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日记

2024-05-09

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日记(通用8篇)

篇1: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日记

周末做了个练习,令我无比惊讶的是一个优秀的学生15道选择题错了6道,估计是不是将答案填错位了,就让课代表去想她核实一下,结果那孩子竟然哭了,我就笑笑上课了。

一下课,孩子就走过来找我,问我晚上是否有空?我们约好7:15在我办公室。走出教室,我就想,晚上的辅导,对这个孩子来说是解决错题,而对老师来说,是在临考前如何克服心理障碍,跨过一道坎。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7:15我们彼此都很准时,在她问完问题之后,我说,在离中考还有一百多天的时候,你出现这样的失误,应当是值得庆幸的。在我看来,这不是你知识上的缺陷,主要是你的心态出问题了,考试越重要越需要平和的心态。

我和她聊起了老师曾经所处的高考年代,高考似乎是唯一出路的年代,所有高考学子的压力超乎任何想象,而高考又似乎首先考察的是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高考的数学往往很难,不少学生数学考砸了,就不想考了,甚至有些人就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更有甚者就真那样做了。其实,人生处处是考场。

最后,送了他一句话:考试,考知识更考人生!

篇2: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日记

注意评价的层次性不同程度的学生,我设以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分层次评价要求。优等生往往给予高要求的评价,希望他们不满足于现状,更上一层楼;而后进生往往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要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相信他们会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给予积极的评价,才能保持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做到勤思,创造力才能得以继续的发展。

篇3: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日记

一、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第一步。培养兴趣,指导学生写日记,并在写作中提高能力和发展智力。为了培养兴趣,首先,向学生说明写日记好处和重要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具有一定可靠性和真实性的中外文化名人在小时坚持写日记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坚持写日记对于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如鲁迅先生的日记印成书有厚厚的几本,直到他逝世前的一天他还写日记。他的日记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教益。又如雷锋同志的日记已成了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还告诉学生坚持写日记, 把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写下来,不但能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进而又对学生说明,写日记并不难,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你想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固定的格式,放开胆子尽管写你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个人或一件事。 开始写日记时,提醒和鼓励学生不要有畏惧心理,也不要贪多求全,只需把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情、某一处景物、某一种生物等表述准确、清楚、清新就可以啦。我在教学实践中,多次给学生传递一个信念,那就是只要长期坚持写日记,那么写日记将会变成一件很容易、很简单、很有意义的事情。俗话说:“常说口里顺,常写手不笨。”只要坚持写, 常练笔,就会渐渐地下笔如有神。学生明确了写日记的意义,又认识到不难写,纷纷向老师表示自己的决心,并人人准备好写日记的本子,开始写了起来,并形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二、在模仿中创新,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学生模仿课文来写日记,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小学生开始学写日记,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完全独立写作难度很大,无从下笔的现象时常发生。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语文课文的格式进行写作,切实降低写作难度,以此帮助学生较为顺利的完成写作任务,保护好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教《初冬》后,要求学生模仿由远到近的顺序写一段“春天家门口”的景色。教《小虾》 时,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用“小虾真有趣”作为总述句,自己观察一种小动物,随着学生智力的增长,模仿日记不再是课文的临摹与翻版,而是有所变通,有所创新,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在模仿到一定的时间段后, 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丢掉模仿,大胆按照自己的思考和思路进行写作。只有这样学生的日记才会越写越好。

三、在观察中搜集素材,为写作提供源泉

写日记需要素材,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好日记,素材是日记写作的源泉。毫无疑问,只有有了生动、详实、丰富的素材,才能写好日记。那么写作日记的素材从哪里来?从现实生活中来,在仔细观察中获取。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中搜集素材,在写作中运用素材,这是写好日记的前提条件。作为教师应当传递社会真能量,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 引导学生善于捕获生活中的“美”,记录生活中的“美”,把“美”定格成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形成一篇篇“美文”日记。

四、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是获取知识,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从经典著作中感受语言文字蕴含的意境美、内涵美、灵魂美,从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把他们获得的美感印迹在日记中,让日记也充满文学艺术情趣。如教师结合小学的认知特点和理解阅读能力,可以向他们推荐一系列作文书籍及文学著作,如《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小学生经典作文》《小学生日记大全》《童话故事》《小学最感兴趣的文学作品精选》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文章中的优美字词、重要句子、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段落摘抄在固定的作业本上,并有选择性的运用到日记写作中去, 增添日记的文彩和艺术感染力,从而提升日记写作的质量。

五、认真批阅学生日记,鼓励学生坚持写作

作为教师应当认认真真的批阅学生的日记,为写得好的日记进行点赞,鼓励其继续努力把日记写得更好;为写得不怎么好的日记进行点评,指出写作的不足之处,纠正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失误,引导学生走出写作误区,不断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在批阅学生的日记过程中,要仔仔细细的阅读学生日记,耐心纠正学生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写错了的字词等,并为学生的日记写下恰如其分的评语。评语的内容以鼓励、鞭策为主,积极引导学生坚持写作日记,千万要避免打击学生写作热情的现象的发生。

篇4:英语教师反思日记个案研究

【关键词】 反思日记 反思性教学 英语教师 教师教育

一、反思日记概述

近年来兴起的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 把外语教师培养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转向了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早在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就最先指出了反思的重要性,并把反思和教师成长和发展联系起来。美国学者 萧恩(Schon)认为教师的教学实践就是反思性实践。国内的许多学者也认识到了反思对于教师发展的重要性,比如高翔和王蔷(2003)就曾指出“教师发展的核心就是反思”。反思性教学有多种方法进行,比如行动研究、反思日记、录像法、听课观察法等。和其他方法相比,撰写反思日记的优势在于操作较为简单,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教师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反思而不需要特意安排时间组织参加活动。目前国内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级教育机构都进行了一些对于教师写反思日记的研究,但是许多文章都是对反思日记进行理论剖析,实证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教师反思日记的分析,探索教师的反思内容,望能对国内教师发展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个案研究,研究对象为一位教龄为3年的一线英语教师,该教师学历为硕士,教授大学英语及英语听说课程。本研究对反思的撰写没有限定框架,教师可以自己选择印象深刻的内容,使用语言为中文,但是要求教师在课后不超过1天的时间内对刚上完的课进行反思并写下感受。本研究持续2个月,共收集反思日记15篇(见图表1),共计6346字,日记字数最少的一篇为221字,最多的一篇为788字。由此推断,课后写反思日记可以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

三、数据分析及研究结果

反思内容历来是反思课题的重点[3],本研究根据Jack Richards和Belinda Ho在Beyond Training一书中提出的框架,从教学理论、方法方式、教学评估、自我感知四个宏观分类及其中包含的十三个微观话题对教师撰写的15篇反思日记进行细致分析。分析得出(见图表2),该教师对于方式方法的反思数量最多,占44.44%;教学评估次之,占40.74%;自我感知占总反思数量的10.19%;对于教学理论的反思数量最少,占4.63%。吴卫东和骆伯巍[4]提出,对于新手型教师(职业年龄在5年内)需要进行教学技能反思的培养,而成熟型教师(职业年龄在10至20年之间)则需培养教学理念的反思,其研究对象是小学数学教师。本研究认为他们的研究结果不一定适用于其他教师。就参与本研究的教师而言,因为其对教学方法已经有系统性的了解,并在教学中会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反思能力培养的重点反而应该放在对于教学理论的反思之上。

在对反思数据进行进一步删减、除去了描述性的信息后,分析得到批判性反思的数量。比如在教学理念中,理念、专家观点及如何应用理论属于描述性反思,进行某事的理由、个人观点、理论和实践矛盾之处、理论如何改变属于批判性反思[2]。在118条反思中,批判性反思为75条,占总反思的69.44%。在所有的批判性反思中(见图表3),占最大比例的是教学评估(58.67%),其次是方式方法(21.33%)和自我感知(14.67%),最少的依然是教学理论(5.33%)。可以看出该教师在写反思日记的时候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日记是有批判性的,且该教师在日记中对教学效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更为关注。

四、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首先,本研究中的教师在写反思日记时进行了大量的批判性反思(69.44%),同时更关注于对其教学评估的反思,但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只是个案研究,且不同的教师的反思焦点也会有差别。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更多英语教师的参与,最好同时有新手教师、熟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参与,同时加入问卷调查的数据,这样就可以进行日志的对比,从多角度分析教师的教龄和背景对其反思的影响。

其次,在确立教师可以进行主动反思后,需要研究该如何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引导教师进行更好的反思。本研究发现教师偏重于对方式方法及教学评估的反思,对于理论方面反思不够。这一方面和参与者是新手教师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为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给予教师撰写日记的指导。当然这些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这个案例,严欣(2010)在对网上的30份教学反思日记“反思”后发现其中普遍存在教学反思形式层面单一、缺乏深入的思考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给予一定的日记结构模块,帮助和引导教师就不同方面进行深刻反思。

最后,需要思索的问题是如何帮助教师在反思日记的基础上进行更好的教学。反思只是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其中一个部分,在教师进行了反思性教学后,教师需要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和已有的专业知识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整[1]。反思日记研究可以和其他的教师发展联系起来,作为其他研究的基础。笔者希望在今后看到更多的以反思日记为手段的反思性教学研究,更好地帮助教师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 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 ,2003,24(2): 87-90.

[2]Richards,J.C.and B.Ho.Reflective thinking through journal writing. Beyond Training.J.C.Richard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53-170.

[3]姜旭.论大学英语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J]. 英语教师,2013(7): 51-63.

[4]吴卫东,骆伯巍.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1(1): 33-35.

篇5:小学英语日记附教师评语

I hope my sky is white. It is pure like snow and angle’s wing. I’ll became kind hearted and pure like angel.

I hope my sky is green. It is filled with life. I’ll become open and clear.

I hope my sky is red. It is hot, bring passion and light. I’ll become intense.

I hope my sky is purple. It is gentle. I’ll become polite.

I hope my sky is blue, calm and nice. I’ll become steaky.

I hope my sky is diaphanous. It is like crystal. I’ll become pure---hearted.

I hope m sky is colourful, nice and flowery. I’ll become rich and colourful.

I hope my sky. I’ll make it more and more beartiful.

班主任评语:Excellent!what a beautiful

篇6:小学安全教育日记

一。面对自然灾害:台风,生活在海岸边的居民经常会遇到台风,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应对之策——逃跑,找个地方躲避起来,如在野外,要速往小屋或洞穴避难,或到周围人群密集区寻求帮助,若必须前进时,也要弯下身体不可贸然淋雨,受潮的衣服会“夺”走体温,造成体力失衡。遇强风时,尽量趴在地面往林木丛生处逃,不可躲在枯树下。遇到地震怎么办呢?如果在人多的地方或家里,可以蹲在结实的桌,椅,柜台下,用手护住头部,如果是在街上,要迅速远离高大的建筑物,要是在郊外,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如震后不幸被压,应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食物和水,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二,火灾。遇到火灾时,应不要慌张,如果油锅起火,要立刻将锅盖紧紧盖上,不能用水扑救,如是家电起火,千千万万不能用水扑灭,可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如果火灾面积大,可躲在没有起火的房间,用湿毛巾塞住门缝,并用湿毛巾捂住鼻口求教。

过马路时应注意转弯的车辆,不可横穿马路,遇到不明通话和短信时,不能回复,不能相信,以免上当受骗。如被绑架,应机智的跟那些人周旋,寻找机会报警。

篇7:英语教师实习日记

实习准备

一周的时间在期待与担忧中度过。期待即将到来的实习,期待走入校园,走进今天的课堂;担忧将要面对的与老师的交流与学生的沟通。

在这周里,首先完成了一份教案。

久别了高中的课堂,久别了教材,对将要到来的一切是那么茫然,不知道该讲什么,该怎么讲。拿到高一的教材,从中选取了一片课文做一节阅读课。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在那沉思,反复翻看文章,心中总是在想我要教学生什么。由于没有任何的辅助资料,也不熟悉现在的高中英语课是怎么上的,所以表现的手足无措。然而当真正的静下心来的时候,一份教案便如同滔滔江水,一气呵成。通过虚拟想象的课堂、学生完成的教案总觉得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

接下来便是试讲。

在虚拟的教室内呈现自己的教案。由于教案完全是自己一点点构想出来的,备课也就没那么困难。然而,走上讲台,打开PPT的那一瞬间,大脑一片空白,鼠标停在了播放键上,整个人呆住了,连开场白都忘记了,甚至有种适宜的感觉。努力想找一个词却始终挤不出一句话。就这么静立了二十几秒才算缓过来,开始了正式的讲课。一开始讲课就紧张的不得了,课件的内容都讲乱了,在完成开场白和导入后才最终归于平静,完成了整个讲课环节。虽然中间也有几次卡壳,虽然结尾也显得匆忙,但总体感觉不是太坏。

走下讲台的那一刻,感觉似乎是卸下了千斤重担,顿觉轻松,但同时整个人也累垮了。就这十几分钟竟会是这么的累!

通过教案的设计和试讲,尤其是试讲让我意识到凡事都要做十二分的准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的一点也没有错。对于初入教学的我在今后的实习中一定要事前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在课堂上有话可说,否则怕是要中途卡壳或者进行不下去了。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天气阴转晴

入校

今天,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实习的高中学校,这个让我既期待又有几分畏惧的地方。

实习学校给我们高度的重视,校长、主任亲自接待,给我们每个人都选派了两位指导老师,一位指导英语教学,一位指导班主任工作。实习见面会上跟自己的指导老师见了面,校长对实习做了简短的介绍。在这次见面会上,一下子被称呼为“老师”觉得很不适应,好像不是在叫自己,但也就从这样一刻开始我多了一个身份:实习老师。

然而当跟着自己的实习指导老师走出会议室的那一刻,当跟自己的同学们分开的那一刻,感觉全世界就剩下我自己了,接下来的一切就全靠自己了。这也许是我步入职场的前奏吧。

下午,跟班里的学生见了面,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学生们似乎对我们这些实习老师充满了极大的兴趣,班内的气氛很是火爆。

同时,在我踏入教室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懂了自己身上的担子:为人师表,学为典范。

一天下来虽然很累,却很充实,开始期待明天的到来。

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天气晴

第一课

按照昨天老师的安排,今天早上和学生一起上早读,然后便开始实习的第一环节:听课。

早上很早就来到了学校,站在教室外面整理自己的心情。随着一声声清脆的“老师好”的传来,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自豪与欣慰。

走进教室,跟学生简单问候,便进入了今天早读的正题:领读单词。翻开单词表,每个单词早已在心中读过多遍,随着第一个单词的发出,渐渐地适应,声音也在加大,心情也归于平静,很快就读完了单词。问题也随之而来,三十分钟的早读只过了五分钟,剩下的时间又该干什么呀?毕竟跟学生还不熟,简单的聊了几句便退出了教室。

早读之后听了第一节现代课堂的英语课。时隔七年,早已忘记了自己当初的课堂是如何进行的,对今天的这节课充满了期待。

听完课后,总体感觉老师讲的很细,好像是在给小学生讲课,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每一个语法点都一一介绍、讲解、翻译,课堂教学只是在自然中过度,似乎没有原先想的那么完美。以前教育学、教学法课堂上讲的各种英语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也并没有在课堂上体现出来。看来理论与现实还是存在差距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往课本上学到的理论还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融会贯通。

2012年3月12 日 星期一 天气阴

开班会

按照学校的惯例,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要召开班会,久别的高中班会不知道在今天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这次的班会着让我震惊,不同于我所熟悉的班会形式,他们的班会由班长主持。首先公布了过去一周的小组量化,倒数的三个组还要唱班歌以示再接再厉。其次,班里还评选了过去一周的“学习之星”和“进步之星”,并且推荐人要陈述推荐理由,最后班主任给这“两星”获得者颁发奖状,这一项于我来说倒是挺新鲜的。第三项,班长对班内过去一周存在的问题,生活上、学习上等做简单说明。班会最后才是办主任讲话,向学生传达学校最新指示,批评存在的问题,表扬表现好的。这才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接下来是我的时间,受班主任之托,给班内学生讲一下大学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并介绍一下学习英语的技巧和方法。

当我在学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又不知道说什么了,虽然提前准备了,但由于太紧张一下子全乱了,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了,也没有了时间概念,只是在那机械般讲话。班内的气氛赶来开始还挺活跃,火来渐渐地安静了。

之后总结,或许是自己讲的有些严肃,又或许这样的话他们早已听的耳朵都长茧子了。总之,通过这第一次的登台亮相更让我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我要更好的准备才能在讲台上游刃有余。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三 天气晴

第一节语法课

今天挺老实讲名词性从句的语法课。从接触语法至今,语法一直让我很头疼,语法规则记了又忘,或者记住了也不会应用,从来做题全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说好听点叫语感,其实有时候就是在瞎蒙。已经不记得自己的高中语法课是怎么上的了,印象中似乎没有真正上过语法课,又或者我根本就听不懂语法课。

这节课老师把知识点讲的很细,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也第一次真正懂了一些语法规则的内涵。就像老师说的,“你的明白为什么选这个而不选那个,不是单纯的用汉语翻译一下通顺了就行了,而应该用具体的规则来解释。”一下子让我茅塞顿开,这些规则原来就如同数学的公式原理,要用他们来做题。只有这样,做语法题是即使读不懂句子也能分析出句子的各个成分,也就知道怎么去做题。

真是那句话:学无止境。对于英语基础知识差的我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好好补补,慢慢掌握用语法规则来做题。并且要学会问为什么,搞明白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学生。

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天气阴

听写单词

早上利用早自习的时间给学生听写了刚刚学过的单词,只有十几个,是专门从几十个中挑选出来的考纲词汇。

对于听写这一检验单词记忆的方式早已是非常熟悉了,然而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听写38位学生还是第一次,看似平常简单的一项小测验真正执行起来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方式问题。是说汉语意思让学生写相应的英语单词呢还是读英语让学生正确拼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说汉语当然可以检测单词和拼写,但读英语却可以检测听力和拼写。最后询问了他们常用的方式才决定用说汉语写单词的形式。

其次,语速问题。两个单词之间要隔多久?时间长了有些学生不免要动歪脑筋,乘机看别的同学的;时间短了又怕有的学生跟不上。最终执行的结果还是间隔过长。

最后,提示问题。对于要听写的单词该不该给一些提示信息?又该给多少呢?单纯说一下词性还是涉及一些与之相关的搭配?由于是第一次给他们听写,总是尽量给他们足够多的你提示。

通过时间听写单词这件小事再一次让我意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凡事切忌眼高手低,要真正的去做一下,体会一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其中的细节,才能充实自己的经历。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天气阴

听同学上课

由于我的英语指导老师只上一个班的课,一周也只有五节课,要是再因为什么事情耽搁一下,我一周根本就听不了几节课。总是想多听几节课,于是便去听其他班的课。正好有一个同学要讲课,借此机会便去听了她的课。

这是一节讲解练习题的课。总体感觉她讲的挺好的,很自然,学生的热情也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对于刚刚走上讲台的我们,能有如此水平已属不易了。但从她的课中也发现了一些小的问题,缺少与学生的眼神交流,并且束缚于讲台。

听完这节课收获颇多,真正看到了“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像“看到什么了呀?”“它是什么意思呀?”“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呀?”这样的课堂指令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给激活了,并且可以借此机会充分驾驭课堂。这给我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在保证正常的授课外还要注意细节的把握,如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等。同时要尽量的摆脱讲台的束缚,走到学生中间去,给每位学生直接的眼神交流,还要注意课堂时间的掌控。

总之一句话,在学习中进步,一切充分准备。

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天气晴

试卷批改

今天给学生批给了试卷。总体给我一个感觉:态度不端正。作为考试,学生却以自己的喜好做题,不想做的题就空着,答题也不规范,作文有的只写几句话应付了事,有的干脆不写。

回想自己高中时的学习,跟他们似乎是隔了一代。那时候的我们对待考试极其的重视,根本不会出现选择性做题的情况,可今天的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我知道他们英语基础很不好,为此我很焦虑,总想着带给他们点什么,想尽我所能帮助他们,然而却不知从何处下手。

这些孩子绝对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并且还是家中的独生子独生女。虽然有好的家庭,接受现代化的教育,可为什么基础还是那么差呢?小学三年级开始有英语课现在都高一了连一百字的作文都写不出来。很是诧异今天的学校教育,素质教育下教出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虽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当前的大局势还没有改变,还是应试教育,还是得考试,有些东西还是得背得记,成绩还是会决定命运,可这又能说明说什么呢?

或许我只看到了其中比较差的一面,可这却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他们同样在接受素质教育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虽然好坏是必然存在的,可他们的优势又在哪呢?

我只能是在这发发牢骚。我改变不了大环境,能做的只有尽我所能在这有限的一个月里给他们尽量多的帮助。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天气阴转晴

第一节实战课

今天,我上了人生中第一节课,一节以老师的身份真正的给学生讲的英语课。虽然以前或多或少的做过课堂模拟教学,但面对一群真实的学生还是第一次。

整节课下来,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难,面对学生也并不紧张,一切算是按部就班的进行。讲完课后也并未有想象的那么累,虽然讲到最后几分钟嗓子开始发干,但心情还算平静,表情也很自然,跟学生互动也还好。整节课内容很多,没有控制好时间,只是讲到哪算哪。在这节课后半部分,可能由于单纯地讲单词有点枯燥,学生的热情也减少了。

课后,跟指导老师沟通了基本的情况,整体上得到了肯定,只是在细节上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内容上扩展太深,太细,涉及的内容超出了学生的当前水平。其次,课堂指令上,对每一个环节要进行的内容缺乏明确的引导,课堂指令发送不到位,环节过度上太突兀。最后,不了解学生,对学生当前的水平不了解,对他们的心理也不清楚。

根据老师提出的几点建议和自己的反思,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整节课节奏太快,内容太多,似乎是在灌输,没能让学生及时的巩固。问题总是在所难免的,针对这些问题,要在今后的实践课中慢慢的纠正,尤其是课堂指令,要留心老师上课所使用的课堂指令,体会不同指令的差别。我相信会越来越好。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天气阴转晴

代行班主任职责

今天上了第二节实战课,整节课在时间把握上有所改善,但却感觉没有什么动力,没有第一节课那么有激情,课堂氛围也有点低沉。课后指导老师的建议还是在练习和句子分析上。练习的目的没有充分的讲给学生,句子的分析也不彻底,关键点没有突破。老师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一些观念,“一堂好课不是完美地呈现了备课,而是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学到了什么。”这两节课我一直在按照备好的课讲课,讲课节奏很快,没有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几乎完全忽略了学生。同时也发现了自己讲课的不足,机械的照搬备课,似乎不是在讲课。对于这一点必须加以注意。

中午课间操,班主任老师临时有事,让我替他监督学生做操。过去这段时间跟班里的学生混的都挺熟的了,平时在班内也跟他们说说笑笑,但当我从他们面前一一走过的时候还是觉得很不自然,又加上整个操场人那么多,感觉所有的目光都冲向我。从队伍的派头走到排尾,整个过程本来应该是我“检阅”他们,但给我的感觉却是他们在“审查”我。终于走到了队伍的排尾,才算舒了一口气。看来在这方面还得加强锻炼,让自己在大众面前而面不改色,表情泰然自若,要不然怎么管理好一个班呢。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天气阴转小雨

课上的有点迷糊了

今天上了第三节课,对于课堂的基本流程已经算是基本掌握了,课上的也觉得挺轻松的。但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在课堂时间的把握上。今天准备的内容有三分之一没有讲完,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原先没预想到的地方,尤其是句式结构分析上。对于复杂句式的分析每节课都要反复练习,可每次总是很难进行下去。

课后,老师给我的建议和提出的问题让我更加的迷惑了。老师让我给学生留更多的时间做练习,给他们充足的思考时间。可我觉得在今天的课中,我对练习的时间已经放得很长了,而且从读句子,理顺难点,中文翻译,选项分析,每个环节都明确分析了,如果还要更多的时间我就真的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但是今天的课确实存在硬伤。在句式结构的分析上我没有引导学生分析到位,句子大的结构没有点出,只停留在小结构上。这是自身的基础差加上备课不充分造成的。在课堂练习方面,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练习的目的没有给学生点清楚,这或许就是这几节课做题不顺利的原因吧。

同时,今天令我稍稍有些欣慰的应该是脱离课件讲课吧。今天课上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停电了,虽然当时有点慌乱,但很快就安静下来,并且顺利的完成了下半节课。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天气小雨

我错了

今天上了第四节课,发现英语说的越来越少了,大部分课堂指令的发送,知识点的讲解几乎全是用汉语讲的。

今天这节课我多少有点发怒的成分。因为上语法课,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提问和分析句式上了,虽然整个课堂控制的还行,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但讲课的进程却大打折扣,大概只讲了四分之一的内容。也不知怎么的只分析了几个句子,做了几道练习题一节课就结束了。而影响课程进度和让我有些不满的主要是领着学生分析了好几遍的句子学生还是分析不出来。下课后,我带着有些抱怨的语气向老师诉说,老师的一席话却让我一下子无地自容了。

我主要向老师抱怨学生分析句式分析不出来,课进行不下去。老师给我提供了一种方法,由于讲的是主语从句,老师的方法是先找出连词,然后顺着连词往后推第一个谓语就是从句的,下一个自然就是主句的,这样一来整个句子也就分析出来了。而我上课用的却是找谓语的方法,先找出主句的谓语,其他成分也就一目了然了。由于我对句子很熟悉了就以为这个方法很简单。

事后反思,觉得自己真是误人子弟呀!分析句式主要目的就是分清主句和从句,而我把要实现的目的当成了已知项,认为主句从句就在那摆着,找个谓语还不简单嘛。哎!自己教学方法不对还埋怨学生笨,真是丢死人了。幸而亡羊补牢,对于教学方法还得慢慢的探索一点点的总结。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天气阴转晴

第一次独立上课

今天上课前突然收到指导老师的信息,说他因为公务无法来听我的课了。整个人突然有种兴奋感,终于要自己独立的上一节课了。然而上完课后我的兴奋却被浇灭了,我还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

由于没有指导老师听课,我觉得挺轻松的,没有了压力,但学生却更放松,课堂秩序几乎失控。因为还在讲语法,很多学生都不听,进度很慢,再加上几近失控的课堂秩序,我还真有点手足无措。前几节课有老师在后面压阵学生们还能乖乖的听课,即使听不进去也不敢捣乱,可是今天突然没了老师压阵,又加上我平日里跟他们嘻哈惯了,没有树立威严,学生们便乘此机会“造反了”。

值得欣慰的是在句式结构的分析上有了很大的突破,采用了昨天老师教的方法,学生们分析句式变得很顺利。看来这教学方法才是重中之重呀!

回顾一周以来的这几节课,每节课后都会找指导老师听取意见和建议,自己也在一点点的进步。老师经常强调一点,“我们能教给学生什么”,经过这节课教学方法改进所取得的成效让我进一步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每节课都教会学生一点点新知识,或者教给他们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这就是最大的胜利。不要期望一下子把全部的内容都让学生掌握,路要一步步的走,知识也要一点点的积累。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天气晴

提前顺利结束授课

今天这节课进行的很顺利,提前完成了计划的内容,真让我欣慰,这还是第一次进行得如此顺利,更让我欣慰的是上节课所讲的语法知识学生全都掌握了。

这节课的安排是先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语法点,然后完成范读课文。根据前几节课的经验这些内容足够讲一节课了,由于语法是学生们最头疼的,我还担心又完不成任务。

回顾语法点的时候,几乎还没有用我的提示,学生们就一股脑的全说出来了。随后的巩固练习也进行的很顺利,很快就完成了,整个过程用了还不到十五分钟。接下来便是讲解范读课文,只是简单地给学生顺了一遍文章的大意,稍微提示了一下重点的词汇,涉及的语法点简单的带过,一篇文章很快就讲完了。一看距离下课还剩十分钟,除去让学生自己回顾,查漏补缺,还剩七八分钟,又该干什么呢。想开始讲解练习题,又担心讲不了几个题就下课,弄的没头没尾的。经过这几节课发现自己在课堂上不想让自己闲下来,想时刻的保持课堂的活力,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于是便给学生放了一首歌,一方面娱乐放松,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从歌词中学几个词组。就这样才算完成了这节课。

课后听取指导老师的建议,语法上取得的成果受到了表扬,只是在讲泛读文章是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并且要明确阅读的目的。

今天的课让我品尝了胜利的果实,真可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天气晴

练习课

今天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课后的练习,由于上周听过了其他实习老师讲的同一节课,根据她的讲课流程和风格,自己也找到了讲解的思路。再加上练习的目的就是巩固前面所学的词汇、语法知识,所以只要把题目看透了搞明白了也就有得讲了。

今天练习课的整体思路借鉴了那个同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并且给予相应的加分。这一方法还真是管用,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只是开始的时候由于没有跟他们讲清楚答题规则挫伤了几个学生的积极性。我想在兼顾每个组后剩下的就是抢答题,没想到一开始几个活跃的学生一直抢着答题,让我给压下了,就把他们整的不开心了。不过用这个方法很顺利的完成了前两个题的讲解,到第三题涉及分析句式的时候一部分学生就又沉默了。好在有一些明白的学生响应了,在他们的鼓舞下,算是顺利地讲完了练习。

课后总结,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所学,一起分析句式挺好的,只是涉及的词汇练习应该给学生一点时间随堂巩固。还有在讲解的内容上有点少,进程有点慢。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天气晴

最后一课

今天这节课是我实习期间讲的最后一节课了,正好指导老师去开会没来听我的课,这最后一课又成了我的独立课堂。然而上次的“独立课”还给我留有些许的“阴影”,压不住学生,驾驭不了课堂。这节课让我多少还是有点担心。

这节课我要尽量完成这一个单元的全部内容,以便和指导老师做好交接。由于课时压缩了一节课,又加上前面几节课进程慢,把内容拖后了。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很多,根本就不可能讲完,只能是尽量讲一些重要的,讲到哪算哪了。

整节课我的情绪一直很低落,想着这是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节课,心里酸酸地,很不是滋味。但学生们还是那样,课堂上响应者了了。昨天的答题奖励法他们已经厌倦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那干巴巴的讲,偶尔提问一两个学生,其他人则事不关己的态度忙自己的事。课上到后半节的时候实在进行不下去了,几乎所有的人都低着头,没有人回答我的提问。无奈之下,只得给他们放了一首歌算是多少的吸引了一点兴趣,之后没讲几个题就下课了。

心情沉重的走下了讲台,我的阵地,突然觉得好孤独,一下子对一切失去了兴趣,整个人像霜打的茄子,静静的走回办公室。

一整天总也高兴不起来,像是失去了什么东西,老想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偌大的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就那么呆呆的坐着,想着,也不知道要坐到何时,只知道此刻很安静„„

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天气阴转晴

听课,不一样的感受

今天,重新回到了听课。再次的听课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发现自己听得更有目的更有针对性了。讲完了八节课后,从单词到课文到语法再到练习,每个环节都体验了一遍,指导老师也对各个环节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但有些话却不怎么明白,也没能及时有效地改正。经过今天再次听课,以往老师说过的那些话,发现自己一下子全明白过来了。

比如单词方面我讲课受大学的影响,总是想尽量多的罗列单词的意思、搭配和用法。老师说我拓展太深了,学生接受不了,应该给学生讲一些他们跳一跳够得着的东西,否则只会事倍功半。对此我始终没有把握好这个度,经过今天再次听老师讲课,才发现其中的玄机。老师侧重于讲单词的读音、词性及最基本的用法,重点带领学生寻找方法记忆单词,利用最普通的语言,最现实的例子,最具体形象的描述帮助学生记忆。

至于其他方面,课堂指令的发送,练习的目的,课堂的节奏等也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教学相长,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我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天气晴

纠结的作文

今天又给学生批改了作文。从第一次改作文存在的问题现在还是存在,虽然每次我都会在给他们的评语中明确的点出存在的问题,像段落布局,单词书写,标点符号等,也单独的跟几个学生谈过他们存在的问题,但整体效果不大。

一直就想找个专门的时间给学生讲讲作文的写作规范问题,拖到现在还是没有讲。有时候觉得这是很简单的问题,给他们指出来了就会改正,但我错了。

于是再次萌生了给他们讲作文的想法,但却遭到了同学的反对,认为我太自以为是了,老师们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难道凭我的三言两语就给解决了?

即便如此,我还是想尝试一下,至少不会是多此一举。只要有一个学生能够受益那也就算是没有白讲。我始终认为作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在句式结构和用词上取得大的进步,作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但在规范上还是可以的。还是老师那句话,能教给他们一点点也就足够了。

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天气晴

准备礼物

明天就要离校了,在离开之前想送给与自己朝夕相处一个月的学生们一份礼物。经过昨天的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送他们每人一张奖状,写上几句话,英语的,算是一种纪念吧。

然而这一突发奇想在实际的操作上却让我绞尽了脑汁。首先,学生中还有一半的没有对上号,对上号的又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该给他们写些什么。其次,要用英文写,能想到的汉语句子都不多,英语的就更少了。再者,我想给他们每个人写的都不一样,而且还要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只这一点就足以让我头疼的了。一上午的时间只写了十几份,还是我比较熟悉的那几个学生。剩下的有的连男女都分不清就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

中午课间,将一些我不熟悉的学生列了出来,在班内随便找了几个人让他们简单的描述一下。由于是在跟他们聊天,学生们也没有什么顾虑,在玩笑中我收集到了第一手资料。又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才算最终完成。

看着厚厚的一摞奖状,和上面精心写下的话语,心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看到学生拿到这份礼物时的喜悦。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天气晴

离校

今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今天之后这里的一切将会成为我美好的回忆。并且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最后的一次。

早上给学生们带了最后一节早读,虽然是语文的。之后给他们发了精心准备的礼物,每发完一张心中总会沉重一分,看着他们拿到奖状时有的欢喜,有的淡然,我的心情也在五味中更迭。之后听完了最后一节课。课间最后一次给他们监督课间操。再之后就等着结束了。

接下来的半天一直待在办公室里,胡乱的想着什么,心里乱糟糟的,只是在一遍遍的打扫着这里的角角落落。空荡荡的办公室留下了太多的回忆,要离开了却又有几分不舍。

下午跟指导老师道别,本想再到教室里和学生见一面,说几句话,不巧的是学生上体育课,到教室的时候他们已经准备下楼了。只和几个学生说了几句就分别了。空荡的教室只剩下了空荡的我,一次次的回头,依依不舍的离开„„

总也不想迈步,似乎在期待着什么。期待会有一个学生出现在我的面前亲切的叫一声“老师好”,期待自己可以再和他们一起上课,可一切已经结束了。

篇8: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日记

2015年是蒋风教授90华诞。接周晓波教授发我的《关于为蒋风教授90华诞祝寿暨蒋风教授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研究65周年征文的通知》后,甚是激动,除了祝贺其高寿外,对先生的敬仰之情再次涌上心头。

我是一名在金华成长起来的语文特级教师,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常受蒋风先生的悉心教诲。早年蒋先生介绍我加入金华市作家协会,去年又与晓波教授一起介绍我加入浙江省作家协会,我的儿童文学社团更是有幸得到蒋风先生的多次现场指导,我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也有了更多的儿童文学教育成果。

应征撰文,脑海里瞬间闪现的是我的一篇有关先生的“人物专访”《 日记,将成为你最好的导师 ─── 访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教授》,发表在山西 《青少年日记》1990年第11期。今天翻阅,往事历历在目,旧文重读,先生的小学语文教育观可见一斑。

那时,金华城北有数幢新建的浙江师大教授楼,蒋风先生就住在第一幢的四楼。那天下午,我按事前约定,准时到达。一进门, 先生执意要客人坐在方桌旁,而他自己那180公分高的身躯却落在一张小凳上。这一坐,我意外地发现,由于小凳子高矮的调节,使主客的视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我顿觉一种特别的亲切。蒋夫人热情地送来西瓜,我们边吃边谈,初识的拘谨顿时烟消云散。

一提起语文,就谈到了日记,先生流露出深深的眷恋之情,讲述了他的日记史。先生从小学四年级起就开始写日记,缘起于他的小学班主任、语文老师徐德春。徐老师要求学生天天写日记,估计可以通过日记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和品德。从那以后,先生养成了天天写日记的习惯。他说“:事实证明,写日记使我一生受益。抗日战争时期,金华沦陷时,我逃了出来,许多东西都丢失了,但我的日记一直随身携带着。”“文化大革命”开始,先生把三十多年来写下的日记全部烧毁了,生怕抄家留下什么莫须有的罪证。等到被关入“牛棚”,又后悔了,早知道烧了也要进 “牛棚”还不如不烧“。文化大革命”期间, 先生的日记停写了八九年,还是生怕因日记惹祸。粉碎“四人帮” 后,先生又恢复了天天写日记的习惯。

蒋风先生有着良好的日记写作习惯。每天晚上写,有一晚不记,就好像少了一点什么。如果遇到生病,只要手能动就记。手动不了,就过后补记。晚上客人来访,晚了,第二天一定补上。写的日记主要是记事,有时也摘录书刊上一些精彩的语句,写点读书感想,或三言两语,登记往来信件以及记载外出活动等。

谈到写日记的好处,先生如数家珍“:天天写日记,坚持把一生写下来,就是一个人的历史,最详尽的传记……”先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给我谈了写日记的六大好处,从中可读到许多关于小学语文教育的真知灼见。这里暂且不论先生的为人处世,就写日记的六点好处论,不正是先生对小学语文的理解吗?什么是语文?小学生应该怎么学习语文?学语文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先生的“六论”,条条观点鲜明,且具有操作性。

1. 学语文就要经常“练笔”

先生认为写日记的好处是“练笔”,“天天写日记,可以锻炼语文表达能力,把笔头写顺。大多数作家都有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从七岁就开始写日记。”“课标”在“前言”中就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阅读的任务是培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运用能力——写作“。练笔”,不仅是经常练习表达,而且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大语文观。

2. 学语文首先要“练字”

先生认为写日记的好处是“练字”,“天天写日记,实际也是天天在练写字。经常写日记,能把字练得清楚、端正、美观。”语文是语言文字,学习文字是语文的重要内容,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字如其人说的正是习字的重要。所以,“课标”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先生的“练字”观,赋予写日记更基础的意义。

3.“备忘”是积累素材

先生认为写日记的好处是“备忘”,“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可能记住所有该记住的内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日记可以帮助你将所见、所闻、所想、所为,都留下痕迹。日记可以起到录以备忘的作用。”先生的“备忘”观是写作过程论。写作能力是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写作就要观察周围的事物并 “录以备忘”,否则写作如无米之炊。先生的“备忘” 观,也是“课标” 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的“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之一。学语文要重视过程, 能力形成需要整体推进。

4.“励志”是语文价值诉求

先生认为写日记的好处是“励志”,“日记倾吐心声,只要使自己动情的内容都可以记。每天都写, 就是天天在反思生活,检点行为,保持上进心。”语文具有文化性,要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的功能,而好的语文学习要促进“励志”,正如“课标”所言,要“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三维目标之一。

5.“修身”“养性”学做人

先生认为写日记的好处是“修身”“养性”,“修身,早期革命家恽代英认为,练习写日记是努力提高自己品质修养的最好方法。养性,经常励志,修身,一些好的性格就能逐步养成。写日记需要毅力, 它能培养你坚强持久的意志,我写了半个多世纪的日记,实实在在地锻炼了我坚毅的性格。”先生这里的“修身”“养性”观,说出了语文的“课程性质”, “课标”在“前言”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蒋风先生的“写日记的六点好处”论,一直指导着我的语文教学实践。写日记,只是学语文的一个抓手,是创新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我更坚定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小学生读写日记系列训练” 作文教改实验,其成果于1990年正式出版。

蒋风先生不仅对像我这样的当年的青年教师悉心教诲,而且对我的学生同样关心有加。学生程丽萍当老师了,很想做点研究,我建议充分利用在金华的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的力量,并推荐她拜访蒋风先生。程老师不仅拜访,还拜师,参加了先生创办的“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班”,现在她在“诗教”方面的研究在全国都颇具影响。学生曹文清的儿子金恒凯编著了《带蜜的小花——一个小学生的文集》,我推荐请蒋风先生作序,先生欣然应允。蒋风先生给作家汤汤《来自庄园的九九》作 “序”,似乎是应该的,但给一个普通孩子作“序”,原本只是一种奢望,却也成了现实。

上一篇:《图案基础》教案: 第二课 图案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下一篇: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一分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