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

2024-05-16

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精选十篇)

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 篇1

当前, 经济一体化与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正日益显著, 我国的留学生教育事业也在快速发展, 这在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 也给确保留学生群体的稳定与和谐提出了新的挑战。考虑到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 来华留学生在心理适应上存在障碍, 固有文化和外在文化之间的差异容易影响到留学生们的心理。心理冲击往往会使留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焦虑, 若难以获得及时的克服, 就会引发各种心理障碍或社会问题, 甚至导致危机。在当前日益增长的留学生队伍中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 尤其是心理层面的因素, 由于留学生生源地越来越广泛, 导致了留学生管理工作难以照顾到所有留学生的需要, 也致使来自不同种族之间的留学生由于某些价值观上的不同而造成冲突。为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确保社会稳定, 我们有必要对日益扩大的来华留学生队伍的适应心理问题进行研究, 对其心理障碍和社会行为问题进行讨论, 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留学生心理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1、物质与生活方式方面存在显著反差。

对于通常的社会生活来说, 中国与国外一些国家的差异是显著甚至是巨大的。就物质条件而言, 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留学生接待水平都获得了较大的提高, 但是, 为了与国际的全面接轨, 还需要一些时间;就社会环境而言, 我国当前实施社会主义制度, 而对于生活在所谓“自由世界”的外国留学生而言,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差异与冲突难以避免。留学生们一般不会被要求接受中国的社会和政治观念, 但是, 需要遵守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各项法律, 必须无条件的在宪法和其它法律所提供的框架内开展活动, 以及发表其政治观点和社会主张。

2、孤独感与思乡的心理问题。

对于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来说, 留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自己原有的非常容易沟通的环境, 离开了原先的生活圈子, 并且陷入一种难于理解别人也难以被别人理解的窘境。留学生由此感到孤独无助, 乃至滋生本能的思乡意识, 不过, 这种意识的分散往往会阻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交流的开展。对于部分留学生来说, 甚至会产生依赖学校里和周围社区同胞的现象;一些留学生将自身封闭, 并忽略了接受教育的关键途径, 即加强和中国学生以及老师的交流, 以及和其它国家留学生的密切联系。

3、对周围环境产生怀疑和焦虑。

当留学生缺乏与其同学和老师包括环境之间实现良好沟通和互动时, 他们会对周围的人物产生不信任, 以及怀疑、焦虑的感觉和意识。留学生来华学习的意义甚至会被怀疑, 对于自身是否可以胜任在中国学习的问题, 产生疑虑, 同时, 往往会对周围的师友是否真诚产生怀疑, 进而, 缺乏周围环境对待自己的感受, 对于自身是否可以顺利在华生活, 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压迫感。

4、容易产生埋怨和误解的心理。

在陌生的环境中, 留学生们的心理往往产生敏感而脆弱的问题, 除了怀疑和焦虑情绪之外, 还有其他诸多因素会加重该情形, 对于微小的刺激, 甚至就会被夸大甚至歪曲地理解, 从而在留学生内心产生敌意。这种心理上敌意如果转移到留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使其抱怨学习的内容尤其是中国文化。这些问题都将导致留学生的在华学习和生活遭到不同程度的干扰, 乃至引起不良的突发事件。

对于这些问题, 将留学生在华的生活心理适应确立为重要的课题, 进行深入的探讨, 从而讨论有效的应对措施, 将是十分必要的工作。应当承认, 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制度, 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 通常都是行之有效的, 这方面也已积累了一些必要的经验。不过, 在我们原有的留管思路和方法中, 忽略了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环节, 应当尽快研究并解决这一盲区。

三、解决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举措

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的留学生人数较少, 并且层次并不复杂, 留学生心理的适应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暴露。不过, 在当前留学生教育获得飞速发展的今天, 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非常显著了。所以, 我们必须转换工作思路, 重视留学生的在华生活心理适应问题, 将之作为改进留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举措来抓。其具体的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通过相应的举措, 从而构建相对完整的策略体系:

1、及时把握留学生自身心理动态, 开展心理援助。

在影响留学生心理适应的要素方面, 不仅涉及留学生自身的因素, 诸如评价和应对方式, 以及人格、自身知识和技能等, 还关系到留学生个体的内心自我控制点。对于其他制约适应的人格因素, 可能还涉及性格是否外向、思维敏捷度、情绪控制力等方面。此外, 在留学生自身的知识构成和技能水平方面, 考虑到认知方式和应对策略的期望值, 都会对社会心理适应产生显著影响。所以说, 学校应当就留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 在各个阶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测量, 实时动态地掌握留学生心理状况, 及时疏导和排解心理问题。学校应建立留学生心理咨询机构, 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和医疗信息的翻译网络, 尽可能使留学生接受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其次, 学校的留学生管理机构通过组织相关讲座, 使得留学生们能够获得关于中国文化和教育体制的信息, 增进其学术上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自信心, 加强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解决问题时的期待值和认知、应对策略。再次, 在改革和完善来华留学生心理援助体系的同时, 学校或上级部门要对留学生相关工作人员包括教师进行相关心理知识的培训, 使他们在实践中能够发现和预防一些留学生心理问题和疾病, 使得异常的心理状况能够及时疏导, 必要时应从学校、社会、地区乃至国家制度等角度出发, 对留学生进行群体心理援助。

2、重点关注留学生的学习目标, 加强教学改革。

注重专业心理的培养, 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向他们传授专业知识技能, 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稳定健康的专业心理, 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性, 提高学习自觉性, 从而掌握好专业知识技能, 度过富有成效和有意义的留学生活。 (1) 在入学教育环节通过讲座, 交流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专业的知识结构促成留学生们及时把个人的兴趣逐步转向与专业相关上来。 (2) 在基础课学习环节适当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 让留学生们减轻压力, 尽快度过不适应期, 逐步掌握基础知识。 (3) 在专业课学习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专业性的感觉和知觉、语言和思维, 锻炼专业技巧和技能。 (4) 在毕业临床实习环节帮助学生运用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实习中实际问题, 必要时帮助留学生从学生生活方式到职业生活方式的角色转变。

3、转变单纯“学术交流”, 延伸交流范围。

留学生们到中国学习的目的不尽相同, 有的想学好汉语以便日后找份与中国打交道的理想工作, 有的想短期学点汉语而主要目的是旅游观光, 还有的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一方面或某门学科作比较专门的学习、研究。但他们既然是留学生而不是单纯的观光客, 学习就一定是他们在华生活的首要内容。这是不容怀疑的。问题是, 留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是一种可以与他们的心理状况相分离、完全无关的活动, 也不是可以与周围社会——文化环境相隔绝、完全封闭的行为, 留学生心理状态的健康与否, 他们与周围环境的融洽与否, 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何况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是留学生们来华学习的重要动力;从另一方面看, 留学生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程度, 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从广义的“学习”概念来看, 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生活的了解和参与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学习活动, 我国留学生工作的指导方针之一, 就是要让他们了解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 用中华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的留管工作应在保证留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上, 扩大他们的学习范围和交流领域, 使他们广泛接触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同时积极创造条件, 让他们有机会融入社会活动尤其是社区活动之中。只要建立起留学生和中国社会之间的全面的、有实质性内容的交流活动, 他们就更容易适应这个已不再陌生的新环境了。

概括地说, 以宽容、理解、尊重的态度为出发点, 以活跃的、丰富的、多向的“交流”活动为核心手段, 是我们构建应付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根本策略。留学生在华生活的心理适应问题将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相应策略、措施的制订, 将把我国留学生教学和管理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周婷, .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 .

[2]、李丹洁,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研究与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5)

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 篇2

关键词:环境适应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基本资料

李某,男,18岁,大一学生,出生在一个较为偏僻的农村,个头不高,体态瘦弱。他是家里的独苗,全家人自他出生就对他非常疼爱。家里尽管比较穷,但在生活上基本没有委屈过他。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因成绩优秀,以前并不孤独。但自从考入大学之后,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时常感到苦恼。以前学习好,大家喜欢,无论到哪里都是中心。可现在变了,没有人捧自己,感到很失落,很不适应,不知如何与老师和同学交往。自己也想改变孤立状态,但没有成功。时时感到孤独和自卑,很痛苦。感到在学校活的太累,头疼、失眠、孤独、自悲,注意力分散,成绩明显下降。

二、评估与诊断

经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来访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校环境适应问题

2.交往不良问题

三、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同来访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缓解来访者的不良的情绪,改变认识,学会适应环境,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逐步的改善人际关系;

2.最终目标:协助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学习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注重自身有关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并灵活运用人际交往的原则、方法和正确途径,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水平。

四、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使用原理:使用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障碍和适应不良,在大一学生中最常见,是导致各种神经症状和造成来访者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来访者来说,主要表现在:

(1)认知偏差。来访者步入大学,面临新的环境和对手,失去了往日的自信,也影响到同学关系。

(2)性格缺陷。来访者的性格有着很大的缺陷,如过分的内向、孤僻的个性、自我封闭和抑郁的心态,对人际关系有着非常大的消极作用。

(3)能力欠缺。来访者平时不爱说话,不善于为人处事,更欠缺这方面的锻炼,从而产生了非常强的自卑感和恐惧心理。

综上,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都是在成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和形成的,采用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加以帮助,使来访者尽快摆脱目前的困境。

五、咨询过程:

第一次:

1.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以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2.了解来访者的成长经历;

3.了解来访者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的,感觉自己的问题在那里,对咨询的期望是什么;

4.发现问题,做出评估和诊断;

5.与来访者一同协商确定咨询目标;

6.对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来访者问题的跟原所在;

第二次:

1.通过会谈,找出来访者对人际关系的非理性认知如下:

1)自我中心,从没有想过要主动和别人交往。

2)咨询师在对他的处境表示理解的基础上,让来访者领悟人际关系是人在群体生存中不可或缺的相互支持的一种关系。并做换位思考,人人都需要友谊和关爱,开放自己,相信自己是被同学们喜欢的。

2.鼓励来访者与他认为的比较喜欢的人进行主动的交往和互动;同时与他认为比较喜欢自己的同学多接触多交流。

3.运用渐进性肌肉放松方法,使来访者消除对人际交往的焦虑感受。

4.与来访者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角色互动中的感受。

第三次:

1.进一步分析他的认知与人际关系、行为情绪之间的关系。帮助改变自己的认知,同时也就改变了自己的人际关系,2.与来访者共同分析他性格上的缺陷。鼓励他主动接近同学,帮助同学,从而改变同学关系;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学习别人的优秀品质。

第四次:

1.鼓励来访者找到喜欢同学的人际交往模式并效仿

2.继续强化来访者对同学和老师的人际关系,指导他多参加集体的活动;

3.同时利用角色扮演继续练习正确的交往技巧,并帮助来访者尽快的迁移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第五次:

1.通过会谈和角色扮演指出人际交往是可以训练的,相信自己通过训练也可以融洽自己身边的人际关系。

2.与来访者共同探讨人际关系中的原则和技巧,同时自己要克服自己的自卑感。

3.结束咨询,进一步巩固自己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

六、咨询效果评估

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 篇3

关键词:农村寄宿小学生; 心理适应; 对策

中国分类号:G444

引言:近年来农村寄宿制学校不断扩建,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地方小学的主要办学模式,由此寄宿小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寄宿制一直饱受着各种赞扬和批评,甚至有人提出“小学生是否适合寄宿”的呼声。在农村寄宿生中留守儿童占一部分,因此有学者也对留守儿童进行了研究,在留守寄宿儿童与非留守寄宿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研究中表明,寄宿儿童中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分、主观幸福感、考试成绩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一 、小学生在寄宿生活中的心理适应问题

1、与自身因素有关的心理适应问题

由于每个人的人格特质的不同,再加上环境和生活的变化,寄宿小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产生,其主要一方面是自身因素的适应不良所导致的,他们来到新的环境中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刘朝晖等研究表明刚寄宿不久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显著高于非寄宿生。

2、与学校环境有关的心理适应问题

寄宿制学校不仅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地方,也是学生集体生活的乐园。学校应该力争创造育人的效果,杨润勇在对中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反映寄宿制生活十分没意思,也有不部分学生反映除了课本和练习册之外,没有课外书可读,也没有课外活动可进行,这对寄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不利影响【7】。因此可以反映出寄宿制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

3、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适应问题

小学生在寄宿生活中交往最多的是生活学习中的教师和同伴,人际关系在寄宿生活中显得异常重要,群居生活和学业的压力使得寄宿小学生的心理异常的敏感,尤其在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方面寄宿小学生心理更加敏感,研究表明寄宿生的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集中体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主要表现为自卑、嫉妒、多疑等。

二、农村寄宿小学生产生的心理适应问题的原因

1、面对新的环境,心理适应不良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是促进智力发展,形成和谐个性,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更是心理发展的转折时期。储小庆采用了《小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对重庆各个县区的寄宿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寄宿小学生对学校环境的总体适应状况不容乐观,感觉不太适应和非常不适应学校环境者占寄宿总人数的45℅和39℅.寄宿小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适应的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是值得我们积极关注的 。

2、爱的缺失而引发孤独感及情感焦虑

寄宿学校生活导致父母和孩子沟通时间和沟通频率的减少,造成寄宿小学生爱的缺失,由于爱的缺失小学生会感到孤独和焦虑,虽然他们独立性提高了,在面对许多事情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但是寄宿小学生缺乏安全感,情绪很不稳定。

3、同伴交往不良易引发消极心理

同伴交往是在同伴关系基础上建立的,同伴关系的发展是小学生心理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儿童从同伴关系中获得友谊支持和尊重。如果在同伴交往中被孤立或是边缘化,将是对儿童很大的精神创伤。武海英等对北方农村寄宿制儿童心理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研究发现,农村寄宿制小學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自我意识水平较高;社会焦虑水平偏高;面面对人际关系冲突时较多的采用问题解决策略,较少采取求助,逃避,内倾化,外倾化等方式;学习适应性处于中等以上。寄宿小学生在同伴交往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并服从权威。但是如果同伴交往发展不理想就会产生自私自利的心理,不利于良好个性品质发展。

三、寄宿小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的教育对策探索

1、加快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

寄宿制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的本体性和生活性,有针对性的对寄宿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开展。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主题以及活动的目标,采用情景式的教学如角色扮演或是集体讨论法,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愉悦的互动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释放自己,增进心理健康。

2、开展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景下开展的,通过团体内人际交往互动团体成员之间彼此了解相互扶持。寄宿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有孤僻,冷漠,攻击性强,环境适应能力差等,针对寄宿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进行心理干预。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有益于学生学习新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方式,正确认识自我,改善人际关系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克服心理发展的阻碍。

3、丰富课余文化活动

班主任可以组织班会活动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如一些趣味性的比赛活动等。活动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发挥教育的效能,在丰富课余文化活动的同时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得到更多锻炼,使寄宿生活不再单调乏味,促进寄宿小学生的学校生活的适应和心理发展的社会化。

4、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

师生关系是学校学习生活中的主要关系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习,增进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导师更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监护人,教师恰当的给予学生情感关怀。用心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用饱满的热情真正关心学生,与学生和谐沟通,形成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

5、密切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家校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方式,家庭的功能不仅能密切的亲子关系使寄宿小学生获得安全感,满足他们爱的需求,有利于良好个性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的形成。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有力的支撑,学校教育以家庭教育作为辅助,家庭和学校的密切地联系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访谈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6、创设温馨的寝室环境

寝室是小学生课余休闲活动和休息的居所,有条件的寝室配有电视和广播来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温馨的寝室环境也是教育资源的一种体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寄宿小学生在温馨的环境中体会到家的温暖,亲人的呵护,得到心灵的慰藉。

[1] 贺武华 琚成朋.透过孩子眼睛看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现状及发展建议-基于山东蒙阴想8所小学的调研[J].教育学术月刊2012

[2]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马欣仪,凌辉等.寄宿与非寄宿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

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述评 篇4

1. 概念的认识

国外的许多研究者都把社会文化适应和个人心理适应情况合并为“社会与心理适应”。Kealey (1989) 认为跨文化适应有正面和负面的心理变量, 好比生活满意度是正面变量, 抑郁和焦虑是负面变量, 旅居者生活满意度高, 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少, 就达到跨文化适应。[1]被大部分研究者认同的跨文化适应的分类方式是Ward及其同事的观点。[2]他们认为跨文化适应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心理适应 (psychologicaladaptation) 和社会文化适应 (socioculturaladaptation) 。心理适应是以情感反应为基础, 在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在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 如果没有或较少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失望等负面情绪, 就算达到心理适应。

2. 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研究现状

2.1 心理适应的类型

关于适应的类型, 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孔维民认为, 根据适应的对象可以将其分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根据适应的基础可以分为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 根据适应的程度可以分为浅层适应和深层适应, 根据适应过程中是否有意识地参与可以分为有意识的适应和无意识的适应, 根据适应过程中态度的积极或消极又可分为主动适应与被动适应, 等等。[3]

除了以上几种分类外, 还可以根据适应的效果分出消极适应和积极适应, 根据适应表现的方式分为内部适应与外部适应, 根据适应的内涵分为狭义适应和广义适应, 等等。

2.2 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 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这是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对适应过程作出的一种解释。从这一角度出发, 可以认为心理适应就是主体对外部变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自我调节的过程, 其最终目的是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贾晓波等人[4]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提出了一个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模型:这一模型表示, 从出现不适应现象到重新适应一般要经历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为选择三个环节, 其中认知调节又可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个部分。

2.3 心理适应不良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研究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具有极强的教育实践功用。故此类研究也较为普遍, 大致有两种取向:其一是基于现实经验的理论探讨, 如赵敬、许剑、张海燕等[5,6,7]都普遍认为心理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有: (1) 想象和现实的反差; (2) 物质条件、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反差; (3) 孤独感和思乡病; (4) 怀疑和焦虑; (5) 埋怨和误解。另外, 赵敬认为专业的不同也是造成心理适应不良的一个因素。李丹洁[8]从文化渊源距离、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这三个外部因素和留学生自身的差异来分析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原因。

其二是基于数据调查的实证研究, 国外对于留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如Camille Brisset&Saba Safdar等[10]对112名在法国留学的越南留学生进行了调查, 发现人格的特质焦虑、成人依恋、心理困扰和社会支持满意度对留学生心理适应和文化适应都有影响。

3. 心理适应的教育及干预

心理适应的教育干预研究也存在两种取向。取向一是理论探讨:就高校新生的心理适应提出理论上的教育对策, 大多从学校工作系统、学生自我调整角度展开, 如赵敬[5]借鉴美国丹佛大学艾伦博士的观点认为, 我们应该从校园、工作人员、课堂和学生这几个方面着手来展开对心理适应的教育和干预;张海燕[7]提出的具体措施是建立教学、管理队伍乃至社区和社会环境与留学生群体之间宽阔、通畅的交流通道, 形成比较完整的应付策略, 等等。

取向二是实验干预:研究者将团体辅导等技术应用于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 检验干预前后心理适应状况的变化。薛潮彪、周娟等人[9]应用SCL-90和EPQ (英文版) 对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的78名留学生进行测试, 结果发现部分南亚在华留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适应问题, 应给予及时的专业心理辅导和行为的理性疏导。建议设立留学生心理辅导机构, 由训练有素的心理人员负责 (能较准确的把握其人格特质) , 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和理性行为疏导, 从留学生入学起定期进行心理“体”检, 筛查出不健康的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咨询、疏导, 为留学生的不良心理建立宣泄通道。

4. 研究不足与展望

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方面已有的研究取得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丰硕成果, 为推动来华留学生适应教育作出了贡献。但纵观近十年来相关研究, 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4.1 来华留学生研究的不足

4.1.1 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多, 实验干预研究少。

研究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的现实意义, 在于寻求有效渠道帮助学生顺利地适应。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是必需的基础工作, 但不能作为研究重点;相比之下, 实验干预研究要重要得多, 但这个方向的研究开展较少。

4.1.2 针对国内外已有实验干预研究中, 分散研究多, 系统性研究少。

从研究内容而言, 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不良涉及范围较广, 但已有研究的内容较为分散, 某些方面, 如社会支持是心理适应不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但是已经被重复研究了很多次, 而另一些如自我认识却较少涉及。从研究深入的状况而言, 心理适应不良的最严重情况大概出现在来华的1—2个月, 部分个案还可能从心理适应不良转化为其他心理问题。而适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是个体对环境及自我的整体性感受, 所以, 对心理适应的研究不论是现状分析、原因探索还是实验干预, 都应更注重其系统性。

4.1.3 针对国内外已有实验干预研究中, 横向研究多, 纵向研究少。

心理适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个过程。在实施实验干预阶段, 干预的过程需要时间;在考察干预效果时, 不仅要考察干预结束当时的效果, 而且要评估干预结束后的持续效果。因此, 对于实验干预研究而言, 纵向研究是更为适合的研究取向。而已有的研究在这点上较为欠缺。

4.1.4 以“团体辅导”为干预手段的研究存在的不足。

鉴于团体辅导在干预研究中的重大作用, 已有的心理适应干预研究中大量使用了这类方法。但此类研究还存在如下不足之处:总体研究数量不多;部分此类研究目的不明, 对于要解决的问题没有明确界定, 辅导内容笼统, 针对性不强;不少研究在选择团体辅导的对象时, 筛选标准不能满足团体辅导的要求;重视团体辅导的即时效果, 忽略干预效果持久性的评估。

4.2 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未来研究取向的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 对今后的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研究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心理适应研究的系统性;加强实验干预研究;加强团体辅导的规范化研究。

参考文献

[1]Kealey, D.J, Astudy of cross-cultural effectiveness:Theoretical Issu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 Elations, 1989, (4) .

[2]WardC, Kennedy A.Locus of control, mood distur-bance and social difficulty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Relations, 1992, 16, (3) :175-194.

[3]孔维民.适应的分型与适应能力的培养[J].淮北煤矿师院学报.1991, (3) .

[4]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1) .

[5]赵敬, 隆莉.高校留学生在华生活的心理适应问题及对策.医学教育探索.2008, (7) .

[6]徐剑.关注留学生心理加强留学生管理.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9, (9) :22.

[7]张海燕, 刘爱军.外国留学生在华生活的心理适应问题管理工作探析.文教资料, 2007.3.

[8]李丹洁.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研究与对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 39 (5) .

[9]薛潮彪, 周娟, 惠栓, 童秋琴, 罗金莲.南亚在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及行为理性疏导.

浅析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与对策 篇5

论文摘要:大一新生入学就面临很多方面的适应问题,其中心理适应最为关键,本文从新生主要心理矛盾入手,探讨了新生心理不适的原因,归纳了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心理适应教育对策。

大一新生在刚入学时,会面临许多方面的适应问题,如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择业适应、价值观适应等内容,其中心理适应最为关键,能否顺利通过“心理关”,对新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生活正是一个从单纯走向繁杂,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裂变时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每一名新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都曾有过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活美妙的联想,然而,由于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骤变,使许多新生感到迷茫、困惑。据对淮阴工学院某二级学院339名大一新生调查结果显示:37.8%新生入学3个月还未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

大一新生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复杂的,在适应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不同方面的心理矛盾,主要心理矛盾有:茫然、失落、无措、孤独、失望。这些心理矛盾交织在一起,若长期寻求不到合理解决的途径,就易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论文关键词:大一新生 心理适应问题

1.大一新生心理不适原因

1.1角色改变与自我评价

大学里评价人的标准并非是单一的学习成绩,能力特长是在实际生活中衡量一个人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有愈来愈重要的倾向。比如一个大学生知识面很宽,或者社会交往能力很强,或者能歌善舞,或者有体育专长,这些都能令人刮目相看。这会使那些只看重学习成绩缺少能力或特长的新生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感。一方面新生自己成绩优秀却得不到掌声如潮,另一方面学业不如自己的人却在校园和社会上如鱼得水。因而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就发生了动遥对这种困惑迷茫的心理状态调整不好,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1.2重要人际关系丧失与挫折感

大学新生最重要的丧失是丧失了对家庭完整的依赖。从事由大人做主到常常

要自己拿主意,包括如何合理消费、如何分配好时间、如何安排好生活等,在最需要大人帮助时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这使得初次离家者顿生无助之感。大学生因无法独立生活而退学回家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第二种是指对教师的依赖减少。大学比中学更多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学习生活中都要充分发挥自觉性、主动性,自控能力要强,大学新生刚来常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不能及时完善地调整自己的学生则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和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由此会引发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第三种是指朋友的分离。中学时代许多人都结交了非常要好的朋友,这种友谊是人青春时代重要的精神支柱和财富,这种朋友关系是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外在因素。但升学使多数好朋友各分东西,身处异地,新的环境中又难以短时间内觅到挚友。一旦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就油然而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对新生活不适应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多通过书信、网络、手机与朋友交流思想和感受,维持友谊以获得心理上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大一新生心理自我调适方法

2.1积极暗示法

新生学会正确运用积极暗示可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完成任务的潜在身心资源,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增强自信,保持平静的心态,而且有利于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例如“我能行”、“我的好想法越来越多”、“我的进步越来越快”。

2.2顺其自然法

这种调适法的核心是要在整个适应过程中保持一种自然、宁静、平常的心态,主动直面各阶段出现的得失成败,准确使用顺其自然法不仅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在适应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急躁和抑郁情绪,而且也有助于提高生活情趣。

2.3重新评价和再定目标法

新生在上大学前长期使用单一评价方式,与大学新环境的多元评价方式不适应。因此,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建立与新环境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对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非常紧迫。新生进校后不久主要表现为目标迷茫化、目标丧失化和目标冲突化。在新环境里,为使新生的学习、生活有明确动力和努力方向,每个新生应结合自身特点,重新设定合适的目标。

2.4宣泄情绪法

新生在适应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负性情绪,为防止长期被负性情绪所困扰,应及时、适度、合理地宣泄负性情绪,从而获得心理平衡、恢复正常心境,在宣泄情绪时要注意及时、适度、合理三个原则。宣泄情绪法有:运动、听音乐、找人倾诉、睡好觉、日光法、击打沙袋偶人、痛哭喊叫、观山水、赏花草、洗淋浴等。

2.5交流沟通法

当大一新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产生困惑苦闷时,应针对不同问题,及时大胆、主动与父母、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同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其他新生或同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一起交流和沟通,向他们倾诉苦闷,与他们共同探讨对策,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寻求各方面的社会支持。

工商管理

高职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探析 篇6

关键词:高职新生 心理适应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188-01

1 高职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具体表现

1.1 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是高职新生常见的问题

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是绝对的中心,从一个人的房间到集体宿舍,从衣来伸手到一切都要自理,面对新的同学、新的环境,他们开始产生手足无措的感觉,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大部分学生缺乏独自应对生活的经验和自理能力。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生活环境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就会慢慢表现出来,从而产生一些情绪上的障碍,如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情感无处寄托和自卑感加重等。

1.2 面对多重压力,不堪重负

高职生大多数学习基础比较差,而且来自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的子女比较多,在他们心理发展最为迅速而又未成熟的时期就过早地经历了中、高考失利的挫折以及学习、生活、情感和舆论等方面的压力,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罩上了阴影。进入高职院校之后他们又会感到现实中的学习、生活条件与其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相距甚远,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而失落、彷徨、抑郁、偏执、无所适从。而那些在高职生中占有相当比例的贫困生还要承受高额学费、家庭变故、生活窘迫所带来的强烈压力。诸多压力的长期困扰致使许多高职生时常感到精神紧张、心理压抑、身心疲惫,部分学生则消极颓废而选择逃避现实、不务正业染上网瘾、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沉溺于吃喝玩乐而无所事事,个别学生还因为无法排遣思想压力引发严重的心理疾患。

1.3 人际交往问题是困扰高职生的又一个较为敏感而又多发的心理问题

大学时代,人际关系较中学时要复杂。高职生脱离父母的监控和保护独立生活,一些人刚进大学时常常会觉得很孤独、空虚,感觉自己交不到真心的朋友。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习惯了家人的百般呵护,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冷淡。不少高职生存在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求之间的矛盾,既渴望他人的理解,又不肯轻易袒露自我,加之过高与过低的自我评价、不良个性、缺乏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等。这些都使得人际交往问题成为校园内发生最为频繁的压力事件。

1.4 学习方面的问题

首先表现为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任务、内容、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课程一直是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且有老师天天辅导,学习目的明确;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其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时被动的填鸭式教育忽然间变成了放任自流的学习模式,这让很多新生一下子失去了方向,不知道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其次表现为学习上的挫折感与厌学情绪。高职生大多数来自于普通中学学习较差的学生群体,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当,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致使学习实训跟不上,或者因为所学专业非所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与动力不足,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使学习上的挫折感越来越强烈,逐渐厌恶学习,甚至会产生学习焦虑症等心理障碍。

2 解决高职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高职新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从性质和程度上看主要是适应不良或情绪困扰。因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高职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对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应以心理教育及预防为主。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从小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习自己处理一些简单的家务和生活琐事。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父母的过度保护,往往造成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差,遇到事情时容易放弃和退缩。家长应该经常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吃吃苦并非坏事,反而能够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独立自主,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高职新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悦纳自我,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困难,用自身的意志战胜惰性;加强学习动机教育,引导高职生逐渐学会自觉激发学习动机,学会根据客观现实和自己的能力条件确立自己的抱负水平和所追求的目标,增强对实现目标的自信心;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培养广博、稳固、持久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应改进教学方法及考试考评方式,对高职生来说,考试不一定是有形、有标准答案的书面知识,主要应考评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 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

针对高职新生中普遍存在的交往心理问题,从学生方面而言,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应该学会互相尊重,这种尊重体现在对同学的意见、生活习惯等各个细节中,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乐于与人分享,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思想上的分享,都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作为学校方面,可通过在新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教育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改变消极认知,坚持真诚、尊重、平等、奉献、相容等基本原则,学会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并积极寻求各种帮助;通过讲授一些人际吸引规律,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人际吸引因素,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较快地适应大学集体生活。

营造有利于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高职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高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美化、净化、绿化和詩化校园,建设有学院特点的文化景观,良好的校园环境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要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有益健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温馨和谐、宽松理解的心理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锻炼自己与人协作的能力、组织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在集体活动中感受人际和谐的愉悦,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改善适应能力,克服心理障碍,促使自己奋发向上,施展才干,最大限度地缓解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对于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学院应注重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把他们看成是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精神生活中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积极、平衡的心态,使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丽.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6.

[2] 王勇.利用人际吸引因素解决新生的交往心理障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6.

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 篇7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常见问题及析因

1.生活适应不良

大学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 首先面临的就是外部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变化容易使他们在气候、语言、饮食等方面出现适应不良。

居住的宿舍环境也是新生需要适应的方面之一。尽管各高校都在尽力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 但目前总体上依然难以和学生的家庭居住环境相媲美, 居住小环境的落差也常使许多大学新生感到苦恼。

另外, 习惯于家长和教师“全方位照顾”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 也多出现适应问题。

2.学习适应不良

(1) 学习目的、内容、方法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

进入大学后, 学生的主要学习指向由高考变成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自我发展与成才, 具体目标开始出现多元化、个性化, 不同的发展规划产生了不同的学习目标, 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学习侧重点。如果不能及时明确自我的学习目的, 常易导致盲目、从众、碌碌无为, 降低自我价值感。

大学阶段, 课程门数骤增, 且围绕专业方向课程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学习内容的增加、时间和精力的有限要求学生们具备更高的自我选择能力。如果不区分主次, 极有可能使精力分散, 门门课程都难如人意。

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为主动、自学式。大学课堂教学容量大, 进度快, 课后教师的监督作用明显减弱, 学生自我管理空间加大。学生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活动, 以自学、理解为主。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 因为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而跟不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 开始产生焦虑情绪, 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2) 学习压力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压力骤减, 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过上轻松惬意的生活, 但实际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 当他们学习落后时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及自我否定情绪;另一方面, 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丧失了中学时的学业优越感, 备感压力剧增, 而且上进心越强的学生心理压力越大。

(3) 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

在进入大学之前, 每个学生都会对大学生活充满各种各样的美好想象, 但想象和事实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 当这种差距太大, 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挫败感, 觉得大学也不过如此, 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另外, 高考后总会有一些学生因各种原因而进入一所自己不太中意的学校、不太满意的专业, 加上对学校、专业的不了解, 这使得他们在入学后存在一种“不得志”的心理, 在学习中难以打起精神。

3.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高中阶段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 但进入大学后, 人际交往的类型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师生关系明显淡化, 同学之间互动频繁[1], 更开阔的人际空间常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首先是师生交往的明显淡化。高中阶段, 教师与学生接触密切, 学生习惯于对依赖和顺从教师。而在大学里, 教师主要扮演督导的角色, 学生主要依靠自我管理, 这让一些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学生不知所措。还有另一类学生, 进入大学后自我管理过于宽松, 拒绝教师的建议与指导, 学习时间的安排过于随意化, 凭兴趣或一时的感觉决定学习与否和学习内容, 忽视知识整体性, 使得知识结构不合理, 基础不牢固, 学业发展难以达到既定目标。

其次是同学关系互动频繁。由于住宿制, 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由家庭转移到了集体宿舍, 同学之间朝夕相对, 因此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就显得异常重要。有许多大学新生因与其他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而倍感痛苦。导致同学之间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五个:

一是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 由于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 当突然被限定在一个共同的空间内生活时难免发生摩擦冲突。

二是初到陌生的环境, 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使得同学之间的交往更加谨慎。加上远离父母本来就有一种孤独感, 一旦出现人际冲突, 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 产生抑郁和焦虑。

三是一方面学生的价值观存在差异, 有的人看重能力, 有的人看重品行……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 在遇到实际问题时都想证明自己的观点, 坚持自己的立场, 所以当观点立场出现差异时也容易导致人际关系不良。

四是能够上大学的都是天之骄子, 这样的人聚在一起, 谁都不服别人或者害怕落后于别人, 过分强烈的竞争意识也难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是个性问题。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 缺乏与人沟通思想感情的基本技巧, 他们经常处于一种想与人交往而又害怕与人交往的矛盾之中, 产生孤独、抑郁或自卑的情绪体验。还有一部分学生, 在与人交往时过分求全, 处处忍让, 一味迁就别人, 内心十分压抑。再有一类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 行为举止不考虑别人的利益, 在群体中极易遭到排斥和孤立。

高校心理健康机构对新生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1.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强, 涉及专门的理论和技术, 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引进专业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三是对在一线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甄别问题学生的能力, 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兼职人员的作用[2]。

2.搭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一是新生入学以后, 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 建立心理档案, 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 以及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3]。

二是在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如学习辅导、人际关系辅导等, 让学生对即将面临的变化做好心理准备, 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 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三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系统讲解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 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训练, 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四是开设心理工作坊、团体心理辅导, 对存在共性问题的学生集中进行心理辅导。

五是通过广播、报纸、网络以及心理健康社团, 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六是强化心理咨询功能, 提高心理咨询质量, 开通面谈、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心理咨询渠道,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心理问题, 有效应对突发的心理危机事件[4]。

七是通过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 在院系、班级中培养心理联络员, 组建心理健康社团, 多与大一新生沟通、交流, 在经验上给予他们帮助和关怀, 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瑾, 张剑.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的介入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13 (1) .

[2]张爱莲.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扰及其排解[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8 (2) .

[3]严明.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5, 26 (10) .

中职生学习心理适应问题评估 篇8

发展和适应是人生一个不合或缺的过程。心理适应指的是从环境的变化出发,个体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自身的心理状态与环境保持协调和一致,对于个人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适应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

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青少年来到学校以后,就意味着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因为学校是学生第一个能接触社会的场所,而中职学生在完成了中职学习之后,就彻底地进入了社会。从心理学角度来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学生的学习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如果学生心理情况健康,自身的学习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具体表现出学习态度良好、学习方法科学有效、学习目的明确以及学习比较自觉等,那么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也更加冷静和灵活。近年来,中职教育改革了招生制度,提高了生源生源,同时也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难度,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适应性。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一所中职院校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更好地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中职生学习适应性低的原因

(一)生源素质欠佳

通过对《中国教育报》上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2005年以及2006年的时候,中职学校实现了连续100万的扩招,而且很多中职院校还保持着持续升温的招生热潮。但是在这种火爆的招生局面背后也有一些隐患存在,一方面学校为了保证招生数量能够达标,往往忽视了生源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很多素质较高且学习较好的学生都不会报考中职院校,导致中职院校缺乏优秀的生源。中职院校招收到的学生往往都是成绩比较差、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很多学生甚至没有通过中考。生源质量的不达标不仅影响到了中职学校的办学和管理工作,也是造成中职生学习适应性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课程和课时方面的设置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其中课程设置方面的区别是最大的。普通教育主要是对语文、数学、外语等各种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教育和学习;而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能,需要从就业情况、市场需求等各方面进行考虑。所以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不管是从教学的规律上还是课程的模式上,都与普通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在调查中,很多学生都反映出了以下情况,初中时候学习成绩较差,没有打下良好而牢固的知识基础,考试的成绩自然也非常一般,报考职业院校就是不想再继续学习文化课程,而是想将注意力集中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但是中职院校从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既要保证职业院校的学生与就业形势相适应,又可以通过普通的升学考试,因此在文化基础课方面增加了课时,提高了难度,许多学生因此产生了比较大的厌学情绪。而且,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时间相对被压缩了,影响了对专业的学习。

(三)学生自身的状态

中职生同样也面临着日益加大的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压力,这更加剧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比较强的竞争意识,自控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的话,就容易出现比较大的情绪波动,造成中职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偏低。

三、针对中职生学习心理适应问题做出的对策

(一)从社会情况以及就业需求的方面出发,对课程以及课时等的设施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设置课程和课时的时候需要注意,一方面要保证教学计划与国家的相关规定相符合,体现出科学性、实用性、严谨性以及规范性;另一方面还要将全新的职业教育观体现出来,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社会的置业需求以及生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虑。采取多种措施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对专业课程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在专业课程对基础文化课程的需求方面进行仔细分析,以此为依据对文化基础课程进行适当的删减和压缩将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方面的学习时间适度延长。中职生除了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在社会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储备也要足够充分,这就要求中职院校要将培养技能型和服务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体系。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将相关的专业学习方法、专业要求、职业要求等内容尽快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在新生时期就对职业、专业等各方面有足够的了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适应全新的学习要求。

(二)在学生学习方面也要进行科学的引导

首先要从专业特点出发,引导学生找到与自身情况相适合的学习方法。第一步就是要做好课前预习,学生通过预习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还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第二步就是做好课后复习,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其次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接受、理解和掌握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如果能将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就可以更深刻、更灵活地认识到教师讲述的知识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是如果有错误产生,要善于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找到知识用错的地方,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对于知识产生的错误理解的话,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降低学习效率,而且自我查误纠错的过程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同学们克服身上的惰性。再次是对学习能力进行积极的锻炼。学生想要提高学习能力,需要对自身的学习特点有足够充分的了解。了解自身情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地认识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避免出现妄自菲薄或者自以为是的问题;二是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征,选择与自己个性特征相适合的学习方法,例如从生理方面来说,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生物钟,所以适合学习的时间段也具有差异,应该选择最佳学习时间来安排完成那些比较深的学习内容或者创造性比较强的脑力劳动。

(三)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

虽然中职院校没有什么升学压力的存在,但是大的社会环境下的应试教育,使考试不仅成为了学生的负担,也成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学生能力的发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并且加剧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此外,还有很多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影响,例如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难、就业的压力等。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素质投入到学习中去。设置课程时要尽量在第一学期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中职生年龄尚幼,个性还没有完全定型其,具有比较强的可塑性,学校应该在这一时期让学生接受到科学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在专业课程方面,应该将专业和职业的相关信息尽早介绍给新生们,将其学习动机有效的激发出来。

(四)班集体需要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对中职生学习心理适应能力方面有影响的外部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班集体,它和中职生的人际适应有着重要的联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可以帮助中职生尽快建立起归属感,而归属感又决定了中职生的人际适应情况,只有保证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没有忧虑,才能有更好的精神状态以及心理状态投入学习。在中职院校的班集体中,班主任处于重要的地位,他们既是管理和组织者,又是师生关系的承接者,因此班主任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办集体活动,来为班级形成良好的凝聚力,保证师生关系以及生生关系的融洽,帮助新生解决遇到的人际适应问题。

(五)使家庭发挥积极的影响

中职生的学习心理适应能力也受到家庭环境的重要影响。中职生进入学校之后虽然离开了家庭空间,但是家庭产生的影响依然是存在的。中职生可以通过先进的现代通讯方式与家长进行联系,将家庭的心理支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一来,中职生面对新环境产生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都会减轻不少。当中职生可以很好的适应学校这个环境的时候,他们自然就有更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学习,那么学习心理适应问题也就能得到很大的缓解,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摘要:中职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心理适应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态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职生在学习心理适应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总体能力偏低。本文首先分析了其学习心理适应能力偏低的原因,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心理适应,问题评估

参考文献

[1]董奇,黄芳.第三只眼睛看中职学生——上海市中职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5,(06):55-59.

[2]张阿敏,徐大真.中职生问题行为及其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3,(01):67-72.

[3]张利.高职与中职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及衔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06):94-96.

[4]梁晓燕,高志旭,高小丽,施露露.中职生父母心理控制、越轨同伴交往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11):83-88.

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 篇9

宁夏自1984年以来, 为了减轻南部山区人口压力, 退耕还林, 恢复山区土地植被, 解决迁入人口的温饱问题, 开始组织南部山区人口向北部川区及山区的扬黄灌区迁移, 进行生态移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务输出, 生态移民中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逐步增长, 留守儿童的队伍也在逐步壮大。生态移民地区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其他地区留守儿童相比具有独特性, 内部具有一致性, 主要体现在移居后原有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化氛围和社会支持系统发生极大转变, 这一系列的问题往往是引发心理适应问题出现的因素[3]。

心理适应为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 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 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过程, 即在适应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健康状况。据有关调查[4,5]显示: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问题, 可能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和社会认同适应能力产生极大影响, 阻碍其心理健康发展。生态移民地区的留守儿童将来大多要承担起建设家乡的重任, 如果心理适应问题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和控制, 则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很难提升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将严重阻碍当地的现代化进程和生态移民地区的发展和稳定。

因此, 对生态移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状况进行调查, 为留守儿童心理适应问题的干预提供依据, 提出相应的心理适应教育策略, 帮助更多处境不利的留守儿童获得积极的成长, 为生态移民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支撑。

一、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2013年9月在宁夏某生态移民地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02份, 收回有效问卷391份, 回收率为97.3%。被试年龄范围为12~16岁, 平均年龄为 (14.15±1.26) 岁。其中留守儿童181名, 男98名, 女83名;非留守儿童210名, 其中男114名, 女96名。

(二) 研究工具

1. 自编留守儿童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级、性别、监护类型、父母回家频率以及是否与父母联系等条目。

2. 长处和困难问卷 (学生版) (SDQ) 。

该问卷是美国心理学家Goodman.R在1997年编制的, 并于2001年对问卷进行了再次修订, 现已被40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应用。该问卷在评估儿童的行为和情绪问题方面具有快速、简便、操作性强的特点, 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可用来测量儿童的心理适应状况。问卷为自陈式问卷, 共有25个条目, 分为情绪症状、品行问题、过分活跃、同伴交往问题、社会行为5个因子及困难总分, 困难总分由情绪症状、品行问题、过分活跃、同伴交往问题构成。此外, 根据量表的附加问题, 评估相应的影响程度, 得出影响因子即该量表的第7个因子。该问卷采用0~2三级评分, 其中第7、11、14、21和25五个项目为反向记分, 其余均为正向记分。由儿童评定自己最近半年的情况, 在情绪症状、品行问题、过分活跃、同伴交往问题和影响因子上分数越高, 说明存在的困难越多, 社会行为得分越低, 困难越大。

3. 测试程序。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统一发放问卷, 统一指导语, 调查对象按实际情况认真、独立回答每一个问题, 问卷采取匿名调查, 问卷当场回收。

(三)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般资料采用描述统计, 心理适应状况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 生态移民地区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状况比较

留守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困难总分、影响因子4个因子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二) 生态移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状况性别差异比较

留守男生品行问题、过分活跃、困难总分、影响因子3个因子得分高于留守女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留守男生情绪症状得分低于留守女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三、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生态移民地区留守和非留守儿童两个群体进行考察, 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状况进行比较, 了解生态移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及其特殊性, 为促进生态移民地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困难总分、影响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 留守儿童在情绪症状、品行问题上比非留守儿童存在更大的困难, 且这些困难对他们的影响更深远, 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 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体验到更多负性情绪。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情绪情感健康健全发展的基础, 具有不可替代性, 长期与父母分离, 留守儿童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得不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5], 成长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改变, 再加上临时监护能力有限所致的监护不力和匮乏, 留守儿童极易产生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情绪不平衡、偏执、孤独等心理适应不良问题[7,8]。情绪性问题行为在一些留守儿童行为中占有相当比重, 明显地有害身心健康发展, 且易于向品德不良型方向转化。另外生态移民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 环境的巨大变迁, 使得一些儿童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处于应激状态, 在融入社会方面出现多种适应不良, 移民儿童更容易发生心理和行为问题[9]。

在本次研究中, 留守男生与留守女生在品行问题、过分活跃、困难总分、影响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 留守男生在品行问题、过分活跃上比留守女生存在更大的困难, 适应更差, 并且这些困难对留守男生的影响较大。留守女生比留守男生存在较多的情绪症状, 体验到更多负性情绪, 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留守男生比留守女生在过分活跃方面存在更大的困难, 这是由于男女生不同的生理特点引起的, 男生比女生更好动一些, 加之社会和文化背景鼓励男生参加体育活动和类似的娱乐, 认为男孩就应该“调皮”一些, 而女生往往从事较安静的活动, 被要求成为“乖乖女”的形象。留守男生比留守女生在品行问题方面存在更大的困难, 可能是因为在交往中, 男生的思想情绪, 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较少用恰当语言表达出来, 较少表现出情绪症状, 与他人沟通出现问题时尤其是当环境及社会关系发生改变时, 多用他人难理解的自我特异性行为动作表示, 其后果可能就是不被理解, 甚至有些行为涉及品行问题[10,11]。留守男生在情绪症状上好于留守女生, 这可能还与女生情感细腻、敏感、脆弱, 容易因一些负性的生活事件而适应不良, 出现情绪症状。

四、生态移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适应教育策略

(一) 加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联系

对留守儿童而言, 他们长期生活在较为冷清的家庭气氛之中, 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指导, 导致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 进而损害其积极情绪体验。外出打工的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交流和沟通, 除了关心孩子的生活、身体和学习外, 更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 缓冲家庭气氛冷清给儿童心理适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 重视心理适应教育在生态移民地区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是留守儿童解决和应对心理问题的有力武器, 而学校心理适应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适应能力的主要途径。建立和完善心理适应教育与辅导体系, 通过开展主题日活动、利用校内广播、黑板报、橱窗等宣传普及自我心理适应的知识和方法, 让留守儿童在认知、态度、信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个性品质及群体行为和社会公德等方面获取科学信息,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 构建政府-社区-学校“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

政府层面要落实具体的财政预算, 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就学、社会救助, 家庭功能保持以及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安全等服务工作;社区层面:加强对留守儿童“多元化”社会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宣传和研究, 形成有高度认同感的良好氛围[12]。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 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式的适应教育管理网络, 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活动, 组建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 寻找“代理妈妈”、“代理爸爸”替代他们的父母角色;学校层面:建立相应的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站, 推动专业化的服务导入留守儿童服务中去。

参考文献

[1]金英良, 吴秀娟, 张训保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 (10) :1224-1225.

[2]朱俊卿.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的趋势[J].教育探索, 2009, (7) :133-134.

[3]马金宇, 张波, 李涛, 等.宁夏生态移民的心理健康现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 (7) :537-542.

[4]Zhaobao Jia, Lizheng Shi, Yang Cao, James Delancey;Wenhua Tian.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left-behind children”: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rural China[J].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2010, 19 (6) :775-780.

[5]郭文姣, 黄俊伟.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2011, 26 (119) :81-85.

[6]刘斌, 许海文.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调查[J].教学研究, 2011, 34 (3) :67-71.

[7]郑同刚, 王树明, 周昭红, 等.不同监护人的留守儿童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 (6) :1459-1460.

[8]Fang Fan;Linyan Su;Mary Kay Gill;Boris Birmaher.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Chinese left-behind children:a preliminary study[J].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2010, 45 (6) :655-664.

[9]Zhaobao Jia, Wenhua Tian.Loneliness of left-behind children: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a sample of rural China[J].Child: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2010, 36 (6) :812-817.

[10]朱焱, 胡瑾, 余应筠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J].中国学校卫生, 2014, 11:1657-1659.

[11]林惜君, 刘可, 何穗智, 等.广东省贫困地区部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 3:295-297.

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 篇10

一心理适应不良的来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包括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所带来的适应性困难。

1. 生活环境的改变

在上中学时, 很多学生的生活都是由父母照顾, 突然要面对独立的生活环境, 导致很多大学新生感到非常的不适应。由于各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不一样, 有的家庭经济状况优越, 认为在校生活条件不如自己家里。有些同学家庭较困难, 进入大学后, 感到生活拮据, 再加上面对来自家庭富裕的同学, 容易产出自卑心理。同时, 很多新生在面对外地的生活环境, 无论在饮食、气候、语言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不适应。同时, 一下子面对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 不少新生失去了动力, 没有了奋斗目标, 再加上没有人严格管束, 容易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一旦他们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就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 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2. 学习方式的改变

由于大学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方法与中学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导致不少大学新生在课程的学习上和老师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应上出现了问题。中学时, 老师讲得细, 讲得多, 大学老师则讲重点, 讲难点, 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 以培养独立自主,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习成了学生应主动完成的事情了。不少学生未能在短期内适应这种改变。

3. 人际关系的变化

中学时, 学生更注重学习, 同学之间关系相对单纯。而在大学里, 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 随着地域的差异, 文化背景的不同, 因此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要建立友谊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另外,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 心理较为封闭, 在接触新面孔时会有一定的排斥。同时, 由于大学时间相对充裕, 很多同学都忙于自己的事情, 真正聚在一起的时间较少。这样, 就导致不少大学新生感到心理孤独, 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二解决心理适应不良的对策探讨

1. 发挥入学教育的作用

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堂课, 应该把握时机,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科学规范的入学教育。此时, 校园的一切对大学新生来说都是陌生的, 我们要合理的做好入门引路的工作, 完善和丰富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集中进行校史、校规、校纪、行为规范的教育, 向他们介绍大学生活的特点, 再通过举办新生说明、交流等活动,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周围环境。同时, 开展专业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鼓励新生积极主动地适应大学生活。

2. 完善新生心理教育机制

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往往不是非常明显, 我们应该广开渠道, 搭建由辅导员 (班主任) 、学生干部、心理咨询老师等多级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平台, 加强教育引导, 适时干预。重点围绕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开展引导, 举办专题讲座, 鼓励大学生培养挫折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成熟、稳健的良好心理素质来适应新环境。

3.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

大学生除了日常课程外, 还有很多的课后时间, 因此有必要拓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通过学生会、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团委等学生组织, 开展一系列的大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的校园活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减少他们可能由于面对新的环境所带来的孤独感。此外, 社会实践活动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增强组织、协调能力, 练就他们经受挫折、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

三结束语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 是一个事关大学生未来几年学习质量的工程, 探索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众多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不断的努力。开展好各类新生适应教育, 引导大学新生学会调节自己, 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去, 投身到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中去, 必能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

摘要: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新阶段, 但部分刚进入大学的新生, 在心理上易出现不适应的现象, 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分析了大学新生出现不良心理适应的来源, 并就如何解决此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能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钟向阳、张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高教探索, 2009 (4)

[2]黄兆信、李远煦.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5)

[3]姚志红.浅谈大学新生问题及入学教育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4)

[4]赵萍.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适应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8)

上一篇:功能及策略下一篇:不合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