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期末要点

2024-06-01

货币银行学期末要点(精选6篇)

篇1:货币银行学期末要点

1货币的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2金银复本位制度含义:指国家法律规定用金和银同时作为本位币材料的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度类型:①金币本位制②金块本位制③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典型形式 信用关系产生的三要素:①债权债务关系双方②一定的时间间隔③信用工具.商业信用: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的形态提供的信用。特点:①必须与商品交易结合在一起,是信用的借贷,也是商品的买卖。②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生产或经营者③商 品信用直接受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④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分散性的特点。作用:①促进经济增长②调剂企业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交易成本③商业信用的合同化,使自发的、分散的商业信用有序可循,有利于银行信用参与和支持商业信用,强化市场经济秩序。局限性:①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厂商资本数量的限制②商业信用收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银行信用的特点:①广泛性②间接性③综合性④创造性⑤稳定性

消费信用: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满足其消费需要的信用,提供的对象可以是商品,货币,也可以是劳务。方式:①赊销②分期付款购买③消费贷款。作用:①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和销售②调节消费③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信用工具的特征:①偿还性②流动性③收益性④风险性

衍生性信用工具:①金融期货,是一份双方签署的在将来某一时间按约定的条件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商品的合约。②金融期权,是一种赋予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或执行价格买进卖出一定数量某种指定金融资产的权利的合约。③互换,是一种经双方商定在一定时间后彼此交换支付的金融工具。④远期利率协议,是在浮动利率债务市场上,俩个当事人对一定期限后将要支付的浮动利率约定一个协议利率,到期时根据当时的市场利率与协议利率的差别,由当事人的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利率的差额。

利率的种类:①市场利率、官定利率与公定利率。市场利率是指按照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官定利率,又称法定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分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定利率是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所确定的利率,对其会员银行具有约束性。②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③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④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⑤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⑥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①平均利润率,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因此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②资金供求状况,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与普通商品的价格类似,普通商品的价格由商品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利率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与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③经济周期,社会再生产状况决定着借贷资金的供求,进而决定利率水平的高低。④通货膨胀预期,当人们预期通货膨胀将持续一段时间,资金预期的实际价值 将会遭受损失时,为了避免损失,资金供给者往往会选择不动产来抵御通货膨胀,导致资金供给减少。⑤货币政策⑥国际利率水平

货币市场:属于短期资金市场,一般指一年以下期限的资金借贷及有价证券的交易市场。如短期银行借款市场及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可转让存单市场等

资本市场:属于中长期资金市场,一般指一年以上期限的资金借贷及有价证券的交易市场。如国家中长期贷款市场及国家公债、公司债券、股票、抵押契约等交易市场

金融市场的功能:①调剂资本余缺,便利筹集与投资②提高资本效率③促进资本流动,调节国民经济④有利于金融机构资产经营⑤有利于市场化方式实施货币政策。

货币市场结构及其内容:①同业拆借市场,也称同业拆放市场,它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间为解决短期资金的余缺而相互调剂融通的市场②票据市场,指商业票据的承兑、抵押和贴现等活动所形成的市场③国库券市场,指国库券的发行、转让、贴现及偿还等所形成的市场④大额存单市场,全称银行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单市场,是指大额存单的发行、转让等所形成的市场。这四个子市场构成货币市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议》成立的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宗旨是①为会员提供一个常设的国际货币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②促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以维持和提高就业水平和实际收入,发展各国生产能力③促进汇率的稳定和维持各国有秩序的外汇安排,以避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④协助建立各国间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并设法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⑤在临时性基础上和具有充分保障的条件下,为会员融通资金,使之在无需采取有损于本国及国际经济繁荣措施的情况下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⑥努力缩短和减轻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持续时间及程度。职能:①确立一套有关汇率的政策,与经常项目有关的支付以及货币的可兑现性问题上的行为准则②当成员纠正或避免其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应向其提供短期信用帮助③为会员在国际货币问题上进行磋商和协助提供场所。世界银行:WBG。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①亚洲开发银行ADB②非洲开发银行AFDB③泛美开发银行IADB 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①中央银行②政策性银行:由政府设立,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非营利性金融机构。(Ⅰ国家开发银行:是指专门为经济开发提供长期投资性贷款的银行Ⅱ中国进出口银行:专门为本国商品进出口提供信贷及其相关服务的银行Ⅲ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向农业提供信贷及其相关金融服务的银行)③商业银行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①保险公司②证券公司③投资基金④信托投资公司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⑥金融租赁公司⑦财务公司⑧邮政储蓄机构⑨信用合作社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①银行业务全能化,近年来银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比重上升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银行竞争加剧,使银行开拓新业务成为必要,金融管制放松使这样的要求成为可能,银行的经营观念改变为银行全能化提供理论依据②金融创新不断发展,金融工具的大量创新产生了很多新的金融机构并推动金融市场的各种创新,促进金融市场全方面发展③银行业务经营科技化,包括业务处理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银行业务网络化④银行业务经营证券化,通过证券化,银行不仅可以很快的收回抵押贷款的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产风险,调整资产结构。⑤国际银行的并购与扩张风潮,经营风险加大,竞争加剧导致很多商业银行开始合并便于提高抗风险能力,扩宽业务范围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⑥注重市场营销,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金融需要,纷纷借鉴工商企业的营销机制。

商业银行的职能:①信用中介职能②支付中介职能③信用创造职能④金融服务职能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①单元银行制②总分行制③持股公司制④连锁银行制

商业银行的业务:①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③商业银行资产业务④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自有资本的功能:①保护性功能商业银行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存款,当银行资产遭受损失时,自有资本可以及时补充,保护存款人利益②经营性功能,自有资本是银行经营的初始资金来源,银行自有资本扣除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后的剩余资金可作为银行的营运资金,营运资金的多少和银行业务发展和盈利大小有一定影响③管理性功能,金融管理当局通过规定和调整自由资本的各种比率,限制银行任意扩张资产规模,实现对银行的监督管理

银行的资金来源:同业拆借②向中央银行借款③回购协议④欧洲货币市场借款⑤发行金融债券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①现金资产②贷款资产③证券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商业银行从事的你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狭义的表外业务(有风险)①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包括图标保证书、履约担保书、贷款担保

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票据)②承诺③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②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

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包括①结算业务②代理业务③信托业务④租赁业务⑤银行卡业务⑥信息咨询业务

商业银行经营特点:①高负债率②高风险性③监督管制的严格性

中央银行的制度类型:①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②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③准中央银行制度④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性质:①XX是特殊的国家机关,按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干预和调节经济活动。②XX是特殊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职能:①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履行中央银行全部职能的前提和基础②银行的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融通资金成为最后的贷款人,同时岁商业银行进行管理③政府的银行,他代表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代表政府管理财政收支以及政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有那些资产业务?:①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②证券买卖业务③黄金和外汇业务(意义:利于稳定币值,稳定汇率)④其他资产业务

金融监管包括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

①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内容:Ⅰ市场准入的监管Ⅱ运作过程的监管Ⅲ市场退出的监管②金融市场的监管:Ⅰ依法进行持续监管,加强监督要依法进行,法律是监管的依据和基础Ⅱ自我管理和国家监管相结合③坚持信息公开的原则Ⅳ防止欺诈和操纵行为

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最初能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商业银行创造存款前提条件:①部分准备金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存款机构的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以现金和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形式留有准备的制度。②非现金结算制度,可以使人们能够以开出支票的形式进行货币支付,银行之间的往来进行转账结算,不需要使用现金。

基础货币:又叫强力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货币供给量是由:①中央银行②商业银行③社会公众三个群体共同决定的。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①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费雪认为影响物价的三个因素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交易量②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

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动机: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

弗里德曼影响人们实际货币因素的四方面是①财富总额②财富构成③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④其他因素

货币均衡:从某一时期来看,货币供给量(MS)与货币需要量(Md)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表现为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都能正常顺利进行,判别标志是:货币供求是物价水平是否基本稳定,因为物价水平能较好地放映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动情况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①币值稳定②充分就业③经济增长④国际收支平衡;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①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②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③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标准:①相关性②可测性③可控性④抗干扰性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①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存款货币银行按照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由自存准备和法定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到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组成②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③公开市场,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通过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给量。

选择性货币政策:①证券市场信用控制②不动产信用控制③消费者信用控制④优惠利率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上涨,上涨状态是持续的,价格总水平明显上升。爬行式(2%-3%)温和奔腾,恶性通货膨胀。成因:需求拉上,成本推进供求混合型和结构性。治理:①需求政策②收入政策③供给政策④结构调整政策。

通货紧缩:物价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下降随之是经济衰退。治理:①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③增加需求改善供给结构

金融抑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市场机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金融资产类型单调、金融机构单一过多的金融管制和金融效率低下等现象。

金融创新:金融业为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制度安排、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的方面进行创新。

金融深化:一个国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呈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

篇2:货币银行学期末要点

四、支付手段(指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工资、租金、借贷等。它能超越商品流通的范围)

五、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充当世界货币的条件:该货币币值稳定;能够自由兑换;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普遍的接受性。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是以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产生的。

3.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银本位制:本位币的价值与一定数量的白银保持稳定的关系的货币制度

(二)金银复本位制: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本位币材料的货币制度。类型:平行本位、双本位、跛行本位。

(三)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四)纸币本位制: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突破了商品形态的桎梏,而以本身无价值的信用货币成为流通的一般等价物。

4.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国四币,人民币、港元、澳门元、台币。各限于本地流通,按汇率兑换,港澳元直接挂钩。人民币制度是通过统一各解放区货币、禁止金银外币流通、收兑国民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确立下来的。

5.格雷欣法则: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人们称之为格雷欣定律,亦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实质:价值尺度二重化与一般等价物的排他性相矛盾。

6.信用是借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经济学中信用是和商品生产、货币经济密切相关的范畴,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特征:以偿还为条件,到期归还;偿还时需支付利息。

7.信用类型:商业信用(企业之间在销售商品时以延期付款或预先支付货款的方式所提供的信用)特征:主体:厂商;客体:商品资本;与产业资本动态一致。作用:润滑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发展。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和其他债务人提供的信用)特点: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以货币形态提供、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政府信用:(国内和国外信用)作用:调剂政府收支不平衡;弥补财政赤字;调节经济。消费信用(赊销、消费贷款)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刺激消费、搞活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促进经济的增长。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作用。股份信用、合作信用、租赁信用、国际信用(国际商业信用、国际银行信用、国际间政府信用、国际金融机构信用)

8.信用工具特征:返还性;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关系:收益性与风险性成正比。流动性与风险性、收益性、返还性都成反比。

9.当代信用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与生产:信用促进利润平均化、可以节约流通费用、促进股份制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规模扩大。与消费:调剂消费、推迟消费、刺激消费。与经济调节:由于信用的发展,产生了中央银行体制,其作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单位,整个金融体系组成了调节宏观经济的有机体。与危机:信用活动具有不稳定性,潜在威胁更大;信用经常发生动荡,经济不正常时,信用动荡可能使经济形势严峻,成为金融危机的加速器。

10.利息本质:对机会成本和风险的补偿。利息来源于剩余产品或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换形式。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利率是衡量利息数量大小的尺度;利率体现了生息资本增殖的程度。利率代表资本的价格。利率种类:利率决定主体不同:市场、官方、公定;资金借贷关系存续期内利率水平是否变动:固定、浮动;利率水平是否剔除通胀:名义、实际;金融机构对同类存贷款利率不同:一般、优惠;借贷期长短一年:长期、短期。影响利率的六个因素:平均利润率、借贷资

金的供求关系、预期通胀率、央行的货币政策、社会再生产状况是决定因素(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国际收支状况。利率的作用:从微观角度说,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利率的影响非常直接;从宏观角度说,对货币需求与供给,对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物价水平,对国民收入分配,对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成长和就业等,利率都是重要的经济杠杆。

11.金融体系构成要素: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调控机制。我国金融体系构成: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机构(货币当局是中国人民银行);银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储蓄银行,抵押银行;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中国农业发展);非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农村合作社、证券机构、财务租赁公司等)。政策性银行特点:不以盈利为目的;资金主要由政府提供,一般不办理存款业务。

12.商业银行定义:以盈利为目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金融机构。产生: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西方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调控经济。经营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关系:流动性与安全性一致,盈利性越高,安全性越差。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股本、资本盈余、未分配利润、公积金、风险准备金。存款业务: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储蓄存款。其他负债业务: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同业拆借(银行同拆、抵押贷款、转贴现借款)、发行资本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商行资产业务:现金资产(库存现金、在央行的存款、同业存款、在途资金);放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作用:获取收益、分散风险、增强流动性、合理避税);贴现业务。商行中间业务:结算业务、委托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信用证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其他新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指那些不会引起资产负债表内业务发生变化,却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收入的商业活动)。

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联系:都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具有基本相同的收入形态,在外延上有一定交叉。区别:属性不同:中间业务任何时候均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形成或有资产负债。业务范围不同:中间范围广,表外窄,但有扩展潜力。风险程度:中间不动用自己资金,银行风险小,表外风险大。监管方式:中间用备案制,表外用审批制。

原始存款: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央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派生存款: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贷款、贴现或投资等资产活动,创造出来的超过原始存款的存款。

12.中央银行:职能: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组织形式:单一式央行制度(我国)、复合式央行制度(美)、准中央银行制度(港、新)、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各种联盟、西非、中非)。主要业务:负债:货币发行、代理国库、集中存款准备金;资产:再贴现再贷款、对政府贷款、证券买卖、金银外汇储备;中间:清算业务。监管方法:非现场监控、现场稽核监检查、加强监管对象的内部控制、内外部审计相结合法、时候处理法。央行与商业银行的性质不同:

(1)央行的经营活动主要是宏观金融活动,是完成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机构。商业银行主要从事微观经济活动,充当信用中介,直接经营货币信用业务。(2)央行的业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商行是面向企业和居民。(3)央行的业务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稳定货币、发展经济为目标;商业银行完全追逐利益最大化。(4)央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中心,与商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是调控与被调控、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存款保险制度: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稳健经营与安全所建立的制度。

13.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市场参与者(金融机构、政府、个人、中央银行);金融工具;交易价格;组织形式;市场管理。金融工具特征: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区分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

金融市场可有形无形,商品市场是有形市场;金融市场属于借贷关系,商品市场为买卖关系;

表现形式:金融为利率,商品为商品数量;金融市场交流金融工具,商品是货币买卖。金融市场分三类:货币市场:特点:金融工具期限短、安全性高、流动性强;是资金批发市场;不断创新的市场;金融工具具有货币属性。构成: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CD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国库券市场。

资本市场(包括证券市场、中长期贷款市场):特点:交易工具期限长;交易目的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充实固定资产;融资量大,以满足长期投资需要;金融工具包括债务性工具;与短期金融工具相比收益高风险大流动性差。衍生金融工具市场:金融期货市场、期权市场。期权期货区别:期权:场内外交易;范围广;卖方交保证金;对卖方有强迫性;不发生现金流;盈利有限,损失无限。期货:场内交易、范围窄、每天发生现金流、双方均开保证金、双方平等、盈利损失均无限。期货竞价成交,标的物受限;远期场外交易,不受限,议价成交。

14.货币层次:M1=M0通货+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定期、储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定期、储蓄存款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我国三个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人们的货币需求动机有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15货币的供给与需求:货币供给作为的外生变量下(货币供给由市场决定),利率是货币由失衡调向均衡的调节杠杆。在货币供给为内生变量(政府决定),利率的变动作为货币均衡或非均衡的指示器。

货币均衡是实现经济均衡的前提,经济均衡是货币均衡的形象形态。

货币供求与社会供求关系:社会总供给AS决定货币需求Md。货币供给Ms决定社会总需求AD。Ms←Md←AS←ADMs→AD

16.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客观需求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类型:程度:爬行、步行、小跑、奔腾;表现形式:公开、隐蔽;预期、非预期;成因:需求上拉、成本推动、混合、结构。好处:经济体制中存在一定闲置资源时,一定程度的通胀所带来的需求上升,能刺激经济短期增长。危害:破坏生产发展、不利于技术进步、扰乱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我国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失误、经济管理体制上的偏差、深化体制改革的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的诱导。

17.货币政策:指货币当局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构成要素:货币政策工具、中介指标、目标(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18.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西方国家最常用)、存款准备金政策(我国法定)公开市场政策(现行最常用、灵活性强、连续性、受干扰因素多。)

19.货币传导机制理论: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下(调低法定存准金率,买有价证券)货币供应量M上升,投资I、支出E、收入Y上升,利率R下降。

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M下降,投资I、支出E、收入Y下降,利率R上升。20双紧政策:社会需求大于社会供给,出现严重通胀和经济过热。

双松政策: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经济严重萧条。

紧财政、松信贷: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但消费偏旺而投资不足。

篇3:货币资金的控制要点与方法

货币资金的控制要点概括地说, 应把好“一关”, 管住“七点”。

1.1“一关”

即把好货币资金支出关。节流等于开源, 控制非法和不合理的资金流出, 等于为单位带来了等量资金流入。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在每天若干笔资金的支付中, 如何判定哪笔支出合法、合理, 而哪笔支出有问题呢?关键的一点是看支出程序是否合法、合理。具体来说, 就是要搞清楚这笔钱为什么要出去, 又是怎么出去的。为此要做到“四审四看”。即:一是审支付申请, 看是否有理有据;二是审支付程序, 看审批程序、权限是否正确, 审批手续是否完备;三是审支付复核, 看复核工作是否到位;四是审支付办理, 看是否按审批意见和规定程序、途径办理, 出纳人员是否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1.2“七点”

1.2.1 管住货币资金的流入点

就是要搞清楚钱是从哪儿来的, 以什么形式来的, 来了多少, 还缺多少, 没来的钱怎么办。同时, 对已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 不得私设小金库, 不得账外设账, 严禁收款不入账。

1.2.2 管住银行开户点

对银行账户的开立、管理等要有具体规定。这里需要特别提示的是一些单位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以各种理由在同一银行的不同营业网点开立账户, 或者同时跨行开户、多头开户、随意开户。更有甚者, 将单位公款以职工个人名义私存银行为搞“小金库”提供方便。因此, 按照有关规定, 应及时、定期对银行开户点进行认真清理和检查。

1.2.3 管住现金盘存点

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由于它使用方便, 也一直是犯罪分子最“青睐”的对象。在现阶段很多单位的日常现金盘点工作基本上都是由现金出纳人员自行完成的, 应改进这项制度, 至少应增加其他第三者参与盘点或监盘的内容, 保证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 不出纰漏。

1.2.4 管住银行、客户对账点

一切贪赃枉法行为都喜欢秘密、黑暗, 都怕见阳光, 怕公开。对账就是公开, 就是使双方或多方经济交易事项明朗化。一般而言, 单位与银行之间的对账较有规律, 按照有关规定, 每月至少要核对一次。相比之下, 单位与客户之间的对账难度要大得多。一是因为社会信用危机的普遍存在, 使得逃债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客户分布天南地北, 相隔遥远, 比较复杂, 客观上也增加了对账的实际困难。因此, 应加强与异地和同城单位之间往来款项的核对, 确保货币资金支付合理、回收及时、足额。

1.2.5 管住票据及印章保管点

各单位要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 并专设备查登记簿, 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备查簿需作为会计档案加以管理。同时, 单位必须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 并且严禁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要始终坚信, 制度约束比个人的自觉性更可靠、更有效。

1.2.6 管住督促、检查点

任何人或多或少都可能有些惰性, 任何制度也或多或少有些漏洞。因此, 加强对与货币资金有关的人员和制度的督促检查很有必要。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加以纠正和完善。

1.2.7 管住财会人员的任用点

财会人员要具有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良好素质, 还要具备从业资格和任职资格。同时, 要建立定期换岗、轮岗制度, 防止一个人在财会部门长时期做同一个工作, 这样既可使财会人员能学到新的业务, 掌握新的知识, 经验更加全面, 阅历更加丰富, 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又使常年不“挪窝”易滋生的懒散习气和小团体势力得以克服和抑制。

2 货币资金会计控制方法

2.1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这种控制方法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 合理设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 明确职责权限, 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以货币资金支付会计控制环节为例, 货币资金支付的授权批准、实际办理、会计记录、稽核检查及与该项货币资金支付直接有关的业务经办等岗位必须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不能一人多岗, 身兼数职。也就是说, 任何单位不能由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2.2 授权批准控制

这种控制方法要求单位明确规定会计及相关工作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 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授权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一般授权是指日常状况下对正常经济业务事项的授权,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稳定性。特殊授权是指特殊、紧急情况对正常或非常经济业务事项的特别授权, 常为应急所用。这种授权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但也常常蕴含较大的风险, 一般都较谨慎。此外, 对于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 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 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以有效防范货币资金被贪污、侵占、挪用。

2.3 会计信息系统控制

这种控制方法要求单位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 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 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 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作为一个控制信息系统, 对内能够向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 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等决策的信息, 是重要的内部控制方法。在运用会计系统控制方法时, 对有关凭证的稽核和审查要引起高度注意。

2.4 内部报告控制

这种控制方法要求各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 全面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 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 增强内部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货币资金控制环节适时运用内部报告控制方法十分重要。其一, 货币资金经办人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 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其二, 单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 可能发现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不相符的情况;其三, 通过报告单位货币资金收入、支出、结存情况并对下一阶段货币资金流入、流出量进行预计和推算, 可以帮助单位负责人全面了解单位现金流量, 为其做出正确的投资、筹资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 应切实发挥好内部报告控制方法的作用。

摘要:货币资金控制要点是把好“一关”, 管住“七点”, 在会计实务中要从四个方面加强对货币资金的控制。

篇4:《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820-4

改革开放以来,《货币银行学》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暨主干课程。这也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金融学的入门课程,也是应用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修核心课。由此可见,这门课程在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开设的这门《货币银行学》课程,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显露出不少问题。毋庸置疑,《货币银行学》课程需要改革,才能适应国内外尤其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并作出前瞻性的课程安排。

一、《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的问题

第一,缺乏优秀的本土化教材。一本好的教材,能恰如其分地反映本门学科的核心理论知识,能为学生进行整个专业学习及后续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能把本国金融业的实践与现状贯彻其中。《货币银行学》课程要求能够将研究的经济理论、观点与真实的事件与政策联系起来,而国内《货币银行学》教材虽然有国家规划教材、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但这些教材较为注重课程内容体系,教材中普遍只有教学内容与复习思考题,缺乏提供给学生诸如概念应用、新闻解读等学习工具,以帮助学生通过延伸阅读来掌握和巩固基本知识。而国外的教材,一般注重简明、严谨地介绍核心理论,根据需要运用文字或者模型来阐明理论及其观点。通过提供的课后的延伸阅读材料、大量的图表和时间序列图让学生对大量关键的货币和金融变量更加熟悉,也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和讨论变量的重要性和走势变化。同时,教材编写中章节的安排可以兼顾到不同专业进行灵活取舍,资料丰富。但这些国外版教材其背景与基调还是国外的金融业实践,由此,也难以满足国内《货币银行学》教材要求。

第二,优秀的教师稀缺,尤其是具有金融业实践的专业教学人才。要真正发挥《货币银行学》的教学目的,好的教材等教学材料远远不够,优秀的专业教师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金融学教师,大部分都还是清一色的学院派,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有金融业实践的阅历。毋庸置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及金融人才的创新培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等学校教师的收入,相对于金融业而言,差距明显。从而,金融业的领军人物及精英很少回到高等院校专职任教。而高校的学历门槛,也阻止了金融业一些实践专家任职高校。同时,高校虽不乏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及交流的政策,但对于让教师再到金融业锻炼回炉并不重视。

第三,教学方法依然没有跳出传统的窠臼,创新不足。优秀的教材,一流的教师,还需要有良好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包括创新式的课程考核方式方法予以配套,才能发挥合力的作用,着力提升我国《货币银行学》教学水平,及至于金融人才培养的质量。经济学老师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如何将我们所研究的理论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要激发学生们对他们在新闻中以及生活中看到和遇到的经济事件和经济问题进行探求的兴趣,帮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如金融机构的视角、政策制定者的视角、微观个体的视角来来探求本课程研究的主题,从而大大提高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适时跟进。从目前的教学模式上看,无论是原来的书本式填鸭法,还是现在的PPT讲授模式,本质上都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主动,而学生被动的讲授模式。在课程考核环节,则在学校教务部门的“规章制度下”,从命题内容到题型数量、分数分配,都被条条框框套住。由此,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创新不足,学生还是以应付考试为主。

二、《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第一,培育本土一流《货币银行学》教材。对于一流教材,国家政策应该以质量为主,杜绝以所谓学术权威、学校名气为主。同时,每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及高等院校举办一届优秀教材评选会。入选优秀教材名单,每年重新评定。

第二,打造一支理论与实践具备的《货币银行学》专业教师队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可出台相应政策,提高专任教师薪酬水平,切实保障《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有关高校教师工资法律条款的落实,以此吸引金融界优秀人才回归高校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有计划把《货币银行学》专任教师送到金融业实践锻炼,并持续性地进行在职在岗、脱岗再学习。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

第三,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简明、严谨地介绍核心理论,用案例分析缩小理论与现实的差距。采用课堂授课与网络辅助教学并重的新模式,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建立 《货币银行学》教学网;搭建“网上教学互动平台”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第四,简政放权,改革高等院校教務教学管理政策与规定。

在课程考核制度上,对现行教学政策与规定进行梳理,简政放权,废除不必要的藩篱,让专任教师回归本原,发挥其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允许教师采取适合《货币银行学》课程特征的教学考核方式方法,不必拘泥于所谓的统一规范。通过建立多元考核体系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评价。

作者简介:姚静娟(1964--),女,江南大学,研究方向:货币理论与政策

联系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万顺路万科城市花园一区56号 502室姚静娟收

篇5:货币银行学要点重点学习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5-28 15:37共210人浏览[大] [中] [小]

具体到本学期,我想大家应重点掌握以下问题和名词:

一、主要名词:

无限法偿P21、有限法偿P21、基础货币P349、货币乘数P355、派生存款p351、存款货币P7 再贴现政策P394、公开市场业务P394 基准利率P40、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p368、金融监管P405、金融创新P435、商业信用P76、银行信用P79、国家信用P82、分离型商业银行P137、公募发行P228、私募发行P228、直接标价法P38、间接标价法P38、直接融资P63、间接融资P63、国际储备P260、国际收支P248、货币均衡P363、信用风险 P69、货币存量P16、内生变量P347、外生变量347P、债权融资P64、原始存款P351、经济货币化P429、金融工具P176、格雷欣法则P25、银行中间业务P142、名义货币需求P331、实际货币需求P331、公开市场业务P394、存款准备金政策P393、金融结构P443、信用货币 金融相关比率P447、公定利率P93、货币供给(应)量P347、资本与金融项目P250、贮藏手段P11、证券交易所P234、出口信贷P86、浮动利率P94、货币市场P172、资本市场P173、货币均衡P363

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二、主要问题

1、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效果3932、从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些信用形式763、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素3554、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4205、我国决定与影响利率的因素986、中央银行的职能(对不同职能的理解)3157、金融市场的管理手段4168、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649、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及其各自的特点202、22210、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4211、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12012、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与效果39313、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39514、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并结合国情论述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特点370-36915、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36616、国际储备的含义和作用260-26217、通货膨胀的类型37018、结合实际论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40019、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29520、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及其不同发行方式下的发行价格180、19121、不同体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应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39322、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8023、金融监管的组织体制41224、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及其各自特点202、22225、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6426、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4227、中央银行的职能31528、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对经济的影响9429、国际储备的内容26030、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选择38631、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因素及其调节措施256、25832、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33933、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

34、从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些信用形式7635、金融工具在不同发行方式下的发行价格19136、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11937、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8038、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42539、理解货币的基本功能840、通货膨胀的经济含义36741、股票价格指数及其编制方法19442、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货币35143、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特殊风险19344、金融国际化对不同国家的影响29945、我国决定与影响利率的因素9846、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原则420

计算:

1.贴现的计算P91

有一储户预计4年后其子女需要学费、生活费开支约5万元,按照现行的年利率8%计算,他现在需要存入多少钱,才能在4年后获得5万元?

答:现值的计算是用复利计算本息和的逆运算。因为复利的本息和S=现值P×(1+r)n,所以,P=S/(1+r)n=50000/(1+8%)4=36251.49(元)

2.单利、复利的计算P91

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贷款额为100万元,期限为4年,年利率为6%,试用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计算银行应得的本息和。

答:用单利方法计算:

1=1000000×6%×4=240000元

S=1000000×(1+6%×4)=1240000元

用复利方法计算:

S=1000000×(1+6%)4=1262476.96元

1=1262476.96-1000000=262476.96元

3.派生存款P354

原始存款10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0%,提现率5%,超额准备率5%,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

答:派生存款=总存款-原始存款=1000×1/(10%+5%+5%)-1000=4000(万元)

4.债券行市P193

面额100元的债券,票面利率10%,5年到期,市场利率为8%,试按单利计算该债券的行市。答:该债券行市=100×(1+10%×5)/(1+8%×5)=107.14元

5.股票行市P193

某股票票面金额100元,预期年收益15元,当时市场利率为8%,求该股票的行市。

答:股票行市=股票预期收益/市场利息率=15/8%=187.5元

6.股价指数的计算P194

某股票市场采样的A、B、C、D、E五种股票,基期价格分别为15、20、30、45、60元,报告期价格分别为18、25、35、50、80元,报告期上市股票数分别为120、140、170、210、250股,基期指数值为100,试计算报告期加权股价指数。

答:报告期加权股价指数=∑(报告期股票价格×报告期上市股票数)/∑(基期股材料价格×报告期上市股票数)×基期指数值

=(18×120+25×140+35×170+50×210+80×250)(/15×120+20×140+30×170+45×210+60×250)×100

= 42110/34150×100

=123

7.债券持有期收益率P200

某种债券的发行价格为110元,投资者持有一年半后以123元卖出,试计算该投资者持有期收益率。答:持有期收益率=(卖出价-发行价)/持有年数×发行价×100%=(120-110)/(1.5×110)×100%=7.88%

8.存款扩张倍数P355

已知存款准备金率为10%,提现率为10%,超额准备金率为5%,试计算存款扩张倍数。

答:存派生指数=1/(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准备率)=1/(10%+10%+5%)=4

9.流通中货币必要量P331

某国某时商品价格为11元,待售商品数量为140000件,平均货币流通速度为4次,试计算流通中货币必要量。

答:M=PQ/V=11×140000/4=385000

10.国库券到期收益率P200

面额100元的1张1998年国库券,票面年利率7.5%,期限5年(2003年9月7日到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若于2001年8月21日以107元的价格买入,试计算其到期收益率。

篇6:货币银行 期末综合论述题

《货币银行学》

请从九道题中选择五道作答。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是什么?怎么理解这些方针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

提示:首先回答商业银行的3条经营原则。然后分析它们矛盾统一的地方。

二、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有何特点?

提示:首先介绍什么是基础货币;然后从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和贷款、国外净资产数额、对政府债权净额、外国热钱流入等方面来分别分析其对基础货币量的影响;最后得出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

三、商业银行何以有信用创造的能力?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因素是什么?提示:首先介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含义,然后从货币乘数的角度去分析影响信用创造的主要因素。

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矛盾何在?提示:首先介绍中央银行5大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然后分析它们矛盾统一之处。

五、评述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提示:首先提出什么是三大法宝。然后分别就每项工具的含义、优点、缺点。

六、试总结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的发生机理,并运用这一机理解释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情况。

提示:首先介绍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然后分析其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之下的发生机理。最后用这个机理来解释现代货币制度的情况,也就是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什么是劣币,什么是良币,怎样驱逐。

七、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八、基础性金融市场的构成及内容是什么?

提示:介绍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子市场各是什么。

九、国家金融机构体系一般由哪些金融机构?

上一篇:中华经典诵读讲话稿下一篇:幼儿园幼儿手册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