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害了农民

2024-07-03

建设新农村害了农民(精选8篇)

篇1:建设新农村害了农民

一、加强新农村建设塑造新农民形象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在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必须

做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而农民是新农村的主体,也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主体,没有文明的农民,就没有和谐的农村。农民素质提高了,农民价值观转变了,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加强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大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力度,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文明修养和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塑造新时期的新农民形象。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要存在问题:

当前,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民是坚决拥护的,积极参与的,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发生了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一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够,目前,在广大农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已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但很多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意义和任务没有认识,对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地位认识不清。二是对自身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农民尚未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一些农民认为搞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集体的事,与已无关或关系不大,在前期开展的“河道清淤”,“抗旱排涝”等各项工作过程中,“等、靠、看”现象很多,甚至于有冷嘲热讽、阻挠工作的事件发生。

2、素质不够高。一是文化修养不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教育程度不高,据统计,我县农民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农民素质低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极不相适应。二是技术技能偏低,农民长期的传统耕作理念依然存在,学技术,有技术的农民不多,科学种田,创新增收的能力不够。

3、风气不太纯。目前,农村中的陈规陋习,封建迷信活动仍很流行,黄赌毒、法轮功等社会丑恶现象也有存在,农村宗派、家族恶势力偶有出现。这些都对新农村建设和塑造新农民形象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塑造新农民形象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教育,提高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成立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书记任组长,农业、教育、财政、劳动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制定农民素质教育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培育新农民为目标,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让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正确理解中央的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形势,从而增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

二是广泛开展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环节。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使之家喻户晓,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同时加强法制教育,要认真宣传贯彻《村民自治法》,提高村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增强农民法制意识,提高农民道德水平。

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领导和教育,使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力量智慧得到进一步凝聚,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2、广泛开展宣传,树立一批新时期新农民的典型。

一是在宣传形式和手段上丰富创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这些农民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重要渠道,发挥乡镇学校、幼儿园、广播站和群众秧歌队、舞蹈队、乐队的作用,举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文艺演出,宣传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民形象。二是树立典型人物,宣传典型事迹。要认真培养和发现本乡本土的优秀党员、致富能手、文明农户、五好家庭等,树立他们为优秀农民的典型,搜集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表彰、表扬、宣传,向他们学习;同时以他们的优秀事迹、感人故事为体裁,编排文娱节目,真人真事、生动有趣、贴近农民、贴近生活,吸引农民收看、观看,营造争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争做文明农民、新型农民的环境和氛围。

3、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本领。

一是围绕发展区乡农业支柱产业,搞好科技培训,把各种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农民群众,提高农民科技种养的水平,提高他们创业增收的本领;二是加强农民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知法守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三是加强学校教育建设,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同时鼓励发展民力、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农民和农民子女的教育层次。

训教育工作要职责明确、任务明白、奖罚分明。政府对各镇村应下达目标任务,制定考核机制,努力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筹集资金,增加提升农民形象各项工作的资金投入。

一是各级政府要新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民建设的工作,要求财政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加大对这项工作的资金预算投入。二是

积极争取省级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增加对乡镇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经费补助。三是鼓励社会资金加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来,鼓励投资办学,扶贫帮困,帮助农民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

篇2:建设新农村害了农民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农村的主体是农民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分清对象、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常抓不懈”的原则,对加强农民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教育农民形成文明村风,首先应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想农民之所想,号准农民的思想脉搏。随着

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成分也日益分化,出现了在家种地、企业上班、外出务工、个体经商、创办企业等各种不同群体,农民的思想意识和整体素质也出现了较大差异。我们将教育对象分为普通农民、农民骨干、农村党员干部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确保三个层面的农民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公共科目”教育,又接受党员先进性教育、科技知识教育、就业技能培训等“专业科目”教育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乡风文明的基础。对普通农民群体,一方面,我们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传承美德,破除迷信,以“小家”的和谐构筑“大家”的和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摆脱小农意识,增强家国意识和集体观念,做到顾“小家”,更要顾“大家”;另一方面,重点加强种植和养殖等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推广新品种,运用新技术,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劳动效率,促进丰产增收。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农村中出现了一批发展个体经济、创办民营企业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骨干,在农村政治、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这部分农民骨干,一方面,应着重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他们继承发扬诚信、勤劳、实干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握市场经济规律,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发家致富。始终走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沿;另一方面,教育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致富思源,回报社会,为家乡建设和群众富裕多做贡献。

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党员是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对农村党员干部,一方面,应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着重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干部党员的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法制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市场经济知识培训,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使他们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我们采取了以下四种教育方式:一是榜样教育。工作中,我们提出了党员干部在家里孝敬父母,善待亲人;在社会上团结互助,遵纪守法;村干部做农村党员的榜样,农村党员做农民群众的榜样,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二是娱乐教育。对农民教育不能“空对空”,需要通过文化娱乐活动等载体,实现寓教于乐。近几年来,我们加强了村文化设施建设,建成村庄文化中心户10个,图书馆1个;三是培训教育。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常年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实用科技、法律法规、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四是感受教育。让群众亲身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和变化,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目的。

篇3:提高农民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㈠提高农民素质是整个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的需要发展现代农业涉及的因素很多, 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达的物质装备等, 但是如果农民不掌握技术, 素质不高, 能力不强, 再好的设备、技术应用起来都要打折扣。例如, 我国的水稻育种技术世界领先, 在很多试验田里每公顷产量超过了12000公斤, 但是大田水平近10年来变化不是特别大, 仅在6300公斤上下,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 其中农民应用技术能力不强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农民素质高, 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强, 这将加快技术扩散的速度和范围, 新技术对农业的贡献将极大地提高。新农村建设还面临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二、三产业) 调整的艰巨任务, 产业结构调整意味着就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改变, 这种改变对劳动力的技术水平要求提高, 唯有较高素质的农民才能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 也才能根据市场变化主动地调整产业结构。

㈡提高农民素质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需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是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个过程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高素质的农民有预测市场态势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有获取外界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他们懂得什么是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 在农产品的生产中不存在盲目的从众心理, 他们能够把握市场经济的规律, 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

㈢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据分析, 农民收入的42%来自农业, 40%来自外出打工。大量的统计都表明, 外出务工的农民以受过高中教育和初中教育的为主。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民的培训, 掌握外出务工就业技能, 对于提高他们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技能和提高农民收入都是至关重要的。

㈣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农村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和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部分农民在劳作之余通常只做一些比较低俗的娱乐活动, 一些愚昧、迷信的陈腐文化占领了农村文化阵地, 这既与农村地区缺乏必要的娱乐设施等有关系, 也与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的限制有关系。提高农民素质, 可以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提高对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理解, 增强民主法治观念, 为建设乡风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二、提高农民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㈠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省、市、县三级政府要建立稳定的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助学, 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保障正常教育教学所必需的设施设备。要加大政策执行力度, 把办好农村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 把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 要千方百计在农村推进素质教育, 努力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同时要面向农村实际, 把九年义务教育与农业技能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初中教育阶段与“绿色证书”培训相结合, 使农村初中毕业生在毕业时至少掌握2门~3门农业实用技术。

㈡面向“两后生”, 搞好职业教育就陇南市来看, 近两年初中毕业生中只有40%左右的人能上高中, 高中毕业生中考上高等院校进行深造的也仅有50%左右, 在剩余的60%以上初中毕业生和50%的高中毕业生中 (俗称两后生) , 农村学生又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的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手段。我市职业教育目前只有市农校和成县职业中专及市县农广校、农职中、职教中心等机构, 且存在着投入不足、入学率低、结构欠合理、学科不健全的问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作用, 坚持“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 深入了解农业现状需求, 动态调整课程设置, 明确学生培养方向, 做到人才培养供需接轨, 对学员进行系统的知识培养,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双证制”人才, 每年培养“两后生”不低于5000人。同时还要结合劳动部门培训工程, 向天津、山东沿海城市输送免费中职生, 搞好职业技能培训。

㈢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 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一是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标, 加强引导性培训, 强化技能性培训, 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无序转移变为有序转移。引导性培训以短期培训为主, 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法律、职业道德、务工经验等培训和技能培训, 依托全市各类培训机构、中介组织及用工企业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达到每年劳务输转人数不低于60万人, 有组织输转人数不低于25万人。二是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推行“订单式”培训,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完善教学管理, 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能力, 每年“阳光工程”完成转移培训10000人。三是继续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要紧紧围绕“培训一人, 输出一人, 就业一人, 脱贫一人”的目标, 深入宣传国家扶贫政策, 准确选定对象, 精心组织招生, 提高培训质量, 注重就业安置, 每年转移培训7000人。四是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目前, 农民工返乡创业尚处于自发和起步阶段, 要积极加以扶持和引导。要进一步加强资金支持力度, 加强创业培训, 把这些农民工纳入职业培训范围, 在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同时, 广泛开展创业培训, 政府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条件, 提供更丰富的就业信息, 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保障;同时农民工也要加紧学习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 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 珍惜就业机会, 为条件成熟时尝试自己创业打基础、做准备;还要营造创业氛围, 通过评选、表彰和宣传返乡创业典型, 使更多劳动者树立自强自立、敢于创新的理念, 在社会上形成尊重创业、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 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

㈣注重抓好对存量农民的培训首先, 继续加大对存量农民的培训力度。存量农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要围绕提高综合素质,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重点抓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及青年农民创业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科技入户等工程, 按照“五个千人 (户) 到村”的要求, 结合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增强实效性, 努力实现户户有科技明白人, 村村都有科技能人和示范户, 每个产业都有一批科技骨干, 培养农村经营人才、乡土实用人才队伍, 造就一大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其次, 注重抓好对乡、村干部的培训。乡村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 要通过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百千万”培训工程、“双培双带”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培训工程等方式, 使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长见识、提高本领。

篇4: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

1 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培训,增强农民的劳动技能

一是要发挥职业高中作用,对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学会一些致富的专业技术。二是打破传统的培训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机制,如推行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乡镇派干部进村等形式开展培训。

2宣传现代市场经济,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愈加强烈的当下,它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约束意识。因此在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服务的同时,把市场竞争意识贯穿于各项服务之中。同时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介的作用,向农民宣传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以及市场竞争的成功典型,努力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调动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

3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一是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工程。二是加强对流动人员的法制教育。利用春节期间外出人员回乡的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月活动,维护社会的稳定。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借助广播、电视、戏剧团送戏下乡等多种载体,以生动的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并倡导和谐社会的理念。四是广泛开展以“一学三讲”为主题的法制教育活动。

4 健全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是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事业的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时期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政策,培养农村文化骨干队伍,支持农村民间艺人的创作和文化活动。二是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应主要用于硬件建设上,如图书、表演器材、设备、场地建设等。

篇5:建设新农村亿万农民的期盼

建设新农村亿万农民的期盼

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近3年来第3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们可以看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清晰的思路.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农村牧区机械化 英文刊名:NONGCUN MUQU JIXIEHUA 年,卷(期): “”(1) 分类号: 关键词: 

篇6: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摘要: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充分考虑所有社会成员的愿望和利益,自觉维护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地位农民作用

一、农民主体地位与农民经济现状

农民的主体性是农民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并得到发展的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1]。市场经济中,经济条件是政治、文化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当前影响农民主体地位的根本因素。在政治、文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农民信息化、文化消费需求和意识明显不足,尽管政府的建设热情和推动力量表现较为强烈,农民的民主地位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仍然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农民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动性,以经济收入为基础,以创收方式为支撑,以享受生产服务和建设发展成果为体现,通过城乡居民的收入状况、从业情况、消费情况和环境条件的比较,可以直接体现出农民在经济建设中主体作用的现状。

表1北辰区固定资产建设情况

农民增收是实现农民主体地位的基本保障,是提升农民主体地位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北辰区在新农村开发建设、转移富余劳动力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农民增收的渠道有所增加,但从表1来看,2005年农民收入比2001年增加了46.1%,高于

城市增幅41.1%,而收入增加的绝对值,城市居民高出北辰区农民32.8个百分点。从农民增收的方式来看,北辰区农民增收的动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获取的工资性收入;二是二三产业的开发建设,使得农民可以获取到工资性收入,以及土地和集体财产升值带来的收入;三是农业的优化升级、农产品加工贸易所带来的高附加值和更多利润;四是政府财政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工业反哺农业,使农民在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支持。四方面举措显著地改善了当前农民收入落后的状态,但后三方面举措所带来的受益面或整体受益幅度有限,示范推广和进一步整体大幅提高还需依赖强大外力推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

二、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原因分析

(一)农民主体自身方面原因分析:

1、观念落后。部分农民缺乏长远目光和大局意识,本位思想太严重,只考虑一家一户的利益得失,对新农村建设中涉及的土地调整、宅基地管理政策、公益设施建设的态度迥异、观点不一,规划、政策中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阻挠,只想获利,却不愿让利。由于这部分人组织化程度低,思想分化严重,所以主体目标很难取得一致,如部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中进行规划时漠不关心,对土地政策不遵守,建房时讲风水信迷信,导致规划执行难,乱占耕地建房现象严重。

2、素质不高。不可否认,由于农村长期落后和农民收入低 迷,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当代中国绝大多数文盲、半文盲都在农村,他们一时半会还难于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做法,如我乡社面点的农民在开展建设之初阻止改卫生厕所,经了解主要原因是他们理解不了“无害化处理”原理,怕改厕后整个村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3、结构失衡。由于农村缺乏致富的路子,为赚钱而外出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多,有的全家外出,大量劳动力资源外流,留在家的都是“386199”部队,他们既要负责地里农活,又要负责监护外出务工人员留下的幼小子女,新农村建设力量明显不足。如在村庄整治及发展产业时总有部分农户因缺乏劳力而影响工作整体进程。

4、后劲不足。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大部分农村家庭收入不高,加之以往医疗、教育费用都要自己承担,开支较大,农民积蓄不多,即使有点积蓄也想存银行防老,不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缺乏,导致新农村建设的后劲明显不足。

(二)政府主导服务方面原因分析:

1、宣传发动不到位。不少建设点宣传只是以写标语及张贴各种制度为主,宣传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群众不易接受,认为政府是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对于“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不清、理解不透。

2、工作方式有偏差。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加之为应对新农村建设限

期考核、督查,赶时间、赶进度、赶验收,不少干部缺乏工作的耐心,不注重对农民的引导,不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建设事项大包大揽,导致群众不领情、不认账,认为是干部为了政绩搞花架子,做表面工作。所以有的点出现“政府发号召,群众心里笑”、“干部扫地,群众参观”的现象。

3、投入机制有缺陷。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多数村庄因基础设施薄弱,即使群众积极性很高,也难于正常开展。如今年我县对每个三级共建点扶持10万元,一些基础设施条件差、涉及户数多的点,群众急盼解决出行道路和水利设施,由于资金缺口大,导致农户怕完成不了任务,达不到验收标准,得不到补助资金从而不愿参与新农村建设。其次是投入不均衡。不同领导、不同单位扶助及不同乡镇的点补助资金、补助标准往往不统一。甚至有的点为了赶时间进度,粉刷房子、修公路等不需要农民出钱,助长了农民“等、靠、要”的思想。最后是投入资金的管理不到位。部分建设点由于上级补助资金、群众筹集资金的使用不经民主讨论,帐务不公开,从而容易让农户之间相互猜疑,同时对干部和理事会产生不信任感,影响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4、基层组织能力弱化。党员队伍老化,管理松散,村组干部文化程度低,人才匮乏,决策团队弱化,加上个别村还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如宗族不和,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不密切,使群众对干部存在戒备心理。如在发展甜叶菊产业中就有不少农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怕干部说话不算数,兑现不了承诺而不愿栽种。

正是由于农民自身和政府引导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中,农民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效果大打折扣。

三、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大力关注农村留守孩的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改善教育设施,特别是要解决好边远山区师资力量紧缺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为农村的未来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其次要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通过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和农业科技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提高和丰富农民的知识技术水平,增强他们在市场经济中致富的能力。

再次要重视发展农村文化。既重视载体的建设,如村文化站、文化广场等,更要在丰富农民生活上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农村的文化队伍建设,发动社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结合农村传统节日和平时重要活动,更多地举行能够体现农民优良传统或具有时代精神的、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在丰富农民生活的同时,转变农民的生活观、审美观,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夯实经济基础。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生活富足,农民才能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前提,建设新农村最关键的就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重点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要落实中央的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来自农业本身的收入;要引导农民正确投资,增加财产性收入。二是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重要的是对其居住环境进行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引导农民到城区镇区买房建房,不能到城镇买房建房的,要引导农民建设中心村,变传统的分散居住为集中居住,合理安排供水、供电、交通、医院、学校和购物,既降低建设成本,又可以大量地节约耕地,使农民的生活方式城市化,享受现代文明成果,从而自觉改变传统的不文明、不方便的生活习惯,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质的变化。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实行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增加对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资金扶持,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建成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家庭和社会共同负担的农村养老制度、覆盖全面的农村医疗保障和大病救助制度,结束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把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之外的局面,让中国农民这一最大的国民主体享受正常的国民待遇,增强政府的亲合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其次是要切实提高集体收入。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建设好新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发挥资源优势,找准发展路子。如集体开发林场、果园、菜园、园林、养殖场等增加集体收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对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应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大力改善农民基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对集体原有资产及农村资源,要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交付农民开发利用,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三)增强服务能力

1、增强干部服务能力。首先,乡干部要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和经济信息,了解农村实际情况,通晓农村实用法规,力争成为农村中的文化人,抓经济的明白人,创业中的领路人。其次,要转变观念。在角色上由指挥向服务转变,自觉“矮化”角色,在履行组织指挥职责的同时提供服务指导,既当马前卒又当勤务员。深入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政策和做法,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同时在村庄规划,项目申报、筹资方式、资金管理方面加强组织和引导,并出谋划策帮助制定产业规划,环境整治方案,美化绿化方案及建设预算等,但必须遵从民意,民主协商,切不可包办代替。干部还要利用自身见多识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再次,在工作方法上由指教向引导转变。要有大局观念,有爱民之心,工作中将心比心、以情换情,与群众“套近乎”“拉关系”“建感情”,在“少说多做上”下工夫。采取召开现场会、典型经验交流会,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卫生评比等灵活有效的形式,通过干部搭舞台,让农民典型站出来“领唱”,运用典型“金钥匙”开启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之门。

2、加强农村基层党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固本强基,要大力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切实形成 “双强型”的火车头。一是选好带头人,实现能人治村。加强对支部书记的培训与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善经营、会管理、具有崇高党性和奉献精神的领头人。二是加强支部建设,强化组织活动。有条件的新农村建设点要设立党小组,让农村无职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主战场上大显身手,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锻炼年轻党员,壮大农村党员队伍,提高党员素质,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载体,创建平台,让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农民主体,理事会运作”的基本模式。实现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地方根据发展阶段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实现过程可以概述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基础设施环境改善阶段、增强农民经济实力阶段、政府推动向民间自发建设的转换阶段、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阶段。

参考文献:

[1] 程贵铭.农村社会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陈义平.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

[3]刘清敏.关键是让农民成为主体——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J].求实,2006(22)

[4]吴江,欧书阳.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应处理好的关系[J].农村经济,2006

篇7:新农村建设:农民上楼,政府下海

李昌平

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议已经有6年多了。前几年,新农村建设主要是“两依赖”:农村基础建设依赖中央财政,农村经济发展依赖引进外资,“两依赖”的新农村建设几乎没有大作为。最近两年,新农村建设热闹起来了,最典型的是山东诸城、淄博、临沂、济宁、德州、聊城等地的新农村建设,被媒体称之为“新农民上楼运动”。山东诸城等地的“新农民上楼运动”大有燎原之势。

山东诸城等地的新农村上楼运动的核心内涵概括起来说是两句话,一是“撤村建设社区”,二是“宅基地换住房”。甚至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政府下海(经商),农民上楼(失地)。2005年以来,本人曾经在《回首乡建一百年,有待我辈新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五个问题》、《假如给我2万亿》等多篇文章中主张新农村建设要“大拆大建”,即:要集中土地、资金和公共产品等资源重点建设中心村和中心镇,要以“宅基地换住房”、“集体建设用地换股权、换福利”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向中心村、中心镇集中,要做到自然村基本不住人。

如今,山东诸城等地都在大力推行“撤村改社区”、“宅基地换住房”的新农村建设了,这和我当初设想的新农村建设有些“不谋而合”了。

山东诸城等地的新农村建设,好处多多:第一,有利于守住18亿亩耕地。我国城市化每年占地数百万亩,但农民进城了,农村的宅基地、自留地等依然闲置着,这样是守不住18亿亩耕地的。山东诸城等地实施的“撤村建社区”“宅基地换住房”的新农村建设,至少可以节约出一半的村庄建设用地(宅基地、自留地、学校、窑场等建设地),如果其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国农村至少可以节约出1.5亿亩集体建设用地;第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大大节约了。全国有70万个行政村、500多万个自然村,如果“撤村建设社区”,将农民引导到8-10万个社区居住,农村道路、水电网管、学校、医务室、敬老院等基础建设将减少一半以上的投资,其维护费也会大幅下降;第三,农村公共品供给更加有效。为分散在500多万个自然村的数亿农民提供公共品是及其困难的,也是及其无效的。如果数亿农民集中在8-10个社区生活,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就可变成现实了;第四,农村治理更加有效。数亿农民分散在500多万个自然村,无论用什么方式治理农村都是很难达到善治的,如果数亿农民集中居住在8-10万个社区,村民自治制度转变为社区居民自治制度,不仅其治理成本会大大降低,治理也会相对有效得多;第五,农民的住房变得可抵押了。分散在500多万个自然村的农民住房,是不能在银行抵押贷款的,如果经过“撤村建设社区”后,农民在社区的住房就可以被银行认可为抵押品,这有利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除此以外,我认为最大的好处是新农村建设摆脱了“两依赖”的困局,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赖“跑部钱进”,农村经济发展依赖 “引进外资”。山东诸城等地的新农村建设,通过政府下海等“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成为了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以农民上楼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步入了日新月异的轨道。

表面上看,山东诸城等地的新农村建设与笔者纸上谈兵的新农村建设有不谋而合之处。但本质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一是新农村建设主体不一样。我期待的是农民和农民集体自主建设新农村,政府全心全意服务农民的新农村建设。但山东诸城等地的新农村建设,政府是主体,农民和农民组织只是政府新农村建设棋局中的棋子;二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不一样,我主张新农村建设是为了农民和农村发展,但山东诸城等地的新农村建设,是为了盘活农村土地——农民上楼,政府下海(经商赚钱);

如果全国都学山东诸城搞“新农民上楼运动”,至少可以节约村庄集体建设用地1.5亿亩。如果农民以“宅基地换房”,这1.5亿亩土地就会落入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腰包。以每亩价值30万元,总价值为45万亿,除去以房屋置换土地的成本,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应该至少可以净赚30万亿。

很多专家学者对山东诸城等地的“新农民上楼运动”有很多非议。非议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说农民生产不方便了,担心出现“挑着粪担上电梯的尴尬现象。”二是担心农民生活成本上升;三是说农民“宅基地换住房”吃亏了。

笔者认为专家们的非议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是可以克服的。笔者6年前到吉林德惠县考察新农村建设,吉林德惠6年前的新农村建设也是“撤村建社区”,但有些做法是可以弥补山东诸城等地新农村建设的不足的。德惠的做法是财政贴息贷款帮助农民统一建住房,住房贷款由农民5-8年还清。“撤村建社区”后节约出来的土地(集体建设用地),一部分用地用于建设专业生态养殖园,养殖专业化了;另一部分用于办厂(或出租或用地指标转让)。集体建设用地的经营收入归集体成员共享,按照股权或成员权分配,优先用于偿还住房建设贷款。这样,既不存在“挑着粪担上电梯的尴尬”,也不存在“宅基地换住房”吃亏的问题。此外,德惠还在生产和就业上进行了创新,一是社区还组建了大型机械服务合作社,农户土地以保底价加入合作社了,绝大部分农户不种地了,但农业收入不减,不存在生产不方便的问题;二是帮助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非农就业,农民家庭收入比过去成倍增加了,也不存在生活水平下降的问题了。

相对而言,我还是比较欣赏吉林德惠的做法,德惠的做法与我的设想更接近。德惠坚持了农民主体性和自主性,政府是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服务者。政府不以赚农民土地(钱)为目的而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如果山东诸城等地的政府也能做到不在新农村建设中赚农民的土地(钱),我想,很多专家学者担心的问题是非常容易避免的。

有些专家学者看到了山东诸城等地“新农民上楼运动”的一些不足,以此判断山东诸城等地的“新农民上楼运动”不可能推广为全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笔者不这么看。笔者认为,六年前吉林德惠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是很“完美”的,之所以不能形成“燎原之势”,恰恰因为太“完美”了,完美得地方政府无利可图了,所以无法在全国、甚至在吉林形成“燎原之势”。山东诸城等地以“新农民上楼”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恰恰因为不完美——政府下海(30万亿的利润),正是为了这30万亿的净利润,山东诸城等地的“新农民上楼运动”一定会席卷全国。笔者甚至认为,最近发源于山东诸城的“新农民上楼运动”会比10年前发源于山东诸城“陈卖光运动”更有冲击力。

依赖中央财政拨款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赖引进“外资”搞农村发展,农村是没有前途的!中国农村的前途,只能靠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创造性工作了。在笔者看来,“政府下海,农民上楼”的新农村建设,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总比“两依赖”的新农村建设好。所以,无论是山东诸城等地的新农村建设,还是吉林德惠等地的新农村建设,我都顶!在顶的同时,笔者最大的担心还是“新农民上楼运动”的“大拆大建”,虽然笔者也认为农村必须“大拆大建”,但是,“大拆大建”不是搞破坏,是搞建设,对特色村、特色建筑、特色“风水”、特色文化、特色习俗等等是一定要保护的;“大拆大建”也不能搞一刀切,如山区农村,以“政府下海,农民上楼”的方式搞新农村建设,未必可行,未必是最好的办法。

篇8:培育新型农民与建设新农村略论

一、培育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自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 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模式。这些模式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 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关注较多的是物质层面, 如基础设施、村庄改造等, 如何在物质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培育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 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核心任务。这个任务解决不好, 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失去可持续发展的依托。

1. 培育新型农民是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的迫切需要。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首先表现为我国农民文化教育程度不高。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有8亿多, 占全国人口的70%, 农业人口7亿多, 占产业总人口的50.1%。广大农民不仅创造了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而且也创造着农村的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农业生产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稳定的保证。邓小平同志早在1962年关于《怎样恢复农业生产》的讲话中就谈到这一点:“农业本身的问题, 现在看来, 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胡锦涛同志讲过, 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

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中首要的能动的因素, 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经验来看, 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不可能有发达的农业。“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 农民素质高, 其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建设农村就有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反之, 农民素质低, 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最根本支撑。

从现实情况来看, 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 难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差异研究》表明, 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年, 是16个行业中最低的。根据最新的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状况显示, 4.9亿农村劳动力中,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8%,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 而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2%, 小学以下的占34.1% (其中文盲、半文盲占6.9%) , 且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2006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显示, 在外出务工劳动力中, 文盲占1.7%, 小学文化程度占14.8%, 初中文化程度占67.3%, 高中文化程度占10.7%。可见, 无论是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均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 整体素质偏低, 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 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 远低于国际农业劳动人口接近或达到高中的总体水平。此外, 目前部分农民思想比较保守, 观念陈旧落后, 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是小农意识浓厚, 市场观念淡薄, 安于现状, 缺乏进取精神和新意识;二是法制意识淡漠, 道德水平不高, 家族、地域观念根深蒂固, 封建迷信拥有一定市场。因此, 培育新型农民为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2. 培育新型农民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

目前, 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落后, 劳动力素质较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除了价格方面的竞争外, 质量、花色品种、品牌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也会加剧, 特别是农产品进口关税的大幅度削减以及许多非关税保护措施的取消, 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化竞争, 这些都对我国农民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培育新型农民, 是把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的必由之路。经过系统培训后的农民, 才有可能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骨干, 成为外出打工的产业工人。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 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在需求, 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是拓展农民就业增收门路, 从而有效增加农民收人的有效途径。

3. 培育新农民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成败和国家前途的一项基本国策, 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时代的要求。如果说用现代化工业装备农业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那么, 培育新农民则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与核心。农民既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也是农业科技转化的重要载体,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 最终决定着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 是一个建设和创造的过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涉及到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建设问题。如此一个全面、持久的建设和发展过程, 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固然重要, 但从根本上来讲, 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增强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新农村建设中,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初期, 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公共积累不多,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实,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 其重点用于为农民修路、通水、通电、修建水利设施和文化设施等项目, 为新农村建设铺垫基础性的工作,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硬件的支持。但是, 从长远来看, 政府不可能包办新农村建设的一切, 即便是建设了好的基础设施, 也存在一个维护更新的问题, 而新农村软环境和软实力的东西不是靠政府能够解决的, 比如新农村所要求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就需要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新型农民的内涵和特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民应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理论上如何界定新型农民?对此问题学者存在不同认识,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一, 新型农民是新型的农村知识分子, 即具有乡村自治志向和技能的新型人才;其二, 新型农民即具有新观念、新素质、新能力、新品质的现代劳动者:其三, 新型农民就是所谓的农村“能人”, 即是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会经营的新一代农民, 是技术经营管理骨干示范力量,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是我国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科技教育带头人。

笔者认为, 与传统农民相比, 新型农民不仅仅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而是综合各种要素的新生产者, 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 是集经营管理、生产示范、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农村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的新一代农场主或农业企业家, 是市场经济中最有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新型农民不仅是有思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者, 还应该是具有新观念、新素质、新能力的现代劳动者。新型农民应具有以下特征:

1. 新型农民应是具有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

新型农民应是集自我意识、市场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为一体以农业为主业的劳动者。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观念上、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 新型农民应在独立自我主体意识的前提下抛弃旧的思想和意识, 树立新的思想和观念。新型农民应积极主动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为新农村建设方案的具体实施出谋划策、参与决策;新型农民应具有市场意识、经营意识和风险意识;新型农民能够有序参与民主实践, 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新型农民应以开发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为重点, 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的和谐良性循环发展。

2. 新型农民应是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管理素质的农民。

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高度正比例关系, 与文盲相比, 小学毕业生可提高生产率43%, 初中毕业生可提高生产率108%, 大学毕业生可提高生产率300%。”大量事实表明,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与收人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据北京市1997年第一次农业普查的数据显示, 19%的郊区农民劳动力小学文化水平的年收入3220元, 初中文化的劳动力年收入3375元, 高中、中专文化的劳动力年收入3607元, 大专以上文化的劳动力年收入达到4233元。发达国家农业劳动人口具有较高文化教育素质。在法国, 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 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在德国, 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 53%的农民受过2~3.5年的职业培训;日本农民中, 大学毕业的占5.9%, 高中毕业的占74.8%。农业大国加拿大, 除了土地肥沃、面积广阔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 农民受教育程度高, 基本上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这也是加拿大农业科技含量高、农产品竞争力强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科技文化水平、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知识型农民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只有依靠科技创新,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才能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提下, 农民只有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 才能接受和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 使其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因此, 具有对农业科技引进、吸收、创新能力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需之才。农业的发展不应仅局限于农业内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发展应与工业、第三产业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农民不仅仅是单纯的农业生产者, 还应该是经营者、管理者, 懂得市场经济运作规律, 及时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 预测农业市场走势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来及时安排生产。

3. 新型农民应该掌握与现代农业生产和

生活相关的新技术, 养成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懂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 它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实现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与社会化是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先进的机械设备、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现代经济管理手段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这些特征要求新型农民必须掌握。

新型农民不仅要能够熟悉党和国家有关农业的方针政策, 能够用相应的方针、政策、法规维护自身利益, 使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机结合, 而且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正确的道德观念, 能够树立先进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培育新型农民的对策性思考

没有新农民, 就没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农民, 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民为标识和归宿。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1. 帮助农民树立新的观念意识和科学的生活理念。

思想观念的变革是行为变革的先导, 新型农民肩负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文明健康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新型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以及科学的发展理念、健康生活观念。现在电视广播等传媒都已在农村普及, 要充分利用传媒的大众宣传优势, 向农民灌输健康的发展观和科学的生活理念, 同时要注意减少传媒的负面作用, 抵制农村现存的封建迷信、大办丧事、打架酗酒、重男轻女等不良风气。培养农民科学种田意识, 倡导农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 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健康因素, 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让农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增收致富之路。

2. 加强农村教育, 提高农业人口素质, 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把农村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 把农村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一是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 认真解决农村青壮年文盲和青少年失学现象;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加大城镇教师支持农村教育的力度,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 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 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按照“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要求,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培训手段的优势, 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文化水平, (下转第56页) (上接第53页) 以培养适应城镇化、工业化需要的产业工人为重点,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三是应当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为农民素质提高创造有利条件。目前, 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还是依靠农户间的交流和示范来获取信息, 再者就是靠农业技术人员的当面传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获取技术和信息的手段大大改善。家有电话机、有线广播、电视机、收音机、电脑, 能上网的农户的比例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尽管农村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3. 建立长期有效的技能培训机制,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当前农民的技能培训既要从谋划农村长远发展、农民群众长期受益的角度出发, 又要制定解决当前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短期技能培训计划, 使培训工作做到长短结合, 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开展。发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 应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培养适应新农村要求的新型农民。创新培育形式和内容, 按照成人学习的特点, 把课堂教学、现场培训等多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采取农民业余学校、夜校、培训班、文化补习班、周末班、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讲授先进实用的种植、养殖、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充分利用农闲时间为农民“充电”。这样既增强了各种培训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也不断完善培育网络, 逐步形成以市级培育基地为龙头, 镇级农技站为中心, 村级夜校为基础, 学校企业为补充的培育网络。在培训工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和淘汰机制, 建立目标责任制, 按照市场机制以招标方式确定培训机构, 农民可以跨区域自主选择培训机构, 对培训合格率低的培训机构, 取消其参与农民培训的资格, 建立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 引入社会中介机构负责项目监督考核。

4.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 让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户联合起来, 自主经营、自我服务, 帮助解决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遇到的困难, 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经营, 真正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农民自己的生产经营组织, 克服传统农民分散性缺陷。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深层次矛盾,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 解决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提高农民经营性素质, 保证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5.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 农民基层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也比较匮乏, 网络在农村还是奢侈品, 各种文艺活动基本上停止了, 有些除了看电视, 主要是打麻将甚至赌牌, 这使得社会风气复杂化。所以, 必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 以填补农民的公共生活空间。首先, 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以乡村为重点, 以农户为对象, 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 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把腾出的闲置校舍, 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室, 做到一室多用, 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其次, 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原则, 充分利用农闲、节日组织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倡导农民学文化、学技能, 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 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 破除迷信, 移风易俗, 抵制腐朽文化,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04~305

[2].李晨滨.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3].沈渭滨.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姓农[J].探索与争鸣, 2006 (6)

[4].詹静.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育[J].江苏农村经济, 2006 (5)

[5].杨立新.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农民的理性透析[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4)

上一篇: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流程下一篇:小班社会游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