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适应心理教案

2024-05-16

高一适应心理教案(共6篇)

篇1:高一适应心理教案

高一新生入学适应心理讲座

诸城第一中学

大家好!首先恭喜大家成为诸城一中的学生,我知道你们心里一定很高兴。要知道要进一中不容易,能进一中不简单,我也是一中的学生,九年前,我跟大家一样,带着家里的殷切期望,带着对未来的期望,高高兴兴地来了。那时候,进了一中,就是一只脚进了大学,现在你们不同了,是只有一只脚没进大学。如今,你们人是进来了,但是,你们的心进来了吗?你做好了当一名一中学生的准备了吗?你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你做好了承担压力的准备了吗?要知道一名真正的一中学生是不容易当的,一次美好的高考成功是不容易得的。只有做好了吃苦准备,你才能吃上甜的。

大家现在对一中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这种新鲜感和兴奋感不久就会消失,很快,你们就会知道,一中不是好玩的,要玩就不要来一中。接下来的半年将是很苦的半年,在座很多同学,你们首先要碰到的困难就是对高中新生活的不适应。第一个,你们会失去一些东西。在初中,你们在学校里都是数一数二,顶呱呱的,但是现在,一大堆顶呱呱的人都凑到一起,肯定就会有人不呱了。成绩不好,名次下降,这种事情摊到谁头上,谁都会痛苦的。所以,从摸底考开始,到第一次阶段考,期中考,陆陆续续都会不断有人痛苦,这是一苦。然后二苦就是地位的丧失,以前,你可能是老师眼里的明星,同学眼里的救星,大家都把你看作星星,大家都很关注你,月亮绕着地球转,眼球绕着你身上转,那种感觉啊,真是:味道好极了。可是到了高中,一下子从地心说变成日心说,仿佛上帝也遗忘了你,老师那双可爱的眼睛,怎么转也转不到你身上,于是,心里就会很失落,甚至会怀疑自己:我是不是很没用,难道我不再是星星?此为二苦。接下去是三苦,人际交往不适应,来到这里很多东西都是新的,有些同学一下子难以交到新朋友,不能融入到同学中间去,孤孤单单一个人,总是怀念过去美好的时光,哎唷想当年多爽,不管你当年多爽,我还是请你记住:怀念过去不如把握现在,从现在开始,主动出击,去跟人握手,去跟人说话,去创造新朋友去创造新生活。这些苦都是以后你们可能遇到,我还是找几个真实的例子,念给大家听听,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就落在你们身上,你们该怎么办?这些都是以前高一的学生亲手写下来的。

第一

我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我是内宿生,每天晚上我都会很想家。有时,虽然在学习,但思想却总是放在家里。

我是个好强的人,初中一直是班干部,进入高中后,我觉得老师们都没怎么注意我了,有时,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第二

父母希望我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将来有好前途。家里人对我这样重视,我实在没脸以这种成绩去面对他们,面对亲戚朋友,我必须用自己的最大努力争取一片光明的前途。但是这些日子以来,我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我的信心被削弱了。我在父母前谈及自己成绩的时候,心真的很痛,很痛,很痛。

第三

一次次的挫折,逼得我不得不面对现实,我在这里是差生。家中还有爸妈在期盼着我的好消息,而我所带去的却是一次次的打击。我只能这样继续努力,想着总有一天我能够进步。所以,我仍坚持着,我还没有放弃。

这一些,都是以前一中高一学生的真实心声,我一字不改的念出来的。目的就是想提醒你们,注意这些问题,以后,你们有可能要碰到,你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面对它们吗?短暂而又重要的三年已经开始,大家都是带着梦想而来,冲着未来而来,一中不是你的目的,一中只是一个过程,在这里,你可以成就你自己,在这里,你也可能迷失你自己,在这里,成功和失败同在,顺利和挫折并存,在这里,我想请你记住三句话,第一句,我要主宰我的环境;第二句,我喜欢我自己,第三句,不努力,什么都没有,努力了,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收获,至少也有百分之二三十。

长大是痛苦的,因为你要接受更多的挑战,承受更多的苦难;长大又是快乐的,因为你拥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成就更大的辉煌。因为长大,我们需要不断的进入新环境,一进新环境,我们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就是适应问题,任何一个人都会遇到的,只是有些人适应得快,有些适应得慢。中等程度的不适应是最好的,因为它可以激起我们向上的勇气,激发我们进取的潜能让我们努力建立新的平衡,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要求。适应得太快不好,适应得太慢也不好,有些来了半个学期,都还跟这里的一切格格不入,甚至怀疑自己,来这里是不是错了。我认识一个学生,本来不来一中的,后来还是来了,刚来的半年,很不适应,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了。现在你去问她,她绝对会跟你说:没来才是错的。我再说一次,刚来的一两个星期或者一两个月,你们会感觉比较痛苦,但是,来这里,绝对不会错,你要告诉自己:我选择,我喜欢。即使不是你选择的,你也要喜欢,喜欢这里的辛苦,喜欢这里的压力,因为,危机提高警觉,困境刺激思路,压力促进成长。因为你来这里,所以你就要对自己说:不要白走这一趟。绝对不要三年之后变成这样: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只留下一堆眼泪。

很多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不适应也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环境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改变的是自己,而不是环境。托尔斯泰说过,大多数人都想改造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其实,只要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心态,我们就能改变自己的世界。我们就能够主宰我们的环境。

第二句话,我喜欢我自己。你喜欢你自己吗?想一想,你喜欢你自己吗?长了这么大,我喜欢过的人有千千万万,但是,就是没有喜欢过自己。尤其在一中,人才济济,高手如林,我更难以找到喜欢自己的理由。喜欢自己需要理由吗?不,不需要,只要是你自己就值得你去喜欢。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我羡慕别人有个好老爸,我羡慕别人不怎么努力就能考好成绩,我自卑,我痛苦。这所有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进入一中之后,成绩不好了,名次下降了,尽管我很努力。这个就是你们可能要遇到的最大问题,9年前,我自己也是这样,前两年,我接触到的高一学生也是这样。你们将要遇到的困难都是暂时的,我曾经也遇到过。坚持下去,如果你没有倒下的话,那倒下去的一定是困难。到了现在,慢慢地,我喜欢我自己了。记住,建立自信,从喜欢自己开始。所有的成功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信。高一的同学,刚开始很容易因为成绩不好,所以信心下降,甚至丧失信心,放弃努力。有些同学,现在已经开始自卑了,为什么呢?因为,仅仅因为她是择校生。去年有个同学这样说的:背负着高价生这个名号我已够累了,而且至今我依然无法忘记自己是一个择校生。因为是择校生,所以就自己看不起自己,以为所有地人都会看不起她,我跟她说,如果你因为自己是择校生而看不起自己,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如果别人因为你是择校生而看不起你,那是别人修养不够。我绝对不会看不起择校生,我只看不起不自爱的人。曾经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调查过50位美国成功人士,问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知道排在第一位的答案是什么吗?——自爱。什么是自爱呢?我的理解是:把自己当人看,让自己像个人样。我认为:拿了父母的钱,然后跑到一中来花天酒地,花前月下,浑浑噩噩过日子的,都是没有把自己当人看。人不是这样的,像个人样的人至少要懂得自爱。自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大家对照一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自爱的人。第一,对自己了解、关怀、尊重、负责;第二,在承认差距、不完善的同时保持自信;比如这样,我承认,比我优秀的大把,但是,我有自己的优点,我不需要自卑,因为靠我自己的努力,能够活到这样,已经很精彩了。当然我可以做得更好。这里的我,既包括我自己,也包括大家;第三,自爱自信的人要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自爱的关键,也是一个人最重要、最基础的素质。现代的社会,非常看重这一点,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都不负责,那还能期望他对什么东西负责?现在的学生,都不大喜欢负责。我的成绩不好是我妈妈的错,她照顾我不够理想;我的成绩不好,是我爸爸的错,他没有给我请家教。不管在小学,还是中学大学,都说这是人家的错。这样叫做没有负起责任。我听过一个事情,(美国华盛顿)妈妈马上教训,她说:站起来,哈米,你看看你,像什么样子。后来小孩站起来了。妈妈又开始训:你是一个孩子,但是你也是个男人,你这个样子,将来长大了能保护妈妈吗?连自己站立起来都有困难,我们家还敢指望你。西方人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做事情负起责任,自信心从责任开始建立。中国的小孩子不同,从小就只知道这是别人的错,跑着跑着摔在地上,妈妈马上跑过来:宝宝乖,都是地板不好,害得宝宝摔一跤,来,打一下地板。以后出现问题的时候,你要想好:到底是谁的错?第四,保持开放的心态,就是不要死板地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前你的成绩呱呱叫,以后不一定就会叫,以后不能叫,也不说永远都不能叫了。这是很正常的,思想政治课本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着,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今天我这个样子,以后就不一定是这样,因为明天会更好。即使有人跑过来跟我说:你啊,好不到那里去。我也会跟他说:不管我能够好到那里去,只要我每天都比前一天进步,我就问心无愧!说到进步,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育才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提出的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每天晚上躺下床,就这样问,要不进步都难了。

从现在开始,你会失去很多,但是千万不要失去你的自信,从现在开始,你也必须失去很多,因为来一中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考大学。我建议大家经常从现在开始问自己三个问题。我这个叫做每日三问。第一个问题,我要干什么。你来一中是要干什么的,这还用问,当然是考大学了。我要干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动机。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有强烈的动机。(拿破仑)拿破仑从小就有强烈的动机,所以成为了拿破仑。朱鎔基在1998年上任的时候就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返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生活在我国边远山区的学生,早在小学的时候,就咬破自己的手指,在笔记本上,用鲜血写下两个字——北大。现在,你进一中来了,你准备干什么呢?第二个问题,我要怎么干。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第二,你要掌握正确的行动方法,比如说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千万不要不讲方法,不顾性命地学习。第三个问题,我在干什么?打牌、上网、打游戏的时候,请问一下自己:你在干什么?“每天三问”加上“每日三问”应该够用吧,不够的话还有最后一句话。

最后一句话:不努力,什么都没有;努力了,即使没有百分之百,至少也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收获。去年一年,我遇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付出的努力总得不到收获呢?摘录一个同学的话念给大家听。“那一次次的挫折实在让我没有了振作起来的勇气,其实我也知道自己应该振作,应该坚信努力了必会成功,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归想,消极却依然消极,振作不起来。一想到一次次的努力却换来一次次失败的耻辱,我就很伤心,很痛苦。我跟她说:哭吧,这种事情无论什么人碰到都会伤心,都会痛苦的。但是,如果你不努力,成绩肯定更加惨不忍睹。所以,不努力,什么都没有,努力了,没有100%,至少也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收获。

梦想的实现,奇迹的创造,都离不开踏实的努力。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路,就在你的脚下;命运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学习成功的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如果你这样做了,三年之后等待你的一定是——成功!

篇2:高一适应心理教案

摘要:适应是个体积极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或者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以获得所需的间接满足的过程。从初中升入高中的新生,他们所遇到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适应陌生的环境。本文就一例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辅导案例,探讨了新生在入学后出现的问题以及辅导的策略。

关键字:新生;适应不良;心理咨询

适应是个体积极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或者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以获得所需的间接满足的过程。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新生,他们所遇到的第一重要问题就是要适应陌生的环境。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以及心理准备的不足,许多同学进入新的学校后出现了适应不良的现象。本文就以一例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案例,来探讨如何进行环境适应的辅导。

一、个案资料

1.事情经过

学校已经下班了,J匆匆跑来找我。那是开学后的第四周,适逢我校高一新生军训,她穿着军训服,非常着急地说:“老师,我得厌食症了?”我迅速将她上下打量一翻,J的脸微微泛红,额头上渗出些汗,嘴唇有些青。“你怎么知道你得了厌食症?”我问到,“我已经好久没有吃饭了。”我意识到问题似乎有些严重,立刻把她领到了咨询室。

2.个人基本情况

J同学,女,17岁,身材微胖,皮肤偏黑,发型是当下中学生流行的不对称型,戴着一副红边框眼镜,说话不紧不慢。

3.他人的观察和反映

与J同宿舍的同学认为J很真诚,也很大方,与宿舍同学相处很好,善于交流。J不喜欢吃食堂的饭菜,每次从家里回到学校都带来许多零食,带来的零食吃完了就去学校的商店买。开学后打扮很特别,穿衣很时髦。

与J的母亲通过电话了解到J同学周末回到家的情绪比较稳定,会主动同母亲聊学校发生的事情,在家里的饮食非常正常,并没有出现拒绝饮食的现象。

4.心理测试结果

(1)SCL-90测试结果

SCL-90测试是我校在开学后第2周进行的。J的总分:241分。从各个因子得分来看,J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尤其在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等因子上的得分都在3.00以上,显然,必须对J同学进行及时疏导。

(2)《学生情况调查问卷》结果

《学生情况调查问卷》是我校自行编制的一份问卷,作为新生情况调查存入心理档案中。问卷内容涉及了学生家庭情况、兴趣爱好、交友情况、学习情况、自我评价以及自己的烦恼等信息。

从J的问卷可以获得的信息:她目前与母亲住,但在“认为最喜欢你的人”中她将先填上去的“姑姑”划掉后写着“不知道”;在“家庭环境”一栏的四个选项“温馨、冷清、嘈杂、热闹、一般”中她选择的“一般”。但是在“在过去,你的家庭是不幸的吗”,她的答案是“否”。

J对音乐非常感兴趣,从问卷可以看出,她目前还在学习电吉他,除此之外,她还喜欢唱歌,会些萨克斯。她的朋友很少,且年龄比自己大,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她往往是被动的参与者。关于自我评价中,J用了五个词来描述自己的个性特征:拽、狂、时尚、开朗、大方。

她觉得自己的缺点是“总被情绪所困绕。”自己的最大烦恼是担心父母在今后会不理解自己以及老师不理解和悦纳自己(注:后来了解到,这里的老师不是指现在学校的老师,而是指以前的语文老师)。

二、咨询过程与策略

笔者初步判断这是一例对学校新环境适应不良,引起强烈情绪障碍的案例。

1.情绪宣泄,积极关注

第一次谈话时,我们并排坐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J脸色蜡黄,神情黯然,她低着头,将脸扭到了另一面,不直接看我,我开门见山地问她:“你不吃饭是为了减肥?”J似乎很诧异,突然将脸转向我:“没有,我不是。”“那不吃饭是为了不参加军训?”这次她没有支声,又将头低了下去。“这个办法开始起作用了,对吗?”她嘴动了动,神情放松了许多。接下来我们的谈话开始了,J谈了她的家庭,她以前的学校,她以前的好朋友,她非常想念的语文老师以及她的爱好和兴趣。在谈的过程中,她的情绪由开始的沉重变得放松。在整个过程中,我都在认真地倾听,同时在引导着谈话的方向。

J同学成长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中,父母在她五年级的时候离婚了。母亲跟老家的一个男人到深圳打工,当时她同爸爸、奶奶和姑姑住在老家,奶奶很疼她,但爸爸几乎不与她讲话,母亲也很少给她打电话,现在她随母亲来到深圳上学。在父母离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不爱说话,有时觉得活着很没意思,初一时曾尝试自杀。她详细地谈了那次自杀经历,她做了充分的自杀准备,但等身体有了强烈的反应时,她又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没有做,还要对很多人很多事负责到底,但当时她没有想到任何人。J同学在讲到自己的家庭时,哭得很伤心,但谈到要对所有的事情负责时,语气相当肯定。

她在小学六年级遇到了一位男语文老师,“他对我很凶,但我很喜欢他,我觉得他就像我的父亲一样”。她谈到这位语文老师对她的鼓励和帮助,觉得对方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自己和最值得信任的人,这时候J已经完全停止了哭泣,脸上的表情也轻松了许多。

2.处理现实问题,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第二次咨询的时候,J一来就向我表示了感谢,接着我们的谈话开始了。这一次J首先谈了班里的同学。第一,J同学感觉到周围同学对她很不友好,喜欢谈论她的衣着和发型,虽然她并没有听懂他们具体谈论了什么,但明显感觉到同学们的不友好,这点令她很气愤。(后来了解到,由于J刚来南方读书,没有学校的校服,开学两个多礼拜她只能穿自己的便装来学校,衣着与其他同学的不同令自己显得很突兀。)第二,J感觉与宿舍的同学很难沟通,“他们都讲粤语,太恶心了”。第三,与以前北方的同学相比,J认为这里的男生太缺乏男子汉气概了,“简直与我们北方的男生没法比”,“真的没有办法与他们交往”。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语言、个人习惯、性格特点等会产生不适应,这很正常。我首先对她的感觉表示了认同,与她分享了我刚来南方时的相同感受,同时又跟她一起探讨了中国南方与北方在语言、饮食文化、区域性别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在探讨的过程中她由开始的满脸沮丧到后来的开心大笑,我觉得她也开始接受了自己的诸多不适应,同时要求调整自我的需求开始萌芽。

接着我又与她一起探讨了班里一些同学的优点和她自己的优点,这个话题主要是她在讲,她谈到班里一位同学的幽默,同桌的细心和认真,班长的负责任等。毫无疑问,她开始接受周围的同学了。当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看到对方的优点,这点非常重要。另外,初到一个新环境,如果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别人很快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点对缓解新环境的不适应感也很重要。

3.找出不合理信念,调整认知

我介绍J参加我校新生“同辈成长互助小组”,这是我校针对新生入学后的适应问题而成立的互助工作小组。基于对同辈群体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我校新生的特点和心理辅导的“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原则,我校尝试让新生以小组的形式在专业的心理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需要采用“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工作模式来解决入学适应问题。小组成员充分运用小组动力,协助组员在小组中汲取他人的经验以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变行为和提升能力并促进自我成长。

通过参与“成长互助小组”的团体活动,帮助J同学找出自己头脑中的许多不合理信念,比如“我必须对所有人负责”,“我必须让每个人喜欢我”,“我一定要让妈妈幸福”,“这里的男生肯定比以前的同学差”等等。通过活动的形式使J体验这些不合理信念对自己人际交往的影响,同时帮助她调整自己的认知系统。通过团体活动,J同学也学会了与人交往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4.创造条件,巩固咨询效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在与J的咨询过程中,我获得了班主任和生活管理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及时向我提供J同学的表现,让我在谈话过程中能够把握好引导的方向。班主任还鼓励J参加学校的作文大赛、“一二•九”歌唱比赛的领唱等,发挥她的个人特长,挖掘潜力。由于J有很好的普通话能力,最后被学校广播站录用。就在与J

第一次谈话结束后,我与她的军训教官也取得了联系,与他交流了J同学的一些情况。在随后的军训中,教官给予J及时鼓励和耐心引导,对这次咨询的成功也有很大帮助。另外,我与J的母亲也取得了联系,并获得了她的协助和支持。

三、咨询后记

几周后,J同学来到我的办公室,她希望能够成为我校心理社的成员,我对此表示欢迎,并告诉她必须先通过面试,她欣然答应。她向我展示了她刚剪的新发型,剪去了眼前的刘海,露出自信而俏皮的眼睛,多了几许可爱。

回想与她的接触,与其说是我对她的辅导,不如说是她自己的一次自我蜕变。在多数的谈话中,我仅仅是一个认真听话的忠实倾听者,而她才是真正的引导者。她引导着自我向着一个更为安全更为强大的方向前进,我所做的就是为她的成长创造出安全的环境,并给予无条件关注。

点评:

这是一个遵循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理论,帮助学生完成环境适应,行为转变的成功个案。

在罗杰斯看来,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潜能,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对于一个面临适应困难的个体来说,咨询者如果能够创造一种氛围,让她产生安全与接纳的感觉,就能够帮助她充分地暴露自己,从而自己看清自己的真相,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文中老师所做的第一步正是这样。首先,老师给予学生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接纳并认可学生,让她看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利于良好关系的建立,而这正是在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非常重要的。在罗杰斯看来,做到这一点,治疗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样可以使当事人减少防御,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他们自己和这个世界,特别是那些被隐藏和被否定的方面。当她能够接受这一切时,她才有可能去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生活。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没有扮演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的角色,而是采用平等的拉家常式的谈心,同时表现出积极的关注和爱心。这些都为创造好的氛围提供了条件。同时再辅助其他的方式,如理性情绪疗法的使用、并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条件巩固对自我的新认识。最终,成功地帮助当事人完成自我成长。

点评人:刘丽虹,博士,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参考文献:

篇3:高一新生学校适应现状调查研究

关键词:普通高中,高一新生,学校适应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 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不同特点, 如具有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内心世界活跃, 有强烈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要求等, 这都会导致高中生具有与初中生不同的发展需求。这些发展特点和需求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在高一新生的身上, 使其体验到与初中阶段不同的自我感受。同时, 对高一新生来说, 其学校环境和要求也在发生变化, 比如课程门类增多、自习时间延长、教师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提高、学校规章制度繁多等。面对自身和环境两方面的变化, 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既影响其当前发展, 也对后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因此, 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本研究欲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一新生学校适应的整体状况做深入探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章丘市五所普通高中的高一新生为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每所学校随机抽取两个班。共抽取五所学校的十个班约598人。发放问卷598份, 回收有效问卷547份。具体样本分布见表1。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所用问卷包括自编被试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和学生在校行为问卷。其中, 被试基本情况问卷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入校两月后的基本适应状况。学生在校行为问卷是吴武典[1] (1997) 编制的《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中的子量表, 测试学生的适应状况。量表包括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学关系适应和自我适应五个维度, 每个维度10个项目, 采用四级评分, 得分越高, 说明被试的适应状况越差。该量表在大陆中学生群体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2]对调查结果采用EXCEL和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

1.高一新生学校适应的一般状况

对547名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状况的总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 得分在1~50分之间的有1人, 占0.2%;51~100分之间的有386人, 占70.6%;101~150分之间的有160人, 占29.3%。对五个具体维度得分进行比较发现, 自我适应分数最高, 常规适应分数最低。即学生的常规适应表现最好, 自我适应表现最差 (详见表2) 。

对不同性别的高一新生学校适应状况进行t检验, 发现在适应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T=3.284, P=0.001) , 具体表现为女生的学校适应显著好于男生。但在自我维度上, 男生显著好于女生 (详见表3) 。

注:*P<0.05, **P<0.01, 下同。

2.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高一新生学校适应差异

重点学校的高一新生学校适应状况显著好于非重点学校的高一新生。具体到学校适应的五个维度上, 在常规维度方面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课业维度、师生维度、同学维度、自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重点学校的高一新生学校适应状况显著好于非重点学校的高一新生 (详见表4) 。

3.住校与非住校的高一新生学校适应差异

在适应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表现为非住校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好于住校生。具体到学校适应的五个维度, 在常规维度上, 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课业维度、师生维度、同学维度、自我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均表现为非住校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好于住校生 (详见表5) 。

4.不同班级学习环境的高一新生学校适应差异

在学校适应总分及五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显示, 在适应总分及五个维度上均存在非常好与一般之间的区别, 不存在一般与差之间的区别 (详见表6) 。

5.不同学习成绩的高一新生学校适应差异

在学校适应的总分及五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显示, 在适应总分及五个维度上, 成绩上游和中游的学生其学校适应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成绩上游与下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变现为成绩上游的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显著好于成绩下游的学生。除自我维度外, 在成绩中游与下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表现为成绩中游的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显著好于成绩下游的学生 (详见表7) 。

四、分析与讨论

1.高一新生学校适应的一般状况分析

在学生基本情况问卷中, 要求学生对总体的学校生活适应做自评, 发现23%的学生认为适应不好, 存在一定的适应问题。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整理分析, 发现常见的适应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以下方面:对高中学习的不适应、对陌生人际关系的不适、对学校规范要求的不适应、对角色反差的不适应。

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总体上讲, 女生的学校适应显著好于男生, 这与廉串德针对高一学生学校适应的调查所得结果是一致的。[3]

2.不同学校类型的高一新生学校适应差异分析

重点学校的高一新生学校适应状况显著好于非重点学校的高一新生, 这可能是因为重点学校能为新生的学校适应提供更多有利条件;重点学校的学生素质也相对更高一点, 人际冲突较少, 使得他们更能适应新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强, 在面临新的学习要求时更能主动做出调整;由于学习成绩一直较好, 因此获得的积极评价更多, 自我感觉更好, 使得他们在面临各种适应问题时能做出积极反应。

3.住校与非住校的高一新生学校适应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 非住校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好于住校生, 这与崔娜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4]这可能与大多数住校生除了面临和非住校生基本相同的适应问题外, 还存在一个对住校生活的适应问题。

4.不同班级学习环境的高一新生学校适应差异分析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组织, 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已有研究表明, 学生个体所知觉到的班级环境对其适应水平有相当肯定的解释力, 而一个班级学生整体适应水平的高低, 与这个班的班级环境有极大关联。[5]班级环境类型越好, 学生的学校适应越好;班级环境对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6]高一新生在学校适应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适应问题大部分是在自己所处的班级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 班级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高中生活的评价。因此,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 在学生入学之初重点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把成长背景不同的学生组织在一起, 构建一个积极的班集体。

5.不同学习成绩的高一新生学校适应差异分析

学习成绩被视为学习适应的核心指标。[7]本研究结果显示, 学习成绩为下游的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最差。这与国内已有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其学校适应性具有明显差异。[8]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总体较好, 常规适应表现最好, 自我适应表现最差。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女生在适应总分及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同学关系适应上要好于男生, 男生在自我适应上好于女生;重点学校的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总体水平显著好于非重点学校的高一新生;非住校生的学校适应总体水平好于住校生;学生对班级学习环境评价较高, 其学校适应状况也较好;学习成绩为下游的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最差。

2.建议

(1) 加强对高一新生学校适应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学校来讲, 不能仅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去渡过这一适应过程, 而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新生在学校适应中遇到的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新生学校适应教育应该从学校工作的不同层面整体展开, 不能简单化为常规教育, 也不能简单化为做一两场面向新生的心理讲座。

(2) 明确高一新生学校适应教育的侧重点。

明确学校适应教育的侧重点可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从教育的内容看, 自我适应辅导是重点。在学校适应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合理认识遇到的适应问题, 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处理好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关系是教育者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从教育的对象看, 新生学校适应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人群:男生、非重点学校学生、住校生、成绩差的学生。

(3) 以和谐班级环境建设为中心开展高一新生学校适应教育。

在新生入学初, 和谐班级环境建设应该成为新生学校适应教育的核心工作。作为班主任, 应该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 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又要给予相对的自由空间。在班级管理中, 要开展校规校纪学习活动, 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尽快符合新学校的要求, 更要关注学生在适应过程中的心理反应,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建立良好关系, 形成一个关注、支持、接纳的人际氛围。同时, 班主任老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同学关系适应、师生关系适应、自我适应方面的具体情况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专门教育。

(4) 重视教师在高一新生学校适应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在日常交往中, 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积极沟通, 形成良好师生关系。在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与思维方式方面实现由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5) 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重视心理辅导教师的培养, 积极开拓新生心理辅导途径。应该及时开展心理调查, 了解学生基本适应情况, 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学生适应问题应通过专题心理讲座、心理辅导活动课及形式多样的个别咨询与辅导等方式给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武典.国中偏差行为学生学校生活适应之探讨[J].教育心理学报, 1997 (29) :25-50.

[2]刘旺, 冯建新.初中生学校适应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 2006 (6) :77-81.

[3]廉串德, 郑日昌.高一学生学校适应与教师领导行为关系之初探[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4) :61-64.

[4]崔娜.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5]江光荣, 林孟平.班级环境与学生适应性的多层线性模型[J].心理科学, 2005, 28 (6) :1443-1448.

[6]谭千保, 陈宇.班级环境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15 (1) :51-52.

[7]杨雪梅.儿童的学校适应研究综述[J].四川心理科学, 2002 (2) :20-24.

篇4:高一适应心理教案

一、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表现

(一)生活、交际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

首先,进入高中,跨入新校园,人生地不熟,在感到新鲜好奇的同时,会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

其次,面对新的集体、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他们需要重新确立“新的群体”,重新建构自己新的人际关系系统。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渴望交际,但中学生在认知、情感和个性等方面尚不成熟,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缺乏足够的交际技巧,常常导致一方面渴望与人交往的开放性与另一方面自身内心的封闭性的矛盾的激化,产生焦虑、烦躁不安、苦闷、孤独的心理;二是随众心理,高一学生渴望建立新的友谊,特别是住宿生更希望尽快融入新集体,为避免被其他同学排挤,有时明知不对,他们也随大流,人云亦云。

此外,绝大部分的中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生活自理能力,面对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往往感到孤立无助,碰到问题时常会不知所措。

(二)学习要求提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

首先,与初中课程相比,高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理论性增强。初中不少知识仅要求作初步的了解,只进行静态性研究,强调直观形象,而高中则要作本质、动态、定量的研究,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强。 2.知识量增大。各学科不仅难度增大,知识内容的“量”、单位时间内接受的信息量急剧增加。

3.综合性增加。高中学习中,要解决任何一门学科的问题,都不是单纯地直接运用一种知识、一种技能所能完成的,它需要运用多种知识,在阅读、写作(表达)、思维、计算和实验等方面的能力都比初中的要求提高。

4.系统性增强。高中课程要求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连结起来,构成——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其次,学习的形式也由教师的教会变为教学,学生的学会变为会学,学生的角色由被动转为主动‘,更强调课前的预习、课内的思考、课后的复习、巩固。

而刚刚升入高中的新生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仍沿用学习初中课程的方法来学习高中课程,因而常常感到摸不着门道。学习上显得很被动,因而担忧、恐慌、焦虑。有的学生甚至盲目采取疲劳战术,通过减少文体活动,占用课间休息,甚至是吃饭、睡觉的时间来延长学习时间,增加学习强度,尽管很努力、很刻苦,但由于学不得其法,成绩往往不如人意,于是自信心大大受挫,更感到迷茫、困惑,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水平,产生强烈的 自卑感。有的学生由于身心过度的疲劳焦虑,大脑得不到适当的休息调节,甚至会出现头晕、记忆减退、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

这一现象对刚升入重点高中的新生来说显得更为突出。能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成绩一向都很优异,在原来的学校、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父母的骄傲,备受老师的关注、宠爱,理想抱负都比较远大,他们一直也都非常自信。进人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后,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他们的未来更是充满了美好的期望,这种期望本身就给他们造成了很重的心理压力。

(三)压力和竞争改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

重点中学高一学生面临的心理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 1.过度焦虑 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期间大部分为各校的尖子生,但进入重点高中后,尖子云集,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小学或初中时的优势。高一学习科目多,难度偏高,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有一部分学生从尖子生变成中等生甚至落后生,如果不能适应这一变化,自我调节能力差,往往引起内心的紧张、忧虑和恐惧等情绪,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焦虑。

2.自满情绪

一些学生从小到大成绩都很优秀,往往觉得自己优于别人,自己是周围人的主宰,所以操纵欲、支配欲极强,别人的行为稍不如意,就要横加干涉,自己要做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听劝告,继续做下去,处处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姿态和神情。 3.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主要是缺乏自信、心胸狭隘所致。进入重点高中后,面对新老师、新的学习内容、新的班集体等因素所导致的变化,不同心理素质的学生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有些学生继续保持优势,甚至越学越好,有些学生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这时,缺乏自信、心胸狭隘的学生就会因各种的竞争受挫而对比自己强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

4.厌学心理

厌学的原因很多,比如,因为觉得家庭条件好,反正父母会给自己安排未来,学不学无所谓的;因看到其他同学不认真,随波逐流的;因认为自己记忆、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心的,等等。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

5.失落情绪

优秀学生一旦丧失优越地位,便会怀疑自己是否“优秀”,而变得苦恼、自卑、消沉或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或不满、抗争、甚至以违反校规或恶作剧行为来引人注目,以达到心理平衡。 6.志气松懈 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学年,都是勤奋、拼搏的。当终于如愿以偿进入高一后,有一部分学生便松懈下来,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拼搏精神。

(四)青春期身心发育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 首先,身体上的急剧变化,使他们非常敏感、不安、疑虑,同时,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由于对“自我形象”期望值过高,一些身体的外貌特征,如个子的高矮,体态的胖瘦,生理的缺陷甚至是皮肤的黑白,脸上的“青春痘”等都会引起他们的烦恼,常常会为自认为的一些缺陷感到恐惧、羞怯、自卑。其次,他们的情绪显得十分不稳定,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刚刚还是情绪高涨,可一转眼就心灰意懒,一会儿还是十分的自信,可转眼就变得极度的自卑。再次,进入高中阶段,性心理发展已经由异性疏远期进入异性接近期,渴望与异性交往,但男女间的相互吸引与好感多数还属于异性间朦胧感情的自然表露,他们对于两性关系仍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还分不清好感与初恋的区别。因此,常常造成心理上的因惑与苦恼,此时他们的感情强烈而易失控,接触广泛而不专一。 这种性生理成熟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矛盾,以及性的生理需求与性的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构成了中学生心理卫生的一系列问题。

二、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教育对策

(一)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无论学生出现哪种心理障碍,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的消极影响都是显著的、巨大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一年级的班主任,一是要做预防心理失衡的超前指导,二是要注重做好疏导工作。

1.生活和交际改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1)做好心理准备。对在新环境中将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应有足够的认识,有备而来,心理上的承受能力会大大增加。

(2)尽快熟悉环境。新生人校后,应及时组织新生们参观校园、校舍,介绍校史,使他们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增加感性认识,消除陌生感。

(3)尽快建构新的群体。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各种集体活动,既创造亲切热烈的迎新气氛,又提供更多交往的机会,有利于新生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使他们尽快融人新的集体。

(4)加强生活指导。在生活方面,既考虑周到,悉心照顾,及时地解决他们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同时又要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向他们提出要求,并进行具体的指导、专门的训练,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要求提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1)教师在上新课前,应简略 介绍有关科目的结构、内容、课时安排等情况,使学生对该科目的特点、教学要求有一定的了解。

(2)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教师的方法介绍,同学间的经验交流,帮助学生寻求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时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水平。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轻松愉快、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4)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讨论会或进行个别的交流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正视差距,找到原因,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战胜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3.压力和竞争改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1)高一学生受认识水平的局限,还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所以,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教师如能对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可增进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另外,班主任可通过与家长沟通,使家长正确对待考试成绩,从而减轻来自家长的压力。

(2)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一方面,教师要减少对优秀生的过分呵护,让他们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不妨有意设置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4.青春期发育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1)可以通过开展系列讲座、主题班会以及阅读有关方面的报刊杂志等途径,使学生懂得心理发展的一些知识,做好准备。

(2)开展心理咨询和个别辅导活动。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既经历着身心的急剧变化,又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再加上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重重压力,一些学生会出现各种诸如失眠、健忘、神经衰弱或人际关系紧张、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对此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及行为纠正,维护其身心健康成长。

(二)增强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在增强学生心理适应性能力方面,可以遵循“设置情境、形成体验、调节认知、转变观念、增强自信、经受锻炼、克服弱点、改变习惯、培养性格、不断完善”的四十字方针,来进行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具体途径和方法有: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提高 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列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特别强调要贯彻“体验成功、民主自治、自省自查、讲求实效”等原则,运用元认知的有关理论帮助学生增强自我监控的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高自我设计的能力,学会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调整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在班集体建设中,充分发挥班集体的社会化功能,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班主任要加强民主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合理的角色分工发挥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比如,通过实行干部轮换制和责任分散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小组间竞赛和各种互助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相互了解。

3.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的各种形式,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义务劳动、社会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假期短工、节假日慰问等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进行环境适应能力和耐受挫折能力的训练。

4.设立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站,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场所

心理学表明,人有了心理负担,只有想办法释放出来才可以减轻或者解脱。为此,学校要设有心理健康辅导站,配有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5.开设心理辅导课,由辅导教师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开设心理适应辅导性课程 通过游戏、讨论、交流、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方式,促进学生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方面发生积极的变化。

6.争取家长的配合,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

每学期至少应该举办一次家长学校,做到让所有家长都了解培养孩子心理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了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总之,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虽然有着层次参差、类型复杂的特征,但只要教师能认真研究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以爱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就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做好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预防和疏导工作。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一中学)

篇5:高一新生适应教案

【活动分析】

进入高一,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对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提出新的适应要求。同时,他们的心理也常常面临着过渡过程中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帮助他们调整自我,尽快适应环境。

【活动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初中高中的不同之处,了解自身的心态,更好的完成角色转换。

【适合年级】高一年级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1.感受适应

手指操:大拇指见面点点头,食指见面挥挥手,中指见面鞠个躬,无名指见面碰碰头,小指见面勾勾手,我们都是一家人(做五指交叉握拳放在胸前的动作)

同学们将手掌张开,十指交叉起来,连续做三次。看看自己是左手的拇指在上还是右手的拇指在上。大家用相反的方式交叉双手,体会一下是什么感觉。

二、故事导入(尽量脱稿讲故事)

1.由故事《谁动了我的奶酪》导入本课,如有学生知道可请学生来讲:今天我们上课的这个题目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是一本书的名字。这本书有多少同学看过?

有谁能把故事的内容概括地说一下?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讲解简短版 :在四方国家创下销售五百万册记录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讲述了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在一个形同迷宫一样的地方生活,他们脚穿跑鞋,每天勤勤恳恳地四处活动,去寻找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粮食——奶酪。

有一天,小老鼠和小矮人同时发现了一大堆奶酪,他们欣喜若狂。

随后的日子,小老鼠为保存并锻炼自己的谋生技能,仍然一如既往地脚穿跑鞋,每天从窝里辛辛苦苦地跑出去搬奶酪,并格外地留意外界环境的变化与奶酪数量的减少。一发现奶酪被吃光时,便及时地又开始寻找新的食源与机会。

小矮人却不同,他们发现奶酪后,便把家搬到了奶酪堆旁,扔掉跑鞋,舒舒服服地过开了省心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奶酪没有了,先是发愣,继而大怒:“是谁动了我的奶酪”。

原版:这是关于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人的故事,其中一只老鼠名叫嗅嗅,他能够及早地嗅出变化的气息。一只老鼠名叫匆匆,他能够迅速地开始行动。一个小人叫哼哼,他害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另一个小人叫唧唧,他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故事是这样的——

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人住在一座可以无限供应奶酪的迷宫里,不过奶酪藏在迷宫的某一个角落。两只小老鼠是凭着直觉去找的。而两个小人则是凭着分析和推理去找,他们花了很大的工夫终于找到一座看上去可以吃不完的奶酪山,于是他们连住的地方都搬到奶酪山的附近,日复一日,过得很快乐。

直到某一天„„奶酪山不见了!

两只小老鼠立刻决定去找下一座奶酪山。但是两个小人却被奶酪消失的景象震撼住了,他们不断问自己并相互讨论:“谁搬走了我的奶酪?”

日子在困惑中一天天过去,其中一个小人决定接受这个事实,去找下一座奶酪山。可是他的朋友不愿意,还是坐在原来的地方,希望搬走奶酪的人会将奶酪山还给他。

出去找奶酪的小人在路途中几度因为不确定能否找到奶酪山而动摇,但是他却发现:当一个人摆脱了自己的恐惧,就会觉得无比的畅快和舒适!虽然那时他还没有找到奶酪,但是他不再为过去曾经拥有又失去奶酪山而感痛苦。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新的奶酪山,也见到了那两只小老鼠。

两只智慧的小老鼠因早就发现旧的奶酪山有越来越少的迹象,所以当旧奶酪山消失时,它们毫不犹豫地开始寻找下一座。然而,当唧唧兴高采烈地带着新的奶酪找到他的朋友哼哼时,哼哼却拒绝吃新的奶酪,因为他仍然想吃到旧的奶酪,仍然希望拿走奶酪山的人有一天会将奶酪还给他。

哼哼仍然在原地不断地抱怨:“到底是谁拿走了我的奶酪!”但他 怎么也想不出答案。他开始失眠,力气一天比一天小,而且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糟糕。

2.由故事引出“改变”的观点故事先讲到这里。“到底是谁拿走了我的奶酪!”哼哼百思不得其解,你们认为哼哼一直这样等下去能等到奶酪吗?最终他只能等待死亡。那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是什么呢?(哼哼害怕改变,当环境已经改变后,他不愿意面对现实。)

所以说面对环境的变化,我们也要做出一些改变。

问题:

你的奶酪是什么?现在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来面对这样的变化?这就像我们现在的状态,处在新的环境,可能有些不适应。“奶酪”意味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的目标,它是我们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份工作、人际关系、金钱、财产、健康、心灵的宁静等。

3.引申观点(备用)回到刚才的故事,小人唧唧在寻找新的奶酪山的过程中,他在走过的地方写下了自己的体会,请大家看看唧唧写的话,并思考每一句话说明了什么。

(四人一组讨论,请每组前排左边“一号”回答)

(1)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变化总是在发生)

(2)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要能够预见变化)

(3)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

(尽快地适应变化)

(4)尝试冒险。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享受变化的乐趣)

(5)记住,他们仍会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

(要有危机意识)

现在,大家都已经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不要害怕这种变化,而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它,尽快地适应变化,并享受变化带给我们的乐趣。

三、我 手 写 我 心(主 体 活 动)

1、需要确定:是每个人写一张,还是每组完成一张;

2、因为上一节已经调查过学生的烦恼,所以此环节淡化对问题的了解,即看看是否可以直接把困惑的问题按类别给学生,然后具体的有不同学生可自主选择补充。)

入学这么多天,你感觉高中的一切人、一切事与预想的有什么不同?自己的感触和评价是什么呢?上节课我们已经探讨了生活中的烦恼,并总结出了几个大的类别,其实这些烦恼就是我们不适应的地方,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如何改变这些烦恼。案例:

玲玲的交往烦恼:

“高中虽然也认识了一些新的同学和朋友,可我还是觉得很孤单、无助。我怀念以前的生活,满脑子都是初中的老师和同学,常常想人要是一直长不大该多好。”

俊浩的学业烦恼:

“初中的时候,老师和同学都认为我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并且在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鼓励下,我不负众望考上了重点高中。全家人都为我感到骄傲,自己更是信心百倍。然而,第一次测验考试我的成绩在班级只有中等水平,我感觉很不服气,暗自发誓一定要赶上去。可是之后几次的考试成绩非但没有进步,反而又退步了许多。现在,我一提到学习就头痛,甚至不愿意到学校读书。”

珍珍的生活烦恼:

珍珍在一个衣 食 无 忧 的 环 境 中 长 大,她 成了一个 橡 皮 娃 娃,没有主见,不会自理,不会买东西,公共汽车也坐不明白,对于生活中的事,她懂得太少太少。一到珍珍值日的时候,班长就很头疼,因为她几乎在学校里什么也不会干。因此,她在 班 级 中的 朋 友 很少,大 家 都 叫 她“娇小姐”为 此 珍珍 也 很 苦 恼,怎 样才能改变自己依赖他人的个性呢?

丽丽的情绪烦恼: 丽丽原先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一直各方面都不错。然而在期中考试时,她患了重感冒。为了不耽误考试,她仍来应试。由于身体不适,精神不振,再加上心情紧张,结果考砸了。这对成绩一贯优秀的她尤如一个沉重的打击,而接下来的几次月考她的成绩依然不很理想。这学期开学以来,她就好像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整天无精打采,沉默宴言。听她同桌说她时常小声地责备自己、怨恨自己,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吃的很少,有时只吃一个苹果就当是一顿午餐了。

【共同分享】

三四人一组快速选出一个小组长,组长的职责是带领成员讨论案例,每个人的解决方法有哪些,引导小组成员共同思考和完善解决的策略,维持组内秩序。之后小组长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本组的解决策略和三年内最想做的三件事(你心中的奶酪,并为获得奶酪做出哪些努力和改变)。

【小 结】初 中 与 高 中 在 许 多 方 面 是 有 较 大 的 差 别 的,要 准 备 调 整 ;你 的困 惑,许 多人 同 样 存 在,所 以 不 必 太 介 意。

要 点 :心 理 素 质 的 重 要 性(情 商)认 识 自 己,肯 定 自 己(不 必 自 责,相 信 能 够 面 对)宣 泄(暂 时 避 免 消 极 情 绪 的 危 害)倾 诉(得 到 支 持 理 解不 感 觉 到 孤 立 无 助)解 决

过渡:生活偶有挫折,挫折给我们带来经验和意志,生活中更多的是美好和希望。祝大家做成这五件事,也愿我们每个人能适应良好,梦想成真!

四、怎样适应环境(教师做总结时用)

请你思考:不适应时通常有三种选择: Ⅰ.改变环境Ⅱ.改变他人Ⅲ.改变你自己

你会怎么选?你能做什么?

改变自己,寻找原因。

1、了解环境,分享你所知道的学校资源。

2、尊重经验。

在进入高中前,父母告诫:好好学啊。搞好新同学关系。不要把钱放在宿舍要存到卡。不要掉以轻心啊,大家都是初中拔尖过来。要定下计划和目标等等;学 哥学姐会建议:高一学习时间相对较多,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否 则 高 三 时 很 麻 烦。要 开好 高 一 的 头,养 成 好 的 学习习惯,这 样 高 中 三 年 就 容 易 顺 利 度 过。亲 戚 说,朋 友 说,以前 的 初 中 老 师 说,现 在 的 高 中 老 师 说,报 刊 杂 志 说,专 家 说„„ 七 嘴 八 舌,传

经 送 宝,闹 的 自 己 疲 惫,大 家 当

然 知道这是为自己好。“历史总 是 具 有 惊 人 的 相 似 性”,这 些 经 验 总 结 是 他 们 在 当 年 在 这 个 阶 段 摔 过 跟 头 辛 苦 换 来 的,他们不愿你在他们摔过跤的地方再犯同样的错误。各位尽量抛开情绪,持拿来主义,为己所用。当然你准备亲自体验或不以为然,那也不勉强,因为这是你的选择。

3、增强适应能力。

4、初高大不同

初中交友是老面孔好朋友多较开放,高中是新面孔朋友少封闭防御多

初中是被动学习,高中是自主学习高中学习科目增多,学习要求比初中高,初中时身边的同学有各种层次的,高中则相差不大高中老师更多时候用对成人的要求要求学生。

我该怎么办?

1、少沉湎于过去的回忆,主动交往,调整初中的交往习惯;

2、注重听课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不要指望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争取通过一道题弄懂一类题;

4、调整好心态,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

5、学习成人的思维方式,更加成熟地对待自己。

四、向过去告别(备用)。(看时间而定)

(1)每个人写出中考成绩,初中获得的个人荣誉等。

(2)以小组为单位,一个一个走上讲台,分别丢进写有“过去”的信封。当众封好。

(3)再请四个小组的组长上来,分别投进写有“死亡之墓”的纸盒。

篇6:高一适应心理教案

黄征——奔跑

今天我们谈对军营生活的适应问题这里的适应指的是积极适应,从心理上的适应,接受部队的规定,各种条令和条例,积极主动的适应。而不是表面的服从,心里的反抗。

自测题:

⑴上级交给你任务时,你是否毫无怨言地去完成?

A是 B不一定 C否

⑵你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愿意寻求战友的帮助?

A是 B不一定 C否

⑶为了集体的荣誉,你是否会尽全力去争取?

A是 B不一定 C否

⑷当战友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愿意主动给予帮助?

A是 B不一定 C否 ⑸你认为部队严格的管理有无必要?

A有必要 B说不清 C没必要 ⑹当你看到寝室有些脏,你是否愿意主动打扫?

A是 B不一定 C否

⑺对于军事训练你是否愿意全身心投入?

A是 B不一定 C否

⑻在训练中遇到困难时,你是否常常向别人请教?

A是 B不一定 C否 ⑼当班长批评了你,你会:

A反思自己 B无所谓 C抱怨班长 ⑽看电视节目时,你是否愿意看军事节目?

A是 B不一定 C否

⑾当战友取得好成绩时,你是否会为他的成功而高兴?

A是 B不一定 C否

⑿除正常训练外,你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吗?

A会 B不一定 C不会 ⒀你现在还经常想家吗?

A一般 B很少 C经常 ⒁遇到困难,你首先想到:

A战友 B过去的朋友 C父母

⒂当连队举行联欢晚会时,你是否愿意在战友面前表演自己擅长的节目?

A是 B不一定 C否 ⒃当连长或指导员找你谈话时,你会想到:

A可以趁此机会向领导提些建议 B没有什么想法 C可能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要被领导批评了 ⒄你对连队的集体生活:

A适应 B说不清 C不适应 ⒅对战友的缺点你能容忍吗?

A能 B不一定 C不能

⒆对连长的一些做法不满,你一般采取什么态度?

A事后向他提出 B无所谓 C当场表示不满 ⒇自入伍以来,你是否向连队提过合理化建议? A经常 B偶尔 C从没有

一、心理差异:

虽然我们都是按照统一的征兵条件选来的,又同在一所军营生活,但由于我们来自不同生活环境,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来自不同民族,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条件也不同,每个人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差异,但普遍的情况是什么呢?

第一、入伍动机成多样性

有的为了学点技术找出路,有的为了见世面提高自己,有的为了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有的为了当军人的神圣感,有的为了考学,有的不愿意来,父母让来到部队学点规矩,或年龄小工作还太早,让部队管着别出事,家长放心,过量年长大了再找个工作。

第二、自尊心强,但比较虚荣;

新兵第一年不管原来的基础如何,普遍表现出力争上游、好学上进的劲头,力求给人以好印象,为以后的进步打下一个好基础。希望受到领导的关注和表扬,写昂别人尊重和采纳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喜欢暗暗与战友争高低、比进步。但是他们虚荣心强,爱面子;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言行谨慎,挨了批评垂头丧气;个别人看到战友进步快还会产生忌妒心理。

第三、兴趣、需求广泛,但往往要求过高,不切实际

在兴趣上,喜欢唱歌、听音乐、看书、上网、玩游戏,有的喜欢文体活动,有的好交际。在需求上,渴望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渴望扩大民主自由,渴望发挥自己的专长。虽然这些兴趣需求在入伍之前都是正当的,但往往要求过高,脱离部队实际,若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影响情绪。

第四、自豪感强,但情感比较脆弱。

普遍表现比较听话,对人谦虚,尊重领导和老兵,注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2 但遇到困难和挫折情绪容易波动;经常思念父母,想家情绪尤为突出;喜欢找老乡聊天,容易形成“哥们儿义气”,搞老乡观念,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遇事有畏难情绪。

二、心理适应问题

(一)军营环境的适应

军人学会适应军营环境,就如种子学会适应身边的泥土。只有适应了,才有机会生根、发芽、成长和壮大。

军队里讲服从,服从对我们个人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呢?

非典时期是什么人在北京非典肆虐时期依然奔赴小汤山?军人,甚至有的是从非疫区到疫区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当时小汤山就是这些军人的战场,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军人不服从行吗?国家有难谁来担当?军人,没有一声令下,奔赴危难险重的任务中的军人,我们国家会成什么样?一个去小汤山的医生和我说“在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作为一名军人,一切行动听指挥,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作为一名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哪一个角色,哪一种职责,都不允许我不来小汤山”。当时第一批去小汤山的医务人员很多都是些了遗嘱的,他们还是慷慨赴战场。他们有的是17、18岁的学员,有的是46、47的老军人,他们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因为军人的服从,这种服从是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为大我,是服从大局、是服从命令。

巴顿原则:

有一次,美国著名的将军巴顿要选拔一名少校,他将候选人聚集在一起,然后说:“弟兄们,我要在10号仓库后面挖一条2米长、1米宽、15厘米身的战壕”

当候选人领取工具时,巴顿就在远处观察。当然,有不理解地说:15厘米身的“战壕”如何安置大炮;也有人抱怨说:这种“战壕”应该用电动设备挖掘;还有人抱怨说:天气太热,不宜工作。中尉以上那些候选人更是抱怨让他们做这样低级的工作。但是,最后友一个人说:“那老家伙要这么一条‘沟’干什么,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不过我们还是应该赶快挖好,然后离开这里好了。”

“这个人就是我要选的人。”巴顿说。“我就是要挑选那个能够把事情做好的人”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P22-24.服从命令对个人健康成长的意义

首先,服从有利于个体尽快适应军营环境。初入军营的新战士,面对新的环 3 境往往茫然不知所措,服从命令是适应军营环境的最佳捷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军营环境和其他任何特定环境一样,都有许多具体的规定,服从于这些规定是不犯错误、减少挫折的有力保证,也是言行得体,尽快实现从外在形式到内在军人角色认同、转变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穿上军装仅仅是从形式上成了军人,真正意义上的军人是在内心深处认同和接受军人角色的种种要求。服从命令正是促进这种从外在向内在转化的有效手段。

其次,服从有利于融洽军营人际关系。军营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官兵关系和战友关系,服从是建立军营良好关系的关键。人人都希望得到尊重,而领导也希望下级服从他的命令,使他的思想得以顺利贯彻执行。服从命令不仅体现了下级对上级的尊重,同时也是联系同级关系的纽带。因为在服从于共同的任务和目标中,同级之间消除了彼此的对立,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感到个人力量的有限,深感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时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唯我独尊在大脑中被弱化在次要地位,因此服从在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中升华了同志爱战友情。

再次,服从体现了强有力的自我控制,锻炼了军人钢铁般的意志。服从也是自制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入伍前,我们习惯于服从自我意愿,经常对抗家长的要求,甚至要求外界无条件尊重自己的意愿。入伍后我们就要按照军人的角色要求去做,当上级要求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要克制自己,服从命令。习惯于服从意味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军人角色转变。习惯于服从也标志着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核心标志。自我控制并非易事,因为每个人都有各种欲望和需求,软弱的人往往抵制不了外界的诱惑而失控,只有坚强的人才能为了中心任务,暂时忘我而服从大局。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不管何时遇到长官问话,新生只能有四种回答。除了四个“标准答案”之外,若有额外字句,长官立刻会问:“你的四个回答是什么?”这时新生只能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报告长官,我不知道’。”这种要求开始时新生会觉得不适应,甚至觉得不公平。例如长官问一新生:“你的鞋子这样算干净吗?”新生当然希望为自己辩护,想说排队时别人不小心踩脏了,但只能回答:“报告长官,不是”。如果长官再问为什么。唯一适当的回答只有:“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这种要求是让战士学会忍受不公平,因为人生并不是永远公平的。习惯于服从,就能使人养成无论遭遇什么环境都能克尽职守的习惯。没有借口,绝对服从,看似冷漠缺乏人情,但它可以激发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能。失败也罢,作错也罢,再美妙的借口对于结果都将于事无补,不妨仔细想一想下一步该怎么做。不找借口,及时应变,努力完成任务是军人服从的基本内涵。军人在服从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钢铁般的意 4 志。

最终,服从奠定了军人自尊的社会基础。服从体现了铁的纪律,体现了强有力的自我控制,锻炼了钢铁般的意志,也就是说服从铸造了军人的独特形象。正是这铁的纪律、强有力的自控力、钢铁般的意志力和独特的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敬,从而奠定了军人自尊的社会基础。

(二)军训生活适应

军训是从军的第一步,使你成为一个真正军人的起点。

早起、叠军被、出早操、在寒风里站着、重新学习走路、说话。干什么都要请假,一点自由都没有。有的在家很少干活,其他体力活也很少干,对自己的军事素质没信心。觉得自己受不了了,心理学家弗罗姆说过“每个人都需要竞争(奋斗),他要么游过河去,要么淹死在河里”,如果三个月的新兵连的生活是一条河的话,你是咬牙坚持有过去呢?还是要淹在河里呢?

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要相信自己能够表现得更好。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新兵的故事。

[暗示——潜力] 火车两天一夜的旅程结束后,我便正式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兵连的战士。每天训练时的操场上,除了号令声就是喘息声,而在这些喘息声中,我的喘息声可能是最惨的一个,用班长的话就是那喘息声里面有一半带了哭音。我安慰自己:“以你的体能素质,新兵连结束考核,你只要能及格就算你优秀”不只如此,我还以一个形象的寓言故事强化这种安慰:龟兔赛跑,兔子的目标是赢得比赛,而乌龟的目标只是跑完全程。

训练到第二周时,上面传下一个消息让渐渐平静下来的新兵连复又沸腾起来——师里将择优选出一个侦察连,各连前20名将有资格参加初选。

其实大家对侦察连究竟是什么样子并不是很了解,只是从字面听它很威很诱人,另外,前20名的界定条件也点燃了那些正青春气盛的少年斗志。

我也同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但只持续了几分钟。

几分钟后,冷静的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便泄气了,我决定放弃竞逐。晚上,躺在床铺上,对自己失望的情绪浪一样一阵高过一阵,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就在我翻来覆去时,无意中触到一张小纸片,根据新兵连的卫生标准要求,规定之外的东西是不能出现的,更何况我自己根本没有往床铺上放过这类东西。

就着手电筒,我打开纸条,上面简单写着两行字:“今天训练中我发现你投弹技巧不错,可有意主攻投弹。” 字条的落款是连长。

捏着纸条,我反复回味上午的训练,上午的投弹成绩只能算中等,但连长发现“技巧不错”,我有技巧,并且不错,如果我加强训练,主攻投弹,像连长说的那样,会不会真的脱颖而出到侦察连去?

随后的日子,我是在一种亢奋与忘我中度过的,人的信念一旦被激发,它所爆发出的钱能真是不可估量,我从48米到56米,最后竟达70.22米,仅比第一名72.23米少了2.01米。

三个月后,我以全师投弹第二名的专业成绩荣入侦察连。

庆祝会上,连长高兴地说真没想到会是你,当初我还以为邵建辉最有希望,并且还特意留了一张纸条让他主攻投手榴弹。

邵建辉是睡在我下铺的同班战友。

3.军人角色的适应

当兵的生活不一定轰轰烈烈,从平常的小事做起,干好你的工作,你就是一名好兵。

军人的角色有哪些特征?  遵守纪律,服从管理  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斗志

不管是未来战争,还是急难险重的任务,都可能遇到气象多变,工作节奏快,条件艰苦,持续时间长而紧张,作息时间紊乱。这不分昼夜、睡眠缺乏、饮食查、连续作战的环境中,官兵无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要经受严峻的考验,很容易引起胜利心理疲劳。因此,军人平时需要练就强健的体魄和万千的斗志。

 健全的人格

军事活动具有紧张性、危险性和严酷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军人要有热爱国防事业、积极主动、勇敢、自信、善于创造,有胆识、多谋善断,情绪自控力强、善交往、性格开朗登人格特征。其中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坚强的意志和稳定的情绪是军人人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 过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4.人际关系适应

人际关系适应:战友间的人际关系与普通人的人际关系不同,你们刚入伍说说看,战友间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真诚和信任。为什么?战友间的这两种品质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为什么这么说,美军对军人的使命有这样通俗的描述,军人是干什么的,有战争时是打仗,没有战争时是准备打仗。不管什么时候的战争军人都是集体作战,这就需要战友建有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即团队精神。团队精神靠什么建立,每名官兵的真诚和信任,没有这两个要素,在战争中军人就要付出血的代价,就是生命。所以战友之间应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每个人都不同,我们不可能每个人的个性和形式风格都一致,但我们要尊重而不是采取贬低的态度。

反对的人情倾向:一是老乡观念;二是哥们义气。战友之间的关系不是靠乡情、义气为纽带的。而是以胜似亲人般的战友情为纽带。

要想结成以生命相系的战友情,凝结成紧密团结的战斗集体,从相互认识熟悉开始。其实很简单。可以做几个简单的活动,班长就可以组织。

 围成一圈,有其中任意一个人开始,想相邻的人介绍自己你好、叫什么、籍贯、有什么爱好和特长。相邻的第二个人向相邻的第三个人问好,向他介绍第一个人的情况,在介绍自己。以后的每个人都要叫前边所有人的名字向他们问好,介绍自己上一个人的情况并介绍自己。

 戴高帽子。有理有据的表扬战友,树立信心。哪方面号,哪方面进步了。 面对批评。有理有据的批评战友,了解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年轻,我们有很多梦想,远大的理想,可能我们的班长或排长连长跟我们说过,或者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是并不是好士兵”在这里我要说:当不好士兵绝当不了将军。所有豪言壮语、所有理想、誓言请大家都换化在我们当前的行动中,过好新兵连生活的每一天,踏踏实实地朝自己的梦想迈进。《中国青年》2004.16

降低飞翔的高度

赵俊辉

在滚滚东流的泰晤上河畔,在钟声回荡的国会大厦西南侧,耸立着英国晨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这座高70米的教堂,是英国最出色的哥德式建筑,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曲游客,人们在赞叹威斯敏斯特教堂建筑艺术的同时,还从中了解了一点英国的历史。因为这里长眠着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20多位国王,憩息着牛顿、哈代、狄更斯、达尔文、7 吉卜林以及二战中“不列颠之战”牺牲的皇家空军将士。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的一块墓碑上刻若一段非常著名的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像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的确,在飞向梦想的进程中,我们栉风沐雨,我们顶曝日战霜雪,我们咬着牙告诉自己,坚持,执著,总会飞翔在充满鲜花和掌声的蔚蓝下。殊不知,降低飞翔的高度,可以更好地为沉重的羽翼增加张力,为疲惫的心灵注入激情。

诚然,坚持梦想可以成功;缩小梦想,也可以成功。比尔·盖茨放弃了成为经济学家助梦想,而面对现实选择退学经商,成了“微软”的掌门人;鲁迅先生放弃了成为医学家的梦想,而以笔为刀,为民呐喊,终成为新文学的一面旗帜。

在梦想面前,我们总是激情昂扬豪情万丈,可在现实面前,我们难免忧心忡忡黯然神伤。缩小梦想,需要一种勇气。面对遥远的彼岸,面对心中的伤痕,缩小梦想,需要一种忍辱负重毁誉不惊的精神,更需要一种正视现实直面人生的豪迈。所以,敢于缩小梦想的人也是坚强的人。

缩小梦想,实际是对梦想的一种沉淀,是对人生的一种预见,更是对成功的重新领悟和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学会缩小梦想,就是在跨越生命,驾驭人生:

如果不能浩荡为一方大海,那就流淌成一条小溪,潺潺而歌,为大地演奏纯净的音乐; 如果不能站立为一棵大树,那就葱茏为一株小草,迎风飘摇,给春天增添些许的色彩; 如果不能崔巍为一座高峰,那就锻炼为一枚石砾,与日月为伴,替大山堆砌微薄的高远。记住,梦想是人生的羽翼,通向幸福天空的道路不止一条,而降低飞翔的高度,绝不是拒绝蓝天的邀请,而是为了更好地与白云拥抱,与成功握手。

上一篇:我和作家有个约会六年级作文下一篇:五六联动阶段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