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实践研究

2024-06-26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实践研究(精选8篇)

篇1: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实践研究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实践研究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按照“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的兴趣,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1]。南华大学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大力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既是落实南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基础扎实、专长突出、实践能力强,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我校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成功转型的必然要求。我校自2008年起,开始启动实施“校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并建立了完善的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加强了项目开题答辩、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过程管理,有效保证了项目的实施质量。学校共累计投入经费300余万元,资助各级各类项目390项,参与项目的学生高达2000余人。本文总结我校实施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工作体会。

一组织管理

南华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学校全面统筹规划,学院具体实施,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机制。成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科技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单位的负责人共同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管理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同时成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由有关校领导和各类学科专家组成。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实施方案提出论证意见;参与项目的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督促和帮助学校开设与创新训练有关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类课程;提出其他咨询性意见和建议。各学院下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组,由各学院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体负责本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组织实施。另外学校建立相关网站,网站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课题项目、开题立项、研究结题、研究成果等资料在网上公布)、学科竞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网站由教务处、团委、学工部共同管理。

二项目申报、评审、实施

1项目申报

(1)实验室公布课题。学校教学、科研实验室根据本实验室的硬件条件、科研水平拟订《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选题表》,提交到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2)课题评审。学校组织对各实验室提交的项目课题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课题上网公布供学生选择。(3)学生选择。学生根据公布的课题选择课题和指导教师,填写《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请表》提交到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学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并大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跨专业、跨年级、跨学院的研究项目的申报,在研究团队的构成上要求以老带新,以保证项目研究能持续有效地进行而不中断。

2项目评审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评审工作由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组织有关学科专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组织现场答辩,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项目管理办公室汇总学校专家组和领导小组的评审意见,确定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报省教育厅、教育部备案。

3项目实施

学生项目负责人对研究项目负全责,组织协调项目组全体成员认真执行教育部、教育厅和学校管理条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研究各项任务。学校将严格按照以下几个环节组织项目的实施:(1)项目开题。课题负责人和团队详细的介绍研究计划、经费安排、研究进展安排等。(2)中期检查。项目研究时间过半,项目负责人应提交《“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内容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学校将组织中期检查,并提出实验与研究改进建议。(3)结题验收。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撰写《“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验收报告》,并附上研究记录等相关材料和研究成果、实物等,由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组织对研究项目进行结题验收。验收结果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种。

获得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的团队项目在项目实施时间范围内应取得项目成果,项目成果的形式包括: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调研报告以及研究论文等。

三激励机制

1指导教师

对指导教师有严格的要求:指导教师应具有相应职称,一般应主持过校级以上科研或教改课题;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审查项目申请表、任务书,加强过程指导,审查原始数据、科研日志和实验报告,督促学生按期结题。

学校将按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计算指导教师的工作量。项目指导教师依据指导的项目数量计算工作量,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岗位津贴定级、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

2学生

学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取得成果,可以获得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并作为大学生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的优先条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取得优异成果的,学校鼓励其利用学校现有的产业平台将其进行成果转化。

四开展大学生研究创新计划的益处

1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对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是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但对大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较少。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对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为那些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机会。国内当前的本科教育,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的讲解和书本上的实验步骤一步步操作,很少有机会去自己动手设计实验。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查阅资料、阅读文献、查新论证、选题设计、共同协作完成实验,最后分析数据做出结题报告。由于这个过程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科研环节与方法,学到了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特别是增强了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大学生研究创新计划鼓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项目,从课题构思、任务分工、经费预算、申报书填写,到课题的具体实施等,都需要课题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共同努力。很多问题都要经过严谨、周密、细致的考虑,包括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都需要整个团队共同商讨,找到一个一致认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完善措施

1切实可行的选题方向

要搞好本科生创新性科研活动,选择合适的课题是重要环节之一。选题需要兼顾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2]。选择的课题要以充实准确的科学研究事实作为基础,要做到难度适中,适合本科生操作,又要考虑到项目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体现项目开展的意义。课题可以是指导老师课题的一部分也可以完全由本科生自主选择。我们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发现,一部分项目选题过大,学术性强,理论要求高,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范围;部分项目只是指导老师课题的简单重复,毫无“创新”可言。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课题立项之前,进行全校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答辩评审,由项目主持人或项目组成员陈述,重点突出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项目的难点以及解决难点的方法;项目的创新点,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项目实施的条件保障(包括经费保障条件以及学院是否提供实验条件保障等),然后由专家组提问,项目组答辩,最后由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择优立项。

2完善和有效保障硬件条件

南华大学是教育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有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1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13个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实验室,1个国家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和10个省级实践教学中心。学校可进一步加大对示范实验中心和开放实验室的支持,鼓励校内工科、医科大型公共实践平台及省级示范实践教学中心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方面要求各个平台积极提供条件和项目,同时也将各平台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情况作为考核上述平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优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合作单位的国家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平台作用,依托其有利条件和管理经验,加强学生的创业训练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玉玲,王岚,李莉,等.国家大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创新理念培养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35-36.[2]程亮.本科大学生创新课题管理实践研究[J].安徽科技,2009(2):47-48.

篇2: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实践研究

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一、总 则

第1条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教高„2007‟1号)的精神而设立的,是国家直接面向大学生组织开展的自主性、探索性、过程性、协作性和学科性的创新训练项目;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2条 国 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本科学生组成的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实验方法设计、设备和材料组织、实施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报告等工作。

第3条 项目的开展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素质,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

第4条 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 第1条 学校对项目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建立以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科技处、学工部、财务处、团委各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开展的策划、协调及管理规章制度审定等工作。

第2条 学校在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设立项目办公室,负责全校项目申报及评审的组织工作、项目管理制度拟定、项目实施运行管理等日常工作。

第3条 学校设立评审专家组,负责项目评审、中期检查、项目结题验收等工作。第4条 各学院作为项目开展的责任单位,成立以分管实验教学院长负责的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学院申报项目遴选推荐、组织项目实施、进度及质量检查等工作,通过建立包含指导教师团队和实验室在内的创新项目支撑平台实施项目。

三、创新性的项目基本要求

第1条 执行期为1-3年;

第2条 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第3条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成果转换的能力等;

第4条 能给富于创造能力的学生发挥空间,引导学生领悟、思考。

四、参与项目申报学生的范围

学生以个人或成立创新团队形式开展项目申请,每团队人数最多不得超过5人。由于项目执行期较长,因此各项目组学生成员主要为二、三年级理工科学生,申报项目的学生范围为:

第1条 理工综合班学生;

第2条 本、硕联读或本、硕、博联读学生;

第3条 课程成绩平分分值≥70,平均学年重修课程数不得多于1门,身体健康,学有余力的学生。

第4条 不满足1、2、3条中任何一条,但个别有特长的学生,需特别审查批准后可参加申报。

五、项目申报及评审

第1条 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执行时间为1-3年,在校本科学生以自愿组队的原则,组成项目组(成员数为2-5人),根据申报要求拟定创新实验项目,填写申报书,向学院申报。

第2条 学院根据学校下达的推荐名额,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筛选,并将筛选结果公示后,报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汇总。

第3条 学校项目专家组根据大学创新性实验项目要求,对学生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评选出创新性实验项目。

第4条 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将专家评审结果报学校项目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批准向全校公示后执行。

第5条 获批准的项目组与学校签订项目合同。

六、项目检查及结题验收

第1条 学院组织专家组对本学院获得批准的项目进度进行检查,督促本学院项目按计划进行,并及时将项目信息反馈项目办公室。第2条 学校专家组将对执行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工作无明显进展的项目组要终止其项目运行。

第3条 各项目组必须每半年向学校提交项目进度报告,学校将组织专家对进度进行评阅,并随机抽取一部分项目进行答辩,对项目无明显进展的项目组,学校将终止其项目。第4条 指导团队考核学生实验日志、实验分析报告、中期报告,对项目执行期间不按要求执行计划或不适合继续研究的学生,经过指导团队集体讨论后,可终止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的资格。

第5条 学校根据项目合同计划进度,组织专家对学生项目进行验收,学生在验收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1)项目验收报告;2)项目研究报告;3)项目实施支撑材料,包括实验记录等;4)实物装置或软件或论文(含未发表论文)。

第6条 学校在已通过验收的项目中开展优秀项目评审,评定出一、二、三等奖,并对优秀项目组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

七、项目变更

第1条 学生在项目批准执行三个月之内,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执行者,经指导教师及学院主管领导同意后,可向学校提出项目变更申请,学校组织专家对申请变更的项目进行评审,如变更项目符合国家创新性实验项目要求,经专家组评审同意后,可执行新研究方向,变更项目验收时间可适当推迟,但不得超过3个月。

第2条 申请变更的项目,经专家评审不符合国家创新性实验项目要求的,学校将终止项目。学校确定项目终止后,将立即组织新项目申报,确保国家批准项目整体完成。

第3条 凡被终止项目的学生,不再参加任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将通报批评学院及创新指导团队。

八、项目经费管理

第1条 学校根据项目申报情况,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大学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根据教育部要求,以不低于1:1比例对教育部划拨经费进行配套。项目经费用于支付学生买实验耗材、打印、购买书籍等。

第2条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经费实行专项管理,由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负责经费日常管理。

第3条 项目结题验收前,学校准予项目组成员先行报销二分之一项目经费,项目验收合格后报销其余费用。

第4条 学生使用项目经费,必须经过指导教师、学院主管领导审阅签字后,经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主管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方可到财务处报销。

第5条 对终止项目,学校将收回其项目经费,对项目已经使用经费,由项目组所在学院退还学校。

九、项目指导教师团队要求及工作职责

第1条 项目指导教师团队成员,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其研究方向应与项目方向一致。

第2条 指导教师团队负责本学院所有项目的指导,每个项目必须指定教师主要负责指导,每名教师原则上只能主要负责指导一个项目。

第3条 项目指导教师团队必须随时跟踪项目组进度,及时与学生沟通,填写指导教师记录;同时监督项目组经费使用情况。

第4条 被终止项目的主要指导教师,不再担任新增项目的主要指导教师,不计算指导该项目组的工作量。

十、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及奖励

第1条 验收合格的项目,其指导教师工作量将根据教学业绩计算办法(另行制订)核算。

第2条 被评为优秀项目组的指导教师,根据学校相关奖励办法奖励。

十一、项目组学生奖励

第1条 学生完成任务并验收合格后,学校根据项目情况记载3个创新实践奖励学分,学生可以将奖励学分充抵1门专业选修课学分。

第2条 完成项目的学生成绩由项目专家组认定,其评定等级为优、良、中、及格。第3条 评为优秀项目的项目组学生,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第4条 获得优秀项目一等奖项目组成员,如符合重庆大学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的基本条件,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篇3: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实践研究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以下简称“创新实验计划”) 作为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项目之一, 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对于本科生而言, 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是以项目为载体, 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在指导教师的辅助下, 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归纳, 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建筑学院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现状

自2008年, “创新实验计划”在我校实施至今有两年多时间, 经过近两年多的实施, 我们发现, 参与此项目的学生, 在研究实践中养成了发现问题的意识, 掌握了一定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但是, 由于该计划的执行仍在摸索阶段,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针对专业特点而言。

建筑学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不同于其他工科专业, 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例如: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往往偏感性、艺术性, 而科学研究所要求的理性、严谨性相对缺乏。所以学生对设计的兴趣甚为浓重, 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相对较为淡薄。

2. 本科生对科研比较陌生。

在以往的本科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当中, 很少涉及科研, 所以本科生对科学研究本身相对陌生, 大部分学生往往找不到合适的项目来申报该计划。有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合适的项目申报, 却不能把握选题的深度, 往往目标定得过高。

3. 对该计划实施的目的认识不清。

有些项目在实施和考核的过程中过分的注重“创新性”成果, 忽视过程, 以至于参与此计划的师生忽视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4. 没有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明确该计划的实施与现有课程体系的关系。

“创新实验计划”是对现有教学模式和培养体系的有益补充, 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更新。但是目前, 参与项目的学生并没有应将项目的研究工作与课程学习以及实践活动相结合, 并融为一体。这样就会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 使“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陷入困境。

5. 缺乏相关激励机制。

学生是该计划实施的主体, 但是由于建筑类院校学生所需完成的课程较多, 课余时间有限, 再加上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 使整个计划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有限;另一方面, 整个计划申报、实施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辅助和辅导, 但是目前指导教师都是在教学和科研压力都很重的情况下义务指导学生, 这样便不能保证该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组织与管理的具体策略

1. 做好宣传与动员工作, 扩大“创新实验计划”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为充分调动学生科研、探索的热情, 利用网络、海报、宣讲会等各种途径向学生宣传介绍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 鼓励学生跨年级合作申报, 激发学生的申报热情。

2.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机制。

自2008年学校参与“创新实验计划”以来, 学院领导非常重视, 学院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 并针对建筑学院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 为学院顺利实施该计划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

(1) 制定相应的能强化项目管理、规范实施过程、贯彻实施原则的规章制度, 以保证该计划的实施取得预期效果。

(2) 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将“创新实验计划”纳入到正常本科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统筹考虑, 使其与现行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在参与项目的学生身上最大限度的统一和融合。例如, 项目组成员在选课等方面可以优先选取与课题相关的各类课程, 项目组的科研活动可与毕业设计 (论文) 相结合等。

(3) 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例如, 国家级项目组成员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奖学金;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为免试研究生等。明确指导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并根据指导教师的实际指导时间计算工作量, 以调动指导教师积极性, 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3. 公开评审、择优立项。

学院首先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双向匿名初审, 然后将修改意见反馈给项目负责人, 经项目负责人修改完善项目申报书之后, 再组织专家进行公开评审答辩, 通过答辩推选出一些优秀的项目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申报。由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数量极为有限, 未被选入的项目, 学院一方面组织专家分析原因, 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修改;另一方面, 为给更多的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平台, 未被选入的项目直接成为“建筑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培育项目”, 学院拨出专款, 给予每个项目组一定的经费支持, 希望通过对培育项目的改进和提升使之成为下一年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4. 注重过程管理。

在“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过程中, 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创新实验计划工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 针对项目协议的签订、项目选题、项目指导、项目交流、项目变更、中期检查、经费管理、项目结题等重要环节加强过程管理。

5. 正确把握项目的结题验收。

实施“创新实验计划”更看重的是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目标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而非解决一件具体事情的方法。因此, 在项目的结题验收时, 主要根据项目申报书中填写的项目结题成果内容进行检查, 重视项目的实施总结报告, 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而不要过分强调成果的提交。

四、取得的成绩

自2008年, “创新实验计划”在我校实施至今有两年多时间, 全校大约有219个学生参与此项目。建筑学院共获准国家级项目6个, 建筑学院培育项目15个。其中, 2008年建筑学院获准立项的“基层避难单元”规划设计与研究项目组已成功发表论文, 并于2009年代表我校参加了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织, 东南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 在论坛上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 获得一致好评。与此同时, 建筑学院2008年获准的12个培育项目中已有一个项目成功申报并获准成为2009年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10个项目已结题验收,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关于做好2008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高教司函[2008]82号) [Z], 2008.

[2]贾历程.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2) :123-124.

[3]任良玉, 张吉维.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 (6) :108-113.

篇4: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实践研究

一组织管理

南华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学校全面统筹规划,学院具体实施,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机制。成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科技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单位的负责人共同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管理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同时成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由有关校领导和各类学科专家组成。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实施方案提出论证意见;参与项目的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督促和帮助学校开设与创新训练有关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类课程;提出其他咨询性意见和建议。各学院下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组,由各学院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体负责本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组织实施。另外学校建立相关网站,网站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课题项目、开题立项、研究结题、研究成果等资料在网上公布)、学科竞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网站由教务处、团委、学工部共同管理。

二项目申报、评审、实施

1项目申报

(1)实验室公布课题。学校教学、科研实验室根据本实验室的硬件条件、科研水平拟订《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选题表》,提交到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2)课题评审。学校组织对各实验室提交的项目课题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课题上网公布供学生选择。(3)学生选择。学生根据公布的课题选择课题和指导教师,填写《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请表》提交到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学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并大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跨专业、跨年级、跨学院的研究项目的申报,在研究团队的构成上要求以老带新,以保证项目研究能持续有效地进行而不中断。

2项目评审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评审工作由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组织有关学科专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组织现场答辩,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项目管理办公室汇总学校专家组和领导小组的评审意见,确定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报省教育厅、教育部备案。

3项目实施

学生项目负责人对研究项目负全责,组织协调项目组全体成员认真执行教育部、教育厅和学校管理条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研究各项任务。学校将严格按照以下几个环节组织项目的实施:(1)项目开题。课题负责人和团队详细的介绍研究计划、经费安排、研究进展安排等。(2)中期检查。项目研究时间过半,项目负责人应提交《“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内容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学校将组织中期检查,并提出实验与研究改进建议。(3)结题验收。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撰写《“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验收报告》,并附上研究记录等相关材料和研究成果、实物等,由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组织对研究项目进行结题验收。验收结果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种。

获得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的团队项目在项目实施时间范围内应取得项目成果,项目成果的形式包括: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调研报告以及研究论文等。

三激励机制

1指导教师

对指导教师有严格的要求:指导教师应具有相应职称,一般应主持过校级以上科研或教改课题;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审查项目申请表、任务书,加强过程指导,审查原始数据、科研日志和实验报告,督促学生按期结题。

学校将按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计算指导教师的工作量。项目指导教师依据指导的项目数量计算工作量,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岗位津贴定级、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

2学生

学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取得成果,可以获得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并作为大学生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的优先条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取得优异成果的,学校鼓励其利用学校现有的产业平台将其进行成果转化。

四开展大学生研究创新计划的益处

1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对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是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但对大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较少。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对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为那些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机会。国内当前的本科教育,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的讲解和书本上的实验步骤一步步操作,很少有机会去自己动手设计实验。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查阅资料、阅读文献、查新论证、选题设计、共同协作完成实验,最后分析数据做出结题报告。由于这个过程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科研环节与方法,学到了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特别是增强了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endprint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大学生研究创新计划鼓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项目,从课题构思、任务分工、经费预算、申报书填写,到课题的具体实施等,都需要课题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共同努力。很多问题都要经过严谨、周密、细致的考虑,包括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都需要整个团队共同商讨,找到一个一致认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完善措施

1切实可行的选题方向

要搞好本科生创新性科研活动,选择合适的课题是重要环节之一。选题需要兼顾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2]。选择的课题要以充实准确的科学研究事实作为基础,要做到难度适中,适合本科生操作,又要考虑到项目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体现项目开展的意义。课题可以是指导老师课题的一部分也可以完全由本科生自主选择。我们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发现,一部分项目选题过大,学术性强,理论要求高,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范围;部分项目只是指导老师课题的简单重复,毫无“创新”可言。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课题立项之前,进行全校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答辩评审,由项目主持人或项目组成员陈述,重点突出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项目的难点以及解决难点的方法;项目的创新点,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项目实施的条件保障(包括经费保障条件以及学院是否提供实验条件保障等),然后由专家组提问,项目组答辩,最后由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择优立项。

2完善和有效保障硬件条件

南华大学是教育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有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1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13个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实验室,1个国家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和10个省级实践教学中心。学校可进一步加大对示范实验中心和开放实验室的支持,鼓励校内工科、医科大型公共实践平台及省级示范实践教学中心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方面要求各个平台积极提供条件和项目,同时也将各平台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情况作为考核上述平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优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合作单位的国家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平台作用,依托其有利条件和管理经验,加强学生的创业训练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玉玲,王岚,李莉,等.国家大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创新理念培养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4):35-36.

篇5: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实践研究

项目名称: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太空板蓝根所含元素种类及含量

项目编号:CXSY0814Z

梁锋周日鸣2010-4-26

一、创新实验理解

创新性实验是旨在引导、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实验,利于大学生开拓思维,进行创新性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性标准,在大学校园我们学到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由理论到实践之间有一个过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就给我们这个实践的平台,给我们实现自我的机会。

我们理解到,举办创新实验旨在探索和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模式,以调动学生自主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充分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知识和实践完美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同时,由于我国的高校教育模式中存在实践和教学衔接薄弱,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的不足之处。无论是大学毕业直接进入社会,还是读研继续深造,自主创新能力极其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尝试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心态,以便更好的和社会实践或者研究性学习相融合。这也就显示出了创新实验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二、实验过程中的感悟

举办创新实验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实验实践能力。这也就要求参与者有自主实验和创新的能力,在项目实践中得到锻炼。自确定课题以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我们的实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本项目。通过这次参加创新实验,使我们受益匪浅。下面谈谈在参加实验过程中我们的体会。

1、在实验初期,由于知识方面的欠缺,实验进度很慢,我们及时调整方案,先花一段时间去学习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我理解到实验最重要的是把实验原理吃透,再对实验设计详细的实验步骤做出合理合乎实际的设计,最后才能取得预期成果。

没有这次创新实验,我们不会了解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也不会了解到太空诱变育种的特点,更不会有实现个人想法的机会。这就体现了创新实验的一个目的:在充分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所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知识和实践完美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在创新实验的过程中,感悟到实验最根本的是把原理理解透彻,进而对实验方案及其实验步骤做出合理合乎实际的设计就最为重要,有了坚实的理论的基础,最后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特别是对本实验中元

素的测定的设计中深有体会。

例如实验最佳条件的选择及干扰及消除方法的选择,都是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进行选择的,这也充分的说明实践是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3、创新实验最为重要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所说我们从大一开始就开设了实验课程,进行各种类型的实验,但在对太空组和地面组进行元素的测定的时候,我们却深刻的感受到,对于新事物,动手操作能力的不足。

例如,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各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实验结果的误差,达到预期的精确度。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验,让我深深理解到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让我了解到自己动手能力有待提高,还需要很多的努力。在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关于板蓝根的化学成分了解不多,因而在对比分析两组板蓝根的元素种类及其含量进而讨论板蓝根的药用价值及其生物活性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阻碍。这一部分归因于我们的知识面不够广阔,也有组员太少、专业方向太窄的原因。另一个方面,由于本项目的申请经费只有2000.00,因此有部分工作需组员自己克服,努力完成实验项目。

三、项目总结

1、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是独立完成的,发挥互助协作精神是必须的。学习中需要同学的帮助,社会工作中需要同事的协助,创新实验更需要成员的合作互助精神和能力。

2、创新实验项目的工作是步入科研工作的一种尝试,经历了本次创新实验后,在今后的科研工作及社会工作中,将使我们获益匪浅。在这一年来的创新实验过程中,收获了不少,对科研有了个基本的认识,掌握了科研的一些基本方法。

3、做任何事情应该有恒心,尤其是科研,坚持到底就是最大的收获。科研是一种严谨细致的工作,还要有耐心。

4、态度决定一切。在实验中,虽然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要时刻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咨询老师,通过查找物理光学和药学资料等,最终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顺利把课题按计划完成了。

四、本项目的成果和意义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太空组板蓝根相对于地面组板蓝根所含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都有些变化,太空组板蓝根对矿质元素种类的主动吸收发生稍微的改变,太空组板蓝根对矿质元素种类的主动吸收发生了改变,太空组板蓝根中的Zn、Cu、Mg、K元素分别相对地面组减少了5.1%、37.0%、40.3%、31.6%,无Mn元素,同时Fe、Ca、元素提高了1.26、1.62倍,并新增加0.00065mg/g Sr元素。研究表明在清热解毒中草药中铁元素在其药效发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铁微量元素的存在, 可以达到强身健体, 提高免疫功能, 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同时,板蓝根“太空种子”繁育的品种植株健壮、根系大、叶片厚,主根环径比同等生态条件下品种粗一倍左右,增产15%以上,同时只有明显的抗病抗逆优势,有效成也有所分增加。可以说太空板蓝根组具有更高的药用特性。

同一种属的植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富集某些元素的能力, 这是生物体的遗传因素决定的,但同时也与生长的土壤环境中各种元素的丰度密切相关。两组样品是在同一地区的土壤、同一种管理条件下种植收获的,但太空组主要微量元素含量却明显增加,应归因于板蓝根种子在空间搭载的过程中,在太空特殊环境下种子的部分遗传物质产生了变异所致。从植物生理学方面来看,这些矿质元素含量的大幅度增加,正是新品种板蓝根在生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诸如外观性状优良、产量提高、抗病能力增强等一系列明显的优异外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

本项目实验结果可为阐明板蓝根的作用机制、改造和创制新药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筛选高产、优质、多抗的板蓝根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同时对太空育种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促进空间技术应用于药用植物的太空育种工作的进展。

五、本项目有待改进之处及建议

1、项目所得数据及分析仅基于元素范围,而中草药的药效基础是由有机物与微量元素构成的配合物引起的。有机成分与微量元素共同处在配合平衡体系中,相互协同或拮抗而达到治疗疾病的功效,所以本实验有所局限。

2、由于本届创新实验项目是我校首次举行,无先例可依,存在项目实验规划不够完善及实验记录不够完全等有待改进之处。

篇6: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实践研究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评审答辩要求

一、答辩方式

立项评审答辩采用公开答辩的方式,欢迎感兴趣的同学、教师旁听。

二、学生陈述

项目组需准备PPT做项目陈述,陈述时间不超过5分钟,陈述内容为项目研究主要思路、创新点及实验方法等。

三、专家提问

评审专家根据项目研究内容、创新点等提出相关问题,着力考查学生的自主性及项目的创新性,时间为10分钟。

四、其他

各学院组织立项初评时,采用公开答辩的方式推选项目。

学校答辩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请各项目组留意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网站(http://lems.cqu.edu.cn)通知。

篇7: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实践研究

综观整个表格,最重要的是第二部分的“立项背景”。这一项要求写清楚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趋势、研究意义、参考文献和其他有关背景材料等内容。概括一点,其实就是让大家做文献回顾,再表明研究意义。所以,在表格的各项中,这一项最能体现项目组的水平和项目研究的意义。因此,大家要认真对待。我个人的经验是,在这个部分一定要写得连贯一点,将文献回顾和研究意义融合在一起。具体说来,文献回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研究脉络的回顾,也就是对学界所做过的与你的研究主题有关的研究进行一个综述。另一部分是理论脉络的回顾,也就是将你所要研究的主题所用的研究范式和相关理论的发展讲清楚。注意,一定是要写成“脉络”。因为这是要用来表明学界过去到现在已经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做,已经有了什么理论成果和事实的成果,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和补足。这些需要完善和补足的地方,应该和你们要做的研究相呼应。这样,后面接着写的研究意义就能够与文献回顾相得益彰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整个表格中,是没有关于研究设计这一项的,也就是说,你们将要怎么做这个项目是没能在表格中体现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讲述研究意义之前简要地表达清楚。因为在不知道你的项目要做什么的情况下,评委怎么明白项目的研究意义?至于参考文献和其他背景材料,大家也要注意用功,因为看你读什么书就知道你的功力了。

所以,整个第二项应该表现出来这样一种清晰的逻辑关系:当前国内外学界做了什么----成果有哪些(体现这些成果对你的研究的铺垫作用)----不足有哪些(体现你的研究的意义)----你计划要做什么、大概怎么做----你的研究意义是什么---你参考的文献资料(体现研究所依靠的理论与经验)。

需要注意的几点是:第一,这一项中,用语一定要规范、准确,具有学术性。尽量少用一些口语,将那些“为什么、怎么样、……呢”之类的减到最少,写得“学术”一点。别为了增加“理论性”而随便引进理论,不懂的理论和方法要么不用,要么搞清楚了再用,不清楚的事不要乱说,也千万别想在理论和事实上蒙骗评委,姜还是老的辣的。第二,研究意义尽量写得既有理论性又通俗易懂。能让一些即使不太了解你所研究的领域的人也能感受你的研究很重要时你就成功了。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你们立项答辩时要面对的评委一般都是来自于各个领域的教授,他们对你的课题不一定有很深入的认识,如果写得太过专业了,别人是不能理解你的研究的重要性的,而且读起来很枯燥。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想想将来你可能在十分钟的答辩时间内对一个社会学的教授讲国际政治的重要理论,人家听得有什么意思?第三、列出参考文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相关性和学术规范。将相关性大的放在前面,将认可度高的放在前面。同时,这一部分也不必列太多,多了就显得你没怎么挑选过。雷同的也尽量减少。如果不是属于材料性的尽量少引用报纸和杂志的讨论,因为这些一般不具学术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格中的其它几项更像是围绕第二项展开来写的。

表格中第三项的“项目特色与创新之处”其实也是与第二项中的文献回顾相呼应的。因为创新不创新是要从比较中体现出来的。你做的跟别人要有所不同,而且这种不同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这才算是创新。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应该简明扼要。根据我答辩时观察的经验,评委的时间是很少的,他们根本不可能一句一句地读你的报告,所以最好每一点写一小段,每段第一句就是主旨句。同时,在讲述你的研究阶段和研究方法如何创新的时候,也注意谈及你的研究计划。前面说过,你要做什么和如何做在表格中是没有专章表述的。表格中的第四项是预算,这一部分根据创新实验的相关文件要求写,不用做太细。我以前做的时候做得太细了,实际是没人看的。大家主要看一下你的支出大概在哪几个方面,布局是否合理,支出是否符合规定。表格中的第五项是预期成果。这一项如果大家没有十分的把握其实也不用写太多,列几项三几百字搞定就好。也像第三项中一样,一定要简明扼要。我们搞社会科学的成果不外就是论文啊、政策建议什么的。这一项如果不太懂可以多问一问指导老师。

至于第一项的“申请理由”,这点最大的作用是体现小组成员进行研究的可行性的。因此一定要注意,写的东西要跟所做的研究相关,表明你们有能力完成这一个研究。如果往里面写一下自己得过“三好学生”基本上就没什么意义的了。

最后提醒大家,课题的题目要尽量起得清楚一点,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大概要做什么,同时,题目跟后面写的东西一定要一致。这点对于我们本科生来说,特别是大一大二的同学来说是有难度的。这个也应该多问一下指导老师。

整个申请表,从起笔到结尾一气呵成的话,一个人一晚上不睡觉就能写好(因为我就是这样写的)。只是,准备阶段会很长,就看小组的讨论和大家的积累了,交稿前突击一下还是要的。当然,千万别忽视虚心地向指导老师请教。

现在,我的所谓国家级项目结束了,也很幸运地评了个优秀。但是,我的组员付出的比我多得多。如果我自己要说什么经验的话,其实是不太恰当的,因为他们最有发言权。我只是感觉到,就像我的拍档一直跟我强调的一样,我们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出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的。我们要做的,与其说是什么创新,不如说是认认真真地完成一个标准的学术训练。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学术,踏踏实实地读点书写点字。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是适用的。毕竟,除了一些天才之外,就一个才上过一两年马哲和毛邓

篇8: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实践研究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在“实验计划”实施中探索了一些规律性的做法,并实践出以下模式:将要报的实验内容实行模块化整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让学生开始进行一些基础实验,了解老师的课题方向等,为后续申报项目奠定基础。当这部分学生到了高年级就进入第二层次,进行项目申报或参加教师科研,开始创新性实验。这样带着任务去学习,学习的目的性增强,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项目申报。学生在完成教师规定的基础实验后,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拟题目,进行申报。自拟题目者需在申请中写明其创新思路,可自主地进行实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良好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公布一些适宜学生做的课题内容,使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感受科学研究的氛围,接受创新意识的熏陶与锻炼。

制订实验方案。实验前必须制订周密而具体的实验方案,制订方案时要反复推敲,认真考虑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可采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如正交试验等方法,用尽可能少的实验次数,取得尽可能多的实验结果。

实验研究过程。实验研究是创新实验的中心环节,要求学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各实验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判断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并运用已学过的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类,找出其中规律。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索取知识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总结报告(论文)的撰写。项目的完成,意味着一个完整实验过程结束,这就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及获取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这也是学生进入毕业论文前的一个实训过程。因此,项目总结报告的撰写要求按照一般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内容包括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参考文献及外文分析及讨论,这将要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先将讨论内容变成一个个问答题,分配给参与项目的学生,要他们回到书本,通过图书资料,甚至网络获取答案,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正是这种规范的要求,学生完成的每一个项目都撰写了1~2篇研究论文,培养了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该成果除用于实验项目的鉴定、验收外,教学职能部门还将其作为指导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界定,为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工作的深入有序开展提供了有益支撑。

通过“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我们探索并实践了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较好地培养了化工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项目实施既体现出了个性化培养的理念,又提高了学生对整个大学阶段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的能力。从实践来看,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资料查阅能力、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论文的撰写能力。正是因为这种创新能力的提高,提高了创业和就业质量,较好地达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保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实践性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为强化实践教学,教育部推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上一篇:集团-诉讼、仲裁案件管理办法下一篇:节水节电倡议书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