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

2024-06-07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精选6篇)

篇1: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

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重点)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贮藏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化身而保存起来时,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在金属货币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金本位制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金币本位是典型形式。

金币本位制特点:1,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2,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3,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4,货币储备全部是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

金块本位制:也称为生金本位制。是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而流通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黄金集中存储于政府,银行券只能按一定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的一种货币制度。

金汇兑本位制:也称为虚金本位制。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而是流通银币或银行券。银币或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然后用外汇在外国兑换成黄金。

简述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的必然性和稳定性?

答:必然性: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取代黄金本位制度,是货币制度演进的质的飞跃,它突破了商品形态的桎梏,而以本身没有价值的信用货币为流通中的一般等价物。特点(稳定性):1,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纸币,且具有无限法偿能力。2,货币由现钞与银行存款构成。3,货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4,货币供应在客观上要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5,货币供应量不受贵金属的约束,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通过货币供应管理,可以使货币流通数量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信用: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重点)信用形式有哪些?各种信用形式有哪些特点? 答:1,商业信用:所谓商业信用,就是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贷款等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

特点:1,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交易相联系。2,商业信用具有社会普遍性、自发性和分散性。3,商业信用的供求与经济景气循环相一致。

2,银行信用:所谓银行信用,就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特点:1,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2,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3,银行信用具有综合型。4,银行信用与经济景气循环不完全一致。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1规模上的局限性。商业信用的规模以产业资

本的规模为度,最大作用是产业资本的充分利用。

2、方向上的局限性。

只能由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信用。3 信用能力的局限性,相

互不了解对方信用能力的企业间不易发生商业信用关系。4商业信用在管

理和调节上也存在局限性,国家经济调节机制对商业信用的控制能力十分

微弱。

调整利息率为什么对经济活动有调节作用?(64页)

答: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也就是利润一部分;利息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利润在货币所有者和货币使用者之间的分配比例。由于利息率具有的这种分配功能,调整利息率就能调节货币所有者和货币使用者的经济效益,因而对经济活动有调节作用。

4)论述利息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65页)

答:1,利息率对聚集社会资金的作用。提高了银行聚集借贷资本的能力,调高银行存款利率就能增加存款者的收益,从而就能把再生产过程中暂时闲置的各种货币和社会各阶层的货币集中起来。2,利息率对调节信贷规模和结构的作用。贷款利率的高低与企业收益成反比,当贷款利率提高到一定程度,生产企业要收缩现有生产规模,使生产资本转化为借贷资本,国家可以调整银行利率水平调节信贷规模和投资规模。信贷资金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分布是信贷资金结构的一个重要分类。利息率具有调节信贷资金结构和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3,利息率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运用利率杠杆调节信贷资金结构能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经济协调、稳健地发展,这就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基础。银行运用利率杠杆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利息率对稳定物价的作用。第一,调节货币供应量,第二,调节需求总量和结构,第三,增加有效供给。5,利息率对货币流通的调节作用。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银行的存贷款规模,决定货币供应量,对币值稳定有重要作用,利率的高低还影响企业的生产规模,影响社会商品的供给总量和结构。

利率市场化: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只控制基准利率,金融资产的交易利率由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形成多样化的利率体系和市场竞争利率机制。

(重点)怎样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81、82页)答: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银行与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相同,都是为了追逐利润;银行作为企业,又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因为银行经营的对象不是普通商品,而是货币资本这个特殊商品,银行的活动处于货币信用领域,以信用方式与工商企业发生广泛的经济联系。具有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特殊作用,这就决定了银行在经济中的特殊地位。

(不考)职能:1,充当信用中介: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动员和集中社会上一切闲置的货币资本,然后又通过放款把这些货币资本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2,变居民的货币收入和积蓄为资本:银行把货币收入和积蓄汇集起来贷方给企业使用,这些零星的货币就成为资本家用来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资本。3,充当支付中介:银行为资本家办理各种同货币资本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时,便充当支付中介。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商业银行创造的信用工具主要是银行卷和支票。

6)试述存款的创造原理。怎样修正存款的派生倍数?为什么?(98、100、101页)

答:在广泛采用非现金计算的情况下,银行将吸收的原始存款中得超额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客户取得借款后,不提取现金,全部转入另一个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接受这笔新存款的银行在存款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准备金。它在保留一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后,又可将超额准备部分用于发放贷款。这样,又会出现另一笔存款。如此不断延续下去,即可创造出大量的存款。派生倍数的修正:第一个修正为现金漏损。第二个修正为超额准备金。第三个修正为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原因:银行吸收一笔原始存款能够创造多少存款货币,要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现金流出银行、超额准备金、定期存款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理解公式)

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和特殊职能(P110-111)

答:中央银行是代表政府干预经济、管理金融的特殊的金融机构。第一,中央银行的经营活动是在宏观金融方面。第二,中央银行不是普通的银行,它居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上,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是调控管理与被调控被管理的关系。第三,中央银行已不起一般的信用中介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制定货币政策和加强金融监管、提供金融服务。第四,具有特殊的管理手段。第五,通过一定的业务经营实施对金融的管理和控制。第六,中央银行调节和干预经济的主要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因而中央银行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得调节的作用就不能只靠政治权利而是依据一系列经济规律。

职能: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它有发行银行券的特权,负责全国本位币的发行,并通过调控货币流通,稳定币值。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所谓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的银行,即主要同商业银行发生业务关系,集中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提供信息。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所谓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财政收支。

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股票投资既可赚取股息分红收益,又可赚取流通市场上的价差收益。股票投资的收益从理论上说是无上限的,只要企业能持续,高速发展,股票市场健康稳定,股票投资对投资者来说就具有极大的潜在盈利能力。股票的潜在权益伴随的是股票投资的高风险性,在企业经营状况不好的时候,投资者不仅得不到股息收入,连投资的资本金也要遭受损失。而且,二级市场的价格一般都比面额高,在企业被摘牌或者被实施破产清理时,可能血本无归,因此投资风险是相当大的。

4)抑制通货膨胀可以有那些对策,试说明这些不同的对策在哪些情况下采用。(258)

答:

一、实行紧缩政策:1,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公开市场业务、规定基础货币指标、道义上的劝告。2,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压缩支出,缩小财政赤字。

二、实行工资—物价管制,由政府通过立法程序或用劝道的方法规定物件和工资上升率的限度。

三、实施供应政策,供应方面的经济政策是既压缩社会需求,有运用刺激生产增长的方法来增加供应。

四、发行国债,国家可以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切断财政赤字与中央银行纸币发行的关系。

五、保持低速经济增长,选择降低通货膨胀率同时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目标。

六、进行货币改革,如果物价上涨率已经达到不可遏制的状态,采取的对策应该是实行货币改革,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对新币制定一些保证币值稳定的措施。

七、国际紧缩政策、世界性的货币供应量过多,是采取国际性的紧缩政策,共同降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但这种共同行动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

1)大致上有哪几类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是什么?

(280-283)

答: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优点: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强有力的政策工具。缺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具有很强行政特点的机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实施具有突然的震动性,其效果过于猛烈。

二、再贴现率。缺点:第一,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第二,从对利率的影响来看,再贴现率只能影响利率的总水平,而无法影响利率的结构。第三,就弹性来看,调整再贴现率常引起利率的升降变动,有随时调整,常使商业银行及大众无所适从。在正常情况下,再贴现率不宜随时变动,因此,其弹性受到影响。第四,虽然再贴现率具有告示作用,足以影响大众的心理预期,但问题是人们尚不能测知其预期影响程度,也不能确定预期影响对经济社会究竟有利还是不利。第五,调整再贴现率不能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经营意向,所以对商业银行缺乏积极的强制影响,尤其是即使某一银行受到影

响,也不会必然影响到其他银行。

三、公开市场业务。优点:第一,中央银行能一次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第二,中央银行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第三,可以进行微调;第四,可以持续进行操作;第五,万一出现经济形势的变化,可以迅速进行反方向的操作。

(不考)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293)

答:

一、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的时滞有很大的变异性,最短的为半年左右,最长者达到20个月,因而使得中央银行的相机抉择政策常常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会出现与目标背道而驰的结果。

二、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一个相当小的变动,如果政策制定者未能预料到或在估计这个变动幅度时出现小的差错,都可能使货币政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三、微观主体的预期:当一项货币政策提出后,各种微观经济主体会根据可能获得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后果,研究对策,极少有时滞。货币当局推出的政策面对微观主体广泛实施的抵消其作用的对策,政策可能归于无效。

四、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增强政策的透明度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政策运行效率。

五、任何一项货币政策方案的贯彻,都可能给不同阶层、集团、部门或地方的利益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些主体如果在自己利益受损时作出较强烈的反应,就会形成一定的政治压力。这些压力够大时,就会迫使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篇2: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

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机构除总行外还在其它地区设立分支机监督管理金融活动的特殊机构。2中央银的存续期限划分可划分为资本市场和货四目标间的矛盾: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选择性信用控制工具:央行对信用进行的货币的作用:货币执行各项职能时对社会构,主要代表英国中国。3银行控股公司行不已盈利为目的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币市场,资本市场是筹集长期资本实现储的矛盾:为稳定物价必要措施是紧缩信结构性的控制即通过对不同信用形式的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即货币的与制—由某一集团成立一股权公司,再由该而是按照有偿信用原则向政府和银行提蓄向投资转化的重要市场,是社会经济发用、降低通货膨胀率,结果往往导致失业管制鼓励或抑制某些部门的发展,从而达经济的关系。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银行的股票4连供资金融通和清算等方面的业务。3中央展的基本保障之一,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率上升,为增加就业就要扩张信用、增加到结构调整的目标

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锁银行制—由个人或集团控制两家以上银行还以所拥有的经济力量来对金融领期限短3从交割的角度划分可划分为现货货币供应增加投资,结果又导致物价上直接信用控制:利率最高限制,信用配额,征的借贷行为。的商业银行的制度。域以及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监市场和期货市场,一般都采用“T+日期”涨。2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

信用的特征: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及其关系:1盈督、控制和调节。4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的模式 假定本国物价稳定而国外通货膨胀,导致间接信用控制: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这个条件就是一要偿还本金二要支付利利性2安全性—要使银行资产避免风险损行权,通过所制定的货币政策使全社会的金融市场的功能:1配置资源的功能2风本国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国际收支会大量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共同点1两息,即信用是以取得利息为条件的代出,失。3流动性银行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存货币供应量保持适度水平,以使社会总供险管理3信息处理4公司治理 顺差,不平衡。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大政策的宏观目标是统一的,都属于实现以偿还本金为义务的借入。信用是价值运款的支付能力。第一准备:预备付金,不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5中央银行会同其货币层次的划分:M1=C现金+D活期存款衡的矛盾:经济增长过快,伴随有效需求宏观经济目标可采取的政策,是为实现本动的特殊形式。能低于其资产的2%,还有在中央银行的存他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进行管理和M2=M1+Ds银行的储蓄存款+Dt银行的定期增加,对进口的需求增加,引起国际收支国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服务的2实施的部信用的基本要素:信用主体/信用客体/信款。第二准备:在短期内可以变现的国家控制。存款M3=M2+Dn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失衡。4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矛盾:经门都是为社会提供资金的部门,两种政策用的内容/时间间隔/信用载体。债券。第三准备:长期贷款、不动产抵押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存款M4=M3+L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形影不离。5充分就业的执行结果都是体现为货币收支行为3都贴现的概念:持票人以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贷款、长期债券。三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银行,拥有发行银行券的特权。限制:必金融工具 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就业增加引起货是需求管理政策4两种货币收支之间存在行兑取现款,银行扣除自贴现日期至到期统一1安全性是前提流动性是条件盈利性须有十足的准备金。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M0=现金流通量币工资增长,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扩大必着结合点。不同点1政策工具不同2两种日的利息后给付现款以融资的行为。是目的。区别盈利性与安全性和盈利性与的银行,主要是只同商业银行发生关系,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然要增加国内供给量,若增加进口以弥补政策部门的资金使用方式和范围不同3作国家信用的特点:1安全性高,信用风险流动性成反方向变化;安全性与流动性成集中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他们提供信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M2=M1+国内不足就会出现逆差。6充分就业与经用过程不同4政策时滞不同

小2具有财政和信用的双重性3用途具有同方向运动。用1提供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2办理商业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机关定期存款+济增长的矛盾:如片面强调高就业造成人1.信用货币制度具有如下特点:

专一性 现代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资本主义企银行间的清算3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

三、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浮于事效率下降。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1)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纸币,且直接信用:不经中介机构作媒介由资金需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起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保证金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慢 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求者和供给者双方直接协商而所进行的来的。其特点:利息水平适当;信用功能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财政收支。任额可转让定期存根 中介目标:央行为实现其货币政策的终极(2)货币由现钞与银行存款构成;

资金融通。扩大;具备信用创造功能。务1代理国库2对国家提供信贷3充当政基础货币:B=C现金+R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3)货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 间接信用:经过金融中介机构参与的资金信用创造:指现代商业银行所具有的创造府财政的金融顾问4代表国家与国外国际存款(法定准备金存款和超额准备金存选择标准:可观测性,可控性,相关性。(4)货币供应在客观上要受国民经济发展融通。由金融机构先进行筹资再将资金加存款货币,并用以扩大放款和投资的能金融机构建立业务联系,处理金融事务。款)指标: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超水平的制约,供应过多必然危及国民经济以运用。力。央行的作用:调节货币流通稳定金融,控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市场货额准备金 正常运行;

利息:金融资本的增值额,或使用金融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单一银行制;分支行制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币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基础货币:由各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5)货币供应量不受贵金属的约束,具有本的代价。制;银行控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构实行严格管理,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经每单位纸币代表的价值减少,引起物价上流通在银行体系外的现金所构成 一定伸缩性,通过货币供应管理,可以使基准利率:是由中国中央银行直接指定和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形式:国有商业银行;济发展,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涨。一般信用控制工具:从总量的角度,通过货币流通数量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调整的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中外合国际金融联合,推动国际经济发展 确定通货膨胀率:1零售物价指数2批发对货币供应总量或信用总量的调节与控2.信用工具:是记载信用内容或关系的用的利率,在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指再贴现资银行。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1单一式中央银行物价指数3生活费用价格指数4国民生产制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普遍性的影响。一凭证。特点:偿还性、流动性、收益性、利率。再贷款:商业银行开出票据或以政府债券制度(中国)2复合式(美国)3类似中总值平减指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风险性

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只控制基准利率,作抵押向中央银行取得的贷款。央(新加坡,香港)4跨国(欧共体)通货膨胀的类型:1按程度分类A温和的,行及金融机构必须按一个最低比例将其3.商业信用: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和预金融资产的交易利率由金融市场的资金原始存款: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形成的存中央银行资本结构(即所有制结构):1爬行的,不知不觉地通货膨胀。B恶性,存款的一部分上交中央银行,作为~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供求关系决定,形成了多样化的利率体系款。国家所有形式2公私混合所有形式3全部极度,奔驰,无法控制的C快速小跑式的。内容: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但影响商联系的信用。局限性:规模和数量受到了和市场竞争利率机制。派生存款:是银行以转账方式发放贷款时股份所有形式4无资本 2表现形式分类A隐蔽,压制性,被遏止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而且也影响商业银一定限制;有较严格的方向性;信用能力利率市场化的内容:1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创造的存款。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在政府的B公开,开放式的 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作用:(优)可对货有局限性;在管理和调节上也有局限性。利率决定权2利率结构、期限结构、风险派生倍数的修正:1修正为现金漏损(现的监督和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通货膨胀的对策:实行紧缩政策1,紧缩货币供应量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调控直接迅4.银行信用: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结果由市场决定3同业拆借利率和短期国金从银行体系流出)k=1/rd+c’。2修正立的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理由1中央银行币政策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利速;(缺)1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强有力的工币形式向企业提供的信用。

债利率是市场的基准利率4中央银行通过超额准备金的漏损k=1/rd+c’+e。3修正制定的货币政策应具有连贯性,不应受到率C公开市场业务D中央银行规定基础货具,商业银行也必须大大收缩他们的贷款5.利息率:利息额与预付借贷资本价值间接手段影响金融资产利率 为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政治的干扰才能收到效果2中央银行的首币指标E道义上的劝告2紧缩财政政策:与投资,进而 收缩他们的存款,容易经之比。

当前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1国民经k=1/rd+c’+e+rt*t。rd法定存款准备率要任务是稳定币值,如果受政府完全控增加税收,压缩支出。济震动。2间接影响利率水平,但不影响6.金融市场功能:配置资源、风险管理、济的发展状况2市场物价水平的变化3金c’现金漏损率e超额准备金率,存款额制,有可能成为政府推行通货膨胀的工具通货紧缩:指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量低于利率结构。3缺乏伸缩性,不宜临时调整。信息处理、公司治理。

融机构的成本和收益4国际金融市场的利变动的系数t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3中央银行的业务具有高度的技术性,操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使单位货币所代

二、再贴现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贴7.金融体系的作用:聚集和分配资金;率5企业资本收益率 例。作方式不应受到任何干扰4中央银行与政表的价值上升,引起物价下降及经济衰现未到期的票据提交银行,由中央银行扣支付结算;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信息;分利率发挥作用的表现:1利率对聚集社会商业银行负债业务:1自有资本:包括财府所处地位不同,所以考虑一些经济政策退。对策:1适时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除自贴现日起至到期前一日的利息时中散和转移控制风险。

资金的作用2利率对投资规模的作用3利政拨给的信贷资金、股本、公积金及未分的侧重点也不同5中央银行不仅为政府服政府增加投资,减税2适时适度宽松的货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取的利息率。目的8.利率作用:对聚集社会资金的作用;率对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4利率对货币流配利润,是银行吸收外来资本的基础2活务,还要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币政策: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利(作用):1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借对投资规模的作用;对资金使用效益的作通的调节作用 期存款:不规定存款期限,存户可随时存务,因此不能完全受政府控制 率,增加贷款等3降低本国货货币利率,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意向。2产生了“告用;对货币流通的调节作用。商业银行:能够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取3通知存款:存款时未约定期限,取款央行营业业务:1业务经营原则:不经营有利于出口,促进出口的增加。4推动产示作用”以影响商业银行及大众的预期。

办理结算等各种业务的金融企业。之前必须提前一定时间通知银行以保证一般银行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不支付业结构调整5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缺陷1就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说,并不

商业银行的性质:是特殊的资本主义企支付4定期存款:有固定存期、到期才能存款利息;保持性对独立性;资产具有较货币政策:广义:包括政府、中央银行和是一个良好的控制工具,间接效果。2只

业。是企业的原因:银行业务处在社会再提取,凭存单提取,存单不能转让5储蓄大流动性。2负债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能影响利率的总水平,而无法影响利率的生产过程内,是实现资本周转的一个重要存款:个人为了积存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代理国库义务;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3和所采取的影响货币供应数量的一切措结构。3伸缩性来看,常引起利率的升降

环节;银行与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经营目标在银行开立账户的存款,也有活期和定期资产业务: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对政府施。狭义:中央银行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变动,使大众及商业银行无所适从。4无

相同,都是为了追逐利润,都受剩余价值6同业拆借:指商业银行之间及商业银行的贷款,银行外汇储备业务,证券买卖业标所采用的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等变量法预测影响程度,对经济有利或不利。5

和利润平均化规律的支配。特殊性:经营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7贴务4中间业务:集中票据交换,办理异地的方针,措施的总和。不能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经营意向。的对象不是普通商品而是货币资本这个现:把未来某一时期的资金值,折算成现资产转移 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1稳定物价:物价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

特殊商品。在时期的资金值 金融市场:通过金融工具交易进行资金融稳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物价上涨率府债券,中央银行可以缩小或扩大商业银

商业银行的职能:1充当信用中介,是最商业银行资产业务:8放款业务:活期、通的场所与行为的总合。控制在2%__3%;2充分就业:一国劳动力行的超额准备金从而影响货币创造能力

基本的职能。吸收存款—动员和集中社会定期、透支9投资业务:银行购买有价证金融市场的要素:1交易对象2交易工具能否充分就业是衡量该国各种资源是否作用:影响货币供应量及利率水平;在债

上一切闲置的货币资本,通过放款把这些券的业务活动 3交易主体4交易价格5交易组织系统。达到充分利用、经济是否正常发展的标券种类较多的国家还可以影响到利率结

货币贷给资本家使用。2变居民的货币收中间业务:银行不需运用自己的资金,代金融市场的分类:1从市场职能角度划分志,失业率应在5%以下;3经济增长:指构;具有较好伸缩性。优点:央行能以此

篇3:对“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结合不同专业特点, 制定与各自专业特点相符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货币与银行无论从历史上还是逻辑上, 都是现代金融业的源头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 证券业、保险业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是在银行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 学习“货币银行学”是研究金融问题的基础。

不过, 在教学要求方面, 应该分别不同专业区别对待。对于会计学、工商管理系以及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 可以侧重教授与企业、单位和个人分配关系较为密切的相关金融知识, 例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信用工具、融资方式、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及其对不同市场主体的影响等等。而对于我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以及金融学专业而言, 要求就应该高一些, 特别是金融学专业。除了应全面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外, 还应对更深层次的金融理论以及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因此, 对这几个专业的学生, 教学内容体系中利息理论、货币供求理论、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是不可或缺的。

二、根据经济形势变化, 相应调整教学体系, 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当今世界金融领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发达国家金融转型, 发展中国家重构金融制度, 金融创新日新月异, 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货币银行学”教学中除了讲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还需随时关注国内外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变革, 不断调整教学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

譬如, 在“货币的发展与类型”部分中, 增加对“电子货币”的介绍;在“信用形式”部分, 与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 详细介绍消费信用形式;在商业银行部分,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国际化趋势以及网络银行的发展, 有重点的加以讲解;在金融机构体系部分, 结合近期基金火爆的行情, 增加介绍基金的相关内容;而在金融宏观调控部分, 鉴于先行课“宏观经济学”已经详细讲述了通货膨胀问题, 所以此部分在本课程中可以删略。

三、注重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 改善教学效果

(一)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 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相当一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 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又可以大大改善教学效果。典型的例子就是, 在介绍货币形态时, 将有关的货币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从古代的实物货币, 包括贝类货币、各种金属铸币, 直至现今主要国家的纸币, 让学生看后一目了然, 强化了学生对货币的感性认识,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有关货币理论的学习兴趣。类似的还有信用工具, 可以将支票、本票、汇票等图片制作成课件;再如, 讲到金融机构时, 可以收集整理一些金融机构的图片充实课件。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此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例如, 讲到中央银行时, 可以进入中央银行的官方网站进行讲解, 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等内容, 既有真实感, 又具权威性。讲到商业银行的业务时, 可以进入主要商业银行的官方网站, 结合实际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加以讲解, 从而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融合到一起。

(二) 通过启发式教学,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和创造性地学习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货币银行学的内容特点, 我们可以从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入手, 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课堂上首先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 然后带着问题听课, 讲课的针对性加强了,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比如, 讲到利率时, 可以从我国近年来的利率调整情况入手, 启发学生思考利率变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样一来, 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必然得到提高。还可以组织课堂讨论,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补充, 进一步强化教学。例如, 讲到信用时, 可以就当前我国社会的信用缺失问题, 特别是中国大学校园里的诸如考试作弊等不诚信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不应该是绝对的权威, 在某些问题上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 可以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三) 实施案例教学,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货币银行学的很多内容与现实结合紧密, 引入恰当的案例进行分析, 不仅使晦涩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 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而且有助于学生活学活用。案例教学的效果如何, 关键在于案例的选取以及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设计, 从而增强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譬如, 在讲到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部分, 1995年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案, 以及1997年的日本大和银行倒闭案都是很好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介绍, 引导学生分析银行倒闭的原因, 能够使学生对银行经营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感同身受,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枯燥的理论层面。同时, 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坚持课下答疑与课外辅导, 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除了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革新, 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课外学习采取多种形式的必要指导。课外学习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 拓宽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必要途径。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 课下答疑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定时定点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及时地对学生的疑问予以解答。教师应鼓励学生勤于思考, 可以提出课后思考题, 提示思路, 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就每一章的教学内容有针对地推荐参考书目;布置并批改作业论文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的永恒的课题。只有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 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通过课堂内外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灵活利用,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才能保证我们的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易纲, 海闻.货币银行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篇4:《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820-4

改革开放以来,《货币银行学》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暨主干课程。这也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金融学的入门课程,也是应用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修核心课。由此可见,这门课程在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开设的这门《货币银行学》课程,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显露出不少问题。毋庸置疑,《货币银行学》课程需要改革,才能适应国内外尤其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并作出前瞻性的课程安排。

一、《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的问题

第一,缺乏优秀的本土化教材。一本好的教材,能恰如其分地反映本门学科的核心理论知识,能为学生进行整个专业学习及后续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能把本国金融业的实践与现状贯彻其中。《货币银行学》课程要求能够将研究的经济理论、观点与真实的事件与政策联系起来,而国内《货币银行学》教材虽然有国家规划教材、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但这些教材较为注重课程内容体系,教材中普遍只有教学内容与复习思考题,缺乏提供给学生诸如概念应用、新闻解读等学习工具,以帮助学生通过延伸阅读来掌握和巩固基本知识。而国外的教材,一般注重简明、严谨地介绍核心理论,根据需要运用文字或者模型来阐明理论及其观点。通过提供的课后的延伸阅读材料、大量的图表和时间序列图让学生对大量关键的货币和金融变量更加熟悉,也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和讨论变量的重要性和走势变化。同时,教材编写中章节的安排可以兼顾到不同专业进行灵活取舍,资料丰富。但这些国外版教材其背景与基调还是国外的金融业实践,由此,也难以满足国内《货币银行学》教材要求。

第二,优秀的教师稀缺,尤其是具有金融业实践的专业教学人才。要真正发挥《货币银行学》的教学目的,好的教材等教学材料远远不够,优秀的专业教师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金融学教师,大部分都还是清一色的学院派,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有金融业实践的阅历。毋庸置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及金融人才的创新培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等学校教师的收入,相对于金融业而言,差距明显。从而,金融业的领军人物及精英很少回到高等院校专职任教。而高校的学历门槛,也阻止了金融业一些实践专家任职高校。同时,高校虽不乏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及交流的政策,但对于让教师再到金融业锻炼回炉并不重视。

第三,教学方法依然没有跳出传统的窠臼,创新不足。优秀的教材,一流的教师,还需要有良好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包括创新式的课程考核方式方法予以配套,才能发挥合力的作用,着力提升我国《货币银行学》教学水平,及至于金融人才培养的质量。经济学老师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如何将我们所研究的理论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要激发学生们对他们在新闻中以及生活中看到和遇到的经济事件和经济问题进行探求的兴趣,帮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如金融机构的视角、政策制定者的视角、微观个体的视角来来探求本课程研究的主题,从而大大提高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适时跟进。从目前的教学模式上看,无论是原来的书本式填鸭法,还是现在的PPT讲授模式,本质上都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主动,而学生被动的讲授模式。在课程考核环节,则在学校教务部门的“规章制度下”,从命题内容到题型数量、分数分配,都被条条框框套住。由此,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创新不足,学生还是以应付考试为主。

二、《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第一,培育本土一流《货币银行学》教材。对于一流教材,国家政策应该以质量为主,杜绝以所谓学术权威、学校名气为主。同时,每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及高等院校举办一届优秀教材评选会。入选优秀教材名单,每年重新评定。

第二,打造一支理论与实践具备的《货币银行学》专业教师队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可出台相应政策,提高专任教师薪酬水平,切实保障《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有关高校教师工资法律条款的落实,以此吸引金融界优秀人才回归高校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有计划把《货币银行学》专任教师送到金融业实践锻炼,并持续性地进行在职在岗、脱岗再学习。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

第三,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简明、严谨地介绍核心理论,用案例分析缩小理论与现实的差距。采用课堂授课与网络辅助教学并重的新模式,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建立 《货币银行学》教学网;搭建“网上教学互动平台”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第四,简政放权,改革高等院校教務教学管理政策与规定。

在课程考核制度上,对现行教学政策与规定进行梳理,简政放权,废除不必要的藩篱,让专任教师回归本原,发挥其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允许教师采取适合《货币银行学》课程特征的教学考核方式方法,不必拘泥于所谓的统一规范。通过建立多元考核体系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评价。

作者简介:姚静娟(1964--),女,江南大学,研究方向:货币理论与政策

联系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万顺路万科城市花园一区56号 502室姚静娟收

篇5:货币银行学复习(模版)

货币就是大众接受,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或偿还债务的资产

2.劣币驱逐良币

也叫“格雷欣法则”,是指当一个经济体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形式时,如果其中一种或几种货币币值下跌,则人们在使用货币时会尽量先使用这种疲软货币,而将币值稳定的硬通货保存起来,从而使疲软货币即劣币充斥市场,引起持续的币值下跌,物价上涨,导致流通的混乱

劣币驱逐良币在信用货币条件下也存在而且现代经济中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由道德风险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也被认为是该现象的一种延伸

钱的新旧

3.现代存款货币

现代信用货币就是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实际上是商业银行存款账户上的数字余额,完全由商业银行的信用作支撑,永远存在于商业银行的存款账户上

4.货币金属主义名目主义

货币金属主义认为,贵金属货币就是财富,货币的增加意味着财富的增加,增加货币的唯一源泉是对外贸易。贸易顺差对外流失

货币名目主义认为,货币不是财富,而仅仅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货币虽然可以由贵金属铸造,但货币的价值不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而是由国家的权威规定的,因此国家可以建立货币国定的制度,发行任何材料和形式的货币,只要在国家权威之下人们能普遍接受即可

5.广义货币狭义货币

狭义的货币量:现金+活期存款

广义的货币量:现金+全部存款+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

区分的一般性标准时金融工具能否作为直接购买力

6.准货币

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记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主要由银行定期存款、储值货币以及各种短期信用性金融资产构成。

7.三个风险(巴塞尔协议)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8.信用工具的特征(4性)

偿还性

安全性

流动性

收益性

9.直接信用间接信用

直接信用证券信用

间接信用银行信用

划分的方法是看信用活动中有没有专门的中介人,借贷双方直接交易,不通过中介人的就是直接信用,用中介人联系双方,甚至双方分别只与中介人交易的就是间接信用

直接信用的最大的优点就是交易成本低,但在规模上,范围上和期限上都会受到很大限制,成交概率非常低,引导资金流动的效率也很低,社会成本高

10.利率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未剔除物价变动因素的利率,而实际利率则是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的利率 名义利率—物价变动率=实际利率

11.中国基准利率包括哪几种

再贷款利率

再贴现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利率

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12.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

投资利率 GDP

13.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

第一,美元与黄金挂钩。第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第三,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第四,各国货币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原则。第五,确定国际储备资产。第六,国际收支的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现在的WTO

1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2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4.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包括哪些

负债:储户的存款

资产:现有股票,股份,股权,各种公积金,利润以及未分配利润

15.金融机构的构成中央银行

存款类金融机构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政策与监管类金融机构

16.金融市场的构成交易主体

交易客体

交易组织形式

交易价格

17.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国际收支

通货膨胀

利率水平

经济增长率

宏观经济政策

心理预期

18.金融市场的作用与分类

作用:促进资金融通;优化资源配置;转移和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调节经济运行; 分类:债务证券市场、资本证券市场和衍生证券市场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现货市场和衍生工具市场

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

20.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如何调剂经济

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

第一,较大幅度地增加货币供应量,尤其是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

2是增加对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

第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完善准备金制度。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会有助于增加金融机构可运用的资金数量,以支持经济增长。第三,下调利率和加快利率市场化相结合。

第四,加速货币信贷主体的货币投放积极性和消除货币投放中的障碍

21.什么叫拆借

是金融机构为解决临时性或短期资金的余缺而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一般存在与银行之间

22.存款类金融机构管理的方法

P175

资产负载综合管理方法

全面风险管理方法

23.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收入分配政策

4,对外经济政策

24.什么叫通货紧缩

P516

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或者说,单位货币购买力上升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

25.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P477

商业银行通过办理支票活期业务、发放贷款从而具有创造货币的功能

商业银行只要具有创造信用流通的能力

假定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为10%。

首先,假设某储户A,把1000元现金存入某商业银行(简称为银行1),银行将存入银行1将100元作为准备金,而将其余900元用于贷款或购买各种债券。比如,它将这900元放贷给B,B把900元用于购买衣服,结果这900元到了衣服销售者C的手中,我们假设C把钱全部存入银行2;这样,银行2增加900元存款,然后,它留下10%的准备金,即90元,把其余的810元放贷给农户D,农户D用之购买肥料,结果这810流到了肥料销售商E的手中,E把它存入银行3,这样,银行3增加了810元的存款。银行3把81元留下,其余也放贷出去,···,这个过程一直可以持续下去。

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结果将是最初1000元新增现金的10倍,达到10000元。我们把10倍称为货币供给乘数。它是法定准备金的倒数。

我国从1994 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居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篇6:货币银行学复习附有答案

一、单选题 :

1.货币的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过程经历了(C)A.实物货币、纸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B.价值符号阶段、商品货币阶段

C.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D.实物货币、信用货币、金属货币、纸币

2.在一定时期内,我国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三角债问题,三角债属于(A)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3.房地产企业向居民以分期付款方式销售住房,这属于(C)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 C.消费信用

D.国家信用 4.目前我国的市场利率是指(C)A.官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D.公定利率

5.必须经债务人承兑才能进入流通的信用工具是(C)A.支票 B.本票 C.汇票 D.期票 6.下列银行中,(B)与其他几家的性质不同

A.中国工商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招商银行 D.交通银行 7.不属于我国中央银行职责的是(D)A.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B.发行人民币 C.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D.接受普通居民存款

8.巴塞尔协议中规定银行拥有的总资本不能低于经风险调整后资产总额的(B)A.4% B.8% C.20% D.40% 9.下列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原则叙述错误的是(C)A.银行保持其流动性的第一道防线是银行的库存现金 B.第二道防线是存放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和存放同业款项 C.第三道防线是银行所持有的长期有价证券

D.银行所持有的短期有价证券随时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换为现金,所以流动性很强 10.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A)

A.资金运用业务 B.存款业务 C.中间业务 D.资金来源业务

11.中央银行首要的、基本的职能,同时也是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标志的是(A)A.独占货币发行权 B.充当最后贷款人 C.成为全国的资金清算中心 D.管理国际储备 12.中央银行的负债来自(D)A.一国政府与工商企业 B.一国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 C.工商企业与家庭个人 D.一国政府与金融机构 13.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是(A)

A.协助发行证券 B.交易证券 C.证券资产化 D.并购 14.下列不属于信用合作社特点的是(C)A.手续简便 B.利率较低

C.资金充裕 D.帮助经济力量薄弱的个人解决资金困难 15.“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出现在(A)传递机制中 A.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净利率趋于下降 B.利率趋于下降导致投资需求上升 C.投资需求上升导致就业量上升 D.就业量上升导致产出和收入增加 16.下列(C)不属于通货紧缩的主要特征

A.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B.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C.社会总需求下降 D.经济衰退

17.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当中,不属于财政方面的紧缩政策的是(C)A.削减政府支出 B.限制公共事业投资

C.制定物价、工资管制政策 D.增加赋税,以抑制私人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 18.下列属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是(A)A.基础货币 B.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物价稳定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标准(D)

A.可控性 B.可测性 C.相关性 D.间接性

20.风险被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这样的分类是根据风险的(A.产生的原因 B.金融风险的范围 C.所涉及的对象 D.金融机构的类别 21.货币的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过程经历了(C)A.实物货币、纸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B.价值符号阶段、商品货币阶段

C.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D.实物货币、信用货币、金属货币、纸币 22.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C)

A.银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制 23.信用的最基本特征是(B)

A.付息性 B.偿还性 C.双向性 D.流动性

24.房地产企业向居民以分期付款形式销售住房,这属于(C)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 C.消费信用

D.国家信用 25.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银行信用的特征(B))A A.银行信用具有创造扩张性

B.银行信用只能用于企业短期融资 C.银行信用借贷的对象是货币 D.银行信用是中介信用 26.目前我国的市场利率是指(C)

A.官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D.公定利率

27.必须经债务人承兑才能进入流通的信用工具是(C)A.支票 B.本票 C.汇票 D.期票 28.一年内的短期政府债券称作(D)A.货币债券 B.公债券 C.政府货币债券 D.国库券 29.下列银行中,(B)与其他几家的性质不同

A.中国工商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招商银行 D.交通银行 30.下列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原则叙述错误的是(C)A.银行保持其流动性的第一道防线是银行的库存现金 B.第二道防线是存放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和存放同业款项 C.第三道防线是银行所持有的长期有价证券

D.银行所持有的短期有价证券随时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换为现金,所以流动性很强 31.商业银行“三性”原则是指盈利性、流动性和(C)A.投资性 B.投机性 C.安全性 D.风险性 3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A)

A.资金运用业务 B.存款业务 C.中间业务 D.资金来源业务 3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主要是买卖(A)A.政府债券 B.股票 C.公司债券 D.商业票据 34.中央银行组织全国的资金清算属于中央银行的(C)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 C.其他业务 D.公开市场业务 35.下列不属于信用合作社特点的是(C)A.手续简便 B.利率较低

C.资金充裕 D.帮助经济力量薄弱的个人解决资金困难 36.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是(A)

A.协助发行证券 B.交易证券 C.证券资产化 D.并购 37.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指(A)

A.一般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B.个别商品物价的上涨 C.短期性物价上涨 D.季节性物价上涨 38.通货紧缩对消费总量的影响是(B)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都有可能

39.发生波及地区性和系统性的金融动荡或严重损失的风险,通常涉及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是(A)A.系统性风险 B.非系统性风险 C.宏观金融风险 D.微观金融风险

40.风险被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这样的分类是根据风险的(A)A.产生的原因 B.金融风险的范围 C.所涉及的对象 D.金融机构的类别

二、多选题:

1.金银复本位制包括以下三种货币制度,它们是(ABC)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同行本位制 E.金汇兑本位制

2.下列银行中属于我国历史上的“三大政策性银行”的是(ABC)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进出口银行 D.邮政储蓄银行 E.中国光大银行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我国商业银行可经营以下(ABCD A.吸收公众存款

B.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C.提供信用服务及担保

D.从事同业拆借 E.买卖股票

4.货币政策目标一般包括(BCDE)

A.财政收支平衡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充分就业 E.国际收支平衡

5.按照引发金融危机的主体不同可将其分为(ABCDE)A.银行危机 B.货币危机 C.债务危机 D.证券市场危机 E.保险市场危机

6.金银复本位制包括以下三种货币制度,它们是(ABC)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同行本位制 E.金汇兑本位制

7.下列关于商业本票的表述正确的是(ABE)

A.见票即付,无需承诺 B.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 C.由债券人向债务人发出 D.一种支付命令书 E.一种承诺还款的债务凭证

8.金融市场的主题包括(ABCDE)

A.企业 B.政府 C.个人 D.金融机构 E.中央银行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我国商业银行可经营以下(ABCD)银行业务)银行业务A.吸收公众存款

B.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C.提供信用服务及担保

D.从事同业拆借 E.买卖股票

10.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包括(CDE)A.正常贷款 B.关注贷款 C.次级贷款 D.可疑贷款 E.损失贷款

三、判断题:

1.(×)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2.(√)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3.(×)商业信用的主客体都是厂商。

4.(√)一般情况下,中长期贷款选用浮动利率。

5.(×)从性质上看,股票和债券都是反映债权债务关系,而基金反映的是信托投资关系。6.(×)在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就是道德风险。7.(×)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所承担的风险是相同的。

8.(×)信用合作社的非社员作为存款人向信用合作社提供了资金后,按规定一般有权获得信用合作社的贷款和服务。

9.(√)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调控对象。

10.(×)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发生波及地区性和系统性的金融动荡或严重损失的风险,它通常涉及整个金融系统。

11.(×)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12.(√)由于辅币具有有限法偿性,因此用辅币向国家缴税时要受到数量的限制。13.(×)信用产生于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14.(×)从返还性上看,债券和基金到期必须还本付息,而股票则不具有返还性。

15.(×)《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消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4%。

16.(×)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都属于自由准备金,商业银行有权动用。17.(√)商业保险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社会保险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

18.(×)如果中央银行计划扶持农业的发展,可以对来自农业的再贴现票据实行较高的再贴现率。19.(×)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对该金融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能够较准确地控制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

20.(√)金融危机是指金融制度和货币体系的极度混乱和剧烈动荡,表现为股市狂泻、货币贬值、利率极高、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市场一片混乱,是诱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根源。

四、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格雷欣法则: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比较高的货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收藏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反而充斥市场。2.同业拆借: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短期资金借贷的一种形式。

3.隐蔽性通货膨胀:在物价受管制的条件下,过量的货币供给不能直接地通过物价反应出来,而是以商品市场上的商品短缺的形式表现出来。

4.道德风险:在交易发生之后由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问题。

5.金融风险:指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6.信用: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把商品和货币让渡给需要者并约定一定时间由借者还本付息的行为。7.回购协议 :指卖出一种证劵,并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再购回该证劵的交易协议,实际上是一种以证劵为质押品的短期贷款。8.金融市场:货币资金融通和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与行为的总和。

9.逆向选择:指的是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结果即造成信贷风险的借款人,常常就是那些寻找贷款最积极,而且是最可能得到贷款的人。

10.间接融资: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的形式,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11.无线法偿: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1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用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五、简答题

1.什么是货币制度?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发行保证制度。

2.银行信用相对于商业信用而言,具有哪些特点?

答:银行信用是中介信用、银行信用借贷对象是货币、银行信用具有创造扩张性。

3.什么是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有哪些子市场? 答:指融资期限在一年内的短期资金交易市场。

子市场:同业拆倡市场、短期国债市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回购协议市场。

4.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什么?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原则: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盈利性原则。

关系:安全性是前提,流动性是条件,盈利性是目的,三者既是统一的,也是对立的,只有从实际出发,统一协调,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5.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意义?

答:一是统一票面,方便商品交易;二是防止发钞银行倒闭,引起金融动荡和经济混乱;三是有利于货币流通的正常和稳定;四是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节能力和国家货币政策的贯彻、执行。

6.简述商业信用的特点以及其局限性。

答:特点:a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b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商品资金而不是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货币资金。c商业信用和社会生产动态相一致。

局限性:a商业信用的授信数额和规模受债权人拥有的资金量的限制。b商业信用的授信方向还要受商品流动方向的限制。c商业信用有期限限制,一般用作企业短期性融资。因此在高度发达的信用经济社会,商业信用并不是信用的主要方式。7.简述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

答: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六、计算题

1.你准备在三年后购买价值2万的液晶电视,年利率为3.6%:(1)按单利计算,你现在要存多少钱; P+P×3.6%×3=2 P=1.8万

(2)若按复利计算,你现在要存多少钱。P(1+3.6%)³=2 P=1.799万

2.某人购买了5年期,面值为1000元的债券,票面利息为50元,购买市价为960元。(AB卷重复出现此题)试计算:

(1)名义收益率;50/1000(2)当期收益率;50/960(3)实际收益率。{50/(1000-960)/5}/960

3.假定三年后可以收到100元,而年利率为12%:(AB卷重复出现此题)(1)如果每季度计息一次,计算现值; PV=100/(1+12%/4)^(4×3)=70.14(2)若是每月计息一次,计算现值。PV=100/(1+12%/12)^(12×3)=69.89

5.某国基础货币10000亿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6%,现金漏损率10%,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为8%:(AB卷重复出现此题)(1)求货币乘数;

(1+10%)/(6%+10%+8%)=4.583(2)求该国的货币供给量。M=m×B=10000×4.583=45830亿元

6.某人在银行存入3年期存款10万元,若3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的5%:(1)按单利计算,此人到期后将得到的利息额;

10×3×5%

(2)若按复利计算,此人到期后得到的利息额。

上一篇:大学生怎么学习下一篇:二年级上学期家长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