定了党委会制度。1922年,党的二大党章对中央执行委员会、区以及地方委员会的任期、职权等作了明确规定。二大党章第8条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期一年,区及地方执行委员会任期均半年。”第9条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大会的各种决议,审议及决定本党政策及一切进行方法;区及地方执行委员会执行上级机关决议并在其范围及权限以内审议及决定一切进行方法。”[2]这些规定在完善党委会制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同二大党章一样,三大党章规定各委员会均互推委员长一人总理党务,其余委员协同委员长分掌职务。1925年,四大党章修正案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一个地方有三个支部以上,经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许可,区执行委员会得派员至该地方召集全体党员大会或代表会由该会推举三人组织该地方执行委员会”。[3]同时还规定,中央、区以及地方委员会和支部,分别设立总书记和书记的职位。1927年,党的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明确指出:“中央应该强毅地实行集体的指导,从中央省委以至支部。”[4]同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第12条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5]并第一次对党的各级组织设立专章,分别有“党的中央机关”、“省的组织”、“市及县的组织”、“区的组织”、“党的支部”、“监察委员会”、“党团”等,使各级党委会的地位及职权更加明确。1928年,党的六大党章更为具体地规定了各级委员会的地位、职权和活动方式,使党委会制度更加完善。

1937年5月,刘少奇在延安举行的白区党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党的集体领导,也只有在民主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只有广泛地吸收了全体同志的经验与好的意见,才算是真正的集体领导。党的民主集中制与个人负责是必须同时采用的。重要问题应该民主决定,但工作的执行则应个人负责。”[6]这对党委会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44年10月,刘少奇在延安为中央派往外地工作的干部作报告时指出:“我们党历来的制度是民主集中制,但是没有被尊重,没有被实行,有这方面的毛病。是不是还有另一方面的毛病呢?也有的,就是有些同志把党里面或群众团体里面、地方工作中间那一种工作方法带到军队里面来了,什么事情都要讨论,结果就把这个军队搞得吊儿郎当、没有纪律、没有制度。不过这方面的问题不严重、不普遍。普遍的是把军队的首长制搞到党里面来,在党里面运用军事工作的方法与首长制的方法。”[7]在这里,刘少奇指出,个人包办是党委会制度有效运作的最大威胁。1948年,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明确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8]要求各级党委必须建立健全党委会议制度,一切重要问题均须交委员会讨论,由到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作出明确决定,然后分别执行。这个决定对于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尤其起了重大的作用。邓小平后来指出:“这个决定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总结了党内认真实行集体领导的成功经验,促使那些把集体领导变为有名无实的组织纠正自己的错误,并且扩大了实行集体领导的范围。”[9]但这种集体领导制度在实际运作中,还是存在着以集体领导的外表掩盖个人包办和个人专断的实质的现象。为此,毛泽东在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论述了党委会的十二条工作方法,其中有七条是关于如何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之间的关系,防止个人包办和个人专断,包括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互通情报”等。然而,实践证明,仅靠讲究正确的工作方法,依然很难克服个人包办和个人专断的“顽症”。

2.从1949年到1978年:党委会制度的曲折发展时期

建国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组织建设中如何实现党委集体领导进行了许多思考。鉴于“高饶事件”,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一致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要求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分散主义和个人主义,反对骄傲情绪和个人崇拜。强调党委集体领导,并不是要否定个人在集体领导中的作用,因为有了集体领导,而没有个人分工负责,那么集体领导所作出的正确决定就难以真正付诸实施。因此,毛泽东主张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1955年3月21日,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开幕词中指出:“中央和各级党委必须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继续反对个人独裁和分散主义两种偏向。必须懂得,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这样两个方面,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互相结合的。而个人负责,则和违反集体领导原则的个人独裁,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10]政治学研究但由于受“左”的错误思潮的干扰,党委会制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曲折。1958年1月,根据杭州会议和南宁会议与会者的发言,毛泽东起草了《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主要目的“是想在工作方法方面求得一个进步,以适应已经改变了的政治情况的需要”。在草案中,毛泽东将党委会工作制度概括为“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这八句话明确概括了党委的责任,即党委对大事作出决定,并在执行过程中加以检查。草案同时还提出:“是否事事都要问过第一书记?可以不必。大事一定要问。要有二把手、三把手,第一书记不在家的时候,要另外有人挂帅。”此后,“党委负责”、“书记挂帅”的原则在全国各地普遍推行,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党政不分的一元化体制,直接反映出权力过分集中的事实:权力过于集中于各级党委,党委权力过于集中于几个书记,尤其是第一书记。党的领导已经蜕变为个人领导和个人专权。

在1962年1月七千人大会的讲话中,毛泽东指出:“党委的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第一书记个人独断。在党委会内部只应当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一书记同其他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拿中央常委或者政治局来说,常常有这样的事情,我讲的话,不管是对的还是不对的,只要大家不赞成,我就得服从他们的意见,因为他们是多数。”针对一些省委、地委、县委存在的一切事情第一书记一个人说了就算数的状况,毛泽东指出:“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一人称霸。这样的第一书记,应当叫做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毛泽东要求地方和基层领导回去后一定要把民主集中制健全起来。“首先要建立和加强集体领导。不要再实行长期固定的‘分片包干’的领导方法了,那个方法,党委书记和委员们各搞各的,不能有真正的集体讨论,不能有真正的集体领导。”尽管如此,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依然存在。正如后来邓小平指出的那样:“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全国各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

3.从1978年到现在:党委会制度不断完善时期

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第二部分,对党委会的集体领导制度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主要有:(1)强调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之一。《准则》规定:“凡是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事,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干部的重要任免、调动和处理,群众利益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上级领导机关规定应由党委集体决定的问题,应该根据情况分别提交党的委员会、常委会或书记处、党组集体讨论决定,而不得由个人专断。”(2)强调党委会内部成员的平等关系。《准则》规定:“在党委会内,决定问题要严格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书记和委员不是上下级关系,书记是党的委员会中平等的一员。书记或第一书记要善于集中大家的意见,不允许搞‘一言堂’、家长制。”(3)强调集体领导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准则》规定:“坚持集体领导,并不是降低和否定个人的作用,集体领导必须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要明确地规定每个领导成员所负的具体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不要事无巨细统统拿到党委会上讨论。”《准则》还特别提到党委中书记的作用:“在分工负责中,书记或第一书记担负着组织党委的活动和处理日常工作的主要责任。不应借口集体领导而降低和抹杀书记或第一书记在党委会中的重要作用。”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各级党委要真正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完善党委会制度要从中央做起。主要包括:“建立中央政治局常委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定期报告工作的制度;适当增加中央全会每年开会的次数,使中央委员会更好地发挥集体决策作用;建立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中央书记处的工作规则和生活会制度,使集体领导制度化,加强对党的领导人的监督和制约。”

1996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本条例分总则、职责、组织原则、议事和决策、书记办公会、重大问题决策、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监督和处分以及附则等共七章内容,对地方党委如何实行集体领导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了比较全面的制度安排。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民提出了集体领导的新原则,即“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持协调高效运转,增强整体合力。”这对于进一步完善党委会制度、发挥党委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健全党委常委会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党委会制度的改革思路

纵观党委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党委会制度运行中存在着由来已久但又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两大顽症:一是家长制,个人专断;一是自由主义,各自为政。具体地说,党委会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党委全委会作用还不能充分发挥,二是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还不够健全,三是党委票决制还不太完善。改革党委会制度,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使党委会制度的运作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江泽民曾指出:“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

1.健全全委会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

党委会一般分为全委会和常委会,全委会在保障党委重大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中的作用不可低估。美国学者萨托利在论证决策民主时曾用了两个定理作为分析的前提:“定理1:一切团体或集体决策都有内部成本,即决策者本身付出的成本,这一般称为决策成本。定理2:一切影响到集体的决策都涉及到外部风险,即从外部接受决策的人遭遇的风险。”一般来说,决策者人数同决策成本成正比,同外部风险成反比。实践证明,党代会的决策,风险较小,但成本很大,而常委会甚至个人的决策,成本较小,但风险很大。因此,全委会的决策似乎成为最佳选择。从理论上说,常委会由全委会选举产生并对全委会负责,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全委会一年只召开一次或两次会议,党委的日常工作由常委会主持,常委会成员的“级别”又高于其他全委会成员,因而常常出现常委会代替甚至领导全委会的现象。健全全委会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全委会的作用,是健全党委会制度、扩大党内民主的关键。

健全全委会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健全定期召开全委会会议制度。目前,应适当增加全委会的会议次数。中央全委会每年可召开两次例会,省、直辖市全委会每年至少召开三次例会,市、县全委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例会。这样可以保证全委会及时对重大事务进行决策,否则,全委会的决策权就有可能流失到常委会。此外,应不断丰富全委会的会议内容。全委会会议的议题,既可以由常委会提出,也可以由委员、常委联名提出。全委会在对议题审议时,应增加询问、质询、批评、建议等内容,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听取和表态。二是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常委会由全委会选举产生,必然要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出现全委会对常委会监督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在全委会闭会期间,其监督作用难以发挥。因此,应在全委会对常委会经常性监督上作出具体规定。除了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外,全委会还应每年定期对常委会进行考核,并对常委会成员进行民主测评,促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

2.健全党委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建立和完善党委会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一方面,党委会应结合实际对重大事项进行细化和量化。党章规定,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并作出决定。哪些是需要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必须用成文法规形式具体明确,不能抽象笼统,这是党委领导的重要原则,也是健全和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的前提和基础。经中央政治局同意,尉健行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不准个人或少数人专断。”首次明确了党委集体讨论的重大问题主要是“三重一大”。2004年9月中央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重要问题主要是指: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事项;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按干部管理规定应该由集体讨论决定的干部推荐、任免、调动和奖惩;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问题;发展新党员;上级党组织规定应当集体讨论决定的其他问题。”虽然党内法规对重大问题有规定,但仍显宏观。地方党委应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对重大问题进行细化和量化,而不能随机确定。另一方面,党委会议事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党委会议事规程大体可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确定例会议题和例会时间。党委会的会议议题除由常委会提出外,也可由全委会成员联名提出。可以按照全委会组成人员数,规定1/3以上委员联名提出的议题,即应列为全委会会议正式议题。如无特殊情况,不能更改议题,也不能提前或延迟例会会期。二是严格会议议程。应在会前五天将会议议题、议程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告知委员,以便让与会者有足够的时间了解议题、议程。会议召开要严格按照事先确定的议题和议程讨论问题,非特殊情况,不能临时动议。三是充分发扬民主。在议题讨论过程中,每个人在会上都有独立而充分的发言权。要让与会者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防止压制不同意见和曲意迎合主要领导意见这两种不良倾向。四是选择恰当的表决方式。党委会的表决一般分为口头表决、举手表决、记名投票表决和无记名投票表决四种方式。对重大问题的决定,可采用记名投票表决,以增强委员的责任感,真正做到集体决策、集体负责。而对于重要干部的推荐或任用,则应选择无记名投票表决,以利于委员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五是会议作出的决定应当当场宣读,并得到党委所有成员的坚决执行,任何人不得违反或改变。这些程序应当得到严格遵循,不能随意简化或颠倒。

3.建立健全党委票决制

党委票决制,是指党委会成员用投票的方式进行决策的制度。在党委会中,一人一票,每个票值相等。实行一人一票表决制,是由党委的集体领导性质决定的。党委会是由党代会选举产生的领导集体,其每个成员的权力来源相同,因此,他们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既然党委会的全体成员地位平等,那么对决策进行表决时,就应该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当前,党委票决制主要运用于重要干部的任用方面。2002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市(地)、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上级党委常委会提名,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在全委会闭会期间,由党委常委会作出决定,但决定前应当征求全委会成员的意见。这一规定为票决制的推行奠定了基础。随后,不少地方党委开始了对拟任人选进行票决制的改革试点。根据各地推行党委票决制的实践经验,笔者以为,建立健全党委票决制,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逐步扩大票决制的主体和客体范围。票决制的主体应当由目前的常委会扩大到全委会,票决制的客体应当由目前的重要干部任用扩大到包括“三重一大”的所有问题。二是不断完善票决制的环节。在投票表决前,应做到充分酝酿,如可增加决策议题的预告环节,以保证党委成员在正式表决前有足够思考准备的时间;在投票表决过程中,应做到充分讨论,并对票决过程进行全程如实记录;在票决结果出来后,应做到决议公示。三是探索实行差额票决制。为了提高票决质量,票决拟任人选或拟通过方案应当多元化,而不是单一化,从而使票决做到多中选优,而不是投信任票。四是加强票决制的配套制度建设。票决制不是党内民主的全部,需要同其他党内民主措施配套进行,比如党组织的考察、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工作业绩考核、民主评议等。

由上可见,当前党委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将决策权从常委会转移到全委会,使全委会的功能提升为决策机关,使常委会的功能主要定位为行政机关,从而实现党内执行权与决策权在一定范围内的适当分解。当然,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一个重要政治设计,党委会制度改革还需要经过反复实践并加以理论总结。

注释:

[1][2][3][5 《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十六大)》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第6页,第21页,第26页。

[4]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88页。

[6] 《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7页。

[7] 《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385—386页。

[8]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0—1341页。

[9] 《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30页。

[10]《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1—392页。

[11][12][13]《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5页,第355页,第356页。

[14]《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4、295、310页。

[15][17]《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8—329页,第341页。

[16]《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17—419页。

[18]《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19]《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63—271页。

[20][22]《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第288页。

[21][2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293页。

[23][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44页。

篇3:中美学分制的发展与改革历程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的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量,并以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1]它以选课制作为学分制的运行载体,将课程转化为学分进行计算,且设置最低学分限制,保证学生学习时间。

选课制是允许学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自己选择学科、专业和课程的一种教学制度。[2]它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兴趣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由选择,设计个人课表。它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受两方面的制约,既保证了专业学习的重点,也能顾及自身兴趣特长。

学分制是一种计算教学量的制度,而选课制是如何选择学习课程的制度。选课制是它的实现形式和主要内容,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更加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导师制也是由选课制派生出来的学分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包括绩点制和课题制等,都是学分制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衍生出来的。

二、中美学分制的发展和改革历程

学分制起源于选课制,19世纪初萌芽于德国的柏林大学,由威廉·冯·洪堡首行,洪堡认为“大学最主要的原则是尊重自由的学术研究”,注重研究高深学问,允许学生选科、选择教师和转学,由此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选课制。后学分制成名于哈佛大学,并在美国得以完善,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仍在实践中,影响深远。而我国学分制虽然引入较早,发展过程却坎坷缓慢,直至20世纪末,才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一)美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

美国的学分制发展经历了改革尝试期、完全学分制时期、限制学分制时期三个阶段,目前处于弹性学分制时期。哈佛大学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美国,最早提倡选修制的是托马斯·杰斐逊,威廉·玛丽学院是尝试选修制的首发学校。1799年,托马斯·杰斐逊起草了《普及知识法案》,其中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选修制,同年12月,威廉·玛丽学院决定采取这一提案。在当时教育改革的高涨呼声中,1839年在昆西的支持下,哈佛大学发动课程改革,哈佛大学允许学生在一年级之后选修诸如科学、现代语等课程代替原来必修的拉丁语和希腊语,但到了1845年,随着昆西离任、经费紧张、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等,哈佛开始减少选修课程,最后这次课程改革消弭无形。直至南北战争后,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工作者地位得到提高,形势需要学校课程改革,选修制的革新运动在美国再次兴起,哈佛走在改革前列。

杰斐逊将选修制引入美国大门,埃利奥特则带领哈佛大学将选修制在美国生根发芽。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上任伊始,便宣称:“本校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改善并推广选修制”在他的推动下,哈佛大学全面实行选修制。1872年,哈佛取消四年级所有的规定课程,在1874—1884年十年间,哈佛全部年级实现选修制,且选修课占该年纪课程总量的60%,到1895年,只有英语和现代外语仍为必修课,其它均为选修课,1897年,整个哈佛的规定课程只有一年级的一门修辞学。埃利奥特为解决当时在美国大学中,如何计算学生毕业取得学位所必须完成的学习量的难题,在选修制的基础上提出并形成学分制,并在全校推行。后来,学分制推广到全美直至全世界。这个时期是完全学分制时期,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授课教师,自己安排学习计划、自己决定毕业时间,不受修业年限的限制,只要修满毕业要求的总学分即可毕业。它带有一定的理想色彩,是学分制的雏型,在实际运行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过多的课程设置造成资源浪费、课程重量不重质等等。

面对完全学分制带来的问题,美国大学开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来限制完全学分制中的随意性,这段时期可以将其称为限制学分制时期。继埃利奥特之后,洛厄尔接任哈佛第22任校长。他针对学分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集中与分配”制,并引进英国的导师制作为配套制度对学分制加以完善。“集中”是指学生在可供选择的课程中,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专业课以保证重点;“分配”是指剩余的课程分三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各选数门,以保证学生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这种制度既保证专业课学习的深度,又给学生的个人爱好留有余地,妥善处理了完全学分制出现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职业结构流动,它也面临着集中的领域与分配的领域怎样组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的问题。

二战后,教育走向普及化,弹性学分制应运而生。弹性学分制就是在不改变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的基础上,对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允许有一定的伸缩性的一种学制。它扩大了学生学习时间的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安排。除时间上的弹性外,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方式,现今许多高校致力于实现学生学习空间上的弹性化,使学生学习更加效率、立体。MOOC等微课堂的发展,正在使学生的学习地点弹性化,时间自由化,资源节约化,这些都使教育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领域。

(二)我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学分制也经历了比较曲折的发展历程。虽引入较早,但由于战乱等因素发展缓慢,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918—1952是引入期,1918年选课制经由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引入我国,并在北大率先实行,后国内高校纷纷效仿。1929年,教育部制定的《大学章程》使学分制在我国得到确立。

1952—1978年是停滞期,主要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种学制不适应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教育部指出“有条件的高校可试行学分制”,学分制在我国缓慢发展。

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要求“减少必修,增加选修,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学分制得到初步发展。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我国的学分制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国家鼓励高校采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正好适应新时代对人才模式的需求,国内一流高校纷纷进行改革,如:许多高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国家近来提出的“双一流”建设,这些政策和改革,落到实处,都是需要推动课程的改革,完善学分制的发展。

三、启示与展望

纵观中美学分制的发展历程能给我们带来诸多的思考和领悟。肯定的是,学分制的发展符合时代要求,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可以对国外学分制的发展加以借鉴,解决学分制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首先,学校应有更多的自主权。对比中外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学分制在国外是由自由的土壤发展起来,主要是学校主导,加以完善,由个别学校推广到全国。寻觅我国的学分制发展足迹可以发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学分制的发展在校际间萌芽并得以推广,在新中国成立后,主要由国家主导,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初期发展快,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学校的选课制给学生选择空间十分有限;学生选课时选容易的而非自身需要的;学生在选课之前缺乏对该学科教师的教学风格、所学内容的了解,盲目进行选择等等。对于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操作问题,学校根据情况自主处理更加灵活即时,但也要注意实时监督。

其次,学制应更加弹性化。在我国,大学一般是4年,研究生3年,这种固定模式太过僵化,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在课程上,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此外对于学校没有条件开设的课程,可以让学生进行网络课程学习,来获取学分。

最后,学校应更人性化。学校建立专门的咨询中心,帮助有需要的学生根据其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盲点、未来规划等建立合理的课程表,学校网站应当有专门关于学校专业教师的短视频和课程大纲、考试要求等,让学生在选课之初有渠道了解到该门课程的相关资料,以避免盲目选课带来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摘要:学分制的发展由来已久,研究其历史对我国当前学分制的发展能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从学分制与选修制的关系、中美学分制的发展和改革历程以及启示与展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重点阐述学分制的发展历史,再结合我国学分制在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学分制,选修制,改革

参考文献

[1]郭必裕.学分制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J].上海高教研究,1998(S1).

[2]王慧青.学分制与选课制[J].教学研究,2005(1).

[3]常思亮.美国大学学分制的发展历程与特点[J].当代教育理论与时间,2010(5).

[4]蔡先金.大学学分制的生成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5]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3.

[6]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美国著名大学今昔纵横谈[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7]张劲松.高校学分制的诞生与发展历程的剖析[J].山东教育学报学报,2007(5).

篇4:国企改革的意义与历程

关键词 传统园林;发展历程;意义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3-059-2

1 概述

园林主要是由自然景色与人为构造相结合,指在一定的范围内,结合地形、风貌,加以改造,形成一个园林雏形,然后利用植被、建筑,以及各种符合地区特色的产品等,构建成一个和谐、自然供观赏和享受的环境。园林的发转状况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现状的表现。

2 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史

中国园林有着3000年的历史。商周时代的“囿”,是园林的雏形,除了部分人工建造外大部分还是以天然山水景色为主体,其功能就仅限于帝王与贵族狩猎、享乐之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秦汉时出现了宫苑和私家园林,隋、唐、宋发展为宫与苑,最后到了园林艺术的鼎盛时期——明清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1]。

2.1 园林的发展——秦汉时期

皇家园林始于秦始皇时代,园林的发展与新兴皇帝独裁政体的政治体制相适应,体现当时的政治思想观念,在皇家宫苑按照天上的星座进行布局,充分体现了当时“天人合一”的思想。秦汉代有代表的宫苑——上林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像中神山,龟鱼之属。”这个时期的林园构造模式对后世造成的深远的影响。

2.2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发展进入了另外一个领域,对园林的定位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个时期的哲学有两大派——“玄学”与“神灭论”,这时宗教也出现了佛教与道教。文人,士族开始寄情于山水,在自然中寻求安逸、舒适。对大自然山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在园林建设中改变了以外的主观思想和意愿的带入,而是更多地尊重自然特色,更直观的表达自然景观,修饰性和具有象征性的建筑减少,园林开始逐步的成为了一个游赏、放松的地区。

2.3 园林的全盛期——唐宋苑园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国富民强,文化艺术空前繁荣。文人参与营造园林,使园林具有的艺术性的色彩,文人造园思想与造园技艺开始相结合。园林建设具有了文化艺术的传承。“文人造园家”的雏形在唐代即以出现。宋代的皇家园林其造园规模和气魄不如隋唐但规划设计较为精致。宋代造园的成就—筑山、理水、置石。宋代文人园林是唐代文人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在唐朝园林的基础上,宋朝对园林的建设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造园简单而意境深远。对大自然的风致的提炼与概括是宋代艺术的普遍风格,也是创作方法趋于写意的表征。二疏朗:园内的景物数量不求其多,因而整体性强而不流与碎琐,园林的筑山往往主山连绵而客山拱伏成一体,山势多平缓,不做大的起伏。植物配置亦以大面积的丛植或群植成林为主,林间留余空地,虚实相对。建筑密度低、数量少,且个体多于群体。三雅致:在私家园林中大量栽植梅菊,出来观赏之外也同样具有诗画中的“拟人化”用意。园林用石盛行单块的“特置”,建筑物多用于草堂,草庐,草亭等。四天然: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园林选址很重视因山就水,利用原始地貌,园内建筑更注意收纳、摄取园外之“借景”,使得园内外相结合而浑然一体。园林建筑的造型到了宋代,几乎可以说达到了完美的程度,由于唐宋打下了非常坚厚的造园艺术基础,才使我国明、清的园林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2.4 园林艺术的鼎盛时期——明清

明、清时期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成熟时期,表达的思想和中心更加的明确。文艺艺术成为了园林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赋予了园林景观意境,明清时期,园林建筑在皇室和封建士大夫之间开始普遍存在。除了皇室园林以外,一些士大夫为了体现自己的地位,满足生活需要,开始选择山水富饶,景观优美的地区作为园林建筑的基地,建设私人宅院,促进了园林建筑的高度发展。其中江南和苏州的园林最具代表性,园林结合自然风景,展示自然美,同时又具有地区性的特色,苏州更有“园林之城”“人间天堂”的美誉。明清皇家园林的主要成就如下。(1)独具壮0观的总体规划。如避暑山庄的山区,分别把北国山岳、塞外草原、江南水乡的风景名胜汇集于一园之内。(2)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主要是通过建筑个体和群体的外观、群体的平面和空间组合而显示出来。如乾隆在《食蔗居》诗所谓“石溪几转遥,岩径百盘里;十步不见屋,见屋到咫尺”。(3)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

3 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意义

中国园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极具艺术魅力,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中国园林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不仅汇集了自然山水之美,而且汇集了各种艺术美和人工技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现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建设成为缓解压力,实现精神享受的一个根据地。现代园林的建设要继续发扬我国园林建设的特点和优势,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园林建设,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文化娱乐场所,所以加强园林建设是人们生活的需要。我们要吸取和借鉴我国古典园林艺术为今天的新型园林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孔德建. 中国园林史 [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20,150-161.

篇5:英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与启示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2014-1-24

●英国“破碎化”电改的国情背景是:撒切尔政府推崇私有制、市场化和自由化,迷信“市场万能”,这与我国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国情截然不同。

●“破碎化”改革后,英国电力市场主体从“各环节独立”演变为“一体化重组”:厂网分开时的12家供电企业整合为6家发输配售一体的集团公司,占据大部分市场。

●本土电力企业丧失市场主导地位,德、法企业成为英国电力市场上主力军,占据60%份额。

●电价持续上涨,工业和居民电价9年间分别上涨47.1%和31.6%,居民电价涨幅比法国高28.7个百分点,比欧洲平均水平高13.1个百分点。

●2014年英国将实施的新一轮电改方案不再以“促竞争、提效率”为目标,而以保障安全供电、促进低碳发展和用户负担最小为目标。

●电改没有统一成熟的模式,各国电改须立足国情、因地制宜地探索改革路径,决不能照抄照搬,还应根据形势变化和改革实施情况进行调整。

英国电力改革的背景及历程

上世纪90年代初,电力工业改革作为撒切尔政府推行的整体经济体制变革的一部分,伴随着这一阶段英国国有行业的私有化步伐拉开序幕。

改革前,英国由国有化的中央发电局统管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发、输、配电业务,实行垄断经营,下属12个地方电力局,按照所划分的区域进行供电。另有一个协调组织——电气委员会负责电力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以及相关事务的处理。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也有类似的垄断机构,如苏格兰发电局。

1989年,英国对原有中央发电局资产实施厂网分开和私有化重组,同时建立了竞争市场,并在后续的20多年中不断总结和调整改革模式。市场模式经历了从集中竞价到双边交易的转变;市场主体经历了从各环节独立到发、配、售电环节一体化重组的过程。

改革第一阶段是行业结构重组、私有化和电力库模式建立。19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1989年电力法》,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原中央发电局拆分为3个发电公司(国家电力公司、电能公司和核电公司)和一个输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然后,将分拆后的公司和原有的12个地方电力局逐步实施私有化。在苏格兰,南苏格兰发电局和北苏格兰水电局在民营化后股份全部售出,成立了苏格兰电力公司和苏格兰水电公司,统一经营发、输、配、售电业务,各部门独立核算。北爱尔兰电气服务部在1992年私有化中将所属4个发电厂售出,同时成立了北爱尔兰电网公司,经营输电、配电和零售业务,并于1993年转变为股份制公司。

在进行电力重组的同时,英国电力工业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了竞争性的电力库。在这种模式下,电力输出超过5万千瓦的电厂必须持有发电许可证,通过电力库进行公开交易(直供除外)。供电公司、批发商、零售商及用户(除直供用户之外)也必须通过电力库来购买电力。一个名为电力联合运营中心电力市场交易机构成立,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运营。

改革第二阶段是建立新电力交易制度。由于强制电力库存在定价机制不合理、市场操纵力等问题,英国议会于2000年7月28日批准了新的公用事业法案,对电力市场的框架和行业结构进行了调整,设立了新的管理机构OFGEM和新的用户组织Energywatch。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以双边合同为主的新的电力交易机制完全取代了电力库模式,建立了新的经营执照标准,重新规定了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改革第三阶段:BETTA模式建立。1990年以来的改革,主要是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地区没有建立竞争性的电力市场。2005年4月开始,英国政府决定将NETA模式推广到苏格兰地区乃至全国,称BETTA计划。

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竞争性电力市场,统一电力贸易、平衡和结算系统。第二,实现全国电力系统的统一运营,由英国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全国电力系统的平衡,保障供电质量和系统安全。苏格兰原有两个电力公司保持输电资产所有权。

英国电力行业结构演变及现状

耐人寻味的是,在拆分中央发电局和私有化电企后,受市场利益驱动,英国电改初期“破碎化”的电力行业结构竟然重新出现了一体化并购趋势。

厂网彻底分开初期产生的12家供电企业逐渐整合为6家同时拥有发电、(输)配电、售电或发电、售电一体化集团公司,占据英国市场大部分份额。经过20多年的不断重组、并购和改革,目前英国电力行业呈现以下结构:

发(售)电环节:6家同时拥有发配售(或发售、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集团公司,占据英国发电市场65%和售电市场87%的市场份额,其余市场份额由独立发电或售电公司占有。

输电环节: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输电资产归属于英国国家电网公司;苏格兰地区输电资产归属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的苏格兰电力公司以及苏格兰和南方能源集团公司。输电网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以及苏格兰地区实行全国统一调度,调度机构隶属于英国国家电网公司。

配电环节:英国有7个主要的配电网运营机构拥有并运营配电网资产。此外,英国特定地区还有一些独立配网运营机构,主要拥有和运营部分接入既有电力配送网络的电网扩展项目。

政府监管机构体系:英国的政府监管机构主要包括4个部门:一是能源气候部,是能源宏观政策的制定部门;二是天然气与电力市场监管办公室,是英国电力监管部门,独立于政府,受议会监督,同时监管天然气和电力两个市场,主要监管手段是价格监控;三是公平交易办公室,主要依据反垄断法、竞争法及公平交易法对操纵市场、企业并购等行为进行监管;四是竞争委员会,主要应前两者的要求对纠纷处理进行详细的调查、仲裁。

英国电改四大问题不容忽视

总体来看,英国电力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力市场的良性竞争,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发展了大量联合循环天然气机组来替代燃煤机组,促进了电力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2009年天然气发电量占44.1%,而改革前不足2%。

但英国改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

首先,改革后市场机制未能有效吸引投资,造成系统备用裕度下降,2006年英国发电容量备用系数已经从改革之初的35%降到22%。

其次,改革导致英国本土电力企业失去了电力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德国E.ON、RWE,法国EDF、GDF-Suez等企业逐渐成为英国电力市场上的主力军,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

再次,受到电网监管方式的约束,电力企业的研发投入连续多年逐步降低,英国电网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从改革前的2%下降到2011年的0.1%。

最后,进入21世纪后,随着供应冗余度降低和一次能源价格的增长,英国电价持续上涨,2000~2008年,英国工业和居民电价分别上升了47.1%和31.6%,升幅高于同期法国(法国工业和居民电价涨幅为11.7%和2.9%)和大部分欧洲国家水平(欧盟15国工业和居民用户电价平均涨幅为37.7%和18.5%)。

值得关注的英国电改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北海油气资源的逐渐消耗,从2004年起,英国结束了能源自给自足的局面,开始成为能源净进口国(2011年能源对外依存度为36%),保持能源供应安全的压力开始显现。

此外,碳排放目标的压力使得英国需要在未来的20年中将其碳强度快速下降。《大型火电机组法令》和《工业排放法令》的实施,意味着大量燃煤和燃油机组都将关闭,取而代之的是可再生能源机组和其他运行灵活的低碳机组。这些低碳技术都将是高成本或者具有明显的出力间歇性(例如可再生能源),需要通过充足的电网备用、先进的需求侧管理机制、储能以及电网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支撑其发展。英国原有的市场机制不能满足未来发展需要,需要对市场模式或机制进行变革。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英国能源部制定了低碳减排路径,提出需要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电力市场机制。2011年7月,英国能源部正式发布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白皮书(2011)》,开始酝酿以促进低碳电力发展为核心的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英国新一轮改革将以保障供电安全、实现能源脱碳化以及电力用户负担成本最小为目标,改革主要内容包括针对低碳电源引入固定电价和差价合同相结合的机制、对新建机组建立碳排放性能标准、建立容量市场促进电源投资等。2013年10月10日,英国能源气候变化部发布了《电力体制改革实施草案》,针对差价合同和容量市场两项政策提出实施草案,计划将于2014年正式实施。

英国电改对我国电改的启示

电力改革没有统一成熟的模式,深化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必须立足国情,因地制宜探索改革路径。

英国电改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国情特点:撒切尔政府推崇私有制、市场化和自由化,迷信“市场万能”,对电力行业推行拆分式改革,走“破碎化”的道路,很大程度是为了私有化电力资产。此外,英国改革初期能源自给率高(90%以上)、天然气供应充足,还具有经济增长缓慢、电力工业发展成熟、生产力水平较高等特点。而且,英国本身在实施了最初的行业拆分后,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也重新出现了整合趋势,形成了如今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格局,由6大同时拥有发配售(或发售、发输配售)的垂直一体化集团公司主导市场。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的格局和电力工业处于较快发展期等基本国情,都决定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模式,只能从我国能源电力工业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道路,促进电力工业的科学发展。

篇6:国企改革的意义与历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学习。但我非名师、大师之辈,所以水平有限,希望大家多多包容与指导。同时,我也真诚希望接下来的交流学习或多或少能给大家的教学带来几点启迪与思考。

老师们,当我接受这个任务时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今天,我到底要与大家谈些什么,如何谈?为此,久久难以定夺。凑巧恰逢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十年之际教育部颁布新课程标准(修订稿)。我想就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重回这十年的历程。因为这十年我们是真正与新课程一起走过,一起成长的。所以,今日我的讲座主题就是―《“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分为三部分:第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念等方面解读;第二、新课标修订说明;第三、实施教学几点建议。希望大家结合这十年来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感悟,重新审视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目标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念解读

过渡语:老师们,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性质的认识,大家有普遍的共识它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它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医学、航空、工业生产等各个领域,尤其,20世纪中叶它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推动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从而引起全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在新世纪之初分布……)那小学数学作为基础的基础,我们的培养重点应放在哪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是否有反思过我们的教学到底应给予学生什么呢?

我国此次基础教育改革提出大背景是什么?它的改革目标、任务又是什么呢?当前,国际数学课程改革大趋势是怎样的?

(一)国际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数学课程发展的主要趋势:

──大众数学的兴起。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大众数学。注意提高人的素质,更多地考虑满足未来日常生活和就业的需要;

──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学生个性、兴趣、能力的差异,实行区别化的课程与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不能搞“一刀切”,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弹性教学;(强调说明:这里所提到的“实行区别化的课程与教学”的教育方式在欧美国家盛行。(教学论文 )他们实行按能力编班。)

──注意数学的应用。问题解决成为数学教学的核心,注意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当前数学教学基本模式“创设问题情境―抽象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延伸”。

──提倡计算器和计算机的应用。它既为数学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数学教学内容的变化。注重算法、估算和近似计算;(强调说明:国际数学教育思想关注现代住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并应用推动教育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参与活动,尤其是探究活动。更多地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灵活性和统一性。西方国家从原先过渡的“自由化”逐步走向统一,建立国家统一的课程框架;前苏联(俄)、日本、中国等国家则由以往统得过死开始注意一定的灵活性,如采用“一纲多本”、“必修加选修”等形式;

──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过渡:此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哪些方面推进改革呢?

(二)新课程改革目标与任务课程内容课程结构(1)

课程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体系(2)这六项具体改革目标、任务分别是什么?我们来一一解读。

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解读:传统教育思想人们只把课程当作传授知识的一载体,在教学活动中中只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理解掌握程度,只关注学生知识掌握与否,技能训练是否熟练。而新课程理念明确课程功能不应只着力于知识的传授,应更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读:它的关注点由过去注重知识体系的发展,发展到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解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希望通过改革能使学生成为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

课程评价---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课程体系---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校本>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解读:为了打破以往过于强调国家对于课程管理的集中权。强调教育应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体现区域特色。实行“国家、地方、学校<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过渡:新课程改革又体现哪些基本理念呢?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示新课程新理念。数学学习(三)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学活动数学课程1、

基本理念学习评价现代信息技术过渡语:那这五个方面具体体现哪些新理念、新思想呢?

l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解析:“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再次强调数学教育应尊重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这一客观现实。它传达一个特别强烈的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l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的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解析:这一点很好说明本套教科书上为什么没有概念、定律、公式等归纳总结。我想教科书编写者意图,想改变传统师生过于关注数学知识的结果,如:公式、定律、计算法则等等。而是想通过与以往不同的课程内容呈现,让师生更多体验在探索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解析:但教师组织学习活动应注意处理好以下三者关系)

l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解析:教学活动中,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方式。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自主成长。难怕是失败的教训也是学生发展路上宝贵的成长经历。)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强调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一理念明确提醒教师应注意“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l学习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既要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l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强调说明: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应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进。但应注意一个问题“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过渡语:以上这些改革目标、新理念它最终落脚点在哪里?培育学生哪些能力?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我把它概括为“一五十”工程。

(四)“一五十”工程

1、围绕“一个重点”,什么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培育“五大能力”。哪五大能力?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解读:信息时代,我们应对错综复杂的信息具备应有的洞察力和反应能力。)②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读:知识爆炸时代,据调查研究19世纪知识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每增加一倍,而近十年每3年增加一倍。所以,我们所学知识不可能受用终生,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要具备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提出一个问题更重要。)⑤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解读:这是一个讲求团体合作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应该懂得学生与人交流沟通,合作。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

3、发展“十大素养”: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

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二、新课程标准修改说明

(一)新课程标准修订原则―“五个坚持”

过渡语:在颁布新课程标准记者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时阐述了“五个坚持”修订重要原则。我认为这“五个坚持”将成为我们新阶段实施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五个坚持”――坚持德育为先,各学科有机渗透;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能力为重,注重知行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坚持减轻负担,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

(二)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标准(修订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与实验稿保持一致。但有三处显著+变化。

1、数学课程:实验稿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修订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解析:通俗讲希望“人人都能吃得好,也能吃得饱。)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验稿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解析:实验稿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难看出,实验稿课标理念更注重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实践活动面而获得数学活动“直接经验”。而忽视“间接经验”对学生成长发挥着同样重要作用。)现修订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解析:增加说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通过倾听或思考教师与同伴讲解、示范获得间接经验也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3、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验稿课标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解析:此处实验稿课标还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数学。反思我们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隐身而退”,不敢提“讲解法(或讲授法)或“启发式教学”,生怕一提似乎就会与课程新理念相违背。一味追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现修订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解析:可见修订稿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双主体”教学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接受学习”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应拿捏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两者关系。”)

(三)课程总目标修改之处:

为了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对于学生培养目标作出两处明显改变。第一: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双基”能力培养,提出“四基”培养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第二,提出了“两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变化之处:课程结构第一学段第二学段数与代数1.增加“在现实情意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数。

2.增加“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3..增加“能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4.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1.增加“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2.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增加“在具体情意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增加“认识中括号。”

5.删除“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比较百分数大小。”图形与几何(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放在第二学段。

(3)“体会并认识千米、公顷”放在第二学段。

(4)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改为: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1)删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2)增加“会绘制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增加“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来表示位置,知道数对(限于整数)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利用方格纸确定数对位置的过程。”

(4)增加“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统计与概率(1)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改稿》希望通过数据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综合与实践提出明确要求: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还可以课内外相结合。三、

实施教学几点把握

(一)切实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切实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力培养。为什么呢?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其次,数学思想与方法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只有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技能的学习、实践、体验过程中才能逐步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重视数学思想渗透教育,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的指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走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惟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等随时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因此,教师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数学思想、精神等数学品质的培养。教师结合具体学习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设计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等数学活动,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

展示案例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

师:刚才,我们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了数方格的方法以外,我们还用了什么方法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通过割、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师:为什么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了?

生:因为长方形是我们学过的知识,我们会求。

师:这不愧是是一种好方法。剪、拼

转化板书: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教学分析:

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提炼、揣摩、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这里的小结不仅使每个学生明确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而且领悟到了比计算公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把新知转化为旧知,再利用旧知解决新知的转化思想方法

展示案例2:《点阵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1、导入:由班上学生的座位,通过多媒体演示抽象出一张点阵图。(导入环节设计巧妙由学生身边的事物切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模型回归于生活原型,很巧妙地搭建起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2、探究正方形点阵中的规律:

(a)出示四个点阵图。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点阵有几个点数,有什么规律?经过师生共同猜测、推算、归纳通过画直线法能较快计算出点数。

(b)师:“难道算出点阵图中的点数只能用画直线的方法来推算吗?是否有其它的画法,它又有什么规律?”(“一语激起千层浪”,教师巧妙地将学生思维引向另一个高度。)

(c)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现还可以通过画斜线、折线等方法。

(d)集体交流展示讨论结果。

3、拓展延伸:研究三角形点阵。

教学分析:

有了前面的实践经验,一切“水到渠成”,学生能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揭示其间的奥秘,。不难看出,本课教师在引导学生探寻图与数之间的关系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实践体验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师的半扶半放中,在学生的亲身实践中悄然无息地让学生领悟到数形结合,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思想。我想这才是本课教学的意义所在。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新课标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

展示案例1:什么是周长

……

师:同学们,让我们走出教室到校园去寻找图形的周长吧!大家带上用具量一量,算一算你所测量物体的周长。

学生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

……这时有两位学生合作扯着一条跳绳想绕乒乓球桌一周测量周长,却发现绳子不够长。俩人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我就走过去问。

师:怎么了?

生:老师,不能算。

我就故作惊讶:“怎么会不能算?俩人好好商量商量,有什么好办法?”

此时,有学生发现我们这边情况都围过来。这俩位学生发现我不伸出“援助之手”。又将目光投向身边的同学。(我用眼神暗示其他同学不能吱声)这时,俩位学生非常无奈的将目光移回乒乓球桌。

过了一小会儿。突然,其中一位学生猛拍自己一下脑袋大叫一声:“我们怎么这么笨啊!我们可以一条一条量啊。”此时,另一位学生仿佛也如梦初想。俩人二话不讲拉起绳子量,记、算。旁边学生见状都齐声大笑。

这时,又一位学生大叫起来。

“老师,我还有办法。不用每条边都量。”

“为什么?”

“因为这两边一样长,那两边一样长。我只要量其中两条边就可以”

“然后呢?”

“量这边长度乘以2,再量那边长度乘以2,最后把它们相加就是周长的长度。”

哗哗……全班响起了掌声。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几点建议: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吴正宪老师的课堂能充分见到这一点);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四)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任务,切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而“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应贯穿于整个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然而,很多教师却倍感为难,产生了思想误区认为“综合与实践”应是“大综合”、“大活动”。其实不然,我认为可实施“大课题,小活动”分散教学。如:

展示案例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实践活动设计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观察它们是否有对称轴,若有对称轴,数出或说出有几条对称轴。

2、尝试画出轴对称图形中所有对称轴。

3、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课前所收集的图形。

4、尝试设计一些美观的轴对称图形布置教室或自己的房间。

活动设计说明:这个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观察,设法收集(可以用数码相机拍照或素描写生、简笔画描述)。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找到他们熟悉的图形中隐含的对称轴,并在交流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展示案例2:

绘制校园平面图

按照确定的比例和方位,绘制校园平面图,包括围墙、主要建筑、主要活动场所、道路等。

活动设计说明:这个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位置、方向和比例等基础知识,掌握测量的方法。因为整个操作比较复杂,可彩小组合作的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统筹规划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体验团结协作、获得成功的快乐。

(五)重视教学预案的设计。

教学预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一个好预案能有效、高效地实现教学预期目标。哪如何很好的设计教学预案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要”---教学理念要先进、教学设计要简约、教学手段要实效、教学效果要有效。

教学理念要先进,只有“站得高,才看得远。”教师应该以先进的理念,开拓的视野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你的教学设计才有深度与厚度。

教学设计要简约,教学活动应是“去伪存真”,“变繁为简”,变复杂为简单,而不是将简单的教成复杂的。课堂教学应努力追求“简简单单教学,扎扎实实发展”。

教学手段要实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所采用的一切教学手段、技术等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应摒弃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噱头。

上一篇:离婚孩子抚养协议书下一篇:有创意的年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