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的现状

2024-06-04

国企改革的现状(精选十篇)

国企改革的现状 篇1

一、公布了首批四组试点企业

2014年7月15日,也就是距离十八届三中全会8个月后,国资委宣布首批四项改革试点企业名单。其中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进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在国资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中央企业中选择2到3家开展派驻纪检组试点。但至今为止,这四组试点企业的试点进展如何,并未公开披露。

二、多省出台了地方性国企改革方案

自2013年12月底上海率先出台国资国企改革二十条意见以来,山东、江苏、浙江、云南、湖南、重庆、天津、四川、湖北、江西、山西、青海、北京、广东、河南、辽宁、广西、宁夏、黑龙江、河北、吉林、内蒙古、甘肃、福建等25个省(区市)明确出台了国企改革方案,其下属地级市国资委也相继确定了更为细化和具体的改革任务目标。部分省份意见虽未正式出台,但一些改革举措已在进行之中。南京、长沙等省会城市也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意见。

地方国资国企改革意见主要集中在混合所有制、分类监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公司制治理结构、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方向,绝大部分省市都对国资改革设立了一个较为具体的目标。

例如,在混合所有制方面,甘肃提出到2020年国有经济中混合所有制比重达到60%左右,江西提出5年内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占国资的70%。在国有资本范围方面,北京国资国企改革意见要求,到2020年,80%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到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民生等领域。上海、江西、甘肃、江苏、重庆、四川、青海等省市也都将国资集中在关键领域的目标设定在“80%”上。

三、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方案出台

2014年国资委深改组调研后认为“国企领导人的选聘、任用、考核、退出机制”是国企改革最核心问题,国企薪酬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等文件。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重点对象是中央和国资委管理的领导班子成员。中央企业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将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员工薪酬由企业依法自主决定,形成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与职工间的合理工资收入分配关系,合理调节不同行业企业负责人间的薪酬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凝结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企改革的认识、思考和理论论述,是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献,也是国企改革的总指挥棒。《意见》规定了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实现路径,预设了国企改革要达到的目标,指明了国企改革的方向。应该说《意见》的出台对国企改革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但遗憾的是相关配套方案并没有及时出台,这让一些观察者较为失望,股票市场也受此影响向下波动。

五、成立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

2015年10月底国务院组建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为主任,国务委员王勇为副主任的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中组部、国资委、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等,办公室设在国资委。小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企改革的工作部署,加强对国企改革的组织领导和指导把关,统筹研究和协调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跟踪督促国企改革进展情况,及时提醒国企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金融国企、文化国企等都不在国资委监管范围内,国资委无法统筹国企改革,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解决了国资委统筹乏力的尴尬局面。

六、《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的发布

2015年12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立足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需要,根据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将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这两类企业在改革、发展、监管和考核等方面都将会有不同的政策。其中,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大重组整合力度和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和管理创新步伐,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

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是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国企施策推进改革的基本前提,对推动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具有重要作用。

七、2016年以来国企改革的进展

2016年以来,国企改革扩大了试点范围,试点从原来的“四项改革”拓展到“十项改革”。除此之外并无突破性的进展公布。但实际上今年国企改革也取得了也一批阶段性成果,虽然这些成果并不具有突破性,但也可看作是缓慢进展。日前国资委在媒体通气会上介绍了2016年国企改革的进展情况。

(一)改革的组织领导体系和文件体系基本建立

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的指导下,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全部中央企业都成立了改革领导机构,领导挂帅、部门协调、上下贯通、齐抓共推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国务院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重要配套文件的制定出台工作,目前已相继制定出台了14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还有8个正在履行相关程序,“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共制定出台国企国资改革文件394件。

(二)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1.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

中粮集团、国投公司试点工作继续深化,陆续将21项权利归位于或授予企业,在此基础上,选择诚通集团、中国国新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选择神华集团、宝钢、武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7家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2.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

在中国节能、中国建材、国药集团、新兴际华集团等4家的试点进一步深化。

3.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

选择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中电投集团和国家核电等3对重组企业开展了试点。

4.中央企业信息公开工作试点

选择中粮集团、中国建筑等2家企业开展了试点。

5.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试点

选择部分地方省市开展了试点。

根据国资委通报,今年上半年,各地共启动国企国资改革试点147项,已有50项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国企分类取得一定进展

据国务院国资委研究通报,国资委提出了中央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方案,但这一方案尚未公布。各地国资委普遍开展了企业功能界定工作,目前已有17个省、直辖市和3个计划单列市明确了监管企业的分类标准,许多已落实到企业。广东、重庆、上海等地在改革、考核、分配、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管理的探索。

(四)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的进展

股份制改革方面,全国国有企业改制面超过80%,中央企业改制面超过90%,股权多元化比例达67.7%。至于这一数据,并没有说明存量是多少,增量是多少。因此,不好评估有无进展。规范董事会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建设规范董事会中央企业数量达87家。开展了宝钢、中国节能、中国建材、国药集团、新兴际华集团等5家企业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试点工作,采取市场化方式选聘了1名总经理和13名副总经理。南方电网、国投、中国通号等中央企业选聘了二级公司总经理。广东对试点企业经理班子成员全部实行市场化选聘,人事档案转交人才市场管理;四川在24户监管企业中推行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现有经理层成员全部转为职业经理人身份。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精简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工作根据企业实际差异化推进,国投总部的职能部门由14个减少到9个,总部人员减少三分之一;山东兖矿通过瘦身健体,总部机构由48个减少至10个,管理人员由867人减少至100人,累计减少各类用工2.1万人,年节约人工成本18亿元。中国建材、国药集团等中央企业初步建立起“周期管总额+年度定水平”的工资总额管理体系。江西将子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权下放给集团公司,山东将工资总额管理权下放给投资运营公司董事会。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集团层面重组步伐不断加快,5组10家中央企业重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还有几组重组工作正在酝酿之中,中央企业户数年内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内。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5月底,中央企业粗钢产量、玻璃产量、电解铝产量分别同比下降5.9%、17%和24.1%,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17.4和22.4个百分点。组建中央企业煤炭资产平台公司,深入推进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处理低效无效资产深入推进,指导中央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和产权市场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存量,获得转让收入321.68亿元。压减企业管理层级系统推动,对中央企业所属法人单位和管理层级进行了全面摸底清查,明确了5家企业作为压减工作的重点企业,对面上企业也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国家电网目前已经取消所有区域公司管理层级,将电网主业的法人层级减少到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两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驻黑龙江中央企业分离移交“三供一业”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河南等九省市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全面开展分离移交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六)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各级国资委牢牢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制度,推动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国务院国资委专门成立职能转变机构调整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对国资监管职能和工作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制订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起草了推进职能转变和内部机构调整方案,深入开展国资监管文件清理,今年共废止政策性文件106件。目前,各省级国资委取消、下放审批事项462项,宣布废止和失效规范性文件597件,19家省级国资委初步建立了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国有资产监督在改进中不断加强。中央企业外派监事会着力推动转型调整,做深做实做细当期和事中监督,监督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中央企业委派总会计师试点,目前已向10家企业委派了总会计师。稳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上海将金融类国有资产纳入监管范围;江西实现省属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统计评价和领导人员管理“三统一”;内蒙古、辽宁、湖南、广西、云南等地采取多种形式推进统一监管工作。目前,全国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占比超过90%的省份达到16个,国有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

(七)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得到新的加强

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积极推进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企业章程,推动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探索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认真落实政治巡视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监督质量和成果运用,震慑作用明显增强。今年将完成对国资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中央企业巡视全覆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总体来看,国企改革取得了不少进展,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国企改革的部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国企改革仍有不少工作要做。目前为止,除了央企负责人的薪酬改革方案,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进展,大多停留在探索、准备和试点阶段;到目前为止,没有系统的、可操作性的执行方案出台,没有试点中总结出的经验,没有较大规模的改革行动;到目前为止,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兼并重组、员工持股等“深水区”方面仍处于积极推进阶段,尚无进展和成果。

社区警务的现状及改革(定稿) 篇2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 ,社区警务工作对抑制和预防犯罪的作用愈加明显。应该明确社区警务改革的必要性 ,建立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区警务机制。通过调整民警结构挖掘警力资源 ,加强警务建设和,从而促进社区警务改革顺利进行。社区警务是社会居民在警察带领,指导,支持下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方式,充分研究社区问题;开采社区资源;改造社区环境,强化自卫互助;以全面系统,长效维持社区公共安全的思想,活动和方式方法体系的统称。其实质就是要求警察立足于社区,积极开展各项宣传工作,动员和组织社区群众,实行警民合作,不断增强社区民众参与社区各项治安管理、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它的立足点在于社会是产生违法犯罪的根源,因而预防和减少乃至根治违法犯罪也必须依靠社会。它的工作范围是以社区为主导,以社区为基本单位。

有中国特色社区警务的基本内容:①贯彻公安法规,进行法制宣传教育;②执行司法机关决定的考查、监督;③户口管理;④开展以治安保卫委员会为主体的多层次群防群治工作;⑤查破本社区内的治安案件;⑥接处警工作;⑦社区巡查。

社区警务与传统警务的区别:

1.警察职责定位不同

传统警务认为,警察是担负执法任务的政府机构,是治安行政管理部门的代言人,而社区警务则认为警察是公民,只是受雇专门担负公民应负责任的人,警察组织是负责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众多政府部门之一。传统警察主-1-

要是对付各种犯罪、治安事件,并对暴力性犯罪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而社区警察主要是解决和帮助解决社区民众的问题,并消除潜在的违法犯罪隐患,提高社区生活的安全质量,与社区保持密切的联系。

2.警务权力分配不同

社区警务的实行,要求警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与管理、防范以及社区服务上,警察自主决断的机会增多,有自由裁量权依法对遇到的具体情况做出处理。同时,警察的管理权力与社区民众实现了共享,警方与社区成为伙伴关系,社区民众有权参与警务决策制定,社区警务活动由社区民众和警察共同商讨和决定。传统警务中警察对管理权实行了垄断,并且逢事汇报,指示下达再办事,严重限制了警察工作的积极性,甚至贻误战机。

3.警务运行机制不同

社区警务是一种混合警务,它把社区民众作为警务运行的中坚力量,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分割了“治安蛋糕”,并且把最大的一块给了社区民众。社区民警也真正沉到了基层、沉到了社区、沉到了群众中,通过日常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密切了警民关系,最大程度地激活了“邻里守望”制度及“联防巡逻”制度,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社区一定的治安管理资源,实现了“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这种警务模式的运行,降低了管理社会的行政成本,并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传统警务在这方面就显得相形见绌。

纵观目前的社区警务状况,我认为社区警务在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第一,组织领导者对社区警务在思想上有所忽视。

现如今“重破案,轻防范”的思想仍然存在,这也就势必会影响领导者在组织决策上对社区警务的忽视,对治安、刑事等方面的案件投入了更多时间和精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的案件也是快速增长。而有些领导在思想上只是一味的破案,抓破案率、抓成效,并且把破案率作为绩效评定的重要指标。那么可想而知社区警务的开展将会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必将会导致下属对社区警务的忽视,进而在开展社区警务方面投入的也会很少很少。这将必影响社区警务的发展。在某些地区有些领导和干警对社区警务的内涵认识不全面,而且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多数领导和干警还是沿袭传统,未将消除社会治安隐患和预防犯罪视为社区警务的主要任务,在面对这样的情形下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将是非常困难的,这些领导没有真正认识到打击犯罪比预防犯罪要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本要高的太多太多。

第二,分工不明确,没有形成专职的警务工作机制。

社区警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具有系统性连续性、规范化的科学工作体系,因而导致社区警务工作基础不够扎实,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警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派出所社区民警名义上主要负责辖社区的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但实际上由于基层警力不足,职能划分不清等原因,基层社区民警仍然承担着案件侦破、派出所日常勤务工作等多重角色。并且许多民警在开展警务工作时无从下手,对于系列问题没有形成相应的工作机制。然而对于各部门、各警种的分工配合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在民警实施社区警务工作时,有时候会遇到许多棘手的事务,而对于这些事务是否自己能够处理还是怎么的,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分工不够明确往往使民警面对问题而不知该如何下手,这必将影响警务工作的效率。

如何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社区警务运作机制。这一问题是顺利开展社区警务的核心问题。[4]许多民警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也正是因为这种认识上的模糊,制约了社区警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削弱了许多民警对社区警务功能的预期,从而使不少民警对社区警务的功能产生怀疑。现在仍然在有些地方,警务工作方法、措施、手段上仍然是那种跟着案件跑、受报警电话驱使、被犯罪分子牵着鼻子走的工作方式。这也势必要求着一套比较完善的社区警务工作机制。

第三,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不到位。

人力资源作为社区警务的主体资源,在实施社区警务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它在数量、素质等方面都难以适应治安需求的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警察的数量没有保障,公安部要求的“一名民警负责管理1000户或3000人”。有些地方根本就达不到这一数量。民警的数量少了导致社区警务各警种间的职责权限划分不清,最终影响了社区警务的实施。并且由于地区职责划分并不明确,一警多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由此而分散了在基层实施警务工作的精力,使警力原本就不足的基层公安机关更加难以投入到社区警务的工作当中去。对于物力和财力那更是少了,由于领导在思想对社区警务的实施工作不重视,因此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也会大大减少的。而对于一些地方警察的工资、福利都没有保障,更不用说是对社区警务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了。

针对社区警务的现状,和社区警务对整个社会的重要作用,我认为社区警务的工作可以从一下的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社区服务。

社区警务是一种以服务为导向的现代警务,社区警务在本质上是以社区成员的需求为导向,社区警务的本质要求也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理念,为社区居民、社区组织提供更便利、更有效的服务。[7]对于在思想上不重视社区警务的一些领导和民警来说,转变思想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社区警务执行,离不开警察组织中的各级领导的支持。所以在社区警务的实施过程中领导是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旦领导对社区警务的重视,社区警务的发展也是必然的,对于原先警务工作中存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方面的问题也游刃而解了。并且在实施警务工作过程中,领导对社区警务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从而使社区警务在社区中更好的进行深入下去,更好的为社区和民众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且在实施社区警务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社区警务的内涵,更好的为民众服务。

第二,构建群防群治网络,加强社区阵地控制。

派出所工作必须充分依靠社区基层组织,积极组织和指导群众开展治安防范活动,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确保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以及对国内安全保卫工作重要阵地根基的控制,以减少重大恶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最终实现社区稳定的新战略。[8]在开展社区警务的工作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社会力量的利用,应紧密联系群众,密切群众关系,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体制网络。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对信息等方面的收集,.最好能够建立覆盖社会面的情报信息网络,形成相应的工作体制,更好的有利于社区警务的发展。对于民警所管辖的区域内,有一部分是重点人口或是重点对象,要对他们的行踪,行为等方面的内容要及时掌握,加强对

他们的管理和控制,加强社区的阵地控制,维护社区的治安,更好的有利于社区的发展。

第三,推行绩效管理,提升民警积极性。

能否调动社区民警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全力配合社区警务政策,是影响警务社区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要想民警积极的、主动的推动社区警务,就必须制定一套有效的绩效管理和奖励办法,以激励民警士气。由于以前的管理激励制度存在一定片面性,所以推行绩效管理对于社区警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推行绩效管理可以更好的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发挥民警在社区的作用,更好的为社区和民众服务。

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和改革 篇3

一、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第一,学生厌写。中学规定:每学期每位学生至少写作大作文六篇,片段作文若干。但学生一到写作课时都愁眉苦脸,咬着笔端无法下笔,或东拉西凑,或胡言乱语,或剽窃抄袭,写作课成了绝大多数学生最讨厌的课。他们对作文的态度是不想写、不愿写、不会写。

第二,老师难改。家长、学生乃至社会舆论,都要求教师“精批细改”,认为这样的教师才是最优秀、最负责的教师。一个中学语文教师一般要教两个班,一次要批改约120本学生作文。以往一次大作文收上来,两个班的作文,教师最快也要两个星期才能反馈下去,如有其他工作稍一耽搁,就只能三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批改完。况且由于学生年龄相当,写作经历基本相同,社会活动面相似,认识问题的能力没有大的差别,因而作文水平也相差不大,作文中出现的共同问题比较多,语文教师每次绞尽脑汁、辛辛苦苦地一本本圈点、批改、写评语,到最后发现评语很多雷同,费尽心力也难写出120个各具特色的评语。长时间才批改完,学生早已没有了新鲜感,更无修改的兴趣了,大多是只看看总批和分数。学生作文的长处得不到及时肯定,作文中的错误、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作文水平难以提高。

第三,效率低下。叶圣陶先生说:“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一个学生中学六年经老师修改的作文不下百篇(包括考场作文),但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甚至连通知、申请书、计划、海报都不会写,更遑论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抒情叙事的散文、雄辩严谨的议论文,而写作洋洋洒洒的小说更是不可想象的。

由此可见,中学作文教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不改不足以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不改不足以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不改不足以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

二、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路

近年来,作文教学的改革在中学语文界风起云涌,有面批、范文讲评、学生自我修改等修改方式,有专题作文、新概念作文、老师下水作文等写作方式,这些都为现时代的作文教学注入活力。依笔者管见,须依时依情形而灵活综合运用之。下面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1.要有计划、分阶段、由浅入深地训练。

初中一般以记叙文为主,且是较为简单的记人、记事或说理;而高一写作较复杂的记叙文;高二则是写作论辩严谨的议论文;到了高三,则以话题作文为主,因为要满足高考的需要。因此,不论是初、高中的小循环教学还是中学六年的大循环教学,都应有一个整体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训练,特别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训练,切不可操之过急。

2.要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方式及批改方式。

学生的写作方式和文体既可以是课堂作文,也可以是家庭作文;既可以是周记、日记,也可以是散文、随笔;既可以是材料作文,也可以是自由写作;既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也可以是评论、读后感,更可以是新概念作文。总之,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写作需求灵活处理,只要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一定会出现优秀作文。

老师的批改方式不应全都“精批细改”,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起始年级的最初几篇学生作文必须全批全改、精批细改,以达到全面了解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对学生的周记、日记、随笔可作一般了解性批改,以掌握其思想动态,了解其写作水平;对有写作兴趣的学生的课外习作,不仅要精批细改,还应该单独面批,以帮助其了解自己作文的不足,促使其迅速提高写作能力;而对同一题材的学生课堂作文,因为老师已经比较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可以改变以往精批细改的做法,进行一些大胆的改革。

以下就介绍本人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的一些具体做法,以供参考。

第一步,选取写作能力上、中、下三类学生各5本作文进行阅读,找出他们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老师心中有数。

第二步,利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参与评改。首先,投影出评改标准,并做适当说明。

说明:这个标准具有广泛性,每次评改都可以采用,如果具体作文有具体要求,可在此基础上作适当调整;另外,在每个等级中再分上、中、下三等,每等间隔1-2分,这样可以让学生给作文以准确的定位。

其次,投影出上、中、下三类学生作文各一篇,让学生按以上评改标准进行讨论,让学生评出每篇文章的等级及分数,并说明原因,老师也参与讨论。这样,有据可依,有话可说,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最后老师总结并说明自己的观点及理由。

再次,老师最后给学生15分钟时间,让他们互相批改作文(不能批改自己的作文)。同学们依据刚才上课评改的方法及标准进行互批,写出评语,评出具体分项等级,并签上评改者姓名。他们都想让自己写的评语最中肯,等级最合乎标准,因而态度十分认真,批阅格外仔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品评文章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第三步,教师指导学生评改后,再从每班抽出一组同学的评改作文进行检查,看同学们的评定是否合乎客观实际,评定的等级能否让被评者心服口服。对于评改态度认真,评语中肯,等级合乎标准的评定着,给予表扬;对于评改态度马虎,评定与原作文有较大出入者,找其面谈,指出问题所在。这种点评,教师初期抽查数量可以多些,待训练成型后,可逐渐减少。以上三步,基本完成了作文评改的一个循环。

集体评改和学生互改大大减轻了语文教师的负担,大大缩短了作文批改的周期。.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在品评他人文章时,基本能全面说出一篇文章的优劣,相应地评出等级,学会了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并且由于经常训练,学生对于各类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基本能做到心中有数,写文章时在选材、立意、表达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了。而更为重要的是,在集体评改和互改中,学生积极参与,对于同一篇文章,意见不同,争辩激烈,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观念相互撞击,迸发出了很多新思想、新灵感。同时,在讨论中,启发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高了认识问题的能力。在对不同等次文章的品评、比较中,思维品质更加周密,鉴赏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

3.力求基本文体过关。

中学作文一般以记叙文、议论文为主。不论怎么写作,如何修改,一个标题只写一次,决不重复,也不论学生写得如何糟糕。本人认为,这样写作,效率太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较慢。因为每次作文的选材、立意、构思、语言都有很大差异,每次都浅尝辄止,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虽然修改和评讲能让学生有所收益,但下次写作时他们又会重蹈覆辙。因此,本人在实践中曾做过一些探索,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做法非常简单:反复写作同一标题。

首先,精选一个有代表性的、能体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标题让学生写作。其次,通过修改和评讲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不足并加以修改。接着老师再让他们用同一标题写作。这时,学生就会注意上一次写作时的不足并主动加以改正。如此进行二至三次,学生写作这个标题甚至类似标题作文时,写作的心得和经验要比只写过一次的同学要多得多,并且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同文体中类似的作文都知道该怎样选材,如何立意,语言也比以前精练。如此一个一个文体过关,高中毕业时,记叙文、议论文不就能写得得心应手吗!

4.终身学习,终身写作。

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而我认为还应提倡“终身写作”。老师应向学生明确:写作文不仅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为以后走向社会求职、交际和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现在就必须做写作的“有心人”,从积累素材、审题立意到谋篇布局积累较为丰富的写作经验;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多元复杂的社会,中学所学的写作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诸如求职简介、工作简报、海报、演讲词、主持稿等实用文体,中学几乎是不训练的,而要靠他们自己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学。只有具备“终身写作”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

写作历来是中学教学的重头戏,各位方家见智见仁。以上管见是本人在实践中的一点体会,有些做法还应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各位专家、学者和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将有较大改观,定会出现根深叶茂、繁荣昌盛的局面。

住房改革的历史及现状 篇4

关键词:住房保障,房价,体制改革

目前, 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民生和社会安全稳定的一个需要重点着力解决的问题, 面对着望房兴叹的局面, 许多人开始怀念房改前的保障住房体制, 本文就中国的住房政策历史沿革以及目前的情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建国后, 在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 我国完全消灭了商品房市场, 实行住房公有, 以“统一管理, 统一分配, 以租养房”为原则, 依照行政级别进行配给的福利分房政策, 居民每月仅需缴纳低廉的房屋租金, 住房作为一种国家对居民的补贴形式, 较好地满足了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客观条件下, 保证居民居有其所的要求,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 这种制度也存在一些固有的弊端。住房公有, 新建住房的所有成本都由国家财政支付, 而且住房的租金低廉至远远不够满足正常修缮开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规模的扩大, 福利分房渐渐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在国家财政投入日益不足的情况下, 居民住房环境日益恶化, 以天津为例, 1972年的人均住房面积甚至低于建国初期水平。此外, 由于原有的分配政策只能对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进行住房保障, 而面临改革开放后可能出现的农民进城务工潮缺乏相应的保障方法, 不能很好的适应发展潮流, 因此, 住房政策改革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

1 979年, 部分地区率先开始实施了试点售房政策, 此后, 又先后经历了提租补贴、以租代售等阶段, 但是这些举措都是地区性和实验性的, 直到1994年7月, 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才正式拉开。该文件提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 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把各单位建设、分配、维修、管理住房的体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体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同时, 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并存的住房信贷体系。

而房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则是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该文件宣布全国城镇从1998年7月30日停止住房实物分配, 全面实行住房商品化, 各地将公有住宅一次性地卖给住户, 同时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此后, 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更好、更快地发展, 国务院又发布了以《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为代表的一系列文件, 提出各地要根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程、居民住房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变化, 完善住房供应政策, 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逐步实现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

应该说,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是顺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而为, 同时,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 为了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 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配以收入分配调整政策, 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而住房货币化的登台, 正好可以成为拉动内需的最好办法, 启动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 改善结构, 总体来讲, 住房政策的改革, 不仅减轻了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而且市场化的运作充分调动了民间力量参与建设的热情,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得到了较为长足的发展, 此外, 房地产市场的拉动还为中国二十世纪初头几年带来了每年GDP超过10%的增长速度, 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强劲的引擎。

但是目前, 我国房价总体水平相对于普通大众的购买力水平, 不仅高, 而且是高得离谱, 这不仅消耗了我国中产阶级的未来消费能力, 抵消了政府培育和刺激内需的政策努力, 更重要的是阻碍了“农民进城”和延缓了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 也非常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因此, 房价需要下跌, 下跌到普通居民能够承担的程度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共识。

但是, 房价下跌也会损害一部分既得利益群体, 他们已经成为了房价下跌中最大的阻碍。这种阻碍, 有的是利益性的, 如开发商、地方政府、银行以及将房子当作投机工具的投资者, 房价下跌, 不符合这部分群体的利益, 而且这部分人数虽然很少, 但是掌握着社会的绝大部分财富和权力, 并且相对来讲, 共同的利益驱使下使其组织更为严密。而希望房价下跌的群体, 当然是那些没有房子住、准备买房子的人们。其中, 包括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城市普通居民, 还有就是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工。这些人数量巨大, 但是他们收入水平较低, 又不掌握什么实际权力, 并且缺乏有效的手段表达诉求与争取自身权利, 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眼下, 社会已经分化成了希望房价上涨和希望房价下跌的两大阵营, 利益发生了尖锐冲突。如果房价继续上涨, 势必会侵害这些弱势群体的利益, 也不利于房地产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更不利于加快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如果房价下跌, 也会损害另一些人的利益, 对经济增长和金融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现状 篇5

2005-12-27 16:03:0

4新华社信息济南12月23日电(记者赵仁伟 聂建江 邹大鹏)随着我国经

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户口二元分割的户籍管理模式的弊端

逐渐显现,社会各界对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近年来,一些省份先

行探索,推出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改革举措,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积累了经验,但改

革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现实困难和问题。

——各地改革纷纷推进 户籍藩篱逐步降低

近几年来,全国已有十多个省份就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打破二元分割,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公民法律身份的平等。辽宁、湖北、四川、山东等多个省份决定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按照常住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二是取消进城人口计划指标管理,实行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度。辽宁、江苏等

地取消“农转非”制度,以有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生活来源)为户口准入的基本条件,县级城镇全面降低准入门槛,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具体准入条件由各市

人民政府研究确定。

三是户口管理以人为本,亲属投靠落户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如江苏、山东、河北等省份取消了“三投靠”落户迁移条件限制,规定凡属夫妻投

靠的,不受年龄、婚龄的限制;属父母投靠子女的,不受身边有无子女的限制;属

子女投靠父母的,未婚子女不受年龄限制,均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这些政策出台

后,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通过户改,仅解决城市“三

靠”人员落户就达53.8万人,占进入城市落户人员总数的51.4%。四是降低居民迁徙门槛,实行有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的城市户口迁移政策。各

地进一步降低投资、纳税、购房入户门槛,既给群众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有

力增强了城乡经济发展。

五是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政策,加快小城镇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山东、重

庆等许多省市全面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政策,规定公民在县级城区有合法固定住所,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就可落户。

六是改革大、中专院校学生户口迁移办法。许多省规定,凡考取省内大、中专

院校的本省籍学生,入学时根据本人自愿,可以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待毕业后直

接将户口迁至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或实际居住地;学生本人要求迁移户口的,准予办

理迁移手续。

——配套改革不到位阻碍户籍改革进程

目前,各地户籍制度改革在积极推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其中最

集中的表现是其配套改革进展不快,也就是解决附着在户口上的其他各种待遇问题

进展不明显。由于许多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仍以原户籍管理规定为依据,从而出现

了户籍改革已先行、而其他相对应的与户籍密切相关的政策滞后的现象。因此,在城乡政策差别彻底消除前,存在一个户籍管理改革前后各相关部门政策的衔接和延

续问题。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城乡有别的“二元化”政

策,低保对象管理都是以户口性质来划分,非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执行标准不一,享

受差额较大。湖北省一些地方反映,取消户口性质后,部分农村村民要求享受低保,但这与政府财政困难相矛盾。

二是兵役管理问题。国家每年下达征兵命令有城市兵和农村兵之分,城乡兵员

要求不同,入伍服役期间的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不同,退伍后的安置政策也不一样,二者差距很大。

三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问题。按照有关规定,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特别

通死亡事故,以户口性质决定赔偿标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赔偿标准相差较

大。

四是计划生育政策问题。目前全国各地实行的是城乡不同的生育政策,城市居

民一般只能生育一个小孩,农村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申请再次生育,同时对违反计

生政策规定生育孩子的人员,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也不同。

五是农村村民的确定和村民的利益分配等问题。长期以来农民都是以户口性质

来确定,随着一些地方取消户口性质后,迫切需要用新的办法界定农民的范围。许

多地方的村民待遇与户口是否在本村直接挂钩,如土地的使用、集体利益的分配、宅基地的享受等。另外,多数地方征地补偿和安置政策适用的对象是以户口性质来

界定,取消户口性质以后,征地补偿政策亟需作出相应调整。

四川省公安厅户政处负责人表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

格局非常必要,但这不是通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能够解决的问题,更不是户籍登记

管理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问题。此外,农

村、城市的差别本身不是户籍登记造成的,因而想通过户籍登记制度的一元化来解

决社会经济及社会管理体制的二元问题不现实,而是需要各相关部门长期的努力。

山东省公安厅户政处负责人说,城乡政策差别短期内虽然无法立即消除,但户籍管

理制度的改革可以刺激其他政府部门重新考虑一些政策的适当性,从而向着城乡平

等、城乡统筹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需要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承受能力,充分考虑其他部门政策的衔接和过渡,避免个别地方出现的“休克

式改革”,即户改后引发城市管理混乱和相关政策瘫痪,最终导致户籍制度改革失

败。

——当前需进一步解决的三大问题

一、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方案。

户籍制度是国家社会行政管理的基础制度之一,应具有很强的统一性。但目前

从全国情况来看,缺乏明确的指导方针,局部改革与全局性改革步伐不一,给

制户籍制度的落实增加了难度。一些省份虽已实现了一元化管理,但由于全国范围

内还没有实行此项制度的改革,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不少问题。比如,在跨省迁移中,公民迁往的省市如果还未实行一元化管理,一般都要求保留原户口性质;一些跨省

工作的公民需要出具户籍证明时,也遇到类似问题。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从构建

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尽快制定户籍管理改革工作方案,指导全国

各地统一进行改革。

二、加快户籍立法进程。

基层户政部门呼吁,应尽快将户籍法、姓名法纳入立法工作的议程。目前我国

实施的户口登记条例出台于1958年,其中许多内容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要,户籍登记工作权威性下降,出现了许多人不把户口当回事、随意更改姓名、户

口纠纷增多等问题。面对这一情况,各地在实践中往往根据各自的理解来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致使各地的户籍政策不一致,群众意见较大。因而,需要通过户籍管

理立法,以法律形式对户籍管理的定位,从基本制度、管理办法等方面进行规范。

三、加快调整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后的配套政策。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计划、教育、计划生育、民政、劳动保障、城建、土地等多个部门,政策性强,社会关注程度高。由于以往户口与

许多部门政策捆绑在一起,因此有的部门受旧的思想观念影响,认为取消农业、非

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后,本部门的政策将失去实施依据,会给本部门政策实施带来压

力,因此对户籍制度改革持观望、等待态度。目前看来,我国的城乡政策差别短期

内很难彻底消除,许多行政管理工作依据的法规政策实行二元管理结构的状况还将

会持续很长时间。因此,各地公安机关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协调下,积极会同有

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使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稳妥推进,不留遗患。既要

对原有户籍管理制度进行突破性改革,同时要周全考虑确保各项配套政策实现软着

陆,保持原有政策的延续性,防止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应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最近公开表示,公安部正在抓紧研究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

改革的意见,拟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界限,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

制度,同时,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作为落户的基本条件,逐步放宽大中城市户口迁

移限制。

有关户政专家认为,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应该是通过深化户籍管理制

度改革,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以公民按经常居住地登记常住户口为基本形式,以

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

籍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户籍管理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

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此,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积极稳妥,因地制宜。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镇

化发展的新趋势,有利于引导农村人口平稳有序转移,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促进

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同时,也要从各地实际情

况出发,防止不顾实际盲目冒进。各地要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研究制

定具体的实施办法。既要促进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也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

城乡经济社会共同进步。

二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权。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

发,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

三要总体把握,政策配套。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符合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要有利于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做到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与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要有利于

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篇6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50-001

发展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阐述了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最后较系统地论述了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发展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在现实初中体育考试制改革下,新教师如何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如何改变自已,对新教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作为新教师如何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改革,重视和加强创新学习,是摆在新教师面前的难题,也是我们新教师必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家长及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

1.学校体育的实施,由于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4)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2.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

广大城镇和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忽视了“身体第一”。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训练和作用。

3.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

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要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人们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耍,而没有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体育教学的认识,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情操和审美观念,从而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

2.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1)动员鼓励中学生积极报考体育院校,不断充实教育队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积蓄后备力量。(2)积极组织或参加市、县、乡运动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与体育教师工作水平。(3)关心广大体育教师生活,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4.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三、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发展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应大力推广体育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努力做到德、智、体有机结合、全面发展。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从单向教学目标向多项目标转化;从单调体育向愉快体育转化(以游戏性方式);从微观的体育教学管理向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向转化,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2.主体性原则。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过去的“放羊式“教学转化为愉快的开放性、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

3.普遍性与指导性原则。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要符合中学的实际,所获得的效果要对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所以在选择方法与手段上,要有针对性,实效性,简单易学,锻炼效果好,课堂练习密度合理,运动量适宜,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4.完善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各项都全面发展。

科学分析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学校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曲宗湖.对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几点意见[J]. 中国学校体育1990年04期

[2]徐小鸣.浅谈体育课上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 新课程(小学) 2010年09期

国企人力资源部门的现状 篇7

人事管理是对企业中各类人员在组织形式上进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中各类人员形成的资源 (即把人作为资源) 进行管理。人事部和人力资源部工作内容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事部

①对企业中各类人员在组织结构上进行管理;②管辖范围:主要是企业中的管理人员;③规章制度的制定。

1.2 人力资源部

①对企业中各类人员在组织结构和内容上进行管理;②管辖范围:企业中所有的员工;③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④资源识别 (或再识别) 和配置;⑤企业文化的识别和建设;⑥管理模式的确定;⑦其他:培训、考核等管理。

从传统人事工作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转变, 不仅仅是管理理念的层面, 更重要的是找出一条适合国企情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转变之路。

可是在人事部门, 政治可靠比什么都重要, 长期以来, 人事部门的权威是建立在神秘基础上的。别人当面都十分尊重你, 但其实谁都没把你当做专业人才来看待。为什么, 因为我国人事部门没有体现出工作的技术性。现在有一种说法, 人才是那些“三高”人员, 即工作复杂程度高、劳动附加值高、替换成本高。因此, 被长期视为没有技术含量的人事部门, 想要摆脱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是难上加难, 再加上体制上的禁锢, 使得人力资源部门只是换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干的工作依然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人事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的职位描述、薪酬设计、绩效考核、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发展等这些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难以提上日程, 被埋葬在这个响亮名字的背后, 致使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 “人才”与“效益”

企业在发展当中无疑都会遇到人才缺乏的问题, 没有人才企业难以正常运作, 没有人才企业难以拓展业务。特别是中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处在个人作用非常重要的阶段。往往一人兴邦, 因此更加会激化人才匮乏的问题。没有诸葛亮就不会有三国鼎立, 但是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找不到第二个诸葛亮了, 培养了一个姜维也难成大业。

我国人力资源基本现状是整体国民素质偏低, 中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 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产业、行业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能适应产业高度化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 城乡、地区间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均衡性十分突出。中国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也不容乐观。

HR对公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企业高层是否将HR管理提上日程, 还需要等待。余博士曾经客观地指出:“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没有用人权, 这是阻碍企业真正将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源来对待的关键原因。”

我们大多数HR苦口婆心的劝导老总们明白, 人是重中之重, 没有鼓舞人心的士气, 没有核心的团队, 没有吸引人的企业文化, 没有再培训, 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 任何企业都将会万劫不复。可是, 老总总是忽略了人才的重要性, 不断的强调业绩, 企业的拓展, 市场竞争。殊不知, 这一切都是靠人才去完成的。但老总有老总的难处, 谁不想广聚贤才, 如果再探讨, 这就是中国企业发展中的一个历史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此乃现状之二。

其实目前中国有近400万人从事HR管理工作, 但大多数从业经验只有3~5年, 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HR管理者已感觉到自身综合能力难以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需求, 并在努力充实自己, 悲哀总会结束, 这是一个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信, 中国企业对HR的管理会逐步提上日程, 我国HR管理者其实还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 那就是共同推进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时, 看到自己的成就, 我们会感到欣慰。虽然有时很难将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实现最大化, 但我们在努力追求着平衡。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中国,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在西方产生的概念, 在很多国企如潮流般被引入, 可是单纯的引入却造成了人力资源部门的悲哀。

韩语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实践 篇8

关键词:韩语教学,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一、韩语教学现状

(一) 学生兴趣问题。

无论是对韩国传统文化还是对韩国潮流文化的追捧都是学生对韩语持有浓厚兴趣并选择韩语专业的重要原因, 虽然如此, 但是大部分学生对韩语学习都是浅尝辄止并且缺乏刻苦勤奋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另一方面由于韩语知识结构呈现出了“由简入深”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字母拼写的时候会觉得很简单, 但是一旦学习语法则会遇到各种难题, 当遇到这些难题的时候, 学生面对学习阻力会开始表现出抵触学习韩语的心理, 对韩语的兴趣也会逐渐变淡。

(二) 教师问题。

韩语教学中的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 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素质决定着韩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当前韩语教学中的大多数教师仍旧以传统韩语教学理念为指导来开展教学, 所以韩语教学中重视语言理论知识轻视语言技能的培养以及教学与实际脱节等现象仍旧普遍存在。另一方面, 由于语言考试以及登记证书等评价办法的存在也是导致韩语教学中重视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 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 教材问题。

当前韩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北京大学、延边大学等院校编写的精品教材, 这些教材虽然比较系统和规范, 但是却缺乏对学生韩语水平以及韩语学习需求的针对性。同时在电化教育背景下, 这些传统的教材本身的直观性缺乏也是其重要劣势, 而事实上直观性的教材是帮助学生在韩语学习中将理性认知向感性认知转换的有效手段与途径。当前韩语教材文字较多但是图像较少, 尤其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编写的教材也较少, 这种教材难以满足韩语人才的培养标准, 并制约着韩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四) 班级学生数量问题。

当前韩语教学中单个班级的学生数量过大对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面对面交流造成了不利影响, 同时也制约了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大班授课的制约下, 教师不得不在受限的条件下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而这一问题的存在则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以及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同时也难以满足学生在学习韩语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 因材施教的实施对于韩语教师而言具有过大难度。

(五) 教学手段问题。

大多数韩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依赖于教师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材、粉笔以及黑板, 即便是拥有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院校在实际的韩语教学过程中也很少向学生进行资源开放,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关, 也与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关, 总之, 这种问题的存在不仅造成了院校教学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制约了韩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六) 考核方式问题。

韩语教学中的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核方式单一。部分院校中的韩语考核仍旧沿用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 试卷体现出的成绩是衡量学生韩语水平的唯一标准;二是考核主体单一。对学生韩语水平作出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以及院校中的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 学生在考核中的主体地位被忽略。

二、韩语教学改革策略

(一) 韩语教学理念的改革。

韩语教学理念对韩语教学实践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所以韩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应当在于教学理念的改革。韩语教学理念主要是指韩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法创新, 这要求教师能够打破传统、突破常规、敢于挑战。具备理念创新意识是对教学理念作出创新的基础, 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具备教学理念创新和教学理念实践的欲望与兴趣, 从而保证能够使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另一方面院校要鼓励教师在韩语教学中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 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教师在韩语教学中作出的改变, 从而让教师以积极的态度运用自身的技能和知识提出韩语教学的新观点以及新看法。在此过程中, 韩语教师不仅要在韩语教学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即重视学生本身韩语知识的增长和韩语交流技能的提升, 并重视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与兴趣以调动起学生在韩语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韩语教师要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观念, 从而强化韩语教学本身所具备的社会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 韩语教师要在尊重韩语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明确韩语教学的目的, 通过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来改善社会需求与韩语教学中存在的脱节现象。

(二) 编写对于院校本身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教材。

虽然当前韩语教学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韩语教材, 但是这些教材并不一定能够完全适应院校本身的实际情况, 所以在韩语教学的教材改革中, 一是要根据院校以及学生实际来选择最具适应性和针对性的韩语教材, 同时教师要认识到, 虽然教材是开展韩语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 但是绝非教学过程的全部内容, 所以教师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避免对韩语教材进行机械性的使用和过度依赖, 而应通过结合学生的韩语实际水平以及韩语学习需求来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韩语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院校中的韩语教师应当在对现有韩语教材作出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院校特点来进行优秀教材的编写, 确保所编写的教材内容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材中的知识点所具有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语言基础以及接受水平相适应, 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要表现出系统性以及循序渐进性的特征。

(三) 使用韩语进行教学并为学生创建语言环境。

语感对于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而使用韩语来组织教学并为学生创建韩语语言环境是培养学生韩语语感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来使用一些学生能够接受和听懂的韩语来开展授课活动,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学生可以处在韩语学习氛围之中, 对于提高学生的韩语词汇以及语法等运用能力和韩语听力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学生接受能力的加强, 教师也有必要循序渐进地增加课堂中的韩语词汇量并加快语速, 从而培养学生的韩语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另一方面, 教师要重视韩语语言环境的创造, 在此过程中, 院校可以帮助教师进行韩国环境的模拟, 如衣食住行、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学生生活和接触到的事物都可以用韩语, 尤其是课上的表达、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都可以用韩语来开展, 从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具有更多练习韩语的机会并能够在交流中做到取长补短以提高自身的韩语会话能力。

(四) 课程设置改革。

在韩语教学中, 只有强化韩语课程的弹性才能满足学生韩语学习的多元化需求, 在此过程中, 韩语课程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适当增加选修课的种类与比例, 从而让韩语课程具有多元化特点, 使学生可以面对灵活多样的课程以自己的兴趣和水平为依据来进行课程的选择。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韩语的信心与兴趣, 同时也能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试卷成绩作为衡量学生韩语水平的唯一标准不仅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考试技巧的传授, 同时也会让学生产生高能低分或者低能高分的现象, 总之试卷成绩作为衡量学生韩语水平唯一标准的考核方式欠缺科学性, 所以考核方式的改革首先要摒弃以试卷成绩作为衡量学生韩语水平的唯一标准这一观念, 在考核中, 可以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平时成绩, 同时也可以利用口试等方式来凸显出口语表达能力在韩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 从而体现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参考文献

[1] .雷挺, 金锦花.高校旅游韩语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策略 篇9

目前, 大多数学生学习英文的目的之一在于把英文看做是一种应用工具, 即在书面上或口头上熟练应用该语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性语言, 越来越多的行业与英语密不可分, 社会对英语学习者的写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一、我国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各种英语考试的写作成绩和用人单位的评价反馈都反映了学生写作水平较低、英语应用能力较差的现状。调查显示, 我国学生的英语写作要么文理不通, 要么逻辑混乱, 要么词不达意。英语教学中, 许多教师表现出对写作教学的重要认识不足, 对教学方法策略也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对写作教学缺乏重视。

国外对外语写作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一步步走向成熟, 并已形成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写作教学方法。而在我国, 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写作任务往往被一带而过, 常常被布置为课后作业, 缺乏应有的重视。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机械地完成一篇又一篇的作文, 而写作水平并未随着写作次数的增多而相应提高。

2. 重视结果, 忽略过程。

调查显示, 大部分教师仍主要运用传统的注重结果的教学方式,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只建立在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上, 而忽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更无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了。其结果是学生写作信心受挫, 写作水平无法提高。

3. 僵化的写作训练模式。

“教师给出题目, 提出要求, 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字数完成一篇作文, 之后上交给教师批改”是传统英语写作教学的一种模式。这样的训练模式, 往往使大部分学生对写作缺乏积极主动性, 缺少写作的热情, 使学生看不到自己的进步。

4. 作文评改方式陈旧。

对写作持陈旧观念的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词汇、语法、拼写上。然而, 调查表明, 多数学生对教师这种传统的批改并不认真阅读, 一方面是教师投入多而成效少, 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不得要领, 往往误以为词汇+语法+拼写=好作文, 对于篇章、文体、修辞等毫无概念。

以上种种弊病表明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写作

筅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董莉

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改革写作教学势在必行。基于这一状况, 深入研究学生学习英文的过程, 特别是如何提高他们英文创造性和技术性写作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

和众多学科的教育理念一样, 英语教育, 特别是英语写作教学, 除了帮助学习者实现其基本的工作需求外, 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 包括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外教育领域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 以及教育界长期以来所坚持的“知识的创造性”等特点, 都为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1. 分析学习者书面语言输出的特点, 判断其目标语即英语的发展模式。

学生新知识或者新技能的获得, 都会受到已有知识或技能的影响。在第二语言即外语的习得过程中, 这种影响尤其突出。通过分析目标语的口头和书面输出, Ellis, Krashen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都肯定了母语本身以及母语社会文化对目标语习得的影响, 并提出了“学习者语言”和“中介语”的假说。根据Krashen语言输入理论, 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根本途径, 语言输入应当为i+1 (其中i为学生已知的语言成分) 。i+1表示语言输入应略高于学生的已知语言水平。Krashen认为, 输入应遵循“i+1”的规则。语言输出是人大脑思维活动和对语言感应能力的具体体现。为全面了解我国学生在习得英语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语言偏误, 我们针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 系统分析了他们英文发展过程中的文体和语言偏误, 进而帮助他们快速提高对英文语言的了解以及对该语言的应用能力。

2. 提高学习者对英文的感应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写作是一个思维的反映过程。对英文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将有助于学生熟练地进行目标语的书面输出, 同时也有助于加快其阅读速度, 加深其对英文的鉴别和欣赏程度。写作还能够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针对目前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能力较差以及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观察不够缜密的现象, 强化写作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式。

发现学生写作中英语语言输出的特点, 将有利于英语教师深入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 进一步了解影响中介语发展的社会、心理、语言、和个体差异等因素。该类知识对综合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将发挥直接的指导作用。

4. 培养学习者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而合作学习模式, 以师生、生生合作的形式为依托, 致力于开发学习者的潜能, 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 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再创造, 使学生在动态的、活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探索

为了改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较低的现状, 在有关的第二语言习得及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上, 我们制定出了写作教学改革方案, 分阶段进行, 以期达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特别是提高英文写作能力的目的。

1. 掌握学生知识水平。

通过课堂授课过程的随机观察及访谈和问卷调查, 同时对部分学生进行测试, 初步分析了学生中介语的主要特点和对目标语基础知识的基本掌握水平。英语在中国是“外语”, 没有自然语言习得环境, 大部分学生的语音和听说能力很差, 书面表达水平较差, 学生的作文往往出现大量的语言偏误或汉语式英语句子和篇章。另外, 考试通过率往往成为教师教学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造成空前的大面积应试教学现象, 学生作文模式僵化, 多为空洞的“八股文”。对此, 我们将学生写作中的主要错误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 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应对措施。

2. 制定、实施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初始写作水平, 按照“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 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 每组分别设置目的、内容、要求、进度安排等评估指标。学生的分组是动态的, 根据写作水平进步情况定期调整。

3. 突破传统写作训练模式。

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 注意发展个性, 提倡人人参与, 培养合作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意义表达, 鼓励学生多主动参与, 强调语言学习活动及其任务具有生活的现实性,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语言。基于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们书面沟通的活动越来越多的特点, 我们穿插安排应用文写作, 锻炼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看到目前的学习与将来的实用性的关系, 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4. 将写作由个体行为转化为集体行为。

学生写作小组成员积极交流, 共同分析讨论, 共享写作优点, 共同修改错误及不当之处, 通过比较, 共同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写作小组内的学生彼此熟悉, 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舒缓拘束感, 可以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求得共同进步, 不断提高小组成员的写作技能和评阅文章的能力。

5. 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用于进一步指导教学改革实践。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 重视教的方法, 忽视学生的策略, 忽视学生的心理过程。传统教学模式正受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挑战。我们强调写作教学, 正是重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强调任何语言教学活动都应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 以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模式符合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的教改实验证明, 学生对该项改革是持欢迎和支持态度的, 学生的写作成绩在逐步提高, 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6. 对写作教学模式的改革的未来预期。

在现有成效的基础上, 我们认为英语写作改革应长期进行、逐步深入。通过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各阶段的写作样稿进行分析、提出对策、检验评估, 判断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性, 判断是否对学生的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有促进作用, 进而归纳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规律, 从而以更加丰富的理论为未来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依据。

参考文献

[1]Brown, H.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Prentice Hall:New Jersey.1980.

[2]Chomsky, N.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Dordrecht:Foris.1981.

[3]Ellis, 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4]Gardner, R.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London:Edward Arnold.1985.

[5]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aragon.1982.

[6]Pinker, S.The language instinct.NY: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1994.

[7]Walqui, A.Contextual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Washington DC:ERIC Clearinghouse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000.

[8]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伊春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分析 篇10

伊春市林权制度改革主要采取的是“远封近分”的原则, 即对浅山区林农交错、相对分散、零星分布、易于分户经营的部分国有商品林, 由林业职工家庭承包经营, 把林地的经营权、林木的所有权和处置权以及相关的收益权全部交给职工。

在这次改革中,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承包期限一般在50年左右, 充分考虑到了林业生长周期长的特点, 使林业职工可以从林业生产的长远利益出发来安排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 从而达到职工个人利益与林业发展的长远规划相一致、相协调的目的, 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承包期内, 职工可以依法对承包的森林资源进行转让、变卖、抵押贷款、继承等经济活动, 分散了林业职工的经营风险, 同时, 通过建立活立木交易市场, 积极推动森林资源产权的自由交易, 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功效, 实现森林资源资产的有效流转, 达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一、我国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 我国的森林资源锐减, 特别是国有森林资源乱砍滥伐现象尤为严重,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国家就此采取了很多措施, 试图遏制森林资源资产逐渐恶化的情况, 使国有林业企业走出经济危机和资源危困的困境, 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如何实现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增值保值, 实现森林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我国目前森林资源的状况可以用美国学者哈丁其在著名论文《公地的悲剧》中提出的描述性模型来解释:一群牧民生活在一片草原上, 草原是对所有牧民开放的牧场。草场是公有的, 畜群则是私有的。相关的另一个基本前提是, 每个牧民都力求使个人的眼前利益最大化。站在个人利益的立场上, 人的利益要求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每增加一头牲畜, 他获得由此带来的全部收入。另一方面, 当草场的畜群承载能力难以长期维持更多牲畜时, 再增加一头牲畜会给草场带来某种损害。但是, 这一损害是全体牧民分担的。这一群牧民中每个人都有着足够的聪明, 每个人都去努力地增加自己的牲畜, 而由大家分摊由此带来的成本。最终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牧场越来越退化, 直至毁灭。我国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目前面临的正是这一问题, 我国国有林的产权不清晰, 所有者为国家全体人民这一笼统的概念, 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者 (林业局、林场) 赋予了相应的管理权利, 却没有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 造成责权利不统一, 这样对于森林资源的自由享用就促使某些管理者将公共的森林资源转变为私有财富, 或通过滥用森林资源获得个人效用或便利, 从而最终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 危害了生态环境, 使全社会的长远利益遭到损害甚至是毁灭。

公地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森林采伐具有严重的外部不经济性, 即:人们在采伐林木时, 更多的考虑的是自身的成本而很少考虑到这一活动对外部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使得人们使用森林资源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 从而使得这些个人对林木的采伐量大于社会的最优产量, 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浪费, 生态环境的恶化。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将外部成本尽量内部化, 即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降低森林产权的交易成本, 使社会中单个个体的活动逐渐向着帕累托最优改进。

二、产权制度改革对我国林业发展的有利性

现在我国进行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实质在于强调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下面使用科斯第一定理结合我国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进行论述。

科斯第一定理讲述的是在市场交易费用为零的前提下, 只要有明确的产权制度, 无论初始授权如何, 人们都会通过市场交易或人们之间的讨价还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在我国伊春正在进行的林权制度改革, 通过承包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等完全交给了林业职工, 由于承包期限较长再加上相关配套制度和激励措施, 使得将林业经济中存在的外部性内在化成为可能, 即通过使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相一致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下面通过图例来说明产权制度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如图1所示, MC1表示的是不考虑任意砍伐林木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条件下私人的边际成本, MC2表示的是社会边际成本, 二者之间的差额MD (MC1-MC2) 即为砍伐森林资源的负的外部效应, P0表示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木材产量的边际收益。

从图1中可以看出, 在产权制度不明晰的条件下, 个人砍伐树木不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即每个人的采伐成本仅限于他的私人成本而不必考虑由此给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同时由于在森林资源归国家所有归国家经营的情况下, 森林资源的生长培育成本由国家做为整体来负担, 这样使得个人的采伐成本远远小于树木生长的实际成本, 由此, 他们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必然将产量扩大到Q2。而实际的边际成本应为社会边际成本线 (MC2线) , 由此确定的最优资源配置应在Q1点。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产权制度不明晰的条件下, 有人利用了无需付费的公共森林资源, 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造成了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利用 (Q2>Q1) , 破坏了生态环境, 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枯竭。

如今我们进行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改革, 就是为了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产权制度, 通过建立自由的交易市场, 尽量实现林权的自由流转, 通过延长承包期以及税收优惠与限制政策 (鼓励植树造林、限制过量开采) 等, 来实现将森林采伐的负外部效应内部化的目标, 这时私人的边际成本不再是MC1了, 因为此时MD内化为个人生产者的成本, 那么同样为了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他们只能将产量定在Q1处了, 达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长远发展相统——帕累托最优。

三、伊春市林权制度改革成效的数据分析

在伊春进行的林权制度改革是选取了双丰、铁力、桃山、翠峦、乌马河5个林业局中的15个林场进行试点的, 因此我们主要以科斯定理和帕累托改进为标准来分析这5个林业局的林权制度改革是否是有效的。我们选取各个林业局的总产值、林分质量、森林蓄积量以及就业率指标做为社会整体福利的代表性指标, 以林业职工平均收入做为个人利益的代表性指标。本文选取了5个林业局在进行林权制度改革前即2005年的相关数据, 以及进行林权制度改革后即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相关数据如表1、表2所示。

在表1和表2的相关数据中, 变化最大的试点林业局的企业价值整体都有了较大提升, 在2005至2007年试点林业局企业价值的平均增长率为43.16%, 而伊春市企业价值的总体增长率为31.44%, 可见试点林业局在2005至2007年期间创造了更多的企业价值。此外, 试点林业局在伊春林业局整体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 从2005年的24.94%增长到2007年的27.17%。同时在植树造林成活率指标中有3个试点林业局的相关指标没有发生改变, 而其余两个林业局乌马河和桃山相关指标有所好转, 说明随着产权的明晰职工更加注重造林质量。通过企业总体价值和植树造林成活率这两个指标可以看出, 在进行林权制度改革不到2年的时间内, 试点林业局的整体福利情况得到了改善, 林权制度改革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体现。

而通过表1和表2我们并没有看到代表个人福利的林业职工平均收入增加, 以及代表社会整体福利能够体现林业外部效应的林分质量、森林蓄积量增加, 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 效益很难在短时间获得, 同时林分质量的改善、林木蓄积量的增加只有经过长期的管护才能体现出来。

从伊春林业局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出, 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在短时间内提升了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虽然在现实世界中如科斯定理所说的理想的零交易成本的情况并不存在, 但是只要我们辅以适当的政策, 引导林农去实现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使得这项改革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福利, 有利于个人福利情况的改善, 那么这项改革就是符合帕累托改进的, 就是符合科斯定理的相关产权变迁制度的, 因此就应该坚持下去, 而伊春林业局的改革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开展的, 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改革的成效会逐步显现出来。

在伊春进行的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如为了解决林业职工的经济危困, 此次改革面向的对象主要是林业企业的职工, 不允许外部投资者介入, 这样就妨碍了资源的自由流转;还不存在健全的交易市场等等。但这毕竟标志着我国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迈出了第一步, 相信随着这一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完善, 必将逐步实现个人利益与森林资源的社会利益相一致, 保证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确保我国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波, 印岩, 郑海鸥.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绿色财会, 2006 (07) :19-19

[2].许兆君.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前瞻[J].中国林业, 2006 (15) :14-17

[3].孙英威, 呼涛.国有林权改革伊春试水[J].望, 2006 (50) :50-51

[4].曹祖涛.论我国林权流转法律制度[J].绿色中国, 2005 (08) :28-30

上一篇:常绿阔叶树下一篇: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