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2024-05-31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精选8篇)

篇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与实验心得

土木工程2006级周金顺

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对世界的某一点充满了兴趣。我们不知道而且感兴趣的那一点其实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只是我们没有确定,前人是不是已经研究过并已经有成果了?如果真要研究的话应该用哪些方法?

确定一个课题是否有新意值得研究,就需要调查,或使用学校图书馆的查询系统来看看这个课题目前的研究状况,确定是否有必要研究。而研究的方法,无非是调查、实验和模拟实验三种中的一种或组合使用。

如果能将自己感兴趣的并有一定可行性、一定研究思路的想法通过一个平台的帮助来实现,这是一件听起来挺令人兴奋的事。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时值毕业之际,我觉得师弟师妹们应该很好地把握这种难得的机遇。因为即使有一天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科研人员,我们申请国家级的课题也面临着不小的难度;而这个创新性实验计划平台,我们不一定“可及”但是一定“可望”,而且即使失败了,受到的训练和得到的经验也颇有价值。

记得张爱玲说过:成名要趁早。申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也要趁早。大一的时候我们啥也不懂,大二的时候我们同样没有受过最基本的科研训练,大四的时候已经限制申请项目,大三的时候正合适却不够老练。如果从大一大二就开始注意这个平台,并且尽早地涉猎感兴趣的领域,尽早地学习如何写申报书如何答辩,即使在大一大二时因为不够有经验项目被淘汰,大三再申请时你会有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你会发现自己离成功是如此得接近。能够在本科四年里拥有一个国家级的项目并以本科生身份把你的成果写成论文(或申报专利)发表,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当然,实现这个目标有困难,需要很多时间,所以,要趁早!

创新性实验申报书的写作其实和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差不多,和本科生毕业论文也差不多,只不过本科生强调创新性少一点。因此,辅导员、研究生学长都是很好的顾问。另外,创新性实验计划,既然名字叫“实验”,自然以实验或模拟实验为主,社会调查为辅,特别是我们这个工科院校。因而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提出来之后,如何做实验如何得出结论,都要开始好好考虑,甚至要提前去你能用的实验室看看有哪些仪器,你是不是需要买一些?如果要买,根据你的试验计划,你是否负担得起实验成本?要知道,一个项目也就10000人民币,别测试一个东西就把钱花光了。最后,这个阶段和你的指导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很重要,这有助于完善你的想法。

写好申报书,获得参加学校申报答辩资格之后,最好自己找一群人模拟答辩一下,给答辩尽可能多的挑毛病。在被怀疑的目光审视后并积极地修改完善,和答辩通过的距离会短一点。

答辩时候,要挑一个最懂你们项目、表达好的人上台。答辩的目的,无非是把你课题的创新点和可行性告诉评委,并让他相信你能把它做出来。一句话:你要让评委相信,只要给你一个平台,你就能做出成果来。所以,答辩之前一定要好好准备。千万不要想着台下的评委不懂你这一行,你可以忽悠他们。他们是不懂,但是他们的科研经验知道这个项目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

申请下来之后就要积极准备,尽早开始,争取早出成果。实验是枯燥的,而且耗时间,这就需要毅力。同时,这也从侧面提醒我们注意项目的工作量大小,套用新三国里曹操的一句话:别把自己搞得这么痛苦。

2010年5月

后记:为感谢老师同学们四年来的关照和帮助,毕业之际为后来者留下点东西,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篇2: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校教发〔2007〕393号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保证立项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针对立项项目的组织与管理、项目的运行、中期检查、项目验收、经费管理等重要环节,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组织与管理

(一)学校“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

1.教务处:负责“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立项、项目中期检查、结题评审以及总结、归档等工作;负责认定大学生创新学分、指导教师工作量。2.团委:负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立项审批、项目中期检查、结题评审以及总结、归档等工作。

3.科研处: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协助做好专利申请和保护工作,并做好学生科技成果的催化、孵化、转化工作,核发本科生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的奖金。

4.人事处:负责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工作量的审核,核发指导教师指导费。

5.计财处:负责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提供配套经费支持并监督经费使用情况。6.实验室管理处:修订实验室管理及评估办法,积极推进实验室免费向本科生开放。

7.学生处: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将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作为评定优秀学生、奖学金、院(系)学生工作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学院(系)“指导小组”职责

1.负责本院(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宣传、申报和评审工作; 2.向学校推荐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候选项目;

3.检查和监督本院(系)大学生所承担的国家级和校级项目的执行情况;

4.组织专家评审、检查、监督、验收本院(系)大学生承担的院(系)级项目,并向学校提交评价和总结报告;

5.向学校推荐优秀学生及指导教师,提出有关政策和建议等。

(三)指导老师职责

1.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 2.指导和检查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审查实验原始数据和实验报告,每月对研究项目作出评价,并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3.结题审核。

二.项目运行

(一)项目协议 项目批准立项后,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系)、教务处三方共同签署《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合同书》,合同书一式三份,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二)项目开题 协议签订后,项目负责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开题,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三)项目指导

指导教师应跟踪检查和指导项目研究进展情况,每月对研究项目作出评价,并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四)项目日志和月报 项目组成员要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对每次实验或调研的详细过程(包括实验步骤、原始数据等内容)和所思所想进行详细记录,并于每学期末向教务处项目管理办公室提交工作日志;项目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项目组成员研讨会,讨论实验进展情况和研究体会,形成书面报告交本学院(系)项目指导小组;

(五)项目交流

为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的科研兴趣,展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成果,学院(系)每月必须组织一次学院内部项目组之间的交流;教务处要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论坛”网站、组织开展“名师名家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研究工作;

(六)项目变更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须由项目负责人提交书面申请,经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同意,报学校审核: 1.变更项目负责人;? 2.研究内容有重大调整;? 3.申请延期(最多不得超过一年);? 4.终止项目运行。? 三.项目中期检查

1.项目研究时间过半时,教务处将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项目负责人须提交《“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期研究进展报告》(以下简称《进展报告》);

2.项目负责人填写《进展报告》,报告中应说明是否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遇到什么困难、是否可以继续进行项目研究等内容。《进展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学院(系)审核后交教务处项目管理办公室;

3.教务处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进展报告》进行审议,并在网上公布结果;

4.中期检查不合格项目,由项目所在学院(系)督促改进,仍不能达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要求的,予以终止实施。

四.项目验收

1.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填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申请表》,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相关研究成果等材料。项目研究完成报告和研究成果包括结题表、研究工作总结、项目研究工作日志、研究论文、研究成果目录等;

2.教务处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结题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通过项目答辩、审议项目研究报告和查阅相关研究成果材料,确定验收结果,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类; 3.因客观原因不能按计划结题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提前一个月,书写《项目延期申请》,并报送《进展报告》,说明延期原因及申请延长期限(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系)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务处项目管理办公室核准后生效;

4.对不认真开展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不能按时结题,又不在规定期限提出延期申请的项目,学校将予以通报,项目组成员两年内不能申请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五.经费管理

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费由学校统一管理,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教师不得使用学生研究经费,学校不准提取管理费;

2.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资料费、仪器设备租借费、论文打印费;开展实验所需的原材料(包括耗材、药品、化学试剂等)购置费;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项目组成员外出调研差旅费(包括来往车船费、住宿费)等。不能购买电脑、移动硬盘、mp3等设备;

3.项目资助经费分两次下拨,项目启动时下拨50%,通过中期检查后再下拨50%。未通过中期检查的项目停止其继续使用资助经费;

4.终止、撤消的项目,凡已有经费支出的,须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系)将项目已拨经费全额退还计划财务处; 5.项目经费报销工作应严格遵守学校财务制度,报销的总金额不得超过资助经费总额。

六.奖励政策

1.对完成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项目组学生人均计入3个创新学分;对完成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项目组学生人均计入2个创新学分。2.验收结果为“合格”的项目组成员,在免试保送研究生时优先推荐,优秀结题论文等同于毕业论文。经指导老师同意,项目组成员以结题论文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时,每人须撰写研究论文,分别参加答辩。

3.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大学生创新成果展,评选大学生创新优秀成果奖,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4.每指导一个国家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记6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每指导一个校级项目记3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

5.项目完成后,学校对于优秀的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验收为优秀项目的指导教师等同于主持同级别“教学改革”项目。

七.违纪处理

凡属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将视情节轻重收回部分或全部资助经费,扣除学生已取得的学分,并予以全校通报。情节严重的给与当事人以及相关负责人纪律处分: 1.违反学校财务政策;

2.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作品或其它弄虚作假行为; 3.管理不善,造成国家财产巨大损失;

4.无故或无正当理由不完成项目研究或随意放弃项目。

八.其他

1.凡本办法规定的未尽事宜参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2.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篇3: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1.大学生创新实验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 随着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的逐步落实,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1]。各地高校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纷纷进行大学生创新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探索, 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导师制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综合国家、省市自治区、学校和院系各方面的力量,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和完善创新实验平台,概括起来主要做法有:(1)开放实验室,结合自身学校特色,整理实验室相关材料,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实验室开放的方案,鼓励学生进行相关实验;(2)鼓励学生在课余期间, 对自己或者兴趣小组需要完成的实验, 在实验室进行试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3)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特定实验器材的学习,完成实验,并写出试验报告和初步论文。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对于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若干问题[2]。

1.1选题的意义及重复拷贝现象存在。有些学生在选题过程中,一味地求新求异,但对题目的研究意义和试验目的了解深度不够。有些学生参加创新项目的目的不纯,为了获得学分或者只是为了做实验而实验。因此,个别学生要端正参加综合实验的态度,重新正确定位参加创新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有些项目与指导教师的项目基本相同, 这说明学生在选题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这种做法本身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意义不大, 而且会影响整个团队正常水平的发挥。这种状况与创新实验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应该坚决杜绝。

1.2项目的实施出现急功近利和毫无头绪的现象。某些大学生为了获取学校和国家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等名额,认为通过跟随老师完成创新性实验就可以发表学术论文, 提高自身素质,为自己保研之路添砖加瓦等。因此对这样一次真正接触科学研究的机会,某些学生不想花太多时间和精力认真思考缺乏科学、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有些学生基本功不够,又不愿意花时间学或者只是为了学学, 忽视自身作为研究者的主动性,被动应付。有些时候学生想做出些创新,但是由于知识体系不够完整或者衔接不够,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缺少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有些知识书本上没有时,不知道如何查阅文献,不知道到哪查,毕竟百度的知识有限。由此导致采取应付的态度,重复他人工作,失去创新和研究价值。

1.3创新题目和创新实验严重脱离本科生的能力范围。创新实验,重在创新,但对于本科生来说,很多专业课程都是大三、大四时才开设。而科学研究则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专业的工作,学生的创新能力、精力和时间有限,这就决定了创新项目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提出一个适合本科生科研的项目是保证创新项目有效开展的关键。若题目难度大、涉及面广,就会影响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课题开展一段时间后参加项目的本科学生往往演变为指导教师或研究生的科研助手,仅仅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则成了单纯的劳动力,达不到该项目立项时的预期效果[3]。

2.大学生创新实验结合自主型实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达到创新实验的预期目的,在创新实验的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既要注意避免包办代替,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又要引导他们善于观察实验现象,善于提出问题,启发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4]。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验证型的实验方式,并没有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能力得到转变和提高,很难建立对“实际操作实验现象-分析理论-设计计算”这一过程的完整认识,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进行实验改革,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全过程由学生完成的具有综合设计性的自主型实验,依此促进大学生创新实验质量的提高。根据上述现状,我们提出如下解决方案:(1)在大学生中逐步采用大三学生带大一, 大四学生带大二的方式, 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大三、大四的学生。大一、大二的学生跟随大三、大四做实验写报告,充当科研助手,通过两年的辅助性工作,逐步了解相关实验仪器和小论文的基本写作锻炼。在学习和试验过程中逐步体会和了解科研项目,并且积极思索科研项目,为后期科研项目的申报打基础。 (2)提供开放式的实验室,并且提供实验室试验仪器的自主实验指导书,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完成试验。比如我院的结构实验室, 提供一套自主型结构试验大纲和对于的指导书,帮助学生自主完成试验。 (3)基于本科生知识体系不够完整或者衔接不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生专业训练,对某些试验相关数据和实验方案不够了解的现状, 我们采取指导教师主动介入,帮其分析相关实验数据和试验方案,指导学生查询和查阅相关文献。

2.1创新项目与自主型实验结合的实践过程。我们在指导大学生创新研究课题“新型棉花秸秆绿色保温超轻粗集料的试制研究”中,采用课题开题之前学生先介入指导教师的相关实验。这个阶段的学生状况可以说是毫无章法,盲听盲从,处于混沌状态。但是跟着做了一段时间的实验后,随着对实验仪器和试验过程的熟悉,就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在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指导的协同工作状态下, 该课题小组完成了“新型棉花秸秆绿色保温超轻粗集料的试制研究”创新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1)制订实验方案阶段。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充分认识和了解课题的研究现状、目的和意义,熟悉实验设备和原材料,提出并讨论初步实验方案,制订实施方案。 (2)实验进行阶段。根据自主型实验大纲独立完成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初步整理、重复实验,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3)撰写实验报告阶段。学生独立地将实验过程和获得的数据组织成实验报告,以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2.2具体实验过程和研究内容。 (1)实验原材料的处理研究。棉花秸秆的切割过程与切割工具的特性、茎秆的物理力学特性、切割工具与茎秆的相对位置及切割的速度等都有密切关系。切割工具的结构应与所收获的作物相适应,刃口越薄,刃口越锐利,越有利于切割,但过于单薄而尖锐的刃口,没有足够的强度,会很快磨损或折断,而缩短寿命。因此,必须处理好锐利度与耐磨性的关系。 (2)棉花秸秆超轻粗集料的表面改性和裹灰处理研究。丙烯酸是乳液聚合中不可缺少的功能性单体,它具有增加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减小乳液粒径,提高乳液的分散性,增加涂膜的附着力,与水泥复配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起一定的加强作用。如果丙烯酸的量加得少了,则由于涂膜水分干燥快,水泥未来得及水化既已成膜,水泥在其中只起到填料作用, 制成的产品性能显示不出水泥水化物的优点,那么就没有必要采用水泥,因为很多廉价粉料也可以满足要求。相反,如果丙烯酸的量加多了,则会引起水泥水化过快,使聚合物水泥成膜出现干缩以致裂缝,失去防水作用,因此丙烯酸的添加量尤为重要。 (3)棉花秸秆颗粒超轻粗集料基本力学性能的研究。手工去叶、壳和侧枝,外部擦拭干净。试样要求通直、无虫害、无明显缺陷、没有表皮的损伤或开裂。自然干燥后测定棉秆含水率, 获取棉秆试样后立即做相关力学特性实验并测定相应含水率。

3.结 语

为了保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顺利实施, 真正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教与学是根本保证,实践锻炼是重要手段。为此我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3.1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的培养。采用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的方式,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更多学生涉足科研创新,毕竟教师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指导很多学生。

3.2通过前期自主型实验的积累 ,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是思维活跃的一批人,他们思路开阔,富有浓厚的创新精神。为此我们要给他们平台,展示自己,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3教师合理的指导、帮助和督促能够促进学生完成试验,避免创新实验流于形式。唯有在不断的实践、探索、改进中逐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才能真正为在校学生构建一个高水平综合创新实验平台,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人才。

摘要:本文根据大学生创新实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大学生创新实验结合自主型实验的探索性思路。在大学生创新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自主型实验灵活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被动实验的现状。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采用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从事科研试验和自主型实验的方式,有助于高、低年级学生对科研的认识的加深,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篇4: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验;创新能力;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46-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创新能力越显得重要。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场所,有越来越多的课题值得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这对中国改变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在教育部的倡导下,各个高校都积极对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有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探索正是强调了创新。因此,通过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科研思维是提高他们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理工科的大学生需要参加多门专业的实验课,实验课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加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并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常规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般都是让学生按照实验教科书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作用。在编写好的实验教材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操作,往往没有思考,实验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仅仅靠常规的实验课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创新性实验,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创新也就是意味着我们通过科研活动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我们学院采取了创新性实验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立足于基本的实验技能,允许学生在实验方案上做比较大的变动,倡导科学思维。在开设创新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有以下收获。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表现为信息收集和加工、独立分析和决策、实践、团队协作及归纳总结等能力的提高。

1.信息收集和加工能力。他们需要明确的研究目的,根据需要查找文献,尽可能搜索一切相关信息。网络时代产生海量的信息,学生需要拥有自己的判断力,取舍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在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围绕研究目的获取各种信息,否则学生会在海量的信息前迷失方向,不知所措,通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信息收集、加工能力,开阔了视野。

2.独立的分析和决策能力。根据所筛选出来的信息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并根据目的选择合理、可操作的实验方法。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种结果都可以通过多个途径获得,但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验室的条件来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法,不可唯高、精、尖的仪器和方法是从,要强调实验方法的合理性,以满足实验需求为准。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技术路线,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创新性实验失败的风险较高,工作量大,因此,往往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队友们充分的讨论,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在实验设计早期,应该鼓励学生敢想,敢怀疑,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培养学生科研思想的重要阶段[2]。指导老师断不可随意否定学生的想法。实际上,我在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他们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很特别,与老师的往往大相径庭。老师由于长年在一个领域里钻研,由于有思维定势,反而不容易跳出自己的框框。所以,指导过程也是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的过程。

3.实践动手能力。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通过实践证明的理论才可能是正确的,因此通过科研活动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事求是、认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想不做是空想,大学生的通病就是做得少。学生实验过程往往会遇到许多没考虑过的困难,出许多简单、幼稚的错误。作为指导老师,要鼓励他们坚持探索,鼓励他们以“变”的思维去应对某些不经意的错误或许会获得新的结果。在河岸研究如何捕鱼的人永远不会抓到鱼。

4.团队协作能力。科研活动日益复杂,日益强调团队精神,靠一个人的智慧单干不会有大的成就。在创新实验的开始阶段,就需要集思广益,深入与老师和同伴讨论才能将实验设计得更合理,可行性更高。在实验中同样如此,由于大部分学生需要上课,不可能全身心做实验。因此,如何分配时间,如何分工合作变得至关重要。有些小组时间安排不当,刚开始积极性高,经常全组人参加,到后来就由于功课等各种原因荒废实验,无果而终。

5.归纳总结能力。人常说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强调的就是总结归纳能力。否则,再好的实验结果也只是一堆废纸,没人能理解,更不会有人认同。大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尚未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往往不能很好地对实验进行归纳总结。指导老师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找到实验的内在联系,揭示实验结果的本质。所有的实验报告都要求学生进行讨论,但往往流于形式,学生根本不知道要讨论什么。我给学生的建议就是:实验结果与预期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你获得的实验结果与其他人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进行这些比较和思考后,学生能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的分析方法。

创新实验成功的表现在于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要保证创新实验的可行性,还需要认真把握项目选题。项目选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指导老师选题、学生自主选题、学生与老师协商选题。选择何种形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结合指导老师的研究领域和学生的兴趣,既要避免学生被动做指导老师确定的题目,又要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选题。我们采取双向选择,每位指导老师给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目前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学生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或内容,再由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选择,适当调整,最后确立研究题目。对于具有特别想法的学生,既可以请相关学院的老师来指导,也可选择思维开阔、研究领域广泛的老师对其进行指导。这虽然不是完美的选题方式,但能有效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创新实验的可行性和成功率,整个创新实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求异思维、敢于怀疑。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绝非一个创新实验就可以促成。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接受学生哪怕是错误或幼稚的质疑,允许学生与教师进行公开、平等的讨论。同时,加强指导教师的培养,使他们敬业爱岗。如果指导老师的创新能力不行,那还谈什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大学教育方法、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夏雪,曹永建.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轻工教育,2012,(2):69-71.

[2]刘虹.论开放式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3(1):78-79.

篇5: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方案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方案

为激发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倡导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 见》(教高[2007]1号)和山西省《关于高等教育强校工程的推进意见》(晋政办发[2008]14号)的有关精神,学院决定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造精神”为核心,以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重点,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为手段,积极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兴趣,使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初步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为原则,使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导师指 导下完成实验过程;能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学院每年立项资助20~30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三、主要内容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指本科学生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方面的工作。项目研究范围包括:

1.学生自主设计、有一定创新型和应用性的科研项目 2.教学计划以外的能够自主完成的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 3.学生课外科研训练优秀项目的深化研究课题 4.本科学生学科竞赛引伸的研究课题

5.结合学院有关重大研究项目或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紧密的课题 6.社会调查及其他有研究与探索价值的课题

四、申报评审 1.申报条件

(1)申请者为我院二、三年级全日制本科生。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2)申请者以团队形式申报,团队人数3-5人。学科交叉和年级交叉的小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立项。申请人不得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项目结题前,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新项目;

(3)申请者必须由所在系部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具有讲师(硕士以上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扎实基础和较强的指导学生研究的能力。一般应主持过院级或院级以上教研或科研课题。能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审查项目申请表、任务书,加强过程指导,审查原始数据、科研日志和实验报告,督促学生按期结题;

(4)立项申请只对团队,需填写《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申请书》(一式三份),由各相关系部对申请项目内容的真实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及经费支出预算等内容进行初评,初评合格的项目报送教务处。

2.评审办法

教务处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各系部推荐的申请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技术可行性进行评审,分书面评审和答辩评审两部分。

(1)书面评审

① 项目要体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或研究方法创新,实施手段以实验为主; ② 项目负责人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有工作热情和持之以恒、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团队成员结构合理;

③ 选题科学、内容新颖,具有挑战性和前景价值,有助于增强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④ 项目方案条理清晰,实验设计合理,方法可行,实验条件能满足要求; ⑤ 预期目标明确。以知识拓新、技术创新为主的项目要有可视化的实验过程和数据,以研究方法创新为主的项目有量化的对比结果;

⑥ 项目实施过程确实可以使学生得到创新能力的训练。(2)答辩评审

学院组织专家对通过书面评审的项目进行答辩评审,项目申请者陈述项目前期准备、项目的创新点、项目实施方案、预期成果、经费预算、项目组成员分工等,回答专家提出的有关的问题。重点评审选题是否科学、内容是否新颖,方案是否条理清晰,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可行,项目团队成员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3)项目评定

项目书面评审成绩占总成绩的50%,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最后成绩为两部分成绩之和,由高到低确定最终名单,经学院批准后发文公布。

五、管理办法

1.经申请批准立项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时间为1年。并择优推荐申报为省级或国家级项目。

2.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执行情况、进展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经费开支情况,存在的问题等,项目负责人需填写《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中期检查表》报送教务处。

3.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在项目实施期间,如果出现两门以上(含两门)的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则终止对其资助,并不能取得相应的项目学分。

4.创新性实验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填写《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结题表》,撰写总结报告,并提供必需材料(包括论文、设计成果及相关支撑材料等),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结题答辩验收,通过验收的项目予以结题并颁发证书。参加项目的每名学生在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可获得4个创新学分。对取得显著成果的学生学院给予奖励。

5.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经费资助额度为500-2000元/项。项目经费分两次拨付,项目批准后先拨付经费的80%,项目通过中期检查后拨付其余的20%。立项项目经费专款专用,项目负责人要合理编制经费预算,经费主要用于购买必要的实验耗材、药品、图书资料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相关调研开支等,经费使用按任务书中的预算严格执行。指导教师不得使用学生研究经费,但应积极引导学生用好经费。经费开支项目的报销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经指导教师审核,到教务处办理审批手续。6.创新性实验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公开发表时要注明 “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资助,项目形成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学院所有。

六、其他

1.各系部应为立项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参与训练的学生优先使用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等。

2.立项项目执行中有弄虚作假、经费使用不当或无故延期的,学院将取消已立项项目,视情节轻重收回部分或全部资助经费,取消项目负责人申请项目资格。

3.本实施方案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篇6: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精神,探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特开展中南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创新实验计划”)。为积极推进该项目的实施,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突破口,构建创新实验教育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学校科研优势和与行业密切结合的特色,建立“教学与科研互促、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和课外渗透、自主与引导结合”的创新实验教育模式,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

二、立项原则

1.“创新实验计划”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收获。

2.“创新实验计划”遵循“兴趣导向、自主实验”的原则。参与计划的本科学生或创新团队成员要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在导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

3.“创新实验计划”注重实效,鼓励创新。重点资助选题科学、思路新颖、具有创新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有保障的项目。建立与“创新实验计划”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通过开展实验计划项目,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建立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三、项目申报与评审

(一)“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申报人原则上为学校全日制本科生,并符合下列条件:

1.四年制学生中1至2年级学生,五年制学生中1至3年级学生,医学长学制学生中1至5年级学生。其他年级的学生也可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但不能作为项目主持人。

2.申请人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具有良好科研素质,指导教师已有较好的科研基础,所在院(所)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申请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创新团队(2-5人),项目主持人为1人。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跨学科、跨院系申报。

(二)学生根据兴趣,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题。研究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学校有关重大研究项目或与行业结合紧密的项目;

2.开放实验室或创新教育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

3.学生自主寻找的相关项目;

4.从课程学习和学科竞赛中引申出的研究项目;

5.社会调查及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三)评审程序

1.申请人须填写《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一式两份)交所在学院;

2.学院“创新实验计划”专家组对学生申请项目进行答辩和初评,提出评审意见和改进建议;

3.学院将初评通过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一式两份)签署意见后报学校项目管理办公室;

4.学校“创新实验计划”专家组对项目进行复评,确定入围名单;

5.学校“创新实验计划”领导小组对项目进行审批,确定资助项目;

6.公示评审结果;

7.管理办公室汇总学校专家组和领导小组的评审意见,确定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报教育部备案;

8.签订项目合同书,划拨经费。

四、项目运行

1.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审核经费。项目合同书签订后,下拔50%的研究经费,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使用研究经费。经费主要用于资助项目实验、材料、书籍、论文版面、调研差旅等研究所需费用,不得挪作他用。

2.每个项目都要进行一次中期验收。项目主持人可根据项目进展申请中期验收时间,不申请者进行统一验收,由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公布统一验收时间。院

级“创新实验计划”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中期验收,签署意见后报学校项目管理办公室。中期验收合格者,继续投入另外50%的经费,项目完成特别优秀者可追加经费投入;中期验收不合格者,终止经费投入。不能按期完成项目者,可申请延期,延期时间不能超过项目主持人的毕业年限,否则取消项目主持人资格。

3.在研究工作中,有变更研究内容、变动参加人员、提前或推迟结题的,项目主持人应提出书面报告,并报学校管理办公室批准。

五、项目验收

1.由项目主持人认真填写《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报告》,对项目研究情况进行总结。结题内容包括:在项目资助内获得的与项目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中,有以主持人或项目组成员为第二作者以上发表的CSCD或CSSCI文章1篇(含录用通知),或国内一级学报(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论文1篇(含录用通知);或有主持人(项目组成员)参与的发明专利(或受理通知书)1项;或有通过省级及以上机构认定的新品种或新产品1项;或有项目主持人为第一作者的高水平的调研报告、实验报告等。以上成果的第一署名单位(或第一排名单位)均为中南大学。

2.院级“创新实验计划”专家组对所有申请结题项目进行评审,签署意见后报学校项目管理办公室。学校 “创新实验计划”专家组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进行结题答辩,并对结题报告进行评审,结果报教育部。

六、保障机制

1.设立“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专项基金,提供经费资助。凡教育部资助项目,学校给予项目总经费不少于1:1的配套经费支持。二级学院也要给予相应的配套资助。经费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教师不得挪作他用。

2.全校所有国家工科教学基地、国家级示范性实验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全校各类实验室都是学生创新性实验的基地,要向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实验仪器设备。

3.学校相关部门积极为“创新实验计划”提供完善的后勤服务保障。

4.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实验计划”和科技创新活动。对积极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给予课外学分,在评优、评奖、对外交流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在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表现突出或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可以优先推荐或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

5.定期评选创新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对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成绩突出的学院,在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及其管理工作评估中加分。

6.每年评选10~20项优秀项目进行表彰,颁发获奖证书。

米塔尔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

一、申报范围

凡在中南大学正式注册在读的全日制本科生、高职生、研究生均可提出申请基金资助;申请创新创业项目资助的申请人必须是第一参与人;申请创新创业项目资助的立项申请人不能为毕业班学生。

二、申报条件

1.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能够形成新兴产业的项目。

2.项目应有指导教师,执行期一般为12个月。

3.每人只能申报或参与申报一个项目。

三、评选程序及时间安排:

1.10月中旬将米塔尔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申报材料报送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办公室(2办公楼221室,联系电话:8877983)。

2.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将于10月下旬组织校创业教育指导教师专家库专家进行评审,并在11月初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听取意见。

3.11月底前将有关材料报送米塔尔教育基金理事会。

篇7: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交流会策划

交流会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的启动和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我校09共有30个项目,10共有40个项目。为了加强各项目主持人之间的交流,便于大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计划,教务处教学信息中心特别筹划了这次的交流会活动。

二、活动定位及主要内容:

活动主题: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验交流学习会; 交流会时间:2010年12月25日(星期六)上午9:00。

交流会地点:山东农业大学校本部实验室 :水土学院实验室及教室12号楼208、210、308。

(注:208教室为农科类;210教室为理工科类;308教室为人文类)

交流会内容:在实验室参观并学习孙同学模具的制作过程及经验、按照分组到各自教室交流项目完成进度、质量等经验,项目负责人提出自己项目的展望、学校管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建议和自己遇到的需要学校帮助解决的问题。

三、活动涉及人员1、2、活动主办方:教务处教学信息中心; 活动主持人:南北校区教学信息中心各出两人,负责人需

要到场组织协调会场流畅顺利进行;

3、4、负责老师:张伟老师; 各项目主持人:每个项目组最少一人,(可带1—2名合作

者);

5、6、纪律维持工作人员(本部、南校各出五人); 引导员2名(本部实践创新部人员出);

四、活动过程

(一)前期准备

1、将所有09、10的项目划分为三组:农科类(包括农学、林学、植保、园艺、资环、动科),理工类(水土、机电、信息、食科、生科),人文类(经管、文法、外国语)

2、由本部出人协调教室,借3个教室,其中208教室(大教室)用于将大家集合起来,由教学信息中心的相关人员介绍整个过程的活动流程,另外三个个教室作为三组人员沟通交流的活动室。

3、交流会主持人4人,本部出两人,负责孙同学讲解及农科类项目交流的主持;南校出两人,负责剩余两个项目交流的主持。

4、会议记录员本部和南校各两人,维持秩序的人员各出五人。

(二)活动流程1、8:30—9:00准备阶段。全体参加交流会的成员于8:30在本

部教学楼12号楼208教室集合,统计到会人数并签到;

2、9:00—9:40模具学习与交流阶段。9:00准时由本部教学信息中心引导员带领到会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负责人及与会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模具,工作人员注意维持秩序。9:10全体人员到达实验室后,会有孙同学对其所在项目实验的模具进行详细介绍和交流学习,到会人员可以提问并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9:40准备返回教学楼。

3、9:40—9:50由引导员带领大家进入公共教室。

4、10:00—11:00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验交流学习会。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各自分组的交流室,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先让大家做一下自己项目的简单介绍(自愿者优先,没有则按顺序来),再由大家自由组合对实验项目进行交流讨论(交流项目完成进度、质量等经验,项目负责人提出自己项目的展望、学校管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建议和自己遇到的需要学校帮助解决的问题。)。5、11:00主持人宣布交流会结束。

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

学生教学信息中心

2010年12月18日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交流会活动流程1、8:30—9:00准备阶段。全体参加交流会的成员于8:30在本部教学楼12号楼208教室集合,统计到会人数并签到;

2、9:00—9:40模具学习与交流阶段。9:00准时由本部教学信息中心引导员带领到会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负责人及与会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模具,工作人员注意维持秩序。9:10全体人员到达实验室后,会有孙同学对其所在项目实验的模具进行详细介绍和交流学习,到会人员可以提问并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9:40准备返回教学楼。

3、9:40—9:50由引导员带领大家进入公共教室。

4、10:00—11:00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验交流学习会。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各自分组的交流室,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先让大家做一下自己项目的简单介绍(自愿者优先,没有则按顺序来),再由大家自由组合对实验项目进行交流讨论(交流项目完成进度、质量等经验,项目负责人提出自己项目的展望、学校管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建议和自己遇到的需要学校帮助解决的问题。)。5、11:00主持人宣布交流会结束。

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

学生教学信息中心

篇8:浅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1 创新计划的必要性

卫生信息技术与管理系的专业课涉及医学、信息技术、管理三方面知识, 目的是培养卫生领域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才能的综合性人才, 专业本身的特点对动手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高考前的分数教育和进入大学后的课堂和理论教学, 都过于注重课本知识学习, 缺乏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历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显示, 实践经验不足导致了动手能力不强, 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能熟练运用和创新思维不活跃, 成为制约自身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创新计划的实施, 可以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的信息获取能力, 使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培养[2], 并且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有助于同学们牢固掌握专业知识, 启发创新思维。这些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也增强了其将来的就业竞争力。

2 创新计划的成果

2.1 创新计划第一阶段的收获

此次创新计划设有四个课题组: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与控制, 社区卫生服务和卫生监督。第一阶段的实验计划在2009年暑期进行。参与同学根据兴趣加入各课题组, 并在指导老师引导下制定本阶段计划。小组成员在开会讨论后, 将课题研究涉及的知识进行划分, 并确定每个成员相关资料的收集范围。利用身边的书籍、网络等资源先把所有与课题有关的知识笼统收集, 经小组讨论, 将课题知识结构精简概括后, 再就重点详细说明, 最后形成一个电子版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介绍。在本阶段工作中, 通过将课题具体分工和再整合, 使同学们的分工协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各小组成员对自己不熟悉的课题, 先查阅书籍, 对课题有了初步了解后, 再到网上收集相关资料, 并与小组其他成员讨论如何从资料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不仅提高了同学们检索、分析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 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2.2 创新计划现阶段的工作成果

2009年秋新学期开学后各课题组根据已做好的电子版初稿, 分章节制作成课件, 链接到安徽医科大学校园网上做成一个学习园地, 并把其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名词制作成词条, 方便广大师生对重点知识的索引。这些课件与专业教材不同, 不仅较为详细的概括了四个课题的理论知识, 还对知识进行拓展, 收入一些比教材更新的论点作为参考。通过网上学习园地, 给希望了解这些知识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对同学们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结束阶段, 小组成员各自都写出了参加实验的心得体会, 总结经验, 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 为以后实验更好的进行奠定基础。

3 创新计划中遇到的问题

3.1 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在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 小组成员从网上或书籍上筛选信息, 仅将信息做简单的提取, 没有对提取的信息提出自己的想法。计划实施过程中, 对实验如何进行过于依赖指导老师, 没有达到创新研究的目的。这些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一方面由于同学们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掌握不够, 在课余时间也没有将计算机专业知识做深入研究, 仅仅停留在所谓考试重点上, 忽视了掌握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更重要的是由于应试教育系统下, 基础教育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培养学生参加高考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这样相对单一的目的[3], 导致了学生创新意识无法得到培养和重视。3.2实验认识不足对部分同学的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实验中发现, 有些同学对实验的渐进性认识不足, 急于求成。在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 觉得自己的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 就产生了懈怠情绪。小组讨论时对遇到的问题不积极思考, 人云亦云, 收集资料时不深入研究, 机械的照搬, 这样做更不利于能力的提高, 形成恶性循环。另外, 绝大部分小组成员已拥有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机, 所以除暑期天气炎热时集中在有空调的实验室外, 大多时间选择在寝室使用自己的电脑进行实验。与老师缺乏沟通, 与小组成员缺乏交流, 更降低了这些同学实验的积极性。

4 关于创新计划的几点建议

4.1 重视大学课堂和课外创新教育

基础教育是为个体升入上一级学校、自身素质持续发展以及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的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也要为学生未来的持续性创新打基础[4]。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教育, 以弥补应试教育下对创新意识培养的不足。

4.1.1 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改变课堂上传统的"老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推行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和研究式的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 师生之间的互动,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究, 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思考与提问[5],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4.1.2 加强与企业和外校的交流

聘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到学校, 以讲座或授课形式介绍实践经验, 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了解, 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走出校园, 到企业单位实习, 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支持同学们参加校外创新竞赛等活动, 通过与外校同学的交流, 学习和积累创新经验。

4.2 注重实施过程, 强调实验收获

指导老师在实验中应引导同学们重视实施过程, 加深对实践过程的思考:在实验中注意总结, 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 调动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解决办法, 使同学们意识到在实验中自己能力的逐渐提高, 激发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的热情。另外, 根据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制定实验室开放时间, 鼓励没有电脑的同学走进实验室, 有电脑的同学将电脑带入机房使用, 这样既能让参加实验的同学方便交流, 又给所有同学提供了提高动手能力的平台。而且在开放时间中, 实验室有老师专门负责指导, 方便同学们与老师沟通交流, 对出现的消极情绪及时疏导。

创新思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源泉, 是国家繁荣的动力。此次创新计划通过对与专业相关知识的探索与研究, 使我们的能力和素质有很大提高, 也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我们相信, 随着创新计划不断的实施, 将会使更多的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逐步改变大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现状, 更容易与社会接轨。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http://baike.baidu.com/his-tory/id=10722417, 2010-03-13

[2]彭坤爱平唐元洪.大学生创新计划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高等教育版) , 2006, (4) :114

[3]贾锦钰.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10)

[4]邬志辉张培.创新教育:概念、定位与变革[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6) :90-96

上一篇:数字万用表检测报告下一篇:会计模拟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