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2024-06-02

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精选15篇)

篇1: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2010年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时间:2010年11月18日 地点:大会议室

内容:召开2010年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 参会人员:

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记录:

一、副院长宣布会议召开,介绍今日会议的主要内容,总结上一年工作。

二、主任宣读《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章程》、《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医疗质量委员会回避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三、全体委员讨论

基于生命健康科学和创新的生物技术所取得的快速发展,面对医疗、科学技术、卫生政策迅速发展所带来一系列生命伦理问题,医院伦理委员会在提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和在涉及人体生命的道德与伦理问题的实践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加强医学伦理道德建设,促进生命伦理学原则与现代生物医学实践紧密结合,是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四、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对新业务、新技术进行审核、论证 1.急诊科主任介绍该科项目《紧急人工心脏起搏技术》,将该项目递交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全体委员经讨论后,投票表决,经工作人员统计结果,该项目以全票通过,准许其作为I类技术在我院开展。

2.放射科主任介绍该科项目《DR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将该项目递交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全体委员经讨论后,投票表决,经工作人员统计结果,该项目以全票通过,准许其作为I类技术在我院开展。

五、副院长对此次医疗质量伦理会进行总结,医疗质量伦理委员的成立时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落实委员会的各项工作,认真审批各项新技术、新业务,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2011年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时间:2011年12月24日 地点:大会议室

内容:召开2011年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 参会人员:

及相关工作人员。

记录:

一、副院长宣布会议召开,介绍今日会议的主要内容,并对上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我院上一年度在新业务、新技术方面的工作进行顺利并取得了显著进步。

二、主任宣读《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章程》、《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医疗质量委员会回避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三、全体委员会讨论

上一年度我院在新业务、新技术的积极研发与医学伦理的结合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推进医院现代化发展,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权益,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和和谐的医患关系,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医学伦理的研究工作,在研发新技术、促进技术发展的同时兼顾医学伦理与人文道德建设。

四、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对新业务、新技术进行审核、论证 1.放射科主任介绍该科项目《脑部DWI的临床推广应用》,将该项目递交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全体委员经讨论后,投票表决,经工作人员统计结果,该项目以全票通过,准许其作为I类技术在我院开展。

2.科主任介绍该科项目《电磁波热疗技术》,将该项目递交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全体委员经讨论后,投票表决,经工作人员统计结果,该项目以全票通过,准许其作为III类技术在我院开展。

五、副院长对此次会议进行总结,将新技术与医学伦理的研究相结合,结合前一年度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需再接再厉,严格以医学伦理的要求标准审核新技术的开发项目,使医院的发展适应新时代的潮流。

2012年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时间:2012年10月28日 地点:大会议室

内容:召开2012年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 参会人员:

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记录:

一、副院长宣布会议召开,介绍今日会议的主要内容。

二、主任宣读《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章程》、《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医疗质量委员会回避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三、全体委员讨论

总结前两年度医学伦理与新技术、新业务的研究工作的经验,需对新技术项目的审核标准结合实践与医学伦理学的研究进行完善,使新技术项目的开展更加符合现代医学伦理的要求。

四、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对新业务、新技术进行审核、论证

1.妇科主任介绍该科项目《妇科微创及其他新技术临床应用》,其中包括《电子阴道镜》、《宫颈Leep术》、《宫腔镜》、《腹腔镜》,并将该项目递交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全体委员经讨论后,投票表决,经工作人员统计结果,该项目以全票通过,准许其作为I类技术在我院开展。

2.放射科主任介绍该科项目《64排128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并将该项目递交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全体委员经讨论后,投票表决,经工作人员统计结果,该项目以全票通过,准许其作为I类技术在我院开展。

五、副院长对此次医疗质量伦理会进行总结,医疗质量伦理委员的成立时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落实委员会的各项工作,认真审批各项新技术、新业务,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2: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2012年9月2日在院长,医学伦理委员会程朝俊的主持下,医学伦理委员会在三楼大会议室召开会议总结会,各科人员参加了会议。

程院长总结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工作并提出了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成立后着重完善了伦理委员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职责。下阶段工作重点是规范院内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和追踪管理。

医学伦理委员会涂坤强调:一是科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前应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讨论,并填报《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科室质量小组签署意见报送医务组;二是医务组对《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后报请医院技术管理领导小组和医学理论委员会审批,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展,同时做好新技术的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三是科室在业务开展中凡涉及医学理论方面的其他问题,应及时上报医学理论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医务组),便于委员会及时商议和有效处置。

篇3: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1 政策研究功能

医院的发展和改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伦理问题, 如医院发展的方向、经营管理模式、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科技进步、高新技术配置的比例、利益分配原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医院人事及分配制度调整、科研方向的确定以及临床医学、美容、护理、药学、健康与预防医学、生态环境保护、性、人口与生育控制、临床关怀与死亡等, 都涉及伦理导向。尤其是在企业医院,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已成为国有企业医院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探索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新的管理模式, 在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的大趋势下, 医院伦理委员会承担着对探讨适合本院改革的形式、参与发展的重要决策提供伦理咨询, 确保重大决策符合道德要求, 保证医院发展按正确方向进行。

2 道德教育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身体健康素质和健康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医学教育却没能及时做出调整, 一些医务人员的观念仍停留在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 而没有真正地转变到“生物-社会-心理”模式。首先, 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知识讲座、案例分析以及道德评议等活动, 加强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伦理道德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学素养以及对医学伦理问题鉴别、分析、处理的能力。对当前医疗卫生领域中出现的收受回扣、医患相互不信任、看病难、看病贵等热点问题, 医学伦理委员会运用医学伦理学理论, 进行剖析, 查找原因, 阐明观点。通过案例解析, 提高警示教育, 帮助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 通过开展服务理念、执业行为和人文医疗等方面教育, 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高尚的医德情操, 从根本上体现救死扶伤的人文精神, 为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和谐提供前提和奠定基础。第三, “医学伦理查房是医学伦理委员会介入临床实践的好方法, 通过伦理查房的主动介入, 医学伦理委员会能够及时发现医疗活动中不符合医学伦理的现象, 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的培训, 及时提出改进要求, 同时也可以通过伦理委员会和医务人员、患者的交流, 提高医务人员、患者对伦理委员会这一维护医患之间公平和公正的中介力量的了解, 更好地发挥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作用。”

3 架构医患沟通桥梁, 改善医患关系

希波克拉底说, 知道患者是什么样的人, 比知道他患了什么病更有价值。我国《黄帝内经》中也有类似的论述:医生看病前先了解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社会活动, 然后才是诊断治疗, 阴阳表理及用药放在最后, 不了解社会地位变迁, 为一错;不问饮食起居、心中苦乐就开药, 是二错;不根据社会地位和上述变化来诊断, 是三错;不问贵贱、是否有政治上失意、经济上的亏损, 是四错。为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 医生必须修正自己传统的伦理观念和思维方式, 用哲学思维去处理医学与社会、医理与法理的关系。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伦理查房, 一方面, 了解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保护、医务人员的敬业守责、技术创新、尊重患者、文明用语等情况, 通过这种主动介入的方式, 及时发现临床医疗中的隐患和不足, 帮助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解决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伦理学问题, 从而保护医患双方的权益, 缓解医患矛盾。另一方面, 伦理委员会通过查房从不同角度听取呼声, 多方位推进医疗服务人性化改革, 使医院服务在细节上更加人性化。如医生询问患者病史、体检时回避不相关人员, 避免了在众人面前暴露隐私的尴尬;医务人员进入病房时要先敲门;不在患者面前分析病例、不在院外讨论病情;医生在抢救、手术、输血及选择治疗方案等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 避免使用一些难以理解的医学术语等。第三, 医务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向患者或家属介绍、讲解有关医疗信息, 如不同治疗方案的区别、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利弊、不同方案的可能结果、可能的康复时间、费用等, 给患者或家属足够的选择权。不仅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 而且改善了医患关系, 防范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4 审查功能

医学伦理委员会承担着保护患者权益的功能, 既为医院维权也为患者维权。对于医疗活动中的一些特殊诊疗手段、新技术、疑难手术、药物试验等, 医学伦理委员会将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 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 从医学伦理方面进行前瞻性审查, 凡涉及患者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高度关注, 以保证措施、手段合乎道德, 法律手续完备。

两年来, 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在保护患者的权利、调节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需求的不断提升, 我院将进一步完善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功能, 使之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改善医患关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院发展中出现了各种伦理问题。因此, 应运而生的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担负着维护患者及医务人员双方权益的职能。本文从政策研究、道德教育、改善医患关系以及防范医疗纠纷等方面论述了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在医院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医学伦理委员会,医院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孙慕义.医学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侯建全, 温端改.充分发挥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作用, 促进医院健康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24 (1) :128-129.

篇4: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对《泌尿外科学名词》《放射医学与防护名词》《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名词》《物理医学与康复名词》进行审议。会议由罗玲副秘书长主持。

刘青副主任首先讲话,指出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受到中华医学会和广大医学专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本届委员会,陈竺副委员长亲自担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和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专家亲身参与这一工作。现在已启动了50多个分支学科的工作,其中已有20多个学科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正在组织编辑出版工作。

饶克勤副主任总结了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一年多的工作进展。指出学会开展的医学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授权,代表国家行使医学科学技术名词审定职能的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学会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这批准备公布的名词,又是学会新一轮名词审定的一个缩影,体现和反映了学会本轮名词审定情况。

篇5:医学伦理委员会章程

第一条 为规范医务科技行为,保护受试者/研究者及应用者的合法权益,强化法制意识和医德观念,特成立孝感市康复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第二条 医学伦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若干人,其成员主要由具有医学学科背景的人员组成,适当吸收非医学背景的成员参加。

第三条 医学伦理委员会成员和管理人员对会议评议、申请内容、研究参与者的信息及相关事宜负有保密责任。若遇所评审的项目与委员具有利益关联的情况,则该委员需回避。

第四条

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伦理审查的领域及相关工作如下:

1、审核第一、二类医疗技术中伦理问题。

2、审核科研、教学、医疗过程或其成果的医学伦理道德问题。

3、定期审查科研项目、方案、技术、方法的临床试验。

4、审查科研、教学、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的严重不良事件。第五条 评审文件及内容

一、申请伦理审查的文件应包括:

1、签名并注明日期的申请表;

2、研究方案及支持性文件;

3、研究中涉及的伦理学考虑的描述;

4、需由研究对象填写的表格和问卷;

5、研究产品安全性、药理学、毒理学等相关的科学数据;

6、以未来研究对象能够懂得的语言所书写的知情同意书;

7、其他相关文件。

二、评审主要内容:

医学伦理委员会主要评审研究方案和支持性文件,要特别注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过程、文件、和方案的适当性和可行性、是否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等伦理道德标准。其内容主要包括:

1、研究者的资格、经验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充分时间参加审议中的临床试验,人员配备及设备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目的是为了保证受试者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接受临床试验,并使临床试验不致于因为设计不当和技术条件而失败。

2、试验方案是否适当。受试对象的选择要合理,并且使受试者在试验中可能获得的治疗利益大于承受的风险。方案中应事先确定在什么条件下必须终止试验,以保护受试者不受严重损害。试验设计前应充分掌握情报资料;了解药物、技术、仪器、设备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力求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3、受试者入选的方法和向受试者或其家属或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提供有关的信息资料是否完整、易懂,获取知情同意书的方法是否适当。

4、受试者因参加临床试验而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死亡时如何给予治疗或补偿,以及相应的保险措施。

5、临床试验的最后结果要对病人有利。试验全过程,自始至终要充分考虑受试者获得的利益应大于承受的风险。

6、对试验方案提出的修正意见是否可接受。

7、审查受试者所承受风险的程度。第六条 评审程序

1、医学伦理委员会应在接到申请后定期召开会议,审阅讨论。每次会议参会人数不应少于5人。对试验方案的审查意见应在讨论后,以投票方式做出决定。必要时,可邀请非委员专家出席会议,但非委员专家不投票。

2、在审议后,主任委员签发书面意见,并附上出席会议人员的名单、其专业情况及签名。伦理委员会的意见可以是:Ⅰ.同意。Ⅱ.作必要修改后同意。Ⅲ.不同意。Ⅳ.终止或暂停先前批准的试验。

第七条 医学伦理委员会所有会议及其决议均应书面记录。记录保存及申报审核资料应保存到试验结束后5年。医务科负责会务安排、资料整理、会议记录、文件起草及档案保存等工作。

第八条 临床试验方案的执行

1、方案须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签发书面意见后方能进行。

2、在试验期间中,对所有试验方案或其中知情同意书的任何修改应向医学伦理委员会报告,经批准后方能执行。

3、在实验中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均应向医学伦理委员会报告。提前终止或暂停一次临床试验,也应向医学伦理委员会报告。

篇6: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1、医院伦理委员会在院长领导下,为发展在本院内的医学伦理问题进行医学伦理决策提供帮助。

2、医学伦理委员会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的规定,要遵循国际公认的不伤害、有利、公正、尊重人的原则以及合法、独立、称职、及时和有效的工作原则开展工作。

3、医学伦理委员会以维护人的健康利益、促进医学科学进步、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为工作目标,兼顾医患双方的利益,积极促进医院生命伦理学的实施与发展。

4、医院伦理委员会由医、护、药、医技人员、医院管理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组成。

5、医院伦理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任期四年。可以连任。委员可根据需要有所变更。如有变动,应及时补充,以保证足够数量的委员开展工作。

6、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时维护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权益,论证本院的医学伦理及生命伦理问题,开展生命伦理学普及教育好动,对涉及人体或人体标本的项目进行伦理审查和批准,并提供咨询服务。

7、评价、论证本院开展的涉及人体实验的科学研究课题的理论依据,贯彻知情同意原则,审查知情同意文件,对研究课题提出伦理决策的指导性建议。

8、对本院已经实施或即将引进的医学创新技术;对已经开展或即将开展的重大医疗技术;对医务人员或病人(包括病人亲属)的咨询与请求;对院长提出委托的事件,进行生命伦理的讨论、论证。

9、医院伦理委员会采取阅卷、实地考察调查、听证等方式,对项目或事件进行全面了解。医院伦理委员会根据所论证项目或事件的情况,可邀请有关领域的专家参加讨论,论证。

篇7: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伦会)是一独立的群众组织,以规范医务科技行为,保护受试者、研究者及应用者的合法权益,强化法制意识和医德观念为主要任务。

二、医伦会以《纽伦堡法典》、《赫尔辛基宣言》、医学国际组织理事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文献为指导原则,并受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及道德规范的约束。

三、医伦会成员由11人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名、秘书1名。委员会的组成包括外单位从事非医药专业的工作者及法律专家。

四、医伦会的主要职责:

(一)审核涉及人体的药品临床试验、医疗新技术、新仪器设备、器官移植、医疗辅助生育、安乐死、克隆技术与基因工程以及其他涉及医务科技行为的项目,是否符合医学伦理道德要求。

(二)审核临床科研、教学医疗或其成果的医学伦理道德问题。

(三)定期审查和监视上述项目的医务科技行为,审查上述情况/条件下所出现的严重不良事件。

(四)通知没有预见的安全问题,并监督缺陷的整改。

(五)进行有关医德国际原则、政策法规、道德规范的咨询,组织专题培训班或研讨会。

五、医伦会的组织和工作应是独立的,不受任何参与试验的申办者、研究者的影响。医伦会和知情同意书是保障受试者的主要措施。

六、医伦会工作制度和审批工作程序

(一)首先,申请者向医伦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必要的资料:申请报告;主管部门的有关的批件;技术质量检查或药品检查报告;临床前和临床有关资料,知情同意书样本,试验研究/治疗方案等。

(二)医论会应在接到申请后定期召开会议,审阅讨论。每次会议参会人数不应少于总人数的2/3。对申报方案的审查意见应在讨论后,以投票方式做出决定。必要时,可邀请非委员专家出席会议,但非委员专家不参加投票。

(三)审议后,主任委员签发书面意见,并附上出席会议人员的名单、其专业情况及签名。伦理委员会的意见可以是:Ⅰ.同意。Ⅱ.作必要修改后同意。Ⅲ.不同意。Ⅳ.终止或暂停先前批准的试验。

七、医伦会对临床试验方案的审查,主要是看是否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等伦理道德标准。其内容主要包括:

(一)研究人员的资历、能力,人员配备及设备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二)试验/治疗方案是否适当。受试对象的选择是否合理,并且使受试者在试验中可能获得的治疗利益大于承受的风险。方案中应事先确定在什么条件下必须终止试验,以保护受试者不受严重损害。试验设计前应充分掌握情报资料;了解药物、技术、仪器、设备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力求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三)受试者入选的方法和向受试者或其家属或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提供有关的信息资料是否完整、易懂,获取知情同意书的方法是否适当。

(四)受试者因参加临床试验而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死亡时如何给以治疗或补偿以及相应的保险措施。

(五)临床试验的最后结果要对病人有利。试验全过程,自始至终要充分考虑受试者获得的利益应大于承受的风险。

(六)对试验方案提出的修正意见是否可接受。

(七)审查受试者所承受风险的程度。

八、任何受试者在参加试验前必须获得知情同意书,经仔细阅读、充分考虑后做出自愿参加试验的决定,并签署姓名和日期。

九、医论会所有会议及其决议均应书面纪录。记录保存及申报审核资料应保存到试验结束后5年。

十、医学伦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医院科研科。

篇8: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一、来华留学医学教育的现状

教育部2010年发布了《留学中国计划》, 规划从2010—2020年留学生人数将从25.6万人增至50万人。 2010年度来华留学报告显示我国本科教育中对自费留学生吸引力最大的专业是医学, 47.2%准备自费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申请接受医学本科教育。与此同时, 教育部公布的MBBS (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 MBBS) , 招生计划也在逐步增加, 从2007/2008学年的95人增加至2013~2014学年的6020人具备资格的招生院校也从25所增加至48所[2]。来华接受医学本科学历教育的留学生来源国别众多, 有欧美发达国家, 也有印尼、尼泊尔、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等南亚国家。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临床医学没有官方统一的入学考试, 有的学校入学前对留学生的资质进行了遴选, 一部分院校的留学生招生则依靠中介, 没有任何门槛, 这导致留学生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 全英文授课对部分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用娴熟的英语讲解医学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大部分南亚学生的英语口语存在一定的地方口音, 师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困难。因而, 加强医学课程全英文授课师资力量的建设, 提高高校教师医学英语授课的水平和质量极为迫切。

二、会议专题及体会

1.院长论坛。此次会议院长论坛分别报告了全英文SP病人的培养和使用、教师成长是卓越教学的基石、以国际化推动MBBS的质量保障及挖掘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四个专题。笔者对标准化病人专题的报告印象尤为深刻, 南京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李敏副院长介绍了全英文标准化病人 (Standard- ized Patients) 的培养和使用, 鉴于留学生实习生与带教教师之间、留学生实习生和患者之间语言沟通存在的障碍以及现在比较紧张的医患关系, 留学生的临床实践机会少, 临床问诊、查体、简单操作、病历书写等常规工作难以标准化完成。南京医科大学通过制定科学的组建方案和有效的激励措施, 选拔青年教师、年级辅导员及青年医生参加专业英语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 最终遴选出17名标准化病人, 在参与留学生临床实习前强化课程、留学生临床实习出科考试、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期检查及临床技能毕业考核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全英文SP队伍的作用。全英文标准化病人能够有效解决留学生语言沟通的问题, 提高留学生实习教学质量的可控性, 值得各院校借鉴和学习。此外汕头大学教务处张忠芳副处长介绍了教师发展中心在促进教师成长方面的作用。教师成长是贯彻整个教师生涯、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目前一部分高校教师培训的现状令人堪忧, 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 认为有了学位和科研文章就必能胜任教学工作, 无需培训。汕头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实行一对一的咨询模式, 通过举办工作坊、 讲座、联谊等活动帮助教师教学, 而不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考核、评估或纠正。他们在指导过程中注重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了解教师对教师成长培训项目的满意度, 评价教师改善教学行为的表现, 并参考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 从多个方面促进教师成长。

2.临床教学专题报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绍了中山大学传染病学全英文教学30年的经验和体会, 他们自1981年起开始全英文授课, 考核测评采取全英文笔试占80%, 全英文口试占20%的方式, 有一支有丰富全英文授课经验的教师队伍, 能够胜任MBBS全英留学生的临床教学需要, 成功申报传染病学国家双语示范课程, 并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单位编写全英传染病学教材, 为留学生的传染病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教材保证。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薛必成副主任重点介绍了、P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他们赴南加州大学学习标准的PBL教学并应用于留学生理论大课中, 借鉴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以小组为基础学习教学与标准化病人问诊方法, 采取分组讨论的模式对留学生进行病史采集临床技能培训教学方法, 学生满意度高, 教学效果显著。这种互动式教学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及自主学习。天津医科大学介绍了对MBBS留学生内科教学的管理经验, 他们在留学生教学过程中注重与本科生教学互相借鉴, 相得益彰, 并在留学生与七年制学生中建立“一对一互助”, 帮助留学生顺畅地与医生和病人进行沟通, 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专业英语水平。此外, 在实习期间积极开展PBL、CBL、留学生上讲台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3.全英文示范教学。此次全英文示范教学的内容丰富, 涵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学科及内科学、外科学等临床学科。笔者有幸参加了病理学“肿瘤”章节的示范教学, 与其他院校相比, 在内容设计及语言训练方面均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汕头大学的龙廷博士讲解了系统整合模块课程“消化与营养”板块中胃酸分泌调节的内容, 他以典型的临床案例导入课程, 介绍影响胃酸调节的四大主要因素, 并将胃酸的调节机制与临床上治疗溃疡的措施密切联系起来, 避免了课程的枯燥乏味, 同时保证学生对生理学基础理论的牢固掌握和理解。同济大学鲍慧博士讲解的主题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她用娴熟的英语及精心的教学设计让听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有了深刻的印象。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刘锋教授带着股骨模型走上了讲台, 他从股骨的正常解剖、血液供应讲到股骨损伤的机制、股骨颈骨折的分类、诊断及治疗等各个方面, 给与会的各位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院校的教师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扎实的全英文授课功底。笔者认为, 除外听课对象, 在教师的英语水平、授课能力、教学内容把握及教学设计等几个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中, 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及教学设计是最主要的因素, 教师的英文发音、语音语调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毕竟专业课教学重点在于传授专业知识。

三、建议

此次会议无疑对与会者有很大的帮助和巨大的提高。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的历史并不很长, 很多问题尚处于摸索和总结经验的阶段, 为使后续的论坛举办得更加成功, 在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增加对来华留学生生源国国情及执业医师考试的介绍, 大部分院校的留学生招生由国教处或国际交流学院等部门负责, 国教处或国际交流学院等相关部门可以向留学生授课教师介绍留学生生源国的基本国情和特点, 让授课教师对留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有利于教师在授课课程中适当的结合留学生自己国情的一些实际情况, 增进教学互动的合理设置。此外, 因为国情及地域不同, 一些疾病谱在不同国家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部分MBBS留学生在中国经过5~6年的临床医学学习后, 需要回国或者前往第三方国家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负责留学生招生的部门可与生源国交涉或者通过中介获得相应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形式及考试范围, 这样可以保证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覆盖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 帮助提高学生的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 (2) 构建MBBS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来华留学生全英文教学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中国文化概况、公共汉语、医学专业汉语等通识课程及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和内、外、 妇、儿等临床医学等几十门课程, 各个学院要保证每一门课程都做到精益求精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各MBBS招生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负责一到两门全英文教学精品课程, 或者几个院校通力合作联合建设某一门全英文教学精品课程, 可以有效地保证所建学科的课程质量, 从而提高MBBS学生的培养质量。 (3) 增加留学生教学管理专题。留学生生源国众多、留学生入学前素质及水平参差不齐等现状使得留学生的管理极为困难, 上课缺勤、迟到等情况时有发生, 留学生学习成绩两级分化的情况比较严重, 一部分留学生非常珍惜在中国的临床医学学习机会, 基础知识比较扎实, 学习自主性强, 而一部分留学生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 甚至出现几门课程挂科的现象。因此, 增加留学生教学管理专题, 可以有机会学习部分院校先进的留学生管理经验, 为提高MBBS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以上是笔者参加本次论坛的几点心得体会, 今后将继续学习和探讨来华医学留学生全英文授课教学模式改革, 更好地提高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秀霞, 王松梅, 李仙兰, 王颖.来华留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及激励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 2010, (08) :52.

篇9: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探讨

【关键词】医学生 伦理素养 养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医生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医生从事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业规范和道德底线,是对社会和人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医学生来言,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可以提高整体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解决目前医疗事业发展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措施。其中医学伦理素养是医生职业操守的核心内容,因此,医学教育机构应强化医学生的伦理素养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1.医学伦理素养现状堪忧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已经转变为服务者和消费者,病人在医患关系中的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医生不仅在医疗技术水平上受到病人的重视,其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素养也受到更多的关注。然而一些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现状却不尽人意,有些人收取药品回扣,有些医生服务意识冷漠,医患沟通不良以致医患关系紧张。

医学生是医疗事业的储备人才,应通过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医学教育机构培养合格人才的紧要任务。要让未来的医学从业者既有丰富的医学知识,掌握熟练技能,同时又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

2. 医学伦理教育中的问题

2.1教育认识不足

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过程,教师往往对医学专业课程特别重视,而对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忽视,或者另有人负责,这便使伦理教学不能贯穿于医学生的整个教育全过程。校园的文化建设中缺乏关于医学人文关怀,在实践实习中,带教老师更多的也是关注医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培养,开展各种专业讲座,加深不同领域的前沿医学知识,但是关于医学生的专业职业操守、思想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相关的则很少。随着医学生数量的增加,带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和相关责任,因此也出现了部分老师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等情况,对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重要性认识不足。

2.2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

如今的社会高速发展,价值多元化,部分医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错误,单纯追求物质利益,做出与医生职业道德相背离的行为。工作散漫、见死不救、区别对待病人、责任性不强、出现医疗差错等不良现象频频出现,这很大程度的损害了医务人员良好的形象。社会环境和部分从业医生的不良行为对医学生的培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医学生在对医学伦理、职业操守的认知上产生动摇。

3.培养医学伦理素养的措施

3.1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效果,文化可以塑造人,环境可以培养人。医学院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树立榜样、弘扬正气,全面治理医德环境,激发出医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启发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教育他们爱岗敬业、严守医德。在校园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培养优良的学习风气,积极优美的文化生活和环境会对医学生医德素养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注重医德教育的渗透,可以充实医学生的精神生活,升华他们的道德境界,形成医学教育机构丰富的底蕴和人文特色。

3.2增强医学生的自我意识

构建职业操守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让他们具有高尚的奉献精神和优良品质。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医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能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实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在医学护理的实践中脚踏实地的进行自我评估,提高自觉性,并且持之以恒。培养职业精神,应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自我教育,不断深化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自觉自发的投入医学实践。医学的人文关怀是最基本的服务态度,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珍爱和重视生命,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疗工作者,在学习期间更应该加强自我的人文修养,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培养自己尊重生命、爱岗敬业的人文品质。

3.3提高教师的职业榜样作用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树立正确的模范典型,积极引导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因此建立素质高、业务精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医德教育的关键之处。教师的知识水平、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内在品质和思想水平对医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榜样和带动作用。

4结语

对于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需要注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只是从教育环境、自我意识、榜样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要的分析,要真正完善医德教育,还需要更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探索。医学教育机构应重视医学生的职业操守的培养,关注综合素质教育的提高,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满足发展的医务工作人员,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参考文献】

[1]尹秀云.医学生之医学伦理素养教育剖辨[J].医学与哲学,2006,27(1):39-40,47.

[2]向鸿梅,马春梅,李树森等.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职业操守的探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6):702-704.

篇10:院所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章程

为加强对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管理,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保护人民健康,成立院所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伦理委员会),并制定本章程。

一、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组成

1、伦理委员会由11人组成,法定投票人数至少为7人。

2、委员应具备多样性,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性别。至少1名委员与研究机构无关。

3、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

4、委员会主任委员及主任由院所聘任,任期4年,可连任。

5、必要时伦理委员会可邀请专家提出意见,但不参与投票。

6、当伦理委员会委员因故不能担任相应职责,可由主任委员选择候补委员担任该委员的工作,报院所批准。

二、伦理委员会的职能

1、依据伦理学原则,对院所的生物医学研究中涉及人体实验的项目进行伦理审查,提供伦理审查意见。

2、委员会审查意见,需经参加审查工作的半数以上委员同意,由主任委员签发。

3、在研究进行期间,研究方案若有修改应及时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4、伦理委员会有权对研究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查。

5、伦理委员会的秘书工作由科研处承担。

三、伦理委员会的工作制度

1、委员在项目审查中,应严肃认真、客观公正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承担保密义务,实行回避制度。伦理委员会主任如需回避,由副主任主持审查。

篇11: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章程及职责

一、总则

第一条 医院伦理委员会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的规定,要遵循国际公认的不伤害、有利、公正、尊重人的原则以及合法、独立、称职、及时和有效的工作原则开展工作。

第二条 伦理审查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和第二师库尔勒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公认的生命伦理原则,伦理审查过程应当独立、客观、公正和透明。

第三条 医院伦理委员会以维护人的健康利益、促进医学科学进步、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为工作目标,兼顾医患双方的利益,积极促进医院生命伦理学的实施与发展。

二、组织管理

第四条 第二师库尔勒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职责范围

(一)负责组织对医院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和相关技术应用项目进行伦理审查和监督;

(二)根据社会需求,受理委托审查项目;

(三)审查牵涉到多合作单位参加的师级、兵团级、国家级重大项目中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课题;

(四)审查国内外引进的医学新技术;

(五)组织开展相关伦理培训;

(六)处理解决医院各专业医学伦理委员会提交的有关问题。

第六条 第二师库尔勒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组成

伦理委员会组成是多学科和多部门的,成员资格包括: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医药专业人员;代表社区利益的从事非医药相关专业的人员;法律工作者及其他人员。任期3 年,可以连任。伦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 人,由伦理委员会委员协商推举产生,可以连任。

第七条 伦理委员会设立办公室,聘任秘书一名,以负责日常事务和文件档案的保管。办公室挂靠医务科。

第八条 伦理委员会成员和管理人员应对会议评议、申请内容、研究参与者的信息及相关事宜均应负有保密责任,并签署保密协议。若遇所评审的项目与委员其有利益关联的情况,则该委员需回避。

第九条 伦理委员会按照伦理原则自主做出决定,不受任何干扰;审查结果应当及时传达或者发布。

第十条 伦理委员会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一条 伦理委员会举行工作会议,出席会议人数根据项目特点不少于应到委员数的n/2+1(至少6人),原则上应当包括主任或副主任委员、法律、非医学专业委员;由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主持会议;投票表决时通过的票数一般不能少于实到人数的2/3。

三、伦理审查与要求

第十二条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原则是:

(一)尊重和保障受试者自主决定同意或者不同意受试的权利,严格履行知情同意程序,不得使用欺骗、利诱、胁迫等不正当手段使受试者同意受试,允许受试者在任何阶段退出受试;

(二)对受试者的安全、健康和权益的考虑必须高于对科学和社会利益的考虑,力求使受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害;

(三)减轻或者免除受试者在受试过程中因受益而承担的经济负担;

(四)尊重和保护受试者的隐私,如实将涉及受试者隐私的资料储存和使用情况及保密措施告知受试者,不得将涉及受试者隐私的资料和情况向无关的第三者或者传播媒体透露;

(五)确保受试者因受试受到损伤时得到及时免费治疗并得到相应的赔偿;

(六)对于丧失或者缺乏能力维护自身权利和利益的受试者(脆弱人群),包括儿童、孕妇、智力低下者、精神患者、囚犯以及经济条件差和文化程度很低者,应当予以特别保护。

第十三条需要进行伦理审查的研究项目应向伦理委员会提交下列材料:

(一)伦理审查申请表;

(二)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三)申请项目的临床前整套研究资料摘要,包括综述资料、药学研究资料、药理毒理研究资料、对该项目迄今的临床经验总结,以及对照品质量标准和临床研究文献资料。

(四)临床研究方案及支持性文件;

(五)研究中涉及的伦理学考虑的描述;

(六)需由研究对象填写的表格和问卷;

(七)研究产品安全性、药理学、毒理学等相关的科学数据;

(八)用于招募受试者的材料(包括布告、广告),用来获得同意的过程描述;

(九)向受试者提供的研究简介和知情同意书;

(十)对研究对象因参加研究而给予的任何补偿的说明;

(十一)同意遵循有关伦理原则的声明;

(十二)所有以前其他伦理委员会或管理机构(无论是在同一地点或其他地点)对申请研究项目的重要决定(包括否定结论或修改方案)和对方案作修改的说明。应提供以前的否定结论的理由。

第十四条伦理审查的要点:

伦理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审查研究方案及其设计依据,应特别注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过程、文件、研究方案的适宜性和可行性。考虑临床前研究的审查以及现行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受试者的权益、安全和健康必须高于对科学和社会利益的考虑。审查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研究的科学设计和实施:

1、与研究目的有关的研究设计的合理性、统计方法(包括样本量计算)和用最少的受试者人数获得可靠结论的可能性;

2、权衡受试者和相关群体的预期利益与预计的危险和不便是否合理;

3、应用对照组的理由;

4、受试者提前退出和暂停或终止整个研究的标准;

5、对研究实施过程的监查、稽查、督察与监测的规定,包括成立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

6、与研究相适应的试验机构、医疗设施、实验室设备、人员配备和应急措施;

7、报告和出版研究结果的方式。

(二)招募受试者:

1、受试者的人群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和种族);

2、初次接触和招募受试者准备采取的方式;

3、把所有信息传达给可能的受试者或他们的代表的方式(研究简介和或知情同意书);

4、受试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三)受试者的医疗和保护:

1、研究人员资格,经验,是否有充分的时间参加审议中的临床研究;

2、因研究目的而不给予标准治疗的设计理由;

3、在研究过程中和研究后,为受试者提供的医疗保健;

4、对受试者提供的医疗监督和心理-社会的支持是否完备;

5、如果研究过程中受试者自愿退出时将采取的措施;

6、延长使用、紧急使用、和或出于同情而使用研究产品的标准;

7、如必要,向受试者的社区医生提供信息的安排,包括征得受试者对这个做法同意的程序;

8、研究结束后,受试者可获得研究产品的计划的说明;

9、对受试者的任何费用(包括试验药物、检查)支出的说明;

10、对受试者的奖励与补偿(包括金钱、服务、和或礼物);

11、由于参与研究造成受试者的损伤、残疾、死亡的补偿或治疗的规定;

12、保险和损害赔偿的安排。

(四)受试者隐私的保护:

对于可以接触受试者个人资料(包括医疗记录、生物学标本)人员的规定。保证有关受试者个人信息的保密和安全的措施。

(五)知情同意的过程:

1、获得知情同意过程的详细描述,包括确认取得知情同意的责任人;

2、给受试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的书面和口头信息的充分性、完整性和可理解性;

3、试图将不能表达知情同意者纳入试验的充分理由,以及为这些人参加试验而取得同意或授权的详细说明;

4、保证受试者在研究过程中可得到与其参加试验相关的、有用的信息(包括他们的权利、安全和福利);

5、在研究过程中听取并答复受试者或其代表的疑问和意见的规定。

(六)社区的考虑:

1、从社区中抽取受试者的影响;

2、研究对增强当地能力的贡献程度,例如增强当地医疗保健、研究、以及对公共卫生需求的应对能力;

3、研究结束后,成功的研究产品在有关社区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

第十五条伦理审查的决定

只有当申请材料齐全,法定到会人数符合本规程的规定,有充分的时间按审查程序和审查要点进行审查,除伦理委员会成员和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离场的情况下,才可作出决定。

只有参与审查的伦理委员会成员才有决定权,以投票方式作出决定。

审查决定可以是:同意,修改以后同意,修改以后再审,不同意,终止或暂停已批准的试验。

非正式的建议可作为决定的附件。如果是条件性的决定,应提出修改的明确建议,以及对申请重新

审查程序的详细说明。如果是否定性决定,应明确陈述理由。

第十六条伦理审查决定传达

(一)形式

审查决定以“伦理委员会审查批件”的书面形式传达给申请人,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做决定的伦理委员会名称,决定的日期和批件号;

2、审查决定所基于的研究方案或其修改稿的准确题目及版本日期,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临床研究批件号;

3、审查文件名称及版本日期,包括向受试者提供的研究简介和知情同意书,招募受试者的材料等;

4、申办者名称;

5、临床研究机构名称,主要研究者姓名和职称;

6、参加决定投票的伦理委员会成员姓名;

7、所做审查决定的明确阐述,伦理委员会的任何建议;

8、如属条件性决定,伦理委员会的任何要求,包括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或修改文件的建议和期限,申请重新审查的程序;

9、如是肯定性决定,申请者应签署一项责任声明,确认接受伦理委员会提出的任何要求。如为否定性决定,明确说明作出否定性决定的理由;

10、伦理委员会主任(或其他被授权人)签名,并注明日期。

(二)要求

在作出决定的会议后两周内,秘书将伦理委员会审查批件及成员签到表复件各1份(均加盖伦理委员会红章)送达申请人。

第十七条申请项目经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修改的,应当报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者不良事件的,应当及时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第十八条申请项目未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的,不得开展项目研究工作。

第十九条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项目进行结题验收时,应当要求项目负责人出具经过相应的伦理委员会审查的证明。在学术期刊发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成果时,研究人员应出具该项目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的证明。

第二十条研究人员发生违反伦理原则的行为,医院有权给予相应处罚,并进行公开批评,取消获得奖励的资格;视情节轻重中止科研项目的实施,触犯国家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附则

第二十一条医院伦理委员会章程经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报院领导审批,自院长审批通过之日起生效。

篇12:医学伦理委员会文件及档案管理

1、建档:

(1)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审查程序,伦理委员会工作人员职责;

(2)伦理委员会成员任命文件,伦理委员会委员声明,保密承诺,利益冲突声明,伦理委员会成员专业履历,独立顾问聘请书,伦理委员会成员通讯录;

(3)申请者提交的伦理审查申请表,以及所有申请材料的一份副本;

(4)伦理委员会审查受理通知书,会议日程,伦理委员会会议签到表,投票单,会议记录,伦理委员会审查批件的副本;

(5)伦理委员会成员与申请者或有关人员就申请、决定和跟踪审查问题的往来信件。跟踪审查期间收到的所有书面材料。研究暂停或提前终止的通知。研究的最后总结或报告;

(6)伦理委员会成员培训计划,培训资料。(7)伦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篇13: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大会将重点交流近年腹部超声诊断新技术。特别是肝脏弥漫性病变、泌尿系统、腹膜后病变等超声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国内外关注热点展开广泛深入交流及研讨。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腹部超声专家进行肝脏纤维化弹性成像应用、泌尿系统研究进展、腹膜后疾病诊断新技术进行精彩讲演。欢迎国内广大超声同仁踊跃投稿参会。

本次会议为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授予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10分。

一.会议时间:2013年8月

二.会议形式:1.特邀著名国内外超声专家专题讲座;2.主题发言;3.中青年学术论坛并进行优秀论文评选。

三.会议征文:

(一) 征文内容:1.腹部超声领域基础和临床研究;2.腹部二维超声、彩色超声、腔内超声等临床诊断与研究;3.腹部超声造影、弹性成像;介入超声、三维超声等新技术、新方法研究;4.腹部超声国内外热点与难点研讨。

(二) 征文要求:投稿未曾公开发表文章。全文或800-1000字中文摘要一份, 摘要内容以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格式书写。

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医院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电子邮件地址。自留底稿, 怒不退回。

(三) 征文截稿时间:2013年6月30日 (以发稿日期为准)

(四) 投稿方式:本次会议将采用电子邮件投稿, 稿件请注明“会议征文”。

会议投稿专用信箱:fbcs2013@163.com

(五) 会议联系电话:

于德林:13752227609

篇14: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关键词] 生命伦理学;循证医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09-02

由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于2002年首先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试行,现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献[1]。《要求》产生于现代医学伦理学观念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深入人心、而循证医学正迅速传播的医学变革时期,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要求》明确提出本科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而医疗实践有赖于最新的有效的知识和信息。”

根据《要求》的精神,笔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2009年5月开始尝试对在院实习医生进行循证医学教学的同时,阐述其内涵的现代医学伦理观念和临床意义,试图通过临床实习

这种非正式的伦理学教育方式来强化医学生的伦理意识。在2010年实习医生进入临床的岗前教育中正式加入“循证医学及其伦理观”等专题讲座,使其在入科之前就植入“循证与伦理实习”的理念。

笔者所在医院实习医生分别来自青岛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和泰山医学院等,虽然各院校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但医学伦理学均是必修课。为了解实习医生对伦理学和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入院培训时笔者针对性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医学伦理学淡忘者几乎为半数。见表1。进一步询问原因可知各医学院校的伦理学教育大都采用传统的、简单的、刻板的说教方式,学生普遍感到抽象而乏味,考试结束便束之高阁,进入临床的大多数实习医师对医学伦理学只停留在模糊的医德规范的概念上。

对实习医生开展循证医学临床教学时阐述其医学伦理意义是一种教学尝试,对于刚入临床的实习医生,将伦理学与循证医学教育结合起来,有助于理解两者在医疗行为中的作用和价值。现从多方面论述这种结合的优势和意义。

1 教学的支撑点——从临床实际剖析循证医学的伦理内涵

1.1 从病人的角度和价值出发

循证医学从病人的角度和价值出发,客观地理解病人的内心感受和需求,主动维护病人的医疗选择权和决定权。这种仁爱之心和同理态度是医务从业者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医术进步所必需的精神动力。

1.2 体现平等和公正原则

循证医学的信息交流体现了资源共享的平等和公正原则,有利于缩小现行医疗体制下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水平从业者的差距。

1.3 以试验数据为依据

循证医学强调以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数据为依据,最大程度地减少临床不确定性,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实现追求卓越的医德意愿。

1.4 核心是为病人服务

循证医学的核心是为病人选择当前最新、最可靠、最合理的诊疗证据。减少医疗干预的失误,促进医疗决策科学化,以求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

1.5 可使从业者自觉转变为追求终身教育

循证医学可使从业者由阶段性受教育者自觉转变为追寻终身教育,发挥出求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职业行为的最优化。“这也是当代医学道德进步即实现当代医学的道德本质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2]

2 教学形式——提高了规格,有利于教学相长

循证医学从简单解决医疗问题上升为探讨伦理问题,或为了解决伦理问题而争论如何处理医疗问题。这种辅车相依的复杂现象在临床随处可见,也正是临床实习医师的困惑之一。多学科交叉尤其是循证依据和伦理依据的综合评述是现代医学的特征,也是临床教学的难点,需要临床教师有较高专业和医学哲学的素养,同样也要求学生迅速脱离单一的书本教育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嘉言懿行与学生的感悟会产生心灵上的互动,增强彼此的互信和对各自职责的承诺。

3 教学内容——扩大了视野,贯通了伦理与医疗之桥

实习医生需要学会用“用道德价值和原则检验此范围内人的行为”[3]。密切联系实习场景所处的医患关系、医患心理及社会舆论等,但在淡忘或轻视的情况下,即使一如既往进行了入院前医德医风教育,大多数实习医生也不会将所学伦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将循证医学与伦理学并重地进行探讨,使现实中的价值判断和因果剖析更加丰富直观,笔者并不摒弃曾经的教材,相反,是让实习医师重温这些教材的重要概念,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结合临床现实,在实践循证医学中领悟其伦理蕴意,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4 教学方式——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

近年的本科实习医生基础知识扎实而联系实际不足,求知欲和自主意识均较强,面对择业、考研等竞争,学业上多有偏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教学活动会积极参与,对自认为重复性培训和低水平的讲座常采取抵制态度。如何让他们同时对两门看起来“无关又无用”课程感兴趣,甚至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教师的态度和方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拮取和剖析循证医学和医学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并采用逻辑推理对两者进行链接,阐明其不可或缺的临床作用是本项教学的特征。一个拔新领异、鞭辟入里的讲坛才能激发好奇心,满足求知欲。

实践循证医学的步骤是提出问题-查询证据-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笔者也循此方法,即“循证教学”,讲课中时常面对医疗措施提出针对性伦理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在医德教育中的作用就是体现在其问题设计要击中矛盾的要害,并产生碰撞,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4] 对初学者来说,临床伦理问题常常不能给出标准答案,教师只需把握住原则,重要的是实习医师在参与讨论医疗行为中的伦理问题过程中,完成了医学伦理意识的培养和医德素质的提升。

5 教学效果——强调实用性

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实习医师在直面病人的早期实践中即掌握了提出问题,寻找、甄别和应用证据,结合病人的知情同意和自身的知识与经验,综合制定循证决策的方法和途径。另一方面让实习医师明确这种医学模式符合医学伦理原则,因为它是目前最有利于病人的一种医疗实践。教学的出发点是循证医学和医学伦理学,但目的是通过解决纷杂的临床问题,激发实习医生对医学所含哲理的好奇和兴趣,引导他们走出书本,“由封闭走向开放,从孤立走向相互依赖,走向交流与沟通,促进人格、价值取向的转变”[5],领悟即将从事的行业中无处不在的伦理约束及其实践方法,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并重的职业价值观。

教学医院是医学生步入临床现实的第一场景,是领悟和实践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初级阶段。美国伦理学家Richard Harsh等[6]认为:对医学伦理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只是起点,体验和实践才是深入核心的根本途径。伦理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应该是强制性的。而是在社会、家庭、学校、单位等环境中,通过长期培养和内心感悟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应该贯穿于教育始终。通过循证医学教学提高实习医师的医德涵养已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实习期的医疗实践中融入伦理实践是重温医学伦理学、完善医德培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略,如果有需要者,请与作者联系)

(收稿日期:2012-02-15)

篇15:伦理委员会监管记录

时间:2014年11月18日 地点:大会议室 内容:召开对部分医疗技术监管总结

参会人员:医疗伦理委员会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记录:

一、副院长宣布会议召开,介绍今日会议的主要内容。

二、主任宣读《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章程》、《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医疗质量委员会回避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三、全体委员讨论

2014年我院伦理委员会共审批新技术及新业务二十多项,现就其开展的情况展开讨论。

四、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对新业务、新技术进行追踪监管 妇产科、耳鼻喉科、骨科、口腔科、普外科等科室主任介绍新技术新业务的临床应用情况,就其安全性、患者反馈信息及临床使用效果作了总结汇报并递交医疗质量伦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全体委员经讨论后一致认为各项目开展顺利,适合本院的临床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晋江市年学校德育工作总结及年德育工作思路下一篇:漂亮求职简历模板